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加强青少年素质教育

加强青少年素质教育

加强青少年素质教育

加强青少年素质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青少年 思想政治教育 途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8.088

随着教育的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对青少年实施素质教育,不仅需要对其进行综合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也需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加强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实现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其中增强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思想、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因此,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推动教育的发展。

1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1.1 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在快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时代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人才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目前的素质教育中,注重对青少年知识的教育,科学技能的培训,使其成为具有较高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的价值观、人生观受到冲击,一些人才在急剧变化的社会中做出一些不正确的选择。因此,只有具备较高道德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的高素质人才形成自身坚固的、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对青少年道德品质、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是未来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1.2 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青少年思想道德的需要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思想道德、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对于青少年的培养,学校不仅要开拓学生的智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品德。通过对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使学生在成长的重要时期在内心树立正确的价值标准,不断认识社会、祖国、世界,形成正确的道德评判标准。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是对青少年思想的指导,通过青少年正确思想的形成,提高青少年的道德水平,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质。

2 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2.1 教师应以身作则

青少年道德素质的形成受教师的影响,对青少年思想政治的教育,教师应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以其影响、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教师具有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观,不仅负责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应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培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心理健康与文明行为的基础。对于教师而言,学校应重视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对教师进行道德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水平。同时,应开展师德教育活动,使学生感受教师的高尚情操,以教师的师表去影响、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2.2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中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工作,青少年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需要各方面的教导,需要从学习、生活中慢慢培养。首先,在思想政治课堂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知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课程的讲解,注重对具体事例的列举,使课堂形象、生动,使学生真正地感受思想政治的重要性。思想政治的课堂应成为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其次,在其他课堂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融入学生学习生活中。例如,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讲解历史知识,使学生了解历史规律的同时,还应通过现实与历史的对比,让学生体会现在生活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又如,语文课堂也是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课堂。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教学育人的功能,在讲解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利用语文知识的趣味性、文学性、感染力,潜移默化地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教师还应将生活实践与课堂中的思想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了解生活,热爱生活。此外,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发展智力,增强学生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内涵,同时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

2.3 社会各方面应注重对青少年思想政治的教育

青少年的成长受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其思想的形成也受各个方面的影响,因此,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学校、教师的努力,还需要家长、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要积极地教育孩子,引导青少年做出正确的选择,对青少年出现的思想问题,家长应及时地与孩子沟通,全面了解情况,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使其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父母应以身作则,以其自身的道德品质影响、教育孩子。社会各方面应注重对青少年成长环境的改善。例如,教育部与有关部门应对学校周边的环境进行整治,对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环境因素进行清除,整顿学校附近的网络文化,使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健康、和谐。家长、学校、社会各部门应通力,积极、正确地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关爱学生,从各方面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3 结束语

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下,家长、学校不仅要注重对青少年科学文化、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培养,还应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不断加强,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项实施,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课堂的潜移默化、社会各界的努力支持,从各方面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水平,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彦华.试论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J].青春岁月,2013,(15):346.

[2]付利柱.谈如何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2,(11):2.

