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职业规划

教育职业规划

教育职业规划

教育职业规划范文第1篇

眼下,很多大学新生走进大学校门的激动心情还没有消减,就已经有老师提醒他们要了解必须面对的就业现实,并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麦可思公司7月公布的调研报告显示,全国2009届本科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为67%,高职高专毕业生为57%,较上届均下降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当前有三成以上本科毕业生、四成以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着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有人说,这说明大学生开始跳出传统思维,逐渐转向选择“虽然专业不对口,但是适合自己”的工作;有人说,这说明大学生缺乏科学的职业规划,从选择专业到选择工作都非常盲目。总之,人们把目光聚焦于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上。

2007年,教育部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进行详细规定,但课程设置则由高校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安排。现实中,很多高校也是在大三、大四年级开设系统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很多人认为,这时开设已经晚了,而且目前的教学模式也有待改进。

本期《话题》“职业规划教育,从何时开始”旨在通过大家的讨论使人们认识进行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时机和方式,以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职业规划教育,从大一开始

张 威

大学生就业难,究竟难在哪里?在多年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以下因素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就业: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能做什么;不了解社会上的职业类型,不清楚职位的具体要求;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过于依赖学校和政府;缺乏充分的就业准备,临近毕业仍在迷茫中徘徊;求职择业缺乏思路和方法,导致获得的面试机会不多。

分析以上因素可见,不少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有三个问题一直没有弄清楚:第一,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怎么读;第二,大学阶段如何进行系统的职业规划和全面的就业准备;第三,求职择业准备工作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正是因为这三个“不清楚”,不少在校大学生都处于没有目标或者即使有目标也不清晰的状态,被动地适应大学生活,找工作时自然会四处碰壁。

因此,大学生要围绕自己的职业目标科学、合理地规划大学生活。那么,如何才能帮助大学生找到自己的职业目标呢?我们认为,从大学新生入校开始,学校就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应对三个职业准备清单(职业准入条件、核心知识结构和必备的职业技能),帮助大一学生逐步树立职业目标,并科学规划自己的学业和职业。只有这样,大学生的学习才有清晰的目标和充足的动力。

目前,高校普遍采用专题报告会、讲座等指导型教育方式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但大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就业能力的提高仅靠这些方式是很难实现的。因为,大学生最需要的是由“知道”转变为“做到”的思路、方法和技巧。

基于此,如何增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实效性?我们认为,有两大关键因素:一是让大学生“知道”,二是帮助大学生由“知道”转变为“做到”。

专题报告会、讲座、就业指导课等指导方式基本实现了帮助大学生“知道”的目的,而团体辅导、个体咨询、校内网络信息平台辅导等辅导型指导方式则可以帮助大学生实现由“知道”到“做到”的转变。

团体辅导,就是把有相同问题的学生集中在一起,围绕着问题,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同学之间的探讨、分析,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其核心是帮助大学生分析困扰他们的问题,并理出头绪,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个体咨询,即一对一咨询。这对大多数高校来说都难以实现,因为高校能做专业咨询的辅导老师很少。但是,如果能对某些普遍性问题进行一定数量的一对一研究性咨询,并将解决问题的方法整理成解决该类问题的手册提供给有类似问题的学生参考,应该是可行的。

校内网络信息平台也就是高校各院系网站。在该平台上,各院系通过将各专业职业准入条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例及毕业生去向分析报告等信息上传,供全体学生查询,以此帮助大学生明确职业目标的标准,提高求职择业能力。

(作者系郑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河南省大学生就业指导师资培训专家)

责编:思 齐

职业规划教育,创新才能发展

王 兴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因此高等教育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2004年6月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中有超过50%的人毕业后一年内更换工作,可见当前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显得被动、盲从。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不了解自己,不了解社会对工作岗位的要求,从而导致自身定位不准,学习针对性不强,缺乏长远规划,就业竞争力下降。

