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物流的管理知识

物流的管理知识

物流的管理知识

物流的管理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物流管理知识管理价值链绿色物流

物流管理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已逐步趋于稳定和成熟,物流信息化更是方兴未艾。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加强,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许多跨国企业如马士基、TNT、UPS早已开始着手实施知识管理,将知识视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通过不断创新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一、知识管理概述

1、知识管理的定义

知识管理是管理领域出现的一个新事物,目前还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国内外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出发,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简单地说,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KM)是指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组织的知识资源(包括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进行系统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延伸,以提高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的生存能力,为企业带来商业价值,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过程。知识管理无处不在,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任何组织和个人都需要知识管理,惟一的区别在于管理的方法和内容不一样。当然,物流企业也不例外。

2、知识管理的特点

知识管理是一种商业战略,而不只是管理工具,它建立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信息技术是其实现的工具和手段。知识管理执行过程中知识的收集、传播、利用、共享、创新都需要借助信息系统来完成,所以知识管理的发展与信息化的进展程度密切相关。物流信息化管理主要是对企业运作过程中显而易见的信息如业务资料、数据、报表等显性知识进行处理。而对于那些不明显的信息如员工个人的经验、想法、特殊技能等隐性知识则无能为力,隐性知识不会自动显现出来,需要被挖掘,这也正是信息化走向知识化的必然。

实施知识管理,要有良好的知识共享氛围,而这也正是许多传统企业的缺陷。企业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力,没有他们的参与,企业的发展就会停滞,实施知识管理也是一样,它需要企业员工通过主观能动性地发挥,来不断利用、挖掘、产生新知识。管理者要善于解放思想,突破陈旧的思维模式和工作作风,不是下达命令让员工呆板地执行,而是要激励他们,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中来[1]。员工将自身积累的知识如经验、教训主动贡献出来和其他人分享,大家互相交流,禆补阙漏,共同提高。在吸收了别人有用的成果后,再在工作中通过结合实际,把自己有创意的想法运用到其中,实现知识创新。如此不断循环,企业的知识结构才会不断完善,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链和价值链。

二、知识管理对物流企业的影响

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对于新形势下企业的发展和变革早已显得力不从心,知识管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孕育而生。知识就是力量,对企业也是一样,知识就是企业继续发展的动力,是利润的源泉。具体来讲,知识管理对物流企业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1、寻找和形成企业的价值链,实现差异化竞争

价值链是区分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征,也是各个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立足点。在物流活动中,它不仅注重货物的流动,更注重资金的流动,以实现整个物流活动中的价值增值[2]。实施知识管理,通过对企业现有资源的分析,找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价值链。并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准确把握市场脉搏,及时调整发展方向和经营策略。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细分市场,作为近期的主攻业务和远期拓展的方向。以集中优势实现利润最大化,占领市场竞争的优势地位。

2、加强内外界联系,信息交流更加顺畅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对物流企业的响应速度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物流企业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通过建立知识管理平台,物流企业可以加强内部各部门和不同层级之间的交流,实现知识共享,及时反馈,提高运作效率,减少业务操作的出错率。同时,物流企业之间也可以通过交流平台进行业务信息的传递,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使物流企业与政府各部门的协调也越来越重要,通过知识管理平台,企业不但能够及时了解政府部门的政策和规划方向,也能实时提出自己的建议,与主管部门进行交流,使企业自身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和谐统一[3]。特别是和交通、气象等部门的经常沟通能使企业在具体业务操作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效率。

3、优化物流方案,提高决策能力

传统的物流运作,需要企业之间频繁的信息交换,但由于物流活动的中间环节比较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容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4]。实施知识管理以后,企业现有的实物资源和积累的业务经验、解决方案等都可以得到充分梳理和归类。客户也可以通过知识管理平台获取帮助,知识管理系统根据客户提交的业务要求进行分析、组合,并自动生成最优方案,做到及时响应和科学指导。对于系统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企业管理人员也可以从知识库中获得有益的建议和参考,做出更加合理的决策。知识管理系统在完成一项业务后,会立即更新和升级,及时充实知识库,与时俱进地紧跟市场发展的步伐。

4、保护环境,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

物流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目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基调,即经济的发展必须与环境的保护相一致,因此绿色物流的概念也应运而生。绿色物流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它包括产品生产、包装、储存、运送、回收等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例如,集中库存可以有效地降低物流费用,但增加了一次运送的货物量,也相应增加了对燃料的消耗和对道路质量和面积的要求,从而可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货物的运送时间,是安排在白天道路车辆比较多、交通拥挤时,还是在晚上车辆较少、交通顺畅时;运送工具的选择,是选择尾气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汽车,还是选择相比之下,污染较少,能耗较低的火车……[5]

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后,通过建立智能化平台,可以对上述情况自动做出分析,选择最佳的运送路线、时间、车辆等。此外,利用知识管理系统,企业还可以方便地实施绿色供应链战略(绿色生产,绿色包装,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物流技术战略(使用新技术、洁净型能源,使用环保车辆,以及利用GPS、GIS等高新技术指导和规划物流系统),循环物流战略(产品的回收、再利用)。采取这些战略,一方面,可以保护环境,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吸引更多的客户;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6]。

三、知识管理在物流企业中的实施策略

知识管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变革,全球都已掀起了“知识管理”的浪潮,但其产生的时间并不长,在管理领域还属于新生事物,理论和实践方面也有待完善。保密、协调、开放及共享是知识管理的基本原则,其实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本文认为知识管理的实施策略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理念,提高知识管理在企业内的认知度

要在企业内推行知识管理,首先必须让企业成员知道知识管理是什么,对企业来讲有什么影响,如何实施。因此,有必要在企业内部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从概念到特点以及流程,让他们在头脑里先有一个明确的感性认识,并真正愿意从心理上去接受它,主动参与进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知识管理的理念在企业内得到了普遍认同,推行起来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社会是不断进步的,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也是不断更新的,对员工的培训不能昙花一现,要坚持下去,定期举行,使员工的能力循序渐进,不断提高。

2、建立知识网络,实现内外部的知识交流共享

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知识创新,主要是指在企业内外部知识的传播共享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提升。在物流企业中实现有效的知识管理应首先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起一个内部网络,把常用的专业知识,以及掌握这些知识的成员和专家的情况保存在数据库中,使员工能方便地获取和共享。内部网络还应该具备一些功能模块,方便成员间使用电子邮件、举行视频会议等[7]。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企业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企业通过知识管理平台,可以加强与外部的知识交流,充分汲取和利用有益的外部知识,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3、重视激励,形成知识体系的“滚雪球”效应

员工是企业知识创新的根本动力,实现有效地知识管理,需要他们贡献出自己的工作经验、教训、独特的技能知识,提出合理的建议。对于主动将自己的知识在企业内共享的员工,企业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既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例如工资、股权等,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使他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在为企业创造了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员工勇于创新的时候,企业可以将惩罚机制设定限制,明确在哪个部门、哪个岗位可以有多大程度的失误和损失,允许范围内的失误可以免除惩罚,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员工创新的积极性。有了员工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企业的知识体系才可能越来越完善。

4、进行组织结构变革,设立知识管理部门

传统企业的职能型组织结构是一种集权式的领导,在作业过程中过于注重制度化,这虽然有益于组织活动的规范性和一致性,却不利于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也使组织失去了创新的源动力。单纯事业部组织相比职能型组织有一定的灵活性,但相对于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来说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实施知识管理有必要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一定的调整,建立现代事业部组织,建立专门的知识中心,设立知识主管(CKO)[8]。知识中心在知识主管的领导下,负责对企业现有知识资源进行优化,并不断创新,提高整个企业和员工的知识水平。

5、增强法律意识,尊重知识产权

知识不同于其它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资源,它是一种无形资产,正是这种非实体的特性,使得知识的被盗取和侵权利用现象非常普遍。知识的共享和传播涉及到许多方面,企业和成员要有强烈地法律意识,在内外交流中,有关商业机密的信息要严格保密,避免泄露,造成不必要的知识流失。对于外界对企业专利的窃取和侵权,要及时采取法律措施维护企业的利益。企业在利用和获取知识时,也要充分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否则不但会影响企业形象,也会带来经济上的巨大损失。

参考文献:

[1]亚太博宇.知识化管理———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4(19):56-57.

