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心理学定义

社会心理学定义

社会心理学定义

社会心理学定义范文第1篇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focus of Chinese academic circle on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s to refine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which develops a new direction for the enric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But the refining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s faced with many problem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about this issue and gives a reasonable limit to the refining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识形态;实践;价值

Key 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ideology;practice;value

中图分类号:B0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6-0315-03

0 引言

当前,中国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注意力集中指向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无疑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和发展开拓了有一种方向。但是,纵观人类历史,我们不得不为这种行为的未来效果产生出深深地忧虑,因为,要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问题不少,需要排除的干扰更是繁多。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术类属问题

之所以要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术类属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肯定该学术研究的方向和辩证地否定永恒理论的可能产生。也就是说,是要避免万能理论的诞生。

自从人类步入了知识占领一切的文明时代,这个世界上就不再存在其他任何事物可以超越知识成为人类一种亚本能性地逐代薪火相传之物。可以说,知识已经成为人类之精神的代名词,成为人类于这个物质世界的最独特的自在性。所以,任何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无论它先进与否,在最终,都必须在知识的界域里占据一席之地,否则就只能成为传说,直至被湮没于时间之河或消失在历史之后。

而当知识形成以后,后人予以处理的方式,如今已形成一种分门别类的传统,虽然已有越来越多的前沿学者重新觉察到知识映照的对象其实是只有相同的一个,但这丝毫不妨碍人们片面看世界的客观性和人们分专业研究世界的合理性。也就是说,无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都必须成为某种专业门类的学术。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术类属问题就成为一种关涉二者能否很好地在人类文明中长久地占有一席之地的关键问题。

目前,在中国国内,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较系统地包容和深入研究的“显学”,主要是政治学,还有哲学和法学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分支。除此以外,还应有法学全部、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新闻学、民族学和战争学等,但问题是这几个学术门类是否乐意承担这种极可能是出力不讨好的学术任务,前苏联的伦理学兴衰史就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警示性参考实例。另外,还有几种让人怀疑其是否有在中国国内开设的学术门类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挂钩,即,人类学、伦理学、意识形态学、精神现象学、神话学、形而上学。还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宗教学也是可以以某种或某些特殊方式进行系统地介入的,但需要审慎有原则。

这样一来,我们就很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一个轻易地学术类属划分:出现这种文明成果涉及较多学术门类的现象,一方面固然是因为该文明成果来自于我们人类唯一的世界,带有这个世界对人类知识而言是唯一的反映对象的本质,即二者只是从某种特定的角度来看世界;另一方面却是因为中国国内目前现有的学术门类无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较全面且系统地深入研究,为此,有必要创立一个新的学术门类以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效用重大与学术类属尴尬的问题。这样的一个学术门类,不妨称为“实践学”,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学术类属,可下分到社会主义实践学中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实践学的分支,并仅仅于少数有实力的高校在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开设,且在相应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采用量才而用的方针,在笔试中,不妨使用“封闭学习一周”+“依据学习内容书写论文”的考试办法。开设这样一个学术门类的好处是,既能开创辩证唯物主义学术研究的新篇章,又能在确保学术研究的方向的基础上使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学术研究蓬勃发展,并且不会对当今世界上广泛存在的资本主义思想的拥护者们形成强烈刺激。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为一体,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却不能因为主观情感而避谈二者的具体区别,认清了二者的具体区别,我们才能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关系,进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铺设好作业基础。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虽然同属一体,但这种同源性是基于现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而非某种形而上的逻辑或结构,这是我们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关系的首要原则。如果脱离了这一原则,一切都会变得无法正确结论。第二,就目前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基础框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只是拥有了一定的利于建构的方法、方向和范围。第三,相对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较为具体,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使获得建构也必然是内容抽象,这是由二者的学术效力所决定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极强的形成经典的现实要求和学术诉求,那么其普适力和形式必然要基于某种不朽之物,譬如实践标准,也只有基于实践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在有朽的需要中寻找出不朽的方向,即成为经典。第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第一手材料。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甘愿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第一手材料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芬芳常在,同时,这也预示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于要成为经典,其时空穿透力和内涵的纵深及广延都将优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两种预期,是每一个中国人和热爱中国的人都会有的对未来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期许。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术边界

给思想安上翅膀,它固然会有自由翱翔,但若一味追求天空背弃大地,它最终唯一可以拥抱的却只有死亡。这个道理告诉我们,不能在最终回归现实实践并为之服务的学术和理论,其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尴尬,因为这种存在的唯一本事就是否定存在本身。当然,比较委婉的说法是,这些学术和理论是不够负责任的。顺着这种语气,应当说,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有责任保证其对时代和历史负责,即保证其可以良好地回归现实实践并为现实实践服务。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唯一需要遵守的原则,其余的,都是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衍生出的方法和工具。

