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课程改革目标

新课程改革目标

新课程改革目标

新课程改革目标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课程目标 高中 语文 课程改革 课程标准 语感

一、树立“多维语文素养”的语文新课程目标理念

2003年新《课程标准》把历年《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发展为“课程目标”。从“教学目的”到“课程目标”的发展演变,自有其内在的理念转向,洞察课程目标理念的嬗变,是理解语文新课程发展走向的基础和根本。纵观20多年来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其中语文课程目标理念的演变,经历了“突出语文知识”,到“语文知识与能力并重”,再到“突出多维语文素养”的轨迹。

2003年的新《课程标准》,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确立为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基本理念,第一次系统地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并使之具体、综合地体现在课程总目标以及必修与选修课程目标的结构之中,构建起多维、立体的新语文课程目标体系,“多维语文素养”取代了以往单一的“语文知识”和“语文知识与能力并重”。

什么是“多维语文素养”?在已有的研究中,人们取得了丰富的认识。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研制专家,对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达成了一定共识,总结这些要求可以概括出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

1.语文基础知识的培养。这不仅是掌握语言文字文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还要形成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意识,具有较丰富的语言积累、良好的语感和思维品质。

2.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即养成较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3.养成自主学习能力。包括:恰当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的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能力。

4.形成开放的视野、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新能力。

5.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6.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包括:具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底蕴、较高的文化品位;积极吸收人类先进文化,尊重和理解多样文化。

7.科学素养的形成。包括: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养成;具有基本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能力。

8.社会主义道德以及公民素质的培养。包括以下三方面:爱国主义精神、乐于合作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民主法制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强的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9.具有自信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以上九个方面所涵盖的“语文素养”内涵,比较全面地表明了语文课程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培养目标。前五条尽管仍然属于知识与能力目标,但是从其内涵来看已经丰富了许多。基础知识不再只是字词句篇的掌握,更重视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形成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更不再是死记硬背所能达到的,需要学生对知识深入领会并在日常运用中多体悟其内蕴。基本能力则突破了听说读写的狭隘局限,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有利于人格完善的审美能力都备受重视,而且强调能力形成背后的学习方法习惯、创新意识、审美情趣等主观精神因素的养成。后四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了语文课程的培养目标,文化素养、科学素养、公民素养、人生态度等不仅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更是个体全面发展、谋求健康幸福人生所必需的。归根到底,高中语文课程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是着眼于学生个体素质的全面、终身发展的。尽管如此,以上九个方面语文素养的内涵也只是现阶段社会发展要求的体现和语文课程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语文素养”是一个多元、开放的体系,将继续不断地得到完善和发展。

二、语文新课程总目标的改革走向

语文新《课程标准》总目标最突出的特点是: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加以融会整合,系统地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并贯穿于“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方面。总目标内在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语文课程价值取向。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兴趣,鼓励自主学习,确立主体地位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近年来出现了一个令人堪忧的状况——学生对学习语文缺乏热情。鉴于此,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力求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和兴趣,在总目标中多处体现了对学生自主选择、自我体验学习的重视。提出“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方面有所发展”等目标,鼓励学生主动开发个性化的语文学习新天地。因此,在教学中应努力营造学生自主体验的学习环境,并加以引导,既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需要,又实现语文素养的培养目标。

2.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养成

学生要具有终身学习的动力,需怀有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因此,总目标提出要让学生“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性”。另外,在学生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能力培养方面,总目标也要求高中学生要“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

三、语文新课程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上的改革走向

1.必修课程目标的改革

(1)在表述方式上,从比较单一的说明性行为目标转向多样的既具有说明性行为目标,又具有描述性的展开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

以往的《教学大纲》基本上属于行为目标取向,具有精确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有利于教师有效地控制教学过程,并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行为目标来判断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但学生的整体感受、情感体验、态度、审美意向等丰富的内心活动,因无法全部用行为表现出来,不能转化为行为内容而在课程中丢失了。因此,对于注重审美、情感态度等隐性学习过程的语文课程来说,行为目标的表述方式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容易使课程“趋向于强调那些可以明确识别的要素,而那些很难测评、很难被转化为行为的内容就会从课程中消失”。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课程目标,用行为目标表述比较有效,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要求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塑造学生应有的语文素养却无法用行为目标表现出来。

