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粮食生产的重要性

粮食生产的重要性

粮食生产的重要性

粮食生产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部地区;粮食安全;思路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7

中部六省除山西省以外的其余五省均是农业大省和农产品深加工基地的集中区域,其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30%以上(见图1~2)。作为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在全国六个粮食净调出省中,有三个在中部。《全国新增1000 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 年)》中,将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五个中部粮食主产省列在核心区域,规划要求力争把中部地区粮食产量达到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3,到2020 年达到18300 多万吨。中部粮食主产区承东接西,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实现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背景下,为避免走工业化危害粮食安全的老路,提出如下几方面战略思路。

一、落实中部粮食主产区主体功能发展战略规划

落实中部粮食主产区主体功能发展战略规划,包括以下两点:

(一)中部重点开发区与农产品主产区分工协作

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划,中部农业主产区主要包括黄淮海平原主产区、长江流域主产区两个区域。我国“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中的重点开发区包括“中原经济区、皖江城市带、湖北武汉城市圈、湖南环长株潭城市群、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中部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开发区部分区域的交叉重合,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城市扩张与保护耕地之间的潜在矛盾。随着城乡统一的土地要素市场的一体化推进,在缺少配套措施约束的前提下,挤占耕地矛盾有可能进一步加剧。为此,中部粮食主产区的经济发展,应该首先以保护耕地,确保粮食安全为前提。中部粮食主产区优质耕地较多,实现开发和优质耕地保护二者之间的有机协调,成为“四化”推进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发掘中部粮食主产区集中连片的规模优势

我国“七区二十三带”农业发展战略布局中,中部农产品主产区主要包括黄淮海平原农产品主产区、长江流域农产品主产区两大区域。其中,黄淮海平原农产品主产区是建设优质专用小麦、专用玉米、优质棉花、大豆和畜产品的产业带;长江流域农产品主产区,要建设优质水稻、专用小麦、优质棉花和油菜、畜产品以及水产品产业带。黄淮海平原主产区和长江流域主产区在我国“七区二十三带”中是典型的农产品集聚地区,抓好这两个地区的发展对粮食主产区的发展至关重要。要优化粮食生产布局,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形成集中连片、高产稳产商品粮生产基地。对于此类地区,应该纳入政府重点支持范围。2013年3月,国务院批复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明确到2020年,完成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4亿亩。以此为契机,应加快集中连片地区中低农田改造,喷灌、水利基础设施改造、建设与维护,集水和节水灌溉,山区的梯田修建,平原和丘陵地区的土地整治等。大力支持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和产出能力,充分发掘集中连片地区粮食规模种植优势,提高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

二、建立中部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中部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包括:建立重点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拓宽重点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补偿渠道,以及激发中部粮食主产区生态种植的积极性。

(一)建立重点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

目前,我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重点领域主要有禁止开发区中的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区和流域水环境。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划中,粮食主产区已列为限制开发区,所以重点粮食主产区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已具备政策基础。粮食主产区的主体功能定位是提供商品粮和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工业和城镇化发展只能作为辅助功能,是以确保粮食安全为前提。粮食生产不仅是通过利用资源,产生排放的产品产出过程,而且还具有提供生态功能价值的功能,如净化环境、美化田野、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调节气候等。此外,基于粮食的公共物品属性,社会公益性很强,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并存,并且供需弹性小、投入回报率低。鉴于粮食主产区的独特性,将粮食主产区(或粮食主产县)分步骤、无差别的纳入生态补偿政策扶持范围,采取与重点生态功能区,或者部分与禁止开发区相同的补偿政策,是坚持以人为本,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民收入,实现社会公平的关键。

(二)拓宽重点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补偿渠道

农业补偿的范围广、补偿资金量大,如果全部由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国家财力难以为继。因此,在补偿范围上应明确界定,在补偿渠道上应多方筹资,广辟来源。可采用国家、地方、企业等共同出资的多元化补偿格局。补偿范围的重点应是能够修复环境,易于实现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的重点领域。

首先,建立稳定的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财政转移支付重点是对粮食主产区生态环境修复行为进行补偿。在地方财力相对充裕的地区,拿出一部分财政资金作为补偿基金。

其次,建立发达的主销区对主产区的生态补偿机制,补偿粮食主产区的机会成本。以增长对主销区财政提成,提高机会成本税、耕地补偿税等政策,对粮食主产区生产外部性进行有效补偿。

最后,通过金融体系来实现补偿,即以贴息无息贷款等财政金融政策重点支持集中连片粮食主产区的基础设施改造。在河南、安徽、江西等粮食主产区设立诸如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提高对粮食主产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在中部粮食主产省可以设立农村金融改革实验区,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向粮食主产区倾斜,适当增加贷款额度。对各银行的涉农贷款,放松存贷比考核标准,解决支农资金制约问题。

(三)激发中部粮食主产区生态种植的积极性

中部粮食主产区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保证粮食供给,使得该地区农民的主要来源为比较效益较低的家庭经营,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直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下(见图3),严重妨碍了农民务农积极性。为了维持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在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中,切实执行“谁受益、谁付费,谁保护、谁受偿”的资源补偿原则,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

