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加强工程施工管理

加强工程施工管理

加强工程施工管理

加强工程施工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工程 造价管理施工效益

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如何有效地进行工程造价的管理,并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是各级工程造价部门、投资者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建设工程造价,一般是指某项工程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即该建设项目有计划地进行固定资产再生产和形成相应的无形资产和铺底流动资金的一次性费用总和。

一、影响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因素

1、项目经理的选择

项目经理的选择是施工项目成本能否得到有效控制的关键。项目经理作为一个工程项目承包方的第一负责人,可以在上级授权范围内充分行使人、财、物。因此,工程质量的好坏,企业形象如何,企业品牌战略的推行快慢,企业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增加与否,都和项目经理有关。上级部门除了认真选人之外,还要和项目经理签订奖惩合同,即要调动项目经理的积极性,又要对其有所约束,防止造成对施工项目成本的失控。

2、施工合同条款的签订

施工企业中标得到施工项目以后,关键的问题是签订施工合同。由于合同的起草主动权一般是掌握在建设单位的手中,施工企业能调整的余地有限。施工合同中许多条款都涉及到工程造价和双方的经济利益,双方的合同谈判极为重要。

施工企业的谈判人员一定要不放弃一切为本企业争取经济利益的机会,对于一些明显不合理的合同条款,在原则上敢于和对方针锋相对,既要讲究方式方法,动之以情,陈述利弊,又要避免法律损失。有些条款即使不能修改也要把风险降低,或者争取为索赔埋下伏笔,为今后再重开谈判留下余地。实际上合同谈判获得的胜利就是纯利润,就是在降低施工项目成本。

3、施工组织设计

3.1 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企业投标时都在自己的投标书上提供了施工组织设计,在签订了施工合同进入现场后,还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修改、优化原来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以达到科学、经济、合理地降低施工项目成本的目的。

3.2 注意寻找施工最佳工期点成本

工期成本管理对施工企业来说并不是越短越好,而是对工期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控制,以达到正确处理工期和成本的关系,把工期成本控制在最低的理想点。保合同工期和降低施工成本是一对矛盾,处理起来比较难,但是无论从企业发展还是从经济角度上考虑,决不能盲目赶工期,避免出现项目施工成本增加和企业经济效益降低的结果。

二、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几点建议措施

1、工程项目应实行公开招标制

通过竞标,选出投标报价低、技术装备雄厚、有良好信誉和业绩优良的施工队伍,为保质保量完成工程施工质量打好坚实基础。

2、加强合同管理,控制工程成本

合同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项目施工合同管理的时间范围应从合同谈判开始,至保修日结束止,尤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抓好合同管理的攻与守,攻意味着在合同执行期间密切注意我方履行合同的进展效果,以防止被对方索赔。合同管理者的任务是非曲直天天念合同经,在字里行间攻的机会与守的措施。总之,成本预测为成本确立行为目标,成本控制才有针对性:不进行成本控制,成本预测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也就无从谈成本管理了,两者相辅相成,所以,应从理论上深入研究,实践上全面展开,扎实有效地把这些工作开展好。

3、指导施工单位编制施工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施工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文件,工程实施和造价的确定,是以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为依据。

4、严把材料、设备定货关

每次材料设备订货,业主工程部都应与物供部门充分沟通协调,通过比较多家中标单位材料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和价格,筛选出几家质优、价廉的材料、设备供应商,认真研究拟采购的材料、设备的技术问题,认真推敲技术协议,从而达到较好的控制材料、设备的质量和价格的目的,杜绝因设备采购问题对今后造成不良影响,合理控制工程造价。

5、加强对经费变化的预测

5.1施工过程中的变性因素引起的经费变化预测

工程项目中标后,必须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技术上先进可行和经济合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结合项目所在地的经济、自然地理条件、施工工艺、设备选择、工期安排的实际情况,比较实施性施组所采用的施工方法与标书编制时的不同,或与定额中施工方法的不同,以据实作出正确的预测。其次,对于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变性因素,如临时设施的搭设、工地的迁移等因素还需要在造价过程中予以充分考虑,预留经费,以备不时之需。

