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心理学培训课件

教育心理学培训课件

教育心理学培训课件

教育心理学培训课件范文第1篇

1.加强教育培训师资人才的管理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永远是教学发展的核心重点。没有高质量的教官队伍,再完美的教学设计,再领先的教学理念,再先进的教育技术对民警培训工作都将是无意义的。1.努力建设高水平的教官队伍。要结合本地区的公安工作特点和优势,设定教官等级和准入制度,提高教官待遇标准,吸引高质人才进入教官队伍。要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真正成为教官队伍建设的核心理念,就必须设定教官等级和准入制度,提高教官待遇标准。教官水平决定在训民警水平,教官素质决定在训民警素质,教官知识能力决定在训民警知识能力。要在晋职晋级、工资待遇等方面,制定稳定的奖优赏优政策制度。这是教官队伍建设中吸引人才、稳定队伍、提高水平的战略方向。注重教官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促进教学水平可持续发展。承担培训任务的教学机构,可通过理论和实战集训,组队深入基层所队调研,开辟新知识新技能“第二课堂”,广泛开展警务技能研讨会、研讨班等方法,不断提升教官的知识能力和教学训练水平。建立健全教官在职培训、继续教育的评估机制,正确引导教官通过“终身学习”模式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对拒不参与继续教育,或在职培训效果不佳,教学脱离公安实践的教官要予以淘汰。2.优化教官知识结构。教官要能够运用教育技术,掌握学科最新进展,把握政策导向,组织领导团队开展教学工作。要避免教官只懂警务实战技术,不懂课程研发;只能具体操作、不能教学设计;只会动作示范、不会讲解传授。要鼓励教官突出自身专长,优化知识结构,努力自主研发课程,设计教学,不断提升教学水平。还要搭建学术专业平台,鼓励支持教官开展警务实战理论和实操的学术研究和学术争鸣。随着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开展全警大练兵、苦练基本功等活动不断深入,各地培训机构的实战教学水平迅速提高,经验日趋成熟。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迎潮冲浪,将自己优秀的警务实战教官打造成“掌门人”级别的教学精英,从而在警务实战教学、学术领域打上自身独有的“烙印”,将警务实战教学推向新的高度。

2.加强教育培训资源配置管理

教育培训资源配置的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公安教育培训质量。教育培训教学资源可以理解为一切可以利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媒体条件,是教学材料与信息的来源。当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在现代教育培训中,教师和学生也是教学资源,包括教师资源、学生资源、课程资源和装备资源等四大方面。1.师生资源公安教育培训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师的理论知识丰富而学员的实战经验丰富。虽然经过多年的轮岗、选调,一些教育培训机构的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但仍没有根本解决。其主要原因是没有重视学生资源是教育培训的重要资源之一。为此我们建议:一是临时延聘专家型教师。但临时延聘专家型教师是在教学任务下达时间短、警种专业教学特殊等情形下的一种无奈之举,难以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的一贯性、连续性。二是开放互动课堂。开放互动课堂是由教师进行理论讲解,而由实战经验丰富、表达能力良好的优秀学员进行典型案例讲解或模拟实战演示。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精通实操(战)远远不够,只有上升到潜意识中的实战理念,才能在千变万化的环境、情境中应变自如。而从实战上升到理念,需要教师的高度总结、概括、升华。2.课程资源目前在公安教育培训工作中,课程开发、研发、创新热度高,课程资源积累、共享、开放忽视多,造成重复开发、研发、创新,造成大量的、不必要的、本来就稀缺的教学资源浪费。为此我们建议:一是建立健全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资源库。从省部级机构到基层公安教育培训机构,都应建立健全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资源库。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资源库应包括教案、讲义、课件等图文材料,也包括视频、音频等课程媒体材料。经典的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资源库,可通过定期的评比入选、更新。优秀的新研发、新创新课程优先入库。课程资源库在内部应完全公开、全部共享。二是建立健全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辅助资源库。对公安教育培训课程的教案、讲义、课件等研发可能需要使用的文稿、书籍、图片,以及经典实战案例、视音频资料(的可设立访问等级)等,建立较为完善、全面的课程辅助资源库。课程辅助资源库的建立,可以极大方便教师特别是基层教官根据需要研发、更新课程内容,而不会将宝贵的备课时间用在寻找、搜索具体素材方面。3.装备资源目前,我国公安教育培训工作仍处于初级起步的发展阶段。虽然上级对公安教育培训多年投入了大量建设资金,但教育训练基地硬件建设装备资源发展仍处于滞后状况,影响了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上层次,上水平。

3.坚持广泛调研与科学设置课程相结合

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公安教育培训工作谋求新发展的措施和途径,就必须找准公安教育培训工作与公安实际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从而推动教育培训工作向纵深发展。而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开展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则是极为有效的工作方式。一是深入基层所队代职调研。教育培训机构教官,必须带有明确的调研课题或课程研发方向深入基层所队代职调研。由于教育培训机构派员深入基层调研与轮岗交流有着本质的不同,根据我们的实际经验,建议教官调研者可任基层所队临时副职,以便于教官调研者能同时调研基层所队领导和普通警员实际警务工作的真实情况、面临的真实问题,从而研发出更受基层欢迎的、更贴近基层警务实际的教育培训课程。二是课堂调查问卷。在教育培训期间,应定期不定期地开展问卷调查,广泛听取参训民警的意见和建议。既可对授课教官的水平能力进行正确评估,也能便捷获知基层的课程培训需求。三是利用内部网站、办公自动化系统广泛征求基层单位和基层民警意见。四是加强与科研单位和上级训练部门的沟通。为把握国内外教育培训动态,了解当前和将来公安民警应对新形势和新局面所必须具备的前沿理念和前沿知识,应广泛加强与有关科研单位和上及训练部门的沟通联系。五是加强教学交流。加强与省内外相关教育培训单位的横向交流,可以掌握教育培训发展动态,更新教育培训理念,学习好的做法,进一步拓宽自己的工作思路。通过调研和交流,促进培训机构掌握基层警务真实情况,了解实际需求,从而把握重点,创新思维,更新理念,将调研中吸取的意见建议和发现的问题,融入到新的教育培训课程之中,采取更加科学的教学训练方法,优化教学手段,积极探索适应形势发展和基层工作需要的“科学、实用、高效、规范”的训练新机制,逐步实现警务实战训练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实现教育训练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确保培训实效。

4.在课程设置中贯彻教育培训理念

当代教育心理学认为,特殊职业从业人员并非是天生就有特殊能力的人,而是由“普通人”通过专业训练设计和培养出来的。对于警务工作来说,警察强于普通人的力量更多来自于专门的警察装备和专业的警察训练。当今发达国家的警察教育培训,教给学员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传输诸多先进的警务理念并贯穿培训始终,直接影响着他们以后的警务生涯,从而内化为执法理念。为此,要坚决将教育培训理念贯彻到课程设置并落实到教育培训之中。将先进的教学设计、先进的教育培训理念、先进的专业教育心理学方法加以科学整合,将会培训出具有优秀执法理念的警务工作者。

5.坚持纪律教育与职业精神的培养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要把政法干部队伍建设成为一支党和人民放心的、能够担当重任的高素质的队伍,一支忠诚可靠、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秉公执法、训练有素、业务精通的队伍,就必须将综合职业道德培养、综合职业精神养成与理论、实战教育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规范的总和。”“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是指警察在工作中应该遵守的,以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调整警察各种职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以及警察个人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状况。”根据当代后现代主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心理学相关观点,警察综合职业道德培养、综合职业精神养成是一个长期综合过程。必须遵循他律时期、自律时期和价值目标形成时期等三大发展形成时期的特点,耐心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为此,教育培训应相应地分三个阶段进行,即主体形成阶段——主体反思阶段——主体自觉阶段,从而完成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从而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警察综合职业道德培养、综合职业精神养成。

