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西方经济学的特征

西方经济学的特征

西方经济学的特征

西方经济学的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实证分析,新古典经济学

一、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创新是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新特征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理论是适应于古典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尖锐对立的阶级斗争形势和战争与革命的时代特征的“阶级斗争理论”与“暴力革命理论”。然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特别是“二战”以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摆脱其古典形态而步入现代形态阶段,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呈现出了许许多多不同于古典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新特征,即生产技术信息化、生产组织网络化、经济“计划化”、资本社会化、管理“民主化”、利润“分享化”和社会“和谐化”等。所有这些,就使得原本以私有制、市场调节和两极分化、社会对抗为基本特征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日益发生自我扬弃而不断走向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来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代表的现代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更是表现出了许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大量新特征,即经济市场化、生产要素个人化、生产经营分散化、收入分配差别化和社会分层化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某些具体结论已经明显地不适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特征。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面临着现代社会生产方式新特征所提出的理论挑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必须现代化,否则,它就会作为已经过时的“昨天的理论”而被抛弃。我们应当摈弃以往那种固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具体结论而脱离现代社会现实的教条主义做法,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方法与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对现代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新特征作出科学的解释,提出新的观点和见解,构建符合时代特征的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时代特征来看,当今世界一方面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并存竞争,和平共处,共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必须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正确认识与处理现实社会主义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关系。这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当今世界在向着多极化、经济一体化、区域化发展,资本国际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化与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不论是西方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都必须面向世界、面对现实,在自己的学科范围寻求科答案。21世纪是和平与发展的世纪,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和大趋势。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适应这个新时代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必须现代化。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概念的提出是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新的特征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新的实践分不开的。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既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也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条件。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既包括其科学形式上的现代化,更包括其内容、方法的拓展与理论、体系的创新。

二、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创新是应对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挑战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所以必须实现现代化,不仅是现代社会生产方式新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也是应对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挑战的理论需要。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有四个主要特征:一是以经验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实证分析方法。这种以经验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实证方法把经济学看成是以事实、感觉、经验为依据,具有客观性和规律性的科学。二是个体主义占主导的方法论原则与基本内容。亚当・斯密提出了“经济人”他“看不见的手”的假设,这是西方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假设。通过对“经济人”和“看不见的手”的假设的分析,古典经济学奠定了个人主义的方法论基础。新古典经济学研究方法继承了个体主义的原则,并进一步强化了“经济人”假设,使它构成整个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三是持一般均衡分析方法。西方主流经济学以均衡分析为基本方法,因为“经济人理性”要求行为的一致、有序和可观测,而只有处于均衡状态的人的行为才是稳定的,具有可观测性或实证性,才能表现出“理性”。所以,新古典经济学把制度、人的偏好、企业组织形式及技术水平等容易变化的因素统统看作外生变量,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四是广泛应用数学作为主要分析手段,这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分析方法最显著的特征。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出了巨大的理论挑战:一是其“科学性”的挑战。西方主流经济学所具有的高度数学化和十分精细刻画的科学形式,从分析方法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出了挑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定性研究和逻辑分析为主要特征,同西方主流经济学相比似乎成为一种“粗糙”的理论。二是其“现实性”的挑战。西方主流经济学从个人所面临的市场经济现象出发,具体地分析个人、厂商的经济活动,描述具体的经济运行过程。这样,它就成为一种很现实的理论。与此相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主要研究社会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因而远离人们日常经济生活,似乎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理论。三是其“有用性”的挑战。西方主流经济学具体分析支配人们经济行为的客规律和主观规则,提出具体的经济政策与对策建议,因而成为一种有用的经济理论,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与发展规律,预示社会发展与变革的方向,而这些似乎与人们日常经济生活毫无关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要发展,就必须迎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挑战,在研究对象和分析方法等方面有新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发挥更大、更直接的作用。??

三、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创新是迎接现代经济学发展新潮流的要求

西方经济学的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地域;环境;文化

河南自古则是中国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起源。建筑中河南民居的发展同其他类型建筑的发展一样,会受到诸如,人文、自然、技术等条件的影响。从地域环境视角探讨河南民居的建筑特征,河南传统民居建筑作为特定区域的历史文化载体,体现着这一特定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和社会历史文化,地域性特征对建筑产生着深刻影响。

1 河南民居文化背景分析

河南省位于中原文化区域,华夏文明的核心。因历代所辖区域大部在黄河以南,淮河以北之广大地区,故称之为“河南”。河南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先秦时属豫州。《周礼・职方》和《尔雅・释地》中云:“河南日豫州”。它居“九州”之中,又称中州、中原。 “中原”一词是一个地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淮河上游地区;狭义的“中原”又称中州,大约的范围是今天河南省行政区域范围。从文化学的角度讲,“中原”是指汉族及其前身――古汉族、华夏族的实际分布地区。中原文化使之指中原地区的人们在中原地域环境背景下,随之次范围内自然环境与人之间的产生相互关系而形成可特定的文化、礼制及生活方式的总称。

在上下数千年间,河南长期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其一直奉行的就是传统的汉民族文化。始于秦朝受中原文化中的法家思想的影响,国家大一统形成,促进了地域文化视野下的河南传统建筑的发展。经历了夏、商、周时期,逐渐兴盛和繁荣的时期则是秦汉经魏晋南北朝到唐宋时期,这期间河南不仅是全国封建政治统治的中心地区,而且经济文化也占主导地位。唐代时出现了儒、释、道三家伦理思想合流的趋势,加快了中原文化“异化”的速度。北宋时期河南的经济文化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阶级选择了儒家正统思想为其统治服务,从而使以儒家正统思想为中心的中原文化成为指导和支配中国封建社会一切行为的准则,中原文化成为了华夏文明的核心和象征。

汉民族文化及生活的基本模式是礼,注重秩序化的群体,是汉民族思想体系的基本特征。由“礼”而产生秩序社会,由秩序社会而产生了思想体系、政治体系、家族体系、经济体系和生活体系。于是,以“礼”为核心的儒家文化体系便应运而生。 “礼”是尊祖崇古思想体系系统化、规范化、逻辑化和具体化的结晶。“礼”是宗法和等级相结合的产物,中原文化以等级制度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和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的建构,体现了师法自然、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的一种“和谐”。

2 地理环境对河南民居建筑文化的影响

2.1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河南位于我国中部偏东、黄河中下游,东经110。21’~116。39’,北纬31。23’~36。22’之间。河南与6省毗邻,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省界范围东西宽约580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境遇辽阔,土地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自然条件差别很大。河南位于我国第二级地貌台阶和第三级地貌台阶的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东西差异明显。西部海拔高而起伏较大,东部地势低且平坦。河南境内地表形态复杂多样,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分别占总面积的55.7%、26.6%、17.7%。其中,山脉集中分布在豫西、豫西北和豫南地区。河南省地跨黄河、淮河、长江、海河四大流域。境域内河流众多。地表水资源的年内分配高度集中。汛期雨量丰沛、径流集中。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黄河,贯穿整个河南省,全长700多公里。

2.2 地理环境影响下产生的河南民居建筑特征

河南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概括来说是地势西高东低,降水南多北少,气温南暖北寒。根据自然地理形态,将河南省分为豫西山地、豫东平原、豫北山地、豫南山地、南阳盆地等五部分。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将河南省分为四个地区:郑州以东的开封、商丘和东南部的周口等地称为豫东;郑州以西的洛阳、三门峡所辖称为豫西地区;郑州以南的许昌、漯河、驻马店、信仰和西南的平顶山、南阳等地称为豫南;黄河以北的新乡、安阳、焦作、鹤壁、濮阳等地称为豫北。

