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智能建造的认识

对智能建造的认识

对智能建造的认识

对智能建造的认识范文第1篇

(一)自我意识是一般的创造活动谢林认为自我意识是先验的,就意味着自我意识就要回到原初的状态,“意识到一般的创造活动(谢林语)”,也是“纯粹形式的概念”(谢林语)。这个意思谢林具体表述如下。1.一般的创造活动是自我意识到的创造活动。谢林认为:“这些概念的存在只是以我们的理解作理解,以我们用的那种特定方式作抽象的条件。因此,并不是没有我们的作用,而是凭着一种特别的自由趋向。”谢林认为一般的创造活动就是自我意识的特定天性和特定本能。其表现是活动,不活动就无法创造。2.一般的创造活动是自我意识与存在的原始同一性。谢林认为客观世界与自我意识不是两支表,互不理会,是具有同一性的东西。这个同一性不是何者为先,何者为后,而是两者都处于自我的直观中。谢林认为这种处于自我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由于是概念的表现,最终也只能通过理智而存在,为理智而存在。”

(二)自我意识是原始活动1.自我意识的原始活动是观念与现实的同一。谢林认为自我意识在本源上是纯粹观念的。自我通过自我意识,作为纯粹现实出现。通过自我直观活动,自我直接被限制。被直观与存在是一回事。2.自我意识是限制与被限制的同一。谢林认为自我意识的彼岸是自我,限制由自我意识作出,自我意识是限制,自我是派生的,只能是被限制。自我意识就是这个限制与被限制的同一。3.自我意识是两个自我的同一。谢林认为一个自我是自我意识的自我,一个是自我意识本身的自我,后者创造前者。自我意识是这两个自我的同一。自我进行活动的原因就是向内向外的矛盾运动,向外创造无限物,向内回归自我直观自身。自我中的这个对立造成自我的运动。“假如自我中没有对立,那么它里面就根本不会有运动,不会有创造,因而也不会有什么创造物了。”

(三)自我意识是绝对活动谢林认为自我意识的绝对活动包括以下:1.原始活动。谢林认为虽然自我意识在原始活动阶段尚未达到意识水平,但是,这时的自我意识是绝对自由、绝对必然性的活动。“它是绝对自由的,因为它根本不是我之外的东西决定的;它又是绝对必然的,因为它是从自我的本质的内在必然性产生的。”2.永恒活动。谢林认为自我之于自我是绝对永恒的,这就是说自我在时间之外,又在时间之内。在时间之外,是因为自我的原始活动不属于时间本身。在时间之内,是因为自我有能力打破时间序列,转移到时间之内,开始从表象到表象的连续的不断过渡。谢林认为自我只要愿意可以随时出现在时间之内,我在每一时刻都可以对我出现。自我的这个能力就是反思和行动,谢林把反思表述为“哲学思考”,把行动称作“保持自我的行动”。3.自由模仿活动。谢林把自我意识的绝对活动以哲学进行说明,认为一切哲学都是从自由模仿开始。“如果说哲学的第一个构造就是对那种原始构造的模仿,那么哲学的所有构造都是这样的模仿。”谢林认为只要自我回到原始进化的起点,就有一个新序列产生,在前一个序列是必然的东西,在这个新序列里是自由的东西。前一个序列是原本和正本,后一个序列是摹本或模仿。“如果第二个序列的内容与第一个序列的内容毫无出入,那模仿就是十全十美的,就会有一种真正的、完美无缺的哲学。反之,就会出现一种错误的、破绽百出的哲学。”谢林所说的第一个序列是现实、客观的、可以限定的活动,指原初无限进展的活动。谢林所说的第二个序列是观念的、主观的、不可限定的活动,指直观自身的倾向。

二、谢林认为哲学作为自我意识的历史就要说明

自我意识的发展史。自我意识在先验唯心论体系里是主观的活动,是不可限定的自由活动。谢林认为观念活动的这种不可限定性是理论哲学的基础,实践哲学则把这种关系颠倒过来。谢林把自我意识的活动称作直观。直观被谢林认为可以把整个人类的精神活动呈现出来。谢林说笛卡尔宣称给他物质和运动,他可以创造宇宙。那么,只要给他直观“那我就可以由此使理智及其整个表象体系出现在你们面前。”为此,谢林把自我意识划分为三个发展时期,构建了创造性直观的理论。

(一)创造性直观理论谢林认为直观不是感性的东西,是自我本身。创造性直观理论来自一个命题,即:“把超越界限的活动和在界限内受阻滞的活动相互关联在一起,也就是把两者定为互相对立的活动了,前者被定为自在之物,后者则被定为自在之我。”创造性直观理论包括两个核心概念:自我、创造性直观。1.自我。谢林认为自我只是理智和自我的各个规定性的依据。只有创造性的直观才是自我通向理智的第一步。这个自我是不依赖一切表象的原型。在创造性直观理论中,自我是一个不可限定的活动。自我的无限能动性的主体是无限的,自我的无限能动性的客体是有限的。在创造性直观里,自我是无限与有限的结合。2.创造性直观。谢林认为创造性直观就是我对我的世界的建立,包括:其一,创造性直观来自自我。其二,创造性直观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其三,创造性直观包括一切表象的起源。其四,创造性直观的条件是:观念的我与现实的我的绝对对立。这是创造性直观创造我的世界的条件。谢林认为在自身之外的自在之物的自我是客观的、现实的自我,在自身之内的自在之物的自我也是观念的、思想的自我,即:理智的自我。创造性直观就要创造现实的自我与思想的自我的结合。

