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工生产技术

化工生产技术范文精选

化工生产技术

化工生产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化学工程技术;化学生产;应用发展

化学工程技术又被称为化工技术,在化学应用与研究领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科学的技术使用能够大规模的进行化工生产,并与农业、工业等行业结合起来,使其向纵深方向发展。当然,在实际应用领域,化学工程技术的优势还无法凸显出来,无法实现大规模的应用。本文就结合我国化学工程技术的使用状况和技术发展趋势,做好研究与讨论,促进技术的合理推广。

1新型化学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1超临界化学反应技术

所谓的超临界液体,是当温度与压力都处于临界点状态时,物体状态介于液体与气体之间的一种形式,它具有双重性质。它不仅能够应用在化学工业、食品工业与生物技术之中,还能够在医学领域推广开来,彰显出巨大的魅力和发展前景。目前,我国有关超临界化学反应技术的应用还不够广泛,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没有应用到超临界水氧化方法,技术发展的不够成熟。

1.2新的分离技术

新分离技术是化学工程技术在生产中应用的主要方法,从广义上来说,分离能够对设备起到强化作用,使设备的体积减小,转化能量,对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然而,传统的分离技术还不够先进,只是利用沸点不同的原来,将组分之间的不同分离开来。由于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化化学工艺的进步,这种固有的技术方式明显不适应生产需求,无法突出应用的广阔前景。针对这样的现象,化学工程技术必须加入信息技术的作用优势,将热力学、多相流等方法都纳入其中,加速分离效率,提升工作效率。

1.3绿色化学反应技术

绿色化学是一种环保的技术手段,它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能够更好的白虎环境化学工程。简单来说,这种化学工程技术需要利用新的原理,消除对人体有伤害的原料与溶剂,从源头消除化学污染,彻底的摆脱不良生产技术。另外,绿色化学还包含原子经济与高选择的特性,生产出对环境有利的材料,做到循环生产。

2传热过程中新的研究方向

第一,微细尺度传热学进展。从时间与空间两个尺度展开微细探讨,找到传热学的规律被成为微细尺度,它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高集成电子设备、微型热管以及多空介质都利用该原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第二,强化传热过程的进展。坚持改进换热器的形式是传热过程研究的主要方向,它有助于提升传热的效率,保证设备持续的对外进行放热。这种技术手段包括很多新发明,与传热材料、生产工艺息息相关,可以优化过去的设计。第三,传热理论的进展。致力于滴状冷凝在工业生产上的应用是目前传热研究者一直都研究的领域,但是其中的很多不足逐渐暴露了出来,如何获得与实现滴状冷凝,并延长它的使用时间,就成为了问题需要解决的关键。对此,必须改变冷凝界面的性质,在工业中应用滴状冷凝技术。现如今,人们都在研究发生核态沸腾的原因,希望开展深入的研究。只是具体的计算方法还存一些不足,加热器表面会受到水沸腾时产生的气泡的影响,理论的研究还缺乏大量的实验基础,沸腾传热计算公式也不够准确。对此,研究者必须从新的角度探究问题,提出新的计算方法,将数学原理集中应用起来。

3化学工程学科未来发展的动态

化学工程技术及其生产应用随着技术的创新不断涌现,通过技术的推广更是得到了普及。与此同时,它也带来了巨大的问题,如何为新的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并不断形成新的、完整的理论,就成为了科学研究需要关注的焦点。针对这样的现象,学科的研究必须关注新的动态,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与区别,对各类材料中包含的信息进行探索,分析它与化学、生物化学以及环境化学和能源化学的关系,为化学工程提供新的发展方向,促进化学生产能力的提高,实现技术的大范围推广。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化学工程技术在化学生产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化学生产的质量和效率,还有利于为生产工程创造良好的环境,坚持环保理念。本文通过对化学工程技术核心理念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分析出目前化学生产应用存在的不足。对此,生产工作必须加强后期处理,坚持创新,推动绿色化学工程的发展,从而为全行业的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侯海霞,柯杨,王胜壁.解析化学工程技术在化学生产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5,14:91.

[2]李强,姜芳,李勇.化学工程技术在化学生产中的应用探析[J].科技与企业,2015,18:241.

[3]张杨.浅谈化学工程技术在化学生产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8:291.

