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利与弊

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利与弊

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利与弊

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利与弊范文第1篇

社会热点

我们从媒体可知,学生玩游戏出现种种不良现象,甚至引发种种社会问题,如湖北一名16岁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竟半夜持刀砍伤母亲,抢走8000元;贵州一名21岁男子因网游账号被盗杀人,庭审称不后悔;四川合江一名20岁的青年,在网吧玩网络游戏后,回家将熟睡中的父亲砍成重伤等。

信息技术教育≠技术教学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重技术的课程,但是除了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外,也要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三者是平衡发展的,缺一不可。本节课除了传授博客交流、熟练搜索信息外,在师生平等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游戏,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课堂现状

学生对信息技术课表面上看兴趣盎然,但不少学生一到机房就痴迷游戏,对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置之不理。低中高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玩网游的现象。

基于以上对社会现象、课程教育现象和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我们的团队选择了这节看似简单、其实不简单的信息技术课。本节课有三难:一难,没有作品生成;二难,思辨能力要求高;三难,对师生要求高。

教材分析

该教学内容选自广东省中山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编写的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五课《博客上的交流》。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了《搜索网上信息》、《网络与生活》、《QQ空间》等内容,这些已知内容为本课时的知识与技能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用搜索引擎搜索信息,并作简单整理;能够使用博客发表日志和评论;了解网络游戏的利与弊。

过程与方法:关于网络游戏引发分歧,进行辩论,博客发表观点,制作倡议书,形成健康网游的共识;通过网络搜索信息,了解网络游戏的利与弊;通过开展辩论活动,明辨网游是非;通过博客交流,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发表观点;通过制作倡议书,形成绿色健康网游的共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搜索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通过辩论活动,培养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能够正确对待网络游戏,了解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体会信息技术的作用,感受信息技术魅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网络搜索信息;利用博客发表日志和发表评论。

难点:通过网络搜索信息;辩论时的语言组织和表述;博客发表日志和发表评论。

教学媒体

(1)平台开发环境:Apache、PHP、Mysql。

(2)平台开发技术:PHP脚本、HTML代码、Javascript脚本。

(3)系统核心模块:倡议书、评一评。

(4)应用媒体: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自主开发的学习平台。

教学方法

本课的教学线索包括:技术线: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加工信息—交流信息;方法线:提出观点—搜集资料—辩论思考—提出建议;德育线:道德情感—道德认识—道德行为—道德意志。

教学过程

环节一:谈话导入,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都有玩网游的经历。那到底好还是不好呢?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对网游存在争议,引入本课主题。)

师:今天咱们一起探究网游是是非非。我们先来看段视频,看看别人怎么说?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谈话,视频导入,提出网游的利弊,明确本课时探究的问题。

环节二:思辨结合,探究问题

提出辩论

师:网络游戏争议不断,有的人爱它,爱到天昏地暗,因为它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有的人恨它,恨之入骨,因为他毒害青少年;事实,不说不明;道理,不辩不清。今天咱们以辩论的形式来了解网络游戏的利与弊。

师:赞成正方观点的同学举举手。赞成反方观点的同学举举手。咱们现场分组,交换位置,赞同正方观点的同学坐在老师右边,赞同反方观点的同学坐在老师左边。

正反双方势均力敌,小声讨论。

设计意图:提出辩论主题,并根据正反方观点进行分组,为辩论做好准备。

任务一:搜索信息

师:为了使辩论更有效,我们通过网络搜素信息。

教师出示PPT,说明搜索操作步骤。

学生搜集基本观点、相关的事例、数据等能够说服别人的资料,来证明自己和反驳对方的观点。

设计意图:搜索相关事例、数据信息,对网游利、弊有了进一步深入了解和感受,为辩论顺利开展做准备。

任务二:辩论

师:我们一起看看辩论要求。(出示PPT)

(①辩论时间5分钟;②双方可轮流发言,也可连续辩驳对方;③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说服对方的一方胜;④辩论结束后,评出辩论赛“优秀辩手”。)

师:辩论现在开始,首先由正方发言。

生1:我认为网络游戏利大于弊,因为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话音未落)

生2:我不同意,我认为网游弊大于利,难道你没有看到多少沉迷网游的学生,荒废学业?

