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验室管理的意义

实验室管理的意义

实验室管理的意义

实验室管理的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 持续 有效 运行

[中图分类号] X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9-349-1

0前言

要全面保证实验室所出具的检验结果真实有效,不断满足社会各界的实际需求,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首先需要建立一套科学、严谨、全面、精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且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好质量管理体系中的相关规定和要求。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现阶段环境监测实验室的主要发展方向以及整体工作目标是,为社会提供精准无误的监测报告,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除了严格把控监测报告的审签及校核工作,还需要通过充分控制一系列影响监测报告的因素,最大限度优化监测报告的质量。不仅如此,运用持续改进方法也能够有效保障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可行性、有效性、准确性,由此可见,若要实现上述要求和目标,相关质量管理人员必须要落实好质量体系持续改进工作。

1科学制定相关令行禁止程序

若要实现良好运行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首先就要充分落实体系中的每一项规定,务必满足在制定相关体系过程中一定要将所有要求全面纳入到体系规定中,并且在实行管理体系过程中必须做到严格遵循相关规定,一方面是对制定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严格要求,另一方面是对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执行过程提出严格要求。根据上述情况应当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必须要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将管理职责具体细化到每一位相关人员,重点表现在程序之间、人员之间、要素之间、部门之间,要详细明确的规定各个负责人乃至部门的具体职责,有效规避管理漏洞的出现,实现每一阶段都有负责人把关,每一位管理人员都有其重要任务,充分保障实际工作中的质量和效率;第二,根据相应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科学构建约束与奖惩制度;第三,确保对相关监测人员所进行的质量监督真实有效,充分落实其日常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以及每一个工作任务。

2运用多种途径全面落实相关宣传工作

运用多种渠道和途径充分落实宣传贯彻工作,将一系列工作目标以及质量方针全方位、多角度的普及到实验室每一位工作人员,使整体工作人员都能够全面了解及掌握实验室的工作目标和质量方针。在此过程中需要加大力度对新入职人员以及重要岗位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宣传贯彻工作,以此充分保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持续有效的运行,需要注意的是,此处所指的培训以及质量方针的贯彻实施应采取循序渐进的形式,并且根据工作中的实际需要开展,在培训完成之后需要对培训效果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评估,并结合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相关培训内容以及培训方式。

3积极参与行业内的竞争活动

为了能够全面真实的了解本实验室的能力和竞争力,应当积极参与实验室对比活动、能力验证活动,充分了解实验室的真实情况及时发现实验室运转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根据相关规定,如果实验室在完成能力验证后出现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则需要针对相关行业标准进行调整和完善,该实验室通过应用科学方法分析和找寻出现不符合标准的原因,开展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有效解决相关问题,为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提供有利条件。

4充分采取外部评审有效完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

除了全面落实以上几点,要实现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还需要充分重视外部评审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行业要求,如期进行外部评审工作,以此判定该实验室是否严格遵照质量管理文件的相关要求以及外部评审准则实施体制的运行。在进行现场实际检查时,外部评审组织能够更客观、更全面的发现实验室在运转过程中的不足,实验室要针对评审组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同时还需要根据评审组所提出的问题以及实际工作中的漏洞进行以点带面、举一反三的自主性监测,发现类似问题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及时整改和完善实验室日常工作,同时还应当在问题发生之前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以确保在问题发生之前做好全面有效的预防工作。具体来讲,保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落实好质检报告的审核工作,在确保对质量文件报告进行全面的检验基础之上还需要对质量检测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以便于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

第二,落实好实验室的日常工作质量监督,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制定质量监督网络,严格控制质量监督体系的内容及有可能影响质量监督结果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检验方法、监督点设置、检验方法、监督人员、检测仪器、管理制度、环境条件、消耗材料等等,根据以上各种因素设置专业的质量监督人员,并采取科学的监督措施,明确规定相关检测方法,及时发现质量监督中的问题并予以解决,有效推进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可持续运行。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不断完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可以保持其持续有效的运行,通过不断完善提高实验室的发展能力,最大限度预防和降低环境监测中所存在的误差及缺陷,有效加强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实力,为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石勉.水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

[2]王晨.保持水环境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的重要环节[J].水利技术监督,2012,05:15-17.

