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个人职业素质

个人职业素质

个人职业素质

个人职业素质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闻史;教材内容;职业素质

随着新闻传播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大量具有职业素质的新闻人才。

新闻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一级学科,已经为迅速发展的传媒业输送了大批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新闻记者。与此同时,媒体也对毕业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媒体普遍反映新闻传播类的毕业生,其职业优势是上手快,但是后劲不足,发展潜力不够。因而近年来,媒体引进非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的数量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新闻传播教育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更新教学理念。

新闻传播学的教学内容,大致可分为理论、历史和应用三大部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普遍对应用部分的课程,如采访、写作、编辑、摄像、摄影及媒介的经营管理比较重视,对理论和历史部分的课程比较忽视。特别是对新闻传播史更加漠视,认为学习新闻史对将来从事新闻工作用处不大。再加上有些教师只重视历史知识的简单传授,课堂上一味照本宣科,也使学生学习新闻史的积极性大大降低。殊不知,新闻传播学是一门极具人文色彩的学科,而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操作的学问。记者的职业素质不仅包括是否掌握了采编技巧和各种技术设备的操作技能,而且还包括是否具备敏锐的思想和深厚的人文素养。一个真正优秀的新闻记者,其职业素质的体现绝不仅仅是技能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观察力、想象力和责任感、使命感,是一种思维的拓展和思想的渗透。这不是知识层面和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思想智慧层面的问题。俗话说,读史使人明智,新闻史作为新闻传播学科的一门必修课,对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意义,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因而摆在新闻史教学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一方面要转变学生的观念误区,另一方面要把人文教育融入到教学实践中。

本文结合笔者新闻史教学的实际,从三个方面对教材内容的拓展,以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多角度、全方位地夯实学生的职业素质。

新闻史教材中,涉及了许多新闻前辈,不畏艰难险阻,用自己的言行,甚至生命诠释了新闻这个神圣事业的职业内涵。今天的新闻学子将成为明天的新闻记者。在讲授这些人物的时候,笔者多方查找材料,重点挖掘这些杰出人物的闪光点,分析他们对新闻历史的卓越贡献,增强学生对这些前辈先贤的敬仰。同时,让学生们思考:在这些杰出记者身上体现了哪些崇高的道德品质和优秀的职业素质?见贤思齐,运用榜样的力量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的教育。

1.首先是职业道德方面。

通过对这些优秀记者高尚品德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记者是社会的良心。一个没有正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记者是写不出好新闻的。邵飘萍为民立言,惨遭军阀杀害;里德总是出现在风暴中心,才有了《震撼世界的十日》;范长江的足迹踏遍西北,成就了名作《中国西北角》。他们是新闻历史上的英雄,正是这些具有崇高职业道德素质的记者,为我们的新闻事业铸就了尊重事实,追求真理的优良传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弘扬历史的优良传统,对我们今天抵制有偿新闻和虚假新闻,体现人文关怀,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其次是业务素质方面。

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些优秀记者的新闻实践,可以为学生在业务素质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黄远生“脑筋能想,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的“四能说”;邹韬奋“注重为大多数民众谋福利”、“永远立于大众立场”的“韬奋精神”。史量才和成舍我卓越的办报、经营才能。这些优秀记者身上凝聚了丰富的业务实践经验,学习和总结这些实践经验,对我们克服当前传媒的商品化,实现“三贴近”,仍然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

3.扩展历史事件的外延

对历史事件的讲授是新闻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教师在讲授中,如果仅仅对历史事件进行简单的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的知识性传授,也就避免不了枯燥和干瘪的照本宣科。这样的新闻史教学,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能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有所帮助。笔者在教学实际中,尽量扩展历史事件的外延,从纵横两方面拓宽事件的影响力:不仅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而且关注事件造成的后果;不仅分析事件对本国新闻历史的影响,而且关注事件对其它国家新闻历史的意义。

任何历史事件都是整个历史链条上的一环,如果我们在历史的讲授中,把事件单独抽取出来,孤立地去看待它,割断它和其它链条的联系,便不能全面、客观地对其做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列宁指出:“在社会现象方面,没有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方法了。罗列一般例子是好不费劲的,但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甚至会起完全相反的作用。因为在具体的历史情况下,一切事情都有它个别情况。如果从事实的全部、从事实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胜过雄辩的东西,而且是证据确凿的东西。如果不是从事实的全部,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而是片面的和随便挑出来,那么事实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甚至连儿戏都不如。”①鉴于此,笔者对教材中的历史事件进行多方面拓展,变僵化、静态的讲授为灵活、动态的分析,不断复活历史事件,重点关注其对当下我国新闻现实的影响。

