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健康专题教育

心理健康专题教育范文精选

心理健康专题教育

心理健康专题教育范文第1篇

一、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筹建工作

我们在*心理卫生协会办公室原有的基础上,增添了新的基本的软硬件条件。在医院的积极支持下,*心理卫生协会的各项工作得到落实和完善,现设有办公室一间,院内电话一部,微机二台,工作人员3名,包括专职人员2名,兼职人员1名;副主任医师1名;取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添置了计算机、文件柜、办公桌椅等必需的设施,进一步规范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定了相关的制度,促进了心理咨询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和科学化。

二、开展的工作

1、个别心理咨询

截至*年12月10日面询人次达千余人。

2、讲座、报告

本年度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心理健康讲座、报告共十余次。邀请国内的知名专家如唐登华教授、郑明权助理教授、刘丹教授、施琪嘉博士、王锦霞教授、孙学礼教授、周沫教授、丛中教授等。

累计培训1000余人次。协会还先后为广大会员、医院中级专业技术人员推出“《心理病理机制》”、“《阿尔茨墨氏病》”、“《家庭治疗理论及实践督导》”、“《精神分析理论及实践督导》”、“《重性精神病的研究新进展及规范化治疗》”、“《抑郁症综合防治的最新进展》”、“《心理病理及心理评估高级培训班》”、“《精神分析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精神科、心理学等方面专题讲座。

3、大型的心理健康专题活动

本年度成功地开展了心理健康活动周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举行了“心理现场调查”,“心理健康资料派送”,“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心理影片播放及点评”,“现场心理咨询”、“心理测量”等一系列活动,在社区、医院宣传了心理健康知识.营造了重视心理、关注心理、珍爱自我、尊重他人的浓重氛围,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意识。

4、对医务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培训,做好日常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工作

组织医师到其他精神卫生机构调研,借鉴先进经验;在医务人员培训中加入了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培训的内容;组织医师听心理专家讲座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5、关注大学生心理状态

在各大学的积极配合下本年度为学校心理辅导、咨询和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支持,为防范个别同学心理问题的进一步发展给予了及时的干预,加强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工作,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通过讲座、调研、谈心等方式组织开展患者心理适应教育活动,协助患者转变角色,更快适应社会生活。

6、测量工作

因为人力物力资金的限制,测量工作没有广泛地开展起来,但我们也积极主动地做了一些尝试。*年度派5-6名咨询人员对新大新生进行了筛查,并根据结果对有严重问题的及时进行咨询,筛选、掌握情况,将个别咨询人员列为重点观察对象,给予及时关爱和支持,预防和干预了危机情况。

7、网站建设工作

创建了*心理卫生协会网站,通过网络这种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大众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及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我分会会员、工作人员在完成这些工作的同时,还完成了石河子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科2002级班《精神病学》教(大课),*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民语本科04—3班《变态心理学》(大课),自治区人民医院(新医)精神病学(2003-3班)等授课任务。总之,*年度*心理卫生协会已初步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对不健康心理进行了成功的干预,达到了较好效果。防止了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

三、*年工作计划

1、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1)继续组织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

(2)组织医务人员、会员参加心理适应教育活动;

(3)组织专题心理讲座;

(4)心理健康图片展。

2、心理咨询

(l)开展个别心理咨询工作;

(2)团体心理辅导工作;

(3)提供心理健康测试服务。

心理健康专题教育范文第2篇

下面就我校几年来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所思、所做、所感,向各位领导和全体同行做具体汇报:

一、确立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

我校是20*年被批准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省级教研基地,几年来我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20*年以来,我们紧紧地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通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辅导课、心育主题班会评比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中,我们又将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做为重点工作来抓,凸显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我校将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做为心育工作重点,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我校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省级教研基地校,当时我校地处偏远,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点较低,骨干教师外流严重,学校要生存、要发展,必须提高学校的整体水平和质量,那么突破口在哪里?经过领导班子及全体教职工的探讨,确立以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着重点,转变教师的观念,推进我校心育工作的开展。

2、我校专职教师有一人,班主任有6人,仅以班主任和心理辅导教师为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明显反映出力量单薄、方法有限。所以要提高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就需要壮大心理健康教师队伍,让我校课堂处处都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痕迹。

