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

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

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

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职业教育;芬兰;历史;挑战;趋势

中图分类号 G71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21-0064-05

芬兰是一个高度工业化、自由化的市场经济体,人均产出超过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德国等老牌强国,远高于欧盟平均水平,与其邻国瑞典相当[1]。作为北欧发达国家,芬兰突出的成就与本国的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息息相关。芬兰教育以拥有广泛的受教育人群而闻名于世。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地位,职业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院校学生一样可以升入上一级高等教育机构继续深造,这为芬兰培养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了平台支撑。如今,芬兰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来自自身与外界环境的双重挑战,如何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战胜挑战是芬兰政府以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努力方向。

一、芬兰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演进

芬兰职业教育的发展,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时代背景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发展特征,总的发展趋势是在各类法律制度的实施下而逐渐制度化,进而得到不断丰富与完善。

(一)19世纪初至19世纪中后期――芬兰职业教育发展缘起

当芬兰成为俄罗斯帝国的一个自由大公国(autonomous Grand Duchy)时,芬兰职业教育发展开始起步。在这一期间,芬兰是一个鲜有城镇、交通不发达的农业国家。在19世纪,行会制度负责确保手工艺职业技能代代相传,手工艺人主要从贫穷的农村地区招收学生,对于很多儿童来说,学徒被认为是通往地位之路与谋生的合法途径。19世纪中期以后,芬兰社会与经济开始发生快速改变,其中一个重大改变是:当1879年,允许公民自由贸易的法律通过的时候,劳动者在选择居住与劳动场所方面获得更多自由。没有土地的人们,开始从乡村转移到他们工作的城镇[2]。这一发展的结果是,旧有的行会体系地位开始下降,行会制度开始慢慢失去权威,学徒体系开始崩溃瓦解。手工业地位的低下使学徒变成非技能工厂的雇佣工人,而大师逐渐成为企业家、雇主。学徒与熟练工人像其他雇佣者一样获取工资,学徒制传统变成付薪雇佣制体系的一部分。

(二)19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行会到职业教育组织的起步阶段

1899年,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建立了第一所职业院校。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作为芬兰一种新型的教育类型由此建立,学生在学校教师或者工场大师的指导下进行理论学科、实践手工技能以及工场岗位技能的学习。19世纪末20世纪初,芬兰兴起了参观国外(尤其是去瑞典、德国、奥地利以及荷兰)的职业教育院校、成人教育机构以及高等教育院校的热潮,这其中以教师、官员以及企业领导者为主。随后,1900-1916年间,伴随着工业与行业公司数量的增加,一些发展中的城镇如波里,波尔沃,科特卡等沿海城市也不断建立职业院校,此外,坦佩雷与库奥皮奥职业院校分别于1912与1917年建立,这是内陆城市的第一批职业院校。1917年芬兰获得独立,1918年内战爆发,这或多或少对学校带来了破坏性。上世纪20、30年代,芬兰职业院校学生数缓慢增长,在1920年,职业院校学生数为14000人,在1940年达到20380人[3]。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职业教育实现勃兴

二战后,新的职业院校建立,职业院校学生数也在不断增加,1958年颁行的职业教育法是芬兰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新的规章制度要求所有超过2万名居民的自治市必须建立一所职业院校,而小的自治市必须将年轻居民送至这些院校学习。新的法规使职业院校学生数快速增加,二战后,婴儿潮增加了社会中年轻人的数量,为他们提供学习的场所成为必须。与此同时,人们的生计也在发生快速变化。1950年,大约46%的劳动者以农业谋生,而这一比例在1979年下降至20%,而工业、贸易尤其是公共服务业不断增加,人们从农村转移至城市[4]。工业化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大了芬兰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1979年以后职业院校学生数超过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学生数,如图1所示,因此,职业院校数量不断攀升是芬兰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现行职业教育体系

芬兰提供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学生在完成基础教育后才有进入高级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资格,高级中等教育分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两部分。普通高中学校提供3年的普通教育课程,导向国家入学考试。职业高级中学(初级职业教育)也提供三年学习课程,其导向是职业资格,共有119个职业学习课程面向53个不同的职业资格,由教育与文化部认证。职业教育与培训既倾向于年轻人,也面向于已经活跃在工作领域的成年人。

