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植物保护的特点

植物保护的特点

植物保护的特点

植物保护的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品种权;品种权保护制度;国际趋势 

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有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植物新品种对促进农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社会对植物新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日益重视。国际上的植物新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分为专利权保护、品种权保护、专利权保护与品种权保护相结合保护等三种基本方式。品种权保护制度作为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基本制度,为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所采用。本文从品种权保护的基础理论出发,比较分析国际上与中国的品种权保护法律,以期促进中国植物新品种品种权保护的立法与实践。

一、植物新品种品种权保护的特点与功能

虽然植物新品种的品种权保护与专利权保护同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但是植物新品种的品种权保护是一种新型的知识产权保护,具有自身的特点和独特功能。

(一)植物新品种品种权保护的特点

与专利权保护相比较,植物新品种品种权保护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1.审查条件比较宽松。虽然品种权与专利权取得条件都要求具有新颖性,但是二者关于新颖性的含义不同。专利权要求的新颖性强调技术方案未公开过(包括商业使用在内的公开)。而品种权要求的新颖性只限于商业上的公开,即要求品种的繁殖材料未曾被销售过。显然,品种权保护的审查条件要宽于专利权保护的审查条件[1]。

2.保护范围较为广泛。植物新品种品种权保护的范围包括植物新品种的可复制和可繁殖材料。植物新品种的专利权保护的范围仅局限于植物整体,对于植物的其他组成部分如花、果实等不予保护。植物新品种品种权保护的范围要广于植物新品种的专利权保护。

3.权利限制较为严格。在权利限制上,专利权保护制度规定了强制许可、研究免责;而品种权保护制度除了规定强制许可、研究免责外,还规定了农民特权,即种植者可以不经允许自繁自用被保护的新品种。可见,品种权的权利限制较专利权严格。

(二)植物新品种品种权保护的功能

植物新品种品种权保护具有重要的功能:

1.建立公正的新品种培育机制

植物新品种品种权保护通过产权界定,授予育种者以产权,从而建立起以保障育种者权益为核心的新品种培育机制。植物品种权保护所建立的新品种培育机制,为育种者提供了经济、有效和持久的创新激励动力,提高了育种者的积极性、创造性。

2.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植物新品种作为农业科学技术的重要载体,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始终具有重要的地位。植物新品种品种权保护激发了育种者的积极性,有利于培育更多高质量的新品种,从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平衡权利人与社会公众的利益

植物新品种品种权保护制度在保障育种者权利的同时,还出于公共利益的要求对自由行使这种权利进行限制,因而设置了强制许可、科学研究免责和农民特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使优良品种能够发挥最大功效。

二、新品种品种权保护的国际趋势

研判植物新品种品种权保护的国际趋势,必须从国际立法与国内立法两个层面来考察。就国际立法而言,主要是考察《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的发展;就国内立法而言,主要是考察各国国内立法对于《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不同文本的选择。

(一)《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及其发展

1.《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的制定及其主要内容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是最重要的植物新品种品种权保护的国际公约。《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于1961 年由法国、比利时等 五 个国家签署通过。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Plants,简称为UPOV) 是依据《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而成立的,故《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又称为UPOV 公约。UPOV 公约确立了新品种品种权保护制度。UPOV 公约构成了植物新品种品种权国际法律保护的基础。

2.《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的发展

UPOV公约经过1972年、1978年、1991年三次修订。目前生效的是1978年文本、1991年文本。特别是1991年文本的修订体现了转基因植物品种权保护所呈现的品种权保护力度加大、品种权限制减少的发展趋势。这一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1991年文本在1978年文本基础上所作的如下重大改进:

(1)将品种权保护对象的范畴从受保护品种的繁殖材料,扩大到了由受保护品种繁殖材料生产的收获材料以及特定情况下对这些材料的加工产品。

(2)将品种权的权利范围从禁止为商业目的的生产销售,扩大到禁止某些繁殖及为繁殖而进口。

(3)将一般植物品种权保护期限由15年延长到20年。

(4)对于育种研究者的特权加以限制。1978年文本规定育种研究者只要不是为商业生产为目的而反复使用该授权品种,不必征得原育种者的同意;而1991年文本规定了一个在原授权品种上产生的依存性派生品种的利用,需要经过其据以派生出来的品种的权利人的许可。

