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学基本原理

化学基本原理

化学基本原理

化学基本原理范文第1篇

1.1物料衡算物料衡算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工或制药生产过程中,尽管物质的状态随着过程的进行不断变化,但对某个指定系统或设备而言,如果是间歇的生产过程,输入系统的物料总和等于输出系统的物料总和以及积累在过程中的物料总和。对于连续式的生产过程,输入系统的物料量等于输出系统的物料量。

1.2能量衡算物质世界存在各种形式的能量,如热能、机械能、化学能、电能、光能等。这些能量之间是可以发生转换的,即可以从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但能量的总和保持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能量衡算的依据就是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工生产和制药过程中,常见的是热能形式的交换,所以能量衡算就只是热量衡算。在进行热量衡算时,以0℃为基准,除了考虑随物料进出系统的热量外,还应考虑系统与周围环境交换的热量,如:系统向环境损失的热量或外界向系统输入的热量。故在进行热量衡算时必须把这两部分热量计算在内。

1.3过程的平衡与速率化工和制药生产过程中的任何过程,都是由不平衡到平衡的变化过程(或者相反)。而平衡过程是过程进行的方向以及所能达到的极限。一个过程能否进行以及能进行到什么程度,其条件与规律只有通过对平衡关系研究来确定。例如,利用一定温度的热流体与冷流体通过间壁式换热器进行热交换,热流体温度不断降低而冷流体温度逐渐升高直至两者温度不再改变。从整体上看,传热过程已经停止。但如果我们分别从吸热和放热的角度看,过程并没有停止,只是因为两流体放出热量的速率与吸收热量的速率相等,即处于动态的平衡过程。传质过程也有类似的的情况。通常把某种过程进行时单位时间内的变化量称为过程速率。

用以表示过程进行的快慢程度。过程的速率大小跟过程推动力呈正比,而与过程阻力成反比,提高过程速率的途径在于加大过程的推动力和减小过程的阻力。例如,过滤过程中,增加压力差增大推动力,从而提高过程速率。又如,流体的温度差,浓度差,化学式差等凡是自发过程中有利于趋向平衡因素的都可以称为过程推动力。在实际生产中,过程速率越大,设备生产能力就越大,或者在同样生产能力下,设备尺寸的尺寸就越小。

2三种传递过程

物系内物理量自发的从高强度区向低强度区转移的过程是自然界和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于物系的每一个具有强度性质的物理量如,速度、温度、浓度等都存在着相对平衡的过程。当物系偏离平衡状态时,就会发生某种物理量的转移过程,使物系趋向于平衡状态。如物系内浓度不均匀,物质就会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传递。在化工和制药生产过程,主要涉及的物料是流体和固体,所传递的物理量是动量、质量和能量。因此,涉及到的有:动量传递如流体的输送与压缩、沉降、过滤、液体搅拌等;热量传递如传热、蒸发、结晶等;质量传递如吸收、蒸馏、萃取、干燥等三种传递过程。对这三种传递过程的原理及计算方法的研究是单元操作研究的基础。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能三种传递过程同时存在,也可能只存在其中一种或两种。在研究传递过程时,通常按三种不同的尺度进行,即分子尺度、微团尺度和设备尺度。

2.1分子尺度上的研究考察分子运动所引起的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以分子运动论的观点,借助统计方法,确立传递规律,如粘性流体流动的牛顿粘性定律、热传导中的傅里叶定律和分子扩散中的菲克定律。与分子运动有关的物质的宏观传递特性表示为粘度、热导率和分子扩散系数等。2.2微团尺度上的研究考察流体微团运动所造成的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常忽略流体分子内部的间隙。而将流体视为连续介质,从而使用连续函数的数学工具,从守恒原理出发,以微分方程的形式建立描述传递规律的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和对流扩散方程。当流体作湍流运动时,与流体微团运动有关的传递特性表示为涡流粘度、涡流热扩散系数和涡流扩散系数,但这些传递特性与流动状况、设备结构等有关,不是流体的物性。

2.3设备尺度上的研究考察流体在设备中的整体流动所导致的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以能量守恒和质量守恒原理为基础,就一定范围进行总体衡算,建立有关的代数方程。如液体搅拌过程中,搅拌桨所造成的大尺度环流。设备尺度上的传递特性表示为传热分系数和传质分系数,以及有效(或当量)热导率和有效扩散系数等。这些传递特性与流动条件直接有关,同样也不是物系的物性。

3间歇操作与连续操作

化工及制药生产过程,可以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所谓间歇式生产过程,是指在每次操作初始,投下一批物料,经过各种操作处理后,最后取出全部的产品,再重新投入下一批物料。小规模的生产多为间歇式生产过程。间歇式操作的的设备在不同时间,同一位置进行不同的操作步骤,因为设备的同一位置上的物料其压强、温度、流速随时间而变。

