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语言文学素养

语言文学素养

语言文学素养

语言文学素养范文第1篇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与否,与他们积累的语言材料的丰富与否有很大的关系。没有积累的语言是苍白的,没有积累的学习是徒劳的,有了厚实的积累才能激活思维,才能触类旁通。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培养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语文学科的特质也决定了积累的重要。综观古今中外的名人大家,哪个没有丰厚的积累?

重视语言积累是《语文课程标准》中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就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在“目标中”又提到要“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突出了积累在学生学习语文中的重要地位。语文素养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得到的,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大量的积累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看看过去几年的学生,应付考试的能力不错,而要他们发表即兴的演讲或是用语言描述或是写作文,都表现出言之乏词,句难达意的现象,更别说准确、丰富、优美了。归结一句话,学生学习了六七年语文肚子里能挤出来用的“墨水”还不到一茶杯。可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语言材料的积累效果不佳。那么,该如何正确进行语言积累呢?

首先,激发兴趣,发挥学生自主积累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需求的内驱力,是持之以恒的动力。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发生兴趣乐于积累语言是首要任务。世界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寻求并找到一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我想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是根本的教学方法。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才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进去,在学习中自主积累语言材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很多课文如《犟龟》、《骆驼寻宝记》、《背影》、《威尼斯商人》等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前准备,然后在课堂上分组分角色合作、参与,进行课本剧排练。课堂上适当让学生表演、模仿,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言进行积累。如果把积累变成硬性灌输的过程,必然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激发学生的兴趣,教给学生积累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意识,才能养成语言积累的习惯,形成自主自觉进行积累的过程。

其次,重视积累过程,提升积累效果。

现代教育心理研究表明:语言积累不只是语言的博闻强记,它一般要经历理解、感悟、鉴赏、记忆的过程。理解,就是明白语言的意思,是语言积累的起始环节。感悟,就是通过熟读成诵,从对象的内容信息中引发自己的感想,悟出其中意味。鉴赏,就是通过欣赏性的阅读感受、品评体味,揣摩表达的方法技巧,汲取艺术营养,是积累的更高层次。记忆,就是将自己学习的收获加以归纳整理,存入自己的语言仓库,记忆是积累的末端环节,它决定着积累是否有效。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常常忽视语言积累中记忆与理解、感悟、鉴赏等环节的联系,把积累变成孤立、机械的记忆活动。因此,我们强调学生熟读成诵,就是要求学生不能浅尝辄止,而应把握实质,将范文中的语句化为己有。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在阅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诵读,在诵读中体味,在体味中积累,在积累中运用。如果把学生的感悟、体验逐出积累的领域,一味强调记诵,只能是事倍功半。语言的积累还必须做到反复记忆,“温故而知新”,因为学生对某些内容的理解、感悟、借鉴很难一次完成,往往要随着生活经验、阅历的增加多次反复。不断地使积累的语言再现、巩固和提高。

再次,拓展阅读面,开辟积累的广阔天地。

强调积累,要走出课堂,以课内促课外。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拓展学生的阅读面,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对于7~9年级阅读要求是“背诵优秀诗文80篇”;“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可见《课标》非常重视扩大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汲取艺术营养,在阅读中拓展视野,扩大知识面,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形成较好的语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与教材同步的有关读物,如学习冰心的《纸船――寄母亲》,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她的《繁星》、《春水》,学习《公输》可以向学生推荐鲁迅的《非攻》等,推荐文质兼美富有情趣的名篇佳作、中外名著等。帮助学生制订长期、短期的阅读计划。长期计划可以是三年,每学期读哪几部中外名著。短期计划,每天读几百字的文章。教师还应通过教材的例子教会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阅读各种题材、各种体裁的课外读物。如教给学生摘录、归类、整理的方法,教会学生读时批注,读后写心得体会的方法,组织课外阅读交流比赛等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这样的课外阅读,才能从中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大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也。此外,生活处处有语文,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能从生活中习得许多书本上没有的语言。