化工生产技术范文第2篇

当今社会,在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需求不断提高,全球对于化学行业的关注、需求也不断提高。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为了能够最大化满足社会需求,提升化学工程的建设发展,节省在生产过程中的时间,化学生产必须逐渐将化学工程技术应用到生产过程中来。全文笔者也是以此为重点,对化学工程技术在化学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化学工程技术发展方向的同时,也对化学行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发展方向;化学工程;应用

引言: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越来越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其应用范围也不扩大,涉及到人么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中,化学生产中也应用到了化学工程建设技术,并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在各个行业的发展当中,化学工程技术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化学工程技术在化学生产中的应用探讨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全文也主要对此进行了探讨分析。所谓化学工程技术,主要指的是将化学生产过程中的开发、研究作为研究的基础,对化学生产过程中的过程装置进行设计、制作以及管理的一项具有综合性的科学技术。通过实践证明,化学工程技术在化学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它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消耗、利益最大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引导着企业生产技术的改革,对于技术的研发、完善都有很大的影响。

一:新型反应技术的研究

1、超临界化学反应技术

通常情况下,流体状态表现为气体和液体两种形态的混合,同时流体的压力以及温度都在临界点之上,达到这两种指标的液体便可以称为超临界液体。超临界液体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生物工业以及化学工业等方面都有着较为广泛地应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也正是这个原因,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也十分明朗。这些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关注力度的提升,科学技术的应用也逐渐扩展到了生态这一领域,超临界水氧化法的应用便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体现。尽管这些技术的发展都还不够成熟、完善,但是这些都体现了超临界化学反应技术的社会作用和发展前景。

2、绿色化学反应技术

由于全社会对生态环境越来越多的关注,绿色化学反应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了保护环境者一领域当中。所谓绿色化学,就说对于环境有保护作用,不会产生污染体的一项化学工程技术。通俗化来说就是指:通过对化学技术的运用,来减少甚至是彻底排除掉生活当中一些有害于人们身体健康以及对生态环境建设有害的物质。通过绿色化学反应技术可以真正实现从源头消除污染体的目的,同时在这一技术的应用中,生产、制造出对于环境有保护效果的原料,同时秉持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断循环利用这些原料。

3、新的分离技术

分离技术也是化学工程技术在你化学生产中应用的重要体现。从表面意义来说:是指通过分离技术对设备不断进行强化逐渐延生到对生产工艺环节的不断强化,实现能量转化的效率、能源消耗减少、设备变小的目的。这些都是分离技术的重要体现。分离强化技术无论是对社会生产还是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化工分离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最开始的化工分离技术远远没有如今的分离技术完善,其原理主要是通过利用所有物质沸点都不一样的特性,实现将不同物质从分离塔当中分离出来的目的。尽管在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下,分离技术越来越多,并被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当中。但是通过调查研究表明:当今社会发展当中,人们对于分离蒸馏的研究以及刮膜式分子蒸馏器的研究都相对较少,这两种分离技术还没有十分完善,需要人们不断不断去研究、探讨。当然在科学技术以及经济不断发展的作用下,大多数的分离技术都在不断发展、完善,很多分离技术都被广泛运用到了社会生产、生活当中,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在此过程当中,人们也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了分离技术的开发、研究当中。比如说:在热力学以及传递的性质等方面的研究,都体现了信息技术为表现的分离技术。在热力学的研究当中运用到信息技术,并将信息技术和分离技术相结合,这对于分子的分离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人们研究、开发出高效地分离剂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些都体现了信息技术对于分离技术的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二:传热过程中一些新的研究进展和方向

1、微细尺度传热学研究进展

从广义来说,通过对时间以及空间这两种尺度的不断研究、探讨为出发点来探寻传热学的规律称为细微尺度。在实际应用当中,细微尺度传热学在传热学当中已经自成分支,成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受到更多关注。通常情况下连续介质的过程中,即使载体粒子的平均尺寸远远小于物质的特征尺寸,假定还是会成立的。但是当尺度的不断细微化,原本的假定因素还是会随其的细化产生一定的变化,从而造成了传入规律以及流动规律的改变。当今社会,纳米、微米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社会生产、生活当中,随着纳米、微米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了纳米、微米科学的魅力。越来越多的领域也开始以细微尺度传热学为研究方向展开研究。其中,多空介质流动传热、微型热管等研取得的重要成果,都是细微尺度热传学研究成果的重要体现。