5.2成本失控的风险预测

项目成本目标的风险分析,就是对在本项目中实施可能影响目标实现的因素进行事前分析,通常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分析:对工程项目技术特征的认识,如结构特征,地质特征等;对业主单位有关情况的分析,包括业主单位的信用、资金到位情况、组织协调能力等;对项目组织系统内部的分析,包括施组设计、资源配备、队伍素质等方面;对项目所在地的交通、能源、电力的分析;对气候的分析等等。成本预测是成本控制的基础。

6、采取经济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这种控制是基于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精减,包括:人工费控制。要从用工数量控制,有针对性地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工日消耗量,从而达降低工日消耗,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材料费的控制。一般作法是要按量、价分离的原则,首先对材料用量的控制,实行限额领料制度,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其次是对材料价格进行控制,对市场行情进行调查,在保质保量前提下,货比三家,择优购料,并且合理确定进货批量与批次,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

7、采取技术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采取技术措施是在施工阶段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标书中主要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以寻求较为经济可靠的方案,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包括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节约能耗,提高机械化操作等。

8、强化费用管理,落实造价控制措施

一是加强概算管理。督促设计单位认真做好概算编制,保证概算深度;二是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将工程费、设备费及建设单位管理费用等均纳入事前计划和预算管理范围,严格控制资金使用,定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查找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真正实现工程造价的“静态控制,动态管理”;三是认真组织编制、审查施工组织总设计,对施工中的各种资源和因素进行优化配置和周密安排。减少重复施工和施工设施的反复搬迁,尽量做到永临结合;四是严格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管理。认真组织施工图纸会审,强化设计变更审批程序与考核管理。建立了现场签证审批制度,明确签证权限和审批程序,实行“分级控制、限额签证”,保证工作量的签署规范、准确。

加强工程施工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质量管理;施工阶段;结构施工;工程测量

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对工程的建设起到数据参考和指导的作用,任何工程的建设都必须做好工程的测量工作,保证工程测量的质量。

1.质量管理的涵义及其发展历程

质量管理的对象就是质量,要深入研究质量管理就必须准确而全面地了解质量的涵义,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质量的概念也不断深化,通常来讲,质量不仅包含着结果也包含着质量的形成与实现过程,具有静态质量和动态质量两种特性。而质量管理则可以作为一个系统是在20世纪初创设的,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综合概括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质量检测阶段,也是质量管理的基础阶段;第二阶段是质量控制阶段,主要强调预防性控制和事后控制;第三阶段是全面质量管理阶段,是质量管理的中心环节,主要内容是“三全”管理,涉及到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工程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全体工作人员参与的质量管理;第四阶段是20世纪80年展起来的系统质量管理,主要强调了信息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应用对质量管理的影响,也是质量管理更为先进的阶段。

2.工程质量与工程测量的关系

“质量”可简单的概括为:事物经过一系列操作后所反映结果的表现。工程质量包括的内容非常丰富,如何保证、提高施工质量的措施和方法也是多方面的。但是有一个共同点:过程操作与监控是保证和提高施工质量的根本所在。而在过程操作阶段,测量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测量为工程施工开辟了道路,提供方向。准确、周密的测量工作不但关系到一个工程是否能顺利施工,而且还给施工质量提供重要的技术保证,为质量检查等工作提供方法和手段。换而言之,如果没有测量,工程施工将寸步难行,施工质量将无从谈起.

3.质量管理在工程测量中的重要性

基于质量管理和工程测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关系,以下主要结合在各个施工阶段,做好质量管理对基础施工环节的重要影响以及在整个工程质量中做好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3.1工程测量对建筑基础定位及放线中的影响

在质量管理中,在施工之前应当先在施工图纸上通过测量把计划建设的建筑物在实地上进行定位,勾画出其具体的地理坐标,为下一步的施工提供建设依据。由于工程测量在建筑基础定位及放线中的重要性,测量的精度要求非常高,高质量的测量结果是保证整个工程施工质量浅谈条件。键入在该环节中出现误差,有可能会造成很大质量责任事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除此之外,工程基础作为建筑定位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定位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建筑结构的质量。基础的放线及定位对工程测量及质量管理有着明显的影响,建筑的桩基础作为工程结构的主要支撑,其定位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建筑结构的受力分布及定位。依据建筑施工规范,承台桩位的误差必须非常小,否则,将引起引起原承台设计的变化,增加施工成本且影响工程质量,过大的桩位偏差甚至会导致桩位无效,需要对其进行重新补桩等,这就大大影响了施工进程,不仅如此,由于改变了原来的受力情况,给工程的质量管理增加了难度,埋下了不可预知的质量隐患。

