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共空间设计概念

公共空间设计概念

公共空间设计概念

公共空间设计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通用性;包容性设计;公园;人性化;理论

前言

在生活条件稳步提升的今天,城市公园在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调节城市生态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公园成为了市民们锻炼、游玩、交流的重要公共空间,各种社会阶层、社会背景、年龄层的人群越来越多的进入到城市公园中进行活动,城市公园的社会包容性也随之日益成为现今公园设计讨论的热点。

1 包容性设计内涵

1.1 城市公园的通用性

通用性设计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人RonMace于1990年提出的,他认为,“产品和环境的设计要能够为所有人使用,具有最大限度的可能性,不需要调整或作其他特殊的补充设计”,将通用性设计看作是一种超越了建筑空间实体的包容性理念(1-3)。

城市公园的通用性旨在在公园设计中把握人的实际需求和行为特征,在环境心理学和环境行为学原理的指导下,以人的空间需求为出发点,探寻不同使用人群的行为特点,通过设计使得空间具有一定的普适性,能容纳多种人群的多样性活动需求。

1.2 包容性设计内涵

“包容性设计”概念最早是在1994年作为一种设计方法被提出,其内涵是,设计者通过设计使得其产品能过摆脱使用者年龄和能力的限制,适应尽可能多的人群需求。包容性设计是一种全面且综合的设计,在设计成果从构思到使用寿命终结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能被不同年龄和能力的使用者所使用。(4)

1.3 包容性设计与通用性设计等相关概念辨析

“包容性设计”与“通用性设计”、“设计为人人”、“多样性设计”等有着相似的含义,虽然不同的地区和国家提出了不同的专业术语,但这些概念都是基于人口老龄化和残疾人士融入主流社会这两个主流趋势而孕育发展的。英国等地区广泛使用的是“包容性设计”概念,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使用的是“通用性设计”概念,而在欧洲和印度使用的是“设计为人人”的概念。“通用性设计”是指产品和环境的设计无需作出调整或特别设计来尽可能适用于所有人。“设计为人人”是指创造产品、服务和系统来迎合尽可能广的使用者的能力范围和实际使用情况。包容性设计在英国贸易和工业部“前瞻计划”中则被定义为“一个过程,使设计师、制造商和服务供应商确保其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最广泛的受众的需要,不受他们的年龄或能力的限制”(5)。也就是说,“通用性设计”和“设计为人人”是一个比较难以实现的目标,相比较之下“包容性设计”是一个较易被民众参与使用并且可以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完善的过程。

2 包容性设计应用于城市公园设计的实际意义

城市的公园作为重要的社会公共空间之一,应当更加注重包容性设计,以容纳低收入家庭、残疾人、儿童、青少年和老人等这些在社会中需要特别关照的人群。城市公园的提供给这些人群社会、心理和文化上的支持尤其重要,这三方面也是公园包容性设计应着重的要点。

经过包容性设计考虑的公园可以起到一个纵向的功能作用,使得进入公园的孩子、家庭乃至周边社区都能得到不受年龄和能力限制的持续发展。

3 城市公园包容性包容性设计的相关理论探讨

3.1 行为迹象

“行为环境”是指把环境看成是人与物质环境互相作用的综合体,以此来衡量建成环境的合理性和受欢迎程度。通过人在活动中留下的“行为迹象”可以有助于分析人与环境的关联程度。从而可以使设计者从中发现设定的环境和实际使用者的行为环境存在哪些问题,以便在日后改进。城市公园里存在多种年龄范围、能力等级的关系,因此只有更具多样性的环境才能满足不同群体的体验需求。将行为迹象的概念应用于城市公园设计时,就能为使用者提供切实可行又充满探索趣味的体验环境。

3.2 场所精神

场所在狭义上可以理解为“基地”,在广义可以理解为“土地”。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个人情感在空间上的物化,可理解为对特定地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又因为文化的存在,使得这种场所精神得以传播和延续,使得特定文化背景的人群有着同样的空间感受,在实际的空间体验中获得共鸣。将场所精神的概念应用于城市公园设计时,要求设计者既要在所设计的城市公园中体现当地的地域性文化特色,又要在这个共同的文化大背景下,寻找不同群体各自的文化认同,使城市公园具有文化包容性。

3.3 和谐性

和谐性是指在设计时需要在人与环境中去求平衡,并将具有差异性,甚至矛盾性的因素互补融合,构建成一个有机、协调的整体。和谐性设计要求设计者在设计时综合性地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包括:人的生理需要,相关的自然环境,不同人群的心理、情感、和审美取向,从这些方面激发使用者的参与兴趣,从而提升使用空间的附加值。和谐性的概念应用于城市公园设计时,可以用来分析行为活动场所之间的异同点。另外,也适用于分析同一类型各行为场所之间的活动变化规律。这样可以使设计专注于空间使用者认为真正重要的部分,对该空间进行重点详细设计,并能给设计者提供关于不同人群活动特征的有价值的原始资料。

