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创新生态建设

科技创新生态建设

科技创新生态建设

科技创新生态建设范文第1篇

基础设施再提高工程加速推进

创新园所在地原马坊农场,由于长期无人管理,设施破旧、道路坑洼,景象萧条。2012年6月园区管委会正式入驻创新园,本着“修旧利废、改造利用”的原则,克服种种困难,多方筹集资金进行治理建设,完成了废旧房屋拆除,新建自来水管线,修建了12公里园区环路,对原供电设备进行维护改造,接入网络、通讯设施,建设装修办公及住宿场所,加固办公区围墙。妥善解决了原马坊农场与周边村民的历史遗留问题,确定了园区四至,积极推进清退原林地和水库租赁工作,为先期落户的科研项目创造外部环境,提供后勤保障。

为加快打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示范推广平台,去年底市交通局、水利局、林业局等职能部门分别承担了创新园基础设施再提高工程建设。其中市交通局承担园内道路建设任务,建设了园内东西主干道路5.2公里。另外二横六纵及环路正在进行施工设计,总长21.75公里,宽5米,预算投资2300万元。市水利局承担了园内沟渠清淤疏浚和供水管线铺设任务,工程预算总投资2000万元,目前沟渠清淤工作基本完成,总长9700米的供水主管线、支管线正在规划设计,加压泵站正在建设,预计7月底前完工。市林业局承担了园内绿化任务,目前一期工程已完工,环路绿化带全长11.8公里,共栽种树苗1.8万余株、8个品种。二期绿化工作正在随着道路建设进行。

科研孵化中心完成规划

位于创新园的科研孵化中心目前已完成建设规划,规划面积50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其中包括农业科技培训中心、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农业物联网信息中心、农产品检测中心、综合管理服务中心,是创新园科技核心载体。

据介绍,创新园科研孵化中心建成后,将充分发挥功能作用,对农民开展先进实用技术、现代经营理念等培训活动;积聚、辐射、推广各种农业科技,促进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商品化;承担国家、省、市级科技计划,开展农业技术研发和服务工作;引进国内外一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打造园区吸引优秀人才、培养优秀人才的窗口;对所有上市的优质农产品进行严格质量检测。

黄河三角洲(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惠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园区管委会综合管理服务中心也将在科研孵化中心办公,科研孵化中心将集行政办公、公共设施服务、金融服务于一体。

以色列示范园等农科项目加快建设

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建设模式,园区管委会与京博控股集团组成共建载体,在快速推进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着力加快招商引资工作,重点引进了国内外高端科研机构与农业科技示范项目落户园区,为打造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智慧型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打下了坚实基础。

科技创新生态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 生态文明 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40-052.2 【文献标识码】A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原经济区建设要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之路。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内容,也是贯穿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全过程。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就需要依托创新型人才打破传统,开拓创新,传承生态文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这要求高校根据地区发展的需求,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来承担社会赋予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和使命。

创新型人才对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科学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的技术支持。一是转变科学价值观念需要创新型人才。传统的价值观念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征服与统治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要从根本上转变这一观念,在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上提高认识、改变实践的价值要求,以发展、综合利益的眼光来评价使用科学技术。二是生态技术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工业文明社会中,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利用各种科学技术改造自然,在这个过程中,技术成了破坏自然规律和生态平衡的工具。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需要科学技术为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服务,用生态文明的“保护技术”代替工业文明的“破坏技术”。只有创新型人才才能将技术真正彻底的改造。三是生态文明社会文化建设需要创新型人才。在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中,要认清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生态价值观念确立和生态技术使用的前提,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观念,形成社会与人、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化,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才算开始起步。所以,要转变教育观念,确立生态文化,使生态文化转变为生产力。

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发展的社会期望需要创新型人才的文化支持。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素质决定着社会文明的高度。要建立生态文明社会,就要先培养生态文明人。创新型人才用社会的整体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特别是规范自己对于大自然开发的经济行为,并不断影响社会文化环境,形成环境保护良性氛围,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经济、社会、人口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它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利用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这一要求,需要人类树立全新的现代文明观念。只有真正理解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内化为自身意识,逐渐养成日常习惯的人,才会主动去树立、传播这一观念,才会产生生态文明的自觉行为。

中原经济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创新型人才的观念引领。环境污染和地球破坏的日渐加紧,使我们意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必须转变,只有和谐相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要调整思维方式,用生存环境伦理代替以人类为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走出传统意识的禁锢,重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新思维。生态文明是人类重新思考未来,建立新的价值观、科学观、环境观、资源观的开始,创新型人才才会树立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的观念,获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方法和能力,培养生存环境伦理观,选择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深层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环境问题。在个人的素质中,文明素质是重要内容,培养个人与自然共存,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既是国家、社会的需要,也是个人、未来的需要。人类只有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及其生命,才能明白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创新型人才培养在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使命。中原经济区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平台,是实现河南迅速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建设中原经济区不仅需要改变产业结构,而且对人才需求的类型也要提出新要求,创新型人才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支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要使中原经济区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各项发展中,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生态文明建设也只有深入到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中,才真正落地生根,从机制价值理念走向社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生态文明主要依靠人才,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曾指出,要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人才培养注重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建设,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是河南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是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的迫切需要。

