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影视表演要求

影视表演要求

影视表演要求

影视表演要求范文第1篇

关键词:舞台表演;影视表演;关系

中图分类号:J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2-0133-01

一、舞台表演和影视表演的相同点分析

(一)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展现艺术魅力

舞台表演的对象是戏剧作品,影视表演的对象是影视作品,无论那类表演,其中的剧情中必然由演员来出演不同的角色,塑造个性鲜明而生动的人物形象,观众在接受的过程中,领略这些人物形象的魅力。演员一般都受过专门的表演训练,在被要求出演剧本中的某个角色时,需要根据剧本对某人物的刻画进行揣摩,揣摩人物的处境应该对应的神态与行动。舞台剧和影视剧中的上乘之作,往往都以演员塑造的经典人物为重要的评价标准。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影视剧与舞台剧可以互相借鉴。

(二)表演需要演员化身成角色

舞台表演和影视表演都需要演员的演技达到一定境界,使表演越发逼真并且刻画的角色丰满而又鲜活,达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程度。戏剧和影视剧都是由演员来出演剧中的角色,要求演员融入剧中的环境,演好自己的角色。

二、舞台表演和电影表演的区别

舞台表演和影视表演都属于表演艺术的范畴,由于影视剧的诞生远在戏剧之后,因此,影视剧的表演是由戏剧舞台表演演进而来的。但是二者在表演形式与要求等诸多方面都有自己的规则,不可同一而论。

(一)表演的场地不同

众所周知,我们在观看舞台表演时是在剧院中,观看影视剧时要么在家里通过电视要么去电影院观赏。这两种表演的场地是不一样的,舞台表演是由演员事先在导演的指挥下排练好,达到熟练的程度后,面向受众当场进行表演。舞台表演的场地就是剧院的舞台,观众所看到的也是真实的人物表演,而不是虚拟的影像;剧院舞台根据戏剧的内容,进行布景,也就是舞美设计,一般来说就是简单模拟现实景物;影视剧表演将演员置于现实的空间中,或者是专门搭建的摄影棚,环境场景是真实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都可以看到。在导演的指挥下,影视剧演员的表演通过摄影机记录下来,演员可能要重复多次同一个场景的表演,直到导演满意为止;拍摄工作完成后,要将素材进行后期剪辑,保留住精华部分最终输出影像面向受众,观众看到的是影像画面,不是演员的现场表演。

(二)对演员的要求不同

舞台表演是现场表演,在这一方面上,对演员的要求要高于影视剧演员,因为一旦演出开始,就要避免错误,必须行云流水般从剧首到剧尾,将一出完整的戏剧表演呈献给观众,演出差错也不能改正,需要演员具有极强的控制力和心理素质,便于随机应变和及时调整心态;影视剧演员可以就一个动作拍摄多次,直到满意为止,最终展现给观众的是比较完美的,不会将疏漏的一面展现给观众,演员不必担心出糗;在表演风格上,舞台表演演员的动作神情比较夸张,高于生活中的行为方式,台词方面也不同于平日的言语,演员们往往画浓妆,与观众保持一定的距离;而影视剧表演,演员的动作神情追求自然,不矫揉造作,能够回归现实是较好的选择,让观众觉得,演员塑造的角色就是他们身边的人物,能够很快地吸引观众融入剧情。舞台表演和影视表演有割不开的关系,在早期的电影中,电影大师梅里爱所拍摄的作品都是“戏剧电影”,就是将一出舞台剧用电影摄影机记录下来,那么,这样一来舞台表演的演员就成了电影演员,二者没有严格的界限;随着电影的发展,电影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法则,夸张式的表演逐渐退出电影银幕,更加仿真化的表演更为观众所喜爱,电视剧沿用了电影的表演风格。

(三)表演的单位构成不同

舞台剧表演以场景或时间为单位,分幕进行;影视剧表演则以镜头为单位,在分镜头剧本中,很明确地标明了镜号、时长、场景、演员表演内容等。演员的表演要参照分镜头剧本进行,以此为单位进行表演。

三、总结

舞台表演与影视剧表演具有割不断的姻亲关系,影视剧表演来自于舞台表演,目前的创作中,有许多舞台剧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而很多的影视剧也被改编成舞台剧,两者之间互相取材比较普遍,在改编过程中应该注意舞台表演和影视剧表演之间的同一性,又要着眼于分析其不同的表演特色,避免“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弊病。