4 结语

包容性设计以广谱的角度来探讨人性化设计,相对于不同理论研究的重点提出城市公园包容性设计的可能。对于空间使用需求被排除在与建成环境规划、设计和管理有关的决定过程之外的群体,可以把社会包容应用为一种理念。这种设计理念可以推动我们建设可以将不同社会背景、年龄阶段、能力水平的使用者考虑在内的共享型的社会公共空间。

参考文献

[1] Story MF, Principle of universal design.Universal Design Handbook, McGraw-Hill, New York, USA, 2001: 110-123.

[2] Eugene S, Accessibility and Universal Design: A Primer on U.S. Regulations and Emerging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eature Article, Panasonic/Matsushita Electric Corporation of America, USA, 2004: 36-40

[3] Keates S, Clarkson PJ, Coy J, & Robinson P, Universal Access in the work-place: A case study. Proceedings of the 5th ERCIM Workshop, Dagstuhl, Germany, 1999: 73-80

公共空间设计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筒子楼;公共性;私有性;改造

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3-0270-01

一、公有和私有的概念

(一)公有和私有的概念

私有的概念在空间范畴内可以用集体的(Collective)和私有的(Individual)这两个术语来表达。换一种更为确切的说法,你可以认为:

公共的――认何个人在任何时间内均可进入的场所,

而由集体负责对它的维护;

私有的――由一小集体或一个人决定可否进入的场所,

并由其负责对它的维护;

公有和私有这一极端对立的概念,就像一切事物存在的原理一般――“一般与特殊”“主观和客观”“个体与集体”一样,没有明确的界定意义,任何一个人在都想有自己的空间,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拥有一个良好的可以能更好的产生人际交流的公共空间也是我们每个人所期望的!如何处理这种关系,相信是我们每个设计师所共有的责任!

二、外建筑师对公共空间和私有空间的运用案例

(一)私有空间的公共可进入性

内部和外部概念的相对性,首先是一个空间的组织问题,一个空间倾向于街道般的气氛,抑或更倾向于内部空间的氛围,取决于空间的特征。而且除此之外,人们感觉空间内部的或外部的,或两者之间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尺度、形式和材料的选择。

1、中心办公大楼

原先的都市计划,完全遵循20世纪初“传统的”开敞结构,既没有严格的沿街排列建筑,也没有建筑物形成的街道“墙”,因此产生一种与邻近建筑物毫无关系且自成体系的建筑形式。本方案没有采用一个单栋庞大的结构体量,而采用玻璃顶廊道似的走道(他们基本上是公共可进入空间),把建筑物划分为许多独立的小方块,形成无数较小的单元,而组合成结构密集更为通透的综合体。

更有甚者,由于综合体各处有很多的出口或者入口,因此它看起来更像城市的一个部分,而不像一座单体建筑。实际上,它更像一个聚落 。

这种设计的构想,不仅使工作人员能够轻而易举地离开工作空间,进入综合体――中间的咖啡吧小憩并喝杯咖啡――好似他们在城市中心散步――而且,这一空间甚至可以被称为“公共空间”。

2、费雷登堡音乐中心

本方案试图避免创造进入一个音乐圣殿似的传统的音乐厅,而代之以不那么正式的,而且不那么肃然的形式,希望对不期而来的人产生一种欢迎的气氛。除了整体的“形象”的革命性的变化之外,进入的“结构机制”也已经有了决定性的改变。你不再需要从一个强加的主要入口进入,而是分阶段进入。首先,你进入一个通往许多入口的有顶盖走廊,(就好似你在进入一个百货商场),而后你发现你进入了让一个音乐厅的前厅,从那里在进入一个真正的音乐厅。沿着走廊的许多出入口,同时也通往广场――当他们全部打开的时候――使得建筑物成为街道的一部分,而事实上这正是每周一次的中午免费音乐会开放时建筑的使用方式。

(二)公共空间的私有领域主张

“两者之间”概念是消除具有不同领域要求的空间之间鲜明划分的关键所在。因此关键在于创造一个过渡性空间,它从管理层次上说属于公有或属于私有,但同时从两个方面均可进入。也就是说,对于两方面来说,任何“对方”使用这一空间都是可以接受的。