正反双方就网游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展开激烈辩论。

师:我们的辩论告一段落,在辩论过程中,同学们非常踊跃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胜负难料,咱们听听双方辩论总结。

正反双方各抒己见,总结网游利弊。

设计意图:思辨结合,通过语言碰撞,制造情感冲突,深入探究网游利弊关系,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网络游戏利与弊。

环节三:制作倡议书,解决问题

任务三:博客交流

师:时间有限,很多同学们还没有来得及表达自己的观点,今天老师提供一个网络交流的平台,创建了我们的班级博客。咱们利用博客来交流。同学们先浏览课本21页,第五课,博客上的交流。

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学习如何登录博客、发表日志及评论。

师:打开自学网站。我们通过博客发表日志及评论。

学生登录博客,对网游是非发表观点及评论。

设计意图:提供网络平台,学生通过自学网站学习博客,并发表日志、评论,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进一步探究网游的利与弊。

任务四:制作倡议书

师:网络游戏有利,也有弊,那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去弊存利。关键在于把握度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共同来制作一份倡议书。

学生进入自学网站,制作倡议书。

设计意图:基于辩论、博客交流,形成健康网游的共识,倡导学生提高辨别网游是非的能力,绿色网游。

环节四:总结评价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网络是非引起的争议,一步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我们形成了共识,制作了一份倡议书。

学生参照评价表,对本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评价,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教师进行知识回馈并总结。

依据教学环节的构思设计,提供本课时教学网站,并分为五个模块。

首页:通过动画的形式,形象地让学生了解本课的教学内容。

网游利弊:提供网络游戏利弊的观点。

博客交流:提供网络平台,学生通过自学网站学习博客,并发表日志、评论,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进程中,进一步探究网游的利与弊。

倡议书:提供平台,学生形成健康网游的共识,在倡议书中发表可行建议。

评一评:通过学习评价,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教师进行知识回馈并总结。

教学反思

综观整个教学设计,始终贯穿一条现实性、活动性、思考性与趣味性的主线,力图体现教与学的统一,主体与主导的统一,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三维目标的统一。本节课的教学方式主要有几方面的特点。

(1)本节课有别于传统信息技术课,整节课围绕网游是非进行德育渗透,通过辩论、博客交流、制作倡议书,让学生自我思考和自我教育。

(2)笔者前期调查了解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爱玩网游,危害不知;甄别信息,能力薄弱;语言组织,有待加强;思辨能力,逻辑不清。以此确定本课时的三维目标。

(3)本课的板书是通过师生平等的对话、思维的碰撞、共同构建课堂的结晶,并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层次分明,架构清晰,重点突出。

(4)本课围绕三条教学线索进行教学,技术线(知识与技能),方法线(过程与方法),德育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整个教学环节分为三个环节:提出问题,激发思考;探究问题,辨析利弊;解决问题,达成共识。

本课教学内容跨度大,上完这节课后,笔者做了一些思考,教学过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1)辩论过程中由于时间限制,部分学生欲言又止,可结合班会课,进一步深入讨论。

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利与弊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在线教育 互联网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绍兴市教育科学规划2016研究课题“‘互联网+’背景下O2O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综合布线》课程为例”的成果(项目编号:SGJ16008,主持人:郑建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22-01

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提出“互联网+”概念后,“互联网+”迅速成为网络热词,各行各业基于“互联网+”的运用及改革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展开,在这一背景下,笔者在基于“互联网+”思维下对高职教学模式做了一些改革探索。把“互联网+”思维应用于高职教学,要求我们高职教师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采用新的思路,更加高效的进行教与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用互联网思维思考高职教育的教与学。

一、基于“互联网+”的高职教学探索实践

笔者在本校的《综合布线》课程的教学中做了一些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方式的改革尝试,利用互联网把课堂教学拓展延伸到课外,把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相结合,把高职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采用学生比较喜欢的教学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互联网+”前沿资讯

在2015年“职业教育活动周”中总理也提出要促进现代职业教育的加快发展,拓宽学习通道,高职教育有其本身的比如以市场为导向、与最新前沿技术紧密结合等特点,这些特点要求我们的高职学生不能局限于课堂上的知识,更要时刻关注专业的最新发展技术与趋势,而互联网恰好是能满足这一要求的最佳工具。让学生盲目的在浩瀚的网络里寻找也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搭建了基于wordpress程序的综合布线网站,该网站不仅能从互联网上自动采集综合布线相关的前沿资讯,让学生在了解最新技术的同时,可以在资讯页面上发表评论,而且开设了答疑频道,不仅老师可以答疑学生的提问,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后期的发展设想是引入学长与学弟的交流,甚至是企业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2.“互联网+”学习

