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学的正确认识

心理学的正确认识

心理学的正确认识

心理学的正确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职;哲学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所培养的人必须是全面发展的、健康的社会人,中职哲学教学旨在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如有人所说:“哲学是人生的导师,至善的良友,罪恶的劲敌。”哲学能让人博学、慎思、明辨,还能培养人们健康的心理素质。在中职哲学教学中整合心理健康教育,是哲学教学的需要,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和社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内容。

一、认识物质与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入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因此,在哲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物质和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促使自身在精神的指引下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就中职学生而言,他们经历了中考的洗礼,价值观念已具有雏形,但还摇摆不定,往往会对生活中所遭遇的挫折而感到懊恼。在哲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去发现自我、发现精神力量对改变自我的作用,从而更好地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同时,作为学生个体,对自我的认识也极为重要,要认识物质和意识的作用,学会正确地对自己做出评价,正确看待自己、容纳自己,这样才能将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才能在生活和学习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应该说,哲学和心理学之间有着很多共同点,其中之一就是对“自我”的认识。中职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在发展,此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渗透,是促进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保证,教学中教师还需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二、认识普遍联系,扩大交际空间

在中职学校中,很多学生会因交友不慎或是因没有朋友而导致孤独、暴躁、抑郁、狂躁等心理现象,原因就在于中职学生没有正确地理解“我”和“外部世界”之间的联系性。

在中职哲学的教学中,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是一个重点。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告诉我们整个世界都处于普遍的联系中,无论是事物内部还是外部都存在普遍联系。因此,我们生活在客观世界之中,我们就不是孤立存在的,时时刻刻都要和自我、外部世界发生各种关系。人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具有较强的群体性,一旦忽视了自我和外部世界之间的联系,就可能造成自我封闭。社会上很多学生自残、自杀现象的发生就和缺乏对普遍联系观的认识有较大关系。

教育要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同时也是健康的社会人。将普遍联系观渗透于心理健康教育中,首先,要让学生懂得和他人相处的重要性,并学会怎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乐于交往,尊重友谊。的确,一个良好的交际圈更有利于个体心智的发展。事实也证明,健康的、和谐的友谊是让学生从苦闷中找到快乐的良方。其次,将普遍联系的观点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还有利于学生在认识自我的同时将自我和集体联系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意识,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集体中,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在集体中合作完成任务,这也是社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

三、懂得矛盾统一,循序渐进发展

矛盾普遍存在于生活中,有“矛”自有“盾”,我们不仅要承认矛盾的存在,还要用矛盾分析法来认识事物,在不断的矛盾中认识自我、认识世界,不断地发展。

教学中不难发现,一部分中职学生往往会因为自己的缺点而自卑,有的学生会因为成绩不理想而丧失斗志,也有的学生喜欢走极端,在钻牛角尖中总是碰壁。将哲学的矛盾两分法渗透于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让学生从事物的正反两方面来看待自己、看待别人、看待外部世界。

就对自己而言,要能正确地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在取长补短中循序渐进地发展;在对他人的认识中,要能容纳别人的不足,吸取别人的长处,在对他们的审视中找到自己所处的位置,融于集体中,正确定位自己;对外部世界中矛盾的认知则是要让学生明白任何事情不可能只存在一面,总是在矛盾中发展,明确了这一点,才能高瞻远瞩,不急于求成,循序渐进发展。

四、坚持正确价值观,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

物质世界的高速发展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受到极大的冲击,中职学生即将迈向社会,他们的价值观念将直接影响他们自身的发展,也将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起到影响作用。一些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萎靡不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现象,价值观念的偏失很可能让他们走向极端。

众所周知,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对个体的社会实践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因此,在哲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要引导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向导来积极对待人生和生活。也只有在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下,学生才能树立起崇高的人生理想,选择正确的人生目标,在不断地努力和奋斗中,去实现人生价值,而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

五、尊重客观存在,认识并改造客观世界

世界是物质的,是客观存在的,在物质之间存在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不会随人的意志的转变而转变,人类只能认识和利用它。与此同时,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在意识的支配下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在一些中职学校,很多90后总是“非主流”,忽视了客观存在和客观规律的重要性,认为自己能改变一切,在夸大的意识作用下,反而变得自私、自大。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哲学教学中,就是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和客观规律,在不夸大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去改造世界,积极创造出适合自己的生活。在哲学教学中整合心理健康教育,是要让学生身心得到发展,这是时展的要求。在中职哲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哲学和心理健康之间找到契合点,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晖.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哲学教学之中[J].职教论坛,2004(14).