因此,新语文课程目标在强调行为目标的基础上,注重了用展开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来描述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展开性目标注重过程,主张目标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而展开;而表现性目标则关注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某种程度上首创性的反应的形式。这两者相整合,就符合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语文新课程理念。例如,“阅读与鉴赏”目标中采用了一系列不同程度和不同侧重的过程性动词“不断充实、完善、提升、逐步加深”等,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美好的人格精神和人生境界。另外,还有更多表现过程和发展的目标,从“努力探索、调动、发展、养成、丰富、感受、品味、领悟、体会、思考、展示……”一系列描述性动词就可以感受到新课程目标赋予了学生更多学习空间和机会,增强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创造性。

(2)在话语方式上,突出体现了新必修课程目标重视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化。

在课程目标的句式变化上,以往《教学大纲》的句式一般采用“能……”,体现的只是对教学结果的重视。而新必修课程目标则更多采用了“学会……”的句式,以强调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另外,新必修课程目标用“自己、独立、主动、独特、个性化”这些词强调自主性、个性化学习就多达18处。

在“阅读与鉴赏”目标中,进一步提倡学习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的独立自主性,并首次强调阅读的个性化。2003年新《课程标准》倡导学习者独立自主地阅读,朗读要“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课外阅读要“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在学生获得独立自主性前提下,为培养学生的个性,使学习更贴近个人日常生活,提高阅读兴趣,还首次提出了“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在“表达与交流”目标中,不仅在写作方面倡导学生“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口语交际方面也突出了“有个性和风度”的要求。对“个性”的张扬,使学生在表现自我、与人交际上更有自信心,是学生主体地位实现的标志。

(3)新必修课程目标包含了许多新概念,这些新概念集中体现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

高中语文新课程目标,引进了许多新概念,比如,“精神生活、人生境界、鉴赏态度、民族心理、时代精神、阅读兴趣、科学理性精神”等。而以往的《教学大纲》,在阅读目标中甚少涉及这方面的目标。这些新概念,体现的是语文素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的情感态度目标,更突出强调对中华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体悟,增强学生的民族情感。在“表达与交流”目标中,更重视丰富学生个人的精神生活和情感体验,“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想法,表达真情实感,培养科学理性精神”。从这些新概念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态度和情感成了写作的灵魂。而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力求有个性和风度”等新要求,极有利于增强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和魅力。这些富有情感性的新概念使得新必修课程目标,处处洋溢着关注学生人格健康与全面发展的光辉。

2.选修课程目标的创新

(1)加强语文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衔接,注重丰富学生对生活、对人生的体验。

选修课程体现了语文作为母语课程最大的特点,即“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选修课程目标特别注意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这表现在每一个系列中。比如,小说和戏剧系列目标规定“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新闻与传记系列目标提倡“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等。这些选修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丰富生活和人生的体验。

(2)注重不同文体系列的学习方法,给予学生恰当的指导。

选修课程分为五个系列,是因为不同文体具有各自独特的特征,学生学习不同的文学体裁,也应该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因此,五个系列目标中都包含了学习方法的要求和指导。如:诗歌和散文目标提出“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这里就指出了学习古诗文的两个最重要的方法:查阅工具书和资料帮助阅读理解,以及背诵领悟。又如,“广泛搜集资料,根据表达需要和体裁要求,对资料进行核实、筛选、提炼,尝试新闻、通讯的写作”,这里在提出写作要求之前,也向学生提供了写作准备的基本方法。新《课程标准)对于学习方法的重视,依然渗透进选修课程目标之中。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利于举一反三,为后继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3)鼓励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形式不拘一格。

新课程改革目标范文第2篇

【摘 要】新课改的实施对中国教育界的影响是具大的,根据新课改的内容,各个学科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改变,高中的信息技术作为众多学科中的一支,也顺应着要做出合理的转变,根据新课改的六项具体目标,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学也得到了相应的课改启示。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高中;信息技术

随着知识经济、我国的政治经济与教育发展的共同需求,我国在1999年正式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新课改”,在这次的课改下,许多学科都根据着它的课改方向作了适当的调整,走在科技前沿的信息技术当然也不应落后。以新课改作为依据,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上做出改变,实是符合时代要求的。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在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促进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它之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是由于它与新课改提出的综合实践活动密切相关,这个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而去增强探究以及创新的意识,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习到科学的研究方法,而信息技术就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自主地学习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这是非常符合新课改的理念的,高中的学生信息技术有一定的积累,在深入了学习后,完全可以做到自主、合作、探究几点,掌握新的科学的学习研究方式,因此信息技术在新课程改革中是非常重要的。

