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素质规划

心理素质规划范文精选

心理素质规划

心理素质规划范文第1篇

一、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心理素质教育

心理学研究认为,素质是指人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客观基础。人的发展是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这样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每一阶段新质的出现,都作为下个阶段的基础而促成其在新的水平上生长,人的可教育性就是在不断提高基础水平的嬗变中体现出来的。因此,素质是一个人身心处在发展中的“基础条件”。个体的素质结构,主要包括生理、心理两大基本要素,无论是古希腊时期的“身心既美且善”,还是现代社会提出的“个体和谐发展”,无一不认为个体素质结构包含身心两个基本方面。心理方面主要指受教育者认识、情感、意志、个性的发展和完善,其外显形式表现为受教育者在智、德、美等几方面的发展。为了使受教育者在身心两大素质方面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教育者则有必要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这就为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实施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心理素质是指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个体稳定的心理品质,它既包括智力因素又包括非智力因素,是先天的遗传素质和后天环境影响的结合物。而心理素质教育则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心理施加影响,使他们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全面发展个性的过程,它是指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各种优秀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发展,同时预防各种异常心理和心理问题的产生。心理素质是一个人整体素质提高的基础,而以提高心理素质为直接目的的心理素质教育则无疑是促进受教育者迅速而全面发展的奠基工程。从这个角度讲,心理素质教育应该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因为人类自身的行为活动不外乎是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两个方面,生理活动的外显形式是身体活动,它可以通过体育来求得发展;心理活动是内隐的,它可以直接表现为人的认识、情感、意志、个性等心理现象,也可以通过道德行为、智慧行为、审美行为及劳动行为等外显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都是心理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心理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和途径。由此不难看出,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归根到底都是心理素质教育,而心理素质发展既可以通过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得以实现,也可以通过对认识、情感、意志、个性等直接训练来完成,后者往往更直接、更有效。因此,心理素质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最直接的方法。

二、当前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指导原则

心理素质教育的原则是指导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基本指针,它既是对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规律概括和经验总结,也是对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一般要求,对于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整体性原则

心理素质教育的整体性原则具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训练对象的全体性,亦即指心理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学生整体,把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良好发展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二是指要把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作为一个整体,注意各种心理活动的有机联系,注重知、情、意、行与个性的协同发展,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整体发展和全面提高;三是将心理素质教育与其它形式的素质教育协调一致,使其共同发展、互相促进。

因为实施心理素质教育是为提高整个民族素质打基础,而要提高全民素质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作为新一代合格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同时,素质不仅表现为个体素质,也表现为群体素质。因此,学生群体的精神风貌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对象。

心理素质教育还应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合理的素质结构具有整体性的特点,构成素质结构的诸因素是互相渗透、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从素质功能的整体效应来看,任何一个人的素质水平都是各个要素的综合性表现,既要重视素质自身的整体性,也要考虑构成整体素质教育的各个因素,使其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二)主体性原则

所谓主体性原则,就是在整个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都把学生作为认识和发展的主体,充分发挥主体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学生的素质形成过程就是知识、技能、道德观念不断内化的过程,不通过学生主体内部积极性的调动,这个“内化”就不可能实现。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是强调“内因”,因为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都不能不受原有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强调学生的主体,并不是要贬抑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但是,教师的任何教育行为,学校中的一切教育因素和教育要求,都是外部的客观的东西。这些外部影响,只有通过主体的积极因素“吸收”,才能转化为主体的内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学生是心理发展的主体,离开这一主体将使心理素质教育无的放矢,也会使教师的种种努力事倍功半。所以,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到心理素质教育效能的高低是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为转移的,从而不仅充分调动起教师的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也会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学会通过不断重复、参与各种训练等方式来自我培养、自我优化各种心理素质。

(三)实践性原则

实践是人的心理素质结构不断分化和发展的真正动力。心理素质教育在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时,也重视其实践活动领域的扩大,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心理素质教育应着重教给学生一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其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自觉地运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达到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教育的目的。