加强青少年素质教育范文第2篇

一、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我们即将跨入21世纪,回首过去的20世纪,在党的领导下,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曾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刻苦学习,奋发成才,走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前列,为新中国的诞生、建设作出了贡献。而今,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下世纪我国的战略目标,那就是到下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中等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到那时,中华民族将实现伟大复兴。但是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奋力拼搏,共同努力。现在的青少年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将成为开创21世纪大业的主力军。这一代青少年整体素质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下世纪我国国民总体素质的高低,关系到下世纪的中国能否牢牢发展的主动权,而且直接影响到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能否实现。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承载着庄严的使用,为使新时期的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不负重托,需要我们审时度势,分析新形势,研究新情况。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发展,当前青少年成长的外部环境和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我国即将加入WTO,我们同世界各国间的经济、科技、文化交流将更加广泛、深入。这为我们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和优秀文化成果,集中精神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西化”、“分化”之心不死,极力通过多种途径加紧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在大量进入我国的书刊、影视、电子游戏、电脑软件等精神文化产品中,宣扬资本主义价值观,宣传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同我们争夺青少年一代;另一方面,随着国内经济社会生活呈现“四个多样化”,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当前整个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这一系列的变化逐步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人与人的关系上来,诱发了社会上的拜金主义、自由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腐朽思想,社会上还出现了黄赌毒、腐败、非法宗教活动、封建学信活动等社会丑恶现象。这些,都直接、间接地影响、干扰着青少年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再一方面,当今时代,高新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传播思想文化的新载体和开展舆论斗争的新舞台,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一个新的重要阵地。互联网是开放的,网上信息诚杂多样,即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同时,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这些错误的不良的思想观念以网络为载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难于控制的特点,对青少年影响极大,也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复杂的环境和新的形势面前,我们只有努力适应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大力探索新路子,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保证我们的年轻一代健康茁壮成长。

二、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道德特点和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年新特点,使青少年的流动分布、交往方式、发展需求等生存状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使非公有制企业成为青年集聚的重要领域之一;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使城市社区在青少年学习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代日益加快,使科技、信息、市场成为农村青年投身效益农业开发行动的主要需求等等。这些特点也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使青少年在思想观念、道德标准、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上呈现出新的特点。从当前有关部门的调查情况看,青少年思想道德的整体情况是好的,主流是健康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青少年普遍有着较强烈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这一点从当前应征入伍青年的高涨热情也可以证明;二是非常关注社会。青少年对自己和家庭密切相关的大事非常关注,并且对所关注的社会问题也具有一定层次和水平。比如对家庭收入、高校扩招、社会治安等问题十分关心;三是大部分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健康向上的,很多学生重视个人社会价值和体现,认为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国家作贡献和使自己有所作为;四是青少年的自主意识和独立能力明显增强;五是对新知识的渴望十分强烈。但是在健康的主流背后青少年的思想道德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部分青少年存在信仰危机,政治热情不高,人生观不够积极,许多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心理素质明显偏差,在现实生活中更是表现出种种令人担忧的不良行为:其一,政治意识淡薄,信仰集训模糊。有的学生甚至认为马克思主义是说教;其二,法制观念淡薄,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呈上升趋势。据统计,1996年缙云县少年犯罪案件13件25人,占全年案件数的4.3%和6.3%。1997年,全县青少年犯罪案件36件46人,占全年案件数的24.2%和21.3%;其三,意志力缺乏,不能经受打击、挫折;其四,个人主义、自私自利现象严重,性格孤僻、冷傲,缺乏合作精神;其五,价值观偏差,享乐主义严重,缺乏艰苦奋斗的品质。许多学生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花钱如流水,追求高消费、盲目消费,同学之间攀比风盛行,爱讲排场、讲高档;其六,独立自主意识差,虚荣心强。由于家庭的溺爱,学校教育方法的陈旧,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现在的中小学生依赖性越来越强,一接触现实生活往往束手无策。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尽管此类现象并不是所有青少年身上都存在,但确定比较普遍。出现上述现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家庭、学校忽视了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放松了对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高尚的人格品格、顽强的意志力等方面的教育。因此,为保证广大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就必须切实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要充分发挥教育部门在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1、教育部门要把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关键。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确,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必须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首要任务。

2、教育部门要把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总书记对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两者的关系有过非常精僻的论述,他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和素质教育的“灵魂”。这是所有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首先必须明确和坚持的基本原因。实践也可以证明:如果真正加强了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就会把思想教育中形成理想和信念转化为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刻苦学习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的形成,对学生识别真善美假恶丑都具有极大影响。当前,教育部门就是要将德育工作切切实实放在首位,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要通过富有成效的思想教育工作,来带动和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化。

