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疗数据治理方案

医疗数据治理方案

医疗数据治理方案

医疗数据治理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蛇伤 综合防治系统 应用

蛇伤作为一种罕发性中毒,但死亡率极高。因而,蛇伤治疗和防治应当我们予以足够的重视。蛇伤只要在中毒的前3个小时之内处理得当,一般不会有性命危险,所以蛇伤及时处理是救治蛇伤的关键,而及时处理基于当事人,以及最近可以处理病人的医生对蛇伤知识的了解。

中医在蛇伤的防治方面成就颇高,在我国自古就有治疗蛇伤的中医记载,西医研制出了专门治疗蛇伤的抗血清,但在系统方面,目前没有公共的蛇伤信息系统。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经过多年蛇伤临床治疗,也已积累了大量的中医药治疗蛇伤的经验和治疗处方等。但目前用于蛇伤综合防治的计算机专家系统尚属空白。因此,建立蛇伤综合防治计算机专家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用价值。

1 当前蛇伤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1.1 人才匮乏

由于蛇伤为罕发性疾病,专业治疗蛇伤的医生匮乏。

1.2 救治保障缺乏

普通的县级以下医院不具备存储蛇毒抗血清的能力。

1.3 体制、机制建设亟待完善

蛇伤发病多为偏远地区,由于偏远地区医疗条件不发达,交通不方便。一个病人送抵省市级医院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病人因此致残甚至丧命的不在少数。

2 蛇伤综合防治系统研究方法

对蛇伤病例和蛇伤治疗方案,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收集,并达到数据共享,系统汇集蛇伤专家的经验、民间的单方,为治疗蛇伤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工分析,可以使医生通过系统迅速找到治疗蛇伤的有效治疗办法,帮助患者脱离危险。系统建成后,将集中全省甚至更广的蛇伤医疗方案,建立蛇伤知识库。通过收集蛇伤病例和治疗方案,应用蛇伤综合防治系统,达到治病救人效果。经试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各相关者关系路线,见图1。

3 蛇伤综合防治系统研究成果

3.1 蛇伤综合防治系统主界面,见图2。

3.2 蛇伤综合防治系统主要功能

蛇伤综合防治系统可分为病例收集、病症管理、新病症认证、辅助治疗、专家笔记、专家会诊、医院管理、医生管理等功能。①病例收集:通过对蛇伤基础数据的录入、蛇伤治疗方案的添加等操作实现蛇伤病例收集。②病症管理:通过病例数据的录入、添加、修改等操作实现病症管理 。③新病症认证:通过新病症数据、新治疗方法数据、新治疗方案数据的认证操作,实现新病症认证系统功能。④辅助治疗:通过记录蛇伤治疗基础数据的录入,自动生成病例实现病例收集管理,运用数据搜索功能实现辅助治疗。⑤专家笔记:通过对专家笔记数据的录入、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实现专家笔记管理。⑥专家会诊:当医师在碰到蛇伤疑难病例等问题时,系统提供了供专科专业的专家、教授、同行业领军人物一起进行蛇伤的诊断,治疗商讨。⑦医生管理:通过医生基础数据录入与专家认证实现医生管理。⑧医院管理:通过对医院数据的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实现医院管理。示意图见图3。

4 蛇伤综合防治系统应用

蛇伤综合防治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做大做强蛇伤品牌,将系统推向中国乃至世界。通过系统收集国内外专家的治疗方案、收集病例,规范蛇伤诊疗常规、完善蛇伤路径管理。使蛇伤救治工作普及化,辅助医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正确的治疗方法,达到避免蛇伤因误治失治致死和减少残疾的医疗效果。

5 结语与展望

本研究创新性将我院的蛇伤防治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构建面向蛇伤综合防治系统,为蛇伤防治提供计算机系统工具,为各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蛇伤临床治疗与研究的卫生技术人员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本次研究的难点是病例的收集、治疗方案的收集,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由于该系统正处于试用阶段,知识表示等考虑尚不周全,还需今后进一步补充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杨东镇.蛇伤防治与蛇的养殖利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01

[2]杨东镇.毒蛇咬伤.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手册,1989,8:639-648.

