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疗设备加工

医疗设备加工

医疗设备加工

医疗设备加工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疗设备;机械管理;维护;提高效益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现在的医院治疗中对于医疗设备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现在我国医院的医疗设备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我国医院的医疗水平。虽然我国的科学技术得到飞速的发展,但是相关的医疗设备的成本还是非常的昂贵,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关于如何加强医疗设备的机械的管理和维修,降低医疗设备的机械在使用过程中的成本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医疗水平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我国相关的医疗设备的发展。现在医疗设备的机械在我国的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不可以忽略,而且现在很多的疑难杂症的治疗都依赖于我国医疗设备的机械的治疗。但是我国的医疗设备的维修费用十分的昂贵。目前我国大型的医疗设备的机械的维修主要是返厂进行维修,但是这需要很长的时间,严重影响着医院对于医疗设备的使用。所以医院应该培养自己的维修人才,加强对于医疗设备的机械的管理和维修。

1.我国医疗设备的机械管理和维修的现状

我国对于医疗设备的机械的管理和监督是从八十年代开始的。但是实行全国统一的关于医疗设备的管理和监督起步比较晚。现阶段我国医院对于医疗设备的管理和监督主要是借鉴西方的先进的关于医疗设备的管理和监督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医疗水平以及医疗设备的发展情况逐渐建立起来的。

1.1我国医疗设备的机械的管理机构的介绍

现阶段我国进行医疗设备的机械监管的部门主要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商务部和卫生部。其中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主要工作内容是:监督医疗设备的机械的使用情况。商务部的主要工作内容是:贯彻和实施相关的医疗设备的机械的产业政策并对医疗设备的机械的产业发展进行宏观的调控。卫生部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所有的使用医疗设备的机械的医院和卫生机构进行管理和监督。他们之间都是相互合作并实行自己的相关职责的。他们工作的保护着我国医疗设备的机械行业的健康发展。

1.2我国医疗设备的机械的监督管理的现状

下面对于我国的医疗设备的机械的监督管理的现状进行逐步的介绍。首先是我国的政府十分的重视医疗设备的监督和管理的工作,我国的政府在逐步的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并且监督管理在我国医疗设备的机械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在2004年4月1日我国政府施行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这使得我国对于医疗设备的机械的监督和管理有了一个重大的突破。同时这也标志着我国的医疗设备的机械的监督和管理进入到了一个有法可依的新阶段。其次是我国对于医疗设备的机械的监督和管理的主要职责都落实到一个具体的执法机构中,这就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关于医疗设备的行政管理能力。《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施行为我国医疗设备的机械的监督和管理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这也有助于我国的相关部门实行统一的标准进行监督和管理,有利于我国医疗设备的机械的监督管理统一化和规范化。再次是我国对于医疗设备的机械的监督和管理实行分类管理。并突出管理和监督的重点,这大大提高了我国对于医疗设备的机械的管理和监督的效率。将我国的医疗设备的机械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分类,这样在对这些医疗设备监督和管理中能够很容易的提高工作的效率。最后我国政府对于新上市的医疗设备的机械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医疗设备的机械能够安全正常的使用。这不仅包括对于医疗设备的机械的生产厂商的监督和管理还包括对于医疗设备的使用者得监督检查。

1.3我国医疗设备的机械的维修的现状

对于医疗设备的检查和维修是医院在使用医疗设备的过程中一项最基本的工作。对医疗设备进行及时的检查和维修可以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年限并减少医疗设备故障的发生。对于医疗设备的检查和保养都属于医疗设备的维修工作。医疗设备的保养主要是指对于医疗设备进行简单的除尘、防潮等工作。对于医疗设备的保养主要包括日常的保养、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其中日常保养的主要工作时对医疗设备的表面进行简单的除尘。一级保养的主要工作是对医疗设备的内部进行清理和除尘。二级保养的主要工作是对医疗设备的机器零件进行精度的调整和简单的更换,它是一种预防性的维修。

对于医疗设备的维修是指更换已经损坏的不能在使用的机器零件,目的是为了让医疗设备能够正常的工作。所以医院的维修人员应该对医疗设备的维修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医疗设备维修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医疗设备的机械的使用年限。

2.我国医疗设备的机械在管理和维修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虽然我国的医疗设备发展很快,而且在医疗水平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的医疗设备的机械在管理和维修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下面将分别介绍我国医疗设备的机械在管理和维修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2.1我国医疗设备的机械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医疗设备的机械的管理制度,并且已经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监督管理体系,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在医疗设备的机械的监督管理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第一,我国对于生产医疗设备的机械的企业要求必须有许可证时才可以生产,这严重的影响了生产医疗设备的企业的发展。因为《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中严格的规定了:生产医疗设备的机械的生产厂商对于生产的产品必须进行注册管理。企业在拥有了一系列的条件比如:场地、人员、技术等生产的产品经过检验合格后才可以取得生产许可证,企业才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生产。这种太长的审批程序,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生产的积极性。

