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媒介融合的定义

媒介融合的定义

媒介融合的定义

媒介融合的定义范文第1篇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U高校媒体是社会信息系统的重要分支,在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方面具有深远影响。一些学者就高校媒体媒介融合的宏观研究、报网融合研究、媒介管理研究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对媒介融合和内涵与外延的认知

(一)媒介融合概念的提出

“媒介融合”的概念最早于1983年由美国学者I?浦尔首次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Nachison将“媒介融合”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戈登归纳了所有权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融合、新闻表达融合等五种媒介融合的类型。

陶喜红进一步指出,“融合”这一概念与大众传播真正意义上的联姻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叶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郑保卫、樊亚平、彭艳萍研究发现,“媒介融合”属于互联网兴起之初所产生的取代论和共存共荣论相互争论时期。这里所说的融合,是指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和平共处,联合发展,显然它与现在舶来意义上的媒体融合属于不同的概念。

(二)认识的深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新闻实践的不断发展,我国学术界对媒介融合这一概念的认知已不再停留于表面上的理解。吴海荣从研究个案出发,认为媒介融合既可指宏观的产业、人力层面的相对集中,又可指微观的新闻制作的各个环节的资源共享。⑴李红祥认为媒介融合的界定要从技术/软件融合、产业/市场融合、内容/服务三个层面加以界定。m蔡雯则认为媒介融合的深层次含义是指在数字技术和网络传播推动下的通过新介质形成的各类型媒介的汇聚融合。

在表现形式上,媒介融合应该既包括硬的新闻实体的融合,又表现为软的媒介技术、管理体制的融合。王闻俊从动态过程的角度出发,认为媒介融合包括组织结合、收购合并、传播手段、媒介形态等四个阶段,孟建、赵元珂认为,媒介融合既包括在传媒业界跨领域的整合并购,并借此组建大型的跨媒介传媒集团;媒介技术的融合,将新的媒介技术与旧的媒介技术联合起来形成新的传播手段,甚至是全新的媒介形态。

二、高校媒体融合研究现状

相比之下,学界对高校新闻媒体的媒介融合研究相当薄弱。当前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宏观媒介融合研究、报网融合研究、媒介管理研究。

(一)宏观高校媒体融合研究

张文莉研究指出,高校媒体的媒介融合主要体现在内容、终端、组织和管理方式等方面。作者认为,高校校园媒体应该从内容重整和组织重构两方面人手。在内容重整上,重视整体策划,注重互动。在组织重构上,组建全校统一的新闻管理机构,建设一支专业化、全能型的采编队伍。娄雷认为,高校的校园媒体资源融合,既包括不同新闻主体、经营主体的融合,也包括不同传播技术、传播方式的融合,在组织构成、人员配备、职责分工等方面相互协调,优势互补。

°高校传媒整合既符合高校媒体的发展诉求,又是当代高校宣传工作的发展需要。梁燕燕认为,高校传媒可探索构建“新闻中心——实训基地”模式,将新闻中心开放为高校新闻学科的实践教学平台,将校园宣传任务分解为高校新闻学课程的实训作业。此举既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高校传媒缺乏专业人才的问题,同时又极大改善高校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困境。

(二)高校报网融合研究

高校“报网融合”是不同新闻主体、传播技术、传播方式的融合,以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实现立体化的新闻报道、捆绑化的客户服务和多样化的传播手段。李秀芹认为,高校报网互动有利于校报与网络的“快”与“慢”、“容量大”与“容量小”、“交互性”与“单向性”的优势互补,是高校校报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工作理念上,张碧红认为应该实现媒体的重心从报纸转移到网络,搭建读者网友的互动社区,通过打造“新式在线编辑部”、注重校园网事“深加工”、整合校园宣传资源等方面,推进高校“报网融合”创新发展。

赵立兵,杨宝珠研究了高校校报与微博的融合发展,认为微博等新媒体的及时性、现场性、互动性等优势,能够与高校平面媒体的权威性、深度性、全面性进行有效互补。在具体融合路径上,主要表现为“微新闻”、“微专题”、“微采访”、“微活动”、“微服务”等形态,推动高校校报的新发展。"

(°三)媒介管理融合研究

在媒介经营管理层面,高校校园媒介融合,有利于实现新闻业务上的资源共享,增强校园新闻的舆论引导能力。赵明认为,高校校园媒体的融合应该从新闻媒体从业者及新闻工作体制人手,在新闻工作体制方面,整合校园媒体,实现资源共享,学校宣传部门在体制上保证组织运作。

王世华认为,从传播内容、组织架构与人员构成来看,高校的媒体融合远没有成功,作者指出,应明确现有媒体的主从关系,不同媒体形成优势互补,避免同质化,同时还要实现组织机构、运行模式与从业人员的有机融合,从理念、组织机构、运行模式、从业人员等多方面全力打造多媒体融合的髙校“全媒体”。

三、结语

媒介融合是当前学界的研究热点,从一开始被引人的舶来品,到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的本土化研究,学界都有较为深人的分析,研究视角也十分丰富多元。相比较而言,高校新闻媒体的媒介融合研究过于薄弱,这与高校新闻媒体及其在宣传思想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不匹配,而且与高校新闻媒体的实际发展状况不符。媒介融合是包括高校新闻媒体在内的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所以有必要加大对该问题的研究和思考。

