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线上教学案例

线上教学案例范文精选

线上教学案例

线上教学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品监管科学;思政案例教学;教学改革

药事管理与法规(以下简称“药管法”)是药学科学的分支学科,是药学与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及行为科学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以药品质量监督管理为重点,解决公众用药问题为导向的边缘性学科[1],是药学类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也是我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考试科目之一[2],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通过学习,学生掌握现代药事管理活动的内容、方法、法律法规、行为准则,熟悉国内外药事体制及组织机构;明确药品质量与管理关系和规律,培养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在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背景下,为推进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根据国家思德教育精神,本课程于2020年起探索实践将专业知识传授与法制建设相融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思政案例教学,以期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法制意识和科学思辨综合分析能力。笔者作为课程负责人,从课程教学理念与设计、教师团队建设、教材使用与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加强过程性考评、教研协同等进行实践与探索。

1教学理念与课程设计

教育根本是德育,为实现“健康中国”“服务大众健康”主旨要求,我们以人才能力培养提升为主线,建设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等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探索药品监管科学理论与法制建设相融合的思政教学改革实践思路与方法;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方法,将理论教学与思政案例教学、翻转课堂主题演讲和培根育人教育理念相结合,设置建立符合学生学习认知特点、师生教研协同的药品监管法制化建设思德教学活动,搭建专业知识、代表性思政案例有机融合,辅以师生互动讨论与点评、过程性考核评价等形式多样、层次丰富的教学体系,弘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中华传统美德思想文化教育贯穿其中,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知法、懂法、守法,有社会责任担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2教材选择与使用

2.1主讲教材

2019年起,我国《药品管理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重要法律法规已重新修订颁布,教材选用重点放在新政法律法规上。为此我们选用了具有政策时效性、综合性较强的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药事管理学》为主讲教材[1]。该教材突出了新版《药品管理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专利法》等重点新规新政,且兼具案例导入分析、章节总结和习题练习与答案等实用性内容,适合学生预习及复习巩固使用。

2.2汇编补充教材

随着我国药品监管科学的不断深入,新的法律政策也随之更替完善中,新修订新出台的法律法规频率密集。为避免课程中涉及的法律法规失效与滞后,任课教师团队分工编写,以最新的法律法规全文形式呈现的《药事法规汇编》自编教材为补充,作为学生必备的参考资料使用,每1-2年更新一次,如2020年将新出台的《疫苗管理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2021年将《药品上市后变更管理办法》《药物警戒质量规范》和新修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2022年将新修订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等替换或纳入其中。这些新政颁布实施均充分体现了实施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确保学生及时、准确地了解并掌握国家最新政策与动态。

2.3思政教学案例集

课程任课教师是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者和主导者,也是课程思政教育案例库的建设者和使用者[3]。为实现药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案例库建设,本课程教师团队与全院各系教师共同积极参与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药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集》(以下简称《案例集》)编写工作,其中有10例案例入选药事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章节[4]。该《案例集》已于2021年11月刊出,内容涵盖了药学各专业课程,案例思政元素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应用的知识点和场合与学科、授课对象等关联度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教育指导意义。为此我们选择了《案例集》作为本课程思政案例教学参考教材。药管法使用《案例集》中相关思政教学案例列举见表1。我们将主讲教材与思政教学《案例集》有机衔接,在学生中开展时政热点主题讨论,以增强学生为国为民学习信念,激发其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从中领悟我国制定医药政策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增进人民健康为福祉、以保证药品质量、实现药品安全有效的法治监管为宗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同时了解我国依法治国和药品监管科学在法制化建设中的发展进程。

3教学方式

3.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我们利用超星学习通搭建药管法网络课程,将课程与教师团队介绍、教学大纲、教材与参考资料、教学PPT与视频资源以及课中课后作业等内容上传分享,并逐一加强与完善。同时,我们还将与课程思想德育元素相关的思政教学案例搬上课堂:比如结合我国新冠疫苗获有条件批准注册上市成功事例,联系《疫苗管理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开展主题PPT演讲活动,让学生从中掌握我国有关疫苗研发、药品注册上市等法律知识。通过形式多样线上线下相融合思政案例教学活动,学生在寓教于乐中获得了知识、陶冶了情操。