4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主体的选择

要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经典,从根本上需要解决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过程具备经典的解释力和对现实世界具备经典的普适力这两个问题,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也是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好办法的成功过程。在这里我们采用实践三要素的分析法来探寻这种办法。从实践的主体要素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主体有着三个不同层次的定义,一是较狭义地仅仅指无产阶级,二是相对广义地指一切在具体行为上拥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三是从极长远的角度上指向全人类,具体采用哪种主体,要根据社会主义实践的具体需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释力和普适力需要,而且三者也相应地有着不同的实践客体和实践方法、工具。如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主体定义为无产阶级,那么一整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过程势必将牵动中国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因为中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生产资料分配制度,这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主体定义将对中国当前的所有制制度形成一定程度的否定,所以,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主体定义方式是不能适应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需要的,也就是说该定义方式是不恰当的。而且,由于历史的趋势是向良好方向发展的,这种已不适应当前需要的定义方式也不会在未来变得恰当。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最关键的原因在于,随着中国建立了无产阶级的政权,中国的无产阶级已经从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上规定的无产状态转变为规定的公共占有生产资料的状态,中国的无产阶级应该说已变成是“公产阶级”。而另一方面,人们只有在独自占有和独自使用一定的有朽的物质生产资料的情况下才能满足生存、生活和发展的基本本能要求。也就是说,公有的问题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每个人的“独自占有”和“独自使用”上才能得以解决,这就从理论上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包容适当地私有现象提供了有力的论证。在这两种情况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前的实践主体就不再可能是从狭义上严格定义的无产阶级,而只能是相对广义地指一切在具体行为上拥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贡献的人,同时也是中国当前对“人民”的确切定义。但是,话又说回来,基于广义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过程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全部并无二致,这就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主体只能是全人类而不是其他。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客体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主体定义为全人类,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相应的实践客体的确定。

首先,对应全人类的实践客体不可能也不应该是所有非无产阶级,因为无产阶级迟早会变成“公产阶级”,所有的非无产阶级在最终要么被改造为“公产阶级”,要么就是被消灭,在这种情况下,明显地在理论上有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客体也就同样变得容易随时间演进变朽,即变得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尤其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需要,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如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客体定义为所有的非无产阶级,那么,在客观实际上,中国学术界就是从较敏感的社会意识形态层面直接对他国形成强烈干预和影响,进而会造成一种中国在理论上构建成熟的霸权思想的嫌疑。而事实上,中国一向奉行防御国防战略以及和平共赢外交策略,从未有着以某种霸主姿态强行推进他国进行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造的想法和行为,所以,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主体定义为所有的非无产阶级。如果既要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的实践客体具备经典性,又要保证该实践构建最终具备较强的现实可行性,那么唯一合理的建构立足点就是与全人类这个范畴构成在逻辑上和现实上的一起共存却又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现实实践的根源即包含着科学性和彻底革命性的批判精神的事物。于是,我们发觉,追求经典效应的最终结果使我们极为接近以创造新的宗教或神话为本质的行为,这种发现将促使我们保持警醒和慎重。同时,我们的选择也不再可能变得轻而易举,而是立足现实和历史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和长远地考虑。

6 一个不得不说的前价值观问题

就目前而言,当前现实世界风靡全球的主流价值观主要有科学、自由、民主这三种,所有接触现代人类文明的人们都会深受这三种价值观的影响,都会在日常生活中享受这三种价值观带来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后的各种便利,并且都会在不自觉中形成主动传播这三种价值观的习惯,同时也都会主动地利用这三种价值观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问题在于,一般人是不会在花大力气准确理解科学、自由、民主这三种价值观之后才去使用的,这就使得这三种价值观本身为全人类服务的严肃属性与其使用的任意私有之不严肃事实之间产生了很难调和的矛盾。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任何为人服务的事物在最终都必须落实到个人享有才能达到理论之目的,私有就成为人类社会诸多包围人之范畴的实体中最远离社会和全人类的无法抛弃的精神躯壳。这种反映客观的逻辑推演,最终在当今世界形成了两套在理论上和现实上都相统一的现代文明体系,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资本主义提倡私有,在整个社会的结构上都体现了这种理念,而社会主义立足全社会,则在全社会大力贯彻公有的原则。从某方面说,这两种现代文明体系曾经在理论上和现实上都是走向了极端,并且都在历史上多次地为自身的极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当前,虽然说两种现代文明体系都已经从极端中稍有脱离,但这种脱离并未在理论上和社会结构上实现,所以必将由两种现代文明体系承担的因极端而生的代价还将在未来陆续出现。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所不得不面对的根本问题,同时也是我们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客体所要面对的根本问题。