豫东平原是淮河及其众多支流河道两侧分布着地势平坦的片带状冲积平原,冲积平原上点缀着片块状沿河洼地。属于河南湿润多雨区,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平原、滩涂地区地下水位浅而丰厚。受当地自然环境的约束,先民们选择了圩子这种聚落形式,在有限的土地上合理安排生产与生活。在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下传统建筑的主要表现在圩子聚落泽水而居的建筑形态和建筑布局与构造形式上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潮湿多雨的特色。

豫西地区包括荥阳、巩义、偃师、洛阳、新安、义马、渑池、灵宝等县市区域。古代史的豫西地区降水充沛,土地富庶。《礼记・礼运》提到:“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缯巢”。也就是说窑洞就是上古穴居方式的遗存,体现着华夏民族虽古犹新的传统文化品性。正是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形成了该地区民居的典型特征――窑洞以及窑洞与四合院的结合形式。

豫南地区属于河南省湿润的多雨区,是建筑热工分区中的夏热冬冷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传统建筑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聚落的选址适应山地形态,依山傍势,建筑的布局和构造方式为适应夏季通风、冬季保暖和坐北朝南的要求,而产生了南阳荆紫关民居村落这一地区传统聚落的典型实例。

豫北地区指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新乡、安阳、焦作、鹤壁、濮阳等地区。豫北山地在河南省内属于干早少雨区,是建筑热工分区中的寒冷地区,气候特征接近河北,冬天寒冷、干燥、多风。自然地理环境对传统建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聚落的选址要适应山地的形态,建筑的布局和构造方式要适应冬季保暖、纳阳等方面的要求。冬季为了获得阳光以补充室内温度,建筑的朝向以南向为主,东向次之。豫北平原地区院落的南北间距较大,以更好的接纳阳光。

3 经济环境对河南民居建筑文化的影响

3.1 经济环境特征

河南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从历史上就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这种经济结构特点对河南地域文化的形成有着很深的影响。在农业经济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历史时期,河南早期适于农业生产而发展迅速,成为了国家的中心。河南的农业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重亲情、和谐、中庸,积极地作用在于务实,让人容易养成一种淡定从容的心态,其负面作用是有保守的一面。经济结构形式对传统聚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宏观的方面,它对聚落的地区分布状态,聚落的结构形式和传统建筑型制等方面都有深刻的影响。

3.2 经济因素影响下产生的河南民居建筑特征

河地理位置优越,古时即为驿道、漕运必经之地,商贾云集之所在。是我国人民南来北往、西去东来的必经之地,也是各族人民频繁活动和密切交往的场所。河南自古是王朝更替、战乱频繁的地区,古语有云:“得中原者得天下”。南省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河南是中国的关键交通枢纽。如今所称的陇海交通线,实际上就是自古以来横贯中国的东西交通大动脉,也就是后来的“丝绸之路”和当今所称的“欧亚大陆桥”。中国的二、三阶地相交处,为中国古今南北交通大动脉,即今谓之京广线。两大交通线在河南交汇,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方便的交通条件,更加密切了河南与全国各地的联系。河南在全国经济活动中的承东启西、通南达北的重要作用。

4 社会环境对河南民居建筑文化的影响

4.1 社会环境特征

社会环境是人类社会本身所形成的一种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包括国家、民族、社会、文化、人口、语言和民俗等方面的地域分布特征和组织结构关系,并且涉及各种社会人群对周围事物的心理感应和相应的社会行为。“南北差异是文化区域差异的主旋律”,河南的豫北、豫西、豫东地区属于中国南北文化分界线的北方文化范围,地域文化的很多特征融合成为了中原文化体系的一部分,文化的融合比较充分。中原文化主要指以中原地域为依托的,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人们与自然之间形成的对象性关系而产生的特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总称。

4.2 社会因素影响下产生的河南民居建筑特征

中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儒家的学说以“礼”为中心,“礼”是宗法和等级相结合的产物。礼是中国文化人伦秩序每人伦原理的集中体现,儒家的伦理规范就是伦理秩序,它注重群体的秩序化,抑制个性的发展,宗族制度以血缘关系确定人与入之间的关系,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就影响了聚落的布局方式。聚落的每个层次,都存在着内外空间的界定及内部的结构转换。在聚落内外空间转换上,聚落的边界作为社区内外空间分离与转换的节点,承载着丰富的仪式行为,是意识空间之所在。注重与家族利益相关的一切文化现象。传统建筑中四合院的建筑布局与空间就是对“礼”制的空间形象表述。建筑内部的布局形式是为了体现使用者的身份地位或者该空间在群体中的地位,反映出在建筑布局形式的决定礼制观念高于实际生活的特点。体现出尊卑有序的布局,符合礼制约束下的院落制度。与宗法制度契合的,以家长为核心,其他人按照与家长的远近亲疏来构成的关系网络赋予活动空间相应的内外有别的性质,是与宗法制度中的封建家长制的尊卑关系相契合的使用方式。

5 结论

传统建筑的地域特征是由地方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经济地理环境这三种地理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层面对传统建筑地域特征的形成产生影响,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由于河南所处的中国之中的地理位置,河南的传统建筑曾被认为没有强烈的地域特色。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河南传统建筑从择地、平面型制、空间形式、构造技术到细部装饰装修,都蕴含着深刻的地域文化内涵,有着强烈的地域特征。

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是河南传统建筑形成的深层结构,决定着传统建筑风貌特色的形成。地域社会文化对建筑地域特征的决定作用来自上层。特殊的地域生活模式、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对建筑的地域特征的产生构成决定作用。无论是经济手段还是技术构造手段,都是为了完成在社会文化影响下制定的目标。自然地理环境是建筑地域特征产生的基础,其为人类的生产、生存、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顺应这一环境的内在规律。经济地理环境是传统建筑发展的基础,对建筑特征的形成、性质和分布也有深刻的影响。

传统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和传统的载体,寄托着人类对自身历史的追忆和感情。能将含有丰富历史信息的传统建筑很好的保护下来,就能使地域文化的风貌较完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重新关注地域性,关注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地理环境的特征,寻求传统建筑与地域气候、自然资源和文化环境的结合,对于研究传统建筑,探索一种在地域文化意义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吴良镛.广义建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52.

[2]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

[3]侯继尧,王军.中国窑洞[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

西方经济学的特征范文第3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识记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以及几种主要的市场,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理解以下知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调控必要性。从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说明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法制观念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以下问题结合我国经济建设伟大成就的事例,说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能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外,从而证实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明确发展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并不矛盾辩证关系。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小组调查、问卷调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研究性学习等方法,让学生明确搞活经济中华民族才能繁荣昌盛的观点,从而培养学生市场经济意识。

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市场经济的特征之一是竞争性。通过本节的学习,要使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的志向。同时,通过对竞争与平等、竞争与法制、竞争与开放的关系的分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通过本节的学习,要使学生认识到,社会经济生活中不仅自己要学法、懂法,做守法公民,同时也要善于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建议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的教材分析

一、本节要求掌握的基本概念:

1.资源的优化配置;

2.市场;

3.市场经济的一股特征

4.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手段、主要任务。

二、本节的基本观点:

1.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2.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三、本节的重点、难点: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四、对“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的讲解,要注意对每一特征讲解的侧重点:

l.市场经济平等性的含义、原因、要求;

2.市场经济竞争性的含义、原因、作用;

3.市场经济法制性的含义、原因。应如何贯彻落实?

