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创新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科技创新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科技创新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科技创新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自然辩证法;创新型;人才培养;基础性作用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是创新型人才的外在表现,它是以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度综合化的知识结构、个性化的思想、勇于怀疑的创新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和突出的科学研究能力为基础的。从地方高校来看,作为研究生教育基础的本科教育还存在如下一些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其一,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底蕴不够;其二,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科视野和学术氛围受到局限;其三,过重的功利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和扎实的基础训练受到影响;其四,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抑制”。[1]军事院校的本科教育除了存在上述问题之外,还存在着诸如“过于重视服从教育而轻视自主教育,过于重视外在约束教育而轻视内在能动教育”等弊端。自然辩证法教学是克服上述本科教育不足的重要途径之一。自然辩证法作为具有哲学性质的交叉学科,其教学注重思维的超越性、灵活性与前瞻性,符合当前倡导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融合的教育发展大趋势,在提高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自然辩证法有助于优化研究生在从事创新活动时所必要的知识结构

当代科学技术,一方面向深度和广度进军,另一方面各门学科在知识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实现综合统一。科技创新往往就在不同学科知识和思维方式的交叉渗透之处产生。人类历史发展显示,军事是科技创新最敏锐和最活跃的领域,当代军事技术创新不仅遵循同样的规律,而且表现更为突出。例如飞机飞行的学科基础是空气动力学,但要设计制作一架飞机,要有力学、机械、材料、信息、控制等各个方面的知识,进一步还要有人机工程、生理适应等方面的考虑。自然辩证法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深厚的科技史和哲学史为基础,是一门交叉学科,既有哲学和科学技术交叉,又有文理交叉。它特别注重广泛吸收科学技术的新成就、新思想,同时借鉴古今中外的思想理论中的有益成份,有助于改善知识结构,弥补现行教育状况所造成的学生知识偏专、视野狭窄之不足。它会使研究生学到自己专业之外的知识,从而拓展研究生的知识背景,使研究生在思考问题时能排除自己的“门户之见”,从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中去分析和把握问题,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所学的专业在人类科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提高自身的思维水平。这样研究生考虑问题时能够从全局出发,从整体上把握,而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而为培养创新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自然辩证法有助于训练研究生在从事创新活动时所必要的思维方法

创新的过程是一多种思维方式,如收敛式思维与发散式思维、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等,平衡发展、复合作用的结果。军事技术创新同样需要遵从这样的创造性思维规律:一是要从“正”的方面进行,即运用现有科学技术发展进攻性和防御性武器。二是要从“奇”的方面进行,即根据事物之间存在的相互否定的辩证关系,从敌方武器装备中存在的不足中找到突破点。[2]然而,许多理工科院校的学生缺乏这样的创新思维能力,他们在思维方式上往往重视经验的、常识性的思维,满足于感性的直观认识而忽视了理性对现实的深刻反思。理科学生对问题的判断是建立在一定的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工科学生长于动手而怠于发散性思维。专业教育造成的这种思维定势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来说是一种局限。对此,自然辩证法可以助一臂之力。自然辩证法课程有大量的有助于创造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如逻辑方法、非逻辑方法、系统科学方法等,有助于研究生以批判和怀疑的眼光来审视世界,对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东西不断进行全新的思考和探索,发现和创新科学理论和观点。在教学中,自然界的简单性与复杂性、确定性与随机性、可逆与不可逆、有序与无序、进化与退化等内容对启发人们冲破机械思维,形成系统思维具有重要作用;现代科技的整体化、综合化、信息化发展要求形成整体与部分相统一的辩证思维,这些思维方式都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三、自然辩证法有助于培养研究生在从事创新活动时所必要的精神品格

现代创造学的理论与实践表明,非智力的精神因素,如不迷信不盲从的品质、富于想象的品质、团队合作意识与责任感等,在创新人才的培养、锻炼以及成才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现代军事技术创新是有国界的,是一项跨学科、高难度、复杂性与周期长的系统工程,要使研究生成长为创新型军事人才,不仅需要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培养他们的精神品格。自然辩证法坚持从哲学、社会、历史的多角度反思科学技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要求人们培养求实的精神;真理的客观性和绝对性要求人们树立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真理的相对性要求人们要具备怀疑批判权威的精神,应养成一种以创新为荣的意识;科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科学划界的复杂性要求人们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这有助于解放思想,打破教条主义。科技的交叉化、综合化与国际化的发展要求学生认识到科研合作的必要性和意义,树立正确的合作与竞争观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介绍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使学生既能从中领略科学家严谨求实、为科学而献身的科研作风,又能感受到科学家尊重知识、奋斗不息的高风亮节,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科研道德。

总之,创新是极其复杂的活动,从事科技创新,要求高层次创新人才具有多方面的能力、知识、素质、修养、心理等的准备,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自然辨证法课程教学对培养研究生创新性素质具有独特的作用,理应引起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和积极开发,以期对我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打开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 梁馨.自然辩证法教学的思考.现代教育,2001(5)10.

[2] 曾开开.军、地学生自然辩证法教育的比较研究.科学发展研究 ,2002(7)15.

科技创新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范文第2篇

她热情开朗,平易近人,爽朗的笑声总是让人轻松愉快。谈到她,学生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哈哈老师和快乐课堂”。她的课堂是“真正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究,感受着知识的收获、素质的提高和人生的成长。

在北京大学教工运动会上,她每次都参加不少项目,如百米、铅球、跳高、篮球等,每项都是前几名。

她很喜欢读书、思考问题和写作。她认为一名教师教学研究水平的高度决定了其事业的高度。

她很重视教学实践。她的教学理论、模式和方法都是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检验的。

30年来,她是一个不断攀登中学信息技术教育高峰的开拓者和引领人。她是国家信息技术课标组核心成员,教育部信息技术学科“国培计划”首批专家。她20多年的研究成果“中学信息技术整体教学模式”获得国家基础教育研究成果三等奖。

多年来,她在全国各地进行了上百次新课标培训和信息技术教师部级培训。作为首席专家,她主持和主讲了全国继续教育网和中央电化教育馆的信息技术国培课程,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她对我国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她就是李冬梅老师,北大附级教师,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一位普普通通,又能30年如一日,风雨无阻,辛勤耕耘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领域的一线教师。

她教学思想的核心是:

第一,信息技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在学生比较深入地掌握学科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第二,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同时解决好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环境建设、课堂组织与引导和教学评价这五个方面的问题,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第三,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好说难做。只有深入理解其本质,深入理解教学的各个方面和环节,才能将其落到实处。

从1982年开始,在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不同时期,学术界一直在讨论着这个学科的价值和定位。近年来,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尤为激烈,众说纷纭,观点各异。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定位问题是一个有关学科存亡和发展的大问题,必须经过深入、全面、科学的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我认为,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定位是由学科价值决定的,而学科价值又是由学科内容、特点和现代信息社会对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要求所决定的。

关于学科内容的构建需要专文讨论。本文仅根据自己30年来信息技术教育的实践、探索和研究,从信息素养、思维方式和创新素质三个方面,谈谈对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价值的几点思考。

同其他任何学科一样,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价值首先是由它的基本内容和信息社会对它的需要程度决定的。毫无疑问,现代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与时俱进,让学生系统地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这是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价值。

