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交通系统管理

交通系统管理

交通系统管理

交通系统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智能交通;系统维护;运行管理;商业化

一、前言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与控制技术的集成应用,系统包括了智能交通管理、平安城市监控、三台合一接处警、基于PGIS的集成管理平台四大部分功能,为现代化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提供了便捷服务。虽然我国的城市道路基础建设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当规模的道路交通网络,但是,道路交通网络的建设仍然落后于交通量增长的需求。这就使得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现象仍然十分突出,为了缓解这种交通现象频繁的交通设施维护和管理方式的加强,效果十分有限,而且还带来了成本浪费与环境污染。因此,为了提高城市道路交通运行效率,不仅仅是要扩建道路交通设施,而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进行有效地控制管理,提高道路交通的效率,采取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解决当前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和环境污染严重的有效途径。而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由于技术和应用管理的缺陷,运行维护管理存在很大难度,如何探寻出一条充分利用现有智能交通系统信息资源基础上,满足智能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维护的管理策略,降低政府财政支出,是智能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二、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运行情况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通常是由控制管理集成平台与智能交通各子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包括:高清电子警察子系统、超速检测子系统、道路监控子系统、高清智能卡口子系统、交通流量监测、交通信号控制子系统、事件监测子系统、交通诱导子系统、移动车辆定位子系统(GPS)以及交通管理信息子系统等部分,系统的核心是智能交通控制管理集成平台。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广泛应用于我国各大中城市,最大限度的发挥了智能交通管理的积极作用,使我国的交通管理实现了从经验型、科技型、体能型逐渐转变到智能型、管理型阶段,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维护管理水平也进一步提高。随着新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发展,动态导航仪、电子站牌、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逐步走向了人们的生活中,智慧道路系统、绿色智能交通、智能驾驶战略等智能交通管理应用也在不断得到了实践应用。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运行中,我国主要是采取了快速路网结构特点的交通控制技术、系统集成模式与技术、智能交通综合监控技术与实时动态交通流预测预报的信息技术,运行维护管理是采取了以政府为主体的维护管理模式。

三、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应用中,运行维护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由于维护技术和管理模式的不一样,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运行效率受到很大影响,在有些地方还存在着一些运行维护管理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模式中主体单一。

我国的交通设施管理是以政府为主导的管理模式,政府主体角色作用明显,商业化运营存在政策障碍,这就使得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运行维护主体较为单一,工作效率偏低,缺乏责任落实和绩效考核机制的有效制约,这在很多地方导致了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维护管理存在疏漏和拖延,影响了系统使用效率。

2)运行维护的管理缺乏规范完善的标准依据。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运行维护社会参与度低,再加上政府运维受到资金限制的问题,在技术标准、建设标准和服务标准等方面缺乏规范依据,更缺乏组织或行业监督,也使得社会资金的商业化运营更加困难。

3)运行维护管理内容庞杂。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已经形成了庞大的网络数量,业务范围分布广,系统软件系统、硬件系统、数据采集设备、视频监控设备等数量非常大,在运行维护管理中存在很大困难,如果没有系统的运维管理界限划分,很难形成统一、有效的系统维护。

4)维护资金存在缺口。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运行维护需要资金支持,由于运行维护模式、管理标准和制度建设等不完善,使系统维护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资源浪费,就变相的增加了系统运行维护成本,使得系统维护资金单靠政府财政支出难以有效保障。

四、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策略分析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运行维护作为系统应用的有效保障工作,需要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充分保障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在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中,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措施:

1)推进商业化运行维护模式,解决资金与技术不足。

系统运行维护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足够的资金,本身盈利性很弱,因此,如何开展商业化运行维护,还需要以政府为主体来进行开展与系统供应商签订试运行、正常运行期间的技术支持和费用分摊协商,根据政策要求鼓励和引导商业运维,优先考虑原系统供应商。通过商业化运维模式解决政府主导运维管理中存在的技术不足和资金困难问题,能够更加有效的保障系统运行效率和运行效益。

2)确定规范的系统维护内容及标准。

根据系统组成及运行要求,系统的运行维护要涵盖枢纽监控设备、通信网络设备、交通状态监测设备以及指挥中心软硬件系统的运行维护保养,设备完好率及平均无故障时间要达到指挥中心运行的最低要求,并根据运行需求进行系统的优化和升级,保障地理信息、图层更新与维护,从而保障运行管理效率。

