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心理学的理解

教育心理学的理解

教育心理学的理解

教育心理学的理解范文第1篇

一、音乐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在音乐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主要有团结协作、自信心、表现力和创造力等三个方面。1.团结协作。歌曲合唱或器乐合奏的训练,不仅要求学生有严格规范的节奏、和谐的和声,用统一的状态(包括音色、音量、呼吸等)进行演唱和演奏,而且要表达出整齐、优美的音乐内涵。这就要求学生向着同样的目标积极探索,并最终达成一致做法,从而完美展现音乐所需要表达的深层内容。所以合唱、合奏的教学实践能促进学生相互合作、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的发展,这是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心理素质的最佳方式。2.自信心。自信心是音乐心理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音乐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缺乏自信而不敢大胆表现自我的学生。音乐教师需要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共同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并且让学生充分获得情感体验,在各种互动中,使学生充分认识自身能力,心理素质就能得到提高,也会更加自信。再如,当学生在歌唱比赛中失利后,他(她)就会灰心丧气、难过流泪,对自己失去信心。这时,音乐教师要引导他们正确地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在逆境中积累经验,重拾自信,促进健康心理的形成。3.表现力和创造力。当学生学会演唱或演奏一首音乐作品时,让他们更准确、生动地表达音乐作品的情感,应从音乐的记忆力、动作模仿的观察力、音乐形象的想象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音乐发散性思维的启发教学,让学生获得“二度创作”的表现心理素质。此外,课外活动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外界的各种事物,扩大知识领域,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和正确的审美观点,还使学生生活愉快,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积极地、有计划地组织和开展音乐课外活动,使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

二、在音乐欣赏中有效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欣赏经典的中国民乐,摆脱不良情绪。音乐心理学家认为,从心理能量疏导的理论来看,先听心理情绪相同的音乐比先听心理情绪相反的音乐好一些。假如你心情沉重,则伤感的音乐能帮你化解心中的忧郁,因为心情的沉重或抑郁本质上都是一种心理能量的积郁,必须把它疏导和化解才好,所以和心理情绪相同的音乐是最有利于达到此目的的。当疏导完成之后,应该转而听一些轻松愉悦的音乐,以免形成消极的心理定势。下面列举一些与心理健康有关的民族音乐作品,如:失眠时,可以欣赏《平湖秋月》、《二泉映月》等;躁狂时可听一听《梅花三弄》、《平沙落雁》等;心绪不定时听《春江花月夜》、《塞上曲》等;精神忧郁时欣赏《步步高》、《喜洋洋》等;神经衰弱可用《喜洋洋》、《瑶族舞曲》等音乐缓解;食欲不佳时,《欢乐舞曲》、《花好月圆》有助开胃;《娱乐升平》、《金蛇狂舞曲》等音乐可以振奋精神;《浏阳河》、《茉莉花》等歌曲则对老年人具有康复作用。除此之外,《雨打芭蕉》、《姑苏行》、《江南好》等音乐还可以降血压。2.欣赏严谨的古典音乐,培养坚定的意志。学生的内心往往都有崇拜的偶像,或崇拜其学、慕其才能,或敬佩其意志。在欣赏古典音乐的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充分挖掘音乐家的优秀品质,进行心理教育渗透。在介绍贝多芬的作品时,不仅用他的音乐感染学生,而且用他伟大的人格和高尚的灵魂激励学生。可以说,象征着力量、意志、壮美、崇高精神的贝多芬音乐至今仍震撼人心。欣赏贝多芬的音乐,学生从《第三交响曲》中感受到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从《第五交响曲》中获得在困境中站起来的勇气。3.欣赏优秀的流行音乐,培养健康的情感。优秀的流行音乐可以培养高中生健康情感的原因有三点:第一,流行音乐本身就是情感性的音乐,绝大多数的流行音乐都是以抒感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流行音乐的题材贴近生活,特别是有些校园民谣,如《同桌的你》、《青春》等,这些音乐作品使学生感到亲切,能够与他们的心灵相通,释放他们的情感。第三,流行音乐形式丰富多样且朗朗上口。有些学生出于自尊或自信等原因,羞于用语言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流行音乐则成了他们表情达意的方式。基于这三种原因,笔者认为流行音乐有助于培养高中生的健康情感。音乐本身具有娱乐性、趣味性及审美和艺术欣赏的价值。它可以把深刻的思想内容通过通俗易懂、赏心悦目的方式表达出来;它可以促进人际关系,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它可以影响人的情绪,让不良的情绪得到调节;它还可以帮助自我实现,促进人格的完善。音乐如同绵绵春雨,滋润着人们干涸的心田,让荒芜变成美丽的花园;音乐如同徐徐清风,抚摸心灵的翅膀,伴随着心灵一路飞翔。让我们保持高度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音乐教学中,以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形式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使学生的心理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使学生的人格和个性日趋完善。