6.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战略前瞻性研究

只有理念上的创新,才有实践上的创新;只有战略上的前瞻,才有实际上的推进。新时期的公安教育培训工作必须敏锐把握时展趋势,树立符合不断发展的警务实际要求的培训新理念。1.教育培训管理者要立足实际,加强战略前瞻性研究,引领公安教育培训工作的发展。战略性前瞻研究,是把握未来发展、把握时代脉搏、把握发展趋势的研究,但要立足当今、不能好高骛远。一是知识上要与现代科技进展——特别是当代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学科——保持同步;二是建立健全警务教育培训大数据系统,综合科学分析,完善优化公安教育培训课程体系。2.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战略前瞻性研究,是公安教育培训工作创新的必要前提和必由之路。其特点是分析过去、探索发展,立足当前、预见未来,依据进展、把握趋势。要创新公安教育培训工作,教育管理者和管理部门,就必须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战略前瞻性研究。

二、当代教育心理学最新进展对民警教育培训课程设计的启示

课程设计,指拟定一门课程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课程设计决定于两种不同层次的课程编制的决策。广义的层次包括基本的价值选择,具体的层次包括技术上的安排和课程要素的实施。课程设计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侧重于技术层面,即课程设计是课程工作者从事的一切活动,包括他对达成课程目标所需的各种因素、技术和程序,进行构想、计划、选择的慎思过程;另一个层面更为侧重具体设计前的理论研究和准备。也就是说,课程设计是指教育机构的专家学者对课程的研究并拟订出课程学习方案,拟订教育教学的目的任务,确定选材范围和教学科目,编写教科书等,为决策部门服务。(一)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设计要根据教育培训内容、对象选择匹配的价值取向现代教育心理学各学术流派对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不尽相同。学术理性主义取向主张学校课程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最有价值的学科的教学增强个体的认知能力,重点强调知识、技能和各种学科的价值,倾向于教师为中心,重视以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揭示价值观;认知过程取向强调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的必要技能和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教师为中心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心理发展;人本主义取向主张学校课程,应该向学生提供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的经验,强调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认为学校课程应当为增强个体的自我概念以达到自我实现提供机会。为此,教师必须提供一个有利的情境,以促进学习者的自我学习;社会重建主义取向强调学校在社会改造中的作用,要使社会成为更加理想的社会,在课程中就要表现社会需要、社会问题、现实的理想和未来的憧憬,帮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小组讨论和社会调查等参与到社会的结构与管理之中。社会重建主义取向不仅强调学生能够适应社会,而且还要具有改造社会的意识和本领;科技取向强调运用各种设备和媒体,确定更有效的方法完成事先所期望的任务。而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科技取向常常运用其它课程取向的观点。各种课程设计价值取向各有优缺点。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设计,应根据教育培训内容、对象选择匹配的价值取向。比如系统理论课程设计,总体课程设计可依据理论体系以科目为中心进行设计,使系统理论体系层级叙述完备、框架构成逻辑性强;在重点知识点讲述上,应采取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设计,以调动学习兴趣、记住重点、掌握难点;在知识理论难点上,以解决问题为中心进行课程设计,力透难点。(二)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设计要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导向受后现代主义、人本主义、构建主义教育心理学影响,当代课程设计价值取向更多地倾向于多种取向的综合。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设计,应采取多种整合或综合优势的取向,兼顾系统的学科内容、学员与公安工作实际的需求,以使设计出的课程能够发挥更全面的功能、获得最好教学效果。单一形式的教育培训课程设计不可取,但亦不能因为热衷于跟潮流、多取向而忽略教育培训的宗旨。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设计必须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导向。

三、当代教育心理学新进展对民警教育培训技术发展的启示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受构建主义、人本主义、后现代主义教育心理学理念影响,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实验技术日新月异,而许多心理学实验技术已经证实可以走出实验室而广为教育工作者采用。如设计型实验或设计型研究、心理学网络实验和测量技术、交互式学习技术、学习兴趣的任务内测量技术、认知负荷测定技术、概念图与图论测量技术等。而大数据综合分析整合技术、多价值取向教育技术则必将是未来教育技术学实际应用的大趋势。(一)大数据分析整合技术是宏观教育技术发展的热点趋势大数据(bigdata),或称巨量资料、海量数据,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大数据是目前最火爆、最前沿的科技界概念。大数据的特点为4个“V”——Volume、Variety、Value、Velocity。即:第一,数据体量巨大。从TB级别,跃升到PB、EB级别,甚至达到“恐怖”的DB、NB级别;第二,数据类型繁多;第三,价值密度低,分析整合价值、商业价值高;第四,处理速度快。根据以上,我们建立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的优点将是多方面的。1.建立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可以保存完整历史培训档案大数据特点之一就是数据体量庞大而价值密度低。由于大量的阶段性价值淹没在海量数据之中,许多数据或许目前看不出价值,但若干时间之后都成为弥足珍贵的历史数据、历史史料。建立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仅需要一个数据库服务器和海量数据硬盘阵列,及时输入上课信息即可简单组建。当然,许多目前看来非常琐碎的信息,譬如:学员出生日期、籍贯、学历、培训经历等身份简历信息、授课教官的身份简历信息、上课情况、教案、讲义、课件、上课视音频文件、学员因公负伤或牺牲情况、学员获奖晋升情况、学员工作差错处分情况等等,都可输入大数据系统。目前看来越琐碎越普通细节的相关信息,越具有历史保存和未来分析价值。2.建立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是分析目前公安教育培训现状的有力工具基于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的分析结论,将是分析公安教育培训现状的最权威的报告。由于大数据体量巨大、数据种类繁多齐全,基于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既可分析诸于教育培训与受训学员立功授奖、受伤牺牲、差错事故的关系,亦可从长远角度分析受训学员家庭子女因素对教育培训效果的影响,还可分析整合多因素、多技术对教育培训工作的综合影响等等,从而可以对当前的教育培训效果作出科学权威评估和评价。3.建立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是开展公安教育培训前瞻性研究的依据由于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的分析结论的科学性、权威性,对当前的教育培训工作的合理内核和存在问题进行真实展现,从而成为公安教育培训前瞻性研究的最科学、最权威的依据。(二)多价值取向教学技术是课堂教育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受后现代主义、人本主义和构建主义教育心理学影响,当代课堂教学技术更多地倾向于多种价值取向的综合。无论是警务理论教学还是警务实战教学,每节课程都不可能是完全意义上的绝对单纯内容教学,所以也不应该采取特定价值取向的教学技术。1.课堂教学技术的价值取向应以最佳教学效果为目标教学,包涵“教”与“学”两方面概念。最佳教学效果,就是教的好、学的佳的理想教育状态。各种教育心理学流派的教育技术价值取向各有优缺点。公安教育培训的课堂教学技术,应根据教育培训内容、培训对象选择合理的价值取向。比如手枪应用射击教学,总体课堂教学可依据以科目为中心进行开展;在手枪应用射击实战理念讲述上,应采取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教学,采取实战案例法教学技术;在应用射击难点上,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开展教学,体验实操实练。2.课堂教学技术的价值取向应与教官教学艺术相统一由于各个教官知识阅历、气质类型、表达艺术不尽相同,课堂教学艺术不可能完全一致。即使教学内容完全一致的课堂教学,不同的教官不可能采取或使用完全一致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教育培训理念的核心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学效益。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官个体差异性是授课方式方法和教学技术生动化、多样化的有力保障。但只有将教学科学上升到教学艺术,才是“教”、“学”的最高境界。而前提是,课堂教学技术的价值取向与教官教学艺术完美统一、完美合一。