首先,对保护耕地者给予补偿。补偿主体包括地方政府和经济个体,因为地方政府为保护耕地而放弃当地开发建设获取更高经济收益的机会。补贴为国家提供粮食安全保障的各个粮食经营个体。

其次,对高效集约利用耕地者进行补偿。对努力避让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等行为予以补偿,建立有利于土地资源科学配置的利益调节机制。

再次,对改造中低产田质量的行为进行补贴。对使用有机肥、农家肥,进行生态种植和耕地修复的农户和集体经济组织进行生态补偿。

最后,对提高水稻复种指数和单产水平的农户进行奖励。通过系列措施的实施,激发家庭、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保护耕地,改善粮食种植外部环境的内在积极性。

三、加快中部粮食主产区食物加工和监测技术创新

加快中部粮食主产区食物加工和监测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开展粮食生产加工及食品安全监管技术创新

开展主要农作物定向调控关键技术、粮食生产数字技术、农业生物环境控制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展粮、棉、油、蔬、果等主要农作物高产优质的生理生态机制,有害生物控制与粮食质量安全,生态储粮等基础研究。开展粮油、果蔬、畜禽产品、食品添加剂绿色制造等关键装备开发。开展食品包装材料、发酵食品、食品配料和特殊专用食品等技术集成示范。开展食品分子重要生物活性物质靶向作用机制,食品生物工程代谢组学理论等重大基础研究。开发现代优良食品微生物高效筛选,蛋白质分子修饰与功能化改造,糖与油脂生物制造等前沿技术。突破食品非热加工、生物制造、高效分离和节能干燥等核心技术。

此外,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开展食品加工在线无损检测等装备与技术研究,开发传感器、可视芯片仪等快速便携检测设备。开展食品有害物残留物减控,贮藏腐败微生物和病原微生物预测预报等关键技术研究;攻克食品高精度快速在线检测和智能化监控等共性核心技术;构建食品安全精准溯源、预警体系和评估方法。

(二)打破国外粮食加工技术垄断,大力发展粮深加工

目前,中部粮食主产区中小型粮食加工企业经济效益相对较低,通过自身积累进行技术升级改造的可能性不大。从全国来看,大部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位于东部地区(见图4),位于中部粮食主产区的大中型粮食加工企业,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无法投入足够的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受资金和效益的限制,中部粮食主产区粮食加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自身造血机能差。从粮食加工设备看,现在粮机装备制造业主要以生产小型成套和单台大型设备为主,但大型关键设备与国际先进技术相比,产品技术含量少,稳定性差、耐用性低,重要加工工艺和技术装备尚未摆脱 “引进-落后-再引进—再滞后”的恶性循环。

因此,从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的角度,应加大国家粮食加工重大关键技术立项,加快技术创新速度,依托公益性农业研究机构进行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重大突破性研究。地方应用型农业技术研究机构应与地方粮食加工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创新体系,立足粮农增产和增收,整合粮食产业链资源,构建农业产业化循环经济模式,大力开发粮深加工和饲料加工技术,实现中部粮食主产区粮食产业高效、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推进粮食物流体系建设

推进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具体包括,加强中部粮食主产区基层粮库仓房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现代化的粮食物流体系,以及建立完善的粮食收储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

(一)加强中部粮食主产区基层粮库仓房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财政重点支持基层粮库仓房建设,以县为单位对中部粮食主产区国有基层粮库进行合并改造。能利用的库区继续保留,条件不具备的库区采取置换、征地等方式重建粮仓。根据区域辐射能力和粮食生产能力的大小,确定仓库建设规模,彻底解决小、散、零问题,把中部粮食主产区国有基层粮库打造成现代化粮仓,争取全面实现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电子测温,电子监管系统,以提高粮库利用效率和自动化监管水平。

(二)建设现代化的粮食物流体系

疏通和建设粮食主产区同主销区之间跨省区粮食物流通道和节点,加强电气化铁路粮食物流通道建设。使省区间主要粮食物流通道的装卸储运等整个流通环节管理快捷高效、节省成本。建议国家应该稳步加大对粮食主产区流通体系规范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使销售、加工、仓储、运输等各个环节实现标准化运作,减少各方面的不确定性。此外,要充分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主渠道作用,扎实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仓储设施建设。

(三)建立完善的粮食收储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

目前,我国大部分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没有建立粮油产品质量和粮油产品安全档案内容的数据库,这不利于监管部门掌握粮食收购企业的经营动态和经营粮油的质量。为此,积极开展粮食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依托各级粮食检验机构对当年收获的主要粮食品种进行收获质量调查、品质测报和质量信息反馈,率先在中部粮食主产区建立省、地(市)、县三级粮食质量信息数据库,把粮食收购、销售、储存、运输、加工等环节中涉及粮油产品质量和粮油食品安全档案的内容都纳入到粮食收储数据库中,定期向社会,为政府决策、调整结构、指导生产、优化品质等提供决策依据。

五、加强粮食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加强粮食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应加强对粮食安全全方位的监管,以及构建中部粮食进出口贸易安全监管体系。