二、把握高中信息技术在新课改下的方向

新课改之后国家教育部又于2000年1月9日制订了《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在这部草案里又明确指出“中小学信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等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这部草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他们的兴趣与意识充分反映了新课改理念,而后的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等都比较符合新课改的目标,从这里我们可以理解到高中的信息技术同样没有不同于小学、初中,只是可能学习的内容更深入,而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在工作、生活中灵活运用深刻地体现了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的新教学观,这也是高中信息技术在新课改下的方向。

三、在新课改目标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开展

新课程改革基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教育方针,提出了六项具体的目标: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这些目标是新课改方向的代表,与之前提的要把握高中信息技术在新课改下的方向是一脉相承的,在此我们来更深入地讨论在新课改目标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该如何开展。

①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现从“传授”到“引导”的功能转变

以前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总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信息技术知识,学生进行操作的模式,由于信息技术是一门与时代紧紧相连的学科,教材有一定的置后性,加之有的教师的语言缺乏生动性,往往令不少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上提不起兴趣来。比如在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学中,其实很多内容与时代是有些脱节的,加之在这本教材中理论的东西较多,教师又不能把理论生动、生活化的话,则容易使得学生不能好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教育的方针相违背。面对这样的境况,我们有必要做出从“传授”到“引导”的改变,倒不如直接让学生去自己探究,有不懂的来问老师,老师给予相应的点拨,这样的学习效率反而更高。

②体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综合性与选择性

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学并不是局限一门的学科,它可以和许许多多的学科融汇贯通,比如学习多媒体信息加工的软件flash、Photoshop可以和现代美术相结合,学习字表加工则可以和语文、数学学科相联系,这是非常灵活的,体现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综合性以及其选择性。

③把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与时代生活紧密相连

信息顾名思义就是新的有一定可靠性的消息,这也就表明了它不可能与时代相脱节,然而正如我们前面提到过的一样,虽然信息不与时代脱节,可是我们并不常更换的教材却相对置后,如果教师再照本宣科的话,就更容易让信息技术的教学与时代脱轨,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新课改的目标下,教师也可以根据时代的发展,把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与时代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比如在学习字、表处理一章时,课本中用的却是word及excel 2003版,可是这款软件已经升级到2010版了,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使用新的版本,并根据新的版本的改变,给学生讲解使用的新方法,紧跟时代的脚步。

④改善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学习方式

有的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方式有一问题,是为了应试而去学习,死记硬背,机械地学习,这种学习信息技术的学习方式是存在问题的,毕竟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比较强的学科,它的工具性远大于它的理论性,如果停留在理论上,则有可能陷入“纸上谈兵”的死循环,因此这种学习方试要改变,教师需要给这些学生一定的点拨、指导,把他们引到学习信息技术方法正确的途径上来。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基础[z].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7 p440

[2]陶增乐.信息技术基础[z].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07

[3]让信息技术教学充满活力[J].wenku.baidu.com

/link?url=c9lzHyz_Kt0cBC2eqA9RQTozt3ZJm-qY7eYIWi4J

新课程改革目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课程改革;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新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加强培养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及发展性。其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创新思维一般是指能从多方面入手、超越常规、富有创新意识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的一种高级能力,创造性思维活动是人类最重要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初中学生正好处于智力开发的黄金年龄阶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利用数学学科的优势,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我们在多年的数学教学过程中,积极进行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本文就我们的一些做法和体会进行总结,愿与各位同行商榷。

一、深化课改,创新意识培养是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

创新意识是一种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态度。创新意识强的人总能够从不同寻常的独特视角来研究问题,产生出强烈的创造欲望和创造勇气。创新意识来自于对问题的质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引导他产生创新的冲动。著名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学生自己去寻找知识的意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做,就必然出现学生会不用教师讲的或课本上现成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问题的现象,而且正确和错误都有可能出现。正确时,说明学生