中原经济区居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第一,居民主观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对自身生态文明意识评价较高。大多数城市居民很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生态环境评价良好,对周边生态环境很满意。认为周边的生态环境良好,对城市的空气质量、水质量、固体废弃物处理表示满意。城市居民生态环保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受学历水平、收入水平的影响,人们的环保意识表现参差不齐,但多数人向往提高个人环保意识,愿意做生态文明志愿者,希望能为环保做点事。大多数城市居民对污染环境的人或事表示反对,也能做出相应的举措制止。而且90%的被调查者很注重环境保护,主观上不愿意破坏环境。

第二,居民生态文明知识匮乏,缺乏有效的了解学习的渠道。多数人对于生态文明认识模糊,没有清晰牢固的生态文明知识,将生态文明等同于治理大气和水污染、固体废弃物等技术行为,忽略居民生活质量、生存状态,人与自然和谐等重要内容。与城市居民生活关系紧密的相关生态文明知识也是相对匮乏的。人们对于自身生态文明知识的评价,54.9%的人认为很清楚生态文明知识,也有45%的人认为自己缺乏生态文明知识,并不了解生态文明相关知识。对个人生态文明知识的评价往往高于自身的实际掌握水平,反映出人们主观上有意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生态文明知识。根据对受访者的深入调查,我们发现,多数调查者在自我评价时有评价过高的现象,自我感觉良好,自认为已经很关注生态文明,了解了生态文明的知识,但和个人实际对生态文明的知晓度不符,可以看出,多数城市居民很希望了解和掌握生态文明相关的知识,但由于缺乏周围环境的影响和自身文化经济水平的限制,没有合适的渠道去掌握这些知识。

第三,居民生态文明行为易受经济利益影响。城市居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度反映了一个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人们的生态文明行为,根据涉及利益可以分为三个类别,一类是涉及个人利益的,往往会从自身利益出发,不考虑公共利益。第二类是不涉及个人利益,力所能及的事情,居民会倾向于保护环境。第三类是缺乏相关知识和引导,不知如何保护环境。

第四,居民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责任观念淡薄,缺乏对自我的道德约束。很多居民将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推给政府,缺乏自身的社会角色观念认同,意识不到自己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当承担的责任。68.5%的被调查者会关注我国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28.5%的调查者认为生态环境问题是政府要考虑和关注的,跟自己没有什么关系。深入了解发现,这部分人群多数收入水平不高,他们忙于维持日常生活,没有闲暇的时间或精力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对生态文明知识的获得多是通过网络电视了解到一些粗浅认识,缺乏深入了解,了解的也只是片段的知识。通过深入访谈也发现,人们很渴望政府、社会多做生态文明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环境保护问题,提高大多数人的生态文明意识和整体素质。城市居民普遍关注环保问题,对生态文明建设有自己的看法。希望多接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但生态责任意识不强,把生态文明建设看作政府和社会的责任,不是个人所能控制的。普遍缺乏生态文明基础知识,对节能环保、垃圾处理等基本问题都是从电视、报纸中获得,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学习。

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创新型人才特点

中原经济区发展纲要明确提出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标志,而创新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强大动力。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加强生态建设、防止污染、节约利用资源、保障矿产资源,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任务。要完成这些任务,离不开人才的支持,而从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中原经济区居民关于生态文明的认识不深、生态责任意识不强,生态行为“知行”脱离等现状,要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就需要培养引领社会风尚的创新型人才,带动生态文明建设者树立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型人才不仅要具备一般创新人才的特点,还要具备生态文明建设的专业特点。

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型人才要具备创造性。创新不是凭空发生的,要有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人才必须掌握基础的生态文明建设知识,了解地理环境、水土保持等中原经济区现状,具备环境治理、生态建设、防灾减灾、节约利用资源等能力。在前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积累的基础上,产生的创新思维、创造意识、创造知识才是立足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实际,才能对生态文明建设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型人才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生态文明建设关注的都是工作多、收入少、收效慢的低产出事业,主要建立一种对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要在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中学会负责、乐于负责、善于负责。当今社会,高度的责任感也是创新型人才的必备品质。有高度责任感的人面对新的问题会主动寻求各种途径去解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每个地区、每个环境、每个时间面临的问题都是不一样的,用老思路、旧办法难以解决新难题,创新型人才应该善于学习,善于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型人才既要标新立异又要懂得合作。创新型人才只有敢标新立异,不人云亦云,才能在环境污染、大气治理中出新思路、有新举措。这也是长期积累而成的,只有常常敢于标新立异,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个性和才华,也才能激发自己探索求知,才能发现新问题,做出新成绩,孕育出真正的创造性。但创新型人才一定不能是清高孤傲、难以相处的。因为环境治理、资源利用等生态问题都不是某一个人就能解决的,它往往牵涉部门多,涉及领域多,操作起来需要配合的人员也多,任何一个环节大家不配合,都难以有效果。所以,复杂的生态问题需要不同的知识,需要多方的合作,才能完成。另外,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良好团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

城市居民生态文明状况也代表着中原经济区现有人才普遍的生态文明状况。要实现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就需要重视这一现状,弥补这一不足。要普遍提高居民的生态文明水平,不仅需要全社会重视,政府有力的宣传和普及教育,更需要创新型人才力量的注入。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任主要在学校教育,当然也离不开社会的支持。

