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工专业基础知识

化工专业基础知识

化工专业基础知识

化工专业基础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专业基础课 教学改革

21世纪的高等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人才的培养模式发生深刻变化,更加注意素质教育,特别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万丈高楼平地起”,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离不开专业基础课的牢固掌握和熟练应用。大学工科课程设置大体上可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三类。专业基础课是在学生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根据专业需要,把有关知识向深度拓展,从而为学习专业课和从事专业工作提供理论和技术准备。从专业基础课的性质看,专业基础课大多理论性强、概念多、分析层次多。通过对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调查表明: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有创新思维的专业人才是企业渴求的。而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前提。

一、专业基础课教学现状

为加强学生专业基础,国内部分院校根据本科专业基础课“四多一广三性强”[1]的特点,提出“分层教学模式”。为加强学生的专业基础,麻省理工提出“本科生科研计划”,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并加强学生的实践环节。国内高校,如东北大学、重庆科技学院等,亦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紧密结合实践教学,特别对专业基础课实验教学,提出“三四模式”,为加强学生的专业基础,有些高校提出“大类化专业”概念,教学内容模块化。

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应用本科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性特征。主要培养培养适应生产一线需要的工程技术管理者和组织者。培养适应专业行业技术和生产发展需要,从事专业生产技术管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及设备设计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根据上述人才培养目标,制订相应的培养计划,要求学生能够深入学习专业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及有关设备的设计方法,实验研究、环境保护及资源综合利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其中包括工艺制定、工程设计、测试技能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相关工艺及设备设计、生产组织管理的潜能及相关专业开拓能力。

三、应用型本科专业基础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依照1998年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提出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各高校的部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时均有不同幅度的减少。依据人才学观点,人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在应用知识领域是否获得成果,主要看他是否具有丰富的理论。目前,应用型本科专业基础课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学科知识渗透和迁移不够。比如:冶金工程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物理化学、冶金原理、冶金传输原理、金属学与热处理)教学内容大多照搬一般本科模式,教材选用研究型大学的,不能适应现代冶金生产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

2.现在的应用型教学,大多数学生在生产操作中,基本都知道该怎么操作,而不知道为什么这样操作,给企业产品创新和工艺成本优化带来不便。

3.忽略了当代学生的一些心理特点。因此,对应用型专业,要想在国内有一定竞争力,对专业基础课的教学目前仍是亟待关注的问题。

四、加强专业基础课教学理念的探讨

本文针对当前基础课程教育存在的问题,为企业培养合格人才,使企业在产品成本和创新之争立于不败之地,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1.明确专业基础课的地位。

专业基础课是后续专业课学习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专业基础课教学不同于专业课教学,也有别于公共基础课教学,它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专业基础课应当完成公共基础课应尽而未尽的职责;使学生具有适时“转岗”能力是专业基础课应当发挥的新作用。

2.优化和更新应用型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

根据不同学科和专业要求,在教学中进行有思考的组合,随时把最新的相关内容补充到教学中;同时,淘汰一些陈旧和重复的内容;不定时修改教学内容。

从学科的发展讲,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之间,始终存在一个专业知识不断基础化的过程。当专业知识成熟、普及之后,就有基础化的可能,因此,对于基础知识而言,无论是概论性的,还是史论性的,对于日益庞大的知识体系,必须进行条理化,要接受那些普及化的专业知识,将其容纳入基础知识之中,否则,难免会造成专业知识与基础知识之间的脱节。

3.强调专业基础课之间的相互渗透,明确其与先行和后继课程的关系。

加强专业基础课实用教学法的研究有利于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有利于提高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的实效性和实用性;有利于缩短培养学生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培养高技能适用性人才。

4.加强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

工程实践与实验教学始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实践教学体系可采取“点、线、面、体”多层次训练方案,形成由单一到综合、相对独立到科学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既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又可以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5.从专业课的角度上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教学历来是本科教学的难点,其知识结构层次强,难于理解,内容又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但又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其教学最令教师头疼,老师往往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听得懵懵懂懂,收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站在专业课的角度学习专业基础课,则更有利激发学生兴趣和对专业基础课的掌握。

6.提高教师素质,强化教师自,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许多教育专家认为学术水平高不一定教学水平高,但真正在教学上优秀的教师一定是在学科领域有造诣的、有学术见解的教师,正所谓站得高,看得远。所以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扩大知识面,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自,更有利发掘教师的潜能。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则利于应用型本科的发展。

7.重塑学生吃苦耐劳,加强心理素质培养,确定健康向上的理念。

独立能力差,依赖性强,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缺少接受生活的挑战和考验,这对当今大学生心理、思想的成熟非常不利。而专业基础课是在公共基础课之后,难度可想而知,由此激发学生吃苦耐劳,确定健康向上的理念则是必要的。