4.市场经济开放性的含义、原因。我们应怎么办?

关于第二节的重点难点分析

(一)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1、从时间上讲,商品经济出现在先,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相当阶段的产物。商品经济出现,必然出现商品市场,但只有商品经济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才出现以市场作为资源主要手段的市场经济。

2、商品经济侧重强调的是经济形态的性质,与之相对应的是自然经济,而市场经济侧重强调的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方式或手段,实质是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与之相对应的是传统的计划经济。

3、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没有商品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就不可能出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要求和方式,市场经济又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客观要求,当商品经济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的阶段,必然要求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在这个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

(二)市场的作用与价值规律的关系

1、商品经济中的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与市场有着密切的联系。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市场与商品交换活动在时间空间范围上是一致的,没有商品经济就没有市场,因而,价值规律也就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

2、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是通过价格波动的形式来实际的。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传递的信息,引发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竞争,优胜劣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传递的信息,协调生产与需求,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3、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配置实质就是价值规律对生产资料与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的调节作用。而这一调节作用又是通过价值规律的刺激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作用,导致价值规律优胜劣汰作用的结果来实现的。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的教法建议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既是本课的重点、难点,又是需要理解的知识。所以,首先应该对每个特征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可以通过图表进行记忆。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与前面学的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与作用有着紧密的联系。要先复习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与作用,试着用旧知识推论新知识。

要学会通过材料分析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比如:随着我国运输市场的逐步完善,铁路系统新事不断:提出“随到随上,车上买票”,“货主家中坐,收发全国货”等改革措施,说明了什么?

这个实例说明,竞争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铁老大”面对航空、公路、水运的竞争态势,改进服务态度,为货主上门服务,这都是竞争对策。它们既方便了乘客和货主,又推动了铁路运输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关于资源配置方式,建议教师运用对比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不同配置方式,导入商品经济—一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优势,概括出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启发同学们讨论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理解市场机制的作用。

关于“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的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识记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

(2)理解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和法制观念的必要性。

能力方面:

(1)通过无形市场与有形市场的举例比较,培养学生比较鉴别的能力;

(2)根据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说明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说明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之一,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对市场活动进行模拟,培养学生社会实践、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

觉悟方面:

(1)增强学生对资源有限性的认识,并树立“节约资源,从我做起”的意识;

(2)通过对竞争与平等、法制、开放三者关系的分析,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3)懂得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从而奠定以后在经济活动中所必需的法制意识。

三、教学重点: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四、教学方法设计:

1、通过对比、讨论、谈话等多种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启发式教育这一指导思想。

2、充分运用录像、投影等现代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开拓学生思维,激感体验,加深对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的理解。

五、教具准备:

录像机、录像资料、投影仪、投影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对于市场,学生并不陌生,但对于市场的了解仅限于那些有固定场所的有形市场,即经济学中的狭义市场。基于学生懂得市场是用来“进行商品交换”的,因此从这点入手,播放一组录像镜头:上海繁华的南京路、人来人往的庙会、宾客盈门的商业大厦,电话订货、网上购物、邮购。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到它们的共同点:都在进行买卖或交换。进而指出只要存在着商品交换关系,就存在着市场;市场不仅有有形市场,还有无形市场。并让学生分辨出上面六个镜头中,哪些是有形市场,哪些是无形市场,从而能够准确地把握市场的概念,并对认识社会实际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导入注重学生参与,注重联系社会实际,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效果好。)

(二)突出重点设计: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是本课的重点。从计划经济走入市场经济,很多人存在着疑惑:为什么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根本原因是,在目前,市场经济更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市场经济是一种更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而这一优势的具备主要是因为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心理学研究表明,寓抽象道理于直观教学之中,学生更易理解,因此,通过一些模拟活动、资料对比、录像、漫画赏析等活动的设计,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

1、平等性

由学生和老师配合,表演小品《如此买卖》,模拟市场活动。大意如下:一工商人员到某处购物,老板点头哈腰,明卖暗送;一年轻学生前去购物,老板满脸不屑,漫天要价。引起学生思考:如此买卖合理吗?为什么?通过讨论,学生很自然地归纳出:市场交换的当事人身份是平等的,在交易过程中也应该是平等的,这是由价值规律的作用决定的。

2、竞争性

播放录像:火车上,人满为患,坐着的、站着的、蹲着的,挤成一团;小孩的哭闹声、大人的吵骂声,乱作一团。车厢里是肮脏的,茶桶里是空空的,工作人员的脸是冷冷的……

投影材料:

(1)铁路局提出“随到随上,车上买票”;

(2)京沪、京哈、京广三大铁路干线提出多发以“夕发朝至”列车为基本框架的列车运行方案;

(3)某地区准高速铁路在加大发车密度的同时,票价下调10.6%—12.2%;

(4)《铁老大有动作》——明年推出28条精品旅游线路……各铁路局还将对团体旅行进行价格优惠。

通过资料的对比引发学生思考:铁路为何会呈现出前后如此大的变化?学生联系近年来航空、公路、水运事业迅猛发展的社会实际,不难得出结论:变化的原因在于竞争。并进而认识到竞争性是市场经济的特征,以及竞争性对于当今社会的重大意义,从而确立竞争意识。

3、法制性

播放录像(边讲解):这是一场精彩的角逐。穿红色运动服的是武汉红桃K队,穿蓝色运动服的是上海申花队,双方争夺很激烈。请看这个镜头,红桃K队的队员将申花队的队员绊倒了,裁判判申花队发任意球。

引导学生思考:裁判为什么要判申花队发任意球?足球比赛还有哪些规则?如果没有这些规则,足球比赛将会怎样?从学生感兴趣的足球比赛入手,再引入市场活动,学生很自然地就会认识到:市场经济活动同样需要规则,失去了必要的约束,就不能公平地展开竞争,就体现不出市场经济的平等性。这样将新知识建立在学生喜闻乐见的旧知识的基础上,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水到渠成之效。

4、开放性

欣赏漫画《谁也别想发财》,并思考“想一想”。通过学生讨论、归纳,达成这样的共识:保护就其表面效果而言,是保护了地方利益、当前利益,但实际上排除了竞争者,保护了落后,最终也会被社会所淘汰。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要想在竞争中立稳脚跟,不能自我封闭、排斥竞争,必须开放市场、迎接竞争。

市场经济的四个一般特征其内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通过对市场经济的各个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之后,还要让学生明确以下几点联系:

(1)没有平等性,竞争就不能展开;不开展竞争,就无公平可言。

(2)法制性是平等性、竞争性的保证,也是平等性的体现。

(3)开放性是平等性、竞争性充分展开的前提,是法制性发挥作用的社会条件。

七、教学后记:

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拓宽学生视野,协调教材与社会实际的联系,创设了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讨论思考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市场经济的理解。使学生的学习既以教材为主,又不拘泥于教材,以理论为依据,又不空背理论。课堂形式多样,气氛热烈,学生兴趣高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较好地实现了知、情、意、行的统一。

课上巩固练习精选:

选择题:

1、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关系是(D)

①二者的含义不同②二者产生的时间不同

③市场经济不能离开市场④市场不能离开市场经济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2、百货商场、集贸市场、商品展销会、供销合作社等是(D)

A、广义市场B、无形市场C、商品市场D、狭义市场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这是因为(BCD)

A、单一市场调节会使整个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之中

B、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C、市场有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

D、市场反映不出供需的长期变化趋势

简答题:

目前有些地方,当某种商品和资源紧张时,就筑关设卡,权力干预,禁止某些商品、资源外流;当本地商品销售疲软时,则不准外地质优价廉商品流入。有人认为,这样做也是市场竞争,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请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知识,对上述现象进行评析。

参考答案

(1)上述行为是一种地方保护主义,其实质是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体系的作用,违背了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开放性。

(2)地方保护主义自我封闭,分割市场,进行不正当竞争,影响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的建立,影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只有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通过公平竞争,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才能优化资源配置,也才能使地方经济发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习题精选

一.单选题:

1.市场能较好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说到底是()

A.价格传递信息的作用

B.市场竞争的作用

C.价格同供求关系的相互作用

D.通过价值规律三个方面的作用

2.我国近年来,市场上商品由匮乏到丰裕,商品的价格也由漫天要价到低价倾销。有些行业为争夺市场,不惜血本压低价格,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为此,我国制定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和《价格法》等。这表明()

A.国家的宏观调控保护了弱小企业的生存

B.法律是国家对对市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C.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和政府共同决定的

D.宏观调控影响了价格对价值的反映

参考答案:DB

二.多选题: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就像“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着人、财、物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所以(ABD)

A.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

B.随着社会经济生活全面市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C.市场为生产者和经营者提供正确信息,使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D.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2.“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向前走”,这是人们对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关系的认识,它形象地说明(BC)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和国家宏观调控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

B.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资源配置方式

C.市场对经济运行发挥主要的基础作用,国家的宏观调控是不可缺少的客观要求

D.在经济运行中,市场调节是经济手段,国家宏观调控是政治手段,二者缺一不可

参考答案:ABDBC

三.简答:

1996年我国粮食获得大丰收,冲产量超过4800亿公斤,比上年增产135公斤,再创历史最高水平。于是出现了粮食普遍下跌,又产生了卖粮难的总是。为此,国家仍然实行粮食保护价格,敞开收购。

国家采取这一措施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1)国家坚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的方针政策不动摇。

(2)重视粮食生产,它是我国人民的主食,是生存之本,稳定粮食价格,保护粮食生产者的积极性。

(3)运用宏观调控手段,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促进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合理比例。

四.辨析题:

目前有些地方,当某种商品和资源紧张时,就筑关设卡,权力干预,禁止某些商品、资源外流;当本地商品销售疲软时,则不准外地质优价廉商品流入。有人认为,这样做也是市场竞争,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请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知识,对上述现象进行评析。

参考答案

(1)上述行为是一种地方保护主义,其实质是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体系的作用,违背了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开放性。

(2)地方保护主义自我封闭,分割市场,进行不正当竞争,影响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的建立,影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只有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通过公平竞争,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才能优化资源配置,也才能使地方经济发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五.论述:

1、目前,许多地方在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中,把重点放在如何调优上,都以为产品质量好了,品种优化了,就不愁销路了。事实并非如此,市场上,优质果难销,农产品“嫁”不出去的现象仍然存在。例如,前几年富士苹果畅销,于是,各地都种植富士苹果,结果,一到苹果上市季节,市场上到处都是富士苹果,价格下跌。

农产品优质不优价,原因何在呢?

参考答案

首先,优质化并不能解决农业结构调整的所有问题,不能确保农民增产增收这一最终目标的实现。比如,优质品同时上市,形成新的卖难,即使品种再优,因为没有销路,优质也不能优价。问题的关键还是要瞄准市场,根据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来不断调整品种和结构,而且要学会抢抓市场先机,发现市场,开拓市场,甚至创造出特定的市场需求。例如,某地在结构调整中育特色,创优势,增效益,培育早熟茄子、早熟黄瓜等富有特色的农产品,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其次,从我国的消费情况来看,占总人口75%的农民,却只拥有不足40%的购买力,这不仅表明了农村人口收入水平相当低下,更揭示了当前经济生活中消费需求不足的现实。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幅度正在逐年降低,1996年增长幅度为9%,1997年为4.6%,1998年为4.3%,而1999年仅为3.8%。在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中,出售农产品的收入在近两年中已呈绝对额的减少,这更显示了当前经济生活中消费需求不足。我国农村有9亿多人口,因此,从人数来看,它应该是非常巨大的潜在市场。只有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了农村人口收入的增长问题,才能激发农民的消费欲望,才能使我国的市场需求的潜力成倍的扩张。

再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类加工食品的消费将显著增加。由于我国过去主要农产品长期供给短缺,所以,农产品的加工量是相当滞后的。发达国家有80%的农产品是用作食品加工的原料,食品加工业的产值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3~4倍,而我国由于食品加工的农产品不到30%,食品加工业的产值不到农业总产值的一半,所以扩大农产品的加工,可以引导消费,开拓出更广阔的农产品市场。

2、材料一:2000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即将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时候,党中央提出了加快西部地区大开发的战略。这是党中央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所作出的重大决策。

材料二: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指出2001年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首先要进一步提高国债资金投入中西部地区的比例,要从去年的60%提高到70%左右;其次国家拨款这一部分的投资比例也要更集中于中西部地区,将达到70%;对国际组织特别是国际金融机构提供的优惠贷款,我们将保持70%的比例投入到中西部地区。2001年将在西部开通建设十个大项目,同时准备加快一批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如西气东输项目。目前,在西部正在建设的78个大中型项目,今年将投资300多亿元,还要进一步加快建设速度。

材料三:2001年1月17日中新社电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日前强调,今年是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最后一年,是决战决胜的一年,要力争再解决一千万左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阅读上述材料,对我国的扶贫攻坚计划与西部大开发战略加以评述。

精析本题属于引文型收敛性论述题,考查市场调节、宏观调控、共同富裕等知识点,试题有一定的综合性,主要训练学生的系统综合能力。

参考答案

(1)搞好扶贫和西部开发;逐步缩小全国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全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最终达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要求和社会主义根本任务之一。

西方经济学的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金融危机;经济危机;西方经济学;整体论

中图分类号:F09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5)02-0019-05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5.02.04

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的影响,西方国家普遍陷入了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诸多发展中国家也因为国际贸易需求锐减、资本流入减少以及金融和商品市场大幅波动等因素的冲击而遭受严重的经济困难,金融危机事实上已经演变为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金融危机这一事态的发展几乎完全在美国和其他许多发达国家经济学家的意料之外,许多西方经济学家掀起了一股对西方主流经济学进行反思的浪潮。目前来看,这场仍在持续而且其影响也还有待评估的运动有可能是西方经济学创新的重要契机。同时,对我国来说,一方面对西方经济学反思的深入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带来诸多启发。

一、当前西方主流经济学反思的基本脉络

对于当前西方经济学反思的主要脉络,陈平(2009)进行了较为完整的评述[1],以下将首先对反思和争论的基本脉络进行回顾。2008年11月,英国女王曾向伦敦学院的经济学家提出为什么没有人觉察到危机的发生。针对英国女王的问题,2009年7月英国皇家学院给英国女王的正式回复承认没能预测危机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经济学界不了解系统风险,二是包括经济学家在内的社会各界对市场存在过度乐观的心理。英国皇家学院的回复事实上肯定了当前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基本体系,认为问题只在于其发展还不够完善,从而没有实现对危机的预测。2009年8月,Hodgson等10名英国与澳大利亚经济学家给英女王的信中则持于英国皇家学院不同的观点,该回复认为危机的发生与主流经济学滥用与现实无关的数学模型有关,从而要求改革经济学的教育体系。

