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乡统筹;基础设施;体制;政策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06)03―0024―0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我国农村发展和改革已进入了新的阶段,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各方面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这样才能较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一、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山东省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山东的公路以通车里程长、路面等级高闻名全国。2004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进一步增加,路况水平和通达能力大幅提高,通车总里程达到77768公里,其中,二级以上公路总里程28736.6公里,占总里程的.37%,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49.63公里。省会济南与各市地政府驻地、主要旅游城市、港口城市和重要物资集散地,均由二级以上高级公路连接。全省所有乡镇和绝大多数的行政村通了公路,基本实现了以干线公路为骨架、干支相连、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邮电通信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全省长途传输干线网省到市地均具备了光缆和数字微波两种大容量的传输手段,市地到县、县到乡镇也具备了两种或一种传输手段,实现了传输数字化。

农村方面也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扩张阶段,1998年以来,我省农电网改造各级注入资金累计120多亿元,带动全省农户投资也有几十个亿,2000年全省农村投资突破800亿元,列全国首位。2001年,由于受农村投资基数大、电网改造基本完成、乡镇撤并等因素的影响,农村投资增速减缓,但总量仍居全国前列。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也保持了较好的势头。2003年春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共投入资金28.63亿元,开工项目3.95万处。截至2003年11月底,全省已开工各类工程8.4万处,完成土石方4亿方,完成投资26.9亿元。②在村村通电的基础上,通汽车、通电话、通自来水的村所占比重提高。截至2003年底,全省通电话的村数8.7万个,比重上升到99.9%;自来水受益村数4.9万个,比重上升到56.1%。村村通柏油路的工作顺利推进,完成投资66.7亿元,修建农村柏油公路2.8万公里。③但必须看到,当前山东省的基础设施整体水平依然不高,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要求还很不适应。农业基础脆弱的状况还远未根本改变,农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状况十分落后,严重制约了农村的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省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仍应当成为下一步财政投资的一个重点。具体说来,山东省城乡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渠道狭窄,农业投资相对不足

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以自筹为主,国家资金、利用外资、银行贷款等所占比重较小。由于农村弱势、农业的弱质,财政支农资金绝对量虽然年年增加,但增幅大大低于财政支出的速度,占的比重也越来越低。资料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全国的情况看,国家财政支出中,用于农业的投资份额总体上是下降的,1999年为8.23%,2000年为7.75%,2001年为7.71%,2002年为7.17%,2003年为7.12%,2004年稍微好些,上升到了8.28%。④山东省的总体趋势也大致如此。这种比例与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不相称的。由于政府对农业基础投入不足,一定程度上使水利设施严重失修,大江、大河、大湖得不到有效治理,农业抗灾能力下降,大面积洪涝干旱灾害频繁发生,水土流失状况严重,农村生态环境恶化。

(二)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体制不完善,效率低下

切实基础设施管理体制包括产权管理体制、投资管理体制、营运管理体制、价格管理体制等。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发育和形成之中。但是在新旧体制交替时期,由于旧体制的惯性作用,许多旧体制的弊端还没有根除。产权制度建设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所有权主体意识不强,产权不明晰,财产分割,资产损失渗漏严重;存量不清,呆滞闲置;流量挪用、转移;管理权趋于分散化等等。投资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投资责、权、利不统一;财政、信贷与投资职能不分;乱立项,乱开发,乱投资;投资效益低下;投资饥渴难以遏止等等。营运管理体制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各种责任制往往是有名无实,徒具形式。价格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乱收费,乱摊派,垄断定价,前后价格关系不顺,财政补贴负担过重。

(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抵御灾害能力差

目前,山东省有旱地面积约2587万亩,约占耕地面积的26%,中低产田面积约6000万亩,约占2/3。我省是一个缺水省份,干旱灾害连年发生,全省水资源总量约306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占有仅338立方米,亩均311立方米,均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6。(o近年来,山东自然灾害严重,旱涝灾害不断。从2000年始连续3年遭遇了历史罕见的严重干旱,河塘干枯,黄河断流,小麦播期墒情极差,很多地块无法播种。仅2001年,全省农作物受害面积达4400万亩,其中重旱1218万亩,干枯140万亩,有57个城市供水不足,仅威海、烟台两市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达到四五十亿元。2003年秋种期间,全省普降大到暴雨,即而出现了部分地区农田涝灾,部分地区内涝积水严重,特别是菏泽市部分滩区县受涝无法播种。这说明我省的水利基础设施还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整体上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足,这将威胁着农业生产的长期稳定发展。