第二,我国对于部分医疗设备的机械的监督和管理的力度不统一。比如:对于一次性使用的无菌注射器监督管理的特别的严格,从生产到最后的销售使用都有相应的部门进行监督管理。然而对于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医疗设备监督的力度不够,比如对于隐形眼镜的监督和管理根本不到位。

第三,我国对于医疗设备的机械的监督和检查缺乏相关技术的支持。我国没有成立专门的对于医疗设备的检验的机构,而且现在在全球范围来看都缺乏相关的医疗设备的机械的监督的技术支持。医疗设备在抽样监督检查中的缺乏经费并且抽样监督检查所涉及的范围很小,难以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查。

第四,我国对于医疗设备的监督检查透明度不高而且存在着很明显的地区差异。各个地区制定的医疗设备监督检查的相关标准不同,不同地区对生产医疗设备的厂商发放生产许可证的标准也不相同,这就会引起不同地区生产厂商之间的不平等竞争。这也导致了各地区的监度检查的不到位。

2.2我国医疗设备的机械在维修中存在的问题

医疗设备的维修质量直接决定了医疗设备的机械的使用寿命。目前,我国在医疗设备的维修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首先是我国医疗设备的维修存在着很严重的人才的流失问题。医疗设备的维修不同于其他机器设备的维修,他对于维修人员各方面的素质都有着很高的要求。但是大部分的维修工作人员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就会离开维修岗位,因为目前在医院维修人员的工作被看作只是简单的工作,我国的医疗设备的维修人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没有发展前途。还有就是现阶段我国使用的医疗设备都是进口的产品,维修的难度很大,需要很专业的知识,并且待遇也不好,这也导致了很多的人都不愿意从事医疗设备的维修工作。其次是我国从事医疗设备维修的工作人员素质比较低。由于很好高素质的人才的流失,这也导致了我国现在从事医疗设备维修的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普遍比较低。最后是我国关于医疗设备的维修手段比较落后。目前我国没有统一的成套的医疗设备的维修场地。虽然一些大型医院的医疗设备的维修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在很大的程度上还存在着改善的余地。医院也没有建立相关的医疗设备的专门的维修机构。

3.加强我国的医疗设备的机械管理和维修应该采取的措施

在上面介绍了我国关于医疗设备监督管理和维修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必须提出解决的方案。并引导我国的医疗设备的机械的监督管理和维修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1加强我国医疗设备的机械管理应该采取的措施

为了加强我国的医疗设备的机械的管理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是我国的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加快立法的工作,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相关的职责。只有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才能在事故发生以后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让人们都能够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加强医疗设备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其次是我国相关工作部门应该改善监督管理的理念,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性。我国指定医疗设备管理政策的相关部门要结合国外的先进的经验和实施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符合我国具体情况的政策,这样可以减少我国政策的失误率。各级的监管部门应该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我国医疗设备的机械行业的健康发展。最后对于我国的医疗设备的监管应该重视监管队伍的管理和培训,为我国顺利的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在我国目前监督检查人员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着我国医疗设备的机械的监督检查工作的效果。所以加强监督检查人员的素质培养很有必要。

3.2加强我国医疗设备的机械维修应该采取的措施

目前,虽然我国的医疗设备有了很好的发展,但是在医疗设备的机械的维修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的不合理将会直接影响我国医疗设备的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首先医院等医疗设备的使用单位应该建立相关的维修机构。由他们来专门负责医疗设备的维修。这样就可以充分的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并能够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其次是加强对于医疗设备的日常使用和维护的管理。比如:对于医疗设备的防静电管理、防潮管理等等。再次,在还要加强医院的医疗设备的日常的保养管理。如果做好日常的保养工作,就可以很好的减少医疗设备的损坏,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只要做到这些,相信我国的医疗设备会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结论

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逐渐的和世界接轨,我国的医学理论和技术的更新也是非常的迅速。相关的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很快。但是医疗设备高昂的成本以及维修费用迫使医院必须建立自己的维修机构,并且培养专门的大型机器设备的维修人才。这对于医院节约维修成本和维修时间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并且能够增加医院的效益。同时在相关的医疗设备的维修中,涉及到很到的边缘学科的相关的先进知识,这就要求医疗设备的机械的维修人员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维修技术。而且医院也应该建立完善的制度进行医疗设备的机械的管理和维护。完善医院的关于医疗设备的巡检制度,从而保证医疗设备机械的正常使用。

参考文献:

[1]李琳.浅谈医疗设备的维修与管理[J].临床医学工程,2010,4,8(7):134-135.