3.2教学方法

我们有机运用思政案例教学法、翻转课堂+要点点评[5]、随堂提问与抢答、疑问难点讨论交流等手段,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查阅资料进行必要的前置性探索性学习,课中进行PPT汇报与互动点评,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学生过程性考核计入平时成绩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求知的探索潜能,有的放矢地培养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辨能力:如,根据新版《药品管理法》有关假劣药界定与处罚规定,与践行“四个最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等相关联,有机进行药品监管科学法制建设思政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确保药品质量重要性、制售假劣药危害严重性,强化依法管药、重视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健全我国特色药品法制化监管体系的重要意义。师生共同参与互动可有效实现教学相长提高教学效果。

3.3教学反思与改进

为适应近几年药事法律政策高频次出台与更新,学系会于教学学期前召开任课教师集体备课会,共同讨论内容有:任课教师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调整和安排、听讲课制度、考务和教学文档等。如针对医院药房管理,我们增加特药管理、药品包装、说明书与标签管理等内容;强化近年出台的重点知识,即药品注册、上市药品许可人制度(MAH)、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专利法知识产权保护等药品研发方面的内容讲解;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结果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与效果,及时关注学生意见与反馈,并将教学总结与反思记录于各教学文档中,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强化过程性评价和期终试卷考试相结合。

4考核与评价

考核与评价内容以强化我国药品监管科学在法制化建设为主,如涉及新政的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MAH制度、药品注册、上市后监管、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药品集采以及医保改革等,并在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试的内容与比重上予以体现,增加学生课中与课后过程性考核比例与频次。学生最终成绩(满分100分)构成为:课后作业20%+翻转课堂互动问答10%+课程思政10%+期末考试60%。通过此测评标准来体现本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的科学性与针对性,通过平时作业评阅、翻转课堂点评、课堂思政教育与期末试卷成绩分析综合测量学生科学思辨能力培养的学习效果。经过实践探索,相比2020学年,2021学年学生的均分成绩提高了4%,效果显著。

5构建教研协同培养模式

2019年起,我院实行优秀本科生指导教师带教制度,根据任课教师在研的各类教学改革课题,如课程思政、一流课程建设、本硕一体化的研究生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等契机,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其中:如学生按项目设计与要求查阅文献、撰写综述与论文、参加社会实践与调查等,与授课教师共同收集整理药学思政教学案例编写所需资料;指导学生参加药企资助的“精诚杯”演讲比赛共二届,其中蕴含药事管理思政元素与思想的“药物可及性与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关于加快疫苗研发上市的政策分析”分获一、二等奖。由此可见,实行教研协同思政教育实践,可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创新思辨能力,增强了学生共同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携手创造成果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从中产生获得感、成就感,激发其学习热情与兴趣、学习主动性与参与度;同时教师有机地将教研心得与成果反哺于教学,协同提升药管法在药品监管科学法制化建设思政教学水平与效果。药品质量关乎人的生命健康与安全。通过药管法与法制建设思政教育相融合的思政教学案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课程教学在法制化建设思政教育方面得到了长足发展,课程思政案例教学的效果更加精准和有效,有力地践行了“三位一体”教育理念,让学生树立起忠于职守、以专业知识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思辨与实践应用能力。今后,我们坚持将课程内容与药品科学监管法制化建设相融合的思政教育常态化,并贯穿教学过程,全方位育人,共同促进祖国药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歆,李锟.药事管理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1:2.

[2]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药事管理与法规[M].8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1:5.

[3]韩俭,郭明宙,苗小康.基础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案例库建设思考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21,23(5):360-363.

线上教学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服务营销;校企合作共创实景;教学改革

0引言

“服务营销”课程是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改革前存在教学质量一般、部分教学内容与高职教学定位不符合和偏重理论教学等问题。通过本次教学改革的基础建设,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教学法为主要方法、增设各个环节的情景化教学、融合校企合作实景化教学的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1服务营销课程基本情况

服务营销课程是三亚理工职业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开设的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是必修课程。该门课程是学生未来从事金融、酒店、汽车、餐饮等服务行业以及从事奢侈品销售专员、客户服务主管、银行大堂经理等岗位的一门综合性课程。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服务营销的基础原理,掌握金融营销、会展营销、餐饮营销、旅游营销客户服务营销技能,具备服务意识和服务精神。目前,该门课程的性质为必修考查课,共有60位营销专业的大二年级的学生参与学习,周课时为4学时,学生需修满64学时并满足考核标准方能合格。

