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验

实验

实验

实验范文第1篇

今天,在作文课上,老给我们讲了纸屑飞扬这一课,这一课很有趣。

老师让我们准备材料,一张纸,一支钢笔,一支铅笔,一支圆珠笔,还有一把塑料尺子。

实验开始了,老师请了一位同学上台做实验,只见,他跨了大步、拿起笔,走到讲台,先在黑板上摩擦,再到墙上摩擦,然后又在桌子上摩擦,紧接着又在玻璃上摩擦,纸屑都没有吸起来,实验没有成功,他垂头丧气的回到了座位上。我心想,可能是摩擦的时间短吧。正当我在想的时候,突然老师请第二位同学做实验,只见她又在黑板、玻璃、墙上和桌子上用钢笔摩擦,最后也没有成功。正当我感到奇怪的时候,老师又叫一位同学上台,她用尺子分别在黑板上,桌子上,玻璃上摩擦,奇迹发生了,尺子神奇地把纸屑吸上了,她笑容满面的回到了座位上。接着老师又在袖口、头发、裤子上摩擦,结果都可以吸上去。老师总结说:“两个物体摩擦后能产生热量,热量会转变成电,所以能吸上去。”我们连连点头。

我终于明白了摩擦能产生热量,热量能产生电,在生活中这个也是必不可少的,用处也是极多的!

三年级:sunny2004

实验范文第2篇

(一)研究结果

如图1、2所示:接受调查的对象分为两年级,其中,高二149人,高三23人。总人数172人,42分以下有5人;45-56分有18人;57-62分有86人;62分以上有63人。如下图所示:月收入2000以下、2000-4000、4000-6000、6000以上的人数分别有17人、35人、64人、56人;所占总人数百分比分别为10%、20%、37%、33%。

(二)因素分析

KMOandBartlett''''sTest采用KMO样本测度及巴特莱特球形检验法,对变量之问的相关性进行检验。KMO>0.9时为非常优秀;0.8<KMO≤0.9时为优秀;0.8<KMO≤0.7时为一般;0.7<KMO≤0.6时为差;0.5<KMO≤0.6为很差;KMO≤0.5时不能做。本次调查问卷KMO值为0.806为优秀。KMO值较高,说明该数据适宜作因子分析。巴特莱特球形检验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是0.000,小于l%。说明数据具有相关性,是适宜作因子分析的。

(三)家庭月收入的差异性

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化学实验的主观想法”只有这个因子与中考化学成绩差异显著。Sig值是0.049。其中随着家庭收入的增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主观想法”也越来越强。

二、针对高中生化学实验教学有关方面的应对措施

(一)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所谓应试教育就是以考试为手段,以升学为目的,以分数高低论优劣的片面的教育模式,着眼于智育发展,忽视了德育美育等方面的提高,限制了学生潜能的发挥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应试教育对教学质量与效果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必须改变这种教育思想,才能让学生更好、更全面地发展。

(二)尝试多样化实验室管理,提高实验室的开放率

可以将学校化学实验室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放,这样可以减小课时紧张、实验室数量有限,给实验教学带来的压力。在实验室管理方面,可以采取学生轮流值日的措施,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实验仪器和药品的保管意识。使他们热爱实验室、热爱实验。

(三)注重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选择,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实验项目类型按照要求不同可以分为3个层次:一是基础性试验或验证性实验;二是综合实验;三是设计研究性实验。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时,对高中化学实验进行合理分配,对于基础性实验或验证性实验,应尽量让全体学生都能亲自动手,不仅锻炼他们动手能力还能使他们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熟练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

三、总结

实验范文第3篇

一、探究性实验

例1.卫生部2005年4月6日了《苏丹红危险报告评估》,报道中提到苏丹红是一种人工色素(工业染料),它在人体内代谢生成相应的胺类。科研人员以鼠为实验材料,探究苏丹红是否能诱导鼠肝癌的发生。请完成下列实验:

