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

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

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

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范文第1篇

提出了“创新发展”为首的新发展理念,突出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进一步指出,“把创新摆在第一位,是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这要求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依靠创新破解国内发展难题,迎接国际发展挑战,将创新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总机关”。

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是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根本之策,也是破解我国发展深层次矛盾的必然要求。第一,培育发展新动能。指出,“如果动力问题解决不好,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两个翻番’是难以做到的。”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经济增长长期依靠的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旧动能逐步衰减,科技、人才等创新要素的新动能尚未完全形成。因此,培育发展新动能,增强发展动力的关键在创新。第二,拓展发展新空间。在“三期叠加”的形势下,我国传统的区域发展动力减弱,与此同时,“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发展的局限性日渐凸显。这就要求一方面要依托科技创新,打造创新驱动的重点区域,引导创新要素聚集流动,形成一批带动力强的创新示范区和创新中心。另一方面依托科技创新提升供给质量,满足和释放消费新需求;引导资本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形成更多有效新投资;提升出口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加快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等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新优势。第三,构建产业新体系。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我国当前还面临提升产业体系质量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任务。要依托科技创新,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打造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化农业;要依托科技创新,不断提升我国制 造 业 水 平 ,加 快 建 设 制 造 强国;要依托数字技术和互联网通讯技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第四,构建发展新体制。没有好的发展体制,就无法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发展环境。无论是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发挥“有效市场”作 用 ,还 是 进 一 步 转 变 政 府 职能,发挥“有为政府”作用,都需要以“创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每一次科技和产业革命都是后发国家实现赶超的历史性机遇。历史经验表明,抓住这一机遇,实现崛起和赶超的国家都是科学基础雄厚、在重要科技领域处于领先行列的创新强国。这要求我们抓住机会窗口,将科技创新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夯实科技创新基础,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新技术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全面改造。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化出现逆流扰动,科技创新被赋予了更重要的使命。在世界经济论坛等多个国际场合提出创新是破解发展动力不足这一世界经济根本问题的钥匙。世界经济要创新发展,需要各个国家协调合作、共同推动。我国要立足“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举措,积极促进国际科技经济合作,担负起全球治理的大国责任,推动世界经济实现创新发展。

“创新发展”要服务于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服务协调发展,要立足科技创新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服务绿色发展,要依托科技创新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服务开放发展,要以创新视角看待发展内外联动问题。服务共享发展,以创新筑牢基础和提高水平,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围绕“创新发展”理念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科技创新思想

十以来,围绕“创新发展”理念,提出了一系列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形成了科技创新思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提出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要论断。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以史为镜,提出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要论断。他指出,“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十六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多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力量格 局 。”因 此 ,“ 抓 创 新 就 是 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 就 要 落 后 ,创 新 慢 了 也 要 落后。”强调,“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所以,要加快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对新时期创新与发展关系做出的重大论断,反映了对发展动力机制演变的规律把握,体现出科学技术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而关键的作用。

二是强调“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他进一步指出,“新是多方面的,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人才创新等方面,但科技创新地位和作用十分显要”,“科技创新是核心,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科技创新是全面创新的核心和基础,科技创新决定并要求全面创新,全面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外延和展开,全面创新支持和促进科技创新。

三是阐明了“双轮驱动”的辩证关系。强调,“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他进一步指出,“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只有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完善点火系,才能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这些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在创新领域的新发展,既强调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也强调了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

四 是 指 明 了“ 三 个 面 向 ”的 战 略 方 向 。 习 近 平 总 书 记 强调,科技创新必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 家 重 大 需 求 ,加 快 各 领 域 科技 创 新 ,掌 握 全 球 科 技 竞 争 先机。”“三个面向”为我们更为系统地推进科技创新规划了基本布局,指明了奋斗方向。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要求我们夯实科技基础,在重要科技领域更多跻身世界前列。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要求我们加强科技供给,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要求我们强化国家战略导向,更好服务我国创新发展全局。把“三个面向”落到实处,充分激发创新的活力和潜能,科技才能真正成为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的国之利器。

五是把人才作为最重要的创新要素。指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局面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规则正在面临重大调整。深刻指出,“经济全球化表面上看是商品、资本、信息等在全球广泛流动,但本质上主导这种流动的力量是人才、是科技创新能力。”因此,要把科技创新搞上去,就必须从人才使用、培养、引进三个方面改革和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还特别强调了对科技人员的激励,突出体现在对知识价值的认可。他指出,“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探索对创新人才实行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措施,让他们各得其所。”这是对科技人员所从事的脑力劳动这一特殊复杂劳动特点和规律的新认识,也是按诜峙湓则内涵和衡量标准的新发展。