(四)与生活有关的基础设施十分落后,限制了农村地区生活质量的提高

在占全省总人口70%左右的农村地区,与生活相关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一是供水条件差,二是供电设施少,三是通讯、电视发射覆盖面积低,四是道路交通条件差。这些不仅影响到农民购买家用电器等生活消费品,而且对于他们购买摩托车、农用车等交通或生产工具的积极性,也在客

观上起到了抑制作用。2003年,山东省农村居民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三大件的拥有量分别为每百户71.1台、24.7台和20.9台,同年城镇居民分别为119.6台、92.1台和90.5台,农村拥有量只有城镇拥有量的59.4%、26.8%和23.1%。200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150.5元,相当于城镇居民1993年职工平均工资水平,2003年上述三大件的价格比1993年也下降了不少,但2003年农村居民对三大件的拥有量也只有1993年城镇居民拥有量的86.3%、28.9%、29.8%。⑥生活基础设施不足是限制广大农村地区居民实现其消费意愿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二、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拓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首先,要加大财政投资的力度。在现有的条件下,中国农民大多数是“风险厌恶者”,凭借“一亩三分地”上的微薄收入,他们难以成为主要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者,因此,目前中央政府应该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主要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最终要成长为市场主体,为此中央政府必须履行其在农村的社会服务和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减轻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使农民逐渐具备投资主体的资格与能力。其次,应着重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积极运用财政贴息、风险担保等手段,吸附、引导和动员社会各类资金流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在财政贴息的基础上,积极引导银行等各种金融机构介入;以政府信用为担保,积极争取世界银行贷款等外国借款投入;借鉴和引进政府采购制度,实行招标、竞标,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等;创造良好的环境,吸引外资涌入;鼓励、引导并组织农村集体和农民投资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鼓励、募集社会闲散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二)搞好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及其建设资金的管理

切实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与农业生产的优势,按照投入产出的基本原理,应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全面和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制定出适用、可行和有效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管理,理顺关系,建立有效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运作和管理体系。要合理界定政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职责和范围,防止农业资金非农化。通过资金运行机制的制度创新和政府投资政策工具的合理运用,实现前瞻性积极调整。完善有关制度,制订关于农业投资的法律规章,应依据《农业法》中关于农业投入的内容,制定山东省的具体的实施细则,并以法律形式把农村基本建设投资比例固定下来。同时,要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金,专项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加大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的力度,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靠天吃饭的局面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就山东省而言,由于地下水资源短缺,江河水资源短缺,靠农民自身是难以解决农业用水问题,必须靠国家的资本投入,兴建一部分大中型水库等水利设施。山东省的水利基础设施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整体上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足,这将威胁着农业生产的长期稳定发展。因此,必须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积极改善生产条件,合理利用和切实保护好耕地资源和水资源,增加财政投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强灌区改造、旱作节水等项目的投入,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四)找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切入点,从农村生活基础设施的建设人手

就当前来说,以新农村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道路、自来水、广播电视接、发装置建设就是财政投资最为理想的基础项目。这些项目投资规模一般不大,投资较为分散,与主要为城市服务的基础设施项目相比,具有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特点,能把农村地区蓄势待发的大量需求潜力有效地释放出来,对启动经济增长将很快发生作用。并且,农村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入物资以国内生产为主,对国内需求的直接刺激作用更大;基础设施建设高度劳动密集,以使用廉价的农村劳动力为主,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些项目的建成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对于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注释:

①山东统计信息网.

②山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参阅材料十三:全省粮食生产与有效供给情况.

③2004年山东统计年鉴.

④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资料整理.

⑤山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参阅材料参阅材料二十一:全省水利建设情况.

⑥根据2004年山东统计年鉴相关资料整理.