影视表演要求范文第2篇

【关键词】影视表演;戏剧表演;区别

由于时代的飞速进步,为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演艺事业得到急速发展,现如今表演形式呈多样化,戏剧表演吸引大批爱好传统文化的观众,而影视表演也得到众多人青睐。从属性上分析,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的根源相同,二者艺术形式也颇为相似,但二者既然为表演艺术的两种类别,那么二者绝对有不可忽视的区别[1]。想要更好的促使表演艺术长久发展,就不得不了解并掌握二者的区别,避免二者混同。

一、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的区别

(一)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区别之时间

从两者艺术形成的时间上来看,戏剧是从古老时代传承下来,拥有相当悠久的历史。而影视是随着科技发展而形成的,当科技成熟到一定程度,影视才诞生,所以二者从形成时间上就可以看出存在很大的区别,戏剧表演作为传统艺术形成时间远远早于影视表演所形成的时间。

而另一个时间区别就是二者被欣赏的时间,对于观众来讲,影视表演是呈现于屏幕来被欣赏,这需要影视被提前录制好,经过一系列后期处理才播放给观众看,观众不能参与录制,不能及时对作品进行建议或意见,这种是空间相同、时间不同的欣赏。而戏剧则完全不同于影视,戏剧表演时间与观众欣赏时间是完全相同的,观众可以边欣赏戏剧边对该戏剧进行意见或建议。

(二)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区别之模式

影视表演模式是演员在摄影机镜头下,通过自身的肢体、声音以及恰到好处的情绪、情感表现,再配以各式各样的背景声乐,经过后期修整,被呈现在各处屏幕上,使得人们得以关注,这样才算此影视作品体现了应有的艺术价值。而影视在被呈现之前可以进行修改,影视作品的拍摄时间可以很长,甚至长达数年,影视拍摄对于拍摄灯光、画面处理、镜头处理、服装体现等多个方面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

戏剧表演模式是一种直接与观众接触的舞台表演模式,即观众在舞台下欣赏,演员在舞台上进行现场的表演,在台上演员根据自己所处角色,合理运用自身所拥有的道具,在固定的舞台上进行几个小时的艺术演绎,因为是在舞台表演,所以戏剧所拥有的时间、地点等都有局限性,不同于影视表演,戏剧表演则是在舞蹈演绎、乐器音效、灯光调节、人员调度、后台装束、特定道具等方面有较严格要求。

(三)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区别之技巧

戏剧表演是一种在固定舞台上进行的艺术展现形式,对于演员来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戏剧完全是靠演员的夸张的肢体、表情语言来对观赏者展现一场表演艺术,戏剧表演需要非常强的节奏感以及恰到好处的传统乐器乐声的配合,一收一放,一紧一松的表演技巧,戏剧的展现,尤为考验演员的功夫,台上每一处动作,每一句话语都需要在心中仔细斟酌。因为观众就在舞台之下欣赏,所以戏剧演员除了强大的台词功底外更需要强大的心理应变能力,不但不能让自身表演出现差错,还应在必要时间与观众互动,充分调动观赏者的情绪,不得不说,戏剧表演对演员技巧的要求相当高。

相比戏剧表演需要的超高技巧,影视表演对于技巧的要求门槛就低了许多,影视表演对于演员的台词功底不会特别高,因为作品中的对话语言是可以经过后期配音,甚至可以找他人配音,影视表演对于演技的要求更高一些,因为镜头拍摄,所以演员要突出细节,而且影视表演需要演员根据自己的角色来揣摩人物特征,所以演员的理解能力要强。言而总之,二者都需要演员的技巧,不管是影视表演还是戏剧表演都需要演员磨练自己的演技。所以,对于演员来说,更应该掌握二者的差异。