四、当代教育心理学新进展对民警教育培训理论教学的启示

当前民警教育培训理论教学范围十分宽泛,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公安业务、职业道德与纪律作风、警察礼仪、心理健康等内容,教学重点一般集中在法律基础知识、公安业务知识、执法规范化、和谐警民关系、公安信息化、群众工作能力、廉政教育、保密教育、现场保护及证据意识和提取证据能力等方面,范围宽泛,内容丰富。依据当代教育心理学最新进展及发达国家警务理念未来发展趋势,我们认为警务理论教学未来趋向于整合成“一个素质、两个理念”为主体内容的综合教学模式。“一个素质”,指的是现代警察综合职业素质。现代警察综合职业素质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公安业务、职业道德与纪律作风、心理健康、公安信息化、群众工作能力、廉政教育、保密教育、现场保护及证据意识和提取证据能力等;“两个理念”,指的是执法规范化理念、服务职业对象理念,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公安业务、职业道德与纪律作风、警察礼仪、执法规范化、和谐警民关系、群众工作能力、廉政教育、保密教育等。“一个素质、两个理念”的教学内容有交叉重叠,但在教学设计、教学方向上有差异。现代警察综合职业素质是人民警察对自我、自我职业的必备道德和必备素质的认同、认可;执法规范化理念、服务职业对象理念是人民警察在对自我、自我职业的必备道德和必备素质的认同、认可的基础上,自觉履行职务与义务、限制性行使权力的认同和认可。

五、当代教育心理学新进展对民警教育培训实战教学的启示

教育心理学培训课件范文第2篇

关键词:校本培训 依据 内容

我国“校本培训”的概念最早是在1999年教育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中提出的,“中小学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各中小学都要制定本校教师培训计划,建立教师培训档案,组织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一种实效性很强的教师培训模式。所以,校本培训工作做的好能有效的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只有科学的校本培训的内容,才能有效的做好校本培训工作。作为学校一定要设计好校本培训的内容。如何才能做好此项工作呢?必须明确设计的依据和内容的科学性。

一、内容设计的依据

1.依据国家教育政策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确定培训内容。

国家的教育政策具有方向性和指导性,是校本培训内容确定的指南。现阶段我国提出的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校本培训所着重关注的培训内容。国家以及省市地区所进行的培训中也贯穿了这些内容,所以,学校可以以新课程为指导,选定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为主要培训内容。

2.依据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特色确定培训内容。

学校的文化不同、历史积淀不同、办学思想不同导致学校的办学特色不同,而这些正是一个学校不同于其他学校的根本,是一个学校竞争力所在,也是培养学生的根本。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差异导致培训内容的侧重点不同,而校本培训反过来又能促进学校文化、办学特色的形成。例如,天台育英中学是一所体育特色学校,学校在对体育教师的培训中,为了提高教练指导竞技的能力,校长带队全体教练去全运会现场观摩。

3.依据教师队伍的现状和专业发展需要确定培训内容。

(1)依据本校师资的现状,缺什么就补什么,什么方面薄弱就加强什么。

校本培训的对象是学校教师,目的是要促进教师的发展,那么校本培训的内容就要针对学校的教师现状进行设计。教师亟需的、缺少的知识和技能都要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进行设计。例如,天台育英中学在制定培训内容时,老教师缺的是现代教育技术,在对他们培训时,要求他们学习如何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

新教师缺的是教学实践经验和驾驶课堂氛围的能力,所以,对确定他们的培训内容时,要求他们每学期到老教师处听二十节课。

(2)根据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自身发展和学校发展、学生发展的需要,是教师职业的要求。为了促进教师、学生、学校的发展,校本培训就要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的确定培训内容。例如,天台育英中学在制定培训内容时,考虑到不同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要求每位教师阅读一本与本学科相关的专著,并且写出读书笔记。

4.依据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确定培训内容。

很多学校都承担一些不同类别和级别的课题,围绕这些课题可以确定培训的内容。在学校开展的这些研究有的是学校自主进行的,有的是一些科研单位进行的,这些研究给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带入新的血液,或者直接对教育教学进行干预,或者以学校为对象进行研究,不管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这些研究都会对学校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这些实验和课题的选定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借助实验、课题进行培训内容的选定,促进校本培训的研究性。例如,天台育英中学是一所体育特色学校,体育特长生较多,他们学习的基础差,所以,学校成立了课题组把《如何促进体艺特长生有效教学》作为研究课题,同时,本校把如何促进体艺特长生有效教学作为校本培训内容。

二、培训内容

教师作为一个专业教育教学人员,其发展内涵是多层面、多领域的,既包括了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也包括了专业精神的升华。一名教育专业人员,应该有崇高的教育理想,把教育教学工作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应该具备职业道德,以学生的发展为己任,终身学习以促进专业素质的发展与成熟。教师的专业发展空间是无限的,要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专业人员的过程。成熟是相对的,而发展是绝对的,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不断进行的一个过程。校本培训的内容就着眼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能力和专业精神这几个方面,而这三方面最主要的是知识的培训。在知识方面可以分解为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以知识的发展带动能力的促进和专业精神的升华,以培训内容为中心,以培训模式促进知识向能力和专业精神的转化。

根据对教师专业知识的分析,把培训内容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科最新的基本理论及教改信息

1.学科理论和知识

每个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都希望自己有足够的力量站在讲台上,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教学能够符合教育的规律,而不是在迷惑和混沌中进行,简单地说,每个教师都需要教育理念的支持,教育理念是他们从事教育教学的理论背景和力量的源泉。理论的学习是教师站在讲台上的基础。教师所担任的学科在不断发展,教师自身的知识也应随之不断更新,教师不能用陈旧的知识去教育学生,教师掌握学科新的理论及信息十分必要。例如,天台育英中学在制定培训内容时,为了使教师学习学科最新的基本理论,要求每位教师订阅一份本学科杂志,学校替每个教研组开通一个付费的网站。邀请专家到校讲学。

2.教育改革

随着教育改革在教育的各个环节推行,掌握教育改革的信息对于教师来说是适应时代的要求,适应教育理念的变化,更好的促进学生发展。通过学习当前中小学素质教育理论、课程改革等的理论研究最新成果,以及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理论等,教师能够从理论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使教师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不盲从,避免教条的、功利的行为。例如,天台育英中学为了做好教育改革工作,就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作为校本培训的内容,学好了新课程标准,才能在做教育改革心中有底。

(二)教师职业的相关知识

教师职业的相关知识包括很多,如政策、法律法规、心理知识、教育学知识等等,下面简单介绍两类:

1.政策、法律法规

政策法规是教师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意见,也是教师维护自身权利和履行义务责任的依据。教师进行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学习使教师掌握我国教育现阶段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理念,并且在教育教学中积极运用这些理念,在自身的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天台育英中学把《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确定为集中培训的基本内容。

2.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包括学生学习心理学、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学,这些知识是教师教育教学中必需的,掌握这些知识促使师生关系和谐。教师掌握自身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能够调整自身心理,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心理素质。教师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自觉运用,能够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掌握学生学习心理,能够较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如天台县在2012年校本培训网上学习,要求教师学《教师心理健康》,广大教师学了后,感到很有收获。