基于此,高校职业规划教育模式改革和创新是亟须教育工作者思考和解决的现实课题。学校作为实施职业规划教育的主体,应充分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积极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探索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以保证职业规划教育的有效实施。一是将学科教育渗透到职业规划教育。在学科教学中,以拓展学科内容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职业价值观、职业规划意识等,如核心课程与德育课、大学语文课、心理辅导课等相关内容的融合。二是建立“全程式”职业规划教育长效机制。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年级、不同特点的学生开展合理的规划指导,如大一时侧重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市场对职业的需求,将就业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大二、大三时通过课堂教学、各种职业测试、咨询、社会实践等,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职业意向和职业潜能,制定出符合个人成长与发展的目标,同时建立学生职业生涯档案,便于定期了解学生职业发展情况,完善相应的就业跟踪机制。三是要创建本土化的职业规划理论和测评工具。目前,我国职业规划教育所运用的理论和测评工具多是从西方引进的,其适用性存在一定差异。高校要从国家、地区的实际需要出发,采用有效的研究方法揭示客观规律,勇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特色。四是培养高水平的职业规划教育师资队伍。高校应积极投入,培养熟悉心理学、管理学等理论基础并拥有职业规划师资质的“专家”型教师。五是知行统一,强化大学生职业活动体验。高校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如互动座谈、自我测评、范例引导、模拟职场、辩论会等,让学生亲自体验职业生活,加深对职业世界的了解,进而使他们正确认识自我,科学准确决策,确立自己生涯发展目标,最终达到人与职业的最优结合和个人全面发展的目的。

(作者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师)

“符号大学”折射的职业规划教育

何红兵

有人曾问,如果用标点符号表现大学生活每一年的特点,该如何表现?有人回答:大一是“?”,因为那时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凡事都想问为什么;大二是“――”,因为大二是分化的一年,有的同学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发展方向,有的则浑浑噩噩过日子;大三是“!”,你会突然发现时间飞逝,得到的和失去的都是那么明显;大四是“……”,意味着当时的一切既是结束也是开始。

上面的回答,我们暂且称之为“符号大学”理论。透过“符号大学”理论,我们可以好好分析一下职业规划教育何时开始的问题。

对于大一的学生,他们刚刚走入大学校园,经历过高考的洗礼,暂获难得的轻松,激动的心情溢满心间,对大学生活有着美好的憧憬。在这个时候,如果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可能较为困难。毕竟,理想中的大学是伊甸园,丢掉了压力,获得了自由,他们并不能够也不愿意想象接踵而至的就业压力,只是想享受大学生活的轻松与自由。可以想象,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怎会去思考那么多看似遥远的现实困境呢?苦口婆心的说教毫无用处。

大三的时候,回首走过的两年,望向毕业的前方,很多大学生会感到时光飞逝,遗憾自身知识的不足,并产生挫败感和失落感。在我看来,此时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是有必要的,却有点晚。一方面,剩下的大学光景不多,难以收到理想中的效果;另一方面,临近毕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学生的浮躁情绪变得浓重,难以静下心来给自己设定目标。而到了大四,大学生活即将成为历史,各方面的压力接踵而至,职业规划的缺失也只能成为碌碌无为者的遗憾。

“符号大学”理论中说大二是分化的一年,这个分化是双向的,既有人找到方向奋发崛起,也有人浑浑噩噩一无所获。而在此时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是极为必要的。一方面,大学生分化形成的现实差距会让他们产生紧迫感,很多人渴望改变现实,却不知从何下手;另一方面,很多同学已经在学校各类社团、各种活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方向,需要专业的指导帮他们实现这个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职业规划教育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意义更大,效果也更好。

其实,职业规划教育并不是一种灌输式教育,它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与现实的交叉很多,离不开现实。职业规划教育的内容属于比较枯燥的文科类知识,难以让学生产生很高的兴趣。但要是结合现实,让大学生了解到就业形势之紧迫、职业规划教育之重要,他们的兴趣自然会大大增加,教育也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当然,职业规划教育何时开始只是一个相对的问题。它是个长期工程,对每一个在校大学生来说,在大学的任何时间段进行职业规划教育都是必要的,只要认真对待,付出努力,职业规划的目标终将成为现实。告别大一的懵懂,淡化大三、大四的无奈,在大二的时候将职业规划教育列入教学计划,既结合现实又注入希望,因而可助学生勇往直前,收获成功。

教育职业规划范文第2篇

摘要:以作者从事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工作实践为基础,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入手,分析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目前,高职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积极推进就业指导工作,从就业政策、信息收集等常规性指导向全程教育、分类指导方向转变,努力将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确保与专业教育同部署、同教学、同推进,真正在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高职学生的同时为他们就业和发展打开“成功之门”。