我认为,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三方面的内容。信息意识是指对信息、信息问题的敏感程度,也是指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信息的自觉程度。信息能力是指运用信息知识、技术和工具解决信息问题的能力。它包括对信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等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与管理、信息技术及其工具的选择和使用、信息处理过程的设计等能力。信息道德是指一个人在应用信息技术时能否遵守相关的信息法律法规,能否遵守社会信息伦理的道德规范。简言之,信息意识决定一个人能否想到用信息和信息技术;信息能力决定能不能把想到的做到、做好;信息道德决定在做的过程中能否合理、合法。这三个方面都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在此主要展开讨论信息能力的价值。

20世纪80年代初,中学刚刚开设计算机课程时,主要讲程序设计。随着应用软件的出现,程序设计渐渐被软件教学替代。重视基本软件的学习和使用,有其合理性,但是,把软件教学看成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内容,甚至是唯一内容就大错特错了。这样做的严重后果就是,破坏了信息技术学科的科学性,也极大地降低了学科应有的重要价值。事实即是如此:当信息技术课成了常用软件教学的地盘,当教材成了说明书时,对学科不太了解的人就会认为,这个学科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了,因为许多学生自己就能学会软件的使用。这是不曾考虑学科的科学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等特点,把信息技术学科的工具性片面地理解为就是会操作各种工具及软件,同时将其片面地当作学科唯一价值的错误认识。

其实,仅仅会使用一些常用软件,远不能满足迅速发展着的信息社会的需要,与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内容体系也相差甚远。现实情况就是这样:学生虽然从小就会上网,但不知搜索引擎有多少种,不知搜索引擎的原理是什么,对于搜索策略和搜索技巧也知之甚少,更不会甄别信息的真伪;虽然从小就看动画,但不知动画是怎么制做出来的,它的原理是什么;虽然天天听着MP3,但不知为什么一个小小的芯片可以存储海量歌曲;虽然可以熟练地点击软件中的按钮,可以熟练地触摸屏幕,但不知如何恰当地运用工具和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呈现内容、表达观点……学生只是停留在对信息技术表层的理解上,只会简单地操作与应用,不能较深入地理解信息技术的魅力和重要作用。

可以说,如果没有系统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学生对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的理解只能是表面的、肤浅的和一知半解的。这将严重制约学生对未来信息社会的认识,制约其在信息社会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鉴于此,我认为:为了更好地实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学科价值,重点要做好两件事。一是搞好本学科系统知识和技术的教学,二是全力提高学生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第一,从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内容来看,为了培养信息社会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系统地、合理地规划设计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循序渐进的信息技术必修课程,构建结构合理、内容完整的信息技术学科体系。使学生通过小学、初中和高中的信息技术学习后,能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有较深入的理解,如信息的数字化表示,信息的组织与存储,文字的压缩与解压缩原理,图像、声音的压缩与解压缩原理,动画的设计与原理,网络知识,算法与程序设计,等等;能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技能有较深入的运用,能够恰当地选择工具和软件来表达内容和观点。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必修模块的内容还比较空泛、零散,缺少系统的学科知识。我们迫切需要重新调整并丰富中小学各学段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原理与技能,形成一套逐步递进、螺旋上升的系统学科体系,一套现代信息社会合格公民必须具备的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体系。所以,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必修模块不应取消,而是要重构,提炼学科真正不变的基本内涵,使之更加系统、完善。让一个人经历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教育后,能够建立起对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解。因此,我建议把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必修模块调整为两个模块,4学分。

第二,要全力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要发挥信息技术学科实践性特点的优势,让学生在信息处理的实践中学会运用技术与工具,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策略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能力。很明显,这样的要求远远高于工具和软件的简单操作,所重视的是深入运用技术与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我让他们在课堂上都要经历如下过程:

(1)创设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内容,去寻找可以解决的问题。

(2)设计方案:分析创设的问题,设计能够让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案。

(3)解决问题:将方案提交计算机,经过不断调试、诊错、运行,最终实现方案,问题得以解决。

这样的课堂,强调的是发现并解决“能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挑战的是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信息意识,锤炼的是学生的信息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的是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历。开放的主题还可以让学生随时遭遇信息道德问题,考验学生的信息道德。长期经历这样的课堂,学生的信息素养自然会得到明显提升。

著名计算机科学家、1972年图灵奖得主艾兹格 W 迪科斯彻曾经说过,我们所使用的工具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从而也将深刻地影响我们的思维能力。目前也有不少学者研究信息技术学科思维方式的特点,研究信息技术对人们思维方式的影响。有些学者认为,信息技术学科思维方式的特点是“算法思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周以真教授于2006年又提出“计算思维”的概念,将计算机科学中进行信息处理的各种思维进行了高度概括。她认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去求解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行为,它包括了涵盖计算机科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是人类求解问题的一条途径。她认为,机器学习已经改变了统计学,计算生物学正在改变着生物学家的思考方式,计算博弈理论改变着经济学家的思考方式,纳米计算改变着化学家的思考方式,量子计算改变着物理学家的思考方式。

我认为,尽管大家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思维方式特点的认识不尽相同,但是都肯定了它的重要作用。本文在此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究谈谈信息技术学科思维方式的几个特点。

第一是细致的分析性。当学生运用信息知识与技术去解决问题时,首先要理性地分析问题,将一个复杂的问题转变为若干便于解决的简单问题。通过细致的分析,可以自上面下,逐步求精,不断将问题分解,直至计算机可以解决。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性思维方式。

第二是整体的结构性。通过分析问题,学生可以看到不同的层次和每个层次上不同的单元。这些层次和单元实际上组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只有从整体结构看问题,才能更好地认识不同层次和单元的地位、作用。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方式。

第三是严谨的推理性。了解了问题的整体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关联,就可以进行严谨的推理。从最基础的问题开始求解,直到问题的整体解决。计算机“一丝不苟”的工作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训练缜密思维能力的机会;在不断发现方案中的错误问题和不断解决问题的人机互动过程中,锻炼、提高了学生的故障诊断能力和推理能力。这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

第四是精确的计算性。借助计算机强大、快速的计算功能和海量的存储功能,能够对问题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帮助学生更科学、更准确地表达概念,而不只是给出主观的、笼统的说法。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精确的计算思维。

确实,分别看来,上述这些特点不是信息技术学科所独有的,但它们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有充分和鲜明的体现,都是信息技术学科思维方式所不可缺少的,也是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学习中能够深刻感受到的特点。

此外,将任何事物均转化为二进制数表示,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发散的、另类的思维方式。如5个手指在常人看来可以表示5、50、500等,但具有信息技术学科思维方式的人就可以用它来表示0~31共32个数字,在生日蛋糕上插上5支蜡烛,就可以表示1~31间的不同年龄(《不插电的计算机科学》),等等。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过程中,经历、体验并逐步建立起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呢?显然,它不是用几节课的时间,专门训练一下就能实现的。这需要学生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中,通过每节课的学习逐步建立起来。也就是说,在每节课上都要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利用学科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需要打破现有的以一个个知识点、技能点为主线,按知识(技能)点将学习内容分块的教学组织方式,打破目前流行的“讲一点、练一点”的几段式课堂教学模式。经过长期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我现在采取的教学步骤如下。

