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创新文化建设

科技创新文化建设

科技创新文化建设

科技创新文化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文化建设;五个统一

0 前言

党的十报告中突出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加快形成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是探索科学发展的新机制和新模式。高校作为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为根本职能的社会机构,切实构建校园科技创新文化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面对错综复杂的校内外关系,高校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在物质、价值理念、行为、制度、环境等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在具体工作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观念僵化、目标虚化、方法简单化、发展盲目化等问题。因此,高校在科技创新文化实践中必须明晰价值导向、创新思想、伦理道德等相关理念的人文内涵,科学设计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规章制度、机制平台、载体途径等外在的表现形式,尤其是要厘清科技创新文化建设中遇到的几对关键性关系,通过践行五个统一,突破约束、把握重点、统筹兼顾、提升实效。

1 传统文化与创新文化的统一

创新文化是科技创新的“土壤”,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悠远绵长,中国的科学技术曾引领世界潮流。但在另一方面,中华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阻碍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文化因素,从而使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产生“双刃剑”的作用。高校要在科技创新文化中获得突破,必须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创新文化的统一,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扬弃。主要需做到以下几个转变:

首先,从尊奉权威到培养批判精神转变。中国传统文化重继承、重经验、重祖宗之法,墨守陈规和讲究等级秩序的儒家传统,使人们养成“尊师听话,信奉经典”的习惯。尊奉权威、过分强调传承正是科学突破与技术创新的障碍,反观近现代以来的多次工业革命,相信自然秩序、敢于怀疑权威、形成批判性氛围,则是实现科技进步、经济与社会飞速发展的助推剂。批判性思维的涵育和批判精神的树立应是高校校园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基础。

其次,从“功利至上”到“非功利性”转变。当前,社会上“官本位”、“钱本位”等功利主义思潮日益侵蚀高校肌肤,急功近利、形式主义、浮躁之风等现象在高校中也不乏存在,教师不安做学问、学生无心学知识的校园势必不会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文化。高校是孕育科学、真理、知识和人才的摇篮,它必须找到超越世俗的“非功利性”理想主义,具有自己的风骨和“灵魂”,唯有如此,教师、学生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在志趣的引领下深入思考与探索,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再次,从“文理偏颇”到科学与人文结合转变。历史上经史子集一统天下、八股取士、“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等时期,造成学校中一直存在着很深的“文理”鸿沟,由此导致的教育生态环境失衡短期内难以解决。而双轮驱动的创新文化必须植根于通识教育的土壤中,这就要求高校在科技创新文化建设中必须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起来。

2 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统一

从文化的形态来看,包括物质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高校校园科技创新文化中的物质文化是指为了保障高校科技发展需要所须提供的物质基础以及科技创新合作所形成的物质成果,而非物质文化则包含制度、理念、精神、氛围等层面的文化表现,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俗称“硬件”与“软件”,共同构成高校科技创新文化,不可偏废。高校校园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好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建设的关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国家对于高等教育愈加重视,带来了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少高校在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的过程中,将建筑设施、仪器设备等等容易衡量的硬件建设项目放在重要位置,淡化甚至忽略了校园文化传承和创新文化育人等隐性文化的建设,从而在制度、理念、大学精神等软件方面出现短板,造成学生人文内涵的缺失,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学生的学术素养、创新能力、人文思想缺失。校园中尽管有宽敞明亮的教室、设备先进的实验室,学生却感觉不到高等教育创新、开放的人文精神,感受不到科技创新的氛围,因而缺乏对校园科技创新文化的认知和理解,缺乏归属感,缺乏积极主动完善自身、锐意进取的外在精神激励。其次,校园物质文化缺乏活力,缺乏人和物的结合。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载体,物质文化必须与人的活动和思想相结合才能体现精神文化的内涵,否则永远无法达到创新的目标。再次,忽视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文化是指高校有关校园科技创新建设有组织的规范体系,包括学校的总体规划、领导体制、组织机构、管理模式、激励机制等形成的纪要、计划、大纲、制度、办法、守则等。制度文化是促进高校规范、稳定、持续推进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

3 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统一

高校需要从自身的职能与目标着手,正确处理好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关系,在二者互为依托、融通交汇中促进校园科技文化建设。

高校培养人才的职能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对21世纪人才提出了四个要求――“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认为这四种基本学习是人生的支柱,教育应当围绕它们加以组织。而高校也已经或正在成为各国知识创新的中心和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科学研究与创新靠高素质人才来完成,人才培养为科学研究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而科学研究也为人才培养提供平台,通过科学研究的实践,学生得以更好地成才。

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高校评估及教师评职称主要看科研项目及成果,而对于人才培养的标准与规格则放低标准,特别是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人才培养质量受到冲击。师生关系变得疏远,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及潜力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与发掘。斯坦福大学前任校长卡斯佩认为,“不仅学生从老师那里学习,而且老师也从学生那里学习。在一所研究型大学,研究与教学有一种辩证的关系。”确实如此,在教学中,学生其好奇心及独特的主意往往能激发科研灵感,不仅能够以此兴趣引导学生成长,也可以为教师的视角提供更多的新生力量。而学生更多地参与到科研中,能让学生更多接触国内外学术前沿、科技创新素材,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发挥。斯坦福大学十分重视让本科生参与研究工作,认为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一环。因此,做到教学与科研的统一,能为创建良好的校园科技创新文化提供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4 科技创新文化建设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具有过程与结果之分,过程是指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发展路径等,而结果是指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在高校科技创新文化建设中,注重整体性的过程设计,通过多元化的目标达成手段能够更完满地实现目标,而结果的有效运用也能够激励科技创新文化建设不断螺旋向上发展,因此,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显得尤为重要。

现阶段,各高校通过整合校内及校外的各种资源,通过对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制度设计、过程控制等手段,成果颇丰。然而,目前成果开发未得到有效运用,在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闭环运转链条中缺少结果反馈的刺激,从而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未能形成对创新文化的有效引领、激励作用。例如,我国高校中,每年都有大量的科研成果产生,但是大部分科研成果并未形成专利,当科研课题结束后,大量的科研成果被埋没,而学术舞弊现象、知识产权不明晰等问题的普遍存在,往往使从事科研工作的个人及组织产生不公平或不受重视之感,特别是科技创新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受到重挫,将影响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持久性。因此,在有效控制校园科技创新文化建设过程的同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做到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才能保持校园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持续地勃勃生机。

5 科技创新文化内涵与外延的统一

从狭义上来讲,高校校园科技创新文化的内涵是指高校中与科技创新有关的物质文化及理念、制度内涵,但从广义上来讲,校园科技创新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外延则涉及到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目标,高校通过文化育人,往往在文化建设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科技创新文化随着时展的需求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与其他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因子,共同肩负育人使命。而科技创新文化不同于其他的校园文化,最大的区别在于其自身具有更强的“双重效应”:一般的校园文化活动功能更多地在于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而科技创新文化不仅可以起到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作用,还可以更为直接地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良好学风,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将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使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深入人心,赢得广大师生支持及向往。

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必须以科技创新理念、科技创新制度、科技创新活动等内容构成,加强高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育,将科技创新寓于学习及生活,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激励师生积极创新。高校应改善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模式,拓宽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渠道,打造科技创新文化品牌,成为校园文化的“王牌”,在科技创新文化的引领下,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蓬勃发展,实现科技创新文化内涵与外延的统一。

高校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在传统与现代、形式与内容、职能与目标、过程与结果、内涵与外延相统一的实践中,必会取得与时俱进的成效,为自身职能的履行和国家的科技创新事业提供更加坚强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含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张晓鹏.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6(03).