2、强化热传过程的研究进展

强化传热过程的研究主要是以改进换热器设备为方向进行延伸的研究,实现不断提升传热效率,让设备不断对外释放热力的目的。这项研究对于新传热材料的研发以及传热生产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传热理论研究进展

这些年来,尽管很多传热研究者都长期关注于对滴状冷凝在工业生产过程当中的应用研究,滴状冷凝的研究成果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展。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传热研究者对于如何实现滴状冷凝并且保证冷凝的寿命研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就目前而言,传热研究者在对滴状冷凝研究上主要还是针对于:在工业生产中应用滴状冷凝,通过改变冷凝界面的性质来实现对传热改造的目的。在石油化工生产、机械生产、动力生产以及航天技术等领域,沸腾的传热方式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很长时间段上,对于液体具有高换热强度机理以及发生核态沸腾原因等方面的研究人们一直坚持着。因为影响沸腾的因素有很多,以及沸腾现象的复杂性、多变性,都决定了人们在沸腾所能传输的热量研究上不能用通常的计量方式来权衡。一直到科学技术发展较为成熟的现今阶段,水沸腾时产生的气泡对于加热器表面有哪些影响的研究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化学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技术以及新能源不断被研发出来,并被人们关注广泛应用到社会生产、生活当中。但是这些在为社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提醒着人类,化学工程的研究需要不断进行,同时为新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并不断形成成熟的理论基础是未来研究者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实践表明要想有效促进化学工程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各个领域的研究。万物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将信息、环境、能源、生物等方面的研究与化学工程研究相结合,不断找出共通点,才能为化学工程技术发展创造新的方向。

四:结论

电气自动化技术作为化学工程技术中的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电气工程当中,其不仅对于效地提升设备有效性有着显著的效果,同时还能促进电气工程建设的信息、网络、效率化的建设,为电气工程的有效调动以及数据的及时采集、保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帮助电气工程不断满足社会需求,适应社会发展规律都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杨.浅谈化学工程技术在化学生产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8:291.

[2]桂腾刚.化学工程技术在化学生产中的应用分析[J].化工管理,2016,11:110+112.

化工生产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应用

1信息技术与食用菌工厂化生产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主要依靠工业化理念,来发展现代农业,是农业生物工程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就目前发展形势来看,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最具有现代化农业特征的生产模式,涵盖了生物、信息、机械化等多种高新科学技术,是跨学科领域的技术结晶。与传统的食用菌栽培模式相比,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更具有优势,将会成为未来食用菌生产的发展趋势。农业信息技术是以现代信息科学和系统科学为基础理论,以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为重要依托的信息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该技术的出现不仅可以加速农业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整个农业产业的升级。而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就是信息技术下工厂化农业的一个典型模式,它完美地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技术相结合。作为生态农业的典型代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出现加快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但该工厂化生产环境系统仍受自然规律的制约,需要以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作为技术支撑,不断完善工厂化生产环境系统。

2国内外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

2.1国内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越来越完善,食用菌的信息化技术得到了质的发展,与国外食用菌生产强国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不仅在环境控制和信息采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生境模拟、专用传感器等信息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食用菌工厂化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自20世纪末发展至今,全国范围内仅上海日产2t以上的企业已发展至7家,累计投资额已突破2.5亿元。

2.2国外发展现状

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业信息系统,美国的AGNET可提供200多个不同用途的与农业相关的软件。英国的AGRINET和日本的CAPTAIN都是广为人知的农业信息网络。目前,发达国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创新食用菌工厂化领域发展,利用复杂的管理和相关决策,大大提高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生产水平。整个生产过程已基本实现全部自动化的流水作业,通过传感器,可以24h对食用菌生产环境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进行实时测量和监控。在采摘环节和包装环节也实现了智能化管理,在图像分析采集等方面也取得了突破式发展。

3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信息技术的开发

3.1建立并完善生产综合数据库系统

综合数据库系统是个动态收集和储存信息。并能整合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目前虽然食用菌工厂化的科研成果有很多,也初步建立了许多基本模型,但数据较为零散,又因系统化理论比较落后,直接导致食用菌工厂化因缺乏有效地推广和宣传,而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无法真正实现信息产业模式。应大力挖掘和发现信息资源,不断扩大数据库的容量,提高数据库的质量,实现数据实时更新,保证数据的即时性和有效性。