2服务营销课程教学改革具体措施

2.1教学模式的改变

传统的服务营销课程的教学,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训教学,都是在教室里完成,教师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板书和教材,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案,将课程的知识输送给学生,课外和线上互动极少。本次改革,我们通过智慧云职教平台,提前在教师端建课,老师提前布置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二维码提前加入线上学习、查阅云职教平台的相关视频案例和互联网平台上其他的知识点;课中,教师根据服务营销课程不同项目的不同内容,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完成实景化课程布置,其中理论教学通过教室装饰、音乐和幻灯片背景设置模拟化场景,而涉及旅游服务营销、金融服务营销和餐饮服务营销等内容即和校企合作企业共同完成,由教师带学生去企业,由企业提前安排行业精英进行技能授课;课后,通过云学习社交空间进行分享总结。

2.2学习方式的改变

学生的学习由原来教师的一言堂,转换成课前必须提前预习,课中明确课堂内的项目任务,课后以团队形式开展相关教学内容视频的拍摄。学生反映这种学习方式极大地增加了课堂的参与感,也激发了上课的兴趣。

2.3评价考核机制的改变

本次改革,结合“00后”营销学生的特点,丰富了平时成绩,改变了最终成绩的设定,并调整了考核的形式。由开始的考试课,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的考试形式,转变成以过程导向为主的考核方式,调整成平时成绩占比90%,期末随堂测试占比10%,本次评价考核机制改革兼顾课程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中,平时成绩由个人平时成绩和团队平时成绩叠加构成,其中个人平时成绩由课堂考勤、云职教平台线上视频预习和云学习社交空间动态、课堂提问、个人作业构成,团队平时成绩由教学案例视频录制、团队展示构成,教师根据学生平时得分,在教学周第8-10周及时提醒、督促未按时完成任务的学生。在期末随堂考前,先由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内容,提前2周在智慧云职教平台题库,最后抽取题目考核。

2.4教学效果的改变

在本次改革中,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课堂活动的引导者和督导者。本次改革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教与学的问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从智慧云职教的数据显示,95%的学生完成了预习内容,并且组群打卡频次高,教师自主设计的网上教学内容分享次数多;从课堂教学来看,课堂中学生提问积极,课堂氛围热烈;从学生自主拍摄教学案例视频的质量来看,学生参与人数多,并且视频质量高;从学生去企业实景化教学看,学生参与度达到98.3%。

3改革前后的教学效果对比

3.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内外参与度

课前,教师提前把课堂内外以及相关的知识内容,通过智慧云职教平台和云学习社交空间等多种形式分享给学生,使得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便捷;游戏化的课堂空间打造,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做。通过数据统计,本学期学生自主学习智慧云职教的频次为1285次,平均每周学生登录1.34次;本学期学生在云学习社交空间,结合游戏化的学习虚拟社交,通过网络分享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共计转发分享和留言共计11300余条,互动频率高;本学期共赴企业参与实景化教学四次,包括旅游行业、餐饮行业、金融行业,其中学生参与率为97%,实景化教学效果良好。

3.2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传统的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能够在课堂上沟通的知识少,学生学习存在消化吸收的过程,很多时候到第二周再上课,就已经全都不记得,课堂教学效果低。通过多种线上线下多种途径有机的结合,减少了浅层次知识讲授所需要的时间;通过线上和课外平台,增加了实战性知识的学习时间,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3.3丰富了原创性教学案例视频

学生结合项目教学内容,以团队的形式自编自导自演的视频案例共有11个,其中通过审核的是8个原创性的视频,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这些视频都可以作为以后教学的课堂视频,这些原创的视频积累,丰富了本门课程的教学储备资源,由于是学长学姐的真实出境,增加了视频的趣味性。

3.4提高了课程的成绩

市场营销专业的服务营销课程开设在大二下学期,营销193班的学生是按照改革前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营销205班的学生是通过课程改革方式下进行,在任课教师未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对比两个班级最终成绩,发现营销193班的平均成绩是67.4分,优秀占比为1.7%,良好占比为8.3%,中占比为35.3%,及格占比为1.7%,不及格占比为20%;营销205班的平均成绩是71.5分,其中优秀占比为8.3%,良好占比为16.7%,中占比为58.3%,及格占比为13.4%,不及格占比为3.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通过课程改革,学生成绩普遍有提高,其中最突出的是不及格的学生减少16.7%,是一个大的突破。

4服务营销课程改革的亮点

4.1多家校企合作共同育人

高职院校重视校企合作,各个高职院校都在探索深度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本次通过多家校企合作共上一门课,不仅加强了校企合作,更让学生能在实景化的教学环境中,感受岗位职责和课程理念,是本次改革的一大突破。

