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政最新政策

财政最新政策

财政最新政策

财政最新政策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水利改革发展 财政对策 资金投入

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在水利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但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依然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情。洪涝灾害时有发生,水资源供需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在这样的水利形式下,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扎实推进水利改革发展。

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是影响水利改革发展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加强水利改革发展财政对策,不仅直接影响到水利改革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把加强水利改革发展财政对策工作摆在加快水利改革发展重大战略工程的关键位置,着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财政对策加强工作,为实现水利改革发展快速推进保驾护航。

一 深刻审视,全面梳理

深刻审视中央一号文件对财政支持水利改革发展工作的最新部署和要求在这个前提下全面梳理已有的水利建设政策是加强水利改革发展财政对策的基础性工作。

中央一号文件在国家全年工作中具有纲领性和指导性的地位,各级财政部门应当深刻领会、把握其中精神,基本要求。纲领性的文件在宏观上为今后工作的开展勾绘了蓝图、指明了方向,将指导着各单位、各部门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奋斗方向。奋斗内容、奋斗目标。只有深刻全面认识、把握中央一号文件对对财政支持水利改革发展工作的最新部署和要求,才能又快又好的推进水利改革发展的稳步前进。一旦对文件精神、内容、目标、要求认识产生偏颇,就很有可能造成路线错误,政策不当,徒劳无功的情况出现,这是我们不愿意见到的。

在新的财政政策出台之前,对已有的政策规定进行全面的梳理显得很有必要,不仅可以对以往的政策在新形势、新要求、新发展下进行重新审视,还可以对新政策的诞生孕育条件。政策意见制定的基本思路是:对已经出台且符合最新要求的政策,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和资金额度,不折不扣地执行;对与最新要求相悖或已过时的政策, 要按新要求重新完善和修订;对以前没有执行或执行不到位的新政策,应按最新部署不折不扣明确到位。

二 多管齐下,筹集资金

众所周知,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水利设施薄弱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各项水利建设资金供需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就需要各级财政部门不仅要用好用足现有的各项水利专项资金的同时,广开思路、多管齐下的筹集水利建设发展资金,以尽可能的满足水利改革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全面高效发挥国家为主导,全社会、全国人民共同参与水利改革发展。出台水利建设资金、水资源费、南水北调基金、防洪防洪保安资金、水利工程水费等水利专项财政政策。另外引导社会资金更多的进入水利建设,鼓励全民参与进来,为水利建设筹集更多的资金。

三 建立机制,认真落实

建立健全各种水利改革发展有效机制,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法规是加强财政对策的强有力保障。健全优化水利建设财政结构,建立和完善以财政投入为主、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的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实行水利投入领导负责制,将水利建设投入作为各级财政部门领导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保证各项财政政策落到实处,而不是变成空头指标,严肃追究违反国家、地方财政政策的行为。

四 增加投入,加强监管

中央一号文件确定的各项水利投入政策的总体要求为“总量大幅增加,增量显著提高,政策全面落实”。各级财政部门应加大投入力度,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水利投入政策。各级财政部门在充分利用中央财政对水利建设支持的同时,还应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水利经费在地方财政中的比例。探索发展由国家财政投入为主,输血式和造血式有机结合的财政政策,形成水利建设由国家财政主导,地方财政补充,社会资金参与,谁建设谁享用,谁使用谁买单的局面。成立水利建设基金督查小组,切实监督各项水利基金的落实情况,保障每一笔钱都用到实处,用到关键处。充分发挥社会媒体、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鼓励对水利建设过程中,对专项资金挪用、占用、贪污等违规违纪行为的举报。严肃查处各类违规违纪行为,对于违反法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五 借鉴经验,求实创新

充分借鉴发达国家或者水利建设先进国家的水利发展财政政策,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实事求是,求实创新,积极探索有力于我国水利改革发展的财政政策。我国水利设施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在财政政策制定的时候要高瞻远瞩,虚心学习。跟随的步伐永远跟不上创新的节奏,在总结过去水利建设财政政策、认真学习国外经验的情况下,求实创新,根据我国的水利基本情况,积极探索建立一套适合我国水利发展的财政政策,是加强水利改革发展财政对策的最终目标。

六 结语

总的来说,加强水利改革发展的财政对策是关乎水利建设成败的重要工作,新形势下水利情况以及中央部署的水利建设要求就需要各级财政部门积极认真的工作,广开思路,多方向、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目标、有节奏、有条理的加强水利改革建设财政对策,是所制定或者修订的财政政策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水情的好政策。让洪涝灾害等尽可能少的发生,水源供需矛盾缓和,水利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游本泉.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财政对策[J].中国水利,2011

财政最新政策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状况;必要性;改革创新方向

中图分类号:F8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0-01

一、积极财政政策概述

(一)积极财政政策的含义和特点

积极财政政策也就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它其实就是指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增长缓慢、需求严重不足,在各项资源条件充分许可的情况下,国家相关政府管理部门所实施的一种阶段性或者暂时性的扩张型政策。通常情况下,积极财政政策会呈现出这样的几个特点:阶段性、定向性和复合性。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与意义

