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双语课程教学论文

双语课程教学论文

双语课程教学论文

双语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跨文化;双语教学;组织行为学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9-0116-02

The Cross-cultural Teaching in Bilingual Clas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WU Hao

(College of Tourism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 Jishou University Zhangjiajie, Hunan 427000)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ilingual teaching and cross culture,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impact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bilingual teaching, and explored the necessity to conduct the cross-cultural teaching in bilingual class of organization behavior. Finally, some methods of conducting the cross-cultural teaching in bilingual class of organization behavior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Cross Culture; Bilingual Teaching; Organization Behavior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各种国际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需要大量既懂外语又有专业知识的国际化人才。为了使高等教育能够适应这一需要,培养出国际化的人才,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2007年又明确指出:“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高校积极开办双语课程,培育双语人才,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双语教学的热潮。在此背景下,组织行为学课程双语教学便应运而生。组织行为学课程开设双语教学,开创了全新的“教”与“学”的思路,学生通过对原版教材的提前预习及仔细阅读,再通过授课教师的英文授课,学生能够以英文的思维方式思考国外的原著学科,能更好地跟踪本学科发展的前沿理论与方法,保证组织行为学学科知识的及时更新。同时,也有利于传达组织行为学核心知识和核心理论,增强对世界一流学术大师及其思想的了解,把握学术精髓。然而,在取得种种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在实际教学中碰到了许多因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严重阻碍了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并明显制约了双语教学效果的提高。有鉴于此,本文将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中所涉及的跨文化教学进行探讨,并给出一些对策建议,希望有助于促进我国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

一、双语教学与跨文化的关系

所谓双语教学,是指在学习母语的同时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 其实际内涵因国家、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在双语教学中,由于语言具有交际功能, 当交际的双方分属于不同的社会文化群体时,就产生了跨文化交际。同时,又由于各个民族的语言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本民族文化的印记,所以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知识的时候,就是习得这个民族的文化和他们的传统。所以双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是紧密联系的。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文化教育是重要的环节。由于双语课程不仅承担着语言能力目标的实现,还承担着专业知识目标的提升。因此,在双语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以上两个目标,就有必要在双语课程中渗透文化知识,进行跨文化教学,从而将学生培养成掌握学科知识的双语人,双语文化人。

另一方面,英语大师王佐良先生曾说过:“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因此,语言教学不仅仅要掌握“语言规则”(the rules of the language as code),即:懂得语法正确与否,而且还要掌握“语言使用规则”(the conventions governing the use of the code),即:决定语言是否得体。在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中,教师只有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对比,加强跨文化知识的导入,才能使学生对西方社会逐渐形成系统、全面的了解。进而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语言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文化差异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两者密不可分。在双语教学中,由于母语和目的语所蕴含的两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文化取向、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许多语言现象单单从语言本身是无法解释清楚的。具体来讲,文化差异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课程知识点的理解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往往是和我们人类社会联系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范畴。由于组织行为学课程双语教学大多使用国外原版教材,因此,学生对于该门课程双语教学知识点的理解就和目的语(大多为英语)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关。也就是说,文化差异对学生在理解双语教学知识点时有着很大的影响。例如,当笔者在给学生讲解霍夫斯泰德评估文化的五个维度时,其中有一个维度是各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的长(短)期取向(long-term orientation & short-term orientation)。长期取向是指人们总是想到未来,而且看重节俭、持久与传统,而短期取向是指人们看重此时此地。由于我国的社会环境和传统教育,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认为长期取向比短期取向更可取。考虑到文化差异,笔者告诉学生,美国是一个多元国家,允许各种文化共同存在。按照组织行为学的观点,长期取向并不一定比短期取向更可取。短期取向下的人们更容易接受变革,他们对于工作的忠诚度也很稳定。因此,长(短)期取向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价值观取向,它们共同存在,其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这样,就让学生对该知识点有了准确的理解与把握。

(二)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进行组织行为学双语学习的思维习惯

具体来讲,这种影响突出表现在语篇分析和词汇理解两反面。一方面,学生倾向于总是潜意识的拿所学语言与自身母语进行比较,导致无法跳过难句或语法,而对整个语篇的含义进行分析。大学生是成年人,他们的认知模式和思维模式早已定型。关键不在于是否迁就学生的习惯性思维(汉语思维),而在于帮助并引导学生了解、掌握新的认知方法(学习第二语言)。另一方面,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一个民族文化概念的指代方式,它最容易受到文化渗透。学生受困于中式的词义理解,往往难以领会一些西方语言的词义。例如,在组织行为学双语教材中,多处涉及到“宣传”这个词汇,例如“广告宣传、新闻宣传、公关宣传、产品宣传和企业宣传”等等。汉语里“宣传”指的是“对群众说明和讲解,使他们相信并且跟着行动”。而英语词典中对“propaganda”的定义是“政治团体为影响公众所散布的信息。通常是夸大甚至是虚假的信息”。可见,“宣传”一词在两种不同的文化环境有着不同的褒义和贬义,从而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所以,“产品宣传”用的是“product promotion”,而不能想当然的认为是“product propaganda”。