4.2学生团队自主制作案例视频

“00后”学生注重参与感,不喜欢教条,为了让学生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参与教学,特设计了几大自主案例项目,需要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服务营销板块的内容,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拍摄剪辑案例视频,从学生提交的案例视频成果来看,学生完成度很好。

5结束语

线上教学案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学模式;以学为主;案例分析

要想教好一门课,需要教师积累教学经验,做好课堂总结,展开集体讨论,了解人才培养计划,了解所学课程在知识体系中的作用,掌握本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及知识点,科学制订教学计划,做好教学设计。2020年前,山东华宇工学院主要采用线下教学模式,包括40分钟PPT讲解+5分钟课堂提问,学生在课上能够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掌握基本知识。2020年至今采用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包括20分钟PPT讲解(有时插入3分钟的MOOC短视频)+10分钟课堂讨论+15分钟课堂练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1]。

1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

1.1概述

传统教学要想讲好一门课,讲授的内容必须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教师要具有亲切感和互动性,掌握并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选取学生易于接受的知识点,抓住主要问题和重点问题,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将抽象的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进行模式再认,把理性认识加工成悟性认识,这样学生才容易接受,要让学生愿意学、主动学。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课堂结束后需要征询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做好教学改进工作,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1.2以教为主教学模式的缺点

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不能满足个性化教学需求,不能科学安排学生的学习进度,不能兼顾基础存在差异的学生学习要求,教学效率较低。掌握一门功课需要记忆、理解、应用、评价和创造等多个环节,而以教为主教学模式很难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学生无法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没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学生的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在讲授式课堂模式下,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和学习,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今后的发展。学生虽然在课堂上听懂了,可是没有练习和思考时间,没有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无法在头脑中生根,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够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2]。

2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

2.1以学为主教学模式

针对以教为主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教师应积极转变和革新教学模式,开展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将知识点进行线下PPT讲解(有时插入3分钟的MOOC视频),然后留给学生大量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最后再做一些练习题进行巩固。以学为主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学习过程千差万别,具有个性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一定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而是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的。立足未来,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2020年采用以学为主教学模式以来,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学生紧跟教师的思路走,主动性得到提高,教学效果得到改善。每次课堂结束前5min,教师要总结学生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记忆,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2.2融入课程思政

当前,融入思政教育刻不容缓。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受到父母的宠爱,独立性较差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部分学生不懂得劳动的艰辛,节俭意识淡薄,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要穿插一些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使其具有勤劳的品质、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成为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3]。教师在进行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讲解时,应润物无声地融入课程思政。2015年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工业机器人是“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趋势之一教师应引导学生认清行业的发展形势,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必要技能,培养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2014年,我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5.7万台,较上年增长55%,已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通过分析,培养学生的专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同时,组织学生参加了2021年“第八届山东省科技创新大赛”,如图1所示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通过思考产品的结构设计,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创新精神。

3教学案例分析

3.1教学案例1

在讲授金属切削机床刀具时,发现同学们注意力不集中,这时可以穿插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鲁班发明锯条的故事:有一次,鲁班上山采药,随手抓了路旁的一丛茅草,他的手被茅草划破了,他细细端详,发现小草叶子边缘长着许多锋利的小齿,于是就想:要是用带有许多小锯齿的工具来锯树木,不就可以很快把木头锯开了吗?于是,他就打制了边缘上有锋利小锯齿的铁片,在一棵树上来来回回地锯了起来,很快就把树锯断了。讲完故事后,同学们的兴趣就提上来了,再讲授刀具的几何角度时同学们就愿意听、愿意学了。在讲授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第二章机械系统设计理论时,机电一体化的机械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两个环节:静态设计和动态设计。动态设计包括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系统的固有频率为:ωn=K∑/J槡∑,系统的阻尼比为:ξ=C'/(2J∑K槡∑)。2005年,山东普利森集团生产了一台卧式加工中心,由于只进行了静态设计,没有考虑动态设计的共振问题,导致主传动系统的主轴在加工时产生颤振,使得镗出的孔径尺寸不稳定,经常超差,只能作为粗加工设备。同学们进行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和进给系统设计时,不仅要进行静态设计,还要进行动态设计,使传动系统的固有频率远离工作频率,避免产生共振现象。通过这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3.2教学案例2