(一)加强对粮食安全全方位监管

目前我国大部分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粮食流通管理工作停留在粮食收购上,没有形成对粮食储存、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全方位长期监管,影响粮食市场整体监督力度和效果,这个问题在中部粮食主产区十分突出。为此,引入物联网技术,采用重点监管与日常监管并举,实现粮食各环节、长期、多方位监管。收购期间对粮食收购、生产加工企业重点监管,收购结束后对加工企业、分散经营户日常监管。做到“重管理、重服务,以管为主,以罚为辅”。对中部粮食主产区粮食储存环节的仓储设施和粮食质量检验能力进行严格监管,确保原粮在储存期间和出库时的质量安全;对中部粮食主产区粮食运输环节的粮食质量和粮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促进中部粮食主产区粮食市场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运行。只有这样,才能追责到库、追责到人,避免出现粮库亏空,无法追责现象的发生。

(二)构建中部粮食进出口贸易安全监管体系

积极参与国际食品法典、转基因作物等规则和标准的制定,掌握国际组织有关农业规则和标准的要义,充分发挥与欧美等有关发达国家农业磋商机制的作用,以最大程度维护我国粮食产业利益,积极应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受限等有关问题。不断完善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调控机制,使粮食贸易政策和国内产业发展政策协调。充分调动粮食主产区农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的积极性,保障国内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市场稳定。构建中部六省粮食信息数据收集、贸易监测在内的一整套粮食进出口贸易体系,并且将现有中部地区5个粮食主产省省内外、国内外调入调出全部覆盖。通过建立粮食进出口安全监测预警体系,实现粮食主产区和三大主要作物品种的全覆盖。并跟踪监测粮食进出口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实行定期公布制度。

参考文献:

[1]任正晓.生态补偿不能忘了粮食主产区[J].中国经济周刊,2011(35).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6〕16号) [Z]. 2006-05-13.

[3]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农业国际合作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Z]. 2012-01-11.

[4]国务院.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Z].2009-04-08.

[5]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Z].2012-01-12.

粮食生产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粮食安全始终是“天字号”的大事。那么,在国际市场粮价大幅上涨的新形势下,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的粮食供需和市场形势?如何看待我国粮食安全现状?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些都是人们关注的问题。记者专访了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他针对性地发表了权威看法。

一、粮食安全始终是重大的民生问题

国家粮食安全,既关系广大种粮农民利益的实现,又关系到城乡居民生活供应。粮食问题是与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攸关的根本的民生问题。粮食价格对百姓生活及宏观经济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00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0030亿斤,比上年增产70亿斤,自1985年以来首次实现连续4年增产。去年食品价格上涨了12.3%,直接推动CPI上涨4个百分点,而其中肉禽及其制品上涨了31.7%,蛋上涨22.9%,粮食上涨了6.3%。与世界粮食价格相比,我国粮食价格上涨幅度是比较小的。

自2006年第四季度以来,我国粮价上涨呈现恢复性、结构性、可控性三个特征。

首先,长期以来我国粮食价格偏低,2007年上游产品价格都在上涨,粮价适度上涨对粮食价格长期较低的恢复性上涨,有利于农民增收。

从结构看,并不是所有的粮食价格都在上涨,是有的地方、有的品种价格上涨。2007年是小麦连续第四个丰收年,西北部分地区小麦价格上升,东南沿海有些地方已高于最低收购价1毛钱,而在东北主产区的黑龙江省三江地区粳稻价格还不到最低收购价。去年底,东北粳稻上市以来,有的地方价格也低于国家公布的最低收购价,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国家及时在东北黑龙江省、吉林省的部分地区启动了粳稻最低收购价预案。

从可控性看,2005年以来,国家对重点地区、重点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在粮食价格低迷时,最低价收购提高了粮食市场价格,补偿农民种粮损失。而在市场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后,国家采取竞价销售最低价收购小麦、稻谷的措施,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稳定市场价格,说明其具有可控性。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要求;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巩固农业基础的弦要始终绷紧,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要始终坚持”。后来召开的全国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了进一步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极端重要性,明确了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采取的十项措施。这是中央立足我国基本国情,针对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着眼于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的战略决策,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深谋远虑。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安全问题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都始终要高度重视的战略性问题。

二、 粮食供需和市场形势更加复杂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情况下,我国粮食产业将面临国际国内经济中各种因素的冲击与影响,粮食市场也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从我国粮食供求总量看,当年粮食产需基本平衡,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还需进一步加强。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作用下,2007年我国粮食消费平稳增长,当年产需基本平衡。国家粮食库存充裕,粮食供应是完全有保证的。

从国内食用植物油供需看,由于消费持续快速增长,产需缺口逐年扩大、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的状况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保证食用植物油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面临很大压力。但从长远看,耕地减少、淡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仅1.39亩,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3,人均淡水资源约215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4左右。粮食播种面积继续扩大的余地越来越小,单产水平继续稳步提高的难度加大,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还须进一步加强,保持粮食供需长期基本平衡的任务非常艰巨。

