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础护理知识点归纳

基础护理知识点归纳

基础护理知识点归纳

基础护理知识点归纳范文第1篇

自1993年起,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就一直在摸索着改革,到2011年至今,新的考试制度出台了,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将作为独立的考试项目进行组织和管理,卫生资格考试将不再设置“护理学(初级士,专业代码003)”这个专业。取消地区特殊照顾政策,实行国家统一考试制度,即统一考试大纲,统一命题,统一合格标准。考生必须一定性通过两个科目的考试才能取得资格证书。

我校是中专院校,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医院提供技能型人才。自2011年改革开始,我校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就一落千丈,以班级为单位,有的班级通过率才10,好一点的班级才达到40。残酷的数据证实了我们的教学重点不够全面,中专院校的教育制度要改革了。要以护士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不断推进护理教学的改革,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构建护理教学课程新的框架。具体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领导重视,全面抓起,安排合理。

学生的考试通过率提高了,就业率就会跟着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也会提高,招生就不是问题。对于一个中专院校来说,就有了“生源”,能为学校解决很多问题。从这一角度出发,能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就变得很重要。提高考试通过率的问题不是单纯的一个问题,不是单靠某一个老师的努力就能做到的。它需要多方面的共同配合,班主任的力量很强大。从学生入校的第一天起,就要向学生宣教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重要性,同时注意学生思想政治上的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此外,及时的向家长通报有关情况,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在最后考试冲刺阶段对于教学按排、班级责任教师任命、教室宿舍按排管理、学生行为规范、作息时间、学生检测和后勤卫生保障等方面的工作,都应该做到细致合理,以保证考前辅导的顺利进行。

2 教学课程以专业课为重点,辅助课程发挥作用。

课程的设置影响学生的素质水平,而学生的素质水平将直接影响最终目标的完成。文化基础课坚持够用就行的原则,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大胆的有所取舍,重新组编课程,体现出基础课为专业课辅助的原则。期末考试的形式、模式突破,原始的考试题型主要以主观题为主,学生大多在考试前机械的记忆,丧失动脑、分析判断的能力。为适应护士考试的新形势,可以以客观题为主,注重平时对学生执业考试的素质培养。学校要有一个完善的考试监考制度,杜绝中专院校考试抄袭的现象,彻底摧毁学生对于考试的侥幸心理。

3 改变教学方法。

根据护士执业考试大纲的变动及题目的灵活性多样性等特点。除上述的教学课程以专业课为重点,还要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病例导入式教学,病例导入式教学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新型教学方法,改变了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生的教学模式,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锻炼思维、开发智力,提高学生思考、记忆和归纳能力以及临床分析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缩短理论学习和临床工作之间的距离,在学习每一章的同时,针对学习的内容,安排几学时走进医院,到临床看一看,更形象的理解理论知识,使护生理论学习和临床实际工作“零”对接,更快的融入护士的角色,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4 讲究学习方法,提高记忆效果。

以基础护理学为例,加以说明。基础护理学知识点多,且知识点之间相互联系较少,因此,运用科学的记忆方法,才能掌握大量的知识点,才能记得准,记得牢。首先要经常复习。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对于所学知识的遗忘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所以应该在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和记忆。课后应反复强化记忆的知识点,做一些与知识点相应的练习题,采取通过知识点做题,通过练习题强化知识点,以达到加深记忆的目的。其次我们还可以掌握的记忆方法有,对比记忆、简化记忆、归纳记忆等。举几个例子,比如说基础护理中,对于急救物品要做到五定,即定数量品种、定点安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可以每一点取一个字简化为品、安、保、消、检;如基础护理学涉及的温度和湿度的问题很多,硬性记忆很困难,可以把它们总结起来,做成表格归纳记忆;还有像护理操作中,灌肠术、导尿术、鼻饲法等等技术,操作方法类似,容易混淆,我们可以采取对比的方法,取它们相同和不同的部分去记忆。