[2]曹安之,刘枫,舒惠宇等.用科学的发展观推动医疗设备管理全面发展[J].医疗装备,2005,8,21(3):33-34.

[3]陈曼珊.浅析医疗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J].医疗保健器具,2008,5,25(2): 33-34.

[4]李维嘉,钱建国.开展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工作的体会[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09,2,7(9):147-149.

[5]刘翔,刘锦初.浅谈JCI复评和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J].中国医疗设备,2011, 10,15(4):82-83.

[6]郎朗,种银保.医疗设备预防性维修工作流程设计[J].医疗卫生装备,2008,11, 16(2):71-73.

[7]肖振圭,彭清荣.医疗仪器设备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J].医疗装备,2000,1, 5(6):15-17.

[8]陈宇珂,郑理华, 潘泽森等.加强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制建设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2,1,18(1):14-15.

[9]马玲,王谦.加强医疗设备管理,提高医院管理水平[J].医疗装备,2001,11,14(7):22-23.

[10]曾德华,荆世臻,刘久伟.培养医学工程技术人才,提高医疗设备管理水[J].医疗装备,2001,12,17(1):17-18.

医疗设备加工范文第2篇

随着经济及科学技术地快速发展,我国医疗事业也呈现出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使我国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有了显著地提升。然而,医疗事业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而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就是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以我国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并对医院开展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促进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实践证明,通过做好医疗器械维修工作来促进医院医疗水平地整体性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如要提高医院医疗器械维修质量,就必须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模式,转变工作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开展好医疗器械的维修工作,为医院的高效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措施

近年来,人们对医院的服务以及医疗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医疗设备作为医院重要的治疗手段,它的维修质量直接决定着医院的服务质量,更关系着患者的身体健康。然而,现阶段医疗器械的维修现状不容乐观,从维修人员到维修资料方面都存在着诸多不足。本文以我国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并对医院开展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促进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1我国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具体来说,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医院缺乏医疗设备维修的专业人才、维修资料不齐全、医疗设备的售后服务质量有待提升、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成本过高,具体内容如下。

1.1医院缺乏医疗设备维修的专业人才一方面,医疗设备相对科技含量较高,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而对于的医院设备维护人员来说,他们在校学习的相关知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甚至相对落后,也导致了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难度加大。另一方面,最近几年,很多医院在进行设备维修的时候对专业维修公司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因此,很多毕业于工科院校的大学生没有基础科技含量较高的医疗设备的机会,缺乏相关设备的维修经验,只能从事一般的维修工作,专业水平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1.2维修资料不齐全很多生产医疗设备的厂家,为了避免自己生产技术遭到泄露,不会给医院配备完整的维修资料,一般只是提供简单的接线图和大体的框架图,维修人员无法对医疗设备有一个更为深入的理解,这就加大了他们的维修难度。同时,当医疗设备有零配件损坏的时候,其配件都需要从国外订货,使维修周期延长了很多。此外,由于科学技术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医疗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也随着变快,很多设备在出现问题之后,甚至相配套的零件都已经不再生产,不利于维修工作地顺利展开。

1.3医疗设备的售后服务质量有待提升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年度医疗设备的采购金额高于五百亿,可以说,这些医疗设备的运行状况直接决定着我国的医疗服务质量。而医疗设备售后服务质量直接关系着医疗设备的运行状况,由此可见,医疗设备售后服务的重要性。然而,我国医疗设备的售后服务的现状可以说是不容乐观的。目前,我国医疗设备最常见的售后服务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由维修公司所提供的非原厂服务,一方面就是由医疗设备的生产厂家所提供的原厂服务。虽然,原厂服务无论是在配件的供应方面,还是在维修效率方面都有着较大的优势,但是,其维修费用也非常高,加大了医院的运行成本。

1.4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成本过高部分医院往往过分注重设备的操作及使用,而忽视设备的日常维护,分管医疗设备的部门以及设备的使用者也对设备的日常维护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设备出现问题后维修成本过高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些医院甚至片面地认为医疗设备是医疗事业的辅助工具,地位相对次要,仅由设备科负责而已,而不从医院的全局考虑,设备出现问题是出产厂家的问题,只需返厂而不需要进行日常维护,这不仅影响正常的医疗秩序,也大大地增加了维修的成本。此外,医院在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时,往往只侧重医疗设备的操作,而忽视医疗设备的保养维修知识,导致医护人员对设备维护重要性的认知不足,也不把设备保养和维护当做自身的工作职责,进而造成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损耗严重,令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成本增高。

2医院开展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在开展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医院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有很多,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维修人员专业水平的提升、提高管理者的专业素质、完善相关机制、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维修、对医疗设备的信息进行档案归档,具体内容如下。

