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制造业erp管理

制造业erp管理

制造业erp管理

制造业erp管理范文第1篇

摘要:中国加入WTO 以来,迅速进入计算机网络信息时代,我国机械制造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erp管理系统应运而生。本文重点阐述了ERP管理系统在机械制造企业中运用,并提出保障ERP管理系统在企业中稳定运行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机械制造企业;ERP管理系统;运用;保障措施

ERP管理系统(又叫做企业资源计划),它是以信息技术为平台,以系统化为指导思想,将计算机科学技术与先进的企业管理科学融为一体,对企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管理模式。ERP管理系统在机械制造企业中的应用,可以系统规划企业信息的流通方向,使企业管理者能够充分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各方面的有效信息,帮助决策者、管理者等相关工作人员制定最优的实施计划方案,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是重要的企业管理手段。

一、机械制造企业的现状

机械制造企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现阶段机械制造企业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其产品更新速度较为稳定,生产工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一成不变的;其次,其生产往往具有较高的离散性,在产品生产的全过程,需要加强生产管理、科学制定生产计划,并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改进、完善;此外,机械制造企业的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很多产品质量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二、ERP管理系统在机械制造企业中的运用

(一)实现材料数据的统一管理

ERP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数据共享,现有的生产管理软件系统逐步将企业的生产与原材料的采购、销售、技术管理等系统联系在一起,建立企业一体化系统,从而为企业的整体发展提供一体化的参考数据。这样,企业的管理及操作相关人员就能按照程序规范自身工作行为。在机械制造企业中,传统的信息管理方法往往会造成系统的库存和制品量大的现象,这是由于传统制度下没有对原材料及半成品的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它采用中长期的需求预测来增加最终产品及在生产产品的存储,由于预测误差过大而使得供需不平衡,导致原材料或半成品堆积过剩,造成资源浪费。传统的数据管理采用的是物料清单对零部件及原材料需求进行计算,如果管理不当,就会出现计算结果偏差过多的现象。而ERP管理系统可以针对不同结构和形态的原材料进行编号从而实现统一管理,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数据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错误问题,使企业顺利生产。

(二)实现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管理

传统的机械制造企业采用的主要的是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这种管理形式较为简单,而企业又缺乏管理和技术人员,不能有效实现企业产品的技术创新。在发达国家的企业中,企业一般拥有先进的设备、组织管理模式较强,科学技术比较成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我国企业中,设备较为陈旧,更新不及时,企业为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盲目减少投入,降低了机械制造生产效率。ERP管理系统通过管理企业的人事档案,进行施工员工工资总额的合理计划,为员工制定相应的科学培训计划,从而完善机械制造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管理,有效提高企业人才的利用率,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

(三)实现生产业务模式的创新

传统的生产模式,首先对机械制造需求进行明确的设计和分析,然后通过计算机辅助软件画出设计图纸,由采购人员根据计划进行相关物资采购,再由相关部门进行会计核算,制定出产品生产和销售阶段的具体实施方案。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管理者要定期对设计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排查,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不断完善设计方案。这种传统的生产业务模式很容易造成误差,从而影响方案实施的效果,可能会影响产品质量,延误进度。ERP管理系统可以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对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具体细节进行有效管理,分析机械制造的需求,明确系统安装后的调试以及投入使用后的评估,采用科学合理的办法协调产品生产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冲突,从而实现对生产业务系统的全面、有效的管理。利用ERP管理系统,可以建立科学、合理的生产业务计划,全程控制项目生产的进度,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合理控制生产经营成本,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四)实现对机械制造企业工作过程的优化

在机械制造企业中存在部门监管力度不够、生产计划阶段生产的产品不满足质量需求、生产过程不规范、原材料的使用不当或没有节制造成大量资源浪费等不良现象。ERP管理系统是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分模块实现对企业人、财、务的科学管理,它能够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有相关资源进行系统管理,管理者在实现每个分目标的同时,逐步实现企业运营的总目标。ERP管理系统所划分的每个子模块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最终由管理者将每个子模块系统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对企业供应链循环的有效资源整合,有序完成机械制造工作。