五、加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1.充分发挥新时代学生的特性,激发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

(1)针对当代学生的弱点,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加强艰苦奋斗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敢于迎接任何挑战和选择生活道路,正视学习中的种种困难,确立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克服自卑、依赖心理。

(2)面对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希望在大学几年里能够充实自己的实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而参与社会竞争。

(3)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应从实际出发,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环境育人”。

2.优化和更新专业基础课内容,加强专业基础课老师不定期讨论、交流,实现各专业基础课程的相互渗透。

(1)优化教学内容,以达到减时增效。比如冶金专业物理化学中的热力学,动力学,在冶金原理中就要精简;冶金原理中的相图,和金属学中的相图进行优化。

(2)调整一些选修课进入专业基础课之列,比如热工仪表和自动检测技术。

(3)专业基础课老师不定期讨论、交流,实现各专业基础课相互渗透。比如铁水预脱硫,用何种脱硫剂是冶金原理研究的内容,但如何把脱硫剂加入铁液中,则属于传输原理要研究的范畴。

3.加强专业基础课中的实践教学,引导学生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现场生产问题[2]。

(1)开展教学参观活动的尝试。由于课程性质的不同及学生缺乏专业生产的知识和经验,课程抽象。通过教学参观,利于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熟悉;更能体会到工作的艰辛,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和科学技术的价值。

(2)融合专业基础课实验,结合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和现有设备,最后增加一项有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评分可采取弹性标准,培养创新能力,激发学生潜能。

(3)加强生产实践环节,增设学生自主提问题一项,然后尝试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以提高学生用专业知识思考和解决现场问题的应变能力。

4.加强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教师自,实施启发性和创新性教学。

(1)加强教师自身素质,教学中,要了解先行课程的基本内容,避免重复和衔接不上,明确与后继课程的关系,突出课程自身要求。教学过程中提高语言魅力;采用嵌入式双语教学。要培养学生从复杂现象中找到规律,培养学生洞察力。专业基础课教师大多是青年教师,其言行举止对学生有很大影响。

(2)提高教师自,实施启发性和创新性教学,根据课程需要,安排和营造启发性教学,结合学生讨论,助讲,答辩及学生反串教师的角色,采用多元考试模式,加深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程的理解,亦可激发学生的其他潜能。

5.利用网络平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伴随网络平台的蓬勃发展,利用网络平台对专业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更新,则更为重要,除了传统的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外,学生还要加强对专业网络论坛、群体及贴吧、问问等网络空间的应用,提高文献检索和信息搜集的速度和效率,强化自主学习能力。

六、结语

专业基础课是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加强专业基础课教学,明确其地位,能更有利于整体专业教育,能更加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有利于加强应用能力培养,保证大学与工厂实现人才输出“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张文慧,龚毅.加强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郑州轻工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2010(5).

化工专业基础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就业热门;专业嫁接;课程整合;电子课程;整体就业质量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一种能力型和就业型教育,就是俗称的“专才教育”[1]。这种专才教育对把握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也具一定的操作性。但在当今社会更开放、发展更迅速的情形下,这种目标定位呈现出了极大的局限性。首先,从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看,这种目标下培养出的“专才”极有可能面临就业难和转岗难的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流动是通过市场调节的合理配置实现的,竞争就业和双向选择是人才市场的基本法则。一个知识面狭窄、技能单一的人,即使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但因缺乏专业间的横向渗透和伸张,在竞争中也难以占据有利位置[2]。其次,知识经济日渐凸显,高科技促使传统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发生重大变革。技术含量日益提升,产业岗位轮换频繁。越来越快的岗位变动和职业流动,需要从业者对不同岗位有更强的适应性,进而需要教育不仅要有结构性的嫁接,更应有功能的整合。如果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在多样多变的社会需求面前无动于衷或束手无策,那么高等职业教育本身的生存发展空间就会渐显萎缩[3]。

一、专业嫁接的思路

(一)专业嫁接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和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近几年来,随着石化行业的振兴,以及机构重组、人员调整的结果,各大石化单位急需补充大量人员,尤其是成本低、能力强的高职高专类院校毕业的高技能人才[4]。以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的特色专业是已有57年历史的石油化工专业,近几年来,该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且就业的质量非常高,学生应该在校学习三年,一般情况下,在两学年还未结束时,几乎一半的学生已经签订了就业单位。就业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导向,学院内一些非石化类专业纷纷与石化专业进行不同程度的复合嫁接,比如人文社会科学系和计算机应用科学系,专业嫁接为这些专业学生的就业确实找到了新的出路。使学生既掌握了共同的专业理论,又能在这些专业理论基础上把已形成的能力在相应的石化类职业岗位范围内发生转移,达到上岗无须过渡,转岗不必培训之目的。即专业嫁接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和提高学生就业质量[5]。