(一)现行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

与大多数欧洲国家相同,芬兰职业教育资格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完成,即学校本位的教育与培训、学徒制培训。在芬兰,基础教育毕业生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大部分选择普通高中或者初级职业院校学习,初级职业院校学制一般为3年,除了学校本位的初级职业院校以外,还有可能完成能力本位的职业资格或者学徒制培训,学校本位的基础职业教育主要针对的是青年人的教育,而其他类型的职业教育以成年人为主,学校本位的教育与培训一直保持最受欢迎的地位,占83.6%,学徒制培训占16.4%。初级职业院校的参与者不断增加,而年轻人参与学徒制培训的数量是极其有限的,在2010年和2011年,16~19岁参加学徒制培训的人数仅占0.46%和0.49%。原则上,两者都有资格为普通高中与初级职业院校提供进入传统大学与应用技术大学等高等教育的机会。相应地,能力本位的职业资格为大多数成人学习者所选择,而且,学生有权整合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学习,这给予他们独立学习以及同时完成几个职业资格的弹性空间[5]。

(二)职业资格

芬兰政府规定,初等职业教育与培训要建立在基础教育教学大纲之上。职业资格(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由120学分组成(包括90学分的职业课程、20学分的普通核心课程和10学分的选修课程),需花费3年时间来完成(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2010)。职业资格可以通过三种途径来获得:大部分年轻学者在职业院校完成他们的高级中等职业资格;职业资格也可以通过学徒培训来完成;此外,高级中等职业资格还可以通过技能本位的考试来获得。

具有芬兰职业资格的人既可以通往劳动力市场也可以进入高等教育继续学习,职业资格为进入多科技术学校(应用科技大学,芬兰语简称 AMK)和大学学习研究提供资格。

(三)职业教育运行机制与法律保障

教育与文化部(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是芬兰教育领域的最高行政机关,它决定职业资格的细节、培训的范围,并且为教育机构提供职业教育的授权;它监管公共教育津贴与培训供给(从小学、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到多科技术大学、普通大学和成人教育)。教育与文化部和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负责国家教育政策的施行,国家资格标准由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与雇佣组织、工会、教育工会以及学生会共同合作起草。

在芬兰,教育政策是由议会与政府制定的,除了立法,教育政策的目标在不同发展计划、文件以及政府预算中被明确说明与详细规定。政府决定职业教育的国家目标、资格框架与核心课程。国家教育委员会设计核心课程,同时也设置能力本位的资格要求。芬兰职业教育相关的重要立法主要有职业教育与培训法、职业成人教育法、教育与文化供给融资法等。

三、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尽管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吸引力稳定增长,但发展芬兰职业教育与培训仍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辍学率的居高不下使职业院校的生源面临挑战;另一方面,不断改变的工作生活与对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需求[6]。

(一)职业教育辍学率高,生源数量难以保障

虽然职业教育机构的受欢迎度总体上较高,且在21世纪的前十年中的辍学率也有所减少,但是芬兰职业教育的辍学率仍位居各类教育的榜首。

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的辍学情况总体上有所降低,但是从横向看,与其他类型的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的辍学率明显高于其他教育类型,以2011~2012年为例,普通高中的辍学率最低,仅为3.5%,而职业教育辍学率最高,为8.7%。职业院校辍学率高不仅影响职业院校当前的发展壮大,且不利于职业院校长远发展,只有建立在一定数量保障的基础上,职业院校才有追求更高质量的资本。

(二)职业教育向劳动力市场过渡:对劳动者的要求不断提高

发展职业教育的时代挑战大致来源于三个方面,即工作所需技能的改变、工作环境的改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能力要求的改变包括一般技能与具体的专业技能;而工作环境包括国内与国际环境;生活方式改变既包括工作群体也包括个人需求、职业目标等。

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原则是提供坚实的职业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快速进入工作生活,并且为终身学习提供宽基础的知识与技能,职业教育与培训旨在基于当前的知识为学生的未来做准备。然而,在当今,可雇佣性与具有广泛知识面、高教育等级的、易于适应和学习专门程序的人密切相关。因此,许多职业教育项目的焦点似乎都集中于转向全能人才。以诺基亚公司为代表的芬兰通信产业曾一度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为芬兰国民生产总值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在强大的市场竞争下,芬兰电子通信产业受到重创,芬兰政府只有不断顺应市场变化需求,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才能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如何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培养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是职业院校面对的一大挑战。

四、芬兰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面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诸多挑战,芬兰政府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在普职融通、职业教育目标制定、政府资金支持以及职业教育社会地位提高等方面做出努力。在各方面的综合作用下,芬兰职业教育正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一)普职融通:搭建职业教育上升立交桥

职业教育学生具有进入高等教育学习的机会是芬兰区别于其他北欧国家(除瑞典以外)的典型特征。普通高中院校的学生同时具有进入职业资格学习与入学考试的选择权,两种形式都具有进一步在应用技术大学与综合大学学习的机会。成年人的教育与培训贯穿于任何阶段。