3、教育部门要把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作为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前提。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全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可见,教师在育人当中的重要作用。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以自己良好思想品德素质去带动、引导、激励和感召广大青少年,使自己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正如江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育部门要千方百计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真正使广大教师成为“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指导者和道德的引路人”。只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前提,才能确保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富有实效和针对性。

(二)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重要作用。

1、共青团组织要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经济社会生活呈现出“四个多样化”,给学校共青团工作也带来冲击。面对道德观念、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的青年学生,共青团组织只有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探索新路子,不断更新观念、转变作风、改进方法,才能增强青少年的身心特点,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青年的不同需求,实行分民支指导,分类施教;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要潜下心去真正了解青少年,贴近青少年,努力做青少年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争取正面灌输与经常性渗透相结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上,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高科技教育手段,加快信息传递,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

2、共青团组织要大力推进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曙光计划”,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曙光计划”是面向我省中等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以“迈好青春第一步,成才报国跨世纪”为主题,以培养中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素质、科技文化素质、个性心理素质、现代生活素质为基本内容的学生素质拓展工程。当前,要着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纪律法制教育。共青团组织要通过价值观教育、主体意识教育、生活态度教育、群体观念教育,努力帮助学生会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正确的认识和有效地调控。要经常性地开展纪律法制教育。结合当前青少年犯罪的典型事例,深入普法教育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严格校纪校规,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努力引导他们成为“四有”新人。

3、共青团组织要在繁荣青少年文化生活,加强青少年活动陈地建设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共青团组织要积极组织青少年踊跃参与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村镇文化。一是通过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来吸引青少年学生,使他们从小受到健康思想的熏陶。二是积极实施“新世纪青少年读书计划”,开展读书活动,营造读书氛围,形成读书热点。三是积极开展和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扩大青年志愿者的影响力,使广大青少年在潜移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同时,共青团组织要大力加强和规范各级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同时,共青团组织要大力加强和规范各级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充分发挥青少年宫、青年科技图书站、青少年素质训练基地、少年军(警)校等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阵地的基础作用,同时,要积极创办“青少年健康网站”、“青少年热线”、“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等新型工作阵地,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坚实依托。

加强青少年素质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校外教育 素质教育 思想道德

为了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1―2020)》、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4号)、中共云南少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云发【2004】23号文件精神,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有效推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建设工作,促进城乡校外教育均衡发展,努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条件、营造环境,促进全县未成年人全面发展。《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素质教育的实施要以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青少年活动中心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素质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是联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桥梁和纽带,是培养青少年专业特长的重要阵地和有效载体。如何充分利用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推动我县素质教育?我有以下几点浅见:

一、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要坚持的几项原则

(一)基础性原则

通过开展各种生动活泼、健康有益的活动,对未成年人进行文学、艺术、科技、体育、心理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普及和熏陶,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特色发展原则

学校校外活动建设要结合学校发展特色,根据学生发展需要,让孩子们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活动项目,努力打造特色项目和优秀品牌。

(三)效益最大化原则

青少年校外活动建设要依托学校现有资源,服务本学校的学生,提供未成年人交流、实践平台,让未成年人快乐、健康成长。

二、充分认识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性质

青少年校外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少年自身个性发展的有益补充,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素质教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服务、教育广大未成年人的活动平台,是青少年活动中心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载体和教育模式。大力发展校外教育,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它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服务内容是教育,这决定了活动中心作为一个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根本性质。由于活动中心的特殊性和教育改革的趋势,为了确保其正常运行,我们必须在坚守活动中心公益性质的前提下,为其确定一个准确的定位,即“公益办学、服务青少年”。我县活动中心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其功能,积极开拓思路,面向社会、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创新,开展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全免费教育活动和培训活动,达到“发展个性”、“锻炼能力”、“激励创新”“ 张扬个性”、“快乐是生活”、“ 全面发展”、 “服务青少年、效力全社会”的目标。