参考文献:

[1)周淑莲.中国城乡经济及社会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2]林善浪,张国.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3]马洪,王梦奎.中国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4]刘斌.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5]邓鸿勋.走出二元结构[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6]陈代昌.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创新[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7]蔡防,林毅夫.中国经济[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8]王延中.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发展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乡建设资金

1.城乡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构成

1.1资金构成

我国城乡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为财政补助和引导性投资,按其资金来源大致可分为6大类:财政税收、行政收费、贷款债券、资源收益(如土地收益等)、企业融资和其他渠道。

1.2财政主导资金投入方向

政府部门及财政主导的城乡市政基础设施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税收及行政收费渠道,其中包含有中央财政拨款和地方财政拨款。中央财政拨款主要以财政转移支付或专项基金的形式支持地方建设,主要投入方向为非经营性建设项目和准经营性建设项目,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地方财政拨款一般作为中央财政拨款的配套资金和城乡建设重点领域的专项财政划拨,如在规划编制、重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村庄整治等领域的专项补助,风景名胜区基础设施和部分城镇道路建设过程中的贷款贴息补助等。燃气工程等经营性建设项目主要由社会资金投资建设。

2.贵州省城乡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基本情况

2.1“十二五”期间贵州省城乡建设领域投资基本情况

“十一五”期间,贵州省城市(县城)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00亿元(2006--2009年投资235.6亿元),拓展城市建成区面积138.48平方公里,新增城镇人口103.5万人,基本保障了城市发展的资金需求。

同期贵州省省级建设部门专项资金以贴息、补助等方式累计投入18.29亿元,引导和带动了一大批社会资金的投入,对城乡发展的贡献较明显。除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外,专项资金还重点投向资源特色突出、建设条件较好的小城镇和县城。

2.2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受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条件制约,贵州省设市城市建设欠账较多,导致基础设施水平严重滞后于周边省区。省级建设部门专项资金对城镇基础设施的投入,作为建设城乡基础设施的政策杠杆和经济杠杆,因投入数量太小,不能满足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需求。

贵州省与周边省区设市城市主要基础设施指标比较表

贵州 云南 广西 湖南 重庆

人均城市道路面积

(平方米) 6.29 10.00 13.98 12.59 9.78

污水处理率(%) 56.21 85.34 73.44 59.20 88.36

建成区排水管道密度(公里/平方公里) 6.81 6.07 6.42 6.31 8.49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平方米) 6.13 8.89 9.60 8.47 11.25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27.44 36.29 33.69 36.59 38.48

注:来源于《2009贵州建设统计手册》资料。

“十一五”期间是贵州省城乡建设快速发展的时期,虽有较大数量的资金投入,但其空间分布以特大城市、大城市为主体,众多的中小城市、县城及建制镇、乡所在地的投入较少,投资空间与城镇化吸纳空间的错位,较大地影响了贵州省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3、加大省级财政对城乡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入的必要性

3.1加强城乡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城乡市政基础设施是城镇化的依托和载体,加快城镇化发展,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贵州省受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城镇建设用地条件较差、资金投入欠账较多,基础设施滞后,严重制约了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能力有限,阻碍了贵州省城镇化的进程。“十二五”期间,只有通过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的综合服务功能,改善城镇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提高城镇对产业和人口的承载能力,才能真正实现贵州省城镇化的加快发展。

3.2加大省级财政对城乡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入是拉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手段

省级财政对城乡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入的作用为在争取中央财政扶持和引导地方配套投入的同时,发挥资金的杠杆作用,拉动社会资金投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城镇开发进程,为城镇资源收益的产生和滚动发展创造条件。

以茅台镇环境整治建设工程为例,项目初步概算需要资金约50亿元,在省人民政府投入1亿元的同时,省级财政通过住建厅以贷款贴息的形式投入3000万元,实现贷款融资4.0亿元,取得受信贷款7.0亿元,拉动企业投资意向9.3亿元,目前已经完成投资约5.73亿元,在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城市土地价格得到合理提升,城镇资源收益得到有效保障。

此外,省级财政资金的投入对保障城乡规划编制,引导城乡建设健康发展;保障较落后地区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水平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3.3 是完善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客观需要

近年来,贵州省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在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地政府及部门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历史欠账多等原因,贵州省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仍然十分滞后。一是“十一五”污水处理规模系按2010年规模设计,二期污水处理厂建设需在“十二五”起动。“十一五”期间县城以上城镇建成了污水处理厂,但是配套管网尚不完善,收集率不高,COD减排不理想,配套管网后续建设资金缺口较大。二是垃圾处理设施资金到位率低。根据估算,“十二五”期间城市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需投资约87.0亿元,城市垃圾处理设施需投资24.6亿元,两项总计111.6亿元。“十二五”期间应继续设立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专项补助资金。