(1)实验材料和用具:大鼠若干只;普通饲料;三种不同剂量的苏丹红溶液A、B、C(分别为低、中、高浓度);其他所需条件均满足。

(2)实验目的:探究苏丹红能否诱导大鼠肝癌的发生。

(3)方法步骤:

①。

②。

③。

④两年后,检查大鼠的健康状况,统计各组大鼠肝癌的发生率。

(4)实验结果预测与分析、实验结论:(至少写出三种情况)

①。

②。

③。

解析:首先,关注实验目的“探究苏丹红能否诱导大鼠肝癌的发生”,说明这是一个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的预期结果有多个可能性,针对每一种结果都应该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因此预期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不止一个,而是多个。这一点和验证性实验明显不同。关注实验目的还因为实验结论是紧紧围绕实验目的来回答的。

其次,关于实验方法和步骤的设计,这是实验设计题的关键,只有正确理解题干给定的信息,明确实验原理、实验目的,正确使用实验材料用具,才能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步骤,这一步难度较大,不过实验方法和步骤的设计也是有一定规律的,一般都是三步:第一步是分组编号,如①选取身体健康、发育正常、体重相当的大鼠若干,随机平均分成四组,并编号甲、乙、丙、丁,分别饲养。

第二步要针对各组施以不同处理,如②甲、乙、丙三组每天分别饲喂普通饲料+苏丹红溶液A、普通饲料+苏丹红溶液B、普通饲料+苏丹红溶液C;丁组每天饲喂普通饲料,四个组每天饲喂饲料的量相同。

第三步一般是培养观察和记录统计,如③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两年。两年后,检查大鼠的健康状况,统计各组大鼠肝癌的发生率。

最后,关于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实验结论的分析,探究性实验要将合乎情理的实验结果全部进行预测,当然每个结果对应一个相应的实验结论。如①如果四个组大鼠肝癌的发生率相同,说明苏丹红不会诱导大鼠肝癌的发生。②如果四个组大鼠肝癌的发生率依次是丙乙甲丁,说明苏丹红会诱导大鼠肝癌的发生,而且剂量越高,诱导大鼠肝癌的发生率越高。③如果大鼠肝癌的发生率是甲、乙、丙组相似,但高于丁组,说明苏丹红会诱导大鼠肝癌的发生,但跟剂量大小关系不大。参考答案:略

二、验证性实验

例2.某同学从互联网上查到:乙烯利具有促进植物早开花、多开雌花的作用。请根据下面提供的实验材料,加以验证。(药物处理时间:当植物长至4片真叶时,于每天下午(晴天)16:00左右在幼苗的生长点滴上处理液;当长至12个节位时,便停止滴液)

(1)实验材料及用具

适宜浓度的乙烯利溶液、盆栽长至两片真叶且长势一致的植物幼苗若干盆、蒸馏水、滴管、烧杯、带塞小口瓶等。

(2)实验步骤

①把长势相同的植物幼苗分成相等的两组,编号,第一组为实验组,第二组为对照组。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

②。

③。

(3)请设计一个简单表格记录实验结果。

(4)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解析:首先从题干获取信息“验证乙烯利具有促进植物早开花、多开雌花的作用”是该实验的目的。显然是个验证性实验,那么验证性实验是验证结论的,所以实验结果只有一个,实验结论也只有一个,这个实验结论肯定是实验目的。

其次实验方法步骤的设计和探究性实验设计相同,也分为三个步骤,同样要遵循对照原则、单因子变量原则、等量性原则。这个实验还要求用图表表示有关结果或事实,这也是常用的实验基本技能。

最后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实验结论都是唯一的。

参考答案:(2)实验步骤:②当该植物长至4片真叶时,于每天下午(晴天)16:00左右在实验组的幼苗生长点滴上处理液;当长至12个节位时,便停止滴液,对照组滴蒸馏水。③过一段时间观察实验结果。