通常情况下,积极财政政策所具有的现实作用主要包括有以下这样的几点:第一、它有助于调节优化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结构,提高经济发展效益。第二、它有助于扩大商品销售额和提高居民商品购买量。第三、它有助于提高社会经济发展中各个发展主体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推动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二、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现状分析

谈到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概况,主要可以表现为以下这样的几点:第一,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是在1998年开始启动制定和实施的,发展至今已经有了二十多年。第二,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要点主要有扩大我国内需,提高城市农村消费者大众的经济收入;优化公共投资结构;结构性减税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以及调节经济结构等等。第三,在当前,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的发展趋势是进行变革创新,也就是转换模式类型。

三、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必要性

(一)它是我国政府进行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体制下,国家政府对于经济发展的监管,主要是通过实施各种经济政策来进行宏观调理的。积极财政政策就是其中一类不可或缺、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的实施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二)它是特定经济环境下经济发展的必然客观要求

从积极财政政策的基本含义中可以看出来,它是在社会经济增长缓慢的环境背景下予以实施的一类财政政策。这也就是说,在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个特定状态时的必然政策选择。

(三)它有助于提高我国人民生活质量水平

一个国家人民的生活质量水平的高低主要是由这个家政策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大众的各种收入水平所影响和决定的。只有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极高,民众消费者收入水平增强,才可以有更多的可自由支配收入进行购物消费,改善生活,进而能够实现扩大内需和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而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正是可以提高民众收入,扩大内需。所以说,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对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是非常必要和有用的。

(四)它有助于提高国家政府的社会地位形象

通过前面相关文字的阐述介绍,可以清楚地看出来,国家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可以使广大的民众都得到直接巨大的实惠利益,明显地体现出国家政府对于民生的关系和重视,对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努力奋斗。这样一来,就可以在民众心中大大地提高国家政府的社会地位形象,从而加强对政府的信任感和支持度。

四、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改革创新方向

(一)加强实施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方面的财政政策

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过程中的第一个改革创新方向就是要积极加强实施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方面的财政政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也经济基础或者说物质基础的重要性。所以,要想扩大内需,刺激市场经济的快速增长,就必须要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从而增强他们的消费购买能力,进而最终才能够实现扩大内需的目的。

(二)进行国债投资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过程中的第二个改革创新方向就是要进行国债投资模式的改革和创新。这个主要是指在以全球经济一体化为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潮流的现代社会中,要求我国的国债投资必须要走向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即公共投资项目和非公共投资项目都要发展,只是一定要根据社会的实际状况衡量好二者的结构分布。这样的话就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成效。

(三)加强金融政策的配合支持

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过程中的第三个改革创新方向就是要加强金融政策的配合支持。这个主要是指在国家倡导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大环境之下,我国的各个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也要积极地制定和实施有关国家民生方面的积极金融政策,比如方便有助于居民消费者购房购车甚至购买其他消费品的金融优惠政策。这样一来,就可以与国家其他方面财政政策结合运用来实现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最终目的。

(四)提高科学合理制定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能力水平

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过程中的第四个改革创新方向就是要提高科学合理制定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能力水平。这个主要是指国家的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在制定和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加学习与提升与之有关的知识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够通过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来推动经济的发展。

总而言之,我国的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一定要从实际状况出发,以相关的先进知识技能为理论武装,来进行积极财政政策的科学运用,以此来实现增强居民消费者的购买能力,进而实现扩大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孙淑杰.关于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9:43-46.

[2]舒展.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8:15-18.

财政最新政策范文第3篇

依据IMF的统计,2016年全球经济增速虽然从危机之后的1%以下,温和上涨为3%左右,但是增长基础依然薄弱,距离上一个周期(1998-2008年)约4%的增速仍有不小距离。而且,各国财政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正在降低。一个指标性的数据是,经济危机之前(1991-2007年),主要发达经济体一般性政府债务占GDP比重从未超过50%,而危机之后(2008-2015年)的年度平均值达到了65%;发展中国家虽未被政府债务严重拖累,但也结束了2000年以来的财政减债周期(期间,一般性政府债务占GDP比重从2000年的52%降至2007年的35%),政府债务负担率重新回到年均40%左右的水平(2008-2015年)。政府债务高企和财政赤字扩张,不仅直接影响到财政政策乃至宏观政策的调控能力,而且可能触发新一轮危机。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本轮全球经济波动中,所处位置和所受影响都是前所未有的。一方面,较之以往,中国有更大的经济体量和与世界更广泛的经济联系;另一方面,面向未来,中国经济面临结构性改革的艰巨任务,同时要防止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类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讲,宏观调控与财政政策都与过去大不相同,理应根据新形势,做好预判和准备。目前看,保持财政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维持财政刺激的合理空间、促进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将是三个极为重要的内容。