对髙校新闻媒体的媒介融合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研究、报网融合研究、媒介管理融合研究等内容,呈现纵深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是总体上数量不多,力度和深度均不足,这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界对于高校的新闻媒体及其媒介融合领域不够重视。高校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宣传工作,巳经上升为党和国家的战略工程。而高校新闻媒体及其媒介融合的实践发展,是这一战略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这一领域的实践探索和学术研究。

媒介融合的定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闻传播;主流媒介;另类媒介;融合;系统;消息来源;话题

当前,对于媒介融合或新闻融合的研究,主要研究角度有两个。其一,从技术的角度谈媒介之间的融合,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等新媒介技术出现后,思考后起的技术对先前技术的融合问题。其二,从人员角度研究从业人员的技能融合。就新闻业而言,主要集中于从业人员的采写编评等技能的综合掌握。随着融合研究的不断深入,在融合研究中,新媒介背景下主流媒介和另类媒介间融合的事实值得关注。从某种程度上说,主流媒介与另类媒介间的融合不同于上述两种融合方式。本文试图从主流媒介与另类媒介融合的前提进行思考。

主流媒介与另类媒介的融合,并不是谁替代谁的问题,也不是二者合二为一、不分彼此的问题。它们的融合,主要是相互借鉴对方的某些特点。当前,在媒介领域内出现的各种融合的事实就证明了这一点。报纸同照相技术的融合弥补了报纸只是文字表述的不足;电台和电视台将报纸融合进来也没有消除它们之间的区别,它们依然各自存在;即便是网络将电台、电视台的音频和视频融合进来后,电台和电视台也没有因为网络的出现而消亡。所有这些事实都表明,媒介在融合的过程中,是在继承自身特点的基础之上,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又不会对自己产生冲击的,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东西融合进来。融合不能消除区别这一点,美国学者保罗·莱文森对后视镜理论的解读能证明。“对后视镜和暗喻进行分析之难,尽人皆知。镜子令人目眩,常常使我们看不到新媒介和旧媒介在某些方面是不可比的。我们把网络当做图书馆使用的时候,一遇到死机、一遇到视窗崩溃,就不能读下去,一点办法也没有。手里捧着书看时,根本就不可能‘死机’,除非我们突然眼睛失明。”[1]网络不可能代替图书馆,图书馆也不能代替网络的事实也是主流媒介与另类媒介关系的事实。

对另类媒介概念界定的实质为主流媒介与另类媒介的融合提供了理论前提

根据所掌握的材料,目前对另类媒介的研究都是将它放在主流媒介的对立面来思考的。英国学者认为,“这个涵盖面很广泛的词用来指称各种由主流媒体集团之外的个人或是小型非层级性团体所制作的,包括新闻、一般信息和专题”。[2]美国学者认为,“它们也指‘激进’(radical)媒介或‘地下’(underground)媒介,这些媒介由于表达了超越议会共识与议会辩论之确定范围的政治与社会主张,从而与主流媒介的产品相对立”。[3]欧美学者无一例外地都将“另类媒介”置于“主流媒介”的对立面。

另类媒介有时也被称为另类媒体,它们都是“alternativemedia”的中文表述形式。尽管对“media”的翻译有所不同,但人们无一例外地将“alternative”译成了“另类”。由于受到汉语词义系统的影响,“alternative”的中文表述形式——“另类”在感彩上趋向于贬义。因此,当人们看到“另类媒介”或“另类新闻”这些词组的时候,就往往戴上了有色眼镜。

既然对另类媒介的认识受到了对“alternative”译作何种表达形式的影响,那么再来看看“alternative”是否还有其他的意思,由于词义间或多或少地都存在着各种联系,从其他意思中或许能够还“alternative”的本来面目。“alternative,adj,随便一个,二者选一的。”[4]外研社对该词条的解释中并没有出现“另类”的说法。“随便一个”、“二者选一的”都具有中性的色彩。从这些解释中不难看出,“alternative”相较于它所比较的对象具有差异性。从系统的角度看,系统内部的组成要素都是建立在差异性基础上的。所以从这一基础出发,如果将“主流媒介”和“alternative media”看做是一个系统,那么二者彼此的价值则建立在它们的差异性基础之上。

鉴于此,无论将“alternative media”翻译成“另类媒介”还是什么其他的形式,其实质是因为它与“主流媒介”因差异而产生对立,因对立而有了各自的价值。然而千万不能将系统内组成要素的对立看做是你死我活的矛盾关系,系统内的对立与其说是对立关系,不如说是互补关系,因为差异在功能上产生互补。因此,我们在对“另类媒介”进行理解的时候,不要总是一看到“另类”就产生抵触,要抓住它与主流媒介互补的实质,这样方能避免将“另类媒介”归入真正“另类”的境遇,从而开展对“另类媒介”的深入研究。

另类媒介关注的内容为主流媒介与另类媒介融合提供了内容上的准备

弄清楚“另类媒介”并非“另类”这个问题可以说为研究主流媒介与另类媒介间的融合扫清了理论认识上的障碍,为进一步研究二者之间的融合提供了理论基础。从系统上讲主流媒介与另类媒介的差异,并不是立足于二者所依托的介质不同。无论是主流媒介还是另类媒介,都不是依照信息传播的载体划分出来的,而是以它们所关注内容不同的标准所做的分类。如果按照信息载体的不同来划分,就会重蹈类似“语言具有阶级性”观点的覆辙。载体具有工具的属性,主流媒介可以用,另类媒介也可以用。如果从介质角度划分,主流媒介和另类媒介将会混同在一起,根本无法将它们的界限厘清。

