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纺织业的重要性

纺织业的重要性

纺织业的重要性

纺织业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行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机遇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湖州市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纺织企业转型升级政策。通过对这些政策的研读,我们不难看出其中心目标就是“加快培育新型纺织产业和行业龙头企业”。

(一)行业概况及优势

一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近年来,湖州的棉、化纤纺织印染、丝绢纺织、纺织服装、羊绒衫、家纺产品、针编织品等发展较快,特色纺织产业比重逐年提高,特色纺织占纺织行业的比重从2008年的14.24%,上升到2010年的21.78%,两年提高了7.54个百分点。涌现出了美欣达、大港、珍贝、米皇、金三发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和市明星企业。二是产业集聚优势明显。湖州市纺织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童装、羊绒羊毛制品、服装衬布辅料、真丝、化纤织物、商标织带、家纺等一定规模的块状经济,部分块状经济正在向现代产业集群方向发展,专业市场、技术服务平台相互促进,形成了较强的集聚优势和较完整的产业链,在业内具有较高的区域知名度。三是产业新特色。逐渐形成湖州市纺织行业顺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加大转型升级力度,服装和真丝针织品牌快速崛起,家纺产品快速发展,差别化功能性化纤及产业用纺织品成为我省纺织业新的增长点,促进了我省特色纺织产业的形成,并成为纺织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途径。

(二)存在问题与不足

1.缺乏高附加值的产业集群。湖州市纺织行业近几年发展较快,具备了一定的集聚优势,但大部分块状经济只是空间上的简单集中,缺乏以资本、技术、品牌为纽带的专业化分工及合作,企业之间尚未形成上下游产业链的有机关联。缺乏可引领市场发展方向的高附加值产业板块。赢利空间狭小,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偏低。2.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湖州市纺织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附加值不高,收益不高,企业普遍存在研发投入不足、技术人才缺乏、创新能力偏弱等问题。由于投入不足,难以研发高附加值产品,也难以产生好的效益,造成新的投入不足,企业长期处于低层次竞争状态,制约了企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3.专业性的检测等社会中介机构发育不够,服务意识不强。湖州市的纺织服装检测机构已成立多年,为全市纺织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作出了贡献。但纺织行业检测机构专业性协会发展不够,特色纺织行业各门类缺乏行业信息、专业技术和权威专家,难以发挥检测机构对企业开展信息、技术等专业性指导和行业自律作用。我市纺织行业总量较大,但服务纺织行业发展的中介机构发育不够,缺乏能够服务企业的技术、设计、研发等专业性中介服务机构,严重制约了纺织行业的转型提升。

(三)面临的发展机遇

随着消费需求的升级,中高档产品的市场需求上升,纺织行业将面临中高档纺织产品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期,要紧紧抓住机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高档产品、高端品牌、高附加值的特色纺织品,加快推进我省纺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由速度型发展向效益型提升的转型。加快特色纺织产业发展,是实现我省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对我省实现纺织产业振兴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差别化功能性化纤不断为新领域所应用,增长速度很快,产出效益较高,发展空间很大;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中高档家纺产品正在走入普通人家,家纺产品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的趋势明显。从适应市场需求升级和我省实际出发,真丝产品、羊绒产品、差别化功能性化纤及产业用纺织品、高端家纺产品等应作为我们检测机构近、中期重点开展的项目。

主要任务和重点领域

特色纺织产品的多向性、技术的复杂性以及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的特殊性,决定了特色纺织服装检测要抓住重点产品、突出重点环节,特别在技术开发、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投资等方面要有重点突破,围绕“依靠自主创新,实施技术改造,提高核心竞争力”这一整体目标,缩小我市纺织检测技术水平与国内外同类实验室的差距,也将是我市检测机构平台建设的工作重点。

(一)重建真丝产业新优势

湖州市具有深厚的丝绸文化底蕴,发展真丝产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通过“突破真丝新工艺、开发真丝新面料、拓展真丝新领域、提升设计新水平”等途径,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内涵,提高企业的研发和营销能力,推动龙头企业高档丝绸品牌的产业化规模,重建真丝产业新优势。

