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知识与能力归因理论

教育知识与能力归因理论

教育知识与能力归因理论

教育知识与能力归因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归纳推理;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 (C)-0000-00

在当前素质教育理念和实践的开展,而且素质教育一直是教育界实践和研究的重要议题。素质教育的发展主要强调提高人的全面基本素质,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强调人本主义,开发人的全面智慧的潜能,与传统的应试教育发展是完全不同的。素质教育发展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但是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先天的,而是要通过一定的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训练以及经验的积累。从科学思维的层面进行分析,人类的思维层面包括两大类,一种是演绎思维及能力,另一种就是归纳推理思维及能力。演绎推理并不是能够用在所有的问题上面。因为可以进行演绎推理的实践说明前提与结论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然后按照某些规定了的法则进行推理和证明的一种推理模式。但是归纳推理则是在数学界发现真理的重要归纳和类比的工具,是必不可少的推理形式和思维方式。归纳推理是小学数学课程学习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和基本的思维方式之一。通过运用归纳推理,学生可以认知数学规律和数学中的一些奥秘。通过数学推理,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的去学习和解决问题。同时学会数学归纳推理更是小学阶段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目标。

1小学阶段数学归纳推理的理论依据

归纳推理是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思维方式。主要是从许多的丰富生动的个性中,发现其中带有普遍意义的共性的过程。然后根据所考察对象范围的不同,将归纳推理可以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完全归纳推理考察的是某类事物的全部对象,而不完全归纳推理考察的是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更加进一步的探讨,根据前提是否能够揭示对象与属性之间的因果关系,又可以将归纳推理分为简单的枚举归纳推理和科学的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不是并不是人类的发明,而是自然界中的一种逻辑的表现形式。归纳推理是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发现的一种简便的方法论。属于一种自然规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中,必然要遵循这样的自然规律。

2归纳推理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实践研究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归纳推理是始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的,但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又是有层次和阶段的。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施行应该是有步骤和有计划的。

2.1归纳推理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的分类

根据前提是否能够揭示属性和对象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归纳推理分类为枚举归纳推理和科学归纳推理两种基本的形式。枚举归纳推理一般是在小学阶段学习数学应用的推理形式;而 科学归纳推理主要应用于小学中年级和高年级的数学教学课程中。

2.2对小学数学推理过程中的归纳推理内容要素进行分析

归纳推理主要是探讨数学对象之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然后进行推理。在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小学数学课程的学科特点中发现,可以将小学归纳推理的学习和教学中大致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主要是前归纳推理、归纳推理的初级阶段、归纳推理的完善阶段以及归纳推理的前演绎阶段。在四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相互融合和推进式的。在前归纳推理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积累教学经验;在归纳推理的初级阶段则开始进行分类和找规律;在归纳推理的完善阶段则是进一步的深化性的观察和分析数学中的规律,并且能够用通过大量的实例进行验证,而且一旦出现了错误的结论,还可以运用反例去进行和进一步的确认。在最后一个阶段归纳推理的前演绎阶段,可以结合所得到的的结论,进行更加深入的观察和分析比较,获得更加准确的结论,在这个推理的完全阶段中,使学生到猜想的数学意义和重要性。

2.3归纳推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教学目标已经不是单纯传授学生数学知识,而是要促使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日常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归纳推理的相关概念,且能够运用一些简单的归纳方法完成推理。这样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够锻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述“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内容时,可以将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长方体物品搬上课堂,运用一定的测量工具,将长方体的长、宽、高以及体积测量出来。然后,教师要求学生继续留心观察这些数据,进行大胆的猜测,小心求证,猜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最后进行进一步的论证,确定猜测的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否正确。整个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引导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人翁意识,同时还能够锻炼和提高学生归纳推理能力。

3结语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思想逐渐成为了小学教学教育和研究的重点。而且得到额许多的教育人士的认同。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小学教育中引入方法论的教学内容,在数学建模思想的推广中也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从归纳推理在小学数学教学课程中的实践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王瑾,史宁中,史亮,孔凡哲. 中小学数学中的归纳推理:教育价值、教材设计与教学实施――数学教育热点问题系列访谈之六[J]. 课程・教材・教法. 2011(02): 58-63.