首先,从学科的特点和深层价值出发,按照学科知识的内在结构重组教学内容,形成既具有一定内在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结构单元。以项目的方式为每个单元设计课堂作业,每节课或每个单元完成一个项目任务。

其次,每个项目任务的内容设计为完全开放的主题,或者确定一个大的主题范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能够应用所学内容解决的信息技术问题,从中选择出合适的问题作为项目主题。然后,综合应用知识、技能、能力来分析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最终让计算机完成方案,得出结果。这种开放的问题设计、开放的问题解决方案、开放的结果也是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最好锤炼。当每节信息技术课学生都在经历这样的过程,他们的学科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就会逐步建立并强化起来。

再次,重组信息技术课堂结构。我主张信息技术课要一次上两节,实现90分钟连排课。开放的项目主题为学生提供了想象、创造的空间,与此同时,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实现想象的充足的时间和良好的环境。因此,常规的45分钟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两节课连排,学生才有可能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与实践。而且,在连排的课堂上要以教师精讲为基础,以学生的实践为重点。这样,把课堂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学习新内容,精讲,约占整个课堂的1/3时间;另一部分完成项目作业,深层学习,约占2/3时间。

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能感受到思维方式上的锻炼与收获。有的学生说:

“老师上的第一节信息课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为李老师非常重视我们思维的过程,让我们深刻地理解电脑程序的工作原理,而不是只会使用。这让我很感动……我以后的工作可能需要的不是信息技术中的一个个零碎知识点,比如某个按钮的作用之类,而是一种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思维方式,以及对于电脑这种现代人离不开的工具的深刻理解。”

—— 北大附中14届学生 万雅兰

在30年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中,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价值还特别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上。信息技术学科是集知识、技术和能力为一体的学科,实践性与创新性突出,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有着特殊的优势。我想从两个方面谈这个问题。

一方面,基础教育应该真正重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特别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因为创新素质高低决定着创新能力的强弱。只有注重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才能把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工作落到实处。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中小学教育更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削弱了创新能力的培养。过去,不少人认为培养创新能力是大学的事,中小学就是学知识,打基础。这种观点源于对创新能力培养的肤浅认识。现在,许多学校都在纷纷谈论创新教育,谈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对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性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做得也远远不够。

30年来,我一直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最重要的地位。我逐渐明白:虽然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常常是在成年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明显表现出来的,但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的培养要从幼儿园抓起。中小学时期是学生创新素质形成的最佳时期。

那么,什么是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呢?简单地说,创新意识就是从新的角度发现和观察问题,用新的知识、技能去解决问题的意识。创新素质是有利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素质。这些素质可以分为观察力、想象力、自信力、思考力、意志力、行动力等不同方面。如一个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人一般都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好奇心、坚定的自信心、独立的思维精神、辩证的思维方式、大胆的冒险精神、顽强的意志品质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同时具有承受挫折和压力的心理品质,具有突出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另一方面,我认为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科学性、技术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及鲜明的学科思维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具有独特的优势。

那么,如何在课堂上突出信息技术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呢?

一要构建创新的学习环境。

一是资源环境。因为任何创新性学习都需要以丰富的知识、技能为资源基础,丰富的创新资源还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保证学生创新学习的顺利进行。

二是独立学习环境。因为创新性的自主学习首先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发挥自己的个性并发表独到见解。这是每位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基本保证。

三是合作与交流环境。合作与交流能够保证学生克服单独学习的局限,扩大视野,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二要构建创新的教学模式。

创新的课堂核心应该是学生解决问题。这里所说的问题不是小练习,也不是教师事先预设的,而是学习了当堂内容后,让学生带着所学知识、技术和工具去寻求可以解决的实际问题。这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好奇心和独立思维能力是非常有效的锤炼。

在解决自己创设的问题过程中,每位学生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是坚持还是放弃?每位学生必须经历和做出正确选择。由于是解决“自己的问题”,所以,再难的问题、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这是对学生独立思维、大胆冒险、顽强意志品质和自信心的磨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思考,并随着学生的思路行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和想法,会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要构建创新的评价模式。

建立科学合理的过程性评价模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结果,及时肯定并展示学生的创意和个性,是强化学生创新学习动力,固化学生创新素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我的许多学生在总结中都谈到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对于培养创新素质的重要作用。如:

“通过近一年的学习,我深刻地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魅力所在。它是一门奇妙的学科,需要我们大胆创新、大胆想象、大胆尝试。”

—— 北大附中14届学生 周艳晨

“当VB中显示报错的时候,我的心情总是无比沉重,当发现了错误又不知如何解决时,往往第一想法就是求助于老师。但我总是强迫自己静下心来仔细思考,因为总有那么一瞬间,问题会被迎刃而解。从中我提升了面对困难的信心,坚定了信念、磨炼了意志。这是在任何其他科目中都无法达到的。”

—— 北大附中14届学生 孙博远

科技创新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程;创新;新基础

创新不足历来是我国教育教学的通病之一,指向于应试教育的繁琐的分析、讲解、训练充斥于各科教学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受到严重损害。针对这一弊端,新课程提出了“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1]。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各科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喜人局面正在形成。不过,我们不能不看到,由于人们对这一要求的理解有偏差,“忽视基础为创新而创新”的现象已经出现;尽管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的课程改革中大力提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应成为重要的主题,但是,全面理解“基础与创新”是有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因此有必要加以明确。

一、一个亟待纠正的长期存在的误解

在关于“基础与创新”问题的认识上一直存在一种误解:中国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创新精神及能力不足;美国学生基础不牢,但创新精神和能力很强。如果我们泛泛而谈倒也无所谓,但如果作为指导教育实践的某种“理论”的出发点则是值得商榷的。

实际上,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没有严格的“专业训练”,可持续的、规模性创新是不可能的(偶尔的“创新”倒有可能)。没有基础的创新只能是空中楼阁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只有具备了坚实的基础,才可能有高度的创新。古今中外特别是当代科学上的重大创新、发现无不证明了这一点。诺贝尔奖获得者,无论文理,都是“创新”的楷模(创新是根本,无创新就不能获此殊荣),但他们几乎都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和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记述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朱棣文事迹的书《厚积薄发──朱棣文的科学风采》[2],其中的“厚积薄发”恰恰说明了“基础与创新”的关系问题。

那么,我们如何解释这样的现象:以所谓“基础知识扎实”著称的中国学生却鲜有创新的表现,而“基础不牢”的美国学生却多有创新?问题出在哪里呢?对这一现象,我们的认识有两点:第一,从心理学角度看,扎实的基础只是创新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它只提供了创新的潜在性与可能性,并不必然导致创新的产生。没有扎实的基础,不可能有创新;但有了扎实的基础,不一定就必然有创新。因为,制约人们创新的因素十分复杂,如从社会学角度看,外在的社会环境及特定的社会场域是创新能否得以实现的主要因素。同一品种,环境不同,结果也迥异,正所谓“橘生淮南为桔,生淮北为枳”。因此,鲜有创新的中国学生必然缺失了某些“基础”和特定的社会条件,而多有创新的美国学生必有我们所缺乏的“基础”乃至社会条件。

