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机械化行业研究

农业机械化行业研究

农业机械化行业研究

农业机械化行业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技术;发展

引言:农业生产里不开机械,农业的发展始终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相联,想要使我国的农村经济得到发展,使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和产量提高,只有不断加强农业机械化的建设,不断提高机械化水平和新设备的研究开发。下面主要根据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加强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建设的几点意见和措施。

一、我国农业以及农业机械化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主要以传统的农业为主,在我国的农业发展仍然存在生产结构不合理、技术落后以及生产规模小等一些缺点,因此我国的农产品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具体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1)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不平衡

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正由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发展,并且我国农机化的发展速度正不断的加快,但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水平不均匀,水平差异比较大,并且农机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大都是一些耕、种、收等综合机械化水平比较高,但是还有一些地区正由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发展,但是还有很多地区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1]。因此,我国的农机的整体水平不高,与现代农业机械化的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

(2)农业机械化装备不齐全

由于我国的农机装备不齐全,很多的农机设施不齐全,特别是使用于水稻、玉米等一些农产品生产的机械化以及耕载培机械化等并且像棉花、甘蔗、花生以及红薯等一些经济作物的生产机械化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的开发研究,而且农业机械化装备结构严重不足,配套设施也严重不足,所以在目前的一些农业生产的基地,一些高能耗、技术差以及机械化设备比较落后的拖拉机等设备仍在使用,并且能源消耗能量比较大,对环境也有很大污染[2],而且农产量也不能得到提高,从而导致我国农业经济水平不能提高。

(3)农业机械化财政投入严重不足

在农业机械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一些新型的机械设备比较昂贵,而且农机的使用以及技术培训等需要的资金也比较多,在农业机械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国家以及政府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一些农业机械在进行购置以及使用的过程中政府的补贴资金与农民的实际需要存在很大的差距,从而严重影响新型的机械化、新技术的推广使用,导致我国农业机械化在建设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

二、加强农业机械化的建设的措施

(1)加强农机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提高机械化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应该不断进行推广新技术、新设备的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应用工作,并且应该以农业产业化基地为主要的依据,积极进行农业产业化以及农业机械化的配套。并且应该根据农业的需要,大力进行开展一些新型的机械设备和机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创新,从而不断满足农业的需要,特别是对一些水稻、玉米以及棉花等机械化的研究和推广使用[3],并不断加强机械设备和配套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从而使农业机械设备和新技术得到广泛的使用,从而使农业机械化全面化。

为了能够使农业机械化得到全面的发展,国家应该加大农业机械化设备的研究和开发,并建立三位一体的研究开发等,并不断进行基础理论的研究、新产品的研究、实用化研究等,从而提高我国农业技术,提高我国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并不断推进农机的科技创新。使我国的各个地区都能实现农业机械化。并且还应该不断借鉴国外的一些新技术、新产品,从而使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事业不断的发展,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2)加强政府对农业机械化建设的政策扶持

由于我国很多地区主要是以农业为主,而且许多的地区农民经济收入相对比较低,所以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购置一些新型的机械设备和一些所需的机械设施,因此在我国农机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国家以及地区的财政部门给予大力的支持和补助,并且政府也应该不断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力度。只有不断购置一些新型的农业机械化设备,才能使我国的农业生产总值提高,才能使农民的经济的到提高,从而提高我国的经济水平,促进我国的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我国农业的出路,农村的繁荣和农民的富裕[4]。我国应该重视“三农”,国家以及政府应该加大财政的投入、加强新型机械设备的研发,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从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国家以及政府应该采取资金补贴、政府投资以及低息贷款等政策,不断支持鼓励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从而使我国真正达到农业机械化,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

(3)推进农业机械化国际交流合作

随着国际化的不断发展,以国际接轨,以合作促共赢,并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国际交流、合作,并且应该进行分析国际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并根据我国目前的需要,积极引进一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科学方法以及管理经验,从而不断加强我国我国农业机械化,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科技创新。并且应该把国外的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新设备引进,吸收然后根据国外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再进行创造新技术、新设备,从而增加自主研发和自主知识权等,从而不断提高我国农业机械设备和技术的国产化的水平,从而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量和生产水平。

只有不断加强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建设,加强新设备新技术的研究以及不断推广农业机械设备的应用,才能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才能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从而不断提高农民经济的收入,使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曲凌夫:《论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经济2010(8):9---11

[2]甘露;潘亚东;孙士明:《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态势分析》农机化研究;2011(2)203--208

农业机械化行业研究范文第2篇

农机农艺相结合历来就受到领导与专家的重视,但在实践和理论上都一直没解决好,这是我国某些地区、某些农机化项目效果不好,进而导致经济效益不佳的重要原因。简言之,农艺是指农业生产工艺过程及其相应的操作技术,农机是指为实现这些工艺过程而设计制造的相应农机具及其管理运用技术,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是二者结合的目标。农艺的深层涵义是生物学理论与实践,农机的内涵是机械学原理与技术,二者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属于应用于农业的两门不同学科领域。如何处理好二者辩证关系,使之相互适应,紧密结合,成龙配套间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关键。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具有精耕细作的农耕优良传统,各地风土条件和耕种传统习惯差异很大。近代生物学在微观技术与宏观理论上已有长足发展,近年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对农业机械化又提出新的要求,这些都制约着农机具的设计、制造与运用,也推动着农业技术的改革与更新,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回顾我国农机化历程,借鉴世界农机化发展,重新考察农机农艺相结合,展开讨论,对于我国农业机械化学科发展是必要的。?