三、ERP管理系统在机械制造企业中稳定运行的保障措施

(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目前,在机械制造企业中,员工的素质普遍低下,在进行资源管理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迫在眉睫。企业要有目标,要重点的对员工进行培养,首先,要对数据录入人员进行相关机械知识的培训;其次,要培养ERP 管理系统管理人员的软件操作能力和业务水平。ERP管理系统只有由高素质的人才进行操作,才能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二)建立完善的科学管理制度

机械制造企业应当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学管理制度,使企业的产品制度、经营管理逐步趋于规范化。机械制造企业必须严格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紧紧围绕ERP管理系统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使ERP管理系统在企业中运用的作用能够被发挥的淋漓尽致。

(三)做好软件维护工作

企业要想跟上时展的步伐,就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并及时对软件进行更新,从而保证ERP 管理系统适合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ERP 管理系统在机械制造企业中的运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满足企业生产制造及发展需求。但是我国机械制造企业中ERP 管理系统的运用还不够成熟,往往由于数据录入人员的主观错误行为引发登陆错误,自制半成品和采购原材料混淆,造成供需不对等的不良后果。因此,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机械制造企业要采取科学有效的办法,使ERP管理系统得以有效运用。

参考文献:

[1]薛燕华. ERP管理系统在机械制造企业的应用[J]. 中国投资,2013,S2:234.

[2]孙丽娟.ERP管理系统在机械制造企业的应用分析[J].全国商情,2014,08:63-64.

制造业erp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ERP 制造业 企业 成本管理

ERP也就是企业资源计划,主要指建立在一定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用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相应的决策层和员工提供一个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它能够对相应企业内部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如订单、库存、采购、生产制造、计划、运输、质量控制、决策支持等等,能够更加广泛和深入地对企业进行管理,确保相应会计信息的实时性、准确性和一致性,能够有效提升现代企业的管理水平。近年来,我国大部分的制造业企业都采用了ERP管理系统,有效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一、目前制造业企业的ERP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不能细化的管理企业成本

目前制造业企业使用的ERP管理系统中,通常采用的都是标准的生产成本管理体系,对相应企业的数据及运营情况进行比较全面的数据收集,而且必须保证相应信息及数据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可是现在我国大部分的制造业企业在管理上都采用比较粗放的形式,因而在短时间内很难达到ERP管理系统的要求,因而也就不能很好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最大限度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很难提升制造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管理者没有积极的主动性

制造业企业采用ERP管理系统进行管理,不仅动作大、规模大,而且难度也非常大,所以从企业的管理者到员工都必须进行一定的整合。可是很多制造业企业的管理人员通常都认为,对企业最重要的就是生产效益的最大化,如果对内部结构及组织结构做出过大的调整,那么就会面临较大的风险,远水解不了近渴,所以积极性不高。

(三)没有系统性的系统运行

ERP系统在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机制,可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当中,制造业企业经常会忽视对目标的量化,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如果目标不实行一定的量化,那么考核上就没有明确的标准,很多运用ERP系统进行管理的企业都会忽视这个重要问题,所以企业相应的管理者在运用该系统提高管理水平方面,不仅没有方向,更没有压力,所以无法实施系统性的运行。

二、增强制造业企业ERP系统的措施

(一)建立起系统化的成本管理体系

系统化的成本管理体系一般包含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资金资源等等各种企业的软件资源及硬件资源的有效整合及控制。一个企业要想建立起比较活跃的、有生命的成本控制系统,就必须树立起全局观念,从而建立起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特点的系统化管理体制。系统化的成本管理体系不管要为相应的企业节约大量的成本,而且在相应企业整个生产的过程当中,还应科学的分析相应的数据,从而有效了解市场的情况和企业自身的运行情况,对企业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要想做到这点,那么相应制造业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就必须齐心协力,对成本进行全面的控制,最终使企业的资源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二)提高管理者的积极性,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ERP管理模式通过对相应目标成本的量化考核,提升企业各责任中心的利益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所以,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的时候,各个部门及整个企业都要进行积极的配合和有效的调整,使企业所有员工的利益都同整个企业的效益及成本相关联。因而相应的制造业企业必须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然后通过相应的考核来增进员工间的配合。科学的激励机制能够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ERP系统运用程度不断深化的条件下,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将会成为必然。