实验室管理的意义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文化,实验室,核心价值体系

1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建设实验室文化

参与实验文化建设的主体人员有三类:一是学生;二是教师;三是实验员。只有三位一体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促进实验室文化的全面发展建设。

1.1相互尊重 三类主体人员缺一不可,相互之间没有差别只有分工不同,学生负责学习,教师负责授课,实验员负责实验技术和管理。只有抛弃传统的主次分别、僵硬的教学关系,求同存异,相互尊重才能全面、协调和谐发展,这是建设实验室文化的基石。

1.2共同学习 在实验课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社会在进步,每一批学生的知识水平是不断提高的,教师和实验员应自主学习,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创造力的培养,新知识的学习充实更新,使自己无论在教学还是技术管理上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知识需求,发展交流互动式的鼓励创新的学习环境,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2建设先进实验室文化,创新改革实验室制度

2.1实验室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实验室的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坚定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实验室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在实验室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工作中,加强和改进实验室思想政治教育,坚定实验室特色发展思想,弘扬以爱实验室为核心的学习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工作精神,树立和践行实验室荣辱观,用先进的思想指导具体的实际工作。

2.2 促进管理制度创新,科学发展实验室文化 当前实验室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是要解决实验室文化建设同日益增长的实验教学发展和需求还不适应,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学校和谐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的问题,解决实验室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动力在深化改革,出路在加快发展管理制度创新。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引入高层次人才,增强实验室文化建设力度,努力做到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把建设实验室文化放到改革发展重点任务上。改善内部人文环境,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整个实验室全体人员的文化自觉性,提高实验室文化总体实力。

3 关于建设实验室文化的举措

3.1推进实验室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改革实验室制度 巩固实验室建设中的共同先进文化道德基础,全面深入的发展建立实验室核心价值体系,在改革中探索,在实践中加强,牢固树立为整个实验室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努力工作的精神。在中心工作人员中定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活动,深化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学习和理解,提出“以学生文本,提高自身,发展实验教学”的实验室核心价值口号,形成目标体系,在思想上提升全体工作人员的认识,用先进的思想指导具体的实践工作。将科学发展观融入到各项规章制度当中,利用学校新近制定的制度,制定符合本实验室的实施细则,科学规范、指导和提高每个参加实验室建设人员的行为素质。

3.2 坚持实验室文化建设道路,努力实现个体实力发展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这些的根本出发点就是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文化水平,提升实验室人员的待遇和思想认识,,调动实验室文化建设主体的积极性,要注意发挥教师和实验技术队伍在实验室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强化教职员工的主人翁意识。通过多种渠道利用各种机会,确实提高实验室人员参加各种会议的等级、参观培训学习的层次、深造期间的待遇,向学校积极争取提高每个中心人员的职称待遇、考评奖励等级等,充分实现所有中心人员的个人价值,提高向心凝聚力,为建设高效、丰富、繁荣的实验室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引导青年学生把握学科前沿,融入世界科技发展的主流,在创造性的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把实验室文化建设引向深入。

3.3 发挥实验室文化在教学中作用,实现实验教学的发展 以本实验室文化为基础,强化在实验教学当中的指导地位。教学中教师们严谨求实、鼓励创新,丰富实验知识的教与学的手段,提倡学用结合的学习方式,通过不断改革提高实验教学方法,优化改进实验技术,打造出一批教学能手,提高了教学质量涌现出众多优秀学生,充分体现了实验室文化的重要建设作用。

4.4 加强完善实验室文化建设,继续探索高校实验室文化改革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个大的工程,是在不断的建设、探索与改进中完善发展的。作为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只有以我们党的先进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实际,抓住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机遇,稳步发展、切实力行的实现实验室文化建设的飞跃,形成自身独特的,符合社会主义文化要求的实验室文化。

4 结束语

总之,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总结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深化实验室文化改革、推动实验室文化发展繁荣,提升实验室自身文化总实力,对全面建设高校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5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EB/OL],2011.人民网

[2]夏石头,萧浪涛,匡勇等.“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实验室文化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2):5—7.