3.4是引导城市路网建设,启动城市土地开发的客观需要

2009年贵州省设市城市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为6.29平方米/人,县城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为5.73平方米/人,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周边省市也有较大差距。根据黔党发(2010)7号文件要求,到2015年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达到8平方米/人。根据估算,“十二五”期间城市路网建设需要投资355.2亿元,资金需求巨大,完全靠财政投入是不现实的,通过适度加大省级财政投入、建立城市路网建设贷款贴息补助专项资金可以带动社会投资并通过土地出让产生收益,带动城市建设滚动发展。

在贵州省城乡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城乡建设欠账较多,城镇特别是小城镇建设融资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为推动“十二五”城镇化加快发展,应扩增贵州省省级财政对城乡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入引导力度。

4省级财政对城乡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入资金的策略

4.1稳定和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

贵州省城乡基础设施条件较差,为实现“十二五”城镇化发展目标需要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巨大。同时贵州省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财政直接投入的建设资金不可能太大。应把握好需求和可能的关系,在稳定现有投资渠道和财政补助框架的同时,应积极创新投融资机制,扩大投资渠道,按需要增加专项资金的总量,最大限度地发挥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对配套中央财政收入、带动地方财政投入和拉动社会资金投入的作用。

4.2 严格控制省级财政资金重点投入的领域和区域

省级财政用于城乡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资金应严格控制投入的领域和区域。投入领域以政府主导并需要财政资金引导的基础设施项目为主,并按专项资金构成分项控制。投入区域以“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并需要财政资金引导的城镇为主,包括位于黔中城镇群和重要交通干线(清镇―胜境关、贵阳――遵义、贵阳――安顺、贵阳――凯里、贵阳――都匀、贵阳――毕节、贵阳――广州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等)沿线的城镇,对建设旅游大省有极大促进作用的风景名胜区和旅游目的地城镇。

4.3 建立和健全对省级财政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机制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字:城乡基础设施;财政投入差异;税收优惠政策

中图分类号:F812.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2073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财政投入,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我国城乡之间的基础设施投入差异一直存在,城乡基础设施投入不均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因此,协调城乡基础设施财政投入是我国一项艰巨的任务,必须加以重视并寻找科学有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1 城乡基础设施财政投入现状分析

1.1 城乡固定资产财政投入差异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我国为加快经济发展,吸引外资,政府投入城市固定资产项目也相对增多。以下表格是近几年我国城乡固定资产投资的有关数据。据表格我们可以了解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加,然而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异越来越大,至2013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是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4.3倍。因此,就我国目前状况而言,城市基础设施财政投入比农村的高很多。

1.2 城乡教育财政投入差异

自我国实行义务教育以来,许多农村的孩子能够完成学业。但是从高中开始,人民必须全部自费送孩子上学,这对于边远地区的人民来讲,诚然压力较大。下列表格是从国家统计局网站了解到的数据。

通过表格我们发现,城市的高中学校所数是农村的9倍,这数据不得不让人深思,难道除了义务教育,我们农村学子受高等教育的希望这么渺茫吗?

1.3 城乡通讯设备财政投入差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通讯设备已覆盖到城乡各个地方,许多地区的人民都用上了手机、固定电话、电脑等通讯产品[2]。2013年,我国移动电话年末用户是122,911.3万户,电信业务总量是15,707.15亿元。然而,许多农村地区虽然有通讯条件,但信号并不稳定。我国通讯企业具有国有垄断性质,移动、联通、电信这三大龙头,受国家政策扶持,获利匪浅,那么是否应该关注到农村这一块,提高对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呢。

1.4 城乡医疗卫生财政投入差异[3]

乡村地区除了就业难、上学难、通讯难,还有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就医难。乡镇卫生机构虽然普及,但是资金少,设备落后,医疗工作者也缺乏,因此很多农户身体出现问题也来不及救治,或者是因为经济条件限制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2 形成城乡基础设施财政投入差异的原因分析

