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制造业企业文化建设

制造业企业文化建设

制造业企业文化建设

制造业企业文化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中小企业;安全隐患;宣传教育;安全培训

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存是大众安康的需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珍惜生命、关注安全,已成为全球的共识,已成为新时代的呼唤。所以企业和员工在经济生产、生活中必须重视安全文化的建设。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以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珍惜生命,实现安全生产为核心,提高全员安全文化素质;以宣传、教育为手段,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以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技术为依靠,更有赖于全体员工的安全自律,形成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企业安全文化是真正落实 “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 的安全生产方针的内因,最终目的是变 “ 要我安全 ” 为 “ 我要安全 ” 、 “ 我会安全 ” 。企业安全落实了,企业效益和社会经济水平也会随之提高的。

一、企业安全文化概述

(一)安全文化的概念 与本质

英国健康安全委员会核设施安全咨询委员会( hscasni)对 insag的定义进行了修正,认为:“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健康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

“安全文化”的概念产生于 20世纪 80年代的美国,其英文为“ safety cultrue” ,翻译成“安全修养”或“安全素养”似乎更确切。

实际上,我们不是为了安全文化而安全文化,促进安全文化发展的目的应该是为人类创造更加安全健康的工作、生活环境和条件。安全文化只有与人们的社会实践,包括生产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文化的教养和熏陶,不断提高人们的安全修养,才能在预防事故发生、保障生活质量方面真正发挥作用。因此认为安全文化的本质,或者说是大力倡导推行安全文化的根本目的。狭义安全文化的概念就反映了这个本质。

(二)企业中的安全文化概述

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是衡量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企业要想在社会上赢得信誉,实现经济效益,必须把企业安全文化放置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安全文化建设既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学科,因此必须抓好安全文化建设。

1.安全管理的对象

安全管理的对象是对 生产经营活动中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安全管理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气,不会出现好的管理效果。当然,这并非否定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和安全机构的作用。

2. 在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地位

安全工作首先要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问题,其次是人的不安全。只有解决了这两个不安全状态,企业才能很好的发展。如果连人身安全都不能保障,那么其他一切的生产活动都不能很好的进行。所以,必须重视“安全”问题,把它摆在企业正常运行的首要位置。

二、中小企业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我国的中小企业众多,每年发生的安全“事故”也举不胜举,以浙江永康为例。 永康市五金机械企业有1万余家,绝大多数为私人企业和家庭作坊,由于工人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经验,每年被机器切断的手指上千。因此这里又多了两个新的别称: “断指之乡” 和“工伤之乡”。 据知情人介绍,每年被截断的民工手指大约在一千多个,而绝大多数受伤民工均成了永远的残疾。

现在,冲压产品绝大多数都转移到了乡镇和私营企业,用的多数是未经任何训练的民工,按照乐清和常州所报道的比率估算,全国按一百万台冲床估算,其中 90%左右是肯定会伤人的中小型冲床,则每年被冲残手的人数应为 40-60万人!这是一个庞大的数据,让我们看到中国的中小企业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

2003 年 5 月份以来,煤矿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来自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消息说,乡镇煤矿产量猛增使得前三季度乡镇煤矿事故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均呈上升趋势,同比分别增加 231 起、 47 人,分别上升 12.9 %和 1.5 %。其中,一次死亡 30 人以上的特大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增加 19 人。 辽宁 孙家湾煤矿特大瓦斯等煤矿事故再次让我们看到了“安全事故”是现在中小企业存在而且必须得加大力度进行整治的一项大工程。

三、发生安全问题的原因

(一)政策、行政方面

1 .在 2000年时国家有关部门了必须 经过培训、持证才能上岗的职业名单中,却没有 “冲床工 ”这一职业。这就导致了职工缺乏必要的操作技术和安全意识。

2 .政府和 劳动保护部门无法对受害者的合理申请赔偿做出仲裁,受害者只能私人通过律师打官司获得相应的赔偿。而受害者好多因为经济实力不够,无法请律师打官司,最终放弃索取赔偿,这也让企业更加肆无忌惮。

3 . 劳动部门没有履行对加班加点、不签劳动合同、安全生产不符合要求、不买工伤(社会)保险的不法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的职责。以致不法企业的行为更加猖獗。

(二)技术、标准方面

1997 年修订过的《锻压机械 安全技术条件》中,实际上仍然将 16 吨以下的冲床列为不必配置安全防护装置的机床,这些机床占冲床总量的三分之二!而对 16 吨以上冲床所规定的安全指标,也远远不能满足安全需要。并且政府和企业的研发部门也只把研制精力放在数量少但可卖高价的自动生产线和数控机床上。