将生态文明教育理念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始终。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给科技创新以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建立有利于师生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二是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改变教学模式,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引入有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形成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性思维习惯,培养创新性人格。更新教学内容,将国际先进的知识和理念引入课堂教学,启发学生思考。开设绿色植物养殖、生态教育、创新教育的公选课,通过教师的传授使学生掌握基础生态知识,了解前沿生态文明发展装状况。三是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形成自主学习方式,培养较高的成就动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塑造个人创新素质。四是通过各类宣传渠道,广泛宣传,营造人人要创造的氛围。

构建创新能力培养的制度体系。一是建立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体系。通过设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学分要求等,使教师、学生共同重视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励师生积极参与到创新能力培养中。二是构建创新能力评价和激励机制。对参与各类创新竞赛获得奖项的师生进行表彰,给予相应的奖励。设立创新能力培养专项资金,成立创新能力培养指导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建立实践培训基地,建立培训机制。

建立课外创新能力活动广阔平台。一是搭建项目资助平台,构建系列化、项目化、多层次的课内实践教学体系,设立项目基金,鼓励学生申报项目,安排指导老师,给予相应奖励。二是利用科技竞赛平台,借助各类技能竞赛,鼓励学生参与技能竞赛。通过导师带学生科研指导,形成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实践+低碳环保理念传播的课外实践教学体系。三是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师生提供多样的实践机会,建立创新实践基地。根据专业特点,设立专业实习实践、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依托科学研究,推进成果转化。一是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实践中加入项目开发,与研究院、公司深度合作,通过合作项目,互惠互利,达到既锻炼培养人才,又了解市场掌握科技前沿的目的,培养与市场无缝对接的创新人才。二是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和创新平台建设,建立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以学术创新为导向的资助体系,为创新型人才破土而出打下坚实基础。三是深入开展科学研究,破解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加快技术推广、成果转化、科技示范和技术培训,把最新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及时应用到生态环境建设中。四是科研反哺教学,为生态建设输送人才。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开设学术前沿选修课。五是依托丰富的生态教育资源,做生态文明的倡导者、推动者、践行者,大力普及和发展湿地文化、绿色消费文化等生态文化知识,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深入人心,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尚。

科技创新生态建设范文第3篇

面对金融危机影响在短时期内还很难消除,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计划的收官之年。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以及欠发达市情尚未根本改变的实际情况,全市各级政府和科技部门要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坚持把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实现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有新突破,培育创新型企业方面有新举措,建设科研平台方面有新进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方面有新成效,加强优势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方面有新作为,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我市经济社会进位赶超、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强化科技工作职能。

对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进位赶超、跨越发展的奋斗目标。要在一个经济总量和财力偏小,综合经济实力依然不强,欠发达基本市情没有根本改变的基础上,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经济社会进位赶超、跨越发展目标,全市各级科技部门要勇于担当,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科技工作的基本职能。今年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迎难而上,认真履职,积极服务。尤其要在三个方面更好地发挥服务职能:一是要在两区”建设上更好地发挥服务职能。主攻项目,决战两区”市确立的重要战略部署,全市科技部门要主动把服务“两区”建设作为科技工作的主战场,通过深入开展科技项目、品牌、政策、技术、人才“五个入园”行动,积极推进科技要素向园区集中,为园区企业提供政策指导、专利申请与产权保护、新品开发与科技项目申报,以及人才与技术引进等方面的科技支撑服务。二是要在民生工程建设上更好地发挥服务职能。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系统设计、优势集成,典型示范、区域推进的原则,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为根本出发点,以科技创新、科技成果推广、技术集成示范为主线,重点围绕人口与健康、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科学技术知识普及和技术培训、民生科技信息服务等领域组织科技攻关,推广适用技术,大力实施民生科技行动,为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三是要在可持续发展上更好地发挥服务职能。要围绕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经济工作的主旋律,继续认真实施“可持续发展科技示范工程”加强山江湖可持续发展综合实验示范区建设,大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要瞄准节能环保目标,加大对节能环保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加快节能环保技术的开发与转化应用。要重视加强对全民创业创新的科技服务,帮助群众掌握实用技术,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全民科技素质整体提高。

二、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国务院批准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去年底。标志着这一宏大工程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的发展主线,发展低碳生态经济的综合示范。搞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就是要在实现我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为此,全市各级政府和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坚持把绿色生态放在重要位置,围绕发展低碳经济,推进节能减排,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开展技术攻关,提供科技支撑。一是要认真抓好规划对接。要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规划,尽快编制市、县两级发展规划,尤其是纳入生态经济区规划范围内的新干县,要在功能区划、发展规划、产业培植和生态建设上,紧密对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使本地的规划更具科学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二是要认真抓好项目对接。今年我要继续加大立项争资力度,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支柱产业,抓住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和关系国计民生的热点难点,主动设计、认真筛选、精心包装项目,积极申报国家和省级科技项目,力争使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和省里的盘子”力争使每个县(市、区)都有一个以上项目纳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专项计划支持范围。三是要认真抓好产业对接。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就必须坚定地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之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重点发展低碳产业。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努力打造生态农业、绿色生态家园、绿色产品、新型工业、新型能源、现代服务业和生态工业园为支撑的低碳”