作者:黄微娟 单位:福建省惠安高级中学

教育心理学的理解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学生;体育教学;缓解;恐惧心理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2-011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激烈的社会竞争,就业机会减少,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家长对自己子女的期望不断提高。这对在校的学生压力日益加大,难免使他们产生许多心理困惑,如在校学生有考试紧张,交往恐惧等不良表现。据调查显示有20.1%的青少年曾由于考试恐惧,升学考试失常,影响自己的前途。心理困惑在自我调节或他人帮助下调适能够得到解决,但是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和调适就容易成为心理障碍的萌芽,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心理疾病。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社会的竞争机制越来越激烈,再加上现在的在校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意志品质薄弱、抗挫折能力较差。因此在加强对青年学生预防心理疾病的同时,开展对他们的心理困惑的调节和改善的研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较高的实用价值。本文就如何通过体育教学来缓解和调节学生考试恐惧和交往恐惧心理现象作一些尝试。

一、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

恐惧是中学生比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由于遇到一些情况,如家庭遭受不辛,自己身体不好,导致学习任务不能完成,目标不能实现,困难不能克服,就会引起紧张、烦躁和不愉快的情绪反应,从而导致恐惧心理发生。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最常见的是考试恐惧、交往恐惧。

1. 考试恐惧

学生在考试前产生紧张的情绪,学生担心考试不能取得好成绩或者担心考试失败而引起内心紧张、忧虑等情绪。考试的重要程度越高,表现越明显,例如高三学生临近高考会引起考试恐惧心理。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1)把考试看的过重,认为考试一旦失败将影响自己的前途和命运。(2)考试准备不充分,考试适应性差,也容易引起考试紧张。(3)学生家长期望值过高,学校的评价以单一的考试分数为依据,也是造成考试恐惧的原因。考试是学生学习生活中最常见的事情,是不可避免的。

2. 交往恐惧

交往恐惧也是青少年中发生率较高的心理现象,特别是性格内向,自信认知水平低,语言表达能力差,在形象上有些欠缺,如男孩个子偏矮,女孩过份肥胖,或者五官上有些缺陷等。在交往中,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担心被人拒绝,造成交往失败而引起的恐惧、自卑心态。引起交往恐惧的原因很多,随着青少年生理上的快速成长,他们渴望走向独立,想摆脱家长和教师的控制,但这是一个矛盾的过程,没有处理好就会发生焦虑、担心。中学生随着青春期的发育,有渴望交往异性朋友,但学生的交往经验不足,遇到异性同学会脸红,感到不知所措,平时能说会道的,紧张的连话都说不出来。这样会引起交往失败,因此导致紧张和压力。

二、通过体育教学缓解学生恐惧心理的具体措施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暂时的恐惧、紧张情绪是不必要进行干预的。只有少数学生的恐惧水平超过正常水平的学生才需要进行适当的干预。在体育教学中组织有针对性的活动,预防和控制学生恐惧心理的发生,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体育活动中的开放性、表现性等是体育学科独有的特征。