(三)教育实践的方法、技能

不同于传统的讲授法,现代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模拟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目标教学法、行为导向法、问题探究法等都是现代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是将课程的教学过程安置在一个模拟的、特定的情景场合之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学生的演练,在仿真提炼、愉悦宽松的场景中达到教学目标,既锻炼了学生的临场应变、实景操作的能力,又活跃了教学气氛,提高了教学的感染力。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手段,校本培训就要根据本校的条件和学科及学生的特点给教师培训有关现代教学方法方面的知识,使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熟练使用,促进学生发展。

(四)现代教育技术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和发展,教育教学的手段和方式被不断更新。教师必须尽快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并把它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充分运用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天台育英中学校本培训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电子表格的使用和POWERPOINT电脑幻灯片的制作等基础知识和技能,还要了解和掌握CAI的基本理论、基本模式,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CSC电子备课系统。掌握电子数据表格多媒体课件制作基础(包括声音、图象、动画、视频素材的采集与制作)、计算机网络基础及IE、OUTLOOK的使用、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多媒体制作软件AUTHORWORE的基本操作和技能,并能根据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理论应用上述软件设计自己所任学科的CAI课件的文字脚本,编制CAI课件。

(五)教育科研知识

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研究者,教师研究者的角色决定了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教育研究方法。了解掌握研究方法和步骤是教师开展研究的基础,是避免研究中走弯路、进行规范研究的必要条件。教师需要学习的教育研究的方法、过程,包括如何做研究,如何选题,问卷、访谈等资料收集的方法,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文献综述的撰写,统计分析等教育研究方法,论文的撰写,研究报告的撰写等。天台育英中学校本培训内容中,就要求每个教研组确定一个研究课题。目的是把教师培养成专家型的教师,而不是一个教书匠。

(六)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中必须遵守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实施教育影响的前提,是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是教师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是教师敬业乐教的基础。天台育英中把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训确定为集中培训的内容之一,其内容包括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等,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执教的核心,也是培训中最难进行的,最难取得成效的,就要通过各种方式,引发教师的反思,以行为规范约束教师的行为,实现教师的理念转变。如,某学校在校风建设活动中,通过学习和讨论,让教师对“事业心是从教的前提”、“责任感是为师的本分”、“创造性是教师的生命”这三句话的内涵及意义达成共识。提出“与人为善、相互欣赏、精诚合作、渴望崇高、追求卓越”的为师准则。这些学校内部的师德要求以及学校教师群体的师德对于教师个人都产生很大的影响。

(七)开发选修课知识的培训

浙江省推出了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选择性。选择是这次课改深化方案的主旋律。即通过有效减少必修,全面加强选修,把更多的课程学习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选择权交给老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选择权交给学校。教育的过程是个选择的过程。孩子的兴趣、潜质以及相关的能力,需要自身及他人的不断选择,才可能出现、形成和发展,学校和教师只有不断按照学生的选择性要求,开发开设出更多更丰富的课程,才可能逐步办出比较适合孩子的教育。而现行的主要表现为固定的、统一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以及与此相关的统一要求、统一评价,显然不能适应办适合孩子教育的需要。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对教育现实和教育规律及趋势的理解,课改深化方案把改革的重心放在了切实加强选修课建设上。把选修课学分比重大幅度提高到占总学分的三分之一,并按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爱好、社会实践四大类划分建设选修课程,而我们的教师非常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对他们在这方面知识的培训。例如,浙江省先安排校长、教务主任、骨干教师进行培训;然后,由他们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

在实际的校本培训过程中,对以上基本的培训内容,不应面面俱到,应精心选择。每学年可以选择几个重点主题进行培训。校本培训内容的选择,应注意这些问题:首先要注意同一培训内容层次上的差异,对现有程度较低的教师,同一培训内容可从较低的层次开始,反之亦然。同时,还要在选择学习培训内容上从本校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出现的问题出发进行选择。这样,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姜平 。《怎样做好校本培训》。首都师大出版社。2010年8月

教育心理学培训课件范文第3篇

下面将2015年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抓好全区参训教师的教学及教学组织工作

(一)、非学历教育

1.启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公共必修课培训

2.继续教育面授专题培训

为了提高中小学各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我们组织全区4209人参加学科面授专题培训。 培训学科小学有语文、数学、科学教育、美术、体育;中学有数学、历史、地理、美术、体育、政治等,通过请专家、教授、特级教师、名师讲学,使教师对学科前沿知识、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全区中小学教师共有800人报名参加培训, 通过学习,参训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并较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制作教学课件等。

4.新课程改革培训

高中政治教师新课程培训班。共40人参加培训。培训目标:帮助高中政治教师深入理解高中政治课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标的理念、结构和内容,从而提高了高中教师实施新课标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实施新课标、新教材做好师资准备工作。

中学政治骨干教师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研修班。聘请首都师范大学胡玉顺教授到我区担任本班指导教师。培训目标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转换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中学地理骨干教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研究研修班 。聘请区级教研员和教改实验区有经验的教师承担培训任务,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带领学员到基层中学开展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区级骨干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修班。共120名骨干教师参加,学习时间为80学时。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学习,参训教师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制作课件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继续教育专管员、信息员培训

共16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全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各单位信息员、专管员经过培训,加强了继续教育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6.区级骨干教师培训

本学年主要对区校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共502人参加培训。 对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骨干教师师德水平。并组织骨干教师结合工作实践又撰写了师德案例,区继教办已经对骨干教师上交的师德案例进行筛选,并组织专人将优秀案例编辑成册,拟出版《骨干教师师德论文集》。

7、新教师培训。为了提高新教师的培训质量,本学期修改了十五初期制定的新教师培训计划,更突出实效性、针对性。注重了对新教师的师德、教育教学技能、教学基本功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全区共有261名新教师参加李培训。

8、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参加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由北京教育学院组织实施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培训项目,自2015年7月开始到今年年底,开展了集中培训、跟踪指导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培训活动。本次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培训效果显著,深受学校领导和学员的欢迎。

(二)学历教育

在学历教育方面,从总的趋势看,参加培训的人员是在逐年减少,重点已转入非学历教育,但是学历教育的各项工作没有放松,特别是紧紧抓住考前辅导工作,提高新生录取率。2015年的专、本科考前辅导的应该说录取率在70%左右。由我校教师承担的语文、政治、英语辅导的科目,开始成绩是较高的,对提高录取率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三)校本培训

1.开展《教育热点问题研究》校本培训教材的培训

《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是我区十五继续教育自编教材,教材内容主要是突出先进教育理念的宣传,为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提供帮助。此教材成为了全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理解和领悟的重要参考资料。各学校都组织教师进行了认真的自学,并完成了每人3000字以上的学习体会,全区7218人参加培训。目前,教师通过学习撰写的心得体会等材料已陆续上交区继教办,由继教办组织教师进行成绩评定,并选出优秀文章给予荣誉奖励。

