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创新的启示

科技创新的启示

科技创新的启示

科技创新的启示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俄罗斯;科技创新;发展实践

1概述

在2011年实施《俄罗斯到2020年创新发展国家战略》的基础上,俄罗斯开始实施《2012年至2020年国家科技发展计划》。并且,在基础研究领域制订科学基金中期发展计划,成立国家安全与发展远景研究基金;在传统优势领域,制定、实施领域发展战略,通过国家专项计划加大投入、给予重点扶植。而在科研机构方面,整合研发力量和成果,形成合力,为实现具体专项领域的“世界一流水平”积蓄力量;在科技园区方面,投入专项资金增加科技园区的数量,扩大规模。除了政府投入外,斯科尔克沃园区筹措到大量私营投资,这为实施总统委员会批准的优先领域项目研发提供了保障。

2俄罗斯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

2011年,俄罗斯颁布了《俄罗斯到2020年社会经济发展规划》,针对规划的要求,2012年,俄政府致力于解决以下主要社会经济问题:一是通过国家专项计划、兴建科技园区、实施创新项目等措施促进研发的发展及科技成果的应用,转换经济发展模式,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创造条件;二是提高各级政府的服务质量,有针对性地解决社会问题,提高公民的社会保障和生活条件。为达到上述目标,俄罗斯政府采取了许多有利措施。例如,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2012年,俄罗斯实施了多达56个中长期国家专项计划,并加大财政投入,国家投入总额10615亿卢布(约合353.8亿美元),与2011年相比增长超过了15%,涉及经济、能源、教育、基础设施、国防等领域。

3俄罗斯科技创新发展的具体实践

近年来,俄罗斯为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科技创新规划与政策探索,主要包括科技创新的中远期规划、资金技术支持、人才激励制度三个方面,为科技创新发展创造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3.1科技创新的中远期规划。3.1.1实施“到2020年俄罗斯创新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远景目标,也是国家政策支持的重点方向。从2011年起,俄罗斯政府开始实施“到2020年俄罗斯创新发展国家战略”,其目的是使俄罗斯在2020年走上经济发展的创新之路。该战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11~2013年):提升全社会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提高经济部门对科技创新产品的需求。第二阶段(2014~2020年):将进行行业部门的大规模现代化改造,大幅提高高新技术生产产品在GDP的比重。3.1.2实施《2012年至2020年国家科技发展计划》。从2012年起,俄罗斯开始实施《2012年至2020年国家科技发展计划》。按照该计划,到2020年俄罗斯政府将投入26155亿卢布(约合872亿美元)用于:提升本国研发部门的作用和地位,为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创新发展创造条件;改善科技工作者的生活条件和待遇,提高科技工作对青年的职业吸引力;在本国传统优势领域和技术优先发展方向形成超前的科技研发基础;在形成技术突破的科技领域建立“优势中心”网络;加快本国科技与全球创新的融合,确立俄罗斯世界科技强国的地位。3.1.3实施《到2020年生物技术发展综合计划》。2011年,时任总理普京签署通过了《俄罗斯联邦至2020年生物技术发展综合计划》。该文件包括:制订计划必要性、计划的目的和任务、支持生物技术发展的主要手段、发展生物技术的重点、计划实施管理等五大部分及附件。3.1.4制定本国材料科学发展新战略。俄罗斯全俄航空材料研究所会同本行业相关研发机构对全球材料学领域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了评估,结合新型材料主要应用企业(包括俄罗斯航天集团、联合航空集团、航空发动机集团,以及战术导弹生产集团)所制定的发展战略,制定了到2030年俄罗斯材料科学发展战略。3.2实施资金技术支持。3.2.1制订科学基金中期发展计划。俄罗斯科学基金包括,基础研究基金、人文科学基金和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由于成立之初就建立了良好、高效的运行机制,三大基金对基础研究和创新活动的支持效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科技界的认可。3.2.2成立国家安全与发展远景研究基金。2012年初,俄政府设立了国家安全与发展远景研究基金(以下简称“基金”)。该基金的建立是支持和发展俄罗斯国防工业现代化计划的必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保障和支持国防科研领域的基础和探索性研究项目。由于先进武器的研制离不开基础科学研究的支撑,该基金还将发挥类似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的功能,为俄罗斯的基础研究提供更多的经费保障。3.2.3建立科技人才激励机制,鼓励青年科学家脱颖而出。近年来,俄罗斯政府采取了诸多措施鼓励青年科学家投身科技,并且出台的科技政策和计划多向青年科学家倾斜。例如,从2011年起对青年副博士或博士实施的科研项目给予经费支持,而在“2009年至2013年俄罗斯科教师资创新国家专项计划”框架下青年科学家参与的研发项目总数超过了6000个。在科技人才奖励政策方面,2008年俄罗斯专门设立了科学创新总统奖;从2012年起设立总统奖学金。