六是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2016年全国创新大会上,提出了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指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他进一步指出,“从某种意 义 上 来 说 ,我 们 能 不 能 实 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能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看我们能不能有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没有强大的科技,‘两个翻番’、‘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难以顺利达成,中国梦这篇大文章难以顺利写下去,我们也难以从大国走向强国”。因此,加强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支撑和必然选择。的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思想,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内涵,把加强科技创新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紧相连。

深入贯彻“创新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思想为指引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技创新新理念新思想,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全面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党的十以来,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一是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基本成型。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三步走”战略目标。各部门从人才激励、资源配置、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二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实现整体性跃升。我国国家创新指数从2012年的第20位上升为2015年的第18位,已接近世界创新国家“第一方阵”的水平。取得了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载人深潜、深地钻探、超级计算、量子通信、中微子振荡等重大创新成果。三是科技创新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0年的50.9%提高到2016年的56.2%。四是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影响力日益突出,中国特色创新发展模式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可。2016年,我国R&D支出占全球研发经费的比重达到15%,居世界第二位;全社会研发人员总量达381万人年,居世界第一位;8个领域的SCI论文被引用率排名世界第二位;发明专利申请量位居世界第一。20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首次将创新列入主要议题,“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技创新实践日益丰富和完善,引起了国际科技、经济、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肯定。

面向未来,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科技创新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工程!

一是强化我国战略科技力量,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加快实施推进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攻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在重大创新领域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成为攻坚克难、引领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采取“非对称赶超”战略,更好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实现后来居上、弯道超车。

二是加强基础前沿研究,增强科技创新源头供给。围绕涉及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问题,加强基础研究前瞻布局,加大对空间、海洋、网络、材料、能源、生命等领域重大基础研究攻关,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安全、自主、可控。围绕支撑重大技术突破,在新思想、新方法、新原理、新知识上强化源头储备。大力支持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力争在更多领域引领世界科学研究方向,提升我国对人类科学探索的贡献。

三是全面构建产业技术新体系,突破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推进科技创新,必须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综合分析世界科技发展形势,要高度关注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先进制造、量子调控、生物技术等领域,做好前瞻性研究部署;要面向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等产业,加强行业共性基础技术研究,努力突破制约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

四是推动创新创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建设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载体,发展创客经济,降低大众参与创新创业的成本和门槛。孵化培育创新型小微企业,推动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推进创新创业国际化,促进国内外资本、技术及人才的交流与融合。支撑引领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注重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加大重点产业薄弱环节的技术供给。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和智能经济。加大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新动能发展壮大、传统动能焕发生机。

五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坚持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同步发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培育世界一流创新型企业,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科研院所,发展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破除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障碍,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

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活动;创新能力培炎;课程体系;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155-02

党的十做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与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2014年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再次强调“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是实现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面向大学生开展的各类科技竞赛、课外科技活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激发学习潜能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及解决实际问题和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1]目前国家和地方对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和资源保障,对促进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高等学校作为创新性人才培养的主战场,依托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平台,建立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管理、激励机制,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现状分析

1.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形式多样。目前大学生参加的科技创新活动有科研训练项目、各类科技竞赛,也包括参加老师的科研项目以及参与企业的技术研究开发、自主开发等。但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和各类科技创新竞赛项目。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是国家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划拨给高校的专项资金,大学生以项目为目标,以开发实物模型、软件成果的方式进行,每一个项目资助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科技竞赛以专业为主导特征,是在专业知识技能应用的技能方面的竞技活动。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平台已经初步建立,

2.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积极性高。根据对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的调查,大学四年间,有50%以上的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参加过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学习成绩在前20%的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比例超过80%,学习成绩在前5%的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比例是100%。由此可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3.科技创新活动日益成为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内在驱动力。随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制度化、体系化的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活动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调查,在校生普遍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本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密切互动关系,科技创新活动日益成为大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导向和内在驱动力。

二、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课程体系建设,夯实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而目前基于专业知识教育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存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轻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情况;重专业课程内涵建设、轻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与导向性设计。[2]逐步完善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实现从知识导向型从能力培养导向型的转变,是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1.突出课程体系建设。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本质是一种综合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在科技创新中的具体实现。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是能力实现的基础,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既要保证教学内容的相互衔接和配合,还要强调课程设置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在课程在体系中的定位、知识体系、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在科技创新培养的地位和作用。在具体内容设置中,要强调课程知识体系的综合应用与实现。