基金项目:北京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专项课题《校园科技创新文化研究》阶段性成果。

科技创新文化建设范文第2篇

西方技术型高校强调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同时培育与弘扬创新文化,实现科技与文化的良性互动。俄罗斯的TRIZ(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总结了各种技术发展进化遵循的规律模式,以及解决各种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的创新原理和法则,建立一个由解决技术问题,实现创新开发的各种方法、算法组成的综合理论体系。以此理论为指导,俄罗斯及欧美各国成立了各级发明家组织,大量科学工作者、工程师和大学生等科技工作者在此进行发明创造活动,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硅谷文化是一种允许失败的创新文化,它是美国传统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创新精神等在高科技时代的体现。日本社会重视秩序与和谐,重视规避风险,鼓励人们承担责任、团队协作群体工作,在科技研发方面倾向于进行渐进性、增量性的技术创新。英国政府设立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科学企业挑战计划”,在高校设置“科学与工程合作奖”、“工业与学术界合作奖”、“技术转让奖”等奖励机制,在学术中提倡批判式思辨,注重培养科学创业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融入大学的科学及工程教育之中。西方国家科技创新与文化互动的经验说明,加强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等三个层次的创新方法工作,是从源头推进国家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对于紧密联系经济技术发展实践的高职院校来说,也必须更新办学观念,加强科技创新与文化的互动,以其实现高职院校科技工作获得有益的文化指引。

我国科技创新载体建设中的文化驱动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高等学校科技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的激发下,我国高校大学科技园、创业园、孵化器等高校创新载体崛起,政府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大型研发机构等科研机构逐渐创办和发展起来,共同构成了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大学科技园以拥有知识、人才和技术优势的高等学校为依托,通过创办科技企业或高技术公司,实行研究、开发与生产相结合[1],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和产业的特定实体和创新平台,带有明显的校园文化特征。例如,作为我国首家大学科技园的东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秉承“转化自身科技成果,服务辽宁经济建设”的方针,在制度、体制、机制及管理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和放手发展,支持东北大学各类科研人员以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资质对外签订有关合同和协议,在很大程度上跨越了转化项目的门槛。区域创新体系则包括: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科学研究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促进技术转移为目标的创新服务体系、以制度创新和环境建设为重点的宏观管理调控体系等,其中宏观管理调控体系就包括了文化建设的内容。总之,在建立科技创新载体的同时加强先进文化建设,以精神文化的力量引导科技创新,是我国各类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的有益经验。特别是在我国传统文化有相当影响、引进消化吸收仍然是产业技术的重要形式的时代,建设鼓励科技创新的文化体系,发挥文化对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有着特殊的价值。这对于以理工科为主体、缺乏强有力的科技文化氛围的高职院校来说,也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高职院校科技创新的文化动力源泉———以现有两家高职大学科技创新载体为例

从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实践来看,近期已有两家高职院成功举办了创业园、科技园科技创新载体。高职院校现已率先获批的两家高职牵头建设的大学科技创新与孵化园区,开启了江苏乃至全国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的先河,适应了创新性国家建设和科技加速发展趋势,必将带动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热潮,开拓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道路,成为高职教育新的增长点。值得注意的是,南化院中山科创园、南工院大学科技园所依托的高校均有深厚的行业文化背景,具有历久弥新的文化积淀,从而使科技创新有了文化动力。

(一)首家高职科技创业园的文化动力

2011年12月,江苏省科技厅审核通过了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创业园申报文件(苏科高[2011]359号),认定该园为省级科技创业园,园区本着“政校企合作、园校企一体、产学研结合”的方针,构建绿色化工技术中心等五大技术平台,努力建设行业前沿性的孵化器、加速器。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源自于20世纪初叶著名爱国实业家范旭东、科学家侯德榜等人创办的“远东第一大厂”永利硫酸铵厂,该厂在当时属于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联合企业,它秉承“科学救国”、“实业报国”的宗旨,开发了“侯氏制碱法”,撰写了《纯碱制造》专著并公开出版,打破了帝国主义对第三世界的技术垄断和封锁,为世界制碱工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该厂提出的“四大信条”企业文化内容包括:在原则上绝对相信科学,在事业上积极发展实业,在行动上宁愿牺牲个人顾全团体,在精神上以能服务社会为最大光荣。四大信条迄今仍在天津碱厂、中石化集团南化公司执行,展示了顽强的文化生命力,对于我国重化工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精神动力作用。

(二)首家高职大学科技园的文化动力

2012年4月,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教育厅联合发文(苏科函[2012]113号),认定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科技园。大学科技园将按照“一园三区、功能互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充分发挥学校的专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广泛引进各类科技创新资源,构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完善产学研联合创新机制,努力建设成为运行机制开放、产业特色鲜明的大学科技园。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由我国著名社会活动家、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创办于1918年在上海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黄炎培主张“教育救国”,职业教育要达成“救国”目的,就必须为社会和国家服务:“职业教育所包括的农、工、商、家事等,不仅是为个人谋生的,并且是为社会服务的。”从事职业劳动不再是低下的劳动,而是神圣的工作,“劳工神圣”,因为人的“双手万能”,“手脑并用”就可以创造财富,造福世界。职业教育的要旨有三: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2]。黄炎培提倡的办学宗旨迄今仍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发挥着对校园文化的指引作用。我国的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系密切,有着丰富的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同时,高职院校有着深厚的行业背景,行业文化资源构成了高职科技创新的重要来源。最后,随着科技创新观念在全社会的普及,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的文化资源也可资利用。总之,高职院校为自身的科技创新挖掘文化资源,不但是必要的,也完全是可能的。

高职院校科技创新的文化动力开发

无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应用型的高职院校,发展科技园区,其目的是借助于园区的资源、政策、制度、平台等优势,促进科技成果的现实转化,实现产业化,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在此过程中,文化的作用不但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氛围,而且通过文化制度革新促进符合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出现,为科技创新打开通道。最后,从根本上说,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文化则是人的内在精神和灵魂,因此,文化的力量借助于科技主体的社会责任感与技术开发的精神、热情等主观能动性因素,推动科技进步。这些作用的具体体现,也就是高职院校科技创新的文化动力开发的基本途径。

(一)构建促进科技发展的创新文化氛围

文化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需要有一定的科技发展条件以及物质基础,只有文化与其物质基础相适应,才能起到推动科技创新的“反作用”。创新文化是推动科技创新的精神文化因素,特别是在高职院校带着长期的“育人中心”、“中庸式管理”的遗留因素的情况下,为了促进科技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从文化的高度确立创新精神的顶层地位,以科技创新园区为基地,推动园区创新活动的产生与发展,担负起转化科技成果,孵化科技企业的基本功能。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科创园区中,如美国硅谷、英国剑桥科技园、法国索非亚•安蒂波利斯科学城、日本的筑波科学城、韩国的大德研究园等园区,大都建立和形成宽松、优越的人文环境,其中首要的文化因素是创新和创业精神,即鼓励尝试,挑战风险和对失败者的宽容,与创新活动交相作用,产生了良好成效。