既然是按照传播内容不同的标准来分类,就不得不对这两类媒介的传播主体或传播者的不同进行区分。因为传播主体决定了什么内容可以进入其传播内容的结构中来。“其实,任何感觉者的感觉方式都可以表明包含了一种固有的偏见,它极大地影响着我们感觉到的东西。因此,对个别实体的完全客观的感觉是不可能的:任何观察者必定从他的观察中创造出某种东西。因此,观察者和被观察对象之间的关系就显得至关重要。这种关系成了唯一能被观察到的东西。它成了现实本身的材料。……因此可以说,事物的真正本质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我们在各种事物之间构造,然后又在它们之间感觉到的那种关系。”[5]从这一理论出发,主流媒介和另类媒介的传播主体对于所要传播的对象——信息认识有所不同,或者说创造出了不同信息之间的关系,该传播什么,不该传播什么。而这种关系是由传播者创造出来的。

从这个意义上看,认清另类媒介传播者的属性有助于认识另类媒介所传播的内容。上面的引文对另类媒介传播者的属性做了描述或者说定性。“非主流媒体集团”、“个人性”、“小型非层级性团体”、“激进”、“地下”,这些描述实际上是从两个层面来展开的。前三者揭示出了另类媒介传播者要么具有个体性,不属于任何团体和组织,要么属于小型的团体和组织,具有独立性和非隶属性。后两者从严格意义上说,并非是对另类媒介传播主体属性的界定,因为“激进”侧重的是信息或内容层面,而“地下”则揭示了另类媒介的存在状态。这样就可以得出结论,另类媒介传播主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不代表任何团体和组织的个人,另一类是只代表某一小团体或组织的不具有隶属关系的团体或组织。

另类媒介传播主体的这些属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相关的个人或群体的愿望、利益和话语权等在主流媒介上表达得不充分,有时甚至得不到表达。“它们并不渴求利润,但却代表着某些利益集团,例如社区和亚文化或政治团体。这些利益团体感到它们的意见、问题和立场被主流职业记者们制度化了的新闻议程所忽视,或是遭到了边缘化和压制。”[2]“社区媒介有时也可以归入另类媒介之列,它们经常代表那些感觉自己的观点与考虑在现有的地方媒介与全国媒介上没有得到足够体现的群体。”[3]此种语境就为另类媒介的出现提供了前提条件。当然,主流媒介对隶属于另类媒介的个体或群体的愿望和声音表达得不充分,甚至没有表达并不是有意为之的。主流媒体之所以这样做,是由从事主流媒介传播的传播者们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所决定的。结构主义作为一种世界观,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因此,我们不应该对主流媒介的表现过分地苛责。

当然,另类媒介传播者并不包括那些挑战主流媒介价值观的个人和群体。前面所说的这些另类媒介的传播者从大的范围讲,主体依然属于人民,上面的“不渴求利润”、“社区”、“亚文化”和“社区媒介”就证明了这一点。在根本利益上与主流媒介是统一的。而挑战主流媒介价值观、对主流价值观进行诋毁和攻击的个人和群体是敌我矛盾。这种性质的另类媒介不在讨论范围,因为它与隶属于人民内部的另类媒介的性质截然不同。所以我们所谈的融合专指同属人民的个体和群体的融合。

对于该种另类媒介的融合,并不是要将另类媒介的传播者纳入主流媒介传播者的队伍中来,而是尝试将它们所关注的内容融合到主流媒介中来。这种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因为人的世界观并非一下子就能转变过来。但随着人们对另类媒介认识的不断深入,随着新闻传播理论的不断丰富,主流媒介传播者的知识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转变,另类媒介的内容就有可能被融合进来。

前面从系统角度对主流媒介和另类媒介关系的梳理揭示了二者的互补性。互补并不意味着不相互融合。从另类媒介存在的语境看,当前,二者之间的融合也可能只是主流媒介将另类媒介的内容融合进来。因为主流媒介融合另类媒介,二者就会形成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另类媒介的内容会成为主流媒介内容的一个子集。反之,则不能成立。

对于另类媒介内容的融合,主要从两个向度上展开。一是另类媒介传播的而主流媒介没有关注的,但是又具有普遍意义的,主流媒介可以将之融合进来,二是主流媒介尽可能地将某些个人或群体的意见进行充分地表现。当然,这需要进一步探讨传播的方法与策略。

新媒介成为另类媒介的依托,新媒介为主流媒介与另类媒介融合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

主流媒介没有表达或没有充分表达另类媒介传播者所代表的个人或群体的利益、愿望等催生了另类媒介的产生。如果从对媒介的使用权角度看,则是另类媒介的个体或群体传播者因无法通过对主流媒介的使用转而寻求自身能够驾驭使用的媒介形式来体现自身的话语权。

报纸、广播和电视是传统意义上的主流媒介,进入这样的主流媒介有着严格的规定,人们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随便拥有并使用这些主流媒介。拥有主流媒介和使用主流媒介具有很高的门槛,即便是偶尔能够进入到主流媒介当中,这些具有另类媒介精神实质的内容也会因为主流媒介的那种垂直式把关过程被排斥在议程设置之外。