(三)宣传、教育方面

新员工和老员工进企业之后都要进行安全宣传和教育。以至于他们缺乏保护自身的安全防护意识。并且企业 的管理人员在让员工进行操作机器之前,没有告之哪些机器、操作是比较危险的,并要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操作时更要谨慎小心。企业的安全文化教育疏忽导致了更多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一)首先要认识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手段,是企业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柱,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灵魂。对于企业内部而言,能激励员工安全意识,重视职业道德,改善人际关系,培养企业精神。对外,则要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和企业的竞争力。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以人为中心,要建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学习。

(二)安全文化宣传教育和培训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涵盖企业所有人员,包括企业的决策层、经营层、管理层和操作层。一般安全教育在企业中包括了几个方面的层次和类别:

1 . 企业厂长经理安全管理培训。 这项培训突出要解决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决策者和经营者的安全生产责任,达到建立、强化企业领导者、决策层、经营层的安全生产意识之目的,使得他们能自觉地履行其安全生产职责,并关心、支持、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 .对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 关键是要明确任何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在于促进培训对象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工作技能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使之能真正当好企业领导的助手和参谋,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发挥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组织、管理、检查的作用,做出卓有成效的各项工作。

3 . 特种作业人员的训练。 所谓特种作业人员,就是他们的作业,对作业者本人,尤其是对他人和周围的环境构成某种重大危险因素的作业人员。基于这一特性,对于他们的教育和培训就应紧紧抓住其作业特点和可能引发的危险种类和状态,有针对性的开展系统的相关教育和训练,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实现其作业过程的安全可靠性。

4 . 开展对企业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 企业安全管理的落脚点在班组,防范事故工作的终端是每一个员工,目的就是要努力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因此,如何认真地确立起每一个员工的安全意识,使之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及“我会安全”的根本性,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三)国家制定合理的法规和制度

1 . 国家对有些特殊、危险的工种,必须要求企业对员工加以安全培训,或者员工自己通过努力获得上岗证书,只有参加过合法的培训之后才能上岗。

2 .劳动部门 规定劳动者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并且还 规定不论受伤者是否为事故的主要责任者,其医疗费、陪护费、误工费等均由用工单位承担。

3 .国家对劳动者的权益进行了维护和保障, 劳动者自己在工作中也必须 争取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同时,万一发生伤害事故,要 依法索取应得的经济补偿必要时寻求法律的帮助。

4 .尊重和重视员工的创造性。人的安全意识水平的调节, 由于人文素质不同,会表现出不同安全行为水平,同一个企业或生产环境,同样的职工或领导,由于责任、认识等因素的影响,因而会出现对安全生产的不同的安全行为及思考方式。因此要 对员工进行充分的授权,营造民主参与的氛围,鼓励他们发挥主动性和独创性,充分释放其智慧与才能。要对员工放手,信任他们,人人参与企业安全管理之中,。

五、结束语

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中国经济高速的发展我们应该高兴,但我们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小企业的进步中还隐藏这一个大的问题——安全生产与安全教育的滞后,未能获得与之同步的发展。究其最根本的一条,是员工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观念薄弱,因此,我们要营造企业安全文化的整体氛围,采各种措施,认真地做好安全宣传教育,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凯盛,林源华 ,谭苏娟 .别让大象踩扁你 .中信出版社 .2003年 9月

[2] 马向群 .管人心理学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4年 7月

[3] 徐德蜀 ,邱成 . 现代职业安全健康丛书 .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年 1月

[4] 蒋庆其 . 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5年 5月

[5] 孟燕华 ,胡广霞 .现代职业安全健康丛书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年 7月

[6] 孟燕华 .现代职业安全健康丛书 .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年 7月

制造业企业文化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制造企业;技术创新;信息保障体系

abstractin the paper,the basic frame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system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was stated.then the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ecurity system was analyzed.furthermore,and the development counter measure proposed,so as to optimi-ze the enterprise technical innovation decision-making, protect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scientific manasenent, improve the innovation and efficiency.

key wordsmanufacturer enterprise;technical innovation;information security system

面对全球化的国际竞争,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制造企业能否更快地提升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制造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制造企业最终能否改变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弱势地位。随着信息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无论是对于技术创新,还是市场占有率,信息对于我国制造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制造企业信息保障体系的构建已经成为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1]。构建信息保障体系逐渐成为我国制造业实现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据调查显示,近几年我国制造业信息保障体系的构建虽得到了飞速发展,但仍存在部分问题,阻碍着我国制造业全球化的进程,因此信息保障体系的构建对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制造企业信息保障体系的基本构架

制造业信息保障体系的构建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起着巨大作用,现如今,信息已成为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需要信息服务作为前提保障,充分的企业竞争信息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企业信息价值链的形成能更好的为企业基础创新服务[2]。