芬兰教育政策更多地关注于不同教育层级的过渡转换。不同层级的教育之间并不是死胡同,大约有14%来自高级中等院校并持有职业资格的毕业生进入学制三年的应用技术大学接受高等教育,这种选择在女性中更典型,女性占15%,男性12%。除此之外,父母的教育层次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父母的教育层次越高,孩子进入应用技术大学继续学习的可能性就越大。可见,社会结构层次在人们的教育选择中仍然扮演重要角色。从芬兰教育体系中可以看出,芬兰的职业教育并非“断头”教育,在芬兰职业教育中学习的学生也能进入高等教育阶段接受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学术性教育一样有自己的本科甚至是研究生教育阶段,为芬兰培养高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保障。

(二)引进工作场所学习,培养目标导向职业人才

芬兰职业教育法要求职业教育机构必须与工作场所合作,使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能更好更快地迎合工作场所的需求[7]。芬兰职业教育最大的改变之一是将工作场所学习(workplace learning)阶段作为所有职业资格的组成部分,这个新的与工作相关的学习体系被称为工作场所学习。芬兰工作场所学习既可以作为正规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也可以视为职业院校外非正规教育的一部分。职业资格的获得需要通过三年全日制的学习,所有的资格包括至少20周的工作场所学习,在这一新的工作学习体系中,学生要求至少职业资格的1/6要在职业院校以外的真实场所学习,学生们可以自己寻找工作场所,也可以借助职业院校的帮助。在工作场所学习阶段以前,由教师来评估工作场所的适合度,包括学生们学习相关技能的机会、获得指导,职业所需要工具的供给情况以及产品与服务的一般需求量等情况。工作场所学习的评价讨论是由学生、教师以及工作场所培训者共同参与,以确保学生是否达到其在工作场所培训前所设置的目标。工作场所学习旨在帮助学生获得职业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更便利地进入劳动力市场[8]。

(三)加大资金投入,保障职业教育办学质量

芬兰最新的教育计划是2011年底通过的2011-2016年教育研究发展计划,该计划主要关注减少贫穷、不公与排斥。目标是,稳定经济增长,维持经济、雇佣以及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年轻人的教育水平,降低辍学率。

相比较普通院校而言,职业院校要想培养出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必须要引进先进机械设备、引进企业优秀“师傅”,因此办学成本更高,政府教育经费支持是职业教育办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保障。

芬兰政府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职业教育经费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且相对于其他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是芬兰政府资助的主要对象之一,仅次于基础教育与大学教育研究,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从中可见一斑。

(四)职业教育地位不断提高,毕业生前景广阔

近几十年来,芬兰政府不断致力于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以期在一定程度上使职业教育能够为国民所普遍接受。一方面,芬兰教育文化部及社会人士不断改善职业教育形象,所开展的技能竞赛如每年一度的芬兰国家职业竞赛“Taitaja”,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职业教育的受欢迎度;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学生具有进入高等教育的资格是芬兰职业教育地位不断提高的重要影响因素。芬兰于20世纪90年代建立了应用科学大学(UAS),给职业教育毕业生通往高等教育的系统的路径,职业教育学习人数不断增加,逐渐呈现普职各占半壁江山的态势。见表3。

虽然在职业中等教育继续学习的学生人数比例有所波动,且学生在普通院校继续学数多于职业院校,但总体上是呈增长趋势。

21世纪早期开始,职业教育与培训人口也不断增加,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兴趣不断提高,2012年,有一半的年轻人进入普通高中学习,在初级职业教育的人数也达到了42%,这与1992年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增长幅度。1992年,52%的学生进入普通中学,仅有32%的人进入初级职业教育领域(IVET)。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在芬兰的地位都得到了提高。

职业院校社会地位的提高,除了政府及社会各界力量的作用之外,还与职业教育自身办学质量的提高息息相关,职业院校所培养的毕业生能够为劳动力市场所广泛接受,职业院校学生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无疑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就读职业院校,从而在根源上提高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

从表4中的数据可以发现,多科技术学位毕业生的雇佣情况与普通大学的学术学位毕业生相比,雇佣率明显高,与普通学术学位的硕士甚至是博士相媲美;初级职业教育与初级大学学士的雇佣情况大体相当,甚至还略高于初级大学,足见芬兰多科技术大学以及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毕业生的质量与市场欢迎度。

参 考 文 献

[1](各国GDP数据 世界银行 官网)http:///country/finland.

[2]Virolainen M H, Marja-Leena S. The History of Finnish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J]. 2015.

[3][4]Aaltonen Katri, Isacsson Annica, Laukia Jari, Vanhanen-Nuutinen Liisa .Practical Skills,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Finland, HAAGA-HELIA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M].2013.

[5]Maarit Hannele Virolainen, Marja-Leena Stenstr?m. Finnish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Comparison: Streghts and Weakness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2014, Vol 1(No 2):81-106.