用媒介环境学来审视这种现象,主流媒介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它所关注内容的大众性,而不是另类媒介所关注的个体性或局部性。正是主流媒介这种技术上的要求,使得主流媒介不可能为另类媒介的传播者所使用。

主流媒介和另类媒介技术上的不同还体现在:从传播主体看,前者具有职业化、专业化的特点,后者更多地为兼职,即从事另类媒介的传播不是其主业,他们还有其他的用于养家糊口的工作;前者的传播者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传播者,而后者的传播者往往是传播者与受众的合二为一;前者的受众群数量非常之大;后者只是局限在相对较小的传播圈之内。

也正是从技术角度出发,正如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对媒介即讯息的阐述一样,在报纸、广播、电视占主导的媒介技术时代,另类媒介的存在相对来说困难重重。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的出现,则改变了另类媒介的传播状态,互联网为诸多个体和群体提供了表达个人意愿的平台。从理论上讲,那些自认为被主流媒介所忽视的个体和群体可以不受限制地尽情表达他们对事件的看法,显现他们对事件和诸多现象的话语权。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与其说改变了主流媒介和另类媒介的存在状态,不如说给另类媒介提供了延伸的技术支持,是另类媒介的延伸。“所谓媒介即讯息只不过是说: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是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6]

如果说在报纸、广播和电视技术面前,主流媒介拥有者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与优势,另类媒介无法接近并使用它们,可是在新技术面前,另类媒介与主流媒介之间在使用新媒介上大体具有相当的权利,另类媒介的劣势不再像以前那样明显。

也正是由于新技术给另类媒介带来的这种延伸,使得另类媒介的触角延伸到了同主流媒介相当的地位,即都能够使用新媒介,这本身就是使用权的扩大与延伸。也正是新技术促成的延伸,使没有被表达出来的意见和表达不充分的意见得以充分表现,意见的范围和强度得到了延伸。新技术带来的延伸,还体现在另类媒介受众范围的延伸,受众不再只是局限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内。新媒介将另类媒介的受众无限地放大、冲破了地域的限制、冲破了国家的限制、冲破了民族的限制等。

另类媒介的延伸,也使另类媒介所传播的内容得以更大可能地被主流媒介所关注。对于那些在社会上产生了影响的内容,主流媒介甚至也会跟进报道,从而成为主流媒介的议题。发生在河北大学的李启铭驾车撞人案中的“我爸是李刚”就是一个另类媒介的内容成为主流媒介议题的典型。

对于主流媒介与另类媒介的融合,从技术上看,目前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为将另类媒介作为消息来源,比如电台、电视台对属于个人性质的微博的使用;第二种为将另类媒介传播的内容作为报道的选题,主流媒介再跟进,不是原始平移,而是独立报道。

综上所述,非敌我矛盾的另类媒介不仅不会威胁主流媒介的地位,反而从内容上能够丰富主流媒介的报道内容。在新媒介背景下,主流媒介对另类媒介融合的事实已经开始,这些事实和现象值得研究。

(本文为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确认项目,项目批准号:HB2011QR66)

参考文献:

[1]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世纪指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2,250.

[2]鲍勃·富兰克林,等.新闻学关键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17.

[3]约翰·弗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9.

[4]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12,21.

[5]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7,8.

[6]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9,33.

媒介融合的定义范文第3篇

伴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媒介融合”这一概念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提及并在现实中进行了多种自觉的尝试。

一、什么是媒介融合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 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 ithiel de solapool) 提出的。他在专著《自由的科技》中提出了“传播形态融合”的概念,认为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是导致历来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聚合的原因,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最初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人们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 关于媒介融合的定义赢得广泛认同。他认为,媒介融合就是 “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并认为“媒介融合最值得关注的并不是集中了各种媒介的操作平台,而是媒介之间的合作模式。”

二、国内外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1.西方国家最早开始研究媒介融合

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最早是从本世纪初一些西方国家开始的。他们从技术融合、媒介所有权融合、媒介文化融合、媒介组织结构融合、新闻采编技能融合等各个角度展开了方方面面的研究。

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李奇·高登(rich gordon)便根据不同传播语境下所表达的含义归纳了美国当时存在的五种“媒介融合”的类型: 所有权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融合、新闻表达融合。

之后,lori demo 等几位在美国鲍尔州立大学(ball state university) 任教的学者提出了“融合连续统一体”这个新概念, 界定了“融合新闻”的几种模式,分别是交互推广、克隆、合竞、内容分享和融合。这五种模式,也是媒体之间通力合作、信息内容上实现了共享过程的佐证。

2.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媒介融合

在我国,有关媒介融合的最新概念是蔡雯在考察美国媒介发展的过程中引入的。2005年,蔡雯发表了《培养具有媒体融合技能的新闻人才——与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教授的对话》后,又接连发表了几篇与媒介融合相关文章,此后,国内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迅速增多。2007年,我国媒介融合的研究向着系统、深入的方向发展。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学者王菲对媒介融合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出版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媒介大融合》。

三、媒介融合的基本模式

媒介融合不仅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和音频等传播内容的融合,还包括报纸、电视、网络、手机等传播渠道的融合。媒介融合的最高层次是打破产业壁垒、技术壁垒的全方位的大融合。媒介融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裂变与聚合不断开展,最终形成新的整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