首先,古为今用。在讲授历史事件时,不但阐述其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产生、发展的基本过程,而且特别关注这一历史事件和当下社会类似事件的区别和联系。以古鉴今,古为今用,让历史为现实服务。笔者在讲授1947年《晋绥日报》进行的反“客里空”运动时,把这个惯于弄虚作假、吹牛拍马的记者客里空和当今屡次报道虚假新闻的记者联系起来,分析两者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并指出这一现象会对新闻事业造成的严重危害。同时启发学生思考一些问题:这种现象产生的历史根源是什么?作为未来的新闻记者,应该怎样做才不至于重蹈覆辙?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积极进行思考,而且还加深了对真实是新闻生命这一职业理念的理解。

其次,洋为中用。在外国新闻史的讲授中,对发生在其它国家的历史事件,也要从借鉴的角度出发,洋为中用,而绝不能仅仅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面。笔者在讲授普利策和赫斯特竞争中出现的“黄色新闻”时,就结合当前我国新闻娱乐化泛滥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们进行讨论,课堂上气氛热烈,效果很好。这样不仅使学生们掌握了历史史实,而且对普利策以后思想的转变找到了合理的依据,对当前娱乐化泛滥的现象也找到了历史根源,对新闻这个崇高职业的理解也更深刻了。

4.总结历史规律,学会辨证思维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今天的新闻学子将成为明天的新闻记者。在新闻历史教学中,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是新闻史教学贯穿的一条主线。然而,“一切历史知识都是人们对客体历史经过头脑加工的,因而包含有历史认识者主观的立场、思想、情感的主体化历史”。②我们对教材中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拓展的最终目的是总结新闻历史发展规律,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方法。因为只有掌握了历史辩证法,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现象。也只有掌握了历史辩证法,才能正确理解诸如新闻自由、新闻真实等新闻核心理念,从而澄清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首先,对于新闻自由的理解。一提新闻自由,学生们便会拿西方国家新闻自由的理念和我国关于新闻自由的论述进行一番类比。但由于缺乏历史地、辨证地分析,往往会得出片面的结论。其实,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不同的发展道路决定了各国的新闻体制和新闻理念也不尽相同。照抄照搬西方国家的理论和做法是行不通的。因而我们不能孤立的去看西方所谓的“新闻自由”。在外国新闻史的讲授中,我着重启发学生进行辨证思考,把新闻自由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去认识和理解。从158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颁布的“星法院法令”到1934年和1996年美国政府出台的广播法和电信法,再到伊拉克战争中的军方管制。通过这些无可辩驳的历史史实让学生们明白:世界上任何国家的任何媒体都没有也不可能做到绝对的新闻自由,否则就不会有曾格案件的发生,更不会有汉密尔顿以80岁高龄出庭为曾格辩护的一幕。

其次,关于新闻真实的问题。一提新闻真实,有的学生就会说,像美国“扒粪运动”那样揭丑的新闻才算真实。这种思维方式显然缺乏辨证观点,是用一种倾向掩盖了另一种倾向,也不是实事求是。因为世界如此之大,要找一些正面的例子并不难,要找一些负面的例子也很容易。揭丑的新闻多是真实,难道歌颂的多就是不真实?关键还是要看是否符合客观真实。还有的学生认为“有闻必录”才是真实。的确,“以事实说话”是新闻的基本理念。表面上看,这种做法貌似真实客观,实际上,由于其忽视了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对事实没有取舍,没有平衡,往往适得其反,反而损害了新闻的真实性。因此对“有闻必录”也应该进行辨证分析,一方面,我们主张“录”必有所“闻”,避免虚假新闻泛滥,另一方面,我们主张有选择地“有”闻“必”录,避免“要闻不录”的缺失。实际上,在新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世界上还没有任何国家的任何媒体可以做到“有闻必录”。它们也都十分讲究怎样报道事实,怎样取舍事实的新闻平衡技巧的。因此,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举出北约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和中美撞机事件中,西方国家的所谓“真实”报道的实例加以说明,从而澄清了一部分学生对新闻真实理念的模糊认识和错误理解。使学生们深刻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记者,辨证思维是必须具备的思维品质。新晨