(二)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时期:从原始感觉到创造性直观谢林认为原始感觉中的观念活动与现实活动产生了第三种活动,即:把这两种活动结合的活动,这就是创造性直观。原始感觉是第一级直观,创造性直观是第二级直观。但是,这两种直观都处于感觉阶段。1.原始感觉。谢林认为原始感觉就是自我完全被固定在感觉里,我们把自己设定在自我之内。这个阶段的自我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是主观的东西,是观念的自我,一个是客观的东西,对象的自我。“就自我进行感觉来说,它是观念的,就自我是对象来说,它则是现实的,因此,自我进行感觉的东西借以变成对象的那种活动,必定是一种既是观念的又是感觉的活动。”原始感觉就是对这个主客观的东西的感觉。2.创造性直观。谢林认为:自我要把主观与客观分开,就要设定两者的界限。这个设定就是自我的创造性直观。在原始感觉阶段,自我在直观自身,没有意识到直观活动本身。在创造性直观阶段,自我不仅在直观,而且意识到直观活动本身,同时,能够把自我直观无限进行下去。“只有我们把自我直观它自身的倾向设定成无限的,我们也就能此解决这一课题。”创造性直观活动既是观念活动也是现实活动,说它是观念活动、界限内的活动指原始感觉,说它是现实活动、界限外的活动指它要超越界限,成为界限外的某物。换句话说,自我只有超越自我才能进行创造性直观。3.创造性直观的产物。通过创造性直观,观念的东西变为自在之物,现实的活动变为自在之我。

(三)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时期:从创造性直观到反思谢林认为随着自我提高到理智,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阶段宣告结束。自我的现实活动和自我的观念活动合二为一,客观活动也变成自我活动。谢林认为这个时期的自我包括下列内容。1.三个自我。其一,单纯活动的自我。其二,复合活动的自我。其三,区别两者又能够使两者互相关联的自我。第一个自我进行单纯的直观活动,第二个自我进行复合的直观活动,第三个自我进行通过创造产生观念的活动。2.外在直观和内在直观。谢林认为单纯的自我直观活动只是把自我本身当做对象,复合自我直观活动把自我和事物都当做对象。复合的自我直观活动在界限之内又在界限之外。自我只有在界限的彼岸才是自我。超越界限的直观超越了自我本身,表现为外在直观。单纯的自我直观是内在直观。3.创造性直观的产生。谢林认为自我要把自身变成创造性直观的条件是:其一,内在直观与外在直观在自我之内相区分。其二,内在直观与外在直观相互关系的产生。这就是观念的活动。谢林认为这个观念活动就是自我的“内在智能”、“有意识的感觉”。自我创造性直观就是这个有意识的感觉的出现。4.时间与空间。谢林认为内在直观把自己变成对象的直观是时间,外在直观把自己变成对象的是空间。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是内涵与外延、实体与偶性的关系。“时间只是变成自己的对象的内在智能,空间只是变成自己对象的外在智能。因此,如果两者应当再次成为对象,这就只有借助于一种上升到更高级次的直观,即创造性直观。”谢林认为只有理智才能让时间和空间并存在自我之中。5.绝对理智与相对理智。谢林把绝对理智也称作“纯粹理智”“,对这种理智来说,同时就有一切,或者说得更贴切一点,这种理智本身就是一切。”相对理智被谢林称作“特定理智”,是理智在现实中取得的一个点,理智就在这个点上开展直观。这个点是一个连续序列,谢林把这个序列称作“原始综合的绝对进化”。绝对理智与相对理智的区别是时间。谢林认为这个时期自我受到三方面的限制,其一,“自我处于第一种被限制的状态时自我一般地变为理智的状态,自我处于第二种被限制的状态时自我必须从现在的一个阶段出发的状态,或自我只能衔接到连续序列的一个特定点的状态……第三种受限制状态就在于,理智不能不把它自身表现为有机个体。”自我在第一种被限制的状态中的原始界限被设立在自我一边,这是通过自在之物限定的客观、现实的自我。自我处于第二时期则既是现实的也是观念的,可以进行创造。创造的最高成果就是产生了机体。“机体的根本特点是它仿佛摆脱了机械过程,它不只是作为机械过程而存在,而且是独立自主地维持其存在的,因为它自身本来就同时既是原因又是结果。”当自我进入第三种被限制的状态就开始了反思阶段。

对智能建造的认识范文第2篇

团队认知是团队集体的知识结构,影响团队表征、收集、分享与整合任务相关信息的一系列认知加工过程。而实际上,创造过程本质上是信息加工过程,依赖于团队如何对现有信息进行重新表征和加工,表现为创造性地联系与整合。那么,团队认知因素对于认知加工、整合、再创造,进而产生创造性的成果到底有没有影响?团队认知又是如何影响创造力的?

团队认知与团队创造力

创造力指的是个体产生出针对产品、服务、过程或流程等的新颖且有用的观点,新颖性和有用性是衡量创造力高低的两个重要指标。类似地,团队创造力是指团队作为一个整体提出新颖且有用的观点。团队创造力指产生创新想法,一般被视为团队创新的子过程。在此基础上,团队进一步实施创新想法,从而实现创新。因而,团队创造力是团队创新的重要前提,对组织发展有重要作用。

信息加工是个体进行信息搜寻、编码、存储和提取的一系列过程。与个体类似,与个体类似,团队也是信息加工者,团队决策实质上也是信息搜寻、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团队认知加工的方向和深度决定了团队层面信息共享和整合的质量,并最终决定团队效能。共享心智模型反映的就是团队信息加工过程的编码和表征阶段,是成员进行问题表征所共同依赖的内部心理机制。共享心智模型有相似性和正确性两个重要属性,前者衡量的是团队成员之间心智模型的重叠程度或相似性程度,后者衡量的是团队心智模型是否恰当地表征了一个特定的知识或技能领域,即团队心智模型的质量高低。

团队的认知能力,团队成员的认知特征,如认知闭合需要、认知多样性、少数异议和发散性思维都与团队认知因素有密切联系。如果团队成员有较高的认知能力,认知闭合需要较低,即面对模糊情境时愿意系统地处理信息的动机,表现为愿意吸收与原有信息不一致的新信息,对任务有多元化的理解,对任务解决有不同的意见,思维发散程度较高,则能有效减少团队寻求一致的倾向,提高认知深度,进而促进团队创造力。

共享心智模型与团队创造力

共享心智模型是指团队成员关于团队关键要素如任务特征、所处情境、策略、团队互动和队友特点等的共同的知识结构。共享心智模型使得团队成员能就团队任务形成正确的解释和预期,从而协调自己的行为以适应于团队任务和其他团队成员的需求。共享心智模型有两个重要属性:一是相似性,衡量团队成员心智模型的一致性程度,决定团队信息加工的方向,相似性越高,团队成员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角度越一致;二是正确性,衡量成员心智模型质量的高低,决定团队信息加工的深度,正确性越高,成员问题表征的准确性越高。