现在的高职学生热衷于移动应用产品,有个性化的学习要求,有较强的信息接受能力,比较喜欢图片、声音和视频内容,有较多的碎片化学习时间,如何让学生利用起这些时间并且采用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是值得探讨的话题。微信是每位学生手机端必装的APP,学生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微信上,因此笔者尝试注册了综合布线的微信公众号,让学生用微信订阅上公众号,采用微信推送的方式,整理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学习内容,配上图片、视频展示给学生,学生在课余的时间里,利用一些碎片化时间,可以像看新闻一样阅读我们公众号里的内容。

3.“互联网+”调研

笔者所在的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要求教学老师每学期期中需要向学生做一项调研,要求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课堂教学做一个反馈。教学老师设一般计好调研问题打印出来发给学生,学生填写后回收做统计分析工作,这样的方式费时费力,笔者的做法是利用问卷网(),直接在网上生成调研问卷,再把问卷生成二维码,之后只需要把二维码图片发给学生,学生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跳转到问卷,学生在手机上就可以填写调研内容提交,学生提交后问卷网后台直接有数据的分析显示,不仅节省了材料还省去了很多工作,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调研方式,学生也乐于认真参与。

4.“互联网+”作业

作业是教师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学生的重要学习过程,传统的作业模式有一个明显的弊端是作业抄袭,因为传统纸质作业题目单一,无法避免学生抄袭,但是基于互联网+的作业模式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一弊端,基于互联网+的在线作业可以设计一个题库,每个学生的作业随机从题库里抽取,每位学生的作业都是不一样的,这样很好的避免了学生的作业都是同一个模板下的产物这个问题。另外,“互联网+”作业系统后台可以直接显示哪些学生做了作业,做一项作业所花费的时间,便于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5.“互联网+”考试

传统考试方式为纸质笔试考试,一般高职院校采用的都是这种考试方式,传统的考试方式存在几个弊端:第一,因为所有学生试卷是一致,无法避免作弊;第二,教师批卷工作量大,也较难保证批卷的公平公正;第三,无法节约学校的考试成本。笔者尝试在学校服务器上安装了一套在线考试系统,通过该考试系统,每个学生的考试试题都是随机从题库抽取,每位学生的试卷都是不一样的,从而避免了作弊行为,考试系统能自己批改客观题,大大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基于互联网的考试也大大减少了考试成本。

二、基于互联网+高职教学方式的实现

1.前沿资讯站的建设

考虑到安全性、便捷性,我们的网站采用了基于PHP+MySql的wordpress程序,该程序可以在https:///上下载获取,在学校服务器上安装PHP环境及MySql数据库后就可以安装wordpress程序,也可以在支持PHP+MySql的虚拟主机上安装实现。

2.微信公众号的开通

腾讯的微信公众号可以以个人身份申请,直接从https:///注册,而且是免费的,在获取公众号帐号后,就可以生成公众号的二维码让学生扫描关注公众号,在公众号后台可以编辑、推送内容。

3.作业系统和考试系统的建设

作业系统和考试系统可以使用同一个软件系统,区别在于题库的设计,笔者所用的系统是一套二次开发的系统,可以导入学生的信息、各类题型的题库。目前网上提供免费在线考试系统的也不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

三、基于互联网+高职教学方式需解决的问题

1.需要学校的支持

现阶段学校一般要留存纸质考试试卷3年以上,而在线考试的电子稿能否获得学校认可是一个问题,这就学校需要转变观念,勇于创新。

2.平台的统一

目前使用的系统比较多,操作相对比较复杂,不能很好的推广使用,如果能把多个系统统一到微信平台上,将大大增加便捷性,也是笔者努力的方向。

3.系统的安全性问题

随着网络系统逐渐复杂和庞大,特别是网络攻击和破坏行为的日益普遍和多样,网络安全性面临严峻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彭艺娟.“互联网+”背景下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路径探究[J].成人教育.2016(05)