1. 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提供合理宣泄的途径

在体育课上,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放松心情,发泄情绪。可以安排一些激烈的,对抗性的竞赛,使学生在大运动负荷的练习中,随着身体能量的消耗,不利的心理能量也得到释放,降低紧张程度。在体育活动中,可运用富有激情的音乐或歌曲,让学生随着音乐优美的旋律放松自己,忘记焦虑和恐惧。

2. 安排趣味性强的体育活动,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在学生文化课考试期间,体育课堂或课外活动中安排丰富多彩的比赛,如有趣的球类竞赛或游戏,使学生很容易投入到有趣的活动中,让学生在出汗和笑声中转移对考试过分的担忧,避免考试紧张,影响考试成绩。

3. 在体育课中组织团队项目,提供学生交往机会

体育教师可以在组织由学生相互合作和相互帮助情况下才能完成的项目,可以安排男女同学一起活动,使得男女学生在有目的活动中忽视对交往本身的关注,而将注意力集中到活动的目标实现上,在相互合作和帮助中体验交流的过程,缓解交往紧张和恐惧,如拔河比赛、以组为单位的运球接力、校园集体舞等。

4. 教会学生自我减压和增加交往的技巧

体育课堂上可以结合练习,教会学生一些身体放松减压的方法:如呼吸调节法(做深呼吸)、暗示练习法、念动训练法等。交往技能也可以在体育课堂中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如:如何倾听、如何自我暴露、如何有效传递信息、如何运用肢体语言等,教师要在学生自然交往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往的技巧,克服交往恐惧。

5. 创设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自信力

学生的过度紧张、恐惧来源于学生对以往失败的体验和对将来发生的后果的过度担心,关键是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设计和组织不同的学习内容和任务,使学生在活动中经过努力达到目标,体验完成任务的喜悦,从而提高自信心。

6. 培养耐挫能力,提高适应能力

人的一生中遇到失败是难免的,承受生活中的压力也是经常的,要引导学生调节好心态,正确面对失败,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情况安排一些具一定惊险性的项目,如障碍跑、跨栏跑、体操中的跳马等,让学生在练习中克服胆怯心理,遇到练习失败时客观分析产生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明确努力方向。在练习过程中学会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培养不怕困难,不畏艰险的顽强意志。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克服自己的弱点,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 吴增强.当代青少年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科技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

[2] 徐向鸣.体育课堂中的挫折教育[J].体育教学,2008(1).

教育心理学的理解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教育 辅导员 地位 功能

1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就业心理因素。毕业是大学生重要的人生转折点,目前大学生在毕业、就业的过程中处在被选择、被分配的地位,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出现内心焦虑的问题,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2)自我因素。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实现自我理想的意志不断增强,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许多大学生都没有形成稳固的自我意识,再加上心理的易损性,当自己遇到失败或者挫折后,甚至会产生自卑、怯懦的心理。(3)恋爱心理因素。大学生恋爱是导致其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大学生在恋爱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例如,脆弱理智与丰富感情的矛盾、心理不成熟与发育成熟的矛盾等,导致出现多角恋、师生恋、单相思、失恋等问题,如果学生的感情不能够得到正确地处理,将会导致出现许多心理问题。(4)人际交往因素。大学生群体是由五湖四海的学生组成的一个社会群体,他们的兴趣、性格、习惯、背景等不同,在交际过程中会出现情感损伤、冲突等。

2 大学生心理教育中辅导员的地位优势

2.1资源优势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点进行分析,想要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就必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与实践性。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担任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长期直接管理大学生,对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心理素质具有深入的了解。因此,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创建以自身为中心的学习工作队伍,为全体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生活环境、班级环境以及学习环境,尤其是对于心理有问题的个别学生,通过利用班级群体效应,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以此规范、发展以及完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此外,辅导员还应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积极、主动地组织一定规模与数量的适合当代大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学习以及自我提高,进而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由此可见,辅导员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地位优势,这对于做好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2教育优势