3.2工程测量对结构施工的影响

工程主体结构施工中的工程测量,主要包括构件的平整度控制、高程控制点的测绘、平面控制网的测绘等。在标高测量控制方面,模施工的平整度要求提供准确的基准点,为混凝土施工提供标高控制线,保证混凝土平整程度。一般情况下,为加强工程的质量管理,在每道工序完成后,都要对下道工序进行准确的测量放线,这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可以对已建结构进行审核校准,二是通过放线可以为下道工序做很好的准备。在放线施工前,各个工程都要建立平面控制网,核对红线图和设计图纸所提供的坐标关系是否衔接紧密,所核对设计的建筑物,要保证不能超出用地红线的范畴,设计坐标要准确无误,确立基点及标高起算点稳固与准确性的文件要完善,在认定之后还要对测量控制网所达得精度进行审阅评定。在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中,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对象,由于它们各自对误差的限定要求不一样,所以在建网时要充分了解、分析它们的限定要求,确认最高建筑限差的要求,结合预测放样的方法和条件等确定控制网的方向、点、边等应达到的精度要求,最终确定网的等级。

3.3工程结构对变形观测的影响

在施工期间,准确的观测成果能够为工程质量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所谓的变形观测主要包括建筑物主体的沉降观测、基础边坡的位移观测和高层建筑物的水平位移观测等。依据观测数据,可以及时了解工程结构施工中的承载力和结构基础载重等情况。明显偏离预测的沉降,一般很容易引起质量管理人员的发觉,在这种条件下,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理调整施工方案,防止施工问题的继续扩大,避免重大质量责任事故的发生,维护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安全。

3.4工程测量对防治质量通病的积极意义

常见的质量通病基本上是钢筋、模板、(下转第88页)(上接第84页)混凝土等方面的问题,与测量放线有关如下:钢筋偏位、模板平整度、墩柱垂直度、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墩顶标高等。要预防上述通病的发生,除了施工人员的主观原因之外,必须为施工人员提供准确的、周到的、详细的测量控制水平线、平面控制线、垂直控制线等。如果测量工作方面出了问题,势必会引起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我们在施工中只要把测量工作做好,对防治质量通病就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另一方面,精确、详细的测量成果为专业质量检查人员提供参考和依据,通过现场的检查和整改,把测量事故“扼杀在摇篮之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消极转变为积极,对防治质量通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4.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

要加强质量管理,首先要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建立合理的测量管理组织体系,同时要加强工程测量管理,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建立有效的测量管理组织体系。在实施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建立质量责任制,认真贯彻执行质量监控与质量管理制度,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监管与控制,来确保整体的工程质量,保证工期,所以工程项目的参加人员要明确责任,做到权责明确,层层严把质量关。在工程项目实施以前对设计方案和技术方案进行严格的审定,从工程施工方案分析到实施方案阶段都必须认真的探讨确保方案的落实,项目完成后的质量管理也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这一检查过程通常分为互检、自检、质管部门检查、项目工程师审查等严密的程序,各阶段的相关负责人要实事求是填写检查检验单据,以保证施工项目质量。对于整个工程项目测量来说,关键的程序主要是指各阶段的控制测量以及其平差的计算等,运用计算机软件系统记录和计算的内容要保证真实、准确,在工程项目执行环节中要做好工作记录,质量管理要明确各级责任,相关人员要做好质量和工作记录。

加强质量管理在工程测量中的作用,要提高工程测量的技术人员的技术因素,建立了完善的工程测量组织体系后,要从细节方面加强工程测量的技术人员组织建设,基本包括如下环节:首先,要保证测量放线技术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具有准确的读图识图能力,有较强的质量责任意识。其次,要保证工程测试仪器的先进性、科学性,只有具备高质量的测试仪才能保证工程测量工作的准确性,也能提高工程施工的工作效率,避免施工环节出现重复性和拖拉性而影响整体工程进度,与此同时,做好对测量仪器的定期检测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全方位的复核和检查,多角度地对测量结果进行有效性分析。最后,要科学地安排施工工程进度,为测量放线创造适宜的施工环境,来保证测量放线结果准确性。