(四)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区别之观众

不得不承认,在当今社会,戏剧表演被人们定位在高雅的位置上,人们提起戏剧表演就会说这是一门传统艺术,而影视表演则更多的被定位在娱乐的位置上,因为影视表演更加贴近生活,所以二者的欣赏者有很大区别[2]。戏剧表演一般被年老者欣赏,影视表演的欣赏者绝大多数是年轻的,因为戏剧中的传统性很强,反映背景的故事更多,它与社会、时代的政治、百姓息息相关。所以二者的观众的年龄有显著区别。当然对于观赏现场的视觉效果,戏剧表演作为现场表演更为直观的被观众欣赏,使观众身临其境感悟颇深,观赏者对于在观赏时的心得体会可以及时反馈给演员以及剧组。而影视表演作为后期在屏幕上播放,观众只能观赏,带入度相较戏剧表演不高,而且观赏者的反馈不能及时被演员以及剧组得知。[4]

二、总结

随着时展,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逐渐成为一类深化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不论是影视表演还是戏剧表演,二者都应该被长久的发展下去,二者根源相同,在不断的发展中各有特色,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作为人们的生活调剂,既可以排解人们心中的烦恼,用可以陶冶情操,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给人们带来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人们可以从这些艺术中学到很多知识,所以不管是演员还是观众都应该尽全力将二者发展并且继承下去。若为演员就应该好好的掌握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区别,在这区别上进行各自的创作或创新[3]。而作为观赏者,应当对二者中好的艺术作品进行赞赏、鼓励,对不良作品进行监督、批判,观赏者应尽力做到以上行为来鞭策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

参考文献:

[1]蒋慧慧.放大・还原・缩小――谈影视表演 与戏剧表演的异同[J].才智.2014,23(01):121-123.

[2]林琳.探析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创作区别 [J].艺术品鉴.2015,12(11):234-235.

影视表演要求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 影视表演 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J9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239-02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加速发展及人民生命水平的显著提高,影视业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契机。一方面,影视业的规模扩大需要大量的专业表演人才,另一方面影视作品制作水平的提高也对人才专业素质和能力提出了全新要求。高校影视表演专业以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专业艺术人才为主要目标,国内影视表演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也给高校的影视表演艺术教育工作提出了全新要求。

一、高校影视表演专业教育面临的主要形势

总体来说,当前国内高校影视表演专业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如下几方面主要形势:

1.高等教育招生规模逐步扩大,专业学生数量激增。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影视表演专业的在校生人数激增,部分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专业艺术院校在校生人数的年均增幅都超过了50%。还有部分高校为了收取高额的学费,随意提高影视表演专业的招生数量,导致了专业教育对象数量迅速扩大,各项教学资源及师资力量很难满足需求。

与高校其他专业教育不同,影视表演专业教学具有自身独特的规律性,一方面其不属于“速成式”教育,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通过接受专业教育达到较高的艺术修养水平。另一方面,影视表演专业强调因材施教,教师通过小众化授课和指导的方式,容易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影视表演行业对人才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近年来,国内影视行业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特别是电影和电视剧行业,更是形成了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发展态势。大量的影视剧作品需要更多的专业影视表演人才。在与国外同行业的竞争过程中,国内影视行业对于人才专业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也在迅速提高。对于高校影视表演专业来说,坚持在人才培养和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优质高效”,是新形势下的新要求。

二、现阶段高校影视表演专业存在的困境和问题

当前,高校影视表演专业在开展艺术教育的过程中,主要面临着如下几方面困境和问题:

1.影视表演专业“高投入”与“低产出”之间的矛盾。与高校其他专业教育相比,影视表演专业学生每年需要缴纳相对高昂的学费,在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耗费的教学资源成本也相对较高。但是,影视表演专业有着自身独特的教学规律,成才率较低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很多高校的影视表演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能够进入影视表演行业的寥寥无几,在行业内部取得一定知名度和成就的更是凤毛麟角。因此说,当前国内高校影视表演专业“高投入”与“低产出”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2.行业发展需要与专业教育水平之间存在巨大差异。正如前文所述,当前国内影视行业对于专业人才能力和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很多高校影视表演专业的教育水平却与之存在较大差距。

首先,很多高校的教育理念存在一定偏差,在影视表演艺术教育的过程中过分强调理论教育,忽视了对学生表演实践能力和技巧的培养,“重理论、轻实践”成为了很多高校的通病。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人才需求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差距,势必会给专业教学工作水平的提高造成一定的影响。