三、充分发挥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作用

(一)充分发挥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阵地作用,搭建实施素质教育平台

在学校教育之余,广大父母还积极送子女参加各种校外教育培训,这使得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作为弥补学校假期及周末教育空白的校外教育机构,青少年活动中心应充分发挥其阵地作用,从家长的愿望出发,利用中心功能用房、国家配套设备设施及自己购置设备设施的优势,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的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假期及周末为青少年提供学习、游戏的条件和场所,来满足广大青少年多样化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培养需求,我中心周末、节假日及课余时间对全县学生开放,并外聘专业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活动。如:开设绘画、书法、声乐、舞蹈、电子琴、钢琴、乒乓球、足球、篮球、武术、跆拳道、形体训练等多个门类的特专长培训项目供学生自由选择,让学生至少掌握一项艺术特长。

(二)充分发挥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辐射作用,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中心提供的服务,针对我县点多面广、学生众多的实际,校外活动中心在运作上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发挥活动中心的辐射作用。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和校外教育性质,活动中心以“农村活动分站”为载体,“城区学校场所”为依托,利用闲置的教育资源,在农村学校、村委会等地方建立了基层活动点和留守儿童之家等,使农村的孩子和县城的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共享校外教育的优质资源,形成一个以城区为依托,辐射乡镇的校外教育网络体系,充分发挥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辐射作用,有力的推进我县的素质教育深入实施。

(三)、充分发挥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作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为了全面推进我县素质教育,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我们要立足县内学校场所有限、经费不足、师资不专的实际情况,要建立集社会实践、科普教育、体能训练、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借鉴外地成功经验,要建立红色教育、科普教育、禁毒教育、廉政教育、陶艺、东巴纸制作、木工、生存救护、手工工艺、模拟法庭等多个活动课程。从而充分发挥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作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设和管理,是加强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只有坚持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公益性质,充分发挥其阵地作用和辐射作用,积极开展各类形式新颖、参与积极性高的文化活动,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构建和谐文化,才能将青少年活动中心教育培训与文化休闲并重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为青少年特长的发展、素质的提高起到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加强青少年素质教育范文第4篇

一、统筹协调、明确分工,认真落实“折子工程”各项工作

团区委高度重视城乡居民素质教育工作,认真学习了区委、区政府下发的《关于实施××区城乡居民素质教育工程的意见》、《××区2009年城乡居民素质教育计划》以及《××区城乡居民素质教育折子工程》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分解细化了区委、区政府文件要求,制定了本部门落实城乡居民素质教育的工作方案。同时,充分发挥××团区委的区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区志愿者协会、区青年联合会、区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区创业促进中心工作职能,统一部署,形成体系,规范和完善对城乡居民素质教育的工作体系和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团干部的管理和培训,加强队伍建设。5年来,团区委充分发挥职能,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学习和实践教育活动达100余次,扎实推进城乡居民素质教育工作,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的实效性和长效性。

二、提高认识、整合资源,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一)依托节日、纪念日契机开展教育纪念活动

团区委在全区各级团组织和广大青少年中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围绕热爱中国共产党、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重大历史意义、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辉煌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的宣传教育,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增强广大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通过开展中国青年志愿者日、国际志愿者日志愿服务、少先队北京市××区第二次代表大会、“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健康使者火炬行动、乡村青年文化节、科普教育活动、节能环保宣传教育活动以及自觉排队日、助残日、北京国际长走大会、假日文明行动等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区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

此外,团区委结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85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少先队建队60周年”、“建国60周年”、“奥运倒计时500天”、“奥运倒计时一周年”、“奥运倒计时100天”等历史契机,结合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新时期教育契机和重大节日、纪念日,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途径、新载体、新办法,通过集中力量举办优秀青年座谈会、先进青年事迹报告会、组织中小学生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重温入团誓词、到西柏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军事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成才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每逢国际儿童节,团区委都举办大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宣传、咨询活动,并联合少工委、区教委召开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大会,表彰优秀少先队员和辅导员,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宣传效果。