2.1 城乡二元格局长期未改变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突出表现为城乡之间户籍壁垒的差异,截然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以及在城乡户籍壁垒基础上的其余问题[4]。周玉清教授指出,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公共设施和社会保障都明显偏向城市,农村居民得到的利益较少。长期的实施城乡二元分隔政策,导致多项公共资源在城乡间分配不均,城乡差异愈来愈大。

2.2 分税制带来的政府收入差异

1994年开始实行分税制,基本明确了各级政府间的权利及财政分配关系,实现了稳定增长的财政收入。但是,分税制本身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税种分配不合理。为保证中央收入,税种的划分使中央税大多是税源广、税基厚的核心税种,而地方税基本属于税源分散、征收困难的小税种,致使很多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不足以平衡财政支出[5]。

2.3 经济发展对城乡的反作用不同

经济发展的好,也会给政府带来更多的收入。基础设施财政投入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地方政府经济实力雄厚,基础设施建设预算也会提高。 反之,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地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也会减少。

3 城乡基础设施财政投入差异所带来的影响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差异,必然会影响当地的收入。下面表格是关于近几年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及恩格尔系数的数据。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人均纯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比农村地区高3倍。根据理论分析的结果表明,城乡基础设施财政投入不均会产生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效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会随着投入不均系数或比例的增大而增大。反之,则越小。长期以来,各级政府主导着基础设施财政投入,政府对城乡基础设施财政投入的不均,也会带来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的不均,进而导致差距越发增大。

4 缩小城乡基础设施财政投入差异的建议

4.1 树立城乡基础设施协调增长意识

走出“大力发展城市建设,放缓农村基础建设步伐”的固有思想,树立城乡基础设施协调增长意识。不要单单看到城市发展的各项优势,要立足乡镇的特点和长处,寻找经济动力和增长点,借鉴国内外的相关经验,发展本土优势,提高经济收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出,进而协调城乡发展。

4.2 建立监督机制,严惩腐败行为[6]

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笔资金,因此每一项财政支出都需要严格的监督程序。特别是小地方的建设项目,监督机制存在很大的漏洞。因此,我们应建立一套严格的监督机制:

4.2.1 以提高投资效益为主,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管理与监督工作。

4.2.2 严格管理资金的来源,确保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充足性和及时性。

4.2.3 不断完善财政资金管理的法律与规范,切实有效地进行执法监督勘检。

4.2.4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概算,预算和决算管理水平,努力降低工程施工成本。

4.3 实行优惠政策,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

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是依靠税收,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可以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在增值税转型过程中,可以考虑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率先纳入消费型增值税的施行范围。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投入农村基础设施的购置税的企业,允许全额扣除;为企业所得税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考虑企业使用国产设备或者在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将准予所有投资额在每一年的企业所得税中进行抵扣;按照个人所得税法,个体从业人员来自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相关收入,依据年度应税个人所得税额减征20%[7]。通过上述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将大大提高各类社会组织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热情。

参考文献

[1] 李姬.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的基础设施建设研究[D].2014.

[2] 魏新亚,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构成的地区差异[D].2011 .

[3] 杨庆育.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理论与创新[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55,62.

[4] 李畅.二元结构对城乡差距的影响研究[D].2015.

[5] 沙安文,沈春丽.地方政府与地方财政建设[M].中信出版社,2005:81.

[7] 蔡洪旺,王亚男.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经济社会效应分析[D].2007.

[8] 祁新民.陕西省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与思路研究[D].2015.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范文第4篇

“建设大哈尔滨”这一全新的发展理念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正视哈尔滨大农村“短板”实际、准确把握城乡发展关系作出的正确选择,为进一步打破城乡分割、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开辟了新思路。“建设大哈尔滨”的要义,不仅要使城乡在规划和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一体化,而且要在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生态保护等方面实现一体化,打造城乡互动、城乡双赢的发展模式。“建设大哈尔滨”,要求我们以更高站位、更大视野、更广胸怀,谋划大发展,实现大统筹,即改变过去重城轻乡或以城区为中心的思维定式,树立统筹发展理念,自觉将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并将其贯穿于各项工作全过程。当前,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推进大哈尔滨建设,要着重从四方面入手。