(二)嫁接课程基本包括被嫁接专业的必备知识体系

专业嫁接的效果应该达到嫁接专业(比如文科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被嫁接专业(如石化专业)学生应有的必备知识体系,而嫁接专业又有其自身专业的要求,如何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高质地实现专业嫁接,必须要对嫁接专业的课程进行较大规模的整合,嫁接课程基本包括被嫁接专业的基础、必须、实用、够用的理论实践知识。为了将文科类专业与石化专业进行嫁接,开设的嫁接课程有《实用化学基础》、《石油化工设备》、《石化专业认识实习》。理科类非石化专业与石化专业的嫁接时开设的嫁接课程有《石油化工工艺基础》、《化工技能取证》。

高职教育提倡理论教学“课件化”、实践教学“现场化”,尤其在专业嫁接过程中,为提高效率并保证嫁接的目的,更应该做到这点。我们已经为《实用化学基础》、《石油化工工艺基础》开发了适宜的电子课件,根据编写的《石化中试装置实训教程》校内讲义在学院的中试实训基地进行为期两周的现场化教学实习,完全达到了上述要求。

二、文科专业适宜的嫁接课程

开设嫁接的专业课程时,必须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基础知识的差别,必须将嫁接的课程以恰当的形式组织,以达到扩大知识面而又能够有效克服因专业性过强导致的生僻难懂,确实使非石化专业的学生通过课程的嫁接掌握石化类专业的基础知识,实现学生“以一技之长为主,兼顾多种能力”的“通才”教育目标[6]。

(一)化学课程整合

人文系的学生在高中阶段所学的化学知识非常有限,文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往往不感兴趣或学习时不得要领,《实用化学基础》电子课件涵盖了高中阶段化学中的所有重要知识点,并且对化学与材料、化学与环境、化学与健康部分进行了扩展,既是对三年高中化学的浓缩与简化,又能承接部分石化系学生所学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俗称四大化学)基础知识。这门综合性的课程开设一学期,40课时。化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学科,40课时内还要理解掌握必要的实验技能,如果两个专业在地理位置上相距太远,比如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文系、石化系分别位于东、西两个校区,学生做一次实验非常不方便,在这样的教学条件下,我们开发了一套适合文科专业的《实用化学基础》电子课件,该课件有445MB,刻成一张光盘,《实用化学基础》共分九章,每章包含有:

powerpoint演示文稿。演示讲课的提纲、重要知识点、例题、习题,并将与课程有关的动画、视频进行了相应链接;

flas。模拟有机物分子构型、有机反应历程、模拟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活泼、易懂,可以节约用于实验的财力、人力、时间的投入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视频。课件中有40余个精心收集、制作的视频文件,比如乙醇的生产过程、有机物的性质、石油的用途等电视片、真实录像将教学与生产过程紧密相连,除了该光盘中所含的视频,我们还有另外两张有机化学操作、无机化学实验、玻璃仪器的洗涤等教学录像改制的光盘;

图片。几百幅图片展示了环境污染、化学污染造成的可怕疾病,展示了工业生产的相关图片;展示了高分子、高科技材料,有利于建立起直观的印象,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拉近;

例题、习题。每章都有与之配套的例题、习题,制作成word文档。已经链接到powerpoint演示文稿,独立放置可以更方便查找。

(二)工艺课程整合

文科类专业在学习一定的化学知识后,更重要的是理解并掌握一些石化产品、石化工艺、石化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工艺设备的基础知识,比如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的工商企业管理(石化物流管理)、市场开发与营销(石化产品)、

应用英语(石化方向)三个专业,就开设了一门《石油化工设备》的课程,主要讲解一些石油产品、石化原料、化工单元操作及设备等知识,主要是石化专业一些应知的知识点,30课时左右就能够对石化行业有基本的了解。

(三)实践课程整合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石化系有着雄厚的实践教学条件,实践课时比例超过了理论课时,对于嫁接石化专业的文科专业,我们专门划出一周的时间为其安排一门《石化专业认识实习》,主要内容包括:

观看安全教育录像,对石化企业生产特点、事故预防等有了直观、感性认识;

参观石化中试装置,加深理解所学的工艺知识,亲眼看到石油化工生产中的设备、装置,现场认识管线、仪表、阀门等,能够在现场摸清工艺流程;