3、中学阶段在人的一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这一阶段,教师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往往是深刻而持久的。如果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不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不谨言、不慎行,经常体罚、语罚、心罚学生,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等等,那么教师将直接成为导致学生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原因,更不必说提高教学的效果了。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使心育目标在学校工作的自然状态中得以实现,具有潜移默化的效果。因此,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科本身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也增强了各学科教学的魅力。

4、实施新课程促使我们明确了学科教学要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需要。在各学科《新课程标准》中,都明确地提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与要求,都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人格的养成。落实新课标的过程就是在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新课程的改革为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中的融入创造了良好的契机。借鉴心理健康教育,创建学生发展学习的动态场,这是我们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的一个切入口。

二、通过多种途径,全面实施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以课题为牵动,实施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从20*年9月起,我校在省教育学院心理健康教研室与市学院德育教研部的指导下,开展了《初中各学科教学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计与实施评价研究》,这一课题实验为我校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明确了切入点,实现教师全员参与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加强校本培训,全面提高教师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依赖于参与教学的每一位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我校组织教师进行三个层面的培训。1)抓住一切学习机会,积极组织课题负责人、兼职心理辅导教师、班主任及学科渗透骨干教师,参加省、市级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培训,目前已有4位科研骨干获得市级以上心理健康培训合格证书。2)面向全体教师,举办全员性辅导讲座。针对教师的自我心理健康维护,学校邀请师专的初凤林教授做了《放松心情放飞理想》的讲座;针对心理教育能力及学科渗透理论方法,学校专门做了《谈如何进行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等辅导。心理辅导教师王敬文又为全体教师进行了一次《师生和谐、感受快乐》的讲座,使教师们体会到了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性。3)学校的图书室和心理咨询室,面向学生和教师开放,让师生平等的交流与沟通,同时借助与远程教育培训的平台,在教师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学习,不仅解决了教师自身的心理问题,提升了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也使教师们从中学习到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并应用到学科渗透的教学实践中去。

通过灵活多样的培训,使全体任课教师学习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特别是做到了不体罚、语罚、心罚学生,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等等,为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奠定了基础。

(三)定位学科渗透目标,努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针对性。

与新课程改革相配套的各学科课程标准中,都突出地强调了在学科教学中要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健康的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学生对于他人与社会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学校依据新课程实施的进程、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规律和需要,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的教育目标,即提高学生学习效能感、提高学生学习策略、提高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各教研组依据本学科的课程标准,明确学科心育目标,从不同角度确立本学科总的心育目标,在总目标的引导下,任课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及学情,明确每一节课的学科渗透目标,即心育渗透点(连续几年来每位任课教师的教学设计中都不曾间断)。因此就目标而言是至上而下:学校目标——学科目标——学段目标——课时目标。

(四)突出“研”字,使学科渗透心育由外部向内部延伸。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落实心育目标,我们的具体做法是通过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来实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开展连续专题研讨课活动。除常规教研工作,在每学期一次的轮听课或者进一步的推门课基础上每年开展一次大型专题研讨活动。截止20*年11月末,已经连续开展了三届大型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专题研讨活动,参与心育主题教学研讨的做课教师有14位,占一线教师的三分之一,学科含概语、数、外、理、化、生、思品、历史、体育及心理辅导课在内的10个学科。

主题由20*年的“营造融洽的师生情感氛围,构建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的外部渗透,转向学科内部渗透,20*年提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主题,20*年的主题“创设有效情境,体验成功的喜悦”则更加内化、具体,同时增加了专题性的教师论坛。每届主题都是源于前期研究工作中的问题和困惑。在不同学科的课堂上:师生情感融洽,教师能够做到全面关注;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方式、方法更加灵活;在教师所创设的各种情境中,快乐的体验着、成长着。

2、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重心下移。每学年学校结合所开设的各学科教学任务和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确立学校总的教研主题,在总的主题下,各教研组在本学科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确定年度学科教研子主题。比如,数学组围绕“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主题等,其他教研组都围绕各自学科特点确立组内主题,开展教研活动。

每年度,各教研组围绕本组的学科渗透主题,开展组内的学习、教学设计、听课、评课等活动。在此基础上,推荐本学科典型课例参加学校主题研讨课活动。

3、抓实常规教学中心育渗透点的落实。20*年的9月起,我们将心育渗透点纳入常规教学设计检查的项目,并且每学期在总评的基础上,都要将获得优秀的教学设计在全校进行交流展示。这项交流展示已经连续进行了三年,成效非常显著,入选的设计从学科、教师人数的比例上都在不断扩大。