产品结构调整提升的方向:以发展真丝绸、绢纺绸、真丝与其他纤维混纺交织绸、高技术复合型纤维在真丝绸领域的应用为重点,提高印染后整理水平及真丝绸面料的功能,增强产品的抗皱、耐缩和色牢度等性能,扩大丝绸在家纺新产品开发及其他领域的应用;加快工艺改造,推广无污染、零排放技术,积极推广无水印染新技术和高效、节能染整技术、开发低能耗短流程技术配套的活性染料助剂、禁用染料替代、高效酶制剂及其应用技术、推动数码喷墨印花等纺织先进技术的应用与研发。

发展重点:一是提升丝绸产品印染及后整理加工技术。加强丝绸功能性后整理技术的引进和研究,提高丝绸产品的色牢度和抗皱免烫性,改善真丝制品易皱、易变形、易纰裂等缺陷,改善丝绸产品的服用性能,延伸真丝产业链。二是提高真丝针织物整理技术。通过研发各种高档的整理加工技术,使其在保持舒适、富有弹性等优点的情况下,提高产品的尺寸稳定性,满足高档时装面料的需求,使真丝产品出现质的飞跃。三是应用自动缫丝机、精梳配套设备,高速并线、倍捻机,全自动络筒机,大提花数码剑杆织机等新设备,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研发各种高档丝绸后整理工艺,努力开发真丝功能性面料,提升丝绸产品档次。四是开发真丝针织经编、真丝无缝内衣以及真丝全电脑横机编织等技术,大力发展真丝针织面料;加大天丝、竹纤维、大豆纤维等新型化纤与真丝的混纺、交织的研发力度,发展高舒适性、功能性等真丝多纤维复合针织产品。五是开发应用柞蚕丝、樟蚕丝、栗蚕丝、蓖麻蚕丝(丝绸、绢纺),黄麻、剑麻、汉麻、木棉(毛纺、棉纺)等高性价比的稀有动、植物纤维。六是提高真丝服装的设计能力和管理水平。推广服装企业CIMS系统开发应用技术,引进高速特种设备,提升CAD软件应用水平;推广服装行业ERP管理系统,提高服装生产销售信息管理水平。

(二)做强差别化功能性化纤及产业用纺织品

化学纤维特别是差别化、功能性化纤是我市特色纺织品中发展最快的产品,产业用纺织品则是整个纺织行业中发展潜力最大的领域。差别化、功能性化纤及产业用纺织品已成为我市特色纺织产业新的增长点。主要途径是“以市场需求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快培育行业龙头企业,突出差别化、功能化的技术改造与提升,增强产业竞争力”,努力建成长三角地区差别化功能性纤维和产业用纺织品的重要制造和供应基地。

化纤产品结构调整提升的方向:优化化纤产品结构,使其向多元化、差别化、功能化发展,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提升;新型纤维向家用和产业用方向延伸。以高科技环保型、保健型、多功能产品为特色,开发各类阻燃、抗静电、导湿、透气、抗菌及绿色可降解纤维原料。产业用纺织品结构调整提升的方向:重点发展汽车用、建筑用、医疗卫生用等新型用途的产品,研究开发高档服装专用的特种粘合衬,开发高附加值过滤用熔喷无纺布产品,并向干湿巾、面膜、护肤用品等无纺布产品后加工方向扩张,培育若干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知名无纺布生产企业。