[2]郭成.知识管理:物流企业的下一桶金[J].港口经济,2005(4):45-46.

[3]LIEB,ROBERTC.LogisticsasaStrategicVariableinPost-1992Europe[J].TransportationJournal,1991,30(4):56-62.

[4]王涛,汝宜红,郑凯.物流企业的知识管理[J].中国物资流通,2001,(6):21-22.

[5]宋华,胡左浩.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401-407.

[6]张晓川,等.物流学-系统、网络和物流链[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44-251.

物流的管理知识范文第2篇

摘要:介绍知识管理的定义及特点?分析知识管理对物流企业的影响和提高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最后提出知识管理在物流企业中的实施策略。

物流管理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已逐步趋于稳定和成熟物流信息化更是力兴未艾。但随着个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山化的加强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许多跨囚企业如马十基、tnt. ups早已开始着手实施知识管理将知识视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通过小断创新来提高企业的竟争力。

1 知识管理概述

1.1知识管理的定义

知识管理是管理领域出现的一个新事物日前还没有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囚内外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出发纷纷提出厂自己的见解。

简单地说知识管理kn cnv 1o<协mamagcmcnt km是指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组织的知识资源包括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进行系统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延仲以提高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厂}一存能力为企业带来商业价值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过程。知识管理无处小在遍及社会厂}一活的各个领域任何组织和个人都需要知识管理惟一的区别在于管理的力法和内容小一样。当然物流企业也小例外。

1.2知识管理的特点

知识管理是一种商业战略而小只是管理}_具它建立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信息技术是其实现的}_具和手段。知识管理执行过程中知识的收集、了!< }}、利用、共享、创新都需要借助信息系统来完成所以知识管理的发展与信息化的进展程度密切相关。物流信息化管理卞要是对企业运作过程中显而易见的信息如业务资料、数据、报表等显性知识进行处理。而对于那此小明显的信息如员}_个人的经验、想法、特殊技能等隐性知识则无能为力隐性知识小会自动显现出来需要被挖掘这也正是信息化走向知识化的必然。

实施知识管理要有良好的知识共享氛i}}而这也正是许多传统企业的缺陷。企业员}_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力没有他们的参与企业的发展就会停滞实施知识管理也是一样它需要企业员}_通过卞观能动性地发挥来小断利用、挖掘、产厂新知识。管理者要善于解放思想突破l冻ii i的思维模式和}_作作风小是下达命令让员工呆板地执行而是要激励他们充分调动员}_的积极性让他们卞动参与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中来’。员}_将自身积累的知识如经验、教训卞动贡}’rr出来和其他人分享大家勺_相交流裨辛hl谰漏共同提高。在吸收厂别人有用的成果后再在}_作中通过结合实助、把自己有创意的想法运用到其中实现知识创新。如此小ikl}tl环企业的知识结构才会小断完善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链和价值链。

2知识管理对物流企业的影响

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对于新形势下企业的发展和变苹早已显得力小从心知识管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孕育而厂]一。知识就是力量对企业也是 一样知识就是企业继续发展的动力是利润的源泉。具体来讲知识管理对物流企业的发展卞要有以下)助面的影响

2. 1寻找和形成企业的价值链实现差异化竞争

价值链是区分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卞要特征也是各个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立足点。在物流活动中它小仅注重货物的流动更注重资金的流动以实现整个物流活动中的价值增值2。实施知识管理通过刊企业现有资源的分析找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价值链。并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准确把握市场)泳搏及时调整发展力向和经营策略。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细分市场作为近期的卞攻业务和远期拓展的力向。以集中优势实现利润最大化占领市场竞争的优势地位。

2. 2加强内外界联系信息交流更加顺畅

经济个球化和囚(’il}贸易的匕速发展对物流企业的响应速度和服务水平提出厂更高的要求也使物流企业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通过建立知识管理平台物流企业可以加强内部各部门和小同层级之间的交流实现知识共享及时反馈提高运作效率减少业务操作的出错率。同时物流企业之间也可以通过交流平台进行业务信息的传递相勺_合作共同发展。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使物流企业与政肘各部门的1办调也越来越重要通过知识管理平台企业小但能够及时厂解政)付部门的政策和规划力向也能实时提出自己的建议与卞管部门进行交流使企业自身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和谐统一3。特别是和交通、气象等部门的经常沟通能使企业在具体业务操作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效率。

2. 3优化物流力案提高决策能力

传统的物流运作需要企业之间频繁的信息交换但山于物流活动的中间环节比较多存在一定的小确定性容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实施知识管理以后企业现有的实物资源和积累的业务经验、解决力案等都可以得到充分梳理和归类。客户也可以通过知识管理平台获取帮助知识管理系统根客户提交的业务要求进行分析、组合并自动厂卜成最优案做到及时响应和科学指导。对于系统自身小能解决的问题企业管理人员也可以从知识库中获得有益的建议和做出吏加合理的决策。知识管理系统在完成一项业务会立即吏新和升级及时充实知识库与时俱进地紧跟若参后市场发展的步伐。

2. 4保护环境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

物流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日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个球经济新的基调即经济的发展必须与环境的保护相一致因此绿色物流的概念也应运而厂}一。绿色物流的最终日标就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统 一。它包括产品厂}一少扭、包装、储存、运送、回收等产品的整个厂卜命周期。例如集中库存可以有效地降低物流费用但增加厂一次运送的货物量也相应增加厂对燃料的消耗和对道路质量和面积的要求从而可能产厂}一定的负面影响货物的运送时间是安排在自天道路车辆比较多、交通拥挤时还是在晚上车辆较少、交通顺畅时运送}_具的选择是选择尾气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汽车还是选择相比之下污染较少能耗较低的火车……

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后通过建立智能化平台可以对上述情况自动做出分析选择最佳的运送路线、时间、车辆等。此外利用知识管理系统企业还可以力便地实施绿色供应链战略绿色厂卜产绿色包装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物流技术战略使用新技术、洁净型能源使用环保车辆以及利用(}ps. (}15等高新技术指导和规划物流系统循环物流战略产品的回收、再利用。采取这此战略力面可以保护环境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吸引更多的客户另一力面也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

3知识管理在物流企业中的实施策略

知识管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厂新的变苹个球都已掀起厂“知识管理”的浪潮但其产厂}一的时间并小长在管理领域还属于新厂}一事物理论和实践力面也有待完善。保密、陇调、开放及共享是知识管理的基本原则其实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本文认为知识管理的实施策略应包括以下儿个力面

3. 1树立理念提高知识管理在企业内的认知度

要在企业内推行知识管理首先必须让企业成员知道知识管理是什么对企业来讲有什么影响如何实施。因此有必要在企业内部对员}_进行相关培训从概念到特点以及流程让他们在头脑里先有一个明确的感性认识并真正愿意从心理上去接受它卞动参与进来。}_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知识管理的理念在企业内得到厂普遍认同推行起来就有厂一个良好的开端。社会是小断进步的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也是小断更新的对员}_的培训小能昙花一现要坚持下去定期举行使员}_的能力循序渐进小断提高。