4俄罗斯科技创发展对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启示

4.1合理制订长远科技规划,多领域全面均衡发展。中长期科技规划对国家科技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战略导向意义。在《俄罗斯到2020年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指导下,俄罗斯科技发展注重科技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发展模式转换,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创造了条件,同时提高了政府在科技发展上的服务质量,具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众多社会问题,提高了公民的社会保障和生活条件。4.2提高科技投入比例,保障科技发展。科研经费的投入是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保证,也是反映科技发展动态和科技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科研经费投入比例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科技投入的强度大小,对于国家或区域科技创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俄罗斯科技的不断进步得益于科研经费的大力投入,高比例的科研经费投入为其科技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4.3增强基础研究扩展延伸,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依照科技研究划分理论,按研究内容可将科技研究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基础研究处于科技研究的初始阶段,对于未来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科技研究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科技研究往往处于基础研究阶段,如何实现科技研究的基础研究成果向应用研究以及成果转化一直是困扰科技发展的关键环节。俄罗斯在基础研究基金和人文科学基金的评价体系中,引入了“成果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项目份额”这一重要指标,并且在基础科学基金中增设“结题课题中可建议开展应用研究的项目份额”指标,对于基础研究的扩展延伸促进了科技成果向应用研究转变,有利于实现科技成果转化。4.4引入市场机制,增加科技创新主体。俄罗斯在科技规划的制订与科技发展的实施中引入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参与,改变传统的政府一家独大的局面,增加科技创新的主体,增强科技发展的活力,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政府应当通过政策来培育多元的技术创新主体,使不同的技术创新主体在技术创新中承担不同的功能和角色。鼓励公私部门合作,促进科技的全面发展。积极扶植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活动。4.5注重科技人才培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科技的进步,源于高科技人才的技术创造。科技创新人才是科技发展的智力基础,如何培养科技人才,激励科技人才,挖掘科技人才科技创新的潜力,是目前科技发展的关注热点。俄罗斯科技发展的进步离不开科技人才的培养,丰富的科技人力资源助力科技发展。俄罗斯重视教育发展,培养科技人才,教育领域成为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的优先领域,尤其重视中等和高等教育投入,增加中高级技术人员以及高技能技术工人培训资金,按照市场导向为创新经济培养人才。同时,设置一系列的科技奖励措施激励科技人才创新,尤其注重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激励,促进科技人才结构上的衔接。

作者:亓琳 贾永飞 崔英英 单位:山东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

参考文献

[1]迟岚.俄罗斯科技体制改革与战略[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4,(2).

[2]欧阳向英.俄罗斯创新战略的目标和效果[J].欧亚经济,2014,(2).

[3]俄罗斯制定材料科学发展新战略[J].中国科技产业,2012,(5).

科技创新的启示范文第2篇

科技创新教育组织优化变革的有效实践

科技创新教育组织是科技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顺利开展的保障。位于农村腹地的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启东市大江中学,是一所普通中学,25年来,坚持以科技发明为突破口开展科技创新教育,成效喜人。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江中学基本上靠专职科技教师“打拼”,尽管成绩不小,但纯粹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的科技创新教育,所有科技活动的开展就只能靠比赛拉动或学校的临时安排,活动开展没有规律,也没有保障,只能盲目行事,往往比较被动。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是其内在需要与潜能的表现,主体的实践活动才是推动其发展的根本力量。大江中学的领导认识到,如果依然依靠行政手段来推动科技创新教育,势必就会“漠视”这种发展的根本力量,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师对教育过程的“控制权”和“主宰权”还会一直持续下去,所谓“充分相信、承认和尊重学生创新的主体性”也将成为一句空话。科技创新教育组织的优化变革势在必行。

为了搭建学生自主创新的新平台,使科技创新教育走上组织化、制度化的快车道,2004年12月9日,大江中学科协由市民政局批准正式成立科协,会长、副会长以及活动部、发明部、科普部、宣传部、组织部和实践部的正副部长均由学生担任,每届新会员都必须参加“大江中学科协会员入会宣誓仪式”,明确参加科协的目的和意义。

正如教育家魏书生所说,“每个孩子都愿意在自己的旗帜下成长”。大江中学科协的建立,正是让学生在“自己的旗帜下成长”的有益尝试。一些学生加入科协以后,对自主创新的认识大为改观,创新意识大大增强,创新热情高涨。如,龚心怡同学起初对科技创新一无所知,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加入了学校科协,后来由于她在科协活动中表现突出,科技创新成果“太阳能闪光示宽可移动后视镜”获得全国奖和国家专利,被推选为第二届大江中学科协会长。由于工作出色,她被共青团江苏省委和江苏省学生联合会评为“江苏省优秀学生社团干部”。大江中学科协成立以来,学生科技创新设想设计作品每年同比增长30%以上,申请国家专利每年同比增长20%以上,参赛获奖数量和档次也稳步提升。

科技创新教育组织优化变革的有益启示

现代创新教育理念认为,要让受教育者充分获得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权和主动机会,以培养其独立思考与发掘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何大江中学成立科协以后能够对科技创新教育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这一成功实践能给我们哪些有益启示呢?