2.1促进维修人员专业水平的提升医疗设备的维修人员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和机械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对医学常识有所了解,这也给维修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医院应定期对维修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的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不断深入,这些理论知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于医疗设备维修保养方面的,另一方面是关于医疗设备方面的,通过对相关理论知识地深入学习,来达到提高维修人员专业水平的目的。

2.2提高管理者的专业素质高素质的管理者是实现医疗设备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医院在管理者的选拔过程中,应提高这一岗位的选拔标准,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医疗设备都是高科技产品,专业水平不符合标准的人员是不能胜任这项工作的。此外,医院还要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从而为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

2.3完善相关机制为了使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展开,相关部门应完善管理机制,健全管理制度。制度作为约束行为的有效准绳,能够促进维修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而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也会有章可循,有利于职责的明确,从而将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提高医疗设备的维修质量。

2.4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维修如果只是在医疗设备出现问题之后,才进行维修,不利于医疗设备的高效利用,更加大了维修成本。因此,医院应对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注重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保养,避免医疗设备因出现故障而停止工作现象的发生,为医院的医疗水平的提升夯实基础。

2.5对医疗设备的信息进行档案归档医院应对医疗设备的相关信息进行档案归档,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在进行医疗设备信息整理的过程中,应对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和质量问题进行记录。在出现问题时,维修人员通过这些资料的查阅就能准确掌握这些医疗设备的情况,提高维修管理工作的效率。

医疗设备加工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检验、诊断及治疗类医疗设备的研制与开发也在不断进步。医院拥有的大型医疗设备数量与先进性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了医院的医疗水平。大型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是医院高效运行的基础,可保证临床工作正常开展、促进医院科研水平提升。目前,大部分医院对于大型医疗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措施相对滞后。该文围绕大型医疗设备管理和维护的现状展开,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供广大医院管理人员进行探讨和借鉴。关键词:医院 大型医疗设备 管理 维护目前,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的数量不断增加,为医疗和科研工作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但如何确保此类设备的正常运行,对医院管理者和设备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型医疗设备长期高负荷运行,同时缺少合理的管理和维护措施,易导致故障频发,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本文围绕大型医疗设备管理和维护的现状展开,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期减少医院在设备维护方面的财力消耗,保证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1 大型医疗设备管理和维护现状1.1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制度的合理性有待商榷(1)目前,大部分医院对于医疗设备的管理制度仍停留在重采购、轻管理、轻维护的模式中,在对预算中的设备进行采购论证时,重点关注其功能、性能及价格,对于设备运行后的维护、维修服务内容和条款不重视,导致设备在需要维护和维修时,医院没有足够的话语权。(2)设备投入运行后,缺少相应的管理制度对设备使用人员和工程师的日常巡检和维护工作进行约束,设备通常处于长时间、高负荷的运行中,导致设备在发生故障后被动维修,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效率,增加了医院的运行成本。(3)管理和维护制度对于工程师的工作分配缺少合理性,目前大部分医院仍以区域划分工程师的工作范围,但随着医疗设备的种类不断增加和细化,各类设备的工作原理千差万别,日常维护、维修的方式方法也大不相同,以区域划分工程师的工作范围大大降低了工程师的工作效率,不利于保证设备良好的工作状态。1.2 医院管理者对于医院自主维修力量的提升不够重视(1)医院从事设备维修的工程师人数过少:一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三级甲等医院,配备加速器、CT、磁共振、各种X线机等大型医疗设备数十台,各种检验、生化类医疗设备数百台,还有数以千计的监护仪、输液泵等小型常规医疗设备,但从事设备维护和维修的工程师往往只有十几人,甚至不超过十人,完全不足以保障全院医疗设备的管理、维护、维修工作的正常开展。(2)工程师在工作中,少有机会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技术培训:医学工程部门一直被列为后勤保障部门,管理创新能力弱,主动服务意识不高,导致医学工程部门的科室地位旁落,管理话语权减弱[1],因此,医院管理者往往容易忽视对设备维修工程师的培训工作,导致医院自主维修水平停滞不前,无法适应医疗设备快速发展的趋势。(3)对设备维修工程师缺少合理的奖惩、绩效机制:大部分设备维修工程师的薪资与其所承担的工作不对等,承担更多的管理或维护任务无法在工程师的业务收入上有所体现,这也使不少工程师对工作存在消极情绪,不利于设备管理、维护工作的高效开展。1.3 国外厂家在大型医疗设备领域的行业垄断和技术封锁加重例如,在各大进口厂家的大型放射类医疗设备的维修过程中,需要厂家工程师的账号密码登录,再进行“密码狗”的身份认证后方可进入设备的维修模式,进而查看设备的详细报错信息及故障代码。这种维修模式使院方工程师难以在第一时间了解设备故障的具体情况,报修后只能被动等待,客观上延长了设备的故障时间,也不利于医院工程师维修技术的提升。另外,随着技术的进步,现今大型医疗设备的集成化程度不断提高,在设备维修过程中,确认设备的具体故障后,厂家多以整体配件的更换代替传统意义的维修。例如,在某院某品牌CT的维修过程中,判断故障为检查床的升降电机皮带断裂,厂家提出的维修方案为整体更换升降电机,且旧件需由厂家收回,报价数万元,但若能对皮带单体进行替换,即使使用原厂配件,节省的维修费用也是相当可观的。旧件收回也使医院工程师无法自主准备配件,若再次出现相同故障,仍然只能以高昂的维修费整体更换原厂配件。1.4 大型医疗设备的研发实力不足目前,我国医疗设备产业发展迅速,产量也已跃居世界前列,但整体技术水平偏低[2]。我国医疗设备的专利申请方面,表现出技术创新较为活跃,但科技含量较低的特点。而绝大部分的大型医疗设备,特别是大型放射、放疗类医疗设备,基本依靠国外公司的研发和制造。核心技术的缺失和制造工艺的落后使得自主维修进口大型医疗设备困难重重。因此,我国在保持中低端医疗设备发展水平的同时,应进一步致力于大型医疗设备的技术探索和创新,摆脱对进口医疗设备的依赖,谋求高端医疗设备的全程自主化研发和生产。医疗设备研发和制造水平的提升,将从根本上提高行业水准,带动医疗设备管理和维护质量的高速发展。