1、阿姆斯特丹 老年人之家

建筑物内作为街道的走廊,对于行动严重不便得住户来说就像一座城市,以为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 没有别人的协助是无法离开大楼的。沿着这条居住单元布置的居住单元,都有像巴黎走廊似的空间,它一方面即属于住户,另一方面它们又属于街道空间的一部分。住户把他们的物品放在那里,他们照顾这里的空间,就好像他们在家里栽种花草一样,仿佛街道层的一种回廊。但是这一门廊似的空间,对于过路人是完全可以进入的,它仍然是街道的一部分。

关于最大或最小尺度,建筑设计受到如同无穷尽的网络般规范和观念系统对设计在每一个方面的控制。在这一严格控制之下,要保留为数极少的几个平方面积用于上述之特定目的,是极端困难的。

在住宅建设中,从管理层次上来看,对于居住单元尺寸的减少是不能接受的,或者认为加大走道面积是不必要的。总之,每一平方米的功能都是用量化的使用性来衡量的。住户对于这一并不属于他们住宅内部的空间,仍投入了爱护和关心,包括看起来很小的细部――窗户。老年人之家住宅大门边上的灯,按在低矮而凸出的墙内,下面就可以放置一块,踏脚毡。住户可以用他们装修剩下的地毯,因而将他们家庭的地面延伸至大门以外。

三、公共领域和私有领域的主张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筒子楼改造(概念设计)案例

(一)案例介绍

本方案的改造对象位于安徽省芜湖的安徽工程科技学院院内,是一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栋职工宿舍楼,共5层。现在仍住着一些单身的青年教师,但是环境极差,导致这些老师的生活环境质量极差。鉴于此,特对这栋楼进行了一次设计上的大的改造,希望能为这些青年教师的生活质量带来提高。

(二)改造过程中的公有和私有领域

本方案在改造前期就对要改造的筒子楼进行了定位,即:增加单个住户的私密空间,保留公共交流的空间,改善光照和通风环境!由于本次方案改造后的针对人群是青年教师,正对这群人的特有的需要,在设计时,就进行了基本的定位!把原有的5层楼增加至6层,一层用作公共空间(工作、图1学习、娱乐),2-5层仍然作为居住使用。

有了前期的基本定位,设计也就开始进行了。在一楼的公共空间中,所有的住户均可进入,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使用。在一层的划分上用了三个区域(工作、学习、娱乐交流)【如图2】间区域设计了一个公众可参与的“魔方”区域,采用可移动的方体,进行自由组合形成各种需要的形状用来满足各种形式的交流。在靠近墙体附近的区域采用面墙的吧台(玻璃幕墙),这样可以形成一个自己的私人空间让自己在里面遨游,而不受侵扰。在二楼住五楼的设计中,把回廊从中间移到一侧,并设计了可以供人们小憩的休闲椅,这样在2-5层的私有空间中产生了公共空间。只要把适当的空间处理手法结合近我们的设计中,住户将乐于把他们的影响延伸至公共面积。甚至对一个入口的略微调整,就足以鼓励人们延伸个人的影响范围,因此公共空间的质与量,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公共空间设计概念范文第3篇

可以跟我们介绍一下你的作品吗?作品名称为什么叫《隐约》呢?

我的作品主要是针对私密与公共的矛盾点而设计的,人天生都有一种自我保护心理,不单单指空间上的也是心理上的,这种行为就像刚刚生下小孩就会吃奶一样是与生俱来的。人们也是会寻觅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而我们要生活在公共空间里,要生活要交流。这个矛盾点是共存的不可取其重的。产品灌注了空间的设计概念。通过圆形构建出归属感和私密感的空间。内圆的旋转也可达到私密空间和半私密空间的空间转换。通过藤编的经纬相编本身形成在空间以外的人是不会发现你的存在的,因为格式塔视觉,人眼将其进行统一,在外面看来产品形成一个封闭的整体。空间以外有光线,因为有光源的作用,通过漏空你可以看见外面的景象。无形在视觉上有一个私密到半私密的转换过程。人在产品中实现空间的转换,有自主的空间选择权。人即可以参与又可以自我。名字有想过很久也很多,一开始叫“建筑下的建筑”,本身产品就有空间的设计在里面,想寻求一些高楼大厦下的规避小空间,但总体感觉还是和作品的整体气质不太符合就放弃了。之所以叫“隐约”也是在描述一种视觉感受和这种模糊的概念。本身设计理念,私密与公共就是一个矛盾体但是却并存着有一种牵扯又说不清的感受,而产品做出有选择性的空间,这也是看使用者的选择意愿,这种心理感受也是模糊的。在产品中藤编的这种镂空稀疏感也跟会跟人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格塔式的视觉原理,当你在空间内休憩时看外面是可以看清外面的动向的,但在产品外面你是看不见产品内的事物的,除非你要窥探,你贴近藤编时是可以看见里面的。所以从概念到产品所达到的效果都是“模糊”的,这种心理的揪扯感,也是“隐约”表现的含蓄的心理感受。

你传递的私人空间的概念很当下,但是就产品而言,如果椅子完全转进去的话会不会太过“私人”?你认为应该怎么处理好“公众”与“私人”的关系呢?