(三)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教材的案例理解

案例教学法是不少课程讲授中颇为常见的方法。然而,西方原版教材对一些案例的选用表达常有别于我国的本土教材,经常会由于文化的差异而让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不准确。在组织行为学的双语教学中尤其如此。如在讲授“群体冲突”一节时,由于文化的差异,学生们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对“冲突”这个概念的理解还停留在“冲突的存在是管理不善的结果,应当避免冲突”的认识上。如果就理论解释理论,学生们是很难接受“冲突从绩效的角度,是可以产生价值的”这一观点的。为此,笔者在课堂上就我们学校如何充分利用竞争手段,通过增加工资、奖金、表彰、晋升、待岗等形式,产生积极意义的“冲突”、创造新局面的实例,借用我们自己的文化,说明了“冲突是任何组织都不可避免的,且往往是保证高绩效所必需的”、“冲突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有从绩效的角度,才能判断冲突的价值”等观点。

三、组织行为学双语课堂进行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双语教学面临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克服畏惧心理的难题,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引入跨文化教学。在双语教学中,通过文化比较和文化差异分析,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体验西方文化下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从中体会到二元文化的有趣差异;另一方面,还可以推进学生的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前提,以教材为基础,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一种教学方式。将跨文化教学引入双语教学,能够促使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沟通活动解难释疑,使学生形成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双语教学,既是一门学科基础课程的知识技能传授,也是对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许多语言学家经过研究,普遍认为除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还需要培养他们的文化能力。当前大学生普遍表现出英语交际能力差,沟通自信不足,过分偏向英语应试教育。只有将跨文化意识充分融入双语教学的各个环节,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英文问答、讨论、演示和课后英文写作等,才能使学生的交流沟通水平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得以提高。

(三)能够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和文化感悟

文化通识和个人修养越来越成为国内外本科生教育的主要指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种语言便是一种文化,而一种文化便是一种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以文化作为感召力的双语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更宽广的课程领域接受两种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摆脱传统狭隘观念的束缚,形成一种对文化的潜在反应能力,以开放的心态和跨文化的素养迎接全球化社会所带来的诸多挑战。

四、组织行为学双语课堂进行跨文化教学的方法

由于缺少西方国家的语言环境,在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双语教学中,学生不能身临其境的去学习和感受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这就要求教师要设法在双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将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导入教学过程。

(一)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

要在双语课堂上努力增强学生对中西文化的敏感性。如对许多中国人来说communism,collectivism,interdependence等都含有正面积极的意义,但这些对西方人来讲却含有反面、消极的意义。相反capitalism,bourgeoisie,landlord,ambition等对中国人来说有一定的贬义,而对西方人来说则带有褒义。这些词汇在不少社会科学中都较为常见,如果忽视或轻视了这一点,本身也会对学生的课程内容理解产生障碍。而一旦正确引导学生分析中西方学者这种文化背景和学理的差异,将有助于其形成双重文化的学习能力。

(二)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具体的“情境”和“语境”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实际上是一种极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跨文化管理活动的视频资料、模拟组织行为学场景、角色扮演等方式将组织行为学实践中的跨文化冲突展现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一个跨文化管理实践的情景。教师也可以担任其中的一个角色,这样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可以体验跨文化的实践活动。

组织行为学双语课堂上很重要的是要营造出双语教学的氛围,这种氛围既包括了课堂知识点的双语讨论和辩论,也包括对课程案例的现实模拟表演。前者能够锻炼学生用西方语言进而到用西方思维来考虑问题,激发其用英语表达观点的愿望。后者则是将整个教学过程组织成近乎实际的交际活动,让学生体会在不同场景下应该讲什么,从而达到良好的双语教学效果。

(三)教师应该同时熟悉专业课程材料和西方文化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只有教师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意识,才能培养出具有跨文化意识的学生。而双语教学对教师的专业课程熟悉程度和语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与其他的非双语教学的课程不同,组织行为学引入双语教学,还要求教师更加熟知西方的一些文化故事和名人名作。这既考验着双语教师多学科的知识广度,也要求其花更多精力进行备课工作。如果教师不能在授课前进行充分地查阅和注释,也就无法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文章。

(四)鼓励学生进行多渠道自主学习

双语教学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仅仅依靠每周一、两次的课堂讲授,学生的英语思维是不可能形成的。这就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之外,能够自主阅读西方经典文化名著,观看反映西方文化生活和历史的电影、电视剧,并多浏览英文的知名媒体网站和主流论坛。同时,在生活中有意愿与西方人士和一切西方元素的事物进行接触,从而自发创造感受跨文化差异和熏陶西方文化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钱 芳,俞丽伟.高校管理学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教育学术月刊,2009(12):103-105.

[2] 吕雪松.案例教学法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4):31-33.