第二,不是所有基础都能导向于创新,有些基础虽然很扎实,但与创新无关,只有那些“创新取向(导向于创新)”的基础才有可能孕育出创新。美国学生的所谓“基础不牢”的“基础”恰是我们过去引以自豪的由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得到的“死的知识”,这些基础与创新毫无关系;而他们赖以创新的重要“基础”,诸如反思和怀疑批判、独立思考的精神,以及搜寻信息、动手操作等实践能力则是从小得以培养,并且贯穿于学校教育始终。而这些导向于创新的基础,又恰恰是我们所缺少的。可见,那种关于美国学生基础不牢却多有创新的想法,那种以为不要基础也能有创新(特别是某些“少年作家”的“成长经历”给人的“误解”)的观点是极其有害的。因此,问题的关键不是要不要基础的问题,而是:什么才是新课程倡导的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基础,即基础的构成问题。

当前,指导中小学各科教学实践的课程标准中,都十分强调学生基础的培养,也都注意到了基础的构成问题。例如,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就十分强调“学生基础素质”的培养,而且强化了它的“构成因素”──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良好的语感、丰富的语言积累和文化底蕴;良好的语文学习态度、习惯和方法;等等。

二、创新取向的基础的构成

我们认为,当前各科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坚决摒弃过去那种由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得到的僵硬的毫无价值的基础,重新设定和培育新的基础。它至少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精神层面,二是知识与技能层面,三是学习习惯和方式方法层面。

一是精神层面:培养学生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精神,精心呵护、培养学生的自由及自主、独立思考、反思和怀疑批判的精神,以及热爱探索、热爱学习的情感。

毫无疑问,科学精神,特别是与人文相融相通、不相对立的、具有“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是创新的首要基础。关于科学精神的实质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笔者比较赞同这样的观点:科学精神是追求真理和捍卫真理的伟大理性精神,是崇尚怀疑和批判创新的进取精神,不以任何权威为标准,是反思的、批判的、变革的、怀疑的精神。①简而言之,就是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精神,其实质是一种理性精神。而人文精神则是一种建立在对人之所以为人的哲学反思基础之上的批判态度和批判精神,即一种自由精神。在古希腊,科学本身作为一种人文,是自由的学问;而自由历来是古希腊(包括西方)的人文理想,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理想的人、真正的人就是自由的人;而只有理性才能够保证这样的自由,自由的人是理性的人,而“理性”就体现在“科学”之中。因此,对自由的追求就是希腊(包括现代西方)伟大的科学理性传统。[3]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与人文是内在统一的,我们要培养学生具有的科学精神,实质上是具有“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即自由精神,具体而言,就是:追求真理、实事求是、不畏强权、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自由、自主、独立思考、反思和怀疑批判的精神以及不计功利、热爱学习的情感。

自古以来,具有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就是激励人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不竭动力;而那些勇于探索、追求真理,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的仁人志士身上最为突出的就是科学精神。正是科学精神在18世纪对人类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产生的革命性作用,促进了科学思维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方法论的普及和运用,从而既推动了科学本身的发展,又最终带动了工业时代的到来,成为近现代西方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的主要价值取向,才使得人类摆脱了宗教的束缚,极大地推动了历史与社会的发展,使人类步入现代社会。人类的进步正是凭借着科学精神挑战神学权威、求真、创新的结果。否则,故步自封,人云亦云,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人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也不可能发生质的飞跃。可以说,科学精神实现了文明的根本转换。

科学精神对于创新尤为重要。科学精神内在地包含着创新的冲动和特质,因此创新的前提就是对真理不断追求的冲动,是自由的思索、自主与独立思考以及对定论的怀疑和对权威的挑战。没有这样的精神和表现,就不会有丝毫的创新。当然,这种对真理进行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应当是“非功利”的,即不能把科学变成牟取个人或小集团利益的工具,而应作为造福民族与人类的崇高准则。否则,创新极易可能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也不利于可持续的创新的发展。作为创新典范的爱因斯坦一生具备了这样的科学精神,科学事业是他的生命,造福人类是他毕生的追求。1931年,爱因斯坦对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学生说:“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4](73)而牛顿晚年由于追逐名利,鲜有创新的悲剧也警示后人,②“功利本位”的创新是短暂的、不可持续的。

行笔至此,笔者不禁心情沉痛起来,因为中国传统中的伦理型文化,是用来求善,用来处理“关系”的,其主流层面鲜有求真的因子,更是难以理解“为科学而科学”的精神实质。这种文化强调稳定,封闭保守,贬抑变化,忽视反思、批判与创新。其学习方式中的教师权威化、专制化,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经典等取向与这种文化如出一辙。更为遗憾的是,在现代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一批大师,后来因各种原因而逐渐丧失了科学精神,特别是其中的自由、自主、独立思考、反思和怀疑批判的精神而在创作上几无创新和新的突破,成为今人研究的独特的“人文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创新而言,科学精神比知识更为重要、更为根本,因为这些大师们无一不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文化巨匠,从来不缺“知识”,缺的仅仅是实事求是、不计利害得失的科学精神。

因此,在今天这样一个功利影响很大的时代,我们亟待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更应当是非功利的科学精神,它“包含着独立思考、怀疑批判的精神,包含着不畏强权、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包含着为科学而科学的精神,所有这一切,实际上都是自由的精神。弘扬科学精神,首先是弘扬自由的精神”,[3]它还包含着培养学生非功利的、从心底里生出的热爱学习、热爱探究的情感。

我们欣喜地看到,新课程已充分意识到要从小培养学生的这种科学精神,尤其是独立思考、反思和怀疑批判的精神,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同时选取的居里夫人女儿小玛丽亚“不盲从权威、独立思考、怀疑批判的精神”的故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二是知识与技能层面:让学生掌握必备的、有价值的基础知识和有利于他们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技能和能力。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一点也不过时。知识,特别是系统知识对于人的发展的重要价值是不言而喻的。知识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力量,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基础。知识是文化的载体,其中镌刻着人类的思维方式、情感模式,特定民族、国家的知识还是这个民族、国家的象征与标志。而文化是人的“第二自然”,人本质上是“文化存在”,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只有在文化活动中,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5](5)因此,每个个体首先必须通过掌握一定的知识而长入到这种文化中去,必须通过学习知识而与这种文化同化,才能最终成长为人,也才能最终有所生成、有所创新,在不断的创新中完成人的自我塑造。德国哲学家洪堡认为,只有用知识之网抓住了世界,人才发展他自己的生产力和内在形式的丰富性。[6]

更何况,学校课程中所包含的知识是经过教育者的精心筛选、加工、组织,其结构、体系更趋合理与完善,是具有典范性、规范性、稳定性特征的文

转贴于 化,是学生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因此,没有对丰富知识的掌握,人的发展将受到极大限制。那种轻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力),以为只要学会探究、学会创新技法就能获得很好发展的观点是极其错误和极其有害的,它将误导一代人,误导整个国家与民族。 “知识就是力量”毋庸置疑,关键是什么样的知识才有力量、才有价值。新课程理念下最有价值和力量的知识应当是能导向于创新的知识,而不是那些用来装饰门面的知识。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知识可以分成三类:陈述性知识(关于“是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知识(关于“怎么做”的知识)、策略性知识(用于调控自身认知过程的知识)。[7]