最后,重视实践运用,提高语文素养。

语言文学素养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文学素养 学生 语言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学术研究表明,社会知识、认识知识、语言知识三种知识的整合与学习是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对学生进行文学素养教育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文学作品作为学生语言教育知识的载体,为学生的语言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进行学生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大部分知识的来源都是文学作品,它们使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教师将语言教学与文学作品联系起来,创造出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如文学作品角色扮演等等,来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述能力。鉴于某些文学作品难以理解,简单地讲述无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语言的意思。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借鉴空间和必要的道具,将文学作品传达的知识与语言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本文立足于学生语言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分析了三种语言教学观念,探讨出了一系列的学生语言教学与文学素养相结合的教学措施,有具体的组织方式以及活动形式等等内容。在学术上有一些研究成果既研究出学生语言教学的发展方向及未来趋势,也将我国的学生语言教育情况与外国的语言教学对比,综合我国特殊的国情,提出一些适合现代中国学生语言教育的发展观点。

1学生语言教育观念

在每种实践活动进行之前,必定会制定出一些指导思想。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因此在进行学生园的语言教育之前,有学者提出了学生语言教育观念。在进行学生语言教育课程研究的时候,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对国外的学生语言教学活动的研究,同时对于西方的一些教育理念,我们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借鉴其优秀的经验与成果。除此之外,应对我国的学生教育情况作一个总结和归纳,找出我国文学素养与学生语言教学之间发展的优势,促进学生语言教学工作的开展。在当代社会,有以下几种学生语言教学观念,它们提出了语言教学应注意的重点,阐述了如何将文学素养与语言教学完美地结合。第一种是语言完整观。在现有的学生语言教育研究成果上,出现了一种新的潮流,它追求语言的完整性,不再局限于片段。对于这种语言教育观念,我们进行了一个具体的说明:语言既可以放在一起进行教学,也可以独立作为单体进行教学。完整的语言学习囊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听说读写。在提出完整语言教学观念后,学者接着提出了仅仅依靠完整的语言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它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还必须借助一定的工具以及自然或环境等来辅助它。这样的情境设置可以增强学生语言教学的趣味性,迎合学生好奇、无知的心理,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接受文学知识;第二种语言教育观念则是整合性的语言教育,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要培养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的语言能力,这包括就很多方面的内容,在一些情况下,他们可能要运用具有艺术色彩的语言。二是他们书面语言的培养,这是学生语言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

2语言教学中文学素养教学的设计

(1)阅读书籍,培养兴趣。相关的学者介绍,学生对于语言的感知是从幼儿就开始了,在上幼儿园的阶段就开始接触一些古诗词,这等于每个人很早就开始对文学素养进行感知。特别是进入中学或者大学后,接触的文学作品越来越多,对于文学素养的提高更加明显,一些学生对于文学作品有着更大的兴趣,这为学生书面语言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借着文学作品中传递的一些美的知识,学生的心灵也会受到感染,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们的行为。他们的语言在慢慢地积累中也会变得丰富,语言习惯也会产生改变。

(2)利用文学作品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是连接语言与文学的一座桥梁,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一系列的对话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他们会滔滔不绝地询问教师关于文学作品中的内容,也会不由自主地学习教师说话,在大脑里记住一些新名词。在整个互动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做示范,纠正、解释新名词,让学生的好奇心理充分发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由于这是文学素养教育,教师可以问学生文学作品讲解的内容是什么,可以鼓励学生们用画画或唱歌的形式来表述出来,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语言能力,扩展其知识视野。

(3)在实践中理解文学概念。进行文学素养教育的时候,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文学作品之中提供的内容,如插图、游戏说明等等。当学生渐渐熟悉了文章中的内容,在某个游戏进行的时候,总会想起书中的内容,这时他便会产生表达的欲望。这种故事印象在他头脑中回放时,我们要注意与他的交流。问问他的想法与发现,最后得出一个很明显的结论:这种游戏加深了他对文学内容的理解,提高了他的语言能力。研究也指出,教师进行游戏或与文学作品的相关活动能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并且加强他们对书面语言的理解。

3总结

在提高学生文学素养活动过程中,教师或家长作为学生成长的一个引导者,应站在旁边监督与指导,让学生自己理解文章内容。必要的话,可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收获,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故事情节。这对于学生语言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学生语言教育工作已经有了一个新的起点,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教育会发生重大变革。我们要把握好学生语言教育的基本原则,理清文学素养与它们之间的联系,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更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陈思和.文学教育窥探两题[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语言文学素养范文第3篇