双语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双语教学;高等教育;艺术设计

早在21世纪初,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就指出:“高校要积极推动运用英语等外语进行专业课和公共课的教学国家重点高校,要力争在三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但据2007年和2008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已确立的200个双语示范课程中,艺术设计专业的比例为零。十年来,这一比例虽略有增加,但艺术设计专业双语教学实践整体还处于探索阶段,课程建设还不成熟。

1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双语课程建设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以及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我国高校毕业生亟须成长为具备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这一背景下,高等院校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显得愈发急迫和必须。而对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其本身就发源、壮大于西方国家,是最具有多元化、全球化特点的学科之一。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密切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艺术设计领域的国际交流也越来越频繁,比如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出国学习和深造、国外的艺术设计产品在我国流行、国外设计大师来我国开设展览等。这都要求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艺术设计类双语课程的开展,有助于他们增强外语听、说、读、写和应用的能力,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国际设计动态,学习更多的国外先进设计理论,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2艺术设计专业双语课程建设内容初探

2.1准确制定教学目标。艺术设计专业双语教学通常是指除英语课程以外的其他用英语进行教学的专业课。而相比于其他专业的学生,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低。因此,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双语课程要根据授课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制定准确适度、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尤其是任课老师需要处理好中文专业知识和英文语言知识之间的关系,既不能为了讲中文专业知识而失去双语课的特色,又不能太过强调外语知识而把专业课上成英文课,导致外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对原中文课程的理论框架和重要知识点理解不透、认识不清。2.2合理安排授课内容。教材如何选择,一直是我国双语课程改革的难题之一。各高校的双语课程尤其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双语课程建设尚处在探索阶段,几乎没有合适的双语教材。目前,变通的办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国外英文原版教材;二是由授课教师根据现有的中文教材进行中译英翻译,自编成双语课教材。但这两种方式都有局限性:一方面,英文原版教材价格昂贵,一本原版书价格动辄几百甚至上千人民币,如果每个学生人手一本,成本过高,且英文原版教材中往往专业术语多、难度较大,也会使英语基础不太好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将中文教材翻译成英文,要求教师既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又要有高超的外语水平,在现有的教学实践中,很难做到精准和完善。因此,建议相关教育主管部门要尽快组织相关领域理论研究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编写适合艺术设计专业使用的公开正规双语教材,并注意教材中外语和专业难度平衡适中,教学内容准确、生动。2.3积极创新授课方式。为了营造丰富的双语课堂气氛,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授课教室应配备多媒体设备,在授课过程中除了播放图文资料丰富的双语多媒体课件外,还可以适当播放一些外文的艺术设计专题片,或邀请有设计经验的外籍教师举办专题讲座。此外,国内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普遍存在“哑巴式英语”问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在双语课堂上,可以尝试将学生分成小组,提出一些难度适中的专业问题,让学生用英语进行讨论,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2.4加快建立完整的双语课程体系。艺术设计专业的双语课程教学是一项全新的、长久的挑战,仅仅做好一两门课程的双语课程建设是不够的。当前,亟须依据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系统设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使其具备渐进性、连贯性,真正能够以此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专业素养。

3艺术设计概论双语课程教学实践反思

泰州学院2016~2017年秋学期在视觉传达专业开设了艺术设计概论双语(汉语、英语)课程,笔者承担该课程的主要教学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现以艺术设计概论双语课程为例,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效果的反馈等方面,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双语教学作进一步分析讨论。3.1要按照学生的英语水平制定教学目标。泰州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的学生来自不同地区,英语水平普遍不是很高,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对于双语课程的学习,有些同学抱有抵触心理。针对这一情况,艺术设计概论双语课程制定的教学目标比较基础,主要是使学生在双语系统内掌握艺术设计的概念与意义,较全面地了解设计史的发展脉络,掌握各历史阶段具有代表性的设计作品、设计流派和设计现象等。3.2要根据课程特点选编教学内容。为了顺利开展艺术设计概论双语课程的教学,笔者课前阅读了大量中、英文艺术设计概论资料,充分分析论证后,决定在现有中文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翻译,整理出双语课程教学内容。这一做法的主要优势在于可以较好地依据学生语言水平选择教学内容,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控课堂教学状况,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操作中,每次课程开始都会用5~10分钟左右时间带领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习的英文专业词汇,包括设计作品名、设计流派名和设计大师名等,以便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和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3.3要运用多样化手段丰富课堂形式。多媒体课件是双语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学中,笔者注重用丰富的图文资料制作出优秀的双语教学课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在课件中加入了设计大师的生平小故事和西方文化介绍;注重在授课过程中适当播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英文艺术设计专题片,拓宽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英语听力,实际教学效果是比较好的。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学生与西方学生最主要的区别,即国外学生学习独立性较高、自主学习能力较好,喜欢讨论,善于发问,而国内学生学习依赖性较强,很少主动提问、课堂讨论较少。在双语课程教学中,我们设置了较多的分组讨论环节:借鉴国外课堂上的Presentation模式,把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4~5人小组,提出一个问题让他们用英文分组讨论,讨论完成后随机抽选学生进行现场英文陈述。这一教学模式的运用,有利于消除学生“哑巴式”英语问题,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3.4要及时进行课堂反馈和课程的加强巩固。双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及时与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反馈适当调整教学进度。针对艺术类专业双语课程较少的现状,积极开设观摩课和公开课,汇总听课教师的意见和问题,积极总结教学经验。此外,每学期双语课程结束后,我们都会整理形成中英文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其他老师的听课记录反馈、学生的课程小结和反馈等书面材料,以期利用这些资料、方法和手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反思,持续优化艺术设计概论的双语教学模式,并逐步构建起艺术设计专业双语教学体系。