差别化功能性化纤发展重点:一是加大高性能、强功能、高端化的新型化纤材料开发利用,注重碳纤维、芳纶1414、芳纶1313、聚苯硫醚、聚酰亚胺等特种高性能纤维的产业化生产及其在航天、航空、机械、交通、文体等高科技领域的应用。二是采用纳米改性和复合纺丝,开发生产新一代涤纶超细纤维及下游产品的产业化生产和应用。三是开发适于制作防火服的天然矿物纤维玄武岩纤维及制品,现有化纤产品实现差别化、功能化,大幅提高附加值。四是开发生产具有导电、阻燃、高湿模量、抗菌除臭、抗紫外、高强高模等多种功能,采用母粒共纺技术的特种纤维产业。五是加大设备改造提升力度。通过加弹设备的改造,使之适应不同品种、不同纤度、不同截面纤维的复合混纤加工,突破关键技术环节,适应不同面料、不同功能组合的加工技术要求。六是根据市场需要,开发不同纤度、不同色系的化纤品种,应用复合纺丝技术,开发超细纤维,以满足多品种纺织原料的需求。

(三)突出检测工作有效性、科学性,提高服务意识

检测工作有效性,主要应该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要控制住产品质量,第二是要真正实现以质论价,第三是要为宏观调控服好务。要通过对质量检测数据的结果分析,为国家宏观调控和结构调整提供相应的质量信息参考和建议。

同时,要在检测工作中以服务企业为己任,推进“细化服务”。一是紧密地与市场结合,围绕市场的需求开展工作。这也是我们这几年桑蚕干茧公证检测工作实践的心得。二是要与生产加工相结合。通过开展检测数据与生产加工的工艺性研究和数据分析,推动检测结果直接、方便地为企业生产加工组织和工艺安排提供指导和参考。

(四)稳步提升检测工作对纺织服装质量的控制力

一是要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对检测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检测技术保障,改善实验室条件,提高实验室检测环境和统一人员目光,提高检测技术水平,建立、完善质量保障机制;二是坚持不懈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使我们整个检测队伍向科学、公正、高效、优势根本要求发展,全面提升检测人员素质和水平;三是要扎实工作,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要有计划性、目标性,实现检测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四是要开拓创新,形成自身的工作特点、工作方法和工作模式,用新的方法解决检测工作的问题;五是要善于总结,通过实践工作制定一些办法,形成固定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

保障措施

(一)突出政策重点,推动特色纺织产业向规模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制定特色纺织产业的扶持政策,实行有保有压,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的落后产能,限制一般性重复建设的纺织项目,集中资源支持特色纺织产业的发展。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财政、土地、资金等要素向特色纺织产业集聚。政策扶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鼓励特色纺织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特色纺织产业项目的投入,以项目建设推动特色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而带动全市纺织产业的转型。二是鼓励特色纺织产业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以新产品开发引导市场消费。三是鼓励加大品牌创建力度,支持企业积极争创省级和部级品牌。鼓励品牌向高端化国际化发展,推动生产要素向品牌企业和优势企业流动,大力培育知名品牌,发挥品牌的带动效应,以品牌创新推动产品创新。加快特色纺织产业的区域品牌建设,以区域品牌推动企业品牌提升,着力将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区域品牌升级为城市品牌,从而形成浓厚的区域产业文化。四是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联动,实施特色纺织产业的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形成有效的供应链、价值链和产业链,提升特色纺织产业竞争力。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挥比较优势,利用成熟的技术和市场优势走出去发展,提高湖州特色纺织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培育创新能力,提升特色纺织产业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步伐,鼓励龙头企业开发和推广关键性、前沿性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应用先进工艺、技术,做强主导产品,开发新产品。对在真丝后整理技术方面进行投入或重大突破,或在真丝产品、羊绒制品、化学纤维、产业用纺织品、功能性家纺面料等新型纺织品研发或在应用领域有重大突破、产生重大影响并取得行业内广泛认可的给予重点奖励。加大技术应用和推广力度,积极引进开发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产品效益好的新技术,推进纺织产业整体科技含量的提升。引导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联动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加快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对获得省级或市级技术(研发)中心的企业政府给予一定奖励,对获得部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的,给予重点奖励。鼓励特色纺织行业龙头企业与大专院校合作建立研究院所,对区域行业技术中心、企业研发中心、检测中心等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为区域内相关企业提供服务的,政府给予一定补助。

(三)转变发展理念,营造特色纺织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纺织业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引言