[6]Virolainen M H, Marja-Leena S. The Current State and Challenge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Finland[J]. Nord-VET, Roskilde University, 2015.

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 专业设置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建设的发展趋势

1.1专业宽化趋势

专业宽化趋势是指专业设置为适应不同岗位或岗位群工作需要,专业口径宽窄并举,以宽为主。当前,随着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实施,职业岗位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应用型人才必将在较大范围内流动,复合型口径专业的学生适应性较强,专业覆盖岗位群集。专业宽化,既为人的潜能发挥提供更大的空间,也为学生就业后的继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1.2专业综合化趋势

专业综合化趋势主要体现在有些专业内涵跨学科体系,其培养目标是精一兼数、一专多能。因为一专多能、多工序轮换的需求正在上升,多机床操作及多仪表看管等也正在发展,这是现代化高技术企业运转现场的一大特点。同时,也是经济学角度、生理学角度、心理学角度和社会学角度共同考虑的必然结果,这是当前世界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必然趋势。

1.3专业实体化趋势

所谓专业实体化,是指专业不仅应成为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基地,而且还应成为生产、科研、技术服务的综合实体。即在专业设置与建设中,依靠专业师资和设施设备等有利条件,积极开展科技开发、技术辐射、生产经营与咨询服务,以使专业设置管理发挥最大的效益,为经济社会更好地服务。目前,我国部分专业已呈现上述发展态势。

1.4专业行业协会化趋势

专业行业协会化趋势,是指高职教育越来越重视行业协会在专业设置和建设中的作用,并且主动与行业企业联系,邀请它们参与,共同制定行业技能标准、等级考核标准和技能认证体系等,这也是专业改革方面值得注意的趋势。

2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指导下,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方面,针对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及经济增长点的切换,面向市场,服务市场,基本摆脱了以往普通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原则的羁绊,形成了较为鲜明的高职教育特色。主要表现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得到了很好的贯彻;专业名称趋于规范,专业设置的随意性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克服;专业设置越来越贴近社会需要和个体需求,较好地反映了技能岗位要求,促进了高职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的紧密结合;专业结构日趋合理,一大批具有时代特征的新专业的设置,主动适应了高校扩招和教育对象择业观念的变化;重视品牌专业和特色示范专业建设,注重对专业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指导和服务等。

3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建设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

3.1专业设置――建立主动适应、动态开放、自我调整的发展机制

研究表明,高职教育是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变化与调整的结果。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相适应,区域经济中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又是高职教育专业调整和改革的重要依据,其产业结构也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及其发展规模。众所周知,一所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体现其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专业设置与毕业生就业市场之间的结合程度。

3.2专业建设――建立政策主导、院系主体、行企参与的政校企发展机制

从宏观层面,国家和省级相关管理部门加强宏观指导,完善制度,重点扶持,在“质量工程”“全国百所示范院校建设项目”和“全国百所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基础上,深化改革、推进合作,提升高职院校品牌与特色专业建设水平,引领高职教育向纵深发展。近十年来,国家确定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政方针,出台了一系列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文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有了快速的发展。

从中观层面,高职院校成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科学制定专业建设规划,出台一系列专业建设的制度、规定和政策,协调好领导、指导、引导和主导的关系。专业建设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各个部门,涉及每一位师生员工。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从微观层面,二级院系要认真制定各专业建设规划,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打造专业特色,建设专业品牌。二级院系作为专业建设的具体实施和建设部门,必须根据高职教育的要求和学校专业建设总体规划,结合实际,在深入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各专业的专业建设规划,并积极组织实施。

4结论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中,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新阶段,肩负着重要使命和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建设只有做到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相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才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 罗海丰,陈泽龙.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关系的三维视角[J].教育与职业,2008.

[2] 冯和平.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管理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12).

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趋势;职业教育;启示

职业教育相对普通教育而言,与经济发展和就业结构关系更为紧密,有助于劳动力的合理供给、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拓宽就业渠道,是促进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为了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促进就业的作用,职业教育应当依据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来确定其发展思路。笔者在分析劳动力就业结构的现状的基础上,采用趋势外推法对我国未来五年内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并据此提出对职业教育发展思路的相应启示。

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现状及变化趋势

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产业特征1985年至2004年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各自所占份额及变化趋势见图1、表2、表3和表4。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份额大致呈下降趋势,已由1985年的近2/3稳定到90年代后期的1/2左右;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份额大致呈上升趋势,但是90年代后期呈下降趋势,而且已小于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量与份额;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量与份额经历了快速上升的过程,并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吸纳从业人员的主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从业人员总数从1978年的40153万人增加到2004年的75200万人,共增加了35047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3.49%。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分别由1978年的28318万人、6945万人和4890万人上升到2004年的35269万人、16920万人和23011万人,分别增加了6951万人、9975万人和18121万人,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98%、5.74%和14.8%。在增加的从业人员中,约19.8%的从业人员被第一产业吸纳,约28.5%的被第二产业吸纳,第三产业吸纳的约51.7%,已超过新增从业人员的一半,成为改革以来吸纳从业人员的主要力量。