1. 指导学生表演课本剧

教材中,相当多课文可以编成课本剧,让学生去演一演,去亲历那个似曾真实的场面,感受语言情境,促进语言形象的还原。如《九色鹿》一文,内容浅显易懂,文后要求复述课文。为使这一实践练习发挥更有效的作用,笔者进行了如下尝试:

1.1 阅读――整体把握。引导学生读通课文,理清层次,熟悉内容后,便指导分析人物性格。①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大家想把它演出来吗?②要演好课本剧可不简单,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呢?首先我们要知道剧中有哪些人物。(九色鹿、调达、王妃、国王、乌鸦。)③知道人物后,我们就要了解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请同学们再把课文读一读,想一想:九色鹿、调达、王妃、国王的性格特征是什么,并告诉同学们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④交流。九色鹿:从“见一个人在汹涌的波涛中奋力挣扎”时“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学生们很快发现这是一只舍己救人的美丽的鹿。调达:被救时的“郑重起誓”、“千恩万谢”,见到皇榜时,“心想:发财的机会来啦,就进宫告密。”前后的不同表现不难看出调达的背信弃义、见利忘义、恩将仇报。王妃:“她缠着国王要他去捕捉九色鹿。”“缠”体现王妃的任性。国王:“国王无奈,只好张贴皇榜,重金悬赏九色鹿。”“无奈、只好”说明国王良知未泯。

1.2 编剧――加深感悟。表演课本剧除了要知道人物的性格,有感情有个性的台词是一出好的课本剧必不可少的因素。①我们怎样才能读好、背好、表达好台词呢?首先请大家画出课文中的台词并熟记。②要想使我们的课本剧引人入胜,我们还需要适当改动课文。出示:“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然后千恩万谢地走了。”如果你是调达,你会起什么样的誓言?怎么样千恩万谢呢?③当然光读记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指导感情朗读,提示加上动作,配合神情,使人物形象还原。在这一系列的准备活动中,学生对语言情境的感受加深了,又有力地促进了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精神。

1.3 表演――促进升华。让学生自由合作练习后进行当众表演,其他学生认真听,仔细看,对他人的表演进行评价。学生们为了使自己的表演更活泼,更吸引人,他们也会开动脑筋以课文为依据,又不受课文限制,灵活地增加一些语句和动作。有个扮演国王的学生在表演结束时,又转身对“臣民们”(观看的学生)说:“各位臣民,做人应当遵守诺言,知恩图报,而不应当见利忘义呀!”学生们不仅把书面语转变成了口头语、体态语,在表达中增强了自我的力量与智慧,而且深入体会了角色的情感世界,升华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童话、寓言、历史故事等皆可入剧,在趣味盎然的情境中,让学生对课文的语言进行复述,或创造性补充,对整个教学来讲,绝对是磨刀不误砍柴功。

2. 体验游记中的导游角色

爱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学了《黄山奇松》、《烟台的海》、《九寨沟》、《庐山的云雾》等课文后,和学生一起设计小导游的游戏。请学生当导游,其余的学生做游客,可以组织“旅游团”。由学生轮流当导游或游客,把文中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解说词。导游挑自己最喜欢的景点给大家介绍,游客可随时向导游提问。

3. 复述课文训练

让学生把课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它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而这种创造活动又是有据可依的,课文的语言已为复述者提供了一个榜样,或者说一种模式。所以,可以说复述课文就成了提高学生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学生说话能力的阶梯。通过这个阶梯,可以使学生慢慢地领悟到“这样的语言”能表达什么样的思想;“这种思想”应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长此以往,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说话能力就会有一个飞跃的发展。而入选教材的课文,大都是典范之作。当学生明白了这些文章语言思想语言的过程后,对写作能力的提高也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创造性复述的形式大致有:改变角度复述;巧设情境复述等。

让学生通过智者身份的体验,把课文中说理的部分灵活动运用起来,不仅巩固了课本知识,体验了文体的结构,更重要的是学生将自己已有的知识与新知识进行了融合,把已积累的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了。