1.1制造企业信息保障体系的硬件基础

制造业信息保障体系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主体,对与制造业相关的环境、政策及市场需求等信息进行检索、收集、整理、分类、建档,从而建立的为本企业服务的保障体系。现阶段网络是信息获取的最主要方式,以网络为基础的硬件设施为制造企业信息保障体系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1.2制造企业信息保障体系的文化氛围

1.2.1塑造信息文化。制造企业信息文化是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核心元素。制造企业信息文化对制造企业具有积极的导向、凝聚、激励、约束和辐射功能。制造企业信息文化建设的滞后会严重影响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制约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加强制造企业信息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制造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当务之急。

1.2.2培养信息人才。在员工层面,制造企业必须加大现有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力度,提高信息管理方面人才的比例,加强制造企业的信息知识教育;在劳资层面,应制定合理的工资分配制度,在实施透明化的同时保证严格执行,提高员工在制造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积极性;在领导层面,应重视制造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和制造企业信息文化建设,设立制造企业首席信息官,负责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及其配套建设。在制造企业信息保障体系中增大信息部分投资以及构建信息检索体制也是其关键因素。

2我国制造业信息保障体系构建的现状

我国制造业起步较晚,主要依靠丰富的资源进行生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制造业信息保障体系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

2.1制造企业信息意识逐渐增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制造企业也处在不断发展之中,已形成相当大的生产规模,工业增加值居世界第4位,约为美国的1/4、日本的1/2,接近德国。在面临全球化竞争压力时,我国制造企业多数开始认真思索出路,逐渐意识到信息在技术创新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并逐步引进信息搜索人才,进行专业信息检索,以保证企业技术创新。据调查显示,80%的制造企业认为开展电子商务有助于产品宣传,7%的企业认为可以提高企业知名度。

2.2制造企业逐步建立信息保障体系

随着信息保障在制造企业技术创新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实现企业信息化及全球化,我国制造企业开始着手建立信息保障体系[3]。据世资讯于2008年4月对全国25个省市的百余家大型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大型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较高,92.5%建设了企业内部网,76.3%建设了财务管理软件,73.8%建设了企业外部网站,36.5%建设了erp(企业资源规划)系统,28.8%建设了客服中心系统。对于中小型制造企业,则因其规模小、资金不足、研发力量弱,主要通过建立联合信息保障系统实现信息共享来进行技术创新。据调查表明,现今多数制造企业已通过创建本公司的网站实现自身信息程度增值,并提高对外宣传力度。

3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信息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3.1制造企业信息意识淡薄,存在信息障碍

据统计,目前国内大约有250万家制造企业,其中有97%为中小型企业,他们对信息化的介入程度不高,信息意识淡薄,实施信息化的比例还不足10%,并且大多数量以独立的形式部署和实施。我国现有的制造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主要依靠内部力量进行技术创新,从总体上看,我国制造企业存在着明显的信息障碍,即无法获取相关信息,缺乏对新技术趋向的机会意识和把握。我国制造企业缺乏信息文化氛围,制定的规章制度不够明确或仅有制度而没有执行,更没有在物质、制度、精神层次上形成本企业固有的信息文化氛围。

3.2制造企业信息化投入少,信息基础设施利用率低

尽管我国制造企业在信息保障体系构建方面已有所提高,但据对国家重点制造企业的调查显示,一方面,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投资仅占企业总资产的0.3%,与发达国家大企业信息化投入占总资产8%的水平相比差距甚远,而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更低。另一方面,虽然目前国内很多企业都配置了电脑,但约75%的企业电脑应用还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和人事管理等基本信息处理方面,企业内部internet建设相对较薄弱,信息基础设施利用率较低。

3.3制造企业信息人才缺乏,基础管理工作薄弱

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他们既需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需要精通管理的原理和方法,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所需的人力资源短缺,信息化基础管理工作薄弱,制约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多数企业由于缺乏这方面的复合型人才,无法对企业信息化进行科学规划和建设,影响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造成企业管理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一致性和适时性得不到保证,一些重要数据也未能实现自动采集和生成,企业管理基础薄弱。

3.4制造企业技术创新信息分散,信息传播体制不完善

制造业产、供、销、人、财、物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之间存在大量信息交换。然而,现今我国制造企业人工管理信息分散、缺乏完善的基础数据,信息分散、不及时、不准确、不共享,大大影响了管理决策的科学性。随着行业协作的加深,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逐渐增多、合作方式和伙伴类型日益复杂,这类问题显得更为明显,时刻束缚着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而企业的规模扩张和多元化经营也令客户数量倍增,客户类型多样,信息分散导致企业失去做决策的最佳时机。