(5)将农民特权由强制性例外变为非强制性例外。1978年文本对农民特权实行强制性例外,规定“农民利用受保护品种在自己的土地上以种植为目的的生产种子的行为”不受品种权的约束。而1991年文本则对农民特权实行非强制性例外,允许成员国政府自行规定“农民权”的有无或享有程度。(二)国内立法对于《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文本的选择

在植物新品种的保护方式中,品种权保护方式为各国广泛采用。截至2007 年6月,UPOV成员国已经达到了64个。其中,发达国家基本上采用1991 年公约文本,发展中国家基本上采用1978 年公约文本。

1.荷兰的相关法律

荷兰于1941年通过了《植物育种者法》,1967年出台了《种子和植物条例》,1968年加入UPOV公约,现实施1991年文本,对植物新品种保护达到所有的属和种。在进行特异性、异质性和稳定性(简称DUS)测试方面,在欧洲占有重要地位。

植物保护的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国家保护植物;园林应用;保护对策

1 概况

我国地域辽阔、地貌复杂、气候多样,这些都为各种生物和生态系统类型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相当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因此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植物的种类尤其丰富,约有30000多种植物,位居世界第三,其中苔藓植物有106科,占世界苔藓科总数的70%;蕨类植物则52科共2 600种,分别占世界蕨类科总数的80%和种数的26%;木本植物有8 000种,其中乔木有2000种左右。全世界的裸子植物一共12科71属750种,而我国就有11科34属240多种。而针叶树的总种数则占世界同类植物的37.8%。而我国的被子植物则占世界总科及属的54%和24%。而且由于我国很多地区都没有受到第三纪以及第四纪的大陆冰川的影响,因此大量的特有物种得以保存。据不完全统计,在30 000多种高等植物中,有大约50% ~60%是我国所特有的植物。如十分有名的水杉、银杉、珙桐、银杏及香果树等都是我国所特有的珍稀但濒危的野生植物。

2 国家保护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由于目前我国对于野生植物资源仍多以直接利用为主,大多对其过度采挖,因此我国的野生植物资源的总量在不断下降,其中许多花卉和植物的种群都在迅速地减少,有些已经趋于濒危。由于经济利益等因素的驱动,许多极具特殊经济价值的野生保护植物被国内外的商业公司或是个人争相采挖。这种现象导致了许多已经十分稀有的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甚至已经灭绝,这也显示了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任务的艰巨性。

国家保护植物大多数由于其观赏性相当高因此在我国园林造景中深受欢迎。通过对我国相当著名的园林进行调查,发现园林绿化中常见国家保护植物的身影。但是在园林绿化中应用国家保护植物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 1 滥挖乱采

由于园林绿化中的部分保护植物,是通过非法采集野生资源的手段获得的,这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国内外的一些企业以及单位大多是从市场上购得国家保护植物的苗木并用于园林绿化。但是这些苗木大部分是直接从深山中非法采集得来的,许多参与滥挖乱采的农民因缺乏植物保护的意识以及专业的技术,植物资源毁坏的多,而真正利用的却极少,这都造成了国家保护植物资源的严重破坏以及浪费。许多地方甚至搞大树进城,以分配给各单位和部门。为了完成任务,这些单位和部门进行大量收购,这也间接导致可一些经济价值较高的保护植物遭到严重破坏。

2. 2 技术落后,栽培的水平不高

我国国家保护植物中已经有许多品种具备了较为成熟的繁殖、栽培以及养护技术,但仍有许多种类如原始观音座莲、富宁藤等现栽培的植株许多仍是通过直接采挖进行利用的,这也是其繁殖、栽培技术不成熟所导致的。还有一些植物如大叶木兰、西康玉兰等由于现有的资源量很少,而栽培繁殖技术也不成熟,因此只进行迁地保护,极少进行人工栽培,因此在园林中未能充分体现出其园林观赏价值。不少国家保护植物由于生境同城镇的生态差异很大,而且有些种类的生长特性以及对环境的要求并非十分清楚,这都给引种驯化和栽培管理带来了巨大的难题。另外,由于保护植物通常较罕见,因而可用于繁殖的种子或是枝条等就更加难以采收,这就造成了育苗栽技术以及管理措施缺乏,更造成了苗源紧缺,苗价昂贵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其在园林中的推广应用。