总之,和其它教育一样,新闻教育也是一种“人的教育”,能育好人,就是好教育。新闻记者和其它人一样,首先必须有一颗仁爱之心,即人文关怀。其次还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神圣的使命感。再加上独立的思考和理性的判断。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职业素质,才能探明事实真相,揭示真理,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新闻史的教学,如果能在拓宽教学内容,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方面多下些功夫,就能使学生的职业素质得到夯实和提高。在笔者看来,这样的新闻史教学才算是成功的。因为新闻教育,说到底应当是一种专业理念和职业精神的教育,而绝不仅仅是一种传播技巧、方法和普及知识的教育。

注释

个人职业素质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生 职业素质 评价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040-01

众所周知,高职生职业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高职生职业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并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使我国的生产、服务、管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极大的促进,这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高职生就是其教育的主体,高职生职业素质的高低、职业能力的强弱是当今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好坏的直接反映,国家和政府部门必须对其高度重视起来。要想做好高职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工作,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行评价,根据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情况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塑造,并对其职业素质进行培养,为顺应时展的需求和我国企业对人才的招募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构建符合高职生成长规律的职业素质评价体系,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手段对素质教育进行强化,从而有效提高高职生的职业素质和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质量。

1 职业素质的基本内容

所谓职业,指人们从事的相对稳定的、有合法经济收入和专门类别的社会活动,素质指人与生俱来的以及通过后天培养、塑造、锻炼而获得的身体上和人格上的性质特点。因此,我们可以知道,职业素质就是公民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学习、工作和锻炼逐渐培养并发展起来的职业特性。职业素质是一个人内在品质的重要体现,能直接反映出人的思想、文化、技能、心态、诚信、责任等情况。

2 构建高职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的意义

构建科学的高职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是当今不容忽视的教育任务之一。对构建高职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的四大要素进行细致的分析,充分意识到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能力和职业个性这四大要素的重要性,以职业理想和职业个性的教育为基础,对高职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进行重点培养才是构建高职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的重点内容。

2.1 职业素质培养是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以就业为导向,满足现代社会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的需求。在现代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的素质。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企业不再满足于只专注一项职业的单一型人才,而是在招纳更多的职业道德素养高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加强对高职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力度,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有效的教育方案,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实现高职生职业素质全面提高的目标,为学生就业和参与社会竞争奠定坚实的基础。调查发现,许多高职生的集体主义思想薄弱,对待工作缺乏责任心,没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任其这样发展下去必将使得他们被社会淘汰。

2.2 职业素质培养是高职生就业和创业的基础

就业是民生之本,提高我国的就业率是一个长期而又系统的过程,需要高职院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都希望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高职院校成为大部分人的选择。大学时期是学生的一个重要转型阶段,是他们从学生转变成职业人的阶段,高职院校是高职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训练基地。

3 实现高职生职业素质教育全程化、系统化的方法

高职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又系统的过程,只有实现高职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全程化和系统化,才能使得高等职业院校和教育部门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得以落实,实现职业规划向职业素质提升的延伸。众所周知,教育和培训是互相渗透的,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高等职业院校在高职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和培训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方式不断增强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有效构建科学的高职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实现高职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全程化和系统化的方法如下: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培养高职生的职业素质。高等职业院校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目的是:(1)围绕学生的人生目标,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其明确自己各成长阶段的任务,有计划、有步骤的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2)通过资格证书考试和技能训练培养高职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良好的技能是高职生就业的基础,在对高职生进行职业素质培养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对学生技能的训练。(3)通过社会实践培养高职生的职业素质。高职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将高职生职业素质培养贯穿到学生的整个生活中,大力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通过就业教育培养高职生的职业素质。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离不开就业教育,就业教育能使得高职生根据当前的就业形势和自身条件的权衡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并使其在科学的就业教育指导下产生良好的就业理想和正确的就业观念。

4 结语

为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并增大高职生的就业机率,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加大高职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力度,构建科学的高职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为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高职生职业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将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能力和职业个性,使当代的高职生能够全面健康发展,很好的融入社会并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个人职业素质范文第3篇

【关键词】通识教育 人文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 职业素质教育

职业技术院校是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其最终目的应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而不是只懂技术片面发展的“工具人”(指人在生产活动中与机械一样,只是一种工具)。“职业人”首先是一个健全的“社会人”,具备普通公民的基本素质,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公民;其次作为从事特定职业的公民,还必须具备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职业素质。需要具备其职业活动所要求的技术知识与技能,还必须具备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以及一定的人文素质,如将此视为素质教育理念在职业院校的深化,可归结为职业素质教育。而目前教育界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有不同看法,主要存在以下四种代表性观点,本文将各观点与职业技术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理念进行比较分析。