这并不会过于“私人”,产品概念的本身并没有把方向两极化,我们生活在一个公共空间里,这是必然的事情,社会要发展我们要生活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也是会涉及到很多方面,我个人认为公共与私人这种矛盾问题很多,如果你是一个小孩你是选择棒棒糖还是饭,我们活在一个公共环境里是必须的,人也不会想要真正的脱离公共而独立存在(鲁滨逊还有星期五在身边陪伴啊)。当你在一个私密空间里你会有向外窥探的心理,就算不参与其中也会开始是要做套编的,编织纹样也要再有层次感一些,让视觉效果更现代一些,颜色也是可以做系列的,我的产品本身主要是在心理上做我。说到产品,我并没有倾向于哪一方,只是这个矛盾点很有趣。其实并不存在太私人的问题。

我的产品是将两者融合,怎么处理好,这在一个公共环境里是必须的,产品只不过是大环境的一个缩影。我将这种并没有具象化的心里感受,映射到产品上。只能是让两者更好的融合,或多一种选择。

公共空间设计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共空间;高密度社区;设计策略;珠江新城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2008104

1引言

我国的基本国情,一是人多地少,二是人均占有资源量少;同时,我国又处在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时期,2011年城市化水平为51.3%,距离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尚有较大差距。根据估算,我国尚有2亿人农村人口需要转移到城市。基于上述国情,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方向,一是朝着“生态城市”方向发展,二是朝着“紧凑城市”方向发展。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空间、社会组织单位;社区的发展方向,基本决定了城市的发展方向。建设高密度社区,是发展紧凑城市的基本前提。在高密度紧凑发展的趋势下,城市社区显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其容积率、建筑密度、人口密度比普通社区普遍要高。社区公共空间作为社区主要构成元素之一,在社区居民交往、休憩和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了适应高密度社区更为苛刻的要求,同时营造更好的社区空间环境,对社区公共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高密度社区的概念

2.1社区的概念

“社区”一词,最早见于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于1887年出版的《社区与社会》一书,最早从社会学的角度将其引入并定义。目前学界关于社区的定义说法不一,据统计,社区的定义至少有140多种,尽管定义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但均含以下内容:认为社区是生活在某一地理位置上的,有着许多共同特点的人们生活的共同体。

而中文“社区”一词是由我国著名学者费孝通从国外引入,定义为: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域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其中并没有对所涉及到的社区地域的范围作出明确的规定。

2.2高密度社区的概念

目前城市高密度社区的概念尚无确切的定义,密度是一个比较性的概念,其高或低,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因为每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人口等实际情况不尽相同,在一个城市认为是高密度的,另一个城市会觉得低。在香港,提倡低密度的学者所倡导的理想的社区容积率一般在5~6,这在国内的其他城市看来仍然是不可想象的。

虽然不存在密度的高与低的绝对化概念,但是不同的容积率、不同的建筑类型、不同的建筑层数,都存在不同的合理的建筑密度值域。一般认为高密度社区是指容积率、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都较高的社区,在此可以通过采用容积率、建筑密度、人口密度和建筑层高等指标将其量化。

高密度住区的概念根据建筑的层数不同进行划分,针对我国高密度社区的基本现状和大城市高密度社区的一些相关指标,归纳高密度社区的指标见表1。

3高密度社区公共空间的特征

高密度社区具有人口密度高、容积率高等特点,这决定了社区公共空间与之低密度社区公共空间相比,具有独特而明显的特征。

3.1公共空间的数量少

国内高密度城市公共空间数量普遍较少,在中国南部最大的城市广州,居民人均占有可供休闲的公共空间面积为3m2 ,深圳人均公共空间面积约4.7m2,香港居民人均可休闲公共空间面积仅为1.5m2,而拥有同样人口密度和经济水平的新加坡,人均公共空间面积比香港多3倍。

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来看,由于高密度社区人口密度高,常常再加上建筑密度高,很明显剩余的公共空间面积就会非常有限。为了追求最大利益,现有的公共空间也难免会被急缺的停车场或是其他新的开发活动所吞食,而幸存的公共空间分布比较零散,不能自成体系,因此也不能完全发挥公共空间休闲交往的功能。为了满足居民的需求,开发商加强了一些新的空间类型的建设,比如架空层空间的利用,屋顶花园的建设等。