2009年7月以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Krugman和Lucas相继加入使得争论进一步升级。2009年7月,Krugman在伦敦经济学院的讲演中宣称过去三十年的宏观经济学“至多是无用的,,最坏是害的。”[2]这一观点是对作为当代西方经济学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的严厉批评。8月,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代表人物Lucas同样发表在《经济学家》杂志上的文章,则对此前该杂志刊登的一组评述予以回击,并对新古典学派进行了辩护,其辩护集中在两点[3]:一是金融市场的有效市场假设。他认为与批评有效市场假设不切实际的意见相反,有效市场假设是经受了实际金融市场考验的理论。按照有效市场假设,如果有人可以预测到危机,那么只会使危机提前到来,而且试图避免危机和危机带来的衰退的政策是无效的。二是宏观经济模型的预测能力。他认为宏观经济模型的预测是有条件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模型是错误的。2009年9月,Krugman在《纽约时报》发表的长篇文章系统的对美国主流经济学进行了批评,其批评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主流经济学对数理模型的过分推崇、对市场缺陷的忽视以及对市场主体理性的假设等[4]。随后,Cochrane(2009)则直指Krugman的观点已经脱离了经济学学术讨论的范畴。陈平(2009)则对Krugman的观点表示赞同,并且进一步指出“制造均衡幻想的数学模型,不仅是脱离现实的,而且本身就是错误的模型。”

从上述争论可以看出,当前西方经济学的反思还只是局限在其理论与现实是否脱节、是否过度使用了数学模型以及理性假设是否有效等问题上,这些问题都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框架之内的讨论。尽管像Krugman这样的一些经济学家批评的观点非常尖锐,但总归摆脱不了上述框架的束缚,因此总是有隔靴搔痒的之嫌,难以触及问题的根本。笔者以为,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最根本缺失在于其错误的整体论或者说是“伪整体论”。

二、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伪整体论”批判

根据段伟文和徐兰(2009)的介绍,“整体论的思想可以追溯至亚里士多德关于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箴言……但整体论一词直到1926年才由斯马茨(J.C.Smuts) 在《整体论与进化》一书中提出。”在理论研究中,通常比较注重作为方法论的整体论,这是因为一般而言,寻求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对科学研究有着最为突出的意义。从方法论而言,整体论与还原论相对。在区分整体论和还原论时,段伟文还认为,“方法论的整体论主张,对于某个复杂系统的最佳理解应该致力于寻求在整体层面决定系统行为的原则,而不应停留结构层面或只关注组成部分的行为。……还原论者对既有的还原论的研究路径充满信心,而不加反思地认为,整个世界在存在论层面是一个等级化的有序世界,可以用分析还原方法自下而上地加以认识,进而构建起日益完善的金字塔式的知识体系。”[6]

尽管还原论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同时也已经成为自然科学和一些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基础的方法,但是其局限性在于“对构成性的实体的探究并不能替代对世界复杂过程的理解,对部分与层次的理解也不可完全拼接为对整体性的把握,强还原论则不仅没有改变这些事实,反而促使人们为克服其必然困境而寻求旨在理解整体性的整体论的认识论。”[7]因此,方法论上从还原论向整体论的转向成为科学向更加深入和更加复杂的领域发展的一种必要。不过,方法论上的整体论与还原论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对这一点,刘劲杨(2007)认为,科学研究中的整体归根结底还是具有局域性,某个整体必然是更大整体的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整体论与还原论的区别也是相对的。因此,他主张“整体论方法对还原论方法的超越不是抛弃与决裂,而是扬弃与综合。”[8]正因为如此,赵光武(2003)指出,到目前为止,科学研究经历了一个超越还原论、发展整体论、实现还原论与整体论辩证统一的演化过程[9]。由此可见,从方法论上将整体论与还原论相结合对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与自然科学类似,整体论方法在社会科学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美国学者D.C.菲立普在其经典著作《社会科学中的整体论思想》(1988)中对整体论在哲学、政治学、文化人类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广泛的探讨[10]。尤为值得注意的是,D.C.菲立普将社会科学中的整体论原则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种类型的整体论采纳了有机论中的五个论点;第二种类型的整体论认为,一个整体,甚至在人们对其进行研究之后也不能依据这个整体的各个部分来解释这个整体;第三种类型的整体论认为,使用与整体及其功能相关的术语是必要的。其中,第一种类型的整体论所采用的有机论的五个论点分别是:(1)那种以生物化学为典型代表的分析方法,在应用于某些情况时证明是不适用的,例如生物机体、社会、甚至整个现实世界;(2)整体大于它的各个部分之和;(3)整体规定着它的各个部分的性质;(4)如果认为部分是与整体相分离的,那么部分也就无从理解;(5)各部分是呈动态地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他的划分方法常常用来判定一个理论体系的方法论是否是整体论。通常比较常见的是第一种和第二种类型的整体论,其中尤以第一种类型的整体论最为常用,而还原论则从方法上不承认整体论的全部或者部分观点。

在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其研究对象与其他社会科学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社会经济系统由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经济主体与资源和产品的关系以及各种关系之间的相互联系而结成。在经济学的研究中,既有个体的行为和利益需要关注,也有整体的特点和全局利益需要把握,整体论与还原论在经济学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情况却并不是这样。首先,西方主流经济学中微观经济研究与宏观经济研究相分离的现象非常突出。一般而言,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行为,如个人消费决策、厂商生产决策、市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等;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行为,如物价、失业、增长和国际收支等现象。宏观与微观结合不够,宏观经济学缺乏微观基础,而微观经济学又没有完备的宏观支持是目前西方主流经济学存在的重要问题。一个经济系统却是用两套联系并不紧密的方法进行分析,这使得“整体论”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中的作用大打折扣。

另外,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整体问题的理论与现实脱节严重。比如,即使是西方主流经济学最为核心的分析工具之一的一般均衡分析也与其应该承载的整体论要求相去甚远。一般均衡分析认为,消费者和厂商通过各个市场形成紧密的联系,市场价格的变动成为消费和厂商赖以做出经济决策的主要信息。这样的分析框架是与第一种类型的整体论相吻合的。但是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由于设立了各种假定(如信息完全、完全竞争假设等),实际上得到的结论与实际经济体系的运行结果相去甚远。尽管像Lucas(2009)所辩论的那样,这些分析在假设条件下显然是正确的,但是其与现实相脱节的程度实际上使得其分析没有多少价值,其整体论的名头也只是名存实亡而已。当然,西方主流经济学也可以还有发展和完善空间来继续进行辩护,并且描摹出一个巨大的能够容纳所有经济信息的数学结构,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整体论缺失还远远不止于此。

在笔者看来,西方主流经济学在整体论上最致命的缺失还在于它从根本上对个体主义的体认和对集体主义的排斥。从这个意义上说,英国皇家学院(2009)所检讨的经济学家不了解系统风险还只是表象,其实质是西方国家的主流经济学从体系上对整体论的容纳就是虚假的,也就是说西方主流经济学从方法论上是“伪整体论”的,是为西方社会、政治和经济实践服务的。简单而言,西方主流经济学体系的根本作用在于回答西方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中提出来的各种问题,而正是这些问题决定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基本框架。西方式的民主架构是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基石。西方国家是典型的投票社会,投票社会的治理由个体的分散决策来决定。即便是经济生活,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是一种与投票机制相类似的机制。在典型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和厂商通过分散决策来共同决定社会资源的配置,而国家被宪法赋予或多或少的干预经济的权力,但这种权力要么只是事务性的,要么仍然受制于投票机制。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往往只能被动的接受市场产生的结果,而不论这个结果是好的,还是坏的。以Lucas为首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甚至宣扬政策无效论,认为政府的干预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根本上否认了政府干预市场结果的必要性。此次危机中,美国金融市场崩塌不能不说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对金融市场监管的影响有关。在这里,方法论上的整体论除了表现为被动的接受市场结果外,并没有任何积极的意义。比如,作为西方主流经济学核心概念之一的帕累托最优,其实质也只是对个体利益的严格保护,而不是真正整体论意义上的社会最优。因此,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问题并不是不了解系统风险和整体利益,而是其社会、政治和经济条件决定了其并不关心整体问题,从而产生了只知个体诉求,不知整体诉求的经济学怪胎。在这样的经济学体系中,其整体论是虚置的,是“伪整体论”。