要解决公私固有矛盾,采用一方消灭另一方的策略已经被证明是有问题的,那么是否将矛盾转化就可以解决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矛盾转化的实质定义是暂时搁置对立和斗争,将矛盾双方的具体状况进行改变,从而使得矛盾双方的主要诉求发生一定程度的偏移,却并非是解决了原有矛盾。而且,矛盾转化策略的最大弊端是,一旦矛盾双方的暂有诉求得以满足,原有矛盾就会再次展现出来,而且会因矛盾双方的改变而变得更为复杂。

这样一来,良好解决矛盾的唯一办法就只有调和一种途径,即在肯定矛盾双方的基础上构建另一套辩证的体系对双方的关系进行某种特别定义和管理。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则是要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对私有理念的压制和对公有理念的弘扬,而事实上,这一正是所有管理理念和理论所要面对的根本性问题,而政治理论,正是社会管理的逻辑。

参考文献:

[1]雷韵.边民生活中的国家权力——以广西那坡县洞洒屯为例[J].文山学院学报,2013(01).

社会心理学定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问题 对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立足于中国实际的基础上凝练出来的。作为社会意识,它对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规制作用。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首先需要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本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并不能简单通过直白地转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来实现,而是需要从细微处着手,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大学生日用而不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使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本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认识主体在已有的认识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客观认知和对其所描述内容的价值认同。

(一)价值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础

价值认同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对某种价值的承认和内在认可,以此形成自己的价值定位。价值观认同是个体对一定价值的观念和看法,是在价值认同的基础上产生的。当个体对某种价值认同以后,就会对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行为等产生影响。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能对自身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个体在决定是否接纳一种事物和意识的时候,总是会先对这一事物和意识进行评估――它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对自己有什么价值?只有个体认为这一事物或意识对自己具有一定意义和价值,才会接纳和认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价值认同反映了某一时期人们共同的价值期许,同时也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面临的普遍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在各领域建设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社会的关注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政治能够更加民主化,社会能够更加平等、公正、法治化,环境能够更加自由、和谐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上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上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个人层面上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因此,从内容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好地迎合了人们的共同价值期许,反映了个人和社会应有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为人们面临的普遍问题指明了解决方向。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体而言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二)是个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的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实际上是个体对社会意识的认同。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个体对于社会意识的认识是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个人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并不是没有条件的,而是需要社会意识描述的目标能够满足个体的某种物质或精神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一方面是让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有所了解,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是通过价值认同达到对个人意识的规约,使个体在被满足某种物质或精神需要的过程中接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逐渐将作为社会意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将个人意识上升与社会意识。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长时间的宣传和教育,很多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已经有所了解,通过实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逐步提升。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仍有很多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不够,甚至出现认识偏差。归纳起来,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表面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立足于中国实际、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三个方面表达了当前人们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共同期许。其本身具有语言表述通俗易懂、不同层面内容相互衔接、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理论阐述深刻等特征。大学生要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首先应该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渊源、现实背景、内容以及认同的意义。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并不全面、ι缁嶂饕搴诵募壑倒鄣睦斫獠⒉簧羁蹋很多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表面上。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情况,特对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情况看,很少有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历史脉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意义也理解得不全面。具体数据见下图:

从上面的统计图和统计表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一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还不够了解:有37.2%的被调查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了解不全面,还有10.4%的被调查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完全不了解。另一方面,很大一部分被调查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表示怀疑和不信任:有4.3%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没有积极影响,还有13.4%的人不确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是否有积极影响。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的价值,有8.5%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够带领我们走向富强,还有26.8%的大学生不确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能够带领我们走向富强。

(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被动化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应该是自觉自愿的。从教育学角度来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堂教学中,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客体。但是,客体是应该具有主体性作用的,而不应该将客体置于教授者和教学内容的对立面。当前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是出于取得考试成绩、获取学分的目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在大学生群体中还存在着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洗脑”的课程的想法,因此从情感上抵触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22.9%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高校的各类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作用不大,还有2.7%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起到作用;只有54%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自己树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31%的人认为自己还没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有15%的人认为自己树立的是其它价值观。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实质上是大学生在肯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上实现个人感性认识上升到社会理性认识的过程。这就要关注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惑,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帮助大学生厘清认同逻辑、理顺认同思S,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

(一)立足个体,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同样适用这一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当前时代我国民众面临的共同问题,大学生也同样面临着这些问题。只有立足大学生个体,通过解答大学生的疑惑、满足大学生的现实需求,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另一方面,从国家和社会层面来讲,需要加强经济建设,提升社会管理,巩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经济基础。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让大学生充分体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国家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从而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

(二)优化课堂教学,厘清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逻辑

从问卷调查的情况来看,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主要的途径。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却并不理想。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课堂教学,系统地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让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背景、历史渊源以及意义,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实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或者突兀地让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优化课堂教学,帮助大学生厘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逻辑,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的深度,也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领悟。

(三)理顺思维,引导大学生通过实践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从而避免仅仅依靠个人感性认识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评判。通过实践,一方面帮助大学生弥补课堂上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的不足,另一方面还能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从而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由于内外部原因,当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还有待提升。这一方面需要国家加大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关心广大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升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另一方面需要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将个人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社会层面的理性认识;此外,从大学生自身来讲,需要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实践加强对国家、社会和他人的情感体悟,也通过实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曾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制约因素及其破解[J].思想理论教育,2015.(10).