高密度社区不但公共空间不足,而且在社区中的分布也并不均匀。我国高密度社区目前仍受现代主义理念的影响,存在着板式大楼和超大街区的形式。其社区中心的公共空间利用率并不高,是因为远离居民的步行范围之外,同时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围合的空间氛围,使得居民无法真正使用这些空间。

3.2公共空间的使用强度高

高密度社区公共空间数量较少,而所服务的人数却常常是很多的。广州珠江新城规划范围内的公共绿地总面积为141.5hm2,占总用地面积的21.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4.62m2;而居住绿地面积为63.1hm2,占总绿地面积的44.5%,但是却承载着17~18万人的居住人口,人均居住绿地面积为3.71m2。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快,居民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和休闲时间增多,老龄人更是如此,公共空间适宜的尺度和良好的自然环境促使居民进行室外娱乐和休闲,因此增加了对公共空间的使用率。此外我国的人居居住面积相比较西方城市是偏低的,建筑室内空间满足不了居民的一些活动使用,因此公共空间被用作一些本该在住宅内进行的私密功能的场所。现代高密度社区采用了功能混合的模式,居民能在步行范围内参与更多的休闲活动,或吃饭或逛公园,这些行为模式都激发了居民对公共空间使用的热情,从而增加了公共空间的使用强度。

3.3公共空间的功能复合多样

公共空间功能多样化是现代城市空间发展的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人们在不断追求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同时,其生活方式从简单、单一朝着复杂、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为了谋求更高的生活质量,社区公共空间的形式和功能需要创新和发展,以适应多元化的社会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多用途、多层次的社区公共空间体系的建设,才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年龄、性别、爱好和收入的居民在不同的时间的不同的需求。公共空间功能复合多样主要体现在空间类型的多样化,在高密度社区,为了弥补城市地面空间的不足,采用了垂直分区的模式,增加了许多新的立体空间类型。空间功能的混合,办公、娱乐、休闲、展览等活动融合在同一空间,形成多功能的中性空间,满足不同居民的不同需求。与传统低密度社区相比,高密度社区的公共空间需要以更少的空间容纳更多的人的活动,因此需要采用化整为零的手法,提供更多复合功能和活动设施的场地,并按服务半径分级设置,方便居民在步行范围内进行各种交往活动。

3.4公共空间的立体化程度高

由于高密度社区公共空间的稀缺性,为了得到更多的空间资源,发展了一些新的空间类型,往地上或者地下借空间,并形成立体的空间体系。由此社区公共空间出现了屋顶花园、空中花园、阳台花园、入户花园、高台花园以及架空层花园等一系列立体化的庭园空间。立体公共空间将绿色的概念延展至住宅内部,营造了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为高层住宅中的住户提供了交往平台,构建了和谐的邻里关系。在我国,以香港高密度社区的立体化空间最为典型。香港的社区采用功能混合的布局模式,利用立体的天桥系统将不同住宅建筑上的公共空间连接起来,形成了独特的社区立体空间体系。

4高密度社区公共空间的设计

4.1项目概况

广州珠江新城位居天河、越秀及海珠三区的交接处,东起华南快速干线,西至广州大道,南临珠江,北达黄埔大道,被定位为“广州市二十一世纪中央商务区”,是广州市新中轴线的中心部分,集国际金融、贸易、商业、文娱、行政等多种功能设施为一体,总用地面积约6.44km2,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500万m2,其中珠江新城的居住用地为149hm2,占总用地的23%;公共设施用地为138.1hm2,占总用地的 21.3%;其中金融、办公和商务用地为 80.2hm2,占总用地的 12.3%。规划居住人口18万人,就业岗位30万人。

4.2社区公共空间的营造策略

4.2.1采用“大开放,小封闭”的管理模式,营造众多小

型休闲空间珠江新城共有15个街区,大部分街区都采用了“大开放,小封闭”的管理模式,即增加街区的功能混合,减少居住社区的规模尺度,并实施封闭式的管理。而整个社区则通过道路和公共空间与城市的交通和空间相联系,形成一个开放的空间体系。这种模式在满足居民对安全和私密的空间环境需求的同时,也提供了适宜步行和交往的社区外部公共空间(图1)。

图1小型居住街区空间布局模式与传统社区相区别的是,在以休闲化为主体的珠江新城居住街区环境中,减少了中心公共空间的尺度,相对扩大了宅间绿地和街头广场的面积;在适宜步行的尺度范围内零散布置功能多样和特征复合的广场空间群体,以承载多样化的公共活动,满足居民的需求。社区面向街道的建筑采用开放的形式,营造了良好的步行街道环境。结合小型的街头绿地空间和建筑前广场空间的布置,打破了原有街道实心立面的单调形式,丰富了空间层次,同时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多样性的生活交往场所。