三、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也是直接关系影响科技产业化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为此,各级政府和科技部门要找准主攻方向和战略重点,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一是要主攻一批优势高新技术产业。要重点围绕电子信息、医药化工、冶金建材、绿色食品、先进机械制造、新型能源、微生物农药等我市具有一定优势的七大高新技术产业,加强科技攻关,提升产业化水平。同时,要着力做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科技支撑体系,组织实施好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技术和产品,培育壮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二是要实施一批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要切实抓好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重大专项、科技富民强县专项、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重点新产品计划、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重点星火计划、科技扶贫以及“863973计划等重大科技项目的组织实施,争取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项目立项支持上有新的突破。今年要实施一批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选择5-10项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发展后劲大、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的科技成果项目,资金、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尽快实现产业化,科技成果转化高低是衡量科技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力争2个以上项目列入省重大产业化项目,并使之成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引擎”三是要办好一批产业化特色基地。要通过研发风能、太阳能等综合利用关键技术,扶持1-2个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特色基地建设,加强井开区部级风电设备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帮扶30兆瓦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太阳跟踪发电系统项目开工兴建,并逐步打造成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薄膜太阳能特色产业基地。各县(市、区)要重点根据各自的产业特点,加大科技扶持和服务力度,特色基地建设上出精品,出成效。

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实力相对薄弱,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机制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市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自主新能力也不强。要全面提高我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就必须着力强化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一是要培养创新型企业。按照拥有关键技术、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具有较强研究开发能力的标准和条件,围绕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求,通过培育、引进的办法,今年要抓好5-8个创新型试点企业,并使之成为发展优势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企业和骨干企业,力争1个以上企业进入省级创新型企业行列。二是要打造重点研发平台。要按照“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原则,着力在优势高新技术产业的领域,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进行重点扶持,力争在组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上取得突破。年内我市要建设2个市级研发平台,并力争井开区风电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为部级研发平台。三是要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要强化大科技理念,以开放的视野来加强创新体系建设,争取发达地区的科技资源为我所用。一方面,要积极面向国内外配置科技资源,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通过在国内发达地区以及国外建立研发中心、购买专利等方式,更有效地利用最新科技成果和优秀人才。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大型企业、优势研发机构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模式,全面提高我市企业的研发实力。

五、加强创新团队建设。

要更加注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市要实现经济社会进位赶超、跨越发展目标,最近省委书记苏荣在批示别指出。不仅需要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更需要一大批创新型领军人才和产业化的帅才。为此,要坚定不移地落实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把培养、引进、使用人才作为发展的根本大计,作为科技工作的内在动力和创新创业的灵魂工程,切实加强创新团队建设。一是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要充分发掘现有人才作用,加强对本土人才的培养。今年我市要结合技术、学科和产业优势,组建3个以上具有特色、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创新团队,争取江西联创电缆科技有限公司、电机有限责任公司、杰克机床有限公司和井冈山大学联合组建的嵌入式”软件科技创新团队进入省级行列。二是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正视我市高水平创新人才数量短缺的现实,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优惠的条件引进国内外的优秀人才。同时要进一步加强与大院大所、知名大学和央企的对接,与大型公司的对接,与研发能力强的民营企业对接,通过引进人才、技术和成果,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三是要加大人才管理力度。要创新人才使用管理机制,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人才观,进一步创新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配置中的作用,建立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人才管理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真正做到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让他聪明才智在主攻项目、决战两区”平台上得到充分施展。

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科技创新生态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创新生态系统;德国;巴登-符腾堡州

基金项目:2015年度上海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评价及比较研究――上海、北京和深圳”(15692102500);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科研项目(2015-68);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项目(A1-5300-16-0502064)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8月15日

随着世界全球化发展的加速,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已经成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受到世界各国和地区的高度重视。在“构建创新型国家”的伟大战略背景下,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发展得到了宏观层面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已经走在全国的前列,但面临着如何深化建设、率先建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挑战,我国仍旧需要不停地努力和发展,从而在越发激烈化的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在此方面国外成功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将会提供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本次研究对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特点进行研究,提出我国深化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几点举措建议。

一、创新生态系统的含义

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是美国竞争力委员会于2004年提出来的。许多研究组织、学者从不同角度围绕创新生态系统展开讨论,试图为其加以明确的界定,但至今没能得出一个被广泛认可的定义。目前,对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大多处于微观层面,以国外学者Ron Adner,国内学者张利飞、张运生等为代表。纵观已有文献可见,创新生态系统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创新生态系统隶属创新系统的研究范畴,虽基本含义相近,但对主体认知不同。Ron Adner(2006)融合了仿生学的理念,第一次明确提出创新生态系统是“一种协同整合机制,将系统中各个企业的创新成果整合成一套协调一致、面向客户的解决方案”,系统主体是企业。国内学者张运生(2008)、张利飞(2009)在Ron Adner(2006)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研究,认为“创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高科技企业,范围扩大至全球,认为其是高科技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具有自然生态系统某些特性的基于专利许可、技术标准合作、协作研发的标准化战略的模块构件间协同配套、共同进化的面向客户需求的技术创新体系。而杜德斌(2012)提出创新生态系统的主体不仅是企业,一切相互作用的创新机构都可视为该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创新主体、中介服务机构、创新环境是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无论是被划分为核心层和影响层两个层面的创新生态系统(Judy Estrin,2008;Bloom & Dees,2008),还是核心层、中间层和层三个层面的创新生态系统(Smith,2011;杨荣,2014),创新主体、中介服务机构、创新环境是创新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要素。这些要素相互依赖、相互交流,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结构。但从各类行为主体重要性来看,大多数专家认为核心企业处于中心地位,但仍有学者认为中介服务机构是创新生态系统中重要行为主体(刘缉慈,2012)。