(二)在制度层面设计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管理制度体系

经过20余年建设,我国大学科技园已经形成了部级、省级相结合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趋势。“一流的大学科技园,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一流城市的创新源头之一。在我国,平均每个部级大学科技园内规模都超过了中型企业。”[3]高职院校的大学科技园在层级和规模上稍小于部级大学科技园,例如《江苏省大学科技园认定和管理办法》规定:“大学科技园在孵企业达30家以上,为社会提供600个以上的就业机会。”“具有边界清晰、相对集中、法律关系明确、可自主支配的园区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以上,其中孵化场地面积8000平方米以上。”并且,大学科技园要建立独立的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园区商务、融资、信息、咨询、市场、交流、国际合作等多方面的服务。因此,能否确立市场化但又能够有效调动园区入孵企业积极性的管理制度,对园区的发展有着关键性作用。高职院校建立的科创园也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支撑体系建设、产业化技术支撑平台建设、高校学生实习和实践基地建设,为入园创业者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服务,同时也为科技创新与研发提供了刚性架构。这方面西方国家也有类似的做法可以借鉴,例如英国政府倡导专业俱乐部,为高校教师与企业界提供交流信息和合作的场所。美国很多高校的“派生企业公司(academicspinoffirms)由学校科研人员建立,有利于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德国建立了科技成果和人才数据库等科技情报网络,使企业界和高校的科技成果得以共享。这些措施都促进了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也是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制度建设中必须加以关注的问题。只有做好顶层设计及其机制和制度运行,才能使高职院校的科技园区发挥后发优势,形成高职特色,发挥出独特作用。

(三)培养园区科技人才的创新文化素质

我国已经在经济科技发展过程中认识到,在充满竞争的21世纪,人力资源成为第一资源,科技创新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马克思•韦伯认为,欧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于“宗教革命”所形成的新的精神气质培养了一批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守纪律而且能够吃苦、具有奉献精神的劳动力大军以及创业企业家。大学科技园包括高职院校牵头的科技创新园区聚集着大量科技、文化专业人员,具有与生俱来的、更为独有的、影响更为深远的引领文化的社会功能。对高职院校的科技园区来说,提高在园科技人员的创新文化素质,对于推进科技创新有着直接作用。在对园区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文化素质的培养目标上,要根据科技型企业发展需要,扭转以往书斋型学者的思维方式,培养创新创业的热情,提高创新创业的责任感,形成事业心。按照“手脑并用”的要求,培养科技人员吃苦耐劳的品格,为其创新创业奠定基本素质基础。敢于冒险,突破常规,能够安然顶住市场和开发风险。具有诚实劳动、工作敬业、创造财富的价值观,做到信誉至上、遵纪守法,提高规则意识。永不满足,反对僵化,具有兼收并蓄的开放思维,养成开放的胸怀,抢抓机遇,积极利用园区的信息、经验、技术、知识的交流与学习机制,要善于吸收一切资源加以整合,不断提升创新和创业能力,为创新和创业活动服务。高职院校师生对科技工作还存在着不自信、不自觉、无用论、表面应付问题,尤其需要加强创新文化素质培育。

(四)依托科创园区打造具有区域品牌优势的文化高地

科技创新文化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科技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6)04-0028-0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科技文化建设,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国情下进行的。因之,其既不能照搬别国科技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又必须遵循科技文化建设的内在发展规律。如何在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科技文化建设的现代化,成为摆在党和人民面前的一个历史性课题。为此,党在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对科技文化建设进行了艰难的探索,经历了一个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文化建设之路。与之同时,党在推进科技文化建设现代化的征程中,伴随着探索中挫折与跨越的交替,也积累了一些弥足珍贵的领导科技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科技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作为科技在其发展历程中所积淀而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1]44,科技文化反映的是人优化科技活动的意向,其具体包括科技的价值观、制度、行为和成果四个层面。关注科技文化、建设科技文化是我们党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科技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解决科技文化建设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文化理论体系,并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从其成立之日起,就一直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遵循和精神标识,从中不断汲取思想力量、获取方法指南,并自觉运用于科技文化建设。这“不是个别人也不是一个党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2]。早在1940年2月5日,在参加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的讲话中就指出,“马克思主义包含有自然科学,大家要来研究自然科学,否则世界上就有许多不懂的东西,那就不算一个最好的革命者”[3]6,号召边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指导自然科学研究。可以说,在科技文化建设中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一直是我们党坚持的根本指导思想。以延安自然科学院的教育方针为例,其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制订的。1940年9月1日,李富春在延安自然科学院开学典礼上就强调,要培养既通晓革命理论,又懂得自然科学的专业人才,为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迎接新中的诞生培养科学技术人才[4]372。据当年延安自然科学院的学员后来回忆,当时在延安自然科学院学习时就已体会到,“一个学习自然科学的学生,首先要学习的是做一个革命者,其次才是专门人材,只限于学习有关的自然科学课程是把握不住方向的,而且也很难把实际工作做好” [5]453。

新中国建立后,作为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上升为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意识形态,科技文化建设也由此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1955年3月21日,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所作的开幕词中指出,“只要我们更多地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更多地懂得自然科学,一句话,更多地懂得客观世界的规律,少犯主观主义错误,我们的革命工作和建设工作,是一定能够达到目的的” [6]92。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探索中,以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把对自然科学学习的认识已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即将其与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掌握结合在了一起。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的号角声中,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重新迈开了前进的步伐。邓小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和科技思想的基础上,系统总结新中国建立以来科技和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科学论断。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其的《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邓小平同志关于科技工作的一系列论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新时期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7]346。可以说,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而且将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发展推进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中共十四大的召开,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由此推动我国科技和文化工作进入了全面发展的繁荣时期。敏锐地观察到科技的迅猛发展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在分析我国现实国情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并实施了科教兴国的战略。1995年5月26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明确指出,“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8]51。翌年5月27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又进一步阐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社会主义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对于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8]73。可见,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是与党的第一、第二代领导集体的科技思想一脉相承的,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继承和创新发展。

进入21世纪,如何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成为党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顺应世界科技的发展变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代表党中央及时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 [9]187,把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到了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高度。2012年11月8日,代表党中央在十七大报告中又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10]7。这些论述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思想,推动了包括科技文化在内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党的十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2014年6月9日,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特别强调,“在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 [11]126,因此,要矢志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快推进科技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可以说,这一论述不仅拓展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文化视角,而且丰富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文化内涵,进一步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纵观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科技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要确保科技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必须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科技文化建设,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共产党科技文化建设的强大精神支柱,不仅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及其奋斗目标所决定的,还因为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文化的前进方向相统一。因之,坚持马克思主义对科技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必须正确处理好科技文化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之间的关系,确立马克思主义在科技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

二、与时俱进地探索中国特色科技文化建设之路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科技文化建设,作为整个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是与中国社会的巨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历程中,随着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主导思想从科学救国到科教兴国的演变,不断推动着科技文化建设向前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科技文化建设之路。

在革命战争年代,将科技文化建设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是党对根据地科技工作者提出的中心任务。1941年6月12日,《解放日报》在其发表的社论中就指出,“提倡自然科学正是发展抗日的经济文化建设,以达到坚持长期抗战与增进人民幸福这个目的所必须的、所应有的步骤”,认为“也只有在坚持长期抗战与增进人民幸福的总目标之下来提倡自然科学,才有革命的、进步的意义”[12]。以延安大学为例,其制订的办学方针之一即是“以适应抗战与边区建设需要,培养与提高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实际工作干部为目的” [4]385。在革命根据地特定历史条件下,党探索中国特色科技文化建设的这些最初尝试,不仅直接推动了革命战争的进程,而且为新中国成立后科技文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革命战争年代所形成的为政治服务的科技文化观基本延续了下来,它集中表现在“为人民服务”的口号成为党领导科技文化发展的时代最强音。1950年6月14日,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在关于中国科学院基本任务的指示中就明确指出,《共同纲领》第五章文化教育政策中关于科学工作的各条规定,就是今后我国科学工作的总方针,即“要发展科学的思想以肃清落后的和反动的思想,培养健全的科学人才和国家建设人才,力求学术研究与实际需要的密切配合,使科学能够真正服务于国家的工业、农业、国防建设、保健和人民的文化生活”[13]16。据实而论,这一政策导向对巩固新生的政权和推动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建设一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过,新中国科技文化建设从当时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以及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出发虽然是必要的,但以革命的思维和方式处理复杂的科技文化问题终非科技文化发展的正道。此后,随着“政治挂帅”的持续发酵,科技文化建设自觉不自觉地滑向了政治化的泥潭,以致科技文化日趋成了极左政治的奴婢。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党科技文化建设指导思想实现拨乱反正的重要标志,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思想,而且把新中国科技文化建设的发展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是时,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科技文化的作用,强调“我们应当按照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尊重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对科学技术体制进行坚决的有步骤的改革”[13]806,积极倡导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发展之路。这不仅成为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而且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迎来了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春天。