(二)在青少年间广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2005年,团区委在全区广泛开展了“文明礼仪耀京城、志愿服务迎奥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区少年儿童中广泛开展“新春唱响新童谣”活动,大力加强了青少年文明礼仪素质教育。同时,团区委以“铁人三项世界杯赛”为有利契机,在全区青少年中开展了“人人都是东道主,文明礼仪迎奥运”主题实践月活动。同时开展了以“民族艺术进校园”为主要形式的青少年民族艺术活动,邀请北京曲剧团、中国评剧院、中国杂技团等多家首都著名团体组织精干力量,深入××区学校、社区和乡村,共为广大青少年进行专场演出31场;2006年团区委还陆续在汇蕾学校、雨竹学校、向上学校等8所打工子弟学校和西峰山小学、桃洼学校等山区小学放映公益电影,累计放映近百场,万余名学生观看了电影,受到了良好的启发和教育;2007年团区委举办红领巾才艺展示大赛、中学生拉拉队风采展示活动、中小学生奥运小使者评比活动、“学习航天精神爱航天爱科学”科普教育活动,加强了对全区广大青少年素质的教育;2008年团区委举办了以“文明××治三乱和谐城乡树新风”和“绿色奥运”为主题的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等爱绿护绿宣传实践活动20余项、先后举办××区青年公务员风采大赛、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誓师大会、“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健康使者火炬行动等各类教育实践活动10余项;2009年团区委还举办了大学生艺术节,10万余名大学生参与其中。5年来团区委举办的文艺才艺、公益实践、社会活动、绿色环保等各类大型主题教育活动累积达200余项,受教育群体达20万余人次。

(三)大力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提升青少年法律意识

加强青少年素质教育范文第5篇

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以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如下意见。

一、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

1.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少年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学校体育工作取得很大成绩,青少年营养水平和形态发育水平不断提高,极大地提升了全民健康素质。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社会和学校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由于体育设施和条件不足,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难以保证。近期体质健康监测表明,青少年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明显增加,部分农村青少年营养状况亟待改善。这些问题如不切实加以解决,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乃至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2.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健康素质,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是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磨炼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各地和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使广大青少年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3.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加强体育卫生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通过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坚持不懈地推动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发展,不断提高青少年乃至全民族的健康素质。

二、认真落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各项措施

4.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加快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考试评价制度,发挥其对增强青少年体质的积极导向作用。全面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并逐步加大体育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成绩中的分量;积极推行在高中阶段学校毕业学业考试中增加体育考试的做法。普遍推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书制度、公告制度和新生入学体质健康测试制度。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建立和完善学校体育工作规章制度。

5.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形成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热潮。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体质状况,积极探索适应青少年特点的体育教学与活动形式,指导学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努力改善学生的身体形态和机能,提高运动能力,达到体质健康标准。对达到合格等级的学生颁发“阳光体育证章”,优秀等级的颁发“阳光体育奖章”,增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荣誉感和自觉性。

6.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加强素质教育,努力促进青少年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中小学要切实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

7.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中小学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开展集体体育活动;寄宿制学校要坚持每天出早操。高等学校要加强体育课程管理,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日常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具体要求并抓好落实。因地制宜地组织广大农村学生开展体育锻炼。有针对性地指导和支持残疾青少年的体育锻炼活动。要切实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按照开设体育课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配齐配强体育教师。

8.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体育运动会,积极开展竞技性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各级政府要定期组织综合性或专项性的学生体育运动会。学校每年要召开春、秋季运动会,因地制宜地经常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进一步办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充分发挥其对群众性体育的示范带动作用。完善高等学校和高中阶段学生军训制度,丰富军训内容,开展“少年军校”活动,发挥学生军训在增强体质、磨炼意志等方面的作用。注重发展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和特长,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两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