能够理解基本的原理;出错时,也未必不是一种好的现象。这正说明学生不满足于“依葫芦画瓢”,也说明学生具有一定创新精神。而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意了前者,忽略后者。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启发和诱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和设想,因为这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世界的心理触角,是创造意识的体现。古人云: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经常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敢于向传统的教学方法挑战,才能够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

创造动机是直接激励和推动学生去从事创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创造动机可以来自学生的内在动机,也可以来自学生的外在动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可以相互转化。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外在动机有更加直接的激励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使用鼓励的语言、信任的表情和及时的肯定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各种创造动机,启迪他们的创造精神。

教师应利用外在动机的激励作用,促进内在动机的发展。因为内在动机更有助于学生进行创造活动,发展和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动机还与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有关。研究表明,成就动机高的学生敢于面对困难,有较强的毅力,富于挑战性,能从完成任务中获得满足感,热衷于担任富于开创性的工作,并在完成任务时敢于创新,即使遇到挫折失败也会加倍努力,直至成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分层次调动不同类型学生的创造动机,开展合作学习,发挥不同类型学生的特长,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使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三、循序渐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离不开思维。教育家吉尔福特在研究智力结构时,通过因素分析发现了聚合和发散两种不同类型的思维。聚合思维是指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或传统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有组织的思维方式。而发散思维则是既无一定方向,又无一定范围,不墨守成规,不因循传统,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吉尔福特认为:“经由发散思维而表现于外的行为即代表个人的创造性。”创造性思维在行为上有以下三个特点: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发展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三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应注重通过不同类型的课程,有侧重性的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概念和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的发展学生的思维流畅性,因为在这类课中,学生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组织和联络所需要的知识和观念,通过语言体现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个方面,我们的体会是通常从简单题目入手,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能力较强的学生到能力较差的学生,逐渐培养学生的能力,切忌不可操之过急。

新课程改革目标范文第4篇

我们对语文目标教学的具体目标的认识,可以从以下三个阶段来考察。第一是一维教学目标阶段。最早,人们把人的语文素质理解为听说读写、语修逻文的简单相加。人们把语文素质理解为一维的结构,即构建的内容。这种理解存在以下问题:(1)它把极为复杂的语文素质结构看得过于简单;(2)人们只重视构建的内容,忽视了构建的结果和过程,缺乏动态观;(3)构建内容也存在很大的片面性,没有把创新精神的人格因素纳入其中;(4)强调社会对人的语文素质发展的客观要求,即外在目标,忽视内在目标,以及外在目标转化为内在目标的内化过程;(5)只看到语文素质发展的动力来自外力的推动,忽视内因是根本的动力,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落实;(6)根据这种理解所设计的语文目标教学是低效的,学生语文素质发展的理想难以实现。

我以为单从构建内容来看,应该做到诸种语文能力协调发展。构建内容应包括“耳目口手体脑”,“耳、目”属于汲取信息的能力;“口、手、体”属于输出信息、表达思想的能力;也包括使用计算机表达意思的能力,这一点及体态语言是以往所忽略的。重点发展什么能力呢?中国人学汉语与学外语不同,汉语是本民族的语言,学生在学校教育之外,已经习得听与说的能力,阅读与写作方是重点,语文目标教学应该主要发展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书面语能力提高了,能够规范提高口语能力。“脑”则是思维认知结构,通过发展汲取信息、表达信息的能力来发展人的思维认知结构。从心理特性层面看,认知品质主要包括认知的客观性、批判性、条理性、创造性。

第二是二维教学目标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语文学科研究的深入发展,人们认识到语文学科教学只传授语文知识技能是不够的,还应重视培养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语文教育实践,人们认识到还要培养非智力品质。至此,语文目标教学的目标的第二个维度基本形成。这一点受布鲁姆影响很大,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是二维教学目标的典型代表,他认为教学目标是由构建内容和构建结果组成的。他的贡献是把情意目标纳入教学目标之中,注重在学科教学中培养能力、情感等心理品质。但是,这种二维教学目标理论仍有局限性:(1)它没有明确人格的独立地位和构建学科人格教育系统的重要性,情意教育缺乏系统性,力度有限;(2)它没有明确提出构建过程,即内化过程,学生人格素质结构缺乏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学生的主体地位仍难以落实。