事实上,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这项研究为新课程的“知识观”消解了知识与技能(能力)的二元对立,将知识与技能(能力)融为一体。因为,知识要发挥应有的力量,尤其是要导向于创新,光有陈述性知识还远远不够,知识必须在人的智慧操作使用中,必须依赖强有力的技能与能力才能实现;而程序性知识则关乎动作技能、智慧技能,策略性知识则涉及这些技能与能力的运用问题。因此,新课程要求的“知识”内在地与技能(能力)融为一体。在当前“创新本位”价值取向影响下,新课程更重视程序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尤其要充分发挥策略性知识在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具体讲,就是要突出“思考与思维的技能”这类知识的教学,尤其是思考与思维的“不确定性与多元性”应当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因为,思考与思维的“不确定性与多元性”能够祛除“功能固着”,这恰恰是创新的前提。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在于,动物是“宿命的、被决定的”,它只能被动地接受直接给予的“事实”,从而永远不能超越“现实性”的规定;而人的生活世界之根本特征就在于,他总是生活在“理想的世界”,总是向着“可能性”行进。[5](4)但是,现代制度化的学校教育由于“文化”的强大的塑造力量也有把人“动物化”的危险,即让学生思考与思维“固化的危险”,因为学生从一生下来,尤其是进入学龄期,就被迫为所有领域中的先已存在的规范所引导,逐步会丧失“探究的天性与冲动”。事实上,这种危险早已成了新课程力求消解的弊端。

当然,强调程序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丝毫不意味着淡化陈述性知识的教学。因为,许多陈述性知识也承载着认知性功能(即发展学生的认知素质),更承载着价值性功能(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以及审美等素质)。价值性知识犹如“文化之船”上的舵,它引领着创新的方向,更引领着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三是学习习惯和方式方法层面: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良好的学习习惯意味着学生在学习上具有一种内化的、稳定的、自动化的良好学习品质,它往往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当然也为创新奠定了必要的基础。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许多方面,如学习时间的合理安排、课前预习与课后及时复习、认真做作业等。尽管这些学习习惯是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但它们并不一定必然导致创新行为。因为,这些习惯通常是我们传统意义上“好学生”的品质,而且通常以“接受”现成的东西为主,实践证明鲜有创新之表现。因此,导向于创新的学习习惯,除了这些必备的外显行为以外,当前更应当强调内隐的“思维习惯”的培养。对于创新,“思维习惯”尤为重要,创新首先意味着“思维”的突破与超越,即首先应具有不同寻常的思维,才有可能有创新。创新为本“思维习惯”的培养,就是要创设各种自由宽松的氛围,努力培养学生敢于冲破各种现成的传统观念,不拘常规,经常作超功利的追问,作自由的思索、自主与独立的思考,作大胆的推论与猜测,不懈地探求真理。实际上,这些“思维习惯”也是众多科学家共同的思维品质,是他们赖以创新的基础,也是许多科学家特别强调的重要品质,正如爱因斯坦在一次关于教育的演讲中呼吁:“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4](147)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本的新课程就十分强调这种“思维习惯”,数理学科自不待言,就连语文这样的学科也以此为重,如在谈到“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时,强调“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

除了上述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外,好的学习方式方法也很重要,它们是学生获得必备的知识与创新能力的工具,甚至就是学生创新素质的组成要素。基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新课程十分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此确立了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理念,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为具体形式的学习方式。

关于上述学习方式的具体培养,已有许多文章加以阐述,但多半是仅仅局限在“方法论”的视域,把学习方式看成是“致知之法”,也就是获取知识以及培养能力的“方法”;只停留在“技术层面”上,只关注自主、合作、探究的操作规程,关注运用中的技术和技巧。这与上述学习方式的内在本质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我们要超越技术,从“本体论意义”上充分认识上述学习方式的意义,这样才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奠定坚实的基础。

就“本体论意义”而言,自主学习的实质是学生主体性的彰显,个性的呈现,即学生以一个“主人”的身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适合自己“个性”的方式,自己决定自己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独立分析、独立思考、独立决定,并且对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主学习对于“人”的意义,对于学生成长为“人”的塑造作用,把学生培育成为独特的“他自己”具有“本体”价值。

合作学习表面上看是一种学习方式,其实质是人的社会性的本质体现,是人的生活方式的最主要层面。人是“社会性存在”,而社会性的基本层面是“合作”,人类正是通过合作,才建立了只属于人类的社会。因此,合作是人的基本属性和内在要求,合作的重要性就像空气与水对于人一样。合作学习则为学生在学校与课堂的生活提供了这种基本需要。这样看来,合作学习就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它还是学生的一种基本需要和天赋的人权,只不过这种天生的权利被长期的接受式学习所剥夺罢了。当前,在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对“合作学习”很少有深刻的本体论层面上的理解, 仅仅从“技术”“方法”层面上看待合作学习,因此有了在课堂教学中随意插入一段合作“表演”,却不问合作的意义如何的做法,它只能导致“有形”而“无神”的结果。

探究性学习同样具有本体论意义。从本质上讲,探究首先是人类基本的存在和生存方式,是人的本质体现。探究、学习是人类固有的“天性”与“冲动”,只有在不断地探究中,人类才能持续探索、积累新的知识经验,不断提升人的境界。人类在探究中存在、发展,一旦停止了探究,人类将不复存在。一部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探究、学习的历史,人类正是在探究、学习中,不断摆脱动物性和物的束缚,主体性得到不断发展,理性得以不断提升,其存在和生存方式不断进化,直至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从这个意义上说,探究、学习是人的本真状态,是人的基本存在和生存方式,更是学生的天性。何谓“天性”?就是内生的、本源的冲动,本真的生存形式及状态。当前探究性学习中存在的为“研究性学习”而开展“研究性学习”,为展示某种课程及教学改革成果而开展“探究性学习”以及只重“形式”不重“实质”(尤其表现在某些活动数据的“捏造”上)等一些问题,无疑都是违背科学精神,与探究性学习背道而驰的。这样做,也许一部分学生能获得一些探究的“技能”或“技法”,甚至还能取得一些成果,但探究性学习的“根本精神”将会丧失,学生将会受到根本损害。因此,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应成为当下探究性学习的首要价值取向。具体而言,我们应当把探究性学习视为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权利及生存方式,充分尊重及满足他们对于“探究”的欲望,努力创设条件去帮助学生实现这一欲望。在开展探究性学习中,以“真实”作为首要的、根本的活动及评价标准,探索“真理”,实事求是,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能有什么结论,就发表什么结论。总之,只要探究性学习能成为学生的基本生存方式之一和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就达到了该学习的目的。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的成果之一(批准号:B/2001/01/019)。

①参见吕前昌《科学精神的多重含义》一文,载《新华文摘》2002年第5期第199页。笔者引用时作了一定的概括。

②据称:牛顿晚年曾与胡克争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权;与莱布尼兹争夺微积分的发明权,并在幕后操纵一个国际调查委员会,企图证明莱布尼兹是一个剽窃者。参见朱亚宗《伟大的探索者──爱因斯坦》一书,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00—301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2001.

[2]李剑君,陈子丰.厚积薄发──朱棣文的科学风采[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3]吴国盛.科学与人文[J].中国社会科学,2001,(4):4—15.