4、任何一项研究工作都要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中完善和深入。由于是全员参与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该项工作的总结与反思提升也呈现全员性和整体性,即学科教师课时反思、学期总结——教研组活动反思、工作总结——学校全面回顾与反思。

三、建立机制保障,切实保证学科渗透的科学性和长效性

科学的方法要用制度固定下来,并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实践的需要不断地健全、完善和创新,才能发挥更加有效、持久的作用。

1、预案机制

我校对常规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了必要的修正,在学科渗透的课前、课中、课后的准备上补充设立了四项基本要求:在备课时,要考虑学生心理特点、发展规律、班级差异及个体差异;在设计教案时,要将学科知识中所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点充分地挖掘出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营造和谐、平等、主动、活跃的教学氛围;在教学反思中,要总结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效果,要有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分析和调控策略。

2、研讨机制

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研讨已作为一项制度建立起来。一年一届的主题研讨活动,张显教学研究的进程。教师在一起交流渗透内容、渗透方法和渗透效果,除了学科组内的交流外,心理辅导教师在坚持保密原则的基础上,还随时与学科教师交流建议,使学科渗透的内容、方法、目标能够更具实效性。这种机制,不仅使教师之间交流了学科渗透的经验,也交流了学生的心理状况信息,便于发现一些苗头性的问题,及时地加以解决。

3、考评机制

20*年9月,补充修订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修订后的评价标准更加关注教师情境创设的合理性,以及师生关系的融洽度等,学校试行了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给予评价的机制。

四、坚持不懈,成效显著。

1、教师提高:

1)教师自身的科研意识不断增强。教师在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寻找、发现教学中的问题,然后把思考付诸实践,这样不断地学习、思考、探索、总结,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获得了科研成果。

2)教师语言表达提高了标准,除满足准确、简练、流畅、生动、形象等要求外,更加注意课堂语言的感情色彩,多方面给学生以正面信息,积极暗示。

3)通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了教师的情绪调空能力,使教师在课堂内能够及时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沟通。

4)教学内容突出了针对性,教学方法涌现出多样性。

2、学生受益:1)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被激发起来,在体验成功的愉悦中,更加乐于学习了;2)在各学科教师的悉心指导下,不同学段学生们掌握了较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了学习。

3课堂教学氛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课堂参与意识增强,教师允许学生质疑,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恰当的建议。

4、以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研究论文、课例、教学设计等,在数量、质量、层次上不断提升。先后12人次被评为心育课题实验骨干教师,还有如王杰彬撰写的《和谐教育呼唤良好的师生关系》等省级论文11篇、省级学科渗透心育优质课3节、优秀教学设计4篇。上述成果的取得与长期坚持潜心专研、善于积累、认真反思有密切的关系。

五、学科教学中渗透心育依旧存在诸多的问题和困惑。比如,有些学科的心育渗透点难于把握,很容易产生渗透牵强附会;如何有效把握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管理,即外部渗透;结合学科教学内容所进行内部渗透的有效策略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等。

心理健康专题教育范文第3篇

1.课程教学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构成呈现出了兼职教师多、专职教师少的特点,专业构成以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学为主。近年来,由于高校的扩招,虽然越来越多的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加入到了这门课程的教学中,但是相对于教学任务来说仍然不够。专职师资不足,学校往往就会让邻近学科的教师来担任该课程的教学,虽然邻近学科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是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导致课程教学偏向于思想政治教育,或者完全流于生活经验的介绍,这就很难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导致完整的课程目标很难达到。

2.课程教学方式单一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为目的来设计和操作的,它以体验为主要形式,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学生主要是通过体验来获得感悟。但是,目前大多数教师授课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讲授式,授课内容以理论讲解为主,教学过程中学生互动体验的机会很少,因此对学生的指导意义很有限。另外,对于学生来说,大多数学生选课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学分,因此上课的参与度不高,出现看课外书、做作业等与教学无关现象。

3.课程单一,不成体系

目前,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采用的教材虽然不统一,但是包含的内容都是差不多的,包括生涯发展、自我意识、人格塑造、情绪管理等十余项内容。包含的内容虽多,但基本上都是集中在一本教材,并且集中在大一第一个学期讲授,后续的大学生活很少再有系统的学习,因此,应尽快构建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主干的课程体系。

