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范文第1篇

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第三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乌兰浩特一中  王树丽

 

 

一、教学目标及方法

【明确目标、素质要求】

1、知识与技能:

    识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理解:从所有制、分配方式和国家宏观调控三个方面来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运用:结合我国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说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能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从而证实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原理或观点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坚定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的信念,更加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本课的学习,应当使学生树立起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特别是通过对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实现共同富裕,以及社会主义国家有能力对市场经济实行强有力宏观调控等必然性的分析,使学生从理论的高度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重、难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情境问题训练法、案例教学法。

【教    具】:多媒体

【教学时间】: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探究实践:

   李颖家昨天晚上看电视短片《走向世界的东莞经济》时引发了一场争论:奶奶叹息着说:唉,这社会变资本主义喽!爸爸说:您呀,尽不懂瞎说,这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可是两回事。奶奶却说:文革时,就因为把自家的母鸡卖给了邻居,爷爷就被打成了走资派。现在是市场经济、又引进外资,这还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吗?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是名字罢了。    假如你是李颖你站在哪一方呢?你如何说服对方?

        

学生探究、教师引导: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开放性、法制性、竞争性的一般特征。

[讲授新课]

既然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一种手段,那就不存在姓“资”姓“社”的问题,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存在。

(一)市场经济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存在,资本主义可以利用,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

邓小平的论断: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学生探究、教师引导:无论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它们都有共同点,都是市场经济,都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都把市场机制和国家宏观调控紧密结合在一起。

请看两则材料:特区20年、深圳今昔、老照片、入世

 [提问]两则材料和图片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二、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必要性。

1、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2、实行市场经济是我国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需要。

[教师强调]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共有特征,资本主义国家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经营管理方法,社会主义国家都可以借鉴和吸收。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社会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它既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又具有自己的基本特征。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所有制)

基本标志——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在学生阅读课本基础上,可采取谈话法教学。?

教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什么??

学生: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标志。?

教师:这个基本标志是由什么决定的??

学生: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既然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市场经济的运行必然同居于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结合在一起。?

教师:目前,世界上所有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都是以什么为基础??

学生:私有制。?

教师:为什么说我国的市场经济具有独特的特征呢??

学生:我国既要实行市场经济,又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这是前无古人的创举。?

教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有什么重大意义呢??

学生:根据教材回答。?

教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学生: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

教师: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企业,公有制所占比重有所区别,这会不会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什么??

学生:不会。第一,公有制为主体是从全国来说的局部不会决定整体。第二,公有制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竞争力和控制力会进一步得到增强和壮大。

2、社会主义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根本目标。(分配方式)

[学生阅读教材59—60页回答] 有资料显示,近些年来,我国贫富差距拉大,甚至超过了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何认识这一现象?

[教师引导]

原因:

(1)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先富带动后富。

(2)经济条件的千差万别,在价值规律和市场竞争的作用下,社会成员之间出现收入差距是经济发展的自然趋势。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度还不够健全完善。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控。

[案例] 2001年美国GDP增长率第一、二季度分别为1.3%和0.3%,第三季度出现1.1%的负增长,第四季度跌幅超过第三季度,美国经济陷入战后第十次衰退。?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工业生产连续下降,企业破产增加,失业率上升。欧盟对美出口严重下滑,“9·11”事件又冲击到欧洲航空、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其GDP增长率下降到约1.6%,出现了衰退。阿根廷陷入了严重的金融危机,造成了政府更迭,社会不稳。美、日、欧盟经济的衰退,引发了世界经济衰退,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率降至2.4%,大大低于去年的4.8%。?

“世界经济衰退,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原因何在?

 

 

 [学生阅读61页内容并回答]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为什么能够实现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教师引导]学生画课本内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第一步,让学生阅读课文并问其原因。?

第二步,教师总结归纳出三点原因。?