2.突出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工科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为工程实践和科技创新服务。传统的实践教学直接目标是为理论教学服务,培养与专业相关的工程实践技能。在现代化的高等教育中,科技创新的能力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和其在实践教学中的具体表现。所以实践教学在创新能力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要加大实践教学内容的比重,在教学任务与教学方法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开设科学技术方法论的课程。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是增强设计人员在产品设计中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产品的设计理念、思想、对设计的总体把握和理解是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在传统的教育中,学生学会了概念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设计计算、仿真分析等主要技术性的知识和技能,而缺乏一般性技术哲学的学习。[3]所以高等教育亟需开设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方法论、现代设计方法等方面的课程,开拓学生科技创新的思维广度,实现科技技术的基本方法、基本思想与专业知识融合,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探索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科技创新活动为重要内容的任务型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是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现渠道。传统以班级、专业为教学组织的基本单元,以教师为主导、课堂教学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模式在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中面临巨大的挑战。

1.实现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如慕课、微课被广泛应用到教学中,海量的信息资源又为这些教学资源提供了大量可以获得的教学资源。近年来方兴未艾的教学仿真平台又为教学提供了可以直接利用、成本低廉的实践教学手段。如何实现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与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有机统一,是现代化高等教育的重要问题。

2.扩大任务导向型教学模式的应用。传统的知识导向型的教学模型在理论知识传授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中,知识导向型的教学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受目前基础教育体制的影响,目前国内大部分大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目标性,学生的学习、实践、创新都需要教师各方面的激发和鼓励。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以任务导向型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分析方法、创新方法。

3.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统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教学的两种主要的表现形式,其中实践教学主要有课内实验、与课程相关的课程设计和实习等具体方式。课内实验与课程设计与课程教学内容直接相关,根据教学大纲,课内实验与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比较稳定,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较小,不利于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应该加强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实现教学内容的重点由设计任务、设计成果到设计方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四、以服务、激励科技创新活动为目标,完善大学生科技活动管理激励机制

在以科技创新活动为依托的人才培养中,通过完善管理服务机制可以更好地为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服务,激发广大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1.逐步形成完善学生课程创新活动的管理机制。在大多数高等学校,本科生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属于本科教学的管理的范围,但是科技创新活动具有一定的科研的性质,科技创新教学管理与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有着明显的差异。科技管理机制既要对科技创新项目、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活动进行科学管理,建立一套科技创新活动宣传、立项、检查、评审服务机制,对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检查、督促,更要为广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技术和方法领域的指导服务,有组织地进行科技创新方法类课程的建设,建立学生专门从事科技活动的实验室或者实训中心,不定期通过技术讲座、展览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技术和方法上的指导服务,形成较为完善的基层教学科技创新管理服务机制。

2.改革完善大学生评价机制。目前以学习成绩为主要评价指标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考虑相对比较少。根据调查。北京林业大学专项调查表明,学积分排名在前20%的同学有80%参加过各类科技创新活动,而学生参加科技活动最为直接的动机是学校的激励。根据目前的评价机制,学习成绩一般但创新能力较强的学生很难在本科生各类评价中获得优势。而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目前也缺乏较为完善、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评价机制。首先,将科技创新能力有机融入到学生评价机制中。其次,设计科学的创新成果评价办法。最后,对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潜质的学生进行差异化管理,这样可以积极鼓励具有特殊创新才能的大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潜质。

3.鼓励高年级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经过几年较为系统的专业训练,部分高年级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也具备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如果给这些学生参加学校各类科研活动,对于提升这些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高等学校通过一定渠道,鼓励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已经成为培养科技创新性人才的重要形式。

课程创新活动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依托科技创新活动,构建科学课程体系,探索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完善教学管理评价机制,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但创新性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的顶层设计、高等学校、研究机构、企业的积极重视与支持,需要学校不断探索、改革并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管理机制,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长期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刘广君.基于学科竞赛的工科类专业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究[J].高教学刊,2015,(11).

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军民科技协同;创新驱动;军民融合

十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先后提出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这两个国家战略都把军民协同创新作为其重要内容,强调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对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双重推动作用。

一、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的提出

军民协同创新的提出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是在世界协同创新大势、国家发展战略和科技自身发展需求等多种要素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

1、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是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

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后,随着人们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的深刻变革,创新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一变化趋势就是协同创新在世界范围的广泛兴起。早在1972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开启的“产业一大学合作研究中心”协同创新模式,有效地促进了美国科技创新的再次腾飞。我国的协同创新最早体现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其核心举措就是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深化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提高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这一计划的实施,开启了我国创新体制机制变革的新篇章。

在当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就明确地提了出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中强调:“加强科技领域统筹,着力提高军民协同创新能力”。该意见的出台为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构建军民深度融合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指明了方向。

2、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首先,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任务。深化军民融合,推进军民科技协同创新,这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是今后较长一个时期我国创新工作改革发展的重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从健全宏观统筹机制、开展军民协同创新、推进军民科技基础要素融合、促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四个方面对军民协同创新进行了部署。