及至20世纪90年代,在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和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基础上,代表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其不仅体现了党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而且实现了科技指导思想的不断创新,从而把我国科技文化建设推向了时展的新高度。1996年2月9日,在接见全国科普工作会议代表时的讲话中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必须认真落实党的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实现‘两个转变’造就越来越多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管理人员”[8]68,建立起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科技文化环境。

随着中国特色科技文化建设的向前推进,在深化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上,又代表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科W发展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我国面向未来的重大发展战略。2006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增强全民族的自强自尊精神,大力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9]194,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到自主创新的伟大事业之中。可以说,这一论述既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党关于科技文化建设理论的概括和重申,又是基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而提出的新认识。

有道是:挑战无休止,应对也无止境。党的十以来,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与时俱进地推进中国特色科技文化建设。2013年3月4日,在参加全国政协第十二届一次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讨论时的讲话中指出,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最大限度调动科技人才创新积极性,尊重科技人才创新自,大力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14],对我国科技文化生态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给予了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关注。这一科技文化观的阐发,不仅表明了我们党对科技文化自身特质的自觉,而且也展示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建设的自信,有力地推动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从上述党领导科技文化建设的探索来看,伴随着其从革命型政党向建设型政党的转变,我们党不仅在实践中进一步明确了科技文化建设的目标,而且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着科技文化建设的理论。正因如此,党对中国特色科技文化建设的探索,不仅提升了其对科技文化建设的认识高度,而且自觉将科技文化建设与自身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成功实现了党的领导与科技文化建设的统一。

三、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科技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也是科技文化建设的主体和依靠力量。党领导下的科技文化建设事业是由人民群众来完成的,因之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最广泛地调动人民群众投身科技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其建设者的作用,从而凝聚起强大的科技文化建设力量。

科技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这是历史早已揭示的真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根据地科技文化建设中深刻认识到人才对于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要性,十分注重延揽和优待科技人才。1941年6月10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指出,“最近边区中央局所颁布的施政纲领中规定了提倡科学知识与文化运动,欢迎科学艺术人才,这无疑对今后新民主主义文化事业将有更大的推进,将会招致更多的科学艺术人才来到边区,将更提高边区的以至全中国的科学艺术水准”[15]。事实也是如此。是时,上述党促进科技文化建设政策的实施,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边区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而且使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成为边区人民的共识,有力地支持了边区的革命和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1950年8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新中国的科学工作应该成为群众性的事业,应该把科学理论与群众的经验结合起来,把专家的智慧与群众的智慧结合起来,把科学研究工作与群众的生产工作结合起来” [16]。在党看来,这是科学界应该努力的正确方向。1956年,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在“双百方针”的指引下,我国科技文化建设也由此被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1958年6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从现在开始,全党和全民的主要注意力必须转移到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方面来,以便尽快地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7]。是时,通过群众性科学技术运动的开展,广大人民群众在被动员和组织起来后,参与科学技术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进一步激发出来,全国上下掀起了一个学文化、学技术、学科学的群众性热潮。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推动科技文化建设的强大动力。1979年1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我们要把注意力转移到技术革命上来,“既要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专家的作用,也要大力开展广大职工参加的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活动。要鼓励和尊重职工群众提出的大大小小的合理化建议,对于有价值的建议要给以精神的和物质的奖励。一切轻视甚至扼杀合理化建议的行为,应当受到批评以至必要的处分” [18]。正是在党中央的正确引导下,广大人民群众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使得全社会尊重科学、热爱科学蔚然成风,营造出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科研环境。

中国特色科技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1992年,党在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能不能充分发挥广大知识分子的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民族的盛衰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要努力创造更加有利于知识分子施展聪明才智的良好环境,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8]35。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基础上,把对知识分子作用的认识提高到了更高的水平,从而进一步调动了知识分子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进入21世纪,面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2010年6月7日,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要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提高全社会创新意识,积极营造诚信、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鼓励自主探索,保护知识产权,发扬学术民主,提倡学术争鸣,使一切创新想法得到尊重、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20]752。2014年6月9日,代表党中央又进一步强调指出,要按照科技人才成长的规律改进科技人才的培养机制,“既要重视成功,更要宽容失败,完善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11]128。这些尊重科研活动规律的论述,无疑为新时期建立起真正能激发创新的科技人才发展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不仅最广泛地调动了人民群众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投身科技事业,而且极大地激发了科技人才的创造活力,提升了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从而推动了新时期我国科技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党不仅仅认识到了科技文化建设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充分调动民众科技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了科技文化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科技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其要实现整体推进、协同发展,必须在全社会着力构建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通过全民参与的社会动员,建立起科技与文化密切结合的运行机制。

四、将科技文化建设与科技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科技文化作橐钥蒲Ъ际跷依据而生成的一种文化形式,是与科技的产生发展相伴而生的,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呈正向关联的发展态势。随着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向前推进,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科技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一方面促进了科技的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对科技文化建设与科技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也逐步走向深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科技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将科技文化建设与科技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以1941年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通过的《发展边区科学事业案》为例,其便把科技文化建设作为促进边区科技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时,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不仅马克思主义自然科学观在边区得到了大张旗鼓的宣传,而且科学技术普及在边区也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有当事者后来回忆说,陕甘宁“边区科学技术和自然辩证法融为一体、‘亲如一家’,以至于当我们提到边区的科学技术时,就不能不谈到边区的自然辩证法;提到边区的自然辩证法,同样也就不能不谈到边区的科学技术”[21]118。可以说,陕甘宁边区科技文化建设与科技发展结合的如此紧密,是边区对敌斗争的需要与当时的科学研究产生互动的结果,其不仅仅是边区科技事业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也是边区科技和文化工作之所以能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之所在。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其为科技文化建设与科技发展之间的紧密结合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1962年6月1日,《红旗》杂志发表社论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正确的技术政策和措施,既要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和要求,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又要符合我国自然资源的情况和特点,合乎科学技术的规律,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22],即科技文化建设要健康发展,必须将其与科技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并注重科技文化建设所处的特定时代条件和社会基础。这是党在对历史与现实经验和教训进行深刻总结的基础上,得出的较为深入和广泛的认识,其正确反映了科技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我国科学发展的正确道路。

“”结束后,拨乱反正首先从科学和教育着手,并由此推动了科技及其文化建设的快速、协调发展。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在与中央两位同志谈话时指出,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 [23]37。这是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展开的新起点,其为科技战线的拨乱反正作了思想准备。是时,在邓小平的主持领导下,我国的科技文化建设得到了空前发展,从而迎来了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春天。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引下,我国科技文化建设与科技发展之间的紧密结合和汇流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1999年6月15日,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必须“大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密切教育与经济、科技的结合”[8](133-134)。这一关于科技及其文化发展关系的论述,充分认识到科技文化建设与科技发展紧密结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科技战略思想。

面对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建立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指引下,党对科技文化建设与科技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又向前推进了一步。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必须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与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理论创新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有力的制度保障和良好的文化氛围”[9]194。2011年5月27日,代表党中央在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祝词中指出,“科技创新同文化创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带头大力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的优良传统,坚持用创新文化激发创新精神、推动创新实践、激励创新事业” [24]。这些论述表明,党中央不仅把创新作为科技及其文化建设的目标,而且把创新有机融入科技文化建设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之中,突出了创新的主动性和由此带来的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建设的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可以说,将科技文化建设与科技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是党领导科技及其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党领导下的科技及其文化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科技文化的发展是以科技的发展为前提的,加强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建设,是我们党领导科技建设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因此,实现科技文化建设与科技发展的有机结合,是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性选择,其对像中国这样一个正向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国家来说可谓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杨怀中.科技文化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秋石.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J].求是,2009,(6).