然而,缺失了整体论的经济学体系根本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经济社会需求。为此,对经济学的创新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经济学的创新分为改良和变革两种趋向。改良方面,因果关系整体论是其中之一。陈荣虎和盛昭瀚(2006)认为因果关系整体论在完全肯定和否定当代经济学的两种方法论之间作了折衷,具有一定的合理性[11]。变革的方面,创新经济学应该是最为突出的代表。李涛、王敏锋和李敏(2007)认为,创新经济学在其很短的发展时间里已经发展出互动学习理论、进化理论和制度理论等深刻体现整体论的理论体系,并且积极使用系统方法[12]。创新经济学的发展也可能成为引领西方经济学体系变革的重要范式。对于我国来说,对西方主流经济学“伪整体论”的批判对我们增强对整体论在经济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以及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工作中的指导地位有重要意义。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整体论特征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西方学者较早的就开始了对马克思整体论思想的分析。蒂莫西・希尔(1989)发现“那些把马克思看作是整体论者的人们要特别注意,或认真对待马克思的方法论,由此得出马克思是整体论者的印象;而那些把马克思看作是个体论者的人们特别要注意、或认真对待有关本体论的(相当有限的)著述,由此视马克思为个体论者。”经过细致的讨论,他认为马克思是方法论上的整体论者,但在本体论却是个体论者[13]。由此可见,蒂莫西・希尔的研究明确的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在方法论上的整体论特征,该结论也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特征的主要结论。

罗锦芬(2001)进一步指出,整体论方法是马克思社会历史分析的重要方法,而且马克思社会历史分析中的整体论方法以唯物史观为前提,并且以《资本论》为典型。她认为,马克思的整体方法论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马克思首先确立了整体研究一定的社会形态的方法 ,即前面分析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的经济结构与上层建筑、一定的意识形态之间静态、动态结构。第二,马克思在整体性分析资产阶级社会时,找到了整体分析的钥匙――商品关系结构。从而为研究‘该社会的客观形式及跟这些客观形式相适应的主观形式’提供有效的分析工具。”[14]考虑到《资本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主要载体,不难看出,罗锦芬上述研究实际上肯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方法论上的整体论特征。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学者在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中也将其整体论作为重要特征加以继承。比如,程恩富(2008)认为,应该“用一种新‘经济人’假说和理论来教育干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定基本假设和理论基础。”而在他的设想里,新的理论在方法论上应该是“整体主义、唯物主义和现实主义的”[15]。

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相比,整体论特征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大优势。集体主义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而集体主义价值观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这种特征使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探讨整体问题时有着非常便利的理论框架。比如,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典理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只能获得生存工资,而资本家则可以获得大量剩余价值,长此以往造成工人的有限需求与企业无限供给之间的矛盾,而正是这种矛盾造成了资本主义历史上反复发生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此前,在近二十年来未发生重大危机的情况下,西方一些主流经济学开始对经济学的作用报以非常乐观的态度。2003年,在其就任美国经济学会主席的演讲上,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Lucas宣称“阻止衰退的核心问题已经解决”[16]。2004年,当时的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美联储前主席Bernanke(2004)将二十年来美国经济出现的“大缓和”(the Great Moderation)归功于经济政策的改善[17]。但是,在这种乐观情绪尚未消退之时,此次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在暴露西方主流经济学在解决整体问题的失败的同时,再次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核心理论分析的有效性和前瞻性。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在简单回顾现有反思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此次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确实暴露了西方主流经济学存在的整体论错误,并且深刻的表明现有西方经济学伪整体论的错误指导下,全球和各国经济还将继续被误导,从而可能陷入更深层次的危机之中。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整体论特征的简单评述表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整体论特征是其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的重要优越性,并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指导意义。

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国借鉴了西方经济学的一些有益的成分。必须承认,西方经济学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西方经济学作为与西方国家社会、政治和经济状况紧密联系的一种理论体系,有着严重的“伪整体论”缺陷。正是这种缺陷造成了资本主义历史上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也正是这种缺陷带来了此次大萧条以来规模的最大的全球经济衰退和经济危机。有鉴于此,本文认为有两点需要特别引起注意。第一,全球经济危机的发生和西方经济学本身的反思提醒我们,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过程中,应该尤其警惕西方经济学的“伪整体论”缺失,抵制对西方经济学的体系不加区别加以应用的危险倾向。第二,应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信心。本文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整体论特征的分析表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坚持整体论的经济学理论典范,是值得信赖的经济学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中的指导地位,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并且要强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我国经济工作实践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平.陈平对克鲁格曼反思的观察与评论[EB/OL].[2009-09-15],http:///cn/ReadNews.aNew-

sID=10462.

[2]Krugman,P. Paul Krugman’s London Lecture: Dismal Science[J].The Economist, 2009:392(8635).

[3]Lucas, R.E. In defense of the dismal science[J].The Economist,2009:392(8643).

[4]Krugman,P. How Did Economists Get It So Wrong?[N] New York Times,September 2,2009.

[5]Cochrane,J.H.How did Paul Krugman get it so Wrong?[EB/OL]University of Chicago Booth School of Business,Sep-tember10,2009.http://faculty.chicagobooth.edu/johcochrane/research/Papers/krugman_response.doc,2009-09-10/2009-09-21.

[6]段伟文,徐兰.当代哲学视野中的整体论[A].谢地坤.中国哲学年鉴[C].哲学研究杂志社,2009:124-133.

[7]段伟文.走向整体论的认识论[N].光明日报,2007-08-03.

[8]刘劲杨.整体论误区及其局限[N].光明日报,2007-08-03.

[9]赵光武.用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结合的方法探索复杂性[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3(1):1-6.

[10]D.C.菲立普.社会科学中的整体论思想[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

[11]陈荣虎,盛昭瀚.因果关系整体论――经济学方法论的新视角与争鸣[J].江苏社会科学,2006(2):83-88.

[12]李涛,王敏锋,李敏.整体论取代还原论――创新经济学的范式变革[J].生产力研究,2007(21):10-11.

[13]蒂莫西・希尔.论马克思的整体论[J].国外社会科学动态,1989(9):23-28.

[14]罗锦芬.试论马克思研究社会历史的整体论方法[J]. 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7):31-35.

[15]程恩富.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8(4):15-28.