2 对策与措施2.1 完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1)在进行采购论证时,采购人员应对拟采购设备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对设备的各项参数和指标严格把控;同时,应让维修工程师参与到设备调研中,对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成本进行核算,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使制定的大型医疗设备管理和维护方案针对性更强,进而降低大型医疗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支出[3]。(2)根据医疗设备类型合理划分工程师日常的维护、维修工作,尤其是各种大型医疗设备要有专职工程师负责;相同、相似类型的医疗设备工作原理相近,进行日常巡检和故障排查时可触类旁通,工程师专注于同类型设备的维护和维修,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设备故障率。(3)转变设备管理模式,制度上强化大型医疗设备日常巡检和预防性维护工作,配合合理的奖惩机制,保证制度的执行力度;设备故障后的被动维修难以避免,但更需要主动对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观察、记录,通过预防性维护减少故障的发生。例如,某院某台血管造影机,由于长期在手术室使用,手术服和病员服常有棉纤维脱落,导致设备计算机散热口堵塞,计算机多次在术中出现过热保护、死机现象,致使手术中断,影响医疗质量,带来医疗风险,针对该情况,工程师每季度在手术空档期对该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拆卸机箱,清理散热口和主板,此后近一年内,设备未发生相同故障。总之,日常巡检和预防性维护有利于工程师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将部分故障消除在萌芽阶段;此外,配合合理的奖惩机制,一方面可提高工程师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保证制度长期有效落实,从而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和维修成本。2.2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自主维修能力(1)增加维修工程师配备,引入专业能力较强的维修人员:大型医疗设备集成化程度高,工作原理复杂,故障类型多,从零培养一位维修工程师,周期长、收益慢,而引入具有一定工作经验、专业能力强的维修工程师能在短时间内提升维修效率、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维修成本,同时可以带动医院自主维修力量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学科快速、可持续发展。(2)建立健全维修工程师的培训机制: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学习,将丰富理论知识和提升实践操作能力相结合,鼓励维修工程师与同业者加强交流;随着大型医疗设备的迅速发展,新概念、新技术层出不穷,维修工程师必须不断学习,才可能满足医疗设备维护、维修的要求;在提升维修工程师业务能力的同时,逐渐减少对原厂维修的依赖,从根源上降低维修成本[4],促进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良性发展。(3)加强对医疗设备使用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一些医院不重视对设备使用人员的培训,也是医疗设备不良事件和人为故障发生率不断上升的原因之一[5];医院应建立医疗设备使用人员培训制度,定期培训,并对参加培训人员开展考核,确保考核合格人员才可取得医疗设备使用资质。2.3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进医疗设备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医疗设备档案的建立和实时更新有利于保存重要资料以供后续查阅[6],并为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提供依据。尤其是大型医疗设备,从采购、装机到投入使用后的定期保养和故障维修,以单台设备为单位建立档案,可实时追踪设备的使用状态。目前,医院多采用纸质材料记录医疗设备档案,与当前信息化发展趋势和互联网医院建设的总体目标尚有差距。据了解,现已有多家大型医疗设备公司和医院信息平台建设公司提供医疗设备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用于录入、记录和更新医疗设备的各项信息,包括设备厂家、购置金额和购置时间、使用状态、保养和维修记录等。构建完整全面的医疗设备信息化档案,便于管理人员全面掌握医疗设备的基本信息和使用状况,督促工程师按时进行巡查和检修,保障医疗设备的高效利用,降低设备故障率。2.4 积极探索与第三方维修服务商的合作,推动市场合理竞争目前,第三方大型医疗设备维修商的出现已经撼动了原厂维修的稳固市场地位。第三方维修服务商凭借其合理的价格和高效的服务,赢得了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7]。尽管在设备发生重大故障时,原厂的维修服务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第三方维修服务商足以较好地处置和应对大部分常规维修和日常保养工作。因此,积极探索与第三方维修服务商的合作,有利于医院减少维修开支,推动医疗设备维修市场的合理竞争和可持续发展。