2. 3 产业化水平低

我国野生植物资源在应用和开发研究工作方面较为落后,在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以及新品种的选育和规模化生产等方面的研究较少,不能完全解决人工繁育和产业化技术,特别是国家保护植物的应用开发方面。由于繁殖、栽培技术的不成熟以及产业化程度的落后,造成了市场需求大,苗木价格被抬高,使得直接采挖野生植株变的更加有利可图,使得非法采集野生资源的现象更加突出。

3 保护措施

我国已经就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进行了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科学研究以及宣传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关于开发利用以促进保护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利用才能促进保护。因此对国家保护植物在园林绿化中推广应用的过程中必须强化以下保护措施。

3. 1 加强就地保护工作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是对野生植物资源进行就地保护的最为有效的方式,应当进一步完善各级保护区的网络,加强普法和执法力度,实行依法保护。此外,对于分布于现有保护区之外的许多保护植物,如贡山三尖杉、保德苏铁、灰干苏铁、绿春苏铁、巧家五针松、圆叶玉兰、大叶木莲、毛果木莲等,因其分布区极窄且多分布于现有保护区之外的沟箐边,因此给保护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应在明确资源分布的基础上为其建立自然保护小区和保护点,对这些重点保护植物进行保护并加强管理,杜绝偷盗挖采。

3. 2 做好迁地保存等工作

对于那些天然群体遗传组成发生较大变化的保护植物,或是适应性较差,对环境、气候等生态条件要求较为严格的种类以及那些存在潜在破坏威胁的野生种类,应当在其群体中收集种子或是繁殖材料,并在其原生境的附近营建立移地保存圃对其进行集中的保存;也可以建立种质资源库以收集保存这些优良的野生种质资源,同时通过人工繁育扩大其种群的数量,使这些野生资源能够实现长期地保存及市场开发。

3. 3 加强科研,提高保护工作等的科技水平

国家野生植物的保护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只有加强对其地科学研究,深入研究和认识各种保护植物的特性,同时坚持科学的保护措施和策略,才能达到保护地预期目的。除此之外,还应做好对资源的调查工作,随时掌握资源的动态变化,加强野生保护植物的生境保护、繁育技术以及对其合理利用的研究和应用,大幅度地提高保护工作的科技水平。

植物保护的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园林绿化;苗木栽植;养护管理

城市景观是城市的一道美丽景色,象征着城市文明,同时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园林绿化主要利用绿化苗木进行设计,而种植设计直接影响园林绿化的效果。因此,必须根据幼苗生长习性种植特点来保持美化效果,以便更好地美化城市,促进园艺产业的健康发展。

1园林绿化苗木栽植和养护存在的问题

1.1苗木选择不合理。在苗木栽培中,苗木选择是所有工作的起点。如果选择的幼苗不合理,养护工作将变得更加困难。选择景观树苗时,必须考虑地域的特殊性,根据气候、土壤等因素,尽可能选择当地的乡土树种。如果盲目选择外来树种,可能难以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环境,导致幼苗死亡率高,进而影响园林建设的整体效果。不但没有发挥美化的作用,还会造成资源浪费。1.2种植方法不合理。植物在不同的种植时季节种植方法也不相同,不同的植物品种种植方法也不同。如果一些苗木种植过密,就会出现营养不良现象,影响幼苗生长;如果种植过稀,就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2园林绿化苗木栽植技术