比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异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区别??打出投影由学生完成下表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基础

 

 

生产目的

 

 

发展趋势

 

 

宏观调控力度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自主小结,归纳结构。

[课堂巩固]

选择题

[扩展探究] 材料二:乌兰浩特市区人口18万,地处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南面,紧挨着吉林的白城。这里资源丰富,是内蒙古为数不多的农业区之一,人均耕地大约是10亩。属于我国相对落后的地区经济不发达,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均低于全国水平。

结合所学经济常识知识,分析乌市经济落后原因。

假如你是乌市的市长,你准备如何利用国家政策发展本地经济?

[板书设计]

市场经济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存在

   社会主义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市场经济   我国发展市场     

   的基本特   经济的意义     扩大对外开放

   征                           以公有制为主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国家规划教材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特点

在国家规划教材《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下面简称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充分体会到新教材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思想,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需要的实际出发,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经济

市场是社会生产和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它是和商品经济同时产生和发展的。市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市场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即有形市场。

广义的市场包括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所谓无形市场是指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靠广告、中间商以及其他交易形式,寻找资源或买主,沟通买卖双方实现交换。因为没有固定的场所,所以在这里,买卖或交换的实现过程就是市场。因此,广义的市场就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既联系又有区别。商品经济反映的是人们进行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的一种经济形式。市场经济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资源配置就是指把有限的资源(人力、物力、财力和土地)配置到社会需要的众多领域和部门中去。在市场经济中,社会资源的配置是由市场机制实现的。市场机制就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市场经济机体内的竞争、供求、价格等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

二、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资源配置市场化

资源配置市场化是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主要表现在: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影响市场价格,价格反映资源稀缺程度。

2.企业行为主体化

企业是市场主体,企业的行为应该是市场主体的行为。

3.宏观调控间接化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必需的。但国家一般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是通过各种经济手段和相关政策,来影响价格、利率、汇率、工资等市场信号,从经济利益上引导企业调节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达到宏观调控目标。

4.市场体系完善化

建立健全规范的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有效运作的前提。因此,我们要规范市场行为,加强市场管理,制订市场规划,维护市场运行的正常秩序。

5.市场管理法制化(略)

6.保障制度社会化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搞好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是与商品经济密切连在一起的。因此,它既可以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也可以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相结合可以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是所有制基础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

在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有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有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了占主导地位的公有制经济还有个体所有制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经济,它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现有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结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这是适应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的。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第一,公有制占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只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地位,劳动者的主任翁地位才能得到体现,最大限度地满足劳动者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才能得到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才有了根本保证。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主要目标。

第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中国化 中国市场模式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相结合,从而产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并以此来指导中国新形势下的经济改革和社会主义实践。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内容到形式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探索,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方法。从内容上来研究,主要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框架是否已经形成?是否已经产生了具有特色的中国经济学派?对以上问题笔者在另一文中已经作了的专门研究。在本文中笔者肯定: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中,已经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派,其内容就是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国经济学的产生具有革命性、实践性、科学性和特色性等特点。根据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笔者有必要对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模式(外在形式)作必要的研究。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在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的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面对危机的挑战,仍然保持高速增长,中国奇迹、中国模式(张宇,2008)已经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模式,即中国市场经济模式(以下简称中国市场模式)的形成和特征将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工作。那么,中国市场模式是怎样形成的呢?它具有哪些特征呢?

中国市场模式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这种模式形成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种模式产生的实践基础是改革开放30年的市场化改革实践。

一、中国市场模式的形成和主要内容

中国经济改革目标模式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首先逐步摆脱了计划与市场不相容的传统观念,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理论探索过程。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精辟论断,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模式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根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一系列论述,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主张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国要建立的新的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大明确确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勾画了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经济体制的蓝图和基本框架,这个基本框架就标志着中国市场模式的建立。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将中国市场模式的内容概括为六个方面,在《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书中,将中国市场模式的六个方面内容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这就是:第一,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指导下,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第二,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三,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第四,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第五,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第六,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那么,中国市场模式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呢?