1.科协管理平台是实现科技创新教育管理的有效方式

科协管理平台的成立,将教育行政手段与科协组织管理相结合,能让学校科技创新教育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使学校科技创新教育走上有效发展的轨道,能让科技创新教育组织化、制度化、正常化。科协为科技创新教育构建了“绿色通道”,能毫无疑问地得到上级科技领导、教育行政和社会力量的保驾护航。学校有了作为人民团体的科协,可以直接得到民政部门的支持,可以更好地与政府、环保、工会、企业等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与联系,得到他们的指导和更多更新的信息,科技创新教育发展更快更好。学校建设科协,让“一把手”校长或分管校长担任科协理事长,可以对科技创新教育进行专门化管理,更有效地保障学校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的开展。同时,科协的会长、副会长以及活动部、发明部、科普部、宣传部、组织部和实践部的正副部长均由学生担任。这样既保证了行政的领导权,又保证了科协的决策权。科技创新教育活动有了专门的管理平台,获取信息更方便,更有效,策划更专一,过程更完整,效果更突出。

2.科协指导平台是打造科技创新教师队伍的有力保障

科协指导平台能加强科技创新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有团结协作和与学生共同成长的组织保障。科技创新教师队伍的成长,要求职权更明确,奖惩更分明,积极性更高,针对性更强,参与面更广。通过科协指导平台,可以成立几乎所有学科教师都能参与的科技创新教研组,将科技创新教师列入科协组织机构,设立专职和兼职科技创新教师岗位,制定相应考核奖励方案等,能有效实施对科技创新教师的考核与激励。科技创新教师的来源涉及多门学科多个层次,有骨干教师,也有一般教师,有理科教师,也有文科和综合型教师等,他们经常开展“头脑风暴”“教育沙龙”“创新论坛”等教研活动,许多崭新的观点、方案、智慧就在相互碰撞中生成,他们在科协组织的具体项目指导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

3.科协会员平台是营造良好科技创新教育氛围的有力手段

科协会员平台能为师生参与科技创新教育活动营造更加良好的氛围。现代教育理论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而科技教育活动的培养目标就是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的科技知识技能,即让学生在经历探究与创新的过程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学会思维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弘扬科学精神。参与科协的师生由此产生动机、目标感、归宿感和集体荣誉感,更有利于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科协的章程明确科协的宗旨和遵循的方针、组织机构和各部门工作职责、会员权利和义务,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管理。这使学生有“在自己旗帜下成长”的感觉,有所依托,有所追求。每届发展的新会员举行入会宣誓仪式,让会员进一步增强科技意识,激发创新热情,明确参加科技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更加明确参加科技活动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珍惜每次提升自己的机会,加倍努力,快速发展。

4.科协活动平台是丰富有序的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的良好载体

科协活动平台成为科技创新教育进一步制度化、正常化开展的强有力的载体,更加有序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喜闻乐见的科技创新教育活动。通过科协活动平台开展的科技活动种类多、方式新,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科技节和创新体验月活动,有展示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异想天开”“生活创意”科技创新知识竞赛活动、科技创新作品征集比赛活动等。也可通过“科技创新先锋队”“电子技师协会”“机器人俱乐部”等安排出的活动安排表,由相关教师进行辅导,学生进行各种创新实践,动手动脑,全方位锻炼提高。开展这样的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后,学生中出现了“四多”:爱学习的多了,善动脑的多了,勤观察的多了,常动手的多了。

5.科协研究平台是实施科技创新教育校本开发的重要舞台

科协研究平台能适应科技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需要,特别有利于对科技创新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新课程,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是新时期课程改革的要求。通过科协研究平台,建立科协研究组织和机构,能更有效地将科技创新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结合,开发、建设由多种(项)常规性活动组成的校本课程。学校科协可与教科室、教务处等部门协同开展课题立项与研究,将科技创新教育校本课程纳入教学计划,有固定的课时分配,让科技校本课程常态化,使全体学生都能形成基本的科技创新素质。

6.科协教育平台是实现科技创新教育融入学科的发展阶梯

科协教育平台有利于科技创新教育融入学科教学,是两者融合发展的阶梯,能让“两手都硬”“两条腿走路”,在教学中渗透,在平衡中发展。特别是兼职科技创新教师,能更好地处理科技创新教育与课程改革的关系,努力使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养成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渗透到学科学习之中。事实上,创新点子多,科技创新成果突出的班级(学生),考试成绩也不差,甚至出现学校高考与师生科技创新齐头并进,不断履高攀新之局面。这大大消除了家长的疑虑和阻力,学生家长也由不理解到支持,最后和孩子一起参与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的启示范文第3篇

引言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研究实验室是公司专门负责创新工作的研发机构,它主要由具有丰富研发经验的科技人才组成。研究实验室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创新发展,以基础科学原理的探索为己任,增强企业的科研实力,在推动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与营销、生产和专利等部门保持紧密协作。这种科研创新机构加强了企业科学知识和研发经验的积累,增强了企业创新发展的能力。同时,它有利于企业降低外购科研成果的风险,提升企业利用外部科技成果,发掘其商业潜力的效率。研究实验室在企业整个科技创新过程中发挥着积极而关键的作用,它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实力,增加了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同时,也提升了美国整体工业的科技含量,增强了国家竞争力。分析和研究通用电气公司研究实验室在企业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对于我国企业的科技创新管理,企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有效发挥创新主体作用,提升国家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研究实验室内部人员的协作