[2]刘建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种区分[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02).

[3]曾狄,李忠伟.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问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12).

备注:

本文系四川师范大学资助课题成果,项目编号:DXZD1602。

作者简介:

社会心理学定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会思潮 大学生 核心价值观 影响 对策

[作者简介]吕云超(1977- ),男,江苏无锡人,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江苏 南京 21004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0-0068-02

社会思潮通常是指某一时期内,在某一阶级或阶层中反映当时社会政治情况而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它是以一定的社会存在为基础,以相应的意识形态为理论核心,并与某种社会心理发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作用的思想潮流。①

历史表明,大学生是接受社会思潮最前沿、最敏感和最活跃的群体,虽然他们接受着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但是,社会思潮凭借其特有的现实性、群体性和传播性正在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形成冲击,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巨大的挑战。因此,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当代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共同促进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当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分析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系统而反复的过程,涉及大学生的生理、心理、思维等因素,并在内外因素的共同的反复的作用下,在群体和个体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形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影响过程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之一。从大学生个体心理过程的视角,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影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价值心理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与社会思潮相关联的自发的心理活动。价值心理是价值观形成前最原始的心理趋势,价值心理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最基础的和最低层的阶段。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平时可能对社会思潮并不了解,但是他们所表达出来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是与某些思潮相关联的,如由于他们对历史政治的漠不关心而导致的心理特点、由于家庭等原因而产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行为特点等。这个阶段是现实利益和自然心理驱使自身行为产生的阶段,是前期家庭教育、个人习惯和性格特点所共同表现出来的自然状态,这个阶段不会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造成本质上的影响。

2.价值认知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对社会思潮的盲目推崇。价值认知是指“对历史、现实、未来的价值的认知和评价活动”②,价值认知阶段是大学生开始认识到社会思潮的存在,并主动向某些思潮靠拢、信奉的阶段。一项调查显示,许多社会思潮已经对大学生产生较大影响,在调查中,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依次为:民族主义(占30.2%)、民主社会主义(占24.3%)、个人主义(占19.4%)、新自由主义(占17.6%);大学生了解社会思潮的渠道中,课外渠道占77.7%,课内渠道占22.3%。③可见,社会思潮已经涌入大学校园,但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大学生对社会思潮的认知较为分散,表现出多头分散的盲目推崇状态。

3.价值认同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对社会思潮的理性认同。价值认同是指大学生通过价值认知、评价、选择等活动,把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念、价值规范作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在价值认同阶段,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大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对某种或某几种社会思潮的认同,这个阶段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理性成分。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各种社会思潮均有一定的认同度,对各种社会思潮“认同度高”的大学生比例如下:新自由主义占13.9%,民主社会主义占15.7%,民族主义占16.9%,占13.1%,文化保守主义占16.2%,普世主义占17.8%,后现代主义占15.3%。④我们可以看出,现在大学生个性突出、思想各异,他们“接受社会信息的敏感性与偏激性、求知欲和好奇心、独立性和批判性、影响性和可变性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接受社会思潮的必然”。⑤

4.价值践行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对社会思潮的接纳与内化。价值践行是指大学生通过理性分析与比较之后,结合自身的知识结构与社会经验,对所认同的价值进行内化,并指导自己的行为。这个阶段是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高级阶段。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29.6%的大学生认为社会思潮现实针对性强,18.4%的学生认为社会思潮理论观点新颖,18.1%的学生认为理论说服力强,15.4%的学生认为社会思潮能满足人的利益诉求。⑥由此可见,社会思潮凭借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吸引力、感染力及部分成分的合理性,已经将其观念、意识植入大学生的思想中了,大学生在这个阶段已经完全被社会思潮占领精神世界,他们的核心价值观也将被彻底改变。

二、当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主要特点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但由于个体的差异也存在影响的差异性。同时,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虽然具有一些消极因素,但从大学生了解世界、了解社会、分辨是非的角度看,也有一定的积极因素。因此,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影响体现出全面性和差异性共存、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共存及深入性与有限性共存等特点。