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所有制特征从1980年至2004年,在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单位从业的人员份额逐年下降,而乡镇企业和私营及个体企业在拉动就业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进入90年代,乡镇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已经开始超过国有单位。在吸收新增就业者的数量上,私营经济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1989年,全社会每100个新增就业者中,只有0.07个流向私营部门,1998年私营企业吸收的劳动力数量超过了当年全社会新增就业人数。1997年我国共有418万下岗职工在个体、私营经济领域中实现了再就业,占当年安置下岗职工总数的2/3以上。①私营、个体户的从业人员在1990年至2004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4.1%,而同期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年均增长率只有-2.5%、-5.3%。乡镇企业在有效增加产品供给的同时,在农村就地吸收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成为农村增加非农就业的主要渠道。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在吸收从业人员方面的作用在逐渐减小。不同所有制从业人员数量与份额见表1,份额的变化趋势见图2。

注:表中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有关数据测算得出,下同。

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产业结构变化趋势预测劳动力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分布,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有其发展方向和趋势,因此我们拟用趋势外推法对这种长期趋势进行预测。我们的假设是(1)其发展过程呈渐进性发展而非跳跃式变化;(2)未来和过去的发展规律一样,也即根据过去资料建立的趋势外推模型能适合未来的发展。首先,我们用时序(x)为自变量,时序数列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份额(Y1)为因变量来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份额的变化进行趋势外推,如表2和图3所示。在图3中,散点是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份额的实际数值,曲线是根据实际数值拟合的指数曲线趋势线y=63.618e-0.0151x的图示,②利用这一趋势方程式对2004年之后的七年进行趋势外推可得出结论:在未来十年里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份额将会继续缓慢降低。同时,由于中国人口基数过大,在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后,第一产业还是吸纳着近1/2的劳动力,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口还将保持一定的增长趋势,所以第一产业还将继续发挥蓄水池的作用。与过去不同的是,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对继续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的技术要求提高很多。

最后,我们对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份额的趋势进行外推,做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份额(Y3)对时序(x)的散点图并对数据进行曲线的拟合,如图5所示。

图5中,散点是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份额的实际数值,曲线是根据实际数值拟合的指数曲线趋势线:y=15.855e0.0346x的图示,④利用这一趋势方程式对2004年之后的七年进行趋势外推可得出结论:在未来七年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份额将会继续快速上升,并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吸呐从业人员的主要力量。从经济发展阶段看,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2000年在三次产业的产值构成比例中,第一产业占10%左右,第二产业已占到70%,第三产业占到20%左右,按照库兹涅茨研究得出的一般模式,当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降低到20%以下,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高于第三产业并在产值构成中占最大比重时,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在工业化中期,体现在就业结构上,就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大量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考虑到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建国以来长期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型发展战略,形成第二产业产值过高、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过低的扭曲的产业结构,表现在产业间的劳动力结构就是:改革之初,68.7%的劳动力滞留在第一产业内,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份额甚至低于建国初的劳动力份额。加之改革开放之后,第二产业内部减员增效、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并逐步实施,第二产业吸纳从业人员的能力有限,第一产业转移出的劳动力将继续地大部分为第三产业所吸纳,第三产业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吸纳从业人员的第二大主要力量。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一般在60%以上,即使是发展中国家如印度、马来西亚等国也已经达到50%。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平均增加就业岗位85万个左右。每投资100万元可提供的就业岗位为:重工业400个,轻工业700个,第三产业1000个。在我国今后一段时期里,第三产业拉动就业的潜力仍然很大。⑤