[2]莫宏杰.在哲学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7(4).

心理学的正确认识范文第2篇

第二作者:赵博,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工作101班。

第三作者:金凌俭,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091班。

摘 要:中国古代哲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先天学的代表人物“康节”邵康提出“以物观物”的重要主张,包含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本文针对邵雍的“以物观物”的观点进行分析,展示中国哲学智慧之光,提出正确认识事物的态度。

关键词:邵雍;以物观物;实事求是

邵康,字“尧夫”,谥号“康节”,世称“邵康节”。邵康精于易学,他自称为“先天学”。邵康哲学中提出“以物观物”的概念。在邵康看来,观物的思想不仅仅指人对自身所处的周围世界的观察,更指的是一种对待周围世界的态度和方法。

首先,在邵康看来,人在看待周围的世界时候,在认知、关照、体验、实践和各种社会生活的活动中,不能够把自己的主观情感和期望加入其中,而应该站在事物本身的角度进行考量。站在事物本身的角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观点。在邵雍的《观物内篇》中,邵雍说“不以我观物,以物观物。”邵康认为以物观物是一种正确的认识事物的态度,而以我观物则是一种感性的态度,不是一种科学的认识事物的方法。而以物观物往往是正确的,所以邵康说“性公则明”,人们掺杂自己的主观情绪和主观心理感受来对待事物的时候往往认识是不全面的,所以邵康说“情偏于暗”。邵康认为,有的事物会影响人的心情,造成人喜悦或悲伤,不是因为事物本身和人的心情之间早已经预设好了,也不是因为它与自身的预设的要求有满足和不满足的关系,而是人们对于事物的态度所决定的,是因为事物本来就会在一切人中引起同样的情感反应。所以在邵康的《观物内篇》中说:“以物喜物,以物悲物,此发而中节者也。”

其次,邵康提出了“观物以理”的认识论。在邵康看来,直观的观察事物只能够认识事物的表面,并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邵康提出要用心去关照事物,去认识事物。用心去关照,也不是指用纯粹的理性去抽象和我分析事物,因为纯粹的理性是无法有效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因此,邵康认为正确的认识事物的方法是指基于一定的精神境界去关照事物的态度。《观物内篇》中,邵康提出“夫所以谓之观物者,非以目观之也。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也。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也。”直观的观察即“以目观之”,只能获得一些感性直观的外部形状,无法认识事物的本质。“观之以心”即以心观物,由于不同的人的心智不同,认识事物的角度方式和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尽相同,所以“以心观物”无法认识事物的本质。只有“以理观物”才能真正把握事物的本质,这里的理并不是指规律、法则或常识,而指的是基于一定精神境界,顺应事物的自然之性的境界。邵康的“以物观物”的思想,其核心是在于“无法”,“忘我”。它强调要顺应事物的本性,不要把自己的好恶,自己的主观感受情绪参杂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在社会生活中也应该如此,从而达到“安乐”的境界。

邵雍的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事求是的观点。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实事求是的关键在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认识事物。因此,邵雍认为“以理观物”的思想是无法正确的把握事物的本质。而理论联系实际的首要考察的是实际而不是理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物,“是”就是客观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那么,邵雍的“以物观物”就是指把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和人的精神境界联系起来,而精神境界就是指人类正确认识真理的可能性。邵雍说“以目观物,见物之形;以心观物,见物之情;以理观物,见物之性。”那么人们能否正确的认识事物呢?实事求是以及邵雍的“以物观物”是否具有实践性。程颐曾对“以物观物”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这种看法虽然陈意虽高,但常人却难以企及。本人认为这样指责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对于其中所体现的实事求是的认识事物的观点是值得肯定的,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智慧。邵雍用简单的比较得出了“以理观物”的正确认识,但是我认为他对于“以理观物’和”以心观物”的界定不是很清晰,因为“以理观物”本身就包含了人本身对于客观真理的认识,这一内化过程要通过人类的思维,因此具有“心”的特征。对于古人的思想,其不免带有当时的时代局限,我们无法苛责他们,但邵雍实事求是的朴素的观点正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正确的观点。(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参考文献