一、通识教育 (general education)辨析

通识教育起源于西方,从19世纪初被提出以来,有一定代表意义的表述达50多种。1945年,哈佛大学委员会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将通识教育界定为“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应接受的那部分教育”指出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人”、“健全的人”和“自由社会中的健全公民”。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对教育质量非常不满,发出了“国家处于危险中”的呼声,因而“回归基础”的呼声高涨。要求学校加强对学生基本学术能力等的训练,许多学校将英文写作、数理统计、自然科学、口语表达、逻辑思维、批判能力等视为学校教育基本要求。所以20世纪80年代左右哈佛学校发表的《哈佛大学关于核心课程的报告》开启了核心课程作为通识教育标志和特征的新时代。以核心课程取代原有通识教育课程,这些核心课程涉及文理学院六个领域。包括文艺领域、史学领域、社会领域与哲学分析、科学领域、外国文化领域、道德思考领域。

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毕竟不同。通识教育相对应的概念是专业教育(special education),通识教育是关注学生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教育,它是包括文化、道德、情感、体力等各个方面内容的非专业性教育,通识教育更多在培养一个公民;而专业教育培养目标是特定专业技能人才。素质教育是从人的素质结构的具体操作目标入手解决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在具体教育实践中的运用,素质教育包括了通识教育中的内容,同时专业教育中也有素质教育的内涵。

二、人文教育(humanism education)辨析

人文教育是培养人文素质并促使其内化的教育活动。其中人文知识及方法是人文素质的基础,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核心,人文行为是人文素质的外化。

杨叔子院士认为:“人文素质就是做人的素质。人为本,做人的素质,特别是人格,是本之本”。可见,人文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通过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相关知识的学习、熏陶、感悟、内化、积淀,使人形成正确的行为态度,能够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虽然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落脚点都在人身上,但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素质教育还蕴含着其它诸如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教育。

三、文化素质教育(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辨析

文化素质和文化知识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文化知识是指经过各种文化课程的学习而得到的种种具体知识;而文化素质则指一个人的知识、才能、鉴识所构成的文化造诣或素养的一般体现。

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可见,在我国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是人文素质教育,但文化素质教育涵盖了人文和科学素质两方面的教育,内容比单纯的人文素质教育更广。

与素质教育相比较,文化素质教育则是把文化素质单独提出,旨在培养文化素质。素质教育着眼于提高人的内在素养和品质、强调知识内化和身心发展,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不仅涵盖了人文素质培养,还强调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

四、职业素质教育(professional competence education)辨析

素质教育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于1987年在《努力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的讲话中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他认为基础教育不能单纯办成升学教育,而应当是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是社会主义公民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着眼于提高人的内在素养和品质、强调知识内化和身心发展的教育价值观。叶澜(2006)认为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宗旨,处于一切教育活动之魂的地位,而不是一个规定化的教育活动的模式。在教育目标上,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在教育内容上,要求施以较全面的教育;在教育方式上,充分重视学生主体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在教育途径上,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教育评价上,重视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基本品质的养成,并鼓励不同特色的培养。严格上讲,素质教育对教育效果的衡量重基础、重长远,不重眼前。

素质教育在每个教育阶段应有所不同。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应“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虽然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系统提出职业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只零散于各期刊中,多数从探讨的角度进行分析,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应用较缺乏。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职业素质内涵与构成的探讨。对于职业素质的构成,有一定分歧。孙晓霞(2008)提出职业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知识素质;宫玉杰(2007)认为除上述四项外,应将业务素质也涵盖其中;吉飞(2009)则将职业素质概括为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更有学者将职业素质进一步细分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审美素质、专业素质、社会交往素质、适应素质、创新素质等(周光宇,2009)。职业素质在不同的岗位上有不同的要求,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得出结论自然不同,故对其构成有不同认识。在借鉴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职业素质教育虽然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上有所不同,但仍是具有共性的。本文将职业素质概括为身体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职业技能和职业心理素质5个方面。

第二,职业素质教育的培养途径研究。陈和(2007)认为职业技术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可从职业理念教育、职业能力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创新素质教育和创业素质教育5个方面实现。职业素质教育要在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重点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职业道德(含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等)和职业核心能力等素质的培养(杨东进,2008)。黄三平(2008)从校园文化角度提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使之成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