第一,统筹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开发建设,规划先行。规划决定城市发展的方向和水平,也是城乡建设的龙头和灵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在统一明确的发展规划、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之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这就要求我们以“建设大哈尔滨”的思维和视野去搞好城市规划,统筹城乡空间布局。由于城乡空间布局是要素集聚与扩散在空间上的“投影”,因此,城乡规划要注重要素资源共享共融,良性互动。哈尔滨编制2030年城市总体规划,要突出松花江在城市发展中的“总纲”地位,加快北国水城、科技创新城、松江避暑城和利民开发区建设。同时,抓好40个城关镇、中心镇和旅游名镇的规划,提高承接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和带动农村发展能力。

第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产业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支撑,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是建设大哈尔滨的重要内容。因此,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以产业构建为抓手”,“把上项目、强产业作为当前发展县域经济的首要任务”,加快培育支撑经济发展、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这就要求我们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必须结合全市生产力布局,搞好城乡产业的融合,发挥农业农村资源优势;积极构建城乡产业发展的平台,招商引资,形成资金、技术、企业、人才向县域聚集的洼地效应;确定城乡产业发展的枢纽,加快小城镇建设,搞好产业集聚,构建一县一大特色产业集群、各县错位发展的县域产业体系。

第三,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实现城乡之间在物质形态上的统筹发展,主要看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是建设大哈尔滨的重要承载。2012年以来,虽然我市基础设施建设由填漏补缺转向全方位、大贯通,路桥建设与重大项目建设、棚户区改造统筹推进,但基础配套设施严重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城市新区、城市综合体、产业园区建设的重要瓶颈。为此,要“立足全市域,统筹推进城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以提升城市通达性为目标,推进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谋划松花江下游新的跨江通道,拓宽打通一批城市主次干道,加快航运、水运设施建设;二是将县域道路、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快建设进度,加快城市排水设施、垃圾处理场、热电联产项目及热力管网等建设,推进农村公路、饮水安全工程和能源建设;三是以20个市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为带动,努力在村屯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乡统筹;公共服务;规划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传统的公共服务配套项目已不能适应当前的需求,而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建设更是缺乏系统性研究与实践,使得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与城市有明显差距。据国家统计调查,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达3.33:1,若把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等因素考虑在内,城乡居民人均实际收入比高达6:1。城乡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近几年,城乡统筹战略的提出,加快了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在缩小城乡差距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同时也是当前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最直接的途径。

1 城乡统筹的意义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中央在正确把握我国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矛盾、新挑战、新机遇。其建设亦是保证规划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基础设施规划亦在规划体系中处于支撑地位。然而传统的基础设施规划只注重各行政界限内小范围的系统性,而忽视大区域的协调统筹;只注重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而忽视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由此造成规划实施过程中城市间的资源难以整合,不符合当前区域统筹和城乡统筹的要求。基础设施的区域统筹和城乡统筹即是以解决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的矛盾,缩小城乡基础设施的差距为目标,力求突破传统规划的视角,实现基础设施区域和城乡之间的共享,这对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基础设施城乡统筹表现为城乡基础设施的无差别性和共享性;基础设施区域统筹则要求基础设施规划能够突破行政界限的束缚,在区域范围内实现基础设施的协调和共建共享。

2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当前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的现状比较落后,公共服务的基本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农民日常生产生活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保障不足

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是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村居民生存状态和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农民最关心、最基本、最急需的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建设滞后,保障不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子女上学难、费用高问题是农民最期望解决的基本公共服务,同时农民在养老、就业等公共服务方面同样具有较高的需求度。

1.2 公共服务设施之间缺乏协调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大部分没有经过统一规划,建设的随意性比较大。不同公共服务设施过度的分散建设造成空间上的支离破碎和用地的浪费;同类公共服务设施由于各行政主体和部门对建设的方式、时间和使用等问题意见不统一,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1.3 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不足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医疗、教育、文体设施等公共服务水平相对偏低,部分农村居民、尤其是农村贫困群体难以获得基本的公共服务。另外,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处于分割状态,农村社会保障性项目建设亟待加强。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差距主要表现为:

(1)医疗卫生资源水平较低

拥有全国人口近70%的农村仅享用了约20%的医疗卫生资源,农村每千人拥有的医院病床数约是城市的1/6,卫生技术人员数是城市的1/4。

(2)城乡教学设施差距较大

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对全国34756个乡镇和637011个村的基础教育设施调查显示,至2006年底,全国有幼儿园、托儿所的村的比重为30.2%,有小学的村的比重为32.4%,有中学的村的比重仅为5.8%。