医疗数据治理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院管理;病案;首页;信息资源

病案即记录诊断、治疗等信息的文件,可以为教学、医疗、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与素材。它作为患者疾病诊断与治疗信息的载体,代表着医院的治疗水平与医疗质量。病案首页又是整个病案的集中与缩影,共由数据统计、基本情况、医疗状况几部分组成,汇聚了医院病案的大部分信息,对于医院管理的提高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如果将此信息运用于医院的经营管理中,就可以发挥其信息功能与作用,协助医院改善管理经营模式。

1病案首页信息资源的功能

1.1病案首页的信息资源统计 病案首页作为整个病案的信息核心,其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归类为以下几方面:①患者的基本信息: 患者的性别、年龄、民族、来源、入院日期身高、体重、、既往药物不良反应、家族性药物不良反应病历号等; ②诊断信息:诊断科室、疾病临床表现、检查项目、病因诊断、生理诊断、药物使用信息、手术信息、疗效信息等; ③医护人员信息:医师及护理人员的姓名、科室、技术职称、特长、在班时间、在班地点等; ④手术信息: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护理人员、手术申请、术前探访、术中情况、术后恢复、麻醉随访、镇痛治疗等; ⑤费用信息:医疗费,人均医疗费、药费、每日人均药费、出院患者医疗费用及药费等费用信息。

1.2提供医疗质量评价指标 在病案首页的信息中包含能够评价医疗质量的各类指标,如患者的诊断符合、确诊的天数、好转率、治愈率、院内感染率、手术展开的情况,患者的收入情况等,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检索与统计,能够快速评价医院的诊疗技术以及诊疗能力,评价医疗的安全状况,及时进行病种分析与转科收容。

1.3提供医疗服务人员的现状与动态 在病案之中均存在各级医师的签名,为此,可以凭借各级医师的签名情况对医疗服务人员进行人才结构以及智力结构上进行分析,全面掌握医疗服务人员的整体状况、组合分配机器合理性。可以在业绩、聘任、职务晋升等方面进行评估,在评估过程中,按照医疗服务人员的姓名或者代码对某位医疗服务人员一定时期内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如患者的收治情况,治疗疗效,手术完成情况,考勤情况等,并按照实际情况对各科室医师进行考评,以期作为业绩、聘任、职务晋升等方面的依据。

1.4提供医院管理需要的信息 信息资源具有较强的社会经济效益,谁掌握了信息,谁就必然能够享受到社会经济效益。医院同样也是如此,可以通过掌握信息资源,有效利用信息资源提高自身的社会经济效益。病案首页信息涉及到医院方方面面的信息,医院管理者必须依赖这些信息对医院的整体运行状况进行认真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加强管理,从而在不断提高医院整体服务质量的同时,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例如,医院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分析病种与收费信息掌握医院运行过程中能够为医院提供经济收入的主要病种,然后按照病种结构情况对人员与设备进行重新分配,从而使人员更加协调,设备使用效率更高,从而提高医院的市场竞争力。

1.5为医院提供其他信息 目前,医院的病案首页成为医院管理经营的基础与重要参考,存在着相当多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不但包括患者及医护人员信息,还存在着医院其他方面非常重要的信息,这些信息的开发利用对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力作用非凡。

2病案首页与医院经营管理

2.1服务于医院的管理与经营 如上文所述,病案首页中统计了手术费用、诊断治疗质量、住院人数等一系列的管理指标与医疗信息,而医院的经营与管理与病种、患者与医疗质量、费用等信息息息相关。要利用这些病例首页信息,分析出药费与人均费用过高的科室,结合各临床大夫的治疗信息,在月份考核时提供给经济运行部门。对不同病种的住院病人的费用使用情况、不同单病种的管理、不同来源的患者考核指标等编制报表。

2.2提高医疗质量的管理 对案例首页的信息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医院的医疗质量,案例首页是医院统计报表的的数据来源与原始资料,综合反映了案例的数据信息。对医院的医疗质量进行每月固定的综合分析,对各科的抢救率、治愈率、出院率、感染率 手术质量等进行分析评价,并结合往年同月份的的医疗信息进行对比,发现问题并拟定解决方案,并完善病例首页,上报医务科、院领导。