三是共生演化是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特征。创新系统理论强调的“主体之间相互依赖”和生态学强调的“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使得创新生态系统的要素之间共同演化。目前,学者更加关注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机制研究(Wessner,2012;李恒毅,宋娟,2014;赵放、曾国屏,2014;单蒙蒙、邵鲁宁、尤建新,2014)。

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笔者提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创新主体与其所处的创新环境,通过物质循环、能量交换和信息流动等方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开放的动态平衡系统。

二、德国创新生态系统建设

美国的经济繁荣和在全球经济中的领导地位得益于一个精心打造的创新生态系统,这一生态系统的本质是追求卓越,主要是由科技人才、富有成效的研发中心、风险资本产业、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基础研究项目等构成。

(一)国家层面。德国为了应对越发激烈的全球竞争,巩固其在制造业的领先地位,从2013年开始实施“工业4.0”计划。这是德国《高科技战略2020》确定的十大国家未来项目之一。以此来振兴德国制造,成为世界领先的制造供应商。德国创新生态系统也为这一目标提供了环境与保障。围绕着企业这个创新主体和创新生态中的主角,生态系统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组建技术创新联盟,形成长期伙伴关系。德国联邦政府将扶持组建创新联盟视作“高科技战略”下新型政策工具,由联邦教研部主持。政府在资金投入上要形成杠杆效应,设定杠杆效应目标为,1欧元联邦政府资金投入,带动5欧元产业界资金投入。联邦教研部和科技界、产业界共同工作,2007年启动组建6个创新联盟,2008年再组建3个。联邦政府总计向这9个创新联盟投入资金6亿欧元,产业界配套投入资金则超过30亿欧元。除战略联盟之外,联邦政府还促使政府、产业和科技界形成大量多种其他形式战略伙伴关系,这些伙伴关系广泛分布在高能效建筑、适用型汽车、地方公共交通等技术领域。

以“科研校园:公私创新伙伴联盟”为例,2011年8月德国联邦政府在高科技战略框架下发起该计划并设立行动基金。该计划致力于促进企业、大学和其他科研机构之间形成中长期伙伴关系,促使他们深化合作,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利用。一个入选“科研校园”平均预定资助时期为10年,总计获得约2,000万欧元资助。入选的“科研校园”必须已存在至少5年时间,并且必须具备以下3个条件:在同一地点实现公私部门科研能力联合;科研主题突出且中长期前景较好;公私部门以合约形式建立起伙伴关系。

2、推动产业集群计划,构建区域创新网络。德国联邦政府于1995年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集群策动――推行BioRegio(生物区)计划,全面地促进了德国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这之后的10多年间,连续的集群策动在德国陆续进行,取得了有效成果。

以“尖端集群竞争行动(The Leading Edge Cluster Competition)”为例。该行动由联邦教研部于2007年作为高科技战略组成部分发起,旨在为区域经济界和科学界组建的最强大的研发与创新集群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专项经费资助。集群是科技型产业在地域上汇聚,是科技向产业转化的体现,尖端集群竞争行动则致力于通过尖端集群的遴选和资助,在集群建设上形成示范和促进效应。该行动拟定3轮工作计划,每轮工作计划控制在5年以内。在每轮计划期,从全德范围申报者中遴选5个优胜集群作为扶持对象,每期支持资金总计2亿欧元,每一集群受资助额4,000万欧元。政府资助额总计6亿欧元,加上参与企业提供的6亿欧元经费,致使德国对相关创新地区投入的专项经费达到了12亿欧元。同时,要求集群关联产业界和私人投资者配套投入相关资金。目前,总共15个集群在3轮竞争中胜出,成为所谓德国“尖端集群”。德国希望通过尖端集群,联合地区内科技、创新领域的一流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组织,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新产品,赢得并培养专业人才,利用区域创新持久地为德国创造价值。

3、搭建技术交易平台,盘活创新资源。德国有很多技术转移中心或平台,一部分是私人机构,企业化运作;另一部分为各大学下属技术转移中心或技术咨询中心。政府也通过各种行动参与甚至主导技术交易平台建设,例如联邦政府主导建设的SIGNO平台:

(1)发起和组织。德联邦教研部先后推出有关科研技术交易和转移的“INSTI计划”(1995)、“VWO计划”(2001)和“INSTI发明者俱乐部”(2003)。2008年4月联邦经济技术部将三者整合成技术交易平台“SINGO”。每年拨款1,500万元用于项目管理和资助。该平台结构松散,为非营利性机构。平台主要作用是在技术创新者、企业投资者、政府机构之间构建网络,沟通信息。

(2)信息网络。SIGNO优势之一是将网络化信息汇聚起来。信息来源渠道包括:SIGNO伙伴网络。SIGNO在德国各州都有一个“伙伴机构”,一般为各州经济促进机构,能为SIGNO开展信息咨询、提供、交换、交易项目受理、评估、专利保护咨询等服务。