一、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在进行自我剖析、全面客观地认知主客观因素与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定位,设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既定目标的职业,制订相应的教育、培训、工作开发计划,采取各种积极的行动来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在对其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和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其最佳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有效规划的教育活动。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在进入高职校园后,往往会表现出奋斗目标不明确,不了解学习与未来职业的关系,学习没有动力的倾向,甚至很多学生沉迷于游戏等虚拟世界而无法自拔,造成学业荒废、蹉跎青春,严重影响了其一生的发展。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虽然有很多,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滞后,造成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甚了解,缺乏学习动力却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加强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势在必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使高职学生了解职业类型、职业性质、职业构成要素、职业发展趋势以及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等内容,认知自我,准确定位,知道自己需要获取哪些能力来完成自己的职业生涯,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有利于他们根据社会需求信号和自身条件,努力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自觉地按照职业目标的要求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全面发展。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社会中占据有利位置,高职学生必须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不太清楚,对自身的职业取向不明确,他们不知道如何合理地构建适合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因而没有充分有效地利用在校时间来获取与职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造成自身职业能力差,这无疑加重了高职学生求职就业的压力。因此,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强调以就业、创业为主题,以促进学生职业发展为目标,能够有效地引导高职学生正确认知自我,了解环境,做出与自身能力优势、兴趣爱好相匹配的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帮助学生将职业生涯目标分解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使他们能够根据阶段性的目标要求,采取有效的步骤与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以及参加各种相关的培训和实践,挖掘潜在的能力,打造自身的能力结构,发挥职业生涯目标的指向性和激励性作用,不断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高职学生更好地应对社会环境

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使原有的相对稳定的职业环境变得复杂多变。而复杂多变的职业环境又带来高度不稳定的职业波动,高职学生若没有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就不能根据职业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职业目标,保持职业生涯的连续性,进而可能被社会淘汰。和谐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获取,除靠终身持续学习之外,主要还得靠职业准备期的大学阶段在知识、能力方面夯下的坚实基础。而能否在大学阶段拥有充分的职业准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职学生是否拥有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否学会了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现的正是“以生为本”,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本院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情况

本院从2006年起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学校就业指导计划,主要针对大学一年级学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和大赛形势开展。通过四年多的实践,成效明显。在教育形式上,采用邀请专家讲座的课堂教学、互动交流以及就业指导、网络学习平台等相结合的形式,有效地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立足实际,来对自己进行学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还通过开展学生“学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作品展评活动来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学校2006级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毕业生,至2009年毕业时,其就业情况同未接受这方面教育的2005级毕业生2008年同期的就业情况相比,协议就业率高出8%,就业率上升了2.5%,就业质量明显提高。在求职择业中,毕业生的主动意识增强,对未来职业发展更为关注,求职择业更趋理性。

三、当前开展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理念缺失

职业规划教育起步较晚,在部分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根本就是作为一种形式而存在,而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大多停留在如办理就业手续、提供需求信息和政策制度指导等简单工作上,高层次、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严重缺乏,许多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都停留在报告或文本里。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仅仅局限于毕业生就业指导,以集体授课或讲座的方式,讲一些就业形势和求职技巧,对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起不到多大作用。因此,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都处于较低水平。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业师资缺乏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门新兴的专业性、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指导教师不仅需要熟悉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掌握相关专业领域的政策法规,还要具备与职业规划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科学测评手段。而当前高职院校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工作的师资主要是由做学生工作的教师或辅导员兼任的,很少有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师,因学生工作及行政管理事务性工作多,他们很少有时间加强自身职业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提高。

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种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教育活动。目前,高职院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过于偏重理论,资料和案例陈旧,与现实求职和职业发展过程的实际情况相脱节,课程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操作性、新颖性都有待加强。在教育形式上,过多地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放在第一课堂,授课方式主要以讲座和集体授课的方式进行,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讲授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缺乏有针对性的个体辅导,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足,第二课堂和实践环节较薄弱,难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四、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

1.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首先,应完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教学管理、师资配备、组织测评等工作。其次,要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舆论宣传,通过校园网、校报、广播站、宣传栏、专家讲座、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形式,宣传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意义和作用,强化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提高其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个人职业成长过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其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根据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和技能型人才,构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注重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职业生涯理论、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理论,掌握择业基本理论、就业规律特点,了解就业形势、熟悉就业政策,还要注重培养高职学生满足社会需要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心理调适能力、执行能力等综合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为高职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夯下坚实的基础。