辅导员承担着学生学习、生活管理工作的责任,大到学生的就业,小到学生的吃饭,对学生各个方面状况都比较了解。因此,在大学生心理状况方面,辅导员最具有发言权,并且辅导员始终处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与学生具有亦师亦友的关系,还有一些学生将辅导员作为自己的知己,主动向辅导员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因此,辅导员应该尽可能提高自身的亲和力与信任度,以最强有力、最持久、最直接的方式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3整合优势

辅导员是联系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的纽带,辅导员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地位优势,科学地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有利因素,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是辅导员从事大学生心理教育所独有的优势。此外,辅导员还可以利用学生干部队伍(例如学生会)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全面地掌握大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应对,以此做好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

3 大学生心理教育中辅导员的功能分析

3.1疏导功能

辅导员始终处在大学生工作的第一线,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非常近,辅导员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实现和学生的心灵交融,以良好的可操作、可行的疏导方式来引导学生。这就需要辅导员全面地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心理疏导理论知识,在自身实践工作中不断地摸索和总结行之有效的工作途径与工作方式,进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3.2顾问功能

辅导员自身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将自己作为大学生心理教育的良师益友,做好大学生心理咨询的顾问,加强与大学生的心理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并进行“善导”,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

3.3榜样功能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辅导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为大学生树立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榜样,以榜样的力量去影响与引导学生,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教育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辅导员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地位优势,发挥自身的疏导功能、顾问功能以及榜样功能,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而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魏伟,程如冰.论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教育中的地位与功能[J].赤子,2014(8):170.

教育心理学的理解范文第4篇

关键词:裴斯泰洛齐;教育心理学化;教育;规律

裴斯泰洛齐是继卢梭之后19世纪欧洲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他以一颗赤诚之心,进行数十年的教育实践,提出了和谐教育、简化教育、要素教育、教育心理学化等重要思想。面对矛盾丛生、被诸多问题困扰的教育教学现实,重读并领悟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精神内涵,对于解决教学中的矛盾与困惑,认识教育教学规律,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教育者要明确,搞好教育教学工作,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而且要懂得如何科学有效地去教,要在实践中尊重学生、关怀学生,要善于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机制”,并将其运用到日常教育教学之中。

一、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阐释

教育心理学化作为西方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教育运动和教育思潮,具有深远的思想渊源。虽然从柏拉图、夸美纽斯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中已包含了心理学的萌芽和因素,但在西方教育史上,是裴斯泰洛齐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的概念和主张。他在1800年撰写的《方法》一文中提出:“我正在试图将人类的教学过程心理学化,试图把教学与我的心智的本性、我的周围环境以及我与别人的交往协调起来。”由此引发了19世纪遍及欧美的教育心理学化运动。

通过观察自然并认识大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裴斯泰洛齐认为,人类智力发展所必须服从的那些规律,与物质的自然规律一样,相信从中能找到一条普遍的心理学化的教学方法。而使教育和教学心理学化,在教学活动中努力揭示并遵循人的心理规律,是裴斯泰洛齐试图探索的基于人类本性规律的教学机制。由于深受莱布尼茨单子论的影响,裴斯泰洛齐认为人天生都具有“心、脑、手”三种天赋能力,而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发挥人的全部天赋潜能,“教学才能达到它的目的――使人高贵”。因此,从教育的目的或结果来看,教育心理学化意味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的潜在的天赋力量和能力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心理学化要求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原则、方法的使用,都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和学习心理的规律。由于教育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互动交织的双边活动过程,教育者的努力和外在施教影响,只有被受教育者接受和认可,内化为受教育者成长的信念和发展意愿,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起受教育者发展的动机和潜能,促进他们德智体等方面和谐发展。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规律,发挥他们的发展潜能,使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并学会自己教育自己。这是裴斯泰洛齐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内在要求。