二、国内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启示?

纵观我国农机化近五十年发展历程,在农机管理、运用与科研中始终贯穿着农机农艺相结合的主线,推动着农业机械化不断深入发展。?1.国内自20世纪50年代初农机化起步阶段,推广新式农具中就明确"新农具与耕地作技术是共同提高的"(张林池,1952.5),"一切机械作业均应严格服从先进耕作法的农业技术要求"(国营机械农场机务工作规章,1952.11)。并在新式农具站的组织领导及人员配备中明确要求"农业技术和农具技术员各两人",要求"农机具鉴定要从农学观点给评价"。为农机农艺相结合提供了条件。50年代中末期,主管农机的领导在总结中指出"农业技术与机械技术的结合不够"(李菁玉,1995.1),"农机具要切合当时的农艺要求"(聂荣臻,1959.6)。?60年代,进一步提出一些农机农艺相结合的具体作法,"石社挂钩"(陈正人,1960),实行"亦工亦农制度"(刘少奇,1964.9),"机农合一"(张省三,1965)。并在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中要求"加强基本性和综合性的科学技术理论的研究",要"根据我国农艺发展的新方向和耕作制度改革的需求,农业机械产品设计的原则,首先要适合精耕细作要求"。?

70年代在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纲要中提出"农业和工业同时并举"。并具体为"农机部门和农业部门结合起来","把农艺改革和农机改革结合起来","农艺措施要为机械作业创造条件,既保持了精耕细作传统,又发挥了机械化的作用"(刘瑞龙,1973)。并在农村农机机务管理规章中明确"农艺和农具的改革,要互相适应,互相促进"。1979年9月农机部在"关于农机化几个问题向中央请示报告"中提出"要把全国农机科研力量组织起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农机化必须与农业的区域规划和耕作制度改革密切结合","同农业的专业化,经营的多样化结合起来"。当时主管农机的领导进一步明确"树立大农业观点……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渔的机械化……树立农业机械化同农业现农业现代化其他内容互相联系,密切配合的观点……特别是农机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杨立功,1979.11)。

?80年代初一再强调"农机和农艺相结合"并进一步认识到"农业机械作用的对象是生物,是农作物,它和一般工业机械在厂房里加工无机物不一样,受自然条件的制约、耕作制度、农艺的制约"(杨立功,1980,1981)。提出"中国农机化道路要根据本国特色办事","发扬我国精耕细作优良传统","各地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迥然不同,机械化要根据各地的不同特点进行……排涝机械南方先行,耕作机械东北先走一步"(项南,1980.11)。在对中国农业的反思中提出"农机农艺结合这个提法,一般应理解为农业机械化和生物技术相结合。但是由于农艺这个概念包括生物技术和实现生物技术的作业工艺方法两方面内容,又受生物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许多作物缺乏直接反映生物技术要求的技术指标,往往用作业工艺代表生物技术指标"。"农业机械化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基本形式和内容是农业技术系统(生物技术)、作业工艺程序系统和机械系统的'三系'配套。……是农业机械化自身发展规律的产物,是现代生物的机械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刘瑞龙,1980.6)这之后,由于家庭生产责任制,土地承包,以及中央不再提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号召,使农业机械化处于整顿反思阶段。80年代末,机械耕作科技人员通过多年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认识到"只有农机没有农艺是无的放矢;只有农艺没有农机是纸上谈兵,农机农艺相结合,无非是为农作物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这又是基础理论研究的内容,因此,90年代应该是基础理论指导下的农机农艺相结合,这也是有中国特色的农机化发展道路。"(迟仁立,1989.8)?90年代机械化土壤耕作在基础理论指导下的农机农艺相结合试验研究引起有关领导重视,在中南海国务院第三会议室听了迟仁立、左淑珍的专题汇报后指出"以前对耕作理论方法忽视了,迟仁立、左淑珍同志提出的办法解决了全面耕翻和不耕翻的问题,解决了两者弊端,但隔几年深翻,间隔深松、镇压,什么地区,气候条件,不同作物上有实用性……还值得研究"(陈跃邦,1990.5)。"很关键的是提出了孔隙度的数据,找出了最适值,农作物增产了,用这个理论能解释。""应扩大试验面积,更深一层虚些问题。这些区域性很大,单纯生物不研究还不行,很需要扩大试验面,要搞多学科综合研究。"(候捷,1990.5)。"把地上地下结合起来研究,很有意义,很重要。""现在研究地上的多,地上地下一起搞的不多,和国外的耕法联系起来,把历史的、中国的、外国的相比较一起研究","要把试验面积搞的大点,要扩大试验。"(陈俊生,1990.5)。上述领导人的指示使基础理论指导下的农机农艺相结合的机械化土壤耕作新技术和配套机具的试验得以深入研究并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因时因地制宜定量运用。总理在199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农机农艺相配套",把农机农艺关系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2.农机农艺关系的演变历程?