2.构建科学课程体系,系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一种系统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构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是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核心。要构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不仅要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高校正常的教学计划,还要根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形成一个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学科课程、实践活动课程、模拟实习课程等在内的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态度、前瞻性的职业发展观、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其择业竞争力。

3.利用现有各类资源,建立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

要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必须朝着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在现阶段,建立高素质的专业化师资队伍,首先,应充分挖掘校内现有的师资资源,挑选专业知识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加强培训,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努力培养自己的专业师资队伍。其次,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自己的专业化队伍建设,通过兼、聘的方式,聘请长期从事人力资源开发的学者或专业人士来学校讲课、作报告。

4.抓牢职业生涯探索关键期,力促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

引导高职学生对自己的人生发展进行准确定位是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关键。但职业生涯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大学阶段是职业生涯探索的关键时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高职学生科学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这是高职学生通向成功的第一步。随着职业环境的复杂多变,他们的职业目标也必然随之发展变化。因此,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仅是要学生掌握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掌握分析影响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各种因素和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技能,使其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 徐献红.加强职业生涯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J].经济师,2007,(8):117.

教育职业规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职生; 中等职业学校;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0-130-002

关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定义,目前还没有权威的界定。但学者们普遍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个体,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发展个体综合职业能力,促进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活动,是以引导个体进行并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的综合性教育活动。职业生涯教育是一种将职业生涯概念纳入教与学活动的教育策略,通过职业生涯认知、职业生涯探索、职业生涯定向、职业生涯准备、职业生涯熟练等步骤逐一实施,使学生获得职业生涯能力,建立个人的职业生涯形态。

一、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

当前中职生存在着这样的状况:他们在专业选择、就业定位和未来发展方面普遍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相当部分的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就业中表现出诸多不适:自我定位不准、学习动力不足甚至厌学,对职业了解不够,对社会和环境认识不多,对前途感到迷惘,品行不良等问题。对中职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为了帮助中职生选择职业、准备就业、获得职业、适应职业和转换职业。职业学校在中职生入学之初就必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促使中职生在校学习期间不断地根据自我职业规划的内容加强素质培养,锻炼各种能力,为其毕业后的职业选择创造和准备条件。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摆脱初中学习失败者的阴影

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自我评估”环节能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从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等方面做好自我评估,从而全面认识自己,认识到自身的各项优势,正视自身不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每个人都有长处、也都有短处的事实,通过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岗位的事实,深切理解“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话的含义。有助于帮助学生摆脱自卑心理,树立自信。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正确地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当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估,认清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要客观、冷静,不能以点代面,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面对自己的缺点,避免设计中的盲目性,教育和培养学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职业观。

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避免“入错行”的尴尬

多元智力理论、九型人格、全脑思维等研究成果表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能力优势,能发挥自己特长、符合自身特点的工作才是理想的工作,简单来说就是“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4.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解决“内驱力”问题

中职学生中上课不愿学、实习不愿干的不少。但并不表明他们不想有个美好的未来,而是因为所学的东西不是他们想学的。有很多中职学生认为在学校学的课程走上社会后没有用、用不到,因而认为读书、考试是为了家长、为了老师。事实上,许多时候家长、老师都是在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很少考虑到他们的感受。而职业生涯教育在引导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客观认识社会环境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样选出的目标是学生自主选择的,就不再是家长或教师的意愿。学校的课程成为学生实现最终目标的阶梯,这样学生的学习意愿就会比较强,愿意去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一些不足,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二、如何对中职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建议从纵横两个纬度去考虑。

1.分层实施

分层实施就是从纵向纬度去考虑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纵向纬度是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从新生入学开始到毕业,根据不同年级确立不同的教育内容、目标与 方法,选择恰当的培养方式和途径,构建全程指导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让学生在认识自我、认识专业的基础上完成职业生涯规划。

一年级阶段,从新生一入学开始,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考虑自己的职业生涯,帮助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并初步了解职业内容,了解自我,并进行职业兴趣测量。在结合了家长、同学和师长的建议对自己和职业有了清楚的认识后,就要确立职业目标。职业目标是职业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在一年级的第二学期老师应帮助学生在学校的专业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并指导其制定发展规划。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可以是两年的,五年的,甚至是十年的。将学生制定好的职业生涯规划留底保存,建立起学生们的职业生涯发展档案。