[3]吴振强.高等学校实验技术队伍团队建设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2):25—28.

[4]郭金龙,朱瑞良,马荣德等.论实验室的文化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12):179—182.

[5]杨安,洪家慧,魏勇刚.论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文化的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5):555—557.

[6]吴根,陈实.文化冲突与融合———实验室管理的必由之路[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0):175-179.

[7]周详.教学研究型高校实验资源的整合与共享[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4(9):111-115.

[8]郭祥群,胡荣宗,穆纪千.着眼于素质和创新精神,构建实验教学新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4,21(2):183-188.

[10]高峰.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之我见[J].鸡西大学学报,2006,6(6):10.

[11] 高珍,贺维军,吕占霞. 新形势下化学实验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7):190-192.

实验室管理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物技术;生物安全;生物废弃物;实验室管理;防护措施

随着生物、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以及生物技术的应用,在基因工程、生物技术开发、病毒研究等方面,对于实验室生物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最近十年,新的生物安全问题不断的出现,如SARS、禽流感、疯牛病、艾滋病、禽流感疫情等疾病,甚至炭疽病毒等生物恐怖事件,使到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也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实验室生物安全不仅是实验室的局部问题,而且是涉及到环境安全和社会安全的问题。

1 生物安全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概念

生物安全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生物安全是指防范由现代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主要指转基因技术)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即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可能构成的危险或潜在风险。广义生物安全不仅针对现代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它涵盖了狭义生物安全的概念并且包括了更广泛的内容。大致分为3个方面:①指人类的健康安全;②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业生物安全;③指与人类生存有关的环境生物安全。

2实验室生物安全存在的问题与现状

2.1生物安全意识和自觉性有待强化,执行安全制度及安全标准不严格

由于生物安全工作涉及的相关部门多、涉及面广,而且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只是从近十年里才引起重视,所以有关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淡薄、自觉性不强,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还有待加强,管理制度和措施有待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有关专业人员的安全防护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的培训有待加强,安全设施需待完备。另外,自从新的生物安全问题不断的出现后,各相关部门加快了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尤其是三级实验室的建设),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对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缺乏统一的监督与管理,所以缺少建设与验收的标准,执行安全制度及安全标准不严格。

2.2.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我国目前虽然已经制定了部分有关生物安全的法规、政策、标准文件及规章制度,包括专门性的生物安全立法文件和相关性的生物安全立法文件。但与生物安全立法较完善的国家相比,我国生物安全立法的法规级别较低,立法体系不够健全,远不能适应我国面临的相当严峻的生物安全问题。此外,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如除菌系统等,缺少生物废弃物的安全处理装置等,缺少完善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存在实验室生物安全隐患。

3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

3.1成立生物安全管理组织

实验室所在单位法定代表人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最高管理者,他要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应有的资源(人、财、物等),并根据情况制定实现生物安全目标、持续改进的措施,同时制定激励措施,保证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效率。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实行分级负责制,成立生物安全委员会,具体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组织管理与监督实施工作。由于生物安全管理环节多,部门职能交叉,还应明确各部门职责,实验室主任应为实施生物安全具体管理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另设实验室生物安全专门负责人,负责监督检查实验室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成立生物安全管理机构的目的是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3.2 制定安全标准并健全法规和实验室管理制度

实验者往往忽略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因此制定安全标准并健全法规和实验室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是非常必要的,应制定安全标准和健全生物安全法、生物安全管理办法等法规。明确规定生物安全管理的原则目标、基本管理制度和措施实施程序监督管理体制违法责任损害赔偿等条款等。制定和完善各类与生物安全有关的实验室相应的规章制度,如生物安全操作程序及防护措施等。