4. 改写训练

这里的“医生”其实就是“美容师”,给课文“整容”,对文中的某一点内容或全文进行改写,使文中隐藏的“美”显现出来。吕淑湘先生说:“改写,各种方式的改写,各种范围的改写,实在是作文的最好准备。”改写这种训练方式,要求学生除了要记住课文中的内容,还要运用新的语言表达形式,这就要动脑筋,要靠思维去创造。如果安排得当,就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游离于阅读教学之外,起到读写相互促进的作用。如教学《半截蜡烛》一课,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情况的险、悬和杰克的镇静、机智、勇敢,我要求学生猜猜:杰克抱回柴后,坐在那儿会想些什么?把你猜到的用合适而连贯的句子补到课文中去。杰克的心理活动课文中没写,但并不表示这个人物没有心理活动。而人物的心理活动是帮助学生认识人物,理解课文的重要内容。这样一来,人物形象清晰了,学生的感情朗读也到位了。

语言文学素养范文第4篇

    在《大学语文》的教材中包含着美术、音乐、历史、地理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在教学正,教师在同一个年级的使用的是同样的教材,可他们面对的是不同的学习爱好,不同的修养的教学对象。在大学中,理工科学生有理工科的认知和喜好,文科学生有文科学生的知识兴趣,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那就需要从事汉语言教学的教师要讲究教学有侧重点。美术专业的学生追求的是“诗情画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们就必须给他们搭建一条“诗”与“画”的桥梁。比如在学习诗经《采薇》后,利用借鉴“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无论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还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的《楚辞》,以及后来的唐代社会生活文学《唐诗》,到宋代的《宋词》,还是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的《元曲》,这些令人称道的作品,既是古人吟唱的歌,同时也是值得现代人学习的精美诗篇。孟浩然的《幼学故事琼琳》中,记载着诗人“踏雪寻梅”足迹和身影:“岭南梅开最早,将花入酒杯,饮之甚香,遇有骑驴者,寄此梅花于人,百花来开而此花独占先开”。这首诗曾经被着名的曲作家刘雪庵谱曲,一度成为人们传唱的流行歌曲。例如:歌手毛宁所唱的《涛声依旧》这首歌,大家都会曲调优美,歌词如诗,实际上,这首歌的歌词却是来自于《枫桥夜泊》的诗作中。从古诗《枫桥夜泊》到现代流行歌曲《涛声依旧》,这种演变不能不说体现着词曲作家极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音乐功力。中国古典文学实际上是丰富社会内含的教育史。其中的优秀人物就是文化中的杰出因素,从孔子到墨子、从司马迁到张衡,中国历史上那些闪动着思想光辉的人物,可以说不计其数。笔者在讲《先秦诸子语录》时,自然会把孔子做为讲授的重点,虽然这位伟大教育家距离当代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了,但是其教育家的魅力依然闪光。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形式,让大学生针对孔子的教学思想,结合当今社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让大学生提出我国现阶段存在这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但是从结果看,大部分学生只是模糊地提出一些普通的问题,对那些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涉及的很少,着也足以说明,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的关注程度不够,对社会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这样的活动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的关注程度,提高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可以说这种激情的变幻设问,对学生们来说充满了极大的挑战。

    2、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以文学作品的丰富文化内涵,让大学生学会分析和思考文学的精神内质,以此来充实了他们的思想空白,让他们的文化素养有一个较好的提升。在讲完《管晏列传》课文之后,不能仅仅解决了重点和难点,同时要让学生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相友最深”,被世人誉为交友思想达到了最高境界,一直成为历代名传佳肴,这到底是为了什么?通过思考,学生们会懂得去在与人交往时,面对不同的认识和思想观点,去转换自己的思维,懂得去换位思考,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去相互理解,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春秋时期,管仲和鲍叔牙在相互理解的理解中建立了深厚友谊,正象管仲回忆时说的:鲍叔牙曾经与我一道做生意,在赚钱之后我常常会多难一些,可是鲍叔牙却不认为我贪婪,他知道我的家庭很贫穷;我曾经为鲍叔牙出主意,想办法,结果把事情办得更加糟糕,就是出现了这样严重的错误,鲍叔牙却不认为我更愚蠢,包括我做官,在战场上失败,对于这些屡屡的失败,鲍叔牙总是会看出我的问题,并且能够给我以巨大的鼓舞,假如鲍叔牙对管仲的不去理解,他们之间的不会建立友谊,通过学习,同学们准确地认识到事物本质及其内含。通过学习,同学们能够准确地认识到在人际交往看到别人的有点,同时要看到自己身上存在的弱点,只有做到了相互理解才能获得真正的知己。

语言文学素养范文第5篇

一、语言文字训练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片段一】《蘑菇该奖给谁》

师:清晨,兔妈妈要出门采蘑菇了,临走的时候怎么嘱咐两个孩子的?

