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学艺术成就

文学艺术成就

文学艺术成就

文学艺术成就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艺美学  理论话语  学科逻辑  文化现象

 

    1980年全国首届美学会议上胡经之提出“文艺美学”,2001年国家教育部在山东人学设重点研究基地“文艺美学研究中心”,20多年来,文艺美学己成为中国1980年代以来文化演进中的一种“重要”的理论话语、一种“认真”的学术建构、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对文艺美学,应怎样看待和定位,论说甚多,公案末了,但以上三个方面不由让我想起了三个——也许不很恰当的词——绝、怪、玄。

一、作为一种理论话语的文艺美学

    文艺美学表现为一种理论话语,是一绝。理论是从古典到现代的一种西方正统的学术把握方式。话语则是西方后现代和各非西方文化的学术把握方式对西方正统学术来说,要称得上理论,必须要符合二个条件:有一批基本概念;这些概念的定义是明确的,逻辑是一贯的;这些概念按照逻辑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理论是与非理论相区别来确立自己的合法性和权威性的。而话语则不管言说形式上的严格性,只要有真知灼见,可以是以理论的逻辑的学术的形式,也可以为闲谈的零散的悖论的形式文艺美学在中国虽然是在谈论一种理论,但山于文艺美学的言说,从形式严格性上说有一定问题,但又正因为成问题而造就它的深刻性和丰富性(这是“绝’之一,这一点将山后而两节来细说)因此,最好将之看成一种话语当然它不是一种一般的话语,而是一种理论话语。

    前面讲了,文艺美学一词由胡经之作为理论概念提出,但其背后是北京大学的整个美学和文艺学的学术倾向,朱光潜认为美学是艺术理论,哲学系美学研究团队,扬辛、叶朗、阎国忠等都认为,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的北京人学的美学丛书以“文艺美学丛书”为名,丛书自1980年代初出现到现在,有近20余种。中国文艺学的重镇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文艺理论室,老资格的学术带头人钱中文和杜书瀛,都是文艺美学的支持者和论述者,前者的《文艺美学:文艺科学新的增长点)) (2001)后者的《文艺美学原理》(1992)集中地表达了对文艺美学的理论思考中国文艺学的另一重镇北京师范人学中文系文艺理论室占据了文艺理论的教学主流,以童庆炳为首的理论团队编写的种种文艺理论,认为文学首先是审美意识形态,实际上是把文艺美学作为文艺理论的核心山东人学拿下了文艺美学基地,其学术带头人曾繁仁和谭好哲当然以文艺美学为已任,前者写了《中国文艺美学学科的产生及其发展》(200 1},后者著有《论文艺美学的学科交义性与综合性》(200 1)文艺美学的光芒不但在上述的中心闪耀,而四射向全国的要津中国艺术研究院王朝闻主编了“艺术美学丛书”由多家出版社分出了10余种,辽宁大学土向峰主编有《文艺美学辞典》( 1987},四川大学王士德有《文艺美学论集》( 1985),浙江大学王元骧写了《文艺美学之我见》(2001) ……以上是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活跃在文学理论界的一代,改革开放后毕业的新一代学人,如王一川、王岳川、陈炎、土德胜、姚文放等,都是文艺美学话语的参与者和者。文艺美学不但在文学理论圈中热热闹闹,而且向相关领域播散:于是有了中国古代的文艺美学(如张少康《古典文艺美学论稿》1988,皮朝纲《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概》1986),西方的文艺美学(如冯宪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思想》1988],马列的文艺美学(如刘文斌《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研究》1996 ,董学文编著《毛泽东的文艺美学活动》(1995 )……以上这些学人为代表的言说,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关于文艺美学的理论话语。最令人感兴趣的是,这样的人物,这样的著述,在这样的一个时间长度和空间范围里,仍然没有一对文艺美学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理论界说,也没有使文艺美学在学术的机构化中得到逻辑一致的表述。正如土德胜的论文标题所揭示的:《文艺美学:定位的困难及其问题》 (2000)这不由得使人感到,在文艺美学的理论话语里,纠缠了中国现代学术体系中的一些共性的问题。这里着重讲两个方面,一是纯学术体系的,即关于文艺美学的学术定位问题,二是学术与决定学术之如此的实践关系,是什么样的实践活动使这一学科缘起,发展、流变。

二、作为学科定位的文艺美学

先看一看文艺美学学科定位的现实状况,日前中国的学术管理体系里,与文艺美学相关的学科定位有三,一是文艺美学是中国语言文学(一级)下面的文艺学(二级)下面的一个方向(三级)。二是艺术类(一级)下面的艺术学(二级)下而有艺术美学(三级),三是哲学(一级)下面的美学(二级)下面没有文艺(或艺术)美学,只有美学原理,中国美学史,西方美学史(二级)从这一现状中,不让人想起一个字:怪。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之怪,首先表现为概念逻辑的困难,其次是学术管理与学术体系的矛盾,然后是学科划分与学术体系整体的冲突  

 概念逻辑是文艺美学遇到的第一个困难,这一困难有比中国学术史复杂的学术史和文化史的背景文艺美学的两个来源文艺和美学在历史上都不是洁白的首先是文艺和艺术这两个词的绞缠。文艺,本是文学与艺术,文艺并列可以用来指一切艺术。艺术有两种用法,一是狭义,不包括文学,是广义,包括文学,因此就广义而言,文艺就是艺术。文艺理论,就是艺术理论。无论哪一方而讲,文艺学作为中国语言文学下面的二级学科都是一个概念错误,应该是文学学。文艺学——正如钱中文先生指出——其俄文原文就是文学学,文学学不符合汉语习惯,改成英文常用的“文学理论”就很好,偏偏改成文艺,一字之差,逻辑不通同样在文学学(或文学理论)下而的二级学科应该是文学美学(两个学字汉语上又很别拗)艺术学从学术管理的区分性来说,从文学中区分出来之后,应是一个狭义,是除了文学之外的艺术学,同理,艺术美学,是ix_别于文学美学的艺术美学当然从学术体系的整一性来说,艺术美学可以也应该是包括文学于其中广义的艺术美学,史有利于学术逻辑和教学逻辑。但把八大艺术区分为一门文学和其它七门艺术合一的艺术,与学术逻辑较少关系,而是教育和学术现实状况决定的,从教学和研究的机构、规模、人数等因素着眼,文学一块,其它艺术共一块是合理的文学自一块,文学美学也可自成体系从这里返回去看,己经早现了文艺美学话语中的一个有趣的现象,人讲文艺美学的人,都是搞文学理论的人虽然文艺美学这一名称让他们在出言写作的不少时候把文学外的其它艺术包含了进来,但实际上山于自己的专业所限,对其它艺术的涉及是不多的,理解也是不深的为什么不就讲文学美学呢?文艺美学这一词汇使他们不知不觉地受到了巫术式的影响?把文学理论定义成文艺学是中国现代学术体系上的第一个概念定义错误,由此而下的文艺美学是一个附属错误,虽然文艺美学一词本身没有错,但在如此一个学术体系下却错了。

