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语言与文化

语言与文化

语言与文化

语言与文化范文第1篇

    在海外,英文是社会的主流语言。相比ST,中文作为一种珍贵的“语言文化遗产”,备受挑战。由于华人分布相对分散,第二代华人从小只有和父母才用中文交流。在英语国家的大语境下,即便在家里,第二代华人接触的仍然是大量英文信息,如英文的广播电视、音乐、游戏、互联网、书籍、报纸杂志等等。一旦出了家门,他们更是进入了广阔的英文世界,无论在学校还是工作场所,英文是维系社会关系的必需品。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是情感维系的纽带,是文化的载体,中文的式微将会导致一系列连锁效应,宛若一张轻轻倒下的多米诺骨牌。遗憾的是,这种状况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中国人的孩子,中文说得好,便鼓励孩子开口说英文。哪里知道,一旦孩子习惯讲英语后,中文水平就开始慢慢退化,甚至不能用中文沟通。

    在海外学习中文,任务艰巨

    2013年4月笔者来到英国贝尔法斯特市华人社区的中文学校,为一年级班担任中文教学助教,直接参与第二代华人在儿童阶段的中文学习过程。刚来中文学校,这些孩子看起来似乎和在中国长大的小孩没什么不同。他们笑着,闹着,相互追逐打闹,有说不出的旺盛精力。可他们一开口说话,就听见一阵叽里呱啦的英文。笔者试图跟两个8、9岁大的小孩用中文聊天,可是一个孩子马上笑着跑开,另一个小孩则用一种难以理解的中文和笔者对话。后来,学校里经验丰富的老师说,有的孩子们可能听不懂中文对话,最好用英语夹杂着中文跟孩子们讲话。

    在一年级班上,一共有9个孩子,其中最小的5岁半,最大的8岁,都来自中国人的家庭。每个礼拜天下午,他们来中文学校学习两个小时的普通话,周一到周五则到英国的小学接受正规的英式教育。这意味着这里的小孩每周只有两个小时正规的中文学习时间。第一个小时,中文老师先按照课本教孩子认生字,然后让孩子抄写在作业本上。第二个小时,带着孩子们做游戏,从游戏中让孩子们巩固所学的生字。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笔者发现孩子们在学习生字时存在很多困难。除非孩子父母有意教过孩子汉字,否则孩子的成长环境里很少出现中文字。这造成了孩子在抄写的过程中有被写字的规范。一个汉字常常被孩子们写得多一笔、少一笔,或者干脆拆成了两个汉字。此外,发倒笔更是孩子写字的普遍现象。对此,中文老师认为,在有限的课时里能帮助孩子写出完整的汉字已经很不容易,哪里管得上笔顺问题。

    由于这里上学的小孩英文水平普遍比中文好,孩子们很容易用英文思维来学习中文。一次课上,笔者指着小女孩Melisa(6岁)作业本上抄写的汉字,问她“这个怎么念?”Melisa歪着脑袋想了很久,反问笔者“How could I spell it?(我该如何拼读呢?)”在英文里,字母的组合可以发音,然而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却无法准确预测发音。Melisa希望通过英文发音的方式来念汉字,但由于中文和英文相差甚远,使用英文思维无法有效地帮助她的中文学习,这从侧面反映了华人移民在国外学中文的困难。

    学习中文的态度因人而异

    一年级班上转来一位插班生,名叫Tommy(6岁),Tommy出生于英格兰,父母均来自中国。他在英国的一所正规小学读书,是英文班上唯一一个中国小孩。在来这所中文学校之前,他从未上过中文学校的课。

    Tommy刚来中文学校的时候,专心听课,认真抄写生字,中文对于他来说是那么新鲜。然而,随着学习次数的增多,Tommy不那么专注了。在他第四次上课的时候,他显然对自己的玩具更感兴趣,当笔者提醒他要专心听讲时,他紧蹙着眉头露出痛苦的表情,并用英文告诉笔者“learning Chinese is so boring,(学习中文太枯燥了)”第五次上课时,老师正在教大家“戴”这个生字,而Tommy根本没有抬头看黑板,笔者再次提醒他,他才抬起头说到“我看不见黑板”,紧接着,他看着黑板上的字突然涌起一股情绪,只见他双手紧紧地抱着脑袋,大声用英文喊着“too tired,too tired!(太乏味了)”

    对于Tommy来说,他对中文的兴趣似乎被枯燥的反复练习消耗殆尽。通常说,对事物赋予的意义是动力来源的关键。一开始,Tommy对中文学习充满好奇,这种好奇驱使他专心听讲,认真练习。但当这种好奇满足后,他显然认为中文学习不那么新鲜有趣,更重要的是,他看不到学习中文的意义。反复的练习让他觉得很乏味,他不知道学这门语言有什么用。在家里他和父母可以交流些基本的中文;周一到周五,他可以和班上的英国同学用英文交流。他心里大概在想如果几乎使用不到中文字,为何还要费神去练习这些奇怪的符号呢?

    并非所有的小孩都不喜欢学中文,比如说Carol(6岁半)。Carol对学中文很感兴趣。她不光专心听讲,还帮同学写正确的中文字,多次得到老师的表扬。有—次,Carol在硬纸板上写“我家五口人,我爱我的家”。尽管字写得稚气,但是却不乏一个小孩的纯真和对家人的爱。她骄傲地说:“这是送给爸爸妈妈的礼物,想让他们高兴。”

    Carol很喜欢学中文,学好了中文能让她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也能让她帮助不会写汉字的同学,让她们表达对家人的情感。由此看来,学习中文对她是有意义的,这促使她坚持学习中文。当孩子对中文学习赋予积极的意义时,他更有动力学习这门语言;而当孩子消极地看待中文学习时,他则缺少继续学习的动力,需要长期不断的提醒和激励。很多孩子因为不知道学中文有什么用,学到一半就不肯继续学习中文,这种现象非常可惜。