其次,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有待提高。很多高校的影视表演专业教师并不具备相应的学历和专业学习背景,是由其他专业转任而来的。这部分教师并不完全熟悉和了解影视表演行业的发展规律及发展现状,教学内容脱离实际需求,对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会产生一定影响。

最后,高校的教学资源无法完全满足教学实际需要。当前,很多高校影视表演专业的软硬件教学资源还无法完全满足专业教学发展的实际需要,导致了教学工作水平长期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三、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和思考

笔者认为,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应当采取如下措施:

1.合理控制专业招生规模。对于高校来说,应当合理控制影视表演专业的招生规模和在校生人数,根据本校师资及教学设施的实际情况,合理测算招生人数,确保专业总体教学能力与专业规模之间实现科学配比。

2.有效提高影视表演艺术教育的专业化水平。首先,高校影视表演专业要彻底转变人才培养和专业教学观念,将艺术教育的目标确定为为国内影视表演行业培养高端的专业化人才,同时丰富人才培养的目标,增加“影视表演理论研究”等相关内容,不断丰富人才培养层次,提高成材率,合理利用人才资源。其次,要提高任课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加强在职教师的专业知识培训,同时引进社会优秀人才充实到专业教师队伍之中,提高专业化水平。最后,要优化高校专业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加大资金投入,为艺术教育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影视表演要求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服装表演;影视;表演技巧

从大家熟知的T台上健步走出的模特,到现如今在不同舞台、布景下幻影而出的“演员”,服装表演不断地用一种种全新的方式呈现在观众眼前。T台搬上了荧屏,模特摇身变成了演员,在展示服装美的同时,又给我们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艺术源于生活,服装贴近生活”,因而灵动且平易的服装表演是诠释这一理念的最好体现,模特扎实的演技为服装表演增色添彩。

一、 服装表演的发展形势

(一)服装表演在中国的发展

服装表演随着与现代化服装文化的结合而迅速发展,已成为世界服装文化艺术与人体艺术完美结合的最有魅力、最有市场、最有发展潜质的新型艺术。我国最早的服装表演是著名画家叶浅予先生组织的。1979年初,法国著名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在上海举办了第一次服装表演,全新的服装概念,让我们了解了什么是时装表演。

与当时欧美国家的服装表演场面盛大豪华、模特数量多且服装种类多相比,中国服装市场初期显得有些单薄,但在改革开放,中央政府的认可和推动下,服装事业和模特事业的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支持与提高。此后服装表演、模特大赛、模特学校便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大地上蓬勃发展。

(二)服装表演的风格

目前,国内模特的表演风格可大致分为南派、北派和港派。南派以上海为代表,其表演的要求概括为三个字:美、魅、媚。美,是指相貌、举止、形体、化妆及发型要美;魅,主要指气质、风度要有精神魅力;媚,则要求眼神、表情、动作均要妩媚动人。北派以北京为代表,以法国、意大利模特为原型,突出气质与风度,潇洒与大方,追求自然、和谐的雕塑感,要求服装的神形统一。港派是指香港模特的表演风格,其特点是:动作较夸张,形象较随意,追求服装与音乐的整体意境,表演性强,化妆及发型较超前,基本属于艺术性服装的表演形式。

(三)模特的表演技巧

模特表演技巧是模特在不断的演出经验中慢慢积累形成的,一般能很好地表现商品价值的表演技巧有四种:

1.摆POSE。摆POSE时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眼神姿态的重心都要随表演的中心变化。

2.转身。转身的姿势灵活多变,在转身过程中身和胯部不要在同一平面,稍侧一下可以让男模特肩膀更宽,女模特的腰更细,臀部更翘。

3.行走。行走时,要注意身体是推出去,而不是走出去。脚站好了,身材才能舒展,脚站不好,全身都显得佝偻。

4.展示技巧。模特要有表现力和镜头感,要时刻想到抓住观众视线。

随着市场需求,表演形式逐渐多样化,要求更加新颖独特,人们对模特的表演要求在不断提高,从而也更重视舞台和舞美的装点。提起人的购买欲,是模特最本质的功用,运用什么技巧与观众交流是表演中最重要的。

三、影视文化的融入

从世界上第一部黑白无声电影的问世,人们开始对动态化、形象化的表现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的注意力被其活动的影像和新鲜的故事情节所吸引,这也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新的乐趣。渐渐地,随着科技的发展,黑白与无声演变成了如今的色彩与鲜活,人们对荧屏的关注已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一)模特是服装的演员