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所有制结构变化趋势预测我们用时序(x)为自变量,时序数列私营及个体企业从业人员份额(Y4)为因变量来对私营及个体企业从业人员份额的变化趋势进行外推,如表5和图6所示。在图6中,散点是私营及个体企业从业人员份额的实际数值,曲线是根据实际数值拟合的对数曲线趋势线y=3.3039Ln(x)+0.0884的图示,⑥利用这一趋势方程式对2004年之后的七年进行趋势外推可得出结论:在未来几年里私营及个体企业对从业人员的需求会继续增加,将成为劳动力就业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劳动力就业结构的现状及变化趋势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第一,乡镇企业在有效增加产品供给的同时,在农村就地吸收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成为农村增加非农就业的主要渠道。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在吸收从业人员方面的作用在逐渐减小。城乡职业教育要联合起来,为留在农村本土从事农业以及非农就业和进入城市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的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保障,以实现科教兴农,加快农民增收的步伐,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第二,劳动力就业结构中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和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趋势分析表明,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私营企业将成为劳动力需求增长较快的领域,提示职业教育要把“引导学生积极到第三产业和中小私营企业就业”的指导思想贯穿始终,并且要密切关注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用人才需求来引导职业教育的教学方向,结合专业特色、积极采用学习周期长短结合的“模块化教学”、“产学结合”的灵活而实用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使职业教育能真正促成普通的劳动者向市场积极需求的能力型劳动者的转变。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入“创业教育”,多方面创造条件来引导、鼓励学生多渠道参与创业活动,不仅实现自我就业,还为他人提供就业岗位,从而为根本改善社会就业状况做出贡献。

注释: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1999[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212.

②徐国祥.统计预测和决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82.根据统计学统计预测原理,因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份额的时间序列值的一阶差比率(Yx/Yx-1)基本相等,所以选择指数曲线模型来进行趋势外推,利用计算机自动计算出该指数曲线的方程。

③贾俊平.统计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65.

④徐国祥.统计预测和决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82.根据统计学统计预测原理,因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份额的时间序列值的一阶差比率(Yx/Yx-1)基本相等,所以选择指数曲线模型来进行趋势外推,利用计算机自动计算出该指数曲线的方程。

⑤参见《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第4期第36页的“数字”栏目。

⑥徐国祥.统计预测和决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82.根据统计学统计预测原理,私营及个体企业从业人员份额的时间序列值的一阶差分、二阶差分、一阶差比率和一阶差的一阶比率均没有呈现出“相等或基本相等”的态势,本研究依据“排除原则”选取对数曲线模型来进行趋势外推,利用计算机自动计算出该对数曲线的方程。

作者简介:

张睿(1974―),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2006届管理学硕士,现在新乡医学院教务处教育教学研究室工作,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学、高等教育管理。

黄育云(1941―),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学。

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范文第4篇

关键词:知识经济 人力资本 供求 教育体系

人类社会已进入21世纪,劳动力资源资本化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势所趋。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已得到了全世界广泛认同。然而,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极其丰富而人力资本极度匮乏的国家,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技能还不能跟上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因此,重视人力资本的培育和配置问题将是提高我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前提。本文以劳动力市场作为体现人力资本供求关系的载体,反映市场机制作用下人力资本的配置状态,通过对现阶段人力资本供求状态的分析和预测,以期为进行人力资本培育提供重要依据。

劳动力供求状态与人力资本供求趋势的关系

(一)人力资本水平的衡量

大量关于人力资本的研究成果认为,人力资本是凝结在人身上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的总和。其中,直接体现为人类劳动水平和效果的是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我们用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代表其知识积累程度,称为教育资本;用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以及职称等级等反映其劳动熟练程度,可称为技术资本。

(二)劳动力供求状态的本质

一个具备高效率的熟练的劳动力更容易被劳动力市场所接受,原因是其拥有更多的人力资本。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低素质劳动力,这些低素质劳动力往往是供大于求,而对人力资本较高的行业和职位则是供小于求。因此,劳动力的供求状态从本质上来看正是其人力资本在市场上被认可、被接受和参与竞争的结果。

人力资本供求趋势预测与分析

为反映我国劳动力市场上人力资本供求关系的现状与未来趋势,本文选用求人倍率作为主要的分析工具。求人倍率是反映劳动力供给与需求适应程度的指标,其基本公式为:求人倍率=劳动力需求量/劳动力供给量,该指标用一个数值同时反映供需双方的状态,并衡量其供求平衡程度,可以反映相对供给的人力资本需求急迫程度,非常适于分析人力资本供求趋势的变化。

本文选取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的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数据,通过对2001年1季度至2005年2季度共18个季度中,100多个城市的数据进行加工汇总后进行统计分析。考虑原始数据散点图基本呈直线趋势和锯齿型波动,本文选择直线趋势模型作为衡量劳动力市场上教育资本以及技术资本供需动态的基本模型,其具体形式为:Yt=b0+b1t(t=1,2,Λ,18)。其中,Y为各季度对不同人力资本劳动力的求人倍率,t为时间变量,b0为截距项,反映人力资本初始供求状态,b1为斜率,反映人力资本供求状态的变化方向和变化幅度。将数据引入模型,用OLS法估计参数,可以分别得到对教育资本和技术资本供需状态的模拟结果和趋势分析。