4艺术设计概论双语课程建设的不足和未来发展

经过一段时间的双语课程实践,笔者认为,当前艺术设计概论双语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双语教学内容还不完善,学生没有完整、正规的双语教材,课后的拓展学习与复习不太方便;二是英语在双语教学中的比例把握不好,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学生中、英文知识点掌握混乱,给课程考核和教学效果评价带来了一定难度;三是现在的双语课程授课主要由年轻海归教师教授,虽然他们的英语水平较高,但双语教学经验不足,整体师资力量薄弱。针对这些问题,未来艺术设计概论的双语课程建设需在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一是授课教师要加强学习,根据本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编写正规的双语教材,完善双语教学内容;二是艺术设计概论学习的重点是掌握好设计史发展的脉络,因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较弱,建议在教学过程中以中文为主、英语为辅,这样既不会影响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又能更好地保障教学效果;三是除了授课教师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英语知识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外,相关院校也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双语师资培训,或帮助授课教师出国进修,培养优秀的双语师资队伍。

总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双语课程建设是提高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水平、培养艺术设计国际化人才的必由之路。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几代人共同完成。相信经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艺术设计专业双语课程建设将会越来越好。

作者:翁倩 单位:泰州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1(6):1-2.

[2]胡珂.艺术设计专业双语教学浅议[J].新美术,2008(4):104-106.

双语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具体实施措施笔者把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教学环节分为课堂讲授、自主学习、教学活动和课外作业等多种形式。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了情景教学课,双语运用专题讨论课,双语运用专题辩论课,中西文化比较研讨课。情景教学。中西文化比较双语课程呈现情景模拟系列训练时,设定多个文化场景,分别组织学生进行实训,由此形成系列训练。通过实训,学生从中西方文化不同角度进行双语呈现的表演演示,进而理解本课程教学内容中相关中西文化比较的内容。表演中英语与汉语的比例为1比9。文化表演内容用英文,理论阐述用中文。双语运用专题讨论课。选取一些专题内容,如,中西方建筑文化,中西方艺术,中西方宗教文化,中西方思维方式等,让学生提前做好材料的收集与整理,教师做好课堂策划。在讨论中,教师用双语教授学生文化专题的精髓,并与当前文化现象紧密结合,提出若干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学生用中、英两种语言参与课堂,提出自己对某一文化现象的认识,并作出对比。讨论中双语的比例为5比5。学生对文化现象的描述用英文,而文化的引申与思考则用中文。双语运用专题辩论课。选取若干具有可辨性的专题,如,中西方教育差异,中西社会规范体系等。教师先用双语传授基本知识,然后给出辩题,让学生课下收集资料,为辩论会做好准备。辩论课采用辩论会的形式,辩论总结陈述部分用英文,自由辩为中文。在双语的辩论中让学生对某一文化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思考,更全面地了解他国文化,深入思考本国文化。中西文化比较研讨课。根据教学内容,确定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同学课下撰写小论文,确定一次课,进行研讨,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阐述其论文的基本观点。论文写作采用中文,阐述语言使用英文。除此之外,笔者还采取了提纲下自学,分组集中,课内实践,课外实践等方式按照一定的中英文的比例进行授课,以期实现此课程的双语教学理念。

二、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

在双语教学模式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其英语语言水平。使学生对很多文化现象有了深刻认识,如,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的文化传统,如何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学生通过客观平实的剖析,从文化背景、民族精神、文化心理以及各种具体文化形态等诸多层面来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再解决“中西之争”以及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问题。英文的使用使得老师、学生都要去查阅原版资料,同时要用另一种语言的思维习惯来进行对比,更彻底使用对比的方式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另外,现在有很多院校都与国外有着定期或不定期的学术交流,或与国外院校合作办学,这为教师带来了进修或考察的机会,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英语和专业水平,也为双语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利用这些条件,可明显提高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