1.影响的全面性和个体差异性共存。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具有全面性的特点。一是多种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群体的覆盖具有全面性。在社会思潮盛行的情况下,多种社会思潮较为均衡地影响着大学生群体。二是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渠道具有全面性。社会思潮在原有传统传播模式的基础上,更是利用网络新型平台进行广泛传播。同时,由于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社会经验、生活环境及认识能力的交互影响,他们受社会思潮的影响也存在个体的差异性。部分大学生会从价值心理阶段直到价值践行阶段都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最终内化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而有些大学生可能从价值心理阶段或价值认知阶段等中间阶段就已经把社会思潮对自身的影响拒之门外。

2.影响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共存。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的影响包括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两个方面。有许多积极因素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有帮助的。一是能帮助大学生拓宽视野,提高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社会思潮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具有前瞻性和思想性。二是能引导大学生关注现实与社会的发展,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在社会转型期,有些思潮能帮助大学生认识到国内外在社会管理过程中的一些社会问题,如养老、医疗、住房及分配制度等。同时,社会思潮的消极因素是显而易见且广泛存在的。如有些社会思潮会动摇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如、新自由主义等;有些社会思潮会动摇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例如,社会转型期出现的贫富差距、住房医疗等个别问题;有些思潮会混淆大学生的荣辱观,如功利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

3.影响的深入性与有限性共存。社会思潮的题中之义包括了传播性特点,社会思潮一旦被一部分大学生所认同、支持和呼应,他们会在校园内形成一种潮流或舆论力量,极易深入影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但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也具有有限性。一是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价值渗透是有限的。社会思潮高度关注社会现实性、阶段性问题,这些社会问题一旦解决,社会思潮就丧失了影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二是社会思潮理论体系的复杂性对大学生的接受是有限的。“社会思潮的理论形态和所具有的复杂性特征给青年在以群体方式认识和接受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⑦从而,大学生对其接受也是有限度的。三是大学生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对他们接受社会思潮是有限的。大学生长期接受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虽然暂时对社会思潮产生新奇与追捧,但他们在思想上会保持一定的警惕,因此,也决定了大学生接受社会思潮的局限性。

三、解决当代社会思潮阻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有效途径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社会思潮都是伴随着经济、政治及文化的发展而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如果不主动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那就会发生思想的蜕变和立场的动摇,后果不堪设想,苏共丧权、苏联解体就是最惨痛的例子。面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冲击,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充分利用大学教学、实践与校园文化活动等载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各个方面,以此来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形成核心价值观,并进一步传播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地位。《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其他社会思潮的关系是引领与被引领的关系,绝对不是否定与被否定的关系。要处理好引领关系,进一步巩固引领地位,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反对指导思想多元化。社会意识具有多样性,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削弱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反之要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绝不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二是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形成共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这个前提,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指导中国的实践,尊重不同阶级社会群体、集体和个人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性,更好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形成社会共识。三是要加强党的领导。要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关键在于加强党的领导。只有加强党的领导,才能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话语权和主动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手里,才能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地位。

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教学实践与校园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影响的高地,必须率先抢占教学、实践与校园文化等阵地,才能卓有成效地避免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让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实现这个目标,可以从课程、校园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思考。一是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优势。思想政治理论课能系统地进行马列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分析,让大学生全面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传承与发展过程,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与信服,从内心深处接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而内化为个人的思想观念和行动准则。二是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的主阵地优势。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品位大众化的冲击,校园文化建设容易产生价值导向不明、价值成分缺失的问题。因此,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导向作用,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主导地位,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整个过程,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要充分依靠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优势。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必备途径,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个人价值观的有效手段。要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优势,这就要求社会实践的组织者要有明确的理论指导意识,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社会实践的全过程,在方案设计、过程指导、报告撰写及成果考核时,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标准,以此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

3.注重培养高校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虽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思潮之间是意识形态的博弈,但理论传播的核心还在于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在广大青年中培养一大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2007年,团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启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可见,构建一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队伍,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中的指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注重培养的全过程。一是要严格选拔机制。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出发,以社会主义阶段性目标和最高目标为依据,选拔思想先进,能力突出,值得信赖的优秀青年进入培养行列,确保队伍的纯洁性与可靠性,通过理论学习、文化传输、素质锻炼及社会调研等方式,把他们培养成忠实的马克思主义者,让他们成为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队伍。二是要优化培养模式。要进一步优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模式,构建精英塑造与普通培养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阶段性与长远性相结合、新型阵地与传统阵地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培养相结合的立体化培养模式,让优秀的高校大学生接受全方位的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让他们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三是要确保辐射全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最终目标是以点带面,全面传播马克思主义,全员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全部树立核心价值观。通过学校的精心培养,形成一支相对固定的并不断壮大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队伍,让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的传播者,不断提高大学生对社会思潮的鉴别力与理性判断能力,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吸取社会思潮合理性与积极性的同时,全面树立核心价值观。

[注释]

①梅荣政.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53.