(3)会员与市场。SIGNO会员包括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私人发明者、资本拥有者;他们可利用SIGNO平台进行技术交易、信息交流和咨询等活动。SIGNO将创新提供者、资本拥有者和企业三者组织起来,形成创新市场。在市场网站上,会员可按分类意图――“创新寻找资本”、“创新寻找企业”、“企业寻找创新”――进行合作者搜索和联络。

(4)业务范围。SIGNO首要功能是技术交易,SIGNO无偿为技术供需者提供中介服务。SIGNO要将企业和技术供需信息纳入技术数据网络,形成网上交易市场。除此之外,SIGNO还提供以下服务:咨询、专利信息检索、为企业发展提供前瞻性研究、学术报告会和展会、融资联络、科研资助等。

4、直接对话创新主体,提高政府服务效率。联邦政府以对话的方式把与电动汽车有关的企业、协会、科学界和社会团体召集在一起,共同探讨电动汽车的未来。通过对话,有关各方很容易对未来电动汽车的发展达成共识。2010年,德国总理默克尔设立“国家电动汽车平台”,目的是扭转德国在电动汽车国际竞争中相对落后的局面。该平台的成员包括大型汽车公司、化工公司和能源集团的经理、行业协会代表、学者及政界代表,主要任务是向政府提出政策建议。

2012年11月,科研界、企业和卫生领域的150多名专家共同提交了针对国家战略进程的“医疗技术创新”最终建议报告,报告指出了德国未来在医疗技术方面面临的重要挑战,并在三个主要方面提出了行动建议:第一,提高德国医疗技术行业的竞争力,加强其在国际竞争中的主导地位;第二,扩大卫生系统的生产能力;第三,加强德国医疗技术研究的创新力。

2013年3月20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联邦经济技术部部长R.sler、联邦教研部部长Wanka、总理府办公室主任Pofalla与经济界和科学界代表在总理府举行了第5次创新对话会议。此次会议的重点为基于数字化的商业模式创新与服务创新,以及如何为新商业模式和新型创新提供最好的环境。教育和技术设施建设被认为是首要工作。此外,还强调了需要有针对性地资助科研项目,以及推进对敏感话题“大数据”的深入对话。

5、巩固东部地区建设,形成创新吸引。2009年,为有针对性地提升德国东部研究基地的实力,联邦教研部专门推出了“新联邦州尖端研究与创新”资助计划,以强化东部大学和研究机构已经形成的特色,将东部建设或扩建为具有国际吸引力的研究地区。过去10年里,政府总计为“企业区”创新计划和“新联邦州尖端研究和创新”计划相关的合作项目提供了超过10亿欧元的资助经费。

2012年8月,政府推出“2020年创新伙伴关系”计划,以及坚持在东部实行以区域发展为导向的创新政策。在2013~2019年间将投入5亿欧元,通过支持东西部研发创新合作,推动德国东部地区科研能力特别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和技术与产品转型升级,创造更多面向未来的就业岗位。“2020计划”将把整个东部地区分散的科学、技术和企业能力聚集在一起。新的联合形式将打破组织、学科与行业的界限,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跨区域和有国际显示度的创新结构。

(二)地方层面:以巴登-符腾堡州为例。连续五年,德国巴登-符腾堡州(以下简称巴符州)在欧盟区域创新指数排行榜上位列第一。其产业成功的秘密就在内卡河谷。内卡河是莱茵河支流,流域面积1.4万平方公里,包括了德国巴登-符腾堡州中部的大部分区域。这里集聚了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不仅有戴姆勒奔驰、保时捷、博世等知名企业总部,“隐形冠军”企业(在细节市场上占有大量份额,但社会知名度较低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也不断涌现。

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有两座“桥”,将科研与产业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是巴符州创新联盟;二是史太白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其主要合作对象都是中小企业。

1、巴符州创新联盟:连接基础型研究与应用型研究的桥梁。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科研资源丰富,有9所研究型大学、23所应用型大学、13家马普协会研究院、17家弗劳恩霍夫协会研究所,以及由12家州立研究所组成的“巴符州创新联盟”。(图1)

马普协会研究院金和弗劳恩霍夫协会的研究所是部级科研机构,分别从事基础研究和战略性应用科技研发,中小企业一般难有机会与其合作,导致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成果无法直接转化为企业产品。为了解决科研与产业脱节的难题,巴登-符腾堡州政府建立了一批覆盖生物医药、汽车制造、信息通讯、能源和环境等领域的应用导向研究所――“巴符州创新联盟”。该联盟具有三大功能:一是应用型科研,所有研究都按照产品入市必须符合的标准、法规和药典进行;二是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包括低价或免费提供仪器设备;三是利用研究成果孵化衍生企业。位于德国最大的生物技术产业园区――图宾根―罗伊特林根技术园区的州立自然与医学科学研究所(NMI)是最早建立的一家巴符州创新联盟。该研究所孵化出18家高新技术衍生企业。这些企业规模虽不大,但平均年产值达上千万欧元,大多数是掌握独有技术的“隐形冠军”。NMI设有多个实验室和技术转移公司,实验室主任大多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兼职教授,许多科研人员也出自应用技术型大学。作为非营利机构,研究所每年经费中的10%来自州政府,40%来自德国联邦科技部的竞争性项目资金,50%来自企业客户。