   二是文艺与美学的关系。美学的定义本就很为复杂,但在西方它基本有三种定义方式,1、美学是关于美的学问,它以审美对象为中心来研究美;2、美学是以审美经验为中心的学问,它通过美感来研究美;3、美学是艺术哲学,艺术的目的是追求美,研究艺术就是研究美,只有艺术是典型和纯粹的美,其它所谓自然美、社会美等等,作为美是暂时的,不纯的,而且它们的美的基本性质己经包含在艺术中了。美感主要是对艺术之感,审美经验主要体现为艺术经验。研究艺术同时就把握住了美感和其它的美。因此,美学就是艺术哲学。按照西方学术对美学的第三种定义,文艺美学就是艺术哲学,也就是美学。中国1980年代以来其学术主流认为美学包括三个方面,审美对象、美感、艺术。文艺美学就等于美学中的艺术部分。这样文艺美学与美学的概念冲突来源于两个学术传统和中国现代学术体系划分。从学术传统上讲,文艺学是前苏联关于文学理论的概念,艺术是西方美学的概念,中国现代学术体系把文艺学划在中文,美学放在哲学,文艺学中的文艺美学与美学中的艺术本是一回事,却变成了两个概念。而且文艺学下面的文艺美学,美学下面的艺术,艺术学下而的艺术美学,都是一回事,在中国学术体系中成了三个概念,分属三个不同的二级学科下而的三级学科。这一理论和概念上的混乱不能完全怪学术体系的建立者。美学的发展状况、学术真理与学术管理的矛盾要负点责任。

美学是世界学术体系中最难的学问之一其难首先表现在,世界上每个文化都知道美,但却很难形成关于美的学问。美是至广的,在什么地方都能遇上美的问题,美又是至高的,美总是与宇宙的最高者相连,美的本质一直与哲学的根本问题相关,与宗教的最高实在相关,与人类学的基础相关。而美的学问则意味着要把美按照学术体系的方式将美的问题学科化。美学的困难,就在于美的客观本性与美学的学科化的张力之中虽然美学很难,但美确实处处皆有,人人皆知人的有限智慧使人很难知道美是什么,但人的求知本能又摧使人偏要想去知道什么是美。因此,在改革开放的中国,我们看到了这一现象:人虽然讲不好美学,却又一定要去讲美学自1980年代末以来,美学的学科定位就成为一个论题,肖到现在还有这方而的论文在发表这个问题来自两方面,一是美学自身的学术本性,二是学术体系的定位要求就前者来说,美学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从总的性质上说,理论上的真、善、美的并列,教育方针上的德、智、体、美并列,意味着美具有最高的总括性;从美学的分布看,哲学系、中文系、新闻系、各类艺术(美术、音乐、建筑、工艺)系、服装、广告等等,都配有美学的专一业课程。而各普通院校,也有美学作为普通选修课从这一方而来说,美学不适于在现代的学科分类体系找到自己的恰当位置这种找不到恰当位置的学科,姑且借现成术语,谓之跨学科但这“跨”不象西方学界的“跨”是学科进展和思维方式变化的结果,现代学术体系发展有两个趋势,一个趋势是细分,学科越分越细,现代型的专家也越来越专,所专的领域越来越小而细、专、小虽然是必然的、必要的,但带来的缺点也是明显的,从而现代学术的发展又产生了另一个与细、专、小形成张力的另一趋向,就是跨学科,所谓跨学科,就是把好些相关学科中的一些部分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新学科这样现代学术的发展,一方面是有不断地“细分”,另一方面又是在不断的“综合”。但美学的跨学科却是一个从古延续到今的老题。而对这一个老题,作为一个国家的学术体系,一定要把美学放在一个位置上才好进行学术管理。这样在我国,美学就成了哲学下而的二级学科。只要明白对于很多跨学科的知识体来说,其学科定位在于学术本性与学术管理相互间冲突与协调的结果,关于美学学科定位的讨论基本上只有学术管理的意义。但这种学科管理体系要真正有利于美学学科的健康发展,最好在美学各分散部分(哲学、文学、艺术、建筑、服装、广告,等等)之问有一个沟通和协调机构。美学的管理如何真正起到促进美学的发展,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美学成为哲学的二级学科,是学术管理而对一个美学的跨学科性质时的无奈,当然,如何在这种无奈中把工作做得史好一点,还是极需讨论的

    文艺美学的产生还来源于中西文化在艺术本质认识上的差异,西方人认为,艺术的本质是追求美,因此艺术哲学(或艺术理论)本身就是美学,至少就是艺术(文艺)美学,中国传统讲究文以载道,艺以传道,由前苏联学术而来的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学术都很强调学术的政治性。因此艺术(文艺)理论人于艺术(文艺)美学。与改革开放前的学术体系强调学术的政治性不同,改变开放后的学术转型更强调学术的科学性如果说,在中国语境中,文艺(学)理论可以包含很强的政治性,那么,文艺美学则突出了文艺自身的性质因此,文艺美学在中国的崛起,是与中国文化的学术转型密不可分的

三、作为文化现象的文艺美学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是政治统帅一切,改革开放首先就是突破政治统帅一切,什么是最少政治性而又最有正当性的思想呢?美学,因此,1980年代兴起的美学热,文化原因大于学术原因。文艺美学就是这场巨大的美学热中的一个主要因素。为什么不是艺术美学而是文艺美学呢?在中国学术界里,各个艺术领域都偏重于创作,文学由于以文字为媒介,本就多观念的成分,文学领域从来是创作与理论并重的,艺术界多创作者而文学界多理论家,正好文艺理论被命名为文艺学,美学具有广博性,文学理论用文艺学来命名,正好暗合于文学理论的通向美学,于是文艺美学的大旗树了起来。虽然正如第一节所列,摇旗呐喊的都是搞文学理论的文艺美学作为一种理论话语虽然有着明显的术语混乱,但其传达的理论信息和文化信息是十分明晰的文艺美学虽以学科的而日出现,却有着文化的象征意义而且就是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它也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文艺美学虽然山搞文学理论的人提出,跨越了学科边界,但正是这一跨越,使从文学理论发动的转型,带动了整个艺术领域的观念转型,而且影响了整个文化的观念转型因此,文艺美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充满了历史的玄机可以称得上一个“玄”字。 