服装表演是最接近于生活的舞台艺术。不仅仅是指服装对人们生活中着装、服饰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最主要的还是指服装表演中的动作取之于生活,忠实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

当服装设计大师迪奥将模特称之为“服装演员”的时候,设计师们就赋予模特表演一种新的定义和要求。模特表演时,为了表现出服装的灵性和内涵,需要理解服装的内涵,符合服装的角色,将个人良好的气质风度融于服装的展示动作中,需要将服装在不同环境中的风韵、特点表现在动作上。因此就必须要表现出在正常生活中最兴奋、最轻松、最大方、最神采奕奕的精神风貌,最大限度地表现服装的魅力。

(二)服装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关系

服装的表演个性与影视表演本身所具有的个性不同,最大的区别是模特要先以理解服装为主,而后塑造角色,将所发挥的表演个性,融入到服装的个性之中。影视表演更加灵活与全面,是完全的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但服装表演与影视表演最大的相同之处又在于它们同样与生活息息相关,以人为主导。

现在高校的服装表演专业大多开设了影视表演基础课程,重在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表演技巧。影视表演中的基本元素训练同样适用于模特,模特在舞台上同样需要松弛与控制,需要有影视创作时所要具备的想象力、注意力、交流与适应等。模特表演吸取影视表演中的精华,为服装表演增添生活感,从而也拉进了模特与观众间的距离,更好的促进了观众对消费的认知。模特是服装灵魂的表现者,模特表演的深与浅,好与坏,对揭示服装的个性内涵非常重要,这考验着模特在表演时能否准确把握服装的角色与表演个性的关系,也是衡量演员水平高低的关键。

(三)服装表演之勾勒“T”台影视

近几年,国际上的诸多服装秀为我们带来了别样的影视大餐,在“KENZO 30 ANS”以世界和平为主题的会上,就通过穿插伴舞、伴乐、戏剧等特点来点缀、烘托整场晚会,不同年龄的演员及社会各界名流的随性演出,不同国家、民族的风格演绎和生活演绎,展现了世界繁荣、安宁、和谐的景象。

最为熟悉的维多利亚的秘密的会,通过各种场景的运用,模特们丰富且活力四射的表演为我们展现设计师独特大胆的设计风格和塑造理念。D&G、CHANEL等品牌也曾采用这种多样的手法来吸引观众的目光。

结论

舞台的影视化、模特们表演的深入化,都在不同程度上推陈出新,使得观众在关注时尚发展的同时,更享受到时尚的清新。服装表演作为一种舞台艺术文化,还在不断的发展,不断前行,我们将继续期待一场场灵魂的盛宴。

【参考文献】

[1]袁杰英著,《时装模特表演艺术》,中国轻工出版社, 1997年

影视表演要求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微相表演;纪实化;“舞台腔”;性格化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4-0137-02

一、什么是镜头微相表演以及它的独特性

表演系的学生在毕业以后,大多数进入了剧组,离开了在学校常进的排练厅。现实情况是,在表演系的学生试镜、试戏的时候,经常会受到导演的责备,有的导演甚至更愿意用没有经验、没受过专业训练的“新人”。因为在表演教学中强调以“行动”作为戏剧表演的核心,以塑造人物为教学目的,还会运用大量的表演心理元素作为表演训练的基础,教学课程还会借助实践表演等。大学期间,表演系的学生们都逐渐形成了具有各自特点的舞台表演风格,比如声音特点、表演风格、综合表现力等等。但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差异却是客观的,虽然舞台表演是影视表演的发展,但二者却有不同的艺术特征。这导致电影表演与戏剧表演无论在创作、表演还是美学角度上都各有千秋。很多戏剧学院的学生在面对镜头时,影视表演的三大特性(规律性、限制性、放大性)让他们无所适从,其实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差别是它们的创造技法的不同,而绝非在表演分寸上的不同。究其根本,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微相表演。影视表演被限制在摄影机镜头内,而所说的镜头前表演具有限制性和微相的特征。慢慢懂得适应,一并发挥其功能,镜头前的表演创作才会游刃有余。

