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创新的成果

科技创新的成果

科技创新的成果

科技创新的成果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创新理论;科技创新成果;作用

1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障碍

我国的农业劳动人民和相关的推广机构根本没有做到对农业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以及在市场效益状态下传播机制的充分了解。缺少这方面的把握,无法做到农业经济成果的内容沟通和传播。再之近期的科技改革和经济形势的转化都让不少机构猝不及防,没有准确的应对措施预防,表面发展较好的农业科技传播也是出现了障碍。社会制度不断完善,就业趋势也出现了分化,农业经济推广机构的管理者对着年龄的增长,文化管理水平并没有所提高,现如今已无法满足新社会对经济知识和管理发展水平的需求[1]。其次是推广途径方面,农业经济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不健全,线上资源不充足,无法满足那些因为距离远而选择网路的用户的信息需求。再加上之前的上网成本,也是网络建设无法扩大的抑制因素之一。而且关于农业经济的理论信息较少,技术管理水平也不高,各方面的技术落后促使农业经济在信息网络这一领域无法得以施展。如果这样的现象一直持续下去,农业经济的科技创新成果无法实现经济效益保障。

2提高劳动者收入,加快人才培养

如今推动农业经济建设的核心对策是提高创新科技在农业中的应用,在创新科技的作用下,提高劳动者收入,促进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农业经济领域管理水准总体不高,而科技创新的加入可以让农业经济制度加以创新,农业科技的研究项目层次不断提高,不断推出相关的方案,让对农业科技有贡献力量的推广人员,管理人员都能享受一定的工资福利待遇包括分红、提成等福利。有了科技创新的成果推进,大力倡导推广项目的基金管理制度,以公平公正的项目招标,鼓励劳动者相互竞争、相互提高、积极进取,在农业经济的推广中实现自我价值,为自己获得更多提升自我的机会。创新科技的推出让很多农业经济推广的新生力量崛起,填补了农业科技推广的空白区域。各个地方政府都需要能够意识到以农民为核心的基层组织推广的重要作用,要大力倡导并且栽培有潜力的人员。中介服务是具有技术发展能力,提供推广服务,提供创新产品的组织结构,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将技术创新能力扩大化,并且将各个领域巧妙链接在一起发展扩大,推动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和推广,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3采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信息传播效率

注重信息科技在社会经济中起到的先进作用,实现性能和实践的巧妙结合,运用多种类型信息传播方式,让农业科技信息能够多渠道,多方位的实现推广。如今农业科技信息的网络建设十分完善,如果可以打通国际的脉络,政府和百姓之间的沟通渠道,采取征税,融资的方式为农业经济信息的网路建设资金链提供保障,实现农业科技信息的线上推广。网络的推广潜力巨大,随着科技创新的成果让农业科技信息在网络在线推广,并且结合正确的管理制度和信息对称统一,避免在线推广的同时出现信息错乱,重叠等不良现象,让广大网友对其失去信任和耐心,这样只会抑制农业科技信息的推广效率。

4大力推动中介机构,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型

种植行业的转换体现在将原先的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转换的环节新增了饲料作物这样一个中间因素,耕地的资源也开始向具有增值效应的现代化产品转型。这样的成果转型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帮助很大。为了响应各地区的农业创新活动和项目的研究,农业科技需要借助中介这一“领路人”打造一批具有高专业技术、推广潜力的人才团队,实现跨领域、跨规模的农业科技中介机构。在初步建设好机构管理体系的同时,要注意其是否和农业科技的创新成果相冲突。如今中介服务体系尚未成熟健全,无法实现其根本的经济效益。在建设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大大小小问题,包括科技成果的推广不符合小规模农业经济的发展需求,中介机构的管理水平不是很高等问题。中介机构的大范围设立让科技成果实现转型,结果是很可观的。

5总结

结合市场的运行机制,提高信息传播效率是推动农业科技的核心手段,科技成果的转型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必要方向。必须要抓住信息存在于这个时代的价值,培养人才和组织团队是大力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关键。

参考文献

科技创新的成果范文第2篇

各单位:

2011年全矿干部职工在矿党政的正确领导下,以“创新、标准、提升”为指导思想,围绕各自专业、岗位创造性地开展了各项工作,为进一步提高全矿干部职工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经矿党政研究决定,对我矿2011年度科技创新项目进行申报评选,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  申报范围

2011年完成的技术创新成果、管理创新成果、发明专利及论文。(以完成时间或落款时间为准)

二、  申报时间

2012年2月1日—20日,各专业或单位将2011年度科技创新成果报科研科。(联系电话:53840)