历史背景:财政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是什么

1.中国宏观调控经验。1998年和2008年,中国实施了两次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积极财政政策不仅被广泛理解为财政扩张的政治表述,而且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推动了中国经济的中高速增长。1998年中国做了两件以前未曾尝试过的事情:第一,通过扩大财政赤字和增加政府债务,解决财政资金不足的问题。这突破了新中国以来财政收支年度平衡和不借内外债的传统;第二,通过财政投资和政府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这改变了过往计划指令式的经济调控模式,市场机制和市场手段起到决定性作用。2008年中国又将财政政策调控经济的手段进一步强化:其一,中央财政的四万亿投资计划以及地方配套,直指当时认为的内需不足问题;其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开始联动。货币发行量、利率、汇率和财政收支规模之间形成纽带关系。总的来看,宏观调控与财政政策之间的互动实践,构成了过去20年间中国经济发展的独特风景。一些标志性的事件大都与财政政策高度关联。

2.怎样制定财政政策。不同阶段的宏观调控目标是不一样的。一般而言,刺激总供给或者总需求都是财政政策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已有的两次积极财政政策基本上集中在扩大总需求。其中,政府投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就广受世界赞誉,并逐渐成为中国经济走出去的一张“名片”。这背后的财政推动力几乎是决定性的。如若仔细观察还可以发现,相比较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集中力量“办大事”,市场经济下的财政政策对资金运行管理的要求明显提高。这主要体现在财政政策保持了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具体来讲,与国家推动的大型工程不同,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一定的受益范围,属地特征也更明显。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保证稳定且持续的资金投入成为工作重点。换言之,当我们判断政府投资的作用、理解宏观调控的意义的时候,不能忽视财政政策背后所蕴含的资金筹集、规划实施和体制安排等一系列机制设计。

3.国际经验与最新理论。世界各国重拾财政政策的决心发端于2008年。某种程度上,这是对过去三十年各国认为的货币政策优于财政政策的矫正。当然,如今人们对财政政策的理解不同于凯恩斯时期。首先,大多数学者认为财政乘数是否大于1,即财政资金投入1块钱能否带来经济产出多于1块钱,是判定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基本标准。其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进入精细化合作阶段。也就是说,国民经济循环中的资金存量和流量必须统一管理,既不能过分依赖货币政策倡导的数量工具,也不能过度依靠财政政策信奉的政府投资与消费。最后,经济增长与财政可持续应该并重。如果不能兼顾,那么经济增长要优先于财政可持续性,但要注意此选择仅仅是短期权宜之计,财政不能长期亏空。

现实问题:如何维持财政刺激的合理空间

1.如何理解大国宏观调控:逻辑与手段。大国宏观调控的特点是经济体量大且影响深远。因此,所遵循的调控逻辑和运用的主要手段都区别于一般性理解。一方面,大国的经济体量决定了宏观调控的规模和力度更难把握。不同于小型经济体,大国宏观调控的规模往往是以万亿元为单位。这意味着宏观调控的实施不会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同时,还应该认识到,大规模的宏观调控讲求力度和节奏。什么时候实施什么样的政策,其结果差异可能非常大。某种程度上,宏观调控下的微观细节决定了成败。另一方面,如果把大国宏观调控置于开放经济体的环境当中,政策的外溢效应将深刻影响世界经济。由于中国连续实施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所以,一段时间里所需要的原材料价格与所涉及的市场资金流向产生了较大波动。前些年,石油、铁矿石和有色金属等价格快速上涨,大都与中国扩大总需求存在一定的关联。

2.如何理解新时期财政政策:激励与约束。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大国宏观调控的背景下有了更多内容,也将面临更多挑战。发挥财政政策的效力,关键是要准确把握财政政策自身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并致力于转化为成功的政策实践。第一,要认识到财政政策的有效性正在降低。这符合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边际效用递减理论。固定资产投资随建成数量增加和建设成本上升,其正外部性趋向于递减。财政资金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将减弱。第二,财政政策受到的资金约束在增加。近年各级政府债务规模持续放大,虽然负债投资形成了不少资产,但是很多资产不容易产生现金流,更不容易如商品住宅一样能够随时变现,进而导致了债务还本付息困难。此外,当社会福利水平上升,民生支出开始取资建设支出之后,各级政府的负担还会进一步增加。与原有的主动投资建设所致的财政负担完全不同,民生支出刚性大,减支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第三,财政政策落地面临更严格的法制与纪律监管。财政政策源于顶层设计,落地则在基层政府。特别是中国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地方财政资金的配套和财政管理体制的跟进不可或缺。较之前两轮积极财政政策,新时期财政政策会更加规范,法制化程度也会更高。但这也从一个侧面预示着,新环境下的财政政策实施效率和执行效果存在着未知性。