9.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用眼知识和方法,降低青少年近视率。中小学教师和家长都要关注学生的用眼状况,坚持每天上下午组织学生做眼保健操,及时纠正不正确的阅读、写字姿势,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学校每学期要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两次监测。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确保照明、课桌椅达到基本标准,改善学生用眼卫生条件。

10.确保青少年休息睡眠时间,加强对卫生、保健、营养等方面的指导和保障。制定并落实科学规范的学生作息制度,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学生8小时。积极开展疾病预防、科学营养、卫生安全、禁毒控烟等青少年健康教育,并保证必要的健康教育时间。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使青少年学生每年都能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建立和完善青少年营养干预机制,对城乡青少年及其家庭加强营养指导;通过财政资助、勤工俭学、社会捐助等方式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伙食补贴标准,保证必要的营养需要。建立青少年营养状况监测机制,加强青少年食品卫生专项监督检查。根据新时期青少年青春期特征和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逐步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和服务网络。

11.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统筹协调、因地制宜,加强学校体育设施特别是体育场地建设。城市和社区的建设规划要充分考虑青少年体育锻炼设施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基本的设施和条件。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要与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统筹考虑、综合利用。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与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建设结合起来,改善农村学校体育条件。公共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应免费或优惠向周边学校和学生开放,学校体育场馆在课余和节假日应向学生开放。

12.加强体育安全管理,指导青少年科学锻炼。学校要对体育教师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对学生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加强体育场馆、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安全运行。完善学校体育和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完善安全措施。针对青少年的特点,加强对大型体育活动的管理,做好应急预案,防止发生群体性安全事件。所有学校都要建立校园意外伤害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青少年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推行由政府购买意外伤害校方责任险的办法,具体实施细则由财政部、保监会、教育部研究制定。要加强体育科学研究,积极开发适应青少年特点的锻炼项目和健身方法,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为青少年体育锻炼提供科学指导。

三、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形成全社会支持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合力

13.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体育事业尤其是中小学体育设施的投入,正确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建立在党委和政府领导下,教育、体育、卫生部门和共青团组织等共同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解决青少年体育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14.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体育的督导检查。建立对学校体育的专项督导制度,实行督导结果公告制度。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定期监测并公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加大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在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并作为评价地方和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对成绩突出的地方、部门、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实行合格性评估和评优评先一票否决。

15.制定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加大执法监督力度。通过制定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进一步明确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卫生条件和师资的基本要求。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和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法律法规,并加强督促检查。对学校体育卫生基本条件不达标的,要限期整改。

16.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妇联组织的优势和特色,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锻炼活动。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妇女儿童中心和其他校外教育机构要把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作为重要职能。积极倡导和鼓励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体育活动和团、队活动,充实课外生活,努力把更多的青少年吸引到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中来。

17.切实加强对学校卫生的监督与指导。学校卫生是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要把城乡中小学生作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重点覆盖人群。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相关卫生医疗机构要明确专人负责指导和协助学校的卫生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行政区域内学校提供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定期对学校的食品卫生、饮用水、传染病防治等开展卫生监督、监测,依法进行免疫预防接种,所需费用纳入公共卫生经费支付范围。中小学要依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设立卫生室,配备校医或专(兼)职保健教师,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开展学校卫生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卫生行政部门建立巡查制度,加强行政区域内的学校卫生管理。

18.加强家庭和社区的青少年体育活动,形成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合力。家庭教育对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起关键作用。要在广大家长中倡导健康第一的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注重从小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饮食卫生习惯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体育锻炼。学校、社区要和家庭加强沟通与合作,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家庭、社会形成科学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式。

19.进一步完善加强青少年体育的政策保障措施。中央设立专项资金,实施“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器材支持项目,帮助义务教育阶段中西部农村学校配备体育活动器材。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和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中,切实加大对学校食堂、饮用水设施、厕所、体育场地的改造力度。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健康体检的费用纳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其他学生由省级政府制定统一的费用标准和解决办法。学校要切实保证体育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所需经费从公用经费中提取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