[3]在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M]//武衡.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1辑)[M].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3.

[4]武衡.延安时代科技史[M].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8.

[5]任炎.延安自然科学院的教育方针[C]//《延安自然科学院史料》编辑委员会.延安自然科学院史料.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北京工业学院出版社,1986.

[6].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开幕词[C]//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6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C]//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8].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9].坚持走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C]//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0].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1].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2]提倡自然科学[N].解放日报,1941-06-12.

[13]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国科学院基本任务的指示[C]//胡维佳.中国科技政策资料选辑(1949―1995):上.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14]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C]//胡维佳.中国科技政策资料选辑(1949―1995):下.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15].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N].新华每日电讯,2013-03-05.

[16]《解放日报》社论.欢迎科学艺术人才[N].解放日报,1941-6-10.

[17]《人民日报》社论.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人民科学工作[N].人民日报,1950-08-27.

[18]《人民日报》社论.向技术革命进军[N].人民日报,1958-06-03.

[19]《人民日报》社论.把注意力移到技术革命上来[N].人民日报,1979-01-21.

[20].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C]//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21]马海平.陕甘宁边区科学技术和自然辩证法研究概况[C]//武衡主编.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1辑.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3.

[22]《红旗》杂志社论.积极开展技术政策的科学研究和讨论[J].红旗,1962(11).

[23]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4].科技工作者要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多作贡献――在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N].人民日报,2011-05-28.

科技创新文化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SWOT分析;对策;武汉城市圈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8-19(7)

引言

熊彼特(J.A.Schumpeter)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中将创新(innovation)定义为新生产函数的建立、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及联结技术与产业的一种企业经济行为,包括引入新产品、采用新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应来源、实现新的工业组织形式等;并用以解释超额利润的来源、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在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创新已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更是区域持续发展与占领世界发展高地的核心动力,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选择,创新能力是国家核心竞争力、发展潜力与活力的主动力。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发[2006]4号)主导下,各省相继出台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政策与项目,创新驱动发展正在成为区域发展的主旋律。城市作为国家发展的承载空间,是区域成长与发展的核心,决定和影响着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软实力与活力。因此,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发展成为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决定性因素,并服务于创新型国家战略,是引领区域快速、持续、和谐与包容性发展的核心,既体现了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需求,又体现了新型城市化的路径依赖与动力机制,还体现了城市化与创新双轮驱动发展转型的基本要求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和决定性因素。

1 国内外创新型城市发展概述

1.1 创新型城市

Charles Landry(2000)认为,创新城市必须是:开放思想、多样化与宽容性;独立个性;可达性;弹性、有活力的公共空间;高质量的人居环境;源于地方的全球导向(locally derived globally oriented);动力机制包括富有创意的人、意志与领导力、人的多样性与智慧获取、开放的组织文化、对本地身份的强烈的正面认同感、城市空间与设施和上网机会等要素。创新型城市是孕育知识经济的地方,知识经济要求城市创新,一个富有竞争力的城市是集聚性、多样性、不稳定性和良好声望的结合体(Gert-JanHospers,2003)。杨冬梅等(2006)认为,创新型城市是创新资源高度集聚于城市空间的一种城市发展形态,是城市发展知识化和高级化的产物,是在新经济条件下,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一般是由区域科技中心城市发展演变形成,是知识经济和城市经济融合的一种城市演变形态,完善的城市创新系统是创新型城市的主要特征,在集聚和配置创新资源不断形成自我平衡调整和发展功能的基础上,推动建立创新驱动的集约型城市经济增长,最终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创新型城市是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基于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要素驱动,受市场规律与机制作用,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自主创新为先导、以创新文化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和城市经济融合的城市演变形态,具有创新性、系统性、内生性、可持续性、集聚性和开放性等特征,主要包括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环境与创新绩效等要素(图1),体现在技术创新、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机制体制创新、对外开放创新、城市文化创新、企业管理创新、营销创新和城市管理创新等方面,是城市实现跳跃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关键举措。

1.2 创新型城市研究概述

世界银行(2005)“东亚创新型城市”研究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创新型城市的必备条件:拥有优良的交通电信基础和功能完善的城市中心区;拥有充足场所设施;拥有研究、开发与创新的能力;拥有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力队伍;政府治理有效,服务高效;拥有多样化的文化事业基础设施和服务;拥有高质量的居住选择;切实重视环保;社会多元化,能接纳各种观点的碰撞,各种文化的融合和各种体验的交汇等等。

英国Comedia创始人Charles Landry(2000)是创新城市研究的国际级权威,他认为城市中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构成了创意生活圈,要为创意提供最适合的成长环境。从而提出创新城市的组成要素,包括富有创意的人、意志与领导力、人的多样性与智慧获取、开放的组织文化、对本地身份的强烈的正面认同感、城市空间与设施等。为此还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战略框架和实施机制,为其他城市实施创新战略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方法。Simmie James(2001)揭示了创新与城市之间的复杂性以及其欧盟经济与社会研究计划组发起的关于城市竞争力和结合力的这个国际间的可比性项目的结论。

在国内,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发展战略已成为各级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共识,北京、上海、深圳、重庆、南京、青岛、武汉、杭州、成都等重点城市都提出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思路,成为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典范。在学术界,金吾伦等(2006)认为,创新型城市是以其持续不断的创新,推动整个城市在新技术突破及其产业化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更大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旧的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使国际竞争力得到空前提高。胡钰(2007)认为,创新型城市的核心内涵是城市自主创新能力较强,具体表现为科技创新制度设计较完善,科技投入较大、基础条件较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较强。重点分析了深圳、上海、大连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基本经验。杜辉(2006)认为创新型城市的指标包括区域技术对外依存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明专利占全社会专利申请量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研发投入经费占GDP的比重、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乌兰察夫(2005)认为深圳已经具备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的基础和条件,从人才、公共管理体制、财政税收及中介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的战略措施。卢小珠等(2007)用3个指标来衡量城市创新能力:人才资源(人才素质和人才总量)、物质基础(研发投入和教育投入)和创新成果(科研成果和技术进步)。戚湧(2006)认为,加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战略规划,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形成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建立城市多层次的自主创新支持系统和公共服务平台,提升科技在城市管理、建设中的应用水平以及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引领地位,使创新型服务业成为提升城市功能和辐射能力的主要驱动力。

2 武汉城市圈创新型城市群评价指标设计

在科学性、综合性、可双性、应用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原则指导下,根据创新型城市构建要件,按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环境与创新效率4个方面,基于数据可获取性筛选确定了33个解释性指标。