二、解读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

1.教育心理学化思想:植根于对学生无私的爱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植根于他的人性论。他认为,对人类的教育要建立在对人性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 “每个人,即便是最低下的人,都应当获得最起码的、最朴素的人类智慧,这便是普通教育的宗旨。通过实践训练,使这种智慧有益于特殊的生活环境,则是职业教育的目标。”从这些简朴而精练的文字表述中可以发现,使所有人都受到必要的完满的教育,不管其贫富贵贱,使人的全部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完整的人,乃是裴斯泰洛齐毕生献身于教育事业的初衷。 他热爱学生,对学生真诚、无私、全身心地关心,不计得失,不求回报。在给友人的信中,他曾描述在斯坦兹时期的教育经历:“从早到晚,我一个人和他们在一起,是我的双手,供给他们身体和心灵的一切需要。他们都是直接从我这里得到必要的帮助、安慰……我没有家庭,没有朋友,也没有仆人,除了他们,什么也没有。”他认为,为使广大下层民众受到普遍有效的教育,必须根除旧式学校的弊端,探索出一条成功的教学机制和法则, 而教育心理学化,就是要找到根除这种教育弊端的“教学机制”,而且这种“教学机制”是基于人类本性的永恒规律的。在几十年艰难曲折的教育实践中,他努力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出要素教育思想、简化教学方法,目的是使“即使最普通的人,也可能教他的孩子”。裴斯泰洛齐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仅对学生怀有真挚的感情,而且能够把浓烈的教育情感付诸理性的教育探索和实践,提出了科学有效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正如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所说:“裴斯泰洛齐生活的灵魂是爱,他爱贫穷和被压迫的人们。他的爱……使他的所获,竟远超过他的追求;他追求的是贫苦孩子的启蒙,而得到的是人类教育的大道!”

2.成功的教学机制:感觉印象及直观性原则

对学生怀有的赤诚之心和真挚的爱,是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因,而如何实施教育心理学化,探索成功的教学机制,裴斯泰洛齐又是典型的经验论者。他看重感觉和直观对人的认识和思维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把感官的直觉经验作为认识的来源和基础。他指出:“欧洲教学的缺点,或者更确切的说,教学的所有自然原则被人为地颠倒,已将这个世界弄成现在这个局面。除了从民众教学的肤浅性、不完善性和轻率的状况中悬崖勒马,并认识到感觉印象是所有知识的真正基础之外,已经没有对当前和未来社会道德和宗教的其他的补救办法。”成功的教学机制必须建立在对人类天性的认识的基础上。他进一步指出:“人类生来就具有获得感觉印象的能力,但只有通过训练,这种感觉印象才能上升为感觉印象的艺术――高级状态的能力。”因此,促使人产生清晰概念的教学艺术必须从“感觉印象”开始,而感觉印象的获得必然通过感官体验或直观的方式;直观性教学作为教育心理学化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出发点。在裴斯泰洛齐之前的教育家也提出过直观性原则,但裴斯泰洛齐侧重通过直观训练使学生的感觉、知觉等各种感官能力得到发展,其超越前人的卓越之处在于他将直观教学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同时又赋予“直观”更加丰富的内涵。

三、教育心理学化的实践意蕴

1.更新教育观念,以无声的爱感化学生

教育者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时时把“人”的成长和发展放在首位。裴斯泰洛齐对学生寄予厚望,为学生的发展倾尽毕生的心血和智慧。他热爱学生,欣赏学生,相信学生,并充分挖掘和发展学生的潜能。他的教育实践的成功之处,究其根源,在于他甘愿为学生默默付出。在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引导下,在智力、道德面貌、体力等方面千差万别的学生变成他所期望的人。爱是教育取得成功的最强大的内心驱动力和无声语言,它恰似春雨,随风潜入,润泽万千心灵。教师要永远怀着赤诚、虔敬之心,热爱学生,关怀学生,尊重理解和包容学生,唯有如此,教育才能成功。同时,要有平等思想,要把学生看成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思想、有尊严、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个体,在日常教学和工作中善于创新教学和工作方法,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当然,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避免由于自身原因导致师生关系异化,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学术素养好、师德境界高的教师,以道德的方式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热情与关爱。