    中文对海外家庭的影响

    Linda(5岁半)在班上从未说过一句中文,她父亲告诉笔者,她在家里也从来不说中文。她父母和她讲中文,她就用英文回答。此外,她还有两个姐姐,姐妹之间也用英文交流。笔者问这位父亲,孩子们一直用英文讲话,万一父母听不懂怎么办?他父亲听了愣了—下,随即耸耸肩说“那也只好这样了。”

    孩子不会说中文直接导致了家庭沟通出现障碍的窘境。由于父母的英文水平有限,不一定能完全听懂孩子们用英文说什么,也不一定能够将自己的意思用英文完全表达清楚,这就大大降低了家庭沟通的层次和内容。

    当然,并非每个孩子都不能说中文。笔者在和大一点的孩子聊天时,发现有些孩子对父母说中英文混合的语言。他们解释道,当他们不知道如何用中文表述自己的意思时,只能说英文。可见,他们想和父母说中文,但是中文程度有限,实在不知道该如何用中文表达自己的意思,就只好用英文来表述。

    此外,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对话时,这些孩子更倾向用英语。笔者和一对姐妹聊天时,得知尽管她们和父母用中文沟通,但是彼此之间则用英文交流。原来,她们的母亲在她们小的时候让她们相互说英文,久而久之她们便习惯了这种交流方式,改不回来了。通常,人们更倾向于使用自己熟悉的语言。对生长在海外的孩子们来说,英文显然是更方便的交流方式。

    家长对此态度矛盾,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学好英文,以便适应当地的生活学习环境。笔者曾在华人社区接触到一户华人家庭,爸爸常教育6岁的儿子“学会说英文,以后让妈妈享福”。于是小家伙在家里除了会说一些简单的中文单词,其余时间就说英文。另—方面,大人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丧失说中文能力。笔者和一位华人家长聊天时了解到,这些孩子长着一副中国人的面孔,到哪里都被认为是中国人,因此学习中文理所当然。尽管如此,有时家长们不得不对现实妥协。倘若孩子不愿意学,家长也无可奈何。有一个14岁的男生,从5岁开始就被家长逼着学习中文,可—直到现在,他仍非常不喜欢学习中文。对此,他母亲只好作罢,顺其自然。笔者问这位母亲“倘若他放弃中文学习呢?”她答道:“孩子毕竟生长在国外社会,可能觉得学习中文没什么用。以前常有当地的同学邀他周末出去玩,但他却因为要学习中文去不了。如果不学中文,他可能会更融入当地,这样对他也好。”

    中文与文化传承

    一次,笔者在华人家庭聚会上发现几个小孩,聚精会神地捧着_本儿童英文读物,似乎深深地被其中的故事情节吸引,便走到他们身边问:“为什么不拿一些中文书看呢?”一个8岁的小男孩抬起头,说:“中文书太难了。”中文水平限制了孩子们对中国文化的接触和了解。孩子们更倾向用他们熟悉的英文去阅读书籍,体验英语文化。

语言与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非语言代码 翻译 障碍 文化翻译

在翻译中,非语言代码和语言代码相辅相成,共同传达源语语言意义和文化信息。非语言代码与文化密不可分。英汉非语言代码文化差异是翻译的主要障碍。为保证译文忠实于原作,译者在关注语言代码的同时,也必须关注非语言代码的文化差异,以努力避免文化误译。

一、非语言代码

非语言代码是一种非文字语言交际手段,是交际者运用身体等的自然特征和本能向对方传递信息,表达思想的语言代码之外的一切表现形式。从跨文化交际出发,非语言交际分为体态语(body language)、副语言(paralanguage)、客体语(object language)和环境语(environmental language)。

非语言代码与语言代码具有各自的特点,同时相辅相成,共同传达源语语言意义和文化信息。与语言代码相比,非语言代码结构系统松散,多无声,一般只在伴随语言或特定语境中具有意义, 一种非语言代码只有与语言代码或其它非语言代码配合,才能提供明确的信息。非语言代码在交际中具有语言代码不可替代的作用。

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也可以说,翻译是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信息转换活动。翻译的首要标准是忠实,即“忠实于原作的思想内容、风格、时代风格、语体风格,以及作者个人的语言风格。”基于忠实这一标准,译者在关注语言代码的同时,也必须关注非语言代码, 因为非语言代码具有更真实地传递信息,更准确地表达情感及在语境中起着决定含义的作用。

二、非语言代码与文化

非语言代码与文化密不可分。非语言代码作为一种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的代码,不仅是一种非语言符号系统,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文化形态。许多非语言行为都是文化习得的结果;非语言代码的形成和功能往往都由一定的文化环境所决定的。首先,非语言代码是积淀而成的文化的反映,是文化的一部分,和语言代码一样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反映文化底蕴;其次,文化影响并改变着非语言代码。文化环境往往决定非语言代码的形式,非语言代码也随着文化的逐渐沉淀而丰富。

英汉非语言代码在表现如微笑等共性的同时,也表现出文化差异。这种差异具有深厚的文化根源和民族特性,随文化背景不同而表现出内涵上的迥异。具体表现为代码相同含义不同,或代码不同含义相同, 或此一彼多或此多彼一,或此有彼无或此无彼有。如美国人常伸出舌头表示对对方的蔑视;中国汉族人以此表示惊愕,而中国藏族人以此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和礼貌。在翻译实践中,译者普遍注重源语语言代码文化信息再现的正确性、合适性和可接受性,却容易忽视非语言代码文化差异及其影响,难以排除非语言代码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干扰,对本文化非语言代码文化习焉不察的同时,对外来文化非语言代码文化又极为敏感,易发生文化误解,导致文化误译。

三、非语言代码文化翻译障碍

非语言代码文化差异是文化翻译的主要障碍之一。英汉非语言代码文化涵义空缺或冲突,不同的文化联想意义和语用涵义等文化差异在文化翻译中产生的认识障碍、行为障碍、心理障碍、知识障碍和观念障碍等都会导致文化误读和误译。

1.认识障碍。认识障碍源于译者不能共享英汉非语言代码文化信息而导致的认识偏差。如:

Mr. Brown is a very white man. He was looking rather green the other day. He has been feeling blue lately. When I saw him, he was in a brown study. I hope he'll soon be in the pink again.