5 对专业课教师开展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专题培训。

让专业课教师熟悉大纲的要求,熟悉考试题目和考试内容。其实这些也是学生必须做到的,可是考虑到中专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所以就有教师来补充。教师应该根据大纲的要求,对历年来考试的重点和真题系统的研究,分析当前的考试趋势。此外,教师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深厚的专业素养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护考改革涉及教师的理念转变,而教师的理念转变影响着护生的考试通过率,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方法的掌握。在教师的队伍中,可以选择几个教学经验丰富,职称较高的教师成立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小组。小组通过搜集资料,归纳历年的考试真题,分析每门考试每章节的分值比例,归纳出题方向,找出常考的知识点。最后根据新大纲要求及历年真题的出题方式,建立一系列模拟考试题库。

基础护理知识点归纳范文第2篇

一、注重课标,明确方向

当前,虽然各个地区教材的内容及形式不尽相同,但万变不离其宗,各种教材版本都体现了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各地中考更是以体现课程标准的具体知识点来命题。所以在思想品德复习课的第一个环节一定要找准课标、抓准课标,有的放矢,只有这样才能少走弯路,节约时间,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复习《我们的权益》这一单元时,笔者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告诉学生课程标准对这一单元的要求:1.了解国家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四道防线及其专门法律,能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判断,判断其履行(或违反)了哪些具体的保护内容;2.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3.了解防范侵害,保护自己的方式和途径;4.懂得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通过这一环节,教师不仅要指出考点,还要说明考点的能级要求,让学生更加明确复习的方向,知道自己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是掌握这一单元的内容。

二、整合教材,巩固基础

整合教材,关键是梳理知识点。这一环节是对上一环节的继续与深入,即对课标的进一步明确与解读。旧有的复习模式主要体现在这一环节上,复习时教师一般都强调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建立知识板块,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建立知识结构图。如何梳理知识点呢?1.点击知识要点。让学生明确每单元每课所应掌握的知识点,最好能结合近年中考试题,以问题的形式对照课标来梳理知识点,主知识点问题化,有利于学生直观掌握。2.揭示基本观点。包括教材中的重要观点、课堂教学中归纳总结的观点、教材中辅助材料分析思考得出的启示或结论。3.梳理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教师还要讲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本单元与其他单元的联系,让学生了解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教学时,可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进行反思,也可以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然后学生代表发言、归纳,最后教师精讲或补充。通过这种梳理法,可以使学生复习起来有章可循,不再感到毫无头绪,从而提高复习效率。梳理知识点,这一环节在任何复习模式或方法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巩固基础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能力的前提。

三、重难易错点知识解答

思想品德复习课教学目标,就是在保证学生全面掌握教材基本内容的同时,突出教材内容的重点,帮助学生析疑,突破难点,使学生的复习事半功倍。由于初中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内容的重点,在复习过程中,往往是胡子眉毛一把抓,不分主次,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在组织复习课的教学中,应抓住重点内容,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强化记忆,将所学知识加以概括、归纳,使所学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力求能完整地表述原理内容,并注重文字的准确性,消除学生似知而非甚知的感觉。对于易错知识点,结合历年中考试题,由易到难,让学生先做,教师最后做方法的归纳与总结。如在复习《我们的权益》这一单元中,涉及社会保护与司法保护,这两个保护是历年中考常考的内容,也是学生易错的知识点。《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8条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像以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很多学生都认为这一规定属于社会保护,其实是属于司法保护。教材没有提到这两者的区别,以学生当前的能力理解起来难度较大,笔者在复习中就帮助学生做了方法的归纳:第一,从责任主体来区分,社会保护的责任主体是指除家庭、学校、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法院以外的单位、个人,司法保护的责任主体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法院;第二,从保护的目的来区分,司法保护主要针对的是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判断时要综合运用这两种方法。上述例题中,责任主体虽然是媒体,但其保护目的是为了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所以是司法保护。通过教师的解答与归纳,发现学生后来在做到类似的题目时,很少出错。因此,对易错点的分析与方法的归纳是十分必要的,这也应是一堂复习课中的亮点所在。

四、紧扣时政热点,理论联系实际

思想品德课能否把握时代的脉搏,是该课程的生命力之所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学生接触的媒体多、视野广,他们普遍对时事新闻很关心,也很感兴趣。在复习课中,如果教师把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反映国内外形势的热点、焦点问题联系起来形成问题,并进行讲解分析,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我们的权益》复习中,将校车安全问题、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等社会热点,设计成问题,融入复习课的教学中,使学生一方面认识到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促使学生自觉学习法律法规,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但要注意将热点问题与教材原理巧妙地对接和有机运用,而不能脱离教材内容面面俱到。