2.回归本真,教育者需要倾听“人”的心理诉求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的实践充满着智慧与热情,又带有几分冷静的理性思考。它启迪教师不仅要把握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更要潜心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与内在兴趣需求,将教育内容、方法与人的发展结合起来。裴斯泰洛齐认为,教师如果不是按心理学知识去教学,他的工作就会像“老妇行医”那样糟糕。而反观当今教育实际,教育日趋功利化,教育者心态浮躁,重视向学生灌输陈述性知识,忽视学生内在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大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准备往往围绕学科专业的发展,而学生的现有知识构成及兴趣却被“遗忘”。教育重智轻德、急功近利,导致教育教学中矛盾和问题丛生,原本正常的师生关系变得功利、冷漠和畸形。而这一切都源于教育者教育价值观的错位,以及对教育本真的漠视和曲解。教育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人与人”的对话与交流,需要对人基本的心理需求、生存价值及生活理念、兴趣爱好有所了解和尊重。但很多情况下,教师既不关注自己作为“人”存在的价值,也不尊重别人作为“人”存在的价值与需求,或者仅仅重视自己作为“人”存在的价值,而忽略别人作为“人”存在的价值和需求。教育教学过程应着眼于完整的“人”的和谐自由发展,教师不应高高在上,而要回归教育本位,体验人的价值需求和心理诉求,并以自己的教育信念和理智唤醒学生自我发展的热情和愿望。正如雅思贝尔斯所说:“人,只能用自己改变自身,并以自身的改变来唤醒他人。但在这一过程中如有丝毫的强迫之感,那效果就丧失殆尽。”

3.勇于探索,学会反思,善于发现和尊重教育规律

裴斯泰洛齐有别于同时代其他教育家的可贵之处在于,他的教育思想和智慧,源自他多年坚持不懈的教育探索。面对当权者的质疑、周遭的冷遇和黑暗、死气沉沉的教育现实,他甘愿在追寻教育真理的大道上披肝沥胆,虽屡屡受挫,却探索不止,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结出了丰硕的教育成果。裴斯泰洛齐坚信,所有教育活动都有规律可循,人的潜能各不相同,教学要因材施教,教育手段也要因人而异。他毕生献身于教育改革的无畏精神和勇气、善于发现并尊重教育规律的教育智慧启迪我们:作为教师,要掌握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主动运用教育心理理论。同时,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善于了解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善于总结,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裴斯泰洛齐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提出距今已近200年。他提出的教育心理学化及由此引发的教育心理学化运动,对欧美近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学校教育的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但由于时代的限制,他对人性的理解也存在一些唯心主义的局限,对心理学本身也未进行系统、科学的深入研究。因此,对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应有选择地借鉴吸收。

参考文献:

[1]夏之莲等译.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2]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3]布律迈尔主编,尹德新译.裴斯泰洛齐选集(第1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4]金运成.审视与重构:文化立场中的大学师生关系[J].现代大学教育,2013,(1).

[5]傅定涛.文化维度的大学师生关系[J].现代大学教育,2009,(1).

教育心理学的理解范文第5篇

焦点解决短程治疗(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SFBT)是指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核心的短程心理治疗的技术,也称焦点解决疗法(后文简称“焦点解决”)。该疗法于19世纪80年代由Steve de shazer和Inn berg kim等人提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合理性和有效性获得许多研究的支持,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监狱、社区、医院和学校中。

过去,研究者们更多地探讨了焦点解决在个体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应用,而较少就焦点解决在团体咨询与训练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实际上,焦点解决已经逐渐从个别治疗发展到团体治疗和专业督导,并开始大量应用在亲子教育、企业管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等领域中。在这些领域中焦点解决能够同时解决多个个体的问题,而焦点解决也从一种单纯的咨询技术、咨询模式演变成了一种理念和理论取向。王红椿和曾保春探讨了焦点解决短期咨询在团体咨询中的应用。尹达分析了课堂焦点解决短程治疗的内涵、原则和策略。刘端海、张静和王志亮等探讨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如何运用焦点解决短程治疗有效实现心理机制的转化以取得有效的管理效果。焦点解决能有效运用于多个领域(个体和团体)获得了研究者们的一致认同,本文重点关注了焦点解决理论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尤其是在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张艳霞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焦点解决短程治疗法具有关联性,并提出将焦点解决的基本理念运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尝试,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质量和效果。本文在此基础上,尝试分析焦点解决短程治疗运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可能性,并从理论假设、会谈技术和工作流程三个方面进一步探讨焦点解决模式如何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