三、  申报要求

1、申报的科技创新成果需符合《鄂庄煤矿科技创新管理办法》中对项目的界定范围,且必须是在2011年度内实施并完成。与矿领导签订责任合同的重大项目,需验收合格后方可申报。

2、申报的科技创新成果必须真实、有效,各专业或单位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严禁徇私舞弊、弄虚作假,一经查实,取消其专业或单位连续两年的评选资格,并给予处罚和通报。

3、所有申报的科技创新成果,必须填写申报表,且专业或单位负责人必须签署申报意见;技术创新成果还需整理评议材料(具体内容附后);发明专利需提供证书原件;论文需提交相关期刊。

2011年度获得集团公司以上荣誉的科技创新成果,除填写申报表外,需提供证书原件、表彰文件或有关出处;

4、申报材料均A4纸打印,一式两份报送科研科,电子版由办公网发送。

5、各专业或单位申报科技创新成果,必须严格遵守申报时间及内容格式,如逾期不报或格式内容不符者,不予受理。

附:1、鄂庄煤矿科技创新成果奖励申报表

    2、技术创新成果评议材料目录

    3、鄂庄煤矿技术创新项目计划立项建议书

 

 

二〇一二年二月一日

 

 

 

 

 

 

鄂庄煤矿科技创新成果奖励申报 表

 

 

 

 

 

 

成果名称:                           

 

完成专业或单位:                     

 

项目起止时间:                       

 

 

 

 

 

成果名称

 

完成时间

 

申报评选类型

 

是否获得集团公司及以上级别奖励

 

 

 

 

 

 

 

 

 

 

 

 

 

 

 

 

 

 

 

 

 

 

 

 

 

 

 

应用效果

(经济或社会效益)

 

 

 

 

 

专业领导或

单位负责人签字

 

 

 

科技创新评审委员会

意  见

 

 

 

 

 

科技创新领导小组

意  见

 

 

 

技术创新成果评议材料目录

 

1、可行性分析报告

2、立项建议书

3、项目技术研究报告

4、项目经济分析报告

5、成果应用分析报告

 

 

 

 

 

 

 

 

 

 

 

 

技术创新[2012]    号

 

 

鄂庄煤矿技术创新项目计划

立项建议书

 

 

 

 

 

 

 

 

 

项目名称:

申报专业或单位:

起止年限:

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1.立项理由

 

 

 

 

 

 

2.项目实施方案

 

 

 

 

 

3.项目创新点(关键技术、特点、技术的先进性)

 

 

 

 

4.技术、经济指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

 

 

 

 

5.达到的技术水平、经济、社会效益及推广应用前景

 

 

 

 

 

6.项目研究人员名单

 

姓名

性别

部门

职称

承担内容

负责人

 

 

 

 

 

管理员

 

 

 

 

 

 

 

 

 

 

 

 

 

 

 

 

 

 

 

 

 

 

 

 

 

 

 

 

 

 

 

 

 

 

 

 

 

 

 

 

 

 

科技创新的成果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科创成果;权利;保护

中图分类号:D9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4-0148-02

前言

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着力于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涵盖高等院校的各个学科,在高校里推动科研创新普及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要推动成果的转化,就必须对于成果进行确权。研究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问题具有较大现实意义,有利于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缓解就业压力,也有利于学校在学生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与产出成正比,也是产学研相互结合的较好形式。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种类

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分类,从理论上界定较少,多数高校科研部门有自身的划分标准。从学科门类、研究项目资助额度以及项目的资助级别、研究成果的应用性来进行划分的较多。

从学科门类上划分,团中央等四部委的“挑战杯”赛事具体分为自然科学类和哲学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又分为计算机及软件类作品、机械类作品、通信与电子类作品、能源与化学类作品与相应工艺改进方案等,哲学社会科学类又分为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及调研报告。

从研究资助额度上划分,具体成果取得有重大型成果、重点型成果以及一般资助项目成果、自主项目成果等。一般来说按照研究资助额度进行划分,均由同一级别的自主机构进行资助,这种划分的方式更有利于科技创新成果的分级。

从研究项目的资助级别划分,有国家大学生科技创新及创业试验项目成果、省级学生科研学术项目成果、市级学生科技创新学术项目以及校级学生科技创新学术项目成果,项目级别不同,其资助额度相应不同。一般来说资助级别越高,其产业转化的可能性越大。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权利属性分析

(一)按照《专利法》规定的大学生科研成果权利属性

《专利法》对于发明创造分为发明、实用新型以及外观设计三类,多数理工类高校的大学生都向专利部门申请了相应的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专利较多,发明专利较少,这是因为发明专利的实质审查要求较高,也比较符合科研学术的规律。