    文艺美学在文化转型中产生,无论从学术的严格性上有着怎样的概念含混,但在具体的文化语境中却恰好最有利于文学理论自身的学科转型,与政治意识形态关联最密切的文艺理论,要摆脱与自己的学术本性无本质关联的政治性,回归自已的学科本性,文艺美学的提出,确实名正言顺,文学的本性就是它的审美特征让文学理论从政治学回到美学正是中国198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学科转型的主要轨迹,2001年教育部成立了两个文艺学重点基地,作为全国文艺学学科的带头单位,一是北京师范人学,一是山东人学,前者的文艺学理论,认为文艺是审美的意识形态,后者名称就是文艺美学从1980至两个基地的建立,可以说,文学理论的学科转型在根本观念上己经完成。正因为在基本层面上的观念转型业己完成,在新基础上的学理建构才显得重要起来文艺美学不但作为一个学科在现代学术体系的学科建设中暴:露出了自己在学理上和概念上的矛盾性,而且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中国文化转型的潮去潮来中也越来越早现出自已在学理上和文化上悖论性先讲后一方而文艺美学的出现和成潮在于它突出了文学理论的本质,从文艺美学出发,使文学理论走上了自已的正路,山于文学在中国文化里从先秦以来和从现代性以来都是最重要和最中心的学问之一,文学的回归正路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整个文化转型具有重要的影响,文艺美学也因这一功劳而声名人振但中国文化转型的进程在世界经济科技文化转型的人背景中日新月异,电子传媒,文化工业,人众文化成了社会文化舞台上新的文化明星文学理论告别政治的同时也失去了自已的政治高位,电子时代又使文学使去了印刷时代所具有的美学高位文艺美学使文学理论回归本位在文化转型的初期具有文化的先锋作用,但当文化转型在电子传媒和人众文化的进一步飞跃中,文学理论回归到文艺美学反而失去了自已的文化先锋功能文艺美学所突出的审美特性虽然是文艺的本质性的东西,但不是文学理论的全部审美突出了文学的本位,但文学又不是只有一个本位,文学是与整个社会/文化/历史相关联的,因此,文学不是只能从审美方而进行研究,还可以从其它相关方而,如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文化学、历史学等等,进行研究但文艺美学这个名称不利于这种跨越本位的多学科研究,而文艺美学曾有的文化先锋性又使其想继续扮演文化先锋,于是文艺美学的宣传者纷纷要把文艺美学变成具有文化先锋性的学科。胡经之(1989) ,钱中文(200 1)、曾繁仁(2001) ,谭好哲(2001)等,都要求文艺美学而对实践,面向文化的多向性,实现交叉性和综合性。这样的言说,从文艺美学在学术体系中的学科定位和学理逻辑来说,很是勉强,但从文艺美学曾有的文化先锋功能来说,又一以贯之,非常逻辑.而且体现了文艺美学言说者对时代的洞察和对现实的敏锐,也符合中国文化自古以来文学理论就f有的人文关怀。文艺美学从其产生起,就有二重功能,一是学科转型,一是文化先锋,因此,它既是一种学科建设,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前者必须要逻辑严格方能最后完成,后者往往因为含混而获,得现实的成功。从逻辑上说,文艺(文学)美学是文学理论的本位,文学社会学、文学批评、又学心理学、大众文学、文学政治学……才是文学理论与其它领域的关联。一定要求文艺美学与其它领域关联,那么,它是坚决不与其它领域关联而升腾到审美的纯度,而以一种更高的境界与之关联,而不是直接的、感性的、具体地与之关联。一旦文艺美学要直接地具体地与其它领域关联,它都会变成不是文艺美学,不管它用不用文艺美学这一商标。再从文化现象的角度来看学科动向,中国文艺学有三个重点学科,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前两个同时拥有重点基地的重点学科点,一方面标举“美学(审美)”商标,受学科逻辑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受文化逻辑的推动,编织着新说。而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则在文化先锋这一逻辑的推动下决定告别文艺美学走向文化研究,其学术带头人金元浦说:“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与文学研究则发生了‘文化的转向’不同于20世纪80年代文学发生的由中心到边缘的‘三级抛离’——走向审美、走向文本、走向内在规律的总体趋势,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学与文艺研究正在迅速地走向社会、走向历史、走向文化。”[1]也就是,走向读图时代,走向人众文化,走向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20世纪80年代‘回到文学自身’的趋势相反,文学的文化研究是‘走出文学自身’探索。”[2]从文化先锋的逻辑看,就可以理解今天的“文化研究”与过去的“文艺美学”一脉相承,也可以文艺美学论者要超越自己的概念内涵去而向社会、历史、文化的内在动机。

    一方面,文艺美学是一个学科,应该在现代学术体系中有自己的学科逻辑,另方面它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应该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作用现实,而向文化。文艺美学如何从这两个一直相互纠缠的方而摆脱出来,既完成学科的建设,又找到自己作用现实和面向文化的恰当方式,困难尚多,道路还长。但是只有当这两方而都得到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定位,有关文艺美学的理论话语才会清晰起来。

[1]金元浦:《文艺学》,载刘大椿主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报告200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40 页

文学艺术成就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艺美学 理论话语 学科逻辑 文化现象

一、作为一种理论话语的文艺美学

文艺美学表现为一种理论话语,是一绝。理论是从古典到现代的一种西方正统的学术把握方式。话语则是西方后现代和各非西方文化的学术把握方式对西方正统学术来说,要称得上理论,必须要符合二个条件:有一批基本概念;这些概念的定义是明确的,逻辑是一贯的;这些概念按照逻辑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理论是与非理论相区别来确立自己的合法性和权威性的。而话语则不管言说形式上的严格性,只要有真知灼见,可以是以理论的逻辑的学术的形式,也可以为闲谈的零散的悖论的形式文艺美学在中国虽然是在谈论一种理论,但山于文艺美学的言说,从形式严格性上说有一定问题,但又正因为成问题而造就它的深刻性和丰富性(这是“绝’之一,这一点将山后而两节来细说)因此,最好将之看成一种话语当然它不是一种一般的话语,而是一种理论话语。

二、作为学科定位的文艺美学

先看一看文艺美学学科定位的现实状况,日前中国的学术管理体系里,与文艺美学相关的学科定位有三,一是文艺美学是中国语言文学(一级)下面的文艺学(二级)下面的一个方向(三级)。二是艺术类(一级)下面的艺术学(二级)下而有艺术美学(三级),三是哲学(一级)下面的美学(二级)下面没有文艺(或艺术)美学,只有美学原理,中国美学史,西方美学史(二级)从这一现状中,不让人想起一个字:怪。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之怪,首先表现为概念逻辑的困难,其次是学术管理与学术体系的矛盾,然后是学科划分与学术体系整体的冲突

概念逻辑是文艺美学遇到的第一个困难,这一困难有比中国学术史复杂的学术史和文化史的背景文艺美学的两个来源文艺和美学在历史上都不是洁白的首先是文艺和艺术这两个词的绞缠。文艺,本是文学与艺术,文艺并列可以用来指一切艺术。艺术有两种用法,一是狭义,不包括文学,是广义,包括文学,因此就广义而言,文艺就是艺术。文艺理论,就是艺术理论。无论哪一方而讲,文艺学作为中国语言文学下面的二级学科都是一个概念错误,应该是文学学。文艺学——正如钱中文先生指出——其俄文原文就是文学学,文学学不符合汉语习惯,改成英文常用的“文学理论”就很好,偏偏改成文艺,一字之差,逻辑不通同样在文学学(或文学理论)下而的二级学科应该是文学美学(两个学字汉语上又很别拗)艺术学从学术管理的区分性来说,从文学中区分出来之后,应是一个狭义,是除了文学之外的艺术学,同理,艺术美学,是Ix_别于文学美学的艺术美学当然从学术体系的整一性来说,艺术美学可以也应该是包括文学于其中广义的艺术美学,史有利于学术逻辑和教学逻辑。但把八大艺术区分为一门文学和其它七门艺术合一的艺术,与学术逻辑较少关系,而是教育和学术现实状况决定的,从教学和研究的机构、规模、人数等因素着眼,文学一块,其它艺术共一块是合理的文学自一块,文学美学也可自成体系从这里返回去看,己经早现了文艺美学话语中的一个有趣的现象,人讲文艺美学的人,都是搞文学理论的人虽然文艺美学这一名称让他们在出言写作的不少时候把文学外的其它艺术包含了进来,但实际上山于自己的专业所限,对其它艺术的涉及是不多的,理解也是不深的为什么不就讲文学美学呢?文艺美学这一词汇使他们不知不觉地受到了巫术式的影响?把文学理论定义成文艺学是中国现代学术体系上的第一个概念定义错误,由此而下的文艺美学是一个附属错误,虽然文艺美学一词本身没有错,但在如此一个学术体系下却错了。