生:兔妈妈嘱咐孩子们要好好练习跑步。

师:如果你就是兔妈妈,会用怎样的语气嘱咐孩子呢?

(指导学生学着兔妈妈的口吻读好句子)

师:兔妈妈出门了,小兔子们有没有按照兔妈妈的要求好好练习跑步?你们觉得谁练习的好呢?

生:小黑兔跑得好,因为他得了第一名,第一名是最棒的。

师:当兔妈妈问他的时候,他说话的语气怎么样?

生:很得意。

师:你得意过吗?想一想当时的心情,再用得意的语气读一读小黑兔的话。

(生练习读出小黑兔得意的样子)

师:那,小白兔练习得好不好呢?

生:好。

师:他没有得到第一名呀,他落在后面了,也好吗?

生:是的,因为他敢和骏马比赛跑。

师:老师注意到,你用了一个“敢”字,为什么这么说?

生:因为骏马原本就比兔子跑得快,只有跟比自己强的人比,才会越来越好。

师:两个孩子都很听话,都在练习跑步,小黑兔胜利了,小白兔却失败了。可是,兔妈妈却出人意料地把最大的蘑菇奖给了小白兔,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小白兔敢和高手比。

师:说得好!什么是高手呢?能具体说说,你知道哪些高手吗?

生:刘翔,跨栏高手。

生:姚明,打篮球的高手。

……

师:说得真好,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是体育界的高手,现在你知道什么样的人才能叫做高手吗?

生:就是在一个方面很厉害的人。

师:现在你知道兔妈妈为什么把大蘑菇奖给失败了的小白兔了吗?

生:因为他敢于和高手比。

生:和高手比,即使失败了也很光荣。

师:这就叫“虽败犹荣”。和高手比,也是需要勇气和决心的。兔妈妈把大蘑菇奖给小白兔,因为……

生:他敢和高手比呀!

师:现在回头看看,兔妈妈临走时怎么嘱咐孩子的?

生:兔妈妈嘱咐孩子们要好好练习跑步。

师:什么叫好好练习跑步?小白兔和小黑兔谁做到了?所以,兔妈妈把大蘑菇奖给小白兔,因为……

生:他敢和高手比呀!

【反思】语文教学要着力于语言训练,发展学生的语言,使之形成语言能力。全文以对话为主,而且角色分明,适合学生分角色朗读。本课教学的难点是理解兔妈妈最后说的一句话的意思。在教学中教者着重指导学生反复品读课文,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从中体会小白兔和小黑兔的心情。给学生感悟的空间和朗读的练习时间,使他们能够读出比教师预设更精彩更深刻的感悟。

二、语言文字训练有助于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

【教学片段二】《鲜花和星星》

师:夜晚悄悄地来临了,各种各样的花儿都睡了,这时候,天空中最美的就是那闪闪烁烁的星星了。(出示投影:画面上是灿烂的星星)

师:看到这么美这么多的星星,你又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出示句式:我觉得天上的星星, 。看着天上的星星,我真想 。)

师:我们已经积累了两个表示多的成语了,还能记得吗?

生:不计其数,数不胜数。

师:看到这么多的星星,能把这两个成语用上去吗?

生:天上的星星真是数不胜数!

生:天上的星星真是不计其数!

师:小朋友们选择一个句式继续说。(老师指了指出示的两个句式)

生:我觉得天上的星星,像美丽的珍珠。

生:看着天上的星星,我真想把它摘下来,你一颗,我一颗。

生:看着天上的星星,我真想用个梯子爬上去,跟它们一起玩。

生:我觉得天上的星星,像金黄的小灯笼。

生:我觉得天上的星星,像许多小萤火虫。

生:看着天上的星星,我真想摘一颗下来做小灯笼。

生:我觉得天上的星星,真像许多闪亮的小纽扣。

……

师:小朋友们的小脑袋真是聪明,你们想得多美丽多神奇呀!老师佩服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