2、抓好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今年6月份区教委人事科、区继续教育办公室对全区部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调研。通过听校长汇报,召开教师座谈会,查阅档案材料,交换意见等形式,较全面地掌握了各单位校本培训情况。通过校本培训调研,我们感到:校本培训是十五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形式。校本培训是受到各级领导重视,受到校长、教师欢迎的一种培训形式,应当广泛推行这种培训形式。但是,校本培训开展不均衡。表现在领导重视程度、教师的认识程度不均衡;学校硬件设施的利用率不均衡;师资队伍不均衡等影响了部分学校较好地开展校本培训。区教委人事科、继教办将调研情况上报教委后,教委认为有必要开展评选校本培训示范校活动,带动全区校本培训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在区教委的领导下,我们将调研与查看基层学校上报材料相结合,经过反复研究决定确定了13所中小学为校本培训示范校,确定1所园本培训示范园,通过帮教、帮训、手拉手等形式,发挥优质校的教师、管理人员、设备的辐射作用,带动一批薄弱校,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我区学校办学整体水平,推动全区普教工作走上新台阶。

二、抓好学校校内的教学工作

(一)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培训

根据北京市教委《关于加强十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和通州区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小学教师十五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结合师资培训工作特点和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十五期间我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及2015年校本培训内容的计划和具体安排。

今年10月学校召开教代会通过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论文评审条件》《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优秀班主任评选条件》。与会代表充分认识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师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发挥教师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自身个性发展,有利于学校学习性组织的建设。并深深的感到开展校本培训是全面提高我校干部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重要条件。并决定于11月开始培训。本年度的培训重点:

(1)组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教材,采取自学和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并结合本职工作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通过学习,教师深刻认识到,培训者必须不断提高素质,才能真正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意识,才能为基层做好服务工作,才能保证培训质量。

(2)、加强对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学习性社会的需要,提高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组织40岁以下教师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authorware5.0培训50学时。并将考核与竞赛结合起来,激发教师学习积极性。

(3)、强化教师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水平。开展专题论坛活动,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结合教师专业化和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培训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以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4)校本培训管理

学校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建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校长、主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副校级干部任副组长,由师资培训科研办公室具体组织管理工作。学校为每位参训教师建立档案(一人一档),记入继续教育学分。并与评优、评先、晋职等挂钩。

(二)、培训者培训。

为把我校建设学习性组织,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组织起草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师德培训、计算机应用培训、继续教育科研课题论坛活动。教师积极性较高,学习兴趣较浓,效果明显。同时组织教师参与市区组织的各项培训。

1、北京教师培训中心组织的各学科培训者培训:

2、计算机教师参加因特未来教育培训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的培训;

3、推荐教师参加英语全国骨干教师、普通话新大纲、初中政治和语文骨干教师培训;

4、组织小学教师参加北京市小学数学、语文学科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等。

5、推荐和组织政治、地理、英语、化学、物理教师参加北京教育学院组织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我校教师普遍反映受益匪浅,对提高培训者素质起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训,拓展了培训者的学科知识面,在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方面也有较大提高,为更好的开展我区教师培训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

(三)教育科学研究

1、根据《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 的教学反馈、优秀案例评选、学分反馈等项培训工作,组织编写了 区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选编》。

2、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学习体会的评定学分工作,并将优秀论文编辑成册。

3、强化研究意识,开展研修活动。学科教师围绕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探究的主题,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专题研究。本学年末,根据研究情况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撰写论文,学校组织论文评审,评选论文等级,学校给予奖励,并召开学年度继续教育教学、管理论坛会,组织编写十五继续教育论文集。

4、开展继续教育论坛活动。本学期论坛的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学期末共征集教育教学及教育教学管理论文25篇,评出一、二等奖,中奖率占50%。为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坚持校内外调研制度。教师深入教学第一线,开展听课、评课、教学研究、专题研讨等活动,其中本学期教师听课共计380节,人均达到了20 节。把继续教育的教研、教学活动着眼点放在适应教师新课程需要、为基层教学服务上,深受基层中小学的欢迎。

6、发挥教学指导组作用。本学期教学指导组的任务:

组织新教师学科专业培训的开课汇报。共有13位教师讲述了本人授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并就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会的教师深深感到:这种开课汇报形式好,教师间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本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各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开展教学观摩课、研究课、公开课活动;

组织继续教育论坛,制定教学论文评审条件,开展论文评审活动,为我校建成学习型、研究型组织出谋划策。

三、本学期教学效果

1、培训。

(1)本学期圆满的完成了学历教育、研究生课程班和继续教育的各项培训工作,得到基层学校、教师和联合办学单位的一致好评,培训效果好。

2、获奖。

(1)继续教育办公室和我校英语教师(张淑清)组织指导了我区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参加北京市远郊区县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展示大赛,并获得最佳教学设计奖,捧得奖杯和奖状。

(2)学历教育获得北京市师范大学2015年函授教育先进单位奖励。

(3)普通话水平测试获得北京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3、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1)继续教育办公室组织部分我校教师参加编写的《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集》一书初稿审阅、编辑工作已经完成,待出版发行。

(2)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组织了现代信息技术培训课件和继续教育论文评奖活动,获得一、二等奖教师的比例占参评教师总数的50%。

(3)参与北京市继续教育校本培训课题研究,我校承担的子课题《校本培训制度与管理研究》已取得中期成果编辑出版了《校本培训管理制度汇编》初稿,发至全市教师进修院、校。

4、教师个人获奖、登载论文、参与教科研课题研究等

(1)刘志田撰写的《信息技术课的实践创新与课堂实践》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一等奖。

(2)王金华撰写的《激发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方法研究》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二等奖。

(3)明纪英撰写的《应用讨论法引导新教师进行讨论式教学》一文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指定刊物信息技术教育 第六期登载;并指导我区两位新教师孙雪涛、赵云撰写了 《心路》《我的教学生活》论文, 在信息技术教育 第九期登载。

(4)张振松撰写的《加强组织管理,切实抓好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工作》发表在《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刊物上。

(5)政治学科郭淑琴、王金华参与了北京市高中教师《生活价值观》课题研究,成为该课题组成员。

(6)王学一被北京教育学院聘请为北京市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资源库项目专家。

(7)崔静平获得通州区教育系统名师称号。

四、2015年师训工作特点

3、培训的机构多。北京教育大会召开以后,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视,与师资培训有关的大学、学院、教研部门等纷纷参与教师的培训,我区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高校联合办学,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提高我区教师的水平。

4、培训的要求高。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和教师本人的需求,对十五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和形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过去教师一人在课堂上讲授逐步扩展到学员上讲台,师生互动,开展教学实践,带着问题进行培训等,突出继续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今年我区针对教师的需求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培训班。有高研班、研修班、新课程培训班、骨干班、专业课专题培训班、学历班、研究生课程班等。聘请了大学教授、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中小学骨干教师等,登上继续教育讲台指导我区教师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教育心理学培训课件范文第4篇

一是实体不实。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有牌子,有队伍,有场地,有经费来源,有编制,有法人资格,有任务职责,但实际的情况是:队伍不精干,更谈不上优而专,呈现出“官化”“老化”趋势;场地破败,缺乏实用性,设备设施陈旧,更不具备超前性;经费来源只是文件上的红头字,常常被挪用、截留;有法人资格但在整个县级教育体系中不具有相当的地位;任务重,责任大,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无从体现。

二是功能不全。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在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方面应有四大功能:培训、研究、服务、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咨询。但传统观念、历史沿革等原因造成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只具有培训这一单一功能,且培训这唯一功能也在逐渐萎缩。

三是服务不到位。县级教师培训机构逐渐老化、官化,故此自我矜持,架子大,官腔高,服务意识淡薄;专业化提升落后于教育的发展,服务水平不高;技术更新慢,服务质量不高。由此必然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一线教师想要的培训,培训机构给不了,而教学实际中并不稀罕的任务培训,却被培训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要求参加。