在二年级阶段,中职生基本上已经适应了学校的生活,已经在老师、家长的帮助下初步制定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落实自己的职业规划了,这是职业生涯教育中最难的环节,但对于中职生来说是最关键的环节,因为再完美的规划,如果不去执行,就像天边的云彩,纵使看起来很美丽,却是怎么也够不着的。在这个时候就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去实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中职生由于年龄较小,一般相当于普教体系中的高中阶段,因此要采用合理适当的方式深入地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三年级阶段对中职生来说,是最关键的一年。对学校来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是最繁重的一年,应大力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或继续深造,提高就业率。这个时候,学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好工作。首先,帮助学生调整好就业心理。在中职生中间,普遍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就业的心理:如依赖心理——认为找工作是父母老师的事;自卑心理——认为自己没有什么竞争力;职业心理定势——只在所学的专业范围内找工作;勉强心理——反正也找不到好工作,随便找一个好了。这些心理状况都是不利于成功就业,学校要注意积极引导。其次,学校应积极的与社会各界取得联系,广泛获取就业信息及招聘会信息,建立起学生与用人单位的信息互通。再次,帮助学生完善求职材料,对中职生进行就业及面试的指导,实现顺利就业。最后,要努力的安排每个学生进用人单位实习,大力增强他们的社会实践经验,消除人们对中职生的偏见。

2.多形式实施

多形式实施是从横向纬度考虑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横向纬度是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要根据职业学校和中职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择合理的途径、采用适当的方法去开展。

2.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途径

2.1.1开展课程活动。课程活动有两种方式:课程介入和教学渗透。

所谓课程介入是指独立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将其纳入学校德育教育的课程体系之中,传授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知识与策略等。培养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可以采用选修课,也可以采用必修课的形式,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师资情况酌情定夺。课程介入时应注意:其范围主要适用于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理念的传播、原理和方法的学习。教学渗透是指在学科或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观念、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技能等,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并身体力行。教学是职业学校的中心工作,在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是十分可行的一种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对教师的素质水平要求较高,要求学科或专业教学的教师受过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能将这种理念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

教育职业规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 职业生涯规划

abstract: the professional profession plan is the quality high speci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reer guidance work the most important.this article elaborated the quality high speci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udent carries on the professional profession plan educati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and proposed the current quality high speci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udent professional profession plan insufficiency and the countermeasure.

keywords: quality gao zhuanprofessional profession plan

2009年4月2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强调,对高校毕业生“要全面开展就业指导服务。WWw.133229.cOm”并表示,“要抓紧有关配套政策的具体实施办法,力争在4月份全部出台。”大学生就业状况和就业能力再次引起公众和媒体的关注,并由此引发了对大学职业规划教育的深入探讨。

职业规划,也称职业生涯规划,它是以美国学者super.d.e(舒伯)生涯发展理论为主的管理理论,指的是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包括从事什么职业,在什么组织和地方从事这个职业,在这个职业队伍中担任什么角色,在人生的职业变更以及为实现职业规划接受的各种教育和培训等[1]。

1.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及意义

1.1 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1.1.1 学生主体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

据报道74%的学生选择所学专业是因听从父母和老师的意见而选择的,对所学专业了解甚少,从没有考虑过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倾向;23%的学生是和父母商量后而选择的,选择的依据是将来比较容易就业,而没有考虑自己的兴趣和潜能是否适合这一职业;只有3%的学生是对所学专业有了一定了解,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来选择的。

许多学生择业目标不明确,在择业的过程中存在着误区。如有的学生片面追求高工资、高待遇,忽视专业能力水平和专业需求,忽视单位发展潜力和个体发展前景,有的学生一心向往大城市、发达城市、东部和沿海地区,不愿意到中小城市、发展中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建功立业;有的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缺少充分了解和掌握,在临近就业时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干什么。这些误区,都对学生择业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

1.1.2 从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情况来看。

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具有时代特征、体现职教特色、统一规范的教材,课程建设目前处于摸索过程中,还没有形成具有时代特征、体现职教特色、统一规范的教材。没有形成学生从进校到毕业全面的、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目前,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局限在新生入校时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毕业前的就业指导,缺少了大量的对中间实践环节的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学校生涯规划与指导工作欠缺,一方面是经验不足,不具备拥有专门知识的职业指导教师,没有能力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辅导;另一方面是因为观念守旧,在思想认识上重视程度不够,即使招生就业部门,毕业之前给学生提供一些招聘就业的信息,没有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就业指导工作,致使招生就业部门未能真正起到有效指导学生就业的目的。