五、精讲精练,总结方法

基础护理知识点归纳范文第3篇

〔关键词〕推理;产品设计;案例推理;不确定推理;混合推理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2.06.042

〔中图分类号〕G2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6-0169-05

研究数据表明,机械制造业内平均一个新产品中的大约40%~50%的零件和已有的零件完全一样,30%~40%要在己有零件基础上作很少的修改,只有10%~20%的零件是全新的设计[1]。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大多在过去相似设计案例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调整而生成新的设计方案。由此可见,绝大多数的产品设计都是对己有设计知识的重用。重用已有的知识可以节省资源,并提高产品可靠质量。面向产品设计的知识推理就是针对用户提出的问题,对产品设计知识库中的知识进行推理,得到问题的答案,最终实现知识的重用。现有的产品设计知识推理主要完成两种任务:一是维护和扩展产品设计知识库,针对知识库中的知识,通过推理得到隐含的信息或者不一致的信息;二是针对待解决的问题,从知识库中找出与其相似的已有问题解决的方法。

经典的知识推理模式是规则推理,规则推理是将知识、经验表述成规则,找到事实库中与规则前提相匹配的事实的过程。由于规则推理直观、模块性强、逻辑清晰,所以被用来作为早期专家系统的开发。CONDES[2]是基于规则推理的产品概念设计系统。规则推理适用于知识比较规范、严谨的领域,但是规则推理不能适应知识库的动态发展;问题必须和规则相匹配;系统开发和维护困难;不具备记忆能力;推理效率低下、自适应能力差等。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案例推理和不确定推理等相关推理模式得到运用,综合使用多种推理方法的混合推理也逐渐成为知识推理发展的热点。

1 案例推理

案例推理是利用案例库存储历史经验,检索案例库以找到与现有问题相似的案例,是重用过去的知识来解决当前问题的一种推理方法[3]。案例推理具有信息的完全表达、增量式学习、知识获取较为容易、求解效率高的优点,早期出现基于案例推理的机械辅助设计系统CADET[4],能检索出以往成功的设计,同时避免出现过的问题。经典的案例推理步骤是Aamodt在1994年提出的著名的4阶段循环的“4R”理论,分别是检索、重用、修正和保存。案例推理中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案例表示,案例检索与案例修正问题:

1.1 案例表示

案例表示是将知识表示成案例的形式。Gilboa在1995年提出了案例的三元组表示方法:〈问题描述、解描述、效果描述〉。常用的案例表示方法有:特征向量表示法、框架表示法、语义网络表示法、面向对象表示法等,也可以混合使用这些方法进行案例表示。

特征向量表示法是将案例的各个属性提取出来,并赋予相应的权值,案例就表示成一组特征向量。产品创新设计原型系统PIRS[5]中,采用87个属性作为特征,案例检索时将待检索的案例与案例库中的案例进行匹配。特征向量表示模型简单,结构清晰,但是只能定量的描述简单案例,这种方法存在很多缺陷:如果对新问题不熟悉就无法确定案例的特征,也无法表示案例中隐含的信息,并且很难确定一组适用于所有产品案例的权重值。

语义网络表示法是利用概念及语义关系来表示知识。维修案例推理[6]采用六元组形式的产品本体。语义网络表示法明确、简洁,表示范围广泛,表示能力强;但是网络结构复杂时推理就难以进行,不便于表达判断性知识与深层知识。

面向对象表示法中案例是由对象组成,对象表示案例的一个部分。如采用面向对象的产品设计[7],实现了模块化设计,具有较高的推理效率。其优点是自然,易于理解;继承的层次性和结构性能降低问题描述和推理的复杂度;便于知识库的修改和维护,推理效率高。面向对象表示法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灵活性,能够结合其它表示方法进行表示,常用面向对象表示法与框架表示法结合[8],案例作为对象,一个框架描述一个对象,框架的槽描述对象的特征,框架的值用来描述案例对象的特征参数。

复杂产品的知识类型多样、结构复杂,单一表示方法表示产品案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些案例还包含许多非结构化的设计信息,因此,要确定合理的案例表示方法来解决问题。