1.媒介内容的融合主要表现为打破各媒介壁垒,实现形态整合,内容共享。在操作层面上呈现了初级形式的融合, 如信息采集、制作等信息共享层面上。目前比较受欢迎的电视读报节目就是媒介融合初级形式的产物。凤凰卫视的 “有报天天读”,短短半年时间栏目收视率挺进凤凰前三名;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媒体广场”,集萃各类媒体,每天清晨滚动播出两遍;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第一时间”的“马斌读报”;上海卫视“看东方”的“早报早知道”和“读家新闻”等等都是电视和报纸信息共享,互动推广,这些都是初级融合。

2.媒介渠道的融合主要表现为不同媒体日益融合。一方面,新媒介在不断加盟新闻传播阵营,从商业门户网站到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纷纷借助于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力,通过汇聚新闻信息,在新闻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搜狐与巧家报社组建的“奥运媒体报道联盟”、腾讯与多家重量级都市报组建“捷报奥运媒体联盟”,这些报网互动项目都将极大推动报道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传统媒介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对新媒介的借助和运用已成习惯,如用借助网络新闻、通过手机短信获取线索、利用手机和网站搭建受众参与直播节目的平台、将博客内容转载到传统媒介上等。目前出现的报纸网站、手机报纸、手机电视等,都可看做是渠道融合的结果。

四、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业务的变化

在数字技术和网络传播的推动下,媒介融合已成为传媒的发展趋势。媒介融合是不同媒介之间的整合与重组、交融与互动,是不同媒介形式在信息采集、制作、传播过程中的全方位合作。媒介融合带来了传播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影响着新闻业务形态的全部过程。它改变了传统媒体新闻采集与制作的流程,并逐渐演变成一种独立运行、流程完整、操作规范的新闻生产模式。在这种背景下,新闻业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工作流程一体化

广播、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体以单一媒体形态和技术手段为基础,形成单一的新闻采集、单一的新闻加工、单一的新闻产品和单一的传播方式的新闻生产和传播流程。融合新闻以多媒体集中采集新闻,根据所属媒体介质和受众特点分类加工、生产多样化新闻产品,提供给所属媒体选择和传播。

按照融合新闻流程,某地发生一个突发性事件,派往现场的采访小组由有经验的文字、摄影和电视录像记者组成,采集后的素材迅速传回编辑部门,由精通各类媒介报道特点和掌握数字、网络技术的编辑制成不同类型的新闻产品给不同媒体播出。第一批新闻产品是简要的广播、电视新闻,网站的现场照片和简讯,第二批产品包括比较完整表现事件缘由的电视节目,为报纸提供的有相关背景资料的文字报道和的现场照片,网站上链接报道和与此事有关的信息及各方反馈。第三批产品根据事件的发展,深度报道、电视的专家访谈等。

媒介融合的定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媒体使用者;信息需求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媒介融合是近年在媒介领域热门的词语。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呈现出多样化的视角,其中影响较大的如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李奇・高登(RichGordon),他对媒介融合方式和涵义做了如下分类:科技融合、所有权融合、战术性融合、组织结构性融合、新闻采访技能融合、新闻叙事形态融合。再如媒介融合研究专家杰金斯(Henry Jenkins),他称媒介融合是一场数字文艺复兴变革,是一十发生在媒介各个领域的持续不断的过程,人们通常所说的媒介融合至少包含五个层面:技术融合、经济融合、社会或组织融合、文化融合、全球融合。在我国。人大教授蔡雯于2006年在《媒介融合发展与新闻资源开发》一文从媒介融合角度分析了“融合新闻”带给新闻传播业的影响和挑战。较早地提出了“融合媒介”这一概念。同年,彭兰教授在《从新一代报刊看媒介融合走向》一文中,从电子报纸与电子杂志的发展研究媒介融合过程所带来的业务形态融合、市场融合、载体融合以及机构融合等各个层面的变革。研究的多元化并未给媒介融合明确的解释和界定,本文借用杰金斯在其2006年出版的著作《convergence culture:where oldand nnw media Collide》中,媒介融合的定义:“跨越多种媒体平台的内容流动,多种媒体产业之间的合作,以及媒介受众的迁移性,他们可以在任何地方搜索他们想要的娱乐体验。融合可以用于描述科技、产业、文化和社会变化。这取决于谁在谈论,以及他们认为自己谈的是什么。”

一、媒体使用者研究的变化

关于媒体使用者的研究,最早是从强调媒介的巨大效果角度出发的,提出了魔弹理论,此理论认为媒体使用者是被动的、缺乏抵抗力的。后来斯图亚特,霍尔(Stuart・Hall)提出了制码――解码理论,他指出媒体使用者在解码上具有自主性。他还列出了解码的三种模式:完全接受、协商、批判。强调经验经验研究的接受分析。从此,研究视野逐渐从媒介对人们做了什么转向人们如何使用媒介。1974年,卡茨提出使用满足理论,他认为媒体使用者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使用媒介的过程就是他们用于满足自己需求动机的过程。媒体使用者的研究过程是一个从使用者的被动性到主动性演变的过程。南于不同使用者有不同的偏好,媒体之间通过竞争以博取他们的满足,显示了他们在使用媒介时具有主动性、差异性和群体性。英国政治传播学者布鲁姆勒(Blumler)于1979年就提出了主动阅读者的概念,他指出“主动”的内涵有四个方面,一是功利性,即对受众会去阅读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二是意向,以往的动机会引导人们使用媒介;三是选择性,以往的兴趣和爱好会影响媒介使用行为;四是不轻易受影响,类似鲍尔所说的“顽固”的受众。英国传播学大师约翰・费斯克(JohnFiske)将媒体使用者的主动性地位凸显到极致,他提出媒介信息具有多义性,解释权在使用者手上,使用者可以在获取愉悦的基础上,自己建构意义。尽管他的理论也遭到不少人的质疑和反对,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媒介科技的发展,以及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使用者的主动性地位得以巩固并不断加强,并逐渐发展了使用者参与媒介内容的机会。