西方经济学的特征范文第5篇

所谓税法基本原则,是指一国调整税收关系的基本规律的抽象和概括,亦是一国内一切社会组织和个人(包括征、纳税双方)应普遍遵循的法律准则。它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在税收法制建设中的反映,其核心是如何使税收法律关系适应一定生产关系的要求。任何一国的税法基本原则通常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构建的。因此,在我们研究西方税法基本原则时,有必要先考研指导西方各国建立税法基本原则的理论。

西方税法基本原则的理论发端于17世纪,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中世纪遗留下来的繁重课税和包税制已不能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于是一些学者试图按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要求来改造税法。历史上首次提出税法基本原则理论的是英国的威廉。配弟。〔1〕他认为,税收应尽量公平合理,对纳税人要一视同仁;税收负担要相对稳定,不能超过劳动者的承受能力;征税时间要选择适宜等,并因此提出了赋税的“公平”、“简便”和“节省”三项原则。其后德国官方学派的代表攸士弟发展了威廉。配弟的思想。他指出,赋税的根本问题就是在国家征税时要使人民的负担最少,亦指出“臣民必须纳税”:“税收课征要平等”:“税收要无害国家的繁荣与国民的幸福”等六条规则。〔2〕

在税法基本原则理论的发展史上,贡献最大的应算亚当。斯密和瓦格纳。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正值资本主义迅速成长时期,社会经济稳定而迅速的发展,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普遍要求自由竞争,反对国家干预。这一思潮的集中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他在《国富论》中系统地阐明了他的限制国家职能,政府充当经济生活的“守夜人”,应尽可能消减政府支出和税收收入等观点。他认为,臣民应尽其力资助政府,依其在国家保护下所获收入的比例作出分担,所纳税额必须确定,不得任意改变;赋税完纳的日期和方法等要给予纳税人最大的便利;所征赋税尽量归入国库。这就是他所谓税法的“平等原则”、“确定原则”、“便利原则”、“最少征费原则”。

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日益激化,贫富两极分化严重。一些西方学者试图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借助于某些所谓“社会政策”,实现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改良”,提出了税法是实现其“社会政策”,即解决社会问题的最重要的工具。以此为基点,德国的瓦格纳提出了税法四大原则,即“财政政策原则”、“国民经济原则”、“社会正义原则”、“税务行政原则”。他认为,收入要充分,税收要有弹性;选择税源和税种要适当;征税要普遍、平等;征税要确实、便利、征收费最省。他的税法观不仅集前人税法基本原则理论之大成,而且在提出财政政策原则、税种的选择要以保护税本为前提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3〕

进入20世纪以后,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更加尖锐,经济危机愈益频繁,尤其是1929~1933年震撼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使一些西方学者对传统的自由竞争学说和“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等产生了怀疑,开始寻找新的经济理论来取代。于是,国家应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其后,与凯恩斯主义对立的货币学派、供应学派亦相继问世,他们各自提出了自己的税法基本原则理论。应当说,当代西方学者虽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税法基本原则,但很难找出像亚当。斯密和瓦格纳那样全面系统的税法基本原则理论。综合他们关于税法基本原则的论述,均是围绕着财政收入,国民经济和社会政策三方面而论的,他们以为当代税法的最高原则就是“效率”和“公平”。〔4〕

通过对上述税法基本原则理论的形成及发展的考察,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每一学者提出的税法基本原则理论都无不打上他所处的时代烙印。如威廉。配弟提出税法基本原则就是针对当时英国税制紊乱、税负过重、政府支出浩繁的状况;亚当。斯密提出税法基本原则是针对当时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竞争,反对国家干预,要让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自动调节经济;当代西方学者提出的税法基本原则是针对20世纪资本主义社会所出现的“滞胀”问题,他们希望以此来刺激西方国家经济增长和促进社会的进步。

第二,自亚当。斯密以来,历代的西方学者都以自己所提出的税法基本原则理论来作为医治资本主义经济生活弊病的药方。换言之,每一税法基本原则理论无不是为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

第三,学者们提出的税法理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升华为税法基本原则。当学者们的主张被国家以立法形式所采纳时,便成为税法基本原则,如亚当。斯密提出的税法基本原则理论曾被当时各国作为税收立法的典范;〔5〕又如现代各国将学者提出的效率、 公平理论作为立法的宗旨。因此,我们研究西方税法基本原则时,需要认真研究学者的见解。

第四,学者的主张并不等于立法现实,税法的基本原则,必须是被各国统治者以法律形式固定的准则,并在全部税收活动中贯彻实施的原则。故我们研究西方税法基本原则,更为重要的是认真分析各国税收立法和法律实施的现实状况。

那么,西方的税法尤其是现代税法究竟有哪些基本原则?综观西方税法发展史和税法理论发展史,我们可将其归纳为下述四大基本原则。

(一)税收法定原则。指国家征税必须有法律依据,且依法征税和依法纳税。其实质是国家征收权行使的法定方式。在此,应特别指出的是,这里所指的法律仅限于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不包括行政法规。〔6〕诚然,前资产阶级国家在一定程度上贯彻着税收法定原则。 但是,只有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时,这一原则的内容才更加丰富和完备,以至形成较以前作法有严格区别的现代西方特有的税法基本原则。

西方税收法定原则的确立,是资产阶级和其他阶层人民大众反对封建特权斗争的结果。在封建社会,国家税法虽然也有确定性,但当时法制不健全,君主意志即是法,他们可以随意地以命令形式向人民横征暴敛,毋须经过严格法定形式。资产阶级出现后,为了保护其财产权利,反对封建君主的任意侵犯,提出了税收法定原则。这一原则最早源自英国, 经过1629年的《权利请愿书》到1689年的《权利法案》,被正式确立为近代意义上的税收法定原则。其后,一些国家相继效仿并以宪法或税收基本法的形式规定了税收法定原则。

税收法定原则的具体内容,在各个国家虽不尽相同,但一般均包括:税的开征须由法律规定;每开征一种税都应当制定一部税法,没有法律依据,国家不能征税;税法要素必须由法律明确,行政机关尤其是征税机关无征税自由裁量权;符合征税条件的事项,征税机关应一律征收,法无明文规定的,征税机关不得随意减免税;征税机关应依法定程序征税,纳税人有权获得行政救济或司法救济。

(二)税收公平原则。通常指纳税人的地位必须平等,税收负担在纳税人之间进行公平分配。这亦是各个时期西方国家所标榜的税法基本原则,但在不同社会形态或同一社会形态在不同的国家,对于“公平”的理解和掌握的标准有所不同。资产阶级革命强调公民一律平等,其中包括公民在纳税方面的平等。法国的《人权宣言》中规定,“税收应在全体公民之间平等分摊”。现代各国宪法或税法中都明确规定了税收公平原则。

怎样才能做到税收公平呢?西方学者有的主张“利益说”,亦称“受益标准”,即纳税人应纳多少税,则根据每个人从政府提供的服务中所享受的利益多少来确定,没有享受利益的人就不纳税。有的主张能力说,亦称“能力标准”,是指以纳税人的纳税能力为依据征税。纳税能力大者应多纳税,纳税能力小者少纳税,无纳税能力者则不纳税。

纳税能力的测度有主观和客观两种标准。客观标准以纳税人拥有财富之多少为衡量其纳税能力的标准。由于财富多少可由收入、支出和财产来量化,故纳税能力的衡量亦可分为收入、支出和财产三种标准。主观标准以纳税人因纳税而作出的牺牲来衡量,细分为均等牺牲、等比例牺牲和最小牺牲三种。本世纪以来,由于生产社会化和垄断的形成,社会整体利益显得十分重要,为了配合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管理,一些学者又提出,征税不仅要考虑各纳税人的负担能力,还要考虑国家政策因素。

税收公平原则包括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两个方面。横向公平是指经济情况相同、纳税能力相等的人,其税收负担也应相等,即应实行普遍纳税原则。纵向公平是指经济情况不同、纳税能力不等的人,其税收负担也应不同。在税法中,对所得适用累进税率征税,体现了纵向税收公平。