1.2 案例索引与案例检索

案例推理中主要采用的检索策略有:最近相邻策略、归纳推理策略、知识引导策略、模板检索法、模糊检索及神经网络检索模型等,这些策略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案例的相似性计算则会结合一些技术:决策树、粗糙集、证据理论、聚类分析、同异反度量算法、层次分析法。

最相邻近方法适用于案例由特征向量表示的系统。该方法通过计算新旧案例各特征的加权平均和来度量案例的相似性,其优点是方便实用,在案例数量较小的情况检索效率较高,但是案例库中案例数量增加时其检索效率下降。一些研究针对最近相邻法的不足提出了改进:自动武器设计系统[9]结合聚类算法对其进行改进,首先进行案例的聚类,推理时新案例直接根据聚类的均值在聚类中搜索相近案例。产品设计[10]研究结合模糊推理对其进行改进,解决相似度计算中属性的非线性影响和权重的不精确性问题。

基础护理知识点归纳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备考 中考 思想品德 建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A-0119-02

研究中考试题、把握命题方向、探究复习对策,对于提高复习效率有着重要意义。笔者对近三年贵港市中考思想品德试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概括总结了近三年贵港市中考思想品德学科试题的特点及学生答题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提出今后备考工作建议,希望对大家的备考工作有所帮助。

一、近三年贵港市中考思想品德学科试题特点

近三年的贵港市中考思想品德学科试题,从总体上看,基本保持稳定,试题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关注社会热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社会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强调能力立意,在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又有效地考查了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综合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和备考都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具体呈现如下特点。

(一)题型保持稳定,取材新颖灵活

近三年贵港市中考思想品德学科试题均包括四种题型: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实践探究题。其中单项选择题14小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实践探究题各1题,题型题量稳定。试题整体难度都比较大,学生得高分不易。“题在书外、理在书内”,“以问题为载体,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现实或重大的热点问题为素材”,“通过试题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人与自然、关注科学发展”,这是近年来中考命题所遵循的基本原则。近三年中考试题的取材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如2014年试题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201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啃老族”、2014年“两会”、群众路线、“天河二号、神舟十号、嫦娥三号”等科技成就、美国第一夫人访华、反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云南及新疆案、雾霾等方面取材;2015年试题从令人深思的公益广告、“APEC蓝”、201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创客”、中华优秀文化、桂平校车事件、反腐与司法公正、“一带一路”等方面取材;2016年试题从《刑法修正案》、大病医保覆盖所有城乡参保居民、《慈善法》的颁布和实施、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工匠精神、五大发展理念、南海问题、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尊师重教等方面取材。新颖的热点素材,激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碰撞了学生的思想情感,进而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爱国情感,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充分体现了“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这一课程核心。

(二)凸显思想教育,重视价值导向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稿)(2011)提出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旨在促进初中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近三年的中考试题无论是整体的立意,还是具体问题的设置,均发挥了思想品德的德育功能。试题十分注重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融入学生的生活,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贯穿于其中,引导学生通过解题的过程体验,进行价值判断并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内化为自身健康成长的素质构成,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潜移默化地达成思想品德课程的总体目标。如2014年第6题引导学生养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第7、17题引导学生养成孝敬父母、尊重他人、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有责任心、追求公正的品质等。2015年第5题引导学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第13题引导学生热爱中国文化。2016年第6题引导学生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第10题引导学生传承扶弱济困、乐善好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第18题引导学生增强法律意识,提高道德品质,尊师重教等。试题从联系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扩展到更广泛的社会生活,从学生生活层面、家庭层面深入到社会层面、国家层面,全方位地体现了思想品德学科的德育功能,使做题的过程成为学生经受道德洗礼的过程、反思生活的过程,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立足基础知识,坚持能力立意

近三年的贵港市中考思想品德学科试题充分发挥情境材料在能力考查中的作用,在注重灵活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突出能力立意的思想,在问题设计上,注重引导学生从试题所提供的文字、图片、图表中提取信息,运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好地体现了对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理解能力、应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知识储备能力以及对知识整合能力的全面考查。如2016年中考第17题第(2)小题以屠呦呦获得成功的经历作为情境设置问题,请学生“结合材料二,运用《财富论坛》有关知识,分析屠呦呦获得成功给我们的启示”,学生只有对试题提供的文字材料进行仔细的阅读并分出层次,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对相应层次材料进行分析、整合,才能形成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可见试题的设计不仅较好地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提取、解x有效信息的能力,还考查了学生判断、归纳概括、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等多种能力,较全面地考查了考生的综合能力。