我以为构建结果就是知(认知)、情(情感)、意(意志)的和谐发展,这些素质都关系到创新精神的培养。认知目标前面已经提到。情感目标,从涵盖内容看,主要包括爱真、爱国、爱人、爱美。从心理层面看,包括情感的稳定性、丰富性。从所包括的内容层面看,作为学生而言,主要包括学习、工作、自我修养方面的意志。从心理层面看,意志具有自觉性、自制性、果断性、坚持性、进取性。

第三是三维教学目标阶段。根据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根据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要求,在上述二维目标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提出语文目标教学目标的第三个维度,即构建的过程。所谓构建过程是指在语文目标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自定目标、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控,实现目标的自主构建过程。没有自主构建过程,构建内容(即外在目标)就无法内化为构建结果(内在目标)。有了自主构建过程就形成了一个三维教学目标体系,它包括构建内容、构建结果、构建过程三个维度。

自主构建能力在构建过程中形成、发展、表现。自主构建既是过程,又是一种能力。自主构建是素质结构(即教学目标体系)的动力系统和自我监控系统。培养学生自主构建能力主要包括:(1)发展主动性(目的性、计划性、自觉性、进取心);(2)发展自我意识 (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3)增强自我教育能力,正确地认识、评价、激励和调控自我,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与环境保持积极平衡,最终实现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没有自主意识,谈不上有个性;没有个性,谈不上创新精神。自主意识则是就人的整体而言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就是构建和完善学生的主体。自主意识是自我对自己的认识、评价、体验和调节控制的心理活动的模式。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比一般人能更深刻地了解自己、解剖自己,能够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既不自高自大,也不自卑气馁, 能够在学习、认知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自觉、积极、主动的特征,能够根据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断调节自己的生活方式,实现生动活泼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目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美国;日本;韩国;课程改革

Abstract:This paper compares and analyses respectively some basic questions of America, Japan, Korea about a series of curriculum reform since 1980s,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ree curriculum reform,and analyses the world of curriculum reform trends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our ongoing basis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key words:the USA;Japan;South Korea;Curriculum reform

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1-0001-02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韩国作为教育水平较为领先的三个国家,在不同的时间里都对本国的基础教育课程做出一系列的改革。美国科学促进会于1985年开始着手制定《美国2061计划》,并由此掀起了新的一轮教育改革的浪潮。1998年6月,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发表了关于改善中小学课程标准的审议报告,同年12月,文部省颁布了新的《学习指导要领》,由此,日本开始了新的一轮课程改革。韩国教育部在1997年12月30日告示,确定了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大纲,以此拉开了韩国第七次课程改革的大幕。在这一系列的世界课程改革运动中,美、日、韩三国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改革上都表现出了较为独特的特征,比较和梳理这些特征对于看清世界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深入思考课程改革问题都有重要的意义。

1 美、日、韩三国课程改革特征比较

1.1 课程目标改革:重视基本学习能力的同时闪现人性的光辉。创建于1848年的美国科学促进会是世界著名的科学研究团体之一,它在认真考察和分析了美国基础教育的成效后认为,进入80年代的美国中小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既低于国际的一般标准,也未达到美国自己的教育标准。如此下去,美国的教育质量将急剧下滑,美国的人才将很难达到与别国人才竞争的能力,美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将极度锐减。为此,该学会于1985年开始着手制定《美国2061计划》。该计划指出,未来的社会是科学技术的社会,要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科学的探索方法和学习科学的基本规律是比记忆简单的结论和知识的细枝末节更加重要。因此,正规的学校教育应当将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从该计划所蕴含的课程目标中可以看出,重视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是美国课程目标中较为突出和着重的地方。美国正在逐步调整教育课程目标,把重心放在培养学生基本的学习能力上来,提高本国人才的基本素质,以此达到强国的目的。

自80年代初期开始,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就针对日本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指出,学校教育应重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贯彻基础教育和基本教育,尊重学生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尊重文化和传统。80年代中期,临时教育审议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教育应向尊重个性、营造"宽松时间"的方向改革;充实个性教育。 从这时的日本的课程培养目标可以看出,日本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自主发现,学会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创造性地开展探究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人性,以使学生能够主动灵活地适应急剧变化的国际化、信息化社会。