4制造业技术创新信息保障体制发展策略

4.1塑造信息文化,强化制造企业信息意识

制造企业信息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核心元素。企业信息文化建设的滞后会严重影响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制约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因此,应加强企业信息文化的建设。建设企业信息文化,从物质层次上说,应提高企业信息系统软硬件建设的水平,制造企业应配置装备计算机、电话、传真机、网络、多媒体等基本现代化设备,充分开发信息资源,发挥信息的效用,实现信息的价值,并重视现代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就制度层次而言,企业应设立企业信息文化领导小组和企业信息化工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本企业的信息工作,并由此建立信息汇报制度、电子文件管理办法,内外协商,交流控制,企业员工信息化培训等标准化管理措施,强化制造企业信息意识。

4.2制定政策保障,加大信息设施投资力度

首先国家应制定有利于企业融资的金融政策,尽快制订相应的法规政策,修改已有法规中与信息时代不适应的部分,尽快同国际法规接轨[4]。同时适当削减计算机软硬件关税,以减少企业购置费用,降低企业信息化成本,为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有效的政策保障。其次,制造企业自身也应在信息体系构建方面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及资金,争取实现外部融资,资源共享,保障自身技术创新能力。

4.3培养信息人才,促进企业信息化

要实现制造企业技术创新信息保障体系的构建,制造企业必须加强对现有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和招聘信息管理方面的人才,加强制造企业的信息知识教育,使其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具备较强的信息检索能力,树立信息观念,养成良好的信息意识,形成与企业信息化相适应的新的精神观念,增强实践企业信息文化的自觉性,使企业信息系统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实现企业信息价值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有机和谐统一[5]。同时制造企业应更重视信息化发展和信息文化建设,设立制造企业首席信息官,主要负责制造企业信息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及其配套建设。

4.4构建信息检索体系,完善信息传播机制

根据企业技术创新信息需求的特点和要求,制造企业技术创新需要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我国制造企业现有的信息体系不足以保障信息的及时供给,这就要求加快制造企业信息体系的重构,构建适合企业发展的信息检索体系,完善企业发展的信息传播机制[6]。要满足企业自主创新的信息需求,一方面企业自身要积极创造条件,提高企业获取信息的能力,寻求自主创新信息需求的自我满足。大型企业可通过建立内部信息机构来提高信息能力,逐步完善制造企业信息传播机制;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其规模小、研发力量弱,企业间可以建立联合信息保障系统,通过信息的共享达到预期目的,或经由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获得最新的、适用的科研成果,或进入专业数据库进行检索,与其他图书情报机构合作,共建企业信息系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各级政府及信息机构加强针对企业的信息服务,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

5参考文献

[1] 吉家凡,张红霞,张建媛,等.企业自主创新信息保障体系研究[j].情报杂志,2008,28(7):135-137.

[2] 赵文鹏.传统制造企业的创新与信息化[j].中国设备工程,2004(5):14-16.

[3] 李玲,王淼.以信息化为支撑促进制造企业转型与创新[j].科技成果纵横,2007(4):33-35.

[4] 常永华.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需求及支持系统研究[j].情报方法,2004,23(12):38-40.

制造业企业文化建设范文第3篇

柳青

(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山东威海石油分公司,山东威海264200)

【摘要】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沉淀,企业已经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子文化和基层文化,目前主要是结合企业实际及员工素质等状况,以“家文化”建设为载体,努力使分支文化既与集团公司保持理念一致,又能充分体现企业特色,确保企业文化入眼、入脑、入心、入行,促进公司各项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关键词 新常态;企业文化建设;作用;措施

中国经济新常态要求我们的企业要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为重点,确立符合行业改革发展要求、符合行业生产经营实际的切实可行的企业文化建设新战略。这既为企业文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也给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空间。企业要充分认识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发展的新情况、新规律,冲出传统发展方式的“重围”,推进企业文化理念的创新,抓好企业文化“落地”模式的再造,强力打造新常态模式的企业文化力。

1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1.1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经济新常态下,成品油零售行业在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而要赢得市场,就必须有着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作为一项高级形态的管理职能,其能帮助企业明确总体战略、职能战略以及经营战略。而企业文化建设的不断加强则能对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分析和考量,形成清晰的发展脉络,形成完善的规划和科学的文化管理体系,将各项制度规范有机融入企业的发展过程,对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行为进行指导和评价,保证企业竞争的规范、有效,最终达到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的目的。

1.2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企业效益

企业文化建设是对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精神的良好回应,企业通过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使员工满意,员工将这种积极情绪传递给顾客,顾客享受到员工所提供的优质产品和人性化服务,长期便建立了市场和消费者对于企业的信心和认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管理效益的共赢。