化学基本原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生活化;境遇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2-0109-03

2014年12月29日,在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1]这是我党在新时期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提出的新要求。随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15年初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意见》第三部分“要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强调“要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切实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是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出的明确要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这个重要的关节点上,探索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改革,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入耳、入脑、入心是用实际行动来落实“切实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指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及现实意义。

一、原理课的重要性与实效性之间的落差呼吁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原理课课程建设面临新的境遇

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 “两个巩固”在明确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定位的同时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原理课的性质和定位做出了明确的阐释。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2]“三个事关”进一步凸显了意识形态工作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原理课主要是面向当代大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是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核心课程,从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言,原理课的教学实效性对于做好“两个巩固”和“三个事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二)原理课课程建设遭遇的现实困境

在实际教学中,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与重要性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由于授课教师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用老思路、老观点来应对和解释当今世界和中国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状况,这就必然会导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世界和中国的新变化相脱节、与90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相脱节的现象。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日益强烈,当今大学生的道德意识、价值取向等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原理课的政治性、理论性太强,与现实生活联系不紧密,对其并不感兴趣,甚至有的学生对其产生厌恶情绪。究其根源,原理课的教学实效性差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教学与时展呈现的新情况和大学生生活、思想、学习和成才的实际疏远了。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今时代仍然具有不可或缺的现实价值,仍符合今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基于这样的机遇和挑战,原理课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生活于世界之中的每一个主体,都在各自的生活世界中追寻着各自的意义和价值,体现和发挥着各自的主体性。原理课教学只有立足于生活世界,才能实现教育人、培养人的价值与功能。

二、原理课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然地就是生活的、实践的理性,只有将教学面向生活,将其在生活中理解和践行才能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实现应有的教学效果。原理课教学的生活化就是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关注现实、关心生活,培养学生用所学理论认识和解释生活世界,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教学理念讲,生活化教学方式由以往的单向主体性教育转变为交互主体或主体际性的对话式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尊重了学习主体的生活经验与自主精神,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原理课教学的生活化是对我国当前意识形态建设新境遇的深刻把握和对原理课教学的现状与教学效果进行深入反思的结果,更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

(一)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根据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提出了快乐教育的理念,他指出教育应该关注儿童的情感与兴趣,教育是儿童适应当下社会和未来生活的训练场。同样,高等教育也应该针对学生的专业特征和情感需求设计教学,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和职业的需求。针对19世纪末美国工业化进程中引发的政治腐败、贫富分化加剧、极端个人主义等精神文化衰落现象,杜威将教育看作是实现理想的民主社会的重要工具,并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著名论断。杜威认为教育是一个有计划的生活过程,良好的教育能够使人不断地从生活中学习,从生活经验中获取知识。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针对当时中国教育过于注重书本,与生活缺少联系的现实情况,提出了著名的“生活即教育”的生活教育理论,陶先生认为 “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就是生活”。[3]由此可见,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既是教育者和学习者,同时也是生活者,教育本身就是这样一种生活的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生活理论是原理课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哲学在本体论维度上把哲学研究的重心从“先验世界”拉回到了“现实世界”。马克思在其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十一条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初衷就是想将哲学从传统的思辨哲学遗忘生活、摒弃生活的泥潭中拉出来,把西方传统的“本体思维方式”转变为“实践思维方式”,凸显了哲学与现实生活的辩证关系。他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5]马克思这里所说的实践就是感性的人所生活在其中的现实的生活实践。以往的理论哲学往往是通过抽象的概念遮蔽了人的真实的生活状态,而马克思认为“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现实生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表明只有关注人的现实生活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充分发挥其对现实社会的指导作用。说过:“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要把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变成实际生活里的马克思主义。”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做出“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和书本里解放出来,成为人民群众手中的锐利的斗争武器”的重要指示,并结合革命时期进行深入思考,写出了著名的《矛盾论》和《实践论》,科学地指引中国革命取得了最终胜利。

(三)人的全面发展是原理课教学生活化的旨归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生活理论的价值旨归。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对未来社会是这样描述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他也曾在《资本论》中阐明过:“未来社会将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植根于历史发展必然趋势基础上的科学的结论。教学的生活化关注的是如何通过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何促使人步入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状态。真正好的教育一定是对人的自由、个性与心灵的关注,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完善和促进。原理课教学生活化就是要从整体上关怀学生的成长、叩问心灵,追求学生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三、原理课教学生活化的实现路径

原理课教学面向生活世界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的教学与现实生活世界实现有机融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生动活泼的语言讲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深奥道理,立足原理,解释生活,使原理课的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对大学生产生强烈的感召力,使大学生对社会规范及理论产生信任感和归属感。