韩国教育部在1997年12月30日告示,确定了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大纲。由此拉开了韩国第七次课程改革的大幕。此次课改基本方向是培养主导21世纪世界化、信息化时代的自律的富有创造性的韩国人。改革目标是培养富有健全人性和创造性的人。此次课程改革是在全球化、信息化、多样化的教育体制变化和急剧的社会变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产业、就业结构变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强调培养人才的健全人性与创造性的目标是此次课程改革目标的一大特色。

通过对美、日、韩三国80年代以来的一系列课程改革中的课程目标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教育与亚洲国家教育的一些区别。美国一直自诩是自由、民主的国家,因此,一直以来都崇尚自由、民主的教育,培养自由个性的人。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这种课程培养目标已经不能满足美国想要称霸世界的需要,所以,美国正逐步扭转课程培养目标为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基本的科研能力,重视学生基本的学习能力。相反,日本和韩国却将课程培养目标转变成培养富有个性的人和创造性的人,强调重视个性教育。由此可以看出,不管各国出于什么样的原因调整课程目标,其中最重要的原因都是为了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的地位。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想要达到什么目标,那么,教育课程目标就要做出适当的调整,以满足国家的需要。但是无论怎样的课程目标,各国都特别强调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创新精神和优良品德等等。并且,可喜的是,随着人们对人性的发掘和尊重,培养健全的人性也是大多数国家课程目标所提倡和采取的。

1.2 课程结构改革:稳中有变出新意。美国自80年代以来,学校课程的改革一直致力于学科秩序的整倾,重视基础学科的教学,把它们作为"核心课程",并制定这些核心课程的全国标准。美国希望以此一改过去地方分权制的课程设置及重视选修课不重视必修课和基本学科的课程设置状况。以此,美国想通过调整课程结构设置达到课改的目标,改变美国基础教育落后的现状,从而实现对本国国民基础学习能力和基本科学素养的培育,以便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保持美国科学技术世界领先的霸主地位。

日本在这次改革中,重新构建和调整了课程结构和体系。在课程结构上,将原有的由学科、道德、特别活动构成的"三板块",变为"四板块",即学科(基本学科领域)、道德(培养儿童道德性的教育实践活动)、特别活动(培养儿童适应集体、社会生活的具体实践活动)、综合学习(体验型、问题解决型的学习活动),并且强调各板块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沟通。

新开设的"综合学习时间"在小学阶段平均每周3个课时,初中阶段平均每周23个课时,高中阶段平均每周36个课时。"综合学习时间"在中小学总课时当中所占比例在10%左右。

日本课程改革中出现的综合学习是这次课改的特色之处。学生在"综合学习时间" 里进行独立学习、自主发现,学会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创造性的探究活动,这些举措都有助于学生全面能力的发展和培养。

韩国教育课程的构成,主要以国民共同基本教育课程为主辅之以高中选修中心的教育课程。韩国的小学很少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也没有让孩子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并竭尽全力肯定赞扬孩子的一切努力,保护和激励孩子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韩国中学采用的是教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来获取必要的知识的指导性教学法。让学生自己筛选真正的知识,使学生有足够的机会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他们认为一个教师在课堂上所要扮演的角色应该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泉眼.而不仅仅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某种权威。教育是要教给学生知识,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脑袋去创造出更新的知识,以推动社会进步。韩国的大学更是重视激励学生的首创精神,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些大学为本科生提供大量参加研究工作的机会。例如,首尔大学的每个系和每个跨系实验室都向本科学生开放,科研工作的每个阶段都允许学生介入。

结合美、日、韩三国课程结构的调整来看,在课程结构改革方面,三国基础教育课程基本结构已趋于一定程度上的稳定,有关改革主要表现为局部性的调整。当然,课程结构的局部调整也是很有新意和必要的,也是必须得到重视的。在调整课程结构趋于合理化、科学化的同时,三个国家都注重了各类课程的合理结合,力求保证本国的课程结构均衡化,确保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

1.3 课程内容改革:基础和深度并重,科学和方法看齐。在《美国2061计划》中可以看出美国课程改革关于课程内容改革的一些指导性思想。报告中指出,研究美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理论与思想,确立21世纪美国学生的学习目标,设计教育改革(特别是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总体方案,并确立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应掌握的科学、数学和技术领域中的基本知识、观念和技能。这些基础知识、观念和技能主要包括: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以及科技关联,学生应当具有的科学的观念和态度,教学的重点内容和教学的手段与方法。