教育知识与能力归因理论范文第2篇

1思想政治课教学回归生活理念的解读

陶行知先生提倡生活即教育的理论,这一教育理论对于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本身比较抽象,而长期以来,传统的政治课教学脱离学生现实生活,遗忘和忽视教学对生活的价值与意义,离开了人的本性,违背了人的认知规律,不考虑学生的需求,割裂了生活与理论知识之间的关系。

针对传统的教学弊端,新课程改革把政治学回归生活作为基础价值取向。教育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回归生活的教育促使新课程改革的深化与发展。因而政治新课程改革要重视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把生活、教育与课程三者有机结合,从而有效提高政治教学的实效性。那么,何为思想政治教学回归生活呢?它是指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密切政治课堂与生活的联系,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生活天地为活教材,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又在生活中发展个性和能力。也就是说,用生活事件来激活知识,让知识为生活服务,这是政治教学回归生活的要求和目标。

2思想政治课教学回归生活的意义

传统教学中,片面强调知识的灌输,缺乏对学生生活的关注和可能生活的构建,使思想政治课成为条条框框的堆积,课堂生活缺乏生气和活力。而教学回归生活强调让书本和生活沟通,让学生充分享受在生活中发现、感悟、拓展知识的过程。因此,作为政治教师让政治课教学回归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1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释放学生个性需要思想政治课回归生活。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今天的学生更多的受到社会上不同的价值观、道德观的影响,自我意识更强,如果一味的强行灌输理论知识,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人是生活的人,生活是现实的、具体的人的生活,没有一个人能独立于生活之外而存在。生活是课堂教学的源泉,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与学生的需求、愿望、情感、体验密切相连。思想政治教学回归生活,它立足于开发和利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鼓励学生大胆发展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大胆展示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能力,从而使政治教学关注学生个性的培养,顺应学生本性发展的需要,让个体自由选择。

2.2加强课堂实效性,积极构建政治教学的生活意义需要思想政治课程回归生活。“教育与生活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教育的目的是让知识服务于生活。要想达到知、情、意、行的真正统一,就要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只有从现实生活出发,从学生生活出发,学生才会乐于学习。只有让学生通过自己创造性的理解增长个人生活的智慧,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经验,才能指导自己的生活,使政治教学实现其生活意义。

2.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需要思想政治教学回归生活。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人才,不但要掌握丰富的科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创新精神,突出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这种人才的培养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教材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教学回归生活,必然使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去思考,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思想政治教学回归生活要求学生从生活体验中获得真知识,必然会改变一些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态度,必会形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积极人生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

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学回归生活势在必行。那么,如何使思想政治课教学回归生活呢?

3思想政治教学回归生活的基本策略

3.1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将知识教学转变为生活教学。 教育观念的更新是教育行动的先导,先进的教育理论是教育行动的指南。传统教学观念把知识看成是定论,把学习看成是知识从外到内的输入,同时低估了学习者的认知能力,知识经验及其差异性,并在教学中表现出了过于简单化的倾向。这教学观念上的偏差导致了许多消极的后果。这种旧的教学模式不适于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培养能力的教学应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事实上,思想政治课具有鲜明的生活化特征。生活才应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因此我们的教学应是植根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的教学,教学应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这就意味着知识教学向生活教学回归。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以生活事件为载体,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例如,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讨论分析学生中盲目攀比的不合理,不科学的消费现象,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体验中找出不科学消费的危害,从而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3.2教师要在生活中备课,立足生活,努力开发利用现实生活资源。教师备课是教学成功的基础。以往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更多地注重教材内容的分析,花在教材教参上的时间相当多,而忽视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面对新形势,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生活,关爱学生生活,感受学生生活,尽量满足学生需求,充分了解学生内心世界,考虑学生所急,所忧,所乐,即“备学生生活”。去年,风靡全国的“超女”选拔赛在学生中引起了不小的震撼,校园里不时会闪现几个“超女服饰”、“超女发型”。如果教师能在生活中关心这一问题,是不是更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呢,了解学生,才能因材施教。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不再是深居“象牙塔”,而是放眼全世界,他们不仅关注身边的小事,也会关注“两会”、“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甚至会关心中东局势等国内外大事。作为教师,更应开阔自己的视野,了解更多信息,即“备社会生活”。