纺织工程专业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随着社会经济与技术的变化而发展,在纺织技术优化升级的今天,纺织行业所生产出的产品五花八门,大多数纺织企业都提高了自身对于专业人才的要求。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纺织工程专业教学的重要目标,建立以棉纺织为主线,以棉麻纺织为辅的教学系统,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反思纺织工程专业教学现状,开发更多有意义的教学策略,才能推动纺织工程专业教育进步。

一、纺织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 纺织工程专业教学方法落后

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是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高低的重要衡量标准。目前来看,纺织工程专业的教学方法较为落后,大多数教师选择在讲台上消耗课堂时间,通过讲解向学生传递纺织专业知识。纺织工程课程的实践性强,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虽然能够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但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长时间的讲解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下降。

(二) 纺织工程专业教学内容死板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纺织行业的进步,纺织产品正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社会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其对于纺织行业的要求也逐渐提升。绝大多数纺织企业都在积极更新纺织技术与生产设备,不断使用新的工艺与新的技术。在学校的纺织工程专业教学中,教师利用落后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单一的专业知识,这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需求,培养出的学生也无法满足纺织行业对于人才的要求。纺织工程专业的教材虽然有所更新,但内容并没有大的改动,教材中的内容与现代纺织行业的实际情况出入较大。在教学中,教师只重视这些与脱离生产的教学内容的传播,不利于学生专业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三) 纺织工程专业教学实践性不足

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纺织工程专业教学的实践性不足,直接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实践教学活动,是纺织工程专业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活动,对于纺织工程专业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很有益处。就目前来看,大多数教师没有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为开展实践教学费时费力,不利于个人教学任务的完成。加之学校的实训基地建立不足,学生没有太多动手操作的机会,无法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缺少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过于抽象,感受不到理论知识的实用性。

二、纺织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

(一) 积极改革纺织工程专业教学方法

改革教学方法,是让纺织专业课堂教学活动灵活起来的重要途径。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活动结合在一起,才能启发学生的专业思维,促进教学氛围的活跃化,让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纺织专业理论知识,调动起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是纺织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案例法实施教学。像在讲解纺织产品设计与生产程序的知识时,要保证生产的质量,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到真正的企业车间进行参观,不再以单一的课堂讲解方法传递纺织知识。课堂中纺织知识的讲解过于理想化,在分析生产设备性能、生产原料性质问题时,课堂讲解过于完美,而在生产实践中,师生可以共同发现一些不稳定因素。在企业与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可以就发现的不稳定问题积极思考,发现更多先进的纺织产品生产方法与策略。改革纺织工程专业教学方法,积极引入企业的实践案例,利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够快速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竞赛法优化教学。在纺织工程专业教学活动中积极组织竞赛活动,让纺织专业基础知识与理论知识学习变得更有乐趣,有利于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多数学生都具有好胜心,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开展竞赛活动,让学生找到学习基础知识的动力,在纺织生产与学习中发挥个人创造力。像在学习染整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小组抢答的方式引导学生记忆课本理论知识。在知识应用方法,可以利用小组创作大赛促进学生活跃参与,让纺织工程专业课堂教学活动成为学生获取知识与乐趣的地方。

(二) 优化纺织工程专业教学内容

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是让学生眼前一亮的重要方法。一直以来,教师重视教材知识的讲解,忽视了课外知识的拓展以及实验内容的融入。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成为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因素。在纺织工程专业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自主综合实验内容的开发,让学生成为纺织技术的设计者与研发者。从课本实验模块的基本思路出发,融入一些当代纺织工程专业关注的现代化问题,像纺织厂的污水处理问题,纺织品的化学加工实验等。从当前纺织企业存在的生产问题出发,对纺织工程专业实验内容进行优化,设定全新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内容的优化,让学生在纺织专业能力得到整体提高,在综合性训练活动中提高实践能力。在优化教学内容的同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兴趣爱好,明确内容改革的方向。