2.1选择合格的苗木。苗木的质量影响种植的成活率、养护成本和景观效果。应根据植物特性和地质情况,选择优质的苗木,并进行科学的种植准备。因此,应选择根系发育良好,根与根茎比例恰当,无病害的幼苗。种植前,应对苗木进行处理并修剪苗木的根系。2.2土壤处理进行园林绿化前,应根据布局规划的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清理杂草、砾石、杂物、杂树。除了彻底清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和深翻土壤外,应根据树苗移植根的长度,确保种植深度在50cm以上。同时,应尽量保证园林绿地有一定的坡度,以便于地表水的排放和收集。2.3科学种植。幼苗的成活率与种植直接相关,如果种植不科学,很难通过后期的养护来改善或补救。因此,园林绿化时,需要对土壤环境、气候条件和幼苗生长习性进行综合分析,根据绿化设计方案合理选择幼苗种植位置,合理密植,保证人工林的平衡和对称性、种植距离的一致性,适当回缩和疏剪树冠,科学进行树冠管理,以确保种植效果。尽量带土移栽,以确保种植成活率;如临时种植幼苗,埋藏深度为1/3,种植密度应考虑种植时间、土壤球体和树冠大小等因素。

3园林绿化苗木的养护技术

园林绿化苗木种植后2个月内保证苗木所需的水分和营养非常重要,需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定期检查植物的健康状况并制定养护计划,合理进行养护,确保幼苗的生长环境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3.1合理浇水。水分是植物生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园林养护过程中,应定期浇水,为植物提供适量的水;在幼苗灌溉过程中,通常在早晚使用来自河流、池塘或水井的水进行灌溉。这种灌溉方法既减少了生长所需水分的蒸发,又满足了种植树木对营养的需求,也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其次,还需要在幼苗旁边设置排水沟,以排除雨季多余的水分,为苗木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3.2科学施肥。为了提高园林绿化植物的养护和管理的整体效果,需要科学地进行施肥,为植物提供肥沃的土壤和更好的生长环境。科学施肥应根据种植日期、苗木种类、生长特性、土壤条件和苗圃维护区域环境条件来进行。苗木施肥控制过程中使用的肥料比例必须与植物生长时期保持一致,或根据生长状态进行调整,当苗木较小时可以通过用水稀释肥料溶液来降低浓度后施用,以防止对幼苗造成损害。养护植物时,应将苗木的生长状态、生长特点与土壤环境特征和当地气候的特点相结合,特别是干燥天气下植物的灌溉工作,将施肥和灌溉相结合,有利于植物的健康生长。3.3病虫害及自然灾害预防。病虫害是影响幼苗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定期检查树木,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手段,尽量防止受到病虫害的侵蚀。如使用化学药物,必须注意交替使用,以防止病虫害产生抗性。自然灾害会对树木造成严重破坏,必须提前做好预防。例如,对于城市景观是城市的一道美丽景色,象征着城市文明,同时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园林绿化主要利用绿化苗木进行设计,而种植设计直接影响园林绿化的效果。因此,必须根据幼苗生长习性种植特点来保持美化效果,以便更好地美化城市,促进园艺产业的健康发展。

4结语

总之,在进行园林绿化时,应根据苗木的生长状态、生长特点与土壤环境特征和当地气候的特点,合理地进行选苗、育苗、养护,为苗木生长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以提高园林绿化苗木的成活率。

参考文献:

[1]李佰安.园林绿化苗木栽植和养护技术探究[J].农家参谋,2018(23):100.

植物保护的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园林绿化;苗木栽植;养护管理

城市景观是城市的一道美丽景色,象征着城市文明,同时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园林绿化主要利用绿化苗木进行设计,而种植设计直接影响园林绿化的效果。因此,必须根据幼苗生长习性种植特点来保持美化效果,以便更好地美化城市,促进园艺产业的健康发展。

1园林绿化苗木栽植和养护存在的问题

1.1苗木选择不合理。在苗木栽培中,苗木选择是所有工作的起点。如果选择的幼苗不合理,养护工作将变得更加困难。选择景观树苗时,必须考虑地域的特殊性,根据气候、土壤等因素,尽可能选择当地的乡土树种。如果盲目选择外来树种,可能难以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环境,导致幼苗死亡率高,进而影响园林建设的整体效果。不但没有发挥美化的作用,还会造成资源浪费。1.2种植方法不合理。植物在不同的种植时季节种植方法也不相同,不同的植物品种种植方法也不同。如果一些苗木种植过密,就会出现营养不良现象,影响幼苗生长;如果种植过稀,就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2园林绿化苗木栽植技术