3.3 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不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就是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定,严格进行生物安全管理,加强宣传教育,定期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生物安全培训。要学习国家有关生物安全的法律法规以及实验室生物安全方面的知识。还要加强对外来人员如进修人员实习的学生的管理, 全面掌握防止生物危害的知识在工作前工作中工作后都能自觉遵守实验室有关生物安全的各项规定,通过教育培训使相关人员养成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的习惯。

3.4 加强生物废弃物的管理

(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执行力度;(2)由于废弃物种类不同、性质各异,为减少交叉与重叠污染以及可能的直接机械伤害,不同废弃物应该分类储存,及时回收处理;(3)建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4)提高认识,加强宣传力度,强化岗位培训。

3.5建立安全预警机制

由于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问题常常是隐性的,为防患于未然,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建立有效的预警预报系统。 如对相关人员定期体检实行实验室准入制度,采取有针对性的免疫预防措施等,使安全隐患或生物安全事故能够被及时发现、及时报告、 快速反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给予解决和控制,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将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 全面掌握生物实验室的名称 地点等级项目安全操作程序及防护措施等各项工作并就有关数据信息进行全面的统计汇总以便更好地协助专家做好各项指导工作。

5小结

鉴于上述文献复习所分析的实验室生物安全存在的问题与现状,建议从成立管理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组织、制定安全标准并健全法规和实验室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生物废弃物的管理、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加强生物材料的检疫工作等几方面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实验室管理的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检验;现代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124-01

检验科的主要任务是为临床科提供高质量(准确、可靠、及时)检验报告,检验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临床科室的工作,一个准确的结果,有利于医生对病人的诊疗,而一个不准确或错误的结果会给病人带来不可想象的损失,甚至危害生命安全。检验科除了加强科室管理,执行实验室认证后的规定,开展全程质控以外,还要收集临床科室的反馈意见,学习临床知识才能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而临床科室也需要检验科对结果解释及进一步了解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在众多相同意义项目中如何精选更有价值的项目。因此双方的紧密结合、沟通、对话,十分必要。是使整体医学诊疗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1 实施现代化管理

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仪器设备的引进和更新上发展很快,检验科全自动仪器设备已赶上或超过了先进国家的设备。其次是检验方法学和试剂的更新,新技术的应用与普及,使检验质量有很大提高。近几年来在检验人才的结构和人员素质上也有极大变化,一些本科学生也充实到实验室,加上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不仅在实验室内联网,甚至全院各科室都网络化,检验信息可以很快地传给临床科,因此作为检验科管理者要及时意识到这种现状和发展。对实验室实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建立一个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实验室认证,是保证检验质量的核心,实验室认证在国际上已实施多年,实践证明,其在规范实验室管理,保障实验结果质量,提高人员素质等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理》规定了“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即将颁布共六章二十七条,说明对实验室已纳入法制化管理。其中有些规定,与国际性文件(CLIA88,ISO文件)要求相同,执行此办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认可,将有利于国际接轨,这是保证检验质量的有利措施。

2 临床医生对检验项目深层次的理解及横向知识略显不足

临床医生主要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有时对检验项目深层次的理解及横向知识略显不足,往往是把有相同临床意义的项目都做检测。比如:欲诊断早期肝纤维化,只检测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和层粘连蛋白(LN)或Ⅳ型胶原即可。而不应该把二、三十种 [3]诊断肝纤维化的标志物都或大部分进行检测,这样会造成时间、人、财、物的浪费。因此临床医生应加强对检验医学的学习和认识,随时加强沟通,才能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刚刚毕业的医学生,他们对现有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认识、理解不够深,只停留在教科书上,它的内容往往滞后于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的发展,很多新技术、新项目、更新很快,而对检验项目的方法学(准确度、精敏度、敏感性、特异性等)了解不够。故更有必要加强对检验医学的学习,或直接向检验人员请教,或去检验科进行若干周的见习。请检验科负责人,特别是请检验医师到临床科定期做专题讲课,特别要着重讲新开展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方法原理和临床意义、影响因素、生物学变异、药物影响、参考区间等知识,使临床医生做到胸中有数。