(一)立足理论,以理服人

原理课教学面向生活世界并不是脱离原理,而是要在透彻把握原理的基础上,深入浅出、简单明了地用原理解释现实生活世界,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说明理论的彻底性,使学生从心底里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喜爱及认真对待原理课。立足理论,以理服人,首先,教师必须熟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透彻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脉络,才能游刃有余地驾驭理论。其次,原理课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理论修养,除了精通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还应该对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领域广泛涉猎,融会贯通,才能把原理讲透,充分展现理论魅力,以理服人。另外,教师应该注重以科研处教学,加大理论研究力度、开阔视野,促进研究成果向教学转化,推进教学的实效性。

(二)立足生活,以情动人

“思想政治教育是发生在主体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活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作为交互影响的双方,都是不可或缺的,他们之间是一种平等共生的关系,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不存在霸权、支配和中心地位。”[7]在原理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变主客二元对立为主体间平等交流。2014 年9 月9 日,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讲道: “老师还要具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的品质。离开了尊重、理解、宽容,同样谈不上教育。”这是对全国广大教师的殷切希望,也是对原理课教师的殷切期望。现实的生活世界是由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交往构成的,走入生活世界就要体现出对人的生命个体的关注。在原理课教学中,应关注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当前大学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日益增多,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尊重学生的人格,成为他们的朋友,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困惑,化解他们的矛盾;引导学生关注个人心理健康,正确对待挫折、压力,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积极参与社团活动、文体活动,找到学习的乐趣,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关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社会,拨开与扫清大学生前进道路上的思想迷雾与障碍,使他们树立起更加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与信念。

(三)立足生活,生成原理

立足于生活世界的大量感性材料,引导学生主动归纳推导出原理是一种探究式学习方式,是一种基于问题、案例的学习方式。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透过感性现象,主动思考,把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行思维的加工整理,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推导出基本原理。这种生成原理的教学方式既体现了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本性,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活世界根源。通过倒推原理,使学生自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思考的工具,培养了学生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四)立足生活,实践育人

实践教学是原理课教学生活化的直接展现方式,实践教学是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提高主体能力、培育主体素质为目标的一种实践化的教学活动,是提高原理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环节。在原理课面向生活世界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笔者主要选取了学生自讲互评和文本阅读小组两种实践教学模式进行试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学生自讲互评

通过变主客二元对立为主体间互动的学生自讲互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操作办法:1.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选取适合学生进行自讲互评的章节;2.将学生分成一个个小组,每组选出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同学的帮助和教师的指导下制作PPT、撰写v稿;3.全体学生对讲课学生的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评价;4.教师对讲课学生的教学情况进行点评,并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 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生,在讲课过程中发现自己理论的匮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

2.经典阅读小组

经典文本是经过实践长期反复验证过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源地,是“历经最糟糕的野蛮攻击而得以劫后余生的作品”(库切语)。经典文本的权威是在实践中赋予的,不仅拥有理论的权威性,更具有历史和实践的合理性。而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通过讲述经典文本解释基本原理的方式学生认可度较高,但是学生中只有极少数人阅读过经典文本,于是笔者萌生了指导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想法。但是由于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几乎都是大班教学,所以笔者通过指导学生自愿结成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阅读小组,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本。具体操作办法:1.学生自愿结成小组并推选组长,教师指定文本阅读范围,每组选取相同文本进行阅读;2.小组成员每人完成不少于两千字的读书笔记,由每组组长组织召开读书沙龙,交流读书心得,教师参加并一一点评。经典阅读小组在深化课内理论教学内容的同时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参 考 文 献 ]

[1] .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 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工作[N].人民日报,2014-12-30.

[2]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3] 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180.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2.

[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化学基本原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党的十报告继续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高等院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是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领域,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青年人的主体,他们的思想状况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无数前辈和先烈用生命与鲜血换来的中国是否在未来能够依然高举社会主义的旗帜,取决于中华民族能否拥有一批有着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的知识青年。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直是学术界和政府重视的领域,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意义重大。

高校要贯彻落实党的相关文件精神,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从教育者、青年学生、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及教育环境等多层面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展,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是大学生了解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渠道。如何通过“原理”课的教学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在青年学生中的大众化,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在这方面做一初步的探讨。

一、走进伟人,用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格魅力打动学生

对于上世纪80年代的高校学生而言,马克思、恩格斯两位伟人的留着大胡子的画像一直陪伴着他们的学生时代。相比较来说,今天的90后大学生距离马克思恩格斯两位革命导师似乎已经十分遥远。因此,“原理”课教师在开始本课程理论的讲授之前(比如在《绪论》这一章的教学中),可以花费一些精力较为详细地介绍两位伟人的生平,通过这些介绍,展现给学生两位鲜活的、有血有肉的革命导师形象,一方面从情感上拉近学生和该课程的距离,另一方面以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格魅力打动学生,让学生感觉到不仅要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高尚品格和情操同样值得学习。