在讲授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时,讲述我国著名技术专家曾广商院士的液压设计过程,及其专业认同感、民族责任感、创新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学生认识到液压产品设计的重要性。1999年曾广商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负责攻克大型液体火箭推力矢量控制的整体式动压校正电液伺服机构、机械反馈式第二代电液伺服机构和燃气液电一体化伺服系统等技术,并使高可靠的航天多余度伺服技术和数字伺服技术获得突破和实用成果。将控制技术、火箭发动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融集于一体,使我国火箭推力矢量伺服控制技术和高超音速气动操纵面控制技术推进到世界先进水平。当时,在发达国家制定的导弹技术控制制度中,将推力矢量控制列为1类禁止技术扩散的项目,曾广商和他的团队想得到关于液压伺服研究的实物和资料非常困难,引进不到实物,就在相关技术杂志上寻觅,同时不断关注有关航天内容的国际会议,这就是我国航天液压伺服研究的开始[4]。此段内容用3分钟讲完后,深深地烙印在学生心中,激发了学生对液压知识的学习兴趣。

4教学反思

4.1教学内容分析

通过教学反思,引导教师运用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提升教学基本功、教学水平和授课能力,进而加强课程建设。通过教研活动可以反映学校课程建设的情况,也可以反映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水平。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讲课时要把握好节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好重难点知识的讲解。第二,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相关的MOOC视频。第三,教师要熟知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和主讲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4.2教学模式分析

由于每个学生的学识水平及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单一的教学模式通常不能兼顾到每个人,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个缺陷。MOOC学习正是把学习者视为有差异的个体,兼顾学生的差异性。混合式学习综合了诸多学习方式的优势,在实际操作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将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巧妙地结合起来,打破时空限制,学生能随时随地学习。这里的结合不是机械地组合,而是从学习任务和学习者的学情(兴趣、动机、注意力、认知水平、学习风格、学习策略)出发,制订出一种适合学习者个性和学习差异的全新学习方式。翻转课堂是指学生提前进行预习,课堂成为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平台,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进行专业课讲授时,可以适当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做好课前备课,梳理知识点,做好时间分配,保证教学进度,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课堂练习为主线,构建充满活力的高效课堂[5]。

4.3学情分析

上课时要求学生思想集中,不能因为其它因素影响专业课的学习。课后学生要及时并独立完成作业,避免网上搜索答案、互相抄袭的现象,以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并熟练掌握,真正理解和吸收。部分学生虽然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但缺乏有效的预习和复习,导致学习效果不够理想[4]。以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为例,通过由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根据成绩统计显示,以学为主教学模式的学生平均分高于以教为主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平均分,教学效果更佳。应积极采用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处于大三大四阶段的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课前预习,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及时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密切配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6]。

5结语

教师需要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如线下教学、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MOOC教学和翻转课堂等,根据学生的学情具体安排。山东华宇工学院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二(三)本院校,入学的学生素质比一本(双一流)院校基础差一些,每届本科生约有30%的学生考研,如何提高教学质量、采用何种教学模式,教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运用丰富的教学经验科学处理。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来说,由于受到考研、实习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时间有限,应采用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一、大二的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预习和复习,教学效果比较显著。教无定法,教学模式不能一刀切,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实事求是,根据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学情合理采用最佳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吕俊燕,郑明辉,杨瑞青.“互联网+”教育新形态下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的探索[J].装备制造技术,2020,(10):245-246.

[2]姜利华.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机械设备课程混合式教学方法研究[J].理科爱好者,2020,(11):7-8.

[3]田研.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探讨———以线性代数课程教学为例[J].理科爱好者,2020,(11):3-5.

[4]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2-13.

[5]谭德宁.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以机械工程专业为例[J].黑龙江科学,2021,(09):116-117.

线上教学案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远程教育;材料力学;信息化教学

“材料力学”属于固体力学、变形体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设计工程实际构件提供强度、刚度、稳定性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材料力学”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工科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工科院校本科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材料力学”的研究内容分属两个学科,即属于交叉学科。第一个学科是力学,研究杆件在外力作用下的应力、变形和能量。第二个学科是材料科学,研究材料在外力和温度作用下所表现出的宏观力学性能。2017年2月以来,为了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而多学科交叉融合是新工科专业的最主要特征[1,2]。因此,“材料力学”课程着重体现了新工科的建设特征,其课程重要性不言而喻。远程教育指使用互联网、电视以及网络教学平台等传播媒体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了时空的界线,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了积极响应远程教育的建设与实施,我校一线教师依托各类在线教学平台,投入线上教学资源建设、网络教学方案制定、学习成绩分析与评价、教学质量评估等各项工作中,以全面保障新学期线上教学质量[3,4]。本文以“材料力学”课程在线远程教学工作为例,对我校“材料力学”课程组进行的远程教学实施以及教学反馈进行总结,以期为高质量完成“材料力学”课程线上远程教学提供指导。