美学是世界学术体系中最难的学问之一其难首先表现在,世界上每个文化都知道美,但却很难形成关于美的学问。美是至广的,在什么地方都能遇上美的问题,美又是至高的,美总是与宇宙的最高者相连,美的本质一直与哲学的根本问题相关,与宗教的最高实在相关,与人类学的基础相关。而美的学问则意味着要把美按照学术体系的方式将美的问题学科化。美学的困难,就在于美的客观本性与美学的学科化的张力之中虽然美学很难,但美确实处处皆有,人人皆知人的有限智慧使人很难知道美是什么,但人的求知本能又摧使人偏要想去知道什么是美。因此,在改革开放的中国,我们看到了这一现象:人虽然讲不好美学,却又一定要去讲美学自1980年代末以来,美学的学科定位就成为一个论题,肖到现在还有这方而的论文在发表这个问题来自两方面,一是美学自身的学术本性,二是学术体系的定位要求就前者来说,美学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从总的性质上说,理论上的真、善、美的并列,教育方针上的德、智、体、美并列,意味着美具有最高的总括性;从美学的分布看,哲学系、中文系、新闻系、各类艺术(美术、音乐、建筑、工艺)系、服装、广告等等,都配有美学的专一业课程。而各普通院校,也有美学作为普通选修课从这一方而来说,美学不适于在现代的学科分类体系找到自己的恰当位置这种找不到恰当位置的学科,姑且借现成术语,谓之跨学科但这“跨”不象西方学界的“跨”是学科进展和思维方式变化的结果,现代学术体系发展有两个趋势,一个趋势是细分,学科越分越细,现代型的专家也越来越专,所专的领域越来越小而细、专、小虽然是必然的、必要的,但带来的缺点也是明显的,从而现代学术的发展又产生了另一个与细、专、小形成张力的另一趋向,就是跨学科,所谓跨学科,就是把好些相关学科中的一些部分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新学科这样现代学术的发展,一方面是有不断地“细分”,另一方面又是在不断的“综合”。但美学的跨学科却是一个从古延续到今的老题。而对这一个老题,作为一个国家的学术体系,一定要把美学放在一个位置上才好进行学术管理。这样在我国,美学就成了哲学下而的二级学科。只要明白对于很多跨学科的知识体来说,其学科定位在于学术本性与学术管理相互间冲突与协调的结果,关于美学学科定位的讨论基本上只有学术管理的意义。但这种学科管理体系要真正有利于美学学科的健康发展,最好在美学各分散部分(哲学、文学、艺术、建筑、服装、广告,等等)之问有一个沟通和协调机构。美学的管理如何真正起到促进美学的发展,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美学成为哲学的二级学科,是学术管理而对一个美学的跨学科性质时的无奈,当然,如何在这种无奈中把工作做得史好一点,还是极需讨论的

文艺美学的产生还来源于中西文化在艺术本质认识上的差异,西方人认为,艺术的本质是追求美,因此艺术哲学(或艺术理论)本身就是美学,至少就是艺术(文艺)美学,中国传统讲究文以载道,艺以传道,由前苏联学术而来的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学术都很强调学术的政治性。因此艺术(文艺)理论人于艺术(文艺)美学。与改革开放前的学术体系强调学术的政治性不同,改变开放后的学术转型更强调学术的科学性如果说,在中国语境中,文艺(学)理论可以包含很强的政治性,那么,文艺美学则突出了文艺自身的性质因此,文艺美学在中国的崛起,是与中国文化的学术转型密不可分的<?XML:NAMESPACE PREFIX = O />

"

三、作为文化现象的文艺美学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是政治统帅一切,改革开放首先就是突破政治统帅一切,什么是最少政治性而又最有正当性的思想呢?美学,因此,1980年代兴起的美学热,文化原因大于学术原因。文艺美学就是这场巨大的美学热中的一个主要因素。为什么不是艺术美学而是文艺美学呢?在中国学术界里,各个艺术领域都偏重于创作,文学由于以文字为媒介,本就多观念的成分,文学领域从来是创作与理论并重的,艺术界多创作者而文学界多理论家,正好文艺理论被命名为文艺学,美学具有广博性,文学理论用文艺学来命名,正好暗合于文学理论的通向美学,于是文艺美学的大旗树了起来。虽然正如第一节所列,摇旗呐喊的都是搞文学理论的文艺美学作为一种理论话语虽然有着明显的术语混乱,但其传达的理论信息和文化信息是十分明晰的文艺美学虽以学科的而日出现,却有着文化的象征意义而且就是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它也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文艺美学虽然山搞文学理论的人提出,跨越了学科边界,但正是这一跨越,使从文学理论发动的转型,带动了整个艺术领域的观念转型,而且影响了整个文化的观念转型因此,文艺美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充满了历史的玄机可以称得上一个“玄”字。

文学艺术成就范文第3篇

正是在过去的20年里,我国专业艺术教育从原来仅有的几十所专业艺术院校,扩展到包括专业艺术院校、师范院校、综合大学,乃至理工医农大学等上千所高校。尤其是我国面向全体大中小学生的广义的普及型艺术教育,更是在全国各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普及开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我国正式将教育方针明确规定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经过许多美育和艺术教育工作者10多年的辛勤努力,“美育”第一次被正式列入教育方针,成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也是经过许多艺术教育工作者10余年的呼吁和争取,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教育部同意将“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对于专业艺术教育的发展更是具有战略性的重要意义。

应当指出,“艺术教育”这一概念其实有着两种不同的含义和内容:一方面,“艺术教育”从狭义上讲是专业艺术教育,就是为了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教育。各种专业艺术院校主要就是从事这种专业艺术教育,例如戏剧学院培养编剧、导演和演员,音乐学院培养作曲家、歌唱家与器乐演奏家,美术学院培养画家、雕塑家、艺术设计专家等。另一方面,“艺术教育”从广义上讲是普及型的艺术教育,如前所述,我国教育方针已经明确规定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而美育的核心就是艺术教育,特别是当前我国教育战线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而全国大、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美育和艺术教育。这种广义的艺术教育理论认为,尽管世界上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职业,但作为现代社会的人,不管从事何种职业,都不可能不涉及艺术,或者读小说、看电影、听音乐、看戏剧,或者画画、跳舞,总是要涉及艺术。尤其是现代人注重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而文化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艺术修养,所以这种广义的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中显得更加必要和紧迫。

应当承认在过去的20年里,专业的艺术教育与广义的艺术教育在我们国家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创造了耀眼的辉煌。在回首过去20年艺术教育发展历程时,我们有必要分别对它们进行梳理与回顾。

一、广义艺术教育飞速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十年浩劫使我国教育面临全面瘫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国家百废待兴之时,邓小平高瞻远瞩强调抓好教育。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努力,艺术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始缓慢地成长起来,尽管艺术教育在起步阶段困难重重,但是它毕竟预示着光明的未来,犹如初春树上萌发的嫩芽,预示着艺术教育的春天即将来临。