心智模型相似性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

心智模型的相似性为团队成员提供相同的认知基础,一方面优化沟通、协调和后援,策略执行等团队过程,另一方面提高团队绩效,包括任务成绩,任务完成效率和安全绩效,决策质量等团队绩效指标,此外,心智模型相似性能够有效地促进客户满意度、团队生命力和团队成长。

团队成员的心智模型越相似,团队绩效越好。但是,团队心智模型的高度一致是否总能给团队带来益处?当然不是,共享心智模型的效应会受到情境调节的制约。当团队的建设性氛围较强时,成员能在接纳不同观点的同时避免负面的情感冲突,从而有效利用认知多样性,在这种情况下,成员心智模型越相似反而不利于团队做出高质量的决策。此外,心智模型一致性程度过高不利于团队接受外部信息,或者选择性地接受片面信息,导致团队对自身处境的表征存在较大误差,不利于团队创新。由此可见,在某些情境下,团队心智模型的高度一致可能存在负面作用,特别是要求团队发挥创造力时,其阻碍效应可能更加明显。

团队创造力与常规绩效明显不同,更强调团队产出新颖且有价值的产品或观念,这就要求团队拥有多元化的信息,并进行充分而深入的信息加工。对团队创造力而言,相似的心智模型会对团队造成如下负作用。一是相似的心智模型使得成员倾向于重复讨论和利用共有的信息,而忽略了各自的独特信息,造成信息取样偏差的可能性更大,结果导致团队信息共享效果下降,团队创造力受阻;二是成员心智模型高度一致时,团队可能形成群体思维,成员过分追求一致,不愿意表达不同见解。此时团队思维僵化,难以创新。相反地,一定程度相异的心智模型会给团队带来潜在收益。团队成员的心智模型有差异,正是团队异质性尤其是认知多样性的本质体现。团队异质性的大量研究表明,团队异质性能够促进团队创造力。相比同质的团队,由跨学科、跨专业和跨职能的人员组成的异质团队拥有更多元化的知识、技能、观点和视角,这扩大了团队的认知资源库。

在团队互动的过程中,异质性团队能更全面地讨论与任务相关的信息,更多的异议能加深团队对任务的理解和反思,从而产生更多的新颖且有用的想法,促进团队创新。此外,异质性团队的成员如果善于换位思考,将能更好地进行信息的精细加工,创造力表现会更好。

综上,尽管相似的心智模型为成员提供了共同的认知框架,优化团队沟通和协调,提高团队任务执行的绩效和效率,但会使成员采用相似的表征方式去理解团队任务和情境,团队缺乏多元化的信息输入,难以对任务进行深入的信息加工,不利于团队提出富有创造性的观点和方法。

心智模型的正确性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

心智模型的正确性指标比相似性指标更能有效地预测团队绩效,并且团队认知能力通过正确性指标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团队绩效,而相似性指标则没有起到中介作用。心智模型正确性指标在某种程度上衡量了团队策略的优劣,对团队绩效有重要的作用。相似并不等同于正确,如果团队成员对当前情境所达成的共识是错误的,无疑会给团队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对团队创造力而言尤为如此,只有当心智模型的正确性较高时,团队创造出的结果(想法、产品或服务)才能发挥价值。

心智模型反映了成员的知识结构,其正确性衡量了知识结构的质量高低。知识结构质量越高,代表个体对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越好。领域知识是创造力得以发挥的重要前提,个体或团队所掌握的领域知识越深入,创造力则越强。因此,当团队拥有高质量的心智模型时,团队依据所掌握的领域知识对当前任务进行描述、预测和解释,建立起对任务的深入理解。在此基础上,能够进行更加深人的信息加工,从而产生更多富有创造性的想法、潜在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及价值更高的创新实践等。

因此,相似性和正确性是共享心智模型的两个重要指标,对团队都有重要的影响。对团队协调和团队常规绩效而言,相似性指标的影响更大。在常规情境下,团队达成共识更有利于团队协调一致,即使采用的不是最优策略,也不影响任务最终的完成以及团队的绩效评估。相较而言,团队创造力则有所不同。团队的创造过程本质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会受到信息加工过程中两个重要属性的共同影响,一是信息来源是否多元化,即团队看待问题的角度是否具有多样性;二是信息编码是否准确,即团队加工信息的质量是否有偏差。换句话说,团队创造力的充分发挥不仅依赖于多元化的视角来提供丰富多样的信息,还需要确保对信息的表征不会出现偏离本质,即能够正确理解信息。心智模型相似性和正确性正好是反映上述信息加工两个重要属性的合适指标,因此,我们认为心智模型相似性和正确性两个指标会共同影响团队创造力。

心智模型

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

当成员心智模型正确性高且相似性低时,团队创造力最高;而当成员心智模型相似性高但正确性低时,团队创造力最差。心智模型相似性阻碍团队创造力,团队成员心智模型越相似,团队创造力反而越低。相反,心智模型正确性有利于团队创造力,正确性越高,团队创造力也越高。心智模型相似性和正确性还会共同影响团队创造力,具体而言,当团队成员对任务的理解正确且多样化时,团队创造力最高;而当团队成员心智模型彼此相似但错误时(也即集体犯错),团队创造力最差。

对智能建造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智慧服务;智慧图书馆员

1.引言

网络信息技术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推动着图书馆的转型和变革。在云计算、物联网和智慧地球等技术和理念的催生下,继复合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之后,智慧图书馆正在走进人们的视野,关于智慧图书馆和图书馆智慧服务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认为,提供智慧服务是智慧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智慧服务的实现路径。

2.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服务

2.1 智慧图书馆界说

芬兰奥卢大学图书馆的Aittola et al发表题为《智慧图书馆:基于位置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论文中提出,“智慧图书馆”(Smart Library)是一个不受空间限制且可被感知的移动图书馆。严栋将智慧图书馆界定为:智慧图书馆=图书馆+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化设备,它通过物联网来实现智慧化的服务和管理。董晓霞等认为智慧图书馆应该是感知智慧化和数字图书馆服务智慧化的综合,其中感知智慧化包括深刻的感知、更广泛的互联互通和基于感知的智慧化的管理和服务,数字图书馆服务智慧化是通过人和知识的融合,为用户营造一个和谐的知识生态环境,提供更高层次的知识服务。王世伟对智慧图书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智慧图书馆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联、高效、便利为主要特征,以绿色发展和数字惠民为本质追求,是现代图书馆科学发展的理念与实践,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新模式。智慧图书馆是广泛互联和融合共享的图书馆。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认为智慧图书馆是基于智能化信息技术实现以人为本、智慧化管理和服务的图书馆。