3.3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且运用理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思想政治课教学要以学生生活为主线,由远到近,由浅入深,由具体抽象,由现象到本质,逐步展开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产生要鼓励他们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质疑,并把理论与这些生活中的问题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教会他们从生活中得到多角度分析问题.指导他们用从生活中得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在讲到“市场交易原则”时,学生会提到生活中许多现象,并列举他们在交易中遇到过的问题,有的学生说:“有时我去买衣服,卖衣服的人态度不好,但如果和家长一起,他们的态度就好了。”我让学生分析这是为什么,之后又运用所学理论来分析这个问题,效果很好。

3.4教师要注重生活实践环节的强化,增进学生的生活体验。新课程要求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更多的追求实践性。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在实际生活环境中,通过学生的参与,自身实践,使知识得以内化。理论只有运刚于实践才能让学生由知到信,由信到行,所以我们要善于突破教材局限,带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将所学运刚于实践。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例如,在学习“市场交易的原则”时,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课前生活调查,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开阔学生思路,活跃思维,使学生自主探究、资源共享,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是常青的。如果把政治课比做树,那么,社会生活便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和水分。脱离社会生活的政治课理论教学是空洞的、苍白无力的,只有深深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中,政治课才会成为生命之树常青。

感谢生活,是生活给了我们知识,教会我们如何思考。让思想政治教学回归生活,在生活中体验,在生活中感悟知识,只有真正走进学生生活,思想政治课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魅力。

参考文献

1彭钢等.课程理念的更新.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鲁利昆.中学政治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梁明伟等.教育回归生活与课程改革

教育知识与能力归因理论范文第3篇

[论文摘 要] 教学监控能力是当代高校体育专业教师应具有的核心素质,运用教学监控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探讨了体育专业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结果发现:高校体育专业教师教学的前期计划与准备工作较好,而教学后的调节、控制和课后反省较差,总体教学监控能力偏低;成败归因的各个因素中,努力归因对高校体育专业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影响较为显著;自我知觉的各个因素对高校体育专业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均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如何提高高校体育专业教学质量,培养、造就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成为理论界面临的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当前的社会环境对体育专业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专业高等教育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分析研究高校体育专业教师的素质构成、促进高校体育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是解决这一重大课题的重要途径。大量的研究表明,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最终影响到体育专业大学生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其理解能力的发展水平,已往的研究可以看出,虽然这方面的探索已为人们所重视,但总体说来不能使人满意。为此,本文对高校体育专业教师教学监控能力进行研究,试图对我国体育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提供借鉴。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通过对中国期刊网“高校教师”和“课堂教学”为关键词94年以来学术论文的全文检索,查阅了其中相关文章50余篇,并先后参考专著4部,为本文提供了所需的基本资料。

1.2问卷调查法

1.2.1问卷的编制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申继亮、辛涛1995年编制的教师教学监控能力量表(该量表共由40个项目组成,包含四个维度,分别是计划与准备性、评价与反馈性、调节与控制性以及课后反省性,这四个维度及总量表的同质系数分别为0.78、0.76、0.75、0.71、0.89)、自我知觉量表(该量表共14个项目,包括成败归因、能力知觉、努力知觉等维度,同质性系数为0.77)、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该量表共10个项目,包括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能感两个维度,分量表及总量表的同质性系数分别为0.84、0.74及0.77),量表均采用5分制评定,同质信度达到可接受范围。

1.2.2调查对象洛阳师范学院、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等河南部分高校的体育专业教师。采用发放、委托转送、邮寄等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个别施测,征得被试本人的合作,以问卷形式作答。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172份,回收率为57.33%,有效问卷145份(其中男107人,女38人),回收有效率为84.30%。

1.3数理统计法将统计所得数据全部输入计算机,使用SPSSforwindows软件包进行统计,并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2、结果与分析

2.1高校体育专业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调查统计结果

所谓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可分为三大方面:一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三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由于体育专业教学活动极其复杂,包括的方面和涉及的因素也多种多样,因此体育专业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也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和多样化的表现,我们对教学监控能力的各个因素及与之相关的教学自我知觉、成败归因等进行了调查。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是教师教育观念中的一个核心成分,包括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成份,所谓一般教育效能感是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的一般看法和判断,而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效果的认识和评价。教学效能感是反映教师职业特性的一个敏感指标。

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自我知觉和成败归因的分值(3.12±0.95,3.51±1.33)均较高,决定高校体育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计划与准备(4.37±1.26)分值最高,而调节与控制(1.56±0.89)和课后反省(1.74±0.83)很低。表明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自我知觉和成败归因是较好和积极的,前期计划与准备工作做的比较好,而教学后的调节、控制和课后反省工作做的比较差,总体教学监控能力(2.62±0.77)偏低。

