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经济学课件

劳动经济学课件

劳动经济学课件

劳动经济学课件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保障;课程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8)04-0070-02

一、现行社会保障学科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设置不能体现社会保障学科的特色。社会保障在许多国家的实践已经表明,它虽然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它也确有自己完整而严密的体系结构和特有规律,从而具备了相对独立发展的现实基础。由于它有自己特有的研究对象,使它同其他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既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例如,社会保障和财政学虽然同属于研究分配经济关系的科学,但两者所反映的经济关系是不同的。

2.师资力量薄弱。由于社会保障的研究在我国开展得比较晚,所以在师资方面,专业教师力量薄弱。由于专业师资力量的局限,许多高校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跟不上现实变化,存在内容老化、课程雷同的现象。

3.课程学时安排上,专业课学时所占比重偏小。我国高校一般都采用学分制。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时,公共课和基础理论课所占学分比重较大;在三、四年级时,学生选择方向和专业,专业课学分比重增加。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和就业压力增大, 在三年级的第二学期和四年级的第一学期,很多大学生忙于考研、考职业资格证以及找工作,四年级的第二学期要撰写毕业论文和实习等,加上社会保障专业的师资力量在各高校间不均衡,导致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学到的专业知识质量缩水。

二、优化社会保障课程体系的外部环境

1.建设一支高素质、科研能力强的社会保障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社会保障师资队伍,提高师资整体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其重要的手段就是加强师资培养。师资培养工作,应该建立师资培养计划,明确培养数量、知识领域或研究方向、主要课程,明确培养方式、时间安排。师资培养工作,还应有师资培养管理制度,尤其是激励制度,如鼓励教师“考研”或“考博”制度,鼓励教师积极从事科研工作、提高学术水平的奖励制度,鼓励教师加强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的制度等。对教师的培养方式应多种多样,不仅包括进修、访问等外部培养方式,还包括“以老带新”、公开课、新教师听课等内部培养方式,重点加强中青年教师团队建设。

2.建立学校和用人单位就业信息联系制度。要遵循市场需求原则设置课程,就必须了解劳动力市场对社会保障专业人才需求的发展动态,知道用人单位对于岗位的要求。而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交易成本的增加,将其应用于招聘成本分析,由于应聘者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会导致“柠檬市场”的出现,即普通人才驱逐优秀人才。所以,招聘者也需要获得应聘者的信息,以降低交易成本。可以看出,学校和用人单位都有获得对方信息的动机,通过信息共享,可以实现帕累托改进。因此,学校和用人单位可以建立信息联系机制,为学生进一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转变教学方法。在常规的教师讲授法基础上,应注重运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使学生更有效地消化所学的知识并有所创新。

三、优化社会保障学科的课程内容

1.公共基础理论课程。学习公共基础理论知识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并可以为学生在高年级根据社会需要和市场变化、个性特点副修其他专业创造条件。根据教育部规定,设立思想道德修养、大学体育、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概论、经济应用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法律基础等11门公共基础理论课。这11门公共基础理论课应集中分布在大学一、二年级,分四个学期安排,与其他专业一样使用同一教学平台。

2.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考虑到各国社会保障的实践以及社会保障研究所涉及的联系密切的学科,社会保障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应主要涵盖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参考这三类学科的主干课程,社会保障专业基础课程应主要包括:西方经济学、管理学、财政学、人口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学、保险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社会保障概论等12门课。这12门课程也应主要在大学一、二年级时开设。

3.主干专业课程。本着突出社会保障的学科性质,与社会需求相符合的原则, 社会保障主干专业课程应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与管理、员工福利与企业年金、社会统计软件、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法、保险精算、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社会调查方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11门课程。根据大学三年级分专业、选方向的实际,应集中在大三和大四上学期开设。

4.特色专业课程。为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增强学生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可以开设专业软件课程,讲授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单机版软件、 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版软件、劳动人事管理软件、劳动合同管理软件、社会保险统计软件、人力素质测评软件、档案管理软件等多种专业应用软件。特色专业课程应集中在大三和大四上学期进行。

5.建立规范化的社会调查制度。社会科学类专业应积极参与社会调查,了解经济、社会的实际问题,搜集专业素材,充实科研资料。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组织社会调查,能够锻炼学生的能力,磨砺学生的毅力,发现专业领域内的新问题,启发科研思路。鼓励学生申报学校假期社会实践项目,进行社会调研。

6.社会保障模拟试验课程。通过开设社会保障模拟试验课程,可以检查学生社会保障专业知识的学习情况,检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得心应手。社会保障模拟实验教学包括了社会保障管理的全部技能,即从个人社会保障登记建卡到数据整理分析,从日常社会保障核算到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营运监管,涉及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项目,涉及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等社会救助项目,涉及军人优待、死亡抚恤、伤残抚恤等社会优抚项目。此外,还涉及集体福利和社会福利生产等社会福利项目,是对所学社会保障知识的综合检验和全面回顾。

参考文献:

[1]赵俊康,马培生.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4).