3.2建立知识网络实现内外部的知识交流共享

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知识创新卞要是指在企业内外部知识的传播共享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提升。在物流企业中实现有效的知识管理应首先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起一个内部网络把常用的专业知识以及掌握这此知识的成员和专家的情况保存在数据库中使员}_能力便地获取和共享。内部网络还应该具备一此功能模块力便成员间使用电r邮件、举行视频会议等7。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企业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企业通过知识管理平台可以加强与外部的知识交流充分汲取和利用有益的外部知识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3. 3重视激励形成知识体系的“滚雪球”效应

员工是企业知识创新的根本动力实现有效地知识管理需要他们贡献出自己的}_作经验、教训、独特的技能知识提出合理的建议。对于卞动将自己的知识在企业内共享的员 }_企业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既可以是物质力面的例如 }_资、股权等也可以是精神力面的使他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厂相应的回报在为企业创造厂价值的同时也实现厂自己的人厂}一价值。在员}_功于创新的时候企业可以将惩罚#j l制设定限制明确在哪个部门、{哪个岗位可以有多大程度的失误和损失允许范围内的失误可以免除惩罚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员}_创新的积极性。有厂员}_卞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企业的知识体系才可能越来越完善。

3.4进行组织结构变苹设立知识管理部门

传统企业的职能型组织结构是一种集权式的领导在作业过程中过于注重制度化这虽然有益于组织活动的规范性和一致性却小利于发挥员}_的卞观能动性也使组织失去厂创新的源动力。中一纯事业部组织相比职能型组织有一定的灵活性但相对于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来说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实施知识管理有必要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一定的调整建立现代事业部组织建立专门的知识中心设立知识卞管(:ko " o知识中心在知识卞管的领导下负责对企业现有知识资源进行优化并小断创新提高整个企业和员}_的知识水平。

物流的管理知识范文第3篇

1.1信息化使供应链各环节之间协调运行

物流信息化通过物流信息网络,使物流各环节上的成员能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处在销售终端的零售商直接面对消费者,他们充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能详尽地纪录客户的信息,制造商与分销商借助物流信息网络,几乎可以同时共享零售商所获取的市场信息以及零售商的经营状况,从而迅速调整各自的生产和运营计划;同样,物流信息网络也使制造商的产品调整和销售政策能及时被其他物流成员了解,也有利于他们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在这种物流信息实时反应的网络条件下,物流各环节成员能够相互支持,互相配合,以适应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

牛鞭效应就是由于缺乏集中控制的信息所致,使得在供应链较长的情况下,生产与最终需求之间差异增大。通过信息的集中控制和信息共享,可以减少随机性和缩短提前期,从而减少牛鞭效应。

1.2信息化物流功能得到整合

物流系统是由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加工、配送等多个作业环节(或称为物流功能)构成的,这些环节相互联系形成物流系统整体。在物流信息化之前,即使从观念上考虑了系统整体优化,但由于信息管理手段落后,信息传递速度慢、准确性差,而且缺乏共享性,使得各功能之间的衔接不协调或相互脱节。运输规模与库存成本之间的矛盾、配送成本与顾客服务水平之间的矛盾、中转运输与装卸搬运之间的矛盾等,都是现代物流系统经常需要平衡的问题。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上述物流环节进行功能整合,联合运输、共同配送、延迟物流、加工--配送一体化等都是物流功能整合的有效形式。

1.3信息化改善了物流系统的时空效应

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是物流系统的两个主要功能。时间效应指通过商品库存消除商品生产与消耗在时间上的矛盾,使生产与消耗在时间空间上达到一致;空间效应指通过运输、配送等活动消除商品生产与消耗在空间位置上的矛盾,达到生产与消耗位置空间上的一致。物流信息化通过快速、准确地传递物流信息,使生产厂商和物流提供商能随时掌握商品需求者的需求状况,生产厂商实行准时制(JustInTime)生产,物流提供商实行准时制(JustInTime)配送,将生产地和流通过程中的库存减少到最低程度,供应商与生产厂商或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被拉近,甚至达到“零库存”或“零距离”,由此降低物流费用。

1.4信息化提高了物流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

现代生产系统是以定单为依据,即采用定制化生产方式,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而且,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必须快速反应,这既是消费者的要求,也是生产者降低成本、形成竞争优势的需要。生产系统的快速反应必然要求物流系统与之匹配,即也要快速反应。只有物流信息化才能实现快速反应。

海尔以现代物流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为依托,通过海尔电子商务平台在网上接受用户订货。用户根据网上提供的模块,设计自己需要的产品。海尔采取JIT采购、JIT配送、JIT分拨来与生产流程同步。海尔的采购周期只有3天。产品下线后,中心城市在8小时以内、辐射区域在24小时内、全国在4天内即可送达。完成客户订单的全过程仅为10天时间。

2基于知识管理的现代物流

信息化对物流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不能给物流系统带来创新价值,唯有知识管理才具有创新功能,使物流系统发生质的变化。物流信息化注重信息技术的利用和信息收集、处理、传递,管理对象主要是业务信息,即显性知识。但信息管理只能“使信息成为行动的基础的方式”,不能使信息通过个人或组织的自身知识的作用而成为更有效的行为。任何员工接收信息后,必须结合自身经验、教训,经过思考方能做出行为决策。对于同种信息,不同人做出的决定不同,产生效益的程度也不同。可见对企业决策起实质影响的是人的经验、教训以及思维方式等看不见、摸不着的隐性知识,这是物流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无法收集的。同时,物流员工也难以利用物流信息系统借鉴、倾听员工获得的教训,参考最好的实践经验和物流专业知识进行知识复用和知识创新。因此,为了给物流决策提供更有价值的知识,提高员工知识水平和业务运作效率,企业必须充分利用隐含于人头脑中的自身知识,不仅要将它以可见、规范的形式在物流系统里传递,还要发挥自身知识的作用以挖掘信息中隐藏的隐性知识。这种管理理念的转换要求管理对象从以显性知识(业务信息)为主转向以隐性知识(自身知识)为主,即转向知识管理。

2.1知识管理的概念

关于知识的定义,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F.Druker)指出:“知识是一种能够改变某些人或某些事物的信息(information)这既包括使信息成为行动的基础的方式,也包括通过对信息的运用使单个个体(或机构)有能力进行改变或进行更为有效的行为的方式”。另一位学者车驰曼(Churchman)认为,“将知识设想或看作为一种对信息的集合的观点,事实上已经将知识这一概念从其全部生活之中剥离出去;知识只存在于其使用者身上。而不存在于信息的集合中。使用者对信息的集合的反应才是最为重要的”。【1】从这两个定义可以归纳出,知识来源于信息,但信息必须结合人的自身知识及实际行为作用,才具备延伸为知识的基础。以信息表现出来的知识称为显性知识,存在于人头脑中的自身知识称为隐性知识,包括经验、教训、技能等。同时,知识还是一个动态存在的形式,这与下文提到的知识管理的交互性是一致的。