2.3完善费用管理 医疗收入作为医院经济的主要来源,其管理与规划对医院的经济效益的运行于提高及其重要。根据病案首页中的数据信息,详细的分析患者的住院及医疗费用,对医疗收入的整体结构进行完善与调整,依据医疗体制改革的方针,控制中药费在医疗总费用中所占的比例,使医院医疗费用的收入更加合理化。

2.4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高、工作质量高的医院自然会有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而好的医疗质量是好的工作效率的前提,好的医疗效率又是好的医疗质量的保障,两者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与工作量这些数据信息都是通过案例首页反应出来的,案例首页不光能作为医疗服务的综合反应,还可以当做各个临床科室考核的达标标准,以供医院领导对科室工作进分析评价。

2.5调整医院的资源配置 一般医院都是根据各科室的工作效率、工作量等科室运作状况来调整各科室的规模,病案首页中这些信息都有清楚准确的记录,医院的领导可以参考病案首页对人员的编制、科室的规模、物资配备及患者床位进行重新调整,争取最大效益的分配和利用资源,达到科学合理的资源分配,以提高医院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2.6服务于预防疾病与科学研究工作 病案首页中的广泛信息量中所包含的临床医生对疾病的判断与分析,是用于教研与疾病预防的绝妙参考。在信息科提供专业的信息检索人员,对于需要了解的医疗信息进行迅速的检索,可以采取模糊检索、交叉检索、简单检索等多种方式进行检索,大大方便了临床医生对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同时有助于预防科及时的掌握与调查传染病的收治与出院状况,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

2.7促进经营策略的调整 通过病案首页的信息可以反映出医院的医疗技术、单病种医疗费用、工作效率差、医疗质量、疾病谱等多方面的变化,经过整理分析,可以根据这些信息结合并参考当下的医院实际状况,对医院的发展方向及发展速度做适度的调整,完善经营策略。开发新的服务项目,对医院的技术结构加以提高与改造,使医院的经营模式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2.8服务于医院随访及医疗开发工作 只有完善医疗服务工作,做好出院随访,才能真正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与好评,医院将在每季度的固定时间进行出院患者的随访,在病案首页中,随访患者的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及疾病类别都有详细的标注。还可以借此分析医院的医疗市场来源与医疗服务范围。尤其是自费患者,是医院的医疗收入最大的来源,掌握自费患者的病种与来源,并拟定出针对不同病种与区域的宣传策略,以扩大服务面,增加知名度。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得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深入挖掘与分解病案首页中的信息资源,做好随访工作,提高自费患者收治率,分解医保人员的费用。另外,合理的治疗用药,减少患者的药费负担,对于提高医院的效益具有非凡的意义。

3结论

病案是医院里最集中的信息资源,病案首页能够协助医生做出正确的医疗决策,它是整个病案的核心与概括,对各个科室的状况都有记录编排,可以根据需要采集引索出不同的数据信息,以供医疗管理人员作为决策参考。所以病案首页在协助管理人员进行医院的经营管理方面有着重大的意义。例如:案例首页方便了人员的管理与调配,能够以此对医务人员的人才结构、人员组合状况等进行分析,并作出合理的调整。而且在进行业绩评估、晋升时也方便对医师的工作情况进行抽查,如手术治疗情况、收治病人数量、手术疗效、工作效率等,对医务人员的业绩作出综合客观的评价。此外,案例首页包含具体的各项医疗质量的指标,详细至诊断符合率、好转率、治愈率、死亡率、感染率等,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组合,就可以对医院的整体医疗能力、医疗技术、医院的感染率、安全率等指标作出评估。这些都是病案首页对于医院管理的功能。

为了更好地利用病案首页对医院进行管理经营,需要加强对病案信息的管理。尤其是病案首页信息的完善,病案信息的质量直接反映了医院的业务素质与医疗水平,所以病案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十分重要。首先,要加强对病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严格准确的录入病案首页,并对病案首页的录入内容加以整理分析、汇总、传递运用。病案首页得到有效利用的基础与前提,便是病案首页的录入内容规范准确。还要及时的发现病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做好病案的统计工作,提高医院的医疗数据准确性。有了正确客观的医疗评价,才能正确的引导医院的管理与发展。

总之,要充分利用病案首页的信息资源,准确评估医院的医疗质量,完善医疗资源与人才配置,提高医院的经营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卫,E统计信息中心,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国际疾病分类(ICD-10) 应用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

[2]施美凉,姜新莉,千继伟,等.病案首页信息是医疗统计最重要的信息源[J].中国病案,2011,08(09):23-24.