从上述我国农机化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到我国农机与农艺关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是农机服从农艺阶段,指导思想就是一切机械作业均应严格服从技术要求,农机处于从属地位,为农业服务。但是当先进的农业机械纳入传统农业时,还是对传统耕作方式提出了挑战。例如60年代东北的"犁后喘";华北机耕快且深,使传统的人畜耙地和水车灌溉发生了困难。?

(2)第二阶段是农机农艺相互适应阶段。农业机械生产中的作用增强了,地位有所提高,也就暴露出更多的农机与农艺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始终伴随着我国农机化过程中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与传统的手工作业技术的矛盾,需要农机和农艺相互让步、磨合,以达到相互适应,这是一段较长的历史时期。例如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间套作,多熟种植的机械化配套。?

(3)第三阶段是农机农艺相结合阶段。农业机械有了长足发展,品种多,功能全,可以为农林牧副渔、加工业的大农业实施各业全过程机械化,从而产生了农业机械化综合生产技术。即生产技术成龙配套,形成了农业技术体系、作业工艺程序系统和机器系统的三系配套。

?(4)第四个阶段是基础理论指导下的农机农艺相配套阶段。农业机械化三系配套已不是简单的农艺过程同相应机械来替代所能完成的。其综合性,系统性要求有相应的基础理论来指导,使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有机地组成优质高产高效科学的作业程序系统。表现在SPAC运行系统、土壤--机器--植物系统以及机具--土壤·微生物·根系--农田生态系统和农林(果)茶经菌渔药综合配套立体组合农业等各种系统与实践的研究。为区域化因时因地制宜的农机农艺相结合从量变到产生飞跃,发生质变,实现基础理论指导下的定量配套创造性了条件。?

三、国外农业机械化经验的借鉴?

由风土条件、经济、社会体制所形成的不同农业类型决定着农业机械化的方式,人多地少、人少地多、富有型、贫困型,国营与私有制都有不同的农机农艺结合经验可供借鉴。?1.世界上的农业从总体上可分为人多地少,劳力密集型和人少地多能量密集型两大类。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人少地多是其典型。美国农业机械化过程显著特点是靠专业化减少农艺技术环节,促进农机化。大豆带、玉米带的形成,减化了作业程序,减少了机具配备。加拿大大马力、折叠式作业机具充分发挥了机械化的威力,但是大马力机械带来的压实问题一直困扰着各类能量密集型农业,可为我国东北和西北发展机械化农场提供经验和教训。日本和英国、丹麦、德国可做为人多地少的典型。日本以水田机械化为主,小巧灵活的单人背负式、手扶式形式多样,品种齐全,可为我国南方水田机械化提供参考。德国以北方谷物甜菜机械化大田生产为主,解决"插花地"和科学化、标准化作业为规模化和精细化机械耕作积累了经验,可为我国北方农村精耕细作与农业机械化相结合提供参考。英国和丹麦的农牧并举机械化过程为我国农区发展牧业提供了经验。改精饲料为主的养殖业为草饲的养牛业可以从生物学方面提高转化效率,发展新型农牧业机械化体系。?

英国、丹麦可做为富有型的农业机械化典型,笔者参加国际会议,考察过这两国农业机械化耕作状况,由于经费充足,在自动化程度和电子监控作业提高可靠性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给人"锦上添花"的感觉。提高精密性和经济效益。尼日利亚尽管号称"非洲的小美国",但还是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其农业机械化明显在减少繁重体力劳动以及提高耕种速度,抢农时和经济效益上下功夫。由于经费有限,只能"雪中送炭"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这些可能给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农业机械化提供借鉴。钱多可以在科学化和精细化农艺技术方面发展;钱少就在解决燃眉之急的农艺措施上分析,再配合相应的农机具,实现农业机械化。?

前苏联是最典型的高度集中的以国家意志为主体的计划经济下机械化国营农场模式,经营不善,普遍亏损,计划经济"大锅饭"的弊端一直困扰着领导者。我国黑龙江集体办农机站队和国营拖拉机站也有了切身体会。巴西、菲律宾以私人占有土地为主的国家,农机化发展的"各自为政"单纯追求高额利润的短期行为发挥大规模机械化作用和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又产生了尖锐矛盾。这些为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机化提供了如何协调国家与地方,集体与个人之间关系的实例。如何更好地趋利避害,摆正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者之间平衡与协调。?