珠江新城吸取了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的一些理念和原则,采用了方格网状的道路布局模式。加强了与城市交通的联系,减少了城市的拥堵,同时为行人提供了便捷的立体交通系统,塑造人性化的居住环境。从社区层面上看,居住社区公共空间除了社区内部绿地空间,大多沿着城市街道布置,方格网状的道路结构形成了环绕社区的开放的公共空间布局。从而与城市公共空间形成一个网络体系,提高了社区空间的使用效率和活力(图2)。

图2珠江新城居住街区空间布局4.2.2促使社区绿地网络空间的形成,拓展立体绿化

空间珠江新城采用方格网状的道路布局模式,因此加强了道路绿化的建设,利用道路的中央绿化带和两侧的分隔带绿地形成方格网状的绿色廊道,同时保持一定的宽度和规模,充分发挥绿色廊道的生态和景观功能。依托花城广场和珠江公园两个集中式的绿地空间,社区内部的绿地空间大多采用点状和线状的形式,同时充分绿化了街头游园、滨水绿地,创造出丰富的绿地系统(图3)。由于社区内部空间的封闭性,需加强社区内部绿地空间与城市绿地之间的联系。社区边界采用绿墙的形式对防护栏杆进行遮挡,同时与街道绿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绿地体系,加强了社区与社区,社区与城市绿地之间的联系,提高了休憩绿地空间的可达性。

图3珠江新城绿地系统的结构布局通过点状绿地与道路网状绿地的结合,促使绿道网的形成,提高了高密度社区绿地间的连接度,改善了社区的环境质量,缓解土地高强度开发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冲击。同时改善社区绿地的空间结构,多采用乔灌草的立体结构形式,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益。

在地面绿地形成网络的基础上,拓展立体绿化空间。珠江新城立体绿化较为突出,屋顶花园建设初具规模。阳台花园以及架空层花园提高社区整体的绿视率,也为居民提供了舒适的私密空间。所不足的是裙楼之间的屋顶花园空间缺少直接的联系,降低了公共空间的共享性。

4.2.3加强立体空间设计,完善步行廊道体系

珠江新城拥有高强度的开发规模、高密度的产业集聚,带来巨大的人流与车流量,因此需要便捷、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进行承载和疏导。二层步行廊道体系将珠江新城的核心区39座主要大厦的无障碍步行连接,形成了具有良好通达性的空中步行环境,解决了人车交通混乱的难题。如商住混合型建筑通过二层裙楼的外廊空间与步行天桥连接起另一栋建筑的商业裙楼空间,在满通功能的同时,营造了舒适、方便的商业步行氛围。

珠江新城社区立体空间主要表现在裙楼的屋顶花园。屋顶花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满足了居民接近自然,享受健康生活的要求。空间加强了植物的季相变化,以更多艺术的手法去营造一个适宜的休息和眺望平台。同时加强了底层架空空间的利用,增加公共设施的布置。如社区在底层架空区设置一些活动的座椅,一些老年人可以打牌、聊听、交往等活动。地下空间的利用主要是通过与地下商业街相结合,同时扩大步行空间,提供一些休憩设施,形成一些小型的休闲空间,并通过自动扶梯、楼梯等联系上下的立体空间,形成一个连通的整体(图4)。

图4立体广场空间珠江新城立体空间的利用以广粤公馆最为典型。广粤公馆社区属于两块用地,中间穿过市政道路。住宅采用高台的模式,裙楼一层为屋顶花园。两块用地的平台花园利用过街平台的驳接连成一体, 市政道路从平台底下通过(图5)。过街平台具有一定的宽度,加以植物、铺装和休憩设施的布置,形成了一个架空的袖珍公园。这种空间重叠的设计方式加强了立体空间的利用,创造了舒适安静的社区环境,同时也将两侧社区屋顶花园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共享空间,促进居民之间的活动与交往。

图5广粤公馆过街天桥与屋顶花园的驳接5结语

我国正处在城市化阶段,城市化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人口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城市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虽然西方城市的城市无序蔓延和城市中心的空洞化现象等城市问题,在我国并没有很明显地显现出来,但同样面对着资源的短缺、交通的拥挤和城市居民日渐冷漠等问题。良好的公共空间设计,虽然不能完全解决城市社会问题,却能促进城市居民的交往,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的交通拥挤,同时较少资源的浪费。其巨大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通过对广州珠江新城高密度社区的调研和分析,结合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现状,总结出高密度社区的一些基本特征,针对城市社区目前的现状,借鉴珠江新城高密度社区公共空间的设计模式,提出一些相应的公共空间设计策略。但就城市社区建设本身的难度而言,每个项目都会历经很多年,还要经过多年的时间考验,才能得出是不是一个好的设计模式。因此我们要不断吸收新的理念,探寻新的方法,去适应不断变化的城市和居民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罗杰·特兰西克.寻找失落空间\[M\].朱子瑜,译.北京:建筑工业工业出版社,2008.