通用电气公司研究实验室内部人员的协作主要包括纵向和横向两种类型。纵向协作指实验室科研专家与工程技术人员、机械师等辅助研发人员在具体研发项目中的合作,这种合作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研发成功的几率。

在企业科技创新过程中,实验室内部成员履行的主要纵向协作任务包括以下几点:一是科研专家根据已有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发现,或者依据营销、工程和专利等部门提供的最新信息,以及从外部科研机构和竞争者研发动向中获取的情报,产生出最新的研发构想;二是科研专家在工程技术人员配合下,设计开发新产品原型;三是将产品原型在研究实验室中的小型试验工厂进行试生产,以事先掌握和解决产品在大规模生产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问题。技术创新经济学者波尔斯玛?凯斯通过对通用电气和飞利浦公司研究实验室具体运作的比较,论述了实验室内部不同职能人员在具体研发项目中的协作制度,这种纵向协作的有效性可以极大提高研发效率和创新成功的可能性。[1]

横向协作主要指实验室科研专家之间,以及不同研发项目组之间的沟通交流。德国等欧洲国家高科技企业的研发机构,出于商业机密的考虑,实验室科学家多是单独或组成与外部隔离的研发任务组,进行保密性的科研活动,科研专家之间不能随意就研发动向和相关信息进行交流。而通用电气公司研究实验室则与之不同,引导和鼓励科研专家,进行多样化和自由的沟通交流,实现最新科学知识和科学发现在实验室内的传播,提升实验室人员的工作技能和效率,促进新构想的产生。例如,通过这种横向协作,实验室科学家、193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欧文?朗缪尔利用对真空管和热传导的研发经验,为柯立芝项目组X-射线设备的成功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绝缘材料组对化学材料的研发经验,又可以给其他项目组带来很大帮助和启发。这种横向沟通交流,有利于“灵感突现”,可以产生更多具有商业潜力的新构想和新思路。

二、企业科技创新过程中研究实验室发挥的积极作用

(一)研究实验室专门从事企业研发创新工作

和通用电气公司长期保持合作关系的管理学者彼得?德鲁克说,企业需要创造一种创新型组织,在这种组织中,变革是一种常规而不是例外,是一种机会而不是威胁。创新是这种组织的态度和实践,创新型企业组织的领导高层要使整个组织富有创新的理念。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对企业组织关系予以重新安排,已有的层级组织还会继续存在,创新型组织只是在原有正式组织框架之外构建一个新的神经系统。[2]

创新型组织认识到,保持企业日常运营和创造新事物都是艰巨的任务,但这两项工作都必须去做,创新型组织需要专门设立创造新事物的独立机构。[2] 此外,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美国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的联系愈发紧密,“通用电气公司高层领导和科技专家明显意识到公司创新活动缺少什么。工程技术以应用科学为基础,而科学知识是工程技术发展最重要的原材料。没有科研工作对最新科学知识的供给,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3] 在通用电气公司的发展越来越依赖科学研究的历史条件下,研究实验室就成为这种专门从事创造新事物的研发机构。

研究实验室既要肩负研发工作,又要和企业其他职能部门共同合作。它不仅要关心研发,还要关心生产、财务和市场营销,在企业科技创新活动中,需要其他职能部门给予及时有效的配合。[2] 内森?罗森伯格在《探索黑箱》中指出,“在商业上应用新科学知识的能力取决于一定的社会能力。这些能力包括组织、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技能。”[4] 这就是通用电气公司研究实验室和公司其他部门协调合作所起的作用。

(二)研究实验室在企业创新活动中与其他部门的协作

在企业创新活动中,研究实验室和其他部门的协作主要包括与工程实验室、专利部门、生产部门和营销等部门的协作。企业研发、生产、营销和专利等主要职能机构的紧密协作,是企业创新成功的重要保证。通用电气公司创新管理的这种协作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研究实验室和公司各工程实验室的协作是产品和技术创新成功的必要条件。[5] 工程实验室协助研究实验室将新产品设计完善,以适应工厂的高效生产。工程实验室及时向研究实验室反馈新产品制造方面的技术问题,或提出某些需要高等科学知识指导的技术服务需求,求助研究实验室制造某些高精密的部件和仪器等。研究实验室设立了研发管理工程师职位,专门负责研究实验室和公司各工程部门的协调工作。

第二,研究实验室和公司专利部门紧密协作,可以满足公司专利事务对科研专家的需求,可以及时将实验室的研发成果申请专利保护,协助公司建立起专利壁垒和专利优势,在研究人员的科研进程中,发现具有商业价值的阶段性成果等。实验室首席领导者威利斯?惠特尼要求科研人员定期提交研发报告,梳理筛选有申请专利价值的项目材料送给专利部门。专利部门也会派遣人员到研究实验室,跟踪科研人员的研发活动,阅读研究报告,现场考察研究工作,寻找具有专利申请可能性和商业潜力的项目。