2.在宏观农业类型前提下,如何解决农机农艺相结合的具体微观技术,国外的实例也很多。美国的大豆收获机械化宽幅割台与损失率高的矛盾就是通过培育高底荚位大豆品种而解决的。西红柿机械化收获使培育方型厚皮新品种取得突破。泰国北部的农业机械化就是将轮作制改为固定耕作制后实现的。日本60年代从中国引进尚未过关的水稻插秧机,通过农学育秧解决了中国多年无法突破的机械手取苗伤苗的障碍点,实现了水稻种植机械化。类似这些从农艺的生物学方面,而不是单纯要求农机配合而解决的农业机械化难点俯拾皆是。俄罗斯农业工程专业中就有"基础理论教研室"研究解决农艺中的"为什么",作业执行农艺技术实现机械化的理论依据。前苏联威廉斯的机械化平翻耕作体系就是依据"团粒结构"理论,耕地层上下层土壤需周年轮换恢复结构的农艺要求而建立的。国外这些经验表明基础理论指导下的农机农艺相结合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正确途径。?

四、农机农艺结合成效显著?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农机化战线上许多成功的农机农艺结合具体范例,值得总结推广,指导未来。?

1.60年代初黑龙江农机化科技人员从解决东北因有三角犁铧耕作,铧耳限制耕深,造成耕层浅、犁底层硬,无法深耕的弊端出发,提出加装深耕部件,打破三角生格子的深松土措施和部件(阎作新,1962)。70年代安与"高寒地区地裂子抗蚀保土启发进行深松土,二者合而为一"发展为"深松耕法",得到领导重视,组织了农业、农机、农场、气象、林业、教育六局科技人员大协作进行试验研究。但由于增产机理和肥力转化不清,受到质疑。认为增产没根据,光用不养、地下开荒、后患无穷,不能推广。农机和农艺都无法解释这些问题,是生物学专业人员研究揭示出深松耕法创造的虚实并存耕层协调了水肥气热,实现了早熟高产,用养结合,(迟仁立、左淑珍,1997),为深松耕法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一方面全省大面积推广应用,并在全国三北地区示范推广,取得显著成效,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励。另一方面推动了配套农机具研制,产生了一大批以虚实并存层为依据的深松机、整地机、七铧犁改装等新型深松系列机具,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基础理论研究从虚实并存耕层的土壤水肥气热、微生物、作物根系、光合生理、农田小气候等方面深入系统测试,总结出虚实并存效应原理。一方面与生产结合,形成以虚实并存耕层为核心,在不同部位、深度、间隔,不同时期深松的整套土壤耕作技术,并在海伦县不同农耕区因地制宜推广应用,形成机械化耕作技术规范,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奖。另一方面从农业历史角度研究提出虚实并存耕作是我国精耕细作优良传统中"精耕"的继承和发展,是比平翻的全虚耕作和免耕的全实耕作都优越的先进耕作系列。在河北通过多年多地多种作物试验研究,提出可以定量运用的华北虚实并存耕作技术规范。同时研制了为小型拖拉机配套的小型深松犁(ZL922064814)、七寸步犁改装,深松步犁和多用组合犁等系列配套机具,得到河北省领导重视,在河北十个县市示范推广200多万亩,获经济效益2.46亿元。为河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注入了活力。同时在西北的间隔深松加覆盖技术与南方旱地间隔深松抗旱增产都取得了稳定增产的良好效果。促进了我国机械深耕深松推广应用。?

3.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进行的秸杆粉碎还田,机械化精量播种,抛秧和化肥机械深施等农机化新技术都是在明确农艺技术效果指标基础上,农机农艺相结合发展起来的。从作物增产潜力的基础理论研究出发,查清土水肥光热指标,促进了旨在抢农时、争光热的华北三夏机械化耕种一条龙作业技术和吨粮田优质高效高产技术与配套系列机具的研制,这些都是基础理论指导下农机农艺相结合的硕果。?

五、农业机械化科研发展之管见?

农业机械化的名称就包含了"农业"、"机械""化"三方面含义,就是"农业"和"机械""化"在一起,即农艺农机相结合。?

1.观念的转变。在农机化研究人员中,存在着重"机"轻"化"的错误观念。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同等重要。在实践中"化"的研究既重要又难搞,它涉及到自然科学,又涉及到社会科学;既涉及到工程技术,又涉及到基础理论,同时又要研究应用技术和社会经济问题。需要知识面广,研究对象又很复杂,在我国农机界的基础又比较薄弱。应该充分重视并加强这方面研究。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还应注重经济效益,改变过去只看科研水平,不管生产力转化和能否有商品价值,通过鉴定就万事大吉的错误观念。?