(三) 重视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

提高纺织工程专业教学的实践性,需要学校给予学生实践学习必要的支持。很多学校都有纺织工程专业学生专用的实验室,但这些实验室只有教师要组织实验教学时才开放,学生的实践学习时间被限制。除此之外,实验室的仪器与设备不足还是一个大问题。做好实践教学,需要学校加强实践教学资金支持,更要在政策上开放学校的实验室。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并安排专人进行管理,才能让学生在遇到学习问题时,有条件通过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开放化的实验室,是学生熟悉与练习操作实践仪器的基础与保障。

除了校内实验室的开放,学校还要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的实践学习基地。给学生到企业实习的基础,通过校企联合让学生了解纺织品的生产流程,并在实际生产环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实的生产环境要优化开放的实验室,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会让学生将文字知识转变成为实践技能。

纺织业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职纺织英语教学 现状 对策

纺织工业是我国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在我国国民生产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我国纺织品出口面临诸多问题,但我国纺织品的综合竞争优势却不容低估,对既懂纺织,又有较好英语应用技能,并熟悉外贸流程和行业法规的专业人才的需求仍然有增无减。因此,培养适应生产和服务需要的纺织外贸专业人才,是高职院校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高职纺织英语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专业基础较差,对纺织英语学习缺乏兴趣。相对于普通用途英语,纺织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范畴,专业化程度较高。就语言本身而言,纺织英语的句子较长,结构复杂,合成词、专业术语和技术词汇较多,常常在普通词典无法查阅,这都增加了该门课程的学习难度。同时,纺织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也较差,认为从事外贸的可能性很小,而外贸或英语专业的学生则认为,自己不一定会从事纺织行业,因此缺乏学习动机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

(二)缺乏纺织英语教学的师资队伍。纺织英语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综合叉学科,目前我国的高职师资方面,专业英语的教师队伍比较缺乏,纺织英语也不例外。能承担该门课程教学的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纺织专业水平,而且要有很好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外贸操作经验。而目前担任该门课程教学的教师,主要是有从事纺织品出口工作经验的英语教师和纺织专业英语水平较好的教师,英语功底虽然深厚,但对纺织品的工艺生产流程缺乏系统、全面的了解。而纺织专业的教师总体而言,也缺乏英语知识的系统、专业的学习,语音不够标准,口语不够流利,对词汇和语法也无法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因此,具有专业知识的综合型教师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该门课程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三)教材缺乏。我院纺织英语教材的选用盲目统一,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基础和英语水平。纺织专业学生和国际贸易及商英专业的学生都统一使用同一教材,忽略了不同专业学生在知识结构方面的不同。实际上,目前可供选择的教材甚少,也少有配套的资料和练习。我院近几年来所采用的教材一直是《纺织英语》(黄故著),该教材缺乏配套的教师用书,因此课文没有对应的翻译和练习答案,也没有配套的测试题。因此,收集整理适合不同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实际上,纺织英语这门课程不能只学习纺织英语的词汇和语法,更应拓展到应用、实用的层面上。我认为,不论是对纺织专业的学生,还是对贸易或外语类的学生而言,纺织英语的学习都应包含至少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纺织专业知识、外贸知识、纺织英语词汇。而目前的情况是,在纺织英语教学中,暂时还找不到比较适合高职学生水平的配套教材,而纯粹英文原版教材的选用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容易让学生望而生畏,从而使课程的学习更加枯燥无味,容易使课堂沉闷,影响师生互动,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对策