此句充分利用了颜色在语言环境中产生的情绪和象征意义。在英语文化中,white可表示忠诚,green可表示病色,blue可表示沮丧或伤悲,in a blown study是个词组,意思是沉思,in the pink也是个词组,意思是身体很棒。该句应译为:布郎先生是一位忠实可靠的人。那天他脸色不好,近来感到闷闷不乐。我见到他的时候,他显得心事重重。我希望他早点振作起来。

2.行为障碍。英汉非语言代码表达的行为可能有不同的文化涵义。行为障碍的发生多因为译者以本文化行为表现来理解源语非语言代码所表达的行为。如:

Mama pursed her lips.“We do not,” she reminded us gently,“want to have to go to the bank.' We all shook our heads.

妈妈努了努嘴,温和地提醒我们说:“咱们最好别动银行的存款。”我们都点了点头。

在此,“shook our heads”必须译成“点了点头”。因为英汉的思维方法不同:英文化着眼于事实,所以在否定的话语命题格式中,英文化的人用否定的身势动作表示确认,用肯定的动作表示否定。然而,汉文化的人注重的是对交谈对象态度的认同。从前后文分析:一位贫苦的妈妈带着几个孩子艰难度日,在银行存了一点救命钱,现在虽然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妈妈仍不敢取,于是和孩子们商量。

3.心理障碍。根据文化心理的系统论,文化心理的表现系统分为言语表现(verbal expression)和非言语表现(non-verbal expression),非言语表现又分为情态表现和体语表现(body expression)(刘宓庆,1999)。这表明汉英非语言代码表达的情态和体语等在翻译中能产生心理障碍,因为汉英非语言代码都具有各自的民族文化心理,而民族文化心理是很难跨越的。

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鲁迅:《祝福》)

将“胖了”直译为“fatter”, 容易引起西方读者误解。“胖了”是中国人常用的寒暄语。然而,英美人无此礼仪习惯,更忌讳肥胖,易误解为提醒或告诫而产生心理障碍。因此,译文中应增译进行解释:

After exchanging a few polite remarks when we met, he observed that I looked “fat”, and having made that complimentary remark he started a violent attack on the revolutionaries. (包惠南 译)

4.知识障碍。知识障碍是译者英汉非语言代码常识知识的欠缺造成的。如;

He stopped, took out an envelope and wrote on it. "Like this," he said, "12/11/73,which was, of course, December 11, 1973."

这是罗伯特《父亲失约》中的一句,“12/11”表示月日,在美国为“December 11”;但在故事发生地丹麦或其他欧洲国家为11月12日。难怪“父亲失约”!该句应译为:父亲站住了,掏出一只信封,把日期写在上面。“像这样写的,”他说,“12/11/73, 当然指1973年12月11日啦。”

5. 观念障碍。译者本民族文化观念出发,误解外来文化非语言代码表达的观念,会产生翻译中的观念障碍。

The two gigantic Negroes that now laid hold of Tom, with fiendish exultation in their faces, might have formed no unapt personification of powers of darkness. (H. B. Stowe: Uncle Tom's Cabin, Ch.33)

这时,那两个高大的黑人把汤姆一把抓住,那模样活像是阎罗王再世。

把“with fiendish exultation in their faces”译为“那模样活像是阎罗王再世”,也就把英美人信奉的基督教中的魔鬼撒旦混同为东方佛教中的阎(罗)王而出现宗教观念错位。“with fiendish exultation in their faces”应译为:“脸上流露出魔鬼般的喜悦神色”。

四、非语言代码文化翻译方法

基于以上对非语言代码文化翻译障碍的分析,译者在学习和积累非语言代码文化的同时,在翻译实践中应注重英汉非语言代码文化对比,强化文化意识和文化感应能力,努力排除文化优越感(ethnocentrism), 文化模式化(stereotypes)和文化偏见(prejudice)的干扰,遵循文化翻译的适应性原则、科学原则和审美原则,采用文化移植(transplantation)、文化替代与转换、淡化(deculturation)和文化阐释(explanation)等翻译方法再现源语非语言代码文化。

1.文化移植。文化移植是一种保留源语文化特色和形象化表达的翻译方法,但移植的文化必须为译语读者所理解和接受。由于英汉文化差异,文化移植不能完全达意时,必须进行一定的增补。如:

An’after all her bringin’-up an’what I tol’her an’talked wid her, she goes tec d’bad, like a duck tec water.

我生她养她。叮嘱来嘱咐去,她还是去做那伤风败俗的事儿,跟鸭子下水一样有瘾头。(孙致礼译)

“like a duck tec water”是英语成语,意思是“像鸭子入水般地、很自然地”。把“like a duck tec water”译成“跟鸭子下水一样”并补上“有瘾头”,既生动形象,又切合说话人的口吻,起到了形神皆似的效果。

2.文化替代与转换。文化替代与转换是依据文化适应性及审美有效性,利用目的语文化变通表达源语文化。如:

He that lies down with dogs must get up with fleas. 与狗在一起睡的人身上必定有跳蚤。(替代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淡化。淡化指英汉非语言代码表达的文化意义在目的语中的淡化。由于英汉非语言代码表达的文化意义在目的语中的缺失,淡化作为一种翻译方法,虽然造成文化意义流失,也是不得已时的可选方法。

基于非语言代码在翻译中的重要性,翻译研究在关注语言代码信息的同时,也应关注非语言代码的语言意义和文化阐释。作者寄望于本文对非语言代码文化和翻译研究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Larry Samovar, Richard Porter & Nemi Jain. Understand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 Wadsuworth, 1981.