关于知识管理的定义,按照美国德尔集团创始人之一卡尔.弗拉保罗的说法是:“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的新途径。”欧勒锐(DanielE.O’Leary)则认为:“知识管理是将组织可得到的各种来源的信息转化为知识,并将知识与人联系起来的过程。知识管理是对知识进行规范的管理,以便于知识的发掘、获取和重新利用”。这种解释着重阐明了信息、知识和人在知识管理过程中的不同角色。【1】更明确的说,知识管理是把信息、人与组织活动互联,在三者的交互过程中运用群体的智慧进行创新,以赢得竞争优势。因此,知识管理是在信息管理基础上延伸,它以信息资源的开发、收集、存储、整合、利用为前提,利用信息与人、组织的交互活动,将信息资源发展为企业的知识资源,实现知识创新的管理活动。

2.2知识管理的物流系统以隐性知识为主导

知识管理中,人力要素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前文对知识和知识管理的描述可以看出,知识管理中的人力要素特性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人力要素的隐性知识需要显性化,人力要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发挥。

人力要素的隐性知识,就是人的自身知识,包括经验、教训、技能、思维方式等,这些知识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企业管理者在进行决策时起决定作用的是往往正是这些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对于企业管理与决策较显性知识更有效,更有价值。知识管理通过挖掘人力要素的隐性知识,将其转换为显性知识,与人共享、交流,为企业提供更为有用的决策依据。

实施知识管理需要人力要素的主动参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知识管理中好比汽车的发动机,是知识管理的动力,因此,知识管理的成功应用需要人力要素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产生、挖掘和利用知识,以实现知识创新。这表现为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隐性知识的显性化需要人力要素主动积极地将自身知识如想法、经验等贡献到企业知识库中,并以文档或其它可见形式展示给使用者,而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系统本身并不能识别和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其次,知识管理需要人与人之间、人与信息之间的交互活动,人必须主动参与到知识管理系统的应用和实践中来,进行知识共享与交流;最后,知识管理需要人力要素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性劳动,实现知识创新。可见,人力要素的主观能动性是人在知识管理中的重要特性,是知识管理能否成功引入的关键因素。

2.3物流知识管理的功能创新

知识管理的核心是创新。物流知识管理相对物流信息管理在功能上的创新,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点:

第一,应用信息库和检索系统,建设知识库,为供应链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传统物流企业由于信息交流速度和文档传输速度的限制,完成一个物流活动所需时间较长,且受人为因素影响很大。随着知识管理在物流业的应用,企业的供应、配送信息都会通过企业知识库和知识检索系统选择最优方案,或从知识库中找到由实践经验而来的方案,实现有效客户反应和科学决策。企业可以将商品信息电子化,编入品种、规格、材质等信息,【5】并不断更新商品的隐性知识,如最近一段时间的市场需求特征、合理配送路线等。客户通过WEB方式查寻商品的编码,就可以找到所需商品的库存量、近期的市场需求特性,提高了订货决策的准确性;企业则能够利用知识库里的商品内容拟定将来的库存策略和制造计划。此外,企业利用员工的经验、教训和知识库处理供应链各环节信息,可以优化供应链网络,为选择供应商提高有用知识。企业通过检索知识库,参考实践经验,还可以在极短时间内拟定有效的配送计划和运输路径。

第二,提供业务操作的“实时FAQ”功能,减少业务出错率,缩短物流链运作时间。“实时FAQ”(RealTimeFrequentlyAskedQuestions)指实时通过网络提交业务问题,系统自动检索或提交给在线专家,并以最快速度反馈解决方案。工作在第一线的物流人员,能够实时将业务操作问题通过“实时FAQ”获得解决方案,大大提高了实际业务操作中的工作效率。接着,实时FAQ自动更新知识库,将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操作经验等隐性知识进行保存,使其它员工在碰到同一问题时可以立即得到帮助。像配送人员在面对客户的服务质疑时,能够通过实时FAQ提高回答的正确性。假设一位运输人员在途中遇到堵车,那么他可以通过实时FAQ找到可选的运输路线,保证了运输业务的正常运作,避免延误。

第三,实施知识激励机制,促进员工知识交流与共享。企业将考核制度与员工在知识交流、知识创新方面的成果结合,以此激励员工积极参与知识交流、共享,一方面可以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企业整体知识水平并丰富企业知识资源,另一方面能促进隐形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换,推动知识创新。

此外,物流知识管理在功能创新方面,还表现在:利用数据挖掘、人工智能技术获取物流业务信息中隐含的知识;利用在线学习物流知识、培训软件鼓励员工贡献自己的隐性知识;在知识的存贮和传播上,利用大型数据库技术、新型检索技术、智能、搜索引擎以及网络技术、组件技术,保证知识的交互性。【4】知识管理技术可以帮助组织检测出微弱的信号,并根据需要调动人力和信息资源对不测事件做出有效反应,获得最大效益。

2.4与客户知识交互的供应链物流系统

物流信息化实现了物流功能的整合和对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快速反应,物流知识管理则在此基础上,通过知识交互系统实现了物流功能知识的整合和对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实时反应,增强了企业的竞争优势。物流信息化阶段,虽然也通过物流网络系统实现了供应链各环节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但各环节的信息交流方式往往体现为单向沟通而不是双向沟通,也就是各环节大多注重内部信息化管理与内部知识积累,很少主动提供内部知识,也无法得到其他环节的隐性知识,各环节的交流内容表现为以信息为主而不是知识。知识交互系统(不是信息传输系统)及其机制的建立,不仅可以实现各环节的双向沟通,还能鼓励各环节将内部积累的业务知识等与其它环节成员进行实时交流与反馈,这些知识在供应链中流动、被利用、整合、升华,最终转换成可以为供应链物流系统增值的系统方案,实现物流功能知识的整合。

物流系统与客户的知识交流与共享,还能够发挥物流员工和客户的主观能动性,挖掘隐性知识,使得隐性知识显性化,并直接为物流经营和决策提供依据,产生物流效益。

以订单流为核心的供应链物流系统,能够保持订单流的畅通无阻和实时更新。通过使用知识管理软件,企业能够与其顾客分享业务信息,供应链系统中的零售商、分销商可以登录基于Internet的知识库,发现他们所需的订单信息,同时,制造商对与分销商达成的折扣协议执行情况也了如指掌,如果这些交易的订单处理业务能合理的在供应链物流系统里流动,则能给制造商带来好几万美元的成本节约效益。【13】订单跟踪系统就是以订单流为核心,加强供应链物流系统资源整合与管理的实例。订单跟踪系统将制造商的物流系统,包括各子系统如仓库管理系统、制造系统、运输系统等的业务信息有目的的与供应商、分销商、客户等联接,使供应链各环节的业务组织能在线、实时地查看订单处理进程,查询订单信息,并将意见和变更信息反馈给订单跟踪系统。此外,对于请求变更订单的信息,物流人员也能够及时调整相关物流业务以更好的满足客户需要。

在物流行业中,联邦快递已经实现了订单跟踪业务,这更加说明知识管理的知识交互功能在物流实践方面的价值,而且,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已经认识到订单管理对客户满意度的重要性,并尝试建立订单流与客户的交互系统。物流信息化正逐步引入知识管理理念,运用其核心思想优化企业物流。

3第四方物流--物流知识管理的实践

第三方物流是指物流供应商为客户提供所有的或一部分供应链物流外包服务,以获取一定的利润,它帮助企业节约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但在整合社会所有的物流资源以解决物流瓶颈、达到最大效率方面却力不从心。虽然从局部来看,第三方物流是高效率的,但从地区、国家的整体来说,第三方物流企业各自为政,这种加和的结果很难达到最优,难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物流瓶颈,尤其是电子商务中新的物流瓶颈。其次,物流业的发展尤其需要技术专家和管理咨询专家的推动,而第三方物流缺乏高技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支撑。【11】因此,迫切需要一个组织来来管理客户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关系,以及处理合作双方的信息并使之发挥效益,这个组织就是第四方物流。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埃森哲公司首先提出第四方物流的概念,[8]笔者认为,这恰恰体现了知识管理在物流领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物流知识管理实践应用的典型实例。从定义上讲,“第四方物流供应商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源自“StrategicSupplyChainAlignment”byJohnGattorna)。此外通过比较“图3第四方物流运作流程”和“图2物流知识管理”可以看出,第四方物流管理思想与知识管理大同小异,均涉及到“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