3.如何理解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之间的协调:层次与角度。大多数宏观经济理论认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第一层面的政策部署,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等位居其后。这里虽然没有重要性区分,但存在实际意义上的先后顺序。只有具备了上述基本认识,如何使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协调才有章可循。第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还有很大空间。货币政策的优势是灵活和精确,而财政政策的特点在于稳定和长期。连世界最大、经验最丰富的中央银行――美联储,也不否认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协调的重要性。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财政部长在美联储政策制定会议上拥有投票权。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程度依然偏低。第二,应理顺财政政策与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的上下游关系。我们经常看到为产业和区域发展配套的财税政策。殊不知,不少配套政策并不在预期之内,既削弱了财政政策的整体性和自主性,又可能与其他政策产生拥挤效应――本可集中发力的财政资金变成了“撒胡椒面”。第三,应探讨如何令财政政策更具微观基础,即能够精确预计资金需求规模和准确获悉实施绩效。财政政策的最大缺陷在于其容易形成“大水漫灌”效应。财政资金低效率使用,甚至挤出社会投资或消费,都是常被诟病的问题。过去三十年,多数国家受限于财力不足和政策效果欠佳,财政政策工具长时间被束之高阁。对此,学者们积累了大量的研究结论和实施方案,其中,应用微观经济学领域在公共投资、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和医疗支出等领域的既有成果,大都可以加以应用。

大国调控之财政政策取向:怎样协调政策

1.实现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双重任务。中国稳增长的财政政策依然要立足于扩大总需求,而调结构的财政政策则需要从供给侧人手。可以认为,现阶段中国财政政策面临两手抓的艰巨任务。为此,有如下工作亟待展开:第一,稳增长的财政政策除了体现刺激规模,还要注重实施效果。比如以高速铁路为代表的基础设施投资效果正在显现。很多线路不仅逐渐实现盈亏平衡,而且人员与货物的快速流动所产生的正外部效应也在持续放大。因此,基础设施投资步伐还不能停顿。第二,本轮积极财政政策应在政府投资和政府消费领域着力改善民生。过去十年,关乎民生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减缓惊人。2015年同比增速为0.63%,而1991-2010年中国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速的年平均值为27.85%。投资不足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正在频繁发生(如北京“7・21”暴雨等所暴露出的城市排洪、蓄洪设施老化等情况)。此外,政府投资建立的社会保障机构不仅效率偏低,而且后期运行成本极高。能不能利用市场机制,以政府购买的形式,为民众提供更多优质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各方面都拭目以待。第三,供给侧调控还看财政政策如何给经济“减负”。眼下,企业和居民部门都承担了较重的税费负担。积极财政政策势必放大公共支出规模,对未来公共财政增收形成压力。实际上,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激活市场。政府的管理除了放松管制,还有降低市场参与者的成本。另外,应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率,只有不轻易实施大规模刺激计划,才能从根本上解除增加市场负担的潜在可能。

2.把握增进民生福利与财政可持续间的平衡。从过往经验看,积极财政政策实施过后,中国民生福利改善都会迈上新台阶。这往往得益于财政资金的充沛供给与福利计划的顺利实施。然而,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会出现不一样的情况。怎样维持民生福利与财政可持续之间的平衡将成为新课题。为此,要做三个方面准备:其一,民生福利改善的过程,应与经济发展和财政可持续同步。要根据经济发展阶段与财政实力做好资金配给,在改善民生福利的主要领域设计路线图。竭力避免某些福利国家的财政困境和福利困境。其二,协调分区域的福利政策与财政统筹之间的关系。中国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的分区域管理办法需要进一步完善。未来可支配财力、区域资金缺口或者盈余都要进入预算制定的考虑范围。要制定资金缺口填补和盈余资金管理的政策预案。在没有全面摸清财力状况和做实未来福利改进计划的情况下,不建议贸然推进全国统筹。其三,做好其他财政资金填补民生支出的准备。政府间转移支付和国有资产经营收益都要做好补充地方民生支出缺口的准备。特别是在目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个位数增长、民生财政支出两位数增长的情况下,部分地方的财政可持续性或将面临进一步考验。

财政最新政策范文第4篇

一、扩张性财政政策退出的时机已经成熟

这﹁轮经济上升期出现的部分地区和行业投资偏热,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行政主导使然。除了地方党委和政府换届的“政治周期”推动,以及财政税收体制、金融体制和投资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不到位等体制性因素影响以外,以长期建设国债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对投资迅速升温也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不可否认,积极财政政策对中国经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冲击,走出通货紧缩,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可谓功莫大焉。但是,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已经不再是总需求不足,因此也不宜再以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继续刺激总需求扩大。对此,去年底以来,货币政策选择了适度从紧的取向。而宏观调控的另一个重要手段——财政政策,如果继续在“积极”的道路上前行,势必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相矛盾,也将进一步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

另外,从规避风险的迫切性看,仅长期建设国债就累积达到9100亿元之巨,而且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偏高,这些都为财政运行本身带来不小压力。因此,继续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已经不合时宜,现行财政政策已经到了必须作出调整的时刻。

我国当前的财政收支状况为财政政策调整创造了有利条件:

首先,近年来我国税收一直保持较快增长。由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近年金税、金盾和金财工程全面实施,税收征管进一步强化,税收实际征收率大幅度提高。今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14306.7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351.79亿元,同比增长30.6%,完成年度预算60.7%,这是近年来同期增收最多、增幅最大、完成进度最好的一年。虽然下半年财政收入增幅将放缓(如清欠出口退税、部分偏热行业引起的税收增加部分将随着宏观调控见效而放慢等),但全年财政收入增加额仍可能达到4000亿元左右。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为压缩赤字、减发国债和支持改革提供了可能。