3.2食用菌专家系统和决策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食用菌工厂化的生产步骤极其复杂,需要借助专业知识过硬且经验丰富的专家来指导和监督生产。专家系统和决策系统开发后,将其集成到控制系统中,这无疑加快了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也成为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专家系统的设立,可将多领域专家的知识、经验和成果集合在一起,能够有效防止因一个领域专家知识上的欠缺而造成无法挽回的决策失误。充分利用知识获取、知识表示、数据库技术等智能信息技术,将复杂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转化为简单、易懂的方式,针对食用菌生产关键环节出现的问题向用户提供科学合理的解释和说明。

3.3智能化环境监控平台的研究与开发

食用菌工厂化软件系统发展较为落后,严重缺乏通用性。目前的软件普遍是监控和管理为一体,对关键控制点还停留在手动检测、文本记录的方式,很难完成自动化控制,因此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研究和开发具有实时监控功能的自动化软件系统,建立系统完善且稳定的智能化平台。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技术体系(HAACCP)。目前只有荷兰将其应用至食用菌工业化生产中,实现了一台计算机控制整个食用菌栽培基地,监控系统通过关键点的智能化感应获取基地内食用菌的各种参数数据,通过远程传输,工作人员无需亲自进入基地进行实地测量,只需在办公室就可以对食用菌生产的各种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并及时将异常情况进行报警,这样就可利用专家决策系统进行分析,进而对生长异常的食用菌及时进行修偏。

3.4智能信息技术与设备的研究

A.传感设备。开发工厂化农业专用传感器,可按其用途开发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图像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等,这些都可以应用至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过程中。传感器的研究应朝着多样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并且最好具有长期稳定性、系统兼容性等特点。传感器的长距离布点和传感器的灵敏度一定要配合好。B.计算机视觉技术。信息化时代的基本特征包括WEB和无线远程控制。通过该技术,不仅能够完全实现食用菌的全自动化生产,还可以对食用菌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时期的生态因子实现全自动化、智能化控制。计算机视觉技术是能够确保食用菌工厂化的关键技术,通过视觉技术的监控,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纠正,确保整个工厂化系统平稳运转。C.自动化信息技术。人工采摘菌类效率极低,并且在采摘过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对采摘菌类的质量进行分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经济效益。因此,农业发达的国家研制了具有计算机视觉系统的菌类采摘机器人或机器手,以此来代替人工采摘,这样既保证了菌类从生产到采摘的整个过程全部实现自动化管理,还可提高采摘速度和质量。

4结语

工业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成功典型就是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模式,其中最关键的核心技术就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随着我国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因现代化设备而形成的工厂化模式将会逐步取代一些简易的、传统的温室设施,越来越多先进的生物技术和智能化信息技术将会被广泛应用于食用菌的工厂化生产中,必将会给我国食用菌生产开创出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李超,张敏,李红.信息技术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J].园艺与种苗,2016,(12):3-5.

[2]葛珍.民乐县气候特点及食用菌生产[J].甘肃农业,2003,(02):37-38.

[3]杨娟,王运圣,赵京音,等.信息技术在食用菌产业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09,(11):12-15,26.

化工生产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溴化锂;煤气冷却;提产增效

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天源山西化工有限公司(简称天源公司)现有9台原料气压缩机,其中1~6号原料气压缩机进口煤气采用尿素溴化锂冷却水降温,冷却效果较好,进口煤气经溴化锂机组冷却后温度可降低至22℃;7~9号原料气压缩机进口煤气采用地表水冷却后温度只能降低至28℃,冷却效果较差,在夏季气温较高时,对系统生产影响尤为严重[1]。因此,需要对7~9号原料气压缩机进口煤气进一步降温,以提高原料气压缩机打气量,消除高温对系统生产的影响。

1溴化锂技术介绍

目前,溴化锂机组制冷技术已被广泛应用,该技术成熟、稳定,可以低势热能作为动力,不需要耗用大量电能,具有很好的节电、节能效果,装置运转费用低、经济性高。安全环保方面,整个制冷装置在运行过程中振动小、噪声低,无臭、无毒、无爆炸危险,安全可靠,有利于满足安全环保的要求。运行方面,冷量调节范围宽,性能稳定,对外界条件变化的适应性强。

1.1溴化锂机组制冷的基本原理

溴化锂机组蒸发器内部控制压力为6mmHg(0.78kPa)左右,制冷剂对应的的蒸发温度约为3.7℃,在蒸发过程中,制冷剂吸收管束内冷媒水的热量,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蒸发后的制冷剂蒸汽在冷凝器中被循环水冷凝后,经浓溶液吸收利用[2]。