第三,研究实验室和生产部门的协作可以保证新产品尽快投入高效的大规模生产,生产部门也能根据研究实验室推出的新产品特征,及时迅速地对生产设施设备和生产方法进行调整。科研专家还时常在研究实验室中培训一部分来自工厂内及其工程实验室的员工,将他们分派到各工厂工程实验室或生产作业中,传播科技知识和科学方法,这样既增加了工厂员工的科学知识,增强了工作技能,又有利于新产品生产和新技术应用由研究实验室向生产部门的顺利转移。

第四,研发和营销部门的协作效率直接影响着创新成功的几率。在这方面,通用电气公司拥有丰富的成功经验。公司营销人员从创新过程的研发阶段就参与其中,向实验室具体研发项目组及时反馈必要的市场信息,或随时向实验室提供市场的发展动态报告,使实验室掌握研发方向,把握住新的创新机会。研究实验室和营销部门的协作正是科技研发和市场需求的有力结合。

综上所述,研究实验室与工程和生产部门的协作,促进了研究成果转化为高效生产的新产品、新材料,或最新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方法,为工程和生产人员提供科学知识的指导,提高其工作技能和效率。研究实验室和专利部门的协作,有利于公司为新技术和新产品及时获取专利保护,在科研中发现具有商业潜力的项目,为公司各类专利事务提供咨询服务和科技支持。研究实验室和营销部门的协作,使研发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推进公司的创新发展战略。在符合企业整体利益和长期发展目标的基础上,研究实验室通过这些多重协作机制提升创新成功的概率,促进公司研发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创新范围的拓展。通用电气公司研究实验室和各部门的有效协作,是公司基于科技进步,拓展已有业务,并不断创新进入新业务领域,保持长期发展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三、研究实验室和公司外部环境的紧密联系

通用电气公司研究实验室和外部环境的联系主要包括和学术团体、专业协会、大学和政府科研机构的联系,以及通过实验室的情报部门,对国内外同行业和相关行业企业研发动态的关注等。这些联系既可以使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以应用为导向的研发环境中,始终保持对基础科学现象的研究与探索精神,也可以不断增加科研人员的科学知识,增强科研能力。实验室科研专家可以在参与学术活动中获取学术界的认可和殊荣,实现自身在学术上的事业追求,以此不断激励他们的工作热情。同时,科研专家的学术贡献也提高了公司在美国经济社会各界的声誉,吸引更多科技人才加入公司。此外,对外部科研机构和竞争企业的情报搜集,可以使实验室根据最新信息把握研发创新机会,保证企业的科技竞争力。

研究实验室的科研专家参加各类学术团体和学术会议,和国内外大学甚至竞争企业的科研专家沟通交流。例如,实验室科学家惠特尼就是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AIEE)的成员,并于1909年担任美国化学学会(ACS)主席。朗缪尔也曾于1928年担任美国化学学会的主席。实验室另一位著名的科学家艾尔伯特?赫尔曾任美国物理学会(APS)主席。[6] 朗缪尔还经常参加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AIEE)等学术团体组织的会议。[7] 1932年,由于在表面化学现象的研究贡献,朗缪尔成为美国第一位来自工业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1934年,他获得富兰克林奖章,并于1941年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主席。惠特尼也曾因在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在1931年获得富兰克林奖章。因为对电力科学作出的卓越贡献,以及对科研事业功绩卓著的激励和领导工作,他于1934年获得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颁发的爱迪生奖章。[8]

从另一种联系方式和对象来看,在提出创建研究实验室的提议时,公司发明家伊莱休?汤姆生就建议要在研究实验室内设立一个信息搜集和管理机构,该机构要通过各种途径从公司外部搜集具有建设性意义,能激发最新研发构想的各类相关信息。[6]据此,研究实验室成立后,设立并逐渐扩充实验室图书馆,收集公司业务相关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和研发报告,并通过专业情报人员从外界获取最新最前沿的科研动向和信息资料。

对国内外西屋电气和西门子电气等竞争企业研发动态的关注,有利于及时获取市场发展动向的信息和最新的研发机会,努力使公司在科研实力上保持竞争优势。和美国政府相关部门的研发机构、国内外大学实验室和独立科研机构的联系,既有利于获取最新的研发成果、掌握科技前沿信息、获取外部专利、把握科研机会,又有利于提升公司的公共形象,塑造通用电气公司代表科技前沿的创新型企业形象,为公司发展创造公共环境,也使公司对全世界科技精英更具吸引力。另外,公司自身雄厚的科研实力,加上和美国政府研发机构的合作经验,有利于公司在政府合作研发项目中,获得优先合作机会和项目支持,同时,也可以提升公司在美国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获取更广阔的创新发展空间。

四、对我国企业创新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

通过对通用电气公司的创新管理、研究实验室的运作、研究实验室对公司科技创新发展的系统性推动作用以及对美国整体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贡献的分析,可以归纳几点对我国企业科技创新、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启示。