从粮食品种和区域结构看,粮食品种的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粮食薄弱地区的产需缺口有扩大趋势。在品种结构上,小麦由前几年产不足需转变为产略大于需;稻谷由前几年的产不足需转变为产需基本平衡;玉米工业消费增长较快,将由以往供需平衡有余逐步向基本平衡转变;大豆产需缺口扩大,需要通过进口来解决。粮食库存品种结构与消费需求结构不完全适应,需要进一步改善。

从粮食区域布局上看,我国粮食生产继续向优势区域集中,13个主产区粮食产大于需,余粮较多;7个主销区粮食产不足需,粮食自给率下降,缺口较大;11个产销平衡区粮食缺口有所扩大。近几年临时存储小麦、稻谷库存增加较多,增强了粮食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但库存大多集中在主产区,主销区库存比较薄弱,国家粮食库存的地区布局需要进一步优化。

从国际粮食供求形势和价格走势看,全球粮食供需形势复杂多变,国际市场粮价扑朔迷离。去年以来,由于欧佩克石油限产和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粮食减产、生物质燃料生产快速增长对粮食需求增加,国际市场粮食供求趋紧。在美元贬值、石油价格大幅上涨、粮食生产成本增加和国际投机资金炒作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国际市场粮价居高不下。未来世界经济增长可能放缓,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国际石油、粮食等重要初级产品价格受多方面影响,走势难以预测。

随着国内粮食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程度加深,国际市场对国内粮食供求和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保持国内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难度加大,需要我们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正确把握调控目标和时机,科学运用调控方式和手段,增强粮食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努力提高调控能力和水平。

三、 着力发展生产,加强粮食市场调控

着力加强粮食市场调控,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保障粮油市场和价格稳定,对于有效抑制通货膨胀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既要考虑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又要保护生产者的利益,引导粮油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既要利用国际市场调剂余缺,又要立足国内保障基本供给,促进粮油生产稳定发展和产业安全。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当前要重点做好的五项工作:

1. 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增强粮食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近年来我国的粮食消费量达到1万亿斤以上,粮食消费平稳增长的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从世界粮食贸易格局看,目前全球每年的粮食贸易量大约为4000多亿斤,还不及我国粮食消费量的一半,依靠大量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立足国内保障基本供给,进出口调剂品种和余缺”的基本方针,始终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立足国内发展粮食生产,深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力度,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粮油生产稳定发展,夯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因此,要千方百计引导和鼓励农民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保障粮食供求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质量安全。按照适合国情、着眼长远、逐步增加、健全机制的原则,坚持和完善粮食支持保护和补贴制度,加大对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补贴力度,认真落实好国务院扶持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十项措施。

根据保障粮食供给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需要,统筹研究粮食补贴政策。要把握粮食产销格局的变化,进一步完善粮食风险基金政策,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完善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同时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稳定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粮食自给水平。充分发挥区域优势,重点扶持东北地区大豆、华北黄淮海地区花生和长江流域地区油菜籽生产,加强油料品种研发,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作物栽培技术,促进油料生产高产、优质、高效。

2. 切实加强粮油市场调控,确保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去年,按照国务院部署,国家粮食局会同有关部门常年常时安排最低收购价粮食在批发市场公开竞价销售,并适当降低销售底价,加大销售力度。全年累计销售最低收购价小麦648亿斤、稻谷202亿斤,并择机销售国家临时存储进口小麦5亿斤、中央储备玉米10亿斤、中央储备食用植物油20万吨。同时,国家粮食局还要求各地粮食部门和中央储备粮企业配合国家宏观调控需要,合理把握储备粮油轮换时机,对区域粮油市场进行适时调节。通过适时适度加强粮食市场调控,增加粮油市场供应,维护了市场粮价的基本稳定。当前,要根据宏观调控需要和市场价格情况把握好销售节奏,合理安排最低收购价小麦和稻谷的销售数量,做好中央储备粮的储备和轮换工作,充分发挥吞吐调节作用。

还要建立国家粮食安全预警系统,加强对粮油供求形势、市场价格的监测分析,建立对规模以上企业购进、加工、销售、库存及价格变化情况的信息监测制度,为宏观调控提供准确信息和科学依据。保障粮油的有效供给,稳定社会心理预期,确保货源充足、质量安全。同时,着力健全粮食宏观调控长效机制,妥善处理好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粮食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粮食生产与流通协调发展,实现国内粮食市场与国际粮食资源的有机结合,逐步形成“远近结合、综合配套、反应灵敏、运转高效、调控及时、保障有力”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

3. 健全粮食储备体系和轮换机制,科学调节供求总量和结构。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粮食储备体系建设力度,粮食仓储设施得到很大改善;同时,按照“三严格、两确保”和“三个维护”的要求,努力提高储备粮管理水平,粮食储备调节体系逐步完善。目前,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不断加强和完善,中央储备粮质量明显改善,布局进一步优化;地方储备粮规模得到充实,为地方粮食宏观调控提供了物质基础。今后要按照既搞好即时调控又注重预先防范的要求,加强粮食储备体系建设,完善吞吐调节机制,科学调节供求总量和结构。当前,储备粮轮换要以保证市场供应、稳定市场粮价、优化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为主要目标。准确分析市场价格走势,注意把握好轮换节奏,避免集中轮入推动粮价上涨。中央、地方储备粮行政管理也要继续加强,要着力完善储备粮轮换机制,推进储备粮轮换通过规范的粮食批发市场公开进行,加强对储备粮轮换计划执行情况的跟踪检查。