[2]万明国.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6).

[3]谭彦红.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考[J].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10).

[4]齐银昌. 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9).

劳动经济学课件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课程体系 专业特色 理论课程 实践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132-02

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从1999年开始起步,至今已历经10余年。10多年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人才培养、学生就业、课程设置等都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广西地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起步较晚,2005年,广西财经学院财政系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成为目前广西地区唯一的开设此专业的本科院校,开始了广西地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初步探索。六年来,我们对专业建设的讨论和思考一直没有停止过。在专业建设中,课程体系的设置至关重要。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支撑,它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决定着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参加实践的领域,是专业特色的具体体现。

一、当前我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情况

我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开设在财政系,依托财政学这一优势学科,六年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从无到有,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我们在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以及师资建设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1.人才培养目标。我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目标是为适应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培育与发展、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素养和较好的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系统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科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以及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政策法规与实践动态,具备处理社会保障及相关事务业务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经济管理类专门人才。

希望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毕业后能在政府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及其他公共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各级工会组织、各类社会保障基金组织、金融性公司、保险公司从事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及与之相关的经济管理工作,或在教育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研究工作。

2.课程设置。为了达到这一培养目标,我们设置了160学分的课程安排计划,主要由理论课程(132学分)和实践课程(28学分)组成。此外,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成绩优异者可申请创新学分,课外活动包括综合素质教育、社会调查和实践、各种学科竞赛、等级水平考试和科学研究活动等。

(1)理论课程。理论课程主要由公共基础课程(50学分)、专业基础课程(22学分)、专业主干课程(28学分)和专业选修课程(22学分)、公共选修课程(10学分)五大模块组成。

公共基础课程是全校统一的,是依据培养学生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文化品位而设置的,具体有:大学语文、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体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

专业基础课程是专业教学的基础,这部分课程经济管理类专业都是一样的,主要有政治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经济法、经济应用写作9门课程。

专业主干课程我们设置了10门: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险、劳动经济学、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行政管理学。

专业选修课程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而选择开设的,我校分为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专业限选课学生必须选择,专业任选课学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来修读。专业限选课有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学、劳动关系学、社会工作概论、证券投资学等。专业任选课包括社区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学、社会问题概论、企业年金、劳动心里学等。

公共选修模块是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设置的公共选修课程。课程的设置随意多样,如影视欣赏、计算机应用、艺术欣赏、美学等课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

(2)实践课程。我校的实践课程分为两个模块,模块一:5个学分,全校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包括军事理论与技能、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块二:23个学分,除了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外,各专业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开设哪些实践实习课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目前开设的实践课程有:会计综合模拟实习、社会保障业务实习、行政管理业务实习、社会救济业务实习、社保基金投资综合实验、社会调查。

二、我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而发展起来的专业,由于其设立的时间比较短,专业人才需求不很明朗,在教学实践中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具体的课程设置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尚未形成独立的学科特色,课程设置无基准。自2005年开设此专业以来,我院一直在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和优化,但是由于本专业的建设没有形成明确的发展方向和专业特色,所以课程设置没有一个基本的依据,随意性较大,我们往往是借鉴区外其他高校课程设置的经验,看别人增加了什么新课程我们就增加什么新课程,或者是觉得哪门课程有利于学生就业就开哪门课程,造成了每一届学生的课程设置都不完全相同,教师也处于不断的适应新课的过程中。这样缺乏系统性和特色的课程设置,难以使学生在四年学习后形成完整的学科专业知识链。

2.厚基础与宽口径的关系没有处理好。为了贯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方针,我校课程体系设置的具体做法是,先统一配置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再由教学系部确立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这种做法保证了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但其缺陷是各教学系部没有太多的主动权,只能在有限的学分范围内配置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这就造成了厚基础与宽口径的矛盾。为了体现宽口径,我们尽量设置较多的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希望增加学生的知识面,便于就业。但是由于总的课时有限,宽口径是建立在薄基础之上、通过压缩课程的课时来实现的。

3.课程的先修后续以及各门课程的衔接关系没有理顺好。一个合理的课程体系要符合课程内容的逻辑关系,使各门课程之间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我院由于课程建设的不成熟,人才培养方案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主要的精力放在了课程的选择上面,对于课程的先修后续关系重视不够,给教学工作带来较大的困扰。此外,课程的衔接关系没有做好,各门专业课程之间,专业课与基础课之间,重复的内容过多,如《社会保障理论》与《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社会保险》这三门课程重复内容太多,在授课中给师生都带来困惑。

4.课程设计理论性太强,教育内容的实用性不够。作为一个地方性本科院校,我们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主,但是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虽然学校也一再强调实践性教学,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实践教学的内容、深度、方法还比较欠缺,有些课程设置了实践环节,但也流于形式,不能够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其次,在理论教学中,原则、原理、概念的东西太多,可操作性的太少,而理论又严重脱离实际,对现实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中所依据和必须遵循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程序反映很少,并且对该专业领域的前沿问题介绍有限,课程设计没能体现出与市场接轨、为社会需求服务的宗旨。