一、线上远程教学实施

线上远程教学实施方案。2019年2月17日前已经完成“材料力学”线上课程的建设,并将所有的学习资源上传于智慧树,包括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电子版教材、PPT课件、校级精品课视频、优质的网络课程视频链接、实验视频、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等,学生可通过电脑或手机“知到”APP登录进行学习。课程组负责编制预习作业和课后作业,并提前一周将预习作业和课后作业上传于“作业考试”模块,学生需课前完成预习作业、课后完成课后作业,并按时上传于“作业考试”模块,任课老师也应及时、认真的评阅作业,并反馈给学生。2月20日对所在班级进行了在线远程试讲,着重强调以下几个内容:(1)上课时间严格按照教务处的新学期课表执行,任课老师将提前20分钟开启直播平台的实时课堂;(2)学习流程如图1所示,课前学习任务,包括预习视频、完成预习作业并及时上传。“材料力学”课程教学特点包括精准的概念、复杂的公式、严密的思维逻辑,同时必须辅以大量的例题以帮助学生消化吸收重点和难点,因此教师讲解是不可或缺的。在线讲解以智慧树“见面课”直播的方式进行,主方案是PPT+语音直播,重点讲解概念、重点、习题、作业,完成点名、各种互动、在线答疑等。此外,提出三种备选预案,预案(a):如果老师网络出现问题、“见面课”语音出现卡顿、听不见等,则要求学生自学精品课视频、PPT课件等,稍后待问题解决后再完成重点讲解、考勤、各种互动、在线答疑等;预案(b):若智慧树平台无法登录,则通过QQ群“分享屏幕”的方式进行直播上课;预案(c):若部分同学由于网络或软件等问题没能及时进入实时课堂,可通过课后回放、与授课教师在线交流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课后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并且按时、按要求上传。课后,如果学生有疑难问题,可以通过“智慧树”中“问答讨论”模块或QQ群留言,根据问题的复杂程度,授课老师选择文字或语音留言、语音实时交流等方式及时答复;(3)线上远程教学的学时及成绩构成:“材料力学”课程学时为72学时(包括6学时实验),最终成绩由考试成绩(50%)、考勤成绩(10%)、作业成绩(20%)和平时成绩(20%)组成。线上远程教学过程中,要求授课老师精神饱满、积极投入,利用“学院教师群”“系工作群”“课程组群”等相互交流、相互鼓励、互通有无。授课老师课后需要及时反馈教学情况,包括是否启用备用方案、学生预习情况、教学效果、课程活跃度性、互动度、上课组织方案是否需要改善、哪些教学资源需要提升与改进等。“材料力学”课程组负责核查并教学进程,组织课后教学研讨会,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开课期间,学校和学院组成院校两级教学督导巡查组,对授课老师的课程建设、教学态度、积极性、课堂纪律进行督查。成立教学专家指导组,指导线上教学,重视教学质量实质等效。在线教学质量监控组负责对在线远程教学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录像,便于回溯教学过程,优选模范教学案例进行推广,提出教学改进措施以便帮助授课老师提升教学质量。“教学平台技术服务工作组”主要负责实时解决教师授课过程中遇到的软件平台问题。认真对比分析各种教学软件的优劣,最后推荐选择多个软件平台联合授课,如“智慧树+QQ直播”“智慧树+钉钉会议”“智慧树+腾讯课堂”等方式,以确保远程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线上远程教学反馈