2.人才的培养。现时的农机课程设置以"机"为主,只有一门农学基础还与机械离得太远,因此应该从农机化教材改革作起,增加农业生物学和介绍宏观环境的生态学课程。编撰农业机械化专业自己的农学教材,培养农机农艺结合的"双料"人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扭转重机轻化的现象。?

鉴于农机化专业现状,农机农艺分割,许多农机专业人员要脱离农业,向机械化、自动化、电气化的现代方向发展也是学科发展所需要的。应该学习国外的经验,农机农艺相结合不是合并,在农机化专业中设立基础理论研究机构,调配专业人员,充实加强"化"方面的研究,为机械化、自动化、电气化提供理论依据,加强力量。?

3.统一分区规划。对于在中国条件下实现农业机械化,特别是田间作业机械化的复杂程度认识不足。对各地的风土条件、作物种类、种植制度、栽培方法的复杂性,都没有联系农业机械化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提出区域性因地制宜的,有理论数据的,可以进行定量指导的机械化作业体系。五十年来各地农业科技人员已作了大量工作,建议在全国立项,统一规划分区进行,补充完善总结各现有成果,提出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种植宏观设计。同时要从传统狭窄的种植生产过程机械化束缚中解放出来。一方面对种植业要扩展到产前、产后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另一方面树立大农业观念,农林牧副渔各业的机械化也要全面 考虑,拓宽农业机械化领域和内容。总之,中国目前仍然依靠种植业生产粮食,传统的机械化栽培方式还是目前农村中农业生产的主体,但展望未来,农林牧渔大农业观念的全面发展又是必然趋势,因此农业机械化研究应该深化与拓宽并重,同步发展。?

4.如何结合是突破口。农机农艺相结合已深入人心,取得共识,但"如何结合"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处于探索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是我国农业机械化近五十年来历程所提出来的重大课题,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的突破口。?

主要参考文献?

(1)农机化司,北京农工大编:《中国农业机械化重要文献资料汇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8.4。?

(2)国家农委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49-1957)》,国家农委办公厅,1981.10。?

农业机械化行业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生态风险;综合评价;区域比较分析

0引言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加速发展的推进器,也是促进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农业乃至整个农村经济整个系统生态功能发挥的影响是巨大的,既是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也与农村稳定及经济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农业机械化滋生的生态安全与风险预警越来越受重视,更是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广大学者等相关人员的关注焦点[1]。当前,围绕水土资源及农业环境这些系统生态安全与风险预警的相关研究已初见成效,研究方法上涵盖定性和定量,研究尺度上既有宏观分析也有针对具体区域进行的微观具体分析,研究视角上既有发展预测也有当前状态分析,研究内容也从改善区域水土资源以及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分析延伸到了对水土资源及农业环境生态安全与风险预警评价及生态工程规划设计等更系统和全面的层面[2-4]。从研究成果来看,当前的研究中心以水土资源和农业环境生态安全评价的成果居多,风险评价与预警的成果较少;结合具体区域进行微观分析的成果较多,进行区域间差异比较的成果比较匮乏;以城市或将农村与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的宏微观研究居多,关于农业机械化生态风险评价的成果并不多见。而从当前我国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而言,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业机械化引发的生态风险不管是在经济属性还是发展阶段上都有很大不同,因此对农业机械化独立分析更为客观合理。另外,从防范角度来讲,农业机械化生态安全也不容忽视。因此,运用已经比较成熟的分析方法针对农业机械化生态风险评价这片待开发领域进行空间异质性的综合比较分析十分必要。为了探讨各区域农业机械化生态风险的异质性变化规律,本文首先构建了2015年31个省(市、区)农业机械化生态风险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接着,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31个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生态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风险综合评价的结果进行了区域比较分析和预警等级划分;最后,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各区域农业机械化生态风险的差异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并提出了改善相关区域农业机械化生态警情的实证建议。

1研究设计

1.1设计思路

要对不同区域农业机械化的生态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分析,就必须考虑引发区域农业机械化生态风险的多项影响指标,而各项指标所起作用不尽相同,因此需要结合统计软件对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模型构建。综合评价模型构建采用的方法是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结合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可对多项指标提取公共因子,并以公共因子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数采用加权平均法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将根据软件算出的各区域指标对应的公共因子得分代入模型即可得到生态风险综合指数,农业机械化生态风险的区域特征大小便可由生态风险综合指数来反映。由于各地农业机械化生态风险综合评价指数大小不一,为了便于对各地农业机械化存在的生态风险进行分级预警,采用极值标准化法对风险综合指数进行标准化处理。因风险指数为正向指标,指数越大,风险越大,预警级别越高,所以对其进行极值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处理后的风险指数范围为0~1之间,数值越靠近1,风险越大,预警级别越高。结合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将风险指数采用等距分组分为巨警、重警、中警、轻警和无警5级[5],具体评级表如表1所示。最后,可根据指标的因子载荷量结合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对指标进行影响程度的主次分析。