5.毕业生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差。劳动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的设计应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贴近市场需求,使学生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而当前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不太乐观,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形成了以理论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课时总量较多,学生学业负担较重,而自主支配的时间很少,难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授课中,教师多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并以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评定学生学习好坏的标准,忽视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培养出来的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差。

三、完善我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

我们要根据我院财经院校的优势和特色,按照社会需求和岗位的实际需要,认真拟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建立切实有效的专业课程计划。

1.课程设置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需要和就业需求既是专业发展的动力,也是专业生存的条件。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设的初期,因为没有经验可以参考,专业建设是依托本系财政学的优势逐步拓展开的,带着明显的学科导向。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经历了几年学科积累的基础上,下一步的发展应该逐步摆脱学科导向,而应该以社会需求,特别是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和课程设置必须适应就业需要。近年来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去向的调查显示,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进入学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这类学生往往需要进一步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二是进入各级政府部门成为政府公务员,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或其他管理工作;三是进入企事业单位,从事宽口径的劳动人事业务工作。其中,进入前两类单位的毕业生不多,大多数毕业生是进入企业从事具体的业务工作。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和教学内容安排上,应该考虑到这一就业趋势。

2.确定专业发展重点,利用自身优势打造专业特色。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包括劳动和社会保障两层意思,内容涉及到众多领域,如果每个方向都开设一两门课程,这种“大而全、小而全”的培养模式,只能使学生无所适从,专业没有特色。因此,必须根据院校的特色和优势选择一两个专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并根据此方向设置相关的课程,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和专业特色。

根据我院的优势和特点,我们认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目前的发展应该突出两个重点:社会保险和员工福利。这两个方向的社会认同度高,社会需求也比较直接。社会保险作为一个特色方向,主要是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保险专业结合起来,利用财经院校保险专业优势,适应社会保障主体多元化趋势的需要,特别是商业保险成为社会保险的重要补充形式,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又懂商业保险管理的专业人才。员工福利作为一个重要的方向,主要是考虑到毕业生大多进入企业从事微观的行政人事工作,加强这一方向的培训便于学生毕业后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员工福利的筹划和设计、员工社会保险的管理等工作。从长期来看,随着专业建设的逐渐成熟和完善,还应该增设劳动关系方向。随着劳动者权益观念日益突出,劳资矛盾、劳资冲突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需要大量的懂劳动关系,精通劳动关系的人才,来处理劳资冲突问题,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协调发展。

3.调整课程体系结构,赋予专业课程更多的权重。为构建复合型人才,打造出自身专业特色,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培养,既要强调基础知识教育,也要重视专业知识理论的传授,更要突出专业特色课程的技能培养。针对当前我校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重基础知识教育、轻专业知识教育的问题,我们应调整课程设置思路,适当减少基础平台课的约束,在当前课程体系模块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改变课程设置的先后顺序,应以主干课为轴心,先确立专业主干课,然后根据主干课的前后相关联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确立专业选修课和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是专业存在的基础,是专业为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所确定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课程,在全部课程体系中起主导作用,它的功能在于帮助学生掌握“看家”本领。专业选修课是主干课的扩展,应按照专业发展方向和专业特色来设计,其主要功能在于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某一领域,较快进入工作角色。

4.构建适应自身定位的课程设置。确定了专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后,就要设置相应的课程来强化特色,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特色”的指导原则来合理安排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在加强专业课程建设的同时,对原有课程进行整体优化与重组,保留以前课程体系的核心精华部分,新设一些能够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

1.理论课程。理论课程的设置重点是要做好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首先,在专业基础课设置上,应加大经济学、管理学和公共管理等相关课程的比重,主要包括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投资学、经济法等,以丰富学生的经济管理知识,为其将来在不同部门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专业主干课程是核心部分,这一模块的课程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每门课程要保证3个学分的课时量,当前我们需要对这一模块进行精简,开设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劳动经济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这几门课程就可以了。

其次是专业选修课程,这一部分要体现专业定位和特色。社会保险特色方向可以开设以下课程:保险学原理、保险精算、养老保险实务、医疗保险实务、工伤保险、风险管理等,使毕业生能够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以及保险公司从事与社会保险相关的商业补充保险管理和运营工作。员工福利管理特色方向可以开设以下课程:人力资源管理、员工福利、薪酬管理、企业年金、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心理学等,增强学生以后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职业技能。