其次,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是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协调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关系的重大战略,既是兴国之举也是强军之策,具有一箭双雕之效。据《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在诸多领域中,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他各领域的统筹都需要以科技协同为支撑或依托,科技协同创新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进一步凸显。

3、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是军民两用技术发展的现实需要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人类经历了以信息化为特征的新一轮技术革命。这次技术革命使得军事技术和民用技术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人类由此进入了军民通用技术时代。据统计,发达国家军事技术和民用技术的重合率已高达80%以上。军民通用技术时代的到来标志着军民两大科技创新体系真正成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命运共同体。这不仅使军民协同创新变得可能,也使军民两大科技创新系统产生了强烈的协同创新需求。事实上,世界主要军事强国,在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都把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推进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作为其战略重点和突破口,从而实现军民两大系统的双赢。

二、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战略支撑

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对于综合国力的重要战略支撑作用可以从解放科技生产力、助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国防实力三个方面加以阐明。

1、对于解放科技生产力

长期以来,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实际上被分为两大部分,即民用科技创新体系和国防科技创新体系。这种军民分离的科技创新体制存在诸多弊端,比如:由于各自分属于不同的管理运行部门,两大创新体系各自为政,互相不通有无,不可避免的存在重复建设的情况,导致整个国家科技资源的浪费。在军民通用技术需求旺盛的今天,这种军民分离的科技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科技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必须拆除军民科技创新体系之间的“藩篱”,打破制约军民协同创新的体制,整合全国的科技创新资源,推进军民之间的科技创新协同,以军民两大科技创新体系之间的要素重组,实现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跨越式提升。

2、对于转变发展方式和产业升级

新常态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转换发展动力的任务摆在了中国人民面前。如何转方式、调结构、换动力呢?指出:“老路走不通,新路在哪里?就在科技创新上,就在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上。”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科技创新的能力与结构与经济动力和结构密切相关,科技创新特别是军民融合创新对于转变发展方式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战略支撑作用,这一点在国内的军工资源密集地区已经得到充分彰显。有学者专门研究了湖南省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对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培育发展新动力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的重要意义。要发挥好军民协同创新对于转变发展方式和产业升级的战略支撑作用,关键是要在协同创新产业化上下功夫,以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3、对于增强国防实力

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是提高信息化战争环境下军队体系作战能力和国防实力的根本路径。信息化条件下的体系对抗,已不仅仅是两大军事体系的直接对抗和较量,还更加鲜明地表现为以国家整体实力为基础的体系对抗。只有统筹好经济建设和防建设,大力推进军民融合,重点发展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使用好国家和社会中蕴藏的巨大经济、技术、信息、人才等资源,才能大幅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军队战斗力和国防实力才能获得技术最先进、成本最经济、效益最大化、来源最稳定和最有可持续性的物质力量。特别是要在先进武器装备研发等军事能力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就应进一步清除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国防领域的障碍,必须充分利用民用科技资源和民用科技成果,形成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的强大合力,用全国最优质的科技资源建设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机制;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4)01—0095—04

科技型小微企业是最活跃和最具经济发展潜力的科技创新群体,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创新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个体工商户的统称。科技型小微企业是指从事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高技术产品生产与经营、独立或相对独立核算的智力密集型的小微企业。科技型小微企业以掌握一定核心技术的科技人员为主,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产品技术附加值高。筑牢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基础,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国内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研究甚少。本文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特征入手,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协同创新及其战略联盟的构建进行研究。

一、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的机制与主要模式

协同创新指集群创新企业与群外环境之间既相互竞争、制约,又相互协同、受益,通过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企业自身所无法实现的整体协同效应的过程。从实践来看,协同创新多表现为参与主体内部形成的知识(思想、技术、创新方法等)分享机制,参与者通过某个共同目标,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是依靠企业内部和外部力量进行的一种技术创新活动。协同创新通过参与主体的深入合作、资源整合,可产生“1+l+1>3”的非线性效用。协同创新能够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技术资本之间的交易成本,使合作主体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更直接、高效,实现即时合作创新。本文中的协同创新是指科技型小微企业与其他企业或组织进行多样化协作,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完成技术创新活动的过程。

(一)协同创新是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

科技型小微企业通过协同创新,可获取互补性的外部资源,将其他企业和组织的优势技术和资源与企业内部资源有机整合起来,迅速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1.协同创新的开放性。协同创新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资金、人才、技术、信息服务等创新资源在参与主体之间自由流动。协同创新的开放性,使科技型小微企业更容易获取资金、人才、技术、信息服务等各种创新资源。首先,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主要是自有资金,很少有正式的融资渠道。资金问题严重制约了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协同创新的开放性,使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更加了解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动态和发展前景,从而吸引创新资金,解决其融资难题。其次,科技型小微企业的人才结构比较单一,协同创新的开放性,使科技型小微企业与其他参与主体进行各种形式的人才交流,满足企业技术创新对各种人才的需求。最后,协同创新的开放性,使科技型小微企业与其他主体间的技术交流和信息沟通更加便捷。