心理素质的水平反映着人的能力结构体系的特点,而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运用而形成的。因此,心理素质教育不能简单停留在心理知识的传授上,应更多地让学生在各种模拟的情境中活动,通过讨论练习、亲身体验、自我探索、自控训练等方式,扩大学生主动加入和参与的程度,使其在实践中提高心理素质。(四)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的“材”,是指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而因材施教就是承认差异、重视差异,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区别对待、有的放矢,使每个学生按照不同条件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同其它教育一样,心理素质教育也必须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和特点因材施教。学生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年龄差异,二是学生的性格差异,三是学生的兴趣差异,四是学习能力的差异。这种差异既表现为一般认识能力的差异,即在注意、记忆、观察、思维和想象等认识能力上,不同学生表现有不同特点;同时还表现为能力发展水平和表现早晚的差异,发展水平有超常、中常和低常之分,表现则有聪颖早慧、大器晚成之别。了解了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有助于我们因材施教,使心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三、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运作模式

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要使其正常、高速地运转起来,既要有思想认识上的准备,又要有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予以保证。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各有其功能与特点,但从大的方面来看,主要包括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两大方面。

(一)集体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化是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方式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中的班集体既是提高教学效果、增进教学效能的最有效方式,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个体社会化的机会,使其在这个集体中日益发展、成熟起来。在班集体中,可以使学生获得社会生活经验,学会正确处理同学关系,满足其归属、活动、自我发展的需要,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对于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起着积极的能动作用。

集体教育的方式主要有:

1.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将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化。就像体育要上体育课、德育要开设政治课一样,心理素质教育也宜有必需的课堂教学,把专门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之中,作为其有机组成部分。教改实践证明,一切先进的教育思想,最终都要体现在课程结构之中,贯彻到教材之中,否则,先进的教育思想就难以转化为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因此,将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列入课程计划之中,并根据心理素质发展的目标体系,编写出教程和学习指导书,使心理素质教育具有可操作性,这样才能使心理素质教育在实践中得到体现,从而开创素质教育、教育整体改革的新局面。心理素质教育课不能等同于心理学教学,主要宜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普及必要的心理学与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学生对心理素质教育的认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心理教育及进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身心特点;针对不同阶段学生易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预防教育。

2.将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活动中。过去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往往是重专业课、重分科教学,轻综合课;重必修课,轻选修课,重知识技能传授,轻素质的全面发展。我们各科的教学大纲基本上是一个知识技能大纲,在知识技能方面有明确的目标,可以操作和检测,有一套包括考试在内的保证体系。然而在能力发展方面,尤其是情感、意志、个性等非认知因素的发展方面,提法笼统、模糊,既无法操作和检测,又无有力的保证措施,使心理素质教育被忽视,有名无实。课程体系只有分科教学大纲,没有一个以心理素质为核心统帅各科教学的总纲,使教育方针难以全面贯彻。同时,学科课程因缺乏心理素质教育这个核心、中介和桥梁,使各科教学处于孤立封闭状态,学科课程结构缺乏整体性、协同性。由于忽视心理素质教育,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因而各科教学质量不高,学生负担过重。将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将有助于改变学科教学的现状,这也是促进大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一条根本途径。

3.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智育、劳动技术教育、美育及体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互相促进,实现功能互补,以取得最佳的整体效应。

(二)个别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的辅助途径,个别心理辅导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补充

个别教育就是教师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与技能,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同时,注重对个别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加以分析与指导,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心理素质规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教师;心理健康;因素

大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其心理素质的反映,而教师的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知识技能素质交互作用,共同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因此,探讨大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是对大学教师群体的关怀,也是从根本上关注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学效果。大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形成和提高存在着现实的制约要素。只有认清所存在的现实要素,透析制约因素的关系,才有发现提升大学教师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有效路径的可能。