[4]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C].许良英,等,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5]〔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科技创新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提出技术哲学研究要融入哲学主流和切近社会现实,必须定位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在这样的定位下,技术创新哲学研究又成为了整个技术哲学研究的关键内容。

一技术哲学研究的定位:建立一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

中外技术哲学研究大致经历了30年左右的系统努力,虽然成果颇丰,但作为一门学科仍未进入“常规科学”阶段,仍处于哲学研究的边缘,仍未产生明显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针对这种困境,为了适应当今技术时展的要求,为了促进技术哲学研究的繁荣,中外技术哲学家对技术哲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譬如:SPT前主席皮特主张加强技术认识论研究,通过科学哲学之门融人哲学主流;拉普建议研究技术变革的动力学;伦克和罗波尔主张建立一门“跨学科的实用主义的技术哲学”;费雷建议,技术哲学应联合西方主流的哲学传统思考技术;伊德认为,技术哲学研究必须适应变化了的技术文化环境,反思当代技术世界的新问题;米切姆指出,必须努力思考我们作为其中一部分的元技术(meta—technology);杜尔宾则呼唤行动主义,呼吁技术哲学家走进行动主义的领域,加入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列中来;陈昌曙先生提出,技术哲学研究必须要有自己的学科特色、基础研究和应用。

这些建议凸显了两个“问题意识”。其一,技术哲学研究如何融人哲学主流;其二,技术哲学研究如何切近社会现实。这两个“问题意识”的确应是作为一门学科的技术哲学研究的“定向仪”,应是我们思考技术哲学研究如何定位的根本指针。

技术哲学研究要融人哲学主流,要切近社会现实,主要取决于它选择什么样的学科主题。技术哲学研究的学科主题是什么,在中外技术哲学界有很大的争论。笔者赞同这样一种观点:技术哲学是“哲学中的自然改造论”。从现代哲学的生活世界观视角看,技术解释有两个基本观点,即“技术是目的的手段”,“技术是人的行动”。这两个基本观点实质上是“一体的”。它们贯穿在雅斯贝尔斯关于技术的界定中,它们也正是海德格尔追问技术本质时首先“穿过的正确的东西”。技术是人的行动,具体地说,国内学者称:“技术就是设计、制造、调整、运作和监控人工过程或活动本身”。国外学者称:技术是“人们借助工具,为人类目的,给自然赋予形式的活动”;技术是“设计一实施”。说到底,“技术是做”,技术是属于自然改造的范畴,技术的问题是实践的问题。所以,技术哲学研究的学科主题本应该定位为“自然改造论”,即是研究“关于改造自然这个领域的一般规律”。

更重要的是,这样学科主题的定位,不仅使技术哲学研究在整个现代哲学体系中有鲜明的特色和突出的价值,而且也使它真正切近社会现实。一方面,马克思在现代哲学的起始处要求“哲学家不仅要研究如何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改造世界”。_18_马克思提出的这项现代哲学研究任务至今远未完成。可以说,要完成这项任务,就必须大力发展如此定位的技术哲学研究。而且由于在中外哲学史上,“自然改造”或“造物”的主题始终是缺失的,所以技术哲学研究如此定位就更有价值。另一方面,如马克思所说,改造自然的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实践活动。“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所以,以这种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的技术哲学必然能真正切近社会现实。

笔者不赞同,技术哲学研究应“以技术认识论为中心”的主张。这种观点的理论预设是,把技术化约为一种“知识体系”,把技术问题归之于认识问题,把技术哲学归结为“技术认识论”。这种观点,究其实质是那种“重视超然的理论思考,轻视实践活动”的哲学传统在今日技术哲学中的继续。如上所论,现在真正需要的是“自然改造论”。“自然改造论”,首要的是指向“自然改造”活动本身,研究其本质、要素、结构和形态,但并不排斥“技术认识论”。技术实践活动中需要知识,有独特的认识现象,技术认识论问题当然有必要研究,但它不足以构成技术哲学研究的中心。

研究“自然改造论”,应该从更好的哲学开始。在这里,“更好的哲学”就是马克思实践哲学。人们通常把马克思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哲学革命称作“实践转向”。马克思实践哲学聚焦于“人的”“实践的”“感性的”“现实世界”,以实践活动作为其世界观的支撑点,从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出发去寻求人类解放道路。比较不同的生活世界观,马克思实践哲学突出强调物质生活、实在的对象化活动之于生活世界的基础性,而其他现代哲学则都不同程度地把人的生活归结为日常生活或日常语言交往,都将物质生活、人的对象化活动排除于生活世界之外。所以,只有马克思实践哲学才有一个科学的实践观,才能为“自然改造论”研究提供全面的科学的理论框架。其实,由于其突出的“实践转向”,马克思实践哲学内在地包含了极其丰富的“自然改造论”思想。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进行“自然改造论”研究,不仅能使技术哲学作为一个哲学学科得以成长,而且也会推进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发展。如陈昌曙先生所言,“离开自然改造论,实践唯物主义就会被架空。”

综上所述,技术哲学要融入现代哲学的主流必须定位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事实上,当前欧美技术哲学的发展已经有走向这一定位的端倪。与经典技术哲学家相比,美国当代技术哲学家伯格曼、伊德和费恩伯格都更加走向现实的感性的生活世界。伯格曼发现当代生活中存在着“装置范式”(deviceparadigm),伊德揭示了技术制品与人的中介联系(relationsofmediation)、他性联系(alterityrelations)和背景联系(backgroundrelations)。两人都专注于日常生活,但都没有关注产生技术装置或技术制品的技术实践活动。比较而言,费恩伯格更关注技术实践领域,他的“工具化理论”(instrumentalizationtheory)就是描述技术制品成为社会的适用工具的实践过程。当前,这种向现实的感性的生活世界的回归,在欧美技术哲学界已发展成为一场“经验转向”运动。它主张,技术哲学研究必须立足于对技术“内部”的认识,“必须基于对技术实践本身的理解,即技术制品是如何被设计、开发和生产的。”目前,“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还是初步的,可以预见,其进一步的发展必将指向技术实践论本身,必将使技术实践论研究凸显出来。因为只有这样,技术哲学才能从“关注技术制品使用者阶段(theuserphase)转移到关注其设计、开发和生产阶段”,[]才能真正打开“全新的研究领域”。这也意味着,这场在欧美兴起的“技术哲学经验转向”只有彻底地走上“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之途,方能实现其目标。