(三)深化创新机制

不断创新ERP系统在制造业企业当中的运用,是我国现阶段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制造业企业一直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必须把国际市场上先进的市场机制引入到内部,从而建立起适应市场体制的现代化管理系统,细化目标,并将其分解到相应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和环节,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这样就会形成各个成本中心对总的企业目标的成本进行负责,为了有效达到这个目标,相应的管理人员和员工都会积极的应用ERP系统的管理方法、思想和工具,从而不断创新管理方法和工作方法。

(四)增强各个阶段的成本控制

1、加强在设计阶段成本管理的控制。不同的设计方案在工艺路线、性能指标、产品结构等方面都会不同,从而在成本上产生一定的差异。所以相应人员要利用ERP系统的成本模拟功能,有效模拟并运算出不同方案的身缠成本,从而科学的选出最优的设计方案。

2、采购阶段的成本控制。利用ERP系统提前为所有的物料制定出入库计划价格,也就是标准的采购成本,从而有效控制采购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简化相应材料费用的核算程序。

3、生产制造阶段的成本控制。相应的技术人员应利用ERP系统制定出标准的作业成本,产品的成本要用成本清单表示。按照科学的方法计算出作业的成本,从而保证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

三、结论

ERP系统是一个先进的管理系统,建立在相应的科学及信息基础之上,最终目标是有效控制企业的生产成本。现阶段,我国的制造业企业广泛的应用该系统对企业进行管理,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相应的管理人员必须针对这些问题改进管理方法,最终实现对企业生产成本的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张浩,马少辉.基于ERP/MES的钢铁企业成本管理系统研究[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8(15)

制造业erp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ERP系统;制造业;成本管理问题

[DOI]10.13939/ki.zgsc.2016.29.059

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都是在ERP系统上完成的,可以实现企业规范化管理。在新形势下,企业成本管理开始不断变化,对数据信息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还要实现信息共享等操作。但是传统成本管理方式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信息的准确性,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分析并解决。

1 概 述

1.1 ERP系统

第一,ERP系统是一种面向供应链管理的信息集成系统,最终目标是将企业生产的所有产品纳入到企业内部管理,根据市场变化状况,更新并调整产品。第二,完成业务流程重组。只有利用业务流程重组,才能掌握材料采购、市场信息和资金信息,满足市场需求。第三,发展ERP可以增加企业产业系统效益。企业在生产变化中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多种增值变化实施价值增值控制,才能实现整个系统内部增值,管理企业运营中耗费的成本状况,增加企业价值。使用ERP可以将企业的全部资料进行整合,可以对企业的市场、订单、库存、生产等实施供应链管理,还可以进行销售市场管理、财务管理和生产状况管理。

1.2 成本管理

实施成本管理可以给企业的发展制订运作方案,保证企业生产活动的开展,实现各种有用信息整合,给企业制定了明确的发展方向。现代成本管理主要进行成本驱动,可以明确实现价值定位和战略互动,形成密不可分的体系,让企业适应市场的变换。在成本管理方面,必须制订有效的管理计划,明确成本管理方法,了解影响成本管理的因素,促进企业发展。

2 制造业公司ERP实施状况

2.1 制造业公司概况

本次研究选择某大型制造公司为例。生产环节是公司重要部分,所以必须结合制造业公司发展特点,选择并实施ERP系统,控制好计划、采购、生产、库存等关系。首先,该公司生产的产品类型比较复杂,导致产品生产技术必须根据市场变化灵活变动,各个车间生产工艺和技术存在很大差异。其次,该公司不仅进行大量生产,还进行一些小零件和单间生产。最后,该公司生产周期处于不断变化中,原材料采购时间较长,需要满足个性化需求的较多,不能按照生产技术进展。

ERP系统在公司的经营中主要进行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三个阶段。必须对各个环节进行监督管理,分析成本制定之间产生的差异变化,有效控制成本。