3 取得医护人员及接触病人标本的有关人员的支持

检验结果的质量除了检验科应采取的必要保证措施外,还与医护等人员有直接关系:比如:病人的准备、标本的采集、传送(院内院外)等。都是分析前质控内容,这些环节处理不当,就会使标本在未送到实验室之前,就发生了变异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如,在做血糖、血脂、肌酐清除率测定时,对病人饮食应有所限制,医生应向病人提出要求。标本采集时病人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检测结果。有报道证明[4]病人在卧位30min与直立后30min取血测胆固醇 可升高9.6%,甘油三酯增加11.3%。其它项目(HDL-C、白蛋白等),也因不同而所测结果不同,同一病人在门诊常取坐位采血,而病房早晨又常取卧位采血,故两次的结果一定会出现差异。运动前后所采标本之间也有所差异。转送标本不及时也影响检测结果。夏季气温高,病房病人尿液标本若不及时送检会使尿液腐败。在病房医生下医嘱后,护士往往先忙于自己的主要工作(配药、输液等),而后采血送检,造成分析前标本的变异。

总之,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必须紧密结合,互相渗透、沟通,相互学习,才能使以病人为中心的共同目标真正落实,才能更完美的实现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康克菲.创刊词.中国检验医学与临床,2000,1:1

[2] 陈宏础.临床实验室必须规范化管理.中国医院管理,2000,1:36

实验室管理的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职业伦理 两型社会 高校实验室 

        0 引言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高校实验室作为教学和科研的基础平台,是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它拥有并支配着丰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是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构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实验室是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的优先目标,也是保证高等教育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结合近几年的工作实践,我们认识到,职业伦理的建设是提升高校实验室功能和效益的重要保障,对于实现两型社会的建设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该予以高度的关注。 

        1 职业伦理的内涵及其社会意义 

        1.1 职业伦理 

        在西方,职业伦理与基督教改革后形成的新教伦理(the protestant ethic)有很大关系。新教伦理将世俗的工作与宗教的献身精神结合起来,赋予世俗的工作以神圣的意义,甚至把它上升为一种天职,为资本主义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在东方社会中,儒家伦理精神和现代商业文明、人本主义思想、理性因素和法制精神共同构成了作为东方人的精神支柱的职业伦理,决定了企业的经营宗旨、价值取向和社会行为,并在当代社会的实践中创造了辉煌的经济奇迹。中国作为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有着深厚的伦理资源:儒家的诚实守信、义利兼顾,道家的慈俭谦下、和合共生,佛家的诸善奉行、自利利他等伦理思想,都值得我们进一步发扬光大。 

        从事每项行业,都要有必须遵守的职业伦理规范(professional ethic code)。常见的职业伦理内涵包括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智慧财产权及工业安全等,这些专业伦理是每一位从业者应该恪守的规范。过去一段时间,我们过分追求经济指标,疏忽了环境保护及资源节约方面的问题,以至于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资源浪费都比较严重,如今付出惨重的代价都难以弥补。比如最近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盐城饮用水污染事件及不断升级的抗生素滥用等问题,就是职业伦理缺失的表现,这种做法置道德准则于不顾,甚至不尊重人的生命因而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高校实验室是整个自然和社会循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每位参与实验室工作的管理和技术人员,都应遵守职业道德,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防止危害社会的事情发生,为构建两型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1.2 职业伦理的社会意义 

        职业伦理是员工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当员工能自觉按照职业伦理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并在伦理准则前提下实现利益最大化时,整个团队就会产生强大的凝聚效应,团队整体素质就会得到提高。职业伦理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2.1 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当职业伦理作为一种价值判断被全体员工接受后,人的行为会自觉遵循这种价值判断。在这个过程中团队领导的伦理道德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他们所拥有的人格力量会对全体员工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从而形成一种内部的凝聚力,对全体员工产生一种向心效应。 