媒介融合不仅改变了传媒世界。也具有强大的文化整合力,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和文化环境。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交往方式。人们的梦寐以求的传播理想得以实现,媒体使用者能够控制自己消费的媒体和内容,无论何时、何地、均可以以多种方式进行双向沟通,获得想要的资讯。从这个角度看,媒介融合是以媒体使用者为中心的变革。在此环境下,媒体使用者必然呈现新的使用特点。

三、媒体使用者信息需求的变化

1.从被动到主动

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体使用者由自主解读再转向主动制造,这是科技的发展带来的权利。

对于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的使用,使用者尽管可以对其进行主动解读,但不能即时、便捷地参与,依然处于较被动地位。直到新媒体的出现,使用者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得到进一步“延伸”,人人都可以快速行驶在信息“超级高速公路”上,在媒体海洋里如鱼得水,自由欢畅。加之新媒体具有匿名性,加大了使用者参与的自由性。

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媒体使用者有了更大的自由。这种自由首先表现在选择性上,可以选择传播通道,还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获取资讯的终端设备。如果你在路上,你可以选择收听车载收音机或者通过车载电视、手机获取资讯;如果你在家里,你可以通过网络或者电视获得资讯。在哪里获取、怎样获取、何时获取的权利都在使用者手上,而不再是定点供应。同时,使用者还可以随时随地上载信息,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生产者。被誉为“互联网革命最伟大的思考者”的克莱・台基在其著作《未来是湿的――无组织的组织力量》一书中为我们展示了受众的力量――“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伊凡娜掉了一部手机,她在虚拟空间召集了一大批志愿者将其夺回。此过程招来了律师、警察和大量主流媒体卷入其中。这是一场“人肉搜索”所释放的巨大能量。“媒介旧有的限制被极大地削减了,权利一点点地向‘原本的受众’汇聚。一则新闻可以在刹那间由一个地方扩散到全球。而一个群体也可以轻易而迅速地为了合宜的事业而被动员起来。”正是由于使用者的主动性需求推进了媒介融合,手中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成为媒介信息的控制者和生产者。

2.从有限到无限

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广播、电视与作为新媒体的网络、手机等媒体正在走向联合,联合的过程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得传播途径日益多样,传播范围日益广泛,传播内容日益丰富,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以方便的方式获取自己想得到的信息。信息的容量和时空边界都由有限变为无限。

传统媒体的信息容量受版面或时段的限制,使用者只能是媒体呈现什么就观看什么。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网络取代了传统媒体的传输方式,网络版面自由,容量不受限制,信息无限量递增,使用者想获得什么就可以获得什么。一个媒体对一件事情的报道经由网络上载后,将迅速与其他媒体对此事的报道汇合在一起。同时到达使用者的终端,使用者

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对事件作全方位、立体化的信息获取,信息在使用者和终端设备之间形成了一个可以互动的网络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你想知道多少,便可知道多少。

传统媒体的传播和使用是线性的,受时空的限制,稍纵即逝。如今。媒体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通过多样的终端设备选择节目内容,控制节目播放时间。使用者还可以下载、储存节目,在“碎片时间”里自由享用。使用者可以在不同的场合取得同样的服务。各种终端接收设备可以让使用者将网络装入口袋,即使他们远在天涯亦若比邻,共享系统资讯。在一个没有时间的时间、流动的空间组成的虚拟世界里,可以实现全球性覆盖,扩大了传播效果。

3.从大众到分众

如今,媒体选择更多、使用更为多元,受众获取信息的形式与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常常跨媒体使用,如使用者通过网络看报纸、看杂志、看电视。也常常媒体共用。如上网时看电视。或者看电视时打电话,听广播时翻阅杂志等。亦即媒体的类型界限已经被打破,决定使用者共用与选择的主要是内容。

从这个角度看。媒介融合在走向“大媒体”的同时。也在走向“小受众”。法国人类学教授弗朗索瓦・萨巴(francoise sabbsh)于1985年针对新媒体的新趋势作出了这样的评论:“新式媒体决定了区隔化的、分化的观众……新媒体已不再是传统定义下的大众媒体。传送有限的信息给同质的视听大众。由于信息和来源的多样性,观众本身变得更会选择。目标观众群倾向于选择信息,因而强化了多区隔化。促进了传送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个人关系。”日本学者伊藤优一经过研究也得出同样的结论,他提出大众社会逐渐演变为“区隔社会”。受众日渐因意识形态、价值、品味与生活风格的不同而分化。尼葛洛庞帝也就此谈到:“在信息时代中。大众传媒的覆盖面一方面变得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又变得越来越小……针对特定读者群的杂志、录像带的销售和有线电视服务则是窄播的例子。所迎合的是特定的较小人群的口味。所以大众传媒在这段时间内变得既大又小。在后信息时代中,大众传播的受众往往只有单独一人。所有商品都可以订购,信息变得极端个人化。”媒介融合与分众化相互依赖,融合并非由单一的网络系统提供垄断性的内容,而是同样的内容可由不同的通道传播,不同媒体的内容可以在信息高速公路上自由组合。“市场中的产品将出现更为多样化的版本。以满足更个性化的需求。各种产品汇入一个大的市场,再根据受众的需求进行组合与分装。”这种组合与分装可以满足使用者的个体差异。使用者接受信息的不同兴趣、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推动产生不同的媒体产品。为了满足区隔化使用者的需要,一方面使用者可以共用不同的网络,使用多样化的设备,来获得更好或更多的创新服务;另一方面内容产品的生产者要尽可能寻找目标人群,考量使用者的需求,满足他们的诉求。如果一群使用者的需求被满足,就会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媒体共用让“我就是我”。信息与使用者默契交互,融为一体,使用者由一般接受者转变为特殊兴趣接受者。