三、双语教学的现状

双语教学理念的实施受许多客观与主观条件的制约,主要体现在:第一,教材缺乏。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本较好的关于中西文化比较的双语教材,老师只能查阅各种单语版本的教材与参考书,然后经过教师的组织与加工,变成双语授课材料。这样的讲义系统性、科学性、逻辑性自然比不上很多单语教材,而且理论深度也不够,在指导学生深度比较方面就捉襟见肘。第二,学生英语水平制约。学生的英文水平,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较差,使得双语教学理念的实施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无法准确、流畅地叙述完某个文化现象,更无法用恰当的语言对其进行评价。老师上课英文讲得多,学生就会听不懂,进而听得不耐烦,思想就不能集中,老师必须又用中文赘述一遍,影响了教学进度。第三,师资匮乏。合格的双语教师是双语课能否很好实行的关键。而目前全国各大院校的双语教师均较匮乏,很多高校都是用英语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担任双语教师。英语教师英语水平高,而专业知识薄弱,专业课老师专业基础扎实但英语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第四,双语课和双语教学理念不统一。至今学术界对双语教学及双语教学实施的意见仍不一致。即使是在较早实行双语教学的北美一些国家,对于双语教学的批评也是不绝于耳。在此种情况下,双语理念的实施更是举步维艰。

四、解决措施

双语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控制技术;双语教学;必要性;实施计划

机械电子是工程科学的一个跨学科的新兴专业,为了开阔教师和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探索一条适合于机械电子工程类课程的双语教学模式极为重要。本文在充分调研相关参考文献的基础上,立足于“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从开展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与必要性、开展“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双语教学的实施计划和进行“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双语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一般来说,双语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外语为教学媒介来进行非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双语教学可以完成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通过使用原版英文教材、制作英语课件、英文授课、使用英语完成作业和考核等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使用英文进行交流和表达的能力。目前,比较受关注的双语教育模式有沉浸式双语教学模式、导入型双语教学模式和三向分流双语教育模式等。近些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迅速提高,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与国际交流不断增加。这对英语的使用和交流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英语的熟练掌握和灵活使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学学习中除了进行相应英语课程的教授外,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也势在必行。

双语教学有利于学生提高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和交流水平。在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中既传授了专业理论和英语语言知识,也可以通过课堂讨论、专题研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提高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文献查询、问题讨论的水平。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学生的词汇。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手段与速度大大提高。双语教学中,学生可以频繁地接触和使用英语进行学习和交流。

二、“计算机控制技术”双语教学的实施计划

“计算机控制技术”是机械电子工程方向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涉及的教学内容丰富,难度相对较高,英语专业词汇多。因此在准备教学辅助材料时要做到精挑细选。计算机控制技术双语教学辅助材料的建设包括原版教材配套的讲义的制作、制作与收集相关音像资料和建立与双语教学相应的题库。在讲义中,要对原版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注释,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避免因英文太难而产生厌学情绪。对书中的相关专业词汇和术语增加中文注释,在书后增加中英文词汇对照表,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教学要点的理解和掌握。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建立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试题库。

为了适应高校教学的要求和提高专业课程的授课效果,应该采用启发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和研讨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发挥传统教学灵活性强、节奏感好的优点,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新兴的教学手段教学形象、直观的特点。

三、双语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1.注重双语教学师资力量的培养。在双语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一方面,外语专业出身的教师具有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但欠缺理工科专业课程的知识;另一方面,部分专业课知识扎实的相关专业教师由于缺乏外语使用的环境,虽然有一定的外语基础,却受到外语听和说的限制,无法胜任相关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任务。因此,要重视双语教学教师的选拔和培养,积极引进英语水平高的年轻博士和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鼓励年轻教师积极阅读英文文献,撰写英文文章,安排教师去国外进行中长期的访学和短期的英文培训,提高教师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2.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大学毕业生外语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高校理工科的双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结合我院“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双语教学的思考,阐述了在高校理工科学生中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讨论了在学院开展“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双语教学的实施计划。最后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阐述了进行“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双语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参考文献:

[1]孙文,姜国新.浅析高校微分方程双语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5(15):271-272.

[2]成晓毅.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模式初探[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3(03):89-91.

双语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双语教学;教学环节;问卷调查;计算机导论;Java程序设计

2001年国家教育部提出在3年内使我国高等教育本科专业课双语教学的设置占到学校所开课程5%~10%的目标之后,双语教学成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1]。目前很多高校都在计算机专业中开设了双语教学课程,很多教师和学者对计算机双语教学的实践经验和有关问题进行了总结与探讨[1]。我院计算机专业近几年也在不同年级、不同课程中开展了双语教学。本文在对计算机导论和Java程序设计两门课程的双语教学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因素,并提出一些可行建议。

1两门双语课程的基本情况

计算机导论是一门专业必修课,开设在第1学期,是计算机专业全程教学内容的引导课程,其目标是让学生对计算学科有一个概要性的认识,并对未来职业有一个初步的取向。课程全面而简要地介绍该学科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理论及应用、IT专业知识体、IT服务概述、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系统、计算机发展趋势、学科方法以及后继核心课程的简要介绍。教材选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科学导论(第2版)》(翟中编)。我们对教材进行了筛选、剪裁和补充,制作相应的英文版电子讲稿。课堂教学以PPT讲稿为基础,教师主要用英语讲解,必要时用汉语补充说明,不作一对一的翻译。在课后作业和实验

材料的选择上,我们考虑到学生的差异,采用中英文混合方式,以中文作业为基础,英文作业做扩展,达到兼顾专业知识掌握和英语应用能力提高的目的。考试采用的是英文试卷、自由选择中英答的方式,但作为鼓励,对英文作答适当加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英文PPT讲稿在每次讲课之前发给学生。