二、中国市场模式形成的基本特征

第一,中国市场模式的形成具有革命性和科学性。中国市场模式的形成过程,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发展的认识过程,就是说,中国市场模式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产生的新的理论成果。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理论,因此,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也具有科学性,因而中国市场模式的形成也具有科学性。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中产生和形成的。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下,中国市场模式也是在改革原有的计划模式中形成的。这是一件崭新的事业。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来访时对邓小平说“像中国这样大规模的改革是任何人都没有尝试过的,世界上还没有别的国家尝试过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因为你们的尝试是一个全新的实验。如果你们成功了,就将从哲学上同时向计划经济国家和市场经济国家提出问题。”当前是中国向世界提问题的时候了,这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世界上只有中国才能把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呢?对这个问题最有说服力的回答就是中国进行了30年的自我改革实践。在这30年的实践中,中国完成了经济体制上的一场深刻的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正如邓小平所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就这个意义来说,中国的市场模式具有革命性。

第二,中国市场模式的形成具有原则性和灵活性。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基本原则,所以走中国特色的经济改革之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出路。在20世纪80年代初,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不变的前提下,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式,允许部分私有制经济作为公有制的补充,开放市场,引进自由竞争机制。打破地区平衡,在公有制以外发展私有制。 如,改革开放初期,东南沿海地区的非国有经济发展较快,并取得了较好的市场效果。据统计,在1994年的工业总产值中,国有经济为30.26%,非国有经济为69.74%,在非国有经济中,集体经济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3.72%,个体经济占12.28%,股份制经济占5.84%,外商和我国港澳台经济占17.9%,这种30%和70%的比重说明,在东南沿海地区,非国有经济已占主体地位。于是,当有人担心非公有制经济的过快发展会影响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时,邓小平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的思想。他说:“我们允许个体经济发展,还允许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独营的企业发展,但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是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总之,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正是这个原则体现了中国建立的市场模式具有原则性和灵活性。

第三,中国市场模式的形成具有开创性和特色性。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大的难题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能否相容的问题,也就是计划和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能否实现“结合”的问题。按照传统的认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矛盾的,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突破认识上的“姓社”、“姓资”的思想禁区,找准西方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共同点,如江泽民指出的那样:“西方市场经济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符合市场一般规律的东西,毫无疑问,我们要积极学习和借鉴,这是共同点;但西方市场经济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搞的,我们的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搞的,这是不同点,而我们的创造性和特色也就体现在这里。”可见,找到西方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共同点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就这个意义而言,中国市场模式找到了二者的共同点,因而其形成具有创造性的特征。

在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中,邓小平以政治家的胆识和勇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改革和创新。他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尽量避免走极端,以中庸之道为圭臬,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使中国经济持续30多年快速增长。这种“不走极端,走中庸”的思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矛盾同一性的原理,又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在建设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过程中,胡锦涛总书记又提出了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可见,中华民族的包容、求同,尤其是社会主义制度对市场经济的包容、求同的品格,是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尤其是西方搞市场经济的国家是绝对不会包容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只有中华民族才能做到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独立的民族风格的模式。对此,邓小平早就肯定到了这一点。他说:“中华民族不是低能的民族,这一点是肯定的。”就这个意义来说,中国市场模式的形成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

第四,中国市场模式具有宏观调控的主导性和有效性。中国建立的市场模式,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就是说,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当市场机制失灵时,政府的调控会及时和有效。目前,世界上在搞市场经济的国家中,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是不受政府干预和调控的。“自从凯恩斯主义产生以后,在西方发达国家就根本不存在什么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也就是说,西方市场经济也不是完全自由的,也有国家干预的成分。在中国市场模式下的宏观调控之所以及时和有效,是因为中国的市场经济一开始,就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运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调控是可控的、易控的、能控的,因而具有政府主导性的特点,这种调控在国家遇到重大突发事件和经济危机时,效果是明显有效的,因而具有有效性。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公有制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过程和确立

1978年12月18日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人们的思想解放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经济理论研究也趋于活跃。在这个时期,经济学界开展了多方面的大讨论,出现了改革国家所有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念主张。但当时“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观点还占统治地位,经济理论的整体突破还没有完成,代表者有李震中和姚耐的“计划经济说”:还有的学者认为商品经济子虚乌有,代表者有张理智;正因如此,1978年之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肯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这就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最大的,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和基础。