2.协同创新的高效性。协同创新存在竞争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竞争效应促使协同创新的主体在进行自主创新或引进创新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使整个协同创新系统高效运行。知识溢出效应是协同创新主体获取信息、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的重要途径。同时,协同创新主体间信息传递具有多向性、及时性、便捷性,也使协同创新系统的运行更加高效。协同创新的高效性,加快了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步伐。

3.协同创新的共享性。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很多知识、技术、信息以及创新成果等存在共享性。协同创新提供了一个协作和交流的平台,人才、资金、技术、信息服务等在协同创新主体间传递和分享。协同创新主体紧密联系,相互学习,共同创造新知识并进行知识转移,共同享有技术开发成果。协同创新的共享性,降低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第一,人才、资金、技术、信息服务等的共享性,满足了科技型小微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对各种创新资源的需要,使其技术创新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第二,信息的交流和共享能使科技型小微企业更准确预测市场需求,准确把握技术创新的方向,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

(二)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的机制

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的主体包括科技型小微企业、上下游企业、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和科技型中介机构,协同创新机制可通过图1来说明。处于内圆的是进行技术和产品创新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处于外圆的上下游企业与科技型小微企业存在纵向关联,分别进行设备、原材料创新和营销创新,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创新共同构成整条产业链上的协同创新链。处于外圆的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金融和中介结构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起到辅助作用。科技型小微企业、上下游企业、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金融和中介机构共同构成一个协同创新网。

科技型小微企业是协同创新网的核心,其他企业和组织基于各自的特征和职能不同,从不同方面与科技型小微企业进行协同创新。第一,同一链环的科技型小微企业A和B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横向关联。一方面,由于产品和市场的相似性,存在着竞争关系;另一方面,由于自身实力薄弱,单个企业很难独自完成某些重大的技术创新,需要合作攻关某项技术创新。第二,科技型小微企业与其上下游企业之间是基于需求和供给的纵向关联。科技型小微企业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往往需要特定的设备和原材料,生产的产品往往是新型的,需要开拓新的消费者市场。上下游企业分别从设备和原材料的供给和产品的营销两方面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第三,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金融和中介机构从政策、知识和人才、资金、信息服务等方面为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支持。

(三)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的主要模式

根据上述对协同创新中各参与主体及其运行机制的分析,可以发现协同创新主要有横向关联的竞合创新模式、纵向关联的链合创新模式和网状关联的产学研模式。

1.横向关联的竞合创新模式。横向关联的竞合创新模式,是指处于产业链上同一链环的科技型小微企业之间进行的竞合创新。同行业的科技型小微企业间在竞争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创新。它们虽属于同一行业,但每个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存在差异性,使得同行业的科技型小微企业间进行合作创新有了基础条件。科技型小微企业间就某些重大的项目和技术进行合作创新,可避免重复研究和资源浪费,优势互补,共同开拓市场,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实现双赢。

2.纵向关联的链合创新模式。纵向关联的链合创新模式,是指科技型小微企业与其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科技型小微企业在链合创新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率先进行创新,并通过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将创新活动向上下游企业传递。当科技型小微企业进行技术和产品创新时,要求有新的设备和特定材料,这促使上游企业对其提供的设备和原材料进行创新。当科技型小微企业生产的新产品传递到下游企业时,为了使新产品更快地被消费者认可,打开新的消费者市场,下游企业需要对其营销理念和方式进行创新。科技型小微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相互协同,基于各自的优势进行不同性质的创新,有利于整合产业链上各个企业的优势资源,实现整条产业链上的协同创新,大大提高创新效率。

3.网状关联的产学研模式。网状关联的产学研模式,是指以科技型小微企业为创新主体,其他机构辅助促成创新的模式。政府通过出台相关的鼓励支持政策、设立专项资金、提供专项拨款、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等从政策和资金两方面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提供支持。金融机构根据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特点,对其金融服务和产品进行创新,推出适合科技型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和产品,满足其技术创新活动对资金的需求。大学和科研机构为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专业知识、技术和创新型人才,合作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中介机构为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专业的信息服务。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金融和中介结构在辅助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其自身进行不同形式的创新。

二、科技型小微企业战略联盟的构建

简·霍普兰德(J.Hopland)和罗杰·奈格尔(R.Nigel)最早提出了战略联盟的概念。但目前学术界对战略联盟的定义还没形成统一的观点。战略联盟主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组织为了实现特定的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一种长期或者短期的合作关系。根据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特征,协同创新是其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而建立战略联盟则是实现协同创新的重要方式,是其成长与发展的最佳选择。