2.2 公司ERP实施状况

第一,前期工作。公司实施ERP必须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准备:首先,以公司管理人员为主成立小组;其次,对公司运行状况全面分析;再次,根据企业运行实际状况制定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并对目标指明和具体实施的差距进行分析并查找原因;最后,根据系统分析结构和企业发展实际状况提出ERP实施要求。第二,实施准备。首先,根据企业行业性质和经营方式给公司选择合适的系统软件;其次,在具体实施中对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最后,根据系统设计,改进业务流程。第三,系统实施。系统实施主要包括进行项目启动、解决方案制定、系统实现、系统上限等内容。第四,运行支持。系统上线后存在很多缺陷,必须加强日常维护和业务流程优化。

2.3 制造业公司ERP系统下成本管理现状

可以从采购、销售和生产等环节进行ERP系统下成本管理控制。采购环节主要从价格管理和贷款制定结算管理进行分析。实施价格管理时,首先,制定采购价格,主要包括材料成本和加工费用等,然后根据施工工艺提出价格建议,签订采购协议。其次,制定自制件价格。财务部门可以根据技术部门提供的工艺资料、实际加工成本和消耗的定额结算制定成本。最后,制订计划价格。技术价格主要包括采购件、自制件和自制件的整车价格,按照上年年底实际成本制定。可以从JPS验收单、入库单及相关发票状况实施带框结算管理,并进行结算处理。销售环节主要是开票和收款、收款流程和产品销售流程等操作。生产环节主要进行三级核算,可以表示为车间―事业部―总部。

3 制造公司ERP系统下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公司ERP系统下成本管理问题

第一,公司产品成本信息收集。公司实施成本信息收集时制定的标准成本和实际生产中产生的成本相背离,在长期运行中,公司成本信息误差不断增加。第二,车间成本管理。公司不能将生产中产生的人工费用、材料费用合理分配,没有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废品进行核算,影响了成本分配核算精确度。第三,公司新产品开发成本的制定。公司新产品开发成本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在进行专用物件维护中消耗了部分资源,导致成本分配不精确;另一方面,进行生产的时候,部分产品流入生产车间,没有消耗此部分产品成本。第四,产品销售成本管理。公司在实际生产和发展中,没有独立的成品库,总装车间成品直接上线,而且公司内部还有一些业务和外贸业务,在没有卖出商品之前资产所有权归公司所有,只有完成商品卖出后,才能得到收入。第五,产品成本差异分摊。公司分摊流程不精细,不能充分考虑人工制造费用,影响了成本分配的顺利进行。第六,成本管理不精细。公司在运营过程中仅仅对运营情况涉及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导致公司在有限经营时间内,不能满足以上要求。第七,公司实施的ERP系统存在较大的误差性。首先录入误差。公司内部系统数据不精确导致公司成本信息在数据录入过程中产生误差。其次,公司“三流合一”产生误差。公司进行生产活动时,存在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不断变化。由于这三种物流没有统一的界定和要求,产生的ERP系统不能反映公司实际成本状况。最后人员和计算机存在的误差。传统的ERP系统和现代ERP 系统产生了较大矛盾,产生了人与计算机之间的误差。

3.2 公司ERP系统下相关成本问题

第一,ERP系统管理项目成本具有隐蔽性。由于ERP操作人员能力不高,需要对从事会计核算人员进行培训,同时ERP系统又在不断更新,环境不断变化,需要缴费教育成本;系统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必须将系统内部模块和公司其他软件相结合,整合和维护需要耗费费用;公司在运营中还要花费大量资金聘请资深顾问。第二,ERP系统管理模块不成熟。公司运行ERP系统是一项长期的经营活动,涉及面较广,非常不成熟,主要存在软件自身缺陷和系统调试时间较长等问题。