[3]邓彩云.挖掘病案首贞信息服务医院经营管理[J].现代医院,2011,6(10):150-150.

[4]汤荣.论医疗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医院统计,2010,11(02):157-158.

医疗数据治理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病案信息;挖掘;利用

病案是医疗活动的记录,也是医疗信息的主要来源。随着健康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增强,病历档案信息的利用己不再局限于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它的利用也延伸到社会更广阔的领域。如何挖掘病案信息资源,在促进医院全面、可持续发展上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因此,病案信息的挖掘是病案管理工作值得积极探索的领域。

1 病案信息是监控医疗质量和医师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

病案信息是医疗质量指标的直接来源,是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主要核查依据。通过对病案内容的检查评审,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改进方法、制定措施、完善制定,提高病案内在质量,保证医疗质量安全,防止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1]。因此,病案是医疗质量监督、评估的主要依据,在医疗质量管理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监控作用。病案信息经过统计学处理,为医疗质量管理提供一系列有价值的参考数据,如收治患者数、手术例数、3d确诊率等,以此考评医师工作的数量、质量和诊疗水平,为医院的医师聘任、培养、晋升、分配等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2 病案信息为医院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病案是医院管理中最重要的原始信息资料,管理者的谋略,相当一部分来源于有价值的病案信息。在医院实行信息化管理的今天,数据已成为人们比较、评估事物的标准。通过病案首页录入系统,可以检索查询许多信息,如患者疾病、患者手术、平均住院日等数据,通过这些数据院领导可以对临床工作效率、医疗质量进行监控。结合病床利用和收治情况的分析,确定重点科室的发展方向,人员配备、技术调整、技术引进等经营策略。运用病案信息综合分析,医院管理者可以宏观了解医院病源现状,确定医院发展战略,提高医院管理的科学性。

3 病案信息在临床科研中的应用

病案信息不仅是教学、科研的原始资料依据,又是医学历史经验和总体水平的体现,在教学、科研方面有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2]。临床科研项目科目繁多,每年研讨课题、学术论文的病案资料大都直接来源于病案信息资料的分析和总结。除此之外,统计疾病的发生率,死亡率等,也是借助病案资料总结出规律和特点,为疾病流行监测控制、卫生发展规划、预防保健、地方病及职业病的防治提供有关数据资料,发挥应有的信息支持、储备与利用功能。由此可见,病案信息为临床医务人员进行科研课题设计和实验研究提供了原始客观依据,为医学科研事业起到了推动作用。

4 病案信息在临床药学管理中的应用

医院患者用药信息具有数据量大、专业性强等特点。利用患者用药信息可以进行药品需求预测,对抗生素使用检测、特殊用药和专科用药分析,判断其是否属于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找出各种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案,用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对医疗项目医疗费用进行综合分析评价、降低患者医疗费用,使医方、患方、支付机构三方面的利益都得以维护,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 病案信息在医院感染监测中的应用

病历信息资料是医院感染监测资料的主要来源,通过对全院住院48h以上的患者所发生的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监测,探索致病因素与感染性疾病之间的关系,明确相关致病因素,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通过全院医院感染病例的分析,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多发科室、高危因素等,及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减少医院感染率的发生。

6 病案信息在医疗付费中的运用

患者费用信息贯穿整个诊治过程,是患者报销住院费用的依据,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深入,患者参加的医疗保险、商业保险以及新农村合作医疗等在报销住院费用的时候都要求复印或者核实病案信息。病案费用信息是医疗保险机构测算定额付费的首要渠道,利用患者费用信息可以进行医院经营状况分析、医保费用分析、单病种费用分析、药物经济学研究等工作[3],以此了解患者自付和统筹的费用及构成,有利于科室自觉控制患者费用,合理用药,合理治疗,认真履行服务协议,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7 病案信息利用的社会化挖掘