(一)教育资本供需状态及趋势分析

表1列出了五个层级的人力资本供求模型的有关参数。模拟结果显示,大学和硕士及以上教育资本的初始相对需求最高,但近年来相对需求变化甚小,甚至在逐渐下降,说明市场对该层级人力资本的吸收愿望和能力较小。从供求变动情况来看,市场对较低学历的劳动力具有较高的吸收能力,初中和高中学历的劳动力是当前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相对需求日益增大。

劳动力市场对不同教育资本类型的不同态度恰好反映出了我国当前相对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缺乏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当前劳动力市场上对劳动力的需求绝大部分集中在制造业、批发零售、商业餐饮业中,低层次的产业结构自然带来低层次的劳动力需求。

(二)技术资本供需状态及趋势分析

根据劳动者所拥有的不同技能水平,笔者对技术资本也分为五类分别模拟其供求趋势,并将有关参数列入表2中。

可以看到,对技术资本的需求较教育资本而言其增长态势相当明显,尤其是对初、中、高级技工的需求增长更为突出。虽然其初始相对需求较低,但近年来市场对技术型人力资本的认可程度已经越来越高,未来对技术型人力资本的需求还将看高。

(三)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对人力资本的供求趋势

1.教育型人力资本并未受到市场认可和追捧。在现今的劳动力市场上,受教育程度的“筛选”功能日益减弱,这一方面说明企业在挑选人才的价值观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加看重能力和综合素质,但是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不足,高等学历的“筛选”功能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难以延续,而我国教育体系的培养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等仍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培养出的学生脱离实践,缺乏综合能力,千人一面的“机械化产品”。

2.对技能型人力资本受重视程度增强。随着劳动力市场的日益完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政府、地方和个人在技能型人力资本方面的投资力度会逐渐加大。由于技能型人力资本通常是通过“干中学”、在职培训和职业教育来获得的,因此我国未来的职业和成人教育将会得到大的发展,提倡“终身教育”将是我国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的主要途径。

3.未来人力资本供求关系会进一步失衡。初级人力资本日益供过于求,高级人力资本总是供小于求,由于人力资本的形成主要依靠接受教育和积累工作经验,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此外,劳动者从接受教育并开始工作之后,还有一个技能应用和成为熟练劳动者的时间过程。因此,人力资本培育具有很强的“滞后”效应。因此,初级人力资本过剩和高级人力资本短缺的状况在未来一定时期会更加恶化。

4.教育型人力资本与技能型人力资本的割裂还将延续。教育型人力资本与技能型人力资本的割裂使得我国难以在短期内积累起符合新的经济增长方式需求的创新型人力资本,当前我国人力资本培育的目标应该是尽快改革我国的教育体系,培养出能被市场认可的劳动者,只有同时兼具厚实的教育型资本和丰富的技能型资本的劳动力才能成为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

解决人力资本供求失衡的对策

笔者认为,要解决未来人力资本供求失衡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变人力资本的供给结构,而教育体系的重构正是前瞻性人力资本培育的核心所在。

(一)树立“大教育”观和“终身教育”观

“大教育”观是教育不仅依靠学校正规教育,还有赖于家庭、社区、企业的共同参与;“大教育”观强调丰富多样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大教育”观强调的是各层级教育子系统的相互衔接和协调运转,为经济发展输送合适的人才,这也是我们重构教育体系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终身教育”观则是在实践中落实“大教育”观,建立“大教育体系”的基础。建立国民终身教育体系将对现有国民教育体系起到补充作用,并通过其完善和衔接,最后建成“大教育体系”。

(二)整合国家、企业、家庭、社区教育

与大多数人的一般经验相反,我国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份额其实并不算低,关键在于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只依靠国家是很难办好教育的。在“大教育”体系中,还应该充分发挥企业、家庭和社区的教育功能。在这一点上,日本、德国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在日本的教育体系中,学校负责培养具有高水平“综合智能”的毕业生,雇主则从学校挑选合适的雇员,为新员工提供所需的一切技术和工作技能,大雇主花大力气为新雇员提供一流职业技能的结果是日本企业的员工能够很快地适应不同的工作并在其中发挥创造性。德国企业则通过其著名的“学徒制”为新员工提升工作能力提供有效的帮助。

此外,我们应该重视家庭和社区的学习和教育功能,针对家庭和青少年教育及发展制订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如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以及女性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等,并利用社区教育功能的广泛性,提供多种工作――学业衔接项目来提升劳动力的教育型人力资本和技能型人力资本,以弥补国家、企业和家庭教育的空档,对于构建完整的“大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发展职业教育和职后培训

我国的职业教育从1998年开始出现生源减少、质量下降,这与高等教育的高速扩张、社会观念的限制作用以及职业学校规范化程度低,教学质量差,专业设置与现实需求脱节等不无关系。因此,我们必须对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教学质量等方面重新以法律或制度的形式加以规范。