4 改进公司ERP系统下成本管理的方案

4.1 公司ERP系统下成本管理问题解决

第一,合理调整标准成本,缩小成本差异。根据公司成本流程实施管理,同时还要在长期经营中根据生产实际耗费状况制定标准成本,缩小公司成本差异;第二,强化车间成本核算,提高成本信息质量。首先,完成成品生产后,合理规划生产废品,提高成本核算的精细度。其次,合理分配人工、材料和制造费用。第三,加强公司新产品的开发成本核算。公司新产品开放中如果使用专用件程序,就会产生成本费用。可以将不进入车间的产品直接归纳到新品开发费用,不进行工艺路线的维护,单独核算车间分离出的产品,同时按照车间产品的耗用,计入产品成本内。第四,根据公司实际运行状况调整ERP系统,使成本细化管理。标准化成本管理体系的实施,必须要求公司生产和经营中全面收集信息,满足公司数据收集等要求,实现管理规范化操作,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益。第五,规范操作ERP录入工作,加强培训,减少误差产生。为了减少误差的发生,公司必须在实际经营中,对ERP系统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同时加强系统运行维护。第六,调试并优化系统功能,提高系统和成本管理的结合水平。随着ERP系统的不断发展,公司在运用前,必须对ERP的应用环境、内部环境和软件自身缺陷进行分析,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4.2 公司ERP系统下成本相关问题解决方法

第一,加强公司和软件制造商的沟通,提升ERP效益。在上限运行阶段的费用产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公司必须结合自身状况,优化管理模式,减少成本耗费;第二,根据自身发展和需求,优化成本管理模块。ERP 系统操作较复杂,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公司必须根据公司实际需求实现管理流程控制,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状况。

5 结 论

本文主要对ERP系统下制造业成本管理问题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了ERP系统和成本管理,其次,说明制造业公司ERP实施状况,最后,根据制造公司ERP系统下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措施,希望本文分析可以给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洁君,柯可.ERP企业在我国发展现状及措施分析[J].中国商贸,2011(4).

制造业erp管理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市场化经济体制的改革深入,我国企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各企业都迅速利用政策、技术、市场上的优势加快生产经营,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制造行业也是如此。但随着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力不断增强,很多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其中,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或不完善,导致企业资金利用率低、资金流失,成为当前经济环境下阻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此情况下,ERP管理系统逐渐进入制造企业管理者的视线,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本文从ERP系统的含义出发,探究制造企业内控中应用ERP系统的重要性,并结合系统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完善制造企业内控制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ERP管理系统;内部控制;制造企业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0.033

[中图分类号]F275;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0-00-02

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信息技术的应用遍及各个行业,可以不夸张地说,在当前这个时代,任何企业只有掌握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才能在同行业的竞争中取得优势。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很多企业都开始运用ERP管理系统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ERP管理系统是非常先进的现代经济管理系统,它能将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升资金的利用率。虽然我国企业已经引入了ERP管理系统,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毕竟ERP系统最初是由西方发达国家提出并使用的,在我国企业的运用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只有将其与制造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使之发挥作用,促进制造企业内部控制改善。

1 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过程中使用ERP管理系统的重要性

ERP系统的最大优点是利用信息技术对资源实现整合,实现各部门之间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加快信息传播和交流的速度,从而实现不同业务之间的紧密配合,降低成本,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对于制造企业而言,ERP主要应用在企业的采购、库存管理、生产控制等方面,它能快速对企业内部所有的信息进行总结与分类,并及时有效地传播给其他部门,提升资源的优化率和配置度。

在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完善和加强ERP系统的建设主要有以下重要作用。

1.1 能够对企业的采购过程进行控制

制造企业采购是经营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它承担着企业大部分资金的流动和使用,人们可以认为,采购行为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经营的效益和效率。在采购过程中使用ERP内部控制管理系统,能够将控制采购数量与企业所需货源进行匹配,还能对供应商进行系统分析,对其信用度进行考核,保障采购的安全性,还能对采购价格与付款方面进行控制,降低采购风险,从采购的全方面提升企业的采购水平。

1.2 能够ζ笠档目獯婀芾斫行控制

库存管理也是制造企业日常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如果市场形势对销售不利,则企业所制造的产品势必要入库进行统一管理,如何实现库存管理的合理、有序是制造企业面临的第二大问题。通过引入ERP管理系统,能够对企业的销售订单,仓库和生产力等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确定出一个比较科学的库存量数值,将企业的库存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保障库存的安全性,并能对库存情况进行动态监管,从不同业务流程入手,全面把握库存管理的效果和关键控制点。

1.3 对企业制造环节进行控制

对于制造企业而言,保障产品质量是企业维护信誉的基础,更是其能够健康发展的唯一选择。通过引入ERP管理系统,制造企业能够有效控制企业的生产环节,加强对生产流程的监管与控制,还能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质量监督力度,保障在成本降低的情况下产品质量不会受到不良影响。同时,ERP系统的应用能够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向企业的管理者反映,以采取有效措施弥补生产过程中的弱点。