3 武汉城市圈创新型城市群发展思考

3.1 SWOT分析

根据各中心城市发展的基础、条件,确定SWOT分析矩阵。

3.2 总体思路

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着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坚持科技和人才为引领,致力于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创新,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抓手,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浪潮为契机,突出科技驱动、城市引领、民生导向、生态保障、社会和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高端生产性与生活经济主导、内生增长为主转变,由投资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与城市化驱动为主转变,按照“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集群推进、对接周边”的原则,形成核心-枢纽式放射状、网络化空间联动发展格局,并以世界先进城市、多中心大都市区为标杆,进一步彰显创新、生态、人本、法治、和谐理念,突出科技驱动、城市引领、产业化带动、民生导向、生态保障,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总体思路上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为支撑,以建设创新人才队伍为根本,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思想文化创新,着力构筑和完善城市创新体系,把武汉城市圈建成优势明显、特色突出、产业结构合理、人才汇集、创新氛围浓厚的创新型城市集群区。

3.3 发展对策思考

根据创新城市系统,构建创新城市群发展路线图,实现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发展,即以重点工程为依托,以创新文化品牌与文化软实力提升为纽带,构建创新体系系统、创新产业系统、统筹城乡系统、创新环境系统4大创新系统,促进与提升城市发展创新能力。同时,通过打造区域性创新孵化基地、技术转移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和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在创新要素聚集、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环境优化、创新优势转化等方面获得突破,以自主创新为主线、高新技术产业为依托,创新、城市化与产业化三轮驱动,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任务,依托武汉·光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东湖高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园区培育创新企业主体,重点抓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服务业超越、新兴产业倍增、制造业竞争力提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载体建设、科技金融服务、生态环境治理、民生改善幸福等主题工程,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进程。

3.3.1 创新体系系统:创新型城市群建设的基础

3.3.1.1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协调作用,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以供需关系基准,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培育创新型企业,形成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优势产业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

3.3.1.2 加强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服务机构建设

以东湖高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园区、光谷产业园区为基础,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软环境建设,抓好光电子、装备制造、新材料及制品特色产业等基地建设,努力使其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带动产业整体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国家光电子及其相关产业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建设;积极与城市圈内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大学科技园与基地协作,构建共享、共用协作网,并向社会提供“开放、共享、竞争、协作”的公共研究开发与实验服务平台;以科技中介机构建设为重点,形成市、县、乡三级综合性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和技术转化体系。

3.3.1.3 加强政策支撑体系建设

根据《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方案,科学制定区域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在整合现有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在财政科技投入、税收、金融支持、政府采购、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知识产权保护、创新人才培养、科普和教育发展、成果转化与应用推广、政策保障(考核、监管、参与)等方面,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推进创新的地方性政策法规,形成符合区域发展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政策体系。

3.3.1.4 加强创新平台协调运行管理

建立科学的考核、监管、参与机制,完善创新平台运行管理模式,打破条块分割与利益博弈,推动多中心城市区域资源、行业、部门整合,以激活科技资源存量、优化增量,实现科技资源的战略化重组,形成联合、开放、共享、流动、竞争、激励和约束的组合化运行机制。建立科技信用制度与科技创新成果认证机制,最大限度的利用公共科技资源与提升科技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

3.3.2 创新产业系统:创新型城市群建设的关键

3.3.2.1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依托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东湖高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战略,按照“创新驱动、重点跨越、产业集聚、规模发展”的要求,努力提升产业信息化水平,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根据城市圈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和市场前景,以光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节能环保为核心,集中力量发展先进装备制造、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节能环保、新能源、新一代移动通信、生物、激光、新能源动力汽车、软件及服务外包、动漫、地球空间信息、半导体照明、数控机床、消费电子、新材料、现代物流、金融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启动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滚动扶持,集中力量突破和掌握一批对产业发展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关键技术,形成主导产品,培育龙头企业,培育产业集群。

3.3.2.2 创新驱动促转型,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加快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嫁接。按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总体趋势,以信息化技术全面提升企业的设计、装备、生产和管理水平。重点抓好企业的示范带动和应用推广,促进全市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在能源开发、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等方面重点攻关,实现突破,促进能源结构优化,水平提升,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持,加快我市传统产业向现代新型生产形态转变。

3.3.2.3 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化

加大力度推进农业产业模式化、标准化、轻型化和无公害化栽培和养殖技术的集成创新;支持特色农业支柱产业的良种选育和新品种的引进试验、新技术、新成果推广示范,支持农林副产品精深加工、资源化综合开发利用、循环农业相关产业链接等技术创新活动;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支持重大病虫害和森林生物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水平。同时,在社会事业领域统筹实施科技发展计划,加快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技术支撑。

3.3.2.4 有序推进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

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技术资本三位一体的资本体系;构建权责对等的专业化分工体系,放松管制、降低产业进入壁垒、引入市场机制、强化竞合;加大对生产者服务活动的投入,构建大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服务业集聚式发展;加大服务业的开放力度,通过引入竞争打破服务业的行政垄断,通过开放引进国内紧缺的关键性人才,促使有条件的服务业企业“走出去”等,积极利用国际市场培育竞争优势。

3.3.3 统筹城乡系统:创新型城市群建设的路径依赖

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线与关键动力,应坚持在优化多中心空间结构与布局的基础上,紧抓城市化在带动区域转型中的抓手功能,以城乡平等互利的统筹机制为主线,建立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结构城市化四度空间整合的长效机制,围绕“生活方式的转变与都市文明的渗透”主线,促进多中心基于人流、经济流、信息流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社会结构转型、文化结构转型、空间结构转型”的现代新型城市化之路,促进人口、城乡空间联动,从而实现多中心共存、共生、共赢。武汉城市圈城市化呈中心高、四周低、东边高、西边低的不对称、不均衡态势,应把城市空间拓展、产业转移与园区分解、人口转移同身份转型与地位转型相结合,寻求城乡发展的联合模式,实现人口的双向流动、产业双向交流、发展红利的双向分配,从而形成空间城市化、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文明城市化的健康的全方位城市化道路,促进城乡空间整合、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生态文明。

3.3.4 创新环境系统:创新型城市群建设的支撑

根据创新型城市系统与创新路线图,确定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环境支撑系统,主要包括资源环境、制度环境、文化环境与市场环境等方面。创新环境系统主要通过培育创新文化、知识产权、信息化、创业环境、制度保障为引导,围绕建设辐射全国的创新孵化基地、技术转移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和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的目标,通过整合武汉城市圈多中心资源、要素、人才、技术、产业等优势,实现多中心互补的联动与协作创新,并通过创新调控与评估,实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多中心一体化与互惠互利的区域效应。

资源环境方面,着力抓好人才、资金、物质资源、基础设施等基础条件;制度环境方面,从服务与推进机制、政策制度与服务供给等方面提供支撑;文化环境方面,以价值体系、文化观念、舆论,创新精神、包容心态、竞合关系为主线,构建和谐创新性文化氛围;市场环境方面,构建成果交易、转让、推广的市场运作体系,促进成果转化、推广,服务于发展。

3.4.5 创新文化:创新型城市群建设的品牌与氛围

从城市系统演化角度讲,创新的文化是创新型城市的题中应有之义,文化的繁荣和进步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文化氛围是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一方面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产业,一种能够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新型产业;另一方面,良好的文化氛围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温床,是提升城市形象、培育和吸引人才、吸引国内外投资的重要条件,也是决定其他创新能力的隐性因素,对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武汉城市圈而言,着力抓好如下环节:一是深度挖掘楚文化资源、打造创新城市文化;挖掘乡村、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品牌文化引领发展。二是提升文化创新能力,激活文化活力。三是注重文化产业发展,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整合文化产业资源、探讨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具有楚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并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形成繁荣的文化市场,为文化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3.4.6 重点工程:创新型城市群建设的核心载体