3)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的商业化操作。

通过移动终端及语音服务等公共网络平台,提供短信定制、WAP信息、语音信息、车载终端信息、互联网络、交通广播、电视信息等交通信息查询服务,进行商业化操作,既充分发挥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信息网络优势,又能够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益,从而解决一部分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费用,这也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运行维护的一项内容。

4)建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运行维护的政策与组织保障体系。

系统维护管理的政策保障需要明确系统建设和运维管理的权利和义务,如信息资源共享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并明确质量保障机制,明确考核管理,并根据系统发展和应用需要及时补充系统维护管理标准,为系统运营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还要由相关交通部门建立统一的管理组织,统一信息共享、信息,从而拓展信息服务的有效渠道。

五、结语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关系公众出行、交通安全等民生需求,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是保障顺利交通、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的重要措施。因此,采取科学的技术管理手段,建立完善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运行维护管理体系,是现代化城市道路交通智能化综合管理的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志伟.交通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J].中国交通信息化,2011.

[2]鲁堃,李金峰,徐玉波.智能交通自动化检测与运维管理系统的应用与分析[J].中国安防,2011.

交通系统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探究

前言:

公共交通管理系统作为先进的智能信息化系统,实现了便捷、安全、可靠的运输环境,通过对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的智能控制,很大限度的实现了道路信息的多元化传递,提高了道路的畅通和高科技的发展,探究和发展的最高标准也是完善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的多元化性能,增加出行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形成高标准、高质量的公共交通管理系统。

1、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社会经济影响评价阐述

由于受交通运输因素的制约,改善当今的公共交通运输,缓解由各种天气、堵塞等产生的影响,建立完善的交通智能化系统和管理体系很有必要,公共交通管理系统主要由监测公路、信息导向和语音功能几个主要部分组成。监测公路:监测公路系统主要通过视频图像和监控摄像等设施来达到监视路面的实时状况及突发状况等,能准确快速的传递现场的路况分析图,方便公共交通管理中心及时掌握信息。信息导向:信息导向系统主要是针对路况上的收费站和路段上的突发状况进行交通上的采集数字报表和资料的传递,实现了完整的探测系统设备。语音功能:语音功能主要是采用信息探测的功能,无线电话系统和遇到突发状况等。通过信息感应和图像处理及时和应急中心取得联系,大大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智能性。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角度来分析,宏观调控关系着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从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系统来讲,经济效益的发展对国家的贡献有长久的影响,整个发展目标对于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系统有着很大个影响。随着市场的变化,高新技术产业在不断地快速发展,很多经济企业避免被淘汰下架都在不断学习与完善新型技术,通过新型的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系统的发展,运输智能的新颖性也在不断提高,加上企业间的竞争力只增不减,促使一些企业间形成了无形的效益竞争,更需要以经济发展为前提,公共交通管理系统为基础,实现智能系统的多元化发展,为此通过整合总体的经济效益的目标,最终需要多种措施来评价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社会经济所做出的影响。

2、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根据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的终极目标来发展,全面建设综合化系统管理必须要建立健全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确定影响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法,在各种因素影响的前提下,通过分析路面交通、地域影响,明确研究评价的目标是完善社会经济效益体系。通过国际权威的技术检测来评价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的复杂性、选择性都对评价方法做出了实际研究,多方面的技术应用发展也是建立的一个良好评价方法,系统经营者创造的一系列综合效益成果的技术检测,旨在揭示全社会以追求盈利的前提下,放眼于公共交通管理系统所带来的评价以及最终的影响。公共交通管理系统一般是由成本和收入的最终效益来实现,例如,整个交通运输的维护费和通行费都属于企业的成本。大众出行便利,车况信息完善,促进交通的畅通,都可以作为公共交通管理系统影响评价的有利特点,把社会产业之间的联系又递进了一步,从经济的长远考虑,提出合理的研究评价成果,能带来产业的快速发展。