为了保证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必须从教学管理、平台服务、授课老师、学生等角度多维度反馈教学效果,不断优化远程教学管理质量、提升远程教学水平,线上远程教学反馈方案。授课老师课后认真填写线上远程教学反馈表,包括考勤情况、软件平台使用情况、学生预习情况、课后作业质量、教学效果、课程活跃性、互动度、上课组织方案等,并撰写教学体验。此外,任课老师需及时向学生不定时、多样化的征集反馈意见,包括教学模式、听课体验、预习和课后作业、课后答疑方式、满意度。“材料力学”课程组每周至少召开一次线上教学研讨会,汇报教学方案执行情况、作业完成情况、教学效果等。根据院校二级教学巡查和教学专家指导情况,讨论解决线上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分享好的线上教学方法和经验,集思广益,互通有无。二级教学单位根据教学督导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授课老师沟通并帮助解决。教务科实施日报、周报、月报,做好日常数据统计及状态分析。根据授课老师和学生的反馈情况,每日教学信息反馈结果,包括学生为老师的点赞率、老师和学生的教学效果反馈(分为非常满意、较满意、满意、一般、很差5个档级)、教学资源的提升与改进情况、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教学改进建议。每周开课前三天,要求教师个人自查、教学单位抽查,确保开课课程所有准备工作全部完成。教学督导组负责搜集好的教学案例,并在全校范围内。针对教学效果欠佳的教学班要提出改进建议。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在线上远程教学的课程建设、平台测试和实施过程中,随时听取授课教师、二级教学单位、教学督导组、教学专家指导组、教学平台技术支持组、广大学生等多方面的反馈意见,不断完善各项教学工作,及时修订教学执行方案,重视教学质量实质等效。为全方位客观反映我校线上教学情况,掌握师生线上教学感受及教学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提升线上教学质量。

三、结语

由于近年来信息传输领域飞速发展,5G的到来以及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远程教育的建设与实施。技术的进步极大地缩小了其局限性。而远程教育的成功实施,以及一些积极地反响,也让人们看到了与传统教学相比远程教育具有其独有的特点及优势。中国民航大学积极构建远程教育体系并展开了一系列线上教学活动。从学生反馈来看“材料力学”在线教学整体满意度较高,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据此提出如下几点建议:(1)教师要深入总结线上教学规律和特点,进一步加强线上教学方案设计,提高线上教学效率;(2)教师要充分利用多种直播或实时交互平台,增加师生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3)课程组教师要群策群力,不断丰富线上图书、教材、讲义、参考资料等电子资源,满足学生对线上优质教学资源的需求;(4)教师要及时收集学生线上学习反馈信息,关注学生对教学进程或教学内容的适应度,制定多样化的课前预习、课中互动、课后复习以改善教学实施方案,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彭雅轩.新工科背景下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视界,2019,(32):159-160.

[2]邵瑞影,刘浩,葛伟伟,等.新工科背景下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风,2020,(7):48-50.

[3]王冬冬,王怀波,张伟,等.“停课不停学”时期的在线教学研究-基于全国范围内的33240份网络问卷调研[J].现代教育技术,2020,(3):12-18.

线上教学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程造价;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0引言

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在于围绕土木工程建设活动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德育人才并举的市场需要,将德育元素融入职业教育,打造工程造价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培养工程设计、施工预算、工程造价咨询以及招投标等相关工作中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为一体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工程造价专业旨在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一定的创业能力和支撑终身发展的能力;掌握工程造价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以及编制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量清单报价、工程结算等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建设单位、施工企业以及工程造价咨询、招标、工程监理、工程项目管理等中介机构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1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思政教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1教学资源丰富,教学过程欠缺

工程造价专业属于理论和实际结合十分紧密的专业,课程本身具有良好的教学资源基础和教学团队支撑,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理念更新不及时、教学方法不适用等问题,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专业理论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的现象。课程教学过程不明确,教师在使用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团队的资源开发不足,教学资源的丰富性不充分,校企资源建设不到位等,这些都会影响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与目标体系。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特殊认识过程。是为了实现学生个人的思维创造,这种教学过程更加注重认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的发展和成长。教师要积累教学素材,完善教学过程。

1.2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标准模糊

教育部等八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目标任务是“健全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将立德树人积极融入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然而在教育理念灌输的同时,思政教育靠的是个人修养和个人境界,并没有达到“普及”的效果。专业建设的“课程思政”依然缺少一套行之有效、可持续、标准化的教学模式,缺少能够将“课程思政”贯彻到底、将思政理念融入教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学标准。目前,职业教育的思政研究处于探索阶段,课程思政建设的标准和指导意见有待学校层面进一步指导和引领,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水平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思政教育要强调以人为本,把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提升和发展人的精神贯注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思政教育理念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与完善,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