[2]缪朴.亚太城市的公共空间:当前的问题与对策\[M\].司玲,司然,译.北京:建筑工业工业出版社,2007.

[3]姜梦菲.高密度住区景观的生态设计与健康环境营造\[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

[4]楚超超,夏健.住区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5]朱雯.高密度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初步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0.

[6]徐萱.城市社区街道空间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7]刘圻.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变化刍议\[J\].现代城市研究,2005(9).

[8]邹经宇,张晖.适合高人口密度的城市生态住区研究——关于香港模式的思考\[J\].新建筑,2004(4):51~54.

[9]李敏.适合高人口密度的绿地布局方法研究-以澳门半岛为例.\[J\].广东园林,2011(6).

公共空间设计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园林艺术 公共艺术 依存关系 人性化 公众性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对优美环境的追求是人们无时无刻的努力目标。所以,以自然美为主要塑造对象的园林艺术应运而生,它的产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进而揭示出了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在维系人与自然的平衡中,园林的产生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什么是园林?我们首先从园林的含义入手。

一、园林与公共艺术的概念内涵

关于园林的名称和内涵,目前学术界尚存争议,由于园林的概念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产生变化的,是一个“动性”的概念;再有,每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都会产生不同的风格、流派,不同地域之间对园林的含义的理解也存在差异,所以,从“园”字的结构组成方面可以将其解释为,在限定的范围内,通过对地形、水体、建筑、植物的合理布置而创造的、可供人欣赏的、自然美的环境综合体就是园林。对于园林,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理解,当人类文明从产生到发展这样一个特定阶段,人们发散性的思维将成为适应时展的必然产物,而对于自然的依赖性则是人类生存的依托。所以,园林未来的发展趋势必将是自然、技术、艺术三者之间的巧妙结合。

那么,公共艺术的概念是什么?“公共艺术”仿佛是一个新名词,对于公共艺术一词,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但大都围绕在艺术的公共性方面展开。一切具有公共性的、为公共服务的艺术形态都可以称为公共艺术。这是对公共艺术概念最直接的表述,虽然在定义上并未给人直接说明其具体形式,但有关在公共空间里公共艺术的使用,会给社会、人们带来巨大影响。

基于时代的发展,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作为为公众生活提供服务的重要手段,巧妙地维系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工业化使人类生活环境不断地向外延伸,单纯的自然环境在不断缩小,将自然环境的精华加以提炼,从而创造出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现实空间,将成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主流方式。及时、有效地把握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两者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点。

园林是人类在自然环境中提取而创造出来的人为环境,它是研究如何合理利用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来创造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域。同时它也是一门多种类学科,在园林的设计中,要巧妙地运用科学与艺术两者兼顾的手法,同时还要掌握建筑构造学、生态学、规划学等相关专业知识与文学、艺术学、园林美学等方面的理论基础。所以,园林不仅为公共艺术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基础,同时也为公共艺术提供了广阔的地域空间与展现场所。

公共艺术的艺术性发挥在城市园林中,不但要满足游人欣赏、活动、游憩的需要,同时也能创造出美感。公共艺术作为艺术的表现形式,要适应所存在的空间环境、适应历史发展和适应大众所需。如果把空间环境放在首位,就是让设计出的公共艺术的形式能更加合理地存在于空间环境的这个载体之中。有些园林在建造过程中没有考虑公共艺术与空间的整体效果,忽略了空间构成因素,出现主次关系混乱、设计零碎等一系列明显问题。

公共艺术自身对环境有着一定的依赖性。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各门类学科互相影响,更趋向于边缘性,从而使公共艺术的概念向更深、更远的方向发展。当今公共艺术运用各种材料创造出不同的艺术形式,这样既可以让公共艺术更好地适应环境的需要,同时也为公共艺术向多样化发展指明方向。公共艺术与综合环境都会对人产生各种影响,所以,公共艺术作为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承接主次、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

二、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共用的人性化设计

在园林艺术发展的长河中,有着3000多年历史和高深造诣的中国园林,是世界东西方两大造园体系中东方造园体系的代表,其运用“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思想和自然风格的手段进行规划、设计,在世界造园史上独树一帜,占有重要地位。