(3)基层文化体育设施缺差太大,布局不合理

2006年末,全国有图书室(文化站)的村占全部村的比重仅为13.4%,有体育健身场所的村仅为10.7%,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的村为15.1%。

(4)社会保障方面,农村敬老院建设进展缓慢。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农村居民保障水平远低于城市居民。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滞后,一是覆盖面窄,二是水平较低。

1.4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区域不平衡

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高,城镇较为密集,交通也较为发达,依托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基本能满足对乡村地区的服务。但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低,城镇较为稀疏,人均享有资源明显匮乏。

1.5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的问题

多年来,国家公共服务设施仅对城市居住区和镇建设有相关的规范标准和管理要求,而关于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方面缺项,没有具体提出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规划及配置要求。

2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的原因

造成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现状与城镇差距之大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2.1 历史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着重城镇轻农村的思想以及由此产生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得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向城市和工业的发展,而忽略了农村经济建设和农村公共物品的提供,缺乏城乡统筹、系统协调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

2.2 投资主体单一,投资不足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在消费上的非排它性和非竞争性使得它区别于一般的私人物品。如果由私人投资会导致供给的缺失或消费的闲置与不足,因而长期以来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就被当成了“福利品”,政府几乎成了惟一的投资者。然而,政府拨款毕竟是有限的,没有能力来承担并供给全部的公共设施和服务。

2.3 相关规范和标准指导不足

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指导方面的规范标准存在欠缺,对建设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指导不够具体。相关规范的不足使得农村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缺乏依据,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要建什么、怎么建都不明确。

3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

由于城乡的地区差异和面临问题的不同,对于农村地区的公共设施规划的方法也有所差异。根据统筹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制定适宜农村地区特点的公共设施规划模式。

3.1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原则

(1)以城带乡,统筹发展原则

将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纳入村庄规划的一部分,统筹协调并充分利用城市设施资源,差别配置,实现资源的共享和综合利用,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的一体化。

(2)远近兼顾原则

既要考虑近期需求,又要充分考虑到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的长期发展趋势,适应农村地区未来人口分布变化。

(3)以人为本原则

从实际出发,帮助农民改善农村最基本、最基础、最急需的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应与城乡居民点布局、城乡交通体系规划相衔接,尽可能贴近农民,生活便捷,共享方便,为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和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4)因地制宜原则

不同类型的村庄,应结合自身周边的建设情况采用不同的设置标准。

(5)集中布置原则。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应尽量布置在村民居住相对集中的地方,同

时考虑到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之间的互补性,应将各类设施尽量集中布置。如文化体育设施、行政管理设施可适当结合村的公共绿地和公共广场进行集中布置,从而形成村公共中心,也为村民的休闲、娱乐、体育锻炼、交流等各方面的需求提供便利。

3.2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

公共服务设施应结合村庄性质、规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周边条件等实际情况配置(见表1)。

(1)对于人口密集、交通便捷的东部地区,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可结合镇(乡)基础设施配置,公共服务设施规模可适度降低。

(2)人口密度较低、较为分散的西部地区,村庄可能承担较多的服务职能,公共服务设施规模可适度扩大。

(3)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主要可以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形式。通常村庄的人口和用地规模都较小,但需要配置的类型却不能少,因此,为集约用地,方便实用,各类公共设施应根据村庄总体布局,尽可能采用集中式布局,形成村庄公共活动中心;只有不适合与其它设施合建的或者服务半径太大的时候,才采用分散布局的方式,分散式布局应结合村庄主要道路形成街市。农村新的居民点布局应采用集中布置形式。结合居民点的具体布置情况及所辐射区域的服务人口进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4 结束语

公共服务设施是否符合广大农民的实际需求,是衡量公共财政覆盖农村有效性的重要原则。实现农村公共产品的最大化、最优化供给,避免供给效率损失、供给结构失衡,必须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机制与运作机制。要围绕建立需求主导、民主决策、多元参与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运作体系,建立健全村级公益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的公议公示及自主申报、自愿创建制度,确保表达、决策、评判过程中农民的主体地位,增加公共资源使用的透明度、监管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市场优化配置公共资源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