1.2农业机械化生态风险指标体系构建

农业机械化生态风险一般表现为农业机械化投入及作业等活动引发的对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程度造成的威胁[6],而农业机械化生态风险的空间异质性则应来自不同区域在风险反映变量随着空间位置变化时呈现多方面属性差异的综合测度。由于各方面属性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且每个反映变量所起的重要性程度并不相同,因此首先需要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完整的指标体系构建,然后采用科学合理的定量分析方法对指标体系进行综合测度。当前绝大部分学者构建的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多采用分解法,即首先从不同的视角将生态系统进行子系统分解,然后对各子系统选用合理的定量指标测度。目前的子系统分解方案主要以“自然-经济-社会”和“压力-状态-响应”两种框架为主[7];但农业机械化作为一个动态的经济子系统,其与水土资源及农业环境在经济属性和利用特征等各方面均有明显差异,且当前农业机械化数据库系统并不完善,因此文章选用的指标体系在基于投入和产出的层面上将其具体表现为“投入-作业状态-生态效应”这样一个动态过程。[8]具体的农业机械化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2结果与分析

2.1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农业机械化生态风险的比较分析

根据SPSS综合分析结果(见表2、图2)结合各风险等级的具体分布来看: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中,有2个地区生态风险为巨警等级,所占比重为6.45%;有4个地区生态风险为重警等级,所占比重为12.90%;1个地区为中警等级,所占比重为3.23%;10个地区为轻警等级,所占比重为32.26%;14个地区为无警等级,所占比重为45.16%。虽然从轻警以下的风险等级来看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机械化面临的生态风险形势还比较乐观,但结合农业发展来看生态风险预警等级较低的地区大部分皆是农业机械化投入较低农业效益不显著的省市,若加速农业机械化的投入与发展,其生态风险等级势必会有所提高。其次,东、西、中部地区农业机械化生态风险的差异仍然比较显著。农业机械化面临较大生态风险的地区以华北地区为主,东北和华东有部分省份;农业机械化面临较小生态风险的地区以西北、西南和青藏地区为主,华中、华北、华东和华南有少数省份。综合来看,各区域间农业机械化生态风险的空间异质性与地区农业发展速度呈现正相关关系。

具体而言,我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中农业机械化生态风险指数最高的前5名分别是:山东、河南、黑龙江、安徽和河北。这些地区大部分都是以农业作为主要支柱产业的大省,说明当前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仍然是引发农业机械化生态风险的主要诱因,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带来的生态风险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历来一直领先于西部地区,从而使东部和中部在当前面临比西部更为严峻的农业机械化生态威胁,这在各区域农业机械化生态风险的综合评价中再次得到了印证。国家对西部地区可以进一步加强资金、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力度,但注意要保障农业机械化生态系统健康的服务功能,而东部和中部地区应在减少农业机械化活动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干扰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采取进一步的举措。海南、福建、重庆、贵州和云南是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生态风险预警等级最低的5个地区。从农业发展情况来看,这些地区农业机械化投入在其农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还可进一步加强。从各等级的地区分布比重来看,当前针对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需要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必须对农业机械化生态风险较严重地区进行风险防治与加强预警;必须处理好农业机械化发展较快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农业机械化生态风险之间的矛盾;必须加快机械化条件较劣地区的多项投入,进行与农业生态承载力相匹配的开发与建设,加快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同时,农业机械化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动态综合整体,必须促进系统要素的优化配置,尽可能实现“1+1>2”的功效。

2.2不同区域农业机械化生态风险的警情和影响因素

结合表1和表2可得到不同地域划分的预警等级分布。根据地域划分来看:农业机械化生态风险最严重、预警等级为巨警的区域以华北拥有省(市、区)最多,预警等级为重警的区域以华东居多,东北和华北各有1个省份;风险一般、预警等级为中警的区域以西北地区居多;轻警等级主要分布在华中地区,东北和华北各有2个省份;而西北、西南和青藏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生态风险较小,各拥有较多的无警等级。