[2]黄美娇.“互联网+教育”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变化与挑战 [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02)

[3]李先达.“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教师角色[J].教师发展. 2016(01)

[4]刘露露.互联网+概念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研究[J].探索・实践.2016(02)

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利与弊范文第3篇

(武汉工程大学 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摘 要:计算机软件在大学物理实验中的应用是物理教学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改革和尝试。在实践的过程当中,计算机软件应用对于学生学好大学物理实验这门课程以及学生自身的成长各有利弊。在本篇文章中,作者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对这些利弊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够引起一线老师们的注意,发挥计算机软件的长处,抑制其弊端,真正发挥出现代科技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计算机软件;大学物理实验;利弊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003-02

计算机作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代表产物,标志着人类从此进入到了信息时代。自从计算机诞生以来,其方便、准确和快捷的特点使其本身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当中。在最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当中,教育工作者们逐渐发现,计算机软件的引入一方面使得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方便准确和交流方便,为教学模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而另一方面,由于计算机软件的引入,老师们开始变得懒惰,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思路开始模糊,并且学生们用于思考的时间在不断缩短,使得教学开始走向了一个令人生畏的方向。以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为例,我们在在下面的文章中,对计算机软件引入的利与弊开始进行剖析。

1 计算机软件为大学物理实验总结带来的益处

计算机软件在越来越多的场合得到应用已经成为了一个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必然,并且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成功进入了各学科的教学一线。从个学科教学目前已经发展到了实验课程。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中,用计算机软件技术来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果的讨论以及实验范围的扩大,都成为计算机软件在这一领域的强项。

1.1 实验数据的处理

大学物理实验往往有很多的数据需要处理,在传统的教学和实验过程中,通过铅笔在白纸上进行计算的模式下,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并且人工计算太多的数据容易产生错误,并且碰到开方或者计算对数时使人们陷入到无奈当中,有时候即使运用科学计算器也于事无补。例如,大学物理中有一个关于液体粘度的测定用是落球法,需要用到一个直径在一毫米以下的金属小球放入到乘有某种液体的柱状玻璃容器当中,用秒表测出已定刻度线之间小球运动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球运动的速度,然后根据小球受到的阻力来计算出液体的粘度。这个实验通常要做4—5组的实验来求取一个平均值,那么在取平均值时就有了几个不同的数值平均,第一是在放大镜下测量小球的直径,然后取一个平均值,第二是下落时间的平均值,第三个是直接每一个小球在液体中运行的速度平均值,第四个是分别用四个小球测出速度并且计算出粘度再求取粘度的平均值。至于各种方法的合理性,我们通过人工的计算往往是很难得出来结论的,但是,如果引入计算机软件以后,可以通过简单地每一组数据输入进去,然后选择所需要的结果,关于每一组方法所得到的误差就能够被估计出来,选择误差最小的计算方法,能够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再者,如果我们要分析小球下落速度与直径的关系,在传统的分析体系中,往往是通过用图表或者折线的方法进行,这些对于三四个结果还好分析,如果涉及到十几二十个结果,分析起来就十分费劲了,这对一个人的劳动量是惊人的。但是,如果我们借助于计算机软件,只需要将测量得到的最原始的数据按顺序输入进去,在分析框中,选出自己所要的结果类型,计算机就会自动生成一系列的表格和图像,甚至对于曲线还能够拟合出来相应的曲线方程。对于不同的结果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标记,能够使结果一目了然更加清晰。

另外,对于每一个实验,专业的软件往往考虑的更加全面,例如,在测定随机误差的实验过程中,对于平均值,软件可以快速计算出算数平均值,几何平均值和算数平均值。振动周期和震动幅度等的分析在专业软件中直接可以对震动的区间和震动长度的误差进行分析,还可以直接得出震动在整个系列实验中的随时间或者别的因素变动的各类参数等,具有很好的统计效果。在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的时候,运用计算机软件可以做到随时对两个相互关联的因素进行数据处理,或许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而这一点,在传统的用纸笔是无法轻易实现的。

1.2 实验结果的讨论

如果我们将一个班级的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物理的实验,当这些小组得出的实验结果不同时,如果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将各自的结果进行比较,其任务量是可想而知的,也就是说对学生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运用现代化的软件处理学生们获得的实验结果,再结合多媒体的力量,将学生的得到的结果进行统计和处理,可以得到一个分布,然后与学生们进行结果的讨论和分析,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运用计算机软件,能够对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进行直观的模拟,并且对很多物理量进行分析和对比。