2.2 智慧服务的概念

图书馆服务是在不断提升的,先后经历了文献服务、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的阶段,在智慧图书馆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台阶应该增加一个,即第四个——智慧服务。知识服务是智慧服务的前提和基础,智慧服务的根本特征是实现知识增值,从创造价值的角度来说,智慧服务提升了知识服务的内涵,是知识服务的升华。梁光德认为智慧服务就是指建立在知识服务基础上的运用创造性智慧对知识进行搜寻、组织、分析、重组,形成实用性的知识增值产品,有效支持用户的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并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服务。黄幼菲认为公共智慧服务的核心理念,就是“转知成慧”,即指个体将客观的、外在的、他人的、情境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理性智慧、价值智慧和实践智慧的过程。图书馆公共智慧服务是一种特殊的智慧服务,代表着现代图书馆职业最核心、最显著、最本质的价值取向和终极目的,是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扬弃和飞跃。图书馆通过提供基于智能化信息技术的嵌入式、关联式、协同式和启发式等公共智慧服务,帮助用户提升智慧水平,最终实现人类知识的可持续实践价值。

通过对研究文献的梳理,本文认为通过打造智慧图书馆提供智慧服务,是未来图书馆服务模式发展的方向。云计算、物联网和智慧地球等技术和理念给图书馆实现智慧服务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

3.智慧图书馆提供智慧服务的实现路径

3.1 积极构建智慧服务技术平台

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的构建必须具有异构性、开放性、移动性、协同性、融合性等特点。智慧图书馆技术平台主要采用图书管理、管所安全、智能通道、节能减排、环境监测、金融和商业、紧急救助和云计算等物联网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和服务。可以通过三个层面进行建设:第一,底层支撑平台包括物联网(互联网+射频传感技术和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云计算机、云存储、操作系统等。第二,数字资源建设。丰富的数字资源是智慧图书馆的核心内容,它包括纸质资源数字化、购买或自建的原生数字形式的数字资源、智慧搜索与整合的数字资源。第三智慧服务系统。智慧服务系统是一种以用户为核心、个性化选择为界面的新型信息资源搜集与表达方式。它将各种服务集中在一个平台之上,提供Web服务的一站式搜索、移动OPAC、短信定制、虚拟参考咨询、交流互动、服务协作等。其实质就是要达到“信息找人,按需服务”的目标,让用户方便、高效获取有用信息,提高用户对信息服务的满意度。

3.2 加强技术标准和制度建设

智慧图书馆提供智慧服务过程中除在技术技术层面面临成本、关键技术等问题外,还面临着技术标准、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等制度建设方面的问题。为此,要加强技术标准和制度建设,使智慧图书馆提供的智慧服务更好地造福于民。因此,必须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和实施规范,甚至在实现智慧服务的信息通信和交互的问题上还需要制定一些相应的行业标准,避免在智慧图书馆发展过程中蜂拥而上良莠不齐的现象。物联网承载了比现有网络都庞大的数据信息,特别是传感器和智能标签能够跟踪用户的行动、习惯以及偏好等,物联网存在随时泄露个人隐私和商业信息、国家机密等问题,需要加强物联网安全技术研发和制度建设,保障智慧图书馆安全和用户隐私。智慧图书馆提供智慧服务的发展是在物联网普及发展的大前提下进行的,物联网的发展牵涉到多个行业与产业,这需要制定适合物联网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保证行业的正常发展。

3.3 培养智慧图书馆员

智慧服务是由馆员、知识和用户三个基本要素,其中馆员是智慧服务的核心和主体。英国图书馆与信息学专家约翰逊认为“智慧图书馆员”的基本特征资质达到一定水准、致力于终身学习、社会及种族多元化、灵活性、创造力、见多识广/思想开放和参与公共生活等。黄幼菲认为智慧图书馆员应具备“专业水准、服务激情、知识能力、智慧灵性、危机管理、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我们认为,智慧图书馆员要具备准确把握用于分析和预测知识的范畴、价值、状态和周期的能力;熟练运用人工智能、商业智能、数学算法、自然语言理解、信息技术等多个跨学科领域的技术成果的能力;为服务对象和本机构做基于“投入-回报”的人力、物力、财力及发展张力的发展规划的能力等,最终具备建立集成化的智慧获取、存储、组织、分析和决策的综合解决方案的能力。这些能力可以通过政府机构、图书馆联合机构、图书情报机构、相关商业机构和图书馆员的共同努力而获得。

3.4 强化智慧服务过程中的人文关怀

无论是文华图专“智慧与服务”的校训,还是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五定律”都浸透着图书馆人文关怀,Gorman提出“图书馆学新五律”中提出“明智地采用科学技术提高服务质量(Use technology intelligently to enhance service)”体现了信息环境下的图书馆人文关怀。在智慧图书馆时代智慧服务是一视同仁的服务,是就近便捷的服务,是温馨细致的服务,是一体化高效的服务,也是可选择的多样化的服务。通过图书馆的信息泛在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读者可以不受图书馆开放时间的限制,在馆外查阅图书馆馆藏文献;通过信息整合的网络一体化平台,读者可以在城乡的任何一个公共图书馆服务点进行文献的通借通还、网络信息检索。智慧图书馆这一生长着的有机体,为读者利用图书馆节约了时间,提供了便利,从而实现智慧服务的公共性、智慧型、技术性和服务性。

4.结语

网络信息技术革命中的每次重大技术变革,图书馆都受到重大挑战,甚至“图书馆消亡论”也不绝于耳,但每次图书馆都是通过运用新技术进行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和技术创新开创了美好的未来。这是我们理性坚信通过构建智慧图书馆提供智慧服务推动图书馆转型升级历史经验。智慧图书馆不仅使自己的馆藏知识化,将馆藏从文献形态转化为知识形态,标注、挖掘出地点、事件、时间、人和物而加以有机的组织,并通过智能化的感知系统,主动地参与到读者日常的知识交流过程中去,以一种平台、空间或工具的形式而泛在,通过提供各种搜索、发现、存储、传播、组织以及再创造的服务,通过提供智慧服务使自己与人类社会的知识创造体系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Aittola M.,et al.Smart Library:Location-Aware Mobile Library Service[J].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with Mobile Devices and Services,2003(5):411-415.