2.实践课程。为培养具有一定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在课程设置中需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从执行层面了解实务知识,从而更好服务于劳动就业及社会保障领域。我校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环节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强化。(1)建立模拟实验室。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实际业务工作都是操作性很强的工作,为此,我们要建立社会保障业务模拟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室中模拟劳动与社会保障业务操作的全过程。首先,要建立社会保险业务模拟实验室,通过引进相关教学软件,模拟和实验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结构和运作模式,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社会保险登记、基数核定、缴费申报、费用征缴及个人账户等业务操作,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岗位实际操作。其次,建立企事业员工福利管理模拟实验室,让学生模拟进行劳动力计划、招聘、工资福利管理、劳动力培训、绩效考评等职位的工作。此外,建立劳动关系模拟实验室,通过模拟法庭的形式,组织本专业学生进行劳动争议、保险案例裁决,培养他们独立判断的能力,使他们可以正确处理劳动关系争议。(2)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要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为学生完成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活动提供相应的条件和必要的服务。为此,学校需要加强与企业以及社会保障局等实际工作部门的联系和沟通,不断扩大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构建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通过集中实践课程,让学生到劳动和社会保障岗位或者相关岗位去见习,使学生能够深入社会、深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

[本文为广西财经学院2011年教改课题一般A类资助项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课程内容衔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本课题负责人:刘玉娟。课题组成员:高丹、夏艳玲、覃双凌、谭彦红等。本文执笔:刘玉娟。]

参考文献:

1.曹信邦.财经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经济师,2006(4)

2.赵俊康,马培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4)

3.谭彦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考[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10)

4.齐银昌.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N].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9)

5.周爱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09(36)

6.白凤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探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

7.崔寅.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08(8)

8.蒋蔷.普通本科教育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J].科教文汇,2009(7)

劳动经济学课件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育;经济增长;贡献率;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6-0015-03

教育与经济增长到底有多大的关联性,人们通常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来衡量它。如果仅靠定性分析,很难让人信服,若能通过某些值得依赖的数学手段,得出具体的结果,这对人们转变对教育的看法,是十分有价值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外已经有不少学者采用定量分析的手段,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

一、教育对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的各种模型

(一)舒尔茨的余值法

舒尔茨提出了如下假设:(1)国民收入的增加与社会教育资本存量的增加有大关系;(2)以1940年为基准,换算各计算年的社会教育总年限,以1956年的价格进行调整。(3)土地对国民收入的贡献忽略不计;(4)劳动力和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为75%和25%。在以上假设的基础上,舒尔茨余值法共分四步:第一步,计算国民收入余量及与劳动有关的各种余量。舒尔茨计算出1929―1957年美国国民收入大约增加了1 520亿美元,其中的710亿美元是与教育资本存量的增加有关。第二步,计算教育资本存量的余量。舒尔茨计算出1929―1957年美国教育资本存量增加了2 860亿美元,如果能够得到在这一期间的教育收益率,就可得到纯粹归因于教育的贡献值。第三步,计算教育收益率。为了说明教育资本存量增长额(2 860亿美元)对国民收入增长作了多少贡献,舒尔茨进一步计算出了美国各级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并以各级教育资本存量在教育资本存量总额呈的比重,计算出了教育投资的平均收益率为17.3%。第四步,计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1929―1957年美国教育资本存量增加了2 860亿美元,如果以教育收益率9%、11%和17.27%来计算,1929―1957年纯粹归因于教育质量的提高而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额分别为:257.4亿美元、314.6亿美元和493.9亿美元。

(二)丹尼森的经济增长因素法

这种计算方法是由美国著明的经济学家爱德华・丹尼森(E.Denison)提出来的。他在1962年出版的《美国经济增长因素和我们的选择》一书中,对美国1929―1957年经济增长的因素做了分析。丹尼森用一定的计量经济分析方法推算出诸因素对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的贡献(见表1)[2]。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1929―1957年教育对美国国民收入增长贡献率为23%。

第一步,求各级受教育劳动者收入的简化系数。丹尼森根据1960年美国人口普查资料,统计25岁以上男性工人按教育年限分组的收入。将受过8年学校教育工人工资收入定为100,以此求出其他教育年限工人工资简化系数。第二步,调整简化系数。因为各级劳动力工资差别并非全是教育程度的差别所造成的,丹尼森只把其中的3/5当做教育的作用,调整之前和调整之后的各级教育平均收入的简化系数(如表2所示)[2]:第三步,分别计算1957年和1929年加总的各教育年限平均劳动简化系数。以1929年为例,1929年加总的各教育年限平均劳动简化系数=∑(各教育年限的简化系数×各教育年限的就业者比例)。第四步,计算1957年比1929年加总系数的年度增长率。根据第三步,我们可以得知,1957年比1929年总系数增长了29.6%,因此我们可以求出年度增长率为0.93%。第五步,计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因为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是0.73,所以教育在国民收入增长中的百分比是0.93×0.73=0.67。1929―1957年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为2.93%,因此教育在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中的贡献应为0.67%÷2.93%×100%=23%。

丹尼森认为,知识增进作用的0.59%,也只有3/5是教育的作用,因此全部来自教育的贡献率应为:(0.67%+0.59%×3/5)÷2.93%×100%=35%。

(三)总课时数简化法和劳动生产率简化法

1.总课时数简化法。总课时数简化法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人员曲桢森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以总课时作为劳动简化尺度计算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其计算方法与过程如下:

第一步,计算各教育阶段学生总课时数。根据国家颁布的教学计划,各教育阶段毕业生总课时数为:小学阶段4 500课时,初中阶段2 700课时,高中阶段2 600课时,大学阶段4 000课时。

第二步,计算各教育程度劳动者的劳动简化系数。假定各教育阶段的学制和毕业生年龄为:小学5年,毕业年龄11岁;初中3年,毕业年龄14岁;高中3年,毕业年龄17岁;大学4年,毕业年龄21岁。各级教育程度者的终身工龄为55岁。根据以上假定,各教育程度劳动者的工件年总课时分别如下:小学程度劳动者一生的工作年总课时数为4 000×(55-11)=198 000课时;初中程度劳动者一生的工作年总课时数为(2 700+4 500)×(55-14)=295 200课时;高中程度劳动者一生的工作年总课时数为(2 600+2 700+4 500)×(55-17)=372 400课时;大学程度劳动者一生的工作年总课时数为(4 000+

2 600+2 700+4 500)×(55-21)=469 200课时。假定具有小学程度劳动者一生的工作年总课时数为1,则初中程度劳动者为1.49,高中程度劳动者为1.88,大学程度劳动者为2.37。

第三步,计算平均劳动简化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根据1952―1978年各级教育程度劳动者占总劳动者的比重,则我们可以求出1952年平均劳动简化系数为1.012,

1978年平均劳动简化系数为1.168。

第四步,计算教育对国民收入的贡献。这需要1952―1978年劳动者总数、国民收入总数和平均劳动简化系数。1952年劳动者总数为20 729万人,1978年劳动者总数为了39 855.4万人;国民收入总数1952年为590亿元,1978年为3 000亿元。根据以上指标我们可以得知:1952年由劳动者教育程度提高而创造的国民收入为590×1.2%=7.08亿元,1978年提高到3 000×16.8%=504亿元。1952―1978年由劳动者教育程度提高所增加的国民收入为504亿元-7.08亿元= 496.9亿元,占国民收入增长额的496.9/2 410=20.7%。

2.劳动生产率简化法。劳动生产率简化法的研究步骤如下:第一,假定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程度都在初中以下,用这两者的劳动者人数去除以产值,得各自的劳动生产率。用这两者的劳动生产率之比,得到两者的劳动生产率系数比。再按丹尼森系数表,得到各级教育水平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简化系数表。第二,从有关统计资料中得出各级教育水平劳动力人数的比重数据,再分别乘以上述劳动生产率简化系数,加总得到1952年和1978年的教育量。第三,以1952年的教育量为基数,计算出1952―1978年间教育量的增量占1952年教育量的百分比。第四,用劳动产出弹性系数0.611,乘以教育量增量的百分比,从而得到教育工作者贡献率为0.61%。

(四)沈利生―朱运法回归法

沈利生和朱运法在他们所著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分析》一书中,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计算出固定资本存量产出弹性系数、人力资本存量产出弹性系数和其他因素产出弹性系数,从而计算出固定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和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因为人力资本存量是用教育投入来衡量的,所以也就可以计算出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其详细步骤如下:

第一步:详细分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情况与特点。经过分析后他们认为,尽管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但是中国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太低,说明人力资源开发严重不足。

第二步:计算各教育层次劳动力人均人力资本存量。人均人力资本存量可用下式来表示:

Mi=Fi×Ni

上式Mi表示第i级教育层次劳动力的人均人力资本存量,Fi表示第i级教育层次年人均教育经费,Ni表示第i级教育层次的学制年数。

他们将中国的教育层次分成三种,即小学、中学和大学,其学制分别为5年、6年和4年。那么,每个小学水平劳动力、中学水平劳动力和大学水平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存量分别为:

M1=F1×N1=F1×5=5F1

M2=F1×N1+F2×N2=M1+F2×6=M1+6F2

M3=F1×N1+F2×N2+F3×N3=M2+F3×4=M2+4F3

由于不同年份的价格有差异,因此不同年份的教育经费还得用价格指数进行调整,这样一个经济部门总人力资本存量就可以用下式来表示:

Pj=(L1j×M1+L2j×M2+L3J×M3)/R

上式中Pj为第j经济部门的总人力资本存量;L1j、L2j和L3j分别为第j经济部门小学、中学和大学人力资本存量,R为计算期内平均物价指数。第三步:计算各部门1982―1995年总人力资本存量、固定资本存量和GDP的数据。沈利生和朱运法根据有关数据并经过计算,分别得到了各部门1982―1995年总人力资本存量、固定资本存量和GDP的数据,并且得到了各部门1982―1995年总人力资本存量、固定资本存量和GDP的增长速度。