一、社会层面:对大学教师角色的观念转变与模糊化

伴随时代变迁,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望存在较大差异,染上了不同时代的色彩。如今,高等教育面临复杂多样的社会环境,改革也逐渐深化。尽管如此,社会对作为高等教育基本力量的教师却有不尽如人意之感。在现实化的社会中,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就业状况等问题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从这个焦点散射出去的争论往往绕不开大学教师角色定位这个话题。大学教师应该是什么样的人?如何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教师?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无形中影响着教师心理健康的养成和提高。在功利化的社会现实面前,大众对大学教师角色的观念不得不转变,对大学教师角色的定位趋于服从现实需要。这必然导致诸如就业这类问题和指标,成为影响大众评判大学教师乃至高等教育的心理坐标,从而往往使增进学生就业能力这样的功利指标成为社会对当下教师角色的重要期望。如此,象牙塔中的纯粹学术和理性光辉就居于次要地位了。社会现实与学术理性是一对矛盾,置身其中的大学教师是充当现实炼炉,还是理性天使,也引发了教师自身的反思。“为了满足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他们常常不得不在超负荷的身心压力下工作……如果社会不能正确看待教师的辛劳,不能给予有力的心理支持,就会导致教师心理失衡。”与社会大众同步,大学教师对自身角色的观念也在发生转变。因为社会现实与学术理性矛盾的存在,教师职业心理素质便成为了教师们处理矛盾的不自觉的中介变量。心理素质这个中介变量是趋于社会现实,还是学术理性,就造成了教师角色定位或转变的两难,这就产生了制约大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困境。同时,由于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主体的多元化利益,形成了多元化的大学教师角色期望。这种多元价值判断又使大学教师角色定位呈现模糊化状态,从而加剧了大学教师心理健康养成与提升的困境。

二、学校层面:教学科研双重管理压力与职业心理辅导的缺失

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是大学教师的基本工作,也是高校及教育管理部门评价教师的重要领域。高校作为大学教师的组织单位:一方面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了背景和条件,另一方面却不自觉地制造了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困境。尽管存在对教学工作进行评价的基本指标和程序,但由于高校教学工作的特殊性,以及专业学科的差异性,很难保证对教师教学评价的针对性、适宜性与全面性。围绕教学评价展开的有关教学管理活动则显得更加硬化和程式化。各种教学管理活动从现实来看,往往只触及教学的形式或工作。如此,一方面导致部分教师追求教学形式的美观,诸如教案、试卷等材料的美化,而淡化了实质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因为很难做到对大学教师教学的长期而全面的跟踪“检测”,教师的实际具体的教学工作受到了忽视。以点代面式的教学评价虽然体现了抽样研究的优势,但对教学工作的评估却容易形成偏差。这两个方面对处于教学一线的教师都造成了一定的额外压力。

正常压力是教师进步的动力,额外压力是教师工作倦怠的诱因,对其心理健康养成与提升无疑是一种制约因素。“教师聘任制度、教学评估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的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对教师的影响不可低估,当教师无法适应这些变革时,心理就可能失衡。”大学教师不仅要传递知识,还要创造知识,普及或推广知识,承担教育者、研究者、社会服务者等角色。由于教学评价的难度和种种问题,科研项目与科研成果成为衡量大学教师水平的重要指标,实际上甚至成为唯一指标,进而成为职称晋级的重要或唯一依据。从现实来看,在各种评定中,科研参数已经远远超越教学参数。这也导致高校教师对科研成果的向往大大胜于对教学效果的追求。科研项目申报获批和科研成果出版发表的资源有限,造成了大学教师在科研方面的激烈竞争,给其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除了基本的专业素质,也需要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来应对科研的压力,面对科研中的成败。这对大学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造成的冲击力可能会更大些。总体来看,科研压力是影响教师职业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把对大学教师的教学评价和科研评价相结合来看,“在现实中,基于教师考评制度和教师的理性选择,大学教师往往更看重科研,把主要精力放在和申报课题上,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教育者’角色,基本上变成了研究者”。这两种角色扮演的冲突导致教师的心力交瘁。