        1.2.2 形成团队文化力:不论价值观念、员工精神、领导艺术、管理方式、组织程序、还是创新意识无不带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由此构成团队文化基础。一个优秀团队,人与人之间由于价值观念的沟通而组合为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有机整体,靠团队文化力的感召达到一种新的管理境界。 

        1.2.3 增值团队无形资产:团队的无形资产同有形资产相对应,具体包括团队的形象、精神、文化、信誉等,由职业伦理规范所倡导的价值观是团队的重要无形资产,可以保证团队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2 职业伦理在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 

        职业伦理建设对于促进高校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1 职业伦理在实验室资源利用中的重要意义 

        2.1.1 树立资源伦理意识,优化资源配置 高校的仪器设备大部分是由国家财政投资购置的,而仪器的使用权和管理权又在各高校,国家不要求学校以任何方式进行偿还,学校对国家财政投资的仪器设备是无偿占有、无偿使用。因此,仪器设备经费的使用与管理存在后期监管不到位和各个单位争投资的现象,导致零买乱购、重复购置、建设一些小而全的实验室;制定购买计划时论证不充分,抱着不争白不争的态度,只考虑本实验室或本学科的临时需要,一味追求高、精、尖,多功能,但许多功能未被开发利用,使用效率低下,投资效益很差;仪器使用单位与采购单位分离,因为不是自己使用,购置仪器设备时不考察、不论证,不管质量,仪器买来便万事大吉,导致仪器设备购买后,一过保修期便进入大修期。这种不负责任的想法和做法,就是职业伦理缺失的表现。因此,需要领导者制定计划及购置设备时实施民主讨论与科学决策;需要全体员工树立积极主动的主人翁意识,积极提出公正合理的建议;需要整个团队恪守职业伦理,统一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减少不合理仪器设备的购置费用。 

        2.1.2 提倡共享互利,充分发挥实验室资源的潜在价值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实验室发展中,重建设、轻管理,重购置、轻使用的现象一直存在,因为实验室评估对仪器设备的价值有严格的规定,这就迫使相关单位费尽心机耗费公共资金购买仪器设备,但是,这种评估模式又忽视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一方面是一部分仪器设备长期闲置,而另一方面是需要使用仪器的人却不可得;由于购买仪器不用自己花钱,当个人需要用到某种大型仪器,即使本单位已经有了也不会考虑共享而是出于自己的方便而争取单独拥有;如果一个单位拥有某种大型仪器,别人要来用,就会因为可能耽误工作时间或影响精确度而推诿,从而降低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在这样的思维指导下,即使制定再好的规章制度,所谓的资源共享也只能成为一种美好的愿望,导致实验室资源的巨大浪费而广大师生又无法正常利用实验资源,严重影响了教学、科研的正常进行。这就需要实验室管理者从职业伦理的高度出发,主动地改革管理模式,寻求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办法。这包括:从总体目标出发构筑资源共享的平台,实施开放式综合实验室的管理模式,使实验室的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和信息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为了实现现有设备的最大利用率,坚持以人为本,给广大师生提供一个方便宽松的科研环境,帮助他们充分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2.2 贯彻职业伦理在实验室环境保护中的必要性 

        保护环境是一个基本的社会伦理要求,但是在许多高校实验室中,由于缺乏科学、规范、有效的处理方法和措施,废气、废水、废渣、废物特别是电子垃圾、有机溶剂、化学毒品乱排乱放的现象,已是司空见惯。较其他理化实验室,从事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实验室面临更多的环保问题,所产生的生物危害已日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生物危害包括生物体(动物、植物、微生物、主要是致病性微生物)或其产物(来自于各种生物的毒素过敏源等)对人类健康、环境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现实损害或潜在风险。随着实验室科学研究活动的不断增多,实验室生物化学安全问题已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必须给高校科研工作者敲响警钟,采取各种措施规范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工作。 