(一)完善的企业创新管理制度的构建

建立起完善高效的科技创新管理制度是我国企业提升竞争力,保证长期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如同通用电气公司一样,美国多数企业都把科技创新看做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源泉,纷纷设立专门从事研发的创新机构,不断完善的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在企业管理高层的引导与协调下,有效组织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活动。

借鉴通用电气公司的经验,我国企业的研发机构要大力加强实验室内部科研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协作,提升研发效率。要加强科研专家之间的横向交流,使新知识和新方法在实验室内广泛传播,创新研发理念。要大力激发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对提出的新设想积极论证,并进行实验,对创议者给予相应的奖励。

还需强调的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成功不仅在于科研本身,还包括新产品推广等多重因素。因此,除了要建立科研机构内部高效的沟通协作制度外,企业对科技创新进行组织管理的重点还包括研发、营销、生产和专利事务等部门的有效协作,这在通用电气公司研究实验室和公司各职能部门的协作机制中有明显的体现。

在科技创新过程中,还需要对科技创新的组织管理制度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我国企业要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管理制度创新,构建富有灵活性、进取性和创新性的组织管理机制,系统有效地组织、协调和整合企业各职能部门的力量与各类优势资源,达到整体上的优化配置。特别是要将企业的整体利益和长期发展目标与企业的科技研发、组织管理制度改革以及生产设施设备合理布局结合,推动企业的长期创新发展。

(二)企业科研创新机构和外部环境的紧密协作

首先,如前所述,通用电气公司研究实验室与外部学术团体和科研机构保持着长期合作关系,实验室有些科学家还在学术机构中担任要职。实验室科研专家甚至与同行业竞争企业的科研专家保持一定的沟通联系,以了解最新科技知识和科研成果。我国企业也要经常组织科技人员以各种形式与外界进行科技交流,及时获取国内外最新科研信息,掌握行业最新科技发展动态,把握住每一个创新发展时机。

其次,随着产品和服务技术复杂性的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成功的不确定性与风险越来越大。企业与外部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成为企业分担风险、分享信息的有效途径。

再次,因为我国多数企业科技创新人才稀缺,研发能力不足,因此,企业和外部学术团体、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结成研发和科技创新联盟,有效利用高等院校等外部科研机构的研发资源,也是企业成功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

最后,同发达国家企业相比,我国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偏小,研发力量相对分散。由于行业竞争等原因,国内企业习惯于各自独立研究,即各自为战,这种状况亟需改变。通用电气公司的科技人员经常在学术团体内和同行业竞争企业的科研专家进行沟通交流,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我国企业相互之间要尽量通过建立某种形式的科技联盟,使分散于各个企业的科技资源加以重新整合,优势互补,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创新成本,提升创新成功的几率。通过合作研究和联合开发,不但可以增强各企业的研发力量,避免重复研发投入,提升研发效率,还能共享创新成果,从整体上提高行业领域的科技水平,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有效的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通用电气公司既制定了科技人才激励政策,又与政府、高校合作培养科技人才。我国同样要加强政府、高等院校和企业界对科技人才的合作培养,激励科技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我国科技人才长期较为匮乏,科技人才流失严重,而且对科技人才利用效率不高,科技人员分布不合理,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研发人才不足。此外,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现行教育体制整体来看仍然偏向应试教育,不易培养创新型人才。科技发展以人为本,科技创新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政府需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改革教育体制,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形成高校和创新型企业间对人才培养和发挥人才效用的良性互动。

除了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外,要利用多种途径提升企业现有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在企业中形成一整套人才引进、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大对有突出贡献人才的奖励力度,鼓励科技人才以科研成果入股,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创新潜力。在美国科学家把为工业发展做出贡献视为科研工作主要职责之一,而且绝大部分从事研发工作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受雇于美国私人企业,科技人才成为工业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

(四)发挥大型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

从美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大型企业一直是创新的主体。通用电气公司等创新型大企业通过有组织的科研创新力量,推动企业自身与国家整体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与中小企业相比,大企业在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具有许多优势,大型企业拥有充足的资金来源,能够提供更多的经费吸引科技人才投身于研发和技术创新活动。在推进创新过程中,大型企业可以购买大量精良的研发设备,吸引和聚集多领域的科研专家,利用自己庞大的生产规模和销售网络及时迅速地将研发成果推向市场。而且,大型企业比中小企业更有能力承担创新风险。

目前,在我国大型企业中,自主研发创新效率不高,大型企业在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外部环境看,我国必须深化体制改革,通过政策倾斜、法律保护和市场培育等引导和激励措施,真正使大型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企业的战略性重组,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建立技术创新的利益驱动与风险制约机制。促进大型企业建立健全科研创新机构,尽快形成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大企业。

从美国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在整个20世纪,正是由于美国联邦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动,建立鼓励企业从事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企业科技创新才得到迅速发展。在我国多数企业科技创新长时期没能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而企业则因政府投入或与政府合作研发机会太少,本身又因风险等因素而对研发投入缺乏兴趣,很难成为研发创新的主体。要确立我国企业在研发创新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建立鼓励企业从事研发的政策体系。通过深化企业改革,鼓励企业从事科研和技术创新。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鼓励着眼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活动。对于企业进行研发和技术创新,政府要大力支持,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和税收优惠,推进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的发挥。