3、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社会经济影响综合评价内容

从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社会经济影响评价的范围很广;包括了公众驾驶车辆的行程,来往的驾车时间,天气以及路面突发状况的等对交通影响。一方面,对交通过程中产生的车辆损伤、人员伤亡及车载货损等安全方面问题,做出了分析;另一方面,对车辆行驶中产生的尾气、燃油消耗也对环境产生了影响,通过对出行的大众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提高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的智能化,不仅方便大众出行,而且还有利于系统的不断完善,提高运输的运作率,降低了成本效益的投资,维护了系统的耐用性。针对当前的市场经济模式,确保大众的切身利益,一部分可以直接得到效益,如运输中途的时间缩短,燃油量消耗少;另一部分不能直接得到效益,而是由无形中带来的效益;如改善公共交通管理系统化的提高、增加用户满意度,推行车辆自动性能安全性检测。分析公共交通管理系统影响评价所涉及的各个领域及适应的各种环境。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社会经济影响评价应该满足于社会经济的需求,从成本和效益的角度来分析,公共交通管理的系统化、多元化不仅能准确的识别自身的突出特点,还能明确评价的影响因素以及其他方面所带来的成本和效益,利用对所选择的各类系统性能、方法内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了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的多面分析,结合整理数据,实施评价的检测和成果,从抽选的数据中来看,一些评价方案往往不能到达评价的预期目的,从中就要判断符合综合评价的分析,无非就是对已经实施生产的效益做出对比,从而得出衡量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和公共交通管理系统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牵动着经济的需求,对于公共交通管理系统追求的利润和成本,一般都会在最后的成果中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来要求和不断完善系统化发展的长远性,全面统筹分析客观现象,着眼于当下的社会经济水平,公共交通管理系统应该全面适当的改变格局,从实际出发,全面总结由实践所带来的检测,有利于评价的最终研究成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目前的发展来看,通过对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的综合阐述,主要分析了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社会经济影响评价研究的因素、原则内容和方法,遵循着市场的经济变化模式,构建完善的系统化、科学化管理。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社会经济影响评价研究成果的科学发展和有秩序的进行,是建立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李忠伟.中国高速公路用地社会经济影响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

[2]张云飞.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分析及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3.

交通系统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交通运输系统;安全风险;管理及现状

一、针对当前交通运输系统安全风险管理基本现状的分析

当前交通运输系统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交通运输安全问题有待完善。在当前我国交通运输中存在着安全频发问题,给我国的社会经济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出现交通运输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具有多样化,其中主要体现在交通运输管理水平以及体系上,因为部分工作人员对交通运输管理等问题存在着松懈心理、交通运输体制较为落后等问题,以至于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速度较慢。第二,并未形成专业的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系统。由于并没有对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的风险管理对象以及相关内容进行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所以评级指标体系也未完全建立,不能系统专业地评估当前我国交通运输系统安全水平。第三,系统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基础有待完善。作为安全管理服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目前关于系统安全的基础数据还并未形成专业的系统,而且安全技术标准规范是风险管理工作的另一重要基础,但是当前专门针对系统安全设计的标准以及规范却是空白的,还有待进一步完成系统开发工作。

二、针对促进交通运输系统安全风险管理可行性对策的分析

(一)提升安全意识通过提升交通运输安全意识,将会促进交通运输经济的稳定发展。提升交通运输安全意识应当要注重细节,要求我国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落实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交通运输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并实行监管制度,注重加强对驾驶人员资格的审查以及运营车辆的审查,而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与此同时,还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及时优化和完善交通运输的安全设施,相关政府和管理部门根据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制度,促使交通运输安全有法可依。除此之外,在交通运输市场中落实采用合同运输制,并且严格按照合同中的相关要求开展各项工作,通过这种手段实现责权分明,提升工作人员责任心的目的。

(二)加强培训工作对于交通运输单位来说,提升技术是最能够反映其能力的关键指标,具备专业化的技术将会根据交通运输的特点及时做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整方案,完成对工作人员的合理分配,落实对图纸以及技术两者的有效融合;处理图纸当中存在的各种薄弱环节,将责任机制分配到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确保相关工作人员都能够在属于自身的岗位上发挥价值和作用。技术准备工作的开展将会促进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对提升各环节的协调衔接能力有着深远影响。而对于操作人员来说,对实现运输安全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各个环节中的操作工作人员都是确保运输安全有效开展的关键因素,实现对操作工作人员的合理性调配,并且按照项目流程进行安排,确保人员安排得当,将会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的长远发展。而对于操作工作人员来说,如果在实际的工作中存在问题,相关管理人员要进一步对操作人员开展培训教育,提升其专业性技能以及综合素质。