加强工程施工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0 引言

由于我国迅猛发展的经济形势,这就使得有着更多的水利工程施工,可是当前水利工程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问题,导致存在着安全隐患。基于此,下文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且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合理化建议。

1 当前我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有着比较淡薄的质量意识。通常来说,国家工程一直强调的重点问题就是质量,并且长期以来将施工当中的重中之重确定为质量,可是在这种形势下依然每年发生许多的施工事故,导致有着特别多的“豆腐渣”工程出现,这给予我们国家造成特别严重的经济损失。发生的这些事故,究其原因发现,一方面来看,这主要是由于有着比较差的施工管理意识,对于质量把关不严和要求不够;从另一方面进行分析,受制于工期要求,在受到工程进度的压力之下,使得对于工程的工期随意压缩,特别是在施工过程当中并没有根据建设程序进行,这些问题对于工程质量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有鉴于此,在进行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存在着必要性来培养质量意识,这样就使得在所有的施工建设者的心中深入质量意识。

其次是施工方在工程前期所做的准备工作显得严重不足。水利工程的施工在进行施工组织之前,则必须全面细致的分析研究整个工程,针对水利施工则必须做出设计文件、施工规划书以及可行性分析,这必须在工程前期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可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出于对工程费用减少的要求,那么就严重缺乏比较全面系统的调研整个工程,也并没有充分研究在工程施工过程当中所碰到的资源配置、经济状况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这对于整个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立项以及评估也有着直接的影响,更加对施工质量安全等问题并不能提供保障。

再次是缺乏必要和有效的监管。由于当前我国在监管水利工程存在着力度不强,工作人员具备比较差的责任心,整个监管队伍也显得特别不正规,并且人员并没有进行专门性的培训,使得对于施工所进行的监管过程当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而这也为施工单位偷工减料造成可乘之机。与此同时,还有着不规范的监理市场,在监理单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自行监理”、“一条龙”以及“同体监理”等现象,所谓的监理也就成为“兼理”,使得整个监理工作严重不到我,对于整个监理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也显得特别不够,质量能力也显得比较弱,也没有有效的手段和方法进行应用。

最后是施工人员所具备的能力比较弱。长期以来,在我国一些比较小的那些水利公司的设计单位以及施工人员所具备的业务能力显得比较弱,只能够勉强应付那些简单的施工,并没有能力去解决那些有着比较高技术含量和显得比较复杂的问题,在施工当中只能够凭借经验进行。比如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如果碰到相对复杂的地质与水源等问题,在这时候施工人员并没有对其做出合理的判断,这样就能够拿出相应的办法解决问题,甚至在某种情况下还做出错误的决策,导致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后果,通过提高施工人员的能力,则必须做到和整个社会发展做到相适应。

2 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首先是必须加强管理水利工程施工。必须有效的管理水利施工过程,做到对其领导加强,从而做到在整个水利工程实施全过程施工责任制。施工单位的领导层必须加强管理工程,充分意识到加强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在水利工程施工当中全面落实具体工作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项目负责人以及单位领导的多层次责任制,并且在施工过程当中必须加强检查和监督工作。在对施工进行组织的过程当中,必须严格根据水利工程行业规范与技术要求进行。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如果有质量问题出现,那么必须对责任严格追究,也就是所谓的工程质量终身制,只有做到这点,这样才能对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做好有效调动,从而实施安全施工,这对于在水利工程当中常常出现的无人可究和无人可查的现象做到最大限度的避免。

其次是建立与完善规范化治理保障体系。工程质量问题在施工的准备阶段、生产阶段、竣工阶段以及投产阶段的所有环节都显得特别重要,在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当中必须应用系统工程的相关理论,系统化和规范化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使得工程管理的工作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以便能够做到对高质量工程的完成。尤为关键的就是要对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职能的最大限度发挥,将组织、制度以及措施等各个方面作为切入点,从而做到工程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在工程的管理层对工程质量监控和监督的有效加强,只有做到这点,才能够有着强有力和切实的制度来保障工程质量。

再次是对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加强。用于工程投资的建设资金一定要实行统一管理,专款专用,账目管理要清晰,杜绝建设资金被随意挪用或占用的情况发生,付款也要按照合同的规定严格进行。如果施工方未按照合同的规定完成进度或者工程质量不过关,应拒绝支付,以保证施工质量,维护正当利益,避免资金的浪费。施工招标要公正、公开,遵循“低成本、高质量”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证建设资金的合理、优化配置。