其一,马克思17岁时的抱负

中学时代的马克思不仅成绩优异、兴趣广泛,而且抱负远大。在他所写的毕业作文《青年选择职业的考虑》中,17岁的马克思这样写道:“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所做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1]这位17岁的青年认为,为人类服务并切实做到这一点是自己的本分和福气。其后,马克思用自己的一生,用自己全部的才华和生命践行了自己年少时的诺言。

其二,马克思和燕妮的美丽爱情

马克思与燕妮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尽管马克思出身市民阶层,并无显赫的家世,但他的远大抱负和满腹才华深深打动了贵族小姐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燕妮出身贵族,美丽非凡,气质优雅,被称为特里尔市最美丽的姑娘。但她拒绝了众多出身名门的富家子弟而选择与马克思牵手一生,是因为他们共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马克思一生多次遭反动政府流放,物质的困顿是生活常态,但燕妮一生追随,不离不弃,无怨无悔。[2]

其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友谊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是人世间友谊的典范。从1842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会晤起,就开始了两位伟人长达40年的并肩作战、患难与共。《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精力和心血写成的鸿篇巨制,恩格斯对这部著作的创作和出版,同样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智慧。恩格斯和马克思的崇高友谊,为人类树立了光辉的典范。这两位伟人的伟大友谊告诉世人:建立在共同信仰和追求基础之上的友谊,是万古长青、牢不可破的。正如列宁所赞扬的,它“超过了古人关于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二、透彻说理,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征服学生

马克思曾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就在于它是科学,它“有理”,它能够做到“以理服人”。“原理”课教师的使命就在于在教学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革命性讲深刻、讲透彻,让学生真正理解、领会马克思主义的丰富性、生动性和深刻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感、现实感和逻辑感。例如,传统上,我们依据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和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将马克思主义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要想使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一块整钢,教师就必须将教材所讲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内在逻辑关系展现给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有着极强的内在逻辑性,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即通过《资本论》证明了剩余价值的存在和经济危机的无法克服,从而说明,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不合理的社会,因此,要用共产主义社会取而代之。唯物史观证明了共产主义的必然实现,而自然辩证法又证明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

再比如政治经济学部分的讲授。笔者的教学经验表明:讲懂《资本论》最能让学生信服马克思主义,能够帮助学生在学术高度上确立共产主义信仰。而这一部分教学的成功与否,主要在于教师的理论素质,在于教师能否让学生真懂《资本论》。这就需要教师将相关理论讲透彻,将这一部分理论的内在逻辑性、理论的严密的推理过程清晰地呈现给学生。如此,学生才会真正产生这样的信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虽然共产主义的实现并非当代人所能够亲见。

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讲透彻还包括能够回答、厘清青年学生的理论困惑。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不少学生曾经提出这样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为什么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适用?创立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对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是否仍然具有理论价值?教师要想解疑除惑,就必须让学生明白:马克思、恩格斯探讨的是关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走向及关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问题,他们的理论并不局限于他们所生活的那个时代,而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和资本主义社会规律性的探讨。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虽然生活于19世纪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但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认识条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但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依然适用于当今这个时代。

三、案例教学,用活化的理论贴近学生

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正如马克思曾指出的那样:“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4]但是在理论表述中,实践活动的感性形态在修辞过程中经常在不知不觉地被抽离,从而使理论显示出深刻、抽象和枯燥的特性。因此,在“原理”课教学中,教师必须把被抽离、遮蔽的经验感性地还原出来,以事实为前提,“摆事实、讲道理”,“事实在先”,“由事及理”。用长青的“生活之树”活化灰色的“理论”,以叙事的方法讲道理。这样的讲授才会“活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会使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学生才会“真心喜爱”。而实现由单一“叙理”向“依事说理”转变的主要途径是案例教学。

在案例的选择上,首先,“原理”课案例要具有政治导向性。也就是说案例的选编要体现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在要求,坚持服务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具有思想性。同时,选用案例应以正面引导为主,反面教育为辅,多用积极的案例激励学生。

其次,案例要具有时效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只有让学生看到马克思主义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才能让他们信服。因此,教师要与时俱进,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应该根据国际国内新情况和新问题,采用最具时代感的案例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及其在当代的理论价值。同时为了让学生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接受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应该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技,包括国际间问题等多方面的现实素材中精选案例,增强理论的时代感和说服力。

再次,案例要具有地方性。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地方文化传统、社会特色和历史积淀,所以在原理课适度采用反映地方社会文化特色的典型案例会让学生感到亲切,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度,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徐州虽为苏北地方城市,但历史悠久,汉文化底蕴深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这种文化资源变成教学案例,更易于提高教学实效。