(三)社会政策原则。这一原则主要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进入垄断阶段后所提出并被各国普遍奉行的税法基本原则。与税收法定原则、税收公平原则不同,在垄断资本主义以前,西方各国一般并不以此作为税收立法的原则,进入垄断阶段以后,国家需要通过税收杠杆大量介入社会经济生活,税收固有的调节经济的功能被重视和自觉运用,不再仅仅当作筹集国家经费的工具,而被广泛地用来作为推行国家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手段。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贯彻社会政策,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实施其他社会目的,才被确立为税法基本原则。

社会政策原则确立以后,税法的其他基本原则,特别是税收公平原则,受到了一定程度制约和影响。如何衡量税收公平,不仅要看各纳税人的负担能力,还要考虑社会全局和整体利益。为了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和社会总体利益,有时对各纳税人来说,虽然需要放弃公平原则,使其税负不公平;但这样做由于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社会总体利益,因而对整个社会来说,是公平的。社会政策原则的确定及其对税收公平原则的影响,是税法基本原则在现代以来发生的重大变化之一。

(四)税收效率原则。税收的效率包括税收行政效率和税收经济效率两大方面。税收的行政效率是通过一定时期直接的征税成本与入库的税金之间的比率而衡量,即表现为征税收益与税收成本之比。这种比率越大,税收行政效率越高,政府在管理支出越小,以保证国家取得更多的税金。税收的经济效率指征税对纳税人及整个国民经济的价值影响程度,征税必须使社会承受的超额负担为最小,即以较小的税收成本换取较大的效率。税收效率原则亦是现代西方税法的一项重要原则。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否应借鉴西方税法基本原则,以及应如何借鉴呢?

由于长期受“左”的思想的影响和束缚,在法律制度指导思想上,我们还不够解放,对西方反映市场经济规律的一些基本原则,不敢大张旗鼓地宣传和借鉴,对人类社会优秀的法律文化不能理直气壮地学习和吸收,甚至盲目地予以排斥。我们认为,就现代法律制度而言,虽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但法学和法律文化,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即使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有很大区别,但亦有连续性、继承性和互相吸收、借鉴的一面。西方法律制度从总体上是资产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但其中也有对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用的内容,应当予以借鉴,甚至可以大胆地进行移植和改造,为我所用。市场经济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尽管它在不同社会制度下显现一些不同的特点,但其运行的基本规律,如价值规律、市场机制等是相同的。当今世界经济已经发展到一个全新阶段,它使一个国家统一和开放的市场体系日趋国际化,因而我们可以而且应当借鉴西方国家已有的市场法律制度,当然包括税法基本原则。只有将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税法的精萃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才是真正的“中国特色”。

如上所述,我国税法基本原则不应排斥西方税法基本原则。虽然我国学者对我国税法基本原则的归类和表述各有不同,但是,应该认为,在弄清我国税法基本原则同西方税法基本原则在本质区别的基础上,我们应当批判性的借鉴或运用西方税法四大基本原则,即我国也必须贯彻税收法定原则、税收公平原则、社会政策原则、税收效率原则。

我国税法应该贯彻,且应该比西方国家更好地贯彻税收法定原则。这不仅是由税法的本质所决定的,而且是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比西方国家有更进步、更完善的税收法制所决定的。在我国贯彻税收法定原则,当前应注意:第一,构建科学、完备的税法体系。科学、完备税法体系的价值取向在形式上应建立形式多样、配套齐全的税法体系,在内容上应建立在税收基本法统帅下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并行的税法体系。1994年我国进行了税法改革,这次税法改革,无论从它所涉及的范围还是变更的深度来讲都是前所未有的,既包括以全面实行增值税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流转税法改革,又包括以统一和规范内资企业所得税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所得税法改革。经过这次改革,我国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税法体系,但并非尽善尽美,突出地表现在税收立法呈现分散、不全、立法层次低的弊端。这既不利于发挥税法的权威性,也不利于税收立法与税收执法相分离的国际趋势。故应将部分税收行政法规上升为税收法律,修改不合适宜的税法,补充制定一些新税法。如抓紧制定《税收基本法》。第二,按照分税制的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的税收立法权和管理权。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有关地方税的法律、法规在本地区实施的细则,立法征收尚未在全国开征的税种,为全国性税收立法积累经验;为中央税、共享税和全国统一开征的地方税种之外开征仅适合本地区的税种而制定税收地方性法规。中央税的管理权限集中在中央,地方税的管理权限下放给地方。第三,协调国家权力机关立法与委任最高行政机关立法的关系。重要的基本的税法或立法条件已成熟的税法,应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 不能一概委任立法,以提高税法的效力,维护税法的严肃性。第四,严肃税收执法。在执法过程中既要保障税法功能的充分实现,又不能侵犯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我国税法也应贯彻税收公平原则。虽然在我国迄今的税收立法中并未明确提出这一税法基本原则,而是将之包含在“区别对待、合理负担”原则之中,且在执行区别对待、合理负担原则时,往往偏重于区别对待,忽视合理负担,没有以税收公平作为区别对待的目的,故曾出现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以及内资企业和涉外企业之间税收负担不均衡的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应自觉运用税收杠杆为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并在税法中真正确立税收公平原则,以取代区别对待、合理负担的原则。

在我国实行税收公平原则,应从以下两方面着力:第一,在征税规模上,既要保证国家税收与国民生产总值同步增长,又要保证国家税收的增加不妨碍国民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客观经济情况复杂,所造成纳税人收入过分悬殊,征税对象的多样性所造成纳税人负担能力差异,故国家在制定税目、税率及确定征税对象与减免税范围时应有所区别,不能一刀切,以真正体现税收的纵向公平。第二,为实现税负的横向公平,税法对任何社会组织或者公民个人实行履行纳税义务的规定应当一视同仁,排除对不同的社会组织或者公民个人实行差别待遇。同时应当保证国家税收管辖权范围内的一切单位或者个人,无论收入取于本国还是外国,都要尽纳税义务。因此应依法确立所得为衡量纳税能力标准,使不同的纳税人的竞争条件大体平等。在条件成熟时,应统一内资、涉外企业所得税,完善个人所得税法。

我国税法确立社会政策原则是实现税收职能的需要。我国税收承担的组织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的职能是统一的。通过税收组织财政收入奠定调节经济的物质基础,同时通过税收杠杆,促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朝着既定政策目标前进。我国税法中的社会政策原则与西方税法中的社会政策原则在本质上是不同的。贯彻这一原则,应注意:第一,注重税收的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进一步完善流转税法与资源税法,增强税法对占有资源、人力、技术条件的不同状况及价格不合理造成的收入差别的调节功能,强化对高收入者的所得税收调节,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第二,应运用开征、停征税种,调高、调低税率,减税、免税以及加倍、加成征收等手段,促进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合理化,促进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协调,促进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及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在税法中亦应贯彻税收效率原则:第一,科学地选择主体税种,简化税制结构。我国目前建立的是以流转税与所得税为主体税种,其他税种为辅助税种的税种法体系。从国际惯例和我国发展趋势看,复合主体税种体系应逐步向单一的所得税为主体、流转税等其他税种为辅的税法体系过渡,并保证立法时不增加纳税人的额外负担。第二,加强和完善税收程序立法,建立高效的现代化的纳税申报制度、税务制度、税务征收制度、税务稽查制度、税收行政复议和税收行政诉讼制度,以增强税务机关的办事效率。提高税务机关、税务人员对纳税人的服务意识和对国家的责任意识。*

注释:

[1][5]董庆铮等:《税收与市场经济》,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7月版,第21—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