Java程序设计开设在第4学期,属于专业选修课。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语言学习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实现方法。这门课程根据自编讲义讲授,讲义中对重点内容使用中文讲述;对于了解内容则使用英文讲述。同时为学生提供大量英文课外阅读资料。在课程开始之前,把讲义发放给学生。相应地,授课语言随内容而定:重点内容使用中文;一般内容使用英文。同计算机导论一样,课外作业和实验材料采用中英文混合的方式,而在考试方式上,虽然仍然是英文试卷、中英文混答,但在题目上做了限定,即某些指定题目必须用英文作答。

2两门程双语教学课程问卷设计

在对计算机专业2007级学生实施了上述两门课程的双语教学之后,对该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答卷。发放问卷46份,回收37份。问卷主要采用选择题方式,内容涉及多个可能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题目。

作者简介:董东(1971-),男,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Web信息系统;黄文艳(1978-),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信息处理与智能计算、双语教学。

[1] 您认为在本科生中开展双语教学是否有必要

A.有必要 B.没有必要

[2] 您认为双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有

A.提升专业知识和能力

B.提升外语知识和能力

C.开拓国际视野和意识

D.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念

[3] 您认为哪类课程适合开展双语教学

A.公共必修课 B.专业必修课

C.专业选修课 D.都可以

[4] 您认为哪个年级开展双语教学比较适合

A.1年级 B.2年级

C.3年级 D.4年级

E.都可以

[5] 在以下教学环节中,您认为可使用英语的是:

A.课堂教学语言 B.教材

C.课堂PPT讲义 D.作业

E.实验指导书 F.实验教学语言

G.辅助阅读材料

[6] 您认为双语教学课程的考试哪种情况比较合适

A.外文命题,外文答题

B.外文命题,中文答题

C.中文命题,外文答题

D.外文命题,自由作答

[7] 在讲义中的程序里,您倾向的程序注释是:

A.英语 B.中文

C.英语兼中文 D.无所谓

[8] 您认为双语课程是否会增加学习负担

A.是 B.否

[9] 您认为决定双语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最主要因素是

A.师资 B.教材

C.学生 D.教学方法和手段

E.教学环境和条件

[10] 您认为双语教学的教师应是:

A.英语国家的专业教师

B.在英语国家攻读过学位的中国专业教师

C.在英语国家生活多年的中国专业教师

D.均可

[11] 您在计算机导论(双语)教学课程中

① 有哪些收获

A.提高了学习兴趣

B.提高了外语水平

C.掌握了前沿学科知识

D.开阔了国际视野

② 对双语课程教学质量

A.很满意 B.基本满意

C.不满意 D.难以评价

③ 对双语课程学习难度

A.很吃力 B.基本可以

C.不吃力 D.难以评价

[12] 您在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双语)教学课程中,

① 有哪些收获

A.提高了学习兴趣

B.提高了外语水平

C.掌握了前沿学科知识

D.开阔了国际视野

② 对双语课程教学质量

A.很满意 B.基本满意

C.不满意 D.难以评价

③ 对双语课程学习难度

A.很吃力 B.基本可以

C.不吃力 D.难以评价

3对调查结果的综合分析

由于多个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以下的分析我们并没有严格按照调查问卷中给出的问题顺序逐个进行,而是把某些因素进行组合,给出综合分析结果。

3.1学生基本情况

我校计算机专业89%的学生处于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具备开展双语教学的基本条件(如表1所示)。

表1实施双语教学的学生英语基础

英语基础 人数 百分比/%

四级 33 89

六级 1 3

其它 3 8

3.2学生选择双语教学课程的意愿和目的

被调查的学生100%认为有必要在本科生中开展双语教学。由于我们的调查是在第4学期结束时进行的,这时学生已经接触到本学科的一些基本理论,对学科概貌和发展状况有了大致的了解,所以这一结果说明:经过两学年的专业学习,学生已经充分认识到外语在本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认识到英语是获取计算机专业最新进展和高端知识的重要工具。文献[6]的调查中,72%的同学认为双语教学有意义。上述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学生对于双语教学是认可和接受的,这已经是双语教学成功的第一步。兰伯特的态度动机模式认为,在双语学习方面,性向和态度是两个重要的、相对独立的影响因素。双语学习不仅需要某种认知能力,而且需要一种积极态度;态度关系到动机[1]。学生对于双语教学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双语教学的成败。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强调开展双语教学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

关于学生对开设双语教学课程目的的认识,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实施双语教学的学生选修目的

选修目的 人数 百分比/%

提升专业知识 25 67

提高英文应用能力 3 8

开拓国际视野 4 11

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念 5 14

有近70%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升专业知识和能力”;而在对有关两门双语教学课程收获的调查题目中,学生更倾向于认为是“提高了外语水平”和“开阔了国际视野”。两者之间看似矛盾,实际上是统一的。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以专业学习带动英语学习,以英语学习提升专业知识水平[1]。通过两门双语教学课程学习,学生感受到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对英语水平提高的促进作用,说明双语教学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一半,另一半就是要通过正确引导,让学生自觉地运用外语。这一结果同时说明,双语教学不能顾此失彼,即教学的基本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而语言仅仅是一个载体。