1.3打造教学团队,教学内容常新

促使“课程思政”教学落地实施,就要在原有的教学团队基础上更新和完善,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转变教学理念的同时,适应课程框架,探索合理而有效的教学模式,多样化使用教育教学中的考核评价机制,以线上线下基础教学为发力点,从实际需求出发,挖掘生活、工作中的思政素材,强调“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使命担当。落实课堂就是思政育人的主渠道,发挥专业课程、通识课程以及思政课程的育人功能,在教学中完善教学设计,以最新时事、最新资讯落实教学工作,线上线下同步更新、同步实施,课内、课外实时开展“关注榜样人、梳理感人事、传播正能量”的活动,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培育和践行价值观为主线,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构建思政教学目标一致的教学团队,体现专业群建设的重要性和地位,跨学科、跨专业组建思政建设团队,定期研讨交流,学习指导,发挥团队教学的力量,做好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设计与改进工作,将众人力量使用到课程建设中,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完美统一。

2高职教育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任务

以“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为目标,形成以专业带头人为龙头,“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教师团队,强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发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功能,充分调动和凸显教育教学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打造属于高等职业教育、蕴含德育思想、凸显工匠精神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率先建设一批“课程思政”专业示范课,通过课程拓展,优化课堂教学安排,秉承“常学常新”的教学要求,形成师生共识、思政教育效果突出、育人质量凸显的课程思政建设格局;率先培养一批具有思政影响力、教学效果显著的的个人和团队,加快构建目标明确、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形成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成功经验。工程造价专业服务于工程建设领域,围绕“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价值体系,打造专属职业的工程目标,行业发展趋势正在倡导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工程造价是建筑行业高质量、高素质发展的起点,必须完善本专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手段,才能促进建筑市场可持续稳定的发展下去。

3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改革与创新

3.1打造工程造价专业

“思政教学案例库”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教学设计完整规范,能够体现知识和能力目标的高阶性、素质目标的价值引领性;通过课程案例良好呈现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承载价值观,将新时代中国特色思想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和高度统一;将国家意识、政治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等纳入日常课程教学。例如,工程造价因预算问题导致的偷工减料,招投标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暗箱操作,都与造价人员对生命、环境、自然和公平正义的意识紧密相关。思政案例要求能够多维度、多角度反映价值观、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将各个工程案例所体现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线上线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充分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思政精神的认知能力。

3.2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

课程思政教学强调的新方法不只是能力的提升和方法的创新,要求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凸显助于学生理解的方式方法,教学方法不要求做到“新颖”,明确适合教学对象即可,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信息化手段的融入会多样化学生对知识的探索与发现,信息化手段中融入思政教学元素,用新的视角开拓学生的天地,体现教与学的融合性、同步性以及实时性。比如,目前多数院校的学生和教师反映文化基础课太枯燥,学习没有兴趣,课堂教学没有积极性,这不是说教师教学的方法除了问题,而是教学方法所承载的教学内容不够有新意,教学停留在就事论事阶段,传达给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只是通过表面现象去寻找答案,没有利用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或思考深层次的答案。如果在教师能力提升中,站在学生的角度选用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或手段,加之在教学内容中教会学生追根溯源的探寻问题本质,赋予教学内容发展源头和时代价值,善于借助方法或手段,帮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打造价值观的培养。比如,《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是我校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设计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与线上课程教育理念:第一,针对疫情特殊时期,开展线上招投标工作,引导学生进入电子招投标的学习与实践;第二,交流互动,探讨“利益诚可贵,诚信价更高”—失信被执行人能参与招投标吗?通过这些环环相扣的问题设计,完成学生对“诚实守信”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3.3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考核方式改革

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教育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课程考核涉及的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明确课程的目标责任制,细化专业课程教学标准,实时更新研究解决课程重点问题,建立以教学效果为导向的激励机制。

4结语

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衔接可以更好地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在对应的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可以极大地激发师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为培养德与智的复合型人才做出一定的探索,率先采取了建设专业的课程建设案例库,将思政教育的学习与专业技能的培养进行了充分的融合,旨在为能更好地培养出高等职业教育德、智、体、美、劳为一体的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各专业要将课程思政理念全面融入到各学科、各课程,渗透到每个育人环节,构建起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体系,在职业教育中形成全方位协同育人效应。学校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顶层设计中,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师要在教学中向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请教,一定做到严谨贴切,不能模棱两可。

参考文献

[1]张天航,张鹏,郑元勋,张晓田,雷延峰.高校土木工程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J].高教学刊,2020(19):172-174.

[2]杨友涛.浅析课程思政视阈下专业教程教学改革的对策[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06):54-55.

[3]胡丽娟.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现状与路径优化[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0,37(03):110-113.

[4]何源.高校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表现及其培育路径[J].江苏高教,2019(11):80-8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