1.2 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的压力,如何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如何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如何使毕业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已成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的热点与难点。高职院校进行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是大学生为实现人生奋斗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成功和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因此,高职院校应重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他们科学合理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培养职业兴趣,激发职业热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观,提高从事某一专业的专业技能和职业发展能力,养成学生吃苦耐劳、敬业奉献、拼搏进取的生活习惯,正确处理个人兴趣与社会需求和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高职高专院校科学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成长成才和缓解就业压力的迫切需要。

2.加强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

2.1 帮助学生落实在校期间生涯规划。

具体、明确、可行的学期行动计划是帮助学生落实在校期间生涯规划的重要保证。

高职学生在校期间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实施步骤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一年级):使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初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了解自我。认清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和自己的不足,进而制定学习目标,确立职业目标。主要途径:主要利用课堂教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兴趣和潜能,了解工作和职业,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开展专业教育,让学生详细了解所学专业;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培训,使学生了解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及生涯规划步骤。学年末,建议学生写简历,使简历在线。目的是促使学生用行动写简历。使学生不断了解自己,以及不断的进步和成长,反复地修正、调整、更新在线的简历,到毕业时,简历就很有目标了。

第二阶段(二年级):使学生了解社会需求情况,掌握一定的求职技巧,学会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与就业相关的信息,初步确定自己长期发展的职业目标。主要途径:主要是职业道德和就业知识的教育。通过开设专题讲座,向学生介绍职业生涯规划的成功典型例证,指导学生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咨询活动,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规划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在参与实习、兼职、假期工作或志愿者活动中获得一些工作经验。

第三阶段(三年级):通过各种职业生涯的教育指导,使大学生顺利就业或继续深造。主要途径:督促学生对前两年的准备做总结。检验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准备是否充分;组织学生参加招聘会;帮助学生完善求职材料;举办就业政策、就业程序的讲座;组织学生毕业实习,指导学生利用直接渠道接触社会职业,以取得及时、真实的职业信息,学校要不断强化毕业生的角色,以便更快地适应社会,更好地实现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这样才能有更强的“就业竞争力”[2]。

2.2 学校应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高度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既是时展的需要,也是高职生成材的需要,是新形势下开拓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的有效形式。科学的、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是高职生顺利就业的有效举措,是实现自我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且也是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障。因此,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来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国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笔者以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2.1编写具有时代特征、体现职教特色、统一规范的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资源,是规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模式的主要依据,教材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本保证,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材要结合时代、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以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为重点,体现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系统性、前瞻性,突出操作性、训练性,编写出具有时代特征、体现职教特色、统一规范的教材。[3]

2.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建立在心理学、管理学基础上的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程,需要专门的人员来从教,要对任课老师和就业指导人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实践、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才测评与设计、就业求职心理研究、劳动人事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专业培训,考取国家认可的职业指导师资格,每年至少参加一次相关专业培训,以适应就业形势的变化和就业指导工作的实际需要,从而提高教学与指导水平,为学生提供更为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和指导。

2.2.3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宣传,鼓励高职高专学生自主创业。

职业生涯规划利于创业人才的发现和创业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创业素质和能力的准备。目前就业形势严峻是大学生自主创业提出的现实原因,自主创业是经济持续增长发展的强劲动力已成为各国的共识,这也是我国提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深层次原因。十七大报告更明确提出今后要以创业带动就业,提出了这一解决就业难题的新思路,这就必将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更多的政策保证,同时也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新方向。据统计我国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率极低,一直保持在0.3%—0.4%(西方国家为20%—30%),而其中高职生创业成功率不到2%。[4]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应把高职学生自主创业的工作重点放在自主创业型人才的发现和学生自主创业素质和能力的准备上,重点扶持个别学生成功创业,形成星星之火,以带动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创业的浪潮到来。

学校应通过校园网、校报、广播站、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竞赛等方式或活动宣传职业规划的内涵、意义和作用。

总之,高职高专院校应建立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基础,以专题讲座为补充,以职业咨询为辅助,以职业见习实习为特色,以就业指导为重点,以专业化师资队伍为保障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做出职业决策,为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皖林.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初探 [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6)

[2] 林继昌.基于终生发展的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2)