3.3适合开设双语教学的年级

在1―4年级的选择中,学生更侧重于在低年级开设双语教学课程,且选择在1年级开设的学生人数与选择在2年级开设的学生人数基本持平,其次是3年级,最后是4年级,如表3所示。这一结果的出现可能与学生英语过级的压力有关,因为很多大学都选择在第3或第4学期让学生参加英语四级考试,学生更愿意在此前为英语付出更多的时间。从调查中表现出来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提高了外语水平”也正说明了这一点,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双语教学确实可以促进英语学习,因此认为低年级开设双语教学更为合适。

表3实施双语教学的年级

年级 人数 百分比/%

1年级 13 35

2年级 13 35

3年级 5 14

4年级 0 0

均可 6 16

同时,学生认为低年级更适合开展双语教学也有可能与1、2年级专业课压力相对较轻有关。在“双语课程是否会增加学习负担”的调查题目中,有75%的学生回答“是”。低年级的选择说明学生更愿意把学习负担平均分担到各个学期,而不太愿意在专业课压力最大的3年级和面临考研就业压力的4年级“雪上加霜”。

所以最好从入学开始就开设双语教学课程,因为此时的学生刚从高中升入大学,对大学生活、大学教学方式既有陌生又有期待,双语教学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新生事物,也是一种挑战,新的学习习惯有待培养形成也易于培养形成。同时,此时的课业压力、考研就业压力相对较小,学生有时间精力为双语课程投入,也就更容易有所收获,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但在低年级就开始开设双语课程并不等于高年级不再开设,我们认为应当“双语教学不断线”:双语教学课程应覆盖本科生大学4年的每个学年[1]。这有利于形成双语教学课程体系,进一步促进学生双语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而且当学生对双语教学方式接受之后,双语学习能力不断提高,高年级的双语学习也就会相对轻松很多,不再成为额外负担。

3.4适合双语教学的课程

在这一题目中,仅有少量学生选择了公共选修课,而认为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适合开设双语教学的学生更多,其中专业选修课的被选率略高于专业必修课,如表4所示。这与调查中学生认为“双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升专业知识和能力”基本一致。

不同课程的不同特点是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将专业选修课还是专业必修课设置为双语教学课程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按Cummins双语水平模式[1],学习内容越难懂,语境支持越少,对认知要求就越高,因而对第二语言水平的要求也越高。以计算机学科为例, 诸如离散数学、编译原理等内容比较抽象的课程就不太适合双语教学[1]。在我们的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课程体系[1]中,初步计划包括在1年级开设计算机导论;在2年级开设一门程序设计语言,现选定为Java程序设计;在3年级开设软件工程和在4年级开设电子商务。其中有两门是必修课。

表4实施双语教学的课程类型

课程类型 人数 百分比/%

公共选修课 1 3

专业必修课 5 14

专业选修课 10 27

均可 21 56

3.5双语教学中的英文教学环节分配

在可以使用英文教学的环节这一调查题目中,我们给出了7个选项:课堂教学语言、教材、课堂PPT讲义、作业、实验指导书、实验教学语言、辅助阅读材料。结果显示辅助阅读材料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英文教学环节,有62%的学生选择。其他环节被选中的比例均不超过50%,按先后顺序分别是43%、32%、38%、8%、16%、14%。其中作业被选择的比例最低,这从平时的作业情况也能看出来:中文作业学生愿意做,而英文作业大多从网上下载后稍加整理,甚至不做任何变化,而且雷同现象颇多。这可能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中国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普遍不高的原因:听英语、看英语勉强可以接受,但平时不习惯用英文表达、书写。印度软件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的第三科技大国,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其软件从业人员不仅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且具有很强的英语应用能力[1]。我们要想不落于人后,就必须想办法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培养专业能力和外语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双语教学必须不断线,以增进学生使用英语的机会和积极性。

此外,在有关“双语教学考试形式”的题目中,70%同学认为可外文命题,但最好是中文答卷或允许自由做答,仅有2名学生选择英文答卷。在“讲义中的程序注释更倾向于何种形式”的问题中,大多数学生选择中文或英文兼中文。这还是反映出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不足,同时也反映出学生对英语的惧怕心理,对自己的英语水平缺乏信心。这个结果提醒我们,在让学生表达之前,应先给出样例或者模板,学生可以通过模仿来学习。例如程序注释,不能直接讲如何做,而是先给出具有注释的典型程序。另外,还应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学生创设英语学习氛围,而不仅仅是双语教学课程有限的授课时间。例如英语角、英语文化节和英语晚会、英语影视节目推荐和英语广播等[1],使他们的英语水平、使用英语的信心在不断地应用中得到提升。这样看来,双语教学不应仅仅是一门课程的问题,也不应仅仅是承担双语教学任务的一位教师的问题,而是整个培养计划中一个持续的、多环节的问题。应该在更大的范围内、有更多的投入为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创设环境。