从1992年开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和实践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以1992年“南方讲话”为标志,“三个有利于”观点的提出,进一步解放了人们思想,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取得长足的进展。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精辟论断,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人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由此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作为经济机制,它的基本特点或内在要求,就在于通过运行的自主性、平等性、竞争性和有效性来配置资源。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它强调的是在社会主义经济下发展市场经济,而不是说市场经济本身具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性质的区分。市场经济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不同利益关系决定的一种经济形式,它有自身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市场经济的共性或一般性;而不同的社会制度条件,使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表现为市场经济在不同社会条件下的特殊性。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必然受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制约和影响,从而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呈现独特的基本特征。

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从到现在六十年来的切身体验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历史结论”,“社会主义革命已经使我国大大缩短了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而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在于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问题实际上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问题。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方向的根本保证。生产资料为谁所有,谁就可以支配财富为谁的利益生产。恩格斯认为“如果说财富包含了对人的支配,那它主要地,几乎完全地是依靠和通过对物的支配来进行对人的支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生产关系的重要基础。如果在理论上淡化公有制,在实践中不坚持公有制这个基础,社会主义就将成为一句空话。当然,在现阶段,“公有制为主体”要摒弃越大越公越纯越好的观念。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经济中的公有成分等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仅要体现在数量上,更重要的是质量上具有竞争力、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非公有制经济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低,发展又很不平衡,客观上要求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而且,非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如产权清晰、机制灵活、适应性强,能在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必须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有更大更健康的发展,使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以计划指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传统观念认为,社会主义是公有制、计划经济;资本主义是私有制、市场经济。因此,我国在1956~1978年间,一直把非公有制、市场经济视为异己力量,对之进行排斥打击。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事实上,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短短的20多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多年来,我国经济平均增长率9.5%,高于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速,也高于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创造的世界历史奇迹。

计划和市场具有各自的优势和长处,也有各自的局限和短处。计划调节的优势范围主要在宏观领域,能有效地对经济总量进行控制,但对微观经济活动难以发挥有效的调节作用;市场调节的优势范围主要在微观领域。能有效地激发经济主体的活力,但对经济总量的平衡、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等的调节显得无能为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确切地证明,克服市场经济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的根本手段,就是计划,而不是不能与计划相提并论的宏观调控。只要社会主义不以盲目无序的市场经济为追求,那就不能不要计划。只要摒弃计划,不论市场体系多么发达,市场机制怎样健全,市场经济就总是脱不了盲目与无政府状态,因为它只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脱离计划的市场经济,是没有资格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市场与计划各有其客观上的地位和作用范围;前者是基础性的,后者是全局性和方向性的。这两者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必定发生的合理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与计划互为补充,互为依赖;(2)市场以计划为指导,计划以价值规律为基础,二者相互渗透;(3)微观经济活动靠市场。宏观经济活动靠计划。上述关系或关系类型,既不具有相互对立与否定的性质,也不具有先后继起性。这些关系,构成了市场与计划关系的内涵。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在宏观计划的主导之下把宏观计划与市场机制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企业的眼前的、局部的利益与国家的长远的、整体的利益结合起来,并使前者服从于后者。那种认为市场机制是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只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就能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即使需要有计划也只是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才让其发挥补充的作用,从而把市场凌驾于计划之上的看法,从根本上否认了计划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抹杀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

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

四、以达到全民的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与资本主义的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必须形成生产无政府状态,两极分化,需求不足,周期性经济危机。失业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伴侣和必要条件。

达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和最基本的追求,因而也必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用“最终”来说明“共同富裕”的时段性和目的性。市场经济能够促进生产力更快发展,有利于增加财富,有利于共同富裕,同时必然带来两极分化,而不是共同富裕。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社会贫富差距拉大,以致从某种文化的事实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市场经济目前显现出来的功能和作用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还具有相似性。严格和彻底意义上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具有共同富裕的内在特征,并能实现它。能够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市场经济真正充分地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因而也是它区别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所在。