(一)纺织英语教学受教材、师资和学生英语及专业基础水平的限制,应采取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我院目前纺织英语课程的教学,只开设一个学期,共34个学时,课时非常紧张。而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讲授的进程中,既要涵盖纺织材料、纺织工程和染整工程等专业技术方面的内容,又要涉及纺织品贸易往来过程中外贸函电和单证的写作,以及纺织品行业的法律和法规等各方面的知识,因此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和整理,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都要有所不同。就我院目前纺织英语课程的开设情况而言,由于我院主要是面向纺织类专业和外贸专业、英语专业的学生,因此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别很大。对纺织类专业的学生而言,纺织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应着重在纺织英语语言和词汇方面下功夫,加强翻译实践,并对纺织品的出口流程、外贸函电的写作和单证的制作等内容进行反复练习;而对于外贸和英语专业的学生,应有针对性地进行纺织专业方面知识的讲授,加强该专业学生对纺织工艺流程的理解,多让他们参观工厂和校外实训基地,加深对纺织专业术语的理解,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二)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及人才需求状况,编写实用型纺织英语教材。纺织英语课程目前可供选择的教材及其配套练习都非常有限。我院目前所选用的教材是《纺织英语》(黄故著),普遍反映生词太多,选取的文章较长,课后练习题过于简单,内容实用性不强。纺织英语教学旨在培养有一定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纺织专业人才,使学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掌握纺织工业常用的英语词汇,提高专业文章的翻译能力,提高英语听说能力,以便在将来的工作中有利于业务的开展。因此,教材的选用不容忽视。结合学生的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编写一本难度适中、实用性强、以纺织外贸为背景的纺织英语教材迫在眉睫。

(三)培养爱岗敬业的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纺织英语是一门交叉学科,专业化程度较高。在教学实践中,不是英语专业过硬的教师不懂纺织,就是纺织专业的行家运用英语不够自如,这都势必会对纺织英语的教学质量造成影响。作为纺织服装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学院应利用纺织专业丰富的教学资源对英语教师进行纺织专业的强化培训,加强校企合作与交流,聘请行家里手进行手把手的教学,从而为培养一支精通英语、有纺织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外贸出口流程的复合型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为学院将来的发展壮大打好基础。

总之,纺织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强的课程,与学生未来的工作有密切的联系。鉴于该课程教学学时有限,配套教材匮乏,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实用为主,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反复操练常用的英语词汇,重点培养学生对专业文章的阅读和翻译能力,加强学生在纺织外贸工作中所需要的综合技能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琳琳.专门用途英语特点及其在ESP课程设计中的应用――以市场营销课程为例[J].琼州学院学报,2010,(2).

[2]马超.旅游专业英语教学实践探索[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9).

[3]汪小霞.关于高职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的思考和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6,(9).

纺织业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产业用纺织品;应用:意义

中图分类号TS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0)27-0016-02

1 我国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状况

产业用纺织品产业的兴起于上个世纪50年代,近几十年来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用纺织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的生产状况直接影响到其他行业的生产水平。

我国产业用纺织品的内需是主要市场,出口量仅占加工总量的20%左右。现阶段我国纺织行业需要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原料的使用领域,加快产业用纺织品发展的速度,这是振兴我国纺织工业的一个重大举措。

2 产业用纺织品的广泛应用

产业用纺织品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涉及很多应用领域,渗透到各行各业各个角落,其应用范围和应用前景也将越来越广阔Ⅲ。

2.1 建筑用纺织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物质准求的提高,各种建筑材料包括防水材料方面需求的数量和质量都大大增加,水泥砂浆内渗入的合成短纤维可增大抗拉、抗折强度,减少干缩裂缝,用高性能纤维的增强塑料对土建结构加固方面也有所发展,推广前景广泛。

2.2 卫生医疗用纺织品

它包括一次性手术衣帽、医用敷料、绷带以及一些功能性纤维制品,医疗纤维器材如缝线、人工血管、人工肾、人造关节、人工肺、人工心脏瓣等。

2.3 农业用织物

我国正从传统的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科技兴农势在必行,农用薄膜、非织造布、输水管道等需求很大,其用于蔬菜可增产,提早上市,覆盖后仍透气、透湿,利于作物光合作用。近年来,我国农用纺织品的数量在逐年递增。

2.4 土工织物

大规模基础设施和基本建设,改善整个国家的生态环境,江河防洪工程体系的建设和治理都需要大量的土工布。

2.5 渔用纺织品

渔业主要用在捕劳及养殖两方面,我国是水产大国。年达500万t-600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1/4~1/5。而我国渔用纤维材料预计2012年可以达到30多万t。