各地特别是主销区和库存薄弱地区要进一步加强与主产区的粮食产销衔接,改善库存结构,并根据市场需求及粮食应急需要,落实成品粮油应急库存。适当增加成品粮油应急储备数量,保证市场供应不脱销、不断档。还要积极组织粮源,增强地方政府调控粮食市场的物质基础和应对市场异常波动的能力,进一步完善粮食应急加工、储运、供应网络系统,细化和完善地方储备粮应急动用预案,健全应急机制,增强应急保障能力,做到需要时有粮可用、有粮可调、有粮可供。

4. 认真落实国家粮食购销政策,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收购工作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粮食收购市场准入制度。2007年,各类粮食经营企业及转化用粮企业共收购粮食4393亿斤(原粮,下同),占当年粮食总产量的43.8%,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2258亿斤,多元主体收购2135亿斤,分别占总收购量的51.4%和48.6%。

在收购工作中,要认真落实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和粮食收购质量标准。指导国有及国有控股粮食企业积极入市收购,积极发挥国有粮食企业收购主渠道作用,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和生产积极性。指导和督促企业坚持以质论价,优质优价,不准压级压价,损害农民利益。同时还应搞好信息服务,引导农民建立合理的价格预期,指导企业把握好收购节奏,防止盲目跟风抬价收购,切实做好最低收购价粮食竞价销售和移库的出库工作,保证粮食销售和移库工作顺利进行。还要继续发挥多渠道收购作用,引导和鼓励各类粮食经营和加工企业积极入市收购,搞活粮食流通。

粮食生产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粮食生产活动应得的经济收益、社会收益、环境等收益依然没有得到完全的价值实现,粮食生产的社会正外部性粮食生产的社会正外部性主要表现在丰衣足食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俗语“家中无粮心里慌,国家无粮必自乱”“无农不稳,无商不活”充分说明了以粮食生产为基础的农业在社会稳定上的作用。另一方面和工业、交通运输业等其他非农产业相比,粮食生产更容易成为其他行业成本外部化的受体。如我国工业“三废”对粮食生产环境的污染问题。粮食生产的发展环境由于接受了工业等非农产业转嫁的成本而趋于恶劣,为了克服这些不良影响,粮食生产经营者不得不付出额外的成本,而这些成本本来是应当由污染者工业等非农产业来承担的。粮食生产的生态环保正外部性粮食生产的生态环保正外部性集中表现在粮食生产保护耕地、保持水土、增加植被、美化环境等方面。生态环境及景观功能也是一种公共物品,粮食生产则在对这类公共物品提供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生态粮食产业建设促进了农业资源持续高效利用,改善了生态环境,还推动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发展,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粮食生产直接补贴是对粮食生产正外部性的补偿。由分析可以看出,粮食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粮食生产正外部性明显。粮食生产的这种“外部性”,决定了粮食生产的许多投资要靠政府投入,其中包括对粮食主产区和粮农的政策补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政府通过强制性手段来实行补偿政策,对于粮食生产的正外部效应内部化具有重要意义。

粮食供求具有特殊性

粮食可以说是基础性准公共产品。由于粮食供求具有特殊性,应该清楚地看到粮食生产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应意识到家庭经营造成生产主体的市场地位弱小、粮食生产的特点带来极高的自然风险、粮食生产的低附加值造成生产要素的流失、粮食生产的低效益导致生产者积极性下降等现象和问题。因此,政府必须采取特殊政策对粮食生产进行长期扶持,这也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3-5]。

粮食生产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一、保持粮食市场稳定的弦要始终绷紧

粮食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连续7年丰收,总产再创历史新高,为保持粮食市场稳定乃至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与此同时,在国际金融危机等外部冲击和多元市场主体等内部因素影响下,我国粮食市场供求波动性在逐年增大,加大了粮食宏观调控的难度。因此,越是在好形势下,我们越要居安思危,越要重视粮食安全,确保粮食市场基本稳定。

保持粮食市场稳定是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的迫切需要。当前,种粮收入仍是农民特别是主产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历史经验证明,粮价大幅波动导致粮食市场不稳定,最终会损害种粮农民利益,影响粮食生产。粮价过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导致播种面积减少甚至弃种撂荒现象,这是显而易见的。适度提高粮价,有利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但粮价大幅上涨同样具有抑制农民增收的不利因素。一方面,农民会扩大播种面积和增加投入,部分粮食品种短期内将大幅增产,出现阶段性供过于求现象,从而导致粮食价格下跌;另一方面,伴随粮价大幅上涨,土地等要素价格以及农药化肥等农资价格往往也会上涨,种粮农民最终会因生产成本上升而无法得到粮价上涨带来的实惠。因此,从长远看,只有维护粮食市场稳定,才能从根本上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实现“为耕者谋利”的政策目标。