最后是加强施工项目的监管工作。由于受我国计划经济的影响,建筑施工单位对施工管理制度有着话语权,这就严重阻碍了施工管理工作规范化的进程。建筑单位在施工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管,这就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必须建立专门的监管部门,加大对施工单位的监管力度,防患于未然,上级主管理部门必须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要进一步提高对实施项目建设监理工作的认识,提高水利工程质量。同时,培养一些专业监管人员,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监管经验,制定出现代化的监管条例,完善监管体制。

3 总结

虽然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在思想上给予充分的认识,不断加强领导,加强管理,落实责任制,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施工,才能保障水利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曹天强,原发,国庆.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分析和探讨[J].华章.2010(28)

[2]聂军洲,潘峰.浅析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应注意的问题及管理创新[J].知识经济.2009(03)

[3]杨炎文.浅谈水利工程施工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05)

加强工程施工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措施

一、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质量意识淡薄

质量一直是国家工程强调的重点,质量是施工中的重中之重,然而当前国内发生了很多施工事故,出现很多“豆腐渣”工程,给国家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产生这些事故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对质量要求不够,把关不严,对施工管理意识差,另一方面是由于工期所迫,迫于工程进度的要求,随意压缩工期,不按建设程序进行施工,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因此,有必要加强施工中质量意识的培养,使质量意识深入到每一个施工者的心中。

2.工程前期准备工作不足

施工前必须对整个工程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研究,要对水利施工做出规划书、可行性分析和设计文件,这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很多施工单位为了减少工程费用,对工程缺少比较全面系统的调研,没有对施工中遇到的经济、自然环境、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充分的研究,直接影响了整个施工建设的评估、立项,更无法保证施工的质量安全等问题。

3.对工程施工缺乏有效的监管

我国当前对施工的监管力度不强,监管队伍不正规,工作人员责任心差,没有专门的培训,在监管过程中起不到监督的作用,给了施工单位可乘之机。监理市场不规范,监理单位存在“一条龙”“同体监理”“自行监理”现象,监理成“兼理”监理工作不到位,工作深度和广度不够,质量能力不强,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4.施工人员能力不强

我国比较小的一些水利施工设计单位、施工人员的业务能力不强,对简单的施工还可以应付,对一些较复杂、技术含量高的问题没有能力解决,只能是凭着经验进行施工。例如,在施工过程遇到水源地质相对复杂的情况,这些施工人员做不出合理的判断,拿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更有甚者做出错误的决策,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施工人员能力的提高,必须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二、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

1.加强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形成以项目法人(业主)、承包方、监理工程师三方相互制约,以监理工程师为核心的合同管理模式,以期达到降低造价,保证进度,提高施工质量。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为工程合同管理,按照合同控制工程建设的投资、工期和质量,并协调有关各方的关系,包括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及施工过程的管理。

2.施工期工程施工管理主要为协助项目法人做好开工准备审查并确定分包单位;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提出施工技术措施、进度计划和资金、物资、设备计划等;执行工程承包合同,按照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和批准的工程施工设计文件施工;监督工程进度和质量,检查安全防范措施;核实完成的工程量,领取工程款,整理合同文件和技术档案资料;处理违约事件和赔偿;协助项目法人进行工程各阶段验收。

3.工程完工后,接受主管部门的检查,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竣工验收。

三、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水利工程的分级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建立健全项目法人。各级政府以及水利行政主管部门要对所管辖区域内的水利工程进行统一的管理,再划分事权将其落实到管理法人,行政与法人管理结合并以法人管理作为主体的一种管理体制。确保其管理的工作有一个统一的领导队伍,使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逐级管理,施工人员各司其职,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还要加强学习和培训工作,提高现场施工管理人员(项目经理)业务素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施工管理工作具有专业交叉渗透、覆盖面宽的特点,项目经理应做到一专多能,不仅需要有一定深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还要有比较广博的知识面和比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其次,要积极培养并引进懂水利、懂管理、懂经济、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