在软件中,对结果的呈现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优势,这是运用表格等传统结果分析讨论模式所不具备的。例如,对不同组的数据,可以采用柱状图或者饼状图的方式进行呈现,更加直观的可以发现。加入一个年级的学生在做某一个物理实验中,例如对长度的测量,我们可以将误差在一个较小范围的组记为优秀,将误差范围大的记为差,中间的记为一般。那么根据统计软件的出来的结果,显示饼状图显示,可以很直观知道在整个年级中自己的实验结果处于怎样一个位置。如果加上多媒体的优势,我们可以将某一个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大屏幕的展示,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教学的推进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式,也算是对实验结果的讨论。

1.3 实验范围的扩大

大学物理实验中,很多的书本知识在实验现实条件下是无法进行的。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引入使很多看似不可能的实验变成了现实,使很多在实验室不能做的实验在虚拟的环境中展示。例如一个简单的宇宙速度的推算,在实验室中是无法完成的。这个想法其实是来源于一个简单的想法。假如从山顶上平抛一块石头,平抛的速度越大,那么石头会飞的越远,那么当速度达到多大的时候,石头的落地距离能够超过地球的周长呢?也就是说,当速度达到多大时,抛出去的石头能够永远不掉下来呢?单纯地用语言来描述难免有些干瘪,那么,如果我们用计算机软件去模拟这样一系列的实验,我们可以逐渐增大平抛的速度,在模拟的状况下,我们可以直观看出石子的飞出距离,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会深刻很多。

在某种情况之下,对实验结果的讨论必须在软件的环境下进行。例如,对磁场的认识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实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很难通过自己的描述是学生在脑海中对电磁线圈周围的磁场强度和磁感线的排列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运用现代计算机软件的模拟效果,将一个特定线圈和特定电流作用下产生的磁场进行三维的彩色模拟,可以使学生从全方位对线圈周围看不见的磁感线方向和密度进行直观的认知,对于电磁场和电磁波的存在和传播都能够有很好的认识,对于这部分实验内容与课本知识的结合也有很好的益处。另外,有兴趣的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对电磁场的认知,在计算机中输入几个相关的参数如线圈的直径、匝数或者电流的大小,从而建立起自己的电磁场模型,让两组参数建立的模型进行对比,或者对异形的电磁线圈进行考虑,得到线圈周围的磁感线分布。事实上,有心的学生会发现,例如电场、磁场、热场等场在模拟时有很多的共通之处,这也就是现代物理“场论”的一个重要体现,对学生从整体物理学的尺度上进行掌握和理解,对物理科学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和思想能够有很好的认识。

2 计算机软件为大学物理实验总结带来的弊端

计算机软件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纵然带来了很多益处,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纵然有很多的优势,但并不代表计算机软件就是万能的。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计算机软件在大学物理实验中的应用同时为我们带来了一些弊端。

2.1 老师们开始变得懒惰

计算机软件的引入使老师们摆脱了用小黑板和粉笔来为学生一步步推导实验原理和讲解实验过程的教学模式。在理论课上,直接用一张幻灯片就解决了全部的问题。实验的原理通过图片和旁边的文字解说为学生呈现出来,老师们通过一劳永逸的方法一举将自己从繁杂的劳动中解脱。更有甚者,有很多实验课的老师是通过下载别人的教学课件进行讲解的,本来自己可能就一知半解,除去了一步步的推导过程,将实验的原理和步骤直接暴漏给学生,学生的思维没有根据要求一步步的形成,对于学生实验思维和创造力的形成都很不利。运用软件,省去很多的中间步骤,老师就会越来越懒惰,长期对着自己的课件进行实验的讲解,难免造成思维的僵化,对自身业务和教学水平的提升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因素。

2.2 教学思路开始模糊

大学物理实验的设置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框架内对学生思维的锻炼和对知识的运用是一个很大也很重要的目的。一旦使用能够大大简化流程的计算机软件进行教学,有很多老师开始对实验或者教学的目的开始模糊,教学的思路也不像用粉笔和黑板时那么的清晰。形式的简化虽然带来了方便,同时也意味着思维和思路的简化。当实验仅仅变成了实验本身,如果操作不当,实验课程所应起到的作用就不会那么明显了。