保持粮食市场稳定是保护广大城乡消费者利益的迫切需要。粮食市场是联结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桥梁,粮食市场波动不仅影响到粮食生产者,更会直接影响到广大消费者。当前,我国粮食等食品支出在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支出中仍占较大比重。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1.1%,中西部地区和低收入家庭这一系数更高些,对粮食及其他食品价格变动也更敏感。在这种情况下,保持粮食市场基本稳定,就是保护广大消费者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利益,这是当前改善民生亟待加强的基础性工作。粮食部门必须坚持“为食者造福”的理念,不断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防止粮价过快上涨,维护广大消费者利益。

保持粮食市场稳定是实现管理通胀预期和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的迫切需要。粮食是人的生存之本,粮食价格传导性较强,对食品和养殖业均具有较大影响。因此,保持粮食市场稳定,对于维护农产品市场稳定乃至整个物价总水平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作为今年“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把规范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产品收购秩序、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为了实现管理好通胀预期、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抓住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牛鼻子”。

二、当前保持粮食市场稳定面临着新形势

新世纪以来,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以及政策性粮食移库和竞价销售等政策得到实施,我国粮食购销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稳定粮食市场面临新的形势。

粮食商品率逐年提高。近年来,我国粮食商品率逐年提高,商品量显著增加,全国各类粮食企业年收购量从2006年的4346亿斤增加到2010年的6022亿斤,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意愿强烈。主要原因:一是粮食连年丰收,与2005年相比,5年累计增产3700亿斤,增加的产量中绝大部分转为商品粮;二是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逐步向城镇转移,粮食生产呈规模化趋势,种粮大户增加,商品率提高;三是普通农户养殖家禽、家畜数量下降,直接饲料用粮减少。

粮食市场主体更加多元。截至2010年底,全国具有粮食收购资格的经营者达到8.75万家,其中多元市场主体约7万家,在粮食收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多数粮食市场主体规模小,经营分散,监管难度大。有不少市场主体在利益驱动下,不顾及国家粮食调控目标,甚至出现与国家政策背道而驰的行为。当市场行情不看好、粮价较低或下跌时,他们谨慎入市或者不入市,越跌越不收;当市场行情看好、粮价趋涨时,他们积极入市甚至盲目入市,越涨越抢收。近期以来,少数经营者压级压价损害农民利益和抬价扰乱市场秩序等行为时有发生,在加大市场粮价波动的同时,增加了国家规范粮食收购秩序的难度。

粮食库存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当前,我国粮食库存充裕,库存消费比远高于国际公认的17%―18%的警戒线。各地按照中央要求,充分利用粮食丰收的有利时机,充实了地方粮油储备,2010年末地方储备粮和食用油比2005年末分别增加26%和208%,应对可能发生的市场异常波动的物质基础和能力显著增强。但目前需要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是,由于2010年政策性粮食销售力度加大,在当前粮食市场形势下,应准确把握政策性粮食的补库时机,以保证粮食宏观调控的需要。

销区对产区的依赖性不断增强。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重心逐渐北移,向优势产区集中的趋势更加明显。2009年,13个主产省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达74.8%,比2006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河南等7个北方产区占43.3%,比2006年增加0.6个百分点;7个主销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为6.3%,比2006年下降0.8个百分点,产需缺口呈逐年增大趋势,对产区的依赖性不断增强。目前,粮食产销衔接机制还不完善,加之物流运输、仓储等因素制约,粮食区域平衡难度增大。

城乡居民储粮行为发生变化。一方面,随着农民增收渠道拓宽,不少农民不再集中出售粮食,粮价上涨时往往出现惜售现象。另一方面,随着粮食市场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居民以家庭厨房为主的饮食消费习惯发生较大变化,存粮数量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市场粮油供应减少或价格异常上涨,容易引发居民抢购甚至恐慌,保证成品粮油供应的难度增大。如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造成许多地方路断、桥断,为保证灾区群众、抢险救援部队和抢险救灾人员“有饭吃”,受灾地区粮食部门广大干部职工甚至冒着生命危险,肩挑背扛、翻山越岭送粮送油,其供粮难度可想而知。

国际粮食市场不稳定因素增多。去年下半年以来,大豆、小麦、玉米期货价格上涨30%―50%。今年1月份,联合国粮农组织跟踪监测的全球粮价指数达到231点,连续7个月走高,创下199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2010年度全球农作物产量将减少2.1%,谷物供给量低于年度消费量,谷物期末库存预计降低到5.23亿吨,近期以来再次出现供给小于需求的情况。在

国内外粮食市场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国际粮食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增加了稳定国内市场的难度。

三、多措并举保持粮食市场基本稳定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2011年要狠抓生产保供给,力促增收惠民生,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要在连续7年增产增收的高基数上继续前行,农产品供给和市场价格要在多种影响因素叠加交织的高变数中保持稳定。当前,粮食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粮食工作的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做好粮食流通工作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继续抓好粮食收购,努力保证粮食供应,采取有力措施稳定粮食市场。