(三)注重设备更新要求对现有的设备进行科学研发,并适当增加资金投入,为研发新技术、改进旧设备提供保障。为了更好地提升工作效率,还要实现对工作人员工作量、工作时间的调整。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当前现有的设备升级以及改进工作时,要注重加强安全监控工作,也可以专门成立安全监控小组,通过这种手段在本质上降低现有设备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升设备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交通系统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框架;关键技术;应用

智慧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将现有管理系统作为基础,根据系统的未来发展走向,由空中运行管理工作涉及的不同环节入手,以可靠连接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与空中交通管理基础设施为新系统的特色,同时注重人和系统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从而使现代空中交通管理踏上新台阶。

1 智慧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框架

(1)感知层。感知层相当于系统神经末梢,同时也是确保系统得以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感知层由三部分构成,分别为机场场面、航路传感器与管制中心。其中,航路传感器主要包括一次雷达、二次雷达和自动监视系统等。一次雷达的主要作用在于监视机场附近及航路上的飞行情况;二次雷达的主要作用在于监视高密度空域及终端区上的飞行情况;自动监视系统主要作用在于监视山区、丛林、沙漠及大洋空域上的飞行情况。考虑到细微故障容易造成连锁反应,使管理服务受到影响而直接威胁到飞行安全,所以感知层还要包含可对系统导航监视设备实施动态监视的传感器[1]。

(2)网络层。网络层是对复杂空管信息进行融合的重要基础,通常采用空中交通管理局域网、Internet网与航空固定通信网等相关网络技术。正是对此类网络技术的充分应用,可为全新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提供良好的互联互通支撑。

(3)平台层。平台层还可称作系统应用平台层,是指对监视数据进行应用,建立直接面向管理的应用型平台,根据不同的应用服务类型,可分为交通服务、计划管理、流量管理和空域管理等若干种。由于已经有部分平台可以在空中交通管理中应用,所以智慧管理系统能在现有平台上通过合理的改造直接实现,无需对平台进行重新开发。

(4)专业应用及决策支持层。该层的主要作用为向交通管理活动提供必要的决策支持,为流量管理、告警、设备监视与空域管理等新服务的实现提供基础条件,是使空中交通管理真正走上协同一体化道路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升空域资源实际利用率。

2 智慧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

(1)RFID技术。RFID即射频识别,具有非接触与自动识别等特点,利用射频信号对目标对象进行自动识别,同时获取信息和参数,整个识别过程可彻底摆脱人工干预。技术原理为:磁场中有标签进入以后,对射频信号进行接收,依靠感应电流所获能量对储存于芯片当中的信息实施发送,由解读器对信息进行读取与解码之后,传输至系统开始分析处理[2]。

(2)无线传感器网络。该技术是对嵌入式计算机、分布式信息处理、传感器及无线通信等技术进行集成而得到的具有信息获取能力与分析处理能力的新技术。在系统不同环节布置传感器,实现对空域单元实际运行情况的动态监测,明确设备所处状态,并对获得的信息实施处理之后采取无线方法予以传输,以此确保管理部门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设备状态及空情数据。

3 智慧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支撑平台

(1)交通服务平台。该平台作用在于对航空器的起降与航行进行管理,以确保系统安全及飞行秩序为目标。其承担以下任务:避免飞机相撞;避免飞机滑行和其他物体、飞机与车辆等相撞;提升空域资源实际利用率。基于智慧空中交通管理系统,该平台致力于将以EUROCAT为基础,深入探究基于物联网的多源异构数据整合,旨在管制席位对交通态势施以实时显示,从而实现交通服务全覆盖。

(2)流量管理平台。该平台作用在于当空中的实际交通流量和管制服务最大能力相接近时,对流量进行适当调整,确保以最佳的流量状态顺利通过空域,达到提升空域及机场等资源实际利用率的目的。该平台构建需要应用协同决策机制,通过对物联网的合理开发、运用,采取多源数据接入等方法有效提高数据交互水平,同时依靠相关决策模型,实现更高的自动管理水平,从而对空情进行智能化预测评估,良好适应日益增长的交通需要[3]。