病案既是临床、科研和教学的重要工具,同时又是国家法律承认的法律文书,具有提供医学法律依据的法定功效[4]病案既是涉案理赔和医疗费用报销的基本凭证,又是司法机关做出鉴定、判决和处理纠纷等的直接法律依据。病案信息是公民出生、死亡、遗传、伤残等民事权利问题的第一手原始资料证明。由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颁布实施,使病案利用目的更加复杂化,从过去为医疗、教学、科研、统计服务,扩展到现在为全社会各行各业服务,如保险理赔、保险参保、保险排查、伤残鉴定、社保报销、新农合报销、学生险报销、伤残鉴定、特殊病种申请补助、病退、学科研究机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公检法各类民事和刑事办案等,只要与医院发生过医疗关系的任何人员均可成为实际病案的利用者。

综上所述,病案信息在社会服务多元化中的利用,正随着医学科学飞速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其应用价值正在逐步提高,应用范围也呈扩大趋势。病案信息广泛利用的同时,也为医院竞争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来源和技术支撑,可见病案信息也是医院管理有力的支持系统。将病案原始资料转化为信息,再将信息转化为决策和管理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病案利用者日益增长的权益要求,促进病案信息的挖掘和利用。

参考文献:

[1]薛荣亮,段文峰.论病案管理的重要职能[J].中国病案,2006,7(10):10. [2]赵银兰.试论病案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病案,2006,7(6):6-8.

医疗数据治理方案范文第4篇

药物剂量和所产生的药理强度受很多因素影响,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理想的给药方案应当是根据每例病人的具体情况订制实现个体化给药(hold good for a rational drug use)。在医药临床工作中,给药个体化主要通过以下手段实现:凭借临床医药人员的多年工作经验,根据临床症状,尽可能用药适合每例病人的需要。如苯妥英钠常用剂量为每日300 mg,对一部分病人尚不能预防癫痫发作,但对另一部分病人却已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这就要求医药人员掌握药物的药理作用和药理反应指标,每例病人药动学情况,而且要求医药人员要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单凭经验就具有一定的不科学性、盲目性和冒险性,最科学的手段应当是以测定的药物动力学参数,血药浓度指标,控制症状、计算出病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参数,然后再根据这些参数计算出给药个体化方案[1]。对治疗指数低,安全范围窄、不良反应大,还有一些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特征的药物更应该施行给药个体化。

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DSS)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应用决策科学及有关电子、电脑、电子办公英特网通讯科学医药科学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针对某一类型的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通过提供背景材料,以人机对话为平台。以世界有关人体药物动力学参数血药浓液实验室为依托。现有药物动力学参数,血药浓度实验数据为介面,协助明确问题,修改完善模型,实现给药个体化可能方案。进行分析比较等方法,为医药人员做出正确给药个体化提供帮助和人机交互式的信息决策系统[2]。

采用人工智能技术,针对临床给药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病人个体化医疗决策问题,在药物治疗学和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基础上,设计药物治疗给药个体化决策支持系统(pharmacotherapy decision support system,PDSS)为临床医药人员给药个体化提供帮助。

1系统原理

1.1给药个体化――治疗循环:分析临床病人症状的一般过程,可以发现临床病人个体化给药的血药浓度――治疗循环(见图1)[3],这个循环包括临床医药人员观察到病人的临床症状,收集的个体化给药有关数据信息(定量测定有关药物、动力学参数、血药浓度、尿液唾液、组织液中药物浓度量)和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得出给药个体化结论,然后做出给药个体化治疗方案。