②王玉梁.价值哲学新探[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63.

③④⑥佘双好.社会思潮对高校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6):35,35,36.

社会心理学定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梦 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王玮(1978- ),女,辽宁海城人,鞍山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辽宁 鞍山 11400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9-0070-0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校作为教育和培养广大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思想阵地,以其文化的倡导和教育的指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对广大青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亿万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不懈奋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行动的先导、力量的源泉,对于把高校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流砥柱,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倡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进行了进一步的梳理和凝练。在国家价值目标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价值取向层面则提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公民个人价值实现上则弘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思想信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体现的基本价值准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助力器。新时期,我们党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国情,进一步改革发展,蓄力复兴,提出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对于整合当今多元化的社会思想意识,凝聚人心,激励人们积极投身改革实践,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鲜明的价值指引,展现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感召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共性,又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个性;既充分汲取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广泛吸纳了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党的十将这一理论从价值理念的视角进行了凝练和升华,奠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观基础,使这一理论体系更具理论逻辑魅力,一经提出就在全社会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一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有关价值和道德的理论,同时也开拓和提升了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认识上的新境界,通过进一步的整合、凝练,使得这一理论体系更加简洁明白、通俗易懂,更易于被广大民众所了解和掌握,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坚定信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引下更好地实现民族复兴具有方向性的实践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将长期面对的社会现实,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面临的社会思潮复杂多样,社会矛盾不断凸显,加之西方敌对势力在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这些都迫使我们必须积极培育一种能够指导中国改革发展实践、凝聚国人共识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价值的本质和特性,它所涵盖的价值观念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诉求和美好愿望,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大力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最大限度地激发与增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及爱国热情,形成价值认同和共识,从而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二、高校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思想文化交融、交流,多元价值观念交互碰撞,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时期,青年一代在价值观念、理想信仰等方面也经受着严峻的冲击与考验。能否使广大青年学生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看清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否使他们在多种价值观念的冲击下坚定理想信念,对于我国未来能否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中国梦”,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内核。在高校大学生中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非常必要。目前,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主流积极健康,他们政治立场坚定,主流价值观念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但在理想的定位上趋于感性,存在理想信念淡化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理论素养不高,理想信念淡薄。一些大学生对政治理论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不能正确处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膨胀。二是人生观、价值观存在功利化和实用化。一些大学生只讲眼前实惠,不讲共产主义理想,只讲有价索取,不讲无私奉献,过多地思考个人的利益问题,不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三是党性修养不足。有的大学生对工作和生活中不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事从不主动关注;有的大学生对同学中存在的不良倾向及问题熟视无睹,是非不分,没有组织原则;还有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持赞同态度,但在现实生活中却难以将其付诸行动,知行相背离的情况较为普遍。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由于成长的社会环境不同,当代大学生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面对纷繁复杂的多元价值观念的影响,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尚处于成长阶段的大学生很容易迷失方向。为了在思想上给大学生的成长以正确的引导,为了凝聚最优秀、最有战斗力的建设力量,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和道德素质,鼓励大学生坚定崇高的共产主义信念,在民族复兴的伟大社会实践中更好地发挥正能量,就需要用体现社会及个人发展导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给大学生以更多的指导,使其在社会制度、发展道路等问题的认识上进一步增强理论和制度自信,自觉追求和实践“中国梦”所蕴含的价值理想,激发其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的精神。

三、高校大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系统工程。在高校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把握好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创新方式方法,拓宽培育路径,联系生活实际,提升教育实效,在遵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本规律的前提下,重点发挥好以下五个方面的主要作用。

(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阵地,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的主阵地。高校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总要求,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主渠道作用,建好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课堂”,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基础工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要结合大学生活的特点及大学生成长所面临的问题,在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和思想困惑的同时,重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方面的道德引导,并在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的培养中融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核心价值观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要重点加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正确分析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以科学的方式方法来认识社会存在发展的本质性规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现实依据和思想理论基础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理解,从而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应在深入分析史情、国情的基础上,讲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背景、现实原因,并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分析中引导大学生进一步明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及价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应在带领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着重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一国家层面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进一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从而使学生准确把握理论精神的实质,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紧密相连,激发广大青年激扬青春、服务社会的热情。