[2]严栋.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学刊,2010 (7):8-10.

[3]董晓霞,等.智慧图书馆的定义、设计以及实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1(2):76-80.

[4]王世伟.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论坛,2011(12):1-5.

[5]王世伟.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6):22-28.

[6]王世伟.再论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杂志,2012(11):2-7.

[7]梁光德.智慧服务——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服务新理念[J].图书馆学研究,2011(6):88-92.

[8]黄幼菲.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扬弃和“飞跃”:公共智慧服务[J].情报资料工作,2012(5):83-88.

[9]黄幼菲.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扬弃和“飞跃”:公共智慧服务[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2):26-30.

[10][英]伊安·约翰逊.智慧城市、智慧图书馆与智慧图书馆员[J].陈旭炎译.图书馆杂志,2013(1):4-7.

对智能建造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素质;转化机制

中图分类号:C96;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4-0020-04

创新能力是核心竞争力,创新型人才是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鉴于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探索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根据国家战略部署,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正积极开展创新人才培养试验,探索创新人才成长规律。但是,创新型人才究竟由哪些素质构成,其生成机制如何,这些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的理论问题尚有待深入研究。本文试图剖析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结构与生成转化机制,提出创新型人才素质培养中需要处理好的几种关系,为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一、创新型人才素质的内涵

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素质结构可以从多个角度描述。譬如,教育学意义所说的智力、知识、品德,心理学角度探讨的人格、智商、非智力因素,等等。这些都可以说是人才的基本素质结构。在这些最基本的素质结构当中,当前颇受重视的是创新能力,并且通过创新能力这一关键指标,将创新型人才与一般意义上的人才区别开来。

随着创新时代的到来,创新能力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也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在我国人才培养实践与教育改革中,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目前各级各类教育的重大攻关课题。国内关于创新型人才素质的研究近年也日益增多,但是,人们对创新型人才的认识并不统一,在实践中也缺乏一套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兼备的创新型人才划分标准。当前研究大多属于教育应当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规范性研究,或者是对国外相关理论的介绍与综述,也有少量关于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的规范研究。关于创新型人才教育实验的深入发展,迫切需要明确创新型人才的概念和基本素质,建立适应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欧美有关创造力与智力等相关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获得有关创新型人才基本素质核心及其内涵的启示与借鉴,为厘定创新型人才核心要素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从当代欧美心理学界有关创新型人才的定义发展来看,至少经历了从古典的以创造力为主的智力概念向强调多元化的新智力概念的转变。但在这两类概念中,均以创造力的测量作为创新型人才测评的主要手段。可以说,虽然创新型人才评价标准有变化,但以创新能力作为创新型人才区别于一般人才的核心素质这一观点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从传统的单一的智力上的创造能力转向了包括智力与非智力的多元化的创新能力。

以智力理论为例,智力理论从单一向多元的转化,从而带动了人们对创新型人才素质从一元向多元的转化。如加德纳、斯腾伯格和托兰斯,他们都认为智力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认知智力(IQ)所能说明的。斯腾伯格认为,创造力的本质包括智慧、知识、思考形态、人格、环境情境和动机六个方面,并提出了创造力的智力、智力风格、人格三侧面模型。近年来,随着情绪智力重要性不断地被认识,一些学者对智力类型进行了重新界定,充分肯定了智力概念的多元取向,也为我们认识创新型人才素质提供了新的启示。比如,Srica曾指出,智力包括:身体智力――学习和掌握身体技巧的能力,如跳舞、游泳、滑雪、运动、完成身体活动等;理性智力――解决逻辑推理问题的能力,如问题解决和数学能力,通过IQ测验测量;创造智力――产生新奇、新鲜、独创想法的能力;专业智力――掌握和控制知识、信息、技能的能力;情绪智力――主要包括自尊、自我控制、自我激励和同情心四种能力;社会智力――使用复杂社会技能的能力,如团队合作、沟通、冲突解决、协调能力;财政智力――定义和认识财政状况的能力,使自己的状况与期望能够匹配;领导智力――发展和掌握领导技能的能力,如领导、动机、劝说、影响和控制等能力,等等。这些智力理论对研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基本框架,也能为更好地解释现实中创新型人才素质构成提供参照。

就创新型人才特征而言,有的学者认为,“创新型人才一般具有如下特征:一是知识构成的立体化与开放性,二是能力构成的综合性与创新性,三是思维构成的多维性与灵活性,四是具有良好的品格与情商”。其中,“个体的人格特质与创造技能存在关系,个体人格特质显著影响个体的创造力和创造技能”。Kelley曾提出创新的10个角色及提高创造力的策略,这10个人物角色包括:人类学者、实验者、嫁接者、跨栏选手、合作者、领导者、阅历设计师、布景设计师、照料者、故事家。这10个侧面基本上涵盖了个体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表明了创新型人才素质构成的多样性。教育实践也充分说明,创新型人才素质是全方位的,单一的创造力、智力素质并不能最终成就创新型人才。

可见,从国内外研究结果来看,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可以从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两大维度加以解释。但是,此处智力的含义已不是早期智力研究中单纯的认知智力,而是包括了认知智力在内的多重智力。也就是说,创新型人才不应只具备单一的创造性的智力,而应该是在多种智力方面都有良好的素质,并且在非智力因素上也必须体现出超出一般人的水平与品质。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角度,我们认为,下述几种类型的智力因素是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的。