1.2系统功能:以往给药个体化决策支持系统,一是凭临床医药人员多年长期工作经验。与治疗药物监测个体化给药之间建立某种数学映射模型试图以计算机系统英特网、电脑、电子办公技术系统来代替医药学专家或普通医药人员作用,但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临床医药人员面对的不是抽象、一般性的问题,而是个体差异很大、复杂的具体病人的临床症状和疾病。把给药个体化过程简单化、机械化,仅以病人症状、疾病为表现形势和推理为核心是难以帮助医药人员进行给药个体化复杂情况进行分析和思考的。甚至有可能将其引到错误的思路上[4]。计算机在医疗卫生系统的应用实践表明在解决系统化和一般化的问题时,计算机、电脑对人的依赖较少,但随着问题复杂性增加,就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因此系统设计的功能定位是,针对动态的病人,给药个体化和治疗药物监测的药物治疗环境。帮助医药人员获得所需要的知识和经验指标参数,在验证给药个体化后从使用药物安全、有效、经济、合理这些方面制订药物治疗方案给药个体化。

1.3给药个体化模式识别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临床特征:用不同的给药个体化方案[对照、病人年龄、性别、肥胖、遗传、肝、肾功能、心脏疾病、胃肠吸收功能、有关药物1/2t表现分布容积(V),吸收速率常数(Ka),消除速度率常数(K),吸收分数(F)]参数对应不同病人,症状给药个体化方案。这种给药个体化对应的相应疾病,所构成的数据结构就称为相应给药个体化模式。有了给药个体模式,计算机、电脑就可以根据不同的识别规则,对待识别不同的给药个体化方案进行判定,决定它所选用的给药个体化方案。

1.4给药个体化方案推理:方案推理是基于过去病人的有关症状、临床表现和有关生理生化方面参数与当前病人症状有关生理、生化方面参数对应解决当前临床结果的一种推理模式。

根据对病人临床症状、生理、生化参数的描述,按照一定的给药个体化方案检索机制,从既往给药个体化库中查找一个与当前病人临床症状、生理、生化、指标相匹配的给药个体化方案。如果该给药个体化方案与当前病人生理、生化指标完全相符,则将该给药个体化方案,直接提供给医药人员参考;否则要再根据两者不同之处,先对既往给药个体化方案进行修改或注明其它因素,再将修改方案提供给医药人员参考。

2给药个体化支持系统结构(见图2)

2.1人机界面管理子系统:这是作为DSS与医药人员(用户)之间交流的硬件和软件英特网电子办公通讯系统,它的功能包括:(1)医药人员输入DSS运行所需的各种临床病人的症状,药动学参数,生理、生化数据[2]提供控制界面让医药人员对DSS的运行进行人为控制和干预显示DSS的运行输出结果,包括对给药个体化结论方案意见,使用方法,提供给医药人员参考。

2.2知识英特网管理子系统:主要有两方面功能:(1)存方与给药个体化临床病人症状药动学参数、生理、生化参数;(2)接受医药人员的问题,再调用相关给药个体化,临床病人,症状药动学参数和生理、生化参数模式,实现医药人员解决当前临床病人症状药动学参数和模式管理子系统中的模式给药个体化临床病人症状药动学参数、生理、生化参数模式,实现医药人员解决当前临床病人症状的过程,即在医药人员输入当前病人症状、生理、生化客观指标后,推动系统运行,得出给药个体化方案结果。

2.3数据管理子系统:通过数据库、英特网对DSS运行,所需的各种临床病人症状药动学参数、生理、生化、给药个体化方案数据和运行中产生的中间给药个体化方案数据进行管理。

2.4给药个体化模式管理子系统:存放相关领域内的各种给药个体化定量或定性模式规则。在系统中存放即给药个体化方案,供知识管理子系统调用给临床医药人员参考。

3给药个体化系统流程(见图3)

图3给药个体系统流程

首先医药人员对临床病人的症状明确诊断,根据临床医药人员对病人、诊断结果及病人身体状况具体因素,输入PDSS,启动知识管理子系统,搜索与给药个体化相关知识来验证给药个体化方案的正确性。选择适合的给药个体化方案,再由临床医药人员拟定出初始给药个体化方案(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和间隔时间),病人按初始方案给药后,在随时观察临床效果的同时,按一定时间采取血样标本,测定血药浓度,然后,根据血药浓度―时间的数据,求算出病人的药物动力学参数。重新启动PDSS系统,修改给药个体化方案,再一次由临床医药人员根据病人临床症状和药物动力学相关数据,结合病人症状和文献资料,对初始给药个体化方案做必要的修改,制订出调整后的给药个体化方案,用于病人。根据具体情况,可重复上述过程。