3 小结医学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推动着大型医疗设备的不断创新和更迭,大型医疗设备也为医疗和科研的进步铺平了道路。设备在采购、管理和维护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及时总结和应对,用合理的制度予以约束,建立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进行管理和维护,使其高效地服务于临床工作,实现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参考文献[1]夏蕾,曹德森,应俊.大型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障目标管理体系建设与实践[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9):141-144.[2]范德增.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8,14(2):60-64.[3]徐杰.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维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疗装备,2018,31(15):79-80.[4]陈嬛,刘珍才,汪兴旺.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思考和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12,9(2):52-54.[5]魏生峰.大型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的风险与管理[J].中国设备工程,2020,4(16):56-57.[6]王峰,刘吉东.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完善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20):21-23.[7]陈成效.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问题探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5):91-93.

医疗设备加工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疗设备;管理问题;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2-0084-02

我国的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医疗设备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它不仅是医院进行临床研究的基础,也是保证医疗卫生行业不断发展的前提条件。医疗设备的管理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医院的管理水平,所以为了加强现代医院的管理力度,要先从医疗设备的管理入手,找到各种管理的漏洞,进行及时的补救,促进管理系统的良好运转。

1 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医疗设备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对医疗设备进行科学管理观念的淡薄是导致管理问题频发的根本原因,很多的医疗设备并没有配备管理专员,在出现故障的时候相关负责人会相互推诿塞责,问题的处理工作也常常在推脱中被耽搁,不仅影响了正常的工作流程,也给医院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有些规定虽然制定得非常全面,但是缺乏实际的落实工作,对设备的管理起不到任何促进作用。

其次是在医疗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没有做好及时的养护与维修工作。医疗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损耗程度比较大,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养护才能相对延长其使用寿命,但是在实践中,为了降低维护的成本,对很多设备没有进行定期的检查和养护,对一些非常容易出现事故的部件也没有及时更换,这样不仅增加了使用的风险系数,也增加了设备故障的维修费用,实际上得不偿失。

最后是对医疗设备的报废处理力度不够,导致很多的医疗设备超期服役,对设备的运行带来了很多的安全隐患。再高端的医疗设备也有其使用期限,超过了使用期限继续使用的危害极大,但是很多医院从经济利益角度出发没有及时对设备更新换代,很多已经符合报废标准的设备由于疏于管理,仍然在超期服役,这样不利于医疗服务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医疗事故的发生几率。

2 提高医疗设备管理的具体措施

为了加强医疗设备的管理水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

第一,加强医疗设备的购置管理,根据使用科室的具体要求和相关使用的目标与特点来制定申请购买医疗设备的计划,在申请表格中要详细填写设备的具体使用功能,确定好基本的技术参数,很多时候医院购买的设备单台的价值就在万元以上,对这类的贵重设备在申请的时候还要另外附加一份设备购置的认证报告,必须要明确购买此项医疗设备的必要性、可行性,同时具体详细地分析出其经济效益,要明确给出设备的购买资金。对于一些特定的设备仪器还要分析出其使用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加强设备购置的申请与认证的管理是做好设备管理的首要环节,接着就要加强招标与采购的管理,要将设备的具体功用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分析,最后在签订合同的时候要明确相关细则。

第二,提高对医疗设备的验收管理力度,依据采购合同的有关规定,对设备的主要构成和技术参数进行检验,确保医疗设备是符合标准的。验收的工作一定要细致和认真,还要及时,并做好验收记录。在进行验收的时候要由医院的设备的管理人员亲自操作,对设备的验收要从外包装开始,接着进行开箱核对,与订单没有出入的情况下进行调试运行,同时要正确指导相关人员的操作,避免因操作的失误而出现质量问题。验收合格之后,医院的科室负责人、设备的管理人员以及供应商的技术人员都要签字确定,并记录归档。