二、学生答题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全面、不牢固。如2016年中考第17题第(2)小题要求“结合材料二,运用《财富论坛》有关知识,分析屠呦呦获得成功给我们的启示”,但很多考生由于对九年级教材第五课《财富之源》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全面、不牢固而丢分,有的考生甚至答非所问,用其他知识来回答。

(二)审题能力较差。如2016年中考第15题设问:“在支持互联网创业中,W市人大代表及人民代表大会是如何行使职权的?”,设问的主体有2个,即“W市人大代表”及“人民代表大会”,所以应该分别回答“W市人大代表”及“人民代表大会”是如何行使职权的,但很多考生都因只回答其中一个方面而丢分。

(三)答题能力较差。一是归纳概括分析能力较差。如2016中考第16题第(2)小题要求“归纳我国政府为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采取的措施”,很多考生只把题目中的材料照般照抄下来,没有对相关材料进行归纳概括分析。二是演绎分析的思维能力较差。演绎型材料题是近年贵港市中考的一种重要题型,也是拉开考生成绩的主要题型。这种题型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作答,如2016年中考第15题、17题第(2)小题、18题第(2)题均要求结合材料进行分析,但很多考生只答观点而没有结合材料或只罗列材料而无观点。

(四)书写潦草、错别字多。如“艰苦奋斗”写成“坚苦奋斗”、“行使职权”写成“行驶职权”等。

(五)答题不够规范。如主观题在超出答题卡指定区域答题。

三、复习备考建h

(一)加强科组建设,提高课堂效率

学科科组建设重在抓好集体备课和课堂教学两个环节,集体备课时必须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把握好每节课的重点、难点、疑点。课堂教学要抓好复习课、习题课、讲评课等常规课型的有效性。坚持“以学定教”,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积极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中每个知识点不能只停留在“是什么”和“为什么”上,还要重视“怎么办”,适当拓宽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不能只看学生“记住没有”,还要注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努力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

(二)梳理基础知识,全面夯实基础

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加大了能力立意、素质立意的考查力度,减少了识记的题量和分值,很多题目的答案不可能在教材中原封不动地找到,但这并不等于教材的基础知识不重要。相反,只有对教材的基础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归纳组织好答案。夯实基础知识不能只停留在识记的层面上,更重要的是加深对它的理解、分析和运用。具体做法如下:一是考点知识体系化。把教材的知识点从宏观、微观构建知识体系。宏观上是指按课程标准四大板块即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这几个方面来构建知识体系,每个方面再从心理、法律、道德、国情四个角度进行知识点归类。微观上是指以单元或课为单位构建。构建知识体系时,须紧密结合每一板块的目标要求,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逻辑联系进行问题预设,这样有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重点知识。二是突出易错知识。对于易错知识一要归类,二要突出重点易错词。三是比较混淆知识。比较的方式可以用图表,也可以突出重要词语。四是归类同类知识。把含有同样词语的知识点进行归类,如“最、根本、关键、核心”等。

(三)理论联系实际,重视能力培养

思想品德学科鲜明的特色体现在它紧扣时代脉搏,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差,是考生考试中得分低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把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作为教学和复习的重点。复习时要将教材中的主干知识和热点材料结合起来分析、理解、运用,以培养学生阅读、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辩证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对背景材料进行归纳或演绎分析的思维能力、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教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教材知识体系的掌握能力等。

(四)选准重点题型,突破得分瓶颈

材料分析题在主观题中占的分值比重大,而且学生不易得高分。材料分析题一般分为归纳型材料题和演绎型材料题两种。归纳型材料题往往要求学生阅读材料,并根据材料信息得出结论。与此相反,演绎型材料题则是在设问中先呈现观点或结论,然后要求学生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说明材料体现的观点,即说明材料与观点的关系,最明显的标志是“如何体现”“如何反映”“怎样得出”等字眼。此题型的设计重在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概括能力,是考试中失分较多的主观题之一。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对这类题型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得分率。