在课程内容方面,日本教育审议会指出,学校课程是一个整体,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应努力使不同的课程类型相互融合和沟通。本次改革在课程内容上的特色表现为设定了"综合学习时间",并采用直接体验和活动学习方式,加强了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获得能力的全面发展,促进了认知学习和经验学习、个人学习和团体学习、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的有机结合。希望通过这些课程内容的变化,从而更好地发挥课程的整体教育效果。

韩国在此次课程改革中为了使教育课程内容的数量和水平适当化合理化, 使学习更有深度, 设置了不同水平的教育课程。课程内容设置考虑到学生在能力、个性、需要、兴趣等各方面存在着差别, 为了使学生的个人潜力得以充分地发挥, 教授效果更加突出有效, 国语、数学、社会、科学、英语5个科目设置了不同水平的教育课程。

综合美、日、韩三国课程改革内容的比较和分析,可以看出,美国强调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以及科技关联,关注科学的观念和态度,教学的重点内容和教学的手段与方法。日本和韩国则关注体验和活动学习的内容,重视个性和能力的全面发展。总之,各国都在保证教育课程内容基础性的同时,适当追求深度,以应对日益发达的科技和时代前进的需求。并且,基础科学学科的重视与学习方法的强调也是其中显著的特色之处。

2 从美、日、韩三国课改管窥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

2.1 始终把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组成部分,自然有着其独特和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教育改革要以基础课程改革作为突破口,强化教育的社会功能。社会的进步与兴衰与学生的学习成效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几乎都是以此为导向。当然,课程改革也要杜绝夸大课程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盲目地无限夸大这种作用,使课程乃至教育背负太多的历史和社会重担也是一种及其不负责任的表现。教育工作者要对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充分认识到课程在整个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课程是学校培养目标的具体表现,课程如何改革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课程改革从某种程度上决定教育改革的成败,只有具备这种观念,并把它置于国际间竞争的背景下去理解,才会使本国的教育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2 课程改革的目标追求多元化和人性化的和谐统一。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发挥教育功能的核心手段,而教育目的与教育功能具有多方面和多层次的要求和特点,这也决定了课程目标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为了适应21世纪学习化社会的需要和儿童全面发展的要求,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倾向于课程目标的多元化。具体来说,课程目标不仅要包括读、写、算基本技能,还应关注探究能力、捕捉信息能力、操作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课程目标绝不可只片面地立足于某一点,而应当向多元转化,只有多元化的课程目标才能既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同时,与80年代以前,一些国家设置课程目标时,只注重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考虑,忽略人性的因素相比,当今和未来的课程目标更关注课程对人性的培养,更强调学生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存在的意义。学校课程教育就是要通过学校生活的全部(不论是课程内学习还是课程外学习)关注孩子的人性与个性,使学生愉快地成长,满足并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在各种学习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要相互信赖和学习,使每一个人都切实感受自我成长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喜悦,发展每个人独特的人性。因此,课程目标要注重多元化与人性化的和谐统一。

2.3 课程内容改革体现出重视基本学科与新兴学科的趋势。课程改革的目地是强化学生的科学技术素质和终身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使他们日后能适应急剧变化的高科技社会的挑战。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掌握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等基本学科将成为教育儿童面对未来世界的基本能力。与此同时,随着知识陈旧与更新的速度加快,这就要求不断更新教学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反映当代科学文化的新水平。并且,为了培养具有深层次智力水平的人才,也需要把新兴学科和高、精、尖的学科内容纳入学校课程当中,增强反映科学技术最新成主和最新研究方法的内容,使得课程内容现代化气息更浓,时代感更强。因此,新时代课程内容的改革就是要删减那些陈旧的或用处不大的知识,保留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基本学科的内容,充实一些中小学生能够接受的、反映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及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的新兴学科内容。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世界各国今后基础课程内容的发展趋势将表现在:中小学课程将继续强调学术性科目,加强基础学科的教学,中小学课程内容愈趋现代化、时代化,课程内容设置趋于综合化。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张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郭雯霞.当前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1(8)

[3] 孙启林.面向21世纪的韩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外国教育研究,2001(4)

[4] 郝德永.战后英、美、日学校课程改革的比较分析[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4)

[5] 李协京.对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考察[J].教育评论,2003(1)

[6]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