4促进物流信息化向知识管理转换的途径

4.1加快物流信息化进程

物流信息化的关键是物流信息数据库管理、物流信息传输网络化和标准化、物流业务处理电子化,包括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查询各地库存资料和经营资料,在经营活动中做出与实际相符的决策【6】。国内大多数企业在实施物流信息化中,过于注重信息技术的使用,实际上只实现了技术层面上的信息化。只有实现了物流信息化,企业才能在此基础上走向物流知识管理。国外一些知名公司如微软、施乐早早就开始着手实施知识管理项目,而我国企业大多还处在实施物流信息化的阶段,加快物流信息化进程已刻不容缓。

4.2注重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换

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知识创新,其核心活动就是将企业内外部知识的互相传播,实现对知识的提升,这种传播体现在企业各个层面,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知识由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组成。显性知识体现为业务信息,具有规范化、系统化的特点,更易于沟通和分享,例如库存量、供应商资料、网点布局等;但隐性知识不容易表达出来,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具有难以规范化的特点,因此不易传递给他人。野中郁次郎的“知识螺旋”观点提出了知识创新的四种模式:即从隐性到隐性,从显性到显性,从隐性到显性以及从显性到隐性。【2】这种观点表明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换是知识创新的必然历程。隐性知识转换为显性知识,可以使植根于人头脑中的技能、经验等被相关成员分享,随着新的显性知识在物流系统内得到共享,其他成员开始将其内化,用它来拓宽、延伸和重构自己的隐性知识,【2】或用它来将显性知识如业务信息转换为隐性知识,这些更新后的隐性知识再转换为显性知识,一个良性循环的知识创新系统由此形成。同样,在此良性循环系统中,隐性与隐性、显性与显性知识之间的互换和传递活动也时刻存在。换言之,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换等同于螺旋上升的体系,知识在此体系中得到传播、整合、拓宽和延伸,进而形成创新性知识为企业所用。物流企业必须发现物流系统内外的知识螺旋活动,提倡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互换,创造有利于转换活动的环境,采用各种激励、辅助手段以促进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换。

4.3加强人才培养

从物流信息化到知识管理必须“以人为本”,充分人的自身知识的作用。物流知识管理要求物流人员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使用水平和丰富的物流知识,而目前国内既懂信息技术又熟悉物流业务的人才很少,因此企业对人才的培养是实现物流知识管理的必经之路。企业不仅要以人为中心,建立和创造促进知识学习、知识积累和知识共享的环境,激励员工的知识交流和知识创新,还应注重建立学习型组织,培养员工以提高企业整体的专业技能水平。

4.4实施业务流程重组

物流的管理知识范文第4篇

一.一 信息化物流功能患上到整合

物流系统是由运输、贮存、包装、装卸、搬运、加工、配送等多个功课环节(或者称为物流功能)形成的,这些环节互相联络构成物流系统总体。在物流信息化以前,即便从观念上斟酌了系统总体优化,但因为信息管理手腕后进,信息传递速度慢、准确性差,而且缺少同享性,使患上各功能之间的衔接不调和或者互相脱节。运输范围与库存本钱之间的矛盾、配送本钱与顾客服务水平之间的矛盾、中转运输与装卸搬运之间的矛盾等,都是现代物流系统时常需要平衡的问题。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于上述物流环节进行功能整合,联合运输、共同配送、延迟物流、加工--配送1体化等都是物流功能整合的有效情势。

一.二 信息化使供应链各环节之间调和运行

物流信息化通过物流信息网络,使物流各环节上的成员能实现信息的实时同享。处在销售终真个零售商直接面对于消费者,他们充沛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能详实地纪录客户的信息,制造商与分销商借助物流信息网络,几近可以同时同享零售商所获取的市场信息和零售商的经营状态,从而迅速调剂各自的出产以及运营规划;一样,物流信息网络也使制造商的产品调剂以及销售政策能及时被其他物流成员了解,也有益于他们及时调剂经营策略。在这类物流信息实时反映的网络前提下,物流各环节成员能够互相支撑,相互配合,以适应剧烈竞争的市场环境。

牛鞭效应就是因为缺少集中节制的信息而至,使患上在供应链较长的情况下,出产与终究需求之间差异增大。通过信息的集中节制以及信息同享,可以减少随机性以及缩短提早期,从而减少牛鞭效应。

一.三 信息化改善了物流系统的时空效应

时间效应以及空间效应是物流系统的两个主要功能。时间效应指通过商品库存解除商品出产与损耗在时间上的矛盾,使出产与损耗在时间空间上到达1致;空间效应指通过运输、配送等流动解除商品出产与损耗在空间位置上的矛盾,到达出产与损耗位置空间上的1致。物流信息化通过快速、准确地传递物流信息,使出产厂商以及物流提供商能随时掌握商品需求者的需求状态,出产厂商履行准时制( Just In Time)出产,物流提供商履行准时制( Just In Time)配送,将出产地以及流通进程中的库存减少到最低程度,供应商与出产厂商或者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乃至到达“零库存”或者“零距离”,由此降低物流费用。

一.四 信息化提高了物流系统的快速反映能力

现代出产系统是以订单为根据,即采取定制化出产方式,以知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而且,知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必需快速反映,这既是消费者的请求,也是出产者降低本钱、构成竞争优势的需要。出产系统的快速反映必然请求物流系统与之匹配,即也要快速反映。只有物流信息化才能实现快速反映。

海尔以现代物流技术以及信息管理技术为依靠,通过海尔电子商务平台在网上接受用户定货。用户依据网上提供的模块,设计自己需要的产品。海尔采用JIT采购、JIT配送、JIT分拨来与出产流程同步。海尔的采购周期只有三天。产品下线后,中心城市在八小时之内、辐射区域在二四小时内、全国在四天内便可投递。完成客户定单的全进程仅为一0天时间。

二 基于知识管理的现代物流

信息化对于物流的发展施展了首要作用,但它不能给物流系统带来立异价值,惟有知识管理才拥有立异功能,使物流系统产生质的变化。物流信息化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信息搜集、处理、传递,管理对于象主要是业务信息,即显性知识。但信息管理只能“使信息成为行为的基础的方式”,不能使信息通过个人或者组织的本身知识的作用而成为更有效的行动。任何员工接管信息后,必需结合本身经验、教训,经由思考方能做出行动决策。对于于同种信息,不同人做出的抉择不同,发生效益的程度也不同。可见对于企业决策起实质影响的是人的经验、教训和思惟方式等看不见、摸不着的隐性知识,这是物流信息化应用信息技术没法搜集的。同时,物流员工也难以应用物流信息系统鉴戒、倾听员工取得的教训,参考最佳的实践经验以及物流专业知识进行知识复用以及知识立异。因而,为了给物流决策提供更有价值的知识,提高员工知识水祥和业务运作效力,企业必需充沛应用隐含于人脑子中的本身知识,不但要将它以可见、规范的情势在物流系统里传递,还要施展本身知识的作用以发掘信息中暗藏的隐性知识。这类管理理念的转换请求管理对于象从以显性知识(业务信息)为主转向以隐性知识(本身知识)为主,即转向知识管理。