其次,近年来积极财政政策逐渐缩小扩张力度,实际上在进行淡出性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2004年维持了3198亿元的赤字,没有安排新增赤字。随着gdp的增长,实际的赤字率(赤字/gdp)较之去年有所下降。(2)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由2000-2002年的每年1500亿元,调低到2003年的1400亿元,2004年又减少至1100亿元,并且明确承诺将逐步停发。(3)2003年10月出台的新出口退税政策,使出口退税率在总体上降低了3个百分点。(4)长期建设国债的投向有所调整,由过去主要用于重点建设项目,扩展到在建重点工程的后续投入、公共项目的欠账填补和支持亟待进行的重大改革举措。这些实践不仅为财政政策进一步调整积累了经验,而且形成了扩张性财政政策逐步退出的心理预期,这将减少政策调整的难度和阻力。

二、当前财政政策调整的实质:从扩张性政策逐步转向平衡性财政政策

基于宏观经济形势的改变,对财政政策作出调整的必要性已经被大家所认识,越来越多的人主张积极财政政策应当“退出”、“淡出”或“转向”。但是对如何调整,调整的程度、力度和方式,调整后政策的新作用点等问题则存在争议。在讨论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把财政政策调整的实质界定清楚。

财政政策一般分为“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discretionary fiscal policy,亦称自决的财政政策)和“内在稳定器”(the built-in stabilizers,亦称非自决的财政政策)两大类。前者又根据不同的宏观经济条件和对总需求的不同影响,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平衡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一般的政策工具包括政府支出、国债和税收。平衡性财政政策通常指维持财政收支大体平衡,不影响总的社会需求状况,亦即不应新增政府支出和增发国债及减税,人为地进行扩张;也不应降低政府支出或增税,人为地制造紧缩。而所谓自动稳定器,一是指税收(主要是所得税等直接税)的自动稳定功能,二是指政府部分支出(如转移支付)的自动稳定功能;平衡财政政策与自动稳定器属于不同政策类型,前者是当局的积极行为,可以在不影响总需求情况下,对财政收支进行内部结构调整,采取同幅度对冲性政策组合,比如减税与减少政府支出组合,或者增税与增加政府支出组合等。而后者是当局真正的“不作为”,让财税制度自动发挥平抑周期的作用。近年来国际上对自动稳定器的调节作用给予较多关注,但是在我国以间接税(主要是增值税、营业税等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下,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还很薄弱。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正应该是平衡性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条件。在总量上,平衡性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不产生扩张或紧缩的影响,维持财政预算收支基本平衡,至少要维持当期预算的基本平衡,逐步削减赤字余额,并保证不出现新的赤字。在结构上,做到“有保有控”,一方面要控制过热行业的发展,财政资金从“越位”领域退出;另一方面,支持能源、交通等瓶颈部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财政资金转向公共财政“缺位”领域。实行平衡性财政政策并不意味着政府无所作为,而是强调在稳定社会总需求的前提下,有效地采取对冲性政策组合,努力实现预算平衡,优化支出结构,引导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

三、“平衡的财政政策”在当前可表述为“适中的财政政策”

为了便于讨论,我们认为在财政政策的名称选择上可考虑三个标准:(1)是否代表了宏观经济形势所需要的政策类型;(2)是否明确表明政策的作用方向和程度;(3)是否能准确传递政策信号,便于更多的人理解而不引起歧义和误解。

对当前我国财政政策调整的名称选择,大体上有以下7种主张:(1)“适度的”或“温和的”财政政策;(2)“可持续的”财政政策;(3)“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4)“稳健的”财政政策;(5)“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6)“结构性”财政政策;(7)“中性”财政政策。学术界比较多的人同意“中性财政政策”的提法。第一种提法,“适度”只是描述了政策的作用程度,对于财政政策调整方向并没有指示,可以适度扩张,也可以适度紧缩,不便于引导预期,对于以上三个标准都不满足。而“温和”的提法,包含了程度减轻、柔和、适度和不过分等意思,可能会给人逐步降低和减少扩张幅度的预期,但是容易引起误解。关于“可持续”的提法,强调的是财政政策坚持收支平衡、不搞无米之炊,并使财政政策的重点转向加强薄弱环节,支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个提法带有中长期特点,但对短期宏观经济调节的导向比较模糊。至于“相机抉择”的提法,其直接混淆了财政政策的类别和具体财政政策之间的关系,而且导向并不清楚,显然也不合适。而“稳健”的财政政策的提法,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他们的支撑点在于认为我国当前财政政策既然不扩张也不紧缩,那么选择稳健的提法正合适宜。其实不然,仅从“稳健”一词很难判断出政策的方向和趋势,虽然我国近年货币政策也采取了“稳健”的提法,但是就其政策执行的实质上看,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一种适度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之所以称稳健,其强调的是在松动银根、支持增长的过程中,要高度警惕和防范金融风险。这样来,如果财政政策也称“稳健”的,则可能使人们比照货币政策来理解,而形成继续扩张的错误信号和预期。因此,这个提法不满足第二、第三条标准,显然也不合适。至于第五种提法,“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可能有矫枉过正之嫌,从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看,的确存在呈现局部偏热,警惕通货膨胀的压力,但是还没有需要进行全面紧缩的时候,而且宏观经济本身还存在再次步入通货紧缩的不确定性,所以这种提法不满足第一条标准。而主张使用“结构性”财政政策的提法,应该说其抓住了我国财政政策调整后的主要着力点——支持结构改革。但是作为一项财政政策的名称,它并没有标明政策调整的总体方向。结构调整可以在扩张中进行,也可以在紧缩中进行,即不满足第二条标准,所以也不太合适。