(3)空域管理平台。该平台综合各用户需求,对时间及空间进行合理化划分,以此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目标。为了有效提高管理的水平和效能,保证资源利用具有更好的灵活性与安全性,同时增进用户之间的合作与协同能力,系统深入探究了怎样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实现广泛感知,利用新兴数据技术对空域实际使用状况进行动态监视,使各个部门都能认识到空域管理具有的重要作用;探究怎样从战术角度入手对不同用户提出的空域需求进行管理,平衡不同区域、国家的空域需求。

4 智慧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应用

(1)场面运行管理。在航空运输系统中,机场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场面管理的效能会对整个系统管理水平带来直接的影响。场面运行管理指的是借助现阶段新型科技对各类资源实施协同决策及动态监控,将确保运行效率与安全作为根本目标,同时尽可能降低人员工作强度。在智慧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中,可将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应用于系统的场面监视,以此对目标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监视,再应用配套平成冲突控制及滑行调度,最终为场面活动的全体参与人员提供合理化的建议、指导。

(2)空域运行管理。如今,空域运行所具有的复杂性日益增加,为适应这一需要,空中管理对于空域管理专业必须将动态化的运行管理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在智慧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中,可对不同类型的监视方式进行融合,以此完成协同和动态化的空域运行监视,同时配以专业应用平台,根据环境及使用要求,为管制员提供相应的管理决策。

(3)协同流量管理。协同流量管理指的是以各方协同的方式对流量实施管理的模式,即对由使用者与管理者提供的各类信息实施整合,再过协同处理提出有效管理措施。在智慧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中,可将传感单元设置于不同部分之间,借助物联网提供的强大支持,共享空中交通态势信息,同时配以专业应用平台,开展协同流量管理活动[4]。

(4)跑道运行安全管理。在飞行区的运行管理中,跑道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资源,其运行安全涉及以下内容:避免跑道遭受侵入、防止飞机冲出或偏离跑道、跑道上异物检测。在智慧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中,可充分利用传感器技术动态监视跑道实际使用状况,确保管制部门可在第一时间获取相关信息,提升机场跑道对于不安全因素的预控能力。

(5)设备状态管理。我国的空中交通管理设备正不断向网络化、精密化与系统化的方向发展。空中交通管理设备得以正常运行必须得到保障技术大力支持。如前所述,任何一个细微故障都有演变为连锁反应的可能,如果故障处理不及时,还会威胁到飞行安全。在智慧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中,为了实现设备状态管理,可将传感器设置于各种空中管理设备中,同时借助物联网传输信息,以便及时开展保养和维修。

5 结束语

智慧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作为现阶段空中交通管理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以RFID与无线传感器网络为系统关键技术,以交通服务平台、流量管理平台和空域管理平台为支撑平台,可在场面运行管理、空域运行管理、协同流量管理等方面实现良好应用。

参考文献

[1]石文先,朱新平.智慧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及其应用[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51-55.

[2]白季冬.智慧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及其应用[J].科技资讯,2014(20):22-23.

[3]张嘉懿.空中交通管制安全管理体系及其信息系统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9):79-80.

交通系统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交通诱导 项目管理

正文

通过交通诱导显示系统项目的建设,可以改善交通状况,减少交通拥堵,缓解交通压力,提高交通网络使用效率,同时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交通诱导显示系统主要利用道路交通流实时检测系统、交通信号系统、视频监控系统、GPS系统、交通事故接处警系统、GIS系统等的交通信息来源,实时处理和分析交通动态状况,根据交通动态状况和交通管理部门的指挥调度指令等,由控制中心的指挥决策者通过自动或人工的方式,及时向安装在重点街路旁的交通诱导显示屏和显示交通诱导信息,有效地对交通流进行诱导,合理地控制和均衡交通流分布,提高现有道路的使用率,为驾驶人员安全快速行车提供良好的服务。