众多迹象业已表明对大学教师的“考评制度出现了功能异化”,从根本来看,对大学教师的考评制度异化“导致了大学教师的角色冲突,使大学教师出现了自我和角色分裂,偏离了理想的社会角色”。诸多研究业已表明,由于多重压力的存在,大学教师身心可能处于所谓的“亚健康”状态。然而,专门针对大学教师职业心理进行的辅导和援助则少之又少。员工援助计划(EAP,EmployeeAssistanceProgram)更多地受到企业的青睐,在企业中应用得较为广泛。尽管大学有关单位和人员成为研究员工援助计划的重要主体,而有针对性地面向大学本身的教职员工的援助计划却被忽视了。如何开展针对大学教师这个特殊群体的职业心理辅导,是目前教育学术界和教育管理界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三、学生层面:对教学模式的多元化需求与教师角色的多重期望

相比过去,当前大学生有很多方面的特点。最明显的两点是:其一,网络极大扩宽了当前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通道;其二,相对的高度社会化。这些特点造成了他们对教师教学模式的多元化需求,以及对教师角色的多重期望。“教师不再以知识权威和绝对权力的姿态走进教室‘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充当课程实施的‘积极推进者’、‘平等对话者’、‘行动研究者’的多种角色。”如此,教师如何才能进行有效教学?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拓宽了人接受信息的渠道,导致知识和信息的传递在教师的功能中已经不如从前。如今大学生已不再满足于“知识传递者”这一教师传统角色,即很少有学生会喜欢纯粹“知识传递者”。“信息社会个性化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学习类型、学习风格和学习进度等‘对症下药’,以促进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合他自己特点、类型和风格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的发展。”

过去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在给学生一碗水,可能自己要拥有一条河流,甚至成为活的水源。这种现状为教学准备与设计带来了不小冲击。在这种情况下,要教给学生什么内容?采用什么方法来教?如何成为源头活水?这些是当前教师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学生成长’成为公认的衡量教学成效的标准。而学生成长并不是仅仅凭借学业分数能够评定的。因此,‘什么是学生成长’、‘如何判别’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富于挑战性的问题。”同时,这些困惑必然影响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教师良知的前提下,要保证有效教学,摆在大学教师面前的以上问题和困惑无形中增加了其教学压力,从而间接影响到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过去大学被形容为“象牙塔”,大学生与社会接触相对较少,学习环境相对封闭。

如今,特别是在社会资源比较丰富的大中城市的在校大学生,则是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们有机会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也都付诸行动。这群大学生在学校进行传统“狭义”的学习,仅是其学习生活的小部分。这种现象可以被称作当前大学生的“相对的高度社会化”。“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人际关系的变化,导致了社会对人基本素质需求的变化,也导致了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而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教育过程中学生角色的变化,必然要求教育过程中大学教师和学生以不同于以往的权利关系来应对变化的社会。传统的‘师道尊严’和‘教师中心’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让位于以各自独立、互相负责和交换意见为标记的民主式的师生关系,以萌发、生成独立、自主的现代人格。”学生在“相对的高度社会化”条件下,对待师生关系就可能存在多种观念,进而影响到其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这种“相对的高度社会化”的现象可能会直接影响师生关系,从而可能间接影响到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大学教师自身层面:职业心理品质的欠缺

以上所述主要是大学教师心理素质提升困境的外在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影响教师心理素质提升的内因则在于高校教师自身职业心理品质的欠缺,特别是在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职业胜任力和职业发展规划三个方面。大学教师职业认同感的低落、职业胜任力的不足和职业发展规划的缺失,既影响了当前的教育教学效果,又对自身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产生了直接作用。大学教师职业认同感体现了教师的职业价值观,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幸福感和快乐感,对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归属感产生一定影响,从而也制约着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进而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在观念层面,“部分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意识淡漠,对职业规范、周期及专业发展规律、价值等认识不清”。诸如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和学生层面的导致大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往往通过教师的心理变量而发生作用。其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就起到核心的中介作用。面对同样的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具备较高职业认同感的教师,可能会合理对待或加以转化,甚至变不利为有益;而对于职业认同感较低的教师而言则可能成为心理健康的隐患或病因。