目前学术界比较多的人同意“中性财政政策”的提法。西方经典财政理论对“中性财政政策”(neutral fiscal policy)并没有严格界定,一般包括两层意思:一是经济自由主义观点,主张让市场机制自由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二是政府干预主义的观点,将财政政策定位于扩张性与紧缩性之间,强调在总量上不影响社会总需求。当前我国学术界和政府部门正在讨论的“中性”财政政策,主要是指第二层意思,其实质与平衡性财政政策是一致的。但是,平衡性财政政策有一个硬指标——预算平衡,而我国当前3198亿元赤字的削减不可能一蹴而就。马上转向“平衡的”财政政策会给人们传递过于“严格”的信号,容易误解政策调整的力度和速度。此外,中性财政政策也可能被误解为政府“无所作为”和“经济中立”,不利于准确反映当前我国财政政策调整的实质。

据此,我们建议财政政策的调整取向应为“适中的”,“适”表明渐进和适度的意思,标识了政策的力度,同时也留下了灵活操作的空间;而“中”则表明政策调整的方向,强调不偏不倚,介于扩张和紧缩财政政策之间。“适中的财政政策”这一提法,能体现我国当前财政政策调整的实质是逐步实现预算平衡(考虑到削减赤字的渐进性,预算收支平衡应当作为一个中期目标,例如在“十一五”期间达成),并能体现政府在政策调整中将“有所作为”的态度,又能反映政策调整的渐进性特征,而且能让更多的人、特别是非经济学专业人士所理解,基本上可以满足以上我们提出的三个判断标准。

四、“适中的”财政政策实施要点建议

根据我们的研究,建议“适中的”财政政策应当包含以下几方面含义:

(一)大规模减发长期建设国债,甚至停发,尽快兑现将其调减至零的承诺

建设国债是积极财政政策最核心的政策工具,迅速调减国债不仅可以传递明确的政策信号,也可以比较直接地实现政策目的。调整中面临的主要障碍是,在不开工新项目的前提下,如何保证在建项目的后续资金投入。可以考虑以下办法:

第一,根据宏观经济形势,适当放缓国债项目资金拨付进度,充分有效利用国债年度结转资金。建设国债资金预算规模与实际使用规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者决定实际扩张效应。比如,我国2003年建设国债预算规模1400亿元,而实际使用规模为1093亿元(包括2002年结转的168亿元),向2004年净结转475亿元。今年上半年在适当放慢国债资金拨付进度后,实际使用规模为246亿元,仅占今年国债可用总额1575亿元(预算规模1100亿元+上年结转475亿元)的15.6%.如果下半年保持这样的力度,全年基本上可以实现净结转1000亿元左右,这部分资金就可以全部有序地投入后续建设中。应当注意防止年底前集中投放国债资金,避免对已经取得的宏观调控效果造成冲击。

第二,停止将建设国债转为对地方政府的转借资金。近几年发行的建设国债,大部分由中央预算直接掌握,小部分转借给地方。例如,2004年计划发行的1100亿元建设国债中,有950亿元纳入中央预算,转借地方150亿元。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尤其是投资增长过快,按中央项目和地方项目划分,其中主要拉动力量是地方项目增长大大超过中央项目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地方政府行政性干预市场的“越位”投资行为引起的。因此,需要抑制国债资金对地方投资的直接刺激作用,明年可以考虑停止将建设国债转借给地方。为支持西部开发、生态建设和保证在建项目的后续投资,可将结转到明年的国债资金由中央预算统一支配。

第三,利用好新增财政收入资金,支持后续建设。

(二)在财政收入较快增长的同时,合理安排新增支出的方向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进入上升周期,财政收入近年来持续高速增长,今年上半年以来仍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即便是考虑到紧缩性宏观调控加上部分减收因素(如归还出口退税欠款)的影响,导致下半年税收增长放慢,但是预计2004年全年至少仍可实现财政增收4000亿元左右,增幅可能超过去年。这部分钱的“去处”是否合理,将会直接影响财政政策调整的效果。如果不做好新增财政收入的支出预算,可能又会形成新的扩张因素。为了体现“适中的”财政政策取向,增收的财政资金最好用于支持亟待启动的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财政体制,尽快启动新一轮税制改革;同时,保证在建项目的后续投入。