[1] 《中国古代哲学史上》 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 编 2006.3

[2] 《中国古代哲学史下》 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 编 2006.3

心理学的正确认识范文第3篇

一、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习惯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构建了系统的培养体系,明确了如何培养学生的习惯,培养学生哪些良好习惯等等。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教会学生懂得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处理,自己做自己会做的事是光荣的,自己学会自己不会做的事更是值得称道的。又如《爱护我们的鼻子》《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教会他们懂得爱护鼻子眼睛,保护鼻子、科学合理用眼等良好习惯。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在编排中也融入了大量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内容。如《脑筋急转弯》一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力和遇到问题要周密思考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体会到集中注意力、周密思考带来的成功喜悦,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

正确认识自己是每个人一生的难题。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在不同的年级分别出现了认识自己、了解真正的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等不同目标的教学内容,而认识自己的方式方法也从自我认识到与他人的看法相结合等等。

小学三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镜子里的我》一课明确提出人的成长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阶段,而这个阶段中最重要的就是逐渐认识自己。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自己,有多高、多重,是胖是瘦,有哪些特长、爱好,有哪些优点、缺点等等。四年级教材中《老师眼里的我》《我是什么样的人》更进一步提出了认识自己的目标,从别人眼中审视自己,从活动中观察自己,从与他人的交往中了解自己,知道自己高矮胖瘦的变化,了解自己的能力、性格、兴趣、爱好和特长。在五、六年级教材中《了解真实的自己》《我是独一无二的》《正确认识自己》等内容,进一步加深了学生认识自己的程度,提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的自我意识目标要求。

三、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意志品质和较强的行为能力

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编排中,构建了一个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心理意志品质和行为能力的教学目标,从自己事情自己做到小困难的自我克服解决,从好习惯的养成到好方法的培养锻炼,从控制情绪到超越嫉妒,从情绪控制到烦恼释放、情绪正确表达等等,既体现了应有的健康心理要求,更体现了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与行为能力培养的要求。

在一年级的教材中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三年级教材中有《相信自己一定行》,四、五、六年级教材中有《超越嫉妒》《我不生气》《放飞烦恼》《正确表达情绪》《欣赏自己》《做情绪的主人》等一系列教学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学会控制情绪,恰当表达情绪就会发挥情绪的人际交流积极作用,形成健康的心理特性;正确处理嫉妒,也会给自己带来不尽的好处,会大大提升自己的学习热情与效率,最后超越对手,走向胜利。一系列的循序渐进的心理意志品质训练,让学生的心理意志品质得以形成、巩固和提高。

心理学的正确认识范文第4篇

“雅典的人们,我向你们致敬,爱你们,但是我更要听神的话,而不是你们的。只要我还有一口气,能够做,我就根本不能停止爱知,要激励你们,告诉我遇到的你们中的每个人,说我习惯说的话:‘ 最好的人,你是雅典人,这个最伟大、最以智慧和力量著称的城邦的人,你只想着聚敛尽可能多的钱财,追求名声和荣誉,却不关心,也不求知智慧和真理,以及怎样使灵魂变成最好的,你不为这些事而羞愧吗? ’ ”[1]

“生活的真正意义是认识你自己”,自我认识是主体对自身的反思和理解,即自我对本我的理解和评价,是他们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特征的认识,主要是解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人?”等问题。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表现形式之一,它主要表现为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的认识与评价。它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等[2]。其中,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核心,也是建立在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的基础上。自我评价是一种基于此对你自己的判断。拥有自我评价的权利,对个人的心理生活和行为有着巨大影响的。倘若个体的自我评价与他人对自己客观评价相差甚远,就会是的自我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产生矛盾,随着时间增长这样我们个体本身而言,将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即自卑或者自大,从而形成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成长经历。

自我认识在整个个体意识体系中拥有者奠基作用,属于自我意识中认识的范畴,美国心理学家约翰(Jone)和哈里(Hary)提出关于人自我认识的窗口理论,被称为乔韩窗口理论[3]。他们认为,人是对自己的探索过程叫做认识。因为每个人的自我都有四部分:公开的自我,盲目的自我,秘密的自我和未知的自我。通过与他人倾诉秘密的自我,从而发现那些自己一直察觉不到的自我,从他人的反馈减少盲目的自我,这样我们对自己的了解会更为客观和准确些。