进入化学实验室亲手做1~2个实验,认识大量现代化分析仪器、小型设备。

三、理科专业适宜的嫁接课程

(一)工艺课程整合

理科专业的学生在高中阶段有比较扎实的化学基础,在学习石化类课程时就应该扩展课程,并且适当加深深度,我们针对学院内的理科非石化专业编写了《石油化工工艺基础》教材,内容涵盖石化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化工原理》、《石油加工工艺学》、《石油化工工艺学》和《高分子化学》,按照石化类专业教学计划,以上前三门课程每门需要讲授两学期,《高分子化学》讲一学期。对于非石化类的理科专业,在进行专业嫁接时,不可能按石化类专业的教学课时进行,这样就必须在教学的内容上提炼出每门课程的最重要、最基础的知识,除了在教材的编写上下功夫,开发与之匹配的电子课程也是十分必要的,《化工原理》部分的单元过程和设备,需要通过模型、照片、动画、视频等形式展现,常规教学中还需要实验、仿真、实训,在不足20课时情况下,大致将《化工原理》主要的精髓学完,必须借助于多媒体的电子课件,在《石油化工工艺基础》课件中,收集了有关泵、换热器、精馏塔、吸收塔等大量的动画、视频、照片,用于教学的效果非常突出。《石油加工工艺学》、《石油化工工艺学》要讲解很多装置的工艺流程,常规教学利用布质或纸质挂图,在《石油化工工艺基础》课件中,流程以动画或图片实现,教和学的过程变得轻松,教和学的内容也得到极大的扩充。

(二)职业技能取证

非石化类理科专业,比如我院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过程控制)专门开设了《化工总控工技能取证》课程,课程标准与石化专业学生一样,参加统一的取证培训和考试,通过2周(60学时)的强化训练,让其掌握化工总控工中级工应知应会的理论实践知识,通过理论考试和上机仿真操作。

四、专业嫁接的效果

(一)嫁接课程教学效果

《实用化学基础》电子课程于2004年秋季用于教学,连续使用了7年,在教学过程中经多位老师的不断补充、完善,教学效果与常规手段相比,大大提高了效率,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件中丰富的课外知识激发学生运用网络查找资料,写出有价值的小论文,并且在化学专题演讲中表现出较高的水平,这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是难以达到的。

《石油化工工艺基础》课件于2005年秋季用于教学,多个教师在开设该门课程的10余个班内试用,从老师的反馈和课堂上同学的反应来看,采用电子课件授课与常规的教学相比,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讲课的容量得到极大的扩充,而没有给学生带来负担,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许多石化专业的知识,使学生既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又有较强的就业弹性和广泛的适应性,真正达到了专业嫁接的目的。

(二)嫁接专业就业效果

根据本校招生就业办公网显示的石化专业以及嫁接石化类课程专业的就业情况,可以看出嫁接石化类课程的理科专业有油气储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过程控制),文科专业有市场开发与营销(油料储运)、市场开发与营销(石化产品)、工商企业管理(石化物流管理)、应用英语(石化方向),越来越多的专业开始与学院的特色专业进行嫁接,且嫁接的程度越来越大。这些专业尤其是文科类专业,在嫁接石化类课程前,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嫁接后就业质量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祝士明.高职教育专业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D].天津大

学,2006.

[2] 裴建平.有关高职课程设置问题的几点看法[J].职业技

术教育(教学版),2006,27(2):26-27.

[3] 李晓.浅议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J].南方论刊,2009,

(10):95-97.

[4] 荣志远.区域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D].兰州大学,2007.

[5] 王前新.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

大学,2004.

化工专业基础知识范文第3篇

探讨了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以及课程体系的优化,实践环节的加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提升学生能力和素质为导向,强调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合理定位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统筹优化课程体系,更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要求的总体计划实施方案,是各高校组织、管理和监督人才培养过程的文本依据。目前,我校作为我国唯一一所民航学科专业门类齐全、将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与交通运输工程两大学科叉融合的高等学府,以培养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使命,确立了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建设发展的总体目标。为更好地实现学校发展规划,学校对培养方案进行再修订,从而构建更加合理的本科人才培养知识结构体系。结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特点及我校民航特有专业的优势,通过对国内外其他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体系的对比,优化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正确处理好培养方案的继承与创新,汲取老版培养方案的优点,改进其不足,紧密结合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定位和办学特色。

1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

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是专业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是了解本专业的入口。

1.1培养目标。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具有鲜明的民航特色,主要在机务维修的理论与工程特别是机载电子设备与系统维护、以可靠性为中心的先进维修理论与方法、智能故障诊断、维修计划优化与维修管理等方面从事生产、教学(培训)与研发工作。本专业培养适应民航机务发展、具有健全人格和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富于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及基本技能、能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工程管理的专门人才和具有在相关领域跟踪、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能力的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新性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兼顾非民航相关领域人才需求,逐步建成民航机务工程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基地。