第四步:各部门经济增长要素分析。沈利生和朱运法依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人力资本存量增长、固定资产存量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函数。假定GDP总值为Yi (i代表年份),ΔYi为GDP的增加值;人力资本存量为Li,ΔLi为人力资本的增加值;固定资产存量为Ki,ΔKi为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值,函数的矫正系数为s,s是指由制度因素、技术进步、自然资源条件、人力资本质量等引致的因后两因素无法解释的剩余部分。则可以把人力资本与固定资产增量对GDP增量的贡献函数表示为:

=s+α+β

其中,α、β分别为人力资本投入要素产出弹性和物质资本投入要素产出弹性,要中求出人力资本投入要素(也即教育投入)、物质资本投入要素和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第五步:运用有关数学模型和数据,计算各部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沈利生和朱运法所建立的有关数学模型用上述公式、数据,他们通过计算得出了各部门经济增长因素值。根据这些因素值,可以计算出物质资本存量增长、人力资本存量增长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即:

要素投入贡献率=(部门要素投入贡献率×部门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其他因素的贡献率=1-各要素投入贡献率

沈利生―朱运法回归法利用1982―1995年时间序列数据,测算出了在此期间人力资本投入(也即教育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二、对各种测算模型的评价

舒尔茨余值法是建立在西方经济的核算体系上,以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不变的生产函数为前提,这就使问题过分简单化了,因此其结论的可信度必然降低。与舒尔茨相比,丹尼森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是有所进展的。但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的作用是彼此交叉的,而丹尼森的方法是一种简化的方法,在假定一个因素起作用的同时,其他因素没有影响,因此具有局限性。另外,由于条件限制,舒尔茨余值法和丹尼森系数法不太适合用于教育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算。

“总课时数简化法”和“劳动生产率简化法”是国内出现比较早的两种测算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均借鉴了前苏联学者的劳动生产率法和丹尼森系数法。“总课时数简化法”简单地把劳动量化为课时数,这种做法是值得怀疑的,因为劳动时间、性质和内容等与课时的性质和内容,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况且,劳动时间的长短也未考虑进去。所以其计算结果也难以心服。从总体上讲,劳动生产率简化法比总课时数简化法要科学一些。但是,该法中系数的确定方法是值得怀疑的。因为该法一方面否定了丹尼森用收入确定系数的方法,而代之以劳动生产率确定系数,另一方面该法中的很多系数来自于丹尼森的系数。这就大大影响了该法结论的可靠性。朱国宏教授认为,“劳动生产率法的测算基本上是失败的”。

沈利生―朱运法利用1982―1995年时间序列数据,测算出在此期间人力资本教育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这种回归方法比只考虑1982年和1995年两年数据要好多了,因此其依靠的数据比较可靠。但是,这种以回归为代表的方法,其模型中自变量仅有两个(物质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也就是说GNP仅受这两个因素的影响,是不太符合现实情况,这也是其模型的一个缺陷。

参考文献:

[1]林荣日.教育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刘宝超.教育经济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1.

[3]王善迈.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工作者出版社,2009.

[4]王玉昆.教育经济学:第2版 [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

[5]沈利生,朱运法.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6]崔玉平.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J].教育与经济,2001,(1).

[7]杭永宝.中国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类测算及其相关分析[J].教育研究,2007,(2).

[8]张志昂.教育对上海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J].现代大学教育,2003,(6).

劳动经济学课件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考政治 时事政治 经济观点

在新课改继续深入的背景下,如何调整政治教学以适应新课改的变化,以及如何应对高考越来越高的能力要求是摆在每一个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它需要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下面,我就2012年政治高考中涉及经济学知识的题目作简答评析,并简单谈谈我对于政治教学中要注重向学生传递科学的经济学知识和观点这一问题的具体看法。

一、2012年高考政治试题选析

1.关于经济学知识的时事政治题

例1 (2012年江苏卷)2011年11月,为使更多低收入人口享受到国家扶贫优惠政策,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确定了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一标准为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不变价)()

A.1274元 B.2300元

C.3500元 D.4000元

解析:选B。本题是对新的国家扶贫标准的考查,属于学生日常要注意收集和了解的知识。

2.关于经济学知识的基础题

例2 (2012年安徽卷)右图反映的是在商品价格和其他因素不变时,收入(M)变化引起A商品需求量(X)变化的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①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相应增加

②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相应减少

③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幅度递增

④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幅度递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收入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收入是影响消费需求的基础,从坐标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收入增加,人们对商品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在不断减少,所以B正确。

例3 (2012年安徽卷)读下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2011年某企业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比例和价值总量分别是()

A.50% 40万 B.80% 80万

C.100% 80万 D.200% 160万

解析:选C。本题考查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的关系。某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是指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由4减少至2,说明个别劳动时间提高了1倍,即100%。商品的价值总量=商品数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故选C。