但是对于学校或者教育主管部门资助学生的科研项目成果最终的界定存在争议,许多学校在其学生科研管理办法中对于学生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以及外观设计成果规定为学校所有,但忽视了学生的科研积极性问题,直接剥夺了学生对于科研成果的分享权。按照《专利法》对于职务发明以及委托发明的规定,学生科研项目成果均不符合规定,例如,学生并非高校参与科研的工作人员,并非与学校建立劳动关系的个体,按照法律条文的规定,只有和单位存在用人关系期间,发明创造的成果属于单位所有,单位应当对于发明人给予相应的报酬或者奖金,以资鼓励;在学校与学生之间未签订委托开发协议的情况下,学校向学生科研提供资助,是一种教育公益行为抑或投资科技开发的行为,也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科研项目研究,属于接受第二课堂的教育,因此学校完全剥夺学生的科研成果权利,是忽视学生科研劳动的行为,因此应当参照职务发明或者委托发明的相应规定,赋予学生相应的发明专利权益。

(二)按照《著作权法》规定的大学生科研成果权利属性

我国《著作权法》第3条对于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作品予以了相应规定,该条第(一)、(七)、(八)相应规定了文字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及计算机软件等作品属于著作权法调整的作品的种类,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过程中,产出的成果多数有原创性较强的社会科学学术论文或者调研报告及含有独创性内容的自然科学论文,亦有机械制造、建筑工程以及电子电路图、规划图等作品,也有一些计算机软件,但对于开源软件,应当赋予其相应的专利权益。这些作品一经创作,其权利属性当然为著作权,作为作品创作人的项目科研负责人,多数为大学生群体,享有相应的著作权人身权利及财产权利: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发行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等,并具有相应的著作权许可权益,从中取得相应报酬。对于由学校资助的科研项目取得的作品成果被界定为著作权时,其权利归属应当按照著作权法相应的规定进行界定,例如项目组成员共同完成的作品,其著作权由项目组共同享有,对于由出资单位资助的项目,且由指导老师全程进行规划指导的,代表资助单位意志的著作权作品,其著作权应当由学校、科研机构以及科研基金等资助机构享有。对于约定不明确的,应当参照著作权法第16条职务作品的规定,其著作权归项目组成员共同享有,但资助机构有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免费使用。

(三)按照《商标法》规定的大学生科研成果权利属性

一些学校建立了创业学院、创业指导中心或者创业基地,通过内部转化,使学生的科研创新成果通过小额投资得以商业化运作,但是多数学校的创业公司属于虚拟公司的形式,不是公司法以及合伙企业法规定的经济机构,其产出的产品或者服务也并未进行商标注册。资助单位也重视这些成果的专利及著作权方面的保护,而忽视商业化运行后的商标权益保护问题,因此在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推动过程中,对于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要公司化运营,并且管理该项目的标志、标识等明显以区别于其他经济组织、自然人的商业标志,符合条件的,资助单位应当鼓励大学生创业者申请商标注册。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管理及保护情况

大学生科技创新并非是国家科研体制的重要部分,教育部及团中央等部委将其视作学生的第二课堂,因此多数高等院校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管理及保护工作较为忽视,少数高校形成系统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体制,从学生科研项目立项申请到最终的成果展示及转化,全程管控,全程建立档案,特别在一些重点环节衔接的阶段,资助方引进企业或者投资机构实施这些科技创新作品,或者通过本校的创业学院、创业基地等转化实施一些投资额度小,实施较易的科技创新作品。一些高校为学生建立科研学术活动档案,出资鼓励学生申请专利、申请注册商标等,建立全校性的科研成果权利备案表等。

高校的科研成果质量参差不齐,学术性、应用性水平降低,甚至出现了学术造假现象,学生科研项目的评审专家多为本校本专业的副高职称以上的人员,与学生之间存在师生关联,在评审过程中多有情感因素甚至利益因素的考量,降低了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和科研评审的中立价值,这说明需要对学生科研成果应加强项目立项评估、项目应用评审等环节中的严格管理,只有前期的严格管理,才能为下一步的权属确定建立基础。

四、促进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有效保护的措施

(一)对项目立项申请及结题环节评审进行严格管理

高等院校应当建立专门的学生学术管理机构,该机构应当包括项目管理组、项目评审组、项目成果转化组,项目管理组负责学生科研学术项目的立项、初审以及日常组织工作,项目评审组负责项目的实质审核和中期审查、终期审查等工作,项目成果转化组负责学生科研项目的确权,向企业及风险投资机构推介学生科研成果的工作。其中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评审组,按照专业门类的不同,建立含有本单位与外单位副高职称以上的专家的评审专家库,在立项评审、结题申请等环节,由外单位专家和本单位专家共同组织单数评审小组,实行专家回避制度,建立较为中立、公正的学生科研学术评审机制,这才会使得较为优秀的作品或者项目成果被遴选出来,予以确权。