教育职业规划范文第5篇

一、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取得的成绩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随着就业指导工作的广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及各类院校的高度关注,中共中央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国家各级教育部门先后多次下文要求不断加强学生职业指导机构建设、职业指导队伍建设、职业指导课程建设。国家明确要求各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把毕业生就业状况纳入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要求学校健全毕业生就业工作保障制度,加强毕业生职业指导,将职业指导课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日常教学。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

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工作逐渐改变过去单一的指导内容,开始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细致的指导和服务。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体系开始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找到既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又适合自己专业发展方向的职业,使学生加深其对专业知识的认识,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专业知识对口的职业类别等,增强大学生学习专业的主动性,让大学生了解自己步入职场时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二、当前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1.高职学生个体方面存在的问题

⑴职业知识匮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模糊。职业生涯教育的对象是处于从依赖向独立,从学生向社会角色过渡时期的大学生,对职业生活显示出较强的偏好,却缺少理性的思考与规划。目前,大多数学生都缺乏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职业相关知识匮乏,给职业生涯教育工作的开展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⑵自我认知不足,不能准确定位自己。很多学生对个人的认知情况很不准确,在一定程度上还带有盲目性和自负性。对个人适合的职业和个人职业生涯目标更是呈现出显性和隐性的不清楚。这说明学生自我认识分析较为缺乏,未能客观地对自我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这也会使学生在确定职业目标时,产生好高骛远或者妄自菲薄的心态。

⑶职业选择盲目,职业生涯规划路径缺失。职业相关知识匮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模糊以及缺乏清晰的自我认知,不能准确定位自己直接导致了职业生涯教育无法有效实施,使学生面临职业选择时非常迷茫,对接下来的发展道路更是感到迷雾重重。

2.高职院校自身方面存在的问题

⑴职业生涯教育理念存在一定局限性。在对学生实施职业生涯教育中没有充分体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念,过于注重学生求职时可能遭遇的具体问题的剖析和指导,把指导的着眼点放在学生毕业时的就业程序上,对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教育缺少前瞻性,忽略了对学生一生职业生涯活动的指导和教育。把职业生涯教育中的就业指导仅仅看成是教师指导与学生学习的一个教学过程,没有真正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职业道德教育在就业指导中的核心地位。

⑵高等职业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缺乏。不少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指导中心还没有专门的职业规划师,一般是由做学生工作的老师或者思想政治辅导员来兼职,而这些指导者往往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操作技巧,因此很难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职业测评、职业辅导等专业性强的工作。

⑶高等职业院校职业生涯教育的体系缺乏系统性。职业生涯教育活动应该贯穿于个人发展的一生。在西方,职业生涯规划理念高度发达的国家,很多人从小学就开始了职业角度的自我探索,大学时代更是接受分阶段的、贯穿整个大学生活的系统、长期有序的职业生涯教育,使他们的职业选择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及社会需求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在我国,学校一般只有在学生临近毕业时,才进行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学生接受到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十分有限。

三、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1.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教育理念

职业生涯教育是建立在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人力资源等学科基础上的一个系统的研究人的发展的学科体系。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职业生涯教育等同于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一类的就业方法教育。高等职业院校职业生涯教育要以引导学生获得全面、自由、充分发展,实现职业生涯目标,取得人生成功为目标,而其开展必须以科学的、先进的理念为指导。职业生涯教育必须以学生终身发展为着眼点,设计教育方案、开展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明确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学会把握职业机会,充分挖掘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潜力,充分发挥、调动学生自身的潜能和素质中的有利因素,促成自我的最大化、全面发展。所以,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不仅要关心学生如何能更好就业,更要关注在日后职业的横向发展和纵向迁移过程中出现的形形的问题时,提高职业竞争力和适应性,实现其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

2.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是贯穿学习和工作阶段的一个持续长期的过程。当今社会正处于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了激烈的竞争,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提前接触、了解与职业发展和就业有关的信息、政策,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等,在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劣势的基础上,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借助多方面信息或专业人士的帮助,冷静分析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和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在校期间,高职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和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分阶段地确立自己的职业方向,这个要求和过程不能仅仅停留在自己的想象中,而是要切实地将自身的性格特点、能力素质与社会发展对职业的需求现实相结合。

3.不断完善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方式

高等职业院校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必须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正确引导。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的重要性,在思想上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并且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职业测评、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手段进行广泛宣传;不断完善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设置,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让职业规划意识深入人心;通过职业规划课程建设,使学生明白什么是职业生涯,帮助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步骤,科学地实施职业生涯规划。

4.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优秀职业生涯教育师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