第三,加强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管理水平。在医疗设备验收合格投入使用后,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先确保设备有一定的工作时数,这样可以在有效的期限内发现医疗设备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更换或者修理。在对医疗设备的管理上要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并配备专人负责。对设备的操作人员要进行专门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术水平,在使用的时候要按照说明书的规范来操作,提高对医疗设备的认识程度,避免盲目的操作和违规乱操作,从而降低设备出现故障的几率,延长其使用寿命。做好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对制度的落实上,因而定期的巡查监管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要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还要将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上,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才能在第一时间找到相关的负责人。具体的管理工作也要和设备检测工作相互联系起来,增强管理工作的预见性。在设备的统计报表记录中,对医疗设备的管理还要做好对其效益的分析,明确各种设备的使用效益可以帮助医疗设备的管理人员制定科学的管理政策,优化医院的资源配置,提高管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使用的管理事关重大,要充分发挥起医院管理中各个部门的职能和作用,同时要强化采购方面的管理,医疗器械的管理委员会要切实负起相关的责任,定期检查需要购置的医疗器械是否能够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并要做好相关的记录,可以通过开会的形式来进行有效的论证。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要进行及时的检查,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对开机的时间、进行检查的人数、每人次的收费标准都要进行认真的记录,以便可以计算出这些医疗设备在未来所需要花费的维修成本,同时对这些设备的成本回收期限进行一个科学的评估,这样就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对不同类型的医疗设备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并分清楚每一阶段的管理重点,这样才能从宏观上把握各种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制定好完善的设备管理方案。另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管理也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例如采用电子标签的管理方式就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很多企业在对其设备的管理过程中,使用的是射频电子标签技术,这种技术也可以广泛应用到医疗设备的管理过程中。射频电子标签标识技术的应用过程非常的简单,当医疗设备购置进来的时候,就要按照特定的采购、安装、维修、保养、报废等的程序,将相关的信息全部输入到电子标签芯片内中进行常规的管理,然后就可以将芯片安装在设备的统一位置处,便于管理人员进行常规的管理,在进行电子入档的时候,对每一设备的使用过程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对各个科室的自行借用也要记录好,及时反映到电子档案中来,管理信息的及时更新有助于管理者制定出相应的管理计划,在不断的落实与完善中,摸清楚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

第四,提高医疗设备的维修与养护方面的管理。经济的发展促使医疗设备的制造越来越精良,对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使医疗设备得到更好的维修就要不断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在日常的管理中要重视与提高业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对其进行技术再教育,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工程技师队伍。此外要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查与养护,最好每一季度进行一次,这样可以充分确保医疗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并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在一些细节上也要充分注意,比如要定期换油,做好零件设备的紧固工作等,同时要增加预防性的维修工作,避免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重大事故,对一些损耗几率比较大的部件要进行及时的检查与更换,保证其正常运行。在对医疗设备进行维修管理的时候,还要借助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做好相关的维护与管理工作。现阶段,很多医院中都购置了先进的医疗设备,采用的是高端的技术,且在总的医疗设备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通常情况下,仅仅依靠医院自身对设备进行常规的维修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医疗设备生产厂家的协助。医院要充分调动其在社会上的力量,及时督促生产厂家做好医疗设备的售后服务工作,同时还要联系同一产品的国内外的生产厂家,将售后的服务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第五,做好医疗设备的报废管理工作。在对医疗设备进行报废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标准去执行,还要结合医疗行业的具体规定。对医疗设备进行报废管理是促进医疗卫生行业良性发展的重要环节,防止已经被行业淘汰的设备继续运行,使医疗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对拟报废的设备也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申报和批准,对符合条件的设备还要进行技术的确定,然后由科室提出申请再通过报废技术鉴定小组呈报给上级。

第六,要做好各类医疗设备的常规计量与检测监督管理的工作。医疗设备的使用质量关系重大,如果不提前对医疗设备本身的质量做出严格的检测,那么在使用的过程中就会有很多的安全隐患存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器具检定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医院要定期做好设备的检测,以便可以及时发现各种问题。在管理的过程中,检测科室要多方协助计量检测人员做好相关的检测工作,包括对医疗设备的力学数据的测试与整理,同时还要利用光学和声学的相关仪器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为了保证检测的质量,采用电离辐射剂量检定工作,尤其是要对那些使用时间非常长的医疗设备,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对检测不合格的设备要及时记录,并申报报废设备的处理。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有一些医疗设备虽然使用的时间很长,甚至超过了预定的使用期限,但是在检测的时候,每一项指标都是合格的,那么在以后的运行过程中就要相应缩短检测的时间,多进行计策检测,以便可以及时发现医疗设备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进行及时的维修或者是报废处理。

3 结 语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高效发展,要对医疗设备进行全方位的立体化的管理,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对设备使用的各个阶段都要进行严格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各种问题,做好维修和报废的工作,加强医疗设备更新换代的力度,不断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尤良.医疗设备全过程管理内涵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10,(10).