(3)表格:

处理对照组实验组

首次开花时间

开花情况雌花数

雄花数

雌、雄花之比

(4)实验结果:实验组的该植物首次开花时间比对照组提早,而且开出的雌花比对照组多。

实验结论:乙烯利具有促进植物早开花、多开雌花的作用。

实验范文第4篇

我喜欢做实验,我喜欢实验中的乐趣和成就感。同时,也喜欢实验中的知识。理所当然,我也最喜欢科学课。

下午第一节是科学课,我心里可乐了。待到科学课的时候。我们排队走上实验室。今天,老师讲过,要做的实验是:雨的形成。

我早就提前准备好了实验材料:火柴,抹布,其余的在我们的实验室里都具备了。来到实验室,桌子等用具都摆放得很整齐。“同学们,请各就各位,去到自己的座位!”老师在讲台上说。

我随便找了一个位置坐下。“今天,我们做的实验是:雨的形成”“请同学们看看实验器材,看行不行说出他们的名字。”我看看桌面的器材,对对实验器材纸,这个铁做的架子应该就是铁架台吧,这个用铁做的网,上面盖了一层石棉的应该就是石棉网。还有这个,木做的像夹衣服的应该就是试管架。这个被子应该就是烧杯!还有一个玻璃片。还有最后一个这个像灯一样,还有水的应该就是酒精灯。诶?我还漏了一个,这个脸盆大的玻璃盆里面装的也是实验器材:必不可少的水呀!

讲好了实验器材,老师又开始说:“嗯,想必大家都说完了,我们现在来看看这个实验的具体步骤!”老师拿起了她旁边的一张纸。我也拿起了我的实验纸,认真的瞧瞧。哦,我明白啦!要先装配好实验装置。我都想马上开始做啦,可是,老师还没下命令给做呢!我只好可望而不可即。“第一个步骤是:装配好实验装置!同学们请看老师!然后跟着我做”我朝老师看去,只见老师用手将铁架台推到中间,再在铁架台上放上石棉网,石棉网上放烧杯。我也学着津津有味的做了起来。步骤一个不拉。哈哈,已经有模有样啦。

“然后,我们来点燃酒精灯。”老师从火柴盒里拿出了一根火柴,在盒边上潇洒的一滑,火柴头就立即着火了。我最怕的就是点火柴……我也学着拿起火柴,准备滑,但是,我总会想:我会不会被烧伤?哼,死就死这回了,我下定决心要点火柴了!学着老师的模样,我也点好了火柴。我点好酒精灯了,我的手也完好无损,太好咯!然后,我和老师一样,将酒精灯放在铁架台的下面。然后,用试管架架起玻璃片。放在烧杯口上方。过了好一会儿,我架起玻璃片放在水的上方时,要有水珠掉下来才算实验成功。可是,我实验的那滴水呀,在玻璃片的边上死都不肯下来!可把我憋急了!我一跺脚,干脆把玻璃片摇啊摇,也不见水珠掉下来。我旁边的朋友提醒我说:“你再把玻璃片放在烧杯放在烧杯上烧烧。”“哦”我见这个办法不错,又试了试。我又等啊等的。过了好一会儿,大家都做好了,我还没做好,我一急,又夹起玻璃片放在水盆上等他的水珠掉下来。还好这次水珠给我面子,终于掉了下来。

实验范文第5篇

第一,演示实验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演示,在操作的同时有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种物理教学方式。因此除基本操作和得出理论外,演示实验中应该还注意几点;

一、演示实验中应让学生积极的参与

传统的课堂教学,演示实验通常是教师演示,学生看,但很多实验学生根本看不清,特别后边的学生,不同程度的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实验心理素质的提高。因此,演示实验中,在实验操作上让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充分了解实验的内容,多次重复,加深学生印象,巩固其记忆。