目前对职业素质教育的培养途径研究有一定的成果,但在实际操作中,职业素质教育多数仍停留在形式上,普遍存在着模糊化、形式化和简单化等问题。职业素质养成是以知识为基础,课程教学仍应是职业素质教育的主要方式,课程设计是重点,但不能忽视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否则难以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落实到位。

五、结论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飞速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技能人才,但职业技术院校在重视技能教育的同时,却不同程度地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纵观国外发达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情况,在技术能力培养上不仅注重实践操作技能,且在人才培养上注重职业品质的培养,即重视培养技术能力又重视职业素质教育。从目前我国教学现状来看,一些职业技术教育只重视职业技能培训,而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心理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职业教育不仅要传播科技,还要引导学生如何在职场中为人处事和如何思维,但是现今的职业院校培养很难达到以上要求,目前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应提倡职业技术教育应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发挥职业技术教育的“针对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特点,才能凸显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

参考文献:

[1]李曼丽,林小英.后工业时代的通识教育实践以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为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2]american task force on general education report.1998.

[3]杨叔子.人文教育:情感、责任感、价值观[j].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通讯,1999(3-4).

[4]柳斌.柳斌谈素质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叶澜.清思反思再思--关于“素质教育是什么”的再认识[j].人民教育,2007(1).

[6]孙晓霞.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

[7]宫玉杰.论高职人才职业素质教育[j].辽宁高职学报,2007(1).

[8]吉飞.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有效途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9(8).

[9]周光宇.浅析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辽宁高职学报,2009(6).

[10]陈和.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07(23).

个人职业素质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子信息 职业素质 企业文化

[作者简介]王彦侠(1977- ),女,山西大同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教学运行办公室,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高职英语教学。(北京 100015)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电子信息专业高职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PXM_2011_014306_113501)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6-0105-02

一、引言

高职院校的核心任务是为社会和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学生素质和技能水平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提出:“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2005年《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百家著名企业用人标准要素中提及最多的是综合素质、团队精神、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等。2011年针对电子信息类高职毕业生的企业调研表明,职业素质培养是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首要需求。

二、职业素质的内涵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人的职业素质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职业技能、职业意识、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审美素质、专业素质、社会交往和适应素质、学习和创新素质等要素组成。

对于高职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职业素质问题,国际职教界已普遍达成共识: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应该拥有适应社会变化的技能,应掌握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技能、方法技能和社会技能,同时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在瞬息万变的职业变化中“以变应变”“以不变应万变”。面对近年来发展迅猛的电子信息产业,全球化市场社会中职业不断变换,职业教育日趋专业化的新形势,高职生的职业素质形成与发展却趋向于终身化。高职院校职业素质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竞争力从而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利于用人单位节约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

三、高职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探索

西方发达国家多数都有职业指导课或活动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阶段甚至终身,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以美国为例,根据《联邦职业指导纲要》,每个公民在不同时期都需要在职业素质的三个维度达到一定的指标,这三个维度分别是自我认知、教育与职业能力扩展和生涯规划。德国“双元制”高等职业院校开设相关项目管理类课程,将时间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企业元素更多地引入到教学当中,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素质。

国内许多高职院校通过开展各类职业指导活动,开发智能、熏陶情感、磨炼意志、塑造人格;或者通过有限的课时开展素质教育培养,立足专业,寓素质教育于专业教育之中,真正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理念。还有一些院校专门开设职场礼仪及面试技巧等课程,让学生真实感受企业面试环节,同时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挑战能力和竞争能力。国内著名IT类职业教育学院北大青鸟专门为学员开设了COT(Career Oriented Training职业导向训练)课程,其培训目的在于明确以就业为导向,以准职业人培养为核心,细化每学期的训练目标,旨在通过训练的方法实现学员在校即成为准职业人,提高职场修养,提升学员的就业能力。

四、电子信息类高职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实践

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电子信息产业强劲的发展势头以及对技术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要求高职院校培养更具实践性、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准职业人。从高职学生智能结构看,高职生属于形象思维结构类型,适合在实践中学习、体验中成长。由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电子信息类高职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一)职业素质训练,创新素质培养形式