2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中国石化作为大型企业对企业文化的内涵非常明确,能够根据时代特色和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企业文化纲要。威海分公司也能够按照上级公司制定的纲要,及时发展公司子文化,积极开展一些宣传活动、广告推广活动和员工的文化娱乐活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忽视了企业文化建设中最本质的部分,即企业理念和行为方式的确立与推广,没有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价值与理念的企业文化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二是创建载体不够丰富,员工参与度不广。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平台搭建上,缺乏广度和深度,作为销售企业,管理人员过多重视经营业绩,而忽视了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文化创建载体多数是照搬照做,没有结合企业实际进行创新,考虑基层参与度的时候较少,使企业文化创建仅仅在部分员工上得到了体现。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威海公司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沉淀,已经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子文化和基层文化,按照《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纲要》中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要结合员工素质等状况,以“家文化”建设为载体,努力使分支文化既与集团公司保持理念一致,又能充分体现山东石油特色,确保企业文化入眼、入脑、入心、入行,促进公司各项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3.1深化企业文化传播

深化推进企业文化传播,把统一的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切实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追求和行为习惯,是公司一个阶段内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一是强化文化渗透。加强企业文化理念内涵的宣传和企业文化知识的普及,通过学习培训、员工讨论、制作宣传标语等形式,集中宣贯,确保企业使命、企业愿景、核心价值观等入理念入脑入心,让员工借助企业文化小故事和典型案例等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企业文化建设走向“全员参与”与“全员互动”的良性发展轨道,达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同的升华。二是公司应结合自身实际,总结提炼传承中石化企业文化内涵,抓好融入与延伸工作,引导各级员工树立个人愿景,组织开展员工信念、格言征集活动,激发员工提升个人的学习力、创新力和执行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在中石化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纲要的总体框架下,创新公司文化建设的特色实践,将企业文化建设要求与品牌塑造、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精细管理、廉政建设等工作有机融合,促进公司各项工作全面提升。

3.2加强文化环境建设

加油站文化环境是精神的物质表现和外化形态,是营造加油站文化氛围、树立加油站遗憾形象的物质手段,是公司文化建设的基础。一是优化工作环境。以中石化统一的视觉识别系统,规范加油站的标识标志,确保品牌标识正确应用率达到100%。按照标准化加油站建设要求,规范设备台账、档案资料等,创建站容站貌整洁、清洁明亮的工作环境,使员工快乐工作。二是丰富活动载体。在持续完善“五小”建设的基础上,鼓励开展小菜园、小运动场等创新创效活动,激发员工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经常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以陶冶员工思想情操,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提升员工工作状态。三是建立宣传阵地。开辟学习园地、图书角、读报栏等宣传阵地;建立文化墙,展示加油站基本情况、愿景目标、先进人物等,并根据加油站文化建设的情况,定期更新展示内容,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四是营造学习氛围。以创建学习型加油站为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和安排,组织各县公司(片区)开展“大讲堂”活动,营造人人上讲台、个个当专家的浓厚学习氛围,开展各种形式劳动竞赛、岗位练兵、读书评书等活动,营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良好环境。

3.3完善文化建设管理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管理,不断提升文化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保证。一是积极开展制度梳理。认真梳理和修订各项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工作标准、行为规范,尽量通俗化,把一些最主要和最容易违反的条规通过口语化的“几要几不”的形式表达出来,使各级员工好记易懂,容易接受。充分发扬所内民主。多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使修订后的规章制度更符合实际,更具可操作性,更有利于加油站文化的形成;实施站务公开,营造互助友爱、团结协作、和谐温馨的工作氛围,让员工感受到自己是真正的主人,从而乐尽主人责。二是强化规章制度执行。实施制度上墙,加强员工养成教育,把中石化管理理念、管理制度融入管理实践和岗位规范,加强业绩考核,提各级员工执行各项管理制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管理效能,提升执行力。

制造业企业文化建设范文第4篇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文化越来越成为增强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先进的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是塑造中国石化特色管理模式、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造就高素质员工队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集团公司及所属各单位在长期实践中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培育和发展了各具特色的企业精神、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前集团公司正处在更加注重管理创新、科学发展的新阶段,为实现新的发展目标,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企业文化建设,特别是要尽快建立集团公司统一的企业文化体系,加大整体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力度,促进各单位企业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探索适应国际化经营需要的跨文化管理,更好地发挥企业文化对持续有效和谐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在继承石油石化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借鉴国内外现代管理和企业文化的优秀成果,不断培育核心价值理念、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提升企业形象,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中国石化特色的企业文化,为推进中国石化持续有效和谐发展提供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