以北京大学艺术教育为例,虽然北京大学在历史上曾有过悠久的艺术教育传统,早在20世纪20年代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就大力提倡美育,呼吁“以美育代宗教”,希望人们将艺术当作自己心灵的家园,强调美育和艺术教育是陶冶人的情感,使人达到一种崭新精神境界的最好途径,并且亲自在北大创建了中国现代音乐教育最早的机构“音乐传习所”和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最早的机构“画法研究会”,同时最早将电影引入大学课堂。但是在他之后,北京大学长期未能发展艺术教育,直到改革开放之后的1986年,北京大学才成立了一个直属学校的公共艺术教研室(艺术中心),由美学教研室主任杨辛担任公共艺术教研室主任。由于杨辛当时已是70多岁的老教授,因此他推荐我回到北京大学担任了公共艺术教研室主任。我于1982年成为“”后第一批北大美学专业研究生,后来在总政文化部艺术局工作,分管电影电视和全军10个话剧团的艺术业务工作。

记得我于1990年回到北京大学担任公共艺术教研室主任时,当时北大的艺术教育处于“三无”状态,即“无正规编制,无校拨经费,无固定场地”,可谓简陋至极。公共艺术教研室当时仅有十来位教师,只有一间单身教工宿舍作为办公室。正是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大家齐心协力,不仅为全校大学生们开设了数十门公共艺术课程,而且逐步创建了北京大学学生艺术总团,下辖合唱团、舞蹈团、民乐团、交响乐团4个分团,每年面向全国招收艺术特长生,使4个艺术团队伍不断壮大,水平不断提高,培养出了一批人才,例如现在活跃在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李思思当年就是我们学生舞蹈团的成员,主持人撒贝宁当年是我们学生合唱团的成员,煤矿文工团主持人金铭当年就是我们学生艺术团的主持人,等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91年我们向学校写了一份报告,建议所有北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至少选修一门艺术课程,拿到两个艺术类学分,才能发给北大毕业证。我们报告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我们认为北京大学应当培养出有文化的知识分子,而文化修养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艺术修养。北京大学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了我们的报告,从那时起至今20多年时间,北京大学一直执行这个规定。而且这个规定后来被北京市数十所高校采用,以后更是扩大到全国上千所高校。

特别是教育部办公厅2006年下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文件中明确指出,“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推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促进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健康开展”,特下发这份课程指导方案,向全国各级各类普通高校重点推荐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8门课程,作为高校艺术限选课程。文件明确规定:“教育部直属高校、‘211工程’学校,以及省属重点学校应开足开齐上述课程,其他学校应该努力创造条件,尽快予以开设。”与此同时,教育部办公厅文件还明确规定,为了保证艺术类选修课程的开设和教学质量,普通高等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公共艺术课程管理部门和教学机构,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各校担任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师人数,应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15%—0.2%,其中专职教师人数应占艺术教师总数的60%”。

抚今追昔,20年变化巨大,公共艺术教育从20年前的“三无”状态,发展到今天在全国各地普通高校遍地开花,公共艺术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活跃在全国各级各类高校的学生艺术团也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二、专业艺术教育成果辉煌

艺术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和西方古希腊时期,先哲们就已经注意到艺术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先秦时期孔子就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礼乐相济”的理论基础,使中国古代的艺术教育延续了2000多年历史。然而,中国现代意义上的专业艺术教育却开始得比较晚,直到西方文化传入中国,才带来了西方具有学科门类的专业艺术教育。20世纪20年代,时任民国教育总长兼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将北大“音乐传习所”的萧友梅教授派到上海,创建了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开始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专业音乐教育历程。新中国成立后,专业艺术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由于当时教育一边倒地学习苏联,致使学科分割的现象日益严重,许多综合大学原有的艺术教育机构都被撤销或合并,全国仅仅剩下了31所文化部直属艺术院校。这种状况终于得到了改变,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过去20年来,我国逐渐形成了以传统专业艺术院校如中央音乐学院、综合艺术院校如南京艺术学院、师范院校艺术学院如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普通高校艺术院系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四足鼎立的我国高等专业艺术教育的崭新局面。就拿我在北京大学的亲身经历来说,也是在1986年成立公共艺术教研室的基础上,1997年成立了艺术学系,2006年又成立了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既培养本科生、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等专业艺术人才,同时又面向全校学生承担公共艺术教育任务,在20年时间里,成功实现了三级跳,恢复与弘扬了蔡元培校长倡导的北京大学美育与艺术教育传统。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文、史、哲等传统人文学科来讲,艺术学毕竟是一门十分年轻的新兴学科。尽管中外历史上各门艺术都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但是直到19世纪末叶艺术学作为一门学科才正式在德国出现。在我国学科界定时,一直没有将艺术作为一个门类,而是仅仅将艺术学作为一级学科放在“文学”门类之下,与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传播学并列,这种现象延续了半个多世纪,严重阻碍了专业艺术教育的发展,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艺术教育的现状,急待改变。这种现实状况,使得许多专家、教授呼吁将艺术学升格成为一个门类,其别是艺术学科评议组的两届召集人张道一先生、于润洋先生、仲呈祥先生和曹意强教授等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当然,还有许多专家教授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呼吁和建议将艺术学尽快升格为一个学科门类,例如我本人的一份报告就在2008年被中国文联作为一份机密文件上报给中央相关领导和部门。总而言之,在大家多年的共同努力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终于在2011年2月将艺术学升格为一个学科门类,下辖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5个一级学科。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可以说对于专业艺术教育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它不但是时展的必然,也是学科建设的需要,尤其是适应了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尤其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题讨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这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也是第一次。从一定意义上讲,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完全可以讲,文化的繁荣反映出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发展标志着人的全面发展。还有一点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从全球来看,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世界发达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艺术人才,既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我国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既是促进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向创新型产业发展的需要。

过去的20年时间里,我国专业艺术教育发展迅速,成果辉煌。随着国家对艺术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专业艺术院校的规模不断扩大,设施不断改善,办学环境与办学条件不断优化,已经培养出和正在培养着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专业艺术人才。

三、艺术教育任重道远

如前所述,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我国艺术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无论是狭义的专业型艺术教育,还是广义的普及型艺术教育都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就。但是,在大好形势面前,我们也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艺术教育还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我们在未来的10年中加以解决。

从专业艺术教育来看,艺术学提升为独立的学科门类,为我们开拓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作为一个新的学科门类,如何完成自身的学科建设,包括如何完成5个一级学科的自身建设,都是摆在我们面前艰巨而繁重的任务。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经过20年的发展,专业艺术院校从原来的数十所发展到目前全国开设艺术专业的高校多达1600余所,在校艺术类本专科学生从原来的一万多人猛增到现在的近百万人,规模过大,不可避免地导致质量下降,尤其是少数艺术院校以多招生源作为创收途径,更是产生了推波助澜的恶劣影响,如个别美术学院招收艺术设计类学生时仅报名费就收了近2000万元,个别理工大学的二级独立影视学院每年居然招收几千名本专科学生等等,这些现象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和警惕。与此同时,众多专业艺术院校如何通过分类管理和分级管理,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将面向少数学生的精英艺术教育和面向多数学生的普通艺术教育区别发展,在培养大批艺术专业人才的同时,也要努力培养出少数优秀的艺术尖子,也就是需要为各个艺术门类培养出未来的优秀艺术家或领军人物等等。这些重大问题毫无疑问都需要我们去认真思考,不断探索,争取寻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与解决办法。