[2] 朱红秀.探讨医疗设备招标[J].中国医学装备,2009,(1).

[3] 汤黎明,吴敏.医疗器械采购技术管理规范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09,(2).

医疗设备加工范文第5篇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医院都以“科技兴院”为基本政策,持续增加对医疗设备的资金比重,以各种形式采购。所以,充分开发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潜力,是非常重要的。医疗设备,促使数量和类型的持续增长,诸多优秀的医疗机械普遍运用在治疗、教学、研究工作中,尤其是诸多大型设备是对医院的规模、治疗、研究水平作为衡量标准的条件之一。1.建立医疗设备档案,能够为领导专家考证引进设备时提供强有力的证明。因为先进的医疗设备功能多且费用高,在引进时,将会由领导和专家对设备的使用价值、经费预算、收益等做可行性分析,并建立档案为以后该类设备的除旧布新做一个参考。2.医疗设备档案的建立可以对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维护和管理工作进行查询。在使用医疗设备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零件损坏、脱落、侵蚀的情况,导致设备性能、精度和效率变差,需要按时维修管理,设备档案的建立是必需的,是保障设备使用维护的有利条件。因此提高设备的使用率,能够有效地减少维护成本和设备故障的发生率。

二、发展医疗设备档案信息化的必要性

时代在逐渐进步,信息化开始广泛涉及各个行业,因此,医疗设备行业也应该逐渐走向信息化。医院的医疗设备产生过各种类型的医疗设备档案,但是后期在使用过程中,维护记录的数量相当庞大。采用人工记账的方式对设备的采购、出入库、替换等进行记录,导致工作量过多,效率低下,无法在使用过程中提供动态数据,不方便统计数据,因此导致管理工作受到局限。医院规模的逐渐扩大,导致设备的数量、类型、模式也不断增加,医院必须采用信息化管理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当前医院管理中,已开始广泛应用各种自动化管理工具,逐渐促使医疗设备管理革新。从计算机存储设备管理到医疗设备档案归档设备的修理和维护的动态管理,归档及档案查阅正逐步实现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医疗设备档案信息化管理具有显著的优势。例如:资料查阅较为迅速、工作效率高、资料能进行电子备份,减少自然灾害发生时所带来的影响。

三、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化的实施

(一)传统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医院管理医疗设备档案时具有不一样的规范,汇集及清理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档案归档的时间太长,并且内容不全的问题。2.医院管理医疗设备的队伍及设施不完善,人员文化水平及专业素质较差。花了高价钱购买医疗设备,却并没有重视后期对医疗设备的维护,导致这个环节被忽略。(二)加强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根据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特点及其具有的独特地位,这就要求必须对医疗设备的科学管理高度重视,就要加强领导的信息化意识,加大医疗设备档案建立的经费,使其达到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的管理水平。信息管理工作,运用科学合理的软件系统,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对专业的学习和素质的培养,强调数据库建设的意义:1.保障信息输入的完整性,能够有助于后期维护的进行。2.保障信息输入的准确性,能够使之后的维修具有重要意义。3.要具备日常更新的想法,档案管理人员要依据设备的保养、出入库、替换等情况,时常更新,只有这样才能和真正的临床部门达到资源共享。对数据库的使用及维护重点关注必须要完成以下几点:1.在“数据查询”模块中,只要录入编号、名称、使用部门及价格等信息,就可以查询有关设备的信息。2.在“数据模板”模板中,采取多种种类统计的方法迅速将相关符合条件的设备数量和金额进行统计。如:“十万元以上设备统计”或者“放射科使用设备”“某时间段购置设备”等等的统计,并且也会根据财务会计准则,对设备折旧进行计算。3.在“数据修改”模块中,可以在科室之中的调换以及设备信息等进行修改。4.在“数据输入”模块中,就可以报表的形式对比查询的数据及统计结果等并打印出来。5.在“数据维护”模块中,能对一系列的信息进行备份,并对软件进行升级,维护。

四、总结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随着医院信息化管理逐渐发展,医疗设备的信息化建设将会全面实施,会逐渐表现出其在医院信息化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其管理水平对于医院的治疗、科技水平及利益等,也会造成显著的影响,因此,必须完善对医疗设备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建设,这是医疗设备发挥优势的关键,还能增强医院业务。不仅如此,管理医疗设备档案的员工必须加强服务理念,用以保证档案资料的实用性、完整性,确保充分发挥医院医疗设备的功能使用,恢复医疗设备投资所带来的收益,逐渐稳步迅速发展医院的工作。

作者:杨凯 单位:山东省泰安市中医医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