(三)严格控制和逐渐削减财政赤字,传递“适中的”财政政策的信号

政府预算赤字常常是一国财政政策方向的重要指示器,我国财政政策由“积极”转向“适中”,控制和逐步削减财政赤字也应当提上日程。当前我国各方面增支压力较大,立即大幅度削减财政赤字有较大难度,但是仍应严格控制赤字余额,至少在当年不出现新的赤字。可以考虑在“十一五”期间较大幅度削减财政赤字,逐步实现财政收支基本平衡。换言之,转向“平衡的”财政政策应当是一个中期政策目标。而在近期内,宜采取小幅度削减财政赤字的办法,为最终实现平衡预算的中期目标创造条件。建议从编制明年预算开始,用今年新增财政收入的一小部分弥补预算赤字,并且抓紧研究制定中期内削减赤字余额的方案。即便下一年度所能削减的赤字规模并不大,但这一举动将表明政府采取“适中的”财政政策的决心,对人们的政策预期会产生明确的导向。

(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支持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协调发展

“适中的”财政政策并不意味着政府公共开支可以采取无所作为的态度,而是强调转变财政政策的作用重点,即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从支持经济增长转变为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适中的”财政政策要求对政府公共开支进行“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重大调整。宏观经济有冷有热,经济社会发展还有许多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项目资金使用结构,有保有压,一方面缓解当前的结构性失衡和市场供求矛盾;另一方面,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社会领域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对不符合产业升级要求的经济过热行业,政府财政资金包括国债资金应当不再投入;对不符合公共财政要求的政府开支“越位”领域,财政投入应当坚决退出;对需要加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主要是农业、社会保障、生态和环境保护、公共卫生、义务教育、科技研发,以及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等,需要加大投入和支持的力度。

(五)在减发和停发长期建设国债的同时,不宜过快增加预算内政府投资资金

其一,应当防止因增加预算内投资而抵消财政政策的适中取向。如果把减发的国债资金大幅度转换为预算内政府投资,将会产生实际的扩张效应,不利于实现“适中的”财政政策效果。

其二,应该把建设国债的减发和停发作为推动政府职能转换的契机。如果—边减发国债,一边又相应增加预算内政府投资,有可能固化政府对经济运行的直接干预。我国投资体制改革已经启动,市场化投融资将日趋活跃,投资来源日益拓宽,信贷、利率、财政贴息和税收等间接调节手段起作用的条件也在逐步改善。因此,政府对投资领域的调节不能再依赖财政性投资,或直接掌握过多的基本建设投资项目,而应更多地借鉴市场经济的办法,主要依靠多样化的间接手段调节经济运行。再说,目前国家财政的经济建设职能仍然偏重,经济建设费在各项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仍然是最高的,而用于弥补“缺位”的财政支出仍然不足。因此,政府应当进一步减少经济建设职能,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财政最新政策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财税政策 高新技术产业 技术创新

高新技术产业以其资源利用率高、产品附加值高、企业收益高等产业特点已成为各国国民经济体系重要的支撑力量,同时也成为各国政府全力支持发展,以图转型成为创新型国家的产业选择。因为依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结论,经济增长的源泉是技术进步,因而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应该说是各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就我国而言,高新技术产业中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活动是对于引导我国经济模式从“投资驱动型”向“技术驱动型”转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强调应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在此期间进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重要举措之一。

由于我国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逐步重视,先后推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不仅包含技术创新的技术支持,也包含财税优惠政策。财税政策的不断完善,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壮大,同时,在促进技术创新层面,也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我国的技术创新成果的水平上升,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

一、技术创新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效应分析

技术创新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主要通过技术创新带动生产,产生效益。从这个角度看,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源泉,只有技术创新的不断实现,才能确保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技术支撑的稳固性,进而提升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其增长效应显而易见。

技术创新为高新技术产业生产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在国家及政府不断支持技术创新与改革的今天,技术创新的效率和质量,也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成为生产力提升的主要依托点,技术创新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产生增长效应提供了保障。

技术创新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扩大化生产提供了保障。技术的创新,实现了产品科技含量的高度密集,使得产品的商业价值不断提升,为企业带来效益提升的同时,刺激了社会的需求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亟需扩大再生产,技术创新成果的不断实现,使得企业扩大化生产成为现实。

二、财税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实施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梳理,在影响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方面,其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就在于财政科技投入、政府采购政策和税收支出政策。

(一)财政科技投入

1.财政科技投入降低了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成本

财政科技投入的相关制度,降低了企业的创新成本,不仅包含资金投入,还包含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为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实施技术创新,建立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国家支持系统,提升企业创新成果奖励的宣传效果,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2.财政科技投入帮助高新技术产业规避技术创新风险

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的风险存在,其风险不仅体现在成果的不确定性,还体现在资金吸纳、生产过程之中。在资金方面,财政科技投入除资金投入外,对于风险投资者制定优惠政策,提升风险投资者的利润空间,解决了科技创新资金问题;在生产中,鼓励企业之间形成联盟,形成完整产业链条,确保生产材料供应,产品销售渠道畅通,激发了创新成果的转化速率,规避了创新成果转化困难的风险。