从普及型艺术教育来看,虽然过去20年大中小学乃至幼儿园都不同程度地加强了艺术教育,除了其积极的影响之外,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其中负面的因素和消极的影响。例如招收艺术特长生,本来是为了充实学生艺术团,加强素质教育,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等积极目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少数家长与学生却把这条路当成了升学考试,特别是争取进入重点高校的一条捷径。于是,本来是发挥学生自由天性的艺术活动却变成了强迫孩子们课外学习的新负担,本来是作为素质教育的艺术特长却变成了一种新的应试教育。特别是不但许多大学高考时招收艺术特长生,甚至许多中小学在招生时也在招收艺术特长生,如何解决这种“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怪现象,也需要我们仔细研究与解决。此外,普及型艺术教育作为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素质教育,其最终目标和宗旨是什么?也非常值得加以探讨。一些学校的团委在艺术教育中热衷于各种比赛和演出,热衷于组织各种大型文艺活动,忽视了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因为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教学生各种艺术技能或唱歌跳舞,而是要通过艺术教育真正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培育和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人们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尤其是要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高扬人文精神,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过去的20年我们的艺术教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不管是专业型艺术教育还是普及型艺术教育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和辉煌的成就,但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艺术教育任重道远,需要我们艺术教育工作者继续努力,在未来攀登新的高峰。

作者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原书记兼副院长,

文学艺术成就范文第4篇

“行为艺术家”往往自认为是关注人类生存,自认为具有耶稣殉难拯救人类灵魂般的壮举,标榜自己是搞纯艺术的苦行僧,似乎与名利无关,但只要我们悉心洞察,其实是一种肤浅低俗的阴谋活动,无非是哗众取宠,招徕观众,获得一些西方舆论的鼓吹和忽悠,达到名利双收的目的,他们其实是急切的功利主义者。[2]从更为广泛的意义来讲,这些所谓的“行为艺术”和“前卫艺术”也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代表了部分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艺术观,但其表现形式却是反人性、反艺术的,是一种腐朽没落的西方傀儡文化,东方精神的缺席使西方趣味无限膨胀,从而导致文化的严重失衡,在缺失文化的情况下反文化,[3]让当代中国美术远离了民众,脱离了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无益于当下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所以应予以坚决摒弃。

权力、头衔和证书取代了艺术质量和文化水准

和“前卫艺术”、“行为艺术”相对应的中国当代“主流艺术”中,也滋生着一些不良现象,正在走向另外一种极端。目前中国社会主流艺术创作和艺术市场表面上十分繁荣,但繁荣的背后却是艺术质量和文化含量的匮乏。曾几何时,官本思想随着腐败现象,也悄然进入了艺术领域,所以使部分搞艺术的人只要有一点成就,就将艺术人生的目标转向权力和头衔,有些本来在艺术上无甚造诣者则干脆直接将权力和头衔作为进入艺术领域欺世盗名的途径,而这些人一旦操纵了艺术权力,就会产生严重的颠倒黑白、鱼目混珠的混乱局面。在美术领域具体表现为:以官职大小和头衔多少来明码标价,招摇撞骗。看似“文化下乡”般的艺术交流,其实是依靠权力、头衔和名声牟取暴利的不端行径,从而在老百姓中造成一种错觉,好像官职越大、头衔越多、证书越多,艺术水平就越高,缺乏艺术素养和文化修养的收藏者,也就盲人瞎马,误入歧途,从而误导广大老百姓对艺术作品的认识和评价,不顾艺术质量和文化含量,只看官职、头衔和名声。这些掌握了艺术权力的文化官僚,往往又操纵着各种大型美术展览的评选活动,而其他一些基层美术工作者要在社会上出人头地,也只有通过参加展览、获奖来实现人生目标,因为只有获奖才有加入美协或书协的条件;只有成为美协或书协会员,你的作品才能被社会认可,才能卖上好价钱;有了经济基础,才有可能介入艺术权力;有了权力,作品的价格才能继续攀升。在中国当代社会,用权力、头衔和证书堆集起来的艺术大师满天飞,所以形成一种脱离文化的畸形艺术运转机制,从而促成一种艺术生产和接受过程的恶性循环。“行为艺术”、“前卫艺术”在当前中国社会的滋生和蔓延,各种带有欺骗性质的专业展览的泛滥,与官本位思想在美术界的盛行不无关系,艺术质量和文化含量的丧失“权力欲”和“名利欲”难辞其咎。这些权力拥有者操纵展览的结果,一方面会滋生艺术界的腐败,造成拉帮结派,无视艺术质量和文化含量的局面,据说某省美协的展览,在展览筹备之初,就已确定了获奖人选,其他参展者只是被愚弄的对象,参评费则作为其名正言顺的经济收入。这种滥用话语权而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已非学术观点而涉及学术品质问题。[4]另一方面,获奖作品的样式就会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展览作品模式,有些展览还明确规定了作品的尺寸、规格,令无数美术工作者追随模仿,挖空心思适应展览和评委的口味,只有评委和展览而没有自己,只有“画框”而无“作品”,从而抹煞了艺术的个性,丧失了艺术中的真和善,只有空洞乏味的形式外壳,降低了艺术水平,缩减了文化含量。试问齐白石的精品有多少是六尺以上的巨障,按今天展览的标准恐怕很难入选我们的“大型展览”,尺幅小巧的宋人花鸟难道就没有艺术质量?在权力和名利的操纵下,美术俨然已产业化,美术作品已沦为工业产品,部分有潜力的美术家,一旦拥有了名利,其艺术生命也就嘎然而止,剩下的工作就是印刷厂一样的无聊复制,“画钞票”。

部分艺术专业杂志和刊物丧失学术操守而文化质量下降

艺术专业杂志和刊物是向社会介绍和推广艺术的重要媒介,其学术质量和规范直接关系到人们对艺术及其发展状况的了解和认识,但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许多刊物都摇身变为赢利性质的作品集、论文集,以经济利益为中心,无视学术质量,更有甚者公开出卖版面,粗制滥造,学术质量严重滑坡。以往许多在读者当中具有良好影响的权威杂志,也降低了学术标准,刊发一些缺乏艺术质量的粗略作品,和一些人云亦云的应景文章。据了解,艺术类杂志中收取版面费的刊物比例处于所有杂志前列,收取版面费的数目也十分惊人,有些学术质量较高的艺术文章因无法支付高额版面费而被搁置,或者屈从有限版面而被迫压缩内容。为了赢利,有些艺术杂志作为月刊每期刊发的文章数量多达100多篇,有些杂志则违心地将一些初级水平的画家作品成批刊发,并附有名不副实的介绍和评论文章迷惑观众,个别权威艺术杂志也居然刊发一些具有“前卫性质”的丑恶作品,在观众当中造成不良影响,形成是非颠倒的混乱局面,降低了美术在观众心中的崇高地位。经济社会有其自身特点,发展经济依然是当前中国社会的首要任务,有些杂志的发行量有限,杂志社单靠发行杂志无法支付巨大开支,收取一定的版面费情有可原。但将文化事业完全产业化,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势必引起学术滑坡和文化衰退。艺术专业杂志和刊物是艺术文化的缩影,是展示、宣传、研究民族文化和艺术的窗口,但目前能够职守学术规范、注重文化品格的艺术杂志只占少部分。作为艺术文化主要载体的艺术杂志和刊物,其学术规范和文化品格的下降,也会直接导致艺术及其教育中文化的流失。