2 ERP管理下制造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ERP管理模式的认识不全面

虽然目前很多制造企业都在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应用了ERP管理模式,但从实际情况看,很多企业并没有将ERP的精髓挖掘出来,只是从形式上模仿ERP管理方式,这种做法增加了模式使用的风险性。同时,由于对其认识不足,很多企业并没有将ERP和自身的生产相结合,而是盲目照搬使用,忽视了自身管理流程与ERP的契合,造成了内部控制失效。

2.2 缺乏专业的内部控制成员

ERP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需要大量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但目前很多制造企业在内控方面还仅仅局限于财务控制,控制人员也都是由财务部门财会人员兼任,其在财务管理领域游刃有余,但在内部控制方面就显得缺乏专业性,对ERP管理模式更是没有足够的认识,ERP的实施效果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2.3 企业内外运营环境对内部控制影响较大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蕴,在各方面管理上都有自己的方式与经验,但毕竟ERP模式是从国外引进的,与国内外企业的管理理念在很多方面都是冲突的。这样一来,ERP的加入打乱了企业的日常工作规划,如果制造企业不能及时对内控制度进行调整和适应,不仅ERP模式的应用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还会因此让内部控制的可操作性降低,ERP的优良性能也难以发挥出来。

3 基于ERP管理的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措施

3.1 选择合理的ERP系统

制造企业与贸易型企业、建筑企业等存在很大的差异,它不仅涉及原材料的采购和产品的销售,还要对产品进行加工和生产,因此,制造企业的内部控制较其他行业相比有一定的难度。在完善内控制度之前,其要对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做好准备工作,例如要考虑ERP系统的操作人员是否有能力胜任,资金条件是否满足ERP的引进需求等,只有将这些基础工作做好,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哪种ERP系统是最为合适的。

同一行业具备很多的ERP软件,每个软件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例如有的软件信誉度较高,在企业机密信息保存上可信度很高,不至于出现信息泄密、丢失等情况;有的软件在信息的处理上比较先进,无论是行业间信息的收集,还是市场形势的分析都能做到面面俱到,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提供基本保障;还有的软件在数据处理方面比较强势,能够将内部控制中的各种数据进行统一处理,并给出分析结果,从而为管理者提供嗜返哪诳匦畔⒉慰迹以便于更好地制定决策。制造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考虑应选择哪一种ERP管理软件作为内部控制的保障,只有系统选择合理,才能在内控中发挥出系统的作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3.2 加强ERP管理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

ERP最早出现在20世纪的西方发达国家,它是在受到西方价值体系和文化观念影响下产生的,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将其引入国内,但其或多或少都会与我国传统企业文化产生冲突。制造企业要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内部控制,就要实现ERP与企业文化之间的融合,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3.2.1 营造ERP管理氛围

企业管理层要加强对ERP管理模式的宣传,并将其提升到文化理念这一高度。制造企业可以利用当前信息传播方式多这一特点,将ERP管理的优势、意义等汇编成文字放在企业的网站或者微信公众号上,便于职工进行浏览和传播,以提高员工对ERP管理系统的重视程度。

3.2.2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为了保障ERP系统顺利实施,企业要加强部门之间、职工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各个部门都要本着以企业利益为核心的原则,加强协作和沟通,保障内部控制顺利进行,为ERP更好地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3.2.3 开展人才培训计划

企业要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和引进,尤其是在内部控制方面。制造企业可以与高校签订人才培养计划,引进具备内部控制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尽可能提升内控队伍的水平,保障ERP系统的良好运营。

3.3 重组内部控制业务流程

引入ERP管理系统后,传统的内部控制流程需要进行较大的改动和调整,尤其是要实现人工管理到智能管理的转变。重组并不是直接将ERP应用到企业生产中,而是成功改进、优化企业现有的运作模式,并与ERP相融合,积极建立高效、流畅的信息交流渠道。同时,ERP系统要与企业的内控信息数据库相结合,用数据说话,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全面提升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4 结 语

本文主要探究了ERP系统在制造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应用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ERP系统实行后企业的内控理念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着力点也与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人力的解放也让更多的人力资源应用在对企业管理更有效的方面,为ERP的良好应用提供了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1]刘丁树.ERP系统下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J].中国内部审计,2014(11).