2.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首先要加强政府对工程的质量监督职能。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涉及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各方,建设单位是主体,具有协调其它各方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及管理的责任和权力。各方应积极配合,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管,努力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质量控制应实行事先、事中、事后“三控制”。事先控制是开工前对施工企业提出的技术方案、技术措施、质量保证体系及管理制度等进行严密审核,特别是对企业投入工程的技术人员的数量和素质提出具体要求。事中控制就是工序控制,要保证做到上一工序不合格不得进入下一工序施工。事后控制就是对已完成的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的质量进行观察、检测收集运用过程中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加强成本控制

(1)科学编制企业施工定额

企业结合自身的管理水平,并以国家预算定额作为预算依据,根据科学合理的原则,编制本企业的施工成本定额,以此进行项目评估。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签订合同,按照可控性的原则,对目标责任成本进行预算,二次分解到各个成本中心以及费用中心,以此作为对各中心考核、奖惩标准,并定期进行分析考核,若发现存在问题,则及时予以纠正。

(2)加强对各部门的管理工作

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其对成本管理的监督、指导和检查,重点是预算的执行状况和各项管理活动对于成本效益原则的遵循程度,一旦发现管理中的不规范行为,要尽快提出改进意见,从而避免企业受到名誉损失和经济损失。

4.加强材料管理

水利工程的地理位置一般比较偏远,地形也较为复杂,而工程规模又相对较大,施工所需的建材量大种类多,时间性变化性较大。工程材料的投入在整个工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加强材料管理成了节约投资成本的一大关键。

在开工之前,项目部应该先向材料部提出一次性的计划,当作备料依据,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的进度提出供料调整的月计划,作为动态供料的一个依据。并且要每个月对材料计划的具体执行情况进行系统检查,根据具体情况改进材料的供应。

不仅要对数量,更为关键的是对质量进行验收,因此,材料进场在根据施工的进度计划进场同时,要进行质量保证书或者产品合格证、送料凭证的验收,要严格执行质量验收规范以及计量检测规定来进行验收工作,对于不合要求、计划,或质量不合格者均拒绝接收。

验收合格后,就应建立台账。材料的贮存要注意防雨、防变质、防损坏、防盗,保管要每天清点,每月清点,做到帐物相符。

5.重视安全生产

安全乃重中之重,必须加强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加强安全措施,以保证工程的安全,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

结束语:

虽然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在思想上给予充分的认识,不断加强领导,加强管理,落实责任制,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施工,才能保障水利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平平,浅议水利工程施工管理[J].中国水运,2007(01)

[2]朱庆元,方国华,刘芹,张劲松.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研究[J].人民长江,2007(02).

加强工程施工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措施;分析

近些年来,基本建设市场不断规范,以“建设监理制、招标投标制、项目法人制”等为核心要素的三项制度逐渐推广起来,在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施工管理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特别是对于施工企业来讲,要想长远的发展,必须通过加强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工程施工管理的任务主要是通过质量管理和施工合同管理等一系列的管理手段,将投入尽可能缩减至最小,建成另项目法人合格满意的产品,并从中获得一定的报酬。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加之管理本身的系统性,决定了施工管理无太多规范可循。当签订水利工程承包合同之后,就应当进行项目经理总部和分部的建立,并依据项目工程管理需求,来组建组织机构,对管理人员加以配置,并对各部门人员及其职责进行明确。确立施工管理系统,选择最佳配合方式,来对具体的施工活动目标进行测量和评估,并在具体的施工当中,以反馈信息为依据,进行必要的施工控制。

一、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特征概述

第一,涉及面广。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涉及水利、工业交通、电力、城建、矿山、环保等多个领域;第二,涉及科学多。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涉及气象、地质、经济、原理、管理、法律等多个学科;第三,涉及相关法律、法规多。水利工程设计管理同《合同法》相关,同时又涉及水利、交通、电力、城建、矿山、土地等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第四,具有不确定性。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影响因素中包括人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其中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土壤类型、地质构造等因素,自然因素对于施工管理极为重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的质量。而认为因素主要变现为经济、政治及参与施工人员的协调配合、工作态度、技术素质等。第五,较大的地区差异。全国各地区间的社会经济环境存在差异性,甚至一个县、一个村都存在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差异。同来意义上施工环境的好坏,就是有的地方施工管理易,有的则具有一定的管理难度,而其中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第六,统一量化标准缺乏。因施工管理表现形式不一,判断难以准确,这给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水利工程施工主要影响因素