(一)战略联盟构建的原则及流程

1.战略联盟构建的原则。林奇(R.P.Lynch)提出了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三个原则:(1)达到战略目标;(2)在增加收益的同时降低风险;(3)充分利用宝贵资源。他认为达不到这三项原则,战略联盟就是非战略性的、不成功的和无效率的。

2.战略联盟构建的流程。战略联盟的构建大致可分为六个阶段:确立联盟目标、选择联盟伙伴、确定联盟形式、联盟的建立、联盟的管理和战略联盟的结束。(如图2)

第一,明确的联盟目标是联盟成功的关键。科技型小微企业可围绕技术、市场、资金、资源和人才等方面来制定联盟目标。第二,选择合适的联盟伙伴要考虑资源的互补性和文化的兼容性。双方资源的互补性有利于发挥企业的主导优势,文化的兼容性能缩小双方的差异,保证合作的顺利开展。科技型小微企业在选择联盟伙伴时,既要看联盟伙伴能否与本企业进行资源互补,还要看双方在企业文化、经营战略、合作思路等方面能否兼容。第三,联盟的形式主要有合资、研发协议、定牌生产、特许经营、相互持股等。第四,联盟要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协议明确联盟成员的权利和义务。明确的权利和义务能够减少日后的争端,维护联盟成员的合法权益。第五,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协调系统对联盟成员问的信息传递和学习进行管理与监控,并定期对联盟的绩效进行评估等。科技型小微企业可设立专门的战略联盟职能部门,对战略联盟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杰弗里·戴尔(Jeffrey H.Dyer)等人认为,建立专门的联盟职能部门是获取竞争优势所需知识的关键,专门的联盟职能部门能完善知识管理、提高公司的外部知名度、提供内部协调、消除责任和干预问题。第六,当战略联盟结束时,要做好善后工作。

(二)科技型小微企业战略联盟的构建

科技型小微企业战略联盟的形式主要有:横向联盟、纵向联盟和产学研联盟。

1.横向联盟。横向联盟指同行业的科技型小微企业间的联盟。战略目标主要是合作研发新技术或新产品、共同开辟新市场等。主要通过签订技术研发协议等形式建立联盟关系。科技型小微企业所处的高新技术行业特征及自身的实力决定了其很难独自完成技术创新。因此,具有不同比较优势的科技型小微企业问可就某项技术或产品,建立战略联盟,可加快技术和产品研发进程,提高研发的成功率。如福特汽车公司与马自达公司基于各自的比较优势建立联盟关系,自1979年以来已共同研制了10种新车型。福特擅长市场营销和资金筹措,马自达善于开发制造,福特负责大部分汽车式样设计,马自达提供关键部件,两者合作,优势互补,实现了双赢。此外,同行业的科技型小微企业间建立联盟,不仅可避免相互之间的激烈竞争,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还可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与大公司进行抗衡,开辟新的市场。

2.纵向联盟。纵向联盟指供应链企业之间的联盟。同一产业链的企业间形成合作伙伴,有效整合各自的资源、能力,可使企业获得在设计、制造、产品和服务上的共同利益,提高整条产业链的竞争力。科技型小微企业通过与上游企业签订设备和原材料购买协议,与下游企业签订产品销售协议等形式与上下游企业建立联盟,分工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能快速有效地响应市场,使资源和信息在产业链企业间迅速流动,提高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实现产业链的良性循环。此外,科技型小微企业还可与上下游企业建立虚拟公司来建立联盟,通过信息网络与众多的上下游企业联接起来,为共同目标协调工作,发挥各自在设计、制造、销售等环节上的优势。虚拟公司的建立,不仅克服了科技型小微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在地域上的限制,提高企业间信息交流的效率,还使其可以与更多的上下游企业结成联盟。

3.产学研联盟。产学研联盟指科技型小微企业与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金融和中介机构间的联盟。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特点决定了其产学研联盟的构建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因此,产学研联盟以科技型小微企业为科技创新主体,以政府为主导,其他机构为辅,以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为目标。十报告提出,支持小微企业尤其是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充分显示了党对科技型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高度重视,为其产学研联盟的建立提供了条件。政府应出台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产学研联盟构建的政策措施,正确引导和鼓励大学与科研机构、金融与中介机构积极参与科技型小微企业产学研联盟的构建,充分发挥大学和科研机构、金融和中介机构的作用。设立专项资金对产学研联盟提供资金支持,积极推动产学研联盟的科技创新平台、信息网络的建设。建立科学有效的信息监控系统对产学研联盟各参与主体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使产学研联盟得以巩固和发展。大学和科研机构、金融和中介机构在政府的引导下,积极与科技型小微企业合作,各司其职,共同推动科技型小微企业产学研联盟的构建。