二技术哲学研究的关键:技术创新哲学研究

一旦把技术哲学研究定位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那么在技术哲学研究的众多主题中,技术创新哲学研究就显得特别关键和紧迫。它不再仅仅是属于“技术哲学的应用研究”或“技术方法论研究”领域,而是属于整个技术哲学研究的基础。可以说,没有深入的技术创新哲学研究,作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的技术哲学就难以真正确立。从建设“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的角度来看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的重要性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从理论逻辑来看,技术创新是技术成为技术的实践过程,技术哲学研究只有牢牢抓住这一技术形成的实践过程,才能向技术“敞开”,揭示技术的内在本质。历史上通常认为,技术是发明家的创造,而创造本身是一种无结构、无过程的心理顿悟,似乎是“来无踪迹”、“带有魔幻色彩”。这种技术创造的“恩赐说”L29J已先行地限制了人们对“技术内部的认识。现在人们则认为,技术从构思到社会的实际应用是一个复杂的创造性的技术与社会相互建构的过程。其中,技术的、经济的、政治的、社会文化的和自然地理的诸多因素相互作用,最终产生与社会相适应的技术、与技术相适应的社会。这个技术产生的实践过程,这个技术成其所是的实践过程,被称之为“技术创新”。可见,“技术创新”概念本身就意含着使技术创造过程“祛魅”,使其“物质化”而纳入实践范畴的意思,已经内在地向“技术内部”的认识敞开。所以。只有研究技术创新,才可能切实知晓技术是什么,它何以可能、何以产生。实质上,德韶尔早就明确地指出了这一点他认为,技术哲学惟有研究技术创造活动,才能发现“技术是如何可能的”。他正确地指出:“为了遇见技术的本质,我们必须到新形式首次被创造的地方去寻找。大规模工业生产只是类似于诗和音乐作品的复制和再生产,而只有在艺术家的创造活动那里我们才更接近于诗和音乐的本质。技术的核心是发明。只可惜,他把技术创造活动主要归之于发明家的“内在的作出”(innerworkingout),而未能正确地把它视为物质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德韶尔这种原本正确的技术哲学研究思想,在后来的技术哲学研究中没有被实行。从整体上看,实际的技术哲学研究“最惊人的共同特征就是技术的外部化方法”。目前,在那些打算“认真对待技术”的哲学家那里,德韶尔的这个思想才逐渐成为技术哲学研究的一个根本性的指导思想。

其二,从历史实践来看,技术创新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轴心,技术哲学研究只有牢牢抓住这一社会发展轴心,才能向现实社会“敞开”,指导和推动现实社会的发展。在古代,这个社会发展轴心是隐含着的,可以从史前各种先王从事创造的传说中窥其踪迹,如《易·系辞》讲中国先王伏羲作八卦、网罟,神农作耜耒,黄帝尧舜作舟楫、杵臼、弧矢等;在现代,这个社会发展轴心是显在的,种种事实显示,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和社会的活力之源,是经济发展、生产率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本驱动力。技术创新正作为第一生产力、第一竞争力、第一战斗力,成为世界各国企业家、政治家、军事家头等关切的主题。从历史深处看,从宏观上说,技术创新的体制化始于19世纪末,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技术创新已经发展成为当代社会物质生产实践的创造性本体,越来越成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和标志。从微观上说,技术创新恰恰就是一个新的“制作社会”的形成过程。所以,研究技术创新,必将密切技术哲学研究与社会实际的联系,从而促进实际社会问题的解决和发展。如果不“下沉”到“技术创新”层面,则技术哲学研究就不可能实现其重在“改造世界”哲学旨趣。譬如,芒福德、马尔库塞、弗洛姆提出的技术人性化的思想,若要真正作用于现实社会的生活,则必须发展出相应的较为具体的人性化技术创新理论。

其三,从技术哲学自身发展看,技术哲学研究之所以分裂为工程的和人文的两个对立的流派,主要是因为各自偏执于一端:工程的技术哲学,以技术发明为主要研究对象,只关心纯粹技术是如何可能的,而忽视了技术与整个社会的复杂关系;人文的技术哲学,以技术的社会影响为主要研究对象,只关心从人文社会的角度评价技术,往往对技术持敌对态度,而忽视了对技术自身的全面认识。由前所述,技术创新是技术成其所是的技术一社会过程,技术哲学研究技术创新,既能向技术“敞开”,又能向社会“敞开”。由此,研究技术创新可以在工程的技术哲学与人文的技术哲学之间架起桥梁,实现两者的融通,从而为建立一种健全的、连贯的、一致的技术哲学奠定基础。譬如,基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研究技术创新实践活动至少要包括“实践结构论”和“实践形态论”,而要研究这两方面的内容就必须把“工程的”和“人文的”研究视角结合起来,工程技术哲学视野中的“技术创新实践结构论”必须有人文的透视,而人文技术哲学视野中的“技术创新实践形态论”必须有工程的基础。

另外,进行技术创新研究于我国技术哲学研究有特殊的意义。一方面,研究技术创新是我国技术哲学研究积极面向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我国企业搞活、民族复兴最终要落实到技术创新上来。面对全球化、生态化、信息化、知识化的严峻挑战和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的国情,如何依靠技术创新求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一个关键性难题。为解决这个问题而提供哲学智慧是当代中国技术哲学家的责无旁贷的任务。另一方面,研究技术创新是我国技术哲学研究创特色的可能之所在。我国的技术哲学研究不能再走一味的引进一述评的学科跟随战略。鉴于国际上技术哲学研究尚处于前范式时期,我国技术哲学研究,只要立足中国现实,视野开阔,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是有可能创出中国特色的技术哲学理论的。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作为“晚发外生型”现代化的国家,面对前述的严峻挑战和国情,我国技术创新涉及因素尤为复杂,进行得尤为艰难,因而构成突出的社会实践问题。牢牢抓住当代中国技术创新实践,以马克思实践哲学为指导,我国技术哲学研究或许能创出自己的特色。超级秘书网

科技创新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创新服务;技术转移

1 概述

中国经济发展正经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阶段向创新驱动阶段的转变。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需要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提供驱动力,科技创新正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创新被认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化的过程,创新涉及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它们之间交互关联[1],理论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技术创新又丰富了理论创新的领域,改善了理论创新的条件,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是管理创新的服务对象,管理创新将为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激励保障。科技创新也是技术与经济结合的过程,通过创新主体的互动,最终实现知识技术与资金的转换[2]。持续的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需要有足够的创新资源支持,需要有服务功能完善的创新系统支撑。高效的科技创新活动,不仅促进各种新知识理论和新技术的产生,更能加速新知识理论和新技术的转移扩散和推广运用。技术创新活动和技术转移活动是科技创新活动中重要和关键的两类活动。

2 科技创新、创新支撑系统与创新服务

创新(Innovation)的概念,最早见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A.Schumpeter)教授于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著作中。熊彼特将创新定义为新的发明和技术首次应用在商业中,他认为创新是建立了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生产要素的一种新组合[3]。熊彼特将创新定义为一种具有商业价值的活动。

我国引入创新理论后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使用了科技创新的概念,这一概念涵盖了技术创新。科技创新中的“科技”是科学和技术整体的创新[4],不仅包含区域的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还包括了科学与技术的交互以及科技因素引起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其从属的更大系统的改进。科技创新需要经历从科技成果产生、科技成果转化到科技成果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三个阶段[5]。

今天,人们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所带动的生产力的提升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因而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按照熊彼特教授的定义,科技创新活动既是经济活动,那么最终也将由市场价值的实现来检验。

系统观念的提出和系统理论的发展为创新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维和分析方法。创新系统的概念基于系统分析的观点,创新被看成是一个系统,因此需要以一个系统的角度综合考虑区域之内的科学知识、技术、服务、资源配置等可能对创新形成的影响。区域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环境的概念由此产生。