(二)以教师示范为引领,充分发挥典型榜样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作为学生教育的引导者,首先必须接受良好的教育,要成为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在这方面,每位教师都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学习和领会同志对高校教师所提出的要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除了要努力钻研业务,提升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不断增强自身的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外,还要与时俱进地提升自身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将知识传授与答疑解惑、排忧解难有机统一起来,在专业知识讲授中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以实际行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敬业奉献、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勤奋创新、友善待人等价值观念。在生活中要给学生更多的关爱,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聆听学生的诉求,为学生排忧解难,走进学生的心灵,像关爱自己的孩子那样关心帮助学生的成长。这里的教师不仅指站在讲台上的教师,还包括学校从事行政服务的管理教师。在全员育人的教育中,任何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不应缺位,只有每位教师都各尽其职,充分发挥师者的榜样示范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让学生认同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三)以校园文化为平台,充分发挥环境熏陶作用

高校要抓住“90后”大学生的特点和优势,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情怀,增强广大青年对自己国家历史、文化及生活方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要深入挖掘课堂教学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充分利用传统节假日、宣传日及军训、实习、毕业等有利契机开展以弘扬民族精神、敬业奉献精神、团结协作意识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经常开展高雅艺术、劳动模范进校园等活动,形成良好校园文化环境。充分发挥高校各类文艺体育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校园文化精品工程创建活动,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艺术、体育类活动,促使大学生在提升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的同时,在艺术熏陶和竞技娱乐中潜移默化地感受“自由、平等、友善、和谐”等核心价值观念的魅力。加大诚信教育力度,完善学生诚信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将学生日常表现记进学生诚信记录表。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出版物的管理以及成果的管理,提高教育工作者运用和管理互联网的能力水平,抢占校园文化制高点,充分释放“微时代”正能量,将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四)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充分发挥行为养成作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理论上的学习终归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才能总结提高,并不断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品质和习惯。通过带领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可以让广大青年对当前的国情和社会现实有更加清醒而准确的认识,从而明晰对未来发展的定位,进一步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以便在社会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增长各种才干,锤炼意志品质,养成务实敬业、乐于奉献的高贵品格。实践中要不断引导广大学生以积极的心态看待社会现象,准确而深入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逐步增强理论践行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实践要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遵循高校教育教学规律,对具体的实践教学环节要进行系统设计,要把社会实践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弘扬践行新时期城市精神结合起来,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党员进社区、志愿者在行动、三下乡等主题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开展“红色之旅”学习参观活动,进一步扎实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辽西北计划,引导青少年在真切的亲身参与和深刻的实践体验中升华思想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以校园网络为依托,充分发挥媒体引导作用

网络媒介随着科技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人士获取资讯、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大学生作为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一个群体,自然成为网络媒体运用的主力军。依托网络这一媒介来进行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将起到积极的效果。充分发挥校园网络资源的引导优势,通过建立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活动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网页,可以更好地吸引广大青年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他们对理论的理解,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还可以通过邮箱、博客、QQ、论坛、微信等青年学生更常用的方式,开展师生间的对话和交流,从而给青年学生更直接有效的指导和帮助。通过网络问卷、后台数据分析等方式还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意识、思考习惯等,从而探讨建立学生更喜欢的、覆盖面较大的可读性、服务性较好的教育载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通过更加形象化和趣味性的方式传达给高校大学生,更好地发挥网络的引导促进作用,与课堂、实践等共同形成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合力。

[参考文献]

[1]蔡丽华,李忠新.试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5).

[2]王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典型示范中的实效性研究[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

[3]陈钦华.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7).

[4]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新华日报,2013-12-24.

社会心理学定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重维度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2-0213-03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这是首次在党的文献中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这一命题的提出掀起了理论界研究的热潮,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颇具价值的研究成果。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学者们发现,核心价值体系由于其内容过于烦琐,造成人们不易掌握和理解,因而,科学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厘清基本概念:科学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前提

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邓小平没有进行专门的研究过,但是他在思考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的问题时,已经初涉社会主义价值论的思想。同志在其论述的“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中,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时代高度,总结过去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提出科学发展观,并且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

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呢?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是价值、核心价值、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价值、社会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层层递进的概念体系。

价值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满足与被满足的关系。核心价值是最基本的价值,也是比较恒定的价值。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主义的次级价值、具体价值、乃至某些基本的价值会有变化和发展,但核心价值大体应该是恒定的。抓住核心价值,就抓住了社会主义价值需求、价值创造、价值体系、价值实现的关键。

价值观是指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在改造世界、创造和享用价值的过程中形成并确立的相对稳定的观念模式,是人们以价值关系为反映对象,对人们的价值活动起导向和规范作用的社会意识。它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核心价值观,二是一般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指在社会价值体系中起主导和支配作用的价值观。一般价值观是核心价值观派生出来并受其支配的价值观。