(二)政府采购

1.政府采购政策为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指明了方向

政府采购是一项重要的商品需求指标,不仅体现社会对于商品的需求指向[1],也代表着政府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在政府采购政策中,政府对于市场产品的需求预期,明确了技术创新的方向和产品生产方向,使得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目标明确,促进了技术创新的有效实施。

2.政府采购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

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更为重视利润回报,政府采购政策对于创新产品的倾向,不仅提供了商品销售渠道,同时为新产品提供更大利润空间,企业创新成果转化获得的利润较原产品将可能翻倍甚至好几倍,在利润驱动下,企业就有可能将生产重点放在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上。从这个角度讲,政府的采购政策也促进了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

(三)税收支出

税式支出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67年,是由当时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斯坦利?萨里提出,主要是针对当时传统财政政策的不足提出来的,此理论在西方国家引起较大反响,并迅速成为财政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西方国家的观念中,所谓的税式支出是指在现行税制结构不变的条件下,国家对于某些纳税人或其特定经济行为,实行照顾或激励性的区别对待,给予不同的税收减免等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支出或放弃的收入。这一概念得到西方国家的认可,并迅速成为西方国家财政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有些国家甚至将税式支出纳入到法律范畴之内。

税收支出政策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中对于企业及风险投资者最为优惠的策略。税式支出的存在,其目的是刺激纳税人,尤其是从事企业活动的纳税人从事政府支持的行业,这种刺激主要体现在优惠待遇层面,即通过给予从事政府支持行业的纳税人或纳税人的经济活动一定的优惠待遇,激发起参与及深入发展的欲望,从本质上讲,税式支出激励创新的机理就在于通过影响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方式,达到影响市场机制的目的。在在税收支出政策实施下,不仅高新技术产业自身对于技术创新重视,而且也使得风险投资者更乐意于投入到技术创新的活动之中,确保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同时,降低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风险。

三、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建议

我国采取的这几项政策整体上讲,均对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有着正向的影响作用,即实现了政策的初衷。但是在政策效果上讲,在研发投入阶段,财政科技拨款与税收优惠影响较大,而拨款效果优于税收政策;在产出阶段,政府采购效果好于财政科技投入,这可能与采购直接为创新产出创造市场需求有关。

虽然财税政策发挥着对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问题,政策本身的设计缺陷、政策实施的法律制度保证等都使得政策效果不尽如人意,但我们仍然要在借鉴创新型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继续不断完善我国的财税政策,因而相关财税政策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地推进与拓展。

鉴于财税政策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要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突破性发展,可以从政府创新投入、政府采购和税收优惠三个方面进行财税政策的优化。

(一)细化财政创新投入,凸显财政的激励作用

对于财政创新投入政策的优化,需要细化技术创新不同阶段的需求,并提出针对性方案,方能凸显财政激励作用。

在创新准备阶段,重视将资金投入转化为相关设施建设。伴随着科技创新的深入,资金投入的作用有限,相关配套设施及技术创新成果信息系统发展反而成为最为关键的要素,因此,财政创新投入有必要转移重点,解决企业创新准备活动的需要。

在技术创新实施阶段,重视相关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从资金投入转为关注创新技术人才和创新技术实施中相关条件的落实,将重点放在构建产、政、学、研的结合上,为创新实施提供必要支撑。

在创新产出阶段,构建创新成果管理体系,促进成果转化。逐步建立完善的创新成果管理体系,为企业创新成果转化提供便利,如提供指导专家,提供相应技术等等,这些才是企业最为需要的,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中亟需的。

(二)优化政府采购法规,强化制度落实

在政府采购方面,可以从制度完善、强化预算和采购体系监督三个角度进行优化。

首先,不断完善政府采购政策。鉴于我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定不够细化的现状,在未来发展中,政府采购应该根据区域差异及实际,尽快出台相应的解决策略,通过采购政策的完善,确保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例,并促进技术创新的不断实施。

其次,强化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确保地方政府在制定政府采购预算时有据可依,同时预算体系的构建,也便于政府在采购预算管理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实现采购预算中“两张皮”的现状,确保政府采购实施与预算管理的同步。

最后,完善采购的监督体系。通过体系的完善,监督政府采购行为的落实,以达到政府采购行为对于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引领作用,实现其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三)重视税收优惠差异化,促进创新成果产出

首先,重视间接优惠在税式支出中的应用。随着研究成果逐渐增多,技术创新要获得新的突破,困难程度有所增加,针对这种情况,实施税收间接优惠策略,使技术创新有所成就的高新技术产业获得更多的优惠,才能从根本上激发技术创新动力。

其次,重视税收优惠的因地制宜。技术创新优惠标准的不够细化,使得税收优惠在技术创新深入的过程中难以体现其价值。鉴于此,在未来税收支出优惠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有必要因地制宜,根据高新技术产业实际,技术创新领域实际,制定差异化税收优惠策略,以确保税式支出的直接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戴晨,刘怡.税收优惠与财政补贴对企业R&D影响的比较分析[J].经济科学,2008,3.

[2]马伟红.税收激励与政府资助对企业R&D投入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面板数据[]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7.

[3]许强.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国际经验及启示[J].国际税收,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