制造业erp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离散制造业 MES/ERP 信息集成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11-0218-01

ERP在管理过程中以信息技术作为基础,以资源计划作为管理目标,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管理,其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贯彻的主要思想是系统化。MES的管理功能是对ERP管理平台的补充,即以执行层的身份处于计划层和车间层之间,其核心任务是负责企业的生产管理以及对相关调度的执行。在ERP完成资源管理,MES完成生产运作管理的同时,加强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因此,本文对离散制造业MES/ERP的信息集成分析具有重要的价值。

1 MES与ERP的理论分析与研究

1.1 企业资源计划―ERP

ERP理论的形成与企业现代化发展趋势以及信息全球化密切相关,在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以后,至今已经与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以及电子商务等方面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新一代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1]。ERP系统作用流程自上到下的内容如下:即在掌握市场预测、客户订单以及合同的基础上进行主生产计划MPS,从产品信息和库存信息两个方面制定物料需求/能力需求计划,在其基础上将计划内容进一步细分,形成采购计划、生产计划和委外计划,在计划完成以后对其进行有效管理,管理方向主要是针对供应商和委外商两个方向,对采购、车间和委外进行管理,在客户市场管理全面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库存和财务成本的管理。

1.2 制造执行系统―MES

MES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核心功能是扮演了信息集成器的角色,其在实施管理过程中既要承担着执行的任务,同时还要以通讯工具的形式存在于企业管理系统的框架当中。作为面向制造的信息系统与企业生产管理系统的承接主体,其具备较多的子功能,从而形成了具有一定结构的功能模型,从各功能之间的关系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的功能模块顺序图1所示[2]。

1.3 ERP与MES之间的关系

从ERP与MES在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中的地位来看,二者同是制造业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即对于制造业而言,ERP与MES是制造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中不完善的组成部分。其次,从二者在系统框架中承担的主要职责来看,资源计划与管理与生产执行与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即只有资源没有生产的企业管理系统是“纸上谈兵”,只有执行而无资源计划的管理系统中则会隐含无法预计的“风险”[3]。

2 离散制造业MES/ERP系统分析

2.1 离散制造业ERP系统分析

结合离散制造业的特点,对其进行ERP系统流程的确定与规划,即离散制造业的分销管理主要取决于ERP系统的储存管理和销售管理,运输管理和客户管理项目取决于ERP系统的销售管理,过程管理和车间管理取决于ERP系统的生产管理,人资管理落实到ERP系统中的承担主体则是财务管理,在其基础上,ERP系统功能模块保持其各自的作用关系。

2.2 离散制造业MES系统分析

离散制造业的MES系统与ERP系统的建立相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需要考虑到制造业的生产类型,即不同生产条件下,MES系统存在显著的差别。但满足离散制造业管理需求的一般系统构成如下:首先,从MES系统主线流程分析,自上而下的内容包括厂部生产计划、车间生产任务、制定车间月计划、制定月物料需求计划、制定车间周计划等等,在计划的同时还要伴随着不断的执行,从而判断物料是否齐全,相关管理项目是否符合要求。

2.3 MES/ERP系统集成的必要性

从ERP系统的管理功能来看,其作用于离散制造业以后,对生产管理的内容并没有进一步扩充,但结合离散制造业的特点不难发现对车间生产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因此,为了加强管理的全面性,将MES和ERP系统进行信息集成可以最大程度的满足离散制造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需求。即在ERP生产管理的基础上将MES管理系统融入其中,作为生产管理的核心对象,从而实现信息集成。

3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MES和ERP的相关理论与功能,说明了二者在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地位与价值,并在其基础上探究了离散制造业种ERP系统和MES系统的信息集成,即从离散制造业经营范围和管理项目进行分析,车间管理项目是核心的管理内容,这恰恰是ERP管理系统中所缺少的。因此,实现离散制造业ERP与MES系统的信息集成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秦浩.离散制造过程在制品标识与信息采集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9.

[2]周寅鹏.离散型车间制造过程状态监控管理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