本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对原有各个独立的交通诱导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实现指挥中心接收道路实时动态信息;信息处理和交通诱导方案的生成;实现交通诱导与动、静态交通组织整合;实现对交通诱导显示屏进行编组;通过电子地图对交通诱导显示屏进行操作;对诱导信息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实现诱导信息的查询等功能。根据功能划分原则为依据,对交通诱导显示系统进行模块划分为:系统管理模块、系统维护模块、接口转换模块、显示控制模块、用户界面显示模块、信息处理模块和方案生成模块等。

系统采用分布式的体系结构,运行在交通指挥中心内部的专用网络平台上。系统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到交通诱导显示系统中来,发挥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信息显示、处理能力,使得交通诱导显示系统的操作更直观、更便捷。

项目工期紧,规模大,子系统众多,对质量要求较高,信息中心及交通指挥中心对该项目的配合力度,尤其是在需求调研、功能确认和项目实施协调方面的配合程度,成为影响项目开发完成的主要问题。项目所需的运行环境,例如交通指挥中心网络平台的搭建,现场交通信息采集设备的安装、调试、通讯接口的按时提供,通讯光缆链路的接通,重点街路旁新安装的及以前安装的交通诱导屏的调试及接口协议的提供等也制约着项目完成,项目安排不合理,协调不好项目干系人之间的工作,也会对项目的完成造成影响。

合理、详细的项目管理计划是项目控制的依据。在制定项目管理计划阶段,应用计算机管理软件制定项目管理计划,对于分解后的各个子任务,首先采用类比法来估算工作量,由于交通诱导显示系统中信息处理部分的动态路径诱导部分是一个对实时性要求相当高的部分,也是一个复杂的随机系统,对于这个技术难点,我们邀请了交通领域的专家和研究人员估算工作量,并预留了半个月的冗余时间。邀请了道路交通流动态信息实时检测系统的供应商,通讯光缆链路提供商等项目合作方共同参与制定项目管理计划,确定他们参与项目的具体时间及内容,以及完成各自工作的具体时间,从而保证现场交通信息采集、传输的实现。项目管理计划最后通过评审,取得项目干系人的共识,作为项目实施的基准。

本项目的重点活动包括:在指挥中心接收现场信息,接收信息要求及时、准确,对实时性要求高。另一个重点是对原有各个独立的交通诱导显示系统进行整合,需要相关集成商的及时配合,接口协议的准确提供。

在实施重点活动的管理过程中,在资源供应方面,严格按照资源供应计划,及时组织资源的供应工作,确保以上活动实施所需资源的及时到位。

本项目的难点是信息处理部分的动态路径诱导,它对实时性要求相当强,也是一个有人参与的复杂随机系统。诱导算法的建立必须考虑诱导信息系统的实时性要求,如果路径诱导系统不能满足实时性的要求,则无法被用户所接受。由计算机软件自动生成交通诱导信息,这是交通诱导系统比较高级的使用方式。同时,研究诱导策略,还应该充分了解交通诱导与交通信号控制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交通信号控制与交通流诱导的一体化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

针对此难点,我们聘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指导和集中培训,提高项目组成员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组织了资深的工程师集体进行攻关。界面显示模块为减少返工,采用原型法。通过采取以上各项措施,确保项目管理不失控。

项目组通过分析项目管理计划网络图,让项目中无前置关系的任务并发执行,在项目分配时尽量避免一项任务等待另一项任务,进而延误工期的情况出现。通过分析,信息接收、信息处理及方案生成、信息相对独立,但要把握联合调试时间。编组、评价、查询也可以并行,因此,对上述几个子系统进行并行开发,加快项目开发进程,并保证联合调试的时间。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我们根据项目时间紧,任务重,难点多的特点建立基于项目组织的各种责任制度,将计划指标的完成情况与部门、个人的利益分配相结合,明确每个项目组成员的责任,定任务、定人员、定目标,做到责权利一体化,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项目实施阶段,每周召开工作会议,汇报上一周的工作进展情况,工作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是否已经解决,未解决的问题是否已经有了初步的解决方案,需要哪些资源,需要哪些协调措施等。了解各成员的任务执行情况,项目的整体进展情况。重要里程碑任务是否按时完成,将实际完成情况与项目管理计划进行比较,如果实际完成情况偏离管理计划,首先对偏离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时采取纠偏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