二、心理健康定义

1946年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而目前我们通用的心理健康的概念定义为:能够适应当前的发展环境,有健全的人格特征,认知,情绪反应,积极的意志行动,维护正常的控制能力。

心理健康是一种对于个体而言,内心和行为上都能对自己当下的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一个良好的状态,从而让自我的能力发挥到最佳状态。心理健康具有相对性。健康的和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的划分只是相对的,在健康和不区分绝对的超然的,不健康。心理健康不能脱离个人的自身条件,不同社会对心理健康划分的标准也是不同的。心理健康具有动态性。心理健康目前成为了我们每个人最终的理想追求,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活的快乐、幸福,一直追寻着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这已然成为了人类永无止境的追求方向。

三、自我认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世界卫生组织《阿拉木图宣言》提出了21世纪“人人享有健康”的奋斗目标[4]。人类社会所谓的对身体和心灵的呼唤变得越来越紧,人们需要健康,需要享受社会生活的高质量。心理健康与健全的个人生活发展,是对大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也是对我们现在每一个人过好每一天的基本要求。

(一)心理健康是正确认识自己的前提

“熟知你自己”是源于古希腊千古名言,它凝集着人类的聪慧。人类的漫长的历史过程,充满了自我探索。心理健康的人,可以客观地评价自己,并接受与欣赏自己。他们能与当下的环境相适应,从而能够把握住自己的方向和行为。和心理障碍的人相比,他们总是正视自己和环境的观点,或自卑,敏感,多疑,抑郁,把自己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正确的评价自己,正确判断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从而不让自己在是否能正确认识自己过程中感到迷茫和彷徨。

(二)心理健康与自我确立

自我确立,就是树立自己独立的需求结构与价值观,是告别不成熟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5]。现代社会的迅速变化,价值多元化,增加了自建的困难。如果一个人长期没有自我建立的状态,会有心理障碍,进而对个体人格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而对于一个已拥有很好自建能力的人而言,他可以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能够很好的找到自己的自身的优点以及缺点,从而可以在一个非常复杂而具有一定难度的环境中搜寻对自己有力的信息,比较并确定自己的价值观,良好的价值观将作为心理健康的决定因素,决定你对事情的看法,想法和行动,并对人格的统一发挥重要作用的。

(三)心理健康与生活适应

生活不仅与相关的适应能力,还具有更广泛意义上的个性的关系。适应性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具有灵活性,并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当你的心理素质十分强大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能够很快适应周围的环境,同时自己也能十分迅速地进入一个新的角色,这个时候就足以体现心理素质对于我们适应新环境有着十分推动性的作用。生活适应,各方面的表现都是在生活中展现的,虽然小,但对个人有很大的影响,它也是大学生成功的基础。

(四)心理健康与学业

如何发挥自己的潜能以及获取多少知识的方式和向他人学习,如何使自己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是一个质的飞跃,所有这些都与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心理健康的人,有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质量,能够有效的工作;一个理性的思维习惯,能正确对待短暂的失败和挫折。对于心理素质不强的人,即使是高度聪明,但可能整天烦恼自己的心理问题,不能正确处理和面临的不利局面,或者不能很快适应自己的新角色,不能承受暂时的挫折和打击,往往不能持续有效的学习,从而获得最后的成功。

(五)心理健康与社会交往

心理学的正确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师;引导;认识自我

中图分类号:G42

当代高中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引导的方针。这个引导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双向性过程,是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其关键在于学生的“内省”,这是引导过程赖以深入的内在原因。学生通过“内省”这一思想过程,促使其主体进行批判性的反思,以改变学生自我意识中的消极因素,促使其自我意识在发展行进途中得到完善。这就需要教师来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

正确地认识自我是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前提,是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的基础。一个人只有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客观、公正地评价自我,才能量力而行,才能确立合适的理想自我,并为实现理想自我而奋斗。针对高中生这一群体,通过剖析让高中生正确的认识自我,以便更好地加强对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

但自我认识的难处在于“主体”的我,要积极主动地去认识、考察、评价“客体”的我,使“主体”的我和“客体”的我融为一体,从而达到正确认识自我。可由于人们存有自我欣赏、自我逃避、自我开脱等劣性,使人们很难正确地认识自我。那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呢?