重点工程是实现城市创新发展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突破口与优先路径,通过重点工程的推进,实现以点带面、以面带区、以区带圈的联动效应。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根据创新型城市系统与路线图,确定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十一大重点工程:创新体系(创新主体、创新基地、创新平台)、产业创新(高新技术、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社会事业(教育、公共卫生与医疗、公共文化、生态)、创新人才(引、育)、技术攻关(研发、应用)、智慧城市、知识产权(制度、保护、服务、应用)、创新环境(政府服务、宜居宜业、创新文化环境、金融服务)、创新辐射工程(核心、、场)、产学研联盟、转化与测评中心。

4 结语

武汉城市圈创新型城市群建设,应坚持以武汉东湖高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园为龙头,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创新型企业为重点,充分发挥中心城市武汉科技创新策源地、科技成果集散地、创新人才汇聚地、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地的示范与引领功能,联手圈内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企业,集中优势人才、优势要素、优势资源、优势环境,着力打造多中心联动的创新品牌,通过创新投入,在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推动产学研合作、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创新人才培养与创新教育模式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大力培育与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创新驱动先行战略中,必须把教育模式改革与人才培养作为重点,把企业作为创新驱动的重要伙伴,按上、中、下游关系建立创新联动、互动协作模式,通过人才培养与企业联合构建合力创新攻关;建立创新联动长效机制,中心城市武汉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把高端创新、原始创新、集成性创新作为主攻方向,城市以实用型创新与协作联合创新为主,着力解决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为教育提供人才实训基地、为人才提供研发平台;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动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Charles Landry. The Creative City: A Toolkit for Urban Innovators[M].Earthscan Ltd,2000.

[2] Gert-Jan Hospers. Creative Cities in Europe: Urban Competitiveness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J].Intereconomics,2003(Sept./Oct.):260-269.

[3] James Simmie. Innovative Cities[M].London: Spon Press,2001.

[4] Schumpeter, J. A.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4 (Original in German, 1912)。

[5] 杜辉.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与特征[J].大连干部学刊,2006,22(2):10-12。

[6] 胡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涵、经验和途径[J].中国软科学,2007,(4):32-38,56.

[7] 金吾伦,李敬德,颜振军.北京如何率先成为创新型城市[J].前线,2006,(2):43-45.

[8] 卢小珠,等.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10):51-60.

[9] 戚湧.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策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1):12-15.

[10] 世界银行.东亚创新型城市的研究报告[R].2005.

科技创新文化建设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云南电网;科技创新;企业文化;文化实践

近年来,科技创新文化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李靖(2006)突出了科技创新文化对中国企业的重要性,指出了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误区,提出了结合实际、鼓励创新、树立模范以及公平激励等对策。①王培祥(2008)提到为建设公司科技创新文化,需要建立人企双赢的愿景、加强制度管理、以人为本并建立和谐奋进的人文创新环境。②云南电网公司的科技创新文化建设不断推进,提出了“依托两型两化,支撑两个转变”的科技创新宗旨;“提高科技水平,驾驭现代电网”的科技创新使命;以“创新观、学习观、人才观、合作观、责任观”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价值观。本文在云南电网科技创新文化培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创新、学习、团队、责任、诚信”五个主题,探讨全面打造规范科技创新行为、塑造科技队伍整体素质和整体形象的行为文化建设问题,努力探索文化落地的实践机制,以期为实现云南电网“全国行业科技领先”的科技发展目标提供有效支撑。

一、行为文化塑造

1.创新文化

(1)宽容:鼓励探索、容忍失败。公司在体制机制上给科技人员创造宽松的活动“空间”,改革完全以科技成果为评价指标的评价机制,注重创新实践体现的过程性价值,给科技人员传达“不以成败论英雄”和“鼓励探索、容忍失败”的意识。

(2)首创:崇尚首创、树立典型。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以及前沿性、高瞻性技术创新的个人及团队,公司通过“表彰杰出科技人才”、“树立典型模范”等方式,鼓励首创精神,形成崇尚首创的学术氛围。

(3)竞争:创先争优、不断超越。通过组织开展“科研成果评比大赛”和“科技成果走进基层”等活动,鼓励科技人员形成竞争意识,全面调动基层创新力量,把科技创新成果与绩效、薪酬直接挂钩,激发科技人员的潜在创造力,不断超越自我。

2.学习文化

(1)个人学习。建立“工作反思系统”,使科技人员由被动学习向自省式学习转变,逐步建立认识自我、自我实现、适应发展的内源式学习模式;加强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提高科技人员的技术创新能力;建立健全由培训管理、培训课程、培训师资、培训基地和培训网络等五个体系构成的一体化教育培训体系,整合培训资源,推进教育培训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2)团队学习。第一,建立“知识共享系统”。全面提供团队学习载体。实现“隐形知识显性化,个体知识团体化”的目标。第二,开展“轮岗交流”。通过压担子、挂职锻炼、轮岗交流等多种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教育。第三,定期举办“学习日”主题活动和优秀“学习型”部门评选等活动,广泛宣传学习观念,激发科技人员的学习热情。

(3)交流学习。第一,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帮助科技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和反馈,全面激发科技人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二,开展“双向学习”和“零距离沟通”活动,了解科技人员的收获和感受,形成改进建议;第三,搭建与科技人员的沟通平台,比如内部论坛、留言板、主任信箱等,多渠道实现信息反馈,了解科技人员科技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以及问题。

3.合作文化

(1)协作。探索建立内部科技人员的协作机制。加强信息交流与共享,全面整合利用技术、人才资源,群策群力,以优质高效的团队协作形成强大的科研力量,整合利用公司各项资源,发挥公司各项制度的协同效用,共同促进综合科研实力进步,真正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2)共享。借助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统筹管理各渠道信息和技术情报,实现信息和情报管理系统化、规范化,最大程度满足信息和情报的共享需求。建立内部成果共享平台,避免重复开发和立项,促进科技成果在公司内部推广应用。完善科技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科技项目申请、报奖、后评估等各个环节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交流。首先,产学研各方在共同建设关键技术开发平台、联合研究制定新技术标准、联合培养科技和管理人才、互相兼职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其次,以项目或课题为纽带,通过技术开发合同或协议的形式,充分发挥和利用产学研结合的整体优势,集中力量对影响公司发展急需的共性、关键性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再次,注重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方法,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内外智力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最后,加强学术交流,选派各种专业的优秀人才,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和技术考察活动,并对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进行奖励。

(4)团队。充分尊重人才、善用各种人才以创建高效能的团队;培养尊重开放、好学、快乐和合作的科技研发团队氛围;建立具有沟通和反馈、分享思想的最佳工作模式;鼓励和保持士气与生产力,建成成果导向的高效能团队,鼓励各种意见、冲突作为创新的源泉,以便实现企业创新目标。

4.责任文化

(1)敬业务实。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坚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公司的各项项目指标,在工作中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增强责任意识,肩负起自己的部门责任,实现自己的部门目标。

(2)诚实做人。大力提倡“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的“三老”精神,时时处处为人正直、办事公平、心专于事、目标始终。把诚信内化为科技人员的信念,“说到做到”,使自己与核心目标和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通过科技人员的工作表现转化为现实的工作热情和生产效率。