4讨论

4.1医学形象思维模型:由于临床疾病的多样性、多变性、复杂性、不可测性、突然性、突发性、临床症状的相似性、不确定性,医药人员的诊断思维是不可能完全形式化和数据模型化。医药学专家对病人症状的诊断过程是一个面对临床病人复杂现场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它不是形式化的推理过程,更需要直觉和灵感,应用医药学知识灵活准确选用给药个体化方案。弄清楚个体化给药原理[4]从这一意义上说采用模式识别比推理能更好更准确地模拟医药专家对临床病人症状的诊断和确定给药个体化,制定给药个体化方案[5]。`

4.2DSS系统与医学伦理和法律责任问题,临床医药人员对临床病人负责,因此给药个体化必须对临床病人负责,这涉及到医学伦理和法律责任问题。在开发应用个体化给药,支持系统时与医药人员的责任是完整的,不能把人只看作是计算机、电脑、英特网可代替的部分。经药个体化决策支持系统如同目前临床使用的各种检查和治疗仪器一样,只是医疗辅助设备虽然也必须符合强制性的医疗安全标准要求,但对临床病人给药个体化治疗结果,最终负责的仍然是医药临床人员。

4.3临床药师在药物治疗决策支持系统PDSS设计与开发中的作用,融合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多专业是当前科学发展的特征与特点,信息、科学在药学领域的应用正在改变药学的基本面貌和工作模式[6]。

PDSS的设计与开发需要信息、工程、电脑、英特网通讯技术、医学药人员的共同努力。在PDSS的设计与开发中,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知识优势,强强联合,参与系统结构和工作流程以及给药个体化知识库的设计与建设,期望能建立世界性的、统一的标准,通用性软件系统监测治疗药物数据库;便于交流检索共有资源和知识共享,和医药临床人员之间通过电脑、英特网、电子办公通讯起到纽带作用。这对于临床医药人员开展给药个体化和多种医药学服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7]。

参考文献:

[1]中国执业药师协会.2003年度全国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指定教材[M]. 第一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98.

[2]黄梯云.智能决策支持系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1.

[3]Van Bemmel JH,Musen MA.Handbook of medical in formatics[M].上 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

[4]梁嘉骅,王双惠,李常洪,等.医疗诊断专家系统开发的新思路与新 方法[J].系统工程学报,1999,14(1):83.

[5]赵卫东,盛昭瀚.基于形象思维的医疗诊断系统研究[J].系统工程理 论与实践,2000,(10):108.

[6]汤韧,易涛,张宜.现代药学信息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 社,,2003.1.

[7]易涛,魏蛟龙.药物治疗决策支持系统模型的设计[J].中国医院药 学杂志,2004,24(3):178.

医疗数据治理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双向转诊;信息共享;网络平台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41-0135-02

双向转诊作为当前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完全医疗体制、提高医疗资源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双向转诊机制的运行与实践中,因信息化建设力度的薄弱,双向转诊信息共享网络平台构建的缺乏,造成双向转诊信息共享渠道不畅,转诊患者的医疗信息无法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实现有序对接,进而导致的患者在转诊过程中难以避免医疗机构的重复检查而延误诊治,或因信息偏差而引发的医疗事故,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负担,也成为制约双向转诊医疗机制效率和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实现双向转诊信息共享网络平台的优化建设,提高双向转诊信息化程度是完善双向转诊医疗机制的关键。

本文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二、三级综合医院双向转诊机制中信息共享网络平台的建设方案。

1 设计双向转诊信息系统框架

双向转诊信息系统采用B/S架构的设计方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通过该浏览器在任意信息节点快速、便捷的获取共享双向转诊相关信息数据。

数据库设计:

双向转诊信息系统在数据库的设计上,主要包括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电子病历数据库、转诊业务数据库。

1)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主要统计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送的需上转治疗患者的健康档案信息,通过该数据库,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对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史、就医状况等信息进行快速检索和查询。