(二)基本原则

1.源于实践,指导实践

坚持从企业发展的生动实践中提炼具有文化特征的理念和精神,用先进的企业文化指导、服务和推动企业发展的新实践。

2.继承传统,注重创新

坚持从企业发展的历史积淀中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结合时展的要求,汲取国内外先进文化的新鲜养分,与时俱进,持续优化和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

3.突出共性,兼容个性

坚持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的统一性,尊重不同企业的差异性,培育和塑造符合企业实际的特色文化,实现集团公司共性文化与企业个性文化的有机融合、相得益彰。

4.全员参与,共同建设

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依靠全体员工的学习、实践、塑造和传播,共同建设和发展企业文化。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培育核心价值理念

价值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培育核心价值理念,并引导全体员工认同和自觉奉行核心价值理念,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最为重要的任务。

1.企业宗旨

中国石化以“发展企业、贡献国家、回报股东、服务社会、造福员工”作为企业宗旨。

发展企业——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做强做大主业、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永续发展。

贡献国家——牢记国有骨干企业的责任和使命,不断加快发展、创造财富,努力为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增强综合国力作贡献。

回报股东——致力于资产保值增值,以良好的业绩回报股东,努力保障股东稳定而长期的利益。

服务社会——致力于以安全、清洁的方式提品和服务,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服务社会发展。

造福员工——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积极为员工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实现员工同企业共同发展。

上述五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国家、股东、企业与员工利益相协调,当前与长远发展相协调,企业与社会、环境相协调,是集团公司生存发展的意义所在和自觉追求。

2.企业愿景

中国石化以“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能源化工公司”作为企业愿景。通过不懈努力,使公司的产业结构、资产结构更加合理,主业经营规模、赢利能力、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国际化程度明显提高,人才队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企业凝聚力、竞争力明显增强,跻身世界能源化工公司前列。

3.企业精神

中国石化传承、丰富和弘扬“爱我中华、振兴石化”的企业精神。

以“爱我中华、振兴石化”为精神支柱、力量源泉,顾全大局,勇担重任,爱岗敬业,奋发图强,努力创造一流的业绩和水平,不断发展和振兴中国石化的能源之业、石化之业、跨国之业。

4.企业作风

中国石化继承和发扬“精细严谨、务实创新”的优良作风。

精细严谨——以严格的要求和一丝不苟的态度,追求生产上精耕细作、经营上精打细算、管理上精雕细刻、技术上精益求精,努力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务实创新——始终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务科学之实、发展之实、作风之实,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敢于超越,努力创造卓越业绩。

5.经营理念

中国石化以“诚信规范、合作共赢”作为企业经营理念。

诚信规范——以信用立企、制度治企作为企业的立身之本和发展之基,坚持以诚相待、重信守诺,认真负责、规范运作,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有法必依、有章必循。

合作共赢——以开放、合作作为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互相尊重、包容并蓄,取长补短、精诚合作,遵循和尊重业务所在国(地区)法律法规、文化习俗,汲取、融汇合作方的优秀文化和先进经验,做到企业与利益相关方合作发展、互利共赢。

在遵循集团公司核心价值理念统一性的基础上,各单位可结合实际培育具有自身特点的经营管理等理念,更好地发挥企业文化的引导、凝聚和激励作用。

(二)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践行核心价值理念、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内在保障。

1.促进价值理念与管理制度的融合

以塑造中国石化特色管理模式为目标,遵循集团公司核心价值理念,对规章制度,特别是岗位责任制、hse、内部控制、绩效考核等制度进行全面梳理、修订和完善,将价值理念融入管理制度中,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2.营造遵守规章制度的良好氛围

坚持依靠规章制度管理企业,切实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纠。各级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带头遵章守纪,强化规章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营造人人尊重制度、遵守制度、维护制度的良好氛围,提高规章制度的执行力。不断完善和推行《员工守则》,以共同的行为准则引导和规范全体员工的行为。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塑造中国石化统一的企业形象,有利于提升中国石化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1.统一形象标志

范使用集团公司统一的形象标志,不断提升“中国石化”、“sinopec”形象标志的价值和影响力。集团公司《形象识别手册》由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修订、完善和推广,总部和所属各单位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规范使用,切实维护集团公司的整体形象。

2.加强品牌管理

加强集团公司品牌战略研究,规范品牌、商标的使用与管理,充分发挥中国石化品牌及组合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辐射力。集团公司品牌由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规划、整合、宣传和推广,总部和所属各单位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规范使用。依靠全体员工良好的素质、优质的服务和自觉的维护,不断提升中国石化品牌的价值和商誉。