(1)认知智力。认知智力指的是人的一般能力,即传统意义上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五种基本的认知能力。知识和智力互相依存,而创造力是知识的最高表现形式,因此,创造力是个体认知智力中一个较好的衡量指标。(2)情绪智力。情绪智力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情绪智力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后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特别是近些年,许多研究者均在研究情绪智力对个体行为的影响,特别是对管理者管理行为的影响。情绪智力的重要性被凸显出来。人们的失败不在于认知能力的失败,而在于情感能力的失败。特别是在认知能力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能否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照顾他人的情绪应该成为创新型人才测评的重要指标之一。(3)社会智力。社会智力的提出被认为是人际关系的革命。社会智力指的是应用复杂社会技能的能力,如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冲突解决能力、寻求一致能力、协调能力、多元文化能力等。社会智力是人们与他人建立有效联系、理解和互动的能力,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训练。对于一个创新型人才而言,这方面的能力是不可缺少的。

在智力因素之外,非智力因素是构成创新型人才素质的另一半支柱。非智力因素指个体的动机因素、个人特质因素及意志因素,这些因素与多元的智力因素一起,成为考查个体是否具备创新能力的标准。非智力因素更多地与个体的个性因素联系在一起。虽然我们无法证明个体人格对命运的完全决定作用,但我们必须承认,个体人格部分地决定了命运。从这个角度说,动机、意志、人格等非智力因素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创新型人才素质可以从智力与非智力两个基本维度加以衡量,其核心要素是创新素质,表现为创新人格、创新行为与创新业绩。

首先,创新人格是我们评价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指标。创新人格主要体现在创新性格上。性格包括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理智特征四个方面内容。创新性格在意志上,应该具备坚定的意志力,能够坚持自己的目标,达到自我实现。在情绪上,既能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又能妥善地管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同时也能够周全地考虑他人的情绪。在理智上,应该具备较好的认知能力,具备创新的基础和可能。

第二,创新行为是衡量创新型人才的操作性指标。创新行为指个体基于各自独特的创新性格与所处的社会环境,将对外部事物的一种创新性认知付诸可观察行动的表现。创新行为的产生与否依赖于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个体在素质上必须具备一定水平的创新认知,即个体对某种现象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并有将这种认识付诸行动的意愿;另一方面,个体所处的环境也决定了创新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一般来说,在一个社会文化鼓励创新的环境中,个体的创新行为比较容易发生。而在一个社会文化相对强调一致性、服从与协调的环境中,个体是否愿意将其创新性的认识与意愿付诸行动,则要考虑较多的社会评价,个体的创新行为相对而言比较难以发生。

第三,创新业绩是评价创新型人才的现实标准。创新行为作为一种外部可观测的个体行动,必然会产生一些效果或者说后果,这些效果或者后果是可以进行测量与评估的。这就涉及创新业绩的问题,即创新行为的后续效果及其评估的问题。在同等条件下,创新业绩与创新行为的创新水平与创新程度有关。创新行为的实际效果如何,与这种创新行为在哪种程度上打破了旧有弊端、开拓了多大空间的新领域存在直接关系。这里可以借用“范式”的概念加以说明。一般而言,在一个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在某一个领域,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总遵守某种标准,其创新程度也难以完全这个固有的标准,在这个阶段,创新行为的创新业绩往往是可以预计的。但一旦个体突破思维上的“范式”,有了一种超越性的创新行为,就极有可能显现出极为广大的创新业绩。

二、创新型人才素质的生成机制

在静态素质构成的基础上,还需要一个动态的过程把潜在的素质转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人才素质。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在开始阶段一般均为静态的潜在可能性素质,能力的生成必须经过转化才能最终到达显现阶段,通过将潜在的基本素质转化为现实的创新素质与能力,实现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在具备了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及其潜在性与可能性之后,个体是如何将潜在的可能性素质转化为实际的创新行为、获得实际的创新业绩是需要探索的。这种素质转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个体学习的过程。我们知道,孔子曾提出学习过程包括“立志――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时习――笃行”七个阶段。而在维果斯基、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学习观则强调学习主体对知识的主观建构。基于这些学习观,我们认为,实现从潜在素质到现实的创新型人才的转化,需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习得、体验、反思和建构。

这四个阶段是将智力与非智力各方面的素质从潜能转化为创新能力的基本的培养方式与途径。习得、体验、反思、建构,层层递进,构成了完整的创新型人才转化途径。

1. 习得

习得是创新型人才素质转化的基础环节。习得是指个体接受前人积累的文化经验以发展个人的知识技能,强调的是学习过程和结果。个体系统习得过程是在既有认知基础上不断扩大认知范围、形成对外部环境与自身的认识的重要心理活动。尤其是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系统、有计划、有步骤的习得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容量的文化知识,是个体间接认识世界的最有效途径。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途径的习得活动,个体将形成基于不同的认知条件基础的创新知识储备。也就是说,不同的个体由于其认知素质条件的不同,在习得过程中会对不同的学习内容感兴趣,从而形成不同的学习结果。

在学习过程中,个体不完全是对他人的经验与认识进行认同,在不同类型与性质学习内容的接触过程中,学习者还会在不同情景中进行变化与创新的尝试。在对所学知识的组合与变更方面,不同的个体更会表现出生成机制中的认知条件差异的不同。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不同学生喜欢不同的课程,并在不同内容的学习活动中表现不一样。如,有些学生喜欢“安静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有些学生喜欢“需要活动着”才能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这种现象体现了习得作为创新型人才转化机制的基础因个体认知条件差异而表现不一。

2. 体验

体验是在对事物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无论是在家庭、社会环境中的无直接目的的习得,还是在学校教育环境中目的明确的习得,学习者往往以一种间接的方式探索与了解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形成来说,这种间接的认识活动只是创新型素质形成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仅有习得,尤其是以书本知识为主要媒介的间接学习,是难以实现创新的。因为个体仅靠对间接经验的了解与推理,往往容易陷于空疏,在创新上也容易流于形式而难以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因此,如何在以间接经验为主的学校学习活动基础上,通过个体的体验活动验证书本知识是创新型人才转化过程中的一项不可或缺的活动。

因此,学校教育要为学生创造环境与条件,让儿童从小养成动手、亲自探索的体验习惯。许多创新人才在小时候是“破坏大王”,在本质上是创新的“尝试”和“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个体所做的在本质上就是将其所知道的间接知识在问题情境中动手实践去加以验证。这个过程既有可能证实他所知道的知识,也可能他从书本或者他人处得知的对某一事物的认识,从而激发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尝试。