二.一 知识管理的概念

关于知识的定义,管理巨匠彼患上.德鲁克(Peter F.Druker)指出:“知识是1种能够扭转某些人或者某些事物的信息(information)这既包含使信息成为行为的基础的方式,也包含通过对于信息的运用使单个个体(或者机构)有能力进行扭转或者进行更加有效的行动的方式”。另外一位学者车驰曼(Churchman)认为,“将知识假想或者看做为1种对于信息的聚拢的观点,事实上已经经将知识这1概念从其全体糊口当中剥离出去;知识只存在于其使用者身上。而不存在于信息的聚拢中。使用者对于信息的聚拢的反映才是最为首要的”。【一】从这两个定义可以归纳出,知识来源于信息,但信息必需结合人的本身知识及实际行动作用,才具备延伸为知识的基础。以信息表现出来的知识称为显性知识,存在于人脑子中的本身知识称为隐性知识,包含经验、教训、技巧等。同时,知识仍是1个动态存在的情势,这与下文提到的知识管理的交互性是1致的。

关于知识管理的定义,依照美国德尔团体创始人之1卡尔.弗拉保罗的说法是:

“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能力以及立异能力,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以及隐性知识同享提供的新途径。” 欧勒锐(Daniel E.O’Leary)则认为:“知识管理是将组织可患上到的各种来源的信息转化为知识,并将知识与人联络起来的进程。知识管理是对于知识进行规范的管理,以便于知识的挖掘、获取以及从新应用”。这类解释侧重阐明了信息、知识以及人在知识管理进程中的不同角色。【一】更明确的说,知识管理是把信息、人与组织流动互联,在3者的交互进程中运用群体的智慧进行立异,以博得竞争优势。因而,知识管理是在信息管理基础上延伸,它以信息资源的开发、搜集、存储、整合、应用为条件,应用信息与人、组织的交互流动,将信息资源发展为企业的知识资源,实现知识立异的管理流动。二.二 知识管理的物流系统以隐性知识为主导

知识管理中,人力要素是1个首要组成部份,由前文对于知识以及知识管理的描写可以看出,知识管理中的人力要素特性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人力要素的隐性知识需要显性化,人力要素的主观能动性患上到最大施展。

人力要素的隐性知识,就是人的本身知识,包含经验、教训、技巧、思惟方式等,这些知识看不见,摸不着。然而,企业管理者在进行决策时起抉择作用的是常常恰是这些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对于于企业管理与决策较显性知识更有效,更有价值。知识管理通过发掘人力要素的隐性知识,将其转换为显性知识,与人同享、交换,为企业提供更加有用的决策根据。

施行知识管理需要人力要素的主动介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知识管理中好比汽车的发念头,是知识管理的动力,因而,知识管理的胜利利用需要人力要素最大限度的施展主观能动性,发生、发掘以及应用知识,以实现知识立异。这表现为3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隐性知识的显性化需要人力要素主动踊跃地将本身知识如设法、经验等贡献到企业知识库中,并以文档或者其它可见情势展现给使用者,而信息管理以及知识管理系统自身其实不能辨认以及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其次,知识管理需要人与人之间、人与信息之间的交互流动,人必需主动介入到知识管理系统的利用以及实践中来,进行知识同享与交换;最后,知识管理需要人力要素的立异思惟以及创造性劳动,实现知识立异。可见,人力要素的主观能动性是人在知识管理中的首要特性,是知识管理能否胜利引入的症结因素。

二.三 物流知识管理的功能立异

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立异。物流知识管理相对于物流信息管理在功能上的立异,主要表现为下列4点:

第1,利用信息库以及检索系统,建设知识库,为供应链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撑。传统物流企业因为信息交换速度以及文档传输速度的限制,完成1个物流流动所需时间较长,且受人为因素影响很大。跟着知识管理在物流业的利用,企业的供应、配送信息都会通过企业知识库以及知识检索系统选择最优方案,或者从知识库中找到由实践经验而来的方案,实现有效客户反映以及科学决策。企业可以将商品信息电子化,编入品种、规格、材质等信息,【五】其实不断更新商品的隐性知识,如最近1段时间的市场需求特征、公道配送线路等。客户通过WEB方式查寻商品的编码,就能够找到所需商品的库存量、近期的市场需求特性,提高了定货决策的准确性;企业则能够应用知识库里的商品内容拟定将来的库存策略以及制造规划。另外,企业应用员工的经验、教训以及知识库处理供应链各环节信息,可以优化供应链网络,为选择供应商提高有用知识。企业通过检索知识库,参考实践经验,还可以在极短期内拟定有效的配送规划以及运输路径。

第2,提供业务操作的“实时FAQ”功能,减少业务犯错率,缩短物流链运作时间。 “实时FAQ”(Real Time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指实时通过网络提交业务问题,系统自动检索或者提交给在线专家,并以最快速度反馈解决方案。工作在第1线的物流人员,能够实时将业务操作问题通过“实时FAQ”取得解决方案,大大提高了实际业务操作中的工作效力。接着,实时FAQ自动更新知识库,将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操作经验等隐性知识进行保留,使其它员工在碰到同1问题时可以当即患上到匡助。像配送人员在面对于客户的服务质疑时,能够通过实时FAQ提高回答的正确性。假定1位运输人员在途中遇到堵车,那末他可以通过实时FAQ找到可选的运输线路,保证了运输业务的正常运作,防止延误。

第3,施行知识鼓励机制,增进员工知识交换与同享。企业将考查轨制与员工在知识交换、知识立异方面的成果结合,以此鼓励员工踊跃介入知识交换、同享,1方面可以施展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企业总体知识水平并丰厚企业知识资源,另外一方面能增进隐形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换,推进知识立异。

另外,物流知识管理在功能立异方面,还表现在:应用数据发掘、人工智能技术获取物流业务信息中隐含的知识;应用在线学习物流知识、培训软件激励员工贡献自己的隐性知识;在知识的存贮以及传布上,应用大型数据库技术、新型检索技术、智能、搜寻引擎和网络技术、组件技术,保证知识的交互性。【四】知识管理技术可以匡助组织检测出微弱的信号,并依据需要调动人力以及信息资源对于不测事件做出有效反映,取得最大效益。

二.四 与客户知识交互的供应链物流系统

物流信息化实现了物流功能的整合以及对于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快速反映,物流知识管理则在此基础上,通过知识交互系统实现了物流功能知识的整合以及对于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实时反映,增强了企业的竞争优势。物流信息化阶段,尽管也通过物流网络系统实现了供应链各环节信息的交换与同享,但各环节的信息交换方式常常体现为单向沟通而不是双向沟通,也就是各环节大多重视内部信息化管理与内部知识累积,很少主动提供内部知识,也没法患上到其他环节的隐性知识,各环节的交换内容表现为以信息为主而不是知识。知识交互系统(不是信息传输系统)及其机制的树立,不但可以实现各环节的双向沟通,还能激励各环节将内部累积的业务知识等与其它环节成员进行实时交换与反馈,这些知识在供应链中活动、被应用、整合、升华,终究转换成可以为供应链物流系统增值的系统方案,实现物流功能知识的整合。