实现我国市场经济成为达到共同富裕的市场经济的思维有两种:一是用社会主义原则改造市场经济本身,如增强和扩大公有制经济,防止私有化和私有制经济的蔓延;启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市场机制、计划机制,使二者相协调,追求全社会成员根本利益。二是市场经济外部采取措施,如运用完善的税收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减缓和减小贫富差距,防止两极分化。

除上述之外,我国现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在这个大家庭中农民是占有绝大多数的。因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尤其要关注农民,农民作为市场主体远比其它任何市场主体都大。发展市场经济使人民共同富裕,其重点、难点和核心就是使农民逐步富裕。从我国实际出发,使农民通过市场经济走向富裕,根本在于如下两点:坚持发展乡镇企业,使自然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以发达的交通、通讯和社会化流通体系,把浩如海水而又分散的农民同整个国民经济联结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五、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政治保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当前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现在全国人民正在努力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领导经济建设就是党的中心任务。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济转轨;市场;改革

伴随着许多前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的市场化改革,经济转轨日益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经济转轨过程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由此给世界经济局势带来的巨大影响,使得对经济转轨的效率和趋势的研究,不仅是转轨国家所关心的,也是国际组织和其他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十分关注的课题。

从实践过程看,各个转轨国家结合不同的起始条件选择不同的转轨方式和转轨途径,并在过去数十年中呈现出了不同的转轨绩效,这就为开展和进行经济转轨的国际比较提出了现实的理论和政策需要,同时也为比较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在诸多转轨国家中,中国无疑是最耀眼的一个。与实行激进式或休克式改革路径的其他转轨国家相比较,中国的渐进式改革由于比较平稳地实现了经济体制的转轨,从而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历史性的成就。但目前,要进一步推进改革,中国面临着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一方面,改革中的深层次矛盾、结构性矛盾已暴露出来,并越来越突出地制约着改革的进程;另一方面,中国加入WTO,从外部对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和进程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动力和压力。在新的形势下,要正确判断和准确把握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理清改革思路,不仅需要总结中国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而且需要总结和借鉴其他转轨国家的经验,尤其是采取不同转轨方式的转轨国家的经验教训。这种总结与比较对中国和其他转轨国家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完善新体制,进而寻求更有效率的改革路径,促进各个转轨国家社会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中国经济转轨的历程回顾

从1979年至今,中国经济发展的主题,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转轨,即从传统的、封闭的自然经济向现代化、开放化的市场经济转轨。20年的经济转轨是一个多层面的历史过程,其先导是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转轨,其主体或实质,是由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变。围绕这一主体,整个经济转轨可以分解为经济体制转轨与经济增长方式转轨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好比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共同推动着中国经济转轨进程的不断前进。

20余年的经济转轨过程总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84年,这是经济转轨的准备阶段。其间分别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转轨的任务,经济工作将以调整为主,改革为辅,从而为下一阶段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准备了先决条件;

第二阶段:1985―1988年,这是经济转轨的起步阶段。其间,经济体制改革上升为主导,经济体制转轨全面启动,并在过程中出现宏观失控等问题,从而埋下了经济转轨出现局部与暂时逆转的隐患;

第三阶段:1989―1991年,这一阶段中经济转轨遭遇严重挫折,甚至出现局部逆转和倒退现象,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都呈现收缩态势,经济状态较为低迷;

第四阶段:1992年至今,这一阶段是经济转轨全面推进的时期,经济体制改革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轨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伴随着知识经济战略的提出与政府机构改革的全面实施,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体制的转变逐渐进入关键时期。

二、中国经济转轨的过程与特征

1.经济体制的转轨

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核心是要从传统单一的行政指令型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轨道,即由行政指令型资源配置机制过渡到由市场起基础性作用的资源配置机制。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经济体制转轨虽已取得很大的成就,但离理想目标还差得很远。