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范文第5篇

第一,农业科技创新具有创造性。创造性既表现在其应用的农业科技是首次成功使用的新技术,或者是通过改进现有农业中的某些技术,从而得到更加完善的并且具有更加明显效果的技术。又表现在创新的过程中,通过对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过程,创造性地把新技术应用于生产经营的实践活动中,实现技术形态的转化。

第二,农业科技创新具有高风险性。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本身涉及许多相关环节和方面,加上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约束较大,众多因素的影响容易使得创新的结果呈现出不确定性,这也就意味着创新本身具有风险性。

第三,农业科技创新具有高回报性。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对国内农业生产的保护政策将受到严重冲击,农业科技创新将是降低农产品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从而达到占领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其高回报性是显而易见的。

第四,农业科技创新具有阶段性。农业科技创新在不同的技术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创新内容,这也是农业技术创新和生产不断进步的结果。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为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化学技术的普遍应用,促进了农业增产;以杂交种为重点,生物技术开始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全面兴起;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等的综合运用,环保、安全的农业生产和技术发展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标志。

1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意义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成果,推广新技术的有效应用。科学技术通过对生产力诸要素的物化,使生产力发生质的变化。科技创新在农业生产中可以提高劳动者的能动性,同时,转化劳动者的技能;科技创新加速了劳动手段的现代化,加速了劳动资料的物化,使生产工具更加便捷先进;科技的飞速发展也使劳动对象的效能得到提高,促进劳动对象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科技创新使农业生产工艺流程更科学更先进;科技创新还可以使生产要素达到最优组合,使农业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更加科学合理;科技创新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改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法和农业生产经营手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的不断突破与应用,科学技术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不断增加,新技术成为现代农业的先导和发展动力。近年来的基因技术、生物工程技术、遥感遥测技术、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及激光技术等最新科学技术方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使现代农业的增长方式由单纯地依靠资源,转到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方向上来,使单位农产品产量得到了提高,农产品品质得到了改善,劳动强度减轻,并节约了能耗,改善了生态环境。现代农业的科技创新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向前推进的,是人类更好地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手段。

2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2.1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成就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技术获得了长远的发展。农业科技体制不断深化,科技投入持续增加,重点农业科研院所的建设加快,并逐步形成了庞大的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队伍;下大力气加快重大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农业技术创新的推广模式和服务方式不断创新;积极鼓励和发展农村各类专业技术协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组织,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农业技术;不断提高农民文化科学素质,农业科技基础和实力显著增强,现代农业技术与常规技术结合不断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国家统计局的《关于2011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指出,2011年全国粮食单产达到5166公斤/公顷,总产达到57121万吨,已经达到了丰年有余的水平。

2.2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21世纪,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加速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和产业化进程,满足新阶段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将是我国农业现阶段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一是先进、适用科技成果的推广,满足了农村与农业生产一线的科技需求,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和推广,推动了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二是通过广播电视讲座、现场示范、科技宣传、技术咨询、科技下乡等多种途径,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把科学技术送到农村的千家万户,提高了农业的科技文化素质;三是科技产业化推进了科技体制改革,经过多年的努力,农业科研单位创办的科技企业管理逐步规范,科研与开发形成了良性循环,增强了科研单位自身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加快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但是,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仍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一段距离,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最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科技成果适用性较差,一些农业科技成果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可行性差,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进展[4]。

2.3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制约因素

目前,我国农业资源方面利用率、生产效率、劳动产出率偏低、生产和经营方式较落后,其产生的主要的原因。(1)农业科研部门提供的科技成果科技含量低、欠成熟,真正具有推广价值的成果不多,大量成果均属无效供给[4]。这又归结于我国现阶段农业科研管理体制,我国目前还是政府主导型,不是市场主导型,计划经济色彩仍然贯穿于农业科研中从选题立项到推广应用的整个过程,结果就是选题与生产实际需求脱节。(2)农民采纳新技术的条件和能力有限,对农业科技的有效需求相对不足。农民是农业技术的最终需求者,但要使农业技术顺利地推广到农民手中,就农民本身来讲也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低,接纳新技术的能力差;同时,农民采用新技术的机会成本如果太高,他们也会消极对待农业技术科技成果;此外,我国农业经营规模小,耕种的土地分散,不利于农作物的田间管理,不利于农户采用新技术。(3)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三者之间缺乏良好的合作机制。我国的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业推广三部门在促进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方面应该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但由于各种原因,三部门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难以形成整体优势。