二、日常教学中要注意传授科学的经济学知识

日常教学要注意对学生经济学知识的传授,依据课本,适当拓展经济学知识供学生开阔视野。

1.经济学基础知识

要解答经济学的题目首先就要掌握经济学的基础知识。比如说货币的起源、功能、发展,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劳动与经营等知识。要切记所有关于经济学知识的题目都是“万变不离其宗”,而其中的“宗”就是最根本的、也是最基础的经济学知识。

2.适当拓展

除了要传授学生经济学的基础知识之外,教师也要适当拓展这些基本知识。比如在学必修一《经济生活》中“投资的选择”时,就可以了解一下学生家庭里有没有炒股票或者买基金的投资行为,有没有贷款创业的行为等,进而可以由此展开延伸,可以讲述一下资本主义国家的次贷危机;或者考虑存款利息的计算问题,比如说如果存的年数不一样,采用哪种方式和哪家银行对自己最有利等。这样可以在传授知识之外,向学生传递简单的投资知识和意识等,为培养新世纪需要的经济人才贡献力量。

三、教学中要十分注重向学生传递多重经济观点

1.教学中注意多角度解读经济事件

多角度解读经济事件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深化其初步建立的经济学基础框架。比如就目前的房价问题,教师就可以拿到课堂上来供学生讨论,然后综合收集到的信息向学生多角度解读。比如从人民群众的角度,从政府的角度,从房地产商的角度,从中间投资者的角度(炒房的人),等等。

2.关注经济人物

各个行业都有处于其领域前列的人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多关注经济人物,从而增强自身的经济素养。比如可以让学生关注著名经济学者郎咸平教授,或者关注每年的CCTV年度经济人物等。

劳动经济学课件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外派劳务;技能培训;基地

近几年,商务部门启动了“外派劳务技能培训基地”建设项目。作为湖南省第一所地方性职业技术学院,笔者所在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于2006年6月13日被湖南省商务厅批准为“湖南省外派劳务技能培训基地”。在建设基地实践中,我院深刻地感受到:重视和加强外派劳务技能培训工作很有必要;高职院校要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务求外派劳务技能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一、加强外派劳务技能培训基地建设,对经济社会和高职院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当今世界,虽然各种矛盾和斗争层出不穷,但和平与发展仍是主流。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元文化的融合,政治上谋求和平与对话趋势的增强,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也愈来愈快,“地球村”的概念日渐深入人心。可以说,不论地球上哪个角落,人与人“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状况都成为历史。我国与世界各国,尤其是与周边邻国的外贸总额连年攀升,人员交往日益密切,迫切需要提高外派劳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快外派劳务技能培训基地建设。

(二)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实践证明,外派劳务不仅能增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传统友谊,共同维护世界和平,而且有利于推动双方特别是劳务输出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就湖南省来说,6500多万人口中,农村富余劳动力达1000万人,占总人口的六分之一。永州市也是如此,570万人口中,富余劳动力达100万人。如果在增加国内经济总量的同时,重视和加强外派劳务技能培训工作,努力将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那么,就能极大地推动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有效举措

我国的职业教育,虽然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但真正意义上的高等职业教育兴于20世纪80年代,并且,绝大部分高职院校是由原来办学历史较长、办学水平较高的中专学校升格而成的,无论硬件设施,还是软件管理,都亟待加强。外派劳务技能培训基地建设工作的开展,对增强高职院校的综合办学能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1、拓宽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出口畅才入口旺。高职院校要扩大办学规模,抓好就业这一民生工程,就必须千方百计地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近年来,尽管高职院校为国内人才市场培养了一大批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但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尤其是人们用人观念的守旧等原因,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不尽人意。外派劳务技能培训工作的强化,无疑会减轻高职院校的就业压力。

2、开阔了高职院校的办学视野。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之下,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在内的高等教育,必须要走出“象牙塔”,走“开放式”办学之路。外派劳务技能培训基地建设,一方面加强了学校与商务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另一方面为高职院校发展搭建了国际平台,无论教育理念,还是培养目标与定位;无论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手段与方式;无论专业建设,还是师资队伍建设;无论就业观念,还是人生价值的实现模式,等等,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和境界,因而,加强外派劳务技能培训基地建设,不仅对学生有利,对家长有利,对社会有利,对高职

院校的自身壮大和发展也十分有利。

二、以人为本,不断提高育人质量

(一)狠抓教学和科研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只有高的教学质量,才能培养一流的人才,才能保证外派劳务工作的顺利进行。我院始终把教学工作放在第一位,具体突出了“五个加强”。

1、加强专业建设。专业建设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是外派劳务技能培训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我院根据省商务厅湘商合作[2006]32号文件精神,继续保持农业类各专业的优势的同时,重点加强了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机电工程、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建设。目前,我院的生态养殖专业已被评为部级教改试点专业,园林花卉、模具设计与制造已被评为省级教改试点专业,数控技术、计算机应用、经济管理被确定为院级重点专业。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培养一流的学生,必须要有一流的师资。我院一是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近两年,共引进优秀人才17名,其中硕士研究生1名,副高以上职称2名。二是大力培养在职教师。我院出台了优惠措施,鼓励在职教师上学历、上职称,仅2007年,就有5人通过正高职称评定,13人通过副高职称评定,有10人获得硕士学位。