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历史起点是传统的高度集中统一的指令型计划经济体制。经过20多年的改革,这一体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经济体制已经成为典型的计划与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并存的“双轨型”经济体制。但是计划手段的作用范围与力度在逐渐缩减,市场手段的作用范围与力度则在与日俱增。计划手段在宏观经济运行与中长期经济运行及调节中发挥主导作用,市场手段在微观经济运行与即时经济调节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据估算,目前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在45.0%左右,接近了美国55.6%、英国50.4%、德国 50.6%、法国47.0%以及日本46.6%的水平。这是保守估计,另有学者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实际已经达到60.0%左右的水平。1996年以后,市场因素进一步成长,已经达到了成为资源配置主体机制的临界点。其标志是:

(1)作为传统计划经济存在性的重要依据和特征的物品短缺现象基本消失,作为市场经济体制重要运作基础的买方市场格局已逐步形成。据国家商业信息中心对601种主要商品供求状况的排队分析,从1998年开始国内市场上供过于求或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已经达100%。短缺现象第一次在统计意义上消失,中国经济开始由供给约束型向市场约束型转变。短缺现象的消失既是市场经济体制存在和作用的前提与基本条件,也是市场体制因素的成长和作用已达到相当程度的标志。

(2)市场价格机制已成为占支配地位的价格形式。在资源配置的直接手段中,市场价格机制已经牢牢占据支配地位。国家实行计划价格的生产资料种类正在逐步减少。与此同时,劳动力、资本等要素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一些论者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转轨道路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渐进主义”、“增量主义”、“体制外成长”等观点。这些概括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转轨道路的特征,但又有各自的片面与不足之处。“渐进主义”说揭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转轨的长期性、探索性,但主要涉及改革与转轨的动态过程特征,而没有揭示这一过程的制度变迁的特征。“增量主义”说与“体制外成长”说揭示了新的经济体制因素成长过程的特色,却又未能揭示旧的体制因素是如何退化与削弱的;揭示了改革与转轨的时序性、递进性,又却未揭示新旧体制因素是如何此消彼长的。因此,总体来说都是不确切的,都未能从理论上抽象概括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转轨道路全部特征。这是因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转轨道路兼具多种特征,是一个具有综合性特色的制度变迁过程。从改革与转轨的动态过程来看,一方面具有长期性、探索性、循序渐进性,另一方面有时也具有激进与快速推进的性质,如1988年的价格改革。从改革与转轨的时序设计来看,既有零碎的、步骤依赖性的增量主义特征,如财税制度改革,也有基于理性分析和选择实施一揽子改革方案的理性主义特征,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案。从新旧体制因素的消长关系与过程上看,既有新体制因素从原体制外逐渐产生和发展的“体制外成长”特征,也有通过改革旧体制,在旧体制基础上成长出新体制因素的“体制内演变”特征。这么多纷繁复杂的因素交织在一起,也就决定了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是简单一句话、一个概念就能说得清的。

2.经济增长方式的转轨

相对于经济体制的转轨来说,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不很起眼的、悄悄发生的过程。最早比较系统地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是在1981年召开的全国人大五届四次会议上,这次会议提出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济建设十条方针,这十条建设方针的实质就是要寻找一条经济效益较好、速度适中、结构较合理、人民所得实惠较多的经济建设新路子,从而改变传统的那种高积累、高速度、低效益、低消费的外延投入型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但真正将经济体制转变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并提,同时上升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高度的却是在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上。近几年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知识经济战略,则进一步赋予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一定的战略意义与长远意义。

虽然20多年来经济增长方式总体上滞后于经济体制转轨,但是,在经济体制转轨的带动下,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轨已在一些重大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1)在经济增长的动态模式方面,初步改变了原有的大起大落甚至负增长的格局,而代替以相对平衡的小幅波动格局。建国后前30年经济增长的波动一直呈现的是一种频率高、波幅大、造成的损失大的态势。仅1957―1977年间,经济增长就出现了5次波动,平均4年一次,且波动幅度较大,其中有三次波动(1957―1961年以及1969―1972年,1975―1976年)都出现了负增长。尤其是1957―1961年间,波幅高达51%,甚至已经超过了1929―1933年资本主义大危机的波幅。这种频繁、剧烈的经济波动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也是巨大的。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运动模式逐渐发生了较大变化,经济增长日益呈现出小幅波动的特征,真正既有统计意义、又具有社会经济意义的波动只有两次,即 1978―1991年和1992―1998年间的两个起落。可见,这20多年间,经济增长的波动总体上说不仅频率较低,而且波差较小,更没有出现负增长的情况。