最后,案例要具有贴近性。也就是案例的选择尽可能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所谓“贴近大学生”,一方面是指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运用的案例最好是学生身边发生的、学生比较关心的事情,这样的案例既真实可信,又极富感染力。另一方面是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贴近他们的所思所想。针对大学生思想困惑、思想疑虑比较集中的问题、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等内容进行选材,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受教过程中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在今日中国的鲜活存在,并将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价值目标等内化为学生的文化自觉。

四、学高垂范,用教师的风范和情操感染学生

高校思想政治课的魅力在于思政教师的魅力。对于青年学生来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是通过教师展现的,“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要提高“原理”课的教学实效,让马克思主义走近广大高校学生,并将其内化为他们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关键在于教师。“原理”课教师应对马克思主义有真诚而坚定的信仰,努力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学识涵养、不断探索“原理”课的教学艺术,如此,方能承担起自己的职业使命。

第一,优秀的人格魅力

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原理”课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高尚的品德、远大的抱负等人格魅力,融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教养于一身,才能做到“真懂、真信、真教、真爱”,才能感染学生、打动学生,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使“原理”课真正为青年学生所需要、所渴求,并在他们的人生旅途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二,广博的文化素养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对于“原理”课教师而言,要想将课讲好讲透,首先必须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具备辩证思维的哲学素养。做到对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深刻领会、融会贯通,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内蕴。其次要拥有广博厚重的文化素养,即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知识背景和知识结构。“原理”课教师要在教学中做到深入浅出,将抽象理论形象化、复杂原理简单化、系统世界观和方法论通俗化,回答学生提出的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诸多现实问题,拓宽自己的理论和现实视野,丰富自我知识储备。

第三,精湛的教学艺术

在2011年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研讨会暨上海大学首届“思政论坛”活动中,大连海事大学教授贾凤姿指出:要以“情感式教学”感动学生、以“对话式教学”引导学生、以“延伸式教学”打动学生、以“时尚式教学”吸引学生、以“方法论教学”武装学生、以“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以“自助式教学”激励学生。[5]贾凤姿教授的思政课之所以被誉为学生心目中“最迷人的课堂”、最受学生欢迎的“招牌课”,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她高超的教学艺术。教学艺术包括教师形象的端庄优雅、语言的幽默风趣、板书的工整流畅、情感的运用艺术和人格的感染艺术,唯有如此,方能做到寓教于情、寓教于理、寓教于趣、寓教于韵。只有教师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魅力,才能激发“原理”课教学的生命力,使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走进学生的心灵。

总之,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师要以课堂为主阵地,切实承担起自己的职业使命。“原理”课教师要立足课堂,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讲深、讲透、讲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具体、讲形象、讲生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让马克思主义走向广大青年学生,走进大学生的心灵,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9-460.

[2][德]海因里希.格姆科夫,等.马克思传[M].易廷镇,侯焕良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化学基本原理范文第4篇

一、以学生知识背景为基础,让学生初步感知知识

很多化学理论在新授课上对于学生而言都是第一次见到,而根据建构主义理论,以学生的知识背景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电解原理一课的教学中,应当从电解原理的基本知识框架开始入手促进学生对电解原理一块知识的充分感知,要能够从实验入手,逐步的进行理论的分析然后学生之间进行思维的对比,探讨,逐步了解电解的初步意义,学会认识电极并掌握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极之间的微妙关系.还要能够逐步的认识到能量的转化在电解过程中是如何进行的.所以在基本知识认识的深化的时候笔者设置了电解水实验来促进学生的认知.从电解水实验让学生出现一个以往认知跟新知识之间的巨大矛盾促进学生自觉的进入另一个层面即微观层面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思考.

初中的时候绝大多数学生已经接触过电解水的装置,所以在结合电解原理的知识进行实验的实际操作的时候,高中阶段的实验应当更加的开放化.应当没有严格的格式进行限制,以学生理解知识入手:具备电解的条件即可进行反应.即有回路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以及外部的导电这三个条件满足了,即可进行实验.接着引领学生分析阴阳两极的产物以及产物的体积的比例进一步加深对电解原理的基础理论的理解.

二、有规律的进行归纳提升,防止以偏概全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对基本概念的进一步掌握和巩固,应当在感知基本理论之后有规律的进行归纳提升,防止以偏概全的问题发生.如电解原理一块内容在高中化学必修4当中显得十分的突出,这个突出主要是体现在电解原理一块知识的复杂性和难理解性上.电解原理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如原电池、氧化还原反应、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等相关内容都是容易混淆.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教者应当给学生创造机会在课堂上将这些涉及到的知识进行归纳对比.进一步促进相关知识逐步的内化.