2.1选择合格的苗木。苗木的质量影响种植的成活率、养护成本和景观效果。应根据植物特性和地质情况,选择优质的苗木,并进行科学的种植准备。因此,应选择根系发育良好,根与根茎比例恰当,无病害的幼苗。种植前,应对苗木进行处理并修剪苗木的根系。2.2土壤处理进行园林绿化前,应根据布局规划的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清理杂草、砾石、杂物、杂树。除了彻底清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和深翻土壤外,应根据树苗移植根的长度,确保种植深度在50cm以上。同时,应尽量保证园林绿地有一定的坡度,以便于地表水的排放和收集。2.3科学种植。幼苗的成活率与种植直接相关,如果种植不科学,很难通过后期的养护来改善或补救。因此,园林绿化时,需要对土壤环境、气候条件和幼苗生长习性进行综合分析,根据绿化设计方案合理选择幼苗种植位置,合理密植,保证人工林的平衡和对称性、种植距离的一致性,适当回缩和疏剪树冠,科学进行树冠管理,以确保种植效果。尽量带土移栽,以确保种植成活率;如临时种植幼苗,埋藏深度为1/3,种植密度应考虑种植时间、土壤球体和树冠大小等因素。

3园林绿化苗木的养护技术

园林绿化苗木种植后2个月内保证苗木所需的水分和营养非常重要,需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定期检查植物的健康状况并制定养护计划,合理进行养护,确保幼苗的生长环境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3.1合理浇水。水分是植物生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园林养护过程中,应定期浇水,为植物提供适量的水;在幼苗灌溉过程中,通常在早晚使用来自河流、池塘或水井的水进行灌溉。这种灌溉方法既减少了生长所需水分的蒸发,又满足了种植树木对营养的需求,也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其次,还需要在幼苗旁边设置排水沟,以排除雨季多余的水分,为苗木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3.2科学施肥。为了提高园林绿化植物的养护和管理的整体效果,需要科学地进行施肥,为植物提供肥沃的土壤和更好的生长环境。科学施肥应根据种植日期、苗木种类、生长特性、土壤条件和苗圃维护区域环境条件来进行。苗木施肥控制过程中使用的肥料比例必须与植物生长时期保持一致,或根据生长状态进行调整,当苗木较小时可以通过用水稀释肥料溶液来降低浓度后施用,以防止对幼苗造成损害。养护植物时,应将苗木的生长状态、生长特点与土壤环境特征和当地气候的特点相结合,特别是干燥天气下植物的灌溉工作,将施肥和灌溉相结合,有利于植物的健康生长。3.3病虫害及自然灾害预防。病虫害是影响幼苗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定期检查树木,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手段,尽量防止受到病虫害的侵蚀。如使用化学药物,必须注意交替使用,以防止病虫害产生抗性。自然灾害会对树木造成严重破坏,必须提前做好预防。例如,对于城市景观是城市的一道美丽景色,象征着城市文明,同时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园林绿化主要利用绿化苗木进行设计,而种植设计直接影响园林绿化的效果。因此,必须根据幼苗生长习性种植特点来保持美化效果,以便更好地美化城市,促进园艺产业的健康发展。

植物保护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药用植物;天目山;药物资源;药材分布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onstitution,distribution,medicinal valu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endemic genera of seed plants.The formation and position of endemic genera in Tianmu Mountain are briefly discussed.

    Key words:medicinal plant;Tianmu Mountain; medicine resource; distribution of medicinal herbs

    当植物分布范围有一定限制时,表现为特有现象,即某一地区特有属或种的分布。特有现象的程度因其历史和自然条件等方面的不同而有着较大的差异。特有现象的研究,对于探讨某一地区植物区系的组成、性质和特点,了解其植物类群的起源、演化发展及亲缘关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3]。天目山植物资源丰富,据本底调查,已知的高等植物有2160种,脊椎动物341种,昆虫4000多种[4]。区内特有成分复杂,在药用植物区系中,分布中国特有属14属[5]。本文就天目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中国特有属以及特有种的地理分布、药用价值及特点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探讨天目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区系的特点。

    1  自然概况

    1.1  地理位置

    西天目山位于浙皖两省交界,约N30°18′30″~30°24′55″,E191°23′47″~191°28′27″,面积4284hm2。地处东海之滨,浙江省西北部临安市境内,距杭州市94km,主峰仙人顶,海拔1506m,为浙江西北部主要高峰之一。