1.2溴化锂机组流程

吸收器内的稀溶液由溶液泵送往高压发生器,进入高压发生器的稀溶液被管内饱和水蒸气的潜热加热,使溶液浓度提高成为浓溶液;浓溶液与稀溶液换热,温度降低后进入低压发生器,浓溶液在低压发生器内经高压发生器蒸汽再次加热提浓,提浓后的浓溶液经溶液泵加压输送至吸收器顶部向内喷淋,浓溶液进入吸收器与冷却水换热后温度降低并吸收水分使浓度降低成为稀溶液;制冷剂蒸汽被吸收后释放出大量的热量由冷却水带走。浓溶液吸收水蒸气后成为稀溶液,再由溶液泵送往高压发生器。这个过程不断循环,蒸发器就连续不断地制取冷媒水[3-4]。

2溴化锂方案的确定

结合天源公司实际情况,在不影响现有生产的前提下,拟新建1套溴化锂机组提供冷却水,替代7~9号原料气压缩机用地表水,实现原料气压缩机进口煤气降温、提高打气量的目的。

2.1工艺方案的确定

拟利用7~9号原料气压缩机一段进口现有的石墨换热器(换热面积为350m2)对煤气进行冷却,降温用冷却水由原来的地表水改为溴化锂冷却水。溴化锂机组采用吸收式制冷,以蒸汽为动力、水为制冷剂、溴化锂溶液为吸收剂,制取冷媒水。结合天源公司现有低品位能源利用及蒸汽平衡,拟利用低压蒸汽作为热源。项目用蒸汽、用电等依托现有公用工程系统;为降低投资,缩短建设周期,项目用溴化锂机组采用二手设备。

2.2溴化锂机组制冷量的确定

原料气压缩机进口体积流量为9000m3/h(标况,干基),压力为20kPa(表压,本地大气压力),气体成分见表1。煤气冷却温度要求为由35℃冷却至25℃,经计算,需新增1台1.2552×1010J制冷量的溴化锂机组。

2.3设备布置方案

结合厂区建设情况,拟做如下布置:溴化锂制冷机、辅机设备放置在合成电站循环水东侧空地;7~9号原料气压缩机一段进口煤气冷却器利旧。

2.4半水煤气降温工艺流程

(1)低压蒸汽来自低压蒸汽管网,压力为0.6MPa、温度为160℃,经过调节阀进入溴化锂机组发生器,给溴化锂溶液提供蒸发热后,蒸汽冷凝液去脱盐水槽。(2)循环水来自循环水总管,压力为0.4MPa、温度<20℃,进入溴化锂机组,热交换后返回循环水管网,形成闭路循环。(3)冷却水从溴化锂机组出口去石墨换热器,与半水煤气换热后通过冷水泵打入溴化锂机组制冷,形成循环。半水煤气降温工艺流程图见图1。

3实施效果

改造前后7~9号原料气压缩机进口半水煤气温度对比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原7~9号原料气压缩机采用地表水冷却,原料气压缩机进口平均温度(即地表水冷却后煤气温度)为28℃左右,改用溴化锂冷却水后,原料气压缩机进口平均温度(即溴化锂冷却后煤气温度)下降到24℃左右,降温效果良好。

4经济效益分析

7~9号原料气压缩机3台运行总气体积流量为90000m3/h,半水煤气温度从28℃降至24℃,压力为27kPa,当地大气压力为96kPa。以每小时为基准计算,28℃时半水煤气含水质量为2.75t,24℃时半水煤气含水质量为2.15t,则降温后冷凝水质量为0.6t,可增加有效打气量747m3。根据天源公司现吨氨耗煤气2850m3计算,则每小时可增加合成氨产量0.26t。仅计算打气量的影响,按年最高气温月(5月—9月)核算共计153d,每月考虑2d的系统波动时间,即每年可增产合成氨895t;按2020年天源公司合成氨平均售价2350元/t计算,年可增加销售收入约210万元,经济效益可观。

5结语

项目实施后,7~9号原料气压缩机进口煤气温度可降至24℃,降温效果好于预期;原料气压缩机一段进口煤气温度降低,增产效果较为明显,年可增加销售收入约210万元,实现了提产增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兵,董娜,石会芬.溴化锂制冷技术应用总结[J].小氮肥,2011,39(8):15-16.