2、史太白国际技术转移机构:通过服务和教育来“架桥”。面对科研与产业的脱节,史太白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就是通过服务和教育来“架桥”。1868年建立了第一代史太白基金会,发展针对年轻人的创新教育和职业教育。1983年,巴符州政府全额投资重建了史太白经济促进基金会,旨在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转移到产业中。2013年年报显示,史太白有978家转移、咨询和研究中心,有1,708名全职工作人员和3,544名签约专家,专家来自科研机构和企业,其中教授730人;机构的合作伙伴遍及50个国家,每年完成10,000多个技术转移项目,技术转移服务收入1.45亿欧元。史太白基金会还拥有史太白大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擅长技术研发与企业管理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在史太白,全职人员多为从事知识和技术转移的项目经理,很多人毕业于史太白大学,既懂技术,也懂企业管理。项目经理与有志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教授合作,寻找适合将某项技术产业化的企业,或根据企业需求寻找能解决问题的教授;找到后三方一起讨论、再创新,并开展新技术的小试和中试。试验中,如果因不可预知的技术风险造成设备损坏等损失,由史太白基金会出资补偿,巴符州政府为基金会提供财政担保。

三、对我国的启示

(一)通过服务和教育,连接科研与产业。在我国创新链条往往存在“埂塞”现象,中间环节非常薄弱,科研机构热衷于“申请课题、开展研究、通过评审、再申请课题”的循环,而产业部门则陷入“引进技术、生产产品、技术落后、再引进技术”的循环。如何打破循环,为科研与产业搭建一座桥,一直是国内外创新型国家/地区的发展难题。以德国巴符州为例,当地政府另辟蹊径,建立史太白国际技术转移机构,通过服务和教育来连接科研与产业。新的教育与服务评价机制,使得当地研究人员不再追求发论文、当教授,而是更多地专注于既有战略前瞻又与企业需求对接的技术,把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上海要建成具有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应建立从事技术转移服务人才的教育和评价体系,加强这一领域的公共财政投入,并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此类人才既可成为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项目经理,也可成为企业创新骨干或投身创业的科技企业家。

(二)建立应用型研究所,扶持发展中小企业。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中小企业的财力、人力都无法与大企业相提并论,但却是整个系统中最具活力的因子。在德、美两国的创新生态系统发展中,都建立起了以扶持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孵化机构。2014年巴符州创新联盟下的研究所致力于原创技术成果的转化,及其衍生企业的创新生长,使得一批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实力处于高位。这些企业规模虽不大,但平均年产值达上千万欧元,大多数是掌握独有技术的“隐形冠军”。下阶段,上海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程中,可围绕重点领域,推动建立一批应用型研究所,使之成为重大原创技术及其衍生企业的策源地。具体研发平台的功能定位、运营模式可参考巴符州创新联盟下的应用型研究所。

(三)发展技术交易平台,推动创新资源的利用。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需要关注、扶持创新主体,需要改善、维系良好的创新环境,还需要保护和推动创新资源的利用。只有当有用的创新资源被有能力的创新主体所运用,才能够创造出更高的价值。以德国的SIGNO平台为例,这是一个由联邦政府主导建设的技术交易平台,其在德国各州有“伙伴机构”进行相关工作的辅助帮助,而且这些都是非盈利性质的。它能在技术创新者、企业投资者、政府机构之间构建网络、沟通信息,让“创新寻找资本”、“创新寻找企业”、“企业寻找创新”。虽然我国在北京、上海等地也已经出现一些类似的交易平台,但真正被高效利用的还不多,需要不断完善,在此过程中可以以德国为借鉴,使技术交易平台更国际化、更市场化、更信息化。

(四)寻求多方合作,建立战略长期伙伴关系。想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成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些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国家政府层面的努力或者某些产业、企业自身的愿望,而是各个相关方面共同的努力和良好的合作,齐头并进共推创新。以“科研校园:公私创新伙伴联盟”为例,2011年8月德国联邦政府在高科技战略框架下发起该计划并设立行动基金,致力于促进企业、大学和其他科研机构之间形成中长期伙伴关系,促使他们深化合作,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利用。北京和上海作为优秀科研院校的聚集地也可以参考这个方法,寻找科技创新的长期伙伴。当然,此类战略性的长期伙伴关系的范围是很广泛的,例如分布在高能效建筑、适用型汽车、地方公共交通等技术领域。

主要参考文献:

[1]Adner R..Match Your Innovation Strategy to Your Innovation Ecosystem[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6.84.

[2]张运生.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风险识别与控制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29.3.

[3]张利飞.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耦合理论综评[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21.3.

[4]杜德斌.破解创新密码[N].文汇报,2012.11.21.

[5]Bloom,P.,Dees,G..Cultivate your ecosystem[J].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2008.

[6]Estrin,J..Closing the Innovation Gap[M].New York:McGraw-Hill,2008.

[7]Smith,Kenneth R..Building an innovation ecosystem:Process,culture and competencies[J].Industry and Higher Education,2006.20.4.

[8]杨荣.床新生态系统的界定、特征及其构建[J].科学与管理,2014.9.