影视表演都是在镜头前完成的,大部分描述角色心理活动过程的镜头都是以特写、近景等方式传达给观众。它僭越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缩短的空间距离,借助特写、近景等拍摄手段,在特写镜头下展现了这种特有的“窥视能力”,特别是演员在表演中通过表演技巧所展露的一些细节,在镜头特写前一览无遗地展现出来。这种故意、夸张、过火的表演,都是对影视表演中“活动照相性”的一种违背。

在美国影片《瑞典女皇》这部影片中,最后的场景中:嘉宝放下表演,对于失去爱人、远离祖国、放弃王位的悲痛与绝望都没有展现,只是静静地吹着海风,听着帆船起锚的声音。导演用全景、中景、近景,最后又把特写镜头落在嘉宝毫无表演的面部,他没有任何表情,却能够让观众深刻理解他的内心世界。

微相表演能够引导观众穿越空间、跨越时间,顺理成章地走入角色的心灵世界。微相表演在特写镜头下的表现十分细腻而微妙,并且具有相当大的内涵以及艺术价值。特写能够传达给观众表情,也不单单是意念与信息。它能够使观众感受到表情以外的更多含义,比如揣测人物的内心世界、人物的周围环境、人物对外界事物的态度、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等等。

在电影的发展历程中,观众的欣赏能力在不断提升,对演员的表演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镜头下放大的微相表演,不但要求演员刻画人物内心要深入、真实,还要求演员的表演具有纪实性特征,使真实、内敛、含蓄、朴素的表演方式与观众不断提升的艺术审美相符合。

二、微相表演的纪实化是“舞台腔”的摆脱

表演系的大学生在毕业后进入剧组时,与现场的环境、道具都显得格格不入,特别是他们的“舞台腔”。这种“舞台腔”,是戏剧表演必需的,但却是与微相表演相背离的。

戏剧表演中的“变形”原则是指演员改变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声音、语调和他的肢体动作,包括对待事物的态度等等,然后用强调或者其他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再用放大或者夸张的动作进行角色的二度创造。夸张的情感、鲜明的表情、富有节奏性的心理转变,都在舞台表演的范畴内。即使是一个最平淡的角色也要为了舞台表演的需要,利用一些外化的表演技巧,把内在的情感内涵表现出来。在舞台上表演,即使表演放大的幅度很小,但与真实生活中的生活常态相比,也是“变形”了的。

可以说舞台表演具有一定的空间局限性,首先是景别单一,电影表演虽然空间上不受限制,但却受到景别、角度的约束,特别是近景以上的镜头,演员表演时任何微小的细节变化,都会一览无遗,这也就是所说的“微相表演”。

“微相表演”是能体现表演的一种美学特征,也是舞台表演无法触及的一种境界。镜头会把演员动作放大,包括演员的手势、姿势等,所以动作要十分节制,而所运用的动作也不应该表现出任何人为痕迹。演员有机会运用它的细小部分,抓住局部表情微妙之处。电影与剧场正好相反,演员即使在多人的场景中还是有展示的机会,这些反应也在特写镜头里检验。

戏剧与电影表演之间有着相似的元素,但在艺术特性上,比如说创作过程、审美要求、表现手法等都有本质上的区别,所以,在表演训练时是各有侧重的。很多电影导演在拍摄过程中最害怕的就是“舞台腔”。在表演时,说话声音位置较高,吐字归音规范,τ谟镆粼擞霉娣叮“嘴皮子”功夫过于规范,这是表演系学生经过多年学习所形成的下意识基本功的体现,而这又恰恰与在镜头前表演所要求的纪实、生活化的语言存在较大差异。戏剧语言比实际生活夸张很多,比如说,戏剧表演的学生在公共场所,路人可以通过他们的语音判断出他们的说话语音的规范性。这是很让人欣慰的一件事,说明他们在学习的时候刻苦努力,具备了专业素养,形成了自身的表演特点,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的这种专业化语音又会让人觉得矫情、虚假,这就是所说的“舞台腔”。之所以叫“舞台腔”就是因为它不够朴素,区别于生活,有不真实的感觉。