       从根本上说,目前的生物危害泛滥是从业人员缺乏职业伦理所致。比如实验用的有害微生物、生物技术转基因物质等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灭活处理才能排放,但是由于实验室条件、实验人员的素质、监督力度等各方面的原因,各实验室的情况不容乐观。为了争课题、抢经费、发文章,有些科研人员把追求当前利益,而漠视公众和子孙后代的生命安全:有毒有害的物质水池子一倒,垃圾箱一丢,便万事大吉了;有些实验室有毒物质的回收、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成了高校实验室评估和领导检查时的摆设。生物危害人人皆知,但是由于缺乏职业伦理,部分从业人员置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于不顾,导致实验室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只有广大的实验室工作者拥有了自觉的职业伦理,才能把自己的工作与整个社会成员的幸福紧紧联系起来,把保护环境、珍惜生命作为自己的天职和责任落实到自己的日常工作和行动中去,从源头上杜绝污染,保护环境,保障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3 职业伦理是优化实验室人力资源的道德基础 

        高校实验室是各项科研成果的培育场所,每位科研人员都希望充分利用已有的实验设备和科学仪器去产生更多的科研成果,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实验设备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设备的利用上就必然会存在相互之间的竞争。有些人通过各种途径占有实验室资源,而有些人则得不到必要的利用机会,这既造成了人才、人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也造成了人际关系的恶化。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个体伦理观与团体伦理观之间的差异。在我国传统的伦理观念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其实树立良好的职业伦理观念不但可以化解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充分发挥团队的集体创造力,得到1+1>2的效果,而且还会创造一种人人心情舒畅、和谐美好的工作环境,这是单纯的设备、设施所不能提供的。 

        通过共同的努力,我们所在的实验室职业伦理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效果。它说明:拥有了高尚的职业伦理,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收获的就不仅仅是单纯的科研成果,而且还是一种自利利他、和合共生的公共环境和人生境界。具体表现在:在浓厚的学术环境中,淡薄名利,潜心于学术研究,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自觉抵制不正之风,遵守规则、诚实守信,合理利用科研经费;敬业、勤业、热爱工作,爱护设备、节约资源,积极主动地开发仪器的多种功能;积极主动地共享实验室的设备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智力资源,充分提高实验室资源的利用效益;形成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自觉抵制乱排乱放、污染环境的不良行为;把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实实在在落实到自己日常的自觉行动中,为建设两型实验室提供有力的保障。 

        3 实验室职业伦理建设的现实途径 

        职业伦理建设是一个任重道远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职业观念,改变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态度。首先,通过把传统文化精华和现代文明成果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一种新的道德伦理,这是构建现代实验室伦理的重要基础。如前所述,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丰富深富的伦理资源需要我们去努力挖掘、弘扬,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职业伦理观念不是通过强迫而是通过人的自觉领悟和体验建立起来的。我们在实验室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曾经聘请传统文化研究专家及社会学专家到实验室进行演讲,讲解传统伦理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现实价值,用深入浅出的道理引领师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通过伦理观念的升华,把自己的工作理解为一种天职或神圣的责任,使之成为支配人们的自觉行动,将会为实验室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精神氛围。 

        另外,实验室职业伦理建设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职业伦理教育和现实环境的双重影响。台湾自1990年开始,在中原大学及新竹清华大学试开《工程伦理》课程,反应热烈,如今已推广到许多工程院校之中,同时也有其他商业、医学等科系也准备推出类似的伦理课程来。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把伦理建设落实到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中:在高校之开设《职业伦理》、《实验室伦理》等课程并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和专业课;从事科研工作的教授专家积极为政府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支持,尽快促成相关立法的形成;经常聘请生物危害研究专家做科普宣传,使实验室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深入人心;鼓励学生深入实验室进行社会调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达到用事实教育人的目的。通过以上各项方法和措施的实施,将会有效地促进良好的职业伦理的形成,进而推动高校实验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促进两型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徐廷福.美国教师专业伦理建设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5(5). 

[2]袁晓明.浅论高校设备与实验室管理部门的规范管理与人性化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1). 

[3]庞俊兰,孔凡晶,郑君杰.现代生物技术实验室安全与管理[m].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