2.3 学生思考时间缩短

如果我们在软件中简单输入几个参数,处理的结果就会给出来,那么我们还会关注数字本身的计算过程么?在物理实验中,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正是起到这样一种作用。通常一个需要间接测量方法才能够得到的物理量,中间需要的是公式和方程式的推导,比如对电阻率进行测量时,我们需要公式的转换,但是如果运用软件,仅仅是在输入端输入一组数据,被测物的电阻率曲线(电阻率与温度的曲线)就会呈现出来,久而久之,可能对中间的转换就不会那么重视。另外,老师们依据软件的计算结果对实验结果进行讲解,相比于一个学生一个点一个点的在方格纸上描画所得到的体会是少了许多的,实验过程中的个人体验是十分重要的,在计算机软件引入后,强烈的个人体验开始减弱,学生对实验的思考时间大幅度减少,为他们在实验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埋下了隐患

总结:计算机软件对大学物理实验而言,既有很多的优势,同时也存在很多的弊端,并且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同样的明显。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更多的发挥优势,尽量的规避这些弊端,必然成为一个值得广大教师思考的话题。

参考文献:

(1)童安拉,彭江。计算机技术在开放式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数字教育,2010(09)。

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利与弊范文第4篇

驾驶证科目一考试本是检验驾驶证学员对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认知程度,从而规范其驾驶行为,避免违法而预防事故发生。然而,部分学员却为快速拿到驾证而免花大量时间学习交规不惜重金寻找捷径。一些不法分子恰好利用此般心理而铤而走险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作弊,以为可以蒙混过关,但终究难逃我们的监考人员的“火眼金睛”。

2016年9月7日11时30分左右,在施秉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车管所的一场驾驶证科目一考试中,考试员民警模糊听到阵阵轻微电子电流声音。顿时,民警警觉起来,便四处查看。忽然,民警发现考场内正在考试的学员潘某神色慌张,行为诡异,其正在尽量使胸口对准电脑屏幕,耳朵姿态反常。凭着职业敏感,民警顿时觉得潘某有问题,极有作弊嫌疑。民警遂对潘某进行盘问,潘某回答支支吾吾,答非所问。民警随即令其终止考试并进行人身检查。经民警耐心说教,潘某承认了自己使用科技手段考试作弊的违法事实。随后,民警从他上身衣服内侧搜出作弊用的通讯设备。这是一套包含针孔摄像头、无线发射器、天线、电源、电话、耳塞式微型语音接收器的无线通讯设备。潘某上衣第一颗扣眼内放有一个微型摄像头与牛仔裤内无线发射器连接,有一根黑色塑料带绑着手机夹在腋下,耳塞式微型语音接收器放置在潘某的耳道内。无线耳机已经被深塞进潘某耳道,非常隐蔽,外观根本看不到,最后还是医生才把耳机取出来。

原来,由于潘某文化程度低,电脑操作不熟练,又不愿化时间去学习交规和电脑,科目一模拟考试成绩始终在60分上下。经多方了解和联系,潘某最终与“抢手”取得联系。经过讨价还价后,潘某在交上包括设备押金、保过费等两千元的费用后,于事发当日一早,和“”相约来到科目一考场,“”将事前安置好无线通讯设备的衣服穿在身上,并教会使用后,进入考场考试。而“抢手”在外可以看见考题,并当即通过设备告诉潘某正确答案,一旦事发,“抢手”将立即离开现场,逃之夭夭。但是,殊不知再科学而隐蔽的作弊设备终究还是要逃不过我考试民警的“火眼金睛”。

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利与弊范文第5篇

【关键词】特点;质量;思考;有利因素;不利弊端;远程教育教学模式

1.试说“远程教育教学模式”:远程教育(Distance educ

ation)又称远程教学(现在称之为开放教育);远程教育,是指使用电视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了时空的界限,有别于传统需要往校舍安坐于教室的教学模式;在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历史经历了

1.1函授教育:函授教育,为我国培养了很多人才,但是函授教育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1.2广播电视教育:广播电视教育,我国这一远程教育方式和中央电视大学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1.3远程教育:远程教育是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产生了以信息和网络技术我基础的远程教育,也就是现在的开放教育;