2.2高校体育专业教师教学监控能力与成败归因的相关关系

我们对组成高校体育专业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和成败归因各个因素相关关系的检验表明:学生归因、任务归因和能力归因与其教学监控能力诸方面表现出较小的相关或负相关,但这种相关或负相关不存在统计的显著性。而教学监控能力及其各个因素与努力归因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

2.3高校体育专业教师教学监控能力与自我知觉的相关关系

对组成高校体育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和自我知觉各个因素相关关系的检验表明:各个因素间均呈显著或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教学监控能力与自我知觉的各个因素间、教学监控能力的各个因素与自我知觉的一般和个人教学效能感间均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自我知觉的各个因素对高校体育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均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转贴于

3、结论与措施

3.1结论

3.1.1大部分高校体育专业教师在教学的自我知觉和成败归因是较好和积极的,前期计划与准备工作做的比较好,而教学后的调节、控制和课后反省工作做的比较差,总体教学监控能力偏低。

3.1.2在成败归因的各个因素中,努力归因对高校体育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影响较为显著。也就是说,一个把自己教学成败的原因归于自己努力程度的教师,其教学监控能力水平相对较高。

3.1.3自我知觉的各个因素对高校体育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均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3.2措施

3.2.1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成败进行努力归因,这种可控的归因方式会促进教师进一步改进自己的教学,从而提高其教学监控能力。

3.2.2通过自我、专家、学生、同行等的教学反馈,使教师对自己教学各环节有一个准确而客观的认识,正确地评价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教学监控过程是从其对教学活动的反思与评价开始的。

3.2.3提高教师对自己能力知觉水平,使教师充分相信自己有能力更好地、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3.2.4建立严格的程序,由教师按照规定的步骤用自我指导的方法,最终形成自动化的教学监控能力。

3.2.5通过学习新时代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教师的多种角色及其角色的整合及教学科研的知识和技能,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由“教书匠型”向“教学专家型”转化。就教师中存在的某些不合理的归因与观念,组织他们进行小组讨论,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归因,并聘请专家给教师具体示范,为他们树立榜样,使其从中观察学习。

3.2.6通过专家讲座、观摩课等使教师了解、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水平。

3.2.7通过现场指导技术,帮助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情景,选用最佳的教学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使实验教师最终能达到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有效调节和校正。

参 考 文 献

[1]申继亮、辛涛.论教师教学监控能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1,45-47.

[2]俞国良、辛涛、申继亮.教师教学效能感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学报,2005.2,73-75.

[3]林崇德.学习与发展[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董奇等.自我监控与智力[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教育知识与能力归因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能力;模式

作者简介:鲍世君(1974-),女,河南安阳人,河南省安阳市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英语语言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7-0069-02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创业成功,殊不知,创业成功的关键是创造力。所谓的创造力,就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从本质上来说,创业教育是一种实证的教育,高职院校如果只靠书本上的知识进行创业教育,培养高职学生的创造力,只能是“望梅止渴”。因此,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掌握规律,抓住关键,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在实践中掌握窍门、积累经验,才能真正铸造高职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成就动机的归因理论

成就动机是指即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具有这种动机因素的人﹐就能刻苦努力﹐战胜种种的困难和障碍﹐最终取得成功。它像是一架强大的“发动机”那样,激励人们努力向上,再前进道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就[1]。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ernard.Winer)等人对成就动机进行了归因分析,成就动机的归因模式。他把成败的原因分为三个维度:内归因和外归因;稳定的归因和非稳定的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正确的归因方式是可以训练的,这也揭示了教育的可塑性,创收教育也不例外[2]。创业教育的课程开展将以归因理沦为指导,让学生能够正确分析环境,积极面对现实,培养学生创业所必需的坚韧品质[2]。

(二)经济学理论

在高等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成就事业,而真正办好事业必然要受经济规律的约束,因而,经济基本理论在这方面为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智力支持。“趋利避害”是创业教育的指南。所谓“趋利避害”就是人们总是选择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利益的路径。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导致我国的很多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往往过分保守,而让机会失之交臂。