教师的职业胜任力不仅是其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条件,也从根本上直接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教师的胜任力和其心理健康水平是正相关的关系。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由其胜任力不足而导致,这可能会造成“职业挫折”。由于在大学教师入职或选拔、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大学教师工作评价等环节存在种种问题,并不能保证每一个教师都具备较高的职业胜任力。不能胜任所从事的教学或科研工作,首先表现为“心理受挫”。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其胜任力不足的一个显著副作用。职业发展规划缺失,是造成大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又一个重要的自身困境。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随着职业发展的进程而在不断变化。如果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有助于事业的发展,对心理健康也是有益的。从现实来看,相当部分大学教师没有进行过职业发展规划,有的则比较模糊,不具备可操作性。大学教师的职业发展方向不明,容易造成行为无效、情绪低落、意志动摇等不良后果。总之,大学教师自身的职业心理品质的欠缺是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内在根本原因。

五、大学教师心理健康制约要素的关系分析

影响大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并非单独起效,而是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社会、学校、学生等层面因素是影响大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外在因素或诱因,其作用不容忽视。这些外在因素通过与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职业胜任力、职业发展规划等内在因素的交互作用,经由个人素质,主要是心理素质为中介,实现对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节或制约。

教师主体内部的职业心理品质和生理素质、知识技能素质、心理素质等个人素质又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心理素质这个心理健康的内核来调节和影响心理健康的状态和水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则直接影响其教育教学的效果,而教育教学的效果反馈于社会、学校、学生,进而又对教师的职业认知和行为产生反作用。如此,这些因素构成一个影响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循环系统,这便是诸因素发生作用的关系理路。

参考文献:

[1][2]吕斐宜.论影响高校教师心理素质发展的因素与对策[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4).

[3]贾永堂.大学教师考评制度对教师角色行为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12,(12).

[4][6]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6).

[5]霍力岩.教育的转型与教师角色的转换[J].教育研究,2001,(3).

[7]孙杰.大学教师权威:“外在”与“内在”的博弈[J].教师教育研究,2011,(6).

心理素质规划范文第3篇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教基〔*〕13号)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基〔*〕14号),进一步推进我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有效地缓解中小学生在课业负担、人际交往、考试焦虑等方面的心理压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培养21世纪创新人才。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树立以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为中小学德育开拓途径、丰富内容和改善方法。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构建现代德育体系,提高德育科学性和实效性的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从改革学校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广东加快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度,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加强领导和管理,切实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建立教育行政主管与专家业务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年前,各市、县(区)要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成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各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一般应设在高校或科研、教研部门,尚未按此要求设立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既要保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行政领导,又要充分发挥专家业务指导的作用。

教育行政部门主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以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作为工作的标准和原则,切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科化和医学化。工作要立足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全面提升广大教师心理素质。当前主要是立足于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推进工作要坚持科学严谨、规范运作、定期检查、有序推进的原则,切忌急功近利。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督导评估,要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心理健康教育。

省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要运用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指导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为中小学校提供服务,切忌以营利为目的。要根据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决定,确定工作发展目标,做好推进工作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加强检查和指导。要切实抓好师资培训、科研课题研究、示范学校建设等项工作,指导中小学校逐步推进工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要加强协调配合。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在认真征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工作决策和决定。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制定的工作计划和活动实施方案,要主动报经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再组织实施。教育行政部门主管与专家业务指导相结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明确工作目标与任务,把握工作内容与原则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富有韧性、承受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以发展性教育为主,预防性教育为辅。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流、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把握的基本原则:

一是发展性原则。教育活动立足于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不能只偏重于某一方面的心理教育。切忌把心理健康教育只作为提高升学率的手段。

二是主体性原则。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活动,通过情感体验,讨论分析,沟通交流,行为训练,心理陈述等方式,激发和调动学生自我心理发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三是活动性原则。以活动作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通过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拓宽工作途径,全员参与,全过程、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全过程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全过程是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与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密切有关。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要渗透到学生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渗透到班主任工作之中,渗透到教师的学科教学之中,渗透到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之中。心理健康教育尤其要与学校德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紧密结合。既不能用德育工作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以心理健康教育取代德育工作。不能把学生的心理问题简单归结为思想品德问题。

(二)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要发挥品德与生活课、品德与社会课、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主渠道作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原则上从地方课程课时和班会课、团队活动时间按平均每学期3课时安排,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