科技创新生态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态科技 中小企业 创新

1 我国生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微企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微企业已超过1023万家,占全部工商注册登记企业总数的99.8%,其中30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占95.8%。这些企业创造了近70%的进出口,贡献了我国60%的GDP,50%的税收和80%的城镇就业。中小企业同样是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重要力量,66%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2%新产品开发都来自中小微企业。因此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中小微企业已经成为繁荣经济、扩大就业、调整结构、推动创新和形成新的产业的重要力量,并且其数量将保持7%-8%的年增长率。

2 生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概念

目前生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界定理论界没有明确的规定,本文将创新界定,即指从事生态行业科技活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生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以此依据区分生态科技型中小企业。参考表1,凡从事以下生态科技活动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就纳入生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

3 我国生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的动因

推动企业创新(以技术创新为例)的动因是技术推动、市场(或需求)拉动,以及两者的综合作用等。一般来说,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动力因素包括:技术、国内外市场、政府动力因素;内部动力因素包括: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企业家创新精神。

3.1 国家干预推动:中国政府的政策推动 ①构建创新环境的一般性政策和针对中小微企业的特定政策。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在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出台的大量法规政策都是鼓励发展经济,鼓励各类经济实体参与社会主义建设,促进一个公平竞争、公开透明的市场经济环境。如2003年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2005年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2012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4号等法律法规对各类中小企业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②指导性政策和操作性政策。我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及其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政策措施大致以两类形式出现,一是宏观制导性的法律、法规、决定和意见,如1995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这一类政策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指出方向,框定范围,开拓道路。二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例如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推出了一批促进产业发展的科技计划《星火计划》、《新产品试产计划》等,以及中小企业融资、税收优惠、产权界定、人才引进等多方面的具体可操作的政策。③全方位覆盖的政策。国家出台的政策是全方位覆盖的。从财政方面,如1991年国务院《关于批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有关政策的通知》,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造条件;1996年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财务税收问题的通知》,对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费用给予税收优惠规定;1998年原国家经贸委《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在18个省市区开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工作,组建信用担保机构,帮助中小企业融资;1999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作为支持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引导资金;同年并设立科技兴贸行动计划项目资金,进一步支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国际化;2002年科技部《关于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的意见》,为小企业技术创新构建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④与工业化发展进程相适应的政策。企业的技术发展一般是循着使用技术―改进技术―创造技术这样一条路线前进的,从我国改革开放后实施的鼓励企业技术能力建设的政策轨迹看,也是这样一条路线。如在使用技术阶段,如1985年出台《专利法》,引入专利制度,对技术成果进行保护;1987年实施《技术合同法》,规范技术市场的运做;1990年推出《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推进科技成果扩散。在改进技术阶段,如:1991年创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研究中心,创建生产力促进中心,1992年推出“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计划等。在创造技术阶段,如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等部门《关于生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暂行规定的通知》,扶持中小企业的创业和技术创新活动;2002年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关于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的意见》通知,促进良好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环境的形成。

3.2 创新者或企业家能动性带动 从创新基本要义(创新者创造出的东西必须是市场需求的)来看,企业家创新者的带动作用表现成一种引力。创新者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一种结构要素;创新者牵引着三种企业技术创新的连接要素:捕捉、构建与转化;创新者自身所具有的能动性因素,更重要的是一种企业家精神。

4 我国生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机制与体系建设

4.1 创造我国生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机制 参考国内外经验,生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创新可考虑选择如下三种机制[6]:即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和中间过渡型。这三种机制中,企业主导型是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合作创新形态,对目前的生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不太适合,建议国内根据不同技术创新项目分别采取政府主导型和中间过渡型两种机制,至于究竟选择哪一种,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4.2 我国生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体系建设的建议

4.2.1 针对中国生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①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比例失调。②技术自主能力建设不突出;③采用传统的组织形式难以适应当下环境,成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障碍;④缺乏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

4.2.2 中国企业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①建立有效的企业创新机制。建立和完善创新动力机制;建立和完善创新运行机制;有效手段,具体包括优化风险决策机制、推广风险预警管理系统、强化研究项目的计划和过程控制管理、加强技术转移过程管理等。②建立健全企业创新的组织。创新组织可以分为内部组织和外部组织。外部组织有企业战略联盟、虚拟企业、产学研合作等,可认为是企业创新过程中寻求外部资源的方式,是企业内部创新组织的补充和外延。③要特别注重模仿型创新。对于欠发达国家的企业而言,技术创新主要来自于技术转移与模仿,可以较少的研发投入获得显著的技术进展。④建立企业创新的政策支撑体系。首先,建立和完善促使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其次,注重中小企业技术支撑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政府应对企业及时进行技术指导,并建立专业机构提供此项服务。最后,帮助中小为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如一方面实施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从科研院所和高校选派了大量科技人员带着技术、产品和知识走入中小微企业,帮助企业提升竞争能力,进行技术改造、进行产品创新;另一方面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建立起大中小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面向中小微企业的创新服务平台,建立一批国家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研究中心,实现科技资源共享。面向生态、新兴和重点产业建立创新联盟,鼓励中小微企业沿产业链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美]莱斯特・R・布朗,林自新,戢守志等译.生态经济.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

[2]刘思华主编.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创新,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