二、概念厘清

(一)创业教育

最早提出创业教育概念的是柯林·博尔。1989年,他给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研究和创新中心的提交了一份报告,该报告中指出,未来的人应具备三个“教育”护照,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即是指“第三本教育护照”。1989年,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在北京举行的21世纪教育研讨会,创业教育的概念首次正式提出。

在美国,相关研究人员对创业教育理解和认识的重点主要放在两个方面:首先,强调创受教育者个性的培养。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在创业者个性方面,通常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因为创业的现实情况要求个体必须具有创造性、冒险性、创新性。这些品质只有在激烈的竞争中才能慢慢的培养出来,是受教育这能够充分发挥个体的创造力,适应社会现实。其次,理清创业教育与商业教育的功能。创业教育的功能是帮助受教育者发现机遇,分析现状,抓住机遇,即更倾向于创造和把握新的商业机会。而商业教育则是已有一定的商业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目前,国内研究者对创业教育的概念存在不同的理解,归纳起来有以下两种提法:一是“人才说”。人才说理论是以培养创业者为导向,把培养创造工作岗位的人才作为创业教育的目的;二是“素质说”。素质说理论把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作为依归,把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

三、创新创业能力“LTDI”培养模式的构建

“LTDI”代表四个英文单词,即Learning,Training,Design,Incubation,分别指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四个阶段,即知识学习阶段,技能训练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和项目孵化阶段。四阶段有条不紊的开展离不开校园创业文化的积极影响,校园创业文化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环境,同时,也是一种氛围。学校创业教育必须得到学校各个部门的支持与帮助,才能顺利开展下去。

(一)创业知识学习阶段

广义上讲,创业知识指与创业相关的知识,如人事管理、生产运作、财务管理、法律法规等知识,创业理念及创业风险等知识。学生因人而异,具有不同的知识背景、智力方式等特质,所以在学习创业知识的时候,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方式。以我校为例,学生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学习创业知识:一是学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如《网店运营实践》、《创业计划书编写实践》及《宁波商帮精神》等课程;二是与学科课程相整合。这是的“整合”,并不是简单的移植,而是以各专业特色为基础,设计与开发课程体系,并且将创业知识逐渐地、自然地融入到专业教育教学中。以旅游专业为例,结合学生自身的爱好,兴趣,有目的的设置一些以产业为导向的课程培训,如旅行社管理、旅行社经营、酒店管理及酒店经营等。

创业教育是在现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突破了“以教师为中心”,“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而是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掌握创业中必须的知识、技能等。以我校全校创业教育公共课《网店运行实践》为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讲座+网站的”方式进行学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也是最初级的,主要是由学校邀请企业专家为学生进行讲座及答疑。讲座的内容主要涉及网上创业的相关政策及方法等,其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二个层次学生通过网站进行远程自主学习,网站上储存了大量的资料,如教学大纲,学习指南,教学课件,成功案例,互动论坛等,其中互动论坛可以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提供一个异步在线交流的平台,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同时,学生也可以向教师发问,由教师做出解答。师生之间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第三层次是上交作业与教师评价,即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对所学的创业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完成专题调查及报告写作。教师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也可以把有代表性的成果作为典型案例进行讲解。

(二)创业技能训练阶段

技能训练必须在真实的训练环境中进行,才能收到显著的成效。单凭学校的师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学校与校外企业进行合作,建立创业技能实训基地,为学生创业技能的训练与掌握提供实战场所。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到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参与企业调研,任务实践,使同学们与创业者零距离接触,参与真实的创业过程,感受创业的乐趣,培养创业技能与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2009年,我校与招财猪商贸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公司对学生进行创业技能与网店运营知识的培训,学校为网店的运营及推广提供理论支持,同时,选拔优秀的,有志于接受创业培训的学生,到公司内接受培训,结束后进入第二个学习阶段,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内对网店惊醒继续管理,强化创业技能与技巧,最后,学校和企业共同对学生的成绩与技能进行考核。

(三)创业方案设计阶段

在创业方案设计阶段,学生要尽可能的利用多种渠道获取创作灵感,如对社会需求进行调研,借鉴历届创业大赛的作品,从中寻找灵感,还可以对企业进行分析,针对实际需求进行创业方案的设计。同时,教师与企业专家应根据学生的能力,个性和心理特质,对学生的创业方案进行指导。方案设计完成后,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论证方案的可行性,既可以邀请校内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的教师进行评估,也可以请校外企业专家进行论证,还可以通过参加创业大赛的方式进行论证。评审专家既对方案进行了点评论证,学生还能锻炼商业技能与沟通能力。2009年,在全国首届“创意创新创业”电子商务大赛中,我校创作的方案“都市农夫网商业计划书”荣获一等奖,最佳创意奖及优秀实战奖,充分证明了该方案的社会价值,也为其中一位同学日后的创业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创业项目孵化阶段