1.2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具有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与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2.1知识结构要求。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知识、社会服务意识与责任感,熟知必要的经济管理知识,;系统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方法,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电子信息工程学科、飞机电子系统及维修、计算机应用,并掌握一定的民航维修管理和适航管理知识,了解本学科专业技术前沿和发展趋势。

1.2.2能力结构要求。具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信息收集与综合处理能力;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开展机务维护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飞机故障诊断和排故等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电子类技术开发和系统集成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并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具有主动跟踪民航科学技术发展的自主学习能力。

2优化课程体系

2.1体现“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平台”分三个类型,即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平台。其中,公共基础平台是指保证学科大类下各专业学生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础素质水平的课程总和;学科基础平台是指保证本专业学生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础素质水平的课程总和;专业基础平台是指本专业特定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础素质水平的课程总和。通过三类课程综合的学习,可认为基本满足专业培养规格的基础要求。“模块”是指为达到本专业下某一应用领域“做事”所需的完整知识结构,本着柔性专业方向的原则,将部分专业课程按方向组成模块,即方向成组课,学生只能按方向成组选学其中一个模块。本专业的专业方向为航空电子,学生通过修读“平台”中的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达到“合格”的基础要求,再修本方向的专业课程应当能够达到专业方向的要求。

2.2课程设置及相关比例要求。课程设置中包括主要基础课和学科主干课,其中主要基础课由学校负责规定,学科主干课由本专业负责规定,数量约10门左右。主干课程包括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线性系统分析、自动控制原理、导航原理与系统、惯性导航系统、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等。本专业课程设置体系结构如表1所示。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来说,实践环节尤为重要。本专业实践包括认识实习、金工实习、微机应用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认识实习在学生入学的第三学期集中安排,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对典型机构和机械加工以及飞机结构与典型飞机系统有初步的了解和整体概念的了解。金工实习也在第三学期集中安排,使学生对基本切削加工工艺有初步的了解,对先进制造技术的概念有比较准确的理解。微机应用实习使学生逐步加深对微机及微机操作语言工具的理解,引导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语言工具。飞机维修基础实习对维修技术基础有较为准确的理解,熟练掌握线路标准施工工艺和应用飞机维修文件。飞机电子系统实习需熟练掌握飞机电子系统的拆装、分解、校验、测试和运行以及CBT系统应用。毕业设计使学生能够综合利用本专业基础知识,独立完成能够实现特定功能的设计任务,包括为完成此任务而进行的资料检索和利用,以及准确的科技语言的阐述。结束语本文探讨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文中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符合当下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标准,进一步优化了专业课程体系,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具有重要意义,更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陈波,高秀娥,胡玲艳等.工程应用型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与探讨[J].大连大学学报,2016(3).

[2]张淑梅.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教学研究,2006,29(3):218-219.

[3]王素玉,于涛,孟祥豹.关于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的思考[J].高教论坛,2011(8):28-30.

[4]张宏喜.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与实践———对安徽科技学院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思考[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23(1):66-69.

化工专业基础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职;专业基础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项目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3-0054-03

目前,职业教育的课程并不利于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很难迅速适应岗位要求。笔者拟通过分析微观课程《电子线路》内容和结构,窥探中职专业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思路。

中职电子技术专业基础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泰勒的课程理论,课程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部分。其中,微观的课程内容(教材)直接反映了教育教学目标,同时也制约着教育教学的方式。现就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线路》课程教材和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与之对应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材进行对比(仅以模拟电路部分为例),以说明中职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高职与中职同属职业院校,在此对二者不做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中职《电子线路》课程教材无论是内容,还是内容的展开形式,都是普通高等院校教材的简化和难度的弱化。从本质看,只有量的变化而无质的不同。由此看出,中职专业基础课程并未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

从西方对课程的定义看:课程即跑道,它是由此岸通向彼岸的“桥梁”,彼岸就是教育教学的目标。普通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这两类人才因其工作任务的不确定性,只得让学生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从而对学生提出“博学”的要求。相应地,高等院校的课程应该以知识为逻辑起点,通过完整、系统、严密的知识结构逻辑进行课程的设置和展开。而中等职业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鉴于这样的目标,中职课程的设置和展开应该以职业工作为逻辑起点,使知识与工具或情境之间形成联系。

然而,正如姜大源所言,面对众多的社会职业,职业教育却缺乏一个与之对应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基准科学,以致其教学设计不得不建立在与其名称相近或类似的技术科学、工程科学、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之上。这样的职业教育课程难免留有学科体系的痕迹。很显然,在深受普通教育模式影响的职业教育中,以学科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活动难以满足职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就中职《电子线路》课程而言,传统专业基础课至少存在以下弊端:

学科型课程使得学生自信心严重丧失 韦纳的归因理论认为,若学生将失败归因于稳定、不可控制的因素,则会引发动机缺失问题。目前,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整体下降是不争的事实。中职学生普遍是备受学科型教学体系“摧残”的“应试教育”失败者,对学科型课程学习的失败已经成为他们“稳定、不可控”的心理现实。如果仍然用学科型教学模式一厢情愿地进行学科知识灌输的话,势必让以谋求一份职业在社会立足为目的的中职学生失望,从而导致他们学习自信心的下降。

没有具体目标的学习抑制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根据奥苏贝尔的学习动机理论,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主要有两个来源,其一是认知内驱力(另一个来源是自我提高内驱力),它是以求知作为目标本身,亦即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这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是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这种内驱力,一般说来,多半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就《电子线路》课程而言,每一单元回答的都是“是什么”(事实与概念)和“为什么”(理解与原理)的问题(陈述性知识),而这些问题也仅仅是以符号形式浮现在学生脑海里。中职学生并不能感受到这些符号有什么作用、为什么需要,因此也就无法产生“好奇的倾向”,这样,学习内驱力随着课程的进展只会越来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只会越来越少。

传统的授课方式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综合能力的形成虽然与人才类型、培养方式无关,但都必须经过“获取――反思――内化――实践”的反思性实践过程。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和教学行为,课程内容决定教学实施的方式和途径。虽然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教师通过技术手段能够多少弥补传统学科体系给职业教育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带来的问题,但这并不能根本改变其与普通教育教学方式的不同。中职学生对学科型课程体系学习信心不足和兴趣缺乏,因而鲜有预期结果的“获取”,也就谈不上反思与内化,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也只能停留在口头上。

对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置的思考

为摆脱传统学科中心课程模式的影响,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目前倡导较多的是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模式。具体到课程中就是按“工作过程系统化”对宏观课程结构进行重建;分项目对微观课程内容进行改造乃至取消传统学科课程以大项目代之。这里的项目尤其强调与企业生产和工作过程具有直接关系,学习项目要充分体现企业工作实际需要。

这种模式一般以两种方式展现:一是打破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界限,把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全部融入“项目”中去,通过完成项目任务提高学生的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等一系列职业知识和能力;二是以建构模式的课程结构取代传统的三段式课程结构。也就是说,课程展开的顺序要由原来的从一般到具体、从基础到应用、从理论到实践,转变为从具体到一般、从应用到基础、从实践到理论。具体而言就是先完成项目课程,最后再回到理论课程中去,专业基础课将不再作为独立的课程存在于课程体系之中,它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地忽起忽仆在大大小小的各类项目之中。显然,这是以专业学科构成的、以结构逻辑为中心的学科体系,转变到由实践情境构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从而强调自我建构隐性知识――过程性知识获取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观的具体体现。笔者毫不怀疑“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作为职业教育课程观而区别于普通教育课程观的合理性。但问题是,当我们从宏观的视野直接投视到具体的每门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改革的时候,以为利用“企业项目”就能涵盖某一专业(职业)所有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内容,指望“毕其功于一役”,未免显得机械而教条了。

首先,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既然是教育,就应该有共同的教育规律可循。由认知的心理顺序看,无论是什么知识(如技术知识、理论知识)的掌握,都需要一个阶梯式的发展过程,知识的接受都应该沿着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路径前行。其次,不同类型的课程具有相异且不可替代的功能。如果说职业教育的专业课是为可预见的职业服务,那么职业教育的专业基础课就是为专业课学习提供理论知识的支撑;如果说职业教育的专业课可以与学生日后的职业工作对接,那么与职业教育的专业基础课直接联系的应该是职业教育的专业课而不是学生日后职业的工作任务。专业基础课是无法跨越专业课而直接面对职业工作任务的,它应该是属于专业知识基础层次的,体现的是对职业的“多接口性”,它能直接服务的对象是专业课,这是由它的功能所决定的。再次,专业基础课的地位是由其性质决定的。它在服务专业课的同时还承载着培养学生将来工作需要的一些基本素质的任务,是对一个人长期发展起作用的因素。依据国外教育机构的研究结论,“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专业学习一般只在其参加工作的最初几年是有用的,而作为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的教育则是在较晚的时期起作用的,而且工作时间越长其作用越重要,越突出”。由此看出,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基础课程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能不能通过企业的工作过程来规划工作任务,把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基本内容完全融入工作任务中去,是在课程具体设置中极难操作的技术问题。企业工作任务可以包含若干的专业和专业基础知识,但绝不可能包罗所有相关专业应知应会的知识,况且这些知识化无形于工作任务中的时候,离散与交叉将会凸显。同样,针对一个项目中的具体工作任务,其知识点的支撑可能会同时涉及不同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难免出现无序和混乱。