2.6 其他

内饰材料包括汽车附件、蓬帆布、环保用材料等,我国大气污染相当严重,所以对过滤材料的需求将会大幅增加。

3 产业用纺织品发展的重点方向

我国现有的产业用纺织品普遍技术水平不高、产品档次偏低,部分重要领域还是空白。但是随着产业不断的优化和发展,如下项目想成为该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3.1 土工合成材料

土工合成材料是一种由聚合物制成的平面材料,与土壤、岩石或其他种类的土工工程材料共同使用,是一种高档多功能土工复合材料。满足当代建筑的需要。

3.2 医疗卫生用纺织品

目前,国内的高档医疗防护非织造布和口罩、防护服等产品基本依靠进口。高档卫生材料大量依赖国外进口,亟需重点发展。

3.3 农用纺织品

农用纺织品可广泛应用于农业各个领域,但是农用非织造保暖材料、纤维基增强膜材料等农业用纺织品的生产和应用尚处于空白。

3.4 高性能纺织复合材料

高性能纺织复合材料是一种用纺织材料作为增强相的复合材料。目前还未突破国产高性能纤维在复合材料中的产业化应用等核心问题。纺织复合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叶片、建筑及土工材料,车身和车内结构件,高速列车头及车厢,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

4 我国现阶段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的不足

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和相关行业在整体竞争水平和实力上与发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引。

4.1 企业规模小

产业链不完整,现阶段,我国规模在亿元以上的产业用纺织品生产企业数量很少,大多规模小而杂、小而多。国外企业规模大、产品档次高,抗风险能力强。生产和经营的规模的差距,不利于整个产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4.2 产业配套基础和行业公共服务平台薄弱

我国产业用纺织品的相关行业和支持行业普遍存在一些列缺乏创新机制、质量可靠性低、研发投入少等问题。行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度和产业发展速度不协调,知识产权和成果保护意识淡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规和速度慢于产业的发展速度。

4.3 产业用纺织品的标准制定工作尚需完善

我国的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由于发展历史较短,大部分标准缺失或滞后,产品质量缺乏规范监管。且检测跟不上当前国际标准的发展速度,产需衔接盲点多等。

4.4 国际接轨程度低

我国的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专门密切关注国际纺织品标准的机构较少,导致行业国际先进标准信息的不对称。指标要求及检测方法与国外发达国家所采用的标准的不一致性增加了成本,给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带来被动和不便。

5 展望

随着我国纺织工业的结构凋整和产业用纺织品的大力发展。产业用纺织品已成为纺织工业新的利润增长点,体现了巨大的开发应用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针对我国农用纺织品发展的现状㈣,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需要明确自主创新的发展思路,采用高新技术改造,客观清醒地认识现阶段行业存在的现实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加强行业内的资源整合,形成有效机制;

2)重视品牌建设,针对我过产业用纺织品严重滞后的问题,不断完善上产规模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准,引导和扶持企业在规范化管理和品牌创新方面投入的精力和资金,不断完善自主品牌的建设和营销渠道的拓展。

3)行业标准化的实施

应在相应部门和组织的引导下,指定产品标准和应用标准,将技术指标和检测水平与国外接轨,规范经营降低成本,避免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的被动性和盲目性。

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将坚定行业发展信念,确定投资发展方向,不断调整技术结构,锐意创新,定能在的新环境中站稳脚跟,以创新来谋求更大的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橱彩云,杨经霞,产业用纺织品,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

[2]朱民儒,中国产业用纺织品和非织造布的进展,产业用纺织品,2005,12:11-16。

[3]裘愉发,论产业用纺织品,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4-8。

[4]曾斌平,加速我国产业用纺织品发展的探讨产业用纺织品,1998,16(2):1-4。

[5]胡申伟,加快技术创新步伐走高端纺织发展之路,上海纺织科技,2005,10:155-158。

纺织业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土耳其有着横跨欧亚大陆的地理优势,与欧洲许多发达国家联系紧密;但劣势为其能源缺乏,例如石油与天然气,该国需要进口70%的能源以满足需求。能源的依赖困扰着土耳其的工业发展———在纺织和服装工业,能源成本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此外,土耳其靠近中东地区,不安定的局势也是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