(一)人的因素

人指的是直接或间接参与到工程建设的全部人员。他们的工作会对工程的施工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只有当保证了人员的工作质量,工程施工才能得以保障。同时,参建人员的素质应包括质量意识、思想素质、专业技术水平、敬业精神等,这亦是影响水利工程施工的重要因素。

(二)机的因素

机指的是为满足水利工程施工所需借助应用的各类设备机具,通常可分为低值易耗类、固定资产类两种。如模板支撑、胶轮车、脚手架等属于低值易耗类机具,起重吊装机械、桩施工机械、输送机等属于固定资产类机械。且各种机具设备的应用都是为了满足实际施工的需求。

(三)料的因素

料指的是为了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的需求而进场并消耗掉的各类建筑原材料,包括砖、砂、石、白灰、水泥、木材、钢筋、装饰材料、机电设备等。材料本身要在施工过程中有所消耗,应该属于料的范畴,这就决定了建筑产品的内在要素。

(四)境的因素

境指的是外部环境,主要有劳动、自然、保证体系等。其中外部自然环境因素对于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最为复杂,如地质、水文、气象等。组合搭配、劳动力安排是否得当、计划工期是否合理、原材料供应是否脱节、工具设备是否高度保障、施工机具有无故障等外部环境均与工程施工联系密切。

(五)异的因素

艺指的是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操作流程、作业顺序做法等。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的施工方案,依据操作规范规程,工艺水平熟练,作业方法顺序得到,不但能够实现工效、经济上的成效,亦可以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促进工程进度。

三、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措施分析

(一)强化施工安全管理

第一,进行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建立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体制和安全管理体系,坚持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项目经理核心制,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度,逐层制定各级管理人员相应的安全管理责任,使得项目部的各级管理人员对自身的安全管理责任加以明确,做到依据完善的管理制度来对施工进行约束,利用制度来对施工责任管理体系进行管理;第二,开展安全培训教育。安全生产的培训教育应当贯穿于整个水利工程施工过程,所有工程项目部相关人员均应参与其中。将新近员工作为培训的的重点对象,他们的安全知识相对不足,施工现场的安全意识也较为薄弱。第三,对于场地的安全检查。通常来讲,施工场地的安全检查分为专项安全检查和综合安全检查两种,他们是对水利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的重要形式。

(二)强化施工合同

第一,做好合同的预算管理。即在签订项目施工合同之前,对项目进行的计划立项、编制及审查的招标文件,是项目合同签订之后,工程实施顺利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第二,健全合同签订程度。每一份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合同在签订之前,其合同内容都应通过相关部门的会审检查,以双方平等协商为前提,就细节及重要问题意见统一;第三,以合同为施工依据。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应严格遵从合同约定中的内容,对于因设计变更或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费用增加,应以合同内相关约定条款为依据进行处理;第四,做好合同的清算工作。当水利工程项目实施完毕后,施工合同亦履行结束,这时,应依次对分包合同和施工总合同进行清算和结算。

(三)做好施工质量的控制工作

第一,进行施工组织计划的编制。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业主在符合国家、地方级行业规程和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同水利工程项目的特点和施工单位实际技术水平相结合,来制定出可行其具备科学性的施工组织计划,并在施工过程中,以施工技术规程为依据严格地进行执行;第二,在整个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当中,应分阶段地度项目设计要求及规范进行质量的检查与验收,在确保实施过程中各施工阶段合同中规定的内容履行之后,方可开展后续的施工工序;第三,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系统性的特点,在确保施工单位管理效率提升的基础上,还应加强其施工管理过程当中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采取信息管理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进行相应项目信息数据库的建立,通过数据库的汇总分项,以在必要时为施工管理决策提供及时的信息支持。此外,还应在施工现场安全实施的预警系统和监视系统,以保证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的安全监督;第四,做好周边的环境保护。在水利工程施工阶段,应做好周边的环境保护,防止施工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干扰,对于重要水源地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防止环境污染,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总论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从施工影响因素出发,制定出全面且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强化措施,并积极的开展,从而促进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强化。

参考文献:

[1]沈炜南.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23期

[2]马龙军.关于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必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

[3]曹天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分析和探讨[J].华章.2010年28期

[4]楼孟华.关于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分析探讨[J].中国水运.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