3.6双语教师的资格

对于题目10的3个选项――英语国家的专业教师、在英语国家攻读过学位的中国专业教师、在英语国家生活多年的中国专业教师被选择的比例分别为30%、76%和50%。合格的师资队伍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条件。对学生来说,双语教师不应当只能用英语授课,而应在必要的时候用学生的母语进行解释说明并能更好的与学生沟通。因此,有过国外学习生活经历、熟练掌握英语又具备高水平专业知识的中国教师是首选。

3.7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在调查中所列出的5个影响因素:师资、教材、学生、教学方法与手段和教学环境和条件中,学生认为最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是首先是教学方法与手段,其次是师资、学生、教学环境和条件、教材,如表5所示。

表5影响双语教学的因素

因素 人数 百分比/%

教学方法与手段 20 54

师资 17 46

学生 10 27

教学环境和条件 8 22

教材 21 58

不管是双语教学还是单纯的母语教学,教学方法与手段对于成功的教学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双语教学过程中,由于非母语引入所增加的理解难度,就更需要教师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如果一味采取填鸭方式,照本宣科读教材或PPT讲义,很快就会使学生厌倦。同时,多样的教学方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使学生更易接受。我们在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提问、课堂讨论、课堂小结等多种形式进行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同时采用设计情景进行角色表演以及游戏等方式都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手段上,双语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手段已经比较普遍,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书本内外的知识形象地展现给学生,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生动。同时丰富的网络资源,如专业学习、专题网站等可以拓展双语课堂的范围和空间,也是学生获取相关信息的重要途径[1]。如在Java程序设计教学中,引入北京大学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ICPC)中的题目,要求学生使用Java语言完成并在线提交[1]。

3.8对两种“双语教学”形式的满意度

计算机导论采用的是中文教材、对应教材的英文PPT和英文课堂讲授;Java程序设计采用自编讲义讲授,讲义中对重点内容使用中文讲述;对于一般内容则使用英文讲述,同时为学生提供大量英文课外阅读资料。对于这两种形式的双语教学,学生满意度如表6所示。

表6学生对两门双语教学课程满意度

课程 人数 百分比/%

计算机导论 15 41

Java程序设计 18 49

都满意 4 10

表6表明41%的学生喜欢计算机导论教学形式而49%的学生喜欢Java程序设计教学形式,后者略高些。应当能够说明重点内容使用中文讲述、了解内容则使用英文讲述,并提供英文阅读材料的方法更受学生欢迎些。因为这种处理既保证了专业教学目标的实现,又兼顾了学生的接受程度。

4结语

对计算机导论和Java程序设计两门双语教学课程的联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表明,计算机专业的双语教学是适应学生基本英语水平,适应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形式基本满意,对双语教学的期望目标也与我们开展双语教学的目标相一致。依据这些双语教学的调查反馈,我们给出3点建议:

1) 双语教学应注意因材施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满意,才是成功的双语教学。所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适当的语言取舍,是双语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2) 双语教学应注意教学方法和手段。虽然这一因素是合格师资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但由于它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应引起更广泛的重视。

3) 是双语教学应注意持续性和氛围。“双语教学不断线”的策略能够从专业学习的角度保证在整个培养计划中的双语连续性,同时应注意双语大氛围的建设。

虽然距国家教育部提出“双语教学”的开设目标已经有八年多了,但双语教学的有效开展仍然需要不断探索。不可否认,我们在探索这一课题的过程中走过了一些弯路,但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相信随着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努力,双语教学能够成为培养适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江爱华. 高校双语教学的背景、表象与对策[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95-98.

[2] 皮德常.计算机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5(6):25-27.

[3] 秦奕青,佟俐鹃,赵刚. 计算机学科中的双语教学实践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07,17(9):105-107.

[4] 涂振宇,王萍,徐新爱. 大学计算机课程双语教学的3I模式探讨[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28(6):43-46.

[5] 邹芝. 试析大学双语教学的瓶颈及出路[J]. 教育探索,2009(10):68-69.

[6] 冯君,庄波. “Java 语言程序设计”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福建电脑,2008(5):205-206.

[7] 邹光华,王红. 双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S1): 219-220.

[8] 教育部.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S]. 教高[2001]4号文件.

[9] 刘腾红,徐晓璐. 双语教学在计算机教育中的重要性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08(10):12-13.

[10] 孙兆豪,董东,黄文艳. 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课程体系探究[J]. 计算机教育,2008(10):3-5.

[11] 鲍承模. 吉姆•卡明斯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及其双语教育实践意义[J]. 复旦教育, 1999(2):45-49.

[12] 北京大学. PKU Judge Online[EB/OL].[2010-03-30]. /JudgeOnline/.

Analysis of a Survey on Two Bilingual Courses Introduction to

Computing and Java Programming Language

DONG Dong, HUANG Wen-yan

(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16, China)