3结论与讨论

首先,选择了农业机械化生态风险综合评价的动态指标体系;接着,结合生态风险综合评价指数标准化值的分布和前人对我国31个省(市、区)农业机械化生态风险的预警等级进行了分类与评价;最后,结合因子分析的结果对警情比较严重地区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善分析。其研究结论客观、真实地展现了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生态风险的空间异质性规律,同时可为降低不同地域农业机械化生态风险等级的政策制定提出提供有效的实证参考。通过上述实证研究可知:1)根据2015年31个省区农业机械化生态风险指标体系的综合分析结果,各地农业机械化面临的生态风险按从大到小的排名依次是:山东、河南、黑龙江、安徽、河北、江苏、新疆、吉林、湖南、湖北、辽宁、内蒙古、、天津、广东、江西、四川、上海、宁夏、甘肃、广西、浙江、青海、山西、北京、陕西、海南、福建、重庆、贵州、云南。2)我国31个省(市、区)的农业机械化生态风险空间差异比较显著,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中,有2个地区生态风险为巨警等级,所占比重为6.45%;有4个地区生态风险为重警等级,所占比重为12.90%;1个地区为中警等级,所占比重为3.23%;10个地区为轻警等级,所占比重为32.26%;14个地区为无警等级,所占比重为45.16%。从地域分布来讲,我国青藏、西北、西南地区农业机械化生态风险较小,华北、华东、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生态风险形势较严峻。3)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农业机械化生态风险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农业机械总动力、联合收割机数量、农用化肥施用量、农药使用量、农用小型拖拉机数量、农用排灌电动机数量、农用排灌柴油机机数量、粮食人均占有量、机电排灌面积、除涝面积、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农业机械原值、农用大型拖拉机数量、人均耕地、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受灾面积及退耕还林工程造林面积。

当前,东、西、中部在农业机械化生态风险的空间差异与农业机械化投入及农业经济发展呈正相关关系。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加快使农业生态系统面临的风险呈现加剧趋势,经济发展差距使得区域间社会、环境、人口压力的差距在不断膨胀,从而对农业生态系统影响加剧,生态系统恢复程度日趋减弱。从长远看,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不平衡和现代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应该是下一步着力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2]张军以,苏维词,张捷.2000-2009年重庆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及趋势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4):127-140.

[3]刘亚琼,黄英.农业机械化对农村环境影响的实证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6,38(12):75-80.

[4]谢正峰.中国“土地生态安全”与“土地生态风险”研究比较[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2,24(5):12-18.

[6]李文华,成升魁,梅旭荣,等.中国农业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6,18(1):56-64.

[7]彭建,吴健生,潘雅婧,等.基于PSR模型的区域生态持续性评价概念框架[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7):933-940.

农业机械化行业研究范文第4篇

    农业机械是应用农业科技的主要载体,是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和标准化的支撑。经过50多年的发展,目前国内农业机械产品种类不断增加,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有效支撑了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但是,与当前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相比,中国农业机械行业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缺失,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开发应用不足,高端产品匮乏、低端产品过剩,大型农业动力和高端复杂农机具进口依存度高,水、肥、药利用率低,装备技术水平和产品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与发达国家相比,产业差距明显,在产品品种上,国外达到7000多种,基本上所有作物的所有作业环节实现了全面机械化,而我国仅有3500多种,还主要集中于三大粮食作物;在产品结构上,国外拖拉机已经发展到500马力以上,大型、多功能复式作业装备普遍应用,而我国能够批量生产的大马力拖拉机还在180马力及以下,200马力以上特别是动力负载换挡等核心技术还未突破,中小型农机具较多;在技术水平上,国外广泛采用数字化设计、柔性制造技术,集成智能化、信息化的高技术装备广泛应用,而我国大多处于中低端水平,高端装备缺乏或基本依赖进口;在产业规模上,我国农机工业总产值仅相当于美国约翰迪尔一家公司;占我国国土面积45%以上的丘陵、山地沟壑区适用机械严重缺乏,机械化水平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3,多数仍处于人畜力阶段,严重影响了劳动力转移状况下的农业正常生产,制约了农业生产全面机械化的发展。总体上讲,发达国家以智能化为引领的先进技术至少领先我国30年。造成这一局面有几个方面的主要原因:

    第一,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不能有效支撑新产品开发。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是农业机械科研的基础,是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随着公益性科研院所改制、转企、归并或撤销,院所自谋生路,主要精力忙于生产经营,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重视程度减弱,共性技术研究步伐缓慢,不能有效支撑新产品的开发。由于大学学科建设不足,重要前沿和原始性创新匮乏,生物、信息、自动智能化高新技术与工程技术缺乏融合,导致缺少核心技术。目前我国农机重大产品开发尚停留在经验设计阶段,新产品开发周期长达23年,比国外先进企业长一倍;新产品技术产业化转化时间长达3年以上,不能有效满足农业快速发展的要求。

    第二,企业自我科研投入能力有限,不能有效支撑创新投入。长期以来的低价格政策,造成农机企业经营艰难,无力投入。目前,虽然受内在需求拉动和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推动,农机市场产销两旺,但受农机产品整体竞争力和农民购买力制约,产品价格始终处于市场底端,利润很低,利税率不到4%;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不足1%,严重制约了技术的创新开发和应用。