(2)在经济增长的动因格局方面,已经初步改变了原有的主要依靠劳动力、资本等要素投入的外延型、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制度变迁、技术进步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日益加大,内涵式、集约式经济增长方式初具雏形。建国后的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有形要素的大量投入来驱动的。1957―1978年间,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分别为49%和31%,技术进步的贡献仅占20%。中国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粗放型、外延型特征。20多年来,经济体制的变化为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体制变迁与技术进步日益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据计算,1979―1988年的10年间,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降为24%,劳动力投入的贡献降为23%,技术进步、制度变迁等因素的贡献则升至53%。1989―1997年间,由于制度变迁带来的对经济增长的边际驱动力的下降,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人的贡献份额又略有上升,分别达到26%和27%,与此相对应,这一时期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的贡献份额下降到47%。但总体上来说,2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已经开始改变以外延性要素投入为主要驱动力的格局,经济增长方式逐渐向内涵型、集约型方向转变。

(3)在经济增长的结构格局方面,开始摆脱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逐步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变。建国后的30年间,中国经济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在生产力方面,传统生产技术与现代生产技术并存;在经济形式方面,商品经济成分与自然经济成分并存。1956年以后,整个经济甚至一度退化到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79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战略的逐步实施,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日益成熟,并开始向一元的现代经济转变。这一历史性转变的基本线索是:首先,农村改革催发了农村经济中长期被压抑的生产力,农村经济得以迅速增长,从而为二元经济结构的成熟和转化提供了基础与原动力;随后,农村经济产出水平的提高与市场的扩大从两个方面同时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则促进了城市工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最后,近些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直接推动了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化。

三、中国经济转轨的基本经验与教训

1. 基本经验

其他转轨国家相比较,中国的转轨绩效是举世公认的。二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封闭半封闭变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传统僵化的经济体制,使整个国家面貌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目前,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转轨国家,改革的进程都处在十分关键的时期。研究和总结中国改革20多年来的历史经验,无论是对中国下一步的改革进程,还是对总结和比较世界各国经济转轨的历史进程,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转轨的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待:

(1)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经济转轨的方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适应于新的历史条件的挑战而进行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因此,中国的改革既不是搞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也不是搞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而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方法论的指导下,不唯书,不唯上,坚持根据中国国情,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发展道路。在经济转轨中,中国坚持吸收、借鉴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经验和文明成果,而不管其意识形态如何。

(2)重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人类经济活动的实践已经证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市场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多方面的优势性。自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中国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质和核心内容,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实践在中国是采取渐进的方式逐步展开的,这就避免了矛盾的过度激化。目前,企业改革方面,突出企业独立市场主体地位的现代企业制度也基本建立;物价方面,大多数商品的价格已经放开,商品的市场化程度很高;要素流动方面,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等各类要素市场已经开始起步,有的已初具规模。一句话,中国的市场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日益明显地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应当说,在中国持续多年的经济增长奇迹中,市场的作用功不可没。

(3)坚持微观基础的重塑与宏观调控体系的建设相结合。有效的宏观调控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的改革实践证明,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根本转变政府的职能及管理手段,是中国经济转轨中最具实质性的变革之一。在转轨过程中,中央政府实行简政放权,把一部分权利放给地方、企业和市场。在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中,实行政企分开,打破平均主义,为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同时,积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宏观调控体系。如,加强财税体制改革,实行中央与地方分税制,调动各级政府理财的积极性。通过税制改革,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同时逐步由计划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变。改革金融体制,强化中央银行维护币值稳定和金融监管的职能,确立强有力的中央银行调控体系,建立多元化银行体系,引导非银行金融机构稳健发展,实行专业银行商业化,完善和规范金融市场等。九十年代中后期中国经济波动的成功平抑充分说明,根据具体国情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宏观调控体系对促进转轨进程中的经济社会稳定来讲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4) 积极推进所有制结构改革。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在转轨进程中,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调整所有制关系开始的。农村土地制度及分配制度的成功改革,促进了城市企业制度的改革,并为非国有经济尤其是非公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所有制改革促进了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塑造了多元化的市场机制,强化了市场法制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在某种意义上,所有制改革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