4.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时数偏少,而且授课时间相对集中,大多在大一第一个学期授课。一般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最多不超过32学时,绝大部分高校都是18个学时。事实上,仅这一学期的课程满足不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需求,也远远达不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当然,我们也知道心理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有一个长远发展的过程,而且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时期,可塑性非常强,抓住这个关键时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5.课程评价体系不健全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不成体系,往往只重视结果评价,而忽视甚至没有过程评价。具体说来,目前的评价方法和评价环节都比较简单。就评价方法来说,多采用学生评教的方式或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忽视其他评价主体对课程的评价,比如说教师的自我评价以及同行之间的评价等等;就评价环节来说,往往只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对其他的环节则缺少评价,诸如授课目标、授课内容、授课过程等环节。

二、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措施

1.努力提高教学人员素质

目前,由于教师队伍远远不能满足授课的实际需要,因此,高校往往会从临近学科中选取一部分教师来承担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这就导致了教学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而相较于其他课程而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对教学人员的素质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该将这支队伍的教师培养纳入学校的师资队伍培训计划,通过进修、交流、老带新、集体备课等方式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培训。

2.采取灵活多样教学方式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如果只采用单一的理论讲授方式,很难达到课程开设的目的,因此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势在必行。一是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分析、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多种教学方式,将讲授内容融入其中,以增强课程的吸引力。二是充分应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通过采用课件,微课、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增强课堂视觉效果,增强该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三是采取互动教学手段,培育良好的课堂氛围,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互动活动,让学生在互动参与中获得启发和领悟,使知识内化为心理素质,转化为自觉行为。四是课内课外相结合,以课内知识指导课外实践,以课外实践积累间接经验,切实增强教学效果。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目标。

3.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仅仅只包含《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门课程,形式内容都比较单一,理论讲授较多,实践培训较少,很难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针对目前的情况,我们应该构建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核心、以延伸课程(诸如爱情心理学、人际交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等)、专题讲座(诸如适应专题、生涯规划专题、学习专题等等)以及相关的活动课程(诸如素质拓展训练、团体辅导)为补充的课程体系。作为课程体系,它是开放的,可以不断补充、发展和完善,这样就既能满足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需要,也能满足不同学生的特殊需要。

4.安排合理的授课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安排授课内容,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5.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心理健康专题教育范文第4篇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为保障,以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为目标,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精神,不断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二、工作思路

1、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学生发展性、预防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到预防、疏导为主,干预、治疗为辅。加强每月最后一周心理健康班会课的指导与研究工作。

2、密切与班主任的联系,更好地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

3、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的作用,并对他们进行培训。

4、认真细致地做好个别咨询辅导工作,力求在个案上有所突破。

三、具体工作

1、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室的主要工作之一,我们积极开展针对学生和老师的个体咨询和针对学生的团体咨询。做好学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为来访的学生提供咨询,对学生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困扰,对于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应及时识别并转介到专业诊治部门。每周一到周五咨询室有咨询老师值班,每天咨询室开放2小时。开放时间为:中午13:00到14:00,下午16:00到17:00。

2、加强每月最后一周的心理班会活动课

每月最后一周的心理班会活动课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特色,是针对全体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本学期要让心理班会成为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主阵地。根据低、中、高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开展系列性、主题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

3、针对师生心理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心理讲座

心理讲座是有效的心理教育途径,特殊的空间和环境能起到积极的放大式的教育效果,互动与沟通多种思想的融合是讲座的优势,所以应该加强校园心理讲座。本学期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1)针对一年级新生的适应学校生活的心理教育。(2)针对六年级学生开展青春期的心理教育。(3)开展针对班主任的心理讲座。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发展规律、心理诉求等进行介绍和讲解,促进师生关系的改善,促进和谐班级建设。(4)利用家长学校授课宣传家庭心理教育的有关内容。

4、做好班级心理委员培训工作

班级心理委员教育是我校针对学生的发展实际,实施的一项创新性的心理教育工作,旨在在班级中普及心理科学,促进班级心理卫生工作的开展。心理咨询室对各班心理委员进行不定期的心理培训。

5、积极做好一年级新生心理健康档案工作

针对一年级新生,积极作好新生心理健康档案工作,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有利于教师或班主任迅速找出一些特殊适应困难的学生问题,依据学生的心理进行辅导,从而提高教育与辅导的效率,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同时有利于预防学生的心理疾病,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体现发展性指导的原则,且可以形成学校,家庭的教育合力,帮助学生家长了解其孩子的心理特点,及时发现其存在的心理困扰。