通过对大量电子信息类企业的调研和分析,社会对电子信息类职业人才能力的需求除了要掌握专业技术知识与技能外,还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 结合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办学定位——为社会提供电子信息类职业应用型人才,推导出了电子信息类职业人才培养的四大模块:养成教育和职场礼仪;职业心态和求职技巧;个人测评和职业规划;行业专业拓展与培训。

1.养成教育与职场礼仪。主要通过教师对于礼仪常识的讲解,以学生实践为中心,培养学生基本的仪容仪表、站立行等基本礼仪,属于合作式的教学模式。养成教育渗透于高职三年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从入学教育开始,到校内外实习实训,再到最后一年的就业指导,各类公共文化基础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成为养成职业素质教育的阵地。在充分考察职业发展要求的基础上,详细阐释职场礼仪、职场自我管理及人际沟通的内容和技巧,以明确一个准职业人的职业素质要求。

2.个人测评与职业规划。马克思曾经说:“人来到这个世间没有带着镜子,他总是习惯于拿社会群体当作镜子来照,在他掌握了这种社会知觉的方法之后,他便把镜子挪到了自我的内部。”通过自我测评,认识自己的素质,自己的优势素质是什么,激发与产生改善自身素质的愿望,及时发现与标准职业人的差距,锁定这些差距,并制订有效的提升方案。了解自身,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高职大学生实现目标,确定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尤其是在市场竞争激烈和人才济济的时代,只有发展个人的竞争优势,才能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发挥个人的潜能,实现预定的目标。我院的品牌工程——职业生涯规划引导每一位高职学生从入学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通过霍兰德职业测试帮助学生把握自己的特殊人格,从而对相应职业类型中的工作或学习产生兴趣,为每一学期制定可行的目标并为之努力,提升自己的价值观。

3.职业心态与求职技巧。绝大部分高职学生的出路无外乎升学、就业、创业。职业心态与求职技巧对于毕业生来说尤为重要,它可以使没有深入社会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更加自信。简历和面试关的训练主要采用模拟方式,通过亲身制作与实践增强学生的实际能力。我院每年都开展简历制作比赛、模拟面试等活动,让每个学生亲身参与到活动中去,在模拟求职的过程中体会企业选人的要素,克服自身胆怯、自卑等心理,更加了解自我的潜力,能够在求职环节表现得更出色。

4.行业专业拓展与培训。通过对电子信息类专业所面向岗位群的分析,使学生对就业与职业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有助于他们专业知识的扩展与就业工作的积累;促进其就业,因为职业是事业的基础奠定。电子信息类高职生充分了解行业的特点和行业岗位的特点,了解行业的新技术以及发展趋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各类新技术及职业素质培训也可以使用人单位节约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

(二)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职业素质培育氛围

营造全学院的校园职业文化氛围,要求我们所有的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用同样的教师职业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言传身教,给学生职业化的教育环境。专业课程与实训课程在着重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同时引入企业管理文化内容,强化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规范意识、诚信意识;校外实训基地体验企业文化,学习企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精湛技术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踏实做事、诚信做人的基本品质。

优美而有品位的校园景观沉淀着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价值,蕴涵着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能以独特的物质文化形态影响师生员工,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高职院校借助景观文化理念,通过构筑高品位、职业化的育人环境,让师生切实感受到企业的工作环境和需求,引导人求真向善,促进人才健康成才。通过教室、实训基地的精心布置,如各类标语“沟通、团队、创意、决策”等,使学生体会到职业人才所应该具有的素质,在模拟的企业环境中成长。企业文化进校园,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电子信息专业群建设的“校企结合项目开发基地”是按照公司实景模式建立,将多家电子信息企业引入基地。这些“驻校企业”将真实项目带入基地,而学生则以员工的角色进入项目工厂进行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接受企业的管理、完成实际项目。学生们参与的项目在各类媒体等许多单位广泛应用,学生在这些驻校企业中的实习实践,不仅使其专业技术水平得到提升,而且由于贯彻了企业的质量标准,引入了企业化管理,学生的职业素质、团队协作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也得到全面提升。

(三)科技文化社团活动,加强职业素质的自我管理

高职学生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容易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认识自我,实现自我,创新自我。各类科技文化类的社团活动能够吸引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使他们在各种活动中体会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重要,从而加强职业规划与自身的职业管理。如我院创办的“电子文化节”创新性地将科技文化活动和学生素质培养相结合:各类技术培训和竞赛、专业与素质讲座、科技创造发明、电子物品 交换等活动贯穿一个学年,成为全体学生的一次IT技能文化之旅,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同时增强了学生动手动脑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健康快乐全面可持续地发展。