化学基本原理范文第5篇

近些年来,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作为其二级学科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受到国内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成果显著。本文仅就这一研究成果作一概括性回顾,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的问题,做些尝试性探讨。

一、近些年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概况

这些年来,国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主要是围绕下述问题展开的。

1、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建设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国内学界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发表了许多富于启迪的观点。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上可以理解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及其理论表达)。在这些学者看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是指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说得具体一点,世界观包括自然观、历史观和价值观,方法论主要是指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他们持此说,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如,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恩格斯还特别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称为伟大的认识工具,他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是它的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的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总称。其中,基本立场、基本方法具有基础的、根本的意义,基本观点是基本立场、基本方法的展开。

也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它本身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这三个主要部分之间有个一以贯之的立场、观点、方法和逻辑,同时每个部分也都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应用发展和具体结论等若干层次,等等。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如果单讲其中哲学或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各自的基础层面的原理,显然都是不合适的。应该是指“三个组成部分”之间一以贯之的理论和逻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该是马克思主义这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中的“一以贯之”的理论,是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理论,是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理论。

有学者从理论、历史、现实结合的高度,梳理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具体理论中的基本观点、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并经实践检验证明正确的基本观点、是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框架的基本观点。

以上几种意见分别从世界观和方法论、从三个组成部分、从综合性概括等角度,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规定性,其差别在于视角的不同。应该说,这都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质的规定性,都对我们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有启发意义。笔者认为,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下定义应该考虑其理论内容、本质特征和社会功能。从这点出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是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表达。这些基本原理和范畴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概括。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是绝对与相对、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是理论与实践、科学性与阶级性的高度结合。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科学体系,也是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不论对社会实践还是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的讨论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本质属性与基本特征,是理论界讨论与研究的又一个重要问题。学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实践性和意识形态性等本质属性以及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普遍认同的,在这一点上,几乎没有争议,更多的学者主要是就如何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这些属性与特点进行阐述。近年来,学界研究和关注得最多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问题。因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具有整体性,以及对整体性问题的回答,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认识和把握,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一个独立二级学科的成立与否,也就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义与命运的问题。围绕整体性问题,学者们主要就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为什么要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以及如何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内在统一性和整体性,是“一块整钢”,在这一点上理论界基本形成共识。讨论的焦点在于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问题。

有观点认为,没有离开部分的整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中,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问题进行单独专门的研究,甚至设立专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科之外,再设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二级学科,都是没有必要的。

针对理论界存在的这种观点,特别是长期以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看成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原理的简单相加,或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或全部看成是哲学原理的观点,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大特点和优点就在于,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有机结合上去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诚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是脱离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或凌驾其上的普遍原则。在马克思主义中不存在既不属于哲学,也不属于经济学,也不属于科学社会主义而只属于作为整体马克思主义的所谓最一般的基本原理。其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但它们不但“对于揭示的对象而言具有普遍性”,而且虽然分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具有各自的学科特点。“但它们又从属于马克思主义整体,彼此从理论上相互支撑,相互渗透,不可分离,因此可以统称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有学者进一步指出,过去把马克思主义分成三个组成部分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和讲解,是非常必要的,但研究不能只有分门别类分析而没有综合,只有部分没有整体。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是由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的一块“整钢”。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有许多著作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整体来阐明的,比如,《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就是《资本论》,也不仅仅是一部政治经济学著作,而是同时贯穿着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著作。从整体上研究和讲解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现实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本义。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是指在历史上已经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研究的既有状况下,概括出三个组成部分中的“一以贯之”的理论。这些“一以贯之”的理论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根本特征,表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着的原理对客观世界的整体反映,强调了对客观世界发展、人的认识发展、人的自身发展、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性的整体研究。

有学者专门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重要意义和把握原则进行了研究。指出:“理论上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是一个基本马克思主义观的问题,一个同时包含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的理论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同时包含了它的发展性、开放性和历史性。

还有学者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学位64号文件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表述,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作出了四个方面的解读。第一,在研究对象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是对于客观物质世界某一个发展阶段、某一个部分、某一方面的反映,而是对于包罗万象、充满矛盾和历史发展的物质世界整体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第二,在逻辑范畴上,它不是马克思主义某一构成部分、领域的范畴,而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各主要组成部分中抽象出来的,同时又贯通于各主要组成部分之中,涵盖多学科的范畴。这些范畴按照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世界观的要求,依据一定的逻辑规则形成概念体系,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是严整的。第三,在根本属性上,它具有科学性与阶级性、理论与实践、绝对与相对、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基本性质。这些基本性质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各二级学科之中,并且将各二级学科内在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个整体最集中的表达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及其运用。第四,在学科结构上,它们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核心和基础,以创造性实践为中介的原本形态、展开形态、发展形态或者运用形态的统一体。这四个方面紧密联系、一以贯之,构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笔者认为,这种概括突破了以往从相互独立的几个组成部分思考问题的思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质,具有新意。