结 论

高科技企业要保持长期发展,就需要技术和产品的不断创新,而创新是有风险的,降低风险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进行基础科学原理的研究,探索更深层的科学现象,提高技术创新成功的概率。[6]拥有高水平、经验丰富的科研专家的研究实验室,对企业的持续创新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研究实验室使科技进步内化为企业成长的驱动力,成为企业长期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7]

科技创新的启示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

基金项目:天津市2016年科技计划项目“天津市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激励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6ZLZXZF00060)。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高等农业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HE3075)。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学术共生视角的高校科研团队学术管理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HEY5010)。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人才强国战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重要一环。不断深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念,始终坚持将人才作为新的增长点,集中力量,大力创新,在重点行业、重要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取得突破,努力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强力推进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事业的发展。

1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内涵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是以科技为基础,以高层次和创新型为特征的人才,指的是在某个学科、产业或技术领域内,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且做出过或能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是一个复合概念,目前在国内研究还没有公认的定义。从语素看,“高层次”是对人才水平特征的描述,是指专业知识、业务水平和技术能力很高的人才,对应于“中低层次人才”;“创新型”是对人才素质特征的描述,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素养的人才,对应于“常规型人才”。与常规人才相比,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能够承担领先性、前沿性的科研项目,具有创造实践活动优化的发展空间,具有创造实践活动的自主控制权,具有能够建立并带领一支结构合理的创新科研团队的能力,同时也离不开创新团队对他们技术和业务发展的支撑。

2 国内外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的经验

随着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形成,国际竞争也成为了人才的竞争。人才战略成为全球各国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参加世界竞争的必然选择。

1.国外人才引进经验

美国等发达国家通常利用本国良好的科研、生活环境,对国外高层次人才放宽移民限制,给予优厚待遇,吸引高端人才。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政府通过了一系列有关国家未来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的政策。第一,制定吸引急需高端人才的特殊移民政策。不嗤乜砑际趵嘁泼竦姆冻搿R入外侨登记卡(绿卡)制度。不断修订短期工作签证政策。与此同时,美国还为非美国籍的杰出专业人士授予在美永久居留权。第二,政府设立专项基金奖励高科技和尖端行业人才。利用自身具有的财力、科技和人力上的优势,通过签署国际间科技合作协议,充分利用别国高端人才。第三,继续大力吸引海外留学生。美国大学通过提供奖学金助学金和优厚的贷款政策吸引各国学生及学者赴美学习。利用赴美留学生大多数毕业后会继续留在美国这一情况,扩充本国的高端人才队伍。第四,通过聘用机制实现高端人才的国际开发与利用。美国利用其优越的科研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通过提供资助、合作、讲学等多种形式邀请外国专家学者到本国从事研究工作,充实科研队伍。第五,美国还通过本国的跨国公司,设立海外研发机构网络研发人才,为本国的科技战略提供人才支持。

日本等国采取的是外向型的人才吸引战略,通过重金购买、吞并或资助知名企业或研究机构的形式,使国外高层次人才能够为自己国家服务。首先,日本政府重视对优秀留学生的引进。为了弥补日本日益明显的劳动力不足,日本政府制定了接收留学生的计划,通过为留学生创造有利的就业条件,为日本国内留住大量的劳动力。其次,日本通过相关法律法规,为海外优秀人才在日本居住提供便利的条件。

印度人才引进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吸引印度人才回国。海外印度人广泛分布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发达国家,他们涉及软件技术、光纤通信、微电子等多个科技领域。如何扭转人才流失的被动局面,成为印度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通过创建引才机构和完善引才的软硬件环境吸引了大批海外印度人才回国效力,特别是在需求了解、宣传激励、供求对接和来去自由方面构建的引才制度,起到了显著的引才效应。

2.国内人才引进经验

北京市不断完善有利于人才引进的政策体系,畅通实用人才、高技能人才引进渠道。第一,不断推进海外人才聚集政策。通过“”、“海聚工程”等人才计划,引进一批掌握国际领先核心技术的高端人才。第二,完善人才梯度培养。建立健全人才梯度培养机制,培养世界级产业领袖、优秀企业家和专业管理人才。第三,破除人才流动障碍,建立灵活多样的人才流动模式。第四,建立以创新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增加知识价值在分配政策中所占的比重,充分体现智力劳动的价值,以便有利于调动和激发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还不断简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工作流程,并将海外高层次人才纳入全市社会保障体系。

上海市主要通过浦东国际人才创新试验区的建设,构筑国际人才高地,集聚和造就一批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的高层次人才。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完善招聘、派遣、培训、测评、管理咨询等人才服务功能。持续优化人才综合发展环境,完善海内外引才政策体系,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和科技创新人才融资环境。