一是抓好政策性粮食收购,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目前,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已公布,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完善执行预案,健全启动、补贴和监管机制。对玉米、大豆、油菜籽等品种,要适时采取临时收储措施,保持主要粮油品种价格合理。要重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不断创新收储方式,充分调动各方参与托市收购的积极性,保障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的基本收益,确保农民余粮以合理价格出售,逐步形成农民种粮收入合理增长机制,让农民不仅“粮仓满”,更要“钱包鼓”。

二是规范粮食收购市场秩序,形成方便农民售粮服务体系。要建立新型粮食购销服务网络体系,引导和规范各类粮食市场主体收购行为,指导和督促国有粮食企业严格执行收购政策,强化为农服务意识,着力改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要加强粮食收购资格核查,落实粮食企业最高最低库存量制度,防止和打击无序收购行为。粮食收购期间,各级粮食部门要深入一线,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做到理解政策无偏差、执行政策不走样、落实政策不缩水,确保粮食收购市场平稳有序,让政府放心,让农民满意。

三是切实加强储备粮管理,夯实稳定粮食市场的物质基础。要依靠制度建设,不断加强中央储备粮行政管理,提高中央储备粮管理能力和水平。要按照“优先保证口粮安全,同时兼顾其他用粮”的原则,优化储备粮品种结构。各地要在加强地方储备粮管理、完善制度办法、创新购销和轮换机制的同时,择机充实地方粮油储备规模。粮食销区要根据辖区内人口数量和消费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储备粮规模、品种结构和原粮、成品粮比例,继续充实成品粮油应急储备,保障调控市场和应急供应的需要。

粮食生产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粮食安全的国际化战略认知

2016年5月31日国家粮食安全政策专家咨询委员会在北京成立,此机构组成成员来自我国一流院校、研究机构、国家发改委及重点企业的专家学者,这一部级粮食安全咨询机构成立标志着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国际化、专业化、持续化的战略升级,粮食安全国际化已经成为国之共识,粮食安全国际化战略成为世纪性、世界性课题,且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国家的安定与健康发展,可以说没有粮食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可言,对国家粮食安全国际化战略认识的深刻性与具体实践前瞻性,已是迫在眉睫之务。

粮食安全本身就是一个国际化问题。

粮食安全的概念最初源于20世纪70年代。为了应对世界范围的粮食危机,1974年11月,在世界粮食大会上,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1996年11月,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了《罗马宣言》和行动计划,这两份政策性的文件对粮食安全作了更为详尽的解释。2001年,世界粮食大会又再一次修正了粮食安全的概念,增加了无污染无公害的要求。2016年的今天,国际上对粮食安全的认知与理解又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且充分体现出了粮食安全中所蕴含的国际化战略属性。

粮食安全国际化问题在我国历史上一直传承。

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从治国安邦与国计民生两个方面强调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提出了:“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治国之道也”。这种粮食安全国际化问题逐步发展成为“农为政本,食乃民天”的国策。

粮食安全在我国历代中兴文明史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我国文明史进程中的“文景之治”、“昭宣中兴”、“贞观之治”、“开元之治”、“洪武盛世”、“康乾盛世”等,无不是休养生息的大环境下,逐步实现了国内粮食丰、国际粮食安全,从而实现民安国泰的战略产物。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贾谊从粮食安全对成天下功业的重要性角度提出了直观清晰的论调:“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而西汉另一政治家晁错则从民生与国安的角度阐述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蓄)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是从国际化角度充分认识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强调:粮食安全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是国家发展的“定海神针”,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的新战略,“饭碗论”“底线论”“红线论”……,更是从国防安全的角度一针见血地指出: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国家的事就稳得住。

因此,粮食安全国际化战略认识是当下我国粮食安全的重大课题。

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国际化问题

我国粮食安全国际化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而且具有共同属性:不可控、不可测、多米诺性。

1.从市场属性来说。作为WTO背景下的市场参与产品,小麦、大豆、玉米、大米等基础粮食产品,更能体现粮食产品的市场属性与国际属性。客观地讲,中国粮食产品中小麦、稻谷、玉米的确实现了连续十三年连增的生产发展,但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却没有随着产量增产而增强,可喜的一点是中国小麦、大米进口需求在慢慢变小,但不可否认地是:我国小麦、大米、大豆、玉米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一直处在产业链条的最低端,面临着质量改进、模式创新等问题与压力。从世界几大粮食巨头在全球布局区域及产业链条结构战略来看,中国粮食产业受全球市场影响的被动指数为百分之百,中国粮食安全指数深受国际市场影响。

2.从气候变化来说。根据联合国国际气候公约公布的全球气候变化指数分析,全球粮食生产越来越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因为气候变化引起的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是最不可控的。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资料统计,全球每年因气候变化导致的粮食减产最底不少于0.5万亿吨,气候变化虽然引起全球的注意,但不可否认地是这一趋势仍然在逐步变坏,这是全球问题,而不是单一的国家所能解决的问题。

3.从金融属性来说。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活跃,在短短不到五十年的时间内,金融市场几乎涉及到了全球经济的所有要素,粮食期货更是直接地赋予了粮食的金融属性。欧美国家走在前面了,并且掌握了粮食期货的话语权,中国粮食期货发展较晚,对于国际化的期货市场几乎都是被动跟随。粮食的这种金融属性正在逐步并且很现实地影响着中国粮食的产业安全与国防安全,务要重视!