例:在“电磁感应”教学中,演示实验为边做边讲实验,给学生发实验器材(干电池、电流表、线圈、条形磁铁、导线),实验中让学生首先观察电流方向与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再观察线圈中电流方向与线圈运动方向的关系,把直观材料作为培养学生知觉、观察力的材料,引导学生仔细、准确地进行观察,然后引导学生讨论、研究、对比、总结出感应电流所引起的磁场方向与磁铁运动方向的关系,最后训练学生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并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从而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

二、适当运用多媒体

利用常用仪器、教具进行演示是一种最基本的手段,而应用多媒体课件可以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物理学科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观察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能清楚地看到明显的现象,直观感悟到变化的规律。如:凸透镜成像实验,在课件演示中能让学生直观地感悟到像距与物距的变化过程,从而得出物距变小时,像距变大这一规律,并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特殊点成像的规律。

三、注意实验的整体效应

许多的实验中,实验的分散、脱节,让学生思维不同程度的受到干扰,试验的整体效应是不可缺少的。例:在“功的原理”教学中,我把杠杆、动滑轮固定在同一演示板上,用红纸条标好刻度,然后演示用他们提起重物的情况。这样既增加了实验的可视性,又便于学生注意用杠杆、动滑轮做功的共同点,总结出使用机械不省功的原理。排除了分散实验对学生的思维干扰,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物理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有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如实记录实验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甚至一个数据,一个标点符号,严格做到把实验事实和自己对事实的解释区别开来。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仅是提高物理实验质量的要求,也是增强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

例:观察水沸腾的实验现象时,就明确提出以下观察目标:水开始加热杯底和杯壁上出现许多小气泡,这些小气泡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加热过程中,水温将怎样变化?随着温度升高,气泡将怎样变化?水沸腾时温度将怎样变化?将沸腾的水停止加热,水是否沸腾?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标,有目的、有秩序的进行观察,避免观察时手忙脚乱。由于温度计本身制造和环境气压的关系,水的实际沸点不一定是100℃,这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记录数据,并分析、评估实验数据。

第二,学生实验是学生亲身去探究和体验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向导,通过实验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能让学生在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得到提高的过程。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认真、细致、深入是观察能力的重要品质之一,也是科学工作者的基本素养和要求。许多自然现象和实验中的物理现象,有时稍纵即逝。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捕捉到所要观察的现象;只有深入观察,才能发现细微的变化和隐蔽的特征,半点马虎不得。如:上面说到的观察水沸腾现象时,若不去认真、仔细观察,就没法总结水在沸腾过程中的规律。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发现新的问题,促进进一步的观察和对观察材料的思维加工,辨别本质现象和非本质现象,去伪存真,得出正确的观察结果。

2.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适当引导,但也不可包办代替,要让学生适当经受挫折,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实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从而获得成功,这样将会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得到更多锻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增强学生思维的独创性。让学生对同一问题,善于全方位、广角度、多途径去分析思考,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撞击学生的创造灵感,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在做“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的密度”实验时,充分把握学生设计实验环节和选择实验仪器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好时机。有些学生把课本上的玻璃杯换成了口杯;在步骤上,有些学生把倒入部分盐水改为全部倒入,还有些学生先称空杯的质量,再称倒入盐水后的总质量……,对学生肯动脑筋应给予表扬。步骤上,肯定学生将盐水全部倒入的合理性,引导学生讨论先称空杯后再倒入盐水称总质量的做法是否可取,学生通过分析后得出这种方法在理论上是可以的,但在将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测体积时,由于杯底和杯壁还粘有盐水,使测得的体积小于杯中原盐水的体积,会造成较大误差。学生最终会找到减小误差的好办法。这个分析过程,会占用一定的时间,但学生在这个思考、分析、设计、否定、再思考、再设计、再评估的过程中,增强了减少误差的意识,变思维的单向性为多向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实验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充分相信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利用实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