[2]熊金才、孙丽霞:《非语言代码的跨文化交际功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5。

语言与文化范文第3篇

一、语言和谐是世界和谐的基础

在构建和谐世界中,语言起着先导性、基础性的重要作用。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本质属性是作为社会的交际工具,无论在日常交往还是在国际政治中发挥“话语权”,都离不开语言。人们通过语言可以达到沟通感情、交换看法和传播思想文化的目的。无法沟通或沟通不畅会造成人际关系的不和谐,进而影响学习、工作,甚至影响国家之间关系的正常开展,影响和谐世界的建立。

和谐世界需要公平、宽容、和谐的语言关系。语言和谐追求多种语言的共存与共融,各种语言不论大小,都应拥有各自的生存发展空间。坚持民族平等与语言平等的原则,既要尊重大国的语言文字,又要保护和发展小国的语言文字。合理地使用官方语言与民间语言,既能维护官方语言的规范和统一,又能保持大众语言发展的旺盛活力,实现语言的和谐发展。多语言的共同发展将大大增强良好的人际交往和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共赢,促进和谐世界的建立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思想,老子的道论,庄子的“不同而和”思想等等,都是中国古代有代表性的和谐思想。孔子言:“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中庸》也把“致中和”作为极高的道德境界。“和”被认为是君子的重要品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周易・乾卦》说:“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倡导万邦团结。《论语・颜渊》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保患乎无兄弟?”倡导礼仪之交。孔子云:“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孟子提出“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均主张以文德感化外邦。家国一理,由和睦家庭、邻里,最终协和万邦。要充分发挥古代和谐思想在构建和谐世界中的重要作用。

和谐语言是一种语言艺术,努力倡导礼貌、得体、和谐的语言,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和谐应遵循“真”、善”的原则。“真”――从内容的真实到表达的准确;“善”――包括敬(对别人)和谦(对自己)两个方面。“真”的原则偏重于理智,“善”的原则强调态度和情感。“真”和“善”的原则是相互为用的关系,“真”的原则包含着对对方的礼貌,“善”的原则体现着合作的精神。倡导礼貌、得体、和谐的语言,有利于营造一个积极、友善、开放、合作、和谐的世界氛围。

二、语言和谐是和谐文化的载体

语言既是社会的产物,也是文化的产物,语言与文化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语言的背后反映着深刻的文化意蕴,在倡导语言和谐的同时,必须充分认识文化因素,这一点在跨文化交际中非常重要。跨文化交际中产生失误的根源主要是交际双方没有取得文化上的认同。人们往往认为沟通能力取决于对某种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的掌握,而忽视了语言背后对所学目的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在这种语言学习观念的支配下,就语言学语言,最终达不到理想的交际效果。例如在西方通常将dog作为宠物来养,视其为人类最好的朋友,He works like a dog 的真实含义是说“他工作很卖力”,并无贬义。英语中adult books一词,表层意义为“成人用书”,但从文化内涵上讲则是“色情书刊”的代名词。这说明语言只有在其被运用的文化中才有真正的意义。在跨文化交际中,若把自己的文化规范视为是他人也应该接受的文化规范,这种观念是跨文化交际的落后和滞胀。

文化通常不是指个人的行为,而是指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它受着历史传统、宗教意识、价值观念、社会组织形式、政治制度、社会发展阶段(工业化程度、科技水平等)等因素的制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任何语言都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语言理解包含着文化理解,同时语言理解也需要文化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极其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必须在学习文化中去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模式,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社会性,而英美及其他西方民族则以自我为中心。因此,中国人打招呼时除说“你好”外,还可谈及工资、年龄、家庭、子女等问题,而英美和其他西方国家人士往往对这样的语用方式不理解甚至不能接受,认为是在干涉他们的“隐私权”。再比如汉语中“红”,象征幸福、喜庆、吉祥、欢乐、兴旺发达等,而在英语中red不具有汉语的“红”包含的文化内涵,在诸如圣诞节等重大节日中也没有用红色表示喜庆的习俗。要构建和谐世界,营造和谐的国际交际氛围,就必须熟知诸如此类的文化特征,以便自觉采取得体的言语行为。

三、文化和谐是世界和谐的精神动力

文化能够促进国与国之间相互沟通,增强彼此的认同感,保证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在一定的组织内有序开展。文化的普遍性和民族性决定了全人类的文化价值融合和渗透是它的总体趋势,其间相伴而生的“文化碰撞”和交流失误也是不可避免的。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同世界各种文明的对话,不同文化之间应相互尊重、借鉴,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构建文化交往中的平等、互惠、求同存异的多元文化共处的理念,既符合文化特质的本质要求与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又对现实的跨文化交际具有指导意义。

和谐文化是对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的“贵和尚中”、“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等,西方的“美即和谐”、“公正即和谐”,以及空想社会主义关于和谐的主张,都是和谐文化的思想渊源。和谐文化是文化领域的精华部分,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弘扬和谐文化氛围,创新和谐文化机制,培育和谐文化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和谐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相互理解、尊重、关爱、合作,共生双赢的意识形态。建设和谐文化,实现文化和谐,就是要自觉而理性地遵循文化生存的普遍规律,以人为本,构建多元文化共处的语境。这种语境包含三个层面:

人本文化――世界和谐的文化指引。马克思精辟地指出,科学实质就是人学,科学的发展是为了实现人类的终极关怀,实现人类最大的幸福。联合国一份人文报告指出:发展的基本目的,就是创造一种能够使人长期享受健康和有创造性地生活。这一论断突出了人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人本文化的视野既包括人维持生存,拥有知识、健康,争取自由的发展,又包括提高人的能力,参与社会活动等多方面的发展。社会发展、世界和谐与人的身心全面发展应当是有机统一的。人本文化的构建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将唤起建设和谐世界的能力与热情。