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录音设备越来越先进,话筒以及先进的录音播音设备能够将演员的声音真实、清晰地记录下来,包括细微的呼吸声、咽口水声、换气声都能够清晰地放大。演员不但要熟悉镜头也要熟悉话筒,而在戏剧舞台需要考虑的是声音的传送距离、范围和方法。两者在具体的教学中或许存在矛盾。在电影中,人物只需要用普通的声音、表达方式来呈现人物语言,观众想要听的是真实的声音,不需要修饰与遮掩。在我国早期的优秀有声片中,不免存在演员的“舞台腔”,表现出演员们的语音过于规范,给人感觉不够真实。现今,随着广播、电视、电影等行业的不断发展,演员也有了足够的条件在表演中不断检验自我的表演水平是否符合现实生活,也就是是否符合纪实化的原则,语音、语调等也自然成为了检验的一个主要方面。

电影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艺术,它所展现的大多是真实生活的再现。它的纪实性要求演员表演要能够真实地反映生活常态,自然角色的肢体语言也要足够真实,能反映生活中的状态,可以说是比较随意的表达方式,只有这样,演员才能够在“纪实化表演形态”的指导下,进入到角色的内心世界,演绎出真实的生活。在电影《远山的呼唤》中,女主人公倍赏千惠子扮演的民子与高仓健扮演的耕作者,都是忙碌的劳动者,在平凡的生活中碰擦出爱的火花。影片中大部分的镜头,都将影片的纪实化与演员的生活化表演进行了绝佳的融合。影片表现的内容,都是生活本身,无需“表演”。演员丢弃了“表演”,完全生活化,他们在放马、喂牛、挤奶等农牧生活及劳作中平凡生活,相濡以沫。在观影时,观众深刻体会到来自生活的淳朴,以及导演所提倡的本质生活之美。

三、微相表演性格化的实现是戏剧元素的渗透

戏剧与影视表演的主要任务是对人物形象的个性化塑造,又名“性格化创造”。演员表现角色时充分发挥表演的创造性,也就是表演的最高境界。在表演中演员充分运用自己的声音、表情、动作、内在情感等等,通过对角色的理解与二度创作去演绎一个全新的角色。演员在表演中要依循剧本的时代背景、现实情景,用角色独特的态度,深入感受生活,用“心”去塑造人物形象。

演员在表演时要对角色进行深入分析,对角色内心世界进行揣摩,对人物性格特点进行了解,通过演员自身的创作方法与表达技巧,渗透着戏剧表演元素的心理支撑。对于表演的基础训练,也就是演T的心理训练,是演员创造角色的“内功”。现代表演要求表演的自然、纪实的特点与角色形成“神形合一”,这将使表演不再依赖强烈的动作和语言,更多注重细节演绎,特别是通过眼神、表情等细微变化来对角色进行性格化演绎,这就要求演员的表演技巧不断提高。这就是“微相表演”的意义所在,在戏剧院校的课程训练中的训练的目标,给予了“微相表演”本质的意义,是一种表达心理的工具。孙红雷主演的《潜伏》,由出色的剧本、导演、演员等元素构成了一部电视精品,究其根本,不光剧情要符合历史节点,还要有出色、到位的表演,演员运用自身的表演将文字无法表达出来的微妙情境一一展现,可以说是通过“微相表演”准确地表达出来。这种“谍战剧”不会留给演员很大的情感表现空间,演员“零表演”在影片中显得尤为重要。但“零表演”又并非是完全没有表演,这就要求演员对角色进行深刻体验。孙红雷在片中的表演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他所塑造的人物是剧本所规定情境下人物形象的二度创作。演员与角色的精神世界、人物生活结合,塑造富有独特魅力的人物。

四、结语

在“微相表演”中要表现表演的纪实化就要彻底摆脱镜头前的“舞台腔”表演,在“微相表演”中,对人物的性格进行深入刻画,实现戏剧元素渗透的表演,在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中二者各有各的特点,又各不相同,所以在实际表演中,应该吸取各自的优点,将两种表演方式结合,最终形成独特的表演风格。

参考文献:

[1]张晓明.“舞台腔”的摆脱与戏剧表演元素的渗透――镜头微相表演的纪实化与性格化[J].戏剧艺术,2014(03).

[2]刘子枫.一个话剧演员对电影表演的追求[J].电影艺术,1986(6).

[3]余秋雨.戏剧审美心理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