而具有专业特色的社团,如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计算机服务站”基于服务学校、服务社会的宗旨,利用电子信息类的专业特长,开展各类专业技能竞赛,组织各类提高性的技术讲座,同时服务全院师生,为全院师生提供计算机维修等各类相关咨询和服务,定期为学院的计算机房做维护类等相关工作。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提升职业技能水平;社团内部的管理模式也可以采用企业管理模式,对于咨询和服务类的项目可以以工单的形式组织,模拟真实的企业计算机维修环境,用企业的标准要求社团的广大学生,让学生在其中体验职业人的责任和义务,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

五、结束语

电子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用人单位对电子信息类高职毕业生的职业技能要求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但是对于职业素质的要求却在趋同,高职院校最重要的任务是明确社会、企业对电子信息学生的要求,明确作为一个合格职业人的要求,以确定我们的行动目标,促进高职学生各方面职业素质的协同培养乃至职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俊琦.职业素质和就业指导训练[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李玲.电子信息类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现状与课改研究[J].成功(教育),2010(11).

[3]瞿慧根.职业素质教育论[M].南京: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个人职业素质范文第5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大学生 职业素质 培养

大学生的职业素质问题,近年来一直是人们所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学生个人职业素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自己是否能被自己认可和被他人认可,直接影响到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甚至对家庭和社会生活也有重要影响。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对大学生的职业素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众所周知,独立学院的学生进校时的基础相对二本的学生要差一些,由于社会等各方面的原因,独立学院的学生就业相对来说是一个更大的挑战。随着用人单位对人才选择自由度的提高,用人单位的择人观发生着变化,不再考虑“名牌高校”效应、户籍等因素,取而代之的则是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工作经验、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等职业素质范围内的因素。

1 对职业素质的认识

所谓职业素质(Professional Quality)就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

大学生的职业素质主要包括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两个主要方面,职业技能包含了职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三个主要因素;而职业素养包括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两个主要因素。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等)。一般情况,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1]。

2 大学生职业素质问题的分析

目前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都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职业技能水平有待提高

(1)知识面过于狭窄。目前的社会分工趋势不断加强,新兴职业不断出现,使职业的种类越来越细化,门类越来越多,大学生接受教育的知识面也随之越来越窄。

(2)技能水平与企业的要求脱节。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掌握职业技能的观念还没有 深化,技能水平一般化,与企业的要求脱节。

(3)工作经验的欠缺。大学教育阶段虽然安排了实习或者社会实践等课时,但是存在实习时间太短,力度不够等问题,使大学生缺少在相关职业岗位上的真正锻炼。

2.2 职业素养有待加强

(1)职业观念不强

从《职业》杂志与搜狐教育频道于2005年共同设计的《大学生就业职业指导现状》调查结果来看,调查的总人数9778人中,有52%从没有研究过要找的行业是什么样子,对目标公司的选才要求和用人标准回答“不清楚”的人占23.9%,回答“还行吧,大概能想象”的人占33.9%;同时,有51.4%的人对“你清楚考虑过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吗?”感到茫然。这些问题反映出大学生职业观念不强,我们的学生在学校还只是重视考试的分数,与社会需求脱节[2]。

(2)职业道德水平也有待提高。大学生求职过程存在缺乏诚信的问题,如:夸大学习成绩、伪造各类证书、编造工作经验等。

(3)职业心理素质有待加强

据相关调查,现在许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评价并不高,有些大学生已经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却不被社会认可,这是由于大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缺失造成的。有些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与用人单位所需求员工心理素质的要求相差甚远,如:大学生受“先择业,后就业”的思想影响,在社会上跳槽频繁,有的甚至还不知道自己是否能胜任工作就要走人,也给人一种缺乏信誉的感觉,种种现象都折射出大学生不成熟的心理素质,成为当今大学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市场的绊脚石,影响了大学生早日成才与成功。

3 培养独立学院学生职业素质之内因分析

独立学院学生在求职和工作的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种种职业素质的缺失,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进行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个人素质的提高主要还是依靠其自身的努力学习和训练,这是职业素质培养的内因。主要包括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两个方面。同时,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是影响职业素质的重要因素。

3.1 职业技能的培养

大学生的职业技能直接关系到其是否能够获得就业上岗的机会,是通向职场的“通行证”,是求职的“硬件”条件。职业技能主要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等三个方面进行培养。