而职后培训则需要更长期的坚持和投入,由于职后培训往往在工作场合进行,是直接提高现有劳动者人力资本的重要手段。但我国职后培训还较为薄弱,企业不够重视,在职工培训方面的开支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职工工资总额1.5%的最低标准。因此,制订法规政策保证企业和个人在职后培训上的投入应该得到重视。

(四)建立灵活的人力资本培育体系

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范文第5篇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在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符合了我国经济建设走新兴工业化道路的客观要求。高职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开发劳动力资源,为各行业企业一线岗位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它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高职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或制约着国家及当地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高职教育历经了三十多年的发展,教育规模日益壮大,目前,全国各类高职高专院校的数目占全国高等院校的近二分之一,拥有学生的在校人数也占全国高等院校在校生的近二分之一,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对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扬长避短,有利于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

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高职教育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1.教育规模迅速扩大

近年来,中国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职业学校数量从1998年的431所增加到2011年的1276所,增长了近3倍,占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60%。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和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编写的《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1年我国普通高职院校招生数为325万人,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总数的47.7%,比1998年增长了6倍以上。在校生总数达960万,比1999年增长了8.2倍。2011年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全日制的毕业生达329万人,比1999年增长了7.2倍。高职院校不断成立,高职在校人数和毕业生人数的不断上升,不仅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且也满足了部分人群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促进了人与人之间教育机会的均等。

2.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教师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功与否,是教学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报告》,从1994到2001年,高等职业院校专任教师的数量基本维持在6万人左右,2002年我国专任教师的数目为15.6万,到了2011年,其数目已经达到了42万,为2001年的近8倍,“师生比”为1:22.86。与此同时,专任教师的学历结构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2004年起,根据试行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规定在各高职院校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专任教师人数必须占全部专任教师人数的15%以上。在2004年,我国各高职院校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人数占全部专任教师人数的平均比例为14.6%,而到了2008年,该比例已达到了26.2%,翻了近一番。此外,各高职院校的外聘教师以及有一定企业经历的专任教师的比例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报告》,2010年,各高职院校招聘更多的企业技术人员来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比例占了教师总人数的24.2%。在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中,有一定行业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占了30.6%。具有较强专业理论知识的专任教师、具有一定行业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任教师以及来自生产一线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外聘教师相互结合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以上是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总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高职教育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

3.教学改革深入发展

我国高职院校在建设初期,普遍采用以培养学科型人才为主的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最大的缺点是将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硬性区别开,非常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提高。近年来,在国外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下,如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模式、以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CBE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TAFE人才培养模式等,全国各大高职院校的专家和学者从当前社会发展实际出发,提出符合国情、符合社会、符合学生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如黑龙江信息化技术职业学院提出的“3+X”模式和北方工业大学提出的“三条式”课程体系模式。新时代的教育模式坚持以能力为本位,提倡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的多样化,高度重视市场的需求与变化,推动了高职教育良性、健康和可持续地发展,在探索特色高职教育的发展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三、高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虽然呈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内外局势的转变,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仍然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高职教育的地位不高

首先,我国大部分的教育经费通常被投入到普通高等教育,而投入到高职院校的教育经费相对来说比较少,因此,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主要经费来源是学生的学费,此外,部分还依赖政府的扶持以及自筹。近年来,虽然国家对高职教育的经费投入在绝对数额上呈现较快增长的趋势,但是高职教育经费占国家总教育经费的比例却在逐年下降,这种现象与目前高职教育的大步发展的现状是极不协调的。其次,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普遍不高。现行的高考制度下,很多学生都是在高考落榜后才选择了高职院校,造成了“低分学生进高职”的现状。社会舆论将高职教育划分为高等教育中的“次等教育”,重学历轻能力,重普教轻职教的现象较为严重。

2.缺乏自身的发展定位和办学特色高职院校的主体是由“三改一补”而来,教育体制本身就先天不足。

高职教育的发展必须突出其实用性、职业性和服务性,而我国不少高职院校的教学方针较为传统和保守,相关的教育理念也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部分高职院校在办学中通常缺乏自身的发展定位以及办学特色,抄袭本科院校的办学模式,在办学过程中又是重数量轻质量,宽进宽出,一些高职院校盲目进行学校规模的扩张和生源的扩招,过分追求“专升本”的升学率。此外,由于办学经费的短缺,受到人力、财力和物力的限制,有些高职院校的课程依然沿袭着传统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专业设置陈旧,教学计划制定的呆板,偏重理论教学,导致了高职学生在参加工作后难以将在学校所用到的理论知识直接运用到实际岗位上,没有突出高职学生的优势,也难以满足企业对具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实际需求。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