培养创业人才的关键就是让学生到真实的创业环境中得到历练。在创业过程中,大量知识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只有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才能有深层次的理解,真正掌握其中的技巧与技能。创业项目孵化即学生通过学校的一些平台,如学校创业园,创新工作室,把创业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在实践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团队组建问题,融资问题,项目经营与项目管理问题。同时,这也是对学生创业能力挑战。

创业孵化项目也可以跨校开展,既可以充分利用各大高校的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现象,又可以扩大交流面,吸收外校的精髓之处,拟补自身的缺陷。以我校为例,学生的创业孵化项目主要是在大学生创业园进行开展。学生通过申请与答辩的方式来确定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学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目前,学校内已成立了诸多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公司,如驾校公司,图书交易公司,票务公司,考证培训公司等。在真实的创业实践中,学生才能体会到其中的艰辛与乐趣。同时,更好的发挥自身的创业能力,激发创业激情等。我校还与中国宁波网合作建立了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及时的为学生提供创业政策咨询,技术支持,小额贷款等业务,使他们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创业中。

四、“LTDI”模式运行的保障机制

(一)制度指导层面

第一,高职院校给予创业指导。学生刚踏入社会经验不足、对各方面讯息掌握不足,学校如果放任自流,在创业实践中必将面临较大的风险。因此,构建一条安全带,编织一张保护网,保护学生的创业热情,保障学生的创业行动。创业指导主要包括制度指导和教师指导两个方面。

制度指导是指通过不断完善各种制度建设,增强创业学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使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更加有序合理。学校应该允许学生通过双休日补课、网上交作业等形式调剂时间;允许创业实践的绩效抵替相关课程或选修课的学分;对于个别情况,甚至还可以采取 “开小灶”的形式实行单独辅导、单独考试。

教师指导是指通过建立一支懂理论、会实践的教师创业指导团队,给创业学生提供实用、前沿的创业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业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切切实实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二)理论指导层面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和源泉,理论是实践的指针和利剑。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遇到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创业教育本身的问题,又有创业教育之外的问题;既有创业教育要不要搞的问题,又有创业教育搞些什么、怎么搞的问题。如何逐步丰富创业教育的理论内涵、完善创业教育的管理体制,这些都需要高职院校自身有精辟的理论来阐述、管用的理论来回答、生动的实践来解决。

随着创业活动的不断推进,尤其是有的学生创业项目越做越大,学生本人会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后劲不足,并逐渐意识到理论在创业中的重要性,对理论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面对着既忙于创业又渴望学习的高职学生,高职院校如何因需施教,并将我国传统教育的“学多悟少”与西方教育的“学少悟多”结合起来?这些问题的解决,同样既需要大胆实践的探索,又需要精辟理论的支撑。

(三)文化指导层面

文化能在无形中感染人、教育人、影响人,这也是其力量所在之处。所谓的创业文化就是一种共识、自觉行为、脱离制度的氛围。只有真正形成了创业文化,创业过程中的优良品质便升华为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可以从不同层面上对创业者产生影响,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业能力。但就目前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并没有形成创业的文化氛围。高职院校不仅要把着眼点放在创业教育探索上,还要大力建构创业文化,营造适合学生的理性的、积极向上的创业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误,激励成功,促进创业创新事业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彭钢.创业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教育知识与能力归因理论范文第5篇

Abstract:Idea of returning of engineering is a new education idea. After analyzing the problems of current college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the situation of computer simulation teaching, the teaching innovation, mainly including changing teaching requirements, optimiz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using various teaching methods and practical-based examination mode, was completed based on the new idea.