天津市围绕其优势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和引进了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急需专门人才。通过一系列的人才资助扶持计划、人才工程,全面构建由部级和市级顶尖人才以及优秀青年后备人才为主体的高层次人才梯队。加大现代服务业人才开发力度,重视传统服务业各类技术人才培养。制定政策合理引导人才流动。

3 国内外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的启示

1.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国家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际上是人才的驱动,需要依靠人才的驱动发展来实现。而大批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获得,则要从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上下功夫,创新人才工作思S,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2.优化创新人才政策

积极创新人才政策,制定有利于人才管理、人才流动、人才激励等全方面的人才政策。不断加大教育和科研投入力度,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主渠道作用。提高政策的区域竞争力,通过优越的引人、用人政策,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的进入,建设稳定的科技创新团队。提高人才的收益水平,制定合理的创新收益分享政策,保证科技人才的创新知识产权得到合理的回报。

3.制定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

根据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发展特点,制定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成长环境。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克服“论资排辈“和“唯学历”等不良倾向,注重科技人才的专业性、技术性、创新性,注重技术产权的推广价值。做到以人为本,打破不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评价机制的束缚,采用认定、考试、考核等多种评价方式结合的形式,提高人才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积极营造有利于科技人才创新的社会环境,为人才搭建高层次的创新平台,提供创造机会。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聚合科技创新团队。不断推进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探索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的新模式、新机制。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搭建桥梁,缩短科技成果转化时间。

参考文献

[1]肖红伟.论创业型人才的内涵特征及其培养策略[J],《企业经济》, 2009(7):56-58.

[2]白晓玉.广西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对外经贸》,2016.11:90-92.

[3]鄢圣文.国外人才引进政策的主要做法与经验借鉴[J],《中国证券期货》,2012.9:246-247.

[4]转自【皮书数据库】:冯凌,印度的海外人才引进制度初探,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4),2014年09月,13页,http://.cn/skwx_ps/databasedetail?contentType=literature&subLibID=&type=&SiteID=14&contentId=3206676&wordIndex=6

科技创新的启示范文第5篇

焦作市科技馆以公众科学素质教育基地、培训基地、旅游休闲中心、科学历史展示中心为功能定位,建筑面积8986平方米,常设儿童科技乐园、生命科学和材料能源、探索创新、天地万象、科学启迪等五个主题展区,设置展项120件(套),另设短期展厅、科普报告厅,特设了虚拟太极拳、轻轨遨游云台山、煤的故事、四大怀药(指古怀庆府(今焦作)所产的山药、牛膝、地黄、等四大中药。)、虚拟翻书等体现焦作经济文化特色的展品。展览教育主要方式包括动态操作、多媒体、实物、模型、图片等,其中动态操作、观众参与的展项达到90%。开馆后将常年免费向公众开放,供市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进馆参观,直观感受和亲身体验科学。

焦作市科技馆“机械墙”吸引众人驻足观看

(焦作市科协提供)

儿童科技乐园展区设置展项19件(套),包括迎宾机器人、戏水天地、挖掘机、动手园区等展项。展览以儿童易于理解的方式,采用游戏互动参与为主的多样化展教形式,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情境,让儿童在展览和游戏中体验探究的乐趣,激发好奇心,培养对科学的热爱。

生命科学和材料能源展区设置展项31件(套),包括煤的故事、倾斜小屋、时光隧道、生育与健康、风能等展项,主要展示新材料、新能源和生命科学知识,启发观众热爱生命、关注生命,帮助公众了解使用新材料、新能源。

探索创新展区设置展项7件(套),包括虚拟太极拳、认识四大怀药、轻轨遨游云台山、掰手腕机器人、汽车模拟驾驶、虚拟踢足球等展项。通过展示虚拟技术、机器人等新产品、新技术,启发观众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推动自主创新。

天地万象展区设置展项7件(套),包括磁悬浮地月演示仪、月球弹跳、地震防范与自救等展项。观众通过对展项的参与,了解人类对宇宙、地球、大自然的探索和发现,普及有关科学知识。

科学启迪展区设置展项56件(套),包括滚球、电磁舞台、机械机构、全息音响、光学迷宫、数字游戏等展项。观众通过对展项的参与,了解力学、电磁学、数学、机械、声学、化学、光学等知识,激发启迪观众的科学兴趣。

开馆当日吸引大量学生和市民入馆参观“体验科学”

(焦作市科协提供)

谈朗玉代表河南省科协向焦作市科技馆建成开馆表示热烈祝贺。她指出,科技馆是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科技教育的科普基础设施,是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和科技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希望焦作市科技馆以建成开馆为新起点,虚心向同行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完善运行管理,丰富科普活动内容,创新科普活动形式,提高展教服务水平,在提升公众科学素质中持续发挥重要作用,为支撑和引领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王明德指出,焦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和科普事业发展,不断加大科普投入,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要成果。希望焦作市科技馆以投入使用为契机,坚持正确的办馆方向,不断创新宣教内容,丰富活动形式,提高展教水平,吸引更多的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走进科技馆,接受科普教育,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为培养和造就大批科技创新型后备人才,提高全市人民科学素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