3.履行社会责任

在推进企业发展的同时,通过保障供应、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公益活动等多种方式,切实履行企业公民特别是国有骨干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努力塑造社会广泛尊重的公司形象。

4.注重形象宣传

加强企业形象的正面宣传,提高突发事件的新闻处置能力,积极引导社会公众对中国石化的认知、理解和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四、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实施

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遵循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逐步深化推进。

(一)实施步骤

1.宣传推广阶段

用1年左右时间,重点宣传贯彻集团公司统一的核心价值理念,增强员工的认同感、荣誉感和责任感;完善有关规章制度;修订集团公司《形象识别手册》。

2.整体推进阶段

用2年左右时间,重点推进集团公司共性文化与企业个性文化的融合,形成比较完整的集团公司企业文化体系;建立起统一的制度体系;着力规范品牌、商标的使用与管理。

3.巩固提高阶段

用较长一个时期,丰富完善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内涵,培育建设一批企业文化建设示范点,构建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二)形式载体

注重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企业文化实践活动,积极利用富有时代感、表现力强的载体传播企业文化。通过开展评先创优、选树典型,编写《企业文化手册》、《员工守则》、企业文化培训教材、企业文化故事,修订规章制度,编辑企业史志,制作企业发展视频资料等方式,发挥内部媒体、培训中心、荣誉室、展览馆、“职工之家”等文化阵地和文联、体协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广泛宣传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内涵,引导员工自觉实践企业文化理念,将企业文化植根于员工的思想,转化为员工的行动。同时,以优质的产品、服务和负责任的行为等为载体,把中国石化特有的“人格”展示给市场、呈现给社会。

(三)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各企事业单位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统筹各方面力量,落实相关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形成企业文化主管部门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分工落实的工作体系。各企事业单位党政主要领导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

2.机制保障

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建立分工明确、运转协调的责任体系,保证企业文化建设有序开展。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的考核评价机制,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有效开展。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的交流机制,互相学习借鉴企业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深入开展。

3.人才保障

通过学习培训、岗位实践等方式,加快培养企业文化建设骨干人才,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水平。

制造业企业文化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培育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9-0134-02

1 企业文化与创建意义

企业文化理论产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西方企业界,当时西方许多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科学不断昌明、技术迅猛发展、市场呈现全球化倾向,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员工的文化素质、生活水平、参与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并且有不断要求进一步改善的趋势。在这种形势下,传统的过分偏重理性、刚性的管理模式的缺陷日益明显,客观上要求有新的理论来弥补这一不足。当时许多学者看到,日、美经济发展异常迅速,于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掀起了一场日美管理比较研究热潮,这个热潮催生了企业文化理念。

文化是明天的经济,要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发展,要真正成为世界上第一流的企业,就要借助企业文化力,文化力给企业带来的有形的和无形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双重效益已被理论界和大多数学者认同,它不仅仅是一直种管理方法,而且是一种象征企业灵魂的价值导向,反映了一种从事物质生产的精神气质,一种类似于的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献身事业的生活态度。

企业如何打响21世纪的企业战役,美国《幸福》杂志指出: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没有卓越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哲学信仰,再高明的企业经营战略也无法成功。

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企业之间的兼并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现象之一。面对这种情况,企业迫切需要提高自己的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从而谋求在新形势下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就得进行结构变革,而变革的核心内容就是创建强有力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各项改革的基础和协调各种改革(制度组织设计、改革营销策略、更新人员配置)的首要条件。日本企业界提出,企业文化是战略、结构、人员、技巧、作风、制度的核心,企业文化应作为确立进一步变革的思想,理顺各种问题的指导思想,从而推动企业的全面改革与发展。

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企业文化都是其“灵魂”,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统帅”,是企业行动的“思想掼”,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具有无法替代的核心作用。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永续经营、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变革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水平的内在需求,是企业获得国内外经济交往的“通行证”, 它有助于困难企业脱困问题的解决。同时,企业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重要手段和载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2 企业文化建设流程与方式

单位在设计自己的企业文化建设蓝图时,要根据国内外竞争环境、本企业的现状及发展战略等,确定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使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并通过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来促进企业的发展。

2.1 企业文化建设流程大体分为五个阶段

(1)准备阶段,主要分析客观形势的发展趋势,掌握本企业的文化现状,初步确定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

(2)调研阶段,主要是对与企业文化有关的方面进行调查,包括企业发展过程、经营思想、领导决策、员工素质、规章制度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做到心中有数。

(3)分析诊断阶段,主要是分析客观形势的发展,企业文化现状,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和实际情况,找出差距和不足,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步骤。

(4)提炼设计阶段,根据形势的发展,从企业历史和现状出发,结合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提炼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理念等,进行识别系统的设计。