高等美术教育的无节制扩招和基础美术教育的舍本求末

艺术教育在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所以我国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早就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重要思想,在目前国家提倡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时期,艺术教育尤其应发挥正面的陶冶和教育作用,提高国民素质,弘扬民族正气是当前艺术教育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但目前我国的美术教育中存在明显的错位和误区,这就是高等美术教育的无节制扩招和基础美术教育的舍本求末,从而导致美术教育中文化含量的缩水。高等教育应是培养精英人才的教育,高等艺术教育的任务就是为国家培养优秀的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但自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大学生素质的逐年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美术专业就更惨不忍睹,考前机械的技能训练、美术高考中死板的评价方法、入校后松散自由的教学体系,造就了大量平庸美术人才,既不能从事美术创作,也难以胜任美术教育。更为甚者,社会上已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共识,美术专业成为学习成绩太差而无法进入高等教育学生的无奈选择,大多数学生对美术并无兴趣,而将其作为进入高校的垫脚石。当前社会上流行的一种说法更让人哭笑不得:学生的学习成绩太差,考虑体、音、美专业;先天身体条件太差且没有吃苦精神,再考虑音乐、美术专业;先天又无音乐细胞,五音不全,最后只有选择美术。由此可见,美术中的“文化”因素已被扒的精光,美术目前已成为“没文化”的代名词,这种发展趋势是十分危险的。加上几乎所有高等院校都无视自身办学条件,盲目开设艺术设计专业,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无视学生专业素质和文化基础,无视就业趋势,在教学中又过分强调西方文化,忽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体现了我国高校对艺术专业的误读、误解,也体现了对民族文化和艺术的贬低和不负责任。

与高等美术教育不同,基础普通美术教育的主要功能在于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从而提高国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教育,基础普通美术教育在促进国民身心健全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等专业美术教育与基础普通美术教育应发挥各自作用,协调发展,才能保证国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与艺术精英人才培养的同步进行。但目前我国的美术教育状况恰恰相反,高等美术教育因盲目扩招而充当了普通美术教育的角色,同时因为文化失缺而教育质量滑坡;而普通美术教育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却悄然变为专业美术教育,极端的功利目的取代了普遍的审美教育和文化陶冶。尽管国家对基础艺术教育给与了足够重视,但在基层教育管理部门执行的过程中,普通艺术教育仍然被视为可有可无的边缘课程,艺术课程被其它“主课”占用的现象十分普遍,而且变本加厉。基层基础教育管理者对艺术教育基本放任自流,他们衡量艺术课程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就是升学率,功利主义主导着基础艺术教育,根本谈不上深入课堂,研究艺术课程教育规律。将艺术课程作为可有可无的“副课”对待,这本身就是教育管理者缺乏文化素养的体现,说明他们对“文化”的理解十分肤浅,并且以自己的权力主导和干预学校艺术课程教育教学,在师生中以至社会上产生对艺术和艺术学科的误解和歧视,形成思维定势,能让艺术教育不脱离文化吗?

文学艺术成就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资源 人才培养 艺术教材 

 

一、少数民族文化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 

少数民族文化,是今天的显学——文化学密切关注的内容。实际上,它不仅是文化学者展开学术研究的丰富矿藏,也应该是地方艺术院校培养艺术人才最值得重视的文化背景和教学资源。因为,中国内地大多数地方艺术院校地处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的许多珍贵艺术文化的形态较为完整地存留下来,构成了当地艺术院校办学的区域文化背景或者说是办学的区域文化基础。如果有正确的文化态度,就会将这种背景或者基础,当做自己办学的资源优势加以很好地利用;如果价值判断不准确,常常会将这种背景或基础当做妨碍前进的包袱或是自惭形秽的发展低起点。尽管随着多元文化价值的强调,这样的意识和心态已经越来越少,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基础来发展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培养人才,创新艺术,却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积极探索并深入研究的问题。 

文化背景,主要指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在学校培养的艺术人才的成长过程当中,成为他们对少数民族艺术认知系统所建立的重要基础。只有对少数民族风俗民情、历史社会、语言行为等有所了解,成为自有知识,才能对少数民族艺术有深切的体会和真挚的情感,才能产生自觉的传承行为与创作热情。但是,如果面对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只是将其存在当做一种背景知识来介绍,让学生掌握,那就太大材小用、重鼎轻置了。实际上,应该在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度上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中国众多的民族大家庭,“少数”民族文化展现了文化构成的“多数”部分。 

教学资源,主要指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经过学校专家学者的耙梳、整理,总结出典型代表、规律性的东西,进入学校课堂,成为现代规模化教育的教学资源,成为学校艺术人才培养的知识系统中的重要部分。 

民族文化的薪火相传、延绵不绝、自立自新、发扬光大,就是要在人才培养的链条上得到充分体现。 

 

二、特色教材:少数民族艺术变为艺术人才培养资源的重要途径 

少数民族文化,在今天的社会里,成为许多社会活动的重要资源。譬如,文化研究、宗教研究、法学研究、文化产业研究、经济研究、社会文明研究、生态研究等等。而作为艺术院校,尤其是地方艺术院校的教育资源研究,如何将少数民族文化转化为艺术教育资源,近些年越来越多地被人涉足,但是,常常是一时一地一得的议论或心得。其实,这是一个特别值得系统思考的问题。 

意识到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是一回事,将这种资源变为切实有效的教学资源则是另外一回事。有理念,有思想,还要有行动、有措施。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如何行动”“什么措施”。 

云南大学出版社与云南艺术学院合作,通过特色艺术教材出版、重点学科丛书出版和艺术精品课程教材出版项目,探索了一些路径,积累了一些经验。 

1.跟踪:采风经常化 

采风,是艺术院校许多年以来坚持的一个传统,无论从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还是学习民间哪个意义上讲,采风都是需要的。问题在于,采风不仅仅是到社会生活的基层当中去感受和吸收鲜活的生活素材,经过整理进入艺术创作;而且是要在人民群众生活当中切实地体验人们的情感、愿望、表达方式。这些内容,也是文艺创作从生活汲取灵感最重要的部分。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这样的事实,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复、生活节奏的加快与生活压力的增加,人们变得越来越浮躁,沉潜到基层长期静观默察、广泛学习采风变得越来越困难,成为一种难于复制、不敢追求的奢侈。偶有出游,用相机、录音机、摄像机记录一些声音影像,回家再慢慢回忆,以此为创作题材进入创作,真正是“浮光掠影”。实际上,那些声音、影像背后,最为鲜活的情感、饱实的内容、隐藏的意义,被忽略掉了。今天许多所谓的民族题材、民族色彩的艺术产品,做出来令人感到存形失魂,原因就在于此。浮光掠影采风来的外在色彩,替代了对民族情感内容与情感方式的真正深入。 