[2]邹新生,邱庆龄.制冷与空调系统安装与维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闫健,林绍勇.溴化锂制冷机组的工作原理及应用[J].通用机械,2009(10):40-42.

化工生产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化学工程技术;化学生产;有效应用

化学工业一直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化学生产中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化学工程技术,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保障产品质量,提高化学生产效率,所以化学工程技术在化学生产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加大对化学工程技术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化学生产效益。

1化学生产中化学工程技术的应用

1.1超临界流体技术

超临界流体是一种处于气态和液体之间状态、压力和温度都位于临界点周围的液体,其具有液体和气体的双重特性,具有气体的压缩性和高扩散能力,又具有液体的良好溶解能力,其粘度几乎等于气体,密度几乎等于液体,其扩散性能处于气体和液体之间。在化学生产中运用超临界流体技术,运用超临界流体的特性,改变化学反应特征,优化传热系数和传质系数,合理控制压力和温度,可以有效降低化学生产的能耗。另外,超临界液体技术在加工无机物材料、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常见的技术方法包括以下几种:其一,抗溶剂法,在制备超临界流体有机物和爆炸性物质时主要应用抗溶剂法;其二,压缩抗溶剂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加工微球类或者微孔类物质,在聚合物和药物分子共沉中应用广泛,技术方法比较简单成熟;其三,快速膨胀法,用于制备固体颗粒状化学产品。超临界技术不仅应用在材料制备方面,而且还被广泛地莹莹在化学分析中,例如,色谱技术和超临界技术的相互结合,和气象色谱相比,这种色谱研究方法更加准确、高效,并且超临界液体色谱比液相色谱更加准确。

1.2传热技术

近年来,相关研究人员对于强化传热和微细尺度传热的研究越来越多,在传热学中微细尺度传热是一个独立的专业学科,其主要探索和研究时间尺度、空间尺度的传热学规律,重点包含微重力传热传质、相变传热、热辐射、热传导。对流传热等内容。当前,我国的传热技术研究主要是集中在数值模拟、实验研究和机理研究三方面。在化学生产中应用传热技术,可以通过改进和优化换热器设备,有效提升换热的持续放热能力和传热效率,从而提高化学生产水平。并且微细尺度传热和强化传热技术在微型热管、集成电子设备、微米、纳米等领域中应用广泛,相关技术成果已经比较成熟,对于化学工业应加强传热技术和化学生产的配合研究,充分发挥传热技术的应用优势,有效提高化学生产效率。

1.3绿色化学反应技术

在绿色食品生产中绿色化学反应技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积极倡导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理念,人们的绿色生态环保意识越来越高,绿色食品主要是指绿色没有受到污染侵害的食品,这种食品最主要的特点是营养价值高、品质优良、卫生安全指标高,是未来发展过程中的新兴产业。绿色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对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有着严格限制,而且还需要提高农作物产量,保障食品营养价值,降低成本,所以绿色产品生产经常面临量和质的矛盾。现代化生物化学通过充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和绿色化学反应技术,保障食品安全,增加农作物产量,确保食品营养。具体应用如下:其一,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运用生物化学技术,减少污染农作物和污染环境的氮肥使用量,运用固氨来替代氮肥,通过应用生物化学技术,不需要施加氮肥,也可以保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不仅节约了种植成本,而且有效提高了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其二,当农作物出现病虫害时,运用生物化学技术,特别是基因工程技术,在主要农作物上转移各种病虫害基因,减少化学杀虫剂使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提高抗病虫害能力。

2化学工程技术在化学生产中的应用发展建议

2.1培养化学技术人才

化学技术人员对于推动化学工程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我国应重视化学技术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加强理论知识学习,还应强化钻研创新精神,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全面提高化学工程技术科研水平和综合素质。

2.2进一步提高化学工程技术水平

我国化学工程技术面临着滴状冷凝的难题,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加大对化学工程技术的研究,重点解决这个问题,推动传热技术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动力、机械等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化学工程技术水平。

3结语

在化学生产中应用化学工程技术有助于促进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应积极优化各种化学工程技术应用,培养大量化学工程技术人才,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侯海霞,柯杨,王胜壁.解析化学工程技术在化学生产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5,14:91.

[2]裘炎,王杲.探析化学工程技术在化学生产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5,2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