关爱文化――世界和谐的前提要素。在国际交往中要宽容谅解,诚实守信,关爱他人。在发展中增强合作意识,正确处理分工与合作,竞争与协作的关系,在互利互惠中实现“共赢”。要多方培育和谐文化,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守公约等意识和行为。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邻里团结等美德。倡导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热心公益,在全人类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与和谐氛围。中国四川发生地震后,国际社会通过多种方式向中国表示慰问、捐款捐物,有多支国际医疗队救援队在灾区开展医疗救助,海外华侨华人也积极为地震灾区捐款捐物,这充分表现了团结友好和互助关爱理念,进一步增进了民族情感与和谐的国际关系。

公共文化意识――世界和谐的显著特征。和谐世界本质上是“公共性社会”,这是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实友爱、竞争合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社会具有在包容多元的基础上达成的开放、差异与共在、共生之特征,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宽广的生活界面。公共性、合作与关爱构成了公众参与构建和谐世界的基本维度。和谐世界的实践对公众来说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性生活”体验过程。要大力倡导树立公共服务意识,维护公共利益,爱护公共资源。只有树立公共文化意识,才能提升世界和谐的文化水准。

语言与文化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语言;文化;文化意识;翻译

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译者不仅要了解外国的文化,还要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并要不断地把两种文化加以比较,对各自文化中的含义、作用、范围、感情色彩、影响等有正确的理解,以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歧义,落入翻译陷阱。

一、语言、文化与翻译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总和。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具备文化内涵的语言是不存在的。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习俗,每种语言都反映着产生它的一种文化,因而任何形式的语言都具有某种文化的内涵。跨文化的语言交际往往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干扰。因为语言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十分敏感,任何变化都会在语言中有所反映。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变化不清楚,便不能透彻理解反映它的语言。从语言学角度看,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往往同一个特定的文化系统紧密地联系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深深地植根于语言。语言既是文化的反映,又是掌握一种文化的直接有效的工具。如果对一特定的文化系统没有相应的认识和了解,将会影响对其语言的深入理解和恰当运用。

人类自有文化就有文化交流。交流又促进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要不是由于主观或客观的种种原因,长期处于孤立、闭塞的状态之中,或多或少都可以从交流中得到好处。现代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更是以空前的规模、内容、形式和手段,在直接或间接地进行着。因此,可以说,在现代国家中,绝对不受外来影响的固有文化是不存在的。

跨文化的交流又必须通过翻译。没有翻译,就没有跨文化交流。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既促进了各国、各民族自身文化的繁荣,也丰富了世界文化,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可见,语言、文化、翻译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二、文化差异——翻译的障碍

翻译作为一种语际间的交际,它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同时也是文化的移植过程。译者,作为这个过程的主体,不仅应该精通原语和译人语这两种语言,而且应该通晓这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任何两个社会都有文化重叠现象。但是除了相似点以外,各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英语和汉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构成了交际的障碍。在跨文化翻译中,译者面对不同于他们母语的一种异族语言和文化,常常碰到一些用自己的语言、文化和社会价值标准无法理解或者无法解释的事、物或者观念,这种跨文化的困惑在翻译实践中是屡见不鲜的。如:英文电视台新剧集《高校风云》(bos—tonpublic)中有句对白“no,youdidn’tdisturbus.wewerejustchewingthefat.”chewtheaft不指嚼肥肉,真正的意思是“闲聊”。所以,此句应译为“不,你没有打扰我们。我们只是在闲扯。”又如:刚刚才发薪水,有人提议周末大家一起上馆子打牙祭。一位中国女士想要减肥,好穿新近买的一条短裙,推辞说:“no,idon’tthinkicanmakeit.1wanttotightenmybeh.”后来,朋友悄悄地问她:“如果你最近手头不方便的话,我能帮你什么忙么?”该女士被问得一头雾水,解释半天才弄明白。原来,“tightenmybelt”是经济拮据,必须节衣缩食度日。例如:“theharvestwasbadlastyear,weallhadtotightenourbelts.”(去年收成很差,我们必须节衣缩食度日。)

看来文化差异引起的麻烦还真不少,值得我们进一步分析研究。

1.文化差异影响听话人获得信息的原因,往往是说话人越过了话语字面意义,传递一种带有文化因素的暗含意图。例如:thatguy’sgotamidastouch.作为听话人,我们首先要懂得midastouch是什么。

尽管我们知道它来源于希腊故事,midastouch指的是希腊国王midas的点金术(thegoldentouch),但仍不足以完全领会这句话的文化内涵,无法获得说话人要传达的信息。我们还需要结合社交语境(如商务活动),最终推断出这句话的意图是说那人很会做生意,他无需花费太多气力,就会像点石成金那样轻松赚钱。

2.汉英两个民族在各自文化熏陶下衍生出不同的思辨方式和推理模式,这种差异会导致他们在语言中产生不同的联想。交际双方如不注意这种文化差异,就会使交际发生障碍,造成相互间的信息传递不畅。例如:英语中的adultbooks一词语,从字面上看,这个是“成年人”,一个是“书”,放在一起自然就意为“成年人用书”了。然而这样推理出来的答案只是它的字面意义。从文化内涵上讲,它实际上是“色情书籍(刊)”的代名词。原来在西方社会,淫秽书刊充斥市场,为了遮人耳目,这个委婉词便应运而生。再比如seniorcitizens一词,许多学生不假思索地说它所指的是“有社会地位的公民”。而实际上,这里的senior与社会地位并无任何直接联系。中国人有尊老的传统,人们也常常倚老卖老。而西方人谁也不愿意别人说自己老,更不想变老,老年意味着孤独,所以,就在“公民”前面冠以senior这一听起来堂而皇之的字眼。

对诸如此类的词汇,我们如果只注意字面意义,忽视其内涵或社会文化意义,就很难真正理解、正确运用。在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中,不了解语言所负载的这种“文化信息”,有效交际势必受阻。如有人将字面意义对等和文化对等之间随意划等号,把“milkyway”理解为“牛奶路”,那更是不懂天文学而贻笑大方。

3.东西方文化差异造成了词语的文化内涵不对应,形成了语言之间的文化空缺现象,出现了大量的“文化空缺词”。

例句:随着经济改革的日益深化,这座昔日被誉为远东金融、经济和贸易中心的城市正在促进长江流域的经济中发展起着龙头作用。

译文:withitsdeepeningeconomicreform,hiscity,formallycrownedasthefinancial,economicandrade hubofthefareast.isplayingadragonheadroleinboostingeconomicdevelopmentintheyangtzeriverval—ley.