如何走出困境,谋求发展呢?教育部《关于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按照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原则来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设。根据教育部的指示精神,衡东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于2005年促成县教师进修学校与县级电教、教研部门资源整合,经过近五年的探索,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在坚持中创新,实现发展高规格、功能高水平、服务高质量的办学目标,使中心成为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人力资源培养的工作“母机”。

一、在改革发展中建好“小实体”

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由于其地位、作用和功能要求高,基地建设就需要相当大的投入。国家财政等不来,省级财政靠不住,县级财政要不到,如何使小实体真正实起来、靓起来、优起来、美起来?思路决定出路,中心领导改变策略,实行“一主两翼”的办学模式。“一主”是以继续教育工作为主,“两翼”是充分利用教师培训机构富裕的优质师资创办高考补习中心和联合优秀民营企业家创办民办实验中学,“两翼”服从、服务、支撑“一主”。高考补习中心和民办实验中学既可以为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设解决资金出路,又可以为教师培训提供实践场地和实习机会,大量积累一线教学体验,这样不仅没有削弱继续教育工作,相反充分挖掘中心潜能,利用中心资源优势,极大地促进了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有效地解决了中心办学经费不足的困难。五年来,高考补习中心和民办实验中学为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提供了600多万元建设资金,由于有了建设经费,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硬件建设才真正实起来。

目前,中心校舍规范整齐,树木成林,花草相间,投资100多万元的美化、亮化工程使中心以优美的环境体现出培训机构崇高的人文品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投资200多万建设的教育教学设施使中心设备齐全,多媒体教室、微格室、电脑室、办公室全部现代化,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具有超前性,属全市一流;投资300多万元建成的学员综合楼,使学员住宿条件具备星级宾馆水准;交流休闲茶吧、运动场馆处处张扬个性特色,显示人文关怀,让学员有“宾至如归”之感。

在改革中发展小实体,在发展中创新小实体,中心软件建设也真正“牛”起来。中心利用2005年县教师进修学校与县电教站、教研室整合组成新的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的契机,让一批“官化”的教工退下来,一批“老化”的教工休息,让一批德才兼备、一专多能型的全县有口皆碑的一线教师登上了教师继续教育的讲台,师资队伍精干有力,综合素质明显优于县办中学教师,为教师继续教育提供优秀教学和优良服务。中心领导科学地提出了培训办学的“四性”,即:建设一流校本师资队伍,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学员,实现教育教学上的指导性;加强学校自身的规范管理,用先进的经验带动学员,凸现校本管理的科学性;搞好师训基地建设,用高品位的校园文化陶冶学员,呈现办学上的示范性;积极探索办学路子,用先进的办学理念激励学员,把握学校发展上的前瞻性。

二、在做好服务中发挥多功能

教育部《关于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规定了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主要性质是:由县级人民政府领导,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以实施本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为主要任务,并具有与教师教育相关的管理、研究、服务和教育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等职能,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办学实体。这一性质明确了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办学宗旨是做好服务,办学职责是发挥多功能。

中心领导充分认识这一点后,千方百计在服务上做文章,在功能上求发展,把衡东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建设成为培训中心、研究中心、服务中心和信息中心,真正成为全县教师工作的大本营。

(一)多元并举,提高培训实效,促进教师继续教育专业化

作为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终身学习和提高专业水平的重要阵地,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必须遵循成人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有效开展教师继续教育,转变培训模式,切实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为此,我们强化三个意识的树立:

第一,树立开放意识,与高等院校联合办学,提高培训实效。近年来,中心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科技大学、衡阳师范学院等高校联合办学,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学历培训后,继续与高校联合举办短缺学科培训,请院校知名专家、教授来中心讲课指导,共举办了心理学咨询指导班3期,培训中小学心理教师156人,自然科学班8期,培训小学自然科学教师360人,小学英语教学班5期,培训教师300多人。

第二,树立实践意识,创办实验实习基地,提高培训实效。中心在常规培训中,不单是让培训学员从课堂上、书本上接受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手段的改进,更重要的是从实践层面上让培训教师入脑、入心、上手。每期培训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让主持培训的主讲教师率领培训学员到中心创办的实验中学进行实践,边学边用,边研边改,充分检验每个培训学员的差异性,充分发挥个体的特长优势。

第三,树立合作意识,与培训教师所在学校保持密切联系,长期跟踪指导培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参加培训教师结束在中心学习实践培训后,并不意味着培训结束,关键的培训还在教育教学实践的运用。中心充分认识到培训实效的着重点在课堂教育教学一线,因此,中心领导和指导教师常常下乡深入课堂,与当地学校领导进入课堂指导、检查、修正培训教师的教学,在实践中改进,在改进中提升,在提升中成熟。

(二)上下联动,提高探究合作能力,实现教师继续教育科研化

有效的科研离不开常规化的建设,在全县科研常规化建设方面,中心从教师的教学常规、教师的备课制度、教研制度、开放制度这四项制度入手,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发挥名校名师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城乡互动,校际互动,共同发展,在全县形成学校特色共建,课题集体攻关,教学资源和成果共享的绿色通道,有效提高教学研究的水平,加快教科研成果的转化。

中心在全县调研指导过程中发现农村中小学学生情感教育出现危机时,就及时提出“农村高中留守学生情感教育的研究”、“扭转农村乡镇中学留守儿童教育低效对策研究”和“农村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等三个系列课题,及时有效地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探讨,举全县之力,系统详尽提出解决对策,以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在解决了学生情感、行为教育的同时,进一步进行学法研究指导,又提出了“在现代信息技术下的数学实验”、“网络环境下高中物理交互式教学研究”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方法研究”等三个课题,用科研成果帮助教师运用科学技术有效指导学生加强学法应用,提高学习效率。

在社会转型时期,我们觉得非常有必要对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历史、特点、任务、功能以及未来的发展走向进行深入研究,以认识我们自己的地位,明确职责,争取权益,发挥功能,更好地为当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服务,为中小学教师服务。2008年开始,我们到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请缨,申报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湖南省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该课题经匿名、实名、会议三次评审,被确立为省重点资助课题,在省级课题研究人员高级研修班上和课题开题论证会上,省课题专家组给予了高度评价,盛赞中心课题选题独特,有相当高的研究价值和指导意义,可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找到科学的发展道路。预期成果设计科学合理,研究内容明确具体,研究团队有雄厚的实力。

(三)主动出击,服务基础教育,促进中心服务教师继续教育创新化

教师培训机构服务基础教育,既要配合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做好本地区有关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实施中小学教师资格制度的组织、协调、评价和服务工作,更要主动出击,想事谋事,多出主意,多作参谋,协同教育主管部门开展创造性工作。在服务上我们做了如下一些特色工作:

1.组织参与县级教学比武等活动,选拔优秀人才,提升教学骨干,培养名师群体,通过名师的辐射作用,带动青年教师成长。在全县大张旗鼓开展“整、树、创(整顿思想作风、树师表形象、创文明校风)”和“双十双百(爱生十佳、教学十佳、百名师德模范、百名教育创新能手)”“当代师表”“教坛新秀”“教学能手”等活动,将教师继续教育和争创活动结合起来,在系列活动中,中心全程参与组织、指导、评价、推荐。一大批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名优教师茁壮成长,有力地提升了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水平。