3、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该涵盖哪些内容,哪些东西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不是,而只是个别结论、个别观点?这是学界讨论探讨的另一个热点问题。这方面看法主要有下述几种观点。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个层次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包括历史观和价值观,方法论主要指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第二个层次是经典作家提出的一些重要观点、重要结论,这些观点是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任务和社会发展趋势而得出的结论;第三个层次为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个别观点。这些个别的观点和结论,是革命导师在特定的条件下,对于当时当地的历史事件作出的判断、预测。在此基础上,有学者将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世界是以辩证的方式存在的观点、人的认识是一种能动反映的观点、生产劳动的观点、群众史观、社会进步论和人类解放论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核心内容。也有学者将世界观、方法论作为基本原理的第一层次,并将其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精神实质和核心内容。第一层次的基本原理与人类社会普遍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第二层次的基本原理。包括: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之间所具有的内在联系和矛盾,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第一层次的基本原理与人类社会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第三层次的基本原理。包括:在商品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与商品经济基本矛盾的结合,表现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社会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经济制度的结合,使其遇到了一些新问题,社会主义在不断探索和解决这些新问题,社会主义的胜利同样是历史的必然,共产主义是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三个层次,反映了基本原理的发展及实际运用,体现了基本原理的生命力及其所具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有学者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概括为四个方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这四个方面的概括,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内容的整体性理解和把握。也有学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概括为14个方面:1、关于客观物质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运动发展的原理;2、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进和发展规律的原理;3、关于时代本质和发展阶段的原理;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统一的原理;5、阶级、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的原理;6、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7、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8、剩余价值学说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理论;9、社会主义历史必然性和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学说;10、科学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说;11、社会主义革命(包括改革)和建设规律的理论;12、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学说和共产党建设的理论;13、人的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的原理;14、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原理等。还有学者认为,解放全人类的价值追求、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实践观是构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三个要义,坚持这三个要义的有机统一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笔者认为,这些见解尽管在所含的具体内容上有多少的不同,但是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其所以有不同,是各自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或不同范围来概括基本 原理主要内容的。

4、关于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体系的基本原则的探索与研究

如何来科学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体系,即依据什么样的原则来建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体系?是学界近年来着力研究的又一个重要问题。对此,学者们发表了如下的意见。

有的学者认为,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体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要遵循坚持与发展辩证统一的原则。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严整的科学体系,同时又是“发展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坚持和发展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坚持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坚持的结果和继续,把两者人为地割裂开来是错误的。二是要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研究和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着眼于当前的社会实践,与当今的时代特征相结合,否则研究马克思主义就可能偏离正确方向。既要防止用马克思主义的个别原理裁判我们当前的现实,得出不正确的结论,又要防止用当前的局部事实评判马克思主义,得出马克思主义过时的结论。三是坚持整体与部分相统一的原则。探讨马克思主义,既可以从整体上研究它的科学体系,也可以分门别类地研究它的某个部分或某个原理。但是,无论怎样的研究,都应将这两个方面有机地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四是坚持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原则。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并对未来社会发展趋势作了科学预测,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是不容置疑的。在当前资本主义全球性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人们更加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预见性,更加为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所折服。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征,就是它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高度结合。

另有学者认为,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体系要遵循四个原则:一是科学性的理论基础原则。体现在“两个真实反映”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真实反映马克思、恩格斯及其后继者的思想本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真实反映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现实生活。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自身的科学性所在,也是构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应达到的科学性要求。二是综合性的学科性质原则。这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性质的基本规定。三是整体性的理论构建原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最大特点就在于从整体上阐述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最大优点就在于,通过这一门课的学习就能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有一个完整的把握。因此,“整体性”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编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四是可操作性的教育教学原则。这个原则可以简化为两个更为具体的原则:其一,可讲授性,即一位教师能独立地进行这门课程的讲授;其二,可接受性,即学生能在一个学期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在有限的前期知识基础上,有效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有学者认为,认识和建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要注意几个问题:即注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原本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传统“三大学科”特别是哲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基本经验在基本原理体系中的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意义如何在基本原理体系中得以体现、无产阶级的新鲜经验和最新理论成果如何在基本原理体系中得以反映。

此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建设问题也是近年来国内学界密切关注和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学者们主要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内涵和特征、学科范围、研究方向和学科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等重要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不作概述。

上述绝大部分的研究成果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作者对所关注的问题的思考和见解,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启迪作用。笔者认为似还存在明显不足,归纳起来,存在“四多四少”现象:即谈论“原则要求”的多,探讨“如何做”的少;从单方面切入分析的多,做全面综合研究的少;从一般概念、范畴和理论进行逻辑推演的多,具体联系现实实践,深入发掘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少;对已有概念、范畴和原理阐释的多,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新发展探索的少。