    1.2  地形地貌

    天目山脉为从西北向东南走向,地形变化复杂,地表结构以中山-深谷、丘陵-宽谷及小型山间盆地为特色。有多个1000m以上的山峰,河谷深至700~1000m,峭壁突起、怪石林立、峡谷众多。

    1.3  气温

    天目山自山麓禅源寺至仙人顶,年平均气温14.8~8.8℃,7月平均气温28.1~19.9℃,1月平均气温3.4~2.6℃,极端最高气温38.2~29.1℃,极端最低气温-13.1~20.2℃。年降水量1390~1870mm,年平均相对湿度76~81%。

    1.4  土壤

    天目山土壤可分为红壤(600~800m以下)、黄壤(800~1200m)、棕黄壤(1200~1500m)以及红色、黑色、幼年石灰土6个土类。良好的森林植被产生了深厚的腐殖质层,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

    这些独特的自然条件,孕育着丰富的植被类型,有地带性植被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有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度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山顶有落叶矮林,还有柳杉、金钱松等特色植被,也为众多药用植物的生存繁衍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据初步研究调查,共有野生药用种子植物1107种(包括种下分类单位),隶属于130科571属,约占浙江省药用植物154科的84.4%,770属的74.2%和1630余种的67.9%,说明本区在浙江药用植物区系中具有重要地位[56]。

    2  中国特有属的物种组成

    在天目山药用植物区系中,中国特有属14属,隶属于14科,其中裸子植物2科,双子叶植物10科,单子叶植物2科。银杏科Ginkgoaceae、杜仲科Eucommiaceae为中国特有科。这些特有属中单型属居多,有银杏属等11属,占天目山药用植物特有属中的79%;含2~5种的少型属有蜡梅属和盾果草属2属;5种以上的多型属只有八角莲属1属。多数单种属或少种为原始或古老的残遗属[57]。这是本区药用植物特有属的一个显着特点,也说明本区植物区系的古老性。特有属药用植物生活型的多样性反应了这些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14个属中,主要为多年生草本和落叶乔木。其中,多年生草本和落叶乔木各5属,分别占36%;落叶灌木3属;1年生草本仅1属。物种组成和生活型如表1所示。表1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特有属的物种组成及生活型统计(略)

    3  药用植物中国特有属分析

    3.1  天目山药用植物中国特有属的地理分布特点

    按照地势的不同,我国山地可分为低山(500~1000m)、中山(1000~3500m)、高山(3500~5000m)[8]。从表2可以看出,本区的中国特有属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山,有10属,占总属数的72%,其次是分布在低山,有4属,占总属数的28%,未有高山分布。这说明中国特有属的垂直分布是集中在一定的海拔区域,高海拔区域的自然条件恶劣,特有成分的生长也会受到抑制[1]。同时木本特有植物生长的上限海拔高度没有草本特有植物高,究其原因,可能与低海拔区域的水热条件优越有一定的关系。总的来说,具有适当隔离、水热条件较好的海拔区域是特有属分布集中的区域[2]。

    3.2  与邻近地区的相关性

    根据郑朝宪[9]的研究发现,西天目山与黄山构成了中国特有属的八大分布多度中心之一,由此可见浙江西天目山在研究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的地位及其重要性。从表2来看,天目山与邻近省区的关系联系的密切程度(共有属)依次是:安徽>江西>湖北>江苏>福建>湖南>河南>广东>山东。也就是说,本区与江西和安徽的联系最密切,特有属的相似性系数最高,其次是湖北和江苏,它们都属于我国亚热带地区,而与广东和山东的相似性系数最低。表2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分布的中国药用植物特有属(略)

    3.3  中国特有属的分布区类型

    根据吴征镒教授的属地理成分划分标准[10],西天目山药用植物571属可归属于15种分布区类型,主要以温带、亚热带区系成分特征显着[5]。而按照李锡文[11]关于中国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的划分系统,本区中国特有属14属,其所在科的区系类型如表3所示,其中,北温带分布共6科,占总科数42.9%,其次是泛热带分布有3科,占21.4%。以上统计结果表明,天目山药用植物北温带性质明显,热带性质也有相当的优势,体现出本区区系的热带性质到温带的过渡性特点,但它不是各种性质的区系成分的简单“混合体”,而是与区系的原生性质密切相关。表3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特有属所归科的区系分布(略)