该句中把“龙头作用”译为“dragonheadrole”是不恰当的。因为在英文中,dragon一词的意思是:amvthicalmonster(thatresemblesalargefire—breezinglizard”柯林斯最新英语),中国人把“龙”视为吉祥的神物,有不可思议的伟大力量,因而成为至尊无上的帝王的象征,甚至把它看做是光明的未来,而望子成龙”。可是英美却把“龙”视为喷烟吐火的凶残怪物。而这里所谓的“龙头作用”意指“引导、领头、先锋作用”。不了解这种文化差异就会造成误译。

应改译为:withitsdeepeningeconomicreform,thiscity,formerlycrownedastheifnancial,economic and tradehubofthefareastisplayingaleadingroleinboostingeconomicdevelopmentintheyangtzeriv—ervalley.

可见,文化差异会给理解和翻译带来诸多障碍和困难。有些东西在一种文化里是不言而喻的,而在另一种文化里却是很难理解的;同一个词或成语在不同国家人民中含义往往不同。如不了解其文化内涵,很难正确理解、正确翻译。因此,翻译决不能只着眼于语言转换,而应透过语言表层了解其深层内涵和文化含义。译者必须深谙所要交流的民族语言与文化。至于文化差异的可译性多高,则取决于译者的文化素养和语言的功底,取决于译者的智慧和主观能动性。

三、提高文化意识,跨越文化鸿沟

文化意识即译者认识到翻译是跨越语言文字、跨越文化的信息交流,而文化的差异跟语言文字的差异一样,可能成为交流的障碍,译者在进行语言文字转换的同时,还要注意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以保证信息交流的顺利实现。为此,译者不仅要精通译出和译人语言,还要了解研究诸多语言背后的文化,不断地把两种文化加以比较,而且要在正确翻译观的指导下知道在每一具体情况下如何处理文化差异、文化障碍。缺乏文化意识的译者,可能只顾到字面上的转换而忽略背后的文化问题,或者用母语传授的文化经验去曲解信息。这就会导致误译。所以,我们说,翻译不仅仅是个语言活动,它更是一种文化活动。英国译学理论家苏珊·巴思内特曾把语言比喻为文化有机体中的心脏。因此,语言的翻译不仅是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沟通和移植,翻译既涉及两种语言,更涉及两种文化。

翻译者在处理文化因素时必须牢牢记住两点:一是如何正确地理解原作的意思;二是如何让译文的读者在其自身的文化框架中去正确地理解译文的意思,并尽可能多地吸收原语的文化养分。译者作为文化传播者,应尽力加强和增进不同文化在读者心目中的可理解性,尽量缩短两种语言文化问的距离,清除由于缺乏理解甚至误解而造成的障碍。有了这种态度,译者才能让翻译真正成为传播文化的媒介。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语言文化的差异性,还要善于发现语言的共通性。如:speakofthedevil,andheappears.(说到曹操,曹操就到)。不难发现,中英文在这一成语上有着惊人的异曲同工之处。汉文化中,曹操素有“奸雄”的称号,而英语中就使用了“devil”这个词。中英文用法上有惊人相似之处的还有:he that has been bitten by a serpent is afraid of a rope.(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to wam a snake in one’s bosom讲述的正是我们汉文化中的“农夫和蛇的故事”。

翻译,无论是作为文化现象、思想运动,还是作为一种职业、一种知识技能,总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翻译的观念、方法、样式、标准、风格等特征无不与时俱进。观察一下世界范围和中国国内的翻译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不难得出结论:翻译确实是人类精神文明中最富活力、最敏锐的领域之一。

由于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是不同民族在特殊历史地理环境里的独特创造。因此,不同民族的文化间存在着众多差异,文化差异的存在决定了不同文化的读者对同一作品的反应不可能相同。不同文化中的读者对于自己所处的社会与文化有着独特的敏感性。读者的这一独特的文化敏感性正是作者在创作语言作品时的语用前提。因此,用某一种语言创作的作品只有生活在这种语言文化环境中的人才能做出作者所期待的反应,而且这种反应也只能是大致相同。俗话说得好,读《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语言与文化范文第5篇

文化背景不同,操不同语言的人在交谈时,常常发生下列情况:由于文化上的不同,即使语言准确无误,也会产生误会。对于不同的人们,同一个词或同一种表达方式可以具有不同的意义。由于文化上的差异,谈一个严肃的问题时,由于一句话说得不得体,可以使听者发笑,甚至捧腹大笑;一句毫无恶意的话可以使对方不快或气愤;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在国外演讲的人经常发现听众对他讲的某个笑话毫无反应,面无表情,鸦雀无声;然而,在国内,同一个笑话会使听众笑得前仰后合。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文化是形形色色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由于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别。互相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同文化问的交流常常遇到困难。

学习一种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择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要懂得他们的“心灵之语言”,即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实际上,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

这里我们粗略探讨一下英语国家的人(或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以美国人为代表)与中国人之间的文化差异。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是多方面的,我们只围绕语言交际这一方面进行考察。至于其他,如生活方式、衣着打扮、举止行为、饮食习性等等与语言交际无关的差异,则不赘述。即使在语言交际范围内,我们也只能探讨一些最常见的差别。