可见,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毕竟是性质和功能不同的课程,它们在职业教育课程中的价值都应该有充分的体现。

专业基础课程改革的实践

“工作过程系统化”在职教课程改革中应根据不同企业的生产和工作过程,概括出具有典型意义的基本工作任务,以此作为项目设计的基础。其技术手段就是对企业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以便使“行动领域”转到“学习领域”。其本质是分析课程的服务对象并设计课程的内容。顺着这样的思路在对专业基础课进行改革时,同样也需进行分析,只是我们要分析的不是企业的工作任务而是专业基础课服务的对象――专业课,以及专业基础课本身。

(一)通过“分析”进行课程内容的改造

对专业基础课知识点的分析 分析专业基础课的目的就是弄清专业基础课各单元知识点在日后学生专业学习和职业工作中的作用。限于篇幅,笔者仅对陈其纯所著的《电子线路》典型的模拟电路章节和数字电路章节作一简要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电子线路》专业基础课知识点在学生日后可预见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工作中的用途。当我们用传统方式无法让学生把专业基础知识内化成能力,来解决专业课或日后职业工作遇到的问题时,就需要考虑在不影响知识总量的前提下,用其他方式达到教学目的。

对专业课需要的知识支撑的分析 通过分析专业课所负载的专业基础知识,可引领专业基础课“任务”的设计。表3所示是《电视机原理及维修》课程教学需要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应通过表3与表2的对比,找到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的结合点,在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结合点上,设置工作任务于专业基础课中。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专业课负载点与专业基础课支撑点存在着聚合关系。进行专业基础课内容的设计,完全可以把这些聚合点作为项目,通过一系列的“任务”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展开。这里的“任务”强调的是每个知识点都应该从实例开始,并且这个实例应该是专业课内容或学生日后职业任务的雏形。

(二)通过“任务引领”进行课程的具体实施

通过“情境”实施教学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不得不承认,目前职业学校专业理论的教学情境普遍单调、刻板,缺乏职业教育特色,难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而且远离学生未来的职业情境,导致学生所学知识难以迁移到实际工作中。就专业基础课“任务引领”模式看,这个“情境”应该是仿真的情境,也就是将传统课堂的教学挪移到模拟的职业场景中。具体到《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它应该展现这样的“镜头”:教师布置任务,学生接受任务,教师描述任务,学生理解、分析和执行任务,最后学生做出产品并以文字形式加以说明。其呈现的是在教师具支持、激励和咨询意义的“教”中,学生完成行动,生成和建构意义的职业教育教学图式。

通过“任务”展开教学 奥苏贝尔还提出,当学习动机的认知内驱力无法推动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兴趣的时候,还存在“自我提高内驱力”,这就是“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任务引领”恰是强调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学生自己的“接收”、“体验”,让他们在行动中学习,在互相合作与竞争中完成任务,满足赢得班内地位的需要,进而达到教学要求的模式。在此,教师的作用是布置、支持、激励和咨询,学生的任务是行动、思考、再行动,最终以完整的产品形式完成知识的内化。

通过“过程”和“结果”评价教学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观告诉我们,用普通教育的考核标准去评价职业院校的学生,从根本上忽略智能的差异,显然不公平也不科学。对不同智能结构与类型的学生应该用不同的标准去考核和衡量。作为“任务引领”课程模式,它的教学评价标准应该是一种以学生学习“过程”和产品“结果”为对象的综合评价,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获取――反思――内化――实践”的反思性实践过程中,润物无声地获得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以上通过《电子线路》课程的改革探讨了中职学校专业基础课程的改革之路。当然,在具体实施中,也可以把若干专业基础课程整合到一门课程中。如电类专业(职业)基础课中的电工、电子线路虚拟仿真(EWB)、电子测量等就可以整合为一门新的课程。这门课程如需要有个名字的话,可以叫《电子类专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其纯.电子线路(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扬素行.电子技术基础(第1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施良方.西方课程探究范式探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4,(3).

[4]徐国庆.工作体系视野中的职业教育本质[J].职业技术教育,2007,(1).

[5]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OL].(2006-08-21)..

[9]姜大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4).