(5)推广实施阶段,主要是在企业内部把广泛的宣传和深入细致的工作相结合。做到企业全体员工了解和掌握本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精神实质。进一步修订完善企业规章制度,使之真正体现企业价值观和经营理念。

2.2 加强建设企业文化的方式

抓好三个层次建设的协调性:(1)在观念上,形成企业经营哲学、经营理念和企业理念,培育企业核心价值观。(2)在制度和行为层次上,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风气,完善员工的行为规范,形成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3)在物质层次上,美化生产、工作、生活环境,构建文化传播网络,营造文化体育设施等,使它们成为企业理念的物质载体。

要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对员工各种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引导,要抓好四类活动: (1)要通过文体活动,使员工在紧张劳动之余得到正确的文化熏陶。 (2)要通过福利活动,给员工送温暖,解决员工的实际困难,增强企业 凝聚力。 (3)要通过开展岗位竞赛,促进职工爱岗敬业。 (4)要组织好党、团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真正体现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从而凝聚人心,调动员工为企业做贡献的积极性。

3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与指导原则

3.1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

(1)构建富有企业竞争活力的企业文化体系;(2)实现员工对本企业价值、理念、精神的认同;(3)明确企业的共同行为准则,规范企业员工行为;(4)完善企业基本制度和规范;(5)塑造企业形象,形成企业无形资产;(6)建立学习型组织,实现企业的文化管理;(7)推动员工价值和企业价值的共同实现。

3.2 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原则

(1)坚持以正确的政治理论为指导原则,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全心全意地依靠全体员工,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3)坚持以正确的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管理机制的原则,在企业形成最佳整体合力,实现管理功能的整体优化。(4)坚持创新的原则,实现文化理论和经营管理的不断创新,培育和形成企业的综合创新体系。(5)坚持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原则,各单位在建设企业文化时,既注意企业个性的提炼与培养,同时要注意形成全公司的价值观念。

4 创建和培育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

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方面。单位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企业文化建设的突破口,建设富有个性的企业文化。

4.1 推进企业精神文化建设,铸造企业灵魂。其建设目标应包括的内容

(1)提炼企业核心价值观念;(2)形成企业经营的理念;(3)确立企业理念;(4)明确企业奋斗目标;(5)营造企业道德;(6)确立企业经营宗旨;(7)确立企业营销文化规范;(8)确立企业用人之道。

4.2 推进企业行为和制度文化建设,提升员工整体素质。建设目标应包括的内容

(1)建立健全企业各项管理制度,构筑完善的制度体系;(2)营造企业良好的精神氛围;(3)塑造文明员工形象;(4)积极培养和树立各方面的先进典型;(5)通过各种途径对员工进行技术业务等综合培训,使员工素质不断提高。

4.3 推进企业物质文化建设,塑造现代企业新形象。建设目标应包括的内容

(1)设计和确定企业的名称、标志、标准字及标准色,集中表现企业的物质文化。(2)规划和营造企业外貌,包括自然环境的绿化美化、办公室和厂矿车间的优化布置等,营造人们对企业的第一良好印象。(3)设计和确定企业徽章、旗帜、服装和歌曲等。可聘请专业人员精心设计,企业领导和员工积极参与,以此为载体,形象地反映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4)加强文化设施和阵地建设。包括建立完善企业自办的报纸、刊物、有线广播、闭路电视、计算机网络、宣传栏、广告牌、橱窗等。

5 企业文化建设要点

(1)单位在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培育过程中,要选好切入点,必须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为中心,体现企业文化的管理功能,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服务,不能造成企业生产经营和企业文化建设两张皮。

(2)单位在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培育过程中,要坚持以员工为主体,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员工不仅是企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反映当代员工队伍的思想文化意识,依靠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并在参与中形成共识,充分发挥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3)单位在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培育过程中,要将企业文化建设列入考核指标体系,引入奖惩机制,使“软管理”硬化,使各级管理者把企业文化建设看成本职工作的一部分,从而使每个员工都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员。

(4)单位在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培育过程中,要发挥企业主要经营者的主导作用,用企业家精神带动企业文化建设。企业主要经营者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策划者和推动者,理应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员工,以主人翁精神和敬业精神推动企业文化的发展。

(5)单位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加强领导。领导班子中要有专人抓好此项工作。做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思想落实、组织落实、制度落实,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到位。

(6)单位要积极启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要进一步完善修订企业规章制度,使之真正体现企业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在实践中检验企业文化是否符合企业实际,及时加以完善,要加强管理,开展思想教育和素质教育,使企业文化落实在行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企业文化建塑过程中,要选好突破口,打好基础,稳步推进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