1.3.1远程教育模式:远程教育模式使用的学生通常是业余进修的学生,由于不需要在特定的地点去上课,可以随时随地的上课;

1.3.2远程教育模式的管道(渠道):远程教育模式的管道(渠道)就是学生可以透过电视广播、互联网、辅导专线、课研社、面授(函授)等等不同管道(渠道)互助学习;

1.3.3远程教育的采取方式:远程教育的采取方式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育组织之间主要采取多种媒体方式进行系统进行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形式,是把课程传送给校园以外的一处或者多处学生学习的教育方式。

2.远程教育教学的特点和教学的有利因素

2.1远程教育教学的特点:远程教育教学的特点就是学生(学员)在绝大部分学习时间中与教师和同学是不能够在一起的、是没有教室和课堂氛围的、是学生透过电视广播、互联网、辅导专线、课研社、面授(函授)等等不同管道(渠道)进行学习的,具有零乱、分散和不能够互相在一起讨论和勉励的。

2.2远程教育教学的有利因素

2.2.1能够减轻求学过程中的资金压力:由于远程教育教学的特点,在远程教育教学中学习的学生不会像“正规大学”的学生那样每天在学校住宿、就餐和听讲,就会减少很多的经济支出,可以通过勤俭节约达到获得文化知识、提高文化水平、取得专业文凭,实现教学(或者工作)求知两不误;

2.2.2能够获得平等的求学和就业机会:尽管在远程教育教学中求学的学生不能够拥有在校大学生的清闲、荣耀和面对讲师教授,但是只要勤奋努力就能够获得与在校大学生同样的知识和文凭,享受国家同样的“文凭待遇”,从而达到“一名合格大学生的愿望”。

2.2.3能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和动力:参加远程教育教学的学生,没有上下课时间、没有教师督促、没有同学干扰,更多时候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课程,自然而然形成了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也有在很短时间里达到“课程考试合格”的强烈愿望,具有很强的学习动力和学习信心。

2.2.4能够通过媒体学习熟练网络运用:因为,远程教育教学是提高网络传递课程的,首当其冲必须学会运用网络工具(电脑),随着网络信息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也是一门不可缺少的“文化工具”,对于查找资料、扩大知识面和提高本专业素养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2.2.5能够实现“低学历”获得“高文凭”:在“正规大学”学习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必须通过严格的审查和高出的分数线才能够进入学校,而参加h程教育教学学习的学生可以根据国家的政策“报考高中起点本科(专科)须具有普通高中、中专或师范、技校、职高等国民教育系统毕业证或有同等学历”,条件比较低、政策比较活,是能够通过努力学习达到合格标准的文化水平的,对于获得知识和提高学历具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远程教育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具有广泛性,同时也是一个弊端,远程教育的对象“广泛”,没有个别性的针对,只是对于一个群体的关注,在具体的教学中缺乏情景性教学,也忽视了教学之中的感情因素,是一种“流水线”形式的;尽管远程教育可以通过屏幕“面对面”交流,但是缺乏情景和感情的交流是无法弥补的;所以,远程教育教学不管未来网络信息如何发展,都不能代替学校教育,也不是一种主流的、有效的学习、教学和管理的途径;话又说回来,社会的发展还不能失去远程教育,诚然这是一种补充教育资源缺乏的途径。

3.远程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的不利弊端

3.1远程教育教学的质量: 现代远程教育在我国刚刚起步,又是“超常规”的发展,因此上存在教育教学的质量问题和不利弊端;远程教育基本上有以下几种情况:

3.2远程教育教学的不利弊端。

3.2.1 与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完全相同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于从课堂教学走出来的教师(或者教育管理者)没有完全“远程教育化”;

3.2.2师生在时空上的分离(完全通过网络或者多媒体光盘)授课的模式,这种远程教育教学的改变不能及时改变教师(或者教育管理者)对教育教学的及时“适应”;

3.2.3远程教育教学的完全分离教学实际上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网络教育教学,而是属于网络自学,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3远程教育教学的“宽进严出”造成教育教学质量的弊端,“宽进”教师招生条件宽大,“严出”只有通过严格的考试才能够保证“学历文凭”的“含金量”,尽管严格的考试方式也不能与“在校学生”的考试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