    3.4  起源古老,新老特有属并存

    在系统发生上,古特有属多。裸子植物中有二迭纪的银杏属、第三纪建立的金钱松属;被子植物中的血水草属、杜仲属、八角莲属、牛鼻栓属、香果树属和青钱柳属等6属均为第三纪古热带植物的孑遗或更古老的成分;而盾果草属、独花兰属等都是第三纪后发生的特有属,从而形成了新老特有属并存的格局。这说明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的古老性,也反映了其复杂的环境条件对一些新特有属的发生分布具有一定的作用。

    3.5  特有属的药用价值分类

    天目山药用植物特有属的药用价值如表4所示,其中清热解表类药有4种;补益安神类有3种;祛风除湿类和理气活血类药各2种,还有驱虫杀虫类、祛寒类和祛痰类各1种。从目前的各项研究也表明了它们在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物质方面的多样性。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抗心血管病作用;杜仲树皮含环烯迷萜类化合物等;八角莲属大多数种含鬼臼毒素及其衍生物,可抑制癌细胞增殖[3]。易醒[12]等从胡桃科青钱柳的叶中已分离出20种单体化合物。其主要甜味成分为三萜皂苷,有降压、降血脂、降血糖作用,并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衰老等。随着这些植物的化学和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相信陆续有更多的发现。表4  天目山药用植物特有属的药用价值(略)

    3.6  珍稀濒危植物物种丰富,还有不少天目山特有的药用植物

    天目山植物中,列入1999年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17种,其中一级保护的3种,二级保护的14种[13]。此外,被列入1991国家环保局与中科院植物所合着的《中国植物红皮书》的珍稀濒危植物有18种(不计与上重复的种类)[14]。据不完全统计,这些珍稀濒危植物中,为常用的药用植物至少不下14种。此外,本区尚有24种天目山特有种,其中具有药用价值有8种,分别是:天目金粟兰Chloranthus tienmushanensis、天目山兰Peristrophe tianmuensis、天目蝎子草Girardinia chingiana、天目槭Acer sinopuppurasens 、天目蓟Cirsium tianmushanicum、天目贝母Fritillaria monantha、天目续断Dipsacus tianmuensis和天目凤仙花Impatiens tienmushanica),可见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是一个珍贵的基因宝库。

    4  结论

    天目山部级自然保护区分布中国特有属14属,隶属于14科,其中木本属8属,草本属6属,集中分布中山和低山。这些特有属中单型属居多,有11属,占天目山药用植物特有属中的79%。从天目山与邻近省区特有属的相似系数来看,本区与江西和安徽的联系最密切,它们都属于我国亚热带地区。从特有属所在科的区系类型分析,天目山药用植物北温带性质明显,热带性质也有相当的优势,体现出本区区系的热带性质到温带的过渡性特点。它们起源古老,新老特有属并存,其药用价值主要有清热解表类药和补益安神类。此外,天目山还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植物52种,另有24种天目山特有种,其中具有药用价值有8种,可见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是一个珍贵的药用植物宝库。

    【参考文献】

    [1]王荷生,张镱锂.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的生物多样性和特征[J].云南植物研究,1994,16(16):209220.

    [2]应俊生,张玉龙.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3]马骥,邓虹珠 晁志,等.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药用植物资源[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2):123139.

    [4]杨淑贞.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生态农业,2001,3:4749.

    [5]盛束军,俞旭平,郑俊波,等.西天目山药用植物资源研究[J].现代应用药学,1993,10(1):2732.

    [6]浙江省卫生厅.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上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65.

    [7]候宽阳.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词典(修订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8]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自然地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9]郑朝宪,倪穗,丁炳杨.浙江分布的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研究[J].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5(2):7580.

    [10]吴征镒.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J].云南植物研究,增刊,1991:115.

    [11]李锡文.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在云南的两大生物多样性中心及其特征[J].云南植物研究,1994,16(3):221.

    [12]易醒,石建功,周光雄,等.青钱柳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2,27(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