比如,“知识分子”和intellectual在中美各自的文化背景中含意是大不相同的。在中国,“知识分子”一般包括大学教师、大学生以及医生、工程师、翻译人员等一切受过大学教育的人,而且中学教师也是知识分子。在中国农村有许多地方,连中学生也被认为是“知识分子”。但在美国和欧洲,intellectual只包括大学教授等有较高的学术地位的人,而不包括普通大学生,所以这个词所指的人范围要小得多。此外,还有其他区别。在美国intellectual并不总是褒义词,有时用于贬义,如同我国文化大革命中叫“臭老九”一样。

这个例子说明,切不可以为双语词典上的注释都是词义完全对应的同义词,不要以为在不同的语言中总能找到对应词来表示同一事物。

一般而言英语词和汉语词的语义差别有以下几种情况:

1.在一种语言里有些词在另一语言里没有对应词。

2.在两种语言里,某些词语表面上似乎指同一事物或概念,其实指的是两回事。

3.某些事物或概念在一种语言里只有一两种表达方式,而在另一语言里则有多种表达方式,即在另一种语言里,这种事物或概念有更细微的区别。

4.某些词的基本意义大致相同,但派生意义的区别可能很大。

(一) 汉语和英语中有些没有对应词的例子

汉语中有个谚语;“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激励人们坚持锻炼身体。“三伏”和“三九”在英语里是什么呢?一个年轻翻泽对几个加拿大人说 three fu和 three nine。听的人当然莫名其妙。他只要说 In summer keep exercising during the hottest days; In winter do the same thing during the coldest weather就可以了。

一个中国青年到附近游泳池去游泳,一会儿就回来了。和他同住一室的中国人和一个外国朋友都感到奇怪。他解释说:“游泳池里人太多,水太脏,早该换了。简直象芝麻酱煮饺子。”这个比喻很别致,很生动,和他同住一室的中国朋友笑了,而那个外国人既没有吃过“芝麻酱”也没有见过“煮饺子”,丝毫不觉得这个比喻幽默,难怪他显出一副茫然不解的神情。西方人形容某地人多、拥挤不堪,常说 It was papked like sardines(塞得象沙丁鱼罐头一样,拥挤不堪)。这种比喻有些中国人可以理解,但不一定能欣赏其妙处,因为见过打开的沙丁鱼罐头的人很少,看到过一个又小又扁的罐头盒里,紧紧塞满整整齐齐的几排手指头长的沙丁鱼的人是不多的。

还可以举出很多例子说明某些事物或概念在一种文化中有,在另一种文化中则没有。

例如,汉语中“干部”这个词译成英语时往往用cadre。但是英语中的 cadre与汉语中的“干部”不同。而且 cadre不是常用词,许多讲英语的人都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即使认识它的人,在说到它时,发音也不一样——有三四种读法。因此有人建议用official(官员;行政人员;高级职员人functionary(机关工作人员;官员),administrator(行政官员)等代替cadre,但这些词没有一个与汉语中的“干部”完全相同。

同样,汉语中没有表达 cowboy 和hippie(或hippy)的意思的对应词。这两个词是美国社会特有的产物。cowboy与美国早期开发西部地区有关,关于他们的传说总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和传奇色彩。在汉语中译为“牧童”或“牛仔”,反映不出这些意义。汉语中把 hippie音译成“希比士”或“希比派” 也没反映出60年代那些中国人觉得行为古怪的美国青年的特点。译成“嬉皮士”可能稍好一些,不过这个词也会造成误解,因为那批青年并不都是“嬉皮笑脸”的人,其中有不少人对待社会问题很严肃,对社会怀有某种不满情绪,尽管他们的生活方式与众不同:往往蓄长发,身穿奇装异服,甚至行为颓废,染上吸毒恶习,等等。这就要在词典上或译文中加解释性说明了。

在社会活动和政治活动方面的用语中也可以举出不少例子。例如汉语中的“斗争会”这个词可以译成 struggle meeting,但这种译法说明不了这种会的内容。反过来,美国的revival meeting是什么样的活动,中国人很难猜测,除非亲自到现场看过这种宗教气氛极浓、歇斯底里般的信仰复兴集会。同样,中国人对bingo party和 bingo game往往一无所知,有些词典中bingo的汉语注释是:“一种用纸牌搭成方块的”(《新英汉词典》),“排五点一种性游戏”(《英华大辞典》),读者查到此词仍然不得要领。

日常生活中的用语也有类似现象。多数英美人从来投有睡过中国的“炕”(kang,a heatable bricked),没有吃过“冰糖葫芦”,(candied haws on a stick),也没有用过中国的“秤”(steelyard)。大部分中国人没有住过美国的 motel(专为开汽车的游客开设的、有停车场的旅馆),没有吃过 hamburger(牛肉饼;汉堡牛排;汉堡包),也不需要在上班时由time clock,(出勤记录钟)证明他们是否按时上班。类似这样的英语词在汉语中都找不到对应词,连词义相近的词也没有,因为根本没有这种概念。这种情况十分普遍,无需在此多说。

一在表示自然现象的语言中,汉语中“节气”的概念在英语中是没有的。(应当指出,把“节气”译成 solar terms,大部分西方人仍然不懂。)如一部常用的现代《汉英词典》中,把“雨水”译成 Rain Water(2nd Solar Term),把“惊蛰”译成 Waking of Insects (3rd Solar Term),把“清明”译成,Pure and Brightness(5th Solar Term)。这些名称不另加解释就没有什么意义。但有些“节气”的名称在英语中确实有对应词:春分=Spring Equinox;夏至=Summer Solstice;秋分=Autumnal Equinox;冬至=Winter Solstice。

在表示自然力和宇宙方面,汉语里有些传统的古老的词,如“阴”“阳”,在英语里没有对应词,《朗曼现代英语词典》对“阴”和“阳”的解释是:“按道教的宇宙观,‘阴’和‘阳’是两种力量,这两种力量的本质产生了宇宙,保持宇宙和谐。‘阴’表示黑暗、雌性、消极的。‘阳’表示光明、雄性、积极的。”