    第三,现有农机创新体系不完善,创新合力不足。许多农业装备技术研究院所转变为企业后,所承担的共性、公益性技术供给职责大大弱化,院所缺乏投入的动力和供给的积极性。企业科研能力弱,作为主体参与创新的能力不强,研究、开发、生产不能形成有效的产业运行模式,产研、产学处于一事一议的松散合作状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机制尚未确立,制约了农业机械的自主创新。

    因此,要转变和突破现状,应对当前土地流转集中、农业产业化适度规模经营、农业工业化进程加快等形势的变化,农业机械行业依然任重道远,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我建议,

    第一,加大农业机械产业作为公益性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农业机械产业是直接服务于事关我国食物安全、农民就业和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是农村工业化进程的桥梁,具有普遍的公益性。建议设立农业机械公益性技术研究专项,持续支持农机作业技术原理和机构原始创新研究。

    第二,加快建立农机行业共性科技创新平台。围绕农用动力、拖拉机、收获机械等重点领域,加快建立一批相对独立和面向全行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共性科研创新平台,设立平台专项运行经费,支持行业重大科技项目的持续创新。

农业机械化行业研究范文第5篇

回顾近年来国内外农业机械优化配备的相关研究,简要总结农机优化配备的常用方法和成果。通过分析比较提出我国农机优化配备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内与国外农机优化配备方法研究的差距。并结合现有研究基础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指出未来我国农业机械优化配备方法研究的新方向。完善农业基础数据库建设、加大农机优化配备方法中可变因素研究,以及建立计算机模拟技术农机优化配备方法成果示范区是未来农机优化配备方法研究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

农业机械;效率;成本

1农业机械效率提升的研究策略

1.1降低作业成本

在单位面积的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减少成本是农民首先考虑的问题。在实际的工作计算过程中,一般都没有考虑多方面因素,只是将做普通最合理的成本纳入计算,建立计算模式,虽然计算估计起来比较简单,但是误差较大。

1.2提高生产效率

实现效益最大化是所有生产的最终目的所在,对机械设备进行技术调整,产业优化,类比效益目标函数,可以根据函数走势直接对农作物用户进行指导。

1.3降低动力能源

从实践的角度分析,动力能源的消耗和机械的运作时间运作场地运作面积都有一定的关系。降低动力能源就是从这些角度进行消耗能源的最小化。但是在实际的运作的过程中,动力能源的消耗无法预测。从理论角度分析,动力能源消耗的问题大多都是先根据经验去衡量单位面积和作物机械的型号,再通过机械出场型号和各项性能进行计算单位面积内所需要的能源。KishorMButani和GajendraSingh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研发出一个可以经过系统筛选决定优化机械的功能。通过强大的计算机功能,可以建立移动式作业和固定式作业的数据能源消耗方程。

2农业机械的配备使用策略

2.1专家经验法

对于此类方法主要适用于一般农作物机型选择层面,因为选择农作物机械类型的过程无法通过公式以及数据计算得出来,所以专家经验法这个时候还是很有效的。伴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专家经验法不只局限于面对面手把手的交流,在很多时候也可以在线咨询,在线沟通。

2.2生产率法

生产率法也被成为作业量法,这是历史最悠久的一种农业机械化配备方法。生产率法通过全年作业数据和工作量来配备所需动力机械的类型,已实现效率最大化,生产率法的优点在于不需要动用大数据和优配系统也不需要复杂精确的计算,所得的优化方案也可以满足实际需求。在进行机械农业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不影响经济效益。生产率法也可以细分成机组生产率法、能量法和时间约束法。

2.3线性规划法

作为应用范围最广,技术最成熟的线性规划法主要应对的问题是优化机械资源合理分配生产组织。在前期计算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耕种的品种和土地情况,耕种面积,人群条件以及作业时间,机械数量等多方面因素数据进行线性方程的构思建立。20世纪80年代,D.E.K.Line和D.A.Bender第一次把线性方程和农业规划结合到一起。

3农业机械优化的现状

3.1农户零散种植

我国现阶段农民的种植方式是单人种植,在形式上比较混乱,种植方式和品种多种多样,难以统一,不方便管理和广泛应用。况且每家的经济情况不同,不是所有农户都有这个资本去购买农用机械。

3.2农业生产数据不足

全自动化机械化是农民口中的热点话题,机械省了人力省了物力,但是增大了可用资源的消耗。同时对于机械的基础数据并不是很完善,刚刚起步的机械化进程相对了解的层次和方面都匮乏。对于农业的这个大数据我们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整理去收集。

4对未来的展望

扩大数据库录入范围;加大对农业机械可变因素应对能力的提高;强化农民对机械的熟练度。

5结束语

农业机械化是大势所趋,单单依靠主观经验和单单依靠计算机技术都是不可以的,应该将两者紧密的结合起来。认清我国农业现状,把农业机械优化配备提上日程,让它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光乔,高庆生,朱梅,等.农业机械优化配备方法研究与展望[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5,36(1):31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