4.从消费到生产

当媒体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寻内容时。使用者却被鼓励参与生产内容,他们拥有生产和的权利,如博客、公民新闻方兴未艾。美国研究者瑟尔斯(DocSearls)博士称这种趋势为消费主义向参与性“生产主义”的转变。他认为:“消费者经济是一种由生产者控制的系统,其中消费者只不过是将内容转化为金钱的能量源,这是一种绝对败坏的恶果,根源在于生产者对消费者绝对的优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工具”广泛普及,媒体使用者手中有了工具。他们便用工具改变被控制的命运。

传统媒体以“把关人”的意愿为主体、使用者消极观看的历史已经一去不返。使用者可以自己动手整合创造出自己的报纸、自已的电视等产品。还可以参与成为内容的提供者,通过草根化的媒介生产工具和融合的媒介传输通道,交换资讯。共享逸闻趣事,媒介的发展趋势便是向个人参与式发展。内容生产者与使用者之问的界限逐渐模糊,使用者由被动接受到主动生产。对媒体的参与式成就集中体现在集体智慧上。在开放的公共空间里,智慧在这里集合。如维基百科利用大众智慧创建权威知识库,其创作者不是专家也不是经过精选的智者,人人都可以参与编写。在开放、分散的自组织中,你可以和“隐形的团队”在协同中完善、分享,创造你理想中的百科全书。正在勃兴的“自媒体”影响正在不断壮大,已经对主流媒体造成较大的冲击。

参与式传播还体现在日渐兴盛的公民新闻上。平民百姓可以拿起DV拍摄新闻,信息不再是被剪辑、被包装过的,而是真实的记录。“在这个世界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区别消失了。‘外行人’变成了‘内行人’,而且生产进一步从经济的第二部类转变到产消者占支配地位的第一部类。”如“犀利哥”事件。一位摄影爱好者将偶然拍到的流浪汉的照片上载互联网。一石激起千层浪,照片上的流浪汉以其蓬乱的头发、褴褛的衣衫,忧郁的表情、率性的神态迅速吸引了众多“眼球”,在短短一个星期之内。获得了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这个不知姓甚名谁被人称作“犀利哥”的流浪汉不但红遍内地,还极速地在中国香港、台湾地区、日本、韩国掀起热潮。3月4日,英国《独立报》报道这股席卷东亚的“犀利哥旋风”,称呼他为“China’s coolest man”和“BrotherSharp”。“犀利哥”迅速冲出亚洲,成为世界的中国名人。“新闻可以不借助传统媒体而闯入公众意识。新闻媒体反而可能因为某件事已经通过其他途径闯入公众意识。结果只好报道它了。在公民新闻与主流媒体的合力下,在参与与互动中,“犀利哥”的真实身份得以确认,并如愿与家人团聚从而开启新的生活。公民新闻的崛起是民众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体现,也在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和传播的概念。

媒介融合的定义范文第5篇

一、金融脱媒的定义、产生原因及度量

(一)金融脱媒的定义

金融脱媒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主要是指当时在定期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条件下,银行存款资金流向收益更高的证券资产从而产生的银行资金外流现象(Mishkin,2001)。此后许多学者进行了不同的定义,Hester(1969)认为,金融脱媒是交易体系从中间人服务向一个没有金融交易存在或者最终的储蓄者和投资者直接交易的一种转变。Hamilton(1986)则直接将金融脱媒定义为企业不通过银行或其他金融中介机构在市场上借款行为。Harmes(2001)认为,金融脱媒是指在投资者或金融工具购买者与生产者绕过中介机构直接进行的交易。

国内方面,唐旭(2006)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对金融脱媒进行了定义:狭义是指在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条件下,存款机构的存款资金流向货币市场工具的现象;广义的定义不仅指存款资金流向高息资产,而且指资金使用方不经过金融中介,直接在货币市场发行短期债务工具的行为。李扬(2007)认为,金融脱媒是资金盈余者和资金短缺者不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直接进行资金交易的现象。

(二)金融脱媒产生原因

关于金融脱媒产生的原因,国内外学者在肯定金融市场发展、技术进步和金融机构利润驱动等市场因素外,大都认可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是金融脱媒产生的一个重要动因。自美国之后,一些市场经济国家出现的金融脱媒现象通常是在新的政策环境下产生的。Roldos(2006)发现,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出现了明显的金融脱媒现象,加拿大银行法案的修订以及全球和加拿大金融市场条件的变化是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驱动力。Tan和Goh(2007)的研究也表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随着马来西亚金融政策向市场主导转变,金融脱媒现象随之不断加深。