物流系统与客户的知识交换与同享,还能够施展物流员工以及客户的主观能动性,发掘隐性知识,使患上隐性知识显性化,并直接为物流经营以及决策提供根据,发生物流效益。

以定单流为核心的供应链物流系统,能够维持定单流的畅通无阻以及实时更新。通过使用知识管理软件,企业能够与其顾客分享业务信息,供应链系统中的零售商、分销商可以登录基于Internet的知识库,发现他们所需的定单信息,同时,制造商对于与分销商达成的折扣协定执行情况也了如指掌,如果这些交易的定单处理业务能公道的在供应链物流系统里活动,则能给制造商带来好几万美元的本钱节俭效益。【一三】定单跟踪系统就是以定单流为核心,加强供应链物流系统资源整合与管理的实例。定单跟踪系统将制造商的物流系统,包含各子系统如仓库管理系统、制造系统、运输系统等的业务信息有目的的与供应商、分销商、客户等联接,使供应链各环节的业务组织能在线、实时地查看定单处理过程,查询定单信息,并将意见以及变更信息反馈给定单跟踪系统。另外,对于于要求变更定单的信息,物流人员也可以及时调剂相干物流业务以更好的知足客户需要。

在物流行业中,联邦快递已经经实现了定单跟踪业务,这更为说明知识管理的知

识交互功能在物流实践方面的价值,而且,愈来愈多的物流企业已经经认识到定单管理对于客户满意度的首要性,并尝试树立定单流与客户的交互系统。物流信息化正逐渐引入知识管理理念,运用其核心思想优化企业物流。三 第4方物流--物流知识管理的实践

第3方物流是指物流供应商为客户提供所有的或者1部份供应链物流外包服务,以获取必定的利润,它匡助企业节俭了物流本钱,提高了物流效力,但在整合社会所有的物流资源以解决物流瓶颈、到达最大效力方面却力不从心。尽管从局部来看,第3方物流是高效力的,但从地区、国家的总体来讲,第3方物流企业各自为政,这类加以及的结果很难到达最优,难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物流瓶颈,特别是电子商务中新的物流瓶颈。其次,物流业的发展特别需要技术专家以及管理咨询专家的推进,而第3方物流缺少高技术、高素质的人材队伍支持。【一一】因而,迫切需要1个组织来来管理客户以及第3方物流企业的瓜葛,和处理合作双方的信息并使之施展效益,这个组织就是第4方物流。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埃森哲公司首先提出第4方物流的概念,[八]笔者认为,这偏偏体现了知识管理在物流领域的首要性以及必要性,是物流知识管理实践利用的典型实例。从定义上讲,“第4方物流供应商是1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于公司内部以及拥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具有的不同资源、能力以及技术进行整合以及管理,提供1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源自“Strategic Supply Chain Alignment”by John Gattorna)。另外通过比较“图三第4方物流运作流程”以及“图二 物流知识管理”可以看出,第4方物流管理思想与知识管理大同小异,均触及到“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以及立异能力”。

四 增进物流信息化向知识管理转换的途径

四.一 加快物流信息化过程

物流信息化的症结是物流信息数据库管理、物流信息传输网络化以及标准化、物流业务处理电子化,包含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查询各地库存资料以及经营资料,在经营流动中做出与实际符合的决策【六】。国内大多数企业在施行物流信息化中,过于重视信息技术的使用,实际上只实现了技术层面上的信息化。只有实现了物流信息化,企业才能在此基础上走向物流知识管理。国外1些知名公司如微软、施乐早早就开始着手施行知识管理项目,而我国企业大多还处在施行物流信息化的阶段,加快物流信息化过程已经刻不容缓。

四.二 重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互相转换

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知识立异,其核心流动就是将企业内外部知识的相互传布,实现对于知识的晋升,这类传布体现在企业各个层面,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知识由显性知识以及隐性知识组成。显性知识体现为业务信息,拥有规范化、系统化的特色,更容易于沟通以及分享,例如库存量、供应商资料、网点布局等;但隐性知识不易表达出来,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拥有难以规范化的特色,因而不容易传递给别人。野中郁次郎的“知识螺旋”观点提出了知识立异的4种模式:即从隐性到隐性,从显性到显性,从隐性到显性和从显性到隐性。【二】这类观点表明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互相转换是知识立异的必然历程。隐性知识转换为显性知识,可使植根于人脑子中的技巧、经验等被相干成员分享,跟着新的显性知识在物流系统内患上到同享,其他成员开始将其内化,用它来拓宽、延伸以及重构自己的隐性知识,【二】或者用它来将显性知识如业务信息转换为隐性知识,这些更新后的隐性知识再转换为显性知识,1个良性循环的知识立异系统由此构成。一样,在此良性循环系统中,隐性与隐性、显性与显性知识之间的互换以及传递流动也时刻存在。换言之,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互相转换等同于螺旋上升的体系,知识在此体系中患上到传布、整合、拓宽以及延伸,进而构成立异性知识为企业所用。物流企业必需发现物流系统内外的知识螺旋流动,倡导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互换,创造有益于转换流动的环境,采取各种鼓励、辅助手腕以增进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互相转换。

四.三 加能人才培育

从物流信息化到知识管理必需“以人为本”,充沛人的本身知识的作用。物流知识管理请求物流人员拥有较高的信息技术使用水祥和丰厚的物流知识,而目前国内既懂信息技术又熟识物流业务的人材很少,因而企业对于人材的培育是实现物流知识管理的必经之路。企业不但要以人为中心,树立以及创造增进知识学习、知识累积以及知识同享的环境,鼓励员工的知识交换以及知识立异,还应重视树立学习型组织,培育员工以提高企业总体的专业技巧水平。

四.四 施行业务流程重组

物流的管理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本科 物流管理 应用型人才 知识结构 模块化

目前,在整个物流行业竞争激烈、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缺口较大的情况下,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都设置了物流管理专业,以期培养更多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来满足物流企业的需要。然而近几年毕业的本科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却很难在物流企业找到合适的位置,出现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与物流企业用人要求不相匹配的状况,这就不得不反思本科物流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保障机制。

1 职业资格与高校培养目标的启示

1.1 社会需要的物流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

依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根据《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和相关的职业资格管理条例对物流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评价和鉴定,目前社会需要的物流管理人才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如表1所示:

从表1物流师、高级物流应当具备的相关知识得知,物流管理要求兼具管理学、工学两大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知识模块:

(1)现代物流理论:物流基础知识,物流系统及其构成,物流成本服务,质量与标准化;第三方物流,物流技术及其设备,供应链管理及国际物流。

(2)现代系统工程知识:物流市场分析与管理,物流市场经济技术分析,采购与供应物流管理及销售物流管理;物流信息管理及运输管理;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及配送管理;物流战略规划及物流网络规划;物料搬运系统设计及企业物流系统解决方案;配送中心规划,物流系统的经济效益分析及物流系统评价。

1.2 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知识结构

目前,国内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多达数百所,比较其课程结构,基本上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类是以管理学科为主的物流管理专业。该专业要求学生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进行企业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能力;

(3)评价与选择物流技术方案和进行物流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的能力;

(4)掌握物流公司经营管理方法和运作,从事物流管理的初步能力;

(5)调查研究、综合分析、从事物流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6)熟悉我国关于物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7)了解物流在国内外发展的理论前沿和科技动态;

(8)能用一种外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书刊、文献、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另一类是以工科为主的物流工程专业。该专业要求学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现代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

(2)现代物流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有较强的现代工程基础;

(4)数据库和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5)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

(6)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研究的科学和实际工作能力;

(8)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及管理的基本能力。

1.3 启示

综合社会对物流人才的要求、本科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我们对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思考是:

现代物流管理需要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现代物流业是一个兼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特点的外向型和增值型的服务行业,其涉及的领域中,物流管理和运营工作需要各种知识和技术水平的劳动者。同时,企业为降低物流运作成本,就必须在提高科技应用水平的同时,降低单位作业的人力投入,在定编定岗时,就要压缩人员编制,采取多个岗位交叉合并的策略,反映在实际中,就是岗位的设置并非无缝连接,而是岗位与岗位之间有一定比例的重叠,这样,就需要岗位多面手来完成重叠环节的作业。与此需要相对应的物流管理人才,就应该兼具管理类和工程类的知识。

正是由于物流具有系统性和一体化以及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运作的特点,同时,企业面临降低成本的压力而增加对岗位多面手的需求,因此,具有较为广博的知识面和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日益受到企业青睐。

2 本科物流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块化设计思路

高等院校培养的本科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应该是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变化频繁,和行业垄断界限打破的形势。这就要求物流管理人才兼具管理学和工学的知识;要求物流管理人才必须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我们对本科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以“能力本位”教育观为指导,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设置应用学科专业,加强通识教育,突出实践教学,鼓励个性发展,培养基础扎实、适用面较宽、综合能力较强的专业应用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能力为中心,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这里所要求的“能力”不仅是岗位能力,更应是工作适应能力;不仅是专业能力,也是综合能力;不仅是就业能力,也是一定的创业能力;不仅是操作性技能,也是创造性技能。这里所要求的“技术”是在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上,超越于一般技能,具有一定复合型和综合性特征的技术;是适应高技术的要求,掌握专业技能和实用的工程生产技术,需要大量的实践能力和技能训练予以保障。

因此,将本科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必备的专业知识、基本能力、素质设计为知识结构、基本能力、基本素质。

2.1 知识结构

2.1.1 必修课的知识结构

必修课的知识结构包括下列七个模块,物流工程培养方向可以选择②③⑥⑤模块;物流管理培养方向可以选择①③④⑤⑦模块。

①国际贸易和通关知识:国际贸易方面包括国际采购、国际结算知识以及国家对外汇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通关方面,国际贸易活动必然要涉及到通关作业、通关环节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对物流方案的设计和物流流程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影响。

②运输、仓储等专业知识:综合性物流企业所从事的业务通常要涉及多种运输方式和手段,多式联运的执行水平也是衡量企业综合能力的指标之一。在与客户洽谈和进行物流方案设计及任务执行时,就必须熟练掌握多种运输工具的使用知识。在仓储管理方面,随着物流服务需求的个性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仓储管理除传统的货物进出仓、堆玛摆放等工作外,还要包括库存控制、自动化控制、配送管理、包装、加工、检验、维修及其他增值服务职能。

③物流工程知识:管理学科应融合工科知识,本科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应包括物流市场与经济技术分析、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管理、物流网络及配送中心规划、企业物流系统解决方案、物流系统的经济效益分析及评价。

④财务成本管理知识:物流管理人员不仅要了解作业费用发生的原因、种类和数量等情况,而且要具有进行成本分析的能力,能向客户提出有针对性和说服力、客户易于接受的合理的解决方案,包括分析企业需要外包的业务类型、业务量、向分包方支付项目、支付数额、企业内部需要投入的资源、执行该项物流服务资源的消耗和占用状况、资产的折旧和运作成本等。

⑤外语知识:随着物流活动区域的国际化,英语被广泛应用在物流活动的各个领域,从商务谈判、合同签订到日常沟通、单据书写等各个环节,都能见到英语的作用。

⑥安全管理知识:物流企业处于供应链的中间环节,事故的影响将蔓延到企业的上下游各个环节,引起交货延迟、船期航班延误、人员加班、生产线停产等一连串问题,最终造成的损失将无法估量。

⑦法律知识及其他。

2.1.2 选修课的知识结构

各院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办学条件,在选修课中办出自己的物流管理人才特色。例如,立足服务地方经济的培养目标,结合区域物流发展,以交通运输业为龙头,设计公路、铁路、内河航运课程,以及港口规划、运输路线优化课程;或者以各院校的学科门类为依托,培养特色物流人才,如既有机电、食品加工等工科专业,又有工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管理学科的专业的院校,则在培养物流管理人才时,可以整合上述专业的优势,增加机械制造业、食品加工业的基础知识,结合企业管理和营销学的内容,培养适应生产物流管理、销售物流管理、第三方物流企业岗位需要的物流人才。

2.2 基本能力

①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②外语:对外交流能力;

③物流及相关岗位职业资格证书:执业能力;

④计算机等级证书:计算机操作能力;

⑤公共关系资格证书:社会交往能力;

2.3基本素质

①思想道德素质: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实干创业的精神;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②体能素质: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身体健康;

③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及一定的美学修养。

3 本科物流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3.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教师素质

这是实现本科物流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现行教师队伍中的教师大多是通过毕业分配这一主渠道扩充的,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校期间接触生产实践较少,生产知识不多、实践能力不强,这种情况在部分青年教师中尤为突出,这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极不相适应的。提高教师尤其是缺乏实际经验的教师的实践能力是当务之急,而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安排这些教师到生产第一线去或者经过实验室岗位轮训,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提高,练就过硬的真实本领,先当学生,后当老师。有了高质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3.2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制定《物流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能力与素质培养图表》

在本科物流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块化设计思路下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具有的能力与素养如表2所示,并调整专业课程计划设置,建立教学实施机制。

3.3 构建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以《物流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能力与素质培养图表》为中心,制定适应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构建该体系的宗旨是:所确定的课程教学内容应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毕业后服务经济社会是最有用的或者说是价值最高的,应是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应是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较好地掌握的。根据新的专业业务培养目标和业务培养要求的需要,选择课程教学的知识单元,并将这些知识单元进行整合组装,形成内容先进、逻辑严谨、层次清晰的课程体系;在选择和整合教学内容时,应贯彻始终的是必须加强科学方法论教育,注意传授动态的、发展的、整体的科学方法,以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比如,应讲授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革新的过程,而不是仅仅将这些结论告诉学生。处理好相关课程之间的衔接,避免重复与脱节,做到教学内容的综合化和“少而精”。

3.4 以“能力中心模式”组织教学,加强实践,培养创新能力应用型人才

要实现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采用“能力中心型”教学模式组织教学。这一模式的特点,是在分析服务经济社会要求的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确定所需要的专业和基础知识内容,它不单纯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重要的是强调其综合性和实用性,即筛选出学科中与能力培养直接有关、使用频率较高的专业知识内容,配合实践性教学环节,形成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的教育体系: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强调实用性或技艺性。实践是大学生增长知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外部条件。通过生产劳动、实验课教学、教学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熟练的专业技能、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极为重要的一环。

改革教学方法和改进教学手段,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智力水平是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而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课程教学过程应努力营造使学生思维活跃的氛围,以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是难于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的。

3.5 走产学研合作教育之路培养应用型人才

物流学科是一个综合型学科,物流产业是一个复合型和聚合型产业,物流管理人才能够满足不同区域、不同企业、不同岗位的需要,坚持不同院校一定要办出各自的特色,产学研合作办学是十分有效的途径。产学合作教育运行机制的核心是寻求高校、企业、学生三方利益的共同点,高校与企业随时沟通,根据企业对人才要求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实践环节等,制定出企业标准与教育标准相融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立校内专业实验室与校外实训基地相结合的实验实训课程体系,建立产学合作教育运行机制。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具备方向导引、教学环境保障、教学实施、质量保证机制;同时,高校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调查、研究、解决现实问题,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体系建设,走产学研合作教育之路培养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义生.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物流科技,2009(11).

[2] 王亮,李世询.财经类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