“阴”和“阳”的概念作为中医治疗基本原理的一部分已沿用了许多世纪,然而,这些原理却很难对西方人讲清楚。中医理论里所说的“寒”、“上火”等概念,也很难用英语词表达,只能做些解释。如“上火”,就说是“内热过多”,然后再描写一下症状。在《汉英词典》中“阴”、“阳”两词只好分别注释为:(in Chinese philosophy, medicine,etc.) yin, the feminine or negative principle in nature;yang ,the masculine or positive principle In nature. 与《朗曼现代英语词典》一致,但西方人还是不易明白。

以上例证足以说明差别之大。造成这些差别原因是多方面的:或是由于环境和传统有所不同,或是由于工业和技术发展的水平有差异,或是由于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不一样,等等。

(二) 有些概念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但它们又不是完全同义的

有些懂一点英语的中国人介绍自己的爱人时用lover一词,外国人对此颇为惊讶(因为lover表示信夫或情妇的意思)。外国人不理解,一向在这类问题上谨慎小心的中国人,为何公开声明自己有 lover呢?应该记住,相当于汉语中“爱人”这个词的英语词就是:husband(丈夫)或wife(妻子);frience(未婚夫)或fiancee(未婚妻)。

美国总统的夫人和州长的夫人常称为First Lady,有时译作“第一夫人”,但一些中国人看到“第一夫人”字样会发生误解,以为既然有“第一夫人”就有“第二夫人”甚至有“第三夫人”、“第四夫人”等,从而得出一种错误的印象:“白宫的主人居然搞了好几个老婆!”

中国人问别人的“籍贯”时,可能指place of birth或where a person is from(本人的出生地或来自某地),也往往指where a person’s parents or ancestors came from originally(父母或祖先来自何地)。有时候两个地方是相同的,但也常常不同。在英语中没有与“籍贯”对应的词。Place of birth 只表示本人出生的地方,与祖先的任何情况无关。这种差别有时会造成混乱,填写身份证、个人履历表、护照等时尤其如此。

下面再举一些英汉两种语言中“貌合神主”的词语的例子。

1、指“处所”、“机构”等的词语:

high school ≠高等学校 high school 是美国的中学。英国的中学叫 secondary school,

service station≠服务站 service station 是给汽车加油及进行简单维修的地方。

Rest room ≠休息室 在美国英语中,rest room 是剧院、大商店或大建筑物中的一间房子,里面设有厕所、盥洗设备等,供顾客、雇员等使用。这是浴室、厕所的委婉说法。汉语中的“休息室”应译为英语中的lounge 或 lobby。

2、指“人”的词语:

busboy ≠ 公共汽车上的售票员或司机 busboy 与公共汽车没有任何关系,它指的是在餐馆中收拾的碗碟,擦桌子的杂工。(美国英语)

goldbrick ≠ 金锭 goldbrick 不是用以称赞人的词,它是美国英语中的俚语,指逃避工作的人,尤其是爱偷懒的士兵、懒汉。

大忙人≠ busybody 英语的busybody相当于汉语的“爱管闲事的人”。汉语中为“大忙人”可译为 a very busy person,也可以直接说: He/She is always busy. He/She is always busy with something.

从词的组成看,人们会认为 goldbrick和 busybody是褒义词,其实都是贬义词。指“政治活动”、“社会活动”等的词语:

political campaign≠政治运动 political campaign指英美政府职务的候选人为了树立自己的形象,争取选票而组织的活动,即竟选活动。

改善生活≠improve one’s standard of living 在英语中improve one’s standard of living表示“提高生活水平”的意思,而汉语中的“改善生活”则不然;《人民日报》一则新闻中说:“我的邻居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隔三差五,到街头饭馆改善一次生活。但每次都是去一家私人饭馆。她说,原因不是别的,就是这家小饭馆服务态度好,总听到一声‘里边请’。”按中国的习惯用法,“改善生活”在一般情况下指吃一顿或几顿比常吃的伙食较好的饭菜等。

3、成语,谚语,常用语法:

令人发指≠to make one’s hair stand on end 前者用于看到或听到某种暴行等而十分“气愤”的场合,后者用于看到或听到某种可怕的事物而十分“害怕”的场合,相当于“令人毛骨惊然。”例如:The sight made his hair stand on end —he thought it was his dead brother's ghost.( 这个景象使他毛骨谏然,他以为这是他哥哥[或弟弟]的鬼魂出现了.)英语中有 to bristle with anger一语,表示“气得毛发竖起来”,但多用于动物,不用干人,除非用作比喻。

自食其言≠to eat one’s own words 前者指说了话不算数,答应了的事不去做。后者指收回自己说的话,一般多用于强迫别人收回所说的话,使他丢脸。例如:He told everyone he was absolutely certain that his article would be published by the Times,but when the letter of rejection came, he had to eat his own words.(他逢人就说《泰晤士报》必将发表他的文章。退稿之后,他只好收回自己的话。)

to get a kick out of something≠被踢出去 前者是非常道地的英语成语,多用于口语,意思是“欣赏…或从…中得到极大愉快”。如:I got a kick out of watching those kids perform; their play made me realize how strange and funny we grown-ups must seem to them.(我非常欣赏孩子们的表演。他们演的戏使我意识到。在他们看来,我们这些成人多么古怪和可笑。)这与“踢”这一动作本身毫无关系。

To blow one's own horn (or trumpet) ≠各吹各的号 前者是个成语,表示“自吹自擂”,一般用来形容某人炫耀自己的成就、技能、智力等。很象汉语中的“老王卖瓜,自卖自夸。”如: If he’s so successful,why does he have to keep blowing his own trumpet?(既然他干得很出色,干吗要整天自我吹嘘呢?)汉语中的“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号”则表示两个或几个人各于各的事或各自坚持自己的看法,不能协调一致,与英语中的 each doing his own thing相近。

(三) 同一个事物、生物或概念,在某些语言中可能只用一个词来表达,在另一种语言中可能有几个或更多的词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