(二)建立学生科研学术档案及学术成果确权登记制度

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需要建立档案,包括每个在籍注册研究生、本科生,这不但有利于高等院校统计学生的科研学术成果和科研项目进度,更有利于考核学生的学业和研究水平。对于一些确实具有重大性的研究项目,可以通过建立阶梯式的滚动资助方式,推动研究项目的进一步深化。

对于经过专家评审,遴选出的优秀作品或者成果,应当推动其申请专利和申请注册商标或者确认其著作权属性等,对于学生与高等院校间在科技创新成果权益分享上做出合理安排,建立对于优秀研究型的大学生进行激励的机制。

(三)与企业及投资机构紧密联系,建立创业孵化基地

教育部、科技部以及商务部积极推进产学研体制的建立,但该种科技创新模式并未在中国广泛实施,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促进学生与社会需求相衔接,需要高等院校、大学生科研项目组与企业及投资机构紧密联系,将相应的专利及注册商标在产业中实施,高等院校可以在大学生创业园等条件符合的情况下,推动学生科研成果进园,通过小额投资、政策扶持等办法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保护与开发。

参考文献:

[1]梁卫华.引入竞业禁止机制加强高校科技创新产权保护[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7).

[2]陈国平.论我国高校专利的保护与管理[J].科研管理,2004(6).

[3]刘慧.天津市高等院校科研活动专利情况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6).

科技创新的成果范文第4篇

辽宁是农林大省,林业及相关工作始终位居全国前列。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我省申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700万元,推广成果16项;2015年我省申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800万元,推广成果18项;2016年我省申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800万元,推广成果15项。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根据我省林业发展实际,顺应潮流,紧跟时代脉搏,推动我省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机制体制创新,助推我省林业工作再上新台阶,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工作之一。

1存在问题

目前,我省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不健全,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的科研人员举步维艰。(2)现有科技成果数量不足、领域窄,科技成果转化力不从心。(3)政府投入资金有限,示范推广Ф效应不强。(4)缺乏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科技成果转化后劲不足。(5)社会资金投入不足,成果转化效率低。

2意见及建议

2.1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制度

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科技成果分级制度,打造专业化科技成果转化队伍,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流程,制定科技成果转化扶持政策。鼓励在不增加编制的前提下建设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或者委托独立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开展成果转化工作。对有能力自行开展成果转化的部门或个人要给予相应奖励。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为下一步的成果转化工作提供政策保障。

2.2加大科技成果的审(认)定等鉴定力度

科技成果是成果转化的基础和根本,截至2016年,我省在国家林业局的科技推广成果库中储存的成果总计178项,其中林木良种类35项,森林经营类40项,生态修复类21项,病虫害防治类14项,林产化学类1项,林下经济类11项,林业机械类1项,木本粮油类41项,信息监测类1项,野生动物保护类1项,林果品加工类1项,其他类11项。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在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鼓励加大科技成果的审(认)定等鉴定力度,丰富我省储备成果的类别与数量,为进一步的成果转化打下良好基础。

2.3增加省级财政成果转化资金投入

自2009年以来,中央财政对我省林业成果推广投入资金共计1.115亿元,而省级财政尚未给予相应的配套资金。为此,省级财政可增加成果转化资金投入,设立成果转化试点,打造具辽宁地域特色的省级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示范基地,为我省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良好环境。

2.4加强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只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才能保证科技成果转化的持续发展。为此,各单位应加大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力度,设专项培养经费,为广大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人员尤其是年轻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人员提供学习的机会。构建国际、国内等多种培训交流平台,尤其是要增加对外交流学习机会,采取包括课堂研讨、专题讲座、案例剖析、考察和实习等多种形式,加深产学研合作认识,掌握市场经济与企业经营管理知识,把科技创新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推进知识与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移。

科技创新的成果范文第5篇

一、国家创新体系 

国家创新体系由弗里曼和纳尔逊在1987年首先提出,也是我国为加强知识和技术创新,加速高新技术和产业发展,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国家创新体系的提出,使创新从微观走向宏观,其内涵是在国家范围内由创新主体、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外界互动等要素组成的一个开放网络,通过促进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增强国家的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由四个子体系构成,这四个子体系是科学知识创新、技术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这四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交叉,这种交叉体现在四个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上,需要创新机制和创新政策的调节,最大程度地发挥四个子系统的作用,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进而构成了国家创新体系。 