一、焦点解决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契合点

焦点解决是心理咨询中常见的咨询方式和技术模型,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为学生提供心理服务的主要渠道,两者看似不相关,但仔细分析,二者在目标、形式和内涵上具有一些相似之处。

从目标上看,焦点解决和心理健康课程都是帮助个体成长、促进个体发展的一种手段,其目标是一致的。焦点解决强调聚焦问题的解决,注重效率,而当前中小学大班额、少课时的现状要求高效率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力求用有限的课时,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性最大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师资、班额与课时之间矛盾的现实困境。

在形式上,焦点解决主要应用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心理咨询和治疗主要针对个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往往针对一个班级的学生,是一个团体。但从前人研究中可知,无论是个体还是团体,焦点解决均能发挥其优势,而心理健康教育课也可以被看作是团体心理咨询的过程,教师是咨询师,学生是来访者。

在本质和内涵上,焦点解决短程心理治疗技术坚信,每个生命个体都具有积极的能动性和自我诊治的主体性,都是自我问题发现和解决的专家,并强调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只是促进者;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际上是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发展弹性的问题解决方法的过程,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积极体验、反思,获得成长。二者所强调的主体、主体的地位和发生变化的过程也是相似的。

二、理论假设上的借鉴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焦点解决的借鉴首先体现在理论假设上,焦点解决提出了“事出并非有因”“从正向意义出发”“解决在例外中”“变化随时发生”等10种基本假设。结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际,可以从以积极、人本的视角看待学生及整个课程,保持合作的教育观,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归因,促进小变化的积累几个方面进行借鉴。

(一)积极的视角:从正向意义出发

焦点解决理念有利于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渗透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关注学生的成功经验和自身的资源。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医学模式和教育模式,并正从教育模式向服务模式转化。服务模式更强调为学生提供符合他们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而非将他们看作是有障碍的个体和被教育的对象。从正向意义出发,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主动用积极的视角看待学生的行为、用积极的语言回应学生、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处理课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让学生感觉到自己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是主动地获得教育。

(二)合作的教育观:问题解决的方法来自学生,教师是协助者

焦点解决肯定了个体的主体地位,问题的解决是个体的自主建构。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当教师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是教师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探索自身资源的过程,学生是主体,具有丰富的内在资源,而教师是激发学生自我建构力量的合作者后,教师才能自发地改变固有的说教模式,充分发挥引导者、合作者角色在其中的积极作用。

(三)合理的归因:不当的解决方法是造成问题的根本

焦点解决认为不当的解决方式是问题的根本,这也体现出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常常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教师过度分析就容易陷入逻辑上的死胡同,而焦点解决聚焦问题的解决而非探讨问题的原因,避免了对问题的一些争议性分析。如个体遭遇挫折可能并不是问题,但解决方式(攻击、自杀)可能成为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这一视角出发,可以帮助学生以恰当的方式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避免探寻问题主观原因而导致的自卑心理。

(四)累积的变化:小变化带来大变化

焦点解决重视小变化,因为小变化的累积会变成大化,这类似于俗称的“滚雪球效应”。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教师应关注学生随时出现的变化,当学生出现良好的小变化时,积极的肯定、赞许、鼓舞能够强化他们良好变化的持续,给予他们继续努力的信心。同时,我们也可用这种理念看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学校的开展现状,有人觉得心理健康课的效果不明显,其作用值得质疑,然而教育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由一个一个小变化最终累积成的大变化,心理健康教育亦是如此,教师通过在授课过程中肯定学生的每一个良好变化,启发他们思考,不断累积,才能带来大的变化。