3. 反思

与体验紧密相连的是反思。反思是指学习者以自身经验、活动或身心结构为对象,以反身性的自我观察、分析、评价、改造、修炼等方式进行的学习。学习与体验在某种程度上分别是以间接知识的获得与实践检验为主要形式的活动,而反思则是在上述二者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升间接知识水平,在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知识与原理,也即是一个对外在于个体的知识进行升华的阶段。

反思建立在学习与体验的基础之上,但又超越了原来的学习与体验,是个体对自身旧有认知水平的提升,同时,反思也启动了个体自身特有的对外界的认知与感受,据此形成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并开始以一种不同于他人的视角去看待事物、解释事物。在反思的过程中,个体知道了原先所学习到的间接知识为什么如此表述,自身在独特的情境中的体验为何有所不同,原因在哪里,等等。在某种程度上讲,反思是一种超越,是一种较高水平的抽象思维活动,是一种完全脱离了直观经验的认知活动。作为创新素质转化机制中的一个环节,它的重要性在于个体已经开始用自己的主观意识能力去解释事物。实际上,并不是每个个体都能进行有效的反思活动,只有具有良好的教育引导与个体自身积极思考的素质,才有可能进行一种有效的反思,并成为一种思维习惯。

4. 建构

建构是个体在反思的基础上,用自己独到的认知思维方式与视角认识、解释外部事物,并将认识活动的结果纳入个体已经形成的认知框架中的活动。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它用自己在反思基础上形成的旧有的认知思维方式去解释事物,并产生认知结果;另一方面,它将这种与外部环境互动的认知结果纳入到旧有的认知框架中。建构并不是单向、单一的活动,而是一个持续、反复的过程,是在个体自己主动、积极调控下进行的。个体之间由于在前述三个阶段的不同水平,在建构阶段也会有不同的结果。这也是为什么同一个环境中不同的个体会形成不同的结果,这里面既有客观环境作用于个体的方式不同,也有个体自身原有认知水平、体验与反思结果不同的原因,最终不同的个体建构起来对同一个世界的不同认知与解释模式。

在实现了潜在素质的现实转化之后,创新型人才最终通过个体的创新人格、创新行为和创新业绩显现出来。这个过程与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构成一起,构成了三阶段多维度的模型:基本素质构成(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生成与转化(习得、体验、反思、建构)显现机制(创新人格、创新行为和创新业绩)。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反思

创新型人才素质的基本构成及其生成转化机制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认识基础。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要尊重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积极创造有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外部条件,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科学性。

1. 素质培养需智力与非智力并重

根据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结构,要摒弃只强调智力因素忽视非智力因素、在强调智力因素时又只强调认知智力的流弊。毋庸讳言,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尽管我们一直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是,在真正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却深受应试教育影响,过度强调智育。而对智能的测试方法又采用以书本为基本形式、以纸笔测试为基本方式,难以走出应试教育怪圈。在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下,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被忽视,甚至抛弃。其结果是势必制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数量与水平。在认识创新型人才的素质构成时,需转变单一、片面的智力观,要树立多元智力的观念,不仅要强调认知方面的智力因素,更要强调情绪智力与社会智力。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认可,不是单方面的智商,更要根据其创新行为与业绩及其社会影响。创新行为不是发生在个体自己内心,必须在社会环境中得到认可。某项创新行为的成功与获得的良好业绩,必然要求个体必须有综合性的智力。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既要强调传统的认知智力,也要兼重情绪与社会等方面智力。当前尤其要特别重视非智力因素,关注人格、意志品质与动机等要素。我们必须认识到,在某种程度上,就与个体社会行为的成功与业绩的相关来看,坚强的意志品质、高尚的人格与良好的动机等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智力因素。

2. 培养过程需走出传统的藩篱

行之有效的科学培养过程是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的必然要求。创新型人才素质的生成转化机制要求人们必须重视个体在学习基础之上的自主体验、反思与建构。可以说,没有哪一个创新型人才是某一教师根据特定的方法、使用特定的教材而塑造出来的。在某种程度上,创新型人才因创新思维的独特性,只能遵循自主探索的原则,使其形成与众不同的能力与素质,做出不同寻常的业绩。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体验、反思与自主建构为主要的方法,必须打破传统学习方法中过于重视重复与解释权威思想的瓶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探索中反思,在研究中自主建构。

3. 人才评价需多维度开展

依据创新型人才显现机制,创新型人才的素质最终会以外显的方式通过创新行为表现出来,并展现出良好的社会业绩与鲜明的创新型人格品质。

在教育过程中,对创新型人才的评价需要根据其特性进行相应改革,要从有益于创新型人才成长、激励创新行为的角度,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理念与方式方法变革。首先,应当对创新行为本身多开展激励式的评价。创新行为因其新异性在传统环境中未必一开始就受到欢迎,有时甚至可能被看作是对既有秩序的威胁。因此,学校与社会要有宽广的胸怀接纳与激励创新行为。其次,对创新业绩与创新人格要勇于激励,使创新业绩得到充分肯定与正向反馈。如果创新业绩没有相应的激励,会使创新型人才在成长过程中处于一种无助与忽视状态,而相应的创新业绩激励则有助于创新型人才维持较高的创新动机,并且使得创新成为一种典型的人格特质得以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创新能力是核心竞争力,创新型人才是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鉴于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意义,国家提出“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探索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要求,也是当前对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根据国家战略部署,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正积极开展创新人才培养试验,探索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科学认识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结构,揭示其生成转化机制,是优化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只有科学认识与遵循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积极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创造条件,探索不同类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规律,才能使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踏上理性道路。

参考文献:

[1]斯滕伯格,洛巴特.不同凡响的创造力[M].洪兰.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0.

[2]孙雍军.斯腾伯格创造力理论述评[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01).

[3]Srica,V.Social Intelligence and Project Leadership[J].The Business Review,2008(09).

[4]黄培清.社会实践视野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02).

[5]McIntyre FS,Hite RE,Rickard MK.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and creativity in the marketing classroom:Exploratoryinsights[J].Journal of Marketing Education,2003(02).

[6]Geoghegan W.Book Review:The Ten Faces of Innovation [J].The Ir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2010(03).

[7]崔诣晨,周爱保.从多元智力理论视野探析情绪智力[J].心理科学,2003(03).