(3)诚信做事。诚恳面对团队协作,严谨对待科研工作,重视科研职业操守,杜绝弄虚作假的欺骗行为,避免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科研成果,严禁剽窃、侵夺他人科学技术成果,或以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奖励;杜绝科技成果鉴定、验收和评审中的舞弊、失实行为。

(4)服务至上。对内服务公司,要求明确自身职责,忠诚于科研团队,严禁搭便车和偷懒行为,多沟通,多交流,多分享。对外服务社会,要以“提供安全可靠、清洁高效电力能源”为自身最神圣的职责和使命,工作中强化全员服务意识,服务“西电东送”,服务“节能减排”。

(5)自觉维护知识产权。提高科技管理及技术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在科技工作开展过程中,及时跟踪、分析相关知识产权状况,防止侵权行为发生,并根据科技创新成果的特点和类型,分别采取专利权、著作权、技术秘密等不同的方式加以保护。

二、执行体系

1.领导和管理机制

(1)完善公司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制度。云南电网公司科技创新领导小组是公司科技管理的领导和决策机构,由公司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审定公司科技发展纲要、规划、公司年度科技计划,确定公司科技工作重点,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定期会议,讨论有关议题,并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公司科技发展战略、纲要、规划、重点课题及经费预算等重大问题。

(2)建立科技创新管理例会制度。组织公司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参加的项目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公司科技项目的论证、立项、过程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到验收、鉴定、评奖、后评估、推广应用等工作,形成高效的科技项目管理体系,实现公司科技发展的统一目标、统一规划、统一资源配置、统一协调。

(3)建立日常考核制度。进一步加强对科技项目的全过程监督管理,通过修订制度和梳理流程,逐步建立从科技项目的产生、论证、立项、储备、过程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到验收、鉴定、评奖、后评估、推广应用等闭环的管理模式,形成高效的科技项目管理体系。

(4)建立人才交流合作机制。对内坚持在创新实践中识别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为年轻人施展才干提供更大的舞台和更多的机会,使一大批优秀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公司的高素质科技创新队伍。拓宽吸引、使用人才的渠道,为创业人才、留学人员和研发机构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2.评价激励机制

(1)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激励机制。积极鼓励发表进入SCI、EI、ISTP、ISR检索的高水平学术论文,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强对科研成果的后评估管理,不断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努力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及工程化、产业化。

(2)完善成果—收益机制。将科技人员的业绩与科技人员的收益结合起来是挖掘科技人员潜能的有效途径,要将科技人员的科技创新成果与其奖励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科技成果奖励力度,并且提高技术创新参与者在其他方面的收益,包括政治方面的、精神方面的等等,以此来解决公司评价体系注重安全而忽视创新的问题。

(3)实行竞聘上岗。对于有创新意识、开拓能力强的科技人员采用职务晋升激励,凡符合条件的科技人员均可竞聘上岗,从低岗位到高岗位晋升,成立竞聘委员会,由竞聘委员会负责对应聘者的任职能力及综合素质进行公开的考评测试,提出录用建议,并对录用结果进行公示,保证竞聘上岗的公平性。

(4)开展培训激励。本着“公平竞争,择优培训”的原则,在培训机会的分配上,应对优秀科技人员提供奖励性的培训,例如:安排业绩优秀的科技人员到国外研修等,让培训成为人人渴望的奖励。

(5)实行荣誉激励机制。倡导精神类的奖励,提高技术创新人才在个人发展中的收益,包括授予各种头衔和荣誉、职称、职务、在一定范围内宣传表彰、组织事迹录中留名。为优秀人才提供更多的提升和发展机会,尊重个人意见,根据他们的能力和特点,帮助他们实现职业发展目标。

三、长效机制

1.以人为本

(1)引进人才,合理选人,发现人。对外积极开展人才引进、招收和选聘工作,扩大人才专业覆盖面,加强“五类人才”建设,建立一支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为带头人、结构和梯次合理、专业齐全、数量充足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

(2)知人善任,实现价值,发展人。建立高技术专门人才及管理人才的人才库,规范人才管理;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及其交流合作;在用人策略上,“知人”方能“善任”,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才能和潜力,为企业创造价值。

(3)教育培训,鼓励创新,提升人。通过开展科技创新专题学习,专题研讨会、现场会,技术技能比赛等活动提升科技人员科技创新水平;通过推出“虚拟岗位”和“挂职锻炼”培训,帮助科技人员在实践中了解工作流程,丰富技术技能,进而成为全能人才。

(4)改善环境,提高待遇,激励人。关爱科技人员心理健康,做到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关心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真诚关心每个人的成长,给他们以优厚的待遇。努力为广大科技人员的个性发挥、个人成长、个体价值的实现打造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融入管理

(1)关爱人才是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建立重视人、关心人、尊重人的管理机制和工作氛围,大力实施提高科技人才幸福指数的各项举措:解决实际困难,提升科技人才生活品质;注重心理疏导,关爱科技人才;开展科技创新知识竞赛、摄影、绘画、书法比赛等文体娱乐活动。

(2)形象整合是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对科技创新外在形象进行设计、整合,通过标准建筑物、横幅、宣传栏、电子屏幕等现代组合,在公司科技创新重点单位内部建设科技创新文化长廊,在办公楼建立科技创新成果展厅,设计科技创新形象识别系统,确立并统一科技创新主题歌曲、口号标语、形象标志、企业旗帜,做到标准字、标准色的统一。

(3)宣传教化是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完善落实《云南电网科技创新文化手册》,通过对科技人员进行企业文化系统培训,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充分利用云南电网内部简报、网络以及相关单位内部的文化宣传板,传播科技创新文化的核心理念、制度文化及行为文化,定期进行关于科技创新文化的教育,加深科技人员对科技创新文化的认识,从而调动他们参与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4)领导带头是文化建设的结合点。通过领导言传身教,身体力行,让科技人员知道,领导不仅是科技创新文化的提出者,更是科技创新文化的杰出体现者,形成人人自觉遵守企业制度的良好习惯,从而使制度文化的约束作用落到实处,真正成为维系科技创新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因素,培养出科技创新文化的氛围。

3.融入工作

(1)通过工作实现文化传播。使科技人员在工作中践行创新观、学习观、团队观、诚信观和责任观,加强团队建设,鼓励学习交流,明确岗位职责。养成爱岗敬业、求新求变、求真求实、不断学习、至诚合作、尽心尽责的思维意识,在实践工作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做到工作经验共享,加强工作交流,将科技创新文化落到工作实处。

(2)丰富宣传载体。通过会议、研讨、联欢、论坛、征文、演讲、故事征集、成果汇报等形式多样、内容活泼的宣传载体,采取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宣传方式,借助阅读率高、视觉冲击效果好的宣传媒介,提高文化宣传的实效性。

(3)发挥榜样激励作用。寻找科技创新科技人员、团队典范,树立标杆,加强教育宣传。使科技创新文化深入人心,成为科技人员的工作指南,用贴近科技人员实际的榜样激励科技人员,带动科技人员,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热情,自觉地向“创新英雄”靠拢,营造浓厚的比学赶超气氛,学习他们的做法以期取得他们那样的成功,进而形成新的创新价值观。

4.入脑入心

在云南电网科技创新文化的指引下,进一步完善云南电网公司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和管理办法,进一步梳理工作流程,建立健全鼓励科技创新的制度和机制,制订相关的措施和办法,实施成果—收益机制等激励办法,最大程度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形成初具规模的科技创新文化宣传阵地,有效改善科技创新外在环境,营造重视科技、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良好氛围,注重培植创新土壤,培育基层创新文化和科技人员岗位文化。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