基础护理知识点归纳范文第5篇

一、、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做好知识的整合与迁移,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由于教材是以主题板块的形式综合各方面知识编写而成的,淡化了知识体系,同一知识内容会在不同的板块以不同的形式呈现,所以,给人感觉教材缺乏条理、不够连贯,因此,在复习时应根据中考说明的考试内容,重新梳理教材,按照道德、法律、国情三大学习领域,重新建构知识网络,形成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由于现在的教材知识点比较零散,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类,对相关的知识要穿成线,提纲挈领,使学生一目了然,省时又省力。既可以横向整理,也可以纵向整理。同一个知识点可以和不同年级的课本、不同知识板块的内容相联系。如: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一节,从道德方面讲,是一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行为;从法律方面讲,又是维护法律尊严的表现,是实现依法治国的要求中学生应该做到的。这是一种横向的归纳和联系。又如,从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的提出,到经历了改革开放,使国家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实现了“三步走”的前两个目标,达到了总体小康水平。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纵向归纳,就会使学生形成知识的清晰链条。另外对书本上一些基础的、容易混淆的知识问题还可以进行对比、归类,如方略与战略、根本要求与基本要求、 根本特征与基本特征和本质特征;原因与表现、作用等。只有对庞杂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类或比较、对比,才能使学生真正明白,并一目了然。

二、关注时事热点,聚焦社会话题,紧扣时代脉搏。

思想品德课具有时代性的特点。与时俱进、紧密结合时事,关注热点话题是思想品德课的生命力所在。中考的内容与时政、社会热点紧密联系,紧扣时代脉搏,以时政和社会热点为切入点,这充分体现了该学科的思想性、政治性和时代性。

在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重大时事,结合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时政材料要尽可能地做到全方位和多角度的分析,寻找与之相适应的知识点,加强书本知识与时政热点内容的结合,重视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特别是青少年成长中的实际问题。

例如:近几年我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关注食品安全;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抓好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社会,建立“热点知识库”,并且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来分析这些热门话题,解决现实生活问题。

对重大时政要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如:“改革开放30年”的话题,可涉及以下内容: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的提出及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成就及原因;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成功经验及给我们的启示;如何应对未来发展中的风险挑战;青少年如何肩负起民族振兴的使命等。

三、抓好专题的复习。

中考考试范围的内容往往宽度大、发散强、跨章节、跨教材、拓展深。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复习态度和实效。因此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复习热情,提高有效的复习结果,就有赖于在复习课中老师的方法引导。我将中考范围的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归纳,使其系统化,重点化,形成若干个专题。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因为在思想品德课的复习中,掌握基础知识,夯实基础知识是关键。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甚至是优生感觉知识都已经掌握,但一考试就出现问题,其根源就是知识掌握得并不牢固,落实不到位。针对这种情况就必须对基础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设计好知识提要;设计好适量的练习,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落实。通过专题复习,就能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形成主干知识的结构体系,避免片面地、孤立地掌握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

四、注重精“讲”多“练”,引导融会贯通

复习课不是新授课,因此教师不能简单地重复教材,而应把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深化和升华,通过复习使学生在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上产生一个飞跃。

精讲是必须的,话在精而不在多。如有的老师很喜欢旁征博引、举一反三,这些在平时是很好的习惯,但在复习的时候如果过多应用,就会使学生思维涣散、记不住重点了。比如在讲坚持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的时候,在复习的时候就要让学生记住几个重点,如为什么要改革开放、如何坚持改革开放及自力更生与改革开放之间的关系等,这样学生就能一下抓住重点。

复习课不仅要精讲,更重要的是多练。复习课不能只让学生伸耳听、用眼看,更重要的是动脑想、动口答、动笔写,否则难以促成知识向能力转化。所以,复习课应该让学生在练中巩固、理解知识,在练中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否认“阅历多、见识广”,让学生多做训练题,见识更多的各地中考题,有助于学生积累考试经验。但是,学生时间有限、精力有限,这就要求教师一要精选习题。二要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题多练。三要在复习中注重训练学生审题的思路,答题的方法,使学生通过对典型问题的分析,融会贯通,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