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它受一定社会基本制度的制约,是由一定社会崇尚和倡导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因素构成的社会价值认同体系。由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领域是复杂多元的,会呈现出多元价值体系并存的态势。但是,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有一定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或主导价值体系的强力支撑。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完整的、内涵丰富的价值观系统,它具有内核、层次和边沿。它的内核就是核心价值观,它的层次由里到外分为伦理价值观、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社会生活价值观。它的边沿就是人们的日常物质生活[1]。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人们的思想行为、社会的精神风尚和发展方向的灵魂,是关系社会稳定与国家兴旺的决定性因素;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是该民族文化中最稳定的内容,是该民族绝大多数成员的行为规范和评价尺度[2]。

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社会主义价值的理解:科学的社会主义和伦理的社会主义。它们都没能把科学原则和价值原则有效地统一起来[3]。后来,马克思批判的继承和发展了他们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是制度和价值观的统一,这种统一根源于社会本身的内在逻辑。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指社会主义社会对人类未来社会价值诉求的基本看法和总体要求。它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多层次价值体系,有其最高价值、核心价值,也有其基本价值、具体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系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决定着整个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最重要的部分,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的支配地位。它是由各种相互联系的核心价值观构成。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最高抽象,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现出来。

二、现实背景:科学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所在

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是有原因、有背景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也不例外。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在取得了成绩的同时,也遇到和积累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起来有两点:发展不科学和社会不和谐。针对这两大问题,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两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氛围、文化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央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的问题。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因而,在这三种逻辑关系中,构建和谐社会的源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适应国内外环境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物质生活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物质生活领域的巨大变化,必然要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化上来,于是就出现了社会精神生活的多样化,出现了社会文化的多样化,出现了价值及价值观多样化加速发展的新态势。在当前精神生活和文化多样化的情况下,在人们价值及价值观多样化加速发展的情况下,主流的东西受到了挑战。在国内是这样,在国际上也是这样。那么,我们如何积极应对国内国际复杂局面的挑战呢?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但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进一步打牢我们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需要。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我们党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及价值观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形成了一些优秀的价值传统。新世纪新阶段,结合新的实践,认真研究和总结这些优秀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上就是巩固、强化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同志强调党要有“共同语言”,社会主义国家要有“统一意志”;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要团结起来、组织起来,一靠理想,二靠纪律,否则建设就不能成功[4];同志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5];同志多次指出要巩固“精神支柱”、形成“共同理想信念”。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出于“价值共识”、“价值整合”、“价值输出”三方面的需要。一是价值共识的需要。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有根植于广大民众的价值共识。价值共识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精神支柱,缺乏价值共识的社会,难谈有真正的凝聚力和实现真正的和谐。而这个价值共识,就是社会主义价值核心体系;二是价值整合的需要。随着现实社会利益结构、组织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化,由价值观念的差异而导致的社会群体冲突成了新的矛盾类型,这是社会转型中的价值冲突。有效地整合价值冲突,通过价值整合积极寻求价值共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三是价值输入的应对,或者说是价值输出的需要。中国人价值观念的现代化,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既是应对西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输入的需要,也是中国文化输出、价值输出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了“正当”与“应然”的价值目标,也指明了缩少“实然”与“应然”之间差距的基本路径。它认为,“实然”是指当前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事实依据。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经济结构的多元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彰显的市场主体之独立性与多变性,导致了价值观领域中的多样价值并存的局面。中国社会正面临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新情况不断出现,新问题不断产生,新矛盾不断凸显,这些都是中国改革发展中所面临的“实然”状态。如何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化解新矛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应然”的价值目标及其实现途径,即始终坚持并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决不仅仅是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寻找文本解读,而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答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既要弘扬民族精神传统,又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规范我们的行为。

三、科学内容和精神实质:科学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所在

任何一个社会都会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以此来引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形成其特有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核心价值观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认同的价值目标,任何社会都必须通过树立主导价值观来引导和支配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中主导、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想,这是一个社会价值观念建设的基本规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所在。它作为社会主导价值观,有利于我们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有利于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牢牢把握科学的前进方向,在弘扬传统与开拓创新的有机统一中,遵循自己的价值准则。它的内容有哪些呢?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具有指引方向的作用 。在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科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同志指出: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这个精神支柱,就会导致思想混乱、社会动乱,那将是党、国家和民族的灾难。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具有凝聚力量的价值。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理想信念是灵魂,是力量,是凝聚人心的思想基础。没有共同理想信念的国家和民族,肯定是一盘散沙,注定没有希望。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根据我长期从事政治和军事活动的经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同志指出:“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同志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它是民族价值观和时代价值观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具有鼓舞斗志的价值。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志深刻地指出:“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

4.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具有引领社会风尚的价值。同志在2006年“两会”期间,明确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他强调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把这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参考文献:

[1]张利华.试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与内涵[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4):34.

[2]蒋斌,周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N].光明日报,2007-02-13(9).

[3]吴向东.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当代构建[J].科学社会主义,200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