3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对策

3.1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原则和方向

3.1.1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基本原则

利用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推动现代农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其核心是全面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思想和江总书记提出的“中国农业问题、粮食问题,要靠中国人自己解决,这就要求我们的农业科技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必须要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等指示精神,把农业科技实力变成现实的第一生产力,使我国的农业科学技术迎头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根据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发展现状,借鉴世界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我国实行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必须坚持以下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我国当前面临耕地减少、人口增多、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决定了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路径选择时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2)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组装配套原则。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组装配套,既有利于农业高新技术充分发挥其技术功能,又实现了经济效益最佳、成本最佳。(3)引进技术与现有技术相结合原则。既坚持推广我国已有的成熟技术,又重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既有利于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又能做到投资少、见效快。

3.1.2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方向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要围绕世界农业科技创新的新趋势,形成适应各地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创新模式,加快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

(1)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要向综合化迈进。21世纪农业科技将在探索农作物、林草业、畜禽、鱼虾等动植物和微生物生命活动奥秘,以及挖掘生产潜力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从而使高产、优质、多抗和高效目标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时,现代农业科技要与其他众多门类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经济科学不断渗透、交融,从而形成新的科学交叉点和生长点,拓宽农业的领域。

(2)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突破带来了农业知识经济领域的扩展。现代农业将由动植物向微生物,农田向草地森林,陆地向海洋,初级农产品生产向食品、生物化工、医药、能源等多种产品生产方向拓展,形成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产生一批新的高技术产业群。

(3)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将成为21世纪的两个支柱产业。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新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主导21世纪产业的基础性技术将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并呈现出相互渗透,齐头并进的新局面,而生物技术产业和信息技术产业无疑将会成为21世纪举足轻重的两个支柱产业。

(4)可持续发展农业技术体系建设越来越受重视。可持续发展农业是兼顾生态、技术和社会经济效益并具有持久性发展能力的集约化、多样化、综合化农业发展和经营的体系,能围绕防治污染、保持生态平衡、节约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资源再生潜力,支撑农业持续发展,因此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上建立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技术体系。

(5)农业科技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将大大加强。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及农业新技术革命的推动,国际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愈来愈频繁,协作攻关的项目和规模将会越来越大,从而加快农业科技发展的国际化。未来的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方式能对农业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而且技术交流和新技术转让将会更加制度化,将建立起更加持续发展和平等的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

3.2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对策建议

(1)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强度和工作力度,建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历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充分说明了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农业的高度重视,要求各级政府部门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首先,政府应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宏观调控体系,确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模式,支持重点建设和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建立农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支持体系[6]。其次,要增加政府对农业科技研究和开发的投入,各级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应确保高于财政收入的年增长速度,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国家财政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强度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同时,各级科技三项经费的30%以上用于农业科技,政策应确保落实,以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经费总量[7]。再次,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重点,应向具有研发能力的优势机构和新时期农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倾斜,通过政府投入导向,引导研发机构布局和专业结构的调整。

(2)实施人才战略,提高农民素质确立“人才强农”的基本国策,解放思想,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科研观念。针对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新情况,研究新对策、寻找新策略,用长期、动态、战略的眼光去研究市场,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的创新思路[8],培养多层次农业科技人员;农村中小学应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特点,开设一些农业相关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加强学生的劳动技能;建立健全农民职业教育体系,利用各级各类农业教育培训资源,逐步建立起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健全的培训制度,利用发挥现有资源优势以及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中等农业教育要重点扶持农村急需而又薄弱的中、初等专业技术教育项目;高等农业教育要坚持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方向,为农村输送更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永久牌”农业技术人才。

(3)将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使农业科技研发与农业生产经营融为一体,必须克服传统的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经营相互脱节的弊端。结合区位优势,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本着因时、因地、因物制宜的原则,面向市场需求,优化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做到以当地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做到农业科研与生产的实际需求相结合。

(4)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作为科研成果转化的突破口农业科技示范园,就是以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农业院校及技术推广单位为技术支撑,在具有一定产业优势、经济相对发达、交通方便的区域,引进国内外优质品种和先进的高新技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对农业新产品和新技术集中投入、集中开发[8]。同时要供群众参观学习,不断扩大技术应用的社会影响,使农民群众看到技术应用的效果后跟着学、跟着做,产生辐射效应,以此推动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园,可以说是科技走向千家万户的紧密结合点,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兴组织形式,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迅速发展,对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起到了较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尤其是在推动农业科技新成果转化应用、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模式途径、提高农业和基层技术人员对技术的吸纳能力等方面成效显著。

(5)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把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提高农业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制定指导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性文件,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加工或流通型龙头企业。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和国外资本参与,加快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高科技、精深加工型龙头企业。促进农村非农产业向城镇集聚,企业和龙头企业到小城镇发展,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