(三)开展心理辅导*年前,省、市一级学校要逐步建立心理辅导室。提倡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建立心理辅导室,配备心理教育专职教师。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

(四)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发展的环境

中小学校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

一是注重发挥校长的主导作用。学校校长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教育计划,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抓落实。积极组织和鼓励广大教师参加培训,提高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有条件的学校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

二是注重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广大教师要树立育人为本、发展为重的教育观念,提高师德水平,改革教育方法和途径,教师与学生之间、学校与家庭之间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努力营造和谐的群体心理氛围,使学生在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陶冶心理品质。

三是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校园景点设计、环境布置要以优雅的环境、怡人的景色帮助学生调适心情,陶冶情操。

四是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通过家长学校指导家长营造民主平等、和睦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学生在幸福的家庭生活中陶冶健康的心理品质。

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学校要逐步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必须加大师资培训工作力度。*年前,镇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都要选派教师参加培训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具体培训的学时与学分管理由教师继续教育管理部门统筹规划。委托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组织全省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工作,各地对师资培训工作要给予支持和配合。尚未组织培训的市在近年内要加大工作力度。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织分级培训工作,要规范管理,做到统一教学内容、统一课时、统一教材、统一备课、统一考核、统一颁发证书,严格把好培训质量关。

心理素质规划范文第4篇

现在的信息技术课程教育一定要从根本上深化学生的综合素养,一定要与思想道德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信息技术思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学生在了解信息技术知识后,在社会上一些“网吧”上网或在家中上网时若遇到较为新鲜的事物,他们都会对此事物产生一定的好奇心,小学生的模仿性较强,在遇到对其身心健康不利的事物时,通常会对其内心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里,教师要解决观点、立场及信仰之间的一些问题,让学生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同时将正能量的信念与理想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在教学环节里教师还要处理学生思想意识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完善其固有的意识形态;同时新技术课程还要为学生构建正确的道德观念,让学生有较为明确的道德人理念,从而深化小学生对道德的认识。

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素质教育

一般来说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和社会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为培育未来全面型人才。小学的信息技术课教学要依附于以社会的需求以及学生未来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予以有规划的教学。

三、信息技术课程的心理素质教育

心理素质规划范文第5篇

专科学生对自身评价较低,对“专科生”身份感到自卑,源于学生对自身和专业的错误认识。针对这一情况,首先应该使他们认识到“专科”和“本科”本身并无高低之分,两者办学定位不同。专科虽然学历低,但有其自身的优势。专科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是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的高级技术人才。应该使专科生摒除以“成绩”为衡量标尺的观念,树立对自身的正确认识和定位,客观的认识自己和他人,悦纳自我,重塑自信。

优化课程设置,掌握学习方法

本科院校往往对专科专业的教学理念、管理制度和培养目标趋同于本科,缺乏针对性,导致专科学生的理论学习负担过大,而实践需求却未得到很好的满足。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对专科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增加实践机会,加强技能培训,减轻学习负担,提升就业竞争力。针对专科生学习基础差,学习方法存在问题的情况,应对专科生进行专门的学习方法培训,通过讲座、交流等形式,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方法,适应大学学习。同时,鼓励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通过自考、专升本等方式,提升学历层次,增强自身竞争力。

树立人生目标,制定行动计划

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专科生的茫然心理源于对未来没有规划,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要帮助学生摆脱茫然的状态,首先要帮助学生,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和专业做出合理的规划,确立人生目标,为学生找到生活和学习的动力。实现目标需要详尽的行动计划。在学生明确奋斗方向后,还需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将人生目标化整为零,确立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制定相应的计划,并付诸行动,朝着最终目标不断奋斗。

鼓励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

专科生其实兴趣广泛,好奇心强。但是由于在本科院校中感到自卑,往往羞于展示自己。因此,应该鼓励专科学生多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中锻炼自己,发挥特长,展示自我,扩大交际范围,提升自信。同时,要健全专科的班级管理制度,增强专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通过提升整个班级的形象来增强学生的自信,让专科生在学校找到归属感。

重视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