国内银行界在2006年的“金融脱媒背景下商业银行经营策略研讨会”的综述中指出,政府主导型的金融脱媒是我国经济转轨阶段金融脱媒的一个重要特征。李扬(2007)认为,脱媒现象是中国在确立发展直接融资战略,获得资本市场发展带来的好处的同时必须接受的事实。

(三)金融脱媒的度量

由于对金融脱媒的定义不同,不同学者关于金融脱媒的度量也不尽相同。Hester(1969)采用金融部门对非金融部门的要求权来度量金融脱媒。Schmidt等人(1999)定义了资产(负债)中介化比率和证券化比率两套指标体系来考察金融脱媒。Capelle和Cluppey(2006)采用信贷中介比率与市场中介比率之和用于度量日本1979-2004年间的金融脱媒。其中,信贷中介比率为国内金融机构向国内非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与国内非金融机构全部外部融资的比率;市场中介比率为国内金融机构持有的国内非金融部门发行的证券与国内非金融部门外部融资的比率。

国内关于金融脱媒度量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宋旺和钟正生(2010)借鉴Schmidt等人(1999)定义的中介化比率和证券化比率,对我国金融脱媒指标进行了度量,并基于MS-AR模型对我国金融脱媒趋势进行了实证检验,极大地丰富了我国金融脱媒的度量研究。

二、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及商业银行应对策略

(一)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Schmidt等人(1999)认为,金融脱媒并不能说明银行的整体功能减弱了,只是使以下两个方面更具现实意义:一是强调脱媒是银行功能在结构上的一种调整,二是表明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市场不断分化中其专业化分工趋势加强了,同时也表明银行的混业经营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Nissen(2000)等人的研究发现,金融脱媒的结果并不是金融机构(银行)媒介作用的消失或危机,反而会在促使媒介更好地发挥自身功能的同时,使新的中介组织被不断创新出来,形成“脱媒校正”效应,“脱媒校正”是“银行脱媒”的一个正效应结果。

李军(2006)认为,金融脱媒给商业银行传统业务、风险管理、盈利能力等方面将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更加主动有效地管理风险、加强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以及为商业银行业务结构的优化。周小荣(2007)研究发现,金融脱媒对对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造成的冲击较大。

(二)商业银行应对策略

金融脱媒几乎是任何一个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在其金融发展中难免会碰到的问题,金融脱媒现象的出现及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对商业银行传统的存贷款业务造成冲击,从而削弱商业银行融资中介的地位和作用,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未来的生存和发展。David Powell(1998)认为,金融脱媒使银行不再像以前一样从事传统的资金融入、审核、放贷管理以及收回等业务,而是有很多机构专门从事其中的一项或几项业务,这种做法使银行在分开经营中能够分担责任、提高专业化、降低成本。Kevin Rogers等人(1999)研究发现,在金融脱媒背景下,规模较大的银行倾向于拥有较少的利息收入和相对较少的核心存款,通过大力发展非传统业务降低市场风险同时增加银行的市场价值。Mercer(2000)也认为,银行业在金融市场发展新形势下,要注重利用自己的优势为客户提供复合化产品与服务,以增强自身竞争能力。

国内学者陈斌(2007)认为,金融脱媒只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银行传统中介功能提出的挑战,商业银行可从零售银行业务、中间业务及网络银行等业务推动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此外,许文兵(2006)、胡红业和刘博(2010)认为,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以及资产配置多样化以分散经营风险、提高资产平均收益率。

三、结论与展望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由于金融脱媒最早出现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国外学者关于金融脱媒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比较充分;在研究内容上从早期关于金融脱媒内涵的界定,逐渐扩展到金融脱媒的度量及影响方面;在研究方法上从简单的定性描述向构建指标进行定量分析方面发展,为金融脱媒研究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在金融脱媒产生及变动趋势的理论阐释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国内方面,由于金融脱媒出现较晚,有关金融脱媒的研究相对较少,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脱媒的表现、影响及商业银行应对策略等定性描述层面,关于金融脱媒计量研究比较缺乏。因此,在金融脱媒今后的研究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金融脱媒产生动因、作用机理的理论分析方面,应认识到金融中介长期存在的现实,关注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分工合作”关系,尝试从金融功能观、金融生态观等新视角对两者的长期共存及合作路径等问题展开探讨。

二是应加大对金融脱媒的量化研究,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及时调整金融脱媒度量指标,采用科学有效的实证方法研究诸如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金融市场及金融政策的影响,以指导相关部门及时进行政策调整。

三是应重点关注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从多角度和多层次研究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诸如业务结构、利润结构、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影响,以更好的指导商业银行利用自身在人才、资本、技术、客户方面的天然优势,积极参与金融市场、服务金融市场,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Mishkin F S.The economics of money,banking,and financial markets[M]. 7th ed.Addison-Wesley,2001.

[2]Roldos J.Disintermediation and monetary transmission in Canada[Z].IMF Working Paper,2006.

[3]Schmidt.R等.Disintermediation and the role of banks in Europe: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J].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1999,(8):36-67.

[4]Capelle B,Cluppey S.The measurement of financial inter mediation in Japan[J].Japan and World Economy,2006(20):40-60.

[5]唐旭.金融脱媒与多层次金融市场[J].新金融,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