6、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积极利用校园广播,网络,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从而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7、加强心理咨询室心理测量软件建设和正常应用

本学期完善心理测量软件建设,搜集和整理适合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测评软件,积极开展心理测量工作。

四、每月重点工作

三月份:

1、制订并讨论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2、为迎接省教育现代化验收的咨询室各项材料的整理工作。

3、咨询室正常开放。

4、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重点:一年级新生学校生活适应性的心理教育)

四月份:

1、六年级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2、心理健康教育示范课研究。

3、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活动方案的设计活动。

4、出好心理健康教育专题黑板报及“我的地盘我做主”。

5、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

五月份:

1、一年级新生心理测试及分析。

2、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家庭心理教育”的有关内容。

4、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

六月份:

1、开展针对班主任的心理讲座。

2、出好心理健康教育专题黑板报及“我的地盘我做主”。

3、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

七月份:

1、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

心理健康专题教育范文第5篇

本文阐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从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改革三个方面提出思考,坚持立足以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原则,逐步在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训练方向培养优质学生,积极吸取相关课程的教学成果,及时应用于教学之中。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一、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心理教学师资队伍的团队建设,特别注重教师队伍年龄结构的均衡发展,对照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的有关标准与条件,逐步建设与打造“心理学优秀教学团队”。具体来说,一是激励心理教研室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团队建设,充分发挥已有学科优势;二是力争获得学院的支持,完善学科梯队;三是对新引进的教师实行教学导师制,把好青年教师上课关,鼓励青年教师积极申报各类教研科研项目,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不断提高其科研能力。

二、人才培养方案

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它以培育良好的性格品质、开发智力潜能、增强心理适应能力、激发内在动力、维护心理健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目标,即育性、启智、强能、激力、健心、导行。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公共课,可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心理健康发展,即发展性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的养成,使大学生可以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自行进行疏导。如果个别学生出现心理困惑或问题,可以进行补救性教育,可以通过与心理咨询教师的接触,调节自身的负面情绪。这一方面可以让学校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动向,及时地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

三、课程教学改革

1.教材建设,精编慎选精品教材。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心理教师应组织团队成员进行科学改编,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从理论讲解、团体辅导、心理影吧、心理故事、心理测试等环节多角度对教材进行系统编写。2.科研发展。心理教师应发挥团队优势,开展横向与纵向课题研究,以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研究方向,下分认知、情感、创造学习、挫折、人格发展等五个研究重点,有针对性地展开科研研究。3.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以理论为基础,以应用为目的,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优化、人格发展为标准。课程内容体系按照原理与实务结合,以综合能力培养为根本。学校根据不同学期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分别设置不同主题的心理课程。第1讲:如何让心理健康起来——心理健康篇;第2讲:适应环境是成长的表现——心理适应篇;第3讲:建起沟通的桥梁——人际交往篇;第4讲:培养正确的爱情观——恋爱心理篇;第5讲:自我认知的培养——自我意识篇;第6讲:积极的情绪调整——情绪管理篇;第7讲:于挫折中成长——挫折教育篇;第8讲:成长离不开心理健康——快乐成长篇。4.教学改革。学校要加强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充实实践教学,完善网络教学资源,努力培养心理健康与人格健全的大学生。教学内容的选择以理论为基础,以应用为目的,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优化、人格发展为标准。课程内容体系按照原理与实务结合,以综合能力培养为根本。教师采用多元教学方法。在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学校加强师生互动式教学、学生体验式教学、实践教学,每章教学过程里都加入体验式、实践性环节,重点增设团体心理辅导环节。根据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发展的不同维度和笔者所在学校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学校量身定制了一系列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人际沟通团体心理辅导”专题活动分别从“滚雪球”“我的心愿”“爱在指尖”“猜猜我是谁”“你问我答”“信任跌倒”“红色轰炸”“祝福朋友”等促进性活动来开展。“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团体心理辅导专题活动,先后通过制作名片、游戏、讨论等一系列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团体活动,如“动物园”“独特的我”“我的五样”“生命线”等。学校还将“挫折应付与情绪调节”“感恩教育”“我的梦想塔”“职业生涯规划”“相亲相爱一家人”等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相继纳入课程体系中。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坚持立足于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原则,逐步在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训练方向培养优质学生,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积极吸取相关课程的教学成果,将其及时应用于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马前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现状及对策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3

[2]黄群瑛.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1

[3]姚本先,陆璐.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2007

[4]韩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述评[J].教育探索,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