所以,办学环境地处边疆的艺术院校要清醒地意识到这种状况,将自己的办学路数中“采风经常化”的做法固定下来,学生、教师都如此。地处边疆的艺术院校,采风的便利十分明显,就应该用好用足这种天然的便利。云南艺术学院的一些教师,尤其是研究生导师,这方面的意识很强,做得比较好,其教学成果和人才培养效果也就显著得多。音乐、舞蹈、艺术设计、民族民间美术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收成。音乐人类学方面、少数民族音乐乐器研究方面、云南特色工艺美术研究方面、民族舞蹈艺术研究方面,云南艺术学院都有了值得骄傲的成果。 

2.培植:研究项目化 

艺术院校的学术研究,历史上常常有几种做法:一是以创作代替研究,认为研究思考已经在创作过程当中酝酿、创作成果里面体现了,不必一定要用文字来总结它;二是认为研究是个人的事,而且,艺术研究就像艺术创作一样,是随心所欲,因情所致,完全根据个人爱好兴趣,所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由于这样的认识,造成的直接后果,是艺术与人文科学家族里的其他学科相比,显得理论成果薄弱,所谓艺术研究停留在经验层面的探究、认识上。而且,就艺术整体研究看,作为专业、学科的整体性研究与结构性建设的意识淡薄。在这样的状态下,就应该在对接各种渠道的项目研究之外,针对自己学校的办学设想,针对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科建设的布局,设计一些整体推进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研究项目,作为建设与发展的理性分析、科学发展的导引,这十分重要。将学校开展研究的个人爱好与零星行为,引领到项目、引领到彼此相关的项目群当中去,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通过研究项目凝聚精神、锻炼队伍、整合力量、打造品牌。 

以云南艺术学院《云南特色民间工艺》的出版为例: 教师们从长期下乡采风的积累中,从特色民间工艺大师进入大学课堂的教学实践中,也从各级政府不断整理、确定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政府行动中,深切感受到高等艺术院校应该承担的相应责任。于是,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教师们在耙梳资料,补充采访采录,条分缕析后,于2008年编辑出版了《云南特色民间工艺》一书。该书出版后,成为云南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教学辅助用书,也获得了第十二届云南优秀出版物三等奖。2009年开始,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将此书作为一项概论式成果,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立项运作,将15种云南特色民间工艺成果以项目化的形式运作为一个系列成果,这个成果将于2011年以高校“十二五”规划艺术教材的形式陆续出版。 

3.支持:成果课程化 

研究成果课程化,实质上是焊接教学研究与教学过程的办学行为,十分有力、有效,对于办学综合实力的生成也非常重要。大学里的研究成果,有的可以转化为经济成果,有的能够体现为社会效益成果,还有的,可以转化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当中去,建立一门课程或一种课程体系。以云南艺术学院为例,近年大力开展教学质量工程的建设,教学成果以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精品课程、特色专业等形式体现出来,涉及教学环节的教师个体、教师梯队结构、专业特色优势与课程品牌各个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实际上,教学质量工程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落实在“教什么、如何教、谁来教、谁有资格教、为什么教”这样一些具体问题上的工程。 

成果课程化,最有力的支撑显然来自教材编写。如何将少数民族艺术资源编写成可以在现代教育行为当中广泛教学传播的内容,就是一个考验教师和教学团队的关键所在。课程建设、专业建设都涉及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过程控制、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检测的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都在解决“教什么、谁教、谁有资格教、如何教、为什么教”的具体问题。这些问题首先是理论问题,是文化立场姿态与艺术价值判断的理论问题,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就是教材编写中体现出来的教师能力的增强与水平的提升,从一知半解的“知道者”变为专家。 

出版社根据艺术院校的课程建设、专业发展、学科建设需求,积极回应,支持项目,扩大合作,在精品课程、特色课程、重点学科建设方面为艺术教育提供服务。 

具体说,出版社用出版教材的方式支持地方艺术院校在办学当中强调特色,发展优势,支持他们在精品课程建设当中突出教学内容的特色优势,突出他们在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形成的丰厚资源基础上的教学优势,突出他们在整理和创新民族艺术方面身置其中所具有的深切体验。云南大学出版社近年来陆续出版的《云南特色民间工艺》《图形创意》《傣族舞蹈教材》《云南民族复调音乐研究》等,就是将院校教师或艺术家多年的研究所得整理出版后又把它们转化为课程内容,突出了少数民族艺术传承过程在现代大学里通过教学完成的实验。以《图形创意》教材的编写出版为例:云南艺术学院这个学科的教师从艺术设计课程的角度多年下乡采风,搜集了大量的民族民间图形,教师们把这些积累作为本地的图形元素运用到图形创意的课堂教学中,逐步形成了这一专业基础课程的本土特色。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提炼完善,逐渐建设成了一门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于是,精品课程教材也顺理成章、应运而生了。 

民间艺术,少数民族艺术,通过现代大学教育,变成规模化、群体性、科学化的科学可控的过程,为中国艺术的繁荣预埋下了“草根情怀”的种子。我们看到,云南艺术学院的学生,通过学习,除了艺术院校大学生都应该掌握的一般人文知识、艺术技能外,还可以获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知识的技能。这是他们拓展生存空间和发展平台的重要社会竞争力。 

更重要的问题在于,通过这样的学术研究和教材编写,艺术教育单位润物无声地准备了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的团队。经过了下乡采风实践、课堂教学运用、问题思考、项目研究,再回馈到教学实践中,经过如此锤炼的队伍是那种用别人的教材、鹦鹉学舌、照本宣科式的教学队伍所无法企及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云南大学出版社在支持艺术教育单位的教材与研究成果的出版中,也支持了艺术教育单位的人才培养、队伍建设、课程设置、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 

成果课程化“一石双鸟”,既转化了研究成果,又培育了专家和教学团队。 

 

三、出版社在艺术人才培养规划当中的自觉意识与积极作为 

艺术人才的智力贡献与创造能力,是建设文化大省与文化强省的关键,要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民族文化传承者和创新者,就地取材、因人施教的教材编写尤其重要。2002年,云南大学出版社出面运作,由云南艺术学院牵头,召集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玉溪师范学院、大理学院等办有艺术专业或艺术学科的大学开会结盟,统一认识,将“继承传统、学习民间”的区域文化特色与地域艺术优势的内容结合到艺术教育的普遍性规律中,搭建了“新世纪高等院校艺术专业系列教材”的基本框架,至今,已经陆续出版了《艺术美学导论》《艺术概论》《艺术教育管理学》《艺术英语》《云南民族美术学》《中国水墨画:源流、审美、表现》《图形创意》《电子杂志设计》《云南高等美术教育史研究》《云南民族民间戏剧概论》《戏剧导演思维与训练》《欧美现当代名剧赏析》《云南民族舞蹈史》《傣族舞蹈教程》《诸子论音乐》《审美意识与音乐文化》《音乐美学教学论稿》《音乐素质通用教程》《电视导播》等教材,社会反响和教学效果良好。 

云南大学出版社与云南艺术教育界基本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一个从云南艺术教育单位毕业的学生,如果对云南、对西南、对中国艺术状况知之不多、一知半解,那他就不是一个十分合格的学生,就远不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者、创新者的“候选人”,他的资格就差得很远。如果这样的状况是由于他所毕业的艺术教育单位造成的,那么,这个艺术教育单位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定位就很值得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