2)电子病历数据库:主要统计患者的病历信息,包括疾病诊断结果、病程记录、病情描述、会诊意见、疾病检查检验结果、治疗方法和结果、医嘱、手术记录、护理记录及诊疗指导等。

3)转诊业务数据库:主要统计患者的转诊信息,包括转诊原因、转诊指证、转诊时间等。

双向转诊信息系统在系统功能模块设计上,主要包括既往信息查阅、转诊标示提示、转诊资源预约、转诊会诊医疗信息、合理用药提示、检查影像等数据查阅、双向转诊流程管理等。

2 明确双向转诊信息共享网络平台建设目标

双向转诊信息共享网络平台建设的主要理念在于解决上下级医院转诊过程中信息难联通、难共享、难衔接的问题;其主要建设目标在于:

1)实现患者转诊信息在上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共享,以尽快实现转诊申请审批流程的网络化与电子化,简化转诊流程,保证有序对接;

2)实现上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患者诊疗过程信息的交互,避免医疗机构的重复检查而延误病情诊治,保证医疗安全;

3)实现医疗卫生资源的共享,为建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医疗服务格局提供技术支撑。

3 规范双向转诊业务流程

3.1 建立电子健康档案

电子健康档案是借助计算机等相关网络信息技术将个人健康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并储存于互联网服务器的电子化记录。在双向转诊信息共享网络平台的建设中,主要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专业团队,采集患者个人健康信息及每次就诊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长居地、血型、药物过敏史、疾病既往史、家族疾病史等一般资料,并通过中心现有的信息平台对信息进行存储、管理,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同时,电子健康档案随患者每一次就诊予以更新,在双向转诊中由社区及上级医院共享,为健康风险评估、疾病诊疗、健康指导及转诊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3.2 制定转诊指证

实践中,因医院、社区业务流程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双向转诊机制中也将面临转诊指证不一致等问题,而统一、合理的转诊指证是双向转诊医疗机制高效运行的基础。因此,在双向转诊信息共享网络平台建设实践中,建议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二、三级综合医院共同制定转诊指证,实现转诊指证的统一和规范。

3.3 制定切实可行的双向转诊程序

上转流程: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患者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导入双向转诊信息系统的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中,将患者的病历信息导入电子病历数据库,将患者的转诊信息导入转诊业务数据库中,并生成转诊标示,实现与上级医院的信息共享;同时,经信息平台向上级医院进行各种医疗资源的网上预约,如门诊、科室、实验室检查及住院等。上级医院经转诊业务数据库对患者的转诊信息进行导出,并作出相应的接诊安排,通过信息系统平台对社区的预约进行回复并告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预约单打印出交给患者,患者凭借预约单可直接于综合医院就诊。且就诊后,上级医院可从信息系统平台的电子病历数据库共享到患者在社区的诊疗经过、结果等病历信息,以作为转诊治疗依据。最后,患者在上级医院就诊的经过(包括会诊意见、检查结果及诊疗指导等)由医院专业信息管理人员予以信息采集并生成电子病历信息,将其导入双向转诊信息系统的电子病历数据库,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享。

下转流程:患者于医院治疗病情得以稳定后,经医生会诊可回社区进行下转康复治疗时,由医院相关转诊负责人先将患者的转诊信息导入转诊业务数据库,并生成转诊提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负责人经转诊业务数据库导出患者的转诊信息,并作出相应的接诊安排。同时,通过信息系统平台对上级医院的下转进行回复并告知。上级医院将转诊单打印出交给患者,患者持转诊单回社区行相关康复治疗。且社区接诊后,可从信息系统平台共享电子病历数据库获得患者在上级医院的诊疗经过,包括诊疗及康复治疗指导意见,以作为康复治疗依据。

4 结论

针对双向转诊医疗机制运行中“信息不共享、转诊不衔接”的问题,通过信息共享网络平台的建设能够有效实现上下级医院转诊信息的共享,使二三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可以随时了解患者就诊信息,对于简化转诊流程,促进上下级医院转诊的有序对接,解决患者就医困难以及避免医疗机构重复检查及实现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共享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袁芳.信息化建设在我院双向转诊工作中的优势[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