2.服务高三教学,培训高三教师,提高全县高考水平。中心的中学教研员都是来自高三一线的骨干教师,他们是教学的行家里手,因此,指导教学有方法,评价教学是权威。中心成立高三教学研究联组,聘请学科名优教师担任学科组长,指导全县高三毕业班教学,同时每年初又邀请省、市教科所的专家深入各学校进行视导,深入到每一个教室随堂听课,与任课教师交流,帮助年青教师快速成长,中心还与武汉、黄冈、浙江、长江等地教研部门、名优学校加强合作,互通信息,极大地提高了教研教改水平;中心对高三毕业生每年度组织三次联考,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统一分析比较、取长补短。这样一些措施的落实,回报的是衡东县近五年高考上线率名列全市榜首,文理科人平总分连续五年蝉连衡阳市桂冠,四年内出了两个省文科状元。

3.中心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实施特色教学。中心教师还积极为全县中小学开展教师校本研修进行学科指导和服务,举办校本教研辅导班,指导各中小学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构建成“校际教学研联合体”或“校际课题协作体”,引导教师形成工作合力,坚持集体创优,在各自的教学实际中发现问题后集中形成共性问题,进而组织解决问题的专题研究,并在先进学校组织典型课、特色课向薄弱学校开放,在开放中整改,在整改中提升,有效地保证和促进了区域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4.服务社会,扩大教师培训机构社会影响力。中心的建设与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社会各行业兄弟单位的支持与帮助,中心领导清醒认识到这一点,也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回报社会,服务社会,创建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心商请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共青团组织、人事局等单位出面组织协调,派出优秀的教师为政务中心、银行、税务、工商等部门进行信息技术、普通话培训,提升窗口行业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为财政、教育等部门培训电算财会人员四期,为计生部门培训计划生育管理专干两期,中心先后派出电脑教师三次赴衡山,两次去祁东,帮助这些县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进行信息技术高级培训,指导他们培训学员,组织信息技术测试。

(四)科学管理,发挥网络信息的纽带作用,实现教师继续教育现代化

我们认为,要实现教育现代化,首先必须实现教师教育的现代化,为此,我们主要是做好四个优化组合,以求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努力实现教师教育的现代化。

1.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管理优化组合,提高工作效率。首先我们利用网上办公系统下发文件通知和统计数据信息,缩短了公文的流转周期,提高了信息数据处理的能力和速度;其次,我们开发并建立了“衡东县中小学教师业务培训档案管理系统”,对全县教师业务培训情况进行信息化管理,及时地对各类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为教育局提供教师教育决策服务,同时确保实施培训的针对性。最后我们还利用办公平台,建立网上评估系统,对教师培训工作进行过程管理,有力地调动了各单位的工作积极性。

2.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活动的优化组合,丰富培训内容。为了解决常规培训带来的工学矛盾、学费矛盾,我们将信息技术与培训结合起来,一是开办了网上课堂实行网络培训,即选择部分培训内容制作成录像或课件上传到网上,供教师随时上网学习;二是开办远程教育板块,用直播机全天播放中央教育电视台一、二套节目、空中课堂节目和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远程教育平台的视频节目,由各单位接收录制,组织相关教师学习;三是建立师资培训论坛,让教师把自己在学习中的困惑发表出来,通过网络给予解答;四是建立了网上考试系统,提高了考试和阅卷的效率和效度。

3.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研究活动的优化组合,拓宽培训途径。我们开办了网上教研模块,分学科将教学任务按章节分配到骨干教研组,根据教学进度,主持网上教研,将集体备课的教案、课件、说课稿、课堂实录、相关资料等内容提前一周上传到网上,供全县参考,我们还投资十多万元,购置了RTX即时通讯软件,教研员、教师可以随时在网上进行文字、声音、视频交流,传递资料,实现了异地教研的即时开展。

教育心理学培训课件范文第5篇

一、建立积极的教学训练模式

近年来,我军加大了训练方法手段的研究和改进,并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培训运行机制,保证了士官培训教育健康发展。但是,要适应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还要进一步优化士官培训的教育模式,尽快达到课程完备、管理科学、评估合理的综合性要求。

(一)建立时域全、范围广、样式多的教学模式

教与学过程的开放性、多样性是提高士官培训水平的有效途径。建立时域全、范围广、样式多的教学模式,以达到培养信息化条件下、,高素质的士官队伍的需要,是我军士官教育的发展方向。一是全时域开放为主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扩散性和通用性,为这一模式开辟了广阔天地。教育信息化模式主要利用网络进行“虚拟实践”活动,实现全时域开放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采取信息化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可以不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如网络课堂、远程教育、电视教学等形式。二是不断创新的集约式教学模式,集约式教学就是对各种教育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按照统一计划进行调配和使用,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一方面可以聚合我军自身的教学资源优势,以名人、名师、名课件利用现代化信息网络平台进行辐射,实现集约规模教学。还可以围绕教学需要,集约、系统地建设、提供、优选各类士官教育教学资源,网上共享,纳入教学计划,组织网上教学。

(二)建立功能完备、效率集约高效的士官教育网络化平台

适应信息化系统体系作战,培养新型士官队伍,必须搭建相应的教育训练平台,要应充分利用网络的有利因素,为综合人才的培养搭建功能完备、效率集约高效的网络化平台。一是建设专用教育信息网络。充分利用现有军事训练信息网和相关局域网、园区网,配备、安装相应的士官信息教育硬件,开发适合士官教育培训的教学训练软件。在专用教育信息网络上,充分利用信息教育技术和手段,根据各军兵种、各专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多层次、多类别的军兵种、学科专业的模拟室、仿真室,进行模拟化训练。二是充分利用军内外的相关资

源,形成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将军内外的相关资源用足用活,构建辅多种网络教学平台。突出强调用于网络教学的素材库和资料库的建设,构建各类培训教学情境模拟软件,形成丰富的网上实践资源,组织指导各类士官充分运用好各种训练平台。在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同时,积极加强部队局域网、园区网、计算机,网络中心、电子阅览室等设施的配套建设。

(三)建立与培养适应信.息系统体系作战的士官队伍相对应的管理体系与方式

培养信息化作战的人才,不但要改变办培训理念,而且要改革教育管理方式方法,要建立与培养信息化作战士官队伍相对应的管理体系与方式。一是完善信息化、规范化的教育管理机制,构建信息化管理环境。应以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以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为核心,以网络为平台,构建一个以人为主、人机结合的管理环境,为各级领导机构、教学管理人员、教员、士官以及各类教学场所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制定新的教学管理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的决策系统、咨询系统和监督反馈系统,从而为士官教育建设的长远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二是重点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教学管理信息化有助于教学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更好地组织和配置教学信息资源,进行教学管理活动,促进士官的学习和教员的教学积极性。采用信息化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及时性、灵活性、 虚拟性和动态交互性等特点,可以更好地为广大官兵服务,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良性竞争机制。

二、进一步改革课程设置,使之更加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士官教育特点

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士官队伍培养应以适应信息系统体系作战为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从士官培训教育课程设置,课程模式、课程内容以及教材、教学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这样才能确保士官教育培训课程诸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和课程系统功能的最佳,才能满足信息化条件下作战需要。