1.1土耳其纺织工业发展的历史沿革

土耳其于1933年建立了以生产多种纺织品为主业的国有公司Sumerbank,1933年后,大多数纺织与服装相关的小生产商,加入到Sumerbank体系。Sumerbank通过投资与职业教育,带动了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经过1923年至1962年纺织和服装生产能力逐年增长,尤其在库库罗瓦地区(Cuku-rova)生产的棉花,是对当时土耳其以棉为基础的纺织工业的重要支撑。1962年至1972年,土耳其政府推行重要的替代政策以扶植本国工业。在第一个发展阶段,私人企业得到加强。1972年,第一个纺织工业协会在布尔萨(Bursa)成立。同年,土耳其第一次变成了一个纺织品净出口国家。1980年至1989年,出口导向型政策进一步提高了土耳其纺织制品在国际市场所占的份额。截止1990年,纺织品制品在土耳其出口中已达到9.3%,现今已达54亿美元年出口额的纺织工业已成为土耳其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由于与欧盟达成了关税协议,土耳其的纺织工业产能从1990年开始持续增长。土耳其纺织企业每年会把其利润的相当额度用于购置设备上,截止2008年,土耳其已拥有世界上7.3%的气流纺、5%的长纤维纺纱和5.1%的毛纺织的能力。土耳其纺织工业最重要的转折点发生在1995年,世贸组织的《纺织品和服装协议》要求在2005年以后取消《多纤维协定》与所有贸易壁垒,这意味着中国作为竞争对手直接出现在国际纺织市场舞台上。土耳其的纺织工业虽然在历史上获得了巨大成功,但在今后其纺织工业需要调整结构,不断提高竞争力。

1.2土耳其的纺织集群

依据土耳其纺织和服装工业的从业人口、公司数量及出口金额,土耳其的纺织和服装工业主要集中在以下区域:马尔马拉地区(Marmara)、爱琴海(Ege)地区和库库罗瓦(Cukurova)地区。(马尔马拉地区[泰基尔达(Tekirdag)、伊斯坦布尔(Istanbul)和布尔萨(Bursa)三省]是土耳其最大的纺织产业集群,集中了约56%的纺织行业从业人员、约67%的纺织服装公司与71%的纺织出口金额。主要的行业为服装、纱线、针织产品和纺织后整理。爱琴海地区集中了约12%的纺织行业从业人员,约11%的纺织服装公司与10%的纺织出口金额。主要的行业为家纺,包括毛巾与睡衣。库库罗瓦地区是一个新兴的纺织集散地,集中了约10%的纺织行业从业人员,约5%的纺织服装公司与12%的纺织出口金额。该地区潜力巨大,主要产品是机织地毯、纱线及棉纺与后整理。

1.3土耳其纺织工业进出口情况

土耳其如今有超过7500家的纺织企业,多属于中小企业,土耳其主要出口国家为欧盟国家,约占其出口的49%,排在第二位的是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如俄罗斯、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等国。土耳其纺织工业进口情况土耳其纺织工业进口排名靠前的产品类别为:棉花、棉纱和棉纺织,其他织物纤维、纸纱线及其机织物,人造长丝等。土耳其纺织工业出口情况土耳其出口金额排名靠前的产品类别为针织服装服饰及配件、非针织类服装服饰及配件和棉花棉纱及棉纺织等。

2土耳其纺织机械市场的基本情况

根据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会(ITMF)2006~2012年的《国际纺机交货统计》,土耳其的纺纱机械、牵伸变形机械假捻锭子、织造机械、大型圆形针织机械、平形针织机械和后整理机械(机织物&针织物)的交货量大都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达到谷底,并在2009至2012年逐年恢复。

3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