4.从国际局势来说。值得庆幸的是,中国从立国至今的几十年间,赢得了难得的和平发展时期,粮食生产从温饱不能自给的状况,逐步发展成为了自力更生、自给自足,创造了:用不到全球六分之一的土地养活了全球六分之一人口的粮食生产奇迹,这个奇迹得益于中国的稳定。但需要提高警惕地是:世界并不太平,世界上一些不稳定因素正逐步渗入中国,周边及一些大国的不稳定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中国的粮食安全!

以上四个方面是中国粮食安全最直接的国际化问题,需要全球化的眼光,世界性的战略,跨世纪的智慧来面对。

中国粮食安全的国内问题及顽疾

1.土地资源与人口增长矛盾

保持粮食的持续性增长与人口增长及饮食结构优化同步,是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重大问题。截止到2016年底,中国主要口粮实现了可喜的十三年连续增长,但日益突出的土地资源减少问题,正在威胁着粮食产量持续增长的目标,粮食产量增长的步伐正逐步减速,而另外一个问题正在加速来到:《国家粮食安全需求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预测:2020年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95公斤,需求总量57250万吨;国务院粮食白皮书《中国的粮食问题》预测:2030年中国人口达到16亿峰值,按人均占有400公斤计算,总需求量达到64000万吨左右。土地资源减少与人口增加的隐形矛盾将会清晰起来,能不能真正自己养活自己是中国粮食安全无法回避的问题。

2.水资源短缺与土壤质量的恶化

水是生命之源。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当短缺、分布不平衡的国家,且在中国的自然灾害之中水旱灾害也频繁发生,每年春夏中国南方很多地区的洪水灾情,和一些地区的旱情,有时持续时间相当的长,这对粮食增产的挑战是巨大的。今天全国地表水的利用率为总水量的15.9%,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不足40%,结果是平均每产一斤粮食要耗水近一吨,水耗是先进国家的四倍,生产粮食不单纯是对资源的占用,也包括产生的一种浪费现象是非常大的,这无形之中会增加粮食生产的成本,从而影响粮食安全的实现。

另外,农业水资源的供给能力主要取决于水资源总量的增长,以及工业、生活用水等其他竞争性用水的增长状况,通过近十年中国的发展情况来看,农业用水的比例已明显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另外,在中国农村内部,由于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水源工程建设相对滞后,用水过程浪费严重,水资源供求失衡矛盾突出,所以,未来的时期关键是要发展和普及节水型农业技术,加速水利现代化、绿色化,使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使农业用水总量达到峰值并提前减少,率先实现与粮食增产脱钩,这是未来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保护水资源的一个突出问题。

粮食增长不仅仅与耕地的数量相关,还与耕地质量密切相关。中国虽然具湟欢ǔ潭鹊目筛用地,但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突出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可耕地的总体质量是偏差的,耕地土壤的有机质量不足欧洲同类土壤的一半,这就直接影响着中国的粮食生产效率。再加上现在工业化发展、城镇化推进,污染不断在加大,自然环境的变化导致了土壤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以及可耕地的水土污染的问题,导致中国一些粮食产区粮食生产能力不稳,从而影响粮食安全。

3.科技生产与创新能力落后于国际水平

粮食生产的科技能力主要是指:种子技术、增长技术、肥料技术、安全技术等,科技是实现高产、增产、稳产的主要方式,我国粮食生产中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尚处在模仿起步阶段,特别是今天引起激烈争议的“转基因技术”,国内尚没有权威技术来界定。

粮食生产的创新能力主要指:生产模式、管理模式、经营模式三个方面。中国粮食生产模式比较传统,建立在集约生产与经营的管理模式更是无从谈起。城镇化背景下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正处在探索阶段,要真正形成利于粮食增产、利于粮食产业健康发展的新模式,为期尚远。欧美国家的粮食生产新技术与创新性经营模式如何真正有效地植入中国粮食产业中,需要更多地投入人力、财力与智力。

4.中国粮食安全的三大顽疾

(1)粮贱伤农是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粮食安全顽疾之一。

2013年―2015年,中国主粮产量连续大丰收,但这一趋势很难继续。因为连续三年来,尤其是2016年小麦、玉米已跌破成本价,农民出现大面积亏损,这必然使得农民减少种植面积。这些看似不可控制、不可预测的市场无形之手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值得政府高度重视。

(2)粮食安全中的“黄宗羲定律”之变相顽疾。

黄宗羲是我国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他在研究历史时发现,历朝历代的税费改革皆为减轻农民负担而兴起,结果却事与愿违,反而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农民负担最终在减了增、增了减、减了再增的“怪圈”中循环往复。虽然,我国已经取消了粮食税,但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却越来越多,如越来越多地农民被动失去耕地资源,而这些失去的耕地并不是用来生产粮食,而是被变相开发成地产或者工厂等,值得领导者重视。

(3)粮食生产中的“王夫之定律”之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