(一)士官教育课程内容应强调岗位值勤需要与满足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统一

1.我军士官训练教育课程内容明显的存在着缺陷。一是课程内容过多地关注了客观需要,忽视了士官个体的发展。课程内容及目的单一地指向某专业、某兵种应该达到的上岗要求,以便于院校和培训机构在教学中执行,忽略了个体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适应新形势下的作战需要。课程的编制注重了相关军事知识的掌握,专业课强化技能,忽略了如何把课程作为一个信息载体,使士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如何使官兵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发展。二是士官培训教育课程内容过分重视原理和结论,缺乏应用性。打开教材,似乎遍布“知识点”,尤其是综合知识课,从理论到理论的学科体系,缺少与实际相结合的实用知识。以至于使士官觉得,参加培训就是要背知识点。于是参加培训的士官只有在考试前“死记硬背”那些知识和内容。考试结束以后,能留下多少记忆,恐怕是不能乐观的。三是士官培训教育课程内容呆板,可开发的空间较少。课程内容的编制严密而系统,条理而规范。课程内容的设计没有预设的空间,参加培训的士官无法在体验中生成新的知识和技能,无法将最新的信息化条件作战内容吸收进来。

2.士官教育训练课程改革必须强调两个统一。士官培训教育,是为适应士官上岗值勤而进行的培训。教育训练的教学过程具有实践性,教学侧重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教育培养的人才类型具有实践性的特点,首先应满足岗位值勤的需要,教育训练培养的是一线的战斗员。但从提升战斗力,适应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层面上看,士官教育训练还必须促进士官的军事素质、品德素质、智能素质、心理素质的整体提升,从而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士官教育训练的课程内容改革,应该更多地选取和设计当前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和作战的实例、个案。把这些实例当作研究对象,让参加培训的士官观察、实验、分析和加工,在此基础上增长士官的军事训练、上岗值勤和作战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升其全面的军事素质和作战能力。

(二)士官教育培训的课程实施应强调多样性与专业理论性的统一

1.士官教育培训课程实施的多样性。士官教育培训专业众多,课程性质各异,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内容及参加培训士官状况采取不同的策略,从安排顺序上采取“理论一实践一再理论一再实践”模式,也可以颠倒过来;从认识论上采取“感性认识(既非理论也非实践)一理性认识”模式;从内容上采取“问题一知识一经验一技术”模式,或者“经验一问题一知识一技术”模式,或者“知识一经验一问题一技术”模式等。可以开发基于信息系统体系条件下,以培养士官综合作战能力与专业技能为目标的教材,甚至普通教材也可以从问题出发,打破传统的从概念到原理的逻辑顺序,引导参加培训的士官对理论知识的渴求。

2.士官教育培训课程实施应充分考虑专业特征。专业的差别往往导致能力、知识结构的完全不同,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思维、技能特征。如作战专业要求思维周全、填密,通信专业要求思维严谨、准确,情报专业则要求思维灵活、开放,这就要求在课程实施中表现出这一特征。士官教育培训课程的实施应使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这样才能使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连接起来,使己有经验和未知领域对接起来。为此,我们必须努力做到士官教育培训课程实施的多样性与专业理论性的统一,使僵硬的技术赋予灵性,从而使士官教育培训朝着内容活、形式活、目标活的方向发展。

三、依托信息网络系统,大力推进网络教学

士官教育培训类别层次繁多、教育资源分散、学习需求差别明显,特别是引入信息系统体系作战教学内容后,传统的课堂式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教学需求,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依托信息网络系统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是士官教育培训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教学是继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之后.兴起的又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以教员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确立“教员为主导、学员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促进了学员内因作用的充分发挥,为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益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一)推行网络教学是集约、高效的新型教学模式

1.可以突破时空界限,有效解决工作与学习之间的矛盾。我军各军兵种士官数量庞大、高度分散,各部队基础条件发展很不平衡、战备训练任务十分繁重,如何正确处理士官作战训练与学习提高之间的关系,解决好工学矛盾,是各级高度关注的问题。网络教学,依托信息网络平台,营造实时学习环境,突破了传统教学在办学空间、物理条件和时间上的限制,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接入网络,具备一定的资格,遵守一定的协议,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意愿参与网上学习,使教学不仅可以在教室内进行,还可以在办公室、练兵场、训练第一线进行,使各级各类士官在不离开工作岗位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找到工作和学习的最佳结合点。

2.可以实现多向交互,有效解决教学资源与教育规模之间的矛盾。传统教学模式,受教学观念、教学条件、方法手段、制度机制等因素限制,教学资源仅有教员、教材和参考资料,极大地限制了教育规模,士官学习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网络教学多向交互的特点,较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教学方式多样化,既可以是传统的课堂班级式,也可以是士官自主式、协作讨论式、多向互动式或是各种方式的有机结合等;教学手段现代化,能够充分使用各种虚拟网络学习环境,如多媒体综合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虚拟学习社区等,利用图、文、声、像、影等各种手段,使教学变得直观、形象、通俗、易懂,使教学运行更加灵活。

3.可以加快知识更新,有效解决知识学习与能力转化之间的矛盾。信息时代,新科学、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涌现,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知识的“陈旧率”越来越高,“淘汰率”越来越快,“保鲜期”越来越短。网络教学“信息量大、更新频率高,系统集成、资源共享,超越时空、.开放自由”等特点,改变了以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记忆知识为结果的模式,把教学的重点由“教”转向“导”、由“结果”转向“过程”、由“知识”转向“能力”,真正做到按“需”求学,快速更新士官知识结构,提高其在实际专业岗位任职需要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利于经验交流的网络平台,各部队、各层次的士官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任职经验,也可以和教员沟通,更好地促进学习,拓展了士官专业岗位工作的视野。通过网络广泛开展研讨,激励士官主动参与、实践、思考与探索,满足学员学习需要,激发士官的参与意识,培养了创新精神,增强了士官专业岗位任职的能力和信心,以达到提高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能力的需要。

(二)实施网络教学,应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网络教学的特点要求各级专(兼)职辅导教员在进行网络教学时,必须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坚持自身角色由主导型向导演型转变,树立以士官为主体,教学互动、交流协作和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的教学理念,通过情景式、研究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员参与讨论,解决部队建设和专业岗位任职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从教员讲授为主向启发学员探究为主转变;在教学方式上,要从说教式教学向交互式教学转变;在课程设置上,要从分科性单一化教学向多学科的综合性教学转变;在学习行为上,要从集体的、无个性的个体行为向个性化、多样化的合作学习行为转变;在教员角色上,要从教员作为知识的垄断者和传播者向教员作为学习的导航者、设计者、帮助者和指导者转变;在评价方式上,要从对分科知识与分类技能的评价向以行为为基础的综合性评价转变.这些转变,是教育理念的革命性转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从“以教员为中心”向“以学员为中心”的转变,是从“培养知识型、模仿型人才”向“培养智能型、创造型人才”的转变。由此可以看出,网络教学不仅是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革,更是包括教育观念与教育模式在内的一场综合性变革。

(三)实施网络教学,应尽快加强网络基础建设

从网络教学的构成来看,信息网络是“路”、信息系统是“车”、信息资源是“货”。要有效利用信息系统和资源开展士官教育培训,首先要解决好“路”的问题,即搞好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满足各级各类士官学习需要。一是改造现有远程教学视频系统,扩大覆盖范围和增强使用功能。将现有的电视电话会议系统改造成教学视频系统,使现用的电视电话会议系统成为集会议、教学、网上练兵考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视频系统。二是加快士官培训教育网站与部队的联通,建立集网上授课辅导、在线学习、数字图书馆和教学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教育信息系统,供基层士官远程在线学习使用。三是加紧做好网络终端产品的更新换代。加大政策支撑、工作指导和资金扶持力度,为基层、边远部队采购高性能计算机等,使各级连队能够更好地利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使士官教育培训信息“流”起来,使教育资源“活”起来,使教育网络教学“动”起来,使教育信息课堂“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