“区域创新系统”首先由英国卡迪夫大学库克(P.N.Cooke)教授在1992年提出,并从此引发了区域创新系统的广泛研究。库克、布拉茨克和海登里希(Cook,Braczyk and Heidenreich)等多位学者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进行了阐述[6]。我国学者尚勇在1999年给出区域创新系统的定义,尚勇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创新网络系统,系统的组成主要有参与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还有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广泛介入以及政府适当的参与,通过各参与主体之间的网络互动实现创新、储备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的功能[7]。区域科技创新概念中的“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及其开放的边界,可以是行政区域也可以跨越行政区域。我国的实践证明,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域不一致的区域,经济难以有效发展起来,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是依靠行政政策和措施协调来实现经济效应的。美国经济学家胡佛(E.M.Hoover)在研究美国早期的区域经济时,也论证了这一点。

区域科技创新是整个区域依托域内科技创新能力,有效地利用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协调区际的科技合作与竞争,实现区域内有形和无形资源的高效配置与结构优化,通过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创新成果的应用和推广,从而创造和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保证区域经济在一定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快速发展。基于系统理论的思想方法和概念,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目的是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了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必须要具备开展多种类型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功能。而积极和高效的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必须有创新系统的支撑,必须有科技创新资源、服务和环境的保障。

影响各类科技创新活动高效开展的因素众多,归纳后主要分为三类:科技创新资源、科技创新服务和科技创新的环境。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需要投入相应的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资金资源、仪器设备、文献资料、科学数据和自然科技资源是主要的科技创新资源。另外,社会化分工带来的组织专业化,使任何组织仅依靠自身的力量都很难高效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协同、整合不同种类的服务不仅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质量获得科技创新资源,而且可以以更优的效率和更高的水平利用资源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目前已经形成的科技创新外包服务主要有教育和培训服务、科技信息服务、科技金融服务、技术中介服务(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转移)、创新创业服务和管理咨询服务。高水平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还需要有良好的制度环境来保障,这些环境因素涉及创新文化环境、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市场环境以及政策法规环境。

此外,为弥补区域创新体系特别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市场失灵和系统失灵,在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中需要引入政府干预,除市场提供科技服务外,也需要政府提供多种类型的科技公共服务。

3 创新主体与技术转移辨析

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 system of innovations)的概念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英国、美国和丹麦等国家科技创新管理领域的学者几乎同时开始相关问题的研究。1987年,英国著名技术创新研究专家克里斯托弗・弗里曼(C.Freeman)在《技术和经济运行:来自日本的经验教训》一书中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研究者普遍认为国家应该成为创新体系研究分析的基本单元,完整的制度框架分析应该以国家为疆界。国家创新体系之所以重要的原因源于政策对创新非常重要,而政策的制定和影响主要在国家层面上。

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由国家的公共部门和私有部门等组成的网络,通过良好的制度设计,促进各参与方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协调互动,使得各类科技创新活动高效开展,加速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创造、扩散和使用[8],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涉及许多参与方,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既是这一体系中最重要的参与者,也在系统中占主导地位并发挥主导作用,成为这一创新体系的创新主体。政府是制度创新的主体;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学和科研机构是理论知识创新的主体;创新服务机构是创新活动的服务主体。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目的是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实现国家竞争优势,而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国家创新能力是由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构成的,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就成为国家创新能力建设的主体。因而,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中心任务就是高效解决科技与经济相结合,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首先必须要大力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活动,高效和均衡的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就要保证活动需要的各类科技创新资源和服务的有效供给,同时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其次,要促进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的协调开展,加速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转移、扩散和应用,就是要促进产学研合作水平和效率的提升,就是要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各方之间加强联系加强合作。

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之间存在着相互密切的联系,其中技术创新活动和技术转移活动是两类典型和重要的科技创新活动。技术创新活动是产生新产品、新工艺的过程,是创造和生产的过程;技术转移活动是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扩散和应用的过程,是转移和传播的活动。

1964年,在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上首次提出并讨论了技术转移问题,会议将国家之间的技术输入与输出统称为技术转移。联合国《国际技术转让行动守则(草案)》中把技术转移定义为“关于制造一项产品、应用一项工艺或提供一项服务的系统知识,但不包括只涉及货物出售或只涉及货物出租的交易”[9]。从技术转移的定义可以看出,“技术”是技术转移活动中从供给方向需求方转移的要素。与商品转移和交易不同,技术的复杂性导致技术转移过程和交割内容的复杂。

技术是人类在长期的自然和社会实践中积累总结起来的认知、经验、技巧和特殊能力,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系统性的知识。技术不仅包括原理、标准、计量方法、设计等理论知识,而且包括具体操作实施过程中的管理、生产、服务等的经验和技巧,技术是一套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

心理学研究中根据知识能否清晰地表述和有效的转移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也称可编码知识,此类知识经人的整理和组织后,可以编码和度量,并能以人类间的交流工具(如文字、出版物、视听媒体、软件等)表现出来,并加以传播,便于其他人的学习和掌握。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又称隐含经验类知识,此类知识很难编码化和度量,是以人为载体的经验性知识,很难以文字化和公式化表现,也难以通过常规载体和工具进行传播[10]。

技术是知识的一部分,导致技术也分为显性的可以复制的技术和隐性的无法复制的技术两类。同时,学者大量的研究还表明,显性知识只是隐性知识的九牛一毛,就像管中窥豹,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难发觉,但却是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知识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认为,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完善,更能创造价值,对隐形知识的挖掘和利用的能力是组织和个人成功的关键。因此,要实现成功和高效的技术创新,不仅需要有关的显性知识,甚至更需要拥有相关的隐性知识,两者均不可缺少。显然,要实现有效的技术转移,必须同时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移。与显性知识不同,隐性知识是存在于拥有其知识的特定人员身上的,是个人持有,转移和共享非常困难。要实现隐性知识的转移,人才流动和人才培养是目前有效的方式和方法。拥有隐性知识的人向企业流动是直接技术转移;而培养自己的人才是企业主动寻求技术转移。

4 实现高效技术转移

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是科技创新活动中两类重要的活动。技术转移工作的专业性,要求技术转移服务的实现由专业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提供效率更高。技术转移服务通过合作技术的匹配、合作方案的制定、知识产权的转移三方面解决方案实现技术转移。基于技术知识的特点,人才流动和人才培养是技术转移有效的方式方法。实现高效的技术转移,人才流动的方式非常重要,而且其他技术转移方式最好伴随着拥有该技术的相关人员同时向企业的流动。在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吸收能力还比较弱的情况下,管理部门应该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加大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以及国际间的相关人才的互动,从而促进技术转移;同时支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积极提供技术转移和扩散服务。

参考文献:

[1]朱跃钊,王翼宁,陈红喜.南京经验:技术创新的驱动机制与支撑体系-服务于技术创新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1-3.

[2]夏太寿,褚保金.科技金融创新与发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7.

[3]田雪.科技园区创新平台构建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29-38.

[4]仲伟俊,梅姝娥,黄超.国家创新体系与科技公共服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25-36.

[5]薛飞,皮宗平,杨耀武.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与发展战略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27-31.

[6]刘曙光著.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出版社,2004.

[7]尚勇,朱传伯.区域创新系统地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5.

[8]克里斯多夫・弗里曼.技术政策与经济绩效:日本国家创新系统的经验[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9]雷李军,傅正华.技术转移概念的引进和发展[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6-7-28.

[10](美)斯滕伯格,威廉姆斯著,姚梅林等译.斯滕伯格教育心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