三、会谈技术上的借鉴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种活动课程,重点在于活动的引导和结束后的总结,教师要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主要依靠语言。De shazer等人在焦点解决中设计了奇迹询问、刻度化询问、例外询问、赞许、振奋性的鼓舞、任务/家庭作业等十三项主要以语言为载体的会谈技术。这十三项技术通过倾听、赋能、建构来帮助个体实现目标。心理健康教师在课堂组织中同样需要理解和尊重学生,给予学生能量,帮助学生体验与建构,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借鉴这些技术能使课程更加顺畅地进行。下面就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运用焦点解决会谈技术进行探析。

(一)奇迹性询问

奇迹性询问是未来导向的提问方式,其目的在于鼓励个体发现解决问题的方向。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可以运用奇迹性询问技术帮助学生理清自己心中的目标以及课程的目标。这一技术可用在一节课的导入阶段,如在以“18岁”为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如果明天一觉醒来,你已经满18岁,你觉得自己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这一提问让学生在内心建构自己成年的样子,实际上是帮助学生建立“18岁”的目标。

(二)刻度化

刻度化也称为“评分技术”,主要利用数值(如1~10分)协助个体将抽象的概念以比较具体的方式加以描述,通过刻度化的提问,让个体反思自我。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刻度化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如在以“认识心理健康”为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教师让学生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打分,并让学生思考所打分数代表自己具备了哪些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提问既让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又促进学生关注自身的资源。

(三)例外技术

例外技术是指通过倾听,协助个体探寻一个与占主导地位的事例不相符的其他事例。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使用例外技术可以让学生重新思考已经发生的事件,领悟自身可能存在的偏执或不合理的想法。这一技术既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框架,又提出新的问题启发思考,并促进新的建构。

如以“男生女生的交往”为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其中一个环节是让男女学生画出异性的形象,教师发现男生画出的女生丑陋无比,而女生画出的男生不堪入目。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大家的画似乎反映出了异性同学的一些特点,但是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其他特点吗?”通过例外技术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让学生既看到他人身上的缺点,也看到他人身上的优点。

(四)赞许

赞许是指对个体身上具备的积极特质或拥有的资源进行赞扬,从而给个体赋能。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教师也经常需要通过一些肯定的语言,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而使用“强化”来理解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对学生的赞许太过机械,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焦点解决会谈技术认为,应将学生看作活生生的个体,有丰富的内部资源,能够自我建构,因此,赞许并非仅仅是强化,更重要的是通过赞许赋予学生能量。

(五)振奋性鼓舞

与赞许不同,振奋性鼓舞是以一种非常兴奋、喜悦的声调、动作、表情或语言来表达支持与鼓励。例如:你是怎么做到的?太棒了!这一技术富有正向引导性和激励性,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使用有助于营造积极乐观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被肯定和鼓舞的力量,从而增强自尊和自信。

(六)任务/家庭作业

教师可以在课程结束之前给学生布置一些家庭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尝试使用课上学到的方法与策略,巩固学习效果。如在学习了微笑能使人保持乐观的心态的情绪调节方法之后,教师让学生在课后多注意保持微笑。

除此之外,一般化、预设性的询问、改变最先出现的迹象等技术也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发挥作用。

四、工作流程上的借鉴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可部分借鉴焦点解决的实施过程,焦点解决遵循的基本流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发现问题阶段、休息阶段和正向反馈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个帮助学生发现和体验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焦点解决的基本流程稍作变通,也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在焦点解决中,来访者与咨询者合作并进行自我建构,而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学生与教师以及其他同学合作,通过讨论,建构解决方法。借鉴焦点解决的工作流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第一阶段可以是问题的导入和体验活动(发现问题),第二阶段进行小组讨论(休息思考阶段),第三阶段是教师的总结与升华(正向反馈阶段)。如一节心理健康课可先以奇迹询问开始,帮助学生建立目标;再通过倾听、赋能和建构等技术帮助学生梳理实现目标的过程,然后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与合作整理出达成目标的方法和策略;教师最后总结升华结束课程。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