[8]Dixon,A.Lost in Emotions[J].Black Enterprise,2010(08).

[9]Ryan,T.Social Intelligence.The Revolutionary New Scienceof Human Relationships[J].Office Pro,2010(01).

[10]Srica,V.Social Intelligence and Project Leadership[J].TheBusiness Review,2008(02).

[11]Miura,A,Matsumura,N.Social intelligence design:ajunction between engineering and social sciences[J].AI & Soc,2009

(23).

[12]皮连生.教育心理学概论:第三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对智能建造的认识范文第5篇

随着工业和信息化的不断融合,工业制造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技术和数字化制造技术等技术相结合的智能制造技术开始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等制造业的各个环节。这3种技术将重新构筑制造业的竞争格局引领新一轮制造业变革。中国作为制造大国,十分重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根据《“十二五”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中国将实现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销售收入超过1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在中国制造业举起智能化发展大旗的同时,究竟在如何补足短板,确定方向,实现有序、健康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著名科学家卢秉恒在接受《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中国的智能制造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还需要改变,同时需要夯实产业发展基础,通过智能技术切实提升制造业整体水平。

自动化不是智能化

CEI:不管是国家战略层面还是一些企业的发展层面,都已经把智能制造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你如何看待中国当前智能制造的发展?

卢秉恒:中国是制造大国,当前,制造业已经开始向智能制造转型发展。然而中国现在的智能制造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对于智能制造的认识还存在偏差。有的人把数字化认为是智能制造,有的人认为自动化就是智能制造,这存在一些误读。制造业的自动化、早已有之,智能化是最近的概念。

简单而言,自动化是节约人的体力,智能化是节约人的脑力,智能化充分体现了知识经济的价值,它是在数字化、自动化的基础上发展的,是更前沿的阶段。以机床为例,第一阶段是电动机和机床结合在一起,形成机床,而不是古代使用马拉进行运转的工具。第二阶段是将计算机和机床结合在一起,变成数控机床,实现程序化控制,这是数字化时代的产物。第三阶段的智能机床,需要传感器,随时感知其工作状况、参数,需要根据工艺知识而设计的智能控制软件,智能控制软件体现了人们对加工工艺过程优化的知识。传感器、数控机床、智能控制三者共同构成智能机床。这亦可看出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区别。当然,智能制造还包括车间级、企业级等制造系统的智能化。

但是,现在很多人的意识中,包括国家立的一些科研项目把二者都混淆起来,将智能制造的经费也用到了其他的技术方面。作为企业来说,也需要认识到这二者的区别,智能化将比数字化、自动化能带来更大的受益。

还是以机床加工来看,数控机床是编好程序以后,机床按照程序规定的命令执行,如果加工的过程中出现问题,震动、主轴发热等情况,机床自身是无法控制的。而智能机床可以随时监测刀具是否出现磨损、主轴是否有发热、震动等状态的变化会影响到加工的质量,智能机床可以随时干预加工过程,改变运行参数,降低转速、减少进给速度,保护机床或者停止运转等。

CEI:你所说的这类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情况如何?智能制造应该是一种什么概念?

卢秉恒:这种技术在国外已经开始应用,如德马吉的机床已经可实时监测机床振动。其把机床的振动分为3个档位。当振动在0~3个重力加速度时,说明机床的运行稳定;当震动在3~7,认为是需要密切监视;当震动达到7~10就会立即停止机床运行,认为这可能带来机床故障。当加工状态的温度过高等情况出现时,智能机床还能将故障警示通过手机发送给操作者,一个操作者可以管理数台机床,哪台机床报警了操作员将直接收到信号,甚至操作者在工作的同时能够听音乐也不耽误工作。

智能技术还能监测机床温度升高引起变形的情况,也就是热伸长。热伸长影响加工精度,可能导致加工零件变成废品,而智能技术在自动检测到潜在问题后,能够通过数控机床进行温度补偿,仍然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在智能技术下,机床还可以通过加工程序的设置,实现按照最好的产品质量水平或者最大生产率运行,提供两套程序选择。当需要进行粗加工时,提高加工效率即可,而需要精加工时,则可以选择质量最优方案,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再提升加工效率。

过去,依靠工人编程的数控机床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制造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无法控制,而智能机床就可以实现。

当然智能制造还有更广泛的意义,包括整个生产过程、生产系统智能化,让所有设备按照最优布局分配加工任务,使整体加工效率达到最高。智能制造既体现在智能制造装备上,也体现在整体的生产系统的控制上。

短板在于传感技术

CEI:在中国现有的技术基础上发展智能制造,关键点在哪里?

卢秉恒:国家应该有规划、有计划推进智能制造业的发展。当前,中国在发展智能制造业上存在一个薄弱的环节——传感器行业。这个行业的研发严重不足,智能制造应用的传感器,需要实现不干扰设备的工作状态,体积要小,质量要好,需要足够的灵敏度。中国目前传感器产品主要依靠进口,这导致传感器产品的价值很高,供应不及时。由于传感器不是大批量产品,价格高就会增加企业的成本,最终可能导致企业放弃智能化的发展。

此外,传感器需要的品种很多,企业往往选不到所需的传感器产品,一些传感器无法安装在设备上。现在微纳制造可以制造非常小的传感器,比较符合智能制造需要的传感器。但是这种技术在中国还停留在个别高校的科研阶段,没有形成产业化技术和商品化的产品。

因此,中国的智能制造发展,首先应该从国家层面重视传感器技术的研发、生产和商品化。

CEI:由于智能制造是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结合,但事实上有的信息人才并不熟悉制造业,制造业人才不熟悉信息技术。在实现软硬两种技术产品的结合上,你有何建议?

卢秉恒:确实是存在这个问题,这需要实现学科的交叉,从事信息技术的人不熟悉制造业,从事制造业的人不了解信息技术,需要双方面人才、产业的交叉发展。

智能控制的软件研发,基础应该建立在对制造工艺的研究之上。必须对工艺过程非常熟悉,深入研究工艺过程,对不同行业的制造任务、具体制造环节、工艺过程都要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实现对制造过程的优化,每个优化方案都需要建立在对工艺的深刻理解上。

CEI:你认为中国发展智能制造,应该形成何种氛围才更利于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