二、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的路径

探索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的路径,笔者认为应从下述方面着手。

1、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研究,是我们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的“内功”。经典文本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原初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体系”。通过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研究,我们不但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且有助于我们真正分清楚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论断中,哪些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原理,哪些是针对具体时事的,具有具体历史性的个别论断。“在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中,我们可以明显发现一个特点,凡属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都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部著作中不断重复出现的,是全部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中的核心观点。”而“个别论断则不同,它往往只出现一次。”此外,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究性解读,让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哪些是经典作家的观点,哪些是后人的解读和发挥,甚至误读和歪曲,从源头上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

在解读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时,我们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个人如果想研究科学问题,首先要学会按照作者写作的原样去阅读自己要加以利用的著作,并且首先不要读出原著中没有的东西。”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既要客观深入地领会作为整体的著作的精神实质,领会文本的本意,又要认真全面地把握文本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背景、文化传统等社会历史条件;既要“尽量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自己的语言去概括他们的思想、观点,避免将后人的发挥与前人的表述混为一谈,让前人讲他们所处的时代还没有的语言,让读者分不清那些思想或语言究竟是原著中的还是解读者新添加的”,又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做教条,照搬乱套;而且,由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性,“其概念、原理的精确化往往也有一个过程,因而对文本的论述,不应机械地仅从字面上去解读,而应该联系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和经典作家的基本思想去理解。”

2、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作为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但蕴含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而且体现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之中。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发展轨迹。拓宽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全面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理清马克思主义的源流与谱系,深化马克思主义与不同社会思潮、流派的比较研究,理解和把握一些马克思主义重要原理的不同历史表述形式,理清其发展脉络,是加强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的又一个有效途径。

恩格斯说过:“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 “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马克思的学说不是突然一下子出现,也不是一旦产生,就变成一成不变的教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一门严整的科学,有其确定的本质和稳定的逻辑结构,但这种本质与结构又是历史地形成的,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改变而增加新的内涵并采取新的表现形式。要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效探索其创新与发展,就必须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和重要原理产生、演变的历史条件和历史过程,把握其精神实质和内在的发展规律。相反,割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历史联系,离开具体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历史条件来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会窒息其蓬勃的生命力,陷入教条主义和修正主义的泥沼。

3、综合研究当代中国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为显著的内在特质之一,又是判定真假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标准一“只有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才有资格称为马克思主义者”;还是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最为重要的途径。纯粹从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出发,满足于到经典著作中寻章摘句,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文本中的某一句或某一段进行主观发挥和解释,并以此来修正、歪曲甚至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资产阶级反动学者、党内修正主义分子和教条主义者的惯用手法,也是我们一些书斋学者常犯的毛病。“马克思主义发展方式不是解释学的而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在实践中发展。在各国革命实践中、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真正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导的政党都可以在不同方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具有时代和民族的特色。”

在当今的中国,要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就要既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基本原理和根本方法,来观察和分析党情、国情和世情,观察和分析我们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把握问题的实质和主要矛盾,实现科学发展,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又要在实践中提升理论,认真总结我们在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用基于中国实践,有着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形式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要研究如何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之间的界限;要研究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意义。在理论指导实践和实践上升为理论的无限往复过程中创新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4、比较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基本原理的普遍性和具体运用的条件性的辩证统一。“国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世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各种形式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理论和学派的总称,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具有共时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它包括三种主要形态:共产党执政并以其作为指导思想的国外马克思主义;非社会主义国家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共产党或工人党的理论;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从他们的价值立场、阶级观点,和他们的生活处境出发所理解和阐释的马克思主义。通过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比较研究,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程、所具有的不同形式,从中吸取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丰富和发展的积极因素,摈弃其不能反映时代特征、不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偏离、误读、甚至歪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消极因素;研究其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区别所在;防止在研究中的简单比附,要么盲目地全盘接受,要么简单地全盘否定的形而上学思维;对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具有重大的参考意义和启发作用。

5、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和基本原理体系研究

一是辩证把握区分基本原理与非基本原理的原则和标准。

这要把握好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基本原理和非基本原理有明确的划界标准,二者有质的区别,既不能把马克思、恩格斯的个别不具有普遍意义或被后来实践所证明是错误的个别论断与结论看成基本原理,从而损害基本原理的普遍性,又不能把基本原理下降为个别观点与结论,影响基本原理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又不能将这种区分绝对化,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原来某些并没有当作普遍性表述的理论观点,有可能具有普遍价值,成了普遍性的原理。

二是重视构建严谨的基本原理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个由概念、范畴和原理组成的科学体系。它们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的理论体系,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体系。在这方面需要作两方面工作,首先,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范畴和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用科学的术语将其表达出来,形成严谨的理论体系。其次,从时展和各国各民族的实际出发,对基本原理体系中的概念、范畴和原理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在指导现实实践中进行创新,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相对独立的科学体系。

三是辩证把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注意区分一些界限。

首先,辩证把握实践检验标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任何科学原理一样,都要受实践的检验,这是没有疑义的,但由于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及社会实践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社会实践作为检验标准也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不能把问题简单化。要作具体的历史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