二、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是一种发表自然科学及技术的杂志。按出版内容、出版方式、出版周期等多种方式发行。其主要特征有:连续性、时效性、创新性、渗透性等。是传播科学知识、宣传科技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知识成果传化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知识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中介和桥梁。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科技期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渗透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的整个环节中。 

科技期刊具备导向、传播、载体、评价四项重要功能,四项功能相辅相成、协调一致是科技期刊发挥作用的前提。导向功能是科技期刊的灵魂,主要体现在政策导向、创新导向、行为导向三个方面,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树立了全方位、正确的导向目标,引导和促进着科技发展,为知识创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提供了基础。传播功能是科技期刊的基本功能,科技期刊为知识创造、应用、创新提供了一个沟通的平台,科技工作者可以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在科技期刊上进行发表,对外部进行公布,完成了知识传播的过程。如果没有知识的传播就不可能有知识的应用,更不会有知识的创新。科技期刊的传播功能使得最新的创新成果得到推广,推动了科技创新不断向更高水平发展。科技期刊是创新成果的载体,更重要的是继承和积累成果为再创新做准备的载体。随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科技期刊作为创新成果的重要阵地,科技期刊也加快了转变载体形式的步伐,与计算机网络结合,走信息化、网络化、精品化和集团化的道路,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科技期刊的评价功能体现在对发表科技论文的鉴别和判断,科技创新成果的首发权和知识产权归宿的确立上,充分合理地发挥科技期刊的评价功能,是推动科技进步发展的有效手段。 

三、科技期刊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科技期刊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国家创新体系有效运转的重要保证,推动着科技成果向市场经济的转化。 

1. 国家创新政策的引导者 

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创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创新政策发挥功效最主要的是通过经济政策的调控,协调政府、企业、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推动科技成果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担当桥梁和中介的作用,是国家创新政策的引导者。国家创新政策的出台,科技期刊会及时,宣传、解读创新政策的内涵,同时科技期刊在创新活动的第一线,与创新主体联系紧密,能够将创新主体对创新政策的意见反馈给政府,在这个反馈与被反馈的过程中起到了连接两者的作用。科技期刊宣传国家创新政策,通过创新主体、企业在科技期刊上讨论、研究创新政策,从而使创新政策得到进一步完善,功效更加突出。所以说科技期刊引导了创新政策的制定,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2. 创新氛围的营造者 

科技期刊对发表的科研作品进行严格审核,杜绝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的行为,为科技创新者提供了公平的平台,营造信任、合作、学习的良好风尚,引导社会形成公平的创新氛围。其中对最新研究成果的及时报道,是对创新成果发表者的激励和肯定,是对需要再进一步提高的创新能力者的鼓舞和吸引,在这种激励与鼓舞、肯定与吸引的环境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得到实现。科技期刊建设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得创新精神得到伸张,知识产权得到尊重和保护,阻碍创新的体制机制得到进一步瓦解,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氛围。科技期刊对最新创新成果的发表,也是一种对敢为人先精神的极大鼓励,促使在创新大潮中创新力量不断地增多,国家创新氛围不断地浓厚,国家创新体系不断地进步和完善,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 

3. 创新成果的推动者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过“知识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其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与广度”。国家创新体系包含四个子系统,如果四个子系统之间能够各尽其责,共同促进科技期刊发挥作用,就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协调机制。最新科研成果在科技期刊上发表展示,能够使得科研成果得到继承和转化。科技创新者在科技期刊上发表创新成果,是转化为生产力的必要条件。科技期刊发表展示最新创新成果,一是告知了创新主体当下创新活动动态,指出创新主体研究不足之处,促使创新主体更快地去研究成就。二是创新主体把突破的成果发表在科技期刊上,供其他创新主体研究、参考,在创新者之间形成相互激励的机制,不断使某一方面的创新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创新主体在科技期刊上得到创新信息,又把创新信心发表在科技期刊上供其他创新主体借鉴,这个过程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体系,促进了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 

4. 创新智力的构筑者 

科技期刊是促进科技发展和培育人才的重要平台。创新主体在科技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其过程也是创新主体被发现和关注的过程。创新主体对科技期刊发表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和领会,其本身也是再学习和被培养的过程。所以说对创新人才的发现和培养是科技期刊的重要功能,也是其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所担当的责任。科技期刊是国家创新体系中创新智力的构筑者。 

综上所述,科技期刊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导向、传播、载体、评价功能发挥着各自作用,推动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漆蓉.科技期刊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使命[J].编辑之友,2006(1):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