(5)正确处理改革、稳定和发展的关系。这是中国经济体制转轨顺利进行并取得显著成绩的又一条重要经验。在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中国的经济转轨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目的,以改革为动力,以稳定为保证,以提高人民根本利益为最终落脚点。在实践中,把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社会的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在政治、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稳定,从而顺利推进了经济增长和体制转轨,并保持了社会稳定的大局。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实践反复证明,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是解决中国现阶段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保证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的关键。

2. 历史教训

中国的转轨,成绩是主要的,但在如此之大的一个国家进行范围如此之广的改革,出现问题是难免的,也是很正常的。目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贫富差距日益拉大。根据世界银行报告,1979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历了两个收入差距扩大的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85-1993年,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低语部分价格开放后的工业品价格涨幅,城乡贸易条件恶化,基尼系数从1980年的0.1上升到1993年的0.42,成了同期世界上基尼系数上升最快的国家之一(世界银行,2003)。第二个时期是1997年到2000年,由于这一时期部分开放了农产品价格,再加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直到2000年后才有所缓和。据中国国家税务部门测算,目前我国基尼系数已达到0.39,接近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如果考虑到现有调查样本中有些城镇特高收入户不在统计范围,则我国的基尼系数可能已超过0.4的水平。另据2004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成果估算,中国基尼系数已达到0.457。

(2)地区差距持续拉大。中国改革开放过程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社会分化和地区分化,该问题也一直是转轨经济学家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分析包括:对投资倾斜、乡镇企业发展的地区差异、财政分权改革的影响、开放次序和市场化程度差异等方面的研究(魏后凯,1992,1997;林毅夫、蔡、李周,1998;Raiser,1998;胡鞍钢、王绍文,1999;Demurger,2001)。尽管从资源禀赋和地区分布来看,地区差距有改革因素之外的客观原因,但转轨改革无疑在特定程度上加剧了地区分化,导致地区发展出现非均衡。从经济总量上看,1980到2003年,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从50%增加到59%,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则相应下降。1980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GDP 总量占全国GDP 总量的比重之比为50.2:29.72:20.04,1990年则变为51.50:28.26:20.24,到2000年该比例更是扩大为58.86:24.58:16.56。另据联合国最新资料,在《2002年人类发展报告》中,1975年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为0.522,2000年提高至0.726。虽说没有一个省、区的人类发展指数属于低人类发展水平组(联合国全球低人类发展水平线是0.5),但彼此之间的指数跨度却日益加大,目前上海最高,为0.89793,最低,仅为0.59211,二者之间相差达30%。

(3)政府改革进展不畅。尽管二十多年的经济转轨中,政府职能的转变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并成为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原动力之一,但不可否认,强政府特征依旧是中国一大特色。转轨经济中的政府管制和权力资本化问题,是转轨经济的最大敌人,尽管在民主政体和发达国家也存在寻租行为和政治腐败,但对于转轨经济而言,这一问题更加突出。这是由于转轨经济的起点是高度集权的计划体制,而传统社会主义遗留的对权力的崇拜和服从,扭曲了民主和自由的追求,使得目标最终变成了手段。因此可以说,随着经济转轨进程的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的深层改革势在必行。

作者单位:平顶山学院

参 考 文 献

[1]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3,3:77-79.

[2]杨开忠,陶然,刘明兴.解除管制、分权与中国经济转轨[J].中国社会科学,2003,3:23-26.

[3]易纲,林明.理解中国经济增长[J].中国社会科学,2003,2: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