3、加强日常教学管理。一是狠抓常规教学。常规教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学校领导、教务处、督导室和各系部齐抓共管,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加强教学检查与督导,规范了教学管理。教师相互听课,相互交流,相互促进,有效提高了教师的上课质量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普遍提高。二是积极开展“教学质量月活动”。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院确定每年的4月份和10月份为“教学质量月”,主要开展外聘教师公开课竞赛、教学示范岗培训对象公开课竞赛、学术讲座活动和学生技能竞赛及第二课堂活动等。从实施情况来看,由于宣传发动有力、组织工作有序、内容丰富多彩、活动效果显著,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三是大力开展专业实践活动。加强专业实践活动是高职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我院每年都要开展一系列活动,例如2007年外语系主办了“第四届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和“第二届商务日语专业会话及技能比赛”,组织毕业生在深圳“世纪皇廷”进行实习和实践教学,并签定了“定单培养”协议,参加省四届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取得三等奖和优胜奖,参加“湖南省第四届中日文化节”日语竞赛和作文竞赛获得优胜奖。经贸系组队参加了永州市会计知识电视大赛,获优胜奖,组织全系学生参加了全国会计知识大赛网上答题比赛。农学系成立了专业兴趣小组,协助冷水滩区仁湾、岚角山等乡镇春防、秋防60多人次,为种养大户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印发技术资料10000多份。计算机系成功争取到全国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永州报名点和考点资格。数控机电系举办了首届机电文化艺术节,参加学生达800人次,组织400多名学生参加省级通用工种和市级特殊行业职业鉴定,过级率达98%。我院在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组织的国家职业技术鉴定所年检年审中,达到优秀等次。由于上述活动内容丰富,专业性强,参与学生众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做到了教与学结合,学与用结合,增强了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素质。

4、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要培养学生过硬的实践动手能力,就必须要搭建让他们真刀实枪练本领的平台。我院重点建设了“一场四园两中心”,即集约化良种猪场、水产生态园、蔬菜栽培园、花卉苗圃园、优质水果园、数控模具实训中心和植物组培中心。其中集约化良种猪场现有存栏母猪1000多头,年发展牲猪3万头,年出栏牲猪2万头。水产生态园面积57亩,蔬菜栽培园25亩,花卉苗圃园50亩,优质水果园100亩。年产值可达3000多万元,年创利润300万元。“一场四园两中心”是我院产、学、研、推、训相结合的良好基地,同时也为当地农业、农村、农民提供了大量的良种和科技服务,发挥了良好的教学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5、加强科研工作。科研不仅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我院一直积极鼓励教师申报科研项目,从事科研活动。仅2007年我院就申报省科技厅课题5项,立项4项;申报市级科研课题15项,立项13项;申报省教育厅课题1项,已立项。全院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专业论文235篇。

(二)狠抓学生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生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外派劳务技能培训的质量。我院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管理工作。

1、加强常规管理。学生处加强了学生工作的宣传力度,严格按照《永州职院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工作考核评比制度》对各系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了考核评比,做到每天一检查、每周一小结、每月一评比、每学期末综合评定,评出了各系学生管理工作成绩和排名并予以公布和表彰,促进了学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2、加大助学、奖学力度。学院想法设法为贫困生创造勤工俭学机会,仅2007年就开辟5个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安排学生12人。积极为学生办理保险理赔业务,共办理42起,理赔金额26793.76元。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评定工作,2007年共评定各种奖学金和助学金总计199.8万元,有效地保证了不出现一个人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3、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学院经常组织大型文艺晚会、“校园文化艺术节”、普通话竞赛、青年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2007年的“三下乡”活动中,接受义务咨询7000余人次,赠送农业科技书籍800余册,发放农业科技资料9000余份,举办科技讲座7场,解答疑难问题50多个,得到了团市委和永州市科技局领导的充分肯定。

4、创新学生工作方式。为了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学生处组织院学生会编辑出版了《学生工作半月刊》。经贸系等系以工作简报的形式对阶段性工作进行小结。不少系每天由各班学习委员将当天学生到课情况交系学生工作办,系里老师第二天找旷课学生谈话,这对促进学风好转起到良好的作用。我院在教师中广泛开展了“三个一”活动,即每位教师联系一个寝室、一名贫困生、一名后进生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上的具体困难,温暖了学生心灵,促进了良好校风的形成。

三、求真务实,将外派劳务技能培训基地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构

我院被省商务厅挂牌后,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由院长挂帅,副院长分管,教务处、学生处、系部共同参与,就业处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的外派劳务技能培训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宣传、招生、培训、外派等各项管理制度,规范运作;完善外派劳务服务网络体系,提高服务水平;与经营公司全力合作,密切配合,推动外派劳务技能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积极开展各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