化工专业基础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技工学校 计算机专业 基础知识 现状 相关对策

一、中技生学习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的现状

当今社会,几乎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好计算机专业应用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这已经成了国家教育部门和全体社会成员的共识,中技生也不例外。技工学校对培养中技生的计算机专业应用能力往往也比较重视,在开学之初,技工学校即将新生编成二三十人的小班,对其进行计算机操作方面的实习培训,安排计算机专业教师分工负责,指导中技生熟悉键盘、训练指法、学习五笔输入法和二笔输入法等基本知识。随后在两至三年的学习中,技工学校还依据全省计算机统考考纲,结合社会上办公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安排300节以上的教学课时,对中技生进行WindensXP、Microsoft Office、Photoshop、Access、Flash、Premiere等软件的教学。中技生在学校的安排下,一般能够做到按要求上好理论课,至于实操课,则由于限于技工学校电脑设备老化和短缺的问题,难以保证学习效果。对于互联网方面的基础知识,技工学校一般也会比较重视,通常安排专人在教学区域内组建校园网,然后再将校园网与外网进行互联,引导学生掌握常见的聊天软件和浏览器及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然而,对于计算机日常维护、计算机系统工作环境、打印机和图像扫描仪方面的知识强调不够,特别是计算机组装方面的知识,没有对中技生做好引导和普及,使得中技生在往后的职业生涯当中,会由于计算机相关基础知识的缺乏而遭遇职业瓶颈。

二、中技生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学习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技工学校中技生学习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从初期学习效果来看,总体上来说并不理想,引发这种局面的原因多样而复杂,笔者综合各种因素,认为其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文化知识基础薄弱

技工学校的生源在近年有比较大的变化,其中一个明显特点就是相当一部分中技生来源于各初级中学的分流生、中考的落榜生、偏远山区的贫困生或社会青年中的打工人员,绝大部分中技生的文化知识基础往往比较薄弱。特别是一些农村学生,他们在小学和初中时期,见都没有见过计算机,更不用说有什么计算机文化根底了,即使是来自城镇的学生,由于他们在初中时期贪玩,较少地接触计算机。所以总体上,技工学校中技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都是比较薄弱的,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中技生对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不强。反观技工学校,往往安排计算机专业教师依照固有的教学进度,对全体中技生实行“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其结果是容易直接造成教学分离或教学互不相干的局面。

2.技工学校存在计算机教学设备老化、短缺的情况

技工学校由于教学专业众多,特别是预留给数控加工专业、模具与机加工专业等专业的设备购置款项偏多,往往造成对计算机专业教学设备的投入不足的情况。在有些民办技工学校当中有将近一半的教学电脑的cpu运行速度还是256型号的,有的电脑只能运行很简单的QQ软件。诸多技工学校也难以在计算机方面确保学生人手一台,而只能对计算机机房实行三班倒的值班、用机制度,甚至与校外网吧合作,定期定时租用网吧的计算机来进行日常教学。另外,有些公办学校更换计算机配置的积极性不高,使得教学用的计算机配置往往要落后于社会上实际发展水平三年以上。笔者认为,这种教学用计算机配置方面的短板状况已经比较严重地影响到了中技生的学习效果。

3.技工学校部分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教学方法欠妥

笔者认为部分计算机专业教师在对中技生进行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活动时,没有遵循先理论后实操、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以完成教学任务为己任。并且,笔者注意到,计算机专业教师往往罔顾一个事实,那就是用作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电脑里面,均装有或多或少的计算机网络游戏。笔者认为,这些网络游戏对于缺乏自制力的中技生来说,可谓贻害无穷,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正是这些电脑游戏分散了学生们的学习注意力、消耗了中技生群体的部分精力,进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到了中技生群体的学习效果。

三、技工学校中技生有效掌握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的相关对策

技工学校中技生要有效掌握好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需要从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中技生三方面同时入手,制定并落实好相关对策,才能有望彻底改变中技生目前学习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方面的被动局面。兹将相关对策列举如下。

1.技工学校加大对计算机专业的投入力度

笔者认为,技工学校完全可以参照针对数控专业、模具与机加工专业的做法,加大对计算机专业的投入力度,下定决心,站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上,制定好两年规划或三年规划,拨出专款,添置高清高配置电脑、质量完好的电脑桌椅、质量上乘的空调、装修到位和防盗系数高的电脑机房,配装好一流的监控设备,安排专人负责,搞好日常管理,搞好防火和防盗措施,努力做到对中技生的计算机学习的高度负责,为中技生搞好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提供强劲的物质保障。

2.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尊重教学规律

针对中技生的实际情况,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应该以客观的眼光和独到的心态,切实尊重好教学规律,按照先理论后实操、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不赶进度的教学理念,注重改进教学方法,多与中技生进行交流,以解决问题的方式提升中技生在计算机知识点方面的领悟能力,进而增加师生之间的信任感,构建良性发展的师生关系,为确保中技生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效果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3.中技生要把握好学习环节,自觉抵制电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