关键词:工程能力;回归工程;教学改革;计算机仿真

Key words: engineering ability;returning of engineering;teaching innovation;computer simul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2-0160-01

0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国民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我国工科教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然而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如学校硬件设施不足、教育思路和方法有待更新、教育体系重理论轻实践等。使得我们培养的学生在很多方面得不到产业界的认同[1]。因此,如何培养具有综合工程素质和能力的创新型工科大学生,成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热点。本文以当今工程教育中的回归工程理念为指导思想,针对计算机仿真课程的特点进行课程改革的探讨和实践,进而提高大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工程素质。

1当前的高校工程教育现状分析与回归工程教育

中国当前的工程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研合作教席主持人,北方交通大学查建中教授在全国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成果交流会暨网络工程课程建设研讨会上指出:2009年中国的新生儿从2500万下降到1300万;同年即北京市参加高考的学生下降了20%;国际工程教育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每年出国留学人数达23万人,其中90%自费;仅赴美中国留学生2009年上升19%,这些情况使得国内教育资源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同时,国内高校的教育与社会和产业需求脱节,培养目标与社会定位失准,工程教育的质量评估结果失真。而造成工程教育环境与社会职场环境脱离的主要原因体现在如下几个矛盾:理论教育与实践的矛盾,闭门造车与开门的矛盾,学术与工程的矛盾,学科与体系关联的矛盾,听中学与做中学的矛盾,以及应试评价与工程评价的矛盾。

应对上述的竞争压力和我国高效工程教育的问题,我国众多的教育家已经提出了高等教育的回归工程,总的趋势就是要从原来的重视工程科学(工程背后的原理)回到重视工程实践。美国工程院规划了2020年工程师的主要特质,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4]:很强的分析技能;实践独创性;良好的交流技巧;商务和管理技能以及领导能力;高伦理标准,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敏捷,灵活变通;终身学习能力;设计和描述问题的能力。说明了回归工程理念下的高等教育的内容和最终结果。在此背景下,对高等教育中各个环境的改革势在必行。

2计算机仿真课程的改革实践

2.1 教学目标和要求的转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采用计算机仿真成为了大学生进行各类研究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而且仿真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同步发展和前进。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计算机仿真由于应用领域很广,其数学基础涉及面也是非常广的,除了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数学建模知识,还必须具有将数学模型转换为计算机模型的计算机仿真建模能力,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点带面,突出学生对仿真的实践动手能力,从一个方面入手,抛砖引玉,将对计算机仿真的动手能力,和对新技术的学习能力作为课程教学的目标,以符合培养工程型应用人才的最终要求。

2.2 突出工程背景,优化教学内容本着回归工程的理念,在教学内容上,本课程以工程应用为教学背景,以工程需求作为基础和出发点,加强实用性教学,教学以“基于知识的仿真”为切入点,以建立计算机仿真模型和模型在计算机上的实现为重点内容,教学内容的优化以舍弃大而全注重高精尖为宗旨。在对专业背景知识理解的前提下,首先关注于数学建模点知识的学习,在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突出教学的实用性、系统性。同时精选课程内容,调整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将讲课、作业、实验、实习与课程设计有机结合,培养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

2.3 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回归工程理念注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也以这个为目标。由于计算机仿真课程涉及面比较广,因此课程内容中的概念多,原理多,算法公式多而且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记忆量过大而且内容繁琐,很多公式过于抽象缺少感性认识。因此,学生大部分感到课程内容枯燥无味,理论性太强,内容易于混淆,做题有时又不知如何下手。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用多种手段相结合的办法,灵活运用启发、引导、歇留、展现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力求全面掌握计算机仿真的教学内容,扩大专业视野,开发创新教学。同时选择一到两个具体的工程项目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启发学生思考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变给予式的教学为主动获取式的学习。工程项目的进展过程,不但包括了课程教学内容中的各个知识点,也促使学生综合运用学到的各种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融会贯通,真正达到学会,能用的教学目标。

2.4 实践性的评价模式课程的评价方法和考核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和态度具有很重要的引导作用,在教学中不容忽视,这种方法是手段不是目标。回归工程理念下,评价一个学生的成绩对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评价更加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对新知识的学习获取、综合运用能力。结合理论考试的成绩,共同评价出一个学生最终的成绩。这种方式与传统的方式不同,应试型的学生必须在实践动手能力上有所提高才能获得较好的成绩。

3结束语

在计算机仿真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始终贯穿回归工程的理念,在强调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注重工程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环节的教育,同步提高个人职业技能与人际沟通技能。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自学能力、综合能力、交流沟通与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对大系统的适应与调控能力。实践证明,把它引入计算机仿真课程教学是可行的,并对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任荃,潘云鹤.我国工程教育能力缘何世界垫底[N].文汇报,2007.9.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