一、明确正确认识自我的标准

正确的自我是指一个人对自我的认识要与自我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全面、正确的认识自己;二是正确认识自己与个人、集体、社会的关系。正确的自我认识的标准是评价自己要客观、公正,不带有虚假成分,不带有感彩,不能抬高或贬低自己,也不能自以为是;与人相处要真诚、友爱、融洽,不能全然不顾他人、集体的利益,更不能损害他人、集体的利益。目前高中生虽然生理成熟,但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并未真正成熟,不完全清楚对错的界限。同时他们大多又是独生子女,不善与人相处。所以教师要指导他们认识正确的自我标准,对于正确的要给予鼓励,对于错误地要及时纠正。

二、在经常的自省中认识自我

自省即自我反省,就是通过自我意识来省察自己的言行的过程。其目的正如朱熹所说:“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所以自省不仅有自我批判的成分,也有自我肯定的成分,即人在失败面前要自省,在成功面前也要自省。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自省,给他们一个时间、空间,让他们对自己的言行、思想、学习状况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检查自己的行为和动机是否正确、发展进程是否不足、有哪些收获和遗憾,从中发现自己的优劣状况,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自我调整。这种自我反省可以在班级的每周班会进行,让每个学生进行就一个周中自己行为的自省,以鞭策自己。也可以让学生将自我反省写在自己的日记中,因为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更看重自己的隐私,不愿将自己的缺点暴露在公众面前,所以这种方法更好一些。

三、与人交往相处中了解自我

由于自我意识是“主体”的我对“客体”的我的认识,所以人在认识自己的时候的确比较难,正如大文豪苏轼写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般来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周围的人对我们的态度和评价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我们要通过他人的眼神、语言、态度了解自己言行的对错和自己的社会处境,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表现,以此来完善自我,达到目标。与同龄人在个性、能力、与人交往态度、情感表现方式等比较中会明确自我,确定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进一步认识自我,找出自己与他人的差距。正所谓“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也”。也要注意要选择与自己情况相近的人比较,这样才能比较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认识自己。

同时每个人都有认识自己的过程,如果苦苦思索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跟周围的人比起来自己是否一无是处?周围的人到底怎样看待自己的?如果一个人想的话,很容易自卑或者自负,与人交往相处会加快对自我的认识的进程的。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多与人相处交往,在交往接触中既可以去扩大自己的视野,提高观察能力,去发现自己,也可以改变自己的性格,让自己更开朗、更阳光些。在与人交往相处中既要告诉学生要尊重他人的态度与评价,冷静地分析,对他人的态度与评价我们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这样才能做到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也要指导学生如实表现自己,不能有意遮掩,不能以假象示人,只有坦诚与人相待,听取他人意见,才能全面认识自己。因为如果一个人的本来面目为一整体的话,那么对一个人的认识深度分为四个程度:第一程度为自己和他人都未认识到;第二程度为他人认识到而自己未认识到;第三程度为他人未认识到而自己认识到;第四程度为自己和他人都认识到。实践证明认识程度越大,其自我意识越正确,心理越健康,越有助自我成长。

当前我国高中生正处于十四五岁——十七八岁的青年初期,这是他们人生转折的关键时期。从生理来看,他们无论男女青年,性发育和性成熟大约都在18岁左右完成。性的成熟,使他们自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因而他们一方面想摆脱父母的管教,独立性和自尊心日益增强;另一方面力图使现在的“成人的我”与过去的“幼稚的我”分割开来,无论在言语上还是行动上都极力证明自己已经不是小孩了。但事实上他们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并未真正成熟。因此他们常处于独立性与依赖性、内心封闭与渴望交往、自主性与被动性等相互纠结中。从人生发展阶段来看,人的一生要经历学习、工作、恋爱、家庭等几个阶段,在这些阶段中,工作的好坏决定着生活是否舒适惬意,而在今天科技创新时代,学习的优劣又决定着未来工作的好坏。当前由于受就业压力和应试教育的影响,能否顺利考上大学,考上名牌大学,就成为高中生改变人生,实现鲤鱼跳龙门的主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