(1)拓展知识面。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两方面来拓展知识面。自主性学习要求学习者主动学习知识,制定适合自身的学习计划,并坚持计划顺利实施。创造性学习要求学习者采用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探索未知的知识领域,以适应变化发展的职场要求。

(2)专业技能培养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就是要求大学生重视自己的专业技能训练,并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如:积极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活动,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可以锻炼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团结合作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

(3)工作经验积累

要求大学生真正重视实习和社会实践,提高实效性。实习和社会实践不仅能让他们开拓视野,同时也能够让充分了解社会对自己本专业的真实需求,并把专业知识和技能融入到实践过程中,提高他们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3.2 职业素养的培养

职业素养是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内在表现。和职业技能相比,职业素养更多的体现了大学生的品质特点,属于大学生求职的“软件”条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树立科学的职业观和职业理想

一个人进入职业生涯,实现职业生涯的成功,是要通过职业这一平台来实现的。在大学职业准备阶段,大学生确立什么样的职业观,树立什么样的职业理想,才能为职业生涯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今后的健康幸福的做好铺垫呢?现实中,有些人一生荣耀,可问其是否幸福,有的人答案是否定的;有的人虽然没有显赫地位,但是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生活,生活得非常快乐,这与他们的职业观与职业理想密切相关。

职业理想有其目标价值,具有超前性和导向性的特点, 对人们能够产生吸引、激励作用。由于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种种变化,有些大学生对前途感到困惑、空虚。所以,在大学时代只有树立科学的职业理想价值观,才能把大学生的思想引到积极、健康的方向,激发他们的精神动力,塑造健全的个体人格。

(2)重视职业道德的培养

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应该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职业道德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社会角色道德,既有各个职业所共同具有的一般要求,又具有鲜明的职业特征,每一个大学生都应恪守“高度的责任感、对工作敬业、遵守职业规范、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准则[3]。

(3)培养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

职业心理素质培养是帮助大学生解决在未来择业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具体的心理问题,如:职业角色意识、抗挫折能力、健全人格、交往能力、成功心理的培养等,这些素质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个人的职业发展。培养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是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系统工程。独立学院学生都不同层度的有一些自卑心理,社会上有些用人单位不录用三本的学生,这也给他们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因此,培养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对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特别重要。当然,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也是与个人的能力高低分不开的。

3.3 注重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点在于设计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和目标。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职业生涯规划是了解自我、设计自我的过程,而职业素质培养就是塑造自我的过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相当于是设计好寻找宝藏的地图,而职业素质培养就是按图寻找宝藏的过程,最终肯定能寻到宝藏。若大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确立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为突破口在大学各阶段实施规划来提升职业素质,则定能达到提高就业竞争力的目的[4]。

4 培养独立学院学生职业素质之外因分析

职业素质的培养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还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培养环境和平台,这就是职业素质培养的外因。其中包含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因素。

(1)家庭方面,一个家庭从小对学生的教育以及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有较大的影响。如果从小教育学生“独立自主,艰苦创业”精神,这些会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培养自身的职业素质。如果从小娇生惯养,不能吃苦,家庭对其要求不严,则可能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下降,不会主动提高自身素质。

(2)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是科学、文化知识的创造基地,也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场所,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首先应该积极调整办学思想,深化教学改革,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方式、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下功夫,独立学院的学生就应该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其次,要培养和建设高素质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第三要积极为学生创建提高职业素质的条件和平台,如:加强实验室建设,与企业联合建立实践基地等。最后,还要强化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在校园里树立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良好校风和学风,引导学生刻苦勤奋求学、诚实守信做人。

(3)作为接纳高校毕业生的社会,也应为他们的就业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目前来说,政府非常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出台了许多政策和措施,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但社会上也存在许多不公平的地方,许多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也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为此,国家和政府应该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为规范就业提供有力的保障。以此为导向,建立优胜劣汰的社会竞争机制。

5 结束语

重视独立学院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是社会发展提出的要求,也是当前的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现实社会的要求之间不相适应产生矛盾的结果。现代社会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使社会分工日趋细化,新兴职业也不断出现,职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无论是政府、社会还是高校都应该对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引起足够的重视。扎实的职业技能和合格的职业素养,不仅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竞争力,适应未来职业的要求,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发展前途,同时也为国家发展建设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 焦述清.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 徐冬蓉,严晓兰.论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