西方的规整式园林讲究轴线对称,着重讲究人工图案美,显示人的力量,显示人对大自然的征服。所以,东西方园林虽然从设计理念上有所不同,但人在其中所显示的因素是不容忽视的。

通过对东西方园林艺术的各自比较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园林的共性,促使园林艺术在更多方面交流融合。众所周知,宇宙中生命的存在都要经历不断地发展变化,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物种的延续一直沿用着两种生存方式:一种是适应环境,另一种是改造环境。园林就是在这两种方式影响下被创造出来的人类智慧的产物,人类从产生到发展从未间断过对优美环境的追求,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对自然的态度为园林的产生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同时,它也是和生命运动有关的一种时空艺术,因而和人类自身有着深层的同一性。从这层意义上说,园林艺术可以说是人的艺术,是人设计的,由人创造、为人而造。它为不同种族、民族、阶层、时代、个体的人服务。

有人认为园林环境中的树、花、座椅和活动设施等就是人性化设计,其实不然,这只是满足了人性化的一个小方面。真正的园林景观中的人性化设计应是景观设计尊重自然、尊重每个人,从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自然地天人合一。

公共艺术古已有之,不同时代的公共艺术显现出不同的风貌。中国古代的公共艺术是伴随着当时社会的主要建筑活动发展而发展。由于封建制度的局限,古代的公共艺术都是围绕官僚阶层的口味、情趣,为了迎合上流社会的需要。到了近现代,随着工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改善,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虽然人们周边的环境功能日趋复杂、技术愈加精巧,但对环境空间的形态要求日益增多,因此一批新的公共艺术类型相继出现。比如,有特征的人文景观、公共设施、广场的雕塑、室外的壁画、有趣的环境小品等都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公共艺术不仅便于人们行动,而且可以成为一种普遍的参照系统,一种行动、信念和信息的组织者。它可以让人很容易说出与这一环境有联系的许多事实和想象。

公共艺术设计的环境使用功能是一个探索人与环境关系的问题,它直接与人的心理要求、生理要求和行为方式有关。其设计的关注点在于研究环境的使用者与环境的使用方式。具体来说:

(1)关注公共艺术对使用者身体活动尺寸的要求;研究使用者在公共空间里活动场所空间大小等与公共艺术尺度的相互关系。

(2)关注公共艺术对使用者的生理要求,研究公共空间中的通风、采光、照明及舒适性、愉悦性等多方面的要求。

(3)关注公共艺术对行为方式的要求;在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中人们的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公共艺术设计必须充分考虑使用者的行为方式。

所以,综合起来看,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始终会将“以人为本”作为基本的设计理念,并不断发展延续。

三、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共用的公众性审美

园林景观伴随着时代的步伐,正经历一场平民化和大众化的历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到来,西方世界的思想政治、经济基础等方面发生了重要变化,在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为缓和城市人口的心理压力,园林艺术逐渐从贵族阶层转向市民阶层,公园的概念也随之产生。公园的形成使园林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为密切、直接,开始把园林引向公众。人类的生存依赖自然,同时,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淡而不远的交往也总体现在城市公共景观绿地空间及在居住地附近的游乐过程之中。公众景观除了满足大众的生态及审美需求,也满足了其交往、寄情和参与的生活需要。

公共艺术作为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存在,具有强烈的开放性,一是由特定的空间所决定的,通过视觉传递所产生的形象的开放性;二是由公众审美观念和对环境的影响所决定的开放性。公共空间不仅要满足公众性,还要使其成为人与环境之间的重要连接手段,公共艺术在艺术形式、造型形式、空间形式等方面要保持很高的一致性,统一为时代和公众服务。

公共艺术要适合公众的审美需求,即为广大公众提供适当的艺术形式。事实上,公共艺术就是一种公共化的艺术,公众必有其基本的要求。公共艺术作为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城市人群之间有一定的互动性,它是城市与城市人流的一个重要平台。我们不能将公共艺术置身于城市整体之外,要将公共艺术作为一个大众交流、联系参与的重要手段。让公众主动参与城市公共环境的艺术创造,使空间环境顺利地完成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化过程。

当社会开始迈向现代化、城市化及民主化进程时,大众的审美意识与审美情趣都在提升,在当今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中,园林作为先导将自然环境引入城市,再艺术地再现自然,是当今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园林景观与公共艺术之间的互相促进与发展,它们都为城市中的人服务,而行为的主体是城市,园林城市建设则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个大方向。所以,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既是对城市人口生活方式的协调,也是对人们行为的引导;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同时也为城市的文明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2009年人文社科项目《黑龙江省